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个人心得体会(通用19篇)

时间:2023-12-29 02:32:09 作者:文锋

通过写培训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加理清所学知识的脉络,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大家可以参考以下的一些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思路,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校本培训个人的心得体会

“当下教育要发展,为师者不能遗弃看书的习惯。”这是我看微信公众号的时候,偶然看到的一句话,我非常认同这样的观点。因为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要做到并做好这一点,师者必须有扎实的的学识,有仁爱之心,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提高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才能让学生信其道,所以看书不失是一个自我提升的好办法。

对于自觉性不高和还处于教育教学技巧学习阶段的我来说,书买了好几本,但是真正翻阅过的却屈指可数。开学初我的脑海程一片空白,看书阅读形如久旱的土地的情况下,学校组织了为期两天的几场培训犹如淅淅沥沥的秋雨,冲刷了我久不看书的惆怅,专家老师们的讲学或让我茅塞顿开,眼前一亮;或让我醍醐灌顶,拨开乌云见月亮。培训结束之际,现将培训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整理如下:

来自四川大学的心理学何平讲师,就我们身边的一些常见现象深入浅出、抛砖引玉地帮助我们构建和思考幸福心理学。在他洋洋洒洒,有理有据的讲堂上,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对于人或周围的事物,注意观察、识别是先行,有具体的或详实语言或善意的谎言描述和沟通,事情有望朝好的方向转变。排除了身边的困扰,去除了烦心事。幸福的笑容自然挂上脸庞。

对于自己的事业和工作也是同理,不同的人所持的态度不一样,就会造成,他不愿这不愿那抱怨连连,如此即便做了,一是心情不佳,再者做事效果也不会太理想。而另一种他积极思考,主动配合,满腔热情,愿意学愿意做,把工作当做自己的事业。我愿意追求幸福和心安理得,我愿意做后者,我想后者工作生活的幸福指数会更高。

这是我参加工作,也是成为一初的一员的第三年,每一年开学初,都在赵校长的带领下,温习学校发展情况,关注学校在社会上的评价和地位,认识自己的自责与担当。每一年都有这一样次回顾与展望,我们深深明白,有学校的发展才有我们的发展。

学校发展蒸蒸日上,教师成长节节攀升。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我校教师的整体情况,“人才济济”都太过保守,实际“卧虎藏龙”者比比皆是。在培训会上,优雅大方的罗副校长,与我们解读我们身边的优秀同事,他们或有过人的事迹,或有不朽的成果,但是他们从未停止前行。他们可以把教学搞好,业务做精,他们没有三头六臂,他们就是我们周围的人。只是他们有比我们多一份的好学善思勇担当,多一份的踏实苦干不惧累。

王老师还是一贯的优雅,优雅的让人萌生敬佩之心。这是我第三次上王老师的课,从他一如既往想把所有的细节将给我们听,想把所有的礼节与我们作分享,我再次看到了她对礼仪教学的热爱。俗话说为人师表、欲传其道、必然要让弟子亲近才有信其道,所以教师欲传其道,必先练其魅力。

“你觉得第一眼看我,您看到了什么?你觉得我像做什么的?”这是王老师的开场。她意在说明人萍水相逢也好,朝朝暮暮也是,良好的形象是让别人不觉得你腻歪的先行。我不能向所有我遇见的人展示我的灵魂,但是我可以让您记住我,这其中,tpor原则下良好的形象是关键。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我校五步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一初人一代又一代前辈的摸索和实践下,我们依托五步自主学习教学法,走出了一条有一初特色的教育路。五步自主年年讲,次次都有新收获,在自己实践的基础上,加上马主任边示范边解读的讲座中,我又找到了今后突破模拟五步自主的形,而求其神的新途径,就是“相信自己,相信学生”,在从前践行和探索的过程中,我把学习目标具体通俗化,自学指导具体化,自学检测问题层次化,课堂点拨注重理解,当堂训练精选习题,但有的时候在给学生的时间上还是稍显吝啬,原因就是不敢把课堂正真放手给学生,不相信学生等等原因。在今年的培训中,在马主任形象而具体的启发下,我发现了继续前行的新大陆。

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是是值得为之痛苦一番的。虽然培训时间不长,但我认为用诚心参与,必会收获良多。

校本研修培训个人心得体会

20xx年5月23日——26日,我参加了泰州市农村小学校本研修培训,这次培训安排紧张而有序,内容丰富而充实。听取了宝应实小陈士才校长的朝向学生:学校发展与教师发展的源动力,江苏省培训中心严华银教授关于校本研修的忠实建议,扬州文津中学王军文校长信息化背景下的校本研修,实地考察泰兴大生小学,领略到了大生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班关于语文主题阅读现场活动和蔡校长、刘校长的经验介绍,我深受教育和启发,四天的学习,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让我对校本研修有了重新认识,让我们这些带着问题来参加培训的老师受益匪浅。

下面我谈谈这些天的一些收获和感悟。

无论是宝应实小的陈校长还是严华银专家,他们共同的观点: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教师的发展就是教育的发展,而只有通过校本研修才能让教师发展。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宝应实验小学陈士才校长就是一位好校长,他积极进取,目光敏锐,坚持不懈,大胆改革创新;改变成长氛围,改变教研模式,改变阅读状态,改变活动课程,以师德立校,科研兴校、名师带校、质量守校为学校发展方向,多年来以素质教育促进教学质量,以活动亮校,并以专业发展项目组来推动学校校本研修,使学校管理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他的每周二晚上一小时集体备课,并坚持十年不动摇,他努力给教师提供展示平台,他的课堂是学校的根,他的儿童晨读仪式化等等这些具体而又实效的做法很是让我们值得借鉴。

当读书成为生活,才具备当教师的资格,无论是蒋华小学还是大生小学,无论是宝应实小还是文津中学,他们都有具体的教师读书规划,读书成为提高教师内涵的共同认识,他们共同的口号就是书香引领教师。惰性是人的天性,印象最深的是大生小学通过一些机制、制度让教师从“要我读”到“我要读”。周前会前五分钟的随机指名谈心得,教师之间相互赠书,同事同学生日喜庆的赠书,周六上午的集中学习,这些具体可操作性的举措让老师把读书成为了一种习惯。我也特别欣赏王军文校长的为教师订阅教育杂志的举措。

三天来,一个共同的词语时时在我耳边响起,那就是备课,王军文校长巨资建立的e研e教平台集体备课,陈士才校长的研课组备课组评课备课,他们最终的目标只有一个,通过集体的智慧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文津中学的项目驱动、专家引领,项目驱动立足课堂,立足学科,让有思想,有想法,有能力的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引领某一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特别是王校长为了提高备课质量,以专家引领打破瓶颈,让备课质量有了质的飞跃。在我们学校也有这样一批教师,他们的教学水平超出了一般老师,所以在本校的集体备课中,只能作为提高普通教师的引路人,而自己的教学水平却不能提高一个档次,缺乏专家的指点,我想王军文此举让我们的眼前打开了一扇窗。

课程改革到了今天,我们需要回头思索。我觉得严华银老师的几句话很值得我思考。

第一:三维目标不是课堂目标而是课程目标。我们长期以来常挂在嘴边的三维目标,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我们的课程目标而非是我们每一节课所能达到的课堂目标。

其二,“教”书“育”人,知识是教出来的,而人是需要“育”出来的,严老师认为育是行为感悟,是行为示范,育人可以通过环境的熏陶,通过社会、学校、道德的约束,通过自主阅读观察来感悟,通过针对问题的点醒,通过学科教学获得的知识积淀的内化来达到育人的目的。

第三,我觉得严老师提出的校本研修要体现一个“实效”,他认为校本就是以学校为本位的管理,特别强调把自己学校实践中的问题作为研修对象,注重问题的解决,同时他还提出我们的教学反思,不是为了反思而反思,而要反思我们最值得反思的实践,课堂中最成功和最失败的就是我们最值得反思的,切不可让我们的反思成为麻木的反思,反思宁缺勿烂。

每一位专家的报告,每一位校长的经验交流都让我们这些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收受颇非,通过此次校本培训,我对于校本研修的具体实施方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相信它会对我们的教学大有裨益,同时,我也将努力实践,将这些好的方法具体深入到每堂课当中,以适应课改要求,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

校本培训个人的心得体会

首先充分认识校本培训的重要意义。要在校本培训中有较大的收获,观念转变是课程改革重中之重的问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教育教学观念的根本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长期的任重道远的艰巨任务。校本培训是与学校、教师的实际紧密结合,以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为基本目标。与传统的在职培训方式相比,校本培训更加关注教师教学所在的学校以及课堂,更加关注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通过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能有效地激发教师自觉学习的意识,提升教师自我培训的责任感,激发教师发展的主动性,实现教师的自主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这次校本的培训,给我带入了一种求学的氛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在教学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的乐园,学习才是唯一总结!我曾经一直认为在教学上能出成绩的教师就是好教师。因此我在前几年的工作里,很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到教学这一块,备课、上课、课后总结、批作业、辅导,几乎每天都在重复这样的五步曲。所以回到课堂后,我更加努力,仍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我更注重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更快达到真正提高自己的目的。

