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微笑故事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微笑(通用5篇)

时间:2023-09-24 20:54:34 作者:薇儿 大班语言活动微笑故事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微笑(通用5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大班语言活动微笑故事教案篇一

微笑,是世界通用的语言,传递了温暖、平和、友好、真诚等情感,是情绪表达、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之一。此活动以故事《微笑》为主果道,引导幼儿理解只要有爱心总会有办法传播快乐的道理。

在《微笑》这个温情甜蜜的儿童故事里,小蜗牛几经波折,终于找到了给大家带来快乐并让自己也快乐起来的方法。故事角色多且个性鮮明,如有学问的大力大象、性急的歌唱家小鸟、自信的清洁工刺、热心的消息速递员小白兔勤劳的雨天预报员小蚂蚁、羞涩的微笑小使者小蜗牛等。其中,大象、小鸟、小白兔、小蚂蚁传播快乐的方法外显,幼儿容易理解、表现,而小蜗牛传播快乐的方法内隐,幼儿理解起来相对困难。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通过微笑墙、公益广告“微笑”等形式,帮助幼儿直观感受微笑的力量。

2.能用表情、动作、语言表现小动物为他人带去快乐的急切愿望。

3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给别人带来快乐的道理。

1.班级幼儿笑脸照片组成的自制课件“微笑墙”,《幼儿素质发展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包)课件15,班级幼儿给他人带来快乐的视频片段,公益广告“微笑”,《幼儿素质发展课程·语言》cd。

2.幼儿有给朋友带来快乐的经验。

1.请幼儿观看课件“微笑墙”,感知微笑的力量。

教师出示课件“微笑墙”,请幼儿找找自己在哪里、朋友在哪里,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微笑的力量。

提问:看到大家的笑脸,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小结:微笑能让人感到快乐、温暖和幸福。

2.分段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小动物给同伴带来快乐的方法。

(1)讲述故事第1、2段,引导幼儿通过角色对话和动作感受小动物的情结。

(2)讲述故事第3、4段,引导幼儿了解小蜗牛的心情变化及其缘由。

提问:小蜗牛为什么要给大家写信?把快乐带给朋友,小蜗牛的心情怎样?

3.请幼儿完整倾听故事并观看课件《微笑》,理解“只要有爱心就能给别人带来快乐”的道理。

小结:微笑是能给大家带来力量和快乐的',只要有爱心,就可以给别人带来

启发幼儿用语言、动作、表情表现小动物的特点和心理活动

5.请幼儿观看视频片段,感受给他人带去快乐的良好体验。

(2)观看视频,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

小结:快乐是可以分享的,把快乐送给别人,自己更快乐。

(3)播放公益广告《微笑)》,引导幼儿感受微笑的传递与温暖,激发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向更多的人传递微笑。

【活动延伸】

请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家人、同伴是怎样给别人带去快乐的,将自已的发现与大家分享。

在树林里,住着一群大大小小的动物,它们是大象、兔子、刺、妈蚁、蜗牛等等。这些动物无论是大还是小,大伙儿同样相亲相爱。

大象是这群动物中个儿最大的,长得也是最高,而且大伙儿都觉得它挺有学

,因此都很乐意听它的话。有一天,大象召集大伙儿来开会,讨论怎样把快乐带给伙伴。大伙儿觉得这个主意挺好,于是各自开动脑,想着自己该怎样才能把快乐带给朋友们。小鸟最性急,呢叽喳喳地先发言:“只要我醒着,我愿意为期友们唱好听的歌!”大象接着说:

“可可!只要我着,谁有千不动的活,我意帮助它!”刺的个ル虽然小,但它也提是购昂起了头:“只要我着哪儿有垃圾,我愿意为朋友们清扫道路。”小白兔也忙说:“只要我醒着,我愿意为朋友们送信传消息。”小妈蚁呢,它也说:“只要我醒着,下大雨前我愿意赶紧提醒朋友们快回家。”大家说得正热,可谁也没注意到这时小牛的心里可着急了。是何!它除了整天背着个沉重的,在地上慢慢地爬以外,的什么也千不了。它低着头、红着脸,很不好意思,轻轻地爬走了。

文档为doc格式

大班语言活动微笑故事教案篇二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根据故事情节合理续编故事,并连贯讲述。

2、启发幼儿思维,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学习,激发幼儿关心爱护同伴的情感,培养幼儿废物利用的习惯。

活动准备:

故事《皮鞋车》课件、小动物头饰、旧皮鞋一只、旧挂历纸、剪刀、胶水、彩笔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旧皮鞋)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鞋子?(又脏又破)

(2)如果你的家里有这样的鞋子,爸爸妈妈会怎样做?(扔掉、卖掉等)

小结:刚才小朋友回答的真好,说了这么多。

二、基本部分:

