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业毕业实习报告(实用24篇)

时间:2023-11-19 08:00:39 作者:温柔雨 新闻专业毕业实习报告(实用24篇)

在实习报告中,我们可以回顾整个实习过程,分析其中的问题和不足,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通过阅读这些实习报告范文,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实习生在实习中所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文艺新闻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在很多人印象当中,实习,无非是暑期来临前向学校领一张实习表格,暑期结束后把填写了实习单位评估与印章的实习表格交给学校,实习时间长则四个月,短则一两个星期,到实习单位人头还没熟就回来了。

可是,在越显竞争激烈的现实环境中,实习生已经变成成为正式员工前的第一份考卷,当你真正踏出这一步时才发现一切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蒙混过关。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是成为合格实习生的前提。

时间像流水,在不经意中的蹉跎和忙碌中,我的实习生活已经画上了句号。我不敢说这个句号是完美的,只能说我收获了很多。习惯了自由的学生生活,曾在开始的时候,对那么长的的实习时间有犯愁和些许不适应的感觉,觉得这日子是没有尽头,做任何事情都得一板一眼,规规范范。但是,现在回味起来时剩下的只是在实习过程中的各种各样的滋味:有为自己的稿子没写好而烦恼的时候,有为自己的小小成功而窃窃自喜的时候,有为受到领导批评时而生闷气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在成长,但是不可能直接就到达成熟,而只是不断地成长,在成长中不断地接近成熟。很庆幸的是,在实习这段日子里,我成长了不少。同时,又对自我有了一个更为深一层次的认识。

实习生通常是没有工资的,即便是有也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伙食费。很多人说,做实习生,就是变相的廉价劳动力。我不否认这一点,但换个角度思考,我把它看作收获应缴的学费,成功前必要的付出,因为从书本到实践,我完成了这种跨越。原来在课堂上做练习写的稿件,只要能获得老师的认可就行,而一旦进入实际操作,必须要保证所有人都能认可你。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我尽力像一名合格的电视媒体记者靠近。

更重要的是,我从身边的员工身上感受到了什么是职业精神。比如,在学校我们总是习惯于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而真正到了工作中,每个人都会自觉地把前提工作做到最好,因为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我们做不好必定会影响到下一步",实习老师总是这样告诉我;比如,课堂上老师布置的新闻作业,我写完了就直接交出去,而在实习中,因为一点差错就会直接关联到整个电视台的工作,从稿件到同期视频不检查两三遍我不会放心;再比如,上面布置了一项看上去很辛苦很难完成任务,如果是在学校,我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抱怨和抵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连续好几天加班到很晚,也一定会尽力完成。

实践然后知不足。我发现自己在沟通、交流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在学生时代的时候,并没有有意识地去发展自己在这些方面的素质能力,等到实践的.时候,才发觉问题一个接一个的出现。曾经是那么的自以为是,在遭遇了这些事情后,便收起了那种锋芒,变得谦虚低调多了。能够知道天高地厚的人不多,我有幸对此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几个月的实习也让我明白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实习是一段独特的经历,当记者更是一种让人受益匪浅的体验。实习对人是一种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考验,更是对我们的人生态度的衡量。

在这场考验中,我相信从四川音乐学院国际演艺学院文艺新闻班走出去的实习生肯定是经受得住的,我们决不会退缩,我们决不会成为懦弱者,虽然我们可能没有做到最好,但我们肯定是拼尽全力的。

先做人后做事,这是一个社会生存的潜规则,在这次实习的过程中是一样的。在与实习老师,其他的记者,编辑以及电视台领导交往的过程中,我更是深深地体会到了怎样做人、怎样与人交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不可能独立存在,我们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当我以前学习这样的抽象理论的时候,感觉是那么的陌生,而在实践的时候,切实体会到了其中的深刻道理。做事同样重要,这是检测一个人的又一个重要标准。

这样一段充实的体验,改变了我很多的想法的同时,也端正了我的态度。每天朝九晚八的工作生活,锻炼了我的意志,改变了我的不良习惯;我们要积极适应这样的生活、这样的环境,唯有适应我们才会有收获,我们才会有进步,我们才会更加成熟。

对于未来,我想现在不能说我已经完全有了清晰的思路,但是我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在平坦的大道上迈出下一步并不难,你只需要向前走就是了,可是在十字路口的任何一步都有可能影响大局,所以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最后我衷心祝福我亲爱的文艺新闻班的同学,未来的路上一路顺风,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文艺新闻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在很多人印象当中,实习,无非是暑期来临前向学校领一张实习表格,暑期结束后把填写了实习单位评估与印章的实习表格交给学校,实习时间长则四个月,短则一两个星期,到实习单位人头还没熟就回来了,可是,在越显竞争激烈的现实环境中,实习生已经变成成为正式员工前的第一份考卷,当你真正踏出这一步时才发现一切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蒙混过关。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是成为合格实习生的前提。

很庆幸的是,在实习这段日子里,我成长了不少。同时,又对自我有了一个更为深一层次的认识。

实习生通常是没有工资的,即便是有也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伙食费。很多人说,做实习生,就是变相的廉价劳动力。我不否认这一点,但换个角度思考,我把它看作收获应缴的学费,成功前必要的付出,因为从书本到实践,我完成了这种跨越。原来在课堂上做练习写的稿件,只要能获得老师的认可就行,而一旦进入实际操作,必须要保证所有人都能认可你。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我尽力像一名合格的电视媒体记者靠近。更重要的是,我从身边的员工身上感受到了什么是职业精神。比如,在学校我们总是习惯于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而真正到了工作中,每个人都会自觉地把前提工作做到最好,因为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我们做不好必定会影响到下一步”,实习老师总是这样告诉我;比如,课堂上老师布置的新闻作业,我写完了就直接交出去,而在实习中,因为一点差错就会直接关联到整个电视台的工作,从稿件到同期视频不检查两三遍我不会放心;再比如,上面布置了一项看上去很辛苦很难完成任务,如果是在学校,我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抱怨和抵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连续好几天加班到很晚,也一定会尽力完成。

实践然后知不足。我发现自己在沟通、交流方面,

b新闻专业毕业生实习报告/b

新闻专业在网络上的“21世纪最具前途的职业调查”中,传媒记者以较高的认同率位居前十位之列。作为培养传媒人才的摇篮,新闻学类专业自然受到考生和家长的追捧,每年都有大量考生报考,而录取竞争也极为激烈。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

供大家参考。

这半年一直在奔波中。从央视到世界新闻报,再到深圳电视台,再回到北京来。打一枪换个地方,在各种战壕间匆忙游走却到哪里都无所适从。在大学生活进入倒计时阶段,任何回顾性的文字都难免要带上一些个有气无力的喃喃自语,以此给自己一点慰藉并作吓唬低年级的小辈们。这种唬人的念头其实很多人都在酝酿,只不过最后大多在"我很卖命实习很圆满"中收场。我无意于用这种方式浪费看客的感情,不过借这个机会,静下心来好好梳理下半年来自己的轨迹。一半是例行差事,一半是发泄。

新闻系毕业的学生在工作后多年,大多会有种走上不归路的自我放逐感。当然,前提是他还在媒体圈子里混。我这人并没有多少高瞻远瞩,连当初进新闻系也是在阴差阳错的恍惚中完成。不过在这个准圈子里混了三年,自然也沾染了一些圈子里好大喜功的习气。二零零四年七月,在教二那个明亮教室的讲台上,雷蔚真老师负责代表学院向台下二十五个懒散且孩子气十足的学生宣布你们的实习开始了。我的位置距离雷老师不是很远,在这个重要时刻,雷老的表情被我很不小心但很忠实地记录下来。这是一种复杂的表情,一种过来人的故作镇定和一丝狡诘。台下这批学生的实习以及以后的命运,似乎早已在他的意念之中——至少看起来是这样的。对于实习,台下的学生看起来有很多选择,不过实际上就两种:决定工作的,去央视新闻中心实习,为的是毕业时能在那里留下几个;想考研的,自己找个地方弄份实习鉴定有大红公章就行。我当时就知道这是新闻人的试行放逐,为了见识一下我泱泱大国第一大台的风范,我没多想就选择了前者。于是在七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我被告知我的发配接收地是央视新闻中心编辑部时段一组。

所谓时段一组,就是早间组。所谓早间组,就是夜班。夜班组三班倒,也就是说干一天休息两天。这个待遇很是不错,搞得我上铺的小c很是艳羡。我得以将夜猫子的习性在夜间央视方楼二层发挥得淋漓尽致,白天则回到宿舍蒙头睡觉。现在回想起来,这种生活实在有悖人性。我现在回忆那段时光,马上感觉有千万个苍蝇瓮地冲进脑袋并将其吞食。人说睫毛长的人爱睡觉,我睫毛长,但根据多年生活经验,我了解自己并不是很嗜睡的人,我能一次性熬个48小时不睡觉,但我却始终没法适应没48小时就要倒一次生物钟的生活。我没有熬过几个班就开始疲倦并开始怠工。到最后虽然我的怠工并没有影响我留下的可能,但几个月下来我欠下的睡眠帐最终让我选择离去。

在早间组值夜班,所谓长夜漫漫,无心睡眠。其实我是有心睡眠而身不由己啊。工作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地方台用卫星传送过来的稿子放到对编机上重新编辑一下。这个工作没什么挑战性,因此我的斗志在无用武之地的情境下开始休养生息。说到这里要提醒诸位看官:想做事的兄弟,就找点挑战性的工作,不然斗志会很快消磨光,等哪天你想振作一下都找不到感觉了。我就在那里无意识地消磨着我的斗志。看看hbo的电影,翻翻栏目组的杂志自得其乐。每每自感无聊之时,就开始做起未来的春秋大梦来。我开始规划自己毕业后的生活:钱多,活少,逍遥,有自己时间可以搞点私活。按照这个标准看,央视编辑部的日子也是过得的。只是最终我实在没法忍受那万恶的夜班,只得拜拜了。

在这期间,我还跟cri的《世界新闻报》有过一段短暂的邂逅。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到她的招聘启事就投了份简历。后来就被通知笔试,然后面试。很轻松的搞定了一切,然后过去上班。主编对我也是颇为照顾,他安排我跟他做头版。在msn上我跟他说前辈您要多多照顾我,他回话说没问题你很有灵气。现在想起来,在一个新环境中领导这种赏识还是相当难得的。以后我还碰到过一些领导就没那么好了。于是我又得出个结论:在别人瞧得起你的时候,千万别瞧不起人家,等到你之后被另外的人家瞧不起时,你会很怀念被人瞧得起的时光。这结论对于找工作的人来说很是重要,遗憾的是我当时竟以为有央视的夜班在手,工作便不用发愁,参加cri的招聘只是练练兵而已。当然,报纸本身有它自己的局限,我知道这个事情做不大。于是带着半分糊涂和半分理智,我向主编提出我要回去考研。主编有些愕然,他肯定明白这是个托辞。当然我也知道在他看来,这无意于一种背叛。在我留下工作证走出cri的大门一刹那,我有些莫名的怅然,又有点莫名的释然。

这种不痛不痒的日子一晃就是半年,我逐渐从央视夜班的迷梦中苏醒过来。这里只会不定时地发一些钱,没有三保一金且不解决户口。工作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我并没什么感受,难道就是央视三天一倒的夜班?这不是我想要的。我必须要从头开始找工作。我被迫开始照相,做简历,去招聘会,到处乱撞。这届毕业生找工作的形势并不好,同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我和所有人一样感到彷徨,绝望。而实际上我到底要找什么样的工作,我心里并没底。直到深圳电视台的出现。我现在已经记不得是怎么得知深圳台招人信息的。在一个阳光有些刺眼的下午,我去中关村陪一个朋友看笔记本,顺便去了趟北大。在一个古色古香的木楼里,我漫不经心地填写了他们发给我的报名表。之后的第二天傍晚,他们通知我去深圳大厦参加笔试面试。我去了,依然是有些漫不经心。试的题很空,什么记者应具备哪些素质,媒体应该怎么有竞争力之类,都是博士论文的题目。我答起来竟毫无感觉,四道大题竟只用千把字答完了。接着就是面试,hr问我喜欢做哪类新闻,我说做时政类,他说做民生类你干不干。民生?我只在南方周末上看见有个民生版,似乎也有些深度,做起来也应该不难。于是我马上表示我是农村出来的孩子我了解下层人民生活疾苦云云。hr略略点头,跟他旁边两位同伴说还需不需要问其他的,另两位均表示没有问题。临走告别时,一位副考官冲我笑了笑,我知道这应该是个好兆头。

十二月底的笔试面试,等到一月中还没结果。同考的人曾打电话过去询问,那边说集团正在高层换血,需要缓一缓。我已托人买好了回家的车票,一月十九号。就在我准备收拾东西准备回家的时候,深圳电视台给实习消息了。一个年轻的声音通知我在三十一号之前赶过去报到并开始实习,时间是一月十七日上午十时二十分。

在家过了一个礼拜神仙的日子,二十七号,离过年还有十天,我却不得不坐上南下的火车。到达深圳后找电视台还颇费了一番周折。深圳电视台,现在全名叫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在深圳却有着三处办公地点。我的住处,电视台的招待所,在深圳东面的罗湖区,而工作的广电大厦,却在深圳西头的福田。这样,我每天都在要坐着大巴穿越这个城市的东西。我是厌恶坐公交车的,但这是生活,由不得我的,只能忍忍了。不过等真正开始实习之后,才知道这原来只是个很小的case。

我被告知分到了都市频道的《第一现场》。去频道报到,总监说了很多,大意就是年轻人要多下基层锻炼之类。不过有句话我印象很深,她说新人必须要在一周之内上手。这应该不是什么难事,我毕竟是科班出身。不过说实话我在学校确实没怎么动过机器的,我指的是摄像机。至于对编机,我在央视已经玩了半年,早已不是问题。但这里的人告诉我,他们已不再用对编,在他们的节目生产线上,已经普及了索贝非编系统。这套系统我在央视时曾接触过,在那里的最后一个班我还用它编过片子。我认为这并不是这玩意有多么先进,很多的bug,跟adobe的premiere比起来简直差远了。原本我认为这是个垃圾软件,不想中央台用了,地方台便一窝蜂地跟着用。后来一个主编告诉我,一个领导一拍脑袋,深圳台便成了中国第一个实现硬盘播出的电视台。几亿元人民币的投入,并没有收到多少立竿见影的效果。由于这套系统太不成熟,加上硬件上的瓶颈,硬盘直播只能是水月镜花罢了。

所谓第一现场,实际上是全国各城市兴起"民生新闻风"的产物。这类节目,多是反映老百姓生活冷暖,投诉纠纷,因此节目多为曝光新闻为主。现在比较知名的有《南京零距离》、《1860新闻眼》等等。这类节目收视率高,但成本很大。需要大量的人力整日奔波于城市的大街小巷。《第一现场》的采编一共有五十多人。按照领导的安排,我加入了这支庞大的采编队伍。