在校本培训期间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本人的教学工作。通过校本培训,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自己;每上一节课我都认真地准备,精心设计,通过利用网络这便捷方式来查阅相关资料,努力构建高效的教育教学活动。

接受校本培训后,反思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存在许多不足。同时深刻体会到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力求使学生在责任感、自主学习与生活能力、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等方面有卓越的表现,努力追求创造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构建开放的基础教育体系,倡导学生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尝试中学会负责,在参与中发展自我,强调教育教学与生活及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更主动、更自觉、更活泼、更多样地学习,把课堂与社会,把课堂与家庭结合起来,在更大更广的天地中获得发展,全面尝试新的学习方式。在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充分的自主性,以我要学的状态投入学习。

我要以这次培训为契机,找准自己前进的标杆,在今后工作中向智慧型发展,在教学上朝科研型努力,做一个勤学习、勤实践、善总结的教育工作者“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成功需要更多的前期准备。学习是我们教师的终身必修课,在信息化时代,只有坚持不断的学习,才能真正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是教师的终身必修课,在信息化时代,只有坚持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不至于落伍,教师尤其应该如此。校本培训与时俱进,从这些方面入手,重在指导教师学会学习,提高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对教师们顺利实现“自我发展规划”大有裨益。

校本培训即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资源,实现学校全体教师专业素质的共同提高。其目标是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科研型的教师队伍,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综合能力。其深远意义在于通过校本培训学习,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更好地实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校本培训计划个人心得体会

最近,我有幸参加了学校举行的校本培训计划,这个计划是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水平而专门开设的培训课程。通过这些培训,我不仅收获了新的教学理念,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的教育理念。

第二段:培训内容。

在校本培训计划中,我参加了多次关于课堂教学的研讨。这些研讨不仅包括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还有关于学生思维方式的讲解。通过这些研讨,我认识到了在当前信息化的时代,教师们要积极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以更贴合现代教育的需要。比如,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思维模式,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第三段:学员互动。

在校本培训计划中,还注重了培训学员之间的互动。通过小组讨论和团体活动,我们不仅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还可以互相取长补短,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的教育理念。此外,培训还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自由时间,以便大家互相交流和讨论。

第四段:反思与思考。

在校本培训计划之后,我们有充足的时间来思考和反思,这也是这个计划非常有价值的一部分。我们可以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加以改进。而更深入的思考则是更长远的,它让我们意识到,教育不仅需要教师们更好地掌握传统知识,也需要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形成学生的优秀品质和综合素质。

第五段:总结。

通过这次校本培训计划,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一个事实:只有不断学习和探索,才能不断进步,做到更好。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会以更大的热情和使命感投入到教学中,更热爱我的职业,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校本培训个人心得体会

校本培训最大的特点是研究与工作有机统一,以工作中的问题解决来激发研究动机,经由进程工作能力的变化和工作效益的提高体现研究的价值,20xx年12月2日——4日,我校在xxx的组织下在六枝影剧院举行校本教研专题培训。特别是对xxx老师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研究》感触颇深,现谈谈我的体会。

贵阳市南明区教师研究与资源中心校长xxx老师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研究》的讲座很精彩,他让我们认识到日常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重要性。只有让学生喜欢老师了,他才喜欢研究你教的科目,才能在课堂上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研究的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和“做”,尽管你自己认为已经讲得很清楚,但是学生挺费力的做还是出错(她列举了一个画图的事例),并且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昏昏欲睡,而现在的教学讲究互动,讲究以学生为中心,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内容。xxx老师的教学方法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在我们的教学中要推行、实践。首先,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应着力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研究的意识和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研究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式。为学生留出必要的自主研究的时空,确保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开展与整合过程。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要“蹲下来”跟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距离,使教师成了学生可亲、可信、可依的研究伙伴。整个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真心交流,彼此沟通,分享快乐,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如:在教学中采用与学生聊天、游戏、讲故事、猜谜等活动来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以放松学生绷紧的神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其次,关爱学生,做学生的益友,有利于教学的开展。课堂上关爱学生是师生互动的基础。xxx说过;“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的保护学生的心灵。”爱是沟通师生情感的纽带和桥梁,教师只有把情感中的精华部分给了学生,学生才会对教师有亲切感、信任感。以真诚的微笑和满腔的热情感动学生,用本人的言行感化吸引学生,才能使学生愉快地、主动地、满身心地投入到研究活动中。在课后要能和学生一块玩耍,与学生近距离的接触,让学生感觉你此刻就是他的一位好朋友,好同伴。在平时班级管理中要多说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少说他们的缺点和短处。每个学生都有本人好的一方面,老师要利用他们好的一面去激发他们进步,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在关注他们,关心他们,而不是拿他们的缺点在训斥他们,让更多的孩子有一个安康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完成本人的研究义务。

再次,教学策略的运用要关注个体差异,倡导主动参与。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研究活动,在活动中寻求自我发展,让全班每个学生都成为研究的主人,从情感上、行动上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人人活动,人人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独特和创新之处,消除教学紧张、畏难的心理,用亲切的语气,和悦面容,鼓励的话语,激励性的评价号召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教师个人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习,说课、上课、评课一条龙活动的开展,发挥了教师个人、教师集体等各方面的作用,给教师形成一种对话机制,营造了求真、务实、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围,为教师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发展专业、展示成果提供平台。通过这种形式的活动,将教师凝聚在一起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拓展了教师发展的空间,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地追求发展。通过培训和学习,我受益匪浅。

首先新的理念深入我心

“课程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

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要变革人,首先要重视教师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观念更新是前提,专业化成长是基础。新的教学观念中产生的。教学改革就是新旧观念的斗争,教学改革的阻力来自于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因此,确立新的观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

以前,我的头脑中存在着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纲为

纲,以本为本,眼睛盯着知识点,强求的是标准答案,应对的是统一考试。通过专家讲座,了解到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

其次,调整和拓宽了我的知识结构

一位教育专家曾深刻指出,今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分工是科学化的产物,他们的任务是培养学科的专家。而未来教育将结束单科教师的历史使命,要求教师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

知识储备能否适应这一变化,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第一道难题。

校本培训个人的心得体会

在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中,我感触良多。通过开展校本培训,我逐渐树立了现代教育的思想观念,努力优化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努力使自己朝着成为师德高尚、素质精良、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实验需要的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的方向而努力。我觉得当好老师需要具备三点:

在学生面前,最具有说服里的是过硬的专业知识。如果有良好的知识储备,自然会受到学生的钦佩,这样在学生面前会更有说服力,更具威信。信息社会发展迅猛,学生接触到的新鲜事物也是不断增多,因此教师的知识要跟上时代步伐时时更新。

教育要研究方法与技巧。教育真的有很多东西等着我们去探究,很多策略等着我们去挖掘。做为一名教师,教学技能的应用与教学活动时是一体的,并在教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从表现形式上看,板书、多媒体课件、演示和实验等都是教学技能:同时它又是借助于教师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智慧活动方式,如思考、判断等。要让学生爱上、上好自己的课,有很多东西需要准备,有很多东西要提前学习。只有这样,课堂才会技术含量高,趣味性浓。

教师要以身作则。身教才是上策,言教是基础。教育学生,必须先做好自己。一位有着良好品质的教师,能够给学生起好榜样的老师,在师教方面就做得到位了。以自身魅力来感染身边的学生,这样的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也会时刻提醒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做好言教,更做好身教。

通过校本培训学习,使我更新了教育理念,树立了现代教育思想,优化了知识结构。我认识到关注学生个体,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我在今后着重解决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独特和创新之处,消除这种紧张、畏难的心理,用亲切的语气,和悦面容,鼓励的话语,激励性的评价。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到多种学习方法,学到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在本学期的校本培训中,我聆听了很多优秀教师的个人讲座,观摩了多节优质课例,并参加了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经过培训、实践、反思、总结,我觉得我不仅在知识上有所积累,我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最为重要的是我必以前更热爱思考教学中的种种。校本培训的过程,让我收益颇丰、受益匪浅。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他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地反思,那么,即使是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多次重复。因此,现在的教学更注重反思的实效性。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教学工作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了要时时反思。通过校本培训,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自己;我认真地准备,精心设计。上完课后,我都认真地进行了反思,反思这节课成功地方和不足的地方,有哪些地方要改进,写好课后小记,单元小结。我坚信只要我坚持这么做,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在课堂上应该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确实,只有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即便自己的答案是错的,都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印象。课堂四十五分钟,我们应该舍得放弃,多留点时间给学生,让他们学着思考,学着总结,留下印象。

