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际关系报告心理(大全5篇)

时间:2023-09-29 03:47:28 作者:笔砚 最新人际关系报告心理(大全5篇)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人际关系报告心理篇一

人生活在社会中,离不开他人的交往与协同,如何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就成为世人皆要碰到的,谁也回避不了的事情。人的成长、发展、成功、幸福都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没有生活基础。对任何人而言,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其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必要前提。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人际关系究竟如何,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治安0704区队第四调查小组展开了一次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问卷调查活动。

二、 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时间:20xx年6月

(二)调查地点: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和南京师范大学的图书馆

(三)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以仙林大学城内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和南京师范大学所有在校大学生为总体。

(四)抽样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办法进行问卷调查,当场发放当场回收,不分性别,每人一份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60份,回收的有效问卷为59份,有效回收率为98%。其中男生37人,女生22人。以下是被我们调查的大学生所在年级的分布图。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对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初步了解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

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是他们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人际交往是大学生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

有50.8%的大学生表示“以前的好友多,现在的好友也多” ,有10.1%的大学生表示“以前的好友少,现在的好友多” 。也就说有60.9%的在校大学生表示“现在的好友多” 。不难看出,大学生与同学间的交往是最普遍的。一方面,大学生年龄相仿、经历相同,兴趣爱好相近,又共同生活在一个群体,学习相同的专业,沟通与交往容易;另一方面,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生活习惯,个性气质差异,再加上大学生空间距离小,交往密度高而自我空间相对狭小,而对人际交往的期望较高。

(三)大学生与室友之间的人际关系状况

寝室是大学生生活、活动的主要场所,寝室的人际关系直接的影响到寝室成员的生活、学习和心理健康。和谐的寝室关系能促进大学生社会生活适应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做好准备。因此,研究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是很有必要的。调查研究发现,有28.8%(17人)的在校大学生表示与舍友的关系“非常融洽” ;有49.2%(29人)的在校大学生表示与舍友的关系“还算融洽” ;有22%(13人)的在校大学生表示与舍友的关系“一般” 。根据此次调查的结果看,当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状况还是比较好的。

此外,我们还对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要比男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差得多。主要原因是女大学生心眼小、喜欢消极夸张地评价人或事,相互之间就会产生误解,导致了同学之间即一步隔膜,产生孤独和痛苦。这些因素使得女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负性影响明显高于男大学生,女大学生更多的受到宿舍人际关系的困扰。

以上研究带给我们启示,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将那些兴趣性格比较相近的大学生安排在一起,会适当的减少冲突,促进宿舍人际关系的和谐,进而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相对而言南京师范大学可能会做到这一点,但对于我校来说根本不可能。

(四)大学生之间的冲突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什么巨大的利益冲突,无外乎一些生活琐事,对生活习惯以及日常行为观点不一致引发的小争执。统计时,我们专门还为男、女大学生的冲突来源状况作出了统计,结果显示,这些现象表现在女生身上更为明显。

人际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可能会引起大学生情绪上的消极反应,但是人际冲突不仅仅是坏事,关键怎么去解决冲突。俗话说“不打不相识”就是这个道理。同时,对人际冲突问题的解决能力的高低也是衡量大学生个体认知适应性发展的良好指标。

在这个研究中,大学生跟多愿意采用主动沟通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但是还是有一些人采用迁就和冷战这种回避性的策略,这种方法暂时可以平息冲突,但是并没有根本上去解决,以后冲突可能重新爆发,甚至升级。那么,如果即使有了冲突,大家都知道怎么去积极主动的化解冲突,化敌为友,那么,再差的人际关系都一定可以改善的很好。

四、小结

本研究通过抽样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状况、好友状况、室友之间 人际关系状况、大学生之间的冲突以及解决冲突的策略等方面描述了大学生朋友人际关系的总体情况。我们知道,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通过互相交往与互相作用形成的人与人的直接心理联系。大学生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殊产物,是其大学生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和谐、友好、积极、亲密的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是有益的,紧张、消极、敌对的不良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工作、学习、生活是有害的。每一个人都希望与他人友好相处,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笔者认为,要想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应做到以下几点:

1.主动开放

2.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摆正位置,了解大学校园人际关系的特点。

3.谦虚谨慎,摆正位置。

4.平等相待,真诚相处。

5.要宽宏豁达,学会体察对方立场,真诚待人。

6.心理互换与相容。

7.合作协助,友好竞争。

8.要努力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改善性格上的不足之处,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

