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整改报告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总结(汇总7篇)

时间:2023-09-28 20:25:09 作者:纸韵 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整改报告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总结(汇总7篇)

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到你哟!

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整改报告篇一

为动员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公共卫生、免费享受健康服务”,大力营造“公共卫生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形成健康生活、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7月26日上午11时,在博乐市友好商场正门前,博乐市顺利开展全民健康体检工作宣传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月启动宣传活动,此次活动由博乐市全民健康体检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由博乐市委宣传部、博乐市卫生计生委、博乐市公安局、博乐市各街道、州人民医院、州蒙医医院、市人民医院(市中西结合医院)、市疾控中心、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市维吾尔医医院、市卫生监督所等部门协办,由顾里木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青得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办。博乐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哈利比亚提·斯拉木汗、市卫计委主任买买提力同志、克尔根卓街道副主任钱海及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主要领导到现场,并与城区5个街道100余名社区居民共同参与了此次宣传活动。

通过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将积极营造家喻户晓、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不断夯实项目实施基础,提高项目实施质量,将全市全民健康体检工作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不断引向深入,让项目实施红利更多更好地惠及广大城乡居民。

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整改报告篇二

1、创全国文明城,做文明南昌人。

2、讲究卫生,人人有责;改善环境,人人受益。

3、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让黔江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4、管住脏乱差,留下真美善。

5、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现代文明都会。

6、草儿绿花儿香,环境优美人健康!

7、草儿绿、花儿香,环境优美人健康。

8、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历史文化名城添光彩!

9、向垃圾和“白色污染”宣战。

10、创建卫生城市,造福黔江人民。

11、鲜花还需绿叶扶,城市更需市民护!

12、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我安康添光彩。

13、建卫生城市是大家心愿,创美好生活有你我奉献。

14、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

15、草儿绿、花儿香,环境优美人健康!

16、加大拆违力度巩固长效管理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17、人人参与,为争创卫生城市增光添彩。

18、清理环境,从我做起。

19、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公共卫生水平。

20、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卫生!

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整改报告篇三

2.保护健康就是保护生产力

3.加强和改善农村公共卫生,促进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

4.搞好爱国卫生,爱护自然环境

5.建立农民健康档案,完善健康管理系统

6.送健康到家,结关爱奇葩

7.重视预防: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

8.关爱无处不在,健康实实在在

9.公共卫生以人为本,关爱健康以情感人

10.参加农医保,享受免费健康体检

11.预约健康?让未来少些遗憾

12.卫生服务无限情,社区居民乐融融

13.健康生命有约,真情服务无限

14.身边的医生,健康的使者

15.参加健康体检,爱护身体健康

16.树公共卫生爱心热心细心耐心的服务理念

17.保障农民享有基本卫生服务

18.加强公共卫生工作,全面实施农民健康工程

19.关爱农民健康,实施免费体检

20.公共卫生服务时时处处,保障健康惠及家家户户

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整改报告篇四

(一)项目立项背景及依据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关于做好20xx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皖卫基层秘〔20xx〕225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金寨县20xx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具体实施,所有居民均可免费享受基本卫生保健服务。项目由县卫健委统一组织,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具体实施。

(二)项目预算及资金来源

20xx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由中央、省级、县级资金三部分构成,合计4543.5万元,其中中央资金为3304.1万元,省级资金为1081.9万元,县级资金为157.5万元。

(三)项目计划实施内容

全县各乡镇(社区)常住人口及在我县连续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均可免费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服务为重点,深度推进医防融合,全面实施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和新划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两癌检查、叶酸发放、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重大疾病监测、地方病、职业病防治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四)项目组织管理

县卫健委根据省市下达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民生工程任务目标,及时下发《金寨县20xx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年度项目资金标准、目标工作任务,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定本单位相应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制度,明确任务分工,规范开展各项工作。

(五)项目绩效目标

2.提高全县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做好对居民的卫生保健宣传;

3.资金及时拨付,做好资金管理工作。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按照县财政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要求,对涉及纳入部门预算的所属单位的县级项目支出绩效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开展评价工作。绩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推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政府部门管理水平。绩效评价的对象和范围为全县各乡镇(社区)常住人口及在我县连续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均可免费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

本次指标体系设立以《安徽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框架》的通知(财绩〔20xx〕627号)为参考,从中选取最能体现评价对象特征的共性指标,并针对部门特点,另行设计具体的个性绩效评价指标,对评价指标设定遵循相关性、重要性、可比性、系统性、经济性原则。所有评价指标按权重设定了科学合理的分值,确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并对评价指标的内容做出说明,形成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分值为100分,其中:产出50分,效益30分,满意度10分,预算资金执行率10分。评价计分采取百分制,评价结果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综合评价得分90分以上(含90分),绩效级别评定为优;综合评价得分80-90分(含80分),绩效级别评定为良;综合评价得分60-80分(含60分),绩效级别评定为中;综合评价得分60分以下,绩效级别评定为差。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组织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绩效评价工作,业务科室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对照20xx年度项目工作开展、资金使用、财务管理、产生的效益等情况进行评价,财务科结合项目实际完成情况,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完成此次评价工作。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