很快便来玩真的了。第三天我便被派往关外去做一个不幸家庭的采访。夫妻二人在深圳打工,丈夫患上了尿毒症,毒素没法通过膀胱排出,肚子鼓得像只气球。现在丈夫的父亲想把自己的肾捐出来,这样可以将尿毒症根治。但这个手术费需要十万,小夫妻俩现在穷得家徒四壁,还有个九岁的女儿要上学。只得向媒体求助。这是我第一次出来做采访,大约花了一个小时时间搞定。回来之后片子也很快编出来了。我认为还是比较客观地报道了这个事,但主编看了过后认为稿子写得太正,煽情不足。这是我的软肋,我向来不滥情,但如今为了救人必须要我必须要牺牲本性。等到片子播出后,果然没见到什么反响,我有些沮丧。不过十多天后那对夫妻打电话给我们说,节目播出后,有个小学决定无偿赞助他们的女儿读完九年义务教育。这个有些迟到的消息多少还是给了我一点安慰。

这样温情的料并不是每天都能遇上的。后来我跟同事又合作做了几个片子,都是些......我也忘了。乱七八糟的,民工街头讨薪被打,老乞丐街头受冻,如此等等。我一个北人——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我是个"中部人",把中国地图上下对折,我老家就在这折线上。但因为人文地理学家们并没有提出"中部人"的说法,其结果便是这批人到了北方像南方人,而到了南方,便成了北方人。于是我在这里便以北人自居,操着一口带些京腔的普通话穿梭于一群南人之中——我一个北人,早已习惯了不紧不慢、伸屈自如的北京,面对这个大街上充斥着挟着大小公文包匆忙奔波人流的城市,多少会显得有些不适。

接下来便是一系列的暗访,街头聚众赌博,亲历关外黑诊所,深大西街妓女当街叫卖追踪。我虽然讨厌这让人不死不活的工作,但这种体验式的暗访却让人给人不少意想不到的刺激。去清水河商业街抓赌一节,我们被当地马仔盯上,倘不是报警在先,恐怕就难以脱身。深大西街抓嫖,我们没被窑子的马仔打倒,却被第二天当地派出所的"压惊酒"灌倒。最搞笑的是在黑诊所中,我的三位同事都被那里的医生诊断得了性病,并一口咬定他们肯定出去嫖过。当我们回台后,所有人见着我们都在坏笑:你个性病。

写到这里,我突然被告知本届学生将不用上交实习报告。于是这个流水账的帖子也该就此打住。那些抓嫖抓赌的细节,以后有空再说吧。

我以回京写论文的理由在月底撤离了这个城市。如今我坐在电脑前,悠闲的敲打着熟悉的键盘,本想完成当初院里定下来的任务,现在看来不必了。那就谨以此笔流水账对我此半年来作一了结吧。那天在qq上跟第一现场的老记者说,深圳此行,我有两个收获。一是老天赐与我几个不错的朋友,他们比我大六七岁。他们老练,但不世故。为人真诚,却不失于意气。我们因生活来到了深圳,又因理想走到了一起。其二,在城市的草根深处行走,让我拥有了真正面对现实的勇气。那记者回复:

其实现实社会没有什么可怕,到最后始终是要面对的,大学毕业只是又拿到了社会大学的录取通知而已,而且这个大学永远没有毕业的时候,不用担心。

一、实习基本情况。

实习时间:20__年7月5日至20__年10月27日。

实习地点:广西南宁。

实习单位:南宁电视台。

实习部门:新闻夜班栏目组《夜班ta声音》制作小组。

二、实习主要内容。

大四的开始也意味着离毕业只有一年了,根据学校的安排,大四的第一学期主要是要进行专业实习,在老师的带领下,我和其他十多位同学一起来到了南宁电视台实习,经过了一系列的手续,我最终被分配到新闻频道的《新闻夜班》栏目组,开始了专业实习。

南宁电视台是广西南宁市的主流媒体,拥有新闻综合、都市生活、影视娱乐和公共四个频道,而我所在的'新闻综合频道光从名字上就不难理解是专搞新闻的,新闻频道还分出来两个栏目,一个是《南宁新闻》栏目组、另一个就是我所在的《新闻夜班》栏目组。《新闻夜班》首次开播时间为20__年7月16日。主要播送与广西首府南宁相关的新闻,《新闻夜班》的播出体裁主要以新闻消息为主,以“关心百姓,感受民生”为节目宗旨,集中记录南宁百姓的身边事、关心事,深受南宁本地电视观众的欢迎。

“精”。了解到了这些经过一个月的实习我了解熟悉了时事新闻的一整套过程,更了解了各种社会新闻稿的撰写方式,总体来说还是必须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展过程要清楚。

当我第一次踏进南宁电视台办公室的门时,根本没有想到,在之后的一个月,我会在这里收获一段快乐而难忘的时光。我不仅从同事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和他们成为朋友,更重要的是,我在实习过程中收获到的东西。

真诚。

第一天去电视台实习,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之前听过很多关于实习生的传闻,说他们在单位要么被当成透明人,要么就净干些杂活,于是有点担心自己会和他们一样。

踏进办公室,只见几个陌生的脸孔。我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从那天起,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见到他们都要微笑的说声“早晨”或“早上好”,那是我心底真诚的问候。我总觉得,经常有一些细微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略,比如轻轻的一声问候,但它却表达了对同事对朋友的关怀,也让他人感觉到被重视与被关心。

仅仅几天的时间,我就和同事们打成一片,我担心变成“透明人”的事情根本没有发生。我想,应该是我的真诚,换取了同事的信任。他们把我当朋友,也愿意把工作分配给我.其实,不仅待人要“真诚”,对事也要“真诚”。

节目组的摄像师在制作新闻报道的镜头时,有几个镜头总觉得不满意,在他们的身上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做一个电人的不容易,而且对于我来说,我应该说是刚刚开始,从他们的身上我迫切的感觉到距离一个专业的新闻工作者的差距很大,一档新闻节目凝聚的是编辑,摄像,播音,记者以及记者所有人的心血.

真诚,让我走出了显示自身价值的第一步。

博览。

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尽可能博览,否则永远是井底之蛙。当我第一次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还记得第一天来的时候什么也不懂,站在办公室的门口不知所措.不过好在,同事的热心关怀和帮助让我尽快的熟悉了这个大家庭.对于以后的日子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与鼓励.还记得一次写稿任务,我满以为我的自信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可是没想到的是同样的新闻素材,可是流芳老师写出的稿件更适合《夜班ta声音》的要求,更能把握住新闻事件的中心,而我却写得很平庸没亮点。刘芳老师看了我的稿件后说了一句话:“你肚子里的东西还不够,不是说你不够专业,而是说你对新闻事件的了解不够充分广泛,做新闻的最基础的就是要博览。”

这一句话,提醒了我,做一个新闻人,在任何时候都要尽可能的多了解各个方面的东西,永远不要嫌多,这样才不会才思枯竭。

恒心。

不坚持跑迈出最后一步,永远都不能完成比赛。

节目组一位新闻出身的编导说,假设你从事报业投入的是100%的精力,那么,若你从事电视业,就必须投入150%的精力。

我见证了这种150%的精力的投入。

电视节目制作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就拿制作一集20分钟的新闻专为例首先要看前方拍摄的20盒带子合计600分钟;然后把镜头采集进电脑;继而进行剪片的重大工作,这是创意的活,费脑力,镜头需要不停的修改:继而还要编辑音乐|、上字幕,做完这一集至少需要几天的时间,为了完成进度,节目组的同事们有时每天就睡3小时,工作起来不知外面是白天还是黑夜,如果没有耐心,他们不可能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天,就为了让几个镜头更精彩,也不可能每一集都精心修改,一遍又一遍。

我佩服他们。我私下问过几个电视人,他们坦言工作很辛苦很累,但感觉很快乐,心里很满足。

无论做什么事,恒心都是不可或缺的。恒心让我们细致的对待工作,力求做好每个细节,精益求精。

创意。

技术大家都可以学会,但创意学不会。

广告界有这么一种说法:“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一语道出了创意的重要性。其实,创意在哪里都是“干金难买”,因为,它只属于你。

知道怎样选取镜头,知道怎么把片子剪得精彩……其实,节目组里几乎每个人都掌握了剪片的技术,但有的人面对那一大堆素材就是不知所措,说白了,就是没有自己的创意。

当你只有技术没有创意时,只能被派去做一些杂活;而当你有自己的创意能独当一面时,就会被委以挑战性的重任。我想:不只电视台的工作是这样,其它的行业也应该是这样。因为,技术人人都可以学,而对于自己的创意你则拥有“专利权”因此,不要害怕将来从事的工作需要掌握新的技术,其实,技术不难学到手,难的是在工作中时时让自己的脑袋运转,激荡自己的独特的思想和想法。只有这样,你才能在工作中突出自己,显现自己的价值。

三、实习总结与体会。

经过在电视台新闻中心的实习,让我更熟悉了新闻的采集编制等一系列流程对新闻真正的运用了解的更加透彻,了解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了解不到的事情,对于电视这个行业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几个月的工作让我了解到记者的工作性质和一个新闻记者应具有的素质,同时这也是我步入社会的一次尝试。其实这个毕业实习的意义并不在于实习的本身,而是在于实习之后我所学到的东西、我所体会到的东西。不论我以后是否从事电视新闻工作,相信这几个月的实习经验都会让我在未来工作的道路上受益匪浅。

虽然我们的暑假只有短短的一个月,虽然在家吃、喝、玩、乐的日子很滋润。但我毅然选择了踏上社会实践的路。一来是完成学校布置的暑假作业,二来以求通过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培养自己的韧性、锻炼自己的能力,使自己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能更好的生存。

我所实习的单位是镇上的一个宾馆。进行了一次实践接受了一次磨砺、收获了一笔财富,这个暑假也因此过得更充实些。

实践期间,我的职务就是宾馆服务员。实践之前,并不是很重视这里的工作,觉得一切都很简单,真正开始做后才发现当好服务员也是一门很深度学问。

我所在的宾馆要求我们每天早上8:30点到,我家离镇较远,每天6:30就必须起床,暑风刺骨的冬天,早早的与温暖的被窝告别需要勇气、更需要毅力,这是一场与自我惰性的挑战啊。到宾馆后,首先要打扫卫生,平常在家也经常打扫清洁,所以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可是第一次打扫卫生就让我明白了很多,那天早上我们五个新任服务员忙了将近一个小时终于把卫生打扫完,当我们松了一口气准备歇一会时经理来检查卫生了,经理拉开椅子,看着椅子下面那块脏兮兮的地,我们惭愧的低下了头……“都说细节决定成败,打扫卫生是最基本的小事,我们居然都没干好,将来岂能干大事?”经理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让我们从中受益匪浅,我也从中明白了小事不能小瞧,做任何事情都要踏踏实实,哪怕是在小的事。那些其他人不够重视的小事更能反映一个人的做事态度。

一般情况下,早上10:00—11:00,下午4:00—6:00是服务员站台的时间,这期间我们要保持站姿端正、面带微笑、任何小动作都是被禁止的,刚开始的时候,没站到一个小时我就感到脚底麻木、腿痛,没想到就那样站着什么事都不做居然也是一件很累的事,每次感觉站不了时我就默默的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后来站习惯了也就不觉得累了。

从11:00的时候就陆续有客人来吃饭,当客人进门时,我们要面带微笑的对客人说:欢迎光临。客人用餐期间,我们还要负责给客人上菜、送水、随时听后客人的吩咐,这件事中也暗藏着许多学问。经理告诉我们,服务员一定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主动为客人服务,不要等到客人叫时才行动。比如说,当我们听到筷子落地的声音时,我们要不等客人吩咐就把干净的筷子送上去,有时客人在吃饭过程中出了小小的意外,如把汤汁洒到衣服上,我们要迅速拿纸巾帮客人处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让我们在生活中变得更灵活、更主动。

每天与形形色色的客人打交道,有时也会遇到客人的刁难,但我始终记住宾馆的宗旨:微笑服务、客人就是上帝!不管面对什么情况我都微笑着与客人沟通,妥善处理一切,也正是这条宗旨让我学会了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学会了忍耐,学会了更好的与他人沟通。看到一场即将爆发的战争被我心平气和的解决了,我的心里由衷的自豪。

实践结束后,我踏实、肯干、善于与他人沟通的工作作风受到老板的好评,并且得到相应的报酬,拿着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我感觉它沉甸甸的。更重要的是,我收获了比金钱更有价值的东西,让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这里的工作环境不同于在学校里的环境,所接触的人和事也不同,我从中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自身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要学会将学校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不断的增长见识,丰富自身阅历,积累社会经验,努力扩展我们大学生涯中的生命宽度。社会实践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我的思想认识也因此更上一层楼,我从本次实践中感受颇深,在今后的学校生活中要继续发扬不怕吃苦的作风,并努力将社会实践中学到的新东西融入到学校生活中使自己的大学生活更丰富。

在很多人印象当中,实习,无非是暑期来临前向学校领一张实习表格,暑期结束后把填写了实习单位评估与印章的实习表格交给学校,实习时间长则四个月,短则一两个星期,到实习单位人头还没熟就回来了。可是,在越显竞争激烈的现实环境中,实习生已经变成成为正式员工前的第一份考卷,当你真正踏出这一步时才发现一切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蒙混过关。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是成为合格实习生的前提。

时间像流水,在不经意中的蹉跎和忙碌中,我的实习生活已经画上了句号。我不敢说这个句号是完美的,只能说我收获了很多。习惯了自由的学生生活,曾在开始的时候,对那么长的的实习时间有犯愁和些许不适应的感觉,觉得这日子是没有尽头,做任何事情都得一板一眼,规规范范。但是,现在回味起来时剩下的只是在实习过程中的各种各样的滋味:有为自己的稿子没写好而烦恼的时候,有为自己的小小成功而窃窃自喜的时候,有为受到领导批评时而生闷气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在成长,但是不可能直接就到达成熟,而只是不断地成长,在成长中不断地接近成熟。很庆幸的是,在实习这段日子里,我成长了不少。同时,又对自我有了一个更为深一层次的认识。

实习生通常是没有工资的,即便是有也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伙食费。很多人说,做实习生,就是变相的廉价劳动力。我不否认这一点,但换个角度思考,我把它看作收获应缴的学费,成功前必要的付出,因为从书本到实践,我完成了这种跨越。原来在课堂上做练习写的稿件,只要能获得老师的认可就行,而一旦进入实际操作,必须要保证所有人都能认可你。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我尽力像一名合格的电视媒体记者靠近。更重要的是,我从身边的员工身上感受到了什么是职业精神。比如,在学校我们总是习惯于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而真正到了工作中,每个人都会自觉地把前提工作做到最好,因为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我们做不好必定会影响到下一步”,实习老师总是这样告诉我;比如,课堂上老师布置的新闻作业,我写完了就直接交出去,而在实习中,因为一点差错就会直接关联到.个电视台的工作,从稿件到同期视频不检查两三遍我不会放心;再比如,上面布置了一项看上去很辛苦很难完成任务,如果是在学校,我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抱怨和抵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连续好几天加班到很晚,也一定会尽力完成。

实践然后知不足。我发现自己在沟通、交流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在学生时代的时候,并没有有意识地去发展自己在这些方面的素质能力,等到实践的时候,才发觉问题一个接一个的出现。曾经是那么的自以为是,在遭遇了这些事情后,便收起了那种锋芒,变得谦虚低调多了。能够知道天高地厚的人不多,我有幸对此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几个月的实习也让我明白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实习是一段独特的经历,当记者更是一种让人受益匪浅的体验。实习对人是一种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考验,更是对我们的人生态度的衡量。在这场考验中,我相信从四川音乐学院国际演艺学院文艺新闻班走出去的实习生肯定是经受得住的,我们决不会退缩,我们决不会成为懦弱者,虽然我们可能没有做到最好,但我们肯定是拼尽全力的。先做人后做事,这是一个社会生存的潜规则,在这次实习的过程中是一样的。在与实习老师,其他的记者,编辑以及电视台领导交往的过程中,我更是深深地体会到了怎样做人、怎样与人交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不可能独立存在,我们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当我以前学习这样的抽象理论的时候,感觉是那么的陌生,而在实践的时候,切实体会到了其中的深刻道.。做事同样重要,这是检测一个人的又一个重要标准。