人际关系报告心理篇二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人际关系,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人际关系的调查报告,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在银泰实习了5个月,我接触了各种人,男女老少都有,但是不管是怎么样的人,都被一条线连着——关系。常常听人说,有关系好办事,以前的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悲哀的现象,让人不齿,更羞于看着自己身边的人托关系。现在我不这么想了。因为,关系,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另一种体现形式。

人降生于世界上,就是为了认识更多的人,人与人之前的联系,就叫人际关系。

其一,人际关系的表现形式

人际关系有多少种表现形式呢?不知道。因为很多。比如亲人间的,情侣间的,还有更多的是和陌生人的。以前有本书上写着,两个不认识的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六个人,特别是在现在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因为相同的爱好,甚至于相同的遭遇而认识的人不在少数,我总是认为,人际关系是很奇妙的。本来是不相交的平行线,往往因为千丝万缕而被串在了一起。俗话说“冥冥之中有天意”所谓“天意”就是指关系。关系的表现形式有几大类:

一.按相熟程度分,主要有

1.一度人脉。所谓一度人脉,是指与本人有密切关联的人,像亲人间,同学间,同事间的关系就是一度人脉,这类人脉通常是需要经常联系的,作为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这个是绝对必须的。

2.二度人脉。二度人脉,是指和与自己亲人,朋友等相熟的其他人,经过与自己相熟的人为媒介,可以认识的人。一般来说,二度人脉也许不如一度人脉联系密切,但多认识点朋友总是没错的,而更重要的是,二度人脉可以发展为一度人脉,可以认识更多的三度人脉和四度人脉以至于更多的关系。

二.按阶级程度分,主要就是上下级关系。上下级关系,不仅仅指的是领导和员工,还有的是长辈和小辈,学长和学弟学妹,老师和学生。

三.在人际关系中最特别的,陌生人关系。为什么说它特别呢?因为人是奇怪的生物,有时候会为了一个完全不认识的人,更多的是单向认识的人付出很多。那个人,就是偶像。偶像是人心灵的寄托,以前的偶像,是完完全全的泥塑,高坐于庙堂,受着人们的顶礼膜拜,只是让人心安。而现在的偶像,有的是真实人物,有的是虚拟的人物,他们的粉丝为他们组成了一个个的团体,在团体里的人有着同样的爱好,因而可以成为另一种人脉关系。

其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相当奇妙的,有时无意识的成为朋友或者熟人,在不经意的时候能造成意想不到的结果。所以,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为自己建立人际关系都是不会错的,那么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该怎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认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以下几点要素:

1.倾听。边听边想边分析,分析这个人的性格和所遇到的一切,针对他/她的个性做出可能令他/她满意的回答,从而和他/她成为朋友。

2.从兴趣或者其他东西入手。这就是传说中的搭讪。像“吃了没?”“今天天气不错”之类的,顺便聊到各自的兴趣上,然后顺理成章的认识了。也可以说是双向沟通。

3.学会换位思考。为他人思考,想他人所想,不做别人讨厌的事,不说他人讨厌的`话,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为了避免说出令他人厌恶的话,还要加强对自己的了解,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有时候,一点点小错误也会导致别人的讨厌。

4.善于处理自己的情绪,因为更多的时候,与别人交往,多多少少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这就要注意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影响了他人。

5.主动交往。不主动出击,怎么会有收获?试着和他人接触,聊聊各自的喜好,分享各自的经历,邀请朋友一起出去玩,很多时候,朋友就是这样不经意之间交到的。

6.关心他人,宽容待人。当朋友遇到困难时,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关心的话语,就能温暖人的心;当遭人背叛时,不要暗暗诅咒,学会宽容,对于困境一笑置之,这样反而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7.保持已有的朋人际关系。经常和朋友保持联系,节假日时别忘了发短信送祝福,心里有这个人,这无疑是最让人感到欣慰和感动的。

人际关系不是可有可无的,虚拟飘渺的东西,而是切实存在的。多个朋友就是多条人脉,朋友多,才真正有活在世上的实感。一个没朋友的人,就是一个落单的人,一个不被人所需要的人。需要是引发人欲望的因素,如果一个在世上的人不被需要了,那是多么悲哀的事。所以,要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也是一门耐人寻味的学问,要研究这门学问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社会经验,通过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很多做人的道理也将不言而喻了。

人际关系报告心理篇三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三江学院1990年后出生(大一、大二年级)大学生500人作为调查对象,其中涉及文新院、外国语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学院等学院相关专业,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6份,有效回收率为97.2%,符合统计要求。在486份有效问卷中,大一学生368人,占76%,大二学生为118人,占24%;男生268人,占55.1%,女生218人,占44.9%;理工科学生255人,占52%,文科学生231人,占47.6%。

