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书发布会活动反思 三年级买新书教学反思(精选8篇)

时间:2023-10-14 18:10:14 作者:笔舞 最新新书发布会活动反思 三年级买新书教学反思(精选8篇)

一个成功的公司宣传语可以让企业在潜在客户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提升品牌知名度。公司宣传语要有创意,能够引起公众的兴趣和好奇心,吸引他们进一步了解和关注公司。"合作伙伴,助您开启商业新征程。"

新书发布会活动反思篇一

(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过独立分析,合作交流的过程获得良好的情感的体验,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及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运算。

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引导法、提示法、鼓励法

2、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互助法

3、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蜡笔小新》这个动画片你们看过吗?今天我们也去看看小新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教案《〈〈买新书〉〉教学设计》。早上小新起来就直奔图书馆了。

2.搜集信息:

师:从图中你都看到什么了?(学生通过观察说出:生:2个书架,每个书架4层,

还有一些书)

师:这些书一共是200本。

3.提出问题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如下:

(1)200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平均每个书架上有多少本书?

(2)2个书架,每个书架4层,一共有多少层?

(3)200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书?

师:很好!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有些问题是我们以前解决过的问题,有些是我们今后要解决的问题。先请同学们解决第一个问题,即平均每个书架放多少本?(生:独立思考解决,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

方法一:200÷2÷4

=100÷4

=25(本)

方法二:200÷(2×4)

=200÷8

=25(本)

二、巩固练习

1、教科书p63页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请同学们说一说连除和乘除混合(带小括号)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教科书p第2题

师:游了2个来回是什么意思?学生理解后再独立做。

三、课后作业:教科书p64第3、4题。

板书设计

买新书

200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书?

课后评议

1、课堂上能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理解计算的意义作用和方法.

2、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思维时间和空间.

3、教学环节清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练习设计有层次感,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后反思

这堂课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出发点和载体,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尝试-操作-交流,教师再从中反馈,小结,最后让学生回到实践操作在多种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在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但是,由于对新课程的不够全面和透彻,教学中时不时流露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常会为了顾及全体,以扶为主.扎实的同时却不敢放手,以后可尝试放手一些.对于算理,我觉得不管新课程怎么变,如果你有老经验,对学生讲讲也无妨,或许回有一番全新的感受.即所谓的“新有新办法,老有老经验”。

新书发布会活动反思篇二

说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除法的竖式计算,买新书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连除和乘除的混合运算,是本学期学习解决问题的一个难点。教学时应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我知道解析应用题的核心是分析数量关系。因此在教学中用三个环节处理这个问题,首先采用看图找信息、根据信息提问、读题、找关键句子等过程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上;其次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采用了让学生汇报思路想法,教师点拨的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学习过很多有关应用题的问题,如:比多比少问题、连乘法问题等;也曾学习了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有关计算。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最大的困难不是计算的问题,而是分析数量关系。学生学习数学时能正确分析把握数量关系一直是个难点。需要对加、减、乘、除的意义有深刻的理解,而且需要从实际生活事件中进行抽象。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乘加、乘减、除加、除减、连乘等两步运算,而对于连除法数量关系是第一次接触。面对这种实际情况,要达到预期的目标要求,就需要借助一些直观的手段和一定的方法。学生由于个性的影响,遇到解决问题的题型,个别学生没有搞清题意就着急动手计算;再有部分学生不分析数量关系,因此理解题意不够准确。

教学目标:

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过独立分析,合作交流的过程获得良好的情感的体验,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讲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运用以前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师适时板书。

2、我们先来解决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这个问题。

3、师:谁能把这些信息和刚才的问题完整的描述一遍。

(先指名读,然后全班齐读题目。)

4、师:同学们思考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有思路的同学把手举起来,试着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

5、汇报:找不同的写法到黑板板书。

(1)2002=100(本);1004=25(本)。

师:这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呢?请结合这道题的信息,给大家讲讲。

(2)20024=1004=25(本)。

师:这样列算式解决问题的想法和(1)这种想法一样吗?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三年级数学《买新书》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三年级数学《买新书》说课稿(学生仔细观察两种算式的写法,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这种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叫第一种方法(一)。

师:观察这个综合算式,有哪些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连除的运算,按顺序进行计算。)

(3)24=8(层);2008=25(本)。

师:这样列式的同学请起立。你们又是怎么想的呢?(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4)200(24)=2008=25(本)

师:观察综合算式,思考:为什么要加小括号?(必须先算2个书架有多少层,如果不加小括号,就要先算除法再算乘法,就不符合题意。)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乘除混合运算,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师:这两种算式的思路也是一样的,就叫第二种方法(二)。

师:这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一样不一样,分别先求什么?