这样一段充实的体验,改变我很多的想法的同时,也端正了我的态度。每天朝九晚八的工作生活,锻炼了我的意志,改变&方^案范%文.-&了我的不良习惯;我们要积极适应这样的生活、这样的环境,唯有适应我们才会有收获,我们才会有进步,我们才会更加成熟。对于未来,我想现在不能说我已经完全有了清晰的思路,但是我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在平坦的大道上迈出下一步并不难,你只需要向前走就是了,可是在十字路口的任何一步都有可能影响大局,所以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最后我衷心祝福我亲爱的05文艺新闻班的同学,未来的路上一路顺风,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毕业生新闻专业实习报告

在学校学了三年的课程,中间利用暑期和课余时间也曾在新闻单位做过短期的实习,只是接触了一些新闻采编而已。从xx年7月大三暑假开始,一直到今年2月大四寒假,前后半年多的时间,作为“全职”实习,收获与以前的短期实习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这半年多,我也没想到,自己会“跑遍大江南北”,这其中有许多人生的机遇,抓住的,失去的,但我觉得抓住和失去都有原来想不到的价值。下面就按时间,以实习时不同的单位来做个总结报告,算是对我毕业实习画上一个句号。

一、东方今报阶段(xx年7月—xx年8月)。

放假前,托人帮忙与东方今报胡杨副总联系好了实习岗位,一放假,我和新闻班的惠万里就到了今报热线部实习。今报的记者都很年轻,大家关系都好相处,带我的杨海霞记者和与我座位相临的孙旭阳记者对我特别好。

到那后,第一次出去采访是和一位做实习摄影的同学一起跟着杨文哲和摄影记者邱琦去做个车祸稿子。是一位农民开一奔马机动三轮卖菜,可对他们郑州市区是禁止进入的,当在一路口交警要将他们拦下时,农民可能心里一慌,车子没控制住就把交警给撞飞了。我们接到线索时,也没有现场,受伤交警被拉往医院,农民正被带往交警队。我们就直接去了医院。到了医院,受伤交警正接受检查,一名女士扶着一名儿童(交警的女朋友和外甥)都在哭泣,哭声充满了惊恐。

第一次见到如此的场景,我吓呆了。哪里还会采访新闻当事人,就跟着他们乱转。等把交警安置住院,我们就离开了。离开时,杨记者问我“你怎么不采访啊?”我说“我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不知道该怎么采访,他们在痛哭啊!”“这算什么啊,以后比这更惨烈的场面多的是!”他有点生气的对我说。接着邱老师也发话了,“你看看你们两个,一个不问一个不拍,以后还这样就不带你们出来了!”我们两个听了,都低着头。

杨海霞老师让我做的第一个稿子就是个大策划,是“重磅阅读”版上的,主题是探讨社会上出现的“啃老族”(就是子女长大了但养活不了自己,不但不赡养父母,反而倒吃父母的年轻一代)问题。她只把选题告诉我,让我去郑州的都市村庄里去采访寻找这样的案例,她也找案例并且采访有关专家。我就一个人到都市村庄里去找,以租房的名义,边谈房子边和房东老太太们聊他们的儿女,让我庆幸的是,我去的每一家都算比较有典型意义,有新闻价值。就这样跑了三个都市村庄,第二天又去了两个街道办事处,问问他们年轻人有多少事业登记,及这些人的基本情况。就这样,光这一个事,跑了4天,写好稿子,等了一个周,稿子终究没有刊登。接着又做了黑龙江某地恢复婚检和大学生可以结婚规定的“重磅阅读”稿,我就一个人去河南财院、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工学院等校园转悠,采访大学生对可以结婚的看法。碰巧遇到了一位来自武汉的大学生,因为他们学校就有一名女大学生结婚了,女孩出嫁当天也也经历了。这真是可遇不可求的没事。但等我回去,被杨老师一提问,才发现自己问的好不详细,许多细节都没有问到。稿子写好就刊登了,但没有署我的名。这个虽然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但还是可以接受的。与此同时,做了其他的一些小稿子。

后来得知我们那篇啃老族报道没有刊登是因为采访中心的领导与我们热线部主任工作思路不和,因为我们这个稿子部主任也参与了就以一些理由给拿下了。与此同时,他们刊登了一篇确实很烂的稿子,我很生气,就在内部论坛上发对刊登的这篇稿子的批评意见,讲了些这篇稿子从选题到采写的种种缺陷。后来,又因为一篇模仿杭州《都市快报》风格的稿子被有象征意义的评为a稿而引起极大争议(大家争议的不是能否学习,而是应该如何去学习,不仅仅是只学到外在的形式)。该稿第一部分是群众来信,诉说了自己乘公交的痛苦经历,说司机态度如何如何不好。第二部分也是结尾仅用了100字左右的“记者核实”,说是核实只是打电话,问了问公交公司,公交公司说若有这样的事,我们一定严肃处理,但他却没有采访当事司机。但由于是所谓的都市快报风格就被评为了a稿。稿子刊登的第二天,一位女同志就来到报社要见记者。我才知道,公交公司有规定因负面事件只要见报,司机就被辞退。一篇小小的稿子,却使一名工人失业了。我又在内部论坛上表示了自己的看法。然后,我就得到了应该承受的东西——部主任一连两次在办公室里传达上面的指示:实习生不准乱发帖子。又告诉我连在“西祠胡同河南媒体”里也不准我发帖子。我很恼火,不让我在内部论坛上发就算了,为什么外边的网站也不让我发,管制也太严了。其实,在这之前,我一到报社,就在内部论坛上发了一些对今报办报的一些建议和活动策划,受到了大家的好评。到的第7天就被采访中心的主任(属于报社领导级别)电话打到办公室给叫了过去“接见”,问了我哪个学校的毕业了没有以后有什么打算如此等等,还鼓励说以后多提意见。回头看看,成也发帖,败也发帖!杨老师就私下对我讲,其实报社里也不是那么的简单,刚毕业以后别那么冲动了,有些时候哪怕你说的是对的,但你却妨碍了别人或损害了别人,那么你就会有麻烦的。以后做人要低调,工作要高调,不差于任何人。孙大哥(我是这样称呼他的)常在请我吃饭的时候给我讲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些对我以后的影响是长远的。

第一次见到如此的场景,我吓呆了。哪里还会采访新闻当事人,就跟着他们乱转。等把交警安置住院,我们就离开了。离开时,杨记者问我“你怎么不采访啊?”我说“我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不知道该怎么采访,他们在痛哭啊!”“这算什么啊,以后比这更惨烈的场面多的是!”他有点生气的对我说。接着邱老师也发话了,“你看看你们两个,一个不问一个不拍,以后还这样就不带你们出来了!”我们两个听了,都低着头。

杨海霞老师让我做的第一个稿子就是个大策划,是“重磅阅读”版上的,主题是探讨社会上出现的“啃老族”(就是子女长大了但养活不了自己,不但不赡养父母,反而倒吃父母的年轻一代)问题。她只把选题告诉我,让我去郑州的都市村庄里去采访寻找这样的案例,她也找案例并且采访有关专家。我就一个人到都市村庄里去找,以租房的名义,边谈房子边和房东老太太们聊他们的儿女,让我庆幸的是,我去的每一家都算比较有典型意义,有新闻价值。就这样跑了三个都市村庄,第二天又去了两个街道办事处,问问他们年轻人有多少事业登记,及这些人的基本情况。就这样,光这一个事,跑了4天,写好稿子,等了一个周,稿子终究没有刊登。接着又做了黑龙江某地恢复婚检和大学生可以结婚规定的“重磅阅读”稿,我就一个人去河南财院、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工学院等校园转悠,采访大学生对可以结婚的看法。碰巧遇到了一位来自武汉的大学生,因为他们学校就有一名女大学生结婚了,女孩出嫁当天也也经历了。这真是可遇不可求的没事。但等我回去,被杨老师一提问,才发现自己问的好不详细,许多细节都没有问到。稿子写好就刊登了,但没有署我的名。这个虽然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但还是可以接受的。与此同时,做了其他的一些小稿子。

后来得知我们那篇啃老族报道没有刊登是因为采访中心的领导与我们热线部主任工作思路不和,因为我们这个稿子部主任也参与了就以一些理由给拿下了。与此同时,他们刊登了一篇确实很烂的稿子,我很生气,就在内部论坛上发对刊登的这篇稿子的批评意见,讲了些这篇稿子从选题到采写的种种缺陷。后来,又因为一篇模仿杭州《都市快报》风格的稿子被有象征意义的评为a稿而引起极大争议(大家争议的不是能否学习,而是应该如何去学习,不仅仅是只学到外在的形式)。该稿第一部分是群众来信,诉说了自己乘公交的痛苦经历,说司机态度如何如何不好。第二部分也是结尾仅用了100字左右的“记者核实”,说是核实只是打电话,问了问公交公司,公交公司说若有这样的事,我们一定严肃处理,但他却没有采访当事司机。但由于是所谓的都市快报风格就被评为了a稿。稿子刊登的第二天,一位女同志就来到报社要见记者。我才知道,公交公司有规定因负面事件只要见报,司机就被辞退。一篇小小的稿子,却使一名工人失业了。我又在内部论坛上表示了自己的看法。然后,我就得到了应该承受的东西——部主任一连两次在办公室里传达上面的指示:实习生不准乱发帖子。又告诉我连在“西祠胡同河南媒体”里也不准我发帖子。我很恼火,不让我在内部论坛上发就算了,为什么外边的网站也不让我发,管制也太严了。其实,在这之前,我一到报社,就在内部论坛上发了一些对今报办报的一些建议和活动策划,受到了大家的好评。到的第7天就被采访中心的主任(属于报社领导级别)电话打到办公室给叫了过去“接见”,问了我哪个学校的毕业了没有以后有什么打算如此等等,还鼓励说以后多提意见。回头看看,成也发帖,败也发帖!杨老师就私下对我讲,其实报社里也不是那么的简单,刚毕业以后别那么冲动了,有些时候哪怕你说的是对的,但你却妨碍了别人或损害了别人,那么你就会有麻烦的。以后做人要低调,工作要高调,不差于任何人。孙大哥(我是这样称呼他的)常在请我吃饭的时候给我讲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些对我以后的影响是长远的。

了别,只身南下了。走的时候,因为来的时候是告诉胡总要实习2到3个月的,可我呆了20天就要走,心里没有勇气去见他,给他发了个短信就匆匆地很不好意思到离开了东方今报。

实习小结:记者见证新闻事实时,头脑要冷,心肠要热,方能作好记录时代的职责。许多出现问题的新闻,都是因为我们违背了新闻传播的最基本原则,比如客观、公正、平衡等。做新闻,首先要学会做人,只有这样才是合格的新闻人。

二、八怪文化传播公司阶段(xx年8月—xx年11月)。

8月14日,从商丘出发前,那边告诉要我去泰州,说是主编老家在那里,主编刚好在那办事。售票员居然不知道有泰州,告诉她那时胡总书记的老家,她很不好意思,但查后知道没有票。我就先到徐州,等车到凌晨2点才坐上开往泰州的火车。

15日上午11点到达泰州,后又随同主编夏先生和从北京来的副主编曲先生,到了兴化市的戴南镇。这个镇是不简单,它是中国不锈钢名镇,不锈钢产量据说能占全国的1/3,全镇不锈钢企业达xx家之多,年产值100亿元。到了才知,我们就在这里上班!而一切都没有准备好,于是又和主编大人一起找房子租房子,装卸电脑,一忙就是半个月,整天就是购置家具,搬运东西。上班了才发现,这位夏主编就是中国名记徐祥先生!而所谓的“周刊管理团队是由时代商报、现代快报、信息时报等中层领导加盟”,指的就是他一个人(副主编是在时代商报做过编辑部主任,编辑部主任是现代快报来做兼职的,但他们二人不久就离去了。),因为他确实是在这三家单位都做过。而福利食堂就是我们租的一处民房院落的厨房,当然还雇佣了一位伙食师傅。更让人受不了的是,说这半个月没上班,伙食费就不给大家要了,呵呵!倒挺大方的!就算是民工也不能只管饭吃啊!大家见面,都惊乎上当。但既来之则安之。人家有工作经验的、有已经毕业了的,都忍受了,我也只好忍受。其实他的采编技能确实了得,曾做出许多有影响的报道,但感觉由于性格原因,领导水平也确实不敢恭维本.

上班了,要做所谓的江苏科技报新周刊,其实是私人出钱租用刊号而已。我们就开始从网上收集国内省内新闻,当然还搞了个大型主题报道“走进中国不锈钢名镇”系列。而我呢,分在了编辑部,其实除主编、副主编(干了几天,和主编有分歧,返京了)和编辑部主任之外,就我一个专职编辑。总共也就8个人,曾在一次吃饭是,主编大话我说注册南京八怪文化传播公司,碰巧咱们也是八个人啊!大家好好干,干满三年都有股份。可是,干了不足一个月,由于没有得到预想的戴南镇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了“更大的发展”,举公司搬往广州。

于是,我第一次来到南中国最让我神往的传媒城市。可从广州招聘去戴南的4人,由于只给人家半个月的工资,就全部离去。于是,又一次招聘。来了三个,最后只留下了一个。但由于没人无法开工,我就天天看守公司。每天就吃饭,看购买的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当然,每天研读报纸也有很大收获啊。偶尔也到外边逛逛,去华南师大、暨南大学。其间,受不了主编的气,就辞职离开,最后在主编赶到公交站点的挽留,和为他干到年底就保证我进广州三大报业集团的许诺下,最终留了下来,并且可以说是主编招聘的来了又去的人中,唯一一个为他效劳两个多月时间的人。

文艺新闻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在很多人印象当中,实习,无非是暑期来临前向学校领一张实习表格,暑期结束后把填写了实习单位评估与印章的实习表格交给学校,实习时间长则四个月,短则一两个星期,到实习单位人头还没熟就回来了。

可是,在越显竞争激烈的现实环境中,实习生已经变成成为正式员工前的第一份考卷,当你真正踏出这一步时才发现一切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蒙混过关。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是成为合格实习生的前提。

时间像流水,在不经意中的蹉跎和忙碌中,我的实习生活已经画上了句号。我不敢说这个句号是完美的,只能说我收获了很多。习惯了自由的学生生活,曾在开始的时候,对那么长的的实习时间有犯愁和些许不适应的感觉,觉得这日子是没有尽头,做任何事情都得一板一眼,规规范范。但是,现在回味起来时剩下的只是在实习过程中的各种各样的滋味:有为自己的稿子没写好而烦恼的时候,有为自己的小小成功而窃窃自喜的时候,有为受到领导批评时而生闷气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在成长,但是不可能直接就到达成熟,而只是不断地成长,在成长中不断地接近成熟。很庆幸的是,在实习这段日子里,我成长了不少。同时,又对自我有了一个更为深一层次的认识。