1、讨论:森林里的草地上也有这样的一只旧皮鞋,小动物们看见了会怎么样呢?(分组讨论、回答)

小结:小朋友都说小动物会把它扔掉、卖掉,小动物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2、通过表演,了解故事内容

(1)快看,有一只小动物过来了,它是谁呀?(小兔子)小朋友猜一猜小兔子会 怎么做,怎么说呢?(自由说)

小结:小朋友是这样认为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兔子是怎样做怎样说的。(表演)(用故事中的话重复说一遍)

(2)又有一只小动物过来了,它是谁?(小松鼠)咱们再来猜一猜它会怎样做怎样说?(自由说)

小结:小朋友是这样认为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松鼠是怎样做怎样说的。(表演)(用故事中的话重复说一遍)

(3)小朋友再看谁来了?(小老鼠)小老鼠请小朋友猜一猜它会怎么做怎么说?谁来说一说?(自由说)

小结:小朋友都是这样认为的,我们来看一看小老鼠到底是怎样做,怎样说的。(表演)(用故事中的话重复说一遍)

(4)小朋友说小老鼠怎样才能把旧皮鞋变成皮鞋车呢?(分组讨论)(擦干净、按上车把、轮子等)

小结:故事第二段。

(5)变废为宝教育:

小老鼠真是一只聪明的小动物,它不怕脏、不怕累,把一只旧皮鞋变成了一辆又干净漂亮又很有用的皮鞋车,如果小朋友有这样一只旧皮鞋,你会把它变成什么有用的东西?(自由说)

3、续编故事:

师:故事听完了,老师有一个问题请小朋友想一想:

(1)小老鼠开着干净漂亮的皮鞋车会干什么呢?(讨论,提醒幼儿用完整的话回答)

小结:小朋友说了这么多,我们来听一听故事中的小老鼠做了哪些事情。(听录音)

小结:小老鼠开着干净漂亮的皮鞋车送小兔上学,帮小松鼠运松果,小兔和小松鼠是怎么说的?(谢谢你……..可是他们都忘了经过草地时遇到的那只旧皮鞋。)

(2)你喜欢故事里的那只小动物?为什么?

(3)如果你有一辆这样的皮鞋车,你会开着车做什么呢?(自由说)

4、完整欣赏故事:

现在我们完整的听一遍故事《皮鞋车》,小朋友可以小声说一说小动物们说的话。

三、延伸活动:

1、小结故事大意。

2、废旧物品制作:

小朋友想不想要一双漂亮的鞋子呢?桌子上有老师准备好的旧挂历纸、胶水等,小朋友可以用这些材料做一双漂亮的拖鞋,现在请每组的小朋友自由分工,一起做一双鞋子。

3、展评,变废为宝教育:

小结:小朋友用旧挂历纸做了这么漂亮的拖鞋,和小老鼠一样,是会变废为宝的好孩子。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废旧物品,我们动脑筋就会让它变成有用的东西,现在我们的鞋子做好了,小朋友还可以找一些其它的废旧物品来装饰自己的鞋子,现在我们把鞋子送回美工区吧。

大班语言活动微笑故事教案篇三

1、 能围绕故事大胆地表述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2、 懂得微笑是快乐的传递。

1、 故事图片

2、 一封信

3、 轻柔的'音乐

1、今天我收到了一封信,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寄给谁的?是谁写的?

2、我们一起来听听,信里都说了些什么?(读信)

3、小蜗牛为什么会给我们寄来这样一封信呢?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个故事吧!

提问:小蜗牛为什么着急?

小蚂蚁是怎么样夸奖小蜗牛的?

小蜗牛的微笑真甜啊!甜甜的微笑象什么呢?

小蜗牛是用什么办法把它的微笑送出去的?

朋友们看到了小蜗牛的微笑,心情会怎么样?

小结:微笑真是一样好东西,小蜗牛用自己的微笑给朋友们传递了快乐。

我们再来完整地听一遍故事。

1、提问:

小蜗牛为什么会给我们寄来这封信?(小蜗牛想把它的快乐传递给我们)

当你看到小蜗牛的微笑的时候,心情怎么样?

小结:微笑是发自内心的,只有心里快乐,微笑才能把快乐传递给朋友。小蜗牛就用自己的微笑把快乐传递给了我们。

2、讨论:

(1)、你什么时候最快乐?(可用故事中的情节提示孩子,如大象帮助朋友盖房子等)

原来帮助别人不仅能使别人快乐,也会使自己快乐。快乐了,我们就会微笑,就可以把我们的快乐传递给朋友们。

(2)、你想怎样让别人感受到你的微笑呢?

3、让我们把我们最美丽的微笑送给在这里的每一位老师,把我们心中的快乐传递给他们!

