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锁记心得体会50字 读金锁记感悟(优秀7篇)

时间:2023-09-18 02:23:40 作者:琴心月 最新锁记心得体会50字 读金锁记感悟(优秀7篇)

心得体会是对所经历的事物的理解和领悟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一种反思和总结。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己。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锁记心得体会50字篇一

《金锁记》是一个残忍的故事,每一个字眼都洋溢着糜烂腐败如同死尸一般的气息以及血腥厚重的压迫感。而整篇文章从头读到尾无不感觉到压抑,就宛如一条巨蟒扼住你的咽喉扼住你的脾脏扼住你的神经潜入你情感中的可怕压抑感。

在我看来,《金锁记》锁住的是那个在封建社会悲凄可怜的女人曹七巧以及同在那个时代下饱受精神摧残与社会无形虐待下的广大女性。

曹七巧开始也是温润的也是同每个姑娘一样初生美好的。她也会高高的挽起了大镶大滚的蓝夏布衫袖,露出一双雪白的手腕,上街买菜。她也对爱情充满了憧憬与向往。她也只是想找一个喜欢她的人生儿育女平平凡凡的生活下去。我想当时七巧也一定不会料到他会被哥嫂嫁到上海的富商姜家做了一个正牌的二少奶奶。更何况这是一个身患痨病生命萎缩的新姑爷。欲爱不能爱。从一开始这就是一段错误与畸形的婚姻。

在一个深浅冷暖的大家族生存下来是很不容易的。没有娘家的仗势没有夫婿的疼爱没有金钱的倚仗七巧怎么存活?她只好像个丑旦到处讨好可她不是从小生活在城府里的,他话不得体行不得人心处处碰壁。她的泼辣要强搬弄是非更是令人看不起他。七巧只好在内心封闭自己变态自己折磨自己。她像个行尸走肉一样在姜家过了二十年。在这二十年里金钱物质占据了他的内心。对他而言金钱是最重要的是他的依赖是他生活的满足他虚荣他专横的守着他的金钱。终于分了家。他拿着用自己的青春与婚姻换来的家产她担心他害怕他以为会被人夺走掠走。三爷季泽的为了钱财接近他灌尽蜜语的时候他像个情窦初开的少女一切的甜言蜜语全盘接受可他一想起卖了自己一生的钱财分给别人他又顿然醒悟处处戒备。

嫉妒是一条通往哀默的桥。她乖戾的忍受情欲的煎熬对男女之爱充满嫉妒。他泯灭母性破坏长白长安婚姻折磨儿媳致死败坏长安名声即便。他甚至带着儿女双双沾上毒瘾只为有人陪她堕落陪她陪葬。最后七巧死了。这个带着沉重的手铐脚镣的却人在肆意行走肆意折磨别人折磨自己的人死了。

曹七巧死了生活还在继续。在这个社会生存的人还是只能哀默无奈的接受者社会给予的病态与畸形。那三十年前的月亮早落下来了,三十年前的人早死了可那故事的结局还没有完,那你看到了嘛,那故事结局下的那一群群被那个社会带着枷锁手铐脚镣苟且存活着的人们。

锁记心得体会50字篇二

作为一位文学爱好者,我不可避免地会被一些名家作品所吸引。在这其中,曹雪芹先生的《红楼梦》、李白先生的《将进酒》等都是我津津乐道的佳作。最近,我又读到了一部不可多得的珍品——《金锁记》。这部小说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刻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所体会到的《金锁记》的精髓。

第一部分:内弟与嫂子的牵绊

《金锁记》全书以奴才徐双儿为主角,讲述了她从孤苦伶仃的乡下小姑娘到贵族门庭下的种种遭遇。而其中最让我感受深刻的故事就要数她与内弟嫂子之间的牵绊了。鲁智深说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而徐双儿也拥有着一颗坚定不移的丹心。她虽是内弟与嫂子的牵扯下的产物,但她也默默地承担着内弟失学的重责,直至内弟成功跻身士族之列。这一经历深刻地表明了爱情可以是婚姻的产物,但也可以超越婚姻的束缚。