实习生通常是没有工资的,即便是有也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伙食费。很多人说,做实习生,就是变相的廉价劳动力。我不否认这一点,但换个角度思考,我把它看作收获应缴的学费,成功前必要的付出,因为从书本到实践,我完成了这种跨越。原来在课堂上做练习写的稿件,只要能获得老师的认可就行,而一旦进入实际操作,必须要保证所有人都能认可你。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我尽力像一名合格的电视媒体记者靠近。

更重要的是,我从身边的员工身上感受到了什么是职业精神。比如,在学校我们总是习惯于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而真正到了工作中,每个人都会自觉地把前提工作做到最好,因为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我们做不好必定会影响到下一步”,实习老师总是这样告诉我;比如,课堂上老师布置的新闻作业,我写完了就直接交出去,而在实习中,因为一点差错就会直接关联到整个电视台的工作,从稿件到同期视频不检查两三遍我不会放心;再比如,上面布置了一项看上去很辛苦很难完成任务,如果是在学校,我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抱怨和抵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连续好几天加班到很晚,也一定会尽力完成。

实践然后知不足。我发现自己在沟通、交流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在学生时代的时候,并没有有意识地去发展自己在这些方面的素质能力,等到实践的时候,才发觉问题一个接一个的出现。曾经是那么的自以为是,在遭遇了这些事情后,便收起了那种锋芒,变得谦虚低调多了。能够知道天高地厚的人不多,我有幸对此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几个月的实习也让我明白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实习是一段独特的经历,当记者更是一种让人受益匪浅的体验。实习对人是一种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考验,更是对我们的人生态度的衡量。

在这场考验中,我相信从四川音乐学院国际演艺学院文艺新闻班走出去的实习生肯定是经受得住的,我们决不会退缩,我们决不会成为懦弱者,虽然我们可能没有做到最好,但我们肯定是拼尽全力的。

先做人后做事,这是一个社会生存的潜规则,在这次实习的过程中是一样的。在与实习老师,其他的记者,编辑以及电视台领导交往的过程中,我更是深深地体会到了怎样做人、怎样与人交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不可能独立存在,我们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当我以前学习这样的抽象理论的时候,感觉是那么的陌生,而在实践的时候,切实体会到了其中的深刻道理。做事同样重要,这是检测一个人的又一个重要标准。

这样一段充实的体验,改变了我很多的想法的同时,也端正了我的态度。每天朝九晚八的工作生活,锻炼了我的意志,改变了我的不良习惯;我们要积极适应这样的生活、这样的环境,唯有适应我们才会有收获,我们才会有进步,我们才会更加成熟。

文艺新闻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文艺新闻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在很多人印象当中,实习,无非是暑期来临前向学校领一张实习表格,暑期结束后把填写了实习单位评估与印章的实习表格交给学校,实习时间长则四个月,短则一两个星期,到实习单位人头还没熟就回来了。

可是,在越显竞争激烈的现实环境中,实习生已经变成成为正式员工前的第一份考卷,当你真正踏出这一步时才发现一切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蒙混过关。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是成为合格实习生的前提。

时间像流水,在不经意中的蹉跎和忙碌中,我的实习生活已经画上了句号。我不敢说这个句号是完美的,只能说我收获了很多。习惯了自由的学生生活,曾在开始的时候,对那么长的的实习时间有犯愁和些许不适应的感觉,觉得这日子是没有尽头,做任何事情都得一板一眼,规规范范。但是,现在回味起来时剩下的只是在实习过程中的各种各样的滋味:有为自己的稿子没写好而烦恼的时候,有为自己的小小成功而窃窃自喜的时候,有为受到领导批评时而生闷气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在成长,但是不可能直接就到达成熟,而只是不断地成长,在成长中不断地接近成熟。很庆幸的是,在实习这段日子里,我成长了不少。同时,又对自我有了一个更为深一层次的认识。

实习生通常是没有工资的,即便是有也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伙食费。很多人说,做实习生,就是变相的廉价劳动力。我不否认这一点,但换个角度思考,我把它看作收获应缴的学费,成功前必要的付出,因为从书本到实践,我完成了这种跨越。原来在课堂上做练习写的稿件,只要能获得老师的认可就行,而一旦进入实际操作,必须要保证所有人都能认可你。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我尽力像一名合格的电视媒体记者靠近。

更重要的是,我从身边的员工身上感受到了什么是职业精神。比如,在学校我们总是习惯于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而真正到了工作中,每个人都会自觉地把前提工作做到最好,因为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我们做不好必定会影响到下一步",实习老师总是这样告诉我;比如,课堂上老师布置的新闻作业,我写完了就直接交出去,而在实习中,因为一点差错就会直接关联到整个电视台的工作,从稿件到同期视频不检查两三遍我不会放心;再比如,上面布置了一项看上去很辛苦很难完成任务,如果是在学校,我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抱怨和抵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连续好几天加班到很晚,也一定会尽力完成。

实践然后知不足。我发现自己在沟通、交流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在学生时代的时候,并没有有意识地去发展自己在这些方面的素质能力,等到实践的时候,才发觉问题一个接一个的出现。曾经是那么的自以为是,在遭遇了这些事情后,便收起了那种锋芒,变得谦虚低调多了。能够知道天高地厚的.人不多,我有幸对此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几个月的实习也让我明白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实习是一段独特的经历,当记者更是一种让人受益匪浅的体验。实习对人是一种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考验,更是对我们的人生态度的衡量。

在这场考验中,我相信从四川音乐学院国际演艺学院文艺新闻班走出去的实习生肯定是经受得住的,我们决不会退缩,我们决不会成为懦弱者,虽然我们可能没有做到最好,但我们肯定是拼尽全力的。

先做人后做事,这是一个社会生存的潜规则,在这次实习的过程中是一样的。在与实习老师,其他的记者,编辑以及电视台领导交往的过程中,我更是深深地体会到了怎样做人、怎样与人交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不可能独立存在,我们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当我以前学习这样的抽象理论的时候,感觉是那么的陌生,而在实践的时候,切实体会到了其中的深刻道理。做事同样重要,这是检测一个人的又一个重要标准。

文艺新闻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20xx.7~20xx.8

20xx年7月7日,恰逢卢沟桥事变68周年纪念。带着6小时车程后的几分疲倦,我第一次踏上了羊城这片热土。身边的人约好了似的突然齐刷刷地说起了粤语,心里想着要在这样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我的实习心里真的觉得有些迷茫,只能努力瞪大着惺忪睡眼观察着周围的一切,企图马上把广州了解个透。就这一点野心而言,我跟当年鬼子进村地时候的确没什么两样。

等找到房子,简单地安顿下来,第一天就要过去了。阴霾的天空,湿热的空气,拥挤的车流,噪音污染严重超标的市区——这就是我对广州的最初印象。想起白天在街上看到不下50个的黑人联想到非洲的难民营,心里更是陡添了几分惆怅。不过很快我就抵挡不住睡眠的诱惑,在一张席子上睡着了,席子的下面是硬邦邦的水泥地,一台老式的松下空调是房间里唯一的奢侈品。当然,奢侈的东西从来不乏追随者,我亲爱的5个阶级弟兄也在空调下作不规则的卧倒状。

第二天广州下起了小雨,前一天两位广东同学在我面前吹嘘“广州不下雨”的谣言被轻易攻破,没有一点缓冲。而为期一个半月的实习也马上就开始了,一切似乎都来得那么突然。学院的另外10多位同学按照自己的意愿去了不同的栏目,我和曹飞跃却别指定分配到经济频道。后来想想大概是组织上考虑到我的语言问题,心里十分温暖。

新闻人注重效率的确是事实。我们很快有了各自的记者老师。第一次跟记者出去是到广州城郊的一个装修甚是豪华的酒店里拍一个省委宣传部的会议新闻。第一次参加省级会议,心里确实有那么几分激动。但是很快,我的兴奋同样被睡眠轻松打败。两个小时的会议之后,我把刚才搬出来的脚架再装好放回车里,然后跟着记者坐车回台,写好一篇普通的短消息被记者弃用,看着记者在对编机上运指如飞好生嫉妒之后,一天的实习结束了。同学问我这一天都干了什么,我回答得相当精简:“采、写、编。”

当然,我深知“万事开头难”这一真理。因此,第二天我又起了个大早就往电视台跑,在新闻部坐着等待我的记者老师出现。可是,当其他的实习生都争先恐后抱着脚架跟在各自的老师出去以后,我还在那坐着,拿着一张报纸掩饰发呆。到了差不多11点地时候,我给记者老师发了一个信息,才知道他已经出差去了,这几天不回来。这对我实在是个不小的打击。悻悻地吃了几口饭就往住地地方漫步回去了。

古人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我“失习”的第二天,我在新闻部办公室遇到了后来一直带我的管焱子老师。管老师虽然不是记者,只负责摄像,但是多年的新闻从业经历让他有了比我们实习生甚至那些初出校园没几年的年轻记者都老练了很多。平常大伙都叫他“管哥”,他也叫我这么叫他,不过我还是坚持着“管老师”,毕竟这是基本的原则。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我跟着管老师跑了大半个广州城。因为管老师做的比较多的都是民声新闻,所以走街串巷成了家常便饭。虽然没有了豪华酒店的高规格待遇,但是能够听听街坊的心声,了解了解百姓的疾苦倒更让我觉得自然,更觉得安稳。虽然在学校学习到的新闻理论和新闻技巧让我相对于其他学校的实习生有了较多的施展空间,但是通过这段时间的积极实践,我也发现了自己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的不足以及在新闻理念上的片面和狭隘。真的很感谢学院能给我们这次实习机会,让我们这群过惯了校园生活的学生真正地明白和了解了社会新闻。这些经验对于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将是异常宝贵的。

回想这一个半月的实习经历,到现在心里还是非常怀念。想起6个人挤一个不足10平米的空调房的困窘;想起第一次被人塞“红包”时自己的一脸惊慌;想起第一次下车就听见群众高喊“南方台来了”并热烈的鼓掌声时的那份激动和荣耀;想起管老师的手把手叫我用大机时的和蔼笑容;想起光荣;想起梦想。当然,更重要的是要总结一下经验,哪怕是过时的、粗陋的,或许也能发挥一点余热。

一、要有自信——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有自己的优势

暑假是电视台以及其他媒体实习声充斥的季节,在我们实习的新闻部,总共才30多来位记者,就来了20多个实习生。在办公室上座率高的时候,晚去的人几乎找不到地方下脚。如果你表现的过于谦虚甚至软弱,你就会被别人踩在脚下。所以你必须表现的更有自信,事实证明,我们的写作能力可能暂时比不上复旦、北广那种老牌名校的学生,但是我们的实操能力绝对不会逊色于他们,而在以动手为先的电视台,这一块优势足矣。顺便提一下,去电视台实习的不都是新闻学院的学生,如果你因为过于腼腆被一个学商的学生占尽优势,那实在是冤得不行。

当然,需要声明的是,自信的表现并不是猖狂。

二、写作能力仍然要重视——文字能力在任何媒体都是基础

南方台新闻部在评判一条新闻的时候,画面当然是重要因素,但被摆在第一位的仍然是文字。对于同一个事件,怎样抓住事件的关键,简明扼要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良好的文字能力是首要的。新闻部总监在给我们开会的时候也说过更喜欢招收那些在平面媒体干过几年的记者。然而相对于实操能力,文字把握能力是我们较弱的环节,应该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三、不卑不亢——学会与人打交道

其实这和第一点有点重合。除了和其他实习生打交道,怎样和自己的老师处理好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这直接关系着我们的实习质量,说远了,还能为你在以后的实习和找工打好基础。说记者敏感或许并不为过,有些事情处理不好在他们看来可能就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所以,在外面实习,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这不仅仅关乎我们自己,更因为我们代表着学院,代表着汕大。

几点浅薄意见只是自己在实习以来得出的一些感悟,多少有些老套,还是斗胆希望能给后来者一点点启示。

毕业生新闻专业实习报告

实践内容:掌握各种电视广告片、平面广告的制作方法。

实践单位:西安市教育台西安偶像栏目组。

实践目的:通过毕业实习,能够锻炼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扩大交际范围,进一步加深对自身专业的了解,培养对专业外知识的兴趣,增加工作经验与收获,也从中发现自己从未发现的方面,或许需要改正的习惯,更或许是某个被掩盖的亮点,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确立相对现实的目标。结合平时在校学习的专业技能,再加上实践,使之更加完善。另外,我还实践了其他领域的工作,扩展自己的知识面,锻炼提高自己的能力,见识不同的人,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工作,学会怎么做人,与人相处,如何高标准完成一个广告案例,提早适应社会,为今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广告设计师打下扎实基础。

实践过程:

最后一个学期,也是学生生涯中最后一个学期,学校已经没课了,论文和毕业作品也已经基本完成了,就等着找个实习单位实习,毕竟大学三年学的再多,没实践过,那自己什么水平就肯定并不清楚。

2月20号我到了市教育台的西安偶像栏目组工作部。简单的自我介绍后,我和负责实习的余老师说了自己的情况。专业上的、生活上的都谈了一下。然后自己出去找地方住,忙碌的一天……晚上在租来的房子里静静的躺床上想了很多不靠谱的事情,但是并没觉得孤独寂寞。我喜欢这种陌生的感觉,我热爱生活,我渴望未知时期盼新机的等待。

开始上班后我并没有感觉到有很多压力,余老师是个很平和的人,在给我说了制作的流程和方法后,我有时候并不能尽如人意的把交给我的案子完成了。但是公司的同仁更多的是给我提出一些好的更改建议,并且不断的鼓励我。在这种环境中我成长的很快,在做每一个案例时我都在自己的想法基础上听取老师的指导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

因为在学校很难接触到那些专业型的硬件和软件,所以我出去后基本上是一点基础都没有的,譬如摄像机的使用方法、以及视频剪辑方面的知识。当我面对这些新东西的时候,我还是有些小紧张的。我怕完不成领导交给的任务,但是我更加深知我需要勇气需要敢于担当的精神。如果迈不开这一步那么我的实习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坚定信念,开始自己从头学起这些新的知识,尽管这个过程我出了很多错误,可是在老师和同事的帮助下一样样的改正过来了,之后不到两个礼拜我就完全掌握了上面所提到的新知识。回想起来我当时如果没有勇气去担当那些自己薄弱的东西我是不会迅速成长起来的,那么我实习的意义也是没有多大的。

我之前一直深刻的明白一个道理,我认为干工作就是自己品质的体现,我不能只为干工作而干工作。在掌握了工作的方法,完全具备了完成广告的技术后,我就可以单独的完成一些广告案子了,在接到每一个广告案子的时候我都认认真真的去做,在不懂得地方也积极的去问老师,并且和客户沟通广告的表达意图,从而完美的完成工作。就这样我在西安偶像栏目组学习实践了三个月。很庆幸的是我达到了实习的目标,就这样我的实习圆满的画上了一个句号。尽管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很短,但是我却学到了很多学校学不到的东西。专业上的,为人处事上的,我自信的认为我都有很大的提高。我知道了书本的东西和实际操作的距离,也明白干工作是必须要努力的,因为它代表了我们的品质。我们不想也不能把工作干完后,给人家留下的是工作没干好人也不咋样的印象。如果那样就真的太失败了。

实践体会:

第一、面对挑战要敢于担当,直面自己。刚去报道的时候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我很紧张。不知道怎么尽快的融入进去,想过避重就轻的去做那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我想我是在实习,我的实习意义就是来这里给自己充电,学新的东西,掌握自己不熟练的技术。如果不敢担当不敢直面自己的薄弱环节,那么困难永远都是困难的,不会的我永远也不会。于是我积极的去担当那些自己并不熟悉的业务,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去请教老师,询问同事。经过一段时间自己已经完全胜任了各项工作。所以我认为刚出去工作的时候,我们并不一定干的就是自己所擅长的工作,面对复杂的工作任务,陌生的工作环境。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敢于担当、敢于直面自己的薄弱环节,然后有的放矢的去改进,去学习。尽快的融入工作中,迅速的成长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产生价值,而对于用人单位我们才会被认为是可以产生效益的人才。所以我认为这一点很重要。

第二、做事情一定要认真负责。我们大学生在学校里面接触的东西都很正面,离社会是很有一段距离的。所以在工作当中容易理想化,容易产生过于浪漫的想法。但是工作是实际的`,所以我们在干工作的时候遇到一些未预知的困难时候时总是很恼火,这时候就会产生一些消极怠工和敷衍了事态度。我在实习的过程中,有一次公司领导吩咐我做一个公司户外宣传海报。我以前基本没有做户外广告的经验。在纠结了两天后实在是想放弃了,于是就想简单的做一个就成了。可是后来想想,我不能这样。首先领导让我做事儿就是给我机会,如果我敷衍了事,这首先是对领导的不敬,我敷衍领导一次,我可能在领导眼里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那么我以后可能就没什么做事的机会了。其次这样做是对我自己人格品质的践踏。如果一个人担负着别人的信任和希望却让人失望了,这是不可原谅的。这是对自己人格的践踏,这是对自己品质的猥亵。所以我认为做事一定要认真负责,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更多干事的机会,干事情的机会多了,我们成功的机遇也就来了。

第三、刚开始工作时候姿态低一些,要诚恳一些。我刚去公司的时候,很多东西都不会,很多事情也不懂。但是我很诚恳,姿态也很低的去询问同事,请教老师,我发现大家还是很乐意的去帮助我的。公司不管是领导或者同事有事情需要帮忙,只要是我力所能及的我都是在第一时间去提供帮助的。这样就很快的和大家打成一片了,然后那些不懂得知识,不懂的事情也就在这过程知道了,了解了。作为一个新人,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自己的不足,要勤奋些,姿态很低的去做事做人。只有这样才会尽快的融入工作环境,而少走一些弯路。

结语:

这次毕业实习我觉得我完成的很完美,我认为我达到了实习的目的。我学会了很多实用的技术,这为我年底找工作提供了先决条件。实习完后将来进行自己工作的时候就不会那样的目了。并且我实习的这个过程接触了很多人,见识了很多事。我认为我比以前更加成熟了。我想这次完美的毕业实习经历必将对我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从而让我成为一个可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

新闻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学习了新闻专业有一年半的时间,对以后能从事职业十分荣幸,也十分热爱,甚至可以说是的是憧憬。通过对新闻写作和新闻理论以及新闻学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似乎理论缺少了实践也不甚完美,有时甚至只能是空谈。于是在本学期的实习阶段,想通过自己的实践将这些理论与实际的应用相结合,在新闻采编的的实践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特别是新闻写作方面总体把握的能力和新闻敏感。在电视台实习的过程中,通过切身实地的参与,增加对电视节目的策划和录制以及播出整个过程的认知和把握,增加对广播电视的知识,以期能为以后从事新闻职业打下更好的基础。

了解报纸出版的过程、学习新闻写作的采编流程,对其进行分析,并结合所掌握的理论达到提高自己对新闻认识的目的。通过切身实地的参与,增加对电视节目的策划和录制以及播出整个过程的认知和把握。

新闻采编和栏目策划以及录制

1.基本情况:位于x市x区xx路xx号xx大厦(xx新闻报社)xx区xx路x号南楼二层(xx电视台)

2.单位是新闻工协会主办的xx级媒体,创刊于xx年x月x日。作为全国新闻行业的权威性报纸,新闻报的定位是:立足传媒界、报道传媒界、服务传媒界、开拓界内外。由于覆盖了全国各地的报刊、电视台、电台、有线电视台、网络媒体、新闻传媒部门、新闻传媒研究机构,以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宣传广告部门、广告中介单位、传播策划公司、新闻器材产销企业等,新闻报被誉为“媒体中的媒体,新闻中的新闻”。

报纸是一种舆论工具,它对于社会舆论导向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在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和攻关阶段。报纸内容坚持的四个基本点时政新闻是支点,娱乐新闻是亮点,社会新闻是卖点,经济新闻是看点。我有幸在的时政专题部,能够多的了解社会的现状和表象。电视有声色全貌的优势,通俗易懂,受众范围较广。

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实习报告

我不得不承认我的实习更接近于一次独立学习,而不是一份真正的工作。这次xx有线新闻台的实习是我大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经历,xx媒体的工作态度和专业精神让我更加感受到作为一个记者的使命感和态度。

xx新闻台简介:xx新闻台是全球首个全日二十四小时以xx话广播的新闻频道,拥有五百多人的新闻团队,每天xx小时为客户提供最新最快的新闻资讯。xx新闻台更是xx首间建造“全数码新闻中心”的媒体,率先带领xx进入全数码广播。

因为有线新闻台没有在内地落地,所以在之前一直没有看过它的节目。也可以说对它根本不了解。上网所能查到的资料也很有限。对它的了解,也是停留在学院老师对它的介绍。不过,在出发前,多留意有关xx的新闻,看xx和xx电视的新闻,不但助于多了解xx最近的新闻热点,还可以对新闻媒体的制作模式有个初步的了解。

另外,去xx实习临出发前,还要注意检查好自己的证件是不是已经办好,行李是不是带齐。这些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如果不做好,那么就会给实习带来很大的麻烦。

这次能去xx有线电视新闻台实习,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十分难得的机会。因为对于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多实践。多出去外面看看其他地方的媒体运作方式。而在xx这样一个宽松,自由的新闻环境,有线新闻台是我们更进一步学习的理想平台。第一天去新闻台报到的时候,港闻部的采访主任xx先生第一句告诉我们的就是:“你在实习的过程中,能学到什么取决于你的态度。”而且他还补充说,来实习的意义,就是把我们在学校里面学到的东西表现出来,电视台不会从头开始教我们。这翻话,是个指引,也是个提醒,他让我明白到,在以后的五个星期内,能学到什么东西,都是靠自己。而且我们也不仅仅是代表我们自己,我们所代表的也是我们学院,还有他们对内地学生的印象。

港闻部——每天都像是打仗。

说港闻部是整个新闻台最忙碌的地方一点都不为过。每半个小时更新一次的新闻,几乎每一条新闻都要有followup。有时候,一条新闻,又需要几个记者采访不同的部分,而这些新闻又是耽搁不得的。在assigndesk里,真的可以充分感受到什么叫做跟时间赛跑。

在港闻部实习的三个星期里,我们一般都是以观察为主,高等法院,政府总部,教统局和立法院是我跑得最多的地方,其实就是法庭、教育和政务这几个线条的新闻跟的最多。跑多了,也自然而然的跟负责这些方面的记者渐渐熟落起来,看多了他们问问题的形式,以后独自做采访,也上手得比较快。

每天晚上十点左右,记者就要打回台里查自己的assignment,知道自己第二天要采访什么新闻。在新闻量多的时候,一个记者一天内做五条新闻也是很正常的事,这是在内地媒体实习的时候绝对无法想象到的。

而teamwork对于电视媒体来说也是很重要的,这点,在我们上课的时候,也是经常强调的一点。一条新闻的出来,不是记者一个人或者是编辑一个人的功劳。它需要全部人都很优秀,如果是在拍摄环节中,摄影师拍得不好,挤不到好位置,那么无论记者的稿写得有多好,画面不好看,这不是一条好新闻。又或者,如果负责开车的司机,不熟悉路段,稍微开错了几个路口,或者是错了几个红红绿灯位,那么新闻做得再好,被其他电视台先播出了,那也是输了。所以,即便是看起来很小的一个环节,如果这个teamwork里的成员不合作,做得不够好,那么都会直接影响到这条新闻的质量,长远来说,会影响到整个台的形象。这也是为什么新闻台里面不强调英雄主义的原因。

另外,xx的电视新闻有自己的特色和要求。他们不喜欢在新闻中出现具体的时间,这是因为有些重要的新闻在整天甚至隔天都要重播,如果新闻里面出现“今日早上”,“今日下午5点”这样的时间词,就会混淆观众。xx媒体的新闻较之内地短,一般都是每天x分钟。在半个小时的新闻内,所含的资讯量就会加大,也是为了适应xx人节奏快,对资讯的要求快,准,好的习惯。

在观察了三天之后,我得到了第一次自己实践的机会:在一个公开场合上采访教统局局长xxx。

因为在整个实习的过程中,xx教改一直是个热点关关注的新闻,所以每逢教统局长xxx出现的公众场合,都会聚集一大批媒体的记者在外等候。当我到达了会场时,教统局的io(informationofficer)在一开始就说x先生今天大概都不会接受媒体采访了,大家都似乎认为今天也是不不会有收获。但是大家也还是继续等xxx出来,准备突击采访。

教统局的xx又表示说xxx愿意接受媒体的采访。我们又马上把麦克风插上,等待xxx出来接受采访。在采访完毕后,记者们大多数都会聚集在一起,互相参考大家所记录到的笔记和听回录音,来确保自己没有漏掉任何的信息,有些不确定的还会反复问。而相互之间也会参考一下这条新闻怎么报。再打电话回各自的台里向采主报料。在这次报料过程当中,我自己也犯了一个错误,我向采主说xxx没有回应我们问的问题。因为这样的说话,我是听到另外一个媒体的记者这样报料回她的台里的,所以我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想当然的觉得也应该是没有回应的,就这样跟采主说了。采主当时没有说什么,就是叫我把派到的beta带和音频先传回台里,让他听。等新闻出了以后,采主再打给我说,其实xxx从他的问题中已经是回应了我们问的问题了的,只是说得方式比较婉转,所以以后的采访一定要经过自己的分析,要注意听被采访对象回答的问题,如果遇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还要继续跟进下去。有时候,新闻的角度和内涵,就是这样靠记者挖掘出来的。

后来渐渐多了自己采访的机会,每次的采访回来,都会有不同的问题出现,幸好记者们都很乐意帮助我,告诉我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需要改进,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例如说,刚开始采访时,问的问题关联性不够强,不够针对,有时问问题又过于绝对,令到被访对象只回答是或者不是,又或者问完一个问题后没有跟进。这些问题,在课堂上老师都有强调过要避免的,听的时候好像很容易,但是到了自己真正操作的时候,经常都是遇到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题目和采访对象,手忙脚乱,一拿麦克风,学到的东西就丢掉了一半,心里紧张得被访对象回答什么都记不清楚,也无法说按照他们的回答继续跟进问下去。后来自己总结的时候,也认为,在实习的过程中,保持平稳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不能遇到什么自己不熟悉的采访对象时,就慌慌张张的。

港闻部里,给我感受最大的一点就是压力。无时无刻都感受到压力。在xx一个这么小的地方就有那么多的媒体,一条新闻做得好不好,大家都有目共睹。做得好的记者,通常都是行家争相交流的对象,在业内很受尊重。

当一个记者,在体力和脑力上要付出很多,当一个xx的记者,要付出的是双倍的体力和脑力,这也是xx媒体竞争的激烈情况所决定的。

专题部——专供我啃带子的圣地。

专题部一周出两档节目,一个叫《xx》,由xxx主持。专门针对热门的事件,主持和嘉宾一起探讨这个问题。可以是当前的新闻热点,也可以是历史人文,科学技术等等。

在专题部的实习时间只有一周,但是对于我来说,这一周的收获特别的丰富。专题部对于我来说,像是一个巨大的图书馆,让我静下心来吸收他们前人做过的专题片。每天一早上班,我就是抱着一叠有小山高的纪录片,跑去剪片室看。一天下来,可以看差不多x个小时的片,但是自己都不觉得累,反而一边看,满心欢喜的写笔记,抄下他们好的制作方式。一个星期下来,写满了一个笔记本。

有时,在记者们有空的时候,会跟他们交流国内和他们不同的制作方式,看到一些他们做的很棒的专题,例如戏曲、医护前线系列,还有一些国内目前还没有办法涉及的区域的专题片,都会问他们整个制作的方式,如何采访,怎么确定整个片的结构,等等。

在专题部的实习过程中,实践的机会很少。但是在看的过程中,吸收了很多新的知识,新的专题片制作方法。少了出去跑的时间,更可以静下心来回顾实习过程中,自己的不足和把之前来不及消化的东西,重新消化。对于我来说,这一周,也是自己进步最大的一周。

在整个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采访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

实习后感:在实习结束的最后一天,采访主任请我们几个实习生聚餐。在餐上,他对我们说了一番话,我到现在还记得很深刻很深刻。他说,记者这个行业就像是参加一个马拉松比赛,很艰苦,奖品再丰厚也只能到了终点才能拿。起跑的快慢并不重要,在于的是你去跑的这个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有人去帮你,是不是能胜利,都是靠你自己。他曾经见过不少人,在刚起跑的时候,跑得比别人快,但是中途因为诱惑太多,而中途退出,或者是被人追上。相反,有很多一开始跑不快的选手,他们一直都在坚持着,跌倒了再爬起来,跌倒了再爬起来,一直跑到终点。

我想,这段话,不单单是对于一个记者来说,也是对于人生来说的。人生也就是一场马拉松,怎么跑,都在于自己。要送给自己一个怎么样的人生,完全都是靠自己。

应届毕业生新闻专业实习报告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应届毕业生新闻专业实习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习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性的活动,是一个由学校向社会接轨的环节,是学校学习向社会工作转型的一大模块。搞好社会实习工作是很关键的,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从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他经历了无事可做的孩童时代,到学校里忙碌的学生时代,再到以后的社会工作阶段,而实习就像一个链子连着学习和工作。实习是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过程,学习的目的就是运用,就是去指导工作,而实习正好扮演了把学到的文化理论知识正确运用的工作中去的角色。我们必须要做到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用实践去理论。所学的知识只有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体现其价值。实习是一个锻炼的平台,是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

通过实习,我们要努力提高动手的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其不足,然后去反馈到学习中去,会更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新闻学,它主要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它要求极强的动手能力,它所接触的对象是包罗万象的,是各具特色的,是真实的、新鲜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实习给一个初学者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实习教会一名记者怎样去观察事物,怎样去捕捉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怎样用事实说话,怎样才能做到新闻的及时。这些只有在实习中才能深刻体会到什么是抓“活鱼”和“抢”新闻。实习是由课堂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如果能把第一步走好,以后的路自然学会习畅网通。

到新闻单位去实习,主要是要锻炼自己的新闻采访和写作能力,掌握采访的基本方法,掌握新闻及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流程,向那些有经验的记者、编辑学习,交流经验。深入现场去采访,接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刻体会,用真情写出有生命力的新闻作品。新闻学的实习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实地采访只有深入到现场去做实际调查,才能写出有意义的作品,才能懂得采访的基本流程,懂得什么是采访?新闻采访学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强,偏重于应用与操作。实地采访是新闻的`第一课,它是新闻信息采集,新闻报道的第一步。