经评价,20xx年度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完成情况较好,预算编制合理,项目和资金管理较为落实,整体项目效果较好。本次绩效评价综合得分为100分,评价等级为“优”。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

项目立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按照规定的程序申请采购,材料符合相关要求,预期产出效益符合正常的业绩水平,与预算确定的资金量相匹配。

(二)项目过程情况

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4543.5万元,实际支出资金4543.5万元,预算执行率100%。预算资金根据全县人口数下达指标,中央直达资金下达后,财政追减了年初预算。资金拨付手续完整,资金支出符合预算批复的用途。财务审批流程严格按资金管理办法执行,资金支付管理资料真实、合法、完整。

(三)项目产出及效益情况

从全年四季度督导考核结果和各单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自评资料报送情况来看,全县各单位较好完成20xx年度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完成情况如下:

1.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全县20xx年度累计共建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509332份,覆盖率94.15%。

2.健康教育。20xx年我县持续推进健康教育工作,经统计,全年全县各乡镇健康教育资料累计印刷138130份,发放138130份,音像资料播放4745次,时长67035小时;宣传栏设置312个,更换1872次;开展健康教育讲座2103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次数414次。

3.预防接种。20xx年在全县199所小学及幼儿园开展预防接种建证建卡查验工作,建证、建卡、建档率均达到100%,应查验儿童9590人,实查验儿童9590人,儿童查验率100%,满7岁新入学儿童和2~4岁新入托入幼儿童的六种疫苗接种率均达90%以上。

4.0~6岁儿童健康管理。新生儿访视4556人,新生儿访视率98.80%;3岁以下儿童17003人,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人数15446人,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0.84%;7岁以下儿童47295人,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人数43650人,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92.29%。

5.孕产妇健康管理。20xx年,全县产妇数4561人,总活产数4611人,孕产妇早孕建册4428人,早孕建册率97.08%;孕产妇系统管理人数4425人,系统管理率97.02%;孕产妇产后访视4555人,产后访视率99.87%。

6.老年人健康管理。20xx年我县老年人健康体检管理继续实施“增项扩面”工作,截止12月底,全县65岁以上老年人完成体检59562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01.43%,全县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为69.50%。60-64岁老年人健康体检11117人,并通过体检系统上传至个人电子档案。

7.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全县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系统登记管理高血压患者65489人,规范管理56681人,规范管理率86.55%。登记管理糖尿病患者18399人,规范管理15831人,规范管理率86.04%。

8.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20xx年全县共发现结核病患者222例,完成了全年任务的100%,全县肺结核患者管理率100%,规则服药率97.84%。

9.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我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累计建档3329人,报告患病率5.53‰。在册患者2995人,在管患者2662人,管理率88.88%,规范管理2579人,规范管理率86.11%。在册患者服药人数2657人,服药率88.71%,规范服药人数2315人,规范服药率77.30%。面访率77.46%。精神分裂症在管2557人,服药人数2257人,服药率88.27%。精神分裂症规律服药人数1959人,规律服药率为76.61%。居家患者稳定率99.27%。

10.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置。20xx年,我县传染病防治工作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规定的时间节点,认真落实各项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全县法定传染病报告2634例,及时报告率与及时审核率均达到100%,其中,乙类传染病1392例、丙类传染病1242例,处理传染病预警信息141条。全县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两起,分别为南溪中学腹泻聚集性疫情和果子园实验学校流感聚集性疫情。两起疫情发生后,县卫健委、疾控中心2小时内进行了网报,并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处置,由于报告及时,各部门处置得当,未出现疫情蔓延。全县全年共调查处置传染病聚集性疫情11起,均得到及时有效控制。

11.卫生监督协管。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协管办公室,完善了相关工作制度,共配备71名专(兼)职协管员,357名村级信息员。20xx年全县卫生监督协管总任务数为1489家,其中公共场所902家,生活饮用水107家(包括农村集中式供水),学校123家(包括各小学点),医疗机构357家。网上录入协管本底档案数1632家,超出总任务数的9.60%;全年开展一次卫生监督协管员培训工作和四次考核工作,四次全范围巡查工作,总巡查次数为1152次,包括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公共场所卫生安全巡查、学校卫生安全巡查、医疗机构安全巡查以及职业卫生安全巡查。协管巡查发现非法行医1起,报告1起,未发现非法采供血信息,计划生育相关信息及食源性疾病信息和职业卫生相关信息。全年协管发现问题数752次,报告234次,卫生计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率为31.12%。

12.中医药健康管理。各乡镇、梅山社区服务中心均已常态化开展65岁及以上老年人和0-36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均结合金寨县公共卫生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电子化管理,实现工分制管理。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我县以加强村医队伍建设三年行动为平台,结合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民生工程项目,更新配备全县村卫生室(站)健康一体机服务仪器,优化升级后台应用平台,不断提升乡、村两级医资力量和硬件水平。

一是开展基层医务人员大练兵活动。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确保正常业务开展的前提下,发动所有医务人员,利用县级集中培训、乡村两级小班教学、模拟测试等多种方式,强化练兵,着力提高基础理论和技能水平,提升解决群众健康问题的能力。