第二部分:微妙的阶级固化

再看《金锁记》的另一条主线——内四家的命运。在小说中,一些无奈而又荒谬的场景勾勒出了那个时代阶级固化的微妙。内四家的年轻人们虽有着比常人更明显的优越基因,但也因此被一系列严苛而冷酷的人际关系所特别。。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他们甚至不惜相互攀比、憎恨、互相伤害。

第三部分:国家民族间的矛盾

《金锁记》中除了个人罪愆与羁绊之外,国家民族间的矛盾也是难以忽视的一个问题。在清朝与俄罗斯边境上,还有另一个国家孤立在荒野之中——蒙古族。蒙古贵族们的孱弱与无助,让人不由得为他们捏一把汗。虽然身为清朝臣子,徐双儿也是时常发出对沙俄侵略的担忧。

第四部分:革命与现代性的初现迹象

“不求闻达曹兴隆,但愿新人韩退之”这句话是徐双儿内弟对自己所追求的荣誉的一份质朴的表述。他梦想突破阶层的限制,踏上一个新的征程。而这似乎也象征了革命以及现代性之风刮起了初现的迹象。在这种思潮的推进之下,旧的阶级制度被不断解体,人们逐渐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第五部分:人性光辉

作为一部花繁叶茂的家族风云小说,《金锁记》也表现出很深的人性光辉。小说中人物虽然生存在不同的阶层、背景、文化中,但都有着相同主题的心境与情感,并最终归于一个相同的结局。这种文化暗示令我想起了圣经中“爱是体贴,爱是善意,爱是宽恕”的箴言。只有相互理解与宽容,我们才能真正认识这个世界,找到一种通向和平与快乐的道路。

总之,《金锁记》十分深刻地反映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和人性的复杂。徐双儿这个角色因为经历和感悟的庞杂和深刻,在小说中成为许多人物心中具有特殊意义的形象。她在被利用、操纵中寻求寻找感情的本质,寻求情感的真谛,因此也成为了最令我们感受深刻的人物之一。

情感在大自然中是免费的,爱情在人类的关系链中是最根本的主题。《金锁记》将这些人类关系中最普遍、最深刻的情感之一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值得每一个文学爱好者的读后感和感悟。

锁记心得体会50字篇三

张爱玲自幼在旧家庭里封闭孤独的生活和她在少女时代在教会学校所接受的殖民教育使她成长为一个疏离家国,游离社会,孤独“自私”的人,这对她的创作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她出生之时她显赫的家族败落,她的父母因不和而分居,没有在父母那里接受应有的爱和关怀,这样的家庭生活使张爱玲自幼倍感孤独与压抑,由于她过早窥见家族内部所暴露的人性自私和生命的颓废,她养成了孤独个性。之后她还经历了“世乱”,因为其接受封闭的教会学校偏西化的教育,张爱玲对近代中国现实的认识也只是妨碍个人现世安稳但个人却无力抗拒的乱世。她的小说基本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着力揭示和平的平常生活里人物内心之变态,即如寄生在半殖民地都市里的一些旧世家的末代子孙,由于所依凭的那个旧制度崩溃了,他们成了靠祖传遗产生活的现代寄食者,一方面惯性地延续着传统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又不自觉地接受着现代都市所提供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享受,但他们并没有真正的现代意识,他们的生活只是消费性的,金钱化的,等待他们的只是日渐没落的命运,这些人的心态行为往往是病态或变态的,张爱玲就出生于这样的家庭,她自身经历使他更能切身体会这种悲凉,这一类的代表作便是中篇小说《金锁记》。