2、访后写作新闻写作是新闻制作的第二步,是对采访中采集到的信息、新闻事实做进一步加工制作的过程,是对采访的进一步补充。亲自动手采写一些东西,才能更好地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力争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观众去”,把时代精神写到作品中,写一些有价值的事,些一些老百姓关心的事。

3、编辑整理当写完初稿后,编辑,整理和修改稿件是新闻作品的最后一个环节,俗话说:“文怕修改”,只有修改,才能写出精辟的文章。还要提炼新闻主题,因为新闻主题是新闻报道的“灵魂”,可以通过素材的取舍,结构的安排和导语的构思各个方面提炼主题,通过综合思维提炼主题。其次要写好新闻的导语,熟练的运用各种新闻写作的笔法,巧妙的运用各种新闻语言。

4、印刷出版在短短的实习期内,我深入到各地去采访,真正的锻炼自己的采访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提问水平,锻炼了心理素质。真正做到了不怯场,运用自如,现场处理灵活。在采访后写了很多的新闻稿件,熟练地掌握了各种新闻文体的写法,尤其是消息和通讯的写法,包括各种新闻文体,如动态消息、综合消息、人物消息、评述性消息、特写性消息、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人物专访等。还有电视新闻的写作,广播新闻的写作,涉及到了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深刻地认识到了作为一名记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体会到了记者的角色,怎样才能做到记者的“识”“才”“学”、、,认识到了记者和编辑的关系。

通过这次实习,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强了,语言运用能力增强了,写作能力提升了,真正跨出了,走好了新闻道路上的第一步。

毕业生新闻专业实习报告

在学校学了三年的课程,中间利用暑期和课余时间也曾在新闻单位做过短期的实习,只是接触了一些新闻采编而已。从7月大三暑假开始,一直到今年2月大四寒假,前后半年多的时间,作为“全职”实习,收获与以前的短期实习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这半年多,我也没想到,自己会“跑遍大江南北”,这其中有许多人生的机遇,抓住的,失去的,但我觉得抓住和失去都有原来想不到的价值。下面就按时间,以实习时不同的单位来做个总结报告,算是对我毕业实习画上一个句号。

一、东方今报阶段(207月—年8月)。

放假前,托人帮忙与东方今报胡杨副总联系好了实习岗位,一放假,我和新闻班的惠万里就到了今报热线部实习。今报的记者都很年轻,大家关系都好相处,带我的杨海霞记者和与我座位相临的孙旭阳记者对我特别好。

到那后,第一次出去采访是和一位做实习摄影的同学一起跟着杨文哲和摄影记者邱琦去做个车祸稿子。是一位农民开一奔马机动三轮卖菜,可对他们郑州市区是禁止进入的,当在一路口交警要将他们拦下时,农民可能心里一慌,车子没控制住就把交警给撞飞了。我们接到线索时,也没有现场,受伤交警被拉往医院,农民正被带往交警队。我们就直接去了医院。到了医院,受伤交警正接受检查,一名女士扶着一名儿童(交警的女朋友和外甥)都在哭泣,哭声充满了惊恐。

第一次见到如此的场景,我吓呆了。哪里还会采访新闻当事人,就跟着他们乱转。等把交警安置住院,我们就离开了。离开时,杨记者问我“你怎么不采访啊?”我说“我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不知道该怎么采访,他们在痛哭啊!”“这算什么啊,以后比这更惨烈的场面多的是!”他有点生气的对我说。接着邱老师也发话了,“你看看你们两个,一个不问一个不拍,以后还这样就不带你们出来了!”我们两个听了,都低着头。

杨海霞老师让我做的第一个稿子就是个大策划,是“重磅阅读”版上的,主题是探讨社会上出现的“啃老族”(就是子女长大了但养活不了自己,不但不赡养父母,反而倒吃父母的年轻一代)问题。她只把选题告诉我,让我去郑州的都市村庄里去采访寻找这样的案例,她也找案例并且采访有关专家。我就一个人到都市村庄里去找,以租房的名义,边谈房子边和房东老太太们聊他们的儿女,让我庆幸的是,我去的每一家都算比较有典型意义,有新闻价值。就这样跑了三个都市村庄,第二天又去了两个街道办事处,问问他们年轻人有多少事业登记,及这些人的基本情况。就这样,光这一个事,跑了4天,写好稿子,等了一个周,稿子终究没有刊登。接着又做了黑龙江某地恢复婚检和大学生可以结婚规定的“重磅阅读”稿,我就一个人去河南财院、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工学院等校园转悠,采访大学生对可以结婚的看法。碰巧遇到了一位来自武汉的大学生,因为他们学校就有一名女大学生结婚了,女孩出嫁当天也也经历了。这真是可遇不可求的没事。但等我回去,被杨老师一提问,才发现自己问的好不详细,许多细节都没有问到。稿子写好就刊登了,但没有署我的名。这个虽然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但还是可以接受的。与此同时,做了其他的一些小稿子。

后来得知我们那篇啃老族报道没有刊登是因为采访中心的领导与我们热线部主任工作思路不和,因为我们这个稿子部主任也参与了就以一些理由给拿下了。与此同时,他们刊登了一篇确实很烂的稿子,我很生气,就在内部论坛上发对刊登的这篇稿子的批评意见,讲了些这篇稿子从选题到采写的种种缺陷。后来,又因为一篇模仿杭州《都市快报》风格的稿子被有象征意义的评为a稿而引起极大争议(大家争议的不是能否学习,而是应该如何去学习,不仅仅是只学到外在的形式)。该稿第一部分是群众来信,诉说了自己乘公交的痛苦经历,说司机态度如何如何不好。第二部分也是结尾仅用了100字左右的“记者核实”,说是核实只是打电话,问了问公交公司,公交公司说若有这样的事,我们一定严肃处理,但他却没有采访当事司机。但由于是所谓的都市快报风格就被评为了a稿。稿子刊登的第二天,一位女同志就来到报社要见记者。我才知道,公交公司有规定因负面事件只要见报,司机就被辞退。一篇小小的稿子,却使一名工人失业了。我又在内部论坛上表示了自己的看法。然后,我就得到了应该承受的东西——部主任一连两次在办公室里传达上面的指示:实习生不准乱发帖子。又告诉我连在“西祠胡同河南媒体”里也不准我发帖子。我很恼火,不让我在内部论坛上发就算了,为什么外边的网站也不让我发,管制也太严了。其实,在这之前,我一到报社,就在内部论坛上发了一些对今报办报的一些建议和活动策划,受到了大家的好评。到的第7天就被采访中心的主任(属于报社领导级别)电话打到办公室给叫了过去“接见”,问了我哪个学校的毕业了没有以后有什么打算如此等等,还鼓励说以后多提意见。回头看看,成也发帖,败也发帖!杨老师就私下对我讲,其实报社里也不是那么的简单,刚毕业以后别那么冲动了,有些时候哪怕你说的是对的,但你却妨碍了别人或损害了别人,那么你就会有麻烦的。以后做人要低调,工作要高调,不差于任何人。孙大哥(我是这样称呼他的)常在请我吃饭的时候给我讲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些对我以后的影响是长远的。

在学校学了三年的课程,中间利用暑期和课余时间也曾在新闻单位做过短期的实习,只是接触了一些新闻采编而已。从2005年7月大三暑假开始,一直到今年2月大四寒假,前后半年多的时间,作为“全职”实习,收获与以前的短期实习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这半年多,我也没想到,自己会“跑遍大江南北”,这其中有许多人生的机遇,抓住的,失去的,但我觉得抓住和失去都有原来想不到的价值。下面就按时间,以实习时不同的单位来做个总结报告,算是对我毕业实习画上一个句号。

一、东方今报阶段(2005年7月—2005年8月)。

1

新闻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更重要的是,我从身边的员工身上感受到了什么是职业精神。比如,在学校我们总是习惯于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而真正到了工作中,每个人都会自觉地把前提工作做到最好,因为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我们做不好必定会影响到下一步”,实习老师总是这样告诉我;比如,课堂上老师布置的新闻作业,我写完了就直接交出去,而在实习中,因为一点差错就会直接关联到整个电视台的工作,从稿件到同期视频不检查两三遍我不会放心;再比如,上面布置了一项看上去很辛苦很难完成任务,如果是在学校,我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抱怨和抵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连续好几天加班到很晚,也一定会尽力完成。

实践然后知不足。我发现自己在沟通、交流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在学生时代的时候,并没有有意识地去发展自己在这些方面的素质能力,等到实践的时候,才发觉问题一个接一个的出现。曾经是那么的自以为是,在遭遇了这些事情后,便收起了那种锋芒,变得谦虚低调多了。能够知道天高地厚的人不多,我有幸对此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几个月的实习也让我明白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实习是一段独特的经历,当记者更是一种让人受益匪浅的体验。实习对人是一种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考验,更是对我们的人生态度的衡量。

在这场考验中,我相信从四川音乐学院国际演艺学院文艺新闻班走出去的实习生肯定是经受得住的,我们决不会退缩,我们决不会成为懦弱者,虽然我们可能没有做到最好,但我们肯定是拼尽全力的。

先做人后做事,这是一个社会生存的潜规则,在这次实习的过程中是一样的。在与实习老师,其他的记者,编辑以及电视台领导交往的过程中,我更是深深地体会到了怎样做人、怎样与人交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不可能独立存在,我们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当我以前学习这样的抽象理论的时候,感觉是那么的陌生,而在实践的时候,切实体会到了其中的深刻道理。做事同样重要,这是检测一个人的又一个重要标准。

这样一段充实的体验,改变了我很多的想法的同时,也端正了我的态度。每天朝九晚八的工作生活,锻炼了我的意志,改变了我的不良习惯;我们要积极适应这样的生活、这样的环境,唯有适应我们才会有收获,我们才会有进步,我们才会更加成熟。

对于未来,我想现在不能说我已经完全有了清晰的思路,但是我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在平坦的大道上迈出下一步并不难,你只需要向前走就是了,可是在十字路口的任何一步都有可能影响大局,所以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最后我衷心祝福我亲爱的05文艺新闻班的同学,未来的路上一路顺风,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个夏天,烈日照常,炙热的阳光烘烤着这片红色的土地——南昌;这个暑假,理论践行,鸿程彼岸,您我共运——xx传媒。

来到鸿运,开始的心情是忐忑的。对于一个陌生的环境,该怎么去融入,该怎么去适应?可是,相处下来,发现这完全不是问题。因为这是一支有着朝气和活力的年轻团队。年龄也相差不了多少,该活泼的时候很疯狂,该严肃的时候很认真,这就是他们的风格。

一个月的时间很短,但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很愉快。每一次面对早起,面对那段要走的长长的路,面对拥挤的公交车,这些总是让我身心疲惫。可是一到公司,愉悦轻松的气氛总是让心情从多云硬是转成了大晴天。所以,在舒适的办公环境中,一天总是悄悄地就过去了。转眼,时间已经过了一个月。

公司最有特色的就是午餐时间。一大群人围着桌子吃饭,很有那种大家庭的感觉。时不时来点小笑话,开个小玩笑,但笑过之后别忘了夹菜,否则稍不留神,眼前就只剩空盘子了。虽说有点夸张,但是年轻的一代是不拘小节的,自然对于自己喜欢的就竭尽全力去得到,这也是一种个性。

实习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既能把理论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又能从实践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来到鸿运,一开始左老师就问了,你来这里想学到什么?可我不知道该怎么来回答。见状,老师语重心长的说道:“知道自己想学什么,才能跟对自己的老师,才能有确定的方向,学习需要的东西。否则,盲目的在公司里,只能是混混就过了。”这是老师给我上的第一课。

于是,我确定了几个学习目标:1.学习文案策划,文字编辑,锻炼自己的文字功底。其实对于学习新闻专业的人来说,不管以后从事那个行业,最终别人还是会把你当新闻人来看,考验的也就是文字功底强不强。这一点很确定,因此,来到鸿运,首先就是要锻炼好我的文字功底。2.学习如何为人处事,体验职场生活。在每一个新的环境中,最重要的就是人际关系,如何和身边的人相处,如何维系自己的人际关系。这里的学问很多,也很重要。鸿运给我的印象就是,大家就是一个团队。正如鸿运语录说的:我们要打造的是一个英雄般的团队,而不是团队中的英雄。3.学习如何思考,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思维方式是很重要的,在工作中,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学习,这就考验着工作的能力。4.学习一些设计软件,例如ps等软件。虽然在学校有过接触,有过初步的学习,但没有应用到实践中,学习的也是一些皮毛的东西。在鸿运,有优秀的平面设计师,还有号称“ps神”的熊哥,他们的技术是值得学习的。

给自己确定目标之后,就知道自己到底该往哪个方向走。在工作中学习文案策划;在相处中学习为人处事;在开会中学习如何进行思考;在培训课上学习了平面设计。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月,要学的东西很多,但是有了学习目标,学习起来也变得更加的顺利。

对于实习生,公司总是很照顾。“来了就要让我们的实习生学到东西,不能一个月过去了,让他们空手而回。”彭总这样对公司的人说,“每一个职员都是他们的老师,必须要做好表率。”这句话让我觉得,作为实习生还是很受上级领到重视的,心里很是高兴。彭总还亲自给我们上培训课,教授ps软件的操作和一些平面设计方面的知识。

我们是一个团队。

7月份的工作重心是家教中心和军事夏令营的开展。这两项工作都是比较辛苦的,尤其是前期的宣传工作。需要公司人员的互相配合和努力。当然刚来公司,出去外面锻炼一下,体验一下跑市场的工作也是很有必要的。这能锻炼毅力、耐力和能力。

我的工作是和占老师去外面发宣传单页,在小区摆点设摊。真正的为家教中心和军事夏令营造势。顶着烈日,用微笑和热情发放着每一张精心设计制作的宣传单页和报纸。虽然有时候别人都不理睬,甚至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你,但是还是一直坚持着。有时候遭遇到这样的眼神,心情总是不由自主的变得低落,但是占老师总是很乐观的安慰我。这点真的非常感谢他。这让我知道了做每一件事情都不是那么容易的,总是会遇到各种的困难和挫折,但是不能放弃,一定要坚持。坚持下去这就是一种资本。

我们在外面进行宣传的时候,办公室的成员也没有歇着,也忙着各种宣传单页的制作,忙着接待前来报名的家教老师。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利,因为一个优秀的团队就是这样的。大家各司其职,互相配合。我们的理念就是打造一个英雄般的团队。

这让我知道了,每一个项目的成功都有一个优秀的领到者和一个英雄般的团队。身为个人必须要有能力,身为团队必须要有互相配合和合作的团队精神。在工作中,尤其需要合作精神,一个人是无法做好的。因此,和鸿运在一起,我们就是一个优秀的团队。

一日三省之精神。

每一次的会议,都会有汇报工作这一项。其实大家在汇报工作的时候,也是最好的学习时机。这都是他们的实践成果,都是用行动来证明的。每一次的会议都是一堂生动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这能让我学习到他们是怎么做事的,在工作中是如何克服那些困难的。学习他们的工作和思维模式。虽然这有点虚,但是确实是这样,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的学习才能我们建立一套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做事的模式。

在学校的时候,理论的东西学习得比较多,对于真正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还是应该在实践中解决。在公司,有早间会议。每一个人回顾昨天做过的事情,也知晓今天所要完成的任务。今日事今日毕。

“一日三省”,不仅在工作中是如此,在学习中也一样。每天都对自己的所要完成的任务规划好,对昨天学习的进行反思。这样才能知道自己到底学到了什么,有没有学好。对于没有学到位的继续进行学习或者是有计划的安排自己的任务。

学习的老师。

公司的每一个人都是我的老师。因为他们教给了我所欠缺的东西。严肃中带点可爱的彭总是培训老师,在ps学习课堂上,他讲授的知识是以前老师所没有讲过的东西。讲得更加细致和深入。每一堂课他都有认真准备,今天讲什么,怎么讲。我感觉彭总真的很有当一个好老师的潜质。上到高层领到的教导,下到每个公司职员,他们都有教会我很多的东西。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可爱的崔主任,她的细心和热情的态度对我的影响也很大。其实,每一个人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东西。

在公司真的学习到了很多的东西。虽然时间短暂,也可能现在看不到什么大的改变,但是我相信在公司,在每一个老师身上学到的东西都将会对我以后的人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实习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学到东西,这才让实习没有失去意义。我想这次在鸿运的实习经历会是我一生的珍藏。

在此非常感谢这群年轻又可爱的老师们。是你们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是你们让我明白了很多我不曾知道的道理。

一个月很快就过了,在很累的时候有过放弃实习的时候,但是我学会了坚持,以前总在倒数着日子,可现在要离开大家真的有点舍不得。我永远不会忘记大家对我的关心和照顾。再次对可爱的大家说声谢谢!