总之,通过校本培训的学习收获很大,希望今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使我们的教师能够尽快提高自身能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在教育这个岗位上有更高的突破。我也会努力总结自己的教学,上好自己的每一堂课,努力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校本培训个人心得体会

为期3天的校本训练落下帷幕,但扣人心弦的话一直在脑海中回响。捕捉一两个共振共生。

杜威说,教育是增长,教师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学生的增长,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应该体现攻防战的特点。只有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才能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最佳效果。皇后河教师的“共生教授”主张和吴柱阳教师所说的“教学共振效果”,是教生们作为教材的研究开发者和学习的合作者,在教室里唱一首歌,引起感情共鸣,使国语教室成为师生感情共振的磁场,享受着生活的舞台。

教育是教师教、学学生学、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合作的双边脑力劳动过程。教室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也是学生享受学习、接受学习、成长的地方。当时去学习的时候,学生们没有教材,肖皮东老师展示了有趣又感情的《雨巷》。在阅读中感受感情,在阅读中想象图片,在阅读中品味生活,用自己的诗读别人的诗。贾玲老师评价说,这节课以文本感受到美,体验到阅读经验的美后,语言课的美将依靠这些细节,让学生们绽放华丽的花朵,长出几片新鲜的绿叶。(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生发”“成长”是学生们的共鸣和共生。同样,肖老师从《外国诗两首》到《未选择的路》读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学生们说“你”,学生们在肖老师的启发下,一个答案从嘴里蹦出来了。相信我,暴风雨后会有彩虹。精彩愉快的课在雨声结束后,在暴雨中把教室推到了高潮。我认为这是“共振效应”。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们一辈子都忘不了那门语文课。

共振和共生也强调以学生为主、学生为主的体验,因此在语文教育中强调学生的体验,强调学生对文本的主动感悟、品位和理解,让学生自己体验,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室的主人,成为构建新知识的主体。《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整个阅读过程中设置的几个阅读任务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心,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功能方面的和谐发展。威廉莎士比亚,读书,读书,读书,读书,读书,读书,读书,读书,读书,读书,读书,读书。

设计深度学习,使实际学习真正发生。“深度学习”通过对教育资料的感情处理,设定加强教育资料情感因素的情况,以教师积极的主导感情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引起感情共鸣,让所有学生都在现场,感受课堂之美。胡俊老师用又高又厚的北方方言说:“呼,呼!”说。强调的时候,眼前似乎露出了不能高高在上的触觉。这就是共振和共振,恢复场景,加强体验。

作为语文教师,不仅是把关,还是演讲者,擅长说一部作品,给学生和作家注入心灵共鸣,真的很不容易。(威廉莎士比亚.温斯顿、德望中)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参考共振效果,掌握学生的“特定频率”。如果势利导和学生同时和谐相处,课堂教学自然会提高到新的水平。

年个人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校本培训最大的特点是学习与工作有机统一,以工作中的问题解决来激发学习动机,透过工作潜力的变化和工作效益的提高体现学习的价值,20__年12月2日—4日,我校在六枝特区教育局的组织下在六枝影剧院进行校本教研专题培训。现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贵阳市南明区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校长杨咏梅老师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研究》的讲座很精彩,他让我们认识到日常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重要性。只有让学生喜欢老师了,他才喜欢学习你教的科目,才能在课堂上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和“做”,尽管你自己认为已经讲得很清楚,但是学生挺费力的做还是出错,并且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昏昏欲睡,而此刻的教学讲究互动,讲究以学生为中心,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理解课堂上的资料。杨咏梅老师的教学方法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在我们的教学中要推行、实践。

首先,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应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留出必要的自主学习的时空,确保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用心、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开展与整合过程。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要“蹲下来”跟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距离,使教师成了学生可亲、可信、可依的学习伙伴。整个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真心交流,彼此沟通,分享快乐,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如:在教学中采用与学生聊天、游戏、讲故事、猜谜等活动来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以放松学生绷紧的神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关爱学生,做学生的益友,有利于教学的开展。课堂上关爱学生是师生互动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留意翼翼的保护学生的心灵。”爱是沟通师生情感的纽带和桥梁,教师只有把情感中的精华部分给了学生,学生才会对教师有亲切感、信任感。以真诚的微笑和满腔的热情打动学生,用自己的言行感化吸引学生,才能使学生愉快地、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课后要能和学生一块玩耍,与学生近距离的接触,让学生感觉你此刻就是他的一位好朋友,好伙伴。在平时班级管理中要多说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少说他们的缺点和短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好的一方面,老师要利用他们好的一面去激发他们进步,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在关注他们,关心他们,而不是拿他们的缺点在训斥他们,让更多的孩子有一个健康用心向上的心态去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再次,教学策略的运用要关注个体差异,倡导主动参与。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心主动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寻求自我发展,让全班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从情感上、行动上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人人活动,人人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独特和创新之处,消除教学紧张、畏难的心理,用亲切的语气,和悦面容,鼓励的话语,激励性的评价号召学生用心参与课堂。

透过本次校本培训学习,我认识到关注学生个体,要以学生为中心,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潜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我在今后教学中着重解决的问题。

校本培训个人的心得体会

实施课程改革,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课程改革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师是具体的实施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观念和方法。同时,要做一名现代化不落伍的老师,应当积极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下的角色转换,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并要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终身学习,不断进步。本学期我继续认真进行着研修,从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寻找突破口,为了促使自己的工作在今后再上一个新台阶,现将其总结如下:。

能够积极参与校本研修活动,并做好理论学习记录,踊跃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本学期,我们数学组想着要上同一个主题,经商讨,我们决定统一上三个年级的数学广角,课题分别是《集合》、《沏茶问题》、《植树问题》。并针对这三节课,我们进行了三次集体备课,都是先由主备老师提出最先的课堂设计,再经由大家讨论,主备教师再修改,再讨论,直至讨论出较为满意的设计。比如由我主备的《集合》,中间有个环节本想着让学生出来活动,但是同事们根据我们班级学生情况,认为可能到时课堂上会比较混乱,我也觉得可能会出现大家担心的状况,故将这一环节给换掉了;这节课是培养学生的集合思想,但是整堂课不会出现“集合”这个词,如若将这个词强加给学生也是没有必要的,故就将这节课题改成“重叠问题”,让学生明白若两个部分有重复的部分,在计算总数时,重叠的部分只能计算一次......虽然教学设计不断地讨论修改,但是学校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级,不能进行磨课,还有自己对学生学情的把控还不够到位,以致这节课上得不尽人意。

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反思自己备课时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否调整了教材,为什么调整教材;反思上课时是否发生了意料之外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及时处理的;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针对自己的公开课,我做了深刻的反思。

同样的,可以思考同伴的课堂为什么精彩,哪里还有什么不足之处。在这学期听到的本校的公开课中,我感觉另外两节数学课都非常精彩,都值得我学习:黄老师的课堂有序、有质,而且课堂氛围非常好,若说上次黄老师的课还有一点显得放不开的话,那这节课就已经非常好了,这离不开黄老师的不断努力及她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值得我学习;缪老师的课堂基于学生的起点,思路清晰,将复杂的植树问题化解得简单易懂,整堂课思路非常清晰,脉络清楚,而且语言精练,太多优点,都是需要我好好学习的。还有印象深刻的是王老师六年级的语文课,周老师的英语课,想着若我是她们的学生,我肯定会非常喜欢那样的课堂,而且能将知识学得扎实到位。

总之,这学期的校本培训又让我学到了很多,我想我会更加积极的投身到这项活动中的。

校本培训个人心得体会

实施课程改革,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课程改革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师是具体的实施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观念和方法。个人体会到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入研究新教材更新教育。

教学。

观念。

新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其终身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首先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不在单纯做知识方面的权威,将书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教给学生,而应当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只要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才能摆脱旧的束缚,走上创新之路。反而,如果教师的观念没发生转变,即使面对新课程、新教材,仍旧会穿新鞋走老路。作为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新教材,将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贯穿与课程教学之中。

首先,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之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及建立一种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让学生自由的想、大胆的想、给予他们以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新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的蓝天;彻底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活起来,把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变为学生积极参与的多言堂。首先,要全面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更深入的进入到教材中去,去感悟和品味教材的内容,通过教师的引和导使学生形成能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课程标准是一个要求贯穿于教学中的纲;而教材是教学的具体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具体依据。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重建师生课堂生活是本次课程改革重要标志之一,而帮助学生确立科学、正确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呢?我认为应当做以下几点:

正确认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已成为我们的共识。关键是课堂教学能像过去那样,不顾儿童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采用以灌输为基本特征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应带之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

正确认识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并不是有了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课程改革就能到位了。关键的环节还在于教师如何运用教材。