《金锁记》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寄食于半殖民地都市上海的旧家庭姜公馆里,这个曾经显赫的旧世家如今有出无进,少爷们不是败家子,就是病秧子,在这个家庭里唯一有生命力的是出身卑微的二少奶奶曹七巧。漂亮能干的七巧本是一家麻油店老板的女儿,原本不愿意也没有资格人嫁名门姜公馆,只因姜家二少爷久患骨痨,门当户对的人家谁也不愿把女儿嫁给他,姜家只得退而求其次,而七巧的哥嫂也贪图姜家的富贵,两家于是结成了婚姻。在这场门第、金钱的交易中,七巧牺牲了自己正常的生活欲求,而只剩下一种焦灼的等待:用青春熬死丈夫,她自己拥有金钱才好改变一切。十五年过去了,她的心愿实现了,却未料及自己也由此套上了黄金的枷锁,而不能正常满足的生理欲望则趋于变态。她早就喜欢其风流倜傥的小叔子姜季泽,如今自己经济上独立了,小叔子也上门来向她示爱,她内心不定,然而她随即又察觉到自己财产被觊觎的危险,于是愤怒地赶走了姜季泽。但她失去了她的爱“真长,这寂寂的一刹那。七巧扶着头站着,倏地掉转身来上楼去,提着裙子,性急慌忙,跌跌跄跄,不住的.撞到那阴暗的绿粉墙上,佛青袄子上沾了大块的淡色的灰。她要在楼上的窗户里再看他一眼。无论如何,她从前爱过他。她的爱给了她无穷的痛苦。单只是这一点,就使她值得留恋。多少回了,为了要按捺她自己,她迸得全身的筋骨与牙根都酸楚了。今天完全是她的错。他不是个好人,她又不是不知道。她要他,就得装糊涂,就得容忍他的坏。她为什么要戳穿他?人生在世,还不就是那么—回事?归根究底,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从此,曹七巧被压抑的情欲便以反常的甚至残忍的方式寻求着出路,得不到幸福的她也不想让儿女幸福。为了把儿子长白再留在自己身边,曹七巧处心积虑地逼死了儿子的妻妾。随后她又不动声色地破坏了女儿长安和归国留学生童世舫的婚恋。

《金锁记》生动深入地揭示了曹七巧被虐到自虐再到虐子的心理变态过程。小说的结尾以不愠不火的语调将七巧命运的悲凉表现的淋漓尽致。

张爱玲的另一类作品则表现了战乱下的人性之平常——男女情爱与安稳的诉求。张爱玲也是这些人中的一员,所以她的体会更深。这类小说的代表作便是《倾城之恋》。范柳原和白流苏这两个自私的人因战乱而成为平常夫妻。小说中浅水湾的那面不倒的墙象征着自私的人需要相互依赖。白流苏和范柳原虽然不是真爱但因为战火他们“一刹那的彻底的谅解”,决定做平常的夫妻,这也是小说中提到的大抵是香港的陷落成全了白流苏和范柳原,他们是乱世中的传奇。这个故事展现了孤独脆弱的人在战乱下祈求现世安稳的诉求。

锁记心得体会50字篇四

金锁记是明代小说家、剧作家严武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南宋末年的战乱和人民生活的种种变迁,展现了一个凄美而真实的历史故事。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们不仅领略到了那个纷乱年代的壮烈与苦难,更从中感悟到其深刻的人生哲理。这篇文章将从叙事性、文化性、人性、价值观、现实意义五个方面分别阐述读金锁记的心得体会。

一、叙事性

金锁记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历史小说,其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充满戏剧性和情感张力。从开篇就描写了田不易与墨青男的爱情纠葛,紧扣着这个线索,情节愈加紧凑,引人入胜。小说将波澜起伏的人生境遇、沉重的历史背景和紧张悬疑的情节有机融合,使情节推陈出新,含蓄而富有内涵。

二、文化性

金锁记表现了南宋末年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如果没有读过这本书,我们很难体会到生活在宋朝那个时代的人民的真实面貌。小说以京城南区的繁华闹市为背景,以市井生活为切入点,用朴实、生动、贴切的语言描述了市民的生活情形。同时,也展示了官场文化和朝堂生活的沉浸和腐败,真实地揭示了社会现象和人性弱点。

三、人性

金锁记中有着许多令人感同身受的人物形象,他们的命运被深深压在时间和历史的齿轮之中。例如,凤姐是一个令人同情的人物,她身处危机之时,尽管处处受到压迫和欺凌,但依旧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原则,表现出令人感动的勇气和执着。

