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拗九节活动简报(汇总5篇)

时间:2023-09-25 18:08:33 作者:ZS文王 2023年拗九节活动简报(汇总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拗九节活动简报篇一

拗九节,也是我们福州市的“孝敬日”。在古代的这一天,人们要专门为家中的长辈熬制拗九粥,与老人们共享天伦之乐,因此,拗九节也是“孝敬日”。

值此佳节到来之际,我校大队部开展了以下活动:

一、组织各中队开展“知拗九,学感恩”主题

中队会。

在中队会上,少先队员们举行了庄严的队仪式,在

“知拗九,学感恩”的队会主题下开展各种活动。首先,由主持人向大家做了“拗九节的来源及其意义”的讲话,拉开了活动的序幕。接着,各中队少先队员们给大家献上了诗歌朗诵、你问我答等精彩纷呈的节目,将活动推向了高潮。然后,由大队委代表校少先队大队部向全体少先队员发出了倡议,号召大家做到以下几点:1、开展煮粥送粥体验活动,表达深切孝顺之情;2、每天为长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让长辈感受到小辈的敬老孝顺之心。最后,由中队辅导员做了总结呈辞,充分肯定了此次活动的意义,也让大家进一步理解了“孝”的涵义,并把本次活动与我校倡导学习的孔子文化精神中的“孝文化”结和起来,希望全体同学都能投入到行孝的实践中去,并在实际体验中形成自觉的行为。

二、离拗九节还有几天,浓浓的孝老情已经弥漫在

校园的各个角落。少先队员们早早地行动起来利用黑板报这块窗口,宣传“孝”的传统美德。一块块精心制作的板报如春雨润物,滋养少先队员们的心田。通过阅读板报,全体队员都深刻地认识到“孝”在中国传统美德中的重要地位,深知“弘扬传统美德,构建和谐社会”是每个人共同的责任。

三、在节日到来之际,我校少先队员代表与学生家长代表、退休老教师欢聚一堂,共度拗九佳节。

在活动中,少先队员们为爷爷奶奶、老师们献上自己制作的一碗甜甜的拗九粥,并送上真挚的节日祝福:“爷爷奶奶,祝您身体健康”“希望您笑口常开、晚年幸福”“爷爷、奶奶,节日快乐,健康长寿”……,长辈们高兴得合不拢嘴,笑声不绝,充分体现了老少同乐、其乐融融的和谐氛围。

四、号召校少先队员做到以下几点:1、开展煮粥送粥体验活动,表达深切孝顺之情;2、每天为长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让长辈感受到小辈的敬老孝顺之心。

通过此次活动,全体同学都深刻地认识到“孝”在中

国传统美德中的重要地位,也更加深了对我校大队命名为“儒风先锋大队”的意义所在,以及自己身上所应承担的责任。我校少先队员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切实体会到了孔子文化中的“孝文化,”进一步认识到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理解了父母养育儿女的艰辛。

拗九节活动简报篇二

“浓浓拗九节,深深感恩情”,在中国的传统拗九节到来之际,福州市科协机关党委联合东兴社区、东升小学等单位来到仓山东兴社区开展济贫帮扶慰问活动,为社区老人们送上了浓浓的祝福。

活动现场,活泼可爱的小学生为老人献上甜美的歌声、优美的舞蹈、风趣的快板等表演,把老人们逗得乐呵呵的;志愿者们为老人们送上了一碗碗带着满满祝福的拗九粥;我们为老人送上了一袋袋祝福健康长寿的幸福米、送上了一桶桶祝福安享晚年的幸福油,祝福老人健康长寿。健康是生活的基础,我们邀请了市二医院主任医师作《春季中医养生》健康讲座、东升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为老人健康体检,反邪教协会到现场分发反邪教手册作反邪教宣传。

拗九节已经成为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深深植根于我们每一位心中,也已经成为传承和引领孝亲敬老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多年来,我们和仓山东兴社区共同开展多次这样的活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形成尊老爱老的良好传统。

通过此次慰问活动,社区老人感觉到了我们党的温暖和关心,教育了科协机关干部和职工,增进了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增进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虽然,我们的慰问品对于解决一些老人们的生活困难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可以让他们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看到了生活的信心和希望。今后,我们将把这样扶贫济困,送温暖,尊老爱老,献爱心的活动持续开展下去。