师:观察两种思路解决问题的`算式,你还发现了什么?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用乘法、除法解决问题。

6、练一练:1题

要求学生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指名板演,集体交流反馈。

问题二:看完书我们得运动运动了。(练一练2题)

1、学生自己读题目,理解题意。

2、这道题中,哪句话你不明白?(请理解题意的学生讲讲他自己的理解。)

3、师:那你能不能解决?把算式列在练习本上吧。(学生尝试独立完成。)

4、汇报:写完的同学可以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说说你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想法,这样想怎么列算式?

师:谁和他的思路不一样,你是怎么想的?这样想怎么列算式?

三、小结: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收获?

四、习题设计

本道题的安排可以使学生巩固刚刚学过的用乘法、除法解决实际的问题,怎样来分析数量关系,并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中,时间安排较适中,教学目标很明确。我在教学时,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分析数量关系。学生在课堂上会分析有关连除法问题的数量关系,能独立解决现实的问题。知识点比较全面,丰富了课堂的内容,学生也能学以智用。

在教学环节中,采用多种汇报的形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学生自己讲解每个算式的意义,记忆非常深刻。从而观察这两种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这样进一步对比两种思路的异同点,学生会更加深刻的理解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想法。

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也是比较流畅的,教学中我很关注对学生的评价,亲近学生。能够看出,学生对所学的解决问题掌握的比较好,并能够通过用自己的话解释题中的内容。可以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类似的实际应用问题。

在本节课教学方式中,采用了同学之间交流互动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反思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在课堂上遇到的问题,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自己能够及时的解开疑问,从而使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能够针对不同的算式,提出不同的有针对性的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年级《买新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新书发布会活动反思篇三

早上,我和妈妈坐着小轿车到新华书店去买书。到了书店里,走上三楼,就看见许许多多的新书。我到这里看看那里看看,一看这本书就是我要买的书,这本书题目是《三国演义》。我高兴得拿着新书到奶奶家去吃饭了。

来源:m.01/

,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

新书发布会活动反思篇四

(教材53~54页)

一、自学导航

活动一:

(1)复习看图编故事的方法,要讲清如下()、()、(人物)和(干什么)几点。

(2)自己准备(提示:故事中包含了哪些数学信息,你所要提问的问题是:———————————————)

(3)按照学号依次汇报。

(4)组内评价,选出代表。

项目故事完整问题合理表情优美辞藻丰富

个人评价

组员评价

(5)各组代表汇报。

活动二:

1.罗列问题,解决问题

1)你觉得哪个数学问题最有价值,你想解决?

2)什么方法可以解决?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以上方法你自己想出来的有()个,听组员介绍的,你知道的有()个?

2.进行操作,亲身体会

1)用小方块摆一摆

首先,先摆——,然后摆——,两个十可以放到一边,剩下的可以凑成()个十,一共是()个十,剩余(),所以18+19=()。

2)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先拨18,然后再拨19,个位满(),因此向前面进(),所以结果是()。

3)用口算的方法试一试

10+10=()

9+8=()

()+()=()

4)用竖式的方法列一列

19

+18

二、完成习题,学生讲解汇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力目标: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发展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独立思考、交流合作,培养创新思维和交流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一、预习、质疑,看书《发新书》内容,完成学案活动一至活动二,教师下组指导看书,了解各组学习情况,重点指导学困生。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在指导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学会看书,明白题意,学会圈画重点。

1.读题时提出要求,重点词句要求两遍;

2.圈出重点字词,例如“够”字。

3.解释词义

二、交流展示

交流5分钟,重点交流不会的知识点。

展示25分钟,每组根据任务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学展示学案的活动一至活动二的内容,其他同学认真听、认真评,教师对重点问题进行点评。

项目故事完整问题合理表情优美辞藻丰富

组际评价

教师评价

注意,点评时关注易错点:

1.

2.

3.

4.

完善导学案2分钟。

新书发布会活动反思篇五

知识目标:

理解并掌握连乘、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能力目标: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连乘、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具准备:

小黑板、幻灯

教学设计:

二、探索新知:

1、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解决“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这个问题。

3、试着列式解决。

4、估计商是多少。

5、在小组中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

6、全班交流,注意展示学生的不同方法。

三、拓展应用:

1、756÷7÷6624÷6×5

801÷(3×3)960÷6×4

2、按要求连一连。

48×232×5前一题的得数是后一题

160÷2240÷5的第一个数!

96÷380×3

四、小结:你学会了什么?