(二)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学家编制的《人际交往能力问卷》(中文版)两个问卷进行人际交往能力现状调查,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讲授、讨论会和个体分析,对在校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情况进行了解。自编问卷包括学院、专业、性别、年级、生源地、家庭经济情况、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等基本信息,问卷从家庭教养、交往范围、网络交往状况、交往态度和原则、交往内容、交往方式、交往动机、交往认知和交往冲突及处理情况等9个维度;《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包括主动交往、适当拒绝、自我表露、冲突管理与情感支持5个维度,从而剖析良好人际交往中的障碍性因素,力求探寻改善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对策措施。

综合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结果显示,大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内心有交友渴望,普遍比较重视在校期间同学人际关系,并希望能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融入集体生活。调查显示,大部分的90后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其中,有131人在交往中会坚持自己的观点,绝不让步,占调查人数的27%,298人在交往中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并考虑对方的意见是否合理,占调查人数的61%,还有57人表示会直接接受对方的观点,占调查人数的12%。可见,大部分的90后学生对人际交往的态度比较理性,但是由于90后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学生从小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观,忽视他人和集体,不能或者不愿深入的了解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在交往范围和方式上,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结交朋友的最主要的渠道是宿舍与班级,所占比例是59%,其次,社会实践、网络、社团活动也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很重要的渠道。在宿舍人际关系上,对自己所处的宿舍关系氛围评价“融洽和睦”的占33.8%,“较融洽”的占55.2%,可见大部分宿舍成员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气氛友好、融洽,而还有7%的学生表示宿舍关系“沉闷冷漠”,宿舍成员之间关系不太紧密,成员之间互不关心,但这些宿舍并没有太大的矛盾和冲突,另有4%的学生选择宿舍关系“较为紧张”;在班级人际方面,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对集体活动的态度是有35%的学生表示“很热心”,在集体中,能积极投入、热心为班集体服务,这类学生多为学生干部或者班级干部;55%的学生表示“比较热心”,可见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愿意积极地参与集体活动,另有10%的学生表示“不太热心”于大学的集体活动,部分学生埋怨集体活动太多,安排不合理。

在交往方式上,除了与班级、宿舍及其他一般交往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往、交流外,在调查的学生当中,68%的学生表示更习惯通过手机平台进行人际间的交流和沟通,同时,在对学生的访谈中,也有不少学生表示信息化的网络平台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也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可见90后的大学生交往方式日渐多样化,网络作为一个便捷的交往工具,给学生们提供了多种交往方式,但同时,多样化的交往方式也会给一些学生带来一定的无所适从感。

在交往的主动性方面,有36%的学生表示愿意和陌生人主动聊天,在这部分学生中,男生所占比例为77%,可见男生较女生在交往中更为主动,女生相对较为内敛,只有少部分女生愿意主动与陌生人聊天。而在愿意与陌生人聊天的大学生当中,采取小心谨慎态度的占75%,说明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安全有所防范,只有7.9%的学生表示会对陌生人坦诚相待,另有19%的大学生表示不会于陌生人接触,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他们的人际交往范围应该相对狭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人际关系报告心理篇四

进入大学之后,大学生们面临着新的环境、新的群体、重新整合各种关系,处理好与交往对象的关系便成为大学生们新的生活内容。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其今后事业发展与人生幸福的基石。

从进入大学校门的那天起,大学生就会遇到个方便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舍友之间、以及个人与班级、学校之间的关系等等。面对着如此多的人际关系,有的同学因为处理不当,整日郁郁寡欢,心情沮丧;有的同学因为人际关系紧张,精神压力很大,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而更多的同学则由于不知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而经常为苦闷、烦恼的情绪所困扰。为此,笔者通过对我校和南京师范大学两所高校的大学生朋友进行了问卷调查。希望借此能清楚地了解大学生朋友人际关系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便引起大学生朋友的重视,为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提供帮助。

一、引言

人生活在社会中,离不开他人的交往与协同,如何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就成为世人皆要碰到的,谁也回避不了的事情。人的成长、发展、成功、幸福都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没有生活基础。对任何人而言,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其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必要前提。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人际关系究竟如何,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治安0704区队第四调查小组展开了一次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问卷调查活动。

二、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时间:20xx年6月

(二)调查地点: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和南京师范大学的图书馆

(三)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以仙林大学城内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和南京师范大学所有在校大学生为总体。

