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参观气象局范文(17篇)

时间:2023-12-11 15:17:51 作者:JQ文豪

作文是一次对自己思维和表达能力的综合考察,我们应该不断提高写作水平。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参观气象局作文

4月21日,我参加了焦作日报校园记者工作中心组织的走进气象局活动,了解了气象知识,感受了天气的变化莫测。

参观了气象台,我们知道了气象台是制作天气预报的,这里有语音大喇叭、电子显示屏、电子气象预警发布系统等。我还知道语音大喇叭发出的女声并不是大姐姐说的,而是在电脑上语音合成的。

参观完了气象台,我们又去了气象站。一到那里,我们眼前一亮:“那个大杆子是什么?上边像勺子一样的东西是什么?那个箭头是什么?有什么作用?那个红色的杆子呢?”一个个问题像喷泉一样冲出我的嘴巴。面对问题,解说员叔叔不但没有不耐烦,还微笑着一一解答:“那个大杆子叫风向杆,上边像勺子一样的东西叫风杯,用来测量风速;那个像箭头一样的东西叫风标,用来测量风向。瞧,现在箭头的是西方,说明刮的是东风。而那个红色的小杆子叫避雷针,是用来防雷的。”经过这一详细讲解,我懂了,原来那个就是我们科学书上学的风标、风杯和避雷针啊!从前总是记不住,现在一下子就记住了,这可比课堂上的死记硬背强多了!

接下来,我们又去看了百叶箱,那里有四个温度计,那是什么温度计呢?我问出了我的问题。解说员叔叔耐心地讲道:“这四个温度计分别是干球温度计、湿球温度计、最高温度计和最低温度计。干球温度计用来测量气温,湿球温度计用来测量湿度,而最高温度计和最低温度计分别用来测量最高和最低温度。最高温度一般会出现在当天12时到下午2时,最低温度一般会在午夜12时到次日2时出现。”这个叔叔讲得好详细!

然后,我们又看了带着“皇冠”的蒸发皿、像管子一样的深层地温表……。

参观气象局,让我学到了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这使我更热爱学习了!

小学生参观气象局的作文

一到县气象局,我有些惊讶,眼前都是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有的像高塔,有的像鸟屋,有的像电话亭。一位老师指着一个“鸟屋”说:“这个是百叶箱,它离地面有1.5米,我们每天都要在这里观测三次――早上八点,中午两点,晚上八点。”接着,他来到了高塔前,大家也跟着一拥而上,我好不容易挤了个位置,听老师讲解。

原来,这个高高的东西叫“风塔”,上面安有避雷针,风塔有风速、风向。另一个短柱子,据老师解说,叫“自动雨量传感器”,可以测量雨量,雨落下来会翻动,翻动后,就可以给电脑一个信号了。

看完了“自动雨量传感器”,老师又指着一个“观测镜”,说是个“日照计”:它的左右两旁有两个小孔,里面有几张纸,纸上有一些药水,阳光通过小孔照进去,就会在纸上留下痕迹。

最后,我们又看了地温表、自动气象站,还参观了电脑室。半天与气象初识的感觉,让我们这些小记者懂得了很多气象知识,原来我们就是这样了解“老天爷”,并与他老人家神奇相处的啊!

参观气象局作文小学生

天气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影响。现在如果你想找一个明媚的日子去踏青,就得查询近几日的天气预报;如果你想找个微风拂面的日子去放风筝,也得去查询天气预报;如果你不想被调皮的春雨打湿衣襟考虑着是否带雨伞,最便捷的方式还是查询天气预报……天气是变化多端的,但天气预报总能很神奇很准确的告诉我们信息,这便让我疑惑了——天气预报是怎么预知“未来”的呢?我想大家也同我一样,但很高兴我们的疑问都伴着这次观察气象局解决了。

早上,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学校,同年国学们个个都盼着快到下午。终于,在同学们耐心的等候下,下午随雨而来。大家整齐的站好队伍,整装待发着,目的地:青阳县气象局。天虽然阴着个脸下着蒙蒙雨,但丝毫不影响我们内心的兴奋。

步行在环城路上,笔直的马路上点缀着五颜六色的伞花,洋溢着我们的欢声笑语。很快我们便来到了气象局。迎接我们的是一棵大杨树,它像一个坚守岗位的'士兵一般一动不动。再向里走,目光被那成片的迎春花所吸引,果然,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看着那红的白的花,我们都不禁沉醉其中了。