新闻专业毕业生实习报告

大学生实习可以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以下是本站小编为您整理的“新闻专业毕业生实习报告”,供您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本站查看。

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姓名:xx学号:xxx。

一、实习目的:通过这次在xx电视台的实习,我不得不承认我的实习更接近于一次独立学习,而不是一份简简单单的工作。这次在xx市xx区广播电视台的实习是我大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经历,该台的工作态度和专业精神让我更加感受到作为一个记者的使命感和态度。实习期间让我学到很多,让我受益匪浅。这次实习不仅在专业技术方面,更多的是社会交际和为人处事方面都为我上了堂精彩的课。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参加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很少。平时我在工作只是采访帮忙写写稿子,几乎没用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修改稿件时,我只能在自己以前的基础上努力自学尽快掌握有关新闻学的知识。平日里勤动脑、动手、好学多问。

二、实习时间:xx年2月3号----xx年4月5号。

三、实习地点:xx省xx市xx区广播电视台。

四、实习单位和部门:xx省xx市xx区广播电视台隶属xx市xx区广播电视局,是全额拨款政府事业型单位.电视台由新闻部,专题部,节目部,广告部,后期编辑制作部,组成,是xx市xx区权威的信息宣传部门,xx区党和政府的喉舌,xx区宣传和文化传播的重要门户。其中的《xx新闻》。网站《xx在线》都是该台的品牌栏目。

五、实习内容。

这次能去xx区广播电视台实习,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十分难得的机会。因为对于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多实践。多出去外面看看其他地方的媒体运作方式。在一开始到台里报道的时候,我被分到了电视台的新闻部实习,带我实习的是副台长新闻部部长陈莹以及原新闻部主任(现任台长助理)李孝强主任,以及副主任(现任新闻部主任)杨国辉。对于新闻部,永远都是电视台最忙碌的部门,是整个新闻台最忙碌的地方一点都不为过。每几个小时更新一次的新闻,几乎每一条新闻都要有followup。有时候,一条新闻,又需要几个记者采访不同的部分,而这些新闻又是耽搁不得的。在新闻部里,真的可以充分感受到什么叫做跟时间赛跑。,我们一般都是以会议采访为主,区政府会议和政务这几个线条的新闻跟的最多。跑多了,也自然而然的跟负责这些方面的记者渐渐熟落起来,看多了他们问问题的形式以及会议采访拍摄的技巧和方法,为以后独自做采访,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参加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很少。平时我在工作只是采访帮忙写写稿子,几乎没用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修改稿件时,我只能在自己以前的基础上努力自学尽快掌握有关新闻学的知识。平日里勤动脑、动手、好学多问。明白了许多以往不知道的东西,了解了许多平时学不到的东西,比如新闻作品的信息含量问题:新闻作品的信息应该丰富而力避芜杂,这就涉及到了新闻信息的纯度问题。编辑人员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些来稿内容丰富却庞杂无序,必须经过精心的加工才能采用。这样的稿件,信息含量不小,但是排列无序,有时是几个方面的内容糅杂交错;编辑的加工修改,就是要提高稿件的信息纯度,使一篇稿件中的信息指向明确,排列有序。新闻信息的另一个衡量指标,是它清晰度。好的新闻作品,应该是要素完整,交待清楚,让人一读就能明明白白,了解新闻事实,懂得来龙去脉。而信息清晰度低作品,不仅不利于读者知晓事实,达不到新闻传播的目的,还必然降低读者对新闻作品的信任度。因此,新闻写作最忌模糊,越是清晰明白的新闻作品,它的信息含量才越高。新闻作品只有被阅读才有意义,新闻信息只有被接受才能实现它的价值。新闻信息的可接受状况与接受对象的思想水平、文化素养,与传播媒体的总体格局直接相关。

必须符合新闻的定义,即新近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对一件事情首先要考虑他是不是新闻,是一条怎么样的新闻。第二,必须从大局出发写稿件。即这条新闻写出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其中影响包括积极的和负面的。要想办法把新闻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有损于国家、党和人民利益的新闻坚决不能写。第三,要体察民情,关注民生,替老百姓说话,办事,这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新闻。同时,也是一个记者的职业道德所在。第四,必须要有新的突破。现在的新闻无论从题材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似乎再有创新突破很难,其实不然。很多好的线索好的新闻都隐藏在百姓们关心反映的小事中。报道大量不为人所知的内幕,在内容上进行了突破创新,是很可贵的。

时政新闻的写作是有它自己的一套的,时政新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会议报道。会议新闻的标题是比较好定夺的。这是因为当记者在分配任务时就已被告知要去某地进行关于什么内容的会议采访,而此次会议的主题既是这里的关于什么内容了。接着导语的写作即为“某月某日,我市在某地召开什么会议,某某重要领导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请看报道:”究其规律即为联系标题进行更[文章来日中国报告网]为详细地描述而已了。正文中内容既是体现导语中“谁作了重要讲话”的逻辑关系——详摘该领导所讲的内容,而其内容的引出又有一定的套路:“职位姓名指出职位姓名强调职位姓名要求”若是这三者共同使用则后二者的“职位”不需要“姓名”可要也用“他/她”取而代之的。写完正文后,按照新闻写作中“倒金字塔式”的写作规律,那么最后一段则是次要内容了如写其他次要的与会人员的出席等等。

三是如何拍摄时政新闻。以拍摄会议现场为例,进入会议现场先从会场的大标幅和全会场开始取景,接着对出席此次会议的重要领导取特写镜头,之后从会场的四个角及中部斡全景取景,全排,一排中的二,三个进行拍摄而其中的特写镜头中的人物在像机的镜头中所占大小又有许多的学问,在此不便详述。

四是如何制作一条新闻。这部内容不是我的专长,因此只是学了点皮毛而已,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告诉我如何使用这些机器以及这些机器是干什么的,有一点要紧记的是根据新闻稿子来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新闻图片而且图片的出现时间只需几秒便可。

以上四项内容便是我此次实习的内容,是将新闻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同时新闻工作也成了我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个中的教训和启迪则是更深的。

六.实习总结:

实习,就像进了社会大熔炉一般,就算在学校是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在社会里自己就像是空气中一粒微小的尘埃,也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识的匮乏。实习这几个月期间,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体验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积累各方面的经验,为将来自己就业之路做准备。千淘万漉辛辛苦,但也要摩拳擦掌,做好又一次投身熔炉的准备。在经过了几个月的考验和锻炼之后,相信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实习是很吃苦的,尤其是在媒体实习,在这种环境之中我深深的感到了未来的就业压力,不学就要被淘汰,竞争是无处不在,在这仅有的最后一学期之中,要好好的学习理论知识,为将来的工作打好基础。在本次实习中,同时也暴露出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作为电视台记者所要携带的设备比较多而且杂,要是忘了带上足够的电池与磁带那造成的后果是比较严重的,任务完不成是肯定的,同样挨批也是少不了的,这样的过失我是犯过几次的,这就说明我不够细心,考虑不够周全,准备不充分,遇事不能冷静,从容不迫。记者的高写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对记者采访成果的纪录,而我对新闻写作的各种体裁认识不够清楚,不能较好地掌握其中的技巧,常导致我无法按要求写作,给我和老师带来了许多的麻烦,同时也让我下决心努力改正错误,弥补不足提高自己的能力。

通过这段时间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在与电视台领导和同事交流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技巧与做人的道理。在这里我衷心感谢台里领导和同事们的不吝赐教与大力支持帮助。谢谢你们!

新闻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这个社会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很残忍的,尤其是对我们大学生,新闻专业毕业生实习报告。人才泛滥似乎成为了市场的主流,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难上难,所以对于实习我们似乎就更应该重视了,因为这个社会容不下没有经验的我们,所以一直坚持要实习。要让自己更充实,这样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实习的时间是很短暂的,有好多东西都需要去学好,辛苦但又快乐。终于在考虑了好几个星期之后,今天终于真的提出结束在中央电视台《体育新闻》节目的.实习,说句心里话有点不舍。从一个只有满腔热情的热爱体育的学生到一名初步掌握体育新闻制作的实习编辑,这里留下了我成长的足迹,这里有毫无保留的前辈,刚刚熟悉的朋友和那永远弥漫的笑声和欢乐,还有知识和经验。

从200x年x月来到这里不知不觉已经二个月了,时间过得真快,记得刚来的那天,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我坐在大家面前,心中满是忐忑。中央电视台的《体育新闻》一直是我最钟爱的节目,而今天也要加入她了,虽然只是实习,但这其中的喜悦尤其充实,让我有些不敢相信。于是在心中我默默的想,一定要努力不要让机会白白溜走。机遇是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于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我用眼睛用嘴学习,虚心多看多问多学,渐渐的了解了新闻的制作过程,而且最后我还发现我可以帮得上忙了。从写口播到给被人打下手,到自己制作一条新闻,能力和自信在我的体内共同增长。终于在第二个星期里,我的处女作播出了,看着自己已经看了好几遍的新闻终于上了大屏幕,想象着无数观众坐在电视机前看着这条新闻,我突然有了一些复杂的感想。我为自己的进步感到欣慰,对前辈们的信任充满感激,同时也感到了压力,为上亿观众服务我要更加努力。这样的信念一直鼓励我,督促我。二个月来我共制作新闻百余条,虽然有些并没有播出,但我都把他们作为锻炼,可以说这些新闻就是我向更高处攀登的垫脚石,踩在它们上面我发现我可以看得更远。渐渐的我开始融入了这个团结战斗的集体,我常常想象自己就是他的一员而不只是一名过客。把他想成自己而不是别人!

最后还是得选择离开,因为学校还有好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处理,真的很想对这几个月说声感谢,感谢她把我从无知拉到了懵懂,然后在慢慢的从懵懂到有一定的基础,到有经验。

新闻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两个月时间,我在《xxx报》社实习,这是我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每天在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上班期间要认真准时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能草率敷衍了事,凡事得谨慎小心。

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从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更好的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初步的知识。

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亲身感受到由一个学生转变到一个职业人的过程。

本次实习对我完成毕业实习报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0xx年x月x日-x月x日。早上9点上班到12点,下午2点上班到6点。

xx省xx市xx路xxx厦x楼

《xxx报》社。

关于《xxx报》,由xxx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主管、xxx报社主办,是一份周报,每周三出稿,周四见报,所以,相比日报,就不会那么忙碌与紧张。对于我这个初学者来说也蛮好的,至少不会有太大的压力。报社里现在的工作人员将近20人,有采编部、广告部、办公室、美编部等,虽然比不上大报,但也很不错了,而且正在向大报靠近。而我实习的部门就是采编部。

"天下英雄皆我辈,一入江湖立马催。"从学校到社会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领导,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

实习过程中有件事对我触动挺大的。当我满怀信心第一天上班,我刚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一个同事就问我:"你学什么专业的?"答曰新闻学。"你会写稿子吗?写过稿子吗?"看着他那一脸茫然与不屑,任何解释都是多余的,我决定用实际行动证明给他看看。

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我总是不失时机地展现自己,工作中领导安排给我的写稿和改稿,以及校稿的任务,我都认认真真的完成,从来不敢马虎。工作一两年胜过十多年的读书。两个月的实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关于做人,做事,做学问。

"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参加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很少。平时我在修改稿件时,只能在自己以前的基础上努力自学尽快掌握有关新闻学的知识。平日里勤动脑、动手、好学多问。

我学过《新闻采访教程》,里面有个引用"事先有研究、有准备,是采访深入、效率高的关键"。在实际采访活动中,我深刻感受到访前准备的重要性。无论是哪个记者老师,在出访前必定会通过各种手段了解采访对象。因为接到通知很突然,对这方面的资料没有准备。所以临时在网上查了一些相关信息,还好在开幕前赶到了现场。现场咨询了很多工作人员,拍了一些照片,拿了很多资料,了解了不少事情。那次采访很成功,有了采访的侧重点,避免了无谓的话题。

后来渐渐多了自己采访的机会,每次的采访回来,都会有不同的问题出现,幸好记者们都很乐意帮助我,告诉我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需要改进,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例如说,刚开始采访时,问的问题关联性不够强,不够针对,有时问问题又过于绝对,被访对象只回答是或者不是,又或者问完一个问题后没有跟进。这些问题,在课堂上老师都有强调过要避免的,听的时候好像很容易,但是到了自己真正操作的时候,经常都是遇到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题目和采访对象,手忙脚乱,心里紧张得被访对象回答什么都记不清楚,也无法说按照他们的回答继续跟进问下去。

后来自己总结的时候,也认为,在实习的过程中,保持平稳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不能遇到什么自己不熟悉的采访对象时,就慌慌张张的.。

我们需要在平淡的事实中挖出吸引眼球的部分,不仅仅要靠平时的磨练,更需要对整个事件的"了如指掌"。况且是周报,无论什么新闻都不能依照日报的样式那么简单,而是应该深入调查研究,写出深度,写得深刻。

1、实习工作的总结

实习过程中点点滴滴和滴滴点点的真实和刻骨铭心让自己经历了一个逐渐成熟的心路历程。知道自己在社会这个大坐标轴上还在原点的左边,需要加大马力才能真正成为原点右边的一份子。

这两个月的实习,我参与了不同的活动,记者采访、写稿、参与策划等,对领域内的各个岗位都有所了解,目的是为了更加了解媒体人。最重要的是真实地感受自己的差距和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通过这次实习,我感受到了压力,感觉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要弥补的东西也不少。

我曾经觉得新闻专业没有什么好学的,尤其疏忽理论知识的学习。现在我发现其实我们新闻人每做一步,当中都有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影子。而且知识面也是必要的。因为无论是采访,还是采访前的寒暄,都需要一定的知识面和对该行业知识的了解。虽然临时准备很重要,但是也绝对不能忽视平时准备这样的一个积累的过程。

2、实习工作的体会

在整个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采访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