改变教师的角色意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以知识传授者的面目出现,以管理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不容丝毫的冒犯和怀疑。就有这种意识,教师就不可能公正的对待学生、真心倾听学生的看法和见解、尊重学生的质疑和创新。在教师这样的角色意识下,学生只能被动的做知识的接受者、储存者和知识的反复训练者。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活动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有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不只是一个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实施将变成一种动态的、生动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课堂开放以后,教师的作用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教师的目标意识要加强,要从整体考虑课堂教学的育人目标;创新意识要加强,一切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合作意识要加强,教师应该走下讲坛,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探讨与交流;调控能力要加强,再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情况是无法预料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不断研究课堂调控艺术。由于我对新课程改革学习还很不够,只能谈点粗浅的看法,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努力学习,才能不断提高。

校本培训最大的特点是学习与工作有机统一,以工作中的问题解决来激发学习动机,通过工作能力的变化和工作效益的提高体现学习的价值,2011年12月2日4日,我校在六枝特区教育局的组织下在六枝影剧院进行校本教研专题培训。特别是对杨咏梅老师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研究》感触颇深,现谈谈我的体会。

贵阳市南明区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校长杨咏梅老师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研究》的讲座很精彩,他让我们认识到日常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重要性。只有让学生喜欢老师了,他才喜欢学习你教的科目,才能在课堂上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和做,尽管你自己认为已经讲得很清楚,但是学生挺费力的做还是出错(她列举了一个画图的事例),并且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昏昏欲睡,而现在的教学讲究互动,讲究以学生为中心,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内容。杨咏梅老师的教学方法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在我们的教学中要推行、实践。首先,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应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留出必要的自主学习的时空,确保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开展与整合过程。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要蹲下来跟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距离,使教师成了学生可亲、可信、可依的学习伙伴。整个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真心交流,彼此沟通,分享快乐,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如:在教学中采用与学生聊天、游戏、讲故事、猜谜等活动来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以放松学生绷紧的神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关爱学生,做学生的益友,有利于教学的开展。课堂上关爱学生是师生互动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的保护学生的心灵。爱是沟通师生情感的纽带和桥梁,教师只有把情感中的精华部分给了学生,学生才会对教师有亲切感、信任感。以真诚的微笑和满腔的热情打动学生,用自己的言行感化吸引学生,才能使学生愉快地、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课后要能和学生一块玩耍,与学生近距离的接触,让学生感觉你此刻就是他的一位好朋友,好伙伴。在平时班级管理中要多说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少说他们的缺点和短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好的一方面,老师要利用他们好的一面去激发他们进步,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在关注他们,关心他们,而不是拿他们的缺点在训斥他们,让更多的孩子有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再次,教学策略的运用要关注个体差异,倡导主动参与。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寻求自我发展,让全班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从情感上、行动上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人人活动,人人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独特和创新之处,消除教学紧张、畏难的心理,用亲切的语气,和悦面容,鼓励的话语,激励性的评价号召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通过本次校本培训学习,我认识到关注学生个体,要以学生为中心,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我在今后教学中着重解决的问题。

转眼间本学期已到尾声,回顾在本学期校本培训期间,不断琢磨先进的教育理论如何运用到实践的课堂中去,经常与学校的优秀教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说收益颇丰、获取匪浅。下面是在校本培训学习中我的几点心得:

首先充分认识校本培训的重要意义。要在校本培训中有较大的收获,观念转变是课程改革重中之重的问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教育教学观念的根本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条布满艰辛和汗水的道路,是一项长期的任重道远的艰巨任务。校本培训是与学校、教师的实际紧密结合,以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为基本目标。与传统的在职培训方式相比,校本培训更加关注教师教学所在的学校以及课堂,更加关注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通过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能有效地激发教师自觉学习的意识,提升教师自我培训的责任感,激发教师发展的主动性,实现教师的自主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在校领导的统一布署下继续学习了师德师风建设,加强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与提高,进行了新课程标准的再解读,并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困惑与经验进行了交流。

三、

这次校本的培训,给我带入了一种求学的氛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在教学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的乐园,学习才是唯一的路!我曾经一直认为在教学上能出成绩的教师就是好教师。因此我在前几年的工作里,很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到教学这一块,备课、上课、课后。

总结。

批作业辅导,几乎每天都在重复这样的五步曲。所以回到课堂后,我更加努力,仍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我更注重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更快达到真正提高自己的目的。在校本培训期间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本人的教学工作。通过校本培训,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自己;每上一节课我都认真地准备,精心设计,通过利用网络这便捷方式来查阅相关资料,努力构建高效的教育教学活动。

接受校本培训后,反思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存在许多不足。同时深刻体会到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力求使学生在责任感、自主学习与生活能力、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等方面有卓越的表现,努力追求创造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构建开放的基础教育体系,倡导学生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尝试中学会负责,在参与中发展自我,强调教育教学与生活及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更主动、更自觉、更活泼、更多样地学习,把课堂与社会,把课堂与家庭结合起来,在更大更广的天地中获得发展,全面尝试新的学习方式。

在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充分的自主性,以我要学的状态投入学习。

我要以这次培训为契机,找准自己前进的标杆,在今后工作中向智慧型发展,在教学上朝科研型努力,做一个勤学习、勤实践、善总结的教育工作者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成功需要更多的前期准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是我们教师的终身必修课,在信息化时代,只有坚持不断的学习,才能真正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今年的校本培训和学习的过程中我感觉到受益匪浅,通过这次中学习,我本着认真学习,认真领会的态度,从优秀教师及学校领导们一场场精彩的教学故事演讲及讲座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教学经验的发展与养成是与老师日常认真的教学工作分不开的。于是,我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课改前相比,新课程更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常常让我们觉得有些难以驾驭,课堂教学中过多的表现为束手无策。原因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教材中精彩纷呈的学习活动,还不习惯让学生自主学习,更不习惯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听了专题讲座,使我明白,我们不仅需要转变观念,更应该观察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时了解他们的认知情况,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我们要变换角色,将课堂有效地让位给学生,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一堂新课开始,可以通过新课的导入设计、学习氛围的创设,教材所蕴含的兴趣教学因素、课堂内外的各种资源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的意愿和动力。然后,教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教师除了必须把学生自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外,还需精心设计每一次自学的目标、内容,同时加强自学方法的指导。

二、创设良好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都是建立在学生的积极参与基础上的。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每一个学生都发言就是参与吗?专家的观点是:应该说,站起来发言是参与,但从另一方面上看,也许这只是一种行为的参与,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积极参与,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建立在细致思考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要看参与是不是主动、积极,是不是学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学生交往的状态,思维的状态,不能满足于学生都在发言,而要看学生有没有独立地、认真地、缜密地思考。简单的问答式,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一些活动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并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表面上看是互相交流、师生互动,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灌,直到让学生认同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师生、生生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是我们今后教学过程中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

校本培训个人心得体会

首先,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应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留出必要的自主学习的时空,确保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开展与整合过程。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要“蹲下来”跟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距离,使教师成了学生可亲、可信、可依的学习伙伴。整个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真心交流,彼此沟通,分享快乐,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如:在教学中采用与学生聊天、游戏、讲故事、猜谜等活动来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以放松学生绷紧的神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关爱学生,做学生的益友,有利于教学的开展。课堂上关爱学生是师生互动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的保护学生的心灵。”爱是沟通师生情感的纽带和桥梁,教师只有把情感中的精华部分给了学生,学生才会对教师有亲切感、信任感。以真诚的微笑和满腔的热情打动学生,用自己的言行感化吸引学生,才能使学生愉快地、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课后要能和学生一块玩耍,与学生近距离的接触,让学生感觉你此刻就是他的一位好朋友,好伙伴。在平时班级管理中要多说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少说他们的缺点和短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好的一方面,老师要利用他们好的一面去激发他们进步,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在关注他们,关心他们,而不是拿他们的缺点在训斥他们,让更多的孩子有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再次,教学策略的运用要关注个体差异,倡导主动参与。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寻求自我发展,让全班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从情感上、行动上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人人活动,人人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独特和创新之处,消除教学紧张、畏难的心理,用亲切的语气,和悦面容,鼓励的话语,激励性的评价号召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通过本次校本培训学习,我认识到关注学生个体,要以学生为中心,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我在今后教学中着重解决的问题。

随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不断深入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培养、培训的要求,开展校本培训成为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模式。

一年来,通过开展校本培训,我逐渐树立了现代教育的思想观念,努力优化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努力使自己朝着成为师德高尚、素质精良、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实验需要的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的方向而努力。

一、对“主题式学习”的学习和研究。

我比较认真地学习了《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一书,对其中谈到的学习主题很感兴趣。于是我采用多种途径研究了“主题式学习”,并在新课程《品德与社会》课中进行了探索。