四、价值观

金锁记在叙事的过程中,强调了人性之光的含义,也体现了作者对道德和人性的思考。小说中画风阴暗,但是凤姐和田不易还有许多人物形象,却是有着美好品德的人。他们身处风雨中,却坚持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 保住了自己的灵魂,最终也赢得了读者的认可。

五、现实意义

金锁记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个时代的沉痛思考,同时也代表着历史发展和现实生活中的警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各种种族、阶层、文化和人性的冲突,要正视历史,认识自我,与他人和解,在经历中获取成长。小说中的许多道理,也是人生经验和信仰准则,因此仍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温故而知新的价值。

总之,金锁记是一部展现了历史和人性的经典之作,他通过其浓重的人文情怀,使得读者在深度体验中燃起了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也让读者深刻地认识到了时间与历史的变迁,珍视现有的生活。我相信,通过读完金锁记,我们不仅获得了文化的滋养,更懂得了生活的真谛和生命的价值。

锁记心得体会50字篇五

人生就是这样的错综复杂,不讲理。

—张爱玲

关于张爱玲,我已经描述过很过了,这次不想再陈述了,只简单的说,他是一个传奇,她因为家庭原因,所以变得早熟,在自己的作品思维独特,理解深刻,对外界事物十分敏感,作品以凄幽、秾艳、苍凉著称,充满人性的主题。

《金锁记》这篇写于张爱玲23岁时,但是作品已经相当成熟,思考和文字的表达已经有相当的深度,由此可见张爱玲的早熟,这篇小说是以李鸿章次子李经述的家庭为原型,小说写了在一个大封建家庭中,只有名分没有地位、不受尊重的女人凄惨的一生。她名叫曹七巧,是麻油店老板的女儿,他在小说中既充当了一个封建社会的受害者,又充当了一个害人者,但又似乎可以理解。他因为钱嫁进姜家,给一个软骨病的少爷既做夫人,又做奴隶,地位十分低微,甚至连丫环都看不起她,但她喜欢小叔子姜季泽,但是虽然姜季泽在外面花天酒地,但在家里还是收敛着,七巧也就陷入了爱情的煎熬中,后来七巧从姜家分得自己的一份家产后,变成了守财奴,一心的维护自己只剩下的钱,给自己戴上了沉重金锁,这也是这题目的道理。后来七巧因为担心别人会骗走自己的钱,而拒绝了前来表白的姜季泽,因为七巧从嫁进姜家后一直备受蔑视,从丈夫那里得不到爱情的需要,对于小叔子的爱又只有煎熬,于是她开化寺变得变态,丧心病狂的妒忌所有幸福的人,最后甚至亲手拆散了二子和女儿的婚姻,吸着呀片。

他的一生中有三个男人,丈夫,姜季泽,儿子,没有一个能给她需要的爱,这就是导致她如此丧心病狂的原因,当然张爱玲不只是想表现七巧有多可恶,张爱玲的母的是剖析人性,揭露社会,那个变态的社会让人如此扭曲,那金锁是那个社会逼的七巧戴上去的。

七巧才,一个可恶又可怜的人。

锁记心得体会50字篇六

《锁记》是我最近读到的一本小说,此书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入人心的情感描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阅读,我深化了对生活的思考,对人性的理解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首先,小说以一把锁作为主线,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展现得淋漓尽致。主人公小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得到了一把神奇的锁,这把锁代表着他生活中的心结与难以放下的过去。小华的生活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开始不断寻找解开锁中秘密的方法。通过解开每一把锁,小华逐渐学会了面对内心的困惑与痛苦,也在不断成长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其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刻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通过各种细节的描写,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栩栩如生。其中,主人公小华是我最为关注的角色。他是一个看似普通的人,但他却有着与众不同的坚持与勇气。他的成长过程充满了曲折与困难,但他总是能够勇往直前,不怕困难,敢于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小华的坚持和奋斗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也使我更加明白了人生的真谛。