森林里住着许多动物,有鼻子长长的大象、爱劳动的小蚂蚁、爱爬树的小猴子……它们都是好朋友,都非常愿意帮助别人。小鸟喜欢为朋友们唱歌,大象能为朋友们盖房子,小兔愿意为朋友送信……只有小蜗牛很着急,他只能在地上,慢慢慢慢地爬,别的什么也干不了。

一群小蚂蚁抬着西瓜走过小蜗牛的身边,小蜗牛抬起头向着小蚂蚁们甜甜地微笑。小蚂蚁们也对小蜗牛微笑,并说:“小蜗牛,你的微笑真甜呀,看到你的微笑,我们真快乐。”

小蜗牛听了,想:“对呀,我可以对朋友们微笑,把我们快乐传递给他们。”可是小蜗牛又为难了:“怎么样让朋友们看到我的微笑呢?”

小蜗牛想啊想啊,想了一整个晚上,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第二天,他把很多封信交给小兔子。小兔子把信送给了森林里的朋友们。朋友们拆开信,信里是一张画。画上的小蜗牛正在甜甜地微笑。森林里的朋友们也都微笑起来,他们说:“小蜗牛真了不起!他把微笑送给了大家,看到了它的信,我们真快乐!”

大班语言活动微笑故事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能认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奇思妙想,给自己和小伙伴带来的惊喜。

2.能根据故事情节,合理续编故事,提高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一只大大的旧皮鞋、故事挂图、课件

2.一些生活废旧物品制作的作品及废旧材料

活动过程:

一、出示实物:一只大大的旧皮鞋,引发幼儿的探究与讨论:

1、“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鞋子?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引导幼儿说出脏、臭、旧皮鞋等,并用简单的动作模仿体验)

2、看到这样一只旧皮鞋,你打算怎么做?”

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充分发言,创造性的讲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逐幅出示挂图,边引导观察边启发提问,边引导幼儿自由讲讲图片内容。

1.出示挂图(1)——(3),引导观察、提问,了解三只小动物不同的做法。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它们的表情、动作后,说一说,进行动作模仿。

2.出示挂图(4)

3. 出示挂图(5)引导幼儿重点观察:

师:“小老鼠是怎么把一只旧皮鞋变成皮鞋车的?谁来讲一讲?学一学?”(皮鞋车)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后,说说小老鼠都做了什么并模仿表演小老鼠将旧皮鞋变成皮鞋车的过程,体验小老鼠辛勤付出劳动的过程。。

4.出示挂图(6)  

继续猜测:“小老鼠开着这么漂亮的皮鞋车,会去干什么呢?”

鼓励幼儿大胆表述出不同的见解,出示挂图,引导观察,体验小老鼠为伙伴带来帮助的的快乐。

三、完整倾听欣赏故事,加深理解故事内容

结合课件.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倾听后,

提问:

“小老鼠是怎么把一只旧皮鞋变成皮鞋车的?”

师幼一起表演小老鼠的做法。

讨论:

“为什么小老鼠有皮鞋车,小兔、小松鼠却没有呢?”

续编:

“小老鼠开着它的皮鞋车还会为它的朋友做什么事?”

引导幼儿体验小老鼠的做法,加深理解故事中小老鼠的奇思妙想给自己和小伙伴带来的惊喜和快乐。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出示一些废旧物品制作的作品,请小朋友看一看,谈一谈,激起幼儿变废为宝、环保制作的乐趣,在美工区投放纸杯、光盘等生活废旧材料,供幼儿进行奇思妙想制作活动。

活动结束

大班语言活动微笑故事教案篇五

设计意图: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语言领域提出了以下目标:第一、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第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第三、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第四、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第五、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优秀绘本是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想法和感受、丰富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媒介和载体,是以一定的语言情境内容表达和交流个人观点与想法,是幼儿语言学习和语言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是现代社会中独生子女的典型现象,很多孩子甚至包括孩子的父母都没有分担家务活的意识。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是一种家庭责任感的培养,也是一种传统美德的熏陶,其中更蕴含着对其他家庭成员的一种关爱。

选择这个教材是因为《朱家故事》和我们幼儿园的特色课程“中华传统美德”相结合更多关注孩子的德育教育。而勤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我们现在的课程中似乎太少了。所以通过故事的风趣幽默,故事情节起伏波折将深刻的道理蕴含在故事中:家务活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全家人共同承担的劳动,让幼儿懂得爱做家务是一件快乐和光荣的事情。虽然故事来源于国外,但是内涵却是和中华传统美德相一致的。

在设计这个活动时考虑到这是故事情节生动且有几处转折,因此在导入部分的过程中,首先就对“朱”和“猪”两个汉字进行解读,为后面的环节做好铺垫。然后通过分段欣赏帮助幼儿感受故事内容的有趣,从中懂得做家务活是每个家庭成员应该共同承担的,并通过想象和表达来理解内化主题。在完整欣赏的环节中,孩子们可以尽情体验文学作品的风趣和幽默,培养倾听习惯,巩固经验。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内容的有趣,懂得做家务活是每个家庭成员应该共同承担的责任。