所谓主题式学习(themebasedlearning)是指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经过结构化的主题(theme)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中,“主题”成为学习的核心,而围绕该主题的结构化内容成了学习的主要对象。

主题式学习具有“主题集中,组织良构,利于探究”的特点,我认为在《品德与社会》这门新课程中引入主题式学习,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改善学习的效果,进而有利于新课程的各项目标的达到。

“主题式学习”在教学的组织上有其特殊的要求。教学组织的成败直接关系着整个“主题式学习”的成败。由于“主题式学习”不再是单一的某学科或是某一知识点的教学,因此合作也必然成了“主题式学习”的重要形式。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半开放式”的分小组学习,即全班确定一个共同的内涵丰富的研究学习主题,然后由学生选择一个在该主题范畴下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题目,小组研究的题目可以重复,每个题目往往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小组独立开展合作研究,易于达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效果,促进研究水平的提高。由于我执教的是同年级的两个班,所以我还经常鼓励跨班级合作,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此外,我觉得在“主题式学习”中,作为教师更多地起到了“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的作用。由于《品德与社会》的内容具有综合性、活动性、跨学科的特点,单单依靠学生的个人能力将很难完成整个任务,因此作为教师应加强学生合作的指导。如分工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情况,给予适当的建议等。

此外,我觉得“主题式学习”的学习主题和内容的确定,首先是要用好引发学生学习活动的工具——教材,再是要确定好学习主题范畴下的内容——研究题目。“主题式学习”的主要途径应该是实践活动“主题式学习”的评价手段可以是建立资源库。

我想“主题式学习”作为走向最优化的学习方式之一,毕竟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又服务于这个时代。它是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它让学生从单一的书本中走出来,从禁锢的教室中走出来,在时代的大熔炉中学习和成长。它在《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还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们恰当地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开展“主题式学习”,定能充分利用品德课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创造性的利用信息的能力,并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主观体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使学生获得新知,提高能力,在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

二、案例撰写和教育叙事的研究。

以前,我科研不太感兴趣,对如何撰写案例感到困惑,对如何反思小结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感到很迷茫。通过这些方面的校本培训,我深受启发。我开始尝试写教学随笔、教育叙事。记得萧伯纳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而朋友间互相交流,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根据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疑惑或闪光点,写教学随笔,以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探讨形成问题的原因,然后同事间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面对疑难问题和困惑。我仿佛有了学习、进修的动力。其他老师也大抵如此。学期末,一个个充满智慧的教育故事就在我们老师们间竞相传阅,一个个富有启迪的教学案例让老师们茅塞顿开,一句句课改语录沁人心脾。

三、信息技术的运用。

以前我可谓是个“机盲”,经过多次的以新课程为载体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现在,我能够使用学校的论坛了,能够制作较为精美的课件了,能够进行简单的网页制作了,能够对网络信息进行恰当的处理了。我仿佛变得离不开电脑了。听课时带着它,上课是要用它,办公时也需要它。我深切地体会到校本培训切切实实地给老师们提供了帮助和指导。

总之,我校以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为核心,根据教师的需求和学校发展的目标来设计校本培训的内容,校本培训的内容涵盖了教育、教学、教研、科研等领域,培训形式也是丰富多彩。通过校本培训,我觉得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在成长,在发展,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探索、实践。

实施课程改革,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课程改革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师是具体的实施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观念和方法。个人体会到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入研究新教材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新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其终身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首先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不在单纯做知识方面的权威,将书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教给学生,而应当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只要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才能摆脱旧的束缚,走上创新之路。反而,如果教师的观念没发生转变,即使面对新课程、新教材,仍旧会"穿新鞋走老路"。作为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新教材,将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贯穿与课程教学之中。

首先,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之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及建立一种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让学生自由的想、大胆的想、给予他们以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新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的蓝天;彻底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活"起来,把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变为学生积极参与的"多言堂"。首先,要全面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更深入的进入到教材中去,去"感悟"和"品味"教材的内容,通过教师的"引"和"导"使学生形成能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课程标准是一个要求贯穿于教学中的"纲";而教材是教学的具体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具体依据。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重建师生课堂生活是本次课程改革重要标志之一,而帮助学生确立科学、正确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呢?我认为应当做以下几点:

正确认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已成为我们的共识。关键是课堂教学能像过去那样,不顾儿童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采用以灌输为基本特征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应带之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

正确认识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并不是有了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课程改革就能到位了。关键的环节还在于教师如何运用教材。

改变教师的角色意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以知识传授者的面目出现,以管理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不容丝毫的冒犯和怀疑。就有这种意识,教师就不可能公正的对待学生、真心倾听学生的看法和见解、尊重学生的质疑和创新。在教师这样的角色意识下,学生只能被动的做知识的接受者、储存者和知识的反复训练者。

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活动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有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不只是一个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实施将变成一种动态的、生动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课堂开放以后,教师的作用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教师的目标意识要加强,要从整体考虑课堂教学的育人目标;创新意识要加强,一切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合作意识要加强,教师应该走下"讲坛",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探讨与交流;调控能力要加强,再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情况是无法预料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不断研究课堂调控艺术。由于我对新课程改革学习还很不够,只能谈点粗浅的看法,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努力学习,才能不断提高。

校本培训个人心得体会

一、转变培训观念。

由于绝大多数教师原先所学的教育学是没有培训论的教育学,加上“校本培训”这一概念在我国正式使用的时间并不长,因此,教师对校本培训的认识难免存在一些偏差。另外,学校、教师和学生过分依靠和迷信统编的教科书。这种传统的思想上的习惯势力与校本培训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的强大的反差和深刻矛盾,将对校本培训的开发带来观念、制度层面上的阻力。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校对教师进行了“校本意识,校本概念”的专业性讲座,又透过网络视频教育,使教师尽快熟悉了校培训新观念。做到人人知人人懂,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夯实的基础。我们又多层面拓展课程资源支持校本培训计划,校本培训在师资上坚持以校为本。在校本培训中,我们对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潜力等关系到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方面面给予了全方位关注,如教师的敬业精神、负职责的态度和成长目标等等。普通教师与专家的比较证明,教师的知识不仅仅有量与质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结构问题――教师所需要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经验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都是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整合,而专家致力于某方面的研究,见多识广,经验丰富,能够给教师带给迅速有效的帮忙。

二、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发展的根据地在学校,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教师专业发展的很多品质是在课堂中、在与学生的交流中生成的。学校了解教师发展的需求,只有校本培训,才能真正适合教师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使教师成为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走上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因为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而校本培训就扬长避短,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教师长期在学校任教,教师之间、校长与普通教师之间,每人的长处、短处彼此都十分了解。比如,年轻教师课堂经验不足,不能很好地把握上课的进度、学生学习用心性不能很好地调动等,校长、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就可针对这些常规问题对青年教师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这些指导能够在课堂中、也能够在课堂外、办公室里。所以,这样的培训模式针对性强,在某些方面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成长的主要园地,离开了课堂,教师专业化成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的发展就成了一句空话。学校要求既要把课堂作为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又要把课堂作为教科研的对象,以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来优化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以这一思想为指导,学校开展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如:教学研究周,围绕一个主题,如“三维目标的制定”和“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等,这种研究不仅仅促进了授课教师的教学技能的提高,也促进了全组教师的共同提高。“不打招呼”听课是我校的一种新听课制度。目的是帮忙老师更好的改善教学,提高教学水平,促进老师更快地成长。主要程序是;没有事先通知,校或主任直接走进课堂听课,讲什么听什么,虽说对教师而言有些突然,但这既能证明一个教师的素质也能锻炼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我们要听的就是没有经过预设的课堂,要的就是一种真实的效果。力争做到当天听当天评。评析主要资料有:一是这节课在实现课标要求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二是教师备课熟不熟。三是教师本人的教学技能或教学艺术还需要怎样的改善和提高等等。透过这样的诚恳地评析,老师得到了直接有效的指导,比自己独自在教学中“悟”,要来得快,教师也就成长得快。学校还开展了教育教学反思评比活动,即要求教师提高问题意识,善于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归因分析,思考改善的办法和措施。

要求每个教师每学期至少写16篇教学手记,而且务必是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真实感受,成功的、失败的都能够写,都能够分析总结,每年收到老师的手记100多篇。学校举行了课改研讨会,透过这些立足于教育教学真实情景的研究,使老师们感受到教学研究不是抽象的,不是纯理论的,离开了实践的研究那只能是空谈,对实践毫无指导好处。建立在这样平台上的研究,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作为学校管理者就应明确,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教训,都是教师教育难得的资源,成功的经验是资源,失败的教训也是资源,因而教师的相互学习也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为了使老师们有更多的相互学习的机会,学校每月举办一次汇报课,透过听课评课相互促进,共同提高。透过各种形式的研讨交流和互相学习,老师们的教育思想得到升华,教育观念发生转变,师生关系有了改善,工作方法有了改善,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增长了才干,职业道德和教学水平也得到了相应提高。