作业:

直接写得数

1.40÷2=650÷3=980÷4=680÷4=

2.720÷4=800÷6=720÷4=230÷6=

3.600÷3=160÷40=23×30=50×12=

新书发布会活动反思篇六

上了这节课,我觉得很失败。当课件出现问题时,我就蒙了,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下来该说些什么,心里还一直害怕同志们笑话:你看她连课件都操作不了,还评什么教学能手。就是这种思想伴随了我整整一节课,归根结底,这是我的虚荣心在作怪。

课前,我虽然嘴上说我不想讲课,可在心里却暗暗下决心,给自己鼓气,既然学校领导非让上不可,就一定要上好。在这里我敢大言不惭地说,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准备得很充分,教学设计改了又改,教学环节安排合理等,课件、教具、练习形式多种多样。准备时,我还自己掏钱到街上又买硬纸板,又买即时贴,又是找人帮忙制作,一切为了追求完美,追求精益求精。自认为这一节课一定比去年冬天上的那节公开课《有几棵树》还要好,不瞒你们,那节设计我在参加中国教育系统(基础教育)年度论文评选中荣获二等奖,并被《20中国教研年鉴》一书正式采用。这节课不管从设计方面还是一切准备工作上都要上一个台阶,都要精彩。我就是抱着这种自信走上这神圣讲台的',谁知一上课,却出现了状况,发生了意外,我一时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导致我整节课没有心思投入到正常的教学氛围中,情绪一下子低落,心里异常紧张,好心情一扫而光,也没心思再去积极引导学生,去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了。这节课给我的感觉是学生死气沉沉,无精打采,教师有气无力,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课上下来后,总觉得自己就好像做了什么丢人的事,不敢去面对同志们,不想见人,总害怕别人在背后议论什么,每天都尽量少见人,少跟同志们说话,甚至连办公室都不敢去,就整天窝在教室里。这几天,我反复思索:难道自己真的就这样差吗?真的不会上课了吗?最后得到了答案:不是,而是自己锻炼得少,见的场面少,受的打击少,自己的应变能力太差,心理素质差,知识太浅薄,经不起风吹雨打,经不起大风大浪。人常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失败是成功之母。我要以此为诫,重新调整自己的心态,树立自信,鼓起勇气,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不管她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都是我今后学习的榜样。从此后,我要多订阅大量的教育教学刊物和杂志,多阅读教育教学理论,多积累多充实自己,多去教育网络遨游,多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上课,为提高自身素质而努力,而拼搏!

新书发布会活动反思篇七

核心提示:在本节课中,学生提出问题后,我把19+18等于几这一问题交给学生,让四人小组合作,把计算过程记录在纸上,同学们兴趣浓厚,积极参与,出现了多种算法:摆小棒、凑十法、利用上节学过的知识先把它转化成两位数加...

在本节课中,学生提出问题后,我把19+18等于几这一问题交给学生,让四人小组合作,把计算过程记录在纸上,同学们兴趣浓厚,积极参与,出现了多种算法:摆小棒、凑十法、利用上节学过的知识先把它转化成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再算、竖式计算等;接着,由学生自己到黑板说说小组讨论的结果,本组的同学补充说明,其他组的同学针对他的发言发表自己见解。这样既吸引同学注意,又锻炼了学生自己,发展了数学语言,同时也让孩子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一举三得。当黑板上写满学生研究出的方法后,引导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并熟练计算,同时还把最普遍、最常用的竖式计算方法进一步扎实训练。我告诉学生,黑板上列出你们这么多想法,你们真棒!在今后的计算中你们喜欢哪一种,用哪一种算得快,就选择哪一种,因为在今后的计算中,我们会经常用到竖式,所以我们再来重点看一下竖式好吗?这样即夯实了双基,又没有使学生产生只要会竖式就行了的错觉。

新书发布会活动反思篇八

这节课在没有学具的情况下进行教学的,开始时直接出示书上的情境图,接着截取其中的长方体问学生这是什么形状,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回答:长方体。接着拿出学具让学生上来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认识正方体、圆柱和球也是这样的方法。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能够初步的感受各个物体的特征,接着分别找一找图中的各个形状的物体有几个,要求按顺序数。最后我找了一些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判断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学生最容易混淆的就是扁扁的圆柱会说成是“扁球”,小孩的造词能力还真厉害,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只有引导他们仔细观察这个物体的形状,看一看它的特征和球一样吗?这样一道之后学生就明白了这个原来是圆柱。这节课还有一个重点就是要按顺序的数各个形体的个数。

在说各个形体的特征时,学生不能够很好地说出它们的特征,我只好自己简单的介绍一下,估计还是有学生不明白一些词:边长,曲面之类的。

在教学时发现,学生更容易说出正方体的特征,而不太会总结长方体的特征,所以我觉得可以先教正方体,再教长方体,再进行这两个形状的对比,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了。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