拗九节活动简报篇三

农历正月廿九是传统节日“拗九节”,又称“孝顺节”。为了宣扬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营造敬老爱亲的良好氛围,鼓楼社区计生协联合紫云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在天河巷广场举办“浓情相伴·感恩鼓楼”---第三届拗九孝顺节活动。

社区工作人员组织计生协会志愿者将熬制好的甜粥,免费送给现场参与活动的老人和孩子,寓意平安、康泰,计生协会志愿者们还为辖区内行动不便及孤寡老人上门送去拗九粥和慰问品,并认真询问老人们的身体情况,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同时紫云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提供免费量血压、测血糖、健康咨询和指导。

鼓楼社区举办的拗九节活动,为老年人送去了来自社会对他们的关心和问候,让他们度过一个欢乐温馨的节日,也拉近了社区和居民群众之间的关系,还为宣传“孝道”文化,进一步加快树立社会文明新风,共建和谐社区文化贡献力量。

拗九节活动简报篇四

白鹭、瑞龙、中埔、辕门、城东等村居以“关爱老人”为主题,在村居辖区内、文化活动中心、平潭福利院以及夕阳红老人院等地为老人们包咸莳、包拗九、做拗九粥、表演快板和相声等节目。活动中,老人们与志愿者们一起包拗九、做拗九粥等,其乐融融,让老人们在初春时节的拗九节里,切身感受社会各界的关怀和温暖;城北、佳林等村居以“传播节日文化”为主题,在社区内开展“好家风好家训”专题讲座,活动邀请了刘钰娇等讲师为村居干部和群众系统地讲解了如何养成“好家风好家训”的相关内容,引导社区居民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红山社区和宝湖社区以“帮助老人”为主题,分别在社区内开展了义诊和义剪活动,义诊医师、义剪理发师和志愿者们不惧严寒,准时到位,热情服务辖区群众。义诊医师为社区内行动不便的老人免费体检,并且耐心地为老人们解答各种健康问题,义剪理发师们为社区老人提供免费理发服务。服务过程中,志愿者们与排队的老人闲聊家常,端茶递水,现场气氛一片和谐。

通过此次“拗九节”系列活动,志愿者们切身体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提升了参与干部、志愿者和群众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传播了中华“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同时也为辖区的老人们带去了温暖,共建文明和谐新潭城,不停奏响创城文明曲。

拗九节活动简报篇五

红枣、桂圆、莲子、花生、荸荠,加入浸泡好的糯米,上锅熬煮,待糯米开始呈现出黏性时,放入红糖,轻轻搅拌,这样,一碗拗九粥便煮成了。每年的农历正月廿九,这样的拗九粥将出现在成千上万的福州人家中的餐桌上,传递着孝道温情。

这一碗粥,对福州人有着特殊的意义。

福州民俗专家方炳桂说,在福州人的传统观念中,“九”是不好过的,因此在正月廿九这天清早,家家户户煮一碗“拗九粥”,用来孝敬父母或馈赠亲友,以祈求平安。

在方炳桂的家中,我们见到了一张拍摄于上个世纪初的黑白老照片,照片是一位头上插着三把簪的福州妇女,提着一只漆盒匆匆赶路的身影。“这是一个出嫁的女儿回家给父母送拗九粥。”方炳桂拿出家中与照片类似的漆盒,对比着说,“可见,一百多年前,我们福州人就开始过‘拗九节’孝敬父母了。”

方炳桂说,,一次偶然机会,他看到了这张老照片,心中立刻涌起对父母的思念,只不过父母早逝,“子欲养而亲不待”让他遗憾不已。而当时,拗九粥在社会上已经不太流行,有些年轻人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拗九粥。他觉得需要做点什么,唤起整个社会对孝亲敬老的重视。

想到就开始做,方炳桂立即给福州市委文明办写了一封信,并附上那张老照片,建议把一家一户的孝行放大到全社会,形成一个政府牵头倡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孝顺节”。

方老的信很快得到了回应,福州市相关领导采纳了他的建议。,福州市委文明办等有关部门发出倡议,举办第一届“拗九节”。这一办就是十年,一年比一年热闹。如今,一到“拗九节”,整个福州城因为一碗粥变得温情脉脉,“满城尽送拗九粥”成为榕城一道亮丽的风景,这个节日,也有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称呼—“孝顺节”。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