三、以丰富多样的活动用心推进校本培训向纵深发展。

如开展读书计划与读书心得、撰写论文和教师手记、听课计划与交流活动,学校图书馆每周向学生开放一次,学生能够借到自己喜欢的图书,或是老师推荐的图书,每读完一本书都要写出读后感。并用心鼓励教师撰写论文,教学反思。在每个学年开展校本培训的评选活动,根据开展状况给予不同等第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我校还多次组织观摩课和“教学开放周”活动,自我加压,锻炼教师,磨合队伍。

四、将课题研究纳入校本培训。

开展以课题为依托的校本培训。我校用心组织申报国家级教育科研课题,并成立了课题小组,注意课题研究团队与校本培训的自然衔接,透过课题研究带动校本培训,促进教师群体专业素质提升五、在校本培训中一批教师快速成长。得益于校本培训活动的大力开展,学校领导重视和支持,借助这一校本培训的平台,一批教师的影响扩大,业务潜力进一步提高。老师们也更大程度地实现了教师职业理想和人生的自我价值。近年来,我校教学成绩在全县均列前茅,部分教师的论文发表在省市县级刊物。教师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础力量,课程改革的成败、教育质量的高低都取决于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有了一支敬业爱生、精通教学、教风严谨、团结协作、勤于研究、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就有了高质量的教学,就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作为学校,只有发展老师,才能发展学生。作为校长,就应把老师的发展放在第一,教师队伍是办学的根本,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

总之,应对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形势的变革,如何透过一系列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立,构建一支既富有科学探索精神,又具有较强的业务水平的敬业乐教的师资队伍,是各校管理层和全体教育工作者务必共同应对的一大主题。我们将在这一方面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校本培训最大的特点是学习与工作有机统一,以工作中的问题解决来激发学习动机,透过工作潜力的变化和工作效益的提高体现学习的价值,20xx年12月2日—4日,我校在六枝特区教育局的组织下在六枝影剧院进行校本教研专题培训。个性是对杨咏梅老师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研究》感触颇深,现谈谈我的体会。

贵阳市南明区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校长杨咏梅老师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研究》的讲座很精彩,他让我们认识到日常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重要性。只有让学生喜欢老师了,他才喜欢学习你教的科目,才能在课堂上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和“做”,尽管你自己认为已经讲得很清楚,但是学生挺费力的做还是出错(她列举了一个画图的事例),并且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昏昏欲睡,而此刻的教学讲究互动,讲究以学生为中心,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理解课堂上的资料。杨咏梅老师的教学方法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在我们的教学中要推行、实践。首先,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应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留出必要的自主学习的时空,确保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用心、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开展与整合过程。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要“蹲下来”跟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距离,使教师成了学生可亲、可信、可依的学习伙伴。整个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真心交流,彼此沟通,分享快乐,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如:在教学中采用与学生聊天、游戏、讲故事、猜谜等活动来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以放松学生绷紧的神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关爱学生,做学生的益友,有利于教学的开展。课堂上关爱学生是师生互动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留意翼翼的保护学生的心灵。”爱是沟通师生情感的纽带和桥梁,教师只有把情感中的精华部分给了学生,学生才会对教师有亲切感、信任感。以真诚的微笑和满腔的热情打动学生,用自己的言行感化吸引学生,才能使学生愉快地、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课后要能和学生一块玩耍,与学生近距离的接触,让学生感觉你此刻就是他的一位好朋友,好伙伴。在平时班级管理中要多说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少说他们的缺点和短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好的一方面,老师要利用他们好的一面去激发他们进步,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在关注他们,关心他们,而不是拿他们的缺点在训斥他们,让更多的孩子有一个健康用心向上的心态去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再次,教学策略的运用要关注个体差异,倡导主动参与。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心主动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寻求自我发展,让全班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从情感上、行动上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人人活动,人人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独特和创新之处,消除教学紧张、畏难的心理,用亲切的语气,和悦面容,鼓励的话语,激励性的评价号召学生用心参与课堂。

透过本次校本培训学习,我认识到关注学生个体,要以学生为中心,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潜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我在今后教学中着重解决的问题。

实施课程改革,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课程改革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师是具体的实施者,这就要求教师务必首先改变观念和方法。个人体会到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入研究新教材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新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和一般潜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其终身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首先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不在单纯做知识方面的权威,将书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教给学生,而应当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主角,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只要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才能摆脱旧的束缚,走上创新之路。反而,如果教师的观念没发生转变,即使应对新课程、新教材,仍旧会“穿新鞋走老路”。作为教师,必须要把握好新教材,将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贯穿与课程教学之中。

首先,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之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及建立一种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务必做到让学生自由的想、大胆的想、给予他们以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新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的蓝天;彻底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活”起来,把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变为学生用心参与的“多言堂”。首先,要全面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更深入的进入到教材中去,去“感悟”和“品味”教材的资料,透过教师的“引”和“导”使学生构成潜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课程标准是一个要求贯穿于教学中的“纲”;而教材是教学的具体资料,是课堂教学的具体依据。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重建师生课堂生活是本次课程改革重要标志之一,而帮忙学生确立科学、正确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资料。那么,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呢我认为应当做以下几点:

正确认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已成为我们的共识。关键是课堂教学能像过去那样,不顾儿童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采用以灌输为基本特征的理解式学习方式,而应带之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

正确认识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并不是有了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课程改革就能到位了。关键的环节还在于教师如何运用教材。

改变教师的主角意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以知识传授者的面目出现,以管理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教师不仅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资料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不容丝毫的冒犯和怀疑。就有这种意识,教师就不可能公正的对待学生、真心倾听学生的看法和见解、尊重学生的质疑和创新。在教师这样的主角意识下,学生只能被动的做知识的理解者、储存者和知识的反复训练者。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活动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有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好处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间构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不只是一个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实施将变成一种动态的、生动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课堂开放以后,教师的作用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教师的目标意识要加强,要从整体思考课堂教学的育人目标;创新意识要加强,一切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合作意识要加强,教师就应走下“讲坛”,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齐探讨与交流;调控潜力要加强,再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很多状况是无法预料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不断研究课堂调控艺术。由于我对新课程改革学习还很不够,只能谈点粗浅的看法,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努力学习,才能不断提高。

校本培训个人心得体会

校本培训最大的特点是学习与工作有机统一,以工作中的问题解决来激发学习动机,通过工作能力的变化和工作效益的提高体现学习的价值。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校本培训个人。

供你参考!

实施课程改革,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课程改革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师是具体的实施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观念和方法。个人体会到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入研究新教材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新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其终身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首先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不在单纯做知识方面的权威,将书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教给学生,而应当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只要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才能摆脱旧的束缚,走上创新之路。反而,如果教师的观念没发生转变,即使面对新课程、新教材,仍旧会“穿新鞋走老路”。作为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新教材,将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贯穿与课程教学之中。

首先,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之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及建立一种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让学生自由的想、大胆的想、给予他们以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新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的蓝天;彻底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活”起来,把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变为学生积极参与的“多言堂”。首先,要全面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更深入的进入到教材中去,去“感悟”和“品味”教材的内容,通过教师的“引”和“导”使学生形成能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课程标准是一个要求贯穿于教学中的“纲”;而教材是教学的具体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具体依据。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重建师生课堂生活是本次课程改革重要标志之一,而帮助学生确立科学、正确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呢?我认为应当做以下几点:

正确认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已成为我们的共识。关键是课堂教学能像过去那样,不顾儿童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采用以灌输为基本特征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应带之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

正确认识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并不是有了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课程改革就能到位了。关键的环节还在于教师如何运用教材。

改变教师的角色意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以知识传授者的面目出现,以管理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不容丝毫的冒犯和怀疑。就有这种意识,教师就不可能公正的对待学生、真心倾听学生的看法和见解、尊重学生的质疑和创新。在教师这样的角色意识下,学生只能被动的做知识的接受者、储存者和知识的反复训练者。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活动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有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不只是一个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实施将变成一种动态的、生动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课堂开放以后,教师的作用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教师的目标意识要加强,要从整体考虑课堂教学的育人目标;创新意识要加强,一切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合作意识要加强,教师应该走下“讲坛”,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探讨与交流;调控能力要加强,再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情况是无法预料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不断研究课堂调控艺术。由于我对新课程改革学习还很不够,只能谈点粗浅的看法,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努力学习,才能不断提高。

一、教研重点:

本学期教研研究老师们在实验教材计算教学中感到困惑的问题,提升教师的研究意识和专业素养,促进计算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教研目标:

在计算教学中注重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合理引导算法优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与习惯,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重视引导学生建构算法,加强估算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根据具体问题选用合适的运算来解决,提高学生计算的合理性和灵活性。