(四)抽样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办法进行问卷调查,当场发放当场回收,不分性别,每人一份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60份,回收的有效问卷为59份,有效回收率为98%。其中男生37人,女生22人。以下是被我们调查的大学生所在年级的分布图。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对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初步了解

表1大学生对自己人际交往能力的评价

评价

人数(人)

(百分比%)

1

很好

11

18.6%

2

还好

42

71.2%

3

不太好

4

6.8%

4

很差

2

3.4%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

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是他们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人际交往是大学生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

不难看出,有50.8%的大学生表示“以前的好友多,现在的好友也多”,有10.1%的大学生表示“以前的好友少,现在的好友多”。也就说有60.9%的在校大学生表示“现在的好友多”。不难看出,大学生与同学间的交往是最普遍的。一方面,大学生年龄相仿、经历相同,兴趣爱好相近,又共同生活在一个群体,学习相同的专业,沟通与交往容易;另一方面,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生活习惯,个性气质差异,再加上大学生空间距离小,交往密度高而自我空间相对狭小,而对人际交往的期望较高。

(三)大学生与室友之间的人际关系状况

寝室是大学生生活、活动的主要场所,寝室的人际关系直接的影响到寝室成员的生活、学习和心理健康。和谐的寝室关系能促进大学生社会生活适应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做好准备。因此,研究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是很有必要的。调查研究发现,有28.8%(17人)的在校大学生表示与舍友的关系“非常融洽”;有49.2%(29人)的在校大学生表示与舍友的关系“还算融洽”;有22%(13人)的在校大学生表示与舍友的关系“一般”。根据此次调查的结果看,当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状况还是比较好的。

此外,我们还对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要比男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差得多。主要原因是女大学生心眼小、喜欢消极夸张地评价人或事,相互之间就会产生误解,导致了同学之间即一步隔膜,产生孤独和痛苦。这些因素使得女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负性影响明显高于男大学生,女大学生更多的受到宿舍人际关系的困扰。

以上研究带给我们启示,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将那些兴趣性格比较相近的大学生安排在一起,会适当的减少冲突,促进宿舍人际关系的和谐,进而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相对而言南京师范大学可能会做到这一点,但对于我校来说根本不可能。

(四)大学生之间的冲突

表2大学生人际冲突的来源

冲突来源

占总人数的比例(%)

1

生活习惯不同,生活上的琐事,比如卫生、作息时间等

51.9%

2

性格不合

16.1%

3

价值观不一样,兴趣爱好不同

15.2%

4

沟通的不好,有障碍

6.6%

5

利益上

3.0%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什么巨大的利益冲突,无外乎一些生活琐事,对生活习惯以及日常行为观点不一致引发的小争执。统计时,我们专门还为男、女大学生的冲突来源状况作出了统计,结果显示,这些现象表现在女生身上更为明显。

人际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可能会引起大学生情绪上的消极反应,但是人际冲突不仅仅是坏事,关键怎么去解决冲突。俗话说“不打不相识”就是这个道理。同时,对人际冲突问题的解决能力的高低也是衡量大学生个体认知适应性发展的良好指标。

在这个研究中,大学生跟多愿意采用主动沟通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但是还是有一些人采用迁就和冷战这种回避性的策略,这种方法暂时可以平息冲突,但是并没有根本上去解决,以后冲突可能重新爆发,甚至升级。那么,如果即使有了冲突,大家都知道怎么去积极主动的化解冲突,化敌为友,那么,再差的人际关系都一定可以改善的很好。

四、小结

本研究通过抽样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状况、好友状况、室友之间人际关系状况、大学生之间的冲突以及解决冲突的策略等方面描述了大学生朋友人际关系的总体情况。我们知道,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通过互相交往与互相作用形成的人与人的直接心理联系。大学生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殊产物,是其大学生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和谐、友好、积极、亲密的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是有益的,紧张、消极、敌对的不良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工作、学习、生活是有害的。每一个人都希望与他人友好相处,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笔者认为,要想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应做到以下几点:

1.主动开放

2.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摆正位置,了解大学校园人际关系的特点。

3.谦虚谨慎,摆正位置。

4.平等相待,真诚相处。

5.要宽宏豁达,学会体察对方立场,真诚待人。

6.心理互换与相容。

7.合作协助,友好竞争。

8.要努力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改善性格上的不足之处,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

人际关系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必修课,需要我们好好的学习,任何一个人并不是一出生就是一个“万人迷”;任何一个人一出生也不是一只“过街的老鼠”。只要我们保持着一份真诚的心、宽容的心、自信的心、热情的心,更差的人际关系都一定可以改善的,朋友一定会越来越多的!