欣赏美的花固然惬意,但是解决“预知未来”之谜才是此行的真正目的。

当我们走带一个小园里,看到草坪上放有各种测量气温的仪器。比如说低温,用来测量大地的温度;雨量器,用来量取雨水量;最吸引我的便是风向标,它长着三片如电风扇中的小叶片,旁边还有一个如高尔夫球杆似的东西,解说员说既是测量风速的,也是测量风向的。随后我们又来到了主控室,看着电脑屏幕上显示着近期的天气以及温度,看着投影幕上的天气预报员。大家都很认真的记录下了学习的内容,挂上了满载而归的笑容。

通过这次参观,我长了见识也学到了很多知识。人类科技的发达让我惊叹,也希望着会有更多如同预测天气技术的仪器造福着我们人类!

参观气象局作文

5月12日9时,我们焦作日报社博爱校园记者站的校园记者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去县气象局参观。在那里,我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进了气象局,老师先带我们来到一间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给我们介绍了雷电的危害、预防等知识,使我们认识到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绕过办公大楼,像花园一样的办公地点,安放着各式各样的气象观测工具。我对它们产生了很大兴趣,迫不及待的心让我想要快快上前,了解究竟。

我们第一个参观的是火箭发射架。听气象局的叔叔说,这是用来进行人工增雨的,以防地面上的花朵、小草干渴了没有水喝。我还认识了卫星接收器,它可以接收来自世界各地的气象信息,简直太神奇了!

最后我们来到观测场。在这里,我们认识了很多观测气象的设备:不断摇摆的风向标、不断转动的风速仪﹑白色的百叶箱里测量气温的温度计以及测量气压的干球和湿球﹑草坪空地上并排躺着的三个测量地表温度的温度计。此外,我们还认识了蒸发皿﹑雨量筒﹑日照计等其他设备。

通过气象局叔叔阿姨的介绍,我明白了,正是气象工作者的辛勤工作,我们才能提前作好各种防寒﹑防旱﹑防晒的准备,大大减少了天气变化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我现在也要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观气象局作文

2月23日,是气象日。我随着小记者团队,一起来到了温州气象局。

首先我们观赏了电影《超级台风》,使我知道了台风眼,在台风眼里是最安全的。其次,老师把我们带到了一楼的草坪上,我们看见了一台人工降雨的发射器和一辆气象应急车。我访问了工作人员才知道这人工降雨是要在,许久没下雨,干旱的情况下,才被迫实行人工降雨,而且这人工降雨不能在市区,而是要在郊区空旷的地方发射。还有气象应急车上的功能那叫做一应俱全,有测量温、湿度,以及气压、传感器、雷达和风向标。

我们来到三楼这里是查温州所有地方的气象总部,如果要想辨别天气情况,很简单,只要查一下气象卫星、雷达就能查到。我还知道雾和霾在气象卫星里的标志区别。

我还了解一些气象防灾减灾系列如:1沙尘暴、寒潮和霜冻、大雪、干旱、雷电等等。特别是雷电防御的要点:

1、在房屋上安装防雷装置,减少雷击风险。

2、在雷雨时,人不要靠近高压变电室、高压电线和孤立的高楼、烟囱、大树、旗杆等,更不要站在空旷高地上或在大树下躲雨,应近快躲在低洼处,或尽可能找房屋或干燥的洞穴躲避。

3、不要打有金属立柱的雨伞。在郊区或露天工作时,不要使用金属工具,如铁锹、铁棒等,也不要使用手机。

4、关闭门窗,切断室内一切电源,不要使用电话、电视等家用电器,,以防雷电入侵损伤。

这次活动让我认识到了气象信息对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提高农民避灾自救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气象灾害对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农业生产等造成的损失对促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也让我深深得体会到了天气的变化多端,更深的步入了天气的世界。

参观气象局作文

又是一个周一,我们下午得了个通知,说是要去气象局参观。我幸运地被选中了,当然还有幸儿和府瞰代表5(6)前往。

路上我不住地想象意着气象局长什么样子,也许是高楼,也许和我们家差不多——————沉浸在想象中的我甚至破天荒地没晕车,这兴奋的状态一直保持到下车。

到之后,我惊呆了。树木簇拥着。一栋组合大型别墅,旁水流从平台流下,击打在石块上,发出“啪啪”的声音,在这一片绿荫中显得分外清脆。隐约看见不远处有一地草地,上面摆满了仪器。