2、仔细观察画面,能对故事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和表达。

重点:懂得做家务活是每个家庭成员应该共同承担的责任。

难点:对故事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和表达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家中家务活的分工情况

环境准备:

布局:15把椅子摆放成弧形(后附图)

材料:绘本《朱家故事》的ppt,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封面导读——引出线索、产生兴趣

重点提问:

1、猜猜这个故事发生在谁家?这两个字有什么不一样呢?(这两个字虽然都念zhu,但意思不同,一个代表人的姓,一个是指动物(懒猪的猪),如果搞错了就会闹笑话的。

2、看看朱家有几口人,都有谁?封面上的这幅画觉得奇怪么?

小结:朱爸爸和他的孩子实在太懒了,连走路都希望让妈妈背着,妈妈太累了。

二、分段解读——观察画面、分析情节、体验感悟

(一)介绍朱家的一天,理解朱妈妈的辛苦

重点提问:

1、看,朱爸爸和儿子们张大嘴巴在喊什么?朱妈妈在干什么?(观察画面)

小结:原来只有妈妈一个人在准备早餐,朱爸爸和孩子们只是等着妈妈把早餐送来,自己什么事情都不做。

2、吃完早餐,朱爸爸上班去了,两个儿子也上学去了。朱妈妈又在忙什么?

3、工作了一天,大家都回到了家。肚子好饿啊,谁在准备晚餐呢?

4、终于吃完饭了,朱妈妈又在做什么?朱爸爸和他的儿子呢?

5、你觉得朱妈妈累么?如果你是朱妈妈你会觉得怎么样?

小结:一天又一天的家务劳动,让妈妈累的腰都直不起来。而朱爸爸和他的儿子们什么事情都不做,真是太像懒猪了。

(二)看图片,继续讲故事

重点提问:

1、壁炉上留下了一封信,猜猜朱妈妈会在信上写什么?(同伴互动交流)

2、为什么说他们是猪?

3、朱妈妈不在家的日子,他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结:朱妈妈不在家的日子,朱爸爸和他的儿子们日子过的像猪一样。

(三)理解家务要全家一起承担

重点提问:

1、现在朱爸爸和他的儿子们在做什么事情?

2、看,谁来了?朱妈妈终于回来了,朱爸爸和孩子们会对她说些什么?

3、朱爸爸和他们的两个儿子为朱妈妈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大家都觉得很开心。

小结:家务活大家一起做既轻松又愉快!

三、完整欣赏——整体感受、经验迁移

1、听故事(播放音乐)

2、小结:我们马上就要成为小学生了,也能做一些家务事。可以帮妈妈做哪些家务事?

四、延伸活动:做记录表“我们可以帮妈妈做哪些家务事”

活动评析:

(一)从内容的选择分析:

选择这个教材是因为《朱家故事》和我们幼儿园的特色课程“中华传统美德”相结合更多关注孩子的德育教育。而勤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我们现在的课程中似乎太少了。所以通过故事的风趣幽默,故事情节起伏波折将深刻的道理蕴含在故事中:家务活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全家人共同承担的劳动,让幼儿懂得爱做家务是一件快乐和光荣的事情。虽然故事来源于国外,但是内涵却是和中华传统美德相一致的。

在设计这个活动时考虑到这是故事情节生动且有几处转折,因此在导入部分的过程中,首先就对“朱”和“猪”两个汉字进行解读,为后面的环节做好铺垫。然后通过分段欣赏帮助幼儿感受故事内容的有趣,从中懂得做家务活是每个家庭成员应该共同承担的,并通过想象和表达来理解内化主题。在完整欣赏的环节中,孩子们可以尽情体验文学作品的风趣和幽默,培养倾听习惯,巩固经验。

(二)从流程的设计分析:

1、第一个环节主要通过封面导读——引出线索,从而使幼儿产生兴趣。采用观察讲述的方法重点解决“猪”和“朱”不同的含义,从而为第二环节做好铺垫。文字的导入和解读也体现了大班幼小衔接一个重要的过程。

2、第二个环节是分段解读——观察画面,让孩子们通过仔细观察画面后自己分析情节,体验感悟出家务活都让妈妈一个人做太累了,而朱爸爸和他的儿子们却什么事情都不做实再太懒了。强烈的对比之后朱妈妈的离开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通过让孩子们自由讨论猜测妈妈留下的信中会写些什么,从中感受到妈妈的辛苦。故事最后妈妈终于回家了,孩子们懂得了家务活应该全家人一起分担即轻松又愉快!

3、最后环节是完整欣赏——整体感受,通过老师深情地讲述让孩子们进入故事情境达到最后的经验迁移。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