三、提出依据:

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是学生必需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是数学学习与数学能力发展的根基。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要“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在第一学段要求“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及“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及数学探究体验都得到加强。与此同时,我们也惊奇地发现低段学生的计算能力出现了明显下降的现象:1、计算错误率偏高了。在平时作业中,被评为优秀的学生很少。而相当一部份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在于少写、错写、多写、漏写数字和符号。2、计算速度偏慢了。有的学生一分钟只能完成4道100以内的加减法。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知识特点,提出以上的教研目标。另外,我们作为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也应该努力探索计算教学课堂上相关的“有效教学”策略,努力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实施能力,提高计算教学课堂的有效性。

四、具体措施:

1、做好常规工作。

(1)开学初制定好教学计划,讨论并制定好教研计划。

(2)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的自我管理,课前认真备好课,及时诊断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多交流,多商讨,共进步,促提高,逐步形成每个人的教学特色。每个老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实践有效教学策略,努力提高课堂效率。继续做好每天的批改、辅导工作,努力不让一位学生掉队。

(3)认真组织好每一次的教研活动,以教研活动为契机,备课、交流构思、修改。

教案。

上课反思说课评课,争取每一次的教研活动每个人都有所收获。

2、迎接各级各类的比赛和“亮相”活动,集集体之智慧,帮助他人之余让自己也得到更大的提高。

3、探索“有效教研”的工作思路,提高教研活动的参与面和参与度,集思广益,让每位老师都能发挥各自的特色和才能,充实教研组的队伍。

我们组的教师将继续朝着“和美课堂”这个目标努力践行,团结协作,全身心投入教学,积极参加各项教科研活动,业务学习,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我们都能对新改革的课程有所把握,能及时吸收教学改革的前沿信息,勇于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开展教学研究,我们将一如既往,现将本学期的小组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1、加强教研组的合作精神,增强教研组的凝聚力。让本组教师成为一支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过硬,成适应新课标要求的小团队。

2、严把教学质量,以课题促进研究,以评价提高质量,使学生在成绩、能力以及为人处世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

3、开展业务学习活动,在全组形成教研之风、互学之风、创新教育之风,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工作措施:

(一)立足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新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目的、以自主教育为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搞好本组教育教学工作。提倡每一位教师上完每一节课,及时对所上的课进行教后分析和反思。教学质量提高不是简单的时间堆砌,而是教和学双方智慧的结晶。本学期教研组将协同教研室深入课堂进行一系列的教学研究活动。

1、开展组内每学期公开课活动,一节公开课:每位老师精心备课、上课——听课老师认真听评,相互探讨,取长补短。认真撰写教学反思。

2、加强管理,落实常规。

(1)加强组内听课和评课,使教学研究日常化、集体智慧最大化。本学期,要围绕“和美课堂”展开研讨活动,具体内容包括:教学设计、说课评点、课堂实践、评课研讨、案例分析。

(2)根据本年级学生特点,形成:“学会倾听,善于表达、敢于质疑、勤于实践”总体教育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素养、发展兴趣,激发兴趣。落实“会听、会思、会说、会辩、会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各种手段和方式,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把学生学习的最佳状态带入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激情燃烧。

(3)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结合学校要求,在教导处的领导下加强备、教、改、导、考、评、析的教学常规管理与检查。对每位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逐一检查、监督、及时反馈、具体指导,对教师的教学进度的安排,单元检测的组织等工作进行检查,使本组教学工作有条不紊,注重实效,各项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同时,根据学校的总体安排,结合学校的创建实际,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教研、教改、比赛等活动,认真准备,争取取得最佳的成绩。

(二)、抓住校本教研,努力提高教科研水平。

1、抓实研究的进程,做到数学组研究课题要按研究计划有序地开展活动。即每次活动有重点、有布置、有准备、有反馈、有理论学习和探讨、有教学实践和总结、有评价反思和资料积累,网上及时跟帖。努力做到以课题研究带动平时的教学实践,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把教改实践的经验及时加以总结、交流和完善。

2、平时的教学研究中,对取得一定的成功经验,其中凡是能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有效方法、策略和途径,及时做到学习推广和资源共享,结合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突出问题、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切实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促进数学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拓宽活动空间,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1、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利用课外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抓好培优补差工作。建立互学小组和平时教师无偿辅导相结合,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上有所进步,以提高数学成绩的优秀率。

校本培训计划个人心得体会

校本培训计划是针对学校教师的一个重要培训项目。本人很荣幸参加了这次培训,并在过程中受益良多,深感收获匪浅。在此笔者希望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自己对校本培训计划的一些心得体会。

校本培训计划是根据《组织教师开展校本培训的意见》的要求,由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从教材及课程、教学管理、教育信息化等多个角度入手,针对本地区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一系列的专业化、系统化、信息化的培训活动,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提供有效支持。我认为,校本培训计划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举措,帮助我们跟上和适应教育发展的步伐,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工作能力。

通过校本培训计划,我深刻认识到了“学而优则仕”的道理,坚定了终身学习的信念。在参与校本培训计划的过程中,我增长了不少知识和技能,也在与其他教师交流中收获了启迪和灵感。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意识到了学习与成长对于教师职业生涯的长远意义。同时,校本培训计划还为我提供了一个拓展人际关系的机会,让我与来自不同学校和学科的教师进行交流,并建立了良好的互帮互助的关系。

参加校本培训计划使我深刻体会到:教师是一个永远需要学习的职业,关键是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积极参与交流和合作。同时,教育是一个持续发展的领域,时刻需要教师不断调整思路和方法,面对新学科、新技术、新教育理念、新工具等不断创新、创造和改善,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第五段:结语。

在结束这次校本培训计划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教师应该时刻保持开放和进取的心态,保持对教育领域的热情,不断学习和成长,不断探索和创新。同时,教师之间也应该积极互动,建立合作与交流的平台,共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我相信,通过校本培训计划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教育事业必将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和进步。

校本培训个人心得体会

暑假期间,我校根据教学工作实际,为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集中进行了校本培训活动。本次校本培训采用了观摩名师说课的视频和集体备课的形式,分不同学科,同学科不同年级组进行。

高中语文组的培训以集体备课形式为主组织教师研究教材,辅之以视频观摩,学习名师教学经验。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我们学科组老师积极投入,认真准备,热情参与,受益匪浅。

我觉得,集体备课是一种分享智慧的过程。每位老师都充分研习教材,参阅资料,深入思考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主备人精心设计的教案,在大家的进一步研究探讨中不断完善。由于教学能力和经验的局限,有的老师对于教材的理解有时不到位,教法选择也欠妥。通过大家热烈的探讨,每个人的疑惑都得到了分析和解答,不合理的思路安排都得到了纠正,有时还同时研究出多种教学思路,由老师们结合本人所教班级的特点来进行选择。共同的探讨拓展了教师设计教案的固有思维,有利于教师设计教学思维的多向性发展,使教师的教学思维更趋于灵活。

集体备课尤其对于缺乏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益处多多。不但方法上可以受到启发,还可以使自己的固有知识基础更坚实,能力得到迅速提升。老教师也可以在思维的交流碰撞中启发创新思维,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当然,集体备课为大家提供了充分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完善的机会,但更重要的还在于自己的深入研究。分享大家的智慧,加上自己的潜心钻研,个人的教育教学水平一定会迅速提高。

观摩名师教学案例是提高教学水平,促使教师自我反思的有效途径。在这次校本培训中,我们观摩了名师说课录像,包括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复习课教学等丰富的内容。名师清晰而合理的教学设计的解说,贯穿着其对科学的教学理念的精深理解,对我们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使大家进行自我反思、互相交流和改进。名师毕竟是名师,他们的课堂会产生我们一般教师所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我们所需要的是虚心的学习和不断的反思总结,并付诸教学实践。

校本培训,立足于工作岗位,针对我们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而进行,既能促进教师个人教育理念的改变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又能促进整个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是非常值得提倡的交流探讨形式,应该排除一切可能存在的困难,坚持深入,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教育教学质量是关乎学校生命力的根本,我们应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探求更多的有效学习途径,以促进和带动学校的全方位发展。

个人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光阴似箭,转眼之间五天的培训已经结束了,留下很多感悟总结如下: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听了九位专家的讲座,发现了他们之所以成为名师、专家都有一共同的规律:就是都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并且把教师这种职业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来做。他们的成功告诉我们一个事实,那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给了我很大的启迪,首先教会我要更加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才能可能一位合格的人民教师;其次,让我明白教授学生最好的学习方法是让学生对所学习科目产生兴趣。

二、“三人行必有我师”

教体局请的每位名师、专家的课都很精彩,从中都能学到很多东西,但对我印象最深刻、影响最大的是薛跃娥老师的讲座。你可以说她的学历不高,可以说她的文笔不美,她的声音不动听,但她的每句话都是发自肺腑的,她所做的每件事都是真实的,这就是真情的力量。这种力量是无穷的,以至于在场的每位新教师都感动的流泪,一句话感动来自真实。