我们主要就是在外观察了解各种仪器,后又在内室看了短片,参加了问答。然而,我最敢兴趣的就是参观仪器。

可能是由于在学校也看过吧,也可能是更贴近生活,我对测气温的格外感兴趣。所以我对这个记得格外清晰。它外面是百叶箱,中间是个架子,上面放着温度计。当然,对这个温度计我是有特别问,这温度计也是有讲究的,由于水银温度低了会凝固,所以它用来测最高温度,而酒精温度计就是用来测最低温度的。

小学生参观气象局的作文

清晨,温暖的太阳被淘气的云层遮住了灿烂的光芒,微风拂面带着丝丝的凉意,但并未影响我们体验活动的热情。今天(3月5日),我们六(7)班的九位同学在刘语诚妈妈的带领下,欢歌笑语,向着苏州气象局出发了。

来到气象局,接待我们的是陈工程师。首先,他向我们介绍了几个气象监测设备:pm2.5测量仪,紫外线强度检测球,降雨量监测桶,风向风速监测“小飞机”。随后便带我们上了六楼——气象预警指挥中心。入坐后,陈工告诉我们:气象卫星在天气预报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第一颗气象卫星是风云一号。为了让天气预报更准确,在城市很多地方都设有气象自动监测站,可以实时传输资料和画面,这些自动监测站被称为千里眼。这时,有人问到我们手机上的实时天气预报是怎么来的?陈工微微一笑说:“那就让我来给你们介绍我们最重要的一个宝贝:卫星云图吧!”这时指挥中心墙壁的巨型显示屏被点亮了,链接电脑后,一张卫星云图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云图上显示苏州上方的云层比较稀薄,透过云层依稀看到太湖,陆地山脉。从早上6点到晚上8点的动态卫星云图可以明显看出这段时间风向和天气变化,真是个非常棒的技术,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最后我们还去参观了人工增雨火箭发射设备,它是由一台发射器+发射“火箭”组成。别看它其貌不扬,可厉害着呢!它发射火箭的高度为8000米左右!它是如何让天空降雨的呢?原来,雨是通过云朵里的冰晶和水形成的,等云朵发酵了,膨胀了,水就会依附到冰晶上来,冰晶重了,自然就掉下来了,就下雨了,人工增雨火箭就是利用这一点,飞上云层,发射发酵粉,就会下雨啦!那么,火箭发射完完酵粉后它的'外壳去哪里了?掉下来怎么办呢?原来,火箭上端有一个降落伞,下来时会打开降落伞,以很缓慢的速度下来,基本不会砸伤人。这样既完成降雨任务,又不存在其他潜在危险的后顾之忧,给气象局的周全的考虑点个赞!

参观完人工降雨设备,我们就结束行程准备返回。还是同样的微风习习,细雨绵绵,还是同样的伙伴,还是同样的路线,还是同样的兴高采烈。就是这样,在一片朦朦胧胧的烟雨中,迈着轻快的步子,踮起脚尖,在烟雨中转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圆圈。

参观气象局作文

好久没有听到这样激动人心的消息了:今天下午(星期五),学校组织五年级全体学生,到气象局去参观。

好消息像风一样,吹遍了五年级的六个班。

下午来了,大家排着队伍来到操场上集合,那穿着黑白相间的校服,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的少先队员,红领巾随风飘扬,迎着和煦的春风向气象局出发。

来到气象局,这儿美极了!繁花似景,绿草如茵,并且还有热情的叔叔阿姨们,在叔叔阿姨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监测基地,这是块25×25平方米的草地,这儿有井然有序的“井”字形地砖小路,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了很多气象仪器。如风向塔、百叶箱等测量仪器。可别小看它们,它们可是叔叔阿姨工作的好帮手哦!

风向塔乳白色的长杆似乎碰到了白云姐姐,它们两快活地交谈,咦,那是什么在转动,近一看,是“小杯子”呀!讲解员叔叔告诉我们,风一吹过,“小杯子”就欢快地跳起“舞”来,叔叔阿姨根据“小杯子”的“舞姿”来测量风速。我不禁自言自语地说:“原来这个小不点的作用这么大呀!”