第三,小说中的情感表达让我领略到了作者独特的写作风格。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如画般的语言,把读者带入了他所创造的情感世界。每一把锁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与人的内心世界紧密相连。作者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让读者能够深入地感受到他们的痛苦和希望。我读完这本小说后,内心涌起了一股强烈的情感,让我对人生充满了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第四,小说中的主题贯穿了整个故事。通过一把把锁和解开锁的过程,作者揭示了人类内心中的种种困惑与痛苦,并呼唤着读者去寻找答案。在追求解锁的过程中,主人公小华思考了许多人生的问题,比如人与命运的关系、爱与责任的约束等等。这些问题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是普遍存在的,通过小华的故事,我们也能从中获得一些启示和思考。

最后,小说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生活中的每一把锁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正如主人公小华通过解开每一把锁逐渐成长一样,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当我们遇到心结难解的问题时,我们可以学习小华的坚持和拼搏精神,积极面对,主动解决。只有不断解开内心中的锁,我们才能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总的来说,阅读《锁记》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小说中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入人心的情感描写,我对生活和人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本小说不仅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情感作品,更是对人生的探索和思考。我相信,《锁记》会在读者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让我们在面对生活困境时有更多的勇气和智慧。

锁记心得体会50字篇七

这是一个悲剧,一个女人的悲剧。她很可怜,因为她是受害者,她也很可恨,因为她同样也是害人者。在她的头上有两把金锁压制着她,对她来说既是财富又是桎梏,一是金钱,二是权势。

她本该有幸福的生活,然而在那样的年代中,想要把握自己的命运谈何容易?一条命不过多少钱财便可换去,人与人之间充满的只是铜臭味的交易!

女主人公曹七巧是麻油店人家出身的下级阶层的女子,只是这身份便可料到她的悲惨结局了,因为她被迫嫁入了没落大族姜家,她的丈夫是个从小就卧病在床的废人,是“没一点人气”的,造成这一切的就是她那个只知道攀附权贵的哥哥,七巧本出身平民,但突然地进入了死气沉沉,勾心斗角的封建家族,这注定就是一个悲剧!

嫁入姜家后,她处处遭到排挤和冷眼,在这个家族中,她的地位是很低劣的,大家都瞧不起她,都对她冷言闲语。其实七巧自己也知道很多人瞧不起她,因此和新来的人分外亲热些,“倚在兰仙的椅背上问长问短,携着她的手左看右看,夸赞了一会儿她的指甲”,最后也只闹得自觉无趣。

哪怕这样,在七巧的骨子里还是向往幸福的,因为她曾经是那样大胆地追求着她的小叔子季泽,但也因此弄得声名狼藉,而季泽也因她这样的不好的名声而不敢沾染,她所期盼的幸福最终还是丧失了,彻底地丧失了。她现在唯一所求的便是独立,真正的独立!

后来老爷和丈夫相继死后,她终于脱离了这个封建家族,没有往日那样的压抑,也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然而她的后半生依旧是不如意的,当时那个她曾托以爱情梦想的小叔子来找她,但她知道他只是为了她的钱,并不是她的爱情。表面上她是如此耀眼,可是谁又懂得她内心的苍凉?她实在是气不过,于是便将心中的苦闷都发泄在了她的儿女的身上,因为此时的她已经不对爱情抱有任何幻想,有的只是妒忌,只是怨恨,于是便近似变态地加以报复以祭奠她已消逝的梦想。最终她逼死了自己的儿媳,拆散了自己的女儿与准女婿,她让她的.子女们都成为了她病态心理的牺牲品。

《金锁记》写的是一个关注人性的故事,讲的是一个人性受到压抑甚至因此而扭曲的故事,这个故事没有痛斥,没有反抗,只是按照顺序这样写了下来,却满满地溢着苍凉与悲哀。

对于七巧,我是又爱又恨,因为她曾经也是一个敢爱敢恨,充满梦想的女子,但是她也是一个乍富,虚荣,鞭笞情欲的魔妇,她不是别的,只是一个放在封建礼教和拜金主义供台上血淋淋的祭品!她的悲剧是她个人的悲剧,也是那个社会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那种潜在的苍凉是看不见,摸不到的,然而这种苍凉却是真真实实存在的,那样的曹七巧,那样的命运,回味无穷,让人难以释怀。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