听了薛老师的讲座后,内心下定决心今后一定要做一个像薛老师一样的好老师。我感觉现在我们新教师缺的不是知识更不是能力,而是一种持续的向着既定目标前进的动力和毅力。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我想作为一位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应该向每一位教师学习,那怕是职位比自己要低的人、知识不如自己丰富的人。只有这样,才可能有所进步,才可能成为一位出色的人民教师,才不愧“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号。

三、“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的更新之快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每隔20__年所有的知识就要重新更新一遍。正如一位培训教师所讲的那样:“要想做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要时刻提醒自己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才能不做“新时代的文盲”。

很多专家认为:“新时代的文盲不是不懂知识,而是不学新的知识”。我想,作为新时代的新教师,不仅自己要有一桶水,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桶渊源流动的“活水”,这样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用自己的“一桶水”引流给学生“一缸水”,乃至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一句话概括新时代的教师面临的命运选择,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深刻意识到:自己的知识、能力与各位名师、专家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所以,只有重新踏上新的起跑线,通过自己一步步的努力,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才能立足这个教育飞速发展的时代,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社会的价值,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校本研修培训个人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能在四小这个大集体里工作是十分幸运的。因为学校为我们教师提供了很多学习、提高的机会,让我受益匪浅,现将自己的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在学习和研究中注意理论和实际结合。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一定要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才能克服以往教学中的惯性和弊端,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融会贯通,将其转变为自觉的教学行为。由学校制定学习计划,教师自由分散学习,学习笔记,并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操作一段时间后,学校组织交流,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进行整改,获得理论提升再运用,再实践,再反思。学习中反思,反思中实践。来提高自己实际理论水平。教师们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每位教师都记了厚厚的读书笔记,从中获益匪浅。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交流,经常会有教师为了某个观点争论不休。争论中,教师们对理论有更深刻的认识,经历从理论到实践再上升到理论,进一步指导实践的过程。从中领会到教育专家的教学思想的深邃,悟到了如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方法中,,这种收获是不言而喻的,不容质疑的。个人结合自己的薄弱点进行学习,弥补集体学习的不足。

校本培训,我不断成熟,认知结构达到一定水平,在身上显现出来的学习者应是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探究、自我解决、不断进取的个体,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具备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的自我教育者。利用教师主体经验、发挥主体作用是参学者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前提。事实上,教师在培训机构和培训中心参与继续教育,参学者往往抱着“我是来接受教育的”的被动心理,校本课程已纳入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视野,对它的分析、评判也构成了世纪末中国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走向校本,也就是走向每一个教师自己生活的舞台,更加关注教师自己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更大地激发全校教师的创造热情,使学校更具活力,更有效率。真正走向校本之日,也就是教育真正得到振兴之时。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用所学、所悟去审视我的教学,把所学的教育理念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更自觉的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和研究,让课堂教学活动呈现出五彩纷呈的景观。

20xx—11—26。

校本培训个人心得体会

20xx年xx月25日上午,我们全体教师开启了“校本培训”的课程,在这次培训中,有了以下的收获和感悟。

学校领导提出了“五个一”的倡议,即学习一个教育名家,研读一本教育教学名著,订阅一份教育教学期刊,学习一个教育教学网站和建立一个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其实每一个倡议都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对自己成长的督促。

学习一个名家,能够给自己的教育教学定一个理念,或者说是一个范本。先模仿,再创新。名家之所以成名,那是因为人家多年教育教学的潜心研究,是经验的积累,是智慧的结晶,里面总有我们认同和赞赏的部分。有了学习才会有提高。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需要实践的认证。二者相辅相成,站在教育的第一线,尤其是在这个信息快速传播,知识飞速更新换代的时代背景下,学习应当成为常态。

研读一本教育教学名著。更能够很好地为自己的教育教学供给理论基础。既然是研读,就应当细致入微。我最近读的《傅雷家书》,感触很多,作者点点滴滴的育儿经验堪称育儿宝典,大到梦想事业,小到生活的细枝末节。一本名著之所以流传,之所以不朽,之所以称为名著,它里面都蕴藏着耐人寻味的精华。大文豪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所以多读书,读好书,是一个人提高的最佳捷径。读书充实我们的头脑,丰富我们的生活,拓宽我们的视野,增加我们思维的深度。在阅读中,也能够获得更多的灵感。还能够更好地影响孩子们的学习态度。

对于订阅一份教育教学期刊。我认为,这是我们接触教育教学新理念的一个好窗口。教学改革创新,每一天都有新的故事在发生。多阅读别人的教育教学故事,对我们会是一个不断的激励和鞭策。同一个故事,同一个理念,视角不一样,理解就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很多教育前沿的专家学者,对问题的剖析和见解都十分的独到和一针见血。他们的观点和看法确实有着指引和指导的作用。多读读,多学学,会对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至于建立自己的个人微信公众号。我觉得这是一个人自己教育教学经验积累的途径和方法。也是一种正能量的传播渠道。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应对的是孩子,孩子的父母。期间有很多感人的,正能量的故事,我们自己也可能有很多教育教学的看法和想法。而微信公众号就像是笔记本一样,能够记录我们记忆中所有“火花”。有些资料会在记忆深处永久的停留。多数想法都会转瞬即逝,昙花一现,倘若记录下来。也将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再者,利用微信公众号向家长传播一些有关教育教学的“育儿宝典”,也是一项善事啊。说不定某篇文章的某个观点就能改变某个家长的教育理念呢。就能够更好地培养一个孩子呢。

“不忘初心,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改革创新,服务社会”是对一名人师的基本要求。时代的不断提高,物欲横流的生活中,教师应当“不忘初心”“坚持真心”。守好教育这方净土,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教书。善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严慈相济,诲人不倦。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勤勉敬业,乐于奉献。

午时的学习中,领导的学习标题是“做一名有爱,有志,有识,有味,有情,有品的教师。”深刻地反映了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教师的新要求。教师的职业素养不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有了更深更广更多的要求。毕竟时代在提高,我们也要与时俱进,才不至于落伍。

爱心是教师开展一切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仅有真心实意地去关心爱护学生,才能够更好的去影响和感染学生。“亲其师,”方能够“信其道”。教师和学生本身就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彼此尊敬和爱护,教学相长理应是生活的一种常态。作为教师,在学习上当严师,指引学生敬畏科学,敬畏制度,严谨治学,端正态度,踏实勤奋。在生活上当慈母,我校孩子多为留守儿童。关心学生的心灵健康成长和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同等重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安全感,幸福感能够更好地培养他们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学生就要遵循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教学规律,用爱心去唤醒和启迪他们的心智。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魅力。开启他们幸福的未来。点点滴滴都在细节中,教师要用爱的眼睛多发现,多指导。

有志,有识的教师会放眼未来,不断给自己树立目标,勤于耕耘,乐于学习。在阅读中提升自己,在实践中丰富自己。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使命感,能够孜孜不倦的工作,勤奋不懈,有追求完美生活的坚持,有乐于服务学生的精神,有体桖关心贫困和弱者的爱心,也有理解挑战的勇气。

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温暖的爱,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被关注和指导,每一个学生都有可塑的一面。一个正襟危坐,满脸严肃的教师总会让学生望而生畏,一个满脸微笑平易近人的教师常常会让学生慢慢亲近。一个有情趣,有品位的教师则会影响学生更好的成就自己。因为潜移默化的力量更巨大。教育教学除了课堂,还有课外,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被学生无限制的放大和模仿。做一名有爱,有志,有识,有味,有情,有品的教师。是对新时代教师的新要求,也是一名教师完善自己的新目标。

“读懂孩子是教育的起点!””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是本节培训的智慧结晶。学做孩子生命中的贵人,教师就要树立这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情怀。对于每一个孩子,我们都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多去关注孩子的优点,多去强化孩子的优势,对于孩子的成长多一点耐心和爱心,再多一点耐心和爱心。了解,理解,尊重和赏识他们,陪伴,激励和鼓励他们。成为孩子成长的真正引路人,成长孩子成长的真正良师益友。成为孩子成长和出彩的关注者和见证者。让每一个孩子因为这份“不一样”的爱而更加精彩。

后勤是所有工作的保障,当郑主任把近几年的后勤工作罗列出来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庞大的数字背后是多少辛勤汗水的累积。人生没有捷径,每一份收获的背后都是敬业精神的付出。生活不易,我们要且行且珍惜。所有生活的光鲜亮丽,所有的生活完美,都是因为有其他人正在替你忍辱负重。生活中,彼此多一些理解,包容和鼓励。团结就是力量,为了更完美的明天,相互支持,相互鼓励。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