咦,那个小房子是干什么的呀!哦,那是百叶箱,叔叔告诉我们百叶箱是来测量一天当中最高以及最低温度的仪器。呦,那我可真小看它呢!

办公楼座落在监测基地的对面,片刻后,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二楼的气象会商室,讲解员阿姨向我们介绍了每天的工作流程。检测后进行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意见,最后得出结论发布国家气象局和电视台,哦,原来我们每天看的“天气预报”是这样来的呀!

参观气象局小学作文小学生参观气象台观后感

3月23日,我们任村镇中心小学组织四年级全体师生去参观了林州市气象局,参观气象局作文。在参观气象局的这半日里,让我终身难忘,因为在这短短的半日里,让我真切的感受到知识是多么广泛,更是让我了解了科技带来的无限乐趣。

那天上午我们坐着大巴来到林州市气象局,一路上风景优美,同学们在路上兴高采烈,有说有笑、路边的野花不住的点头,好象是知道我们去气象局而祝贺吧!大树也挺着腰杆显出一副威风鼎鼎的样子,不知不觉,林州市气象局就显现在我们的眼前。

“啊,到了,到了!”我们兴奋地喊道,走进气象局,一阵微风吹来,我感到特别惬意,一路上的劳累似乎早已消失到九霄云外了。

来到气象观测站,一位叔叔为我们大概地讲述了每天天气预报的来源。首先要会使用气象仪器,来准确的判断天气如何,还要工作人员们亲自观察自然界各种景观来进行推测,从而获得天气预报。

为了让我们对气象了解的更深度一些,那位叔叔领着我们来到了气象观测台,带我们认识了一下气象仪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根大铁架子,叔叔向我们介绍:“这个大铁架的名字其实叫做‘风向塔’,风儿从哪一方吹来,上面箭头便清楚指向那一方,我们就可以知道风向了。”同学们听了,连连点头。

叔叔旁边的一个同学指着一个好似箱子的东西,好奇地问:“这是什么呀?叔叔。”只见叔叔笑呵呵地说:“这个呀,叫‘百叶箱’。”我仔细观察,“百叶箱”就像一架小空调。叔叔接着说:“‘百叶箱’作用可大了!它能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保护仪器免受风、雨、雪的影响,而且啊,它有许多通风口,可以适当通风,能够准确地感应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情况……”

“哇!”同学们惊喜地喊道,“这不是百叶箱,简直百宝箱嘛!”

随后叔叔又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温度测量仪、地表测量仪等许多气象仪器。

这次活动让我了解了遇到一些自然灾害该怎么处理,天气预报的制作方法,还有一些神奇的机器令我大开眼界,增长了知识,收获了快乐,领略了大自然的无穷奥妙!

参观气象局作文

8月21日,小记者们又参加了活动—参观气象局。

上午9时,小记者们在气象局门口集合。在那里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先去参观室外的观测站。观测站里的东西可多了!有量筒、风杆、小型蒸发皿、百叶箱等等。他们都有着各自的作用,有的是测当天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有的是测草地的温度,有的是测雨水量和风向,还有的是测地面的温度,真是让小记者们大开眼界!

随后小记者们来到了室内,进入制作天气预报节目的`房间。原来播天气预报时后面的背景只是一块蓝板,我们后期看到的整体效果是电脑制作完成的。

那里的工作人员热情的介绍了播天气预报的过程,并且让愿意参与的小记者体验了一回当天气预报播音员的感受。大家都很高兴!

这次活动让小记者们了解了许多气象知识,让小记者们受益无穷!

小学生参观气象局的作文

3月30日上午,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市气象局。

我们有序地排队听讲,据工作人员介绍,市气象局是1959年建立的'。这里的观测场上有风向风速仪、百叶箱、避雷针等观测天气的仪器。

接着,我们跟随工作人员的脚步,参观了防雷科普馆b馆。其中,最令我感兴趣的是“法拉第笼”实验。工作人员先请两位胆子比较大的小记者坐进笼子里。随后,他拿着带有十万伏的放电杆触碰笼体外面。奇迹发生了,里面的两位小记者丝毫没有触电的迹象。实验结束后,他们安然无恙地走了出来。

在随后的参观与学习中,我们知道了科学家富兰克林与他的风筝引雷实验,也了解了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今天的气象局半日游让我见识了伟大的科学奇迹。今后,我要努力学习,长大想当科学家。