人际关系报告心理篇五

人际关系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由人际交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正确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体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必要前提,是衡量人们人们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中学时期是人生中生理和心理趋与成熟的阶段,学习和交往是处于此阶段的中学生生活的两件重要大事。许多老师和家长为此担忧。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些复杂的关系?这些疑问激发了我们研究的欲望。在老师、家长和同学的支持及帮助下,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展开了调查。

西安市育才中学初一、初二、高一

(1)问卷调查:以发放问卷的形式对学生们的想法进行多方汇集

(2)访问:访问了学校的老师和同学

(3)网络查询:上网查阅有关资料,拓展资源

20xx年9月——20xx年10月

共发放问卷625份,实回收600份,回收率96%。

本次发放的问卷,采用了不记名的方式,从问卷的回收情况看,大部分学生都很认真地填写了问卷,为本次调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以下是我们就调查的相关内容及各方面的反馈信息,进行调查数据统计和分析:

1.增进友谊的方式:你与好朋友如何利用时间增进友谊?

a 努力学习 b 诉说心事 c 疯玩享乐 d 其他方式

2.至亲密友的人选:你觉得怎样的人最容易成为你的至亲密友?

a 学习上的佼佼者 b 一起娱乐的人 c 志趣相投的人

据调查,有76%学生选择志趣相投的人,19%的学生选择学习上的佼佼者,其余5%的学生选择能在一起娱乐的人,根据这种比例来看,大部分中学生在择友时,希望结交有共同语言的人。根据自己的喜好去挑选朋友,存在一定的主观臆断性,往往会出现沆瀣一气的现象,不利于友情的正面发展。因此,择友时不应只以自己为主体,应当以客观的角度去剖析。

3.衡量学习与朋友间的轻重

据统计显示,绝大部分学生会因友情上的失意而影响学习,比如上课走神,失去学习的兴致等,特别是当学生与友情相冲突时,他们会选择友情至上,义气横在学生面前,天平失去了平衡,偏向了朋友一方,认为学习来日方长,友情失不再来,但对于中学生来说,更应以学习优先,兼顾友谊。

4.老师的影响:你会因为和某科老师关系好而特别努力学习某科吗?

a 会 b 不会 c 不知道,看兴趣

据统计显示,38.9%的同学都认为与老师相处的关系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习。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当老师对他们比较关心时,他会觉得自己比较受重视,因而会产生一种感激的心理。他们大多会努力学习,奋发上进。有38.1%的同学认为自己对某科的喜好,是由兴趣而定,这些同学是比较理智的。他们通常不会受某些客观性的影响而轻易改变自己的想法;有23.1%的同学,则认为自己不会受老师的影响。从总体上看,老师与同学相处的关系,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因之一。

5.朋友对自己的影响

据统计显示,很多同学都很在乎自己的朋友圈,朋友对自己的影响很大,不仅是在学习上,在生活中也一样。自己会因为在朋友圈中的情况而感到烦恼,会为受到朋友的`关注而努力学习等。这是一种心理的驱使,他会根据自己的意愿而做出相应反应,综合上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际关系会影响同学们的学习和心情。

6.决定人缘好坏的因素:你觉得决定人缘好坏的因素是?

a 相貌穿着 b 谈吐举止 c 身份背景 d 学习成绩的好坏 单击此处下载图表6

从上图中我们不难看出,87.6%的同学认为一个人的谈吐举止是影响人缘的主要因素,有少部分同学认为:一个人的相貌穿着,身份背景,也是影响人缘的原因之一。

在问卷的最后,设置了一道关于如何提高自己人际关系的题目,通过分析获得的资料,给同学们提几点改善人际关系的建议:

1 礼貌待人,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2 关心爱护他人,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主动帮助他人

3 要常常微笑对人

4 不为小事斤斤计较

5 学会理解、宽容他人

6 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看到自己的短处

7 不要在背后对人说三道四,指指点点

8 要有上进心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当代中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一些情况。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处理得当,以学习为首要任务,兼顾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团结友爱,宽容待人,这些中国传统美德在他们身上得到了体现,这是值得欣慰的。但有些学生在这方面还存在薄弱之处,不能很好地将个人情感与周遭环境分开,导致一些错误决断或行为,在不经意间伤害他人。如果人人都将心比心,付出会比索取更快乐。在此,唯一希望的是广大中学生们能够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定能成为魅力无限的"人气王"。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