二是着力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效能。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优化全县城乡居民体检项目,推出体检开放日、模拟体验门诊服务、慢病自我管理小组等举措,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体系,为居民特别是脱贫户提供健康检查、慢病管理等惠民便民服务。

三是拓展服务项目,增强群众参与意识。20xx年我县继续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增项扩面”工程。以各乡镇村(居)委会下设公共卫生委员会为契机,充分融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元素,持续改善村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环境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逐步夯实村级医疗卫生服务网底,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的知晓率和获得感。

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基层公卫队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足,部分公卫人员业务不熟、指导能力不强;二是流动人口较多,电话号码更换频繁,易出现失访;三是群众健康意识不强,对体检、随访的参与度、积极性不高,给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造成一定困难。

七、有关建议

(一)进一步夯实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础。进一步明确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责任务,在机构建设、设备配备、工作经费、人员编制待遇等方面予以保障。合理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优化人员结构,加大人员培训力度,积极组织培养村医后备力量,提高基层医疗队伍素质。

(二)进一步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督导考核。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利用两卡制加强对服务项目实施的检查和考核,建立项目资金与服务效果挂钩机制,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三)进一步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使用。根据项目实施要求,明确项目资金开支范围和开支比例,加大检查力度,确保项目资金使用规范。

(四)进一步加大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整合和共享。加强现有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基本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互联互通互享,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提高健康档案利用率。

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整改报告篇五

自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以来,我所的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絮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在报告如下:

(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全村居民726人,全镇居民健康档案累计建档726人建档率100%,其中电子建档726份,建档率100%。

(三)免疫规划。按时完成卫生院下达的各种免疫通知,通知到户。督促儿童完成免疫规划。

(四)传染病报告与处理。未发现传染病病历,上报数为0

(五)儿童保健。积极完成新生儿家庭访视并做好了家庭访视记录

(六)孕产妇保健。积极发放孕产妇保健手册

(九)重性精神病管理。本村未发现重性精神病

(一)居民健康档案建档

(二)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等慢性病规范管理率不高,控制达标率不清。

随访次数欠缺,随访工作开展不够细致,内容填写较为随意。

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整改报告篇六

我卫生院在参加了十月十九日的全县的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八义镇现场会后,结合《通报》的精神和要求,认真进行了工作差距的查找与分析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提高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认识,端正服务态度,保证相关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条件,是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质量的前提。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未落到实处,未做到“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

我卫生院从事基本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现有4人,其中1人为卫生院聘任,从事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都是兼职,加之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工作水平、认识水平的相对差异,造成工作沟通的不充分。

没有从医疗卫生服务的工作重心出发,认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性。没有从原先的治疗服务向医疗服务的转变。我院下辖的卫生所的乡村医生的年龄普遍较大,50岁以上从事乡医服务的占50%,乡村医生的学习和电脑的使用不到位,出现工作不扎实。建档人数与分类统计表数据有不同,包括索引表、分类登记表信息不完善,体检表缺项、空项等等。

为完善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管理,保证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走在全市的前列,根据卫生局原局的指示要求,针对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所出现的问题做出整改如下: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2、充实公共卫生人员

抽调部分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协助村医生负责完成健康档案的编码和归档保存,并协作村卫生室工作人员准确掌握本村常驻人口数据和名单,并做好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的登记、核查,并保证每个档案的真实性。

3、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学习八义卫生院的先进经验

针对我卫生院出现的健康教育的问题,统一制作健康教育宣传栏,统一制作健康教育的表格,及健康教育的处方和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印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的统计表和花名表。及时整理健康教育资料并归档,留存音像资料。认真完善各类登记表、体检表、随访表,做到信息真实,不缺项、不空项、不漏项,并且包括各项辅助检查单据的真实性。

4、门诊免疫规划工作,我们重新摸底,把0—6岁儿童彻底摸清,做到各年龄组儿童无遗漏,数字清楚,建立接种证发放登记记录,相关信息、底册和预检三对照,规范管理好出入库记录的相关登记工作,并经常与县疾控中心进行工作上的沟通,把0—6岁儿童没有登记的再重新造册、登记、上网。

5.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做到门诊有日志,有传染病登记本,规范填写每个项目,建立建全各种传染病资料,做到资料完整,发现传染病及时上报,处理好疫点,记录完整,不漏报、不瞒报、不迟报,把日常工作做好,做到安排有序,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职责清楚。

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整改报告篇七

7月29日上午,由大同市卫计委主办的全市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月活动在迎宾广场举行。

今年7月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题宣传月,此次宣传主题为“基本公共卫生我服务你健康”。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服务、预防接种服务、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

活动现场,大同市健康教育所和城区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摆放展板、发放资料、义诊、接受咨询等多种方式,向过往居民宣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国家的免费政策及健康知识,以提高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率和利用率,主动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开展服务项目所需资金主要由政府承担,城乡居民可直接受益。大同市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机构主要是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目前,大同市已为255万余名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为辖区的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免费提供健康体检、监测随访、中医药健康服务以及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效地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