参观气象局作文

今天,闹钟还没响,我就醒了。知道我为什么这么激动吗?因为,我要去参观市气象局。

到达目的地后,老师把我们分成两队进行参观。我们队先参观防雷科普馆b馆。一走进去,我们就被一个奇怪的球吸引住了,那个球里面闪烁着五彩的曲线,特别漂亮!听工作人员介绍,这是辉光球,而彩色的.曲线就是电流。我把手放上去,感觉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在推手掌。接着,我们组又来到a馆。一进门,我看见一尊卷发的外国人雕塑,他好像在放风筝。工作人员给我们演示了风筝实验后,让我们摸摸雕塑手中的钥匙。我感觉自己被电了一下。听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外国人是富兰克林。他出生于美国波士顿,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在电学发展过程中,他为全世界解答了“电为何物”,并第一个提出正电、负电概念。他用风筝实验发现了雷电的放电现象,并发明了避雷针。原来,我们家楼顶上的那根针就是避雷针呀!

我对富兰克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有一股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我要向他学习,遇到困难不放弃,为了理想和目标坚持不懈。

参观气象局有感

说到气象总是会让人感觉到有规可依、却又是变幻莫测的。气象万千、横无际涯,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最直接的比如天气预报,可以帮助人们预先准备每天出门的穿戴行装,有效的避免因天气变换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人们渴望去了解它,善于去分析它。

感谢学校为同学们提供了气象局参观的机会。于是6月9日下午,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相约走进天津市气象局参观学习。

气象台的工作人员非常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带领我们参观了气象实时监测平台,为我们详细地介绍了气象学常识、气象观测仪器与设备,以及如何采集数据、分析气象状况,向我们展示气象工作是怎样开展的。看着大屏幕上面显示的各种气象信息数据,听着工作人员的讲解,极大的带动起我们的积极性。同学们有的.边听边作笔记、有的还不时提出一些疑惑,工作人员耐心地一一解答。随后带领我们到科普馆实践体验,让同学们更加具体的感受科学技术在气象工作中的方法和作用。

这次参观活动,另我大开眼界,了解了书本以外的知识。见识到这么多高精尖的设备仪器,让我联想到“古时诸葛亮夜观天象、七星台巧借东风。”在那么古老的朝代,能人志士就可以总结出天象变幻为已而用,真是了不起。同时也感受到生活在高水平的现代社会是多么幸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当代人民运用高科技设备可以更加专业、更加直观的追踪气象变化进行数据分析,做出预测预警,更好的服务于人民的生活。我为强大的科学技术进步而骄傲,为强大的祖国而自豪!

参观气象局有感

我们的心情就像天气一样有时晴空万里,有时阴云密布。说到天气有个地方不得不说———气象台。老师为了让我们了解天气阴晴雷雨是如何变化的,今天上午带着我们37名同学,乘着大巴车来到了献县气象台进行参观。

一路上,我怀着好奇的心情来到气象台,到了那老师把我们分成两队,我分到了第二队。一进气象台的大门,我看到了展板上写着好多气象知识,比如:人工影响天气是为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设当的条件下通过科技手段对局部大气的无聊过程进行人公影响等知识。

气象台讲解员阿姨又带我们去了科技室,我发现里面好大啊!还有气象游戏可以玩呢,这是我玩过的最有科技知识的.游戏;我还模仿当了一回气象小主持,哇!真是既紧张又开心。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讲解员阿姨介绍的新奇的气象知识,阿姨说观测台全国一共有2400多个,雷雨大风或台风的预警信号,可以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什么是大风?下大雨的时候在房间里小心关好门窗,在窗玻璃上贴个米字型;冰雹多发生在5—6月;风云气象卫星家族也分两大派,分为极车九派和静止派;中国有4个气象卫星:主要有气象观测、天气预报和行政职能。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小学生应该多了解天气,适当增减衣服,保证身体健康。在业余时间多读书,多了解一些科普知识,注意防雷电,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与生活所结合。

感谢老师给予我这次机会;感谢气象局的讲解员阿姨让我这次气象局之行既开阔了眼界,又增长了气象知识。

参观气象局有感

参观气象局的半日里,让我终身难忘,因为在这短短的半日里,让我真切的感受到知识是多么广泛,更是让我了解了科技带来的无限乐趣!那天下午我们步行来到扬中市气象局,一路上风景优美,同学们在路上兴高采烈,有说有笑、路边的小草不住的点头,好象是知道我们去气象局而祝贺吧!大树也挺着腰杆显出一副威风鼎鼎的样子,就连小河也是清澈见底,河里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着,好不自在!不知不觉,扬中市气象局就显现在我们的眼前。于是大队部的陈老师请到了气象局的冷叔叔为我们讲解有关于气象仪器的知识。

冷叔叔带领我们来到放仪器的地方,首先为我们讲解的是百叶箱,他说:“百叶箱是安置测定温度、温度仪器用的防护设备,里面有两种仪器,一个是温度计,还有一个是毛发湿度计”。于是冷叔叔打开百叶箱,只见里面的东西五花八门,看起来象是高科技,就拿毛发湿度计来说吧,它主要是靠未成年人岁)的女性头发来测定温度的,因为女性的毛发更灵敏,测量的温度也准确些。说道这儿,又让我想起了前几天浓浓的烟雾笼罩整个城市的事,冷叔叔回答到:“这是因为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汽车尾气的排放,第二种是农民烧稻草严重”。

哦,原来如此,接下来冷叔叔又介绍了量筒,用来测量雨的度数,中间有一个漏斗型的储水器,量筒外有几毫米的量尺,这样在下雨时,雨就顺着漏斗型的储水器往下滴,到第二天,工作人员们只要看雨水顶到几毫米就能准确的测量出雨水的度数。最后冷叔叔依次又向我们介绍了蒸发皿、日照仪至此我们又浏览了工作人员们的工作室,真是让我大开眼界!然后我们告别了工作人员们。这次参观气象局虽然结束了,但令我回味无穷!也令我们受益非浅,所以我们在今后的学习里一定要加倍努力才是啊!

参观气象局有感

今天,万里无云、天高云淡。我兴高采烈地来到了萧山区气象局。路上,我有些疑惑不解,我心想:气象局里是什么样的?有哪些设备?这些问题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来到了气象局,老师把我和其他小记者们带到了科普厅。我走进科普厅,厅内有很多显示屏,可以看到雨、雪、霜形成的过程。旁边还有一个模拟水蒸气的'仪器,像空气净化器一样,大家都在围着玩呢!

接着我们去了气象观测台实地考察。在气象观测台里先进的测量仪器应有尽有,有风向标、风速仪,还有测量温度、湿度的仪器等等。老师依次给我们讲解,我们听得可认真了。

我们还去了影视厅、演播厅。参观完之后,我仔细想了想,关于气象的学问还有很多,还要等我们去探索。

参观气象局有感

今天天气真好,万里无云,天空一片蔚蓝。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怀着好奇的心情到气象局参观。

刚踏入气象局门口,只见一片绿草茵茵,再往前走才发现原来是一栋办公楼,这就是我们要参观的气象局。在气象局解说员阿姨的引导下,我们来到了防灾减灾监测预警中心,待我们坐好后,解说员阿姨首先向我们说明观测好气象,掌握好各地天气变化,对各地区防灾减灾、生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后又向我们介绍了多普勒气象器的作用,可以利用多普勒气象器直接观测各地区的气温;可以知道哪些地方是雨雪天气,哪些地方是酷暑天气。听解说员阿姨介绍后,有个同学就提出问题:“那楠这地方冬天会不会下雪?”解说员阿姨笑着说:“那楠虽然是个林区,气温相对比县城寒冷,虽然冬天有时候会结冰,但还是不会下雪的.!”

随后我们跟着气象局工作人员来到了预测场,只见有个白色的箱子,解说员阿姨向我们介绍说这就是百叶箱,它装有干、湿球温度表,可以测量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还有湿度,接着解说员阿姨指着竖在地上的四根尖尖的“铁线”说:“这叫做避雷针,它起到避开雷电的作用,我们看到高楼楼顶上的高竖的铁线也就是避雷针。”最后解说员阿姨又向我们介绍风向标,只见风向标像我们小时候玩的大风车一样,却有掌握风力和风向的作用。

参观结束了,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气象局。今天的收获真不少,我不仅懂得了许多有关气象的知识,还了解了气象对我们的生活、生产和工作的重要意义。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