从实习的开始到实习的深入,再到实习的结束,我进一步了解了自己,有了自己的一个理想定位,一个今后的计划打算。努力改变自己,努力提高自己,努力让自己适应,让自己发光。

记者这个行业就像是参加一个马拉松比赛,很艰苦,奖品再丰厚也只能到了终点才能拿。起跑的快慢并不重要,在于的是你去跑的这个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有人去帮你,是不是能胜利,都是靠你自己。

人生也就是一场马拉松,怎么跑,都在于自己。要送给自己一个怎么样的人生,完全都是靠自己。

新闻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而teamwork对于电视媒体来说也是很重要的,这点,在我们上课的时候,也是经常强调的一点。一条新闻的出来,不是记者一个人或者是编辑一个人的功劳。它需要全部人都很优秀,如果是在拍摄环节中,摄影师拍得不好,挤不到好位置,那么无论记者的稿写得有多好,画面不好看,这不是一条好新闻。又或者,如果负责开车的司机,不熟悉路段,稍微开错了几个路口,或者是错了几个红红绿灯位,那么新闻做得再好,被其他电视台先播出了,那也是输了。所以,即便是看起来很小的一个环节,如果这个teamwork里的成员不合作,做得不够好,那么都会直接影响到这条新闻的质量,长远来说,会影响到整个台的形象。这也是为什么新闻台里面不强调英雄主义的原因。

另外,香港的电视新闻有自己的特色和要求。他们不喜欢在新闻中出现具体的时间,这是因为有些重要的新闻在整天甚至隔天都要重播,如果新闻里面出现“今日早上”,“今日下午5点”这样的时间词,就会混淆观众。香港媒体的新闻较之内地短,一般都是每天1分钟到1分半钟。在半个小时的新闻内,所含的资讯量就会加大,也是为了适应香港人节奏快,对资讯的要求快,准,好的习惯。

在观察了三天之后,我得到了第一次自己实践的机会:在一个公开场合上采访教统局局长李国章。

因为在整个实习的过程中,香港教改一直是个热点关注的新闻,所以每逢教统局长李国章出现的公众场合,都会聚集一大批媒体的记者在外等候。当我到达了会场时,教统局的io(informationofficer)在一开始就说李先生今天大概都不会接受媒体采访了,大家都似乎认为今天也是不会有收获。但是大家也还是继续等李国章出来,准备突击采访。

教统局的io又表示说李国章愿意接受媒体的采访。我们又马上把麦克风插上,等待李国章出来接受采访。在采访完毕后,记者们大多数都会聚集在一起,互相参考大家所记录到的笔记和听回录音,来确保自己没有漏掉任何的信息,有些不确定的还会反复问。而相互之间也会参考一下这条新闻怎么报。再打电话回各自的台里向采主报料。在这次报料过程当中,我自己也犯了一个错误,我向采主说李国章没有回应我们问的问题。因为这样的说话,我是听到另外一个媒体的记者这样报料回她的台里的,所以我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想当然的觉得也应该是没有回应的,就这样跟采主说了。采主当时没有说什么,就是叫我把派到的beta带和音频先传回台里,让他听。等新闻出了以后,采主再打给我说,其实李国章从他的问题中已经是回应了我们问的问题了的,只是说得方式比较婉转,所以以后的采访一定要经过自己的分析,要注意听被采访对象回答的问题,如果遇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还要继续跟进下去。有时候,新闻的角度和内涵,就是这样靠记者挖掘出来的。

后来渐渐多了自己采访的机会,每次的采访回来,都会有不同的问题出现,幸好记者们都很乐意帮助我,告诉我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需要改进,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例如说,刚开始采访时,问的问题关联性不够强,不够针对,有时问问题又过于绝对,令到被访对象只回答是或者不是,又或者问完一个问题后没有跟进。这些问题,在课堂上老师都有强调过要避免的,听的时候好像很容易,但是到了自己真正操作的时候,经常都是遇到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题目和采访对象,手忙脚乱,一拿麦克风,学到的东西就丢掉了一半,心里紧张得被访对象回答什么都记不清楚,也无法说按照他们的回答继续跟进问下去。后来自己总结的时候,也认为,在实习的过程中,保持平稳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不能遇到什么自己不熟悉的采访对象时,就慌慌张张的。

港闻部里,给我感受最大的一点就是压力。无时无刻都感受到压力。在香港一个这么小的地方就有那么多的媒体,一条新闻做得好不好,大家都有目共睹。做得好的记者,通常都是行家争相交流的对象,在业内很受尊重。

当一个记者,在体力和脑力上要付出很多,当一个香港的记者,要付出的是双倍的体力和脑力,这也是香港媒体竞争的激烈情况所决定的。记得年前在维多里亚公园,做特首曾荫权的直播的时候,记者和摄像师就像洪流一样,围着曾荫权,大家都是想要抢到一个好位置,我和同行的记者都被踩烂了鞋子,甚至连裤子都被扯破了。

专题部――专供我啃带子的圣地。

专题部一周出两档节目,一个叫《香港刺针》,由梁文道主持。专门针对热门的事件,主持和嘉宾一起探讨这个问题。形式有点类似凤凰台的《锵锵三人行》,不过不同的是,《香港刺针》的节目里面还会插入记者对这个谈论的题目做制作的外拍,另节目的内容更加丰富,而不是单纯的talkshow。另外一个是《时事宽频》,是类似于香港电台的《铿锵集》的一档专题节目,相对《香港刺针》来说,《时事宽频》的题材更为广泛,可以是当前的新闻热点,也可以是历史人文,科学技术等等。

在专题部的实习时间只有一周,但是对于我来说,这一周的收获特别的丰富。专题部对于我来说,像是一个巨大的图书馆,让我静下心来吸收他们前人做过的专题片。每天一早上班,我就是抱着一叠有小山高的纪录片,跑去剪片室看。一天下来,可以看差不多7、8个小时的片,但是自己都不觉得累,反而一边看,满心欢喜的写笔记,抄下他们好的制作方式。一个星期下来,写满了一个笔记本。

新闻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了解报社的采写流程,掌握消息、通讯、特稿的写作,学会独立采访以及新闻策划,由一名准新闻人向职业记者转变。

主要包括熟悉报社工作环境,与老师取得有效交流,学习新闻采访与写作,报道媒体见面会。实习后期主要进行新闻策划与专版采写。

首先,我想总结下自己实习以来的经验之谈。

如何融入实习单位:进入一家报社,了解其办报思想与指导老师取得有效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办报思想是一份报纸的魂,是指南针,能让实习生更好地了解该报纸的文化底蕴和新闻操守,更好地融入这个大家庭。而与老师取得有效交流是方便在今后实习期间有效的执行老师布置的任务,让你的指导老师了解你的特长和缺点。

采访经验之谈:实习期间的采访分为两类,一类是跟随报社老师出去采访,一类是自己独立采访。共同之处是,采访前都必须做好、做足相应的准备,采访时必须详细记录并全程录音,采访结束后,要及时整理录音,不懂之处需马上电话回访。区别在于,前者实习生要多留意老师是如何采访,如何设问,采访后与稿子是如何接轨,后者更需注意的是实习生不能露怯,不能表现的像实习生,要把自己当成一名真正的记者。采访的过程要简单有效,提问不能生硬,最好是与被采访者形成谈话氛围。我们看到的电视专访往往是蒙蔽了广大新闻学子的,那是电视的表现形式,而真正的采访必须是记者与被采访者自如的交谈,简而言之就是聊天。

写作经验之谈:新闻写作不是写散文,是基于采访的内容才写的,可以说80%靠采访。点明此处后,再谈新闻写作问题。消息的写作有一个铁律就是按信息的重要性来安排结构,越重要的信息放在越前面。党报有很多条条框框,导语经常无亮点,这也是一时难以改变的现实,但是我们可以尽量让消息多些画面感。通讯及特稿的写作则要注意新闻语言,尽量以讲故事性的方式讲给受众听,要多采访权威专家,让消息来源多样化,而不是记者一家之言。写完稿子后,要迅速地浏览两三遍,确保信息来源准确、无错别字、无歧义。

现在,我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8个星期的实习,真的很短暂,有很多遗憾,有很多收获。遗憾自己没有完全掌握新闻策划报道,没有采写出特别有影响力的新闻。作为一名记者,不能采写出一两篇有全国影响力的报道,他的职业生涯肯定是失败的`。这也不是我选择新闻专业所能接受的结果。收获在于自己比进报社前成熟了很多。在实习期间我发表的几十篇报道,让自己也更有底气和自信,相信自己能做好记者这份神圣的工作。

这次实习不是我唯一的一次。大一,我在房地产公司实习过,大二,我在《信息日报》以及江西电视台实习过,每次实习我都有很多体会。体会源自何处?我想是源自己内心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专业的喜爱。实习不是儿戏,不是做作,不是完成任务。实习是自己对专业知识进行实践的一次检验,当然这是很高的标准,我至今没有感悟到。实习不是要你畏首畏尾或者炫耀自夸,实习对个人的变化是潜移默化的,无论是看问题的角度,还是思考问题的方法,甚至是个人的性格。你为什么要实习?你要问清楚自己,这不是对学校的交代,甚至不能理解为是对自己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交代。我认为是实习就是一种社会化,不要忘记,我们马上就要离开校园,走向社会。实习可以让你真切的掌握社会生存技能,了解社会,获得学校与社会过渡的一个自己认知。最后,我想感谢我的老师以及报社的前辈们。

新闻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来到鸿运,开始的心情是忐忑的。对于一个陌生的环境,该怎么去融入,该怎么去适应?可是,相处下来,发现这完全不是问题。因为这是一支有着朝气和活力的年轻团队。年龄也相差不了多少,该活泼的时候很疯狂,该严肃的时候很认真,这就是他们的风格。

一个月的时间很短,但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很愉快。每一次面对早起,面对那段要走的长长的路,面对拥挤的公交车,这些总是让我身心疲惫。可是一到公司,愉悦轻松的气氛总是让心情从多云硬是转成了大晴天。所以,在舒适的办公环境中,一天总是悄悄地就过去了。转眼,时间已经过了一个月。

公司最有特色的就是午餐时间。一大群人围着桌子吃饭,很有那种大家庭的感觉。时不时来点小笑话,开个小玩笑,但笑过之后别忘了夹菜,否则稍不留神,眼前就只剩空盘子了。虽说有点夸张,但是年轻的一代是不拘小节的,自然对于自己喜欢的就竭尽全力去得到,这也是一种个性。

实习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既能把理论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又能从实践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来到鸿运,一开始左老师就问了,你来这里想学到什么?可我不知道该怎么来回答。见状,老师语重心长的说道:“知道自己想学什么,才能跟对自己的老师,才能有确定的方向,学习需要的东西。否则,盲目的在公司里,只能是混混就过了。”这是老师给我上的第一课。

于是,我确定了几个学习目标:1.学习文案策划,文字编辑,锻炼自己的文字功底。其实对于学习新闻专业的人来说,不管以后从事那个行业,最终别人还是会把你当新闻人来看,考验的也就是文字功底强不强。这一点很确定,因此,来到鸿运,首先就是要锻炼好我的文字功底。2.学习如何为人处事,体验职场生活。在每一个新的环境中,最重要的就是人际关系,如何和身边的人相处,如何维系自己的人际关系。这里的学问很多,也很重要。鸿运给我的印象就是,大家就是一个团队。正如鸿运语录说的:我们要打造的是一个英雄般的团队,而不是团队中的英雄。3.学习如何思考,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思维方式是很重要的,在工作中,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学习,这就考验着工作的能力。4.学习一些设计软件,例如ps等软件。虽然在学校有过接触,有过初步的学习,但没有应用到实践中,学习的也是一些皮毛的东西。在鸿运,有优秀的平面设计师,还有号称“ps神”的熊哥,他们的技术是值得学习的。

给自己确定目标之后,就知道自己到底该往哪个方向走。在工作中学习文案策划;在相处中学习为人处事;在开会中学习如何进行思考。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月,要学的东西很多,但是有了学习目标,学习起来也变得更加的顺利。

对于实习生,公司总是很照顾。“来了就要让我们的实习生学到东西,不能一个月过去了,让他们空手而回。”彭总这样对公司的人说,“每一个职员都是他们的老师,必须要做好表率。”这句话让我觉得,作为实习生还是很受上级领到重视的,心里很是高兴。彭总还亲自给我们上培训课,教授ps软件的操作和一些平面设计方面的知识。

我们是一个团队。

7月份的工作重心是家教中心和军事夏令营的开展。这两项工作都是比较辛苦的,尤其是前期的宣传工作。需要公司人员的互相配合和努力。当然刚来公司,出去外面锻炼一下,体验一下跑市场的工作也是很有必要的。这能锻炼毅力、耐力和能力。

我的工作是和占老师去外面发宣传单页,在小区摆点设摊。真正的为家教中心和军事夏令营造势。顶着烈日,用微笑和热情发放着每一张精心设计制作的宣传单页和报纸。虽然有时候别人都不理睬,甚至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你,但是还是一直坚持着。有时候遭遇到这样的眼神,心情总是不由自主的变得低落,但是占老师总是很乐观的安慰我。这点真的非常感谢他。这让我知道了做每一件事情都不是那么容易的,总是会遇到各种的困难和挫折,但是不能放弃,一定要坚持。坚持下去这就是一种资本。

我们在外面进行宣传的时候,办公室的成员也没有歇着,也忙着各种宣传单页的制作,忙着接待前来报名的家教老师。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利,因为一个优秀的团队就是这样的。大家各司其职,互相配合。我们的理念就是打造一个英雄般的团队。

这让我知道了,每一个项目的成功都有一个优秀的领到者和一个英雄般的团队。身为个人必须要有能力,身为团队必须要有互相配合和合作的团队精神。在工作中,尤其需要合作精神,一个人是无法做好的。因此,和鸿运在一起,我们就是一个优秀的团队。

一日三省之精神。

每一次的会议,都会有汇报工作这一项。其实大家在汇报工作的时候,也是最好的学习时机。这都是他们的实践成果,都是用行动来证明的。每一次的会议都是一堂生动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这能让我学习到他们是怎么做事的,在工作中是如何克服那些困难的。学习他们的工作和思维模式。虽然这有点虚,但是确实是这样,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的学习才能我们建立一套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做事的模式。

新闻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中国**社,简称“中*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1952年10月1日,中*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前身为范长江、胡愈之1938年成立的国际新闻社。现在员工1000余人,总社设在北京,在国内设分社或记者站。在北京、纽约、香港设立发稿中心。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网络、视频等。

1月1日,中*社总社在北京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中新网秉承中*社“国际视角+亲和力”的报道风格,新闻资讯内容准确、丰富、时效强、文风轻松活泼,受到广大网友,特别是公务员、新闻界、文化界和商界专业人士的。

中国**社广西分社主要负责广西各地新闻、东盟新闻、泛北部湾新闻、大湄公河合作新闻、华商新闻的采写。写稿要求,准确、迅速、凝练、稿件要求中新风“国际视角+亲和力”。

二、实习主要内容。

我在中国**社广西分社实习主要是负责新闻稿件的采写和菲律宾《商报》、柬埔寨《华商日报》等外报版面的排版。期间,参加第五届泛北部湾,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等大型活动报道,并多次独立出差采访,让我获益匪浅。我共发表稿件77篇,其中通讯15篇(独立作品8篇,合作7篇),消息62篇(独立作品33,篇合作29篇),制作外国报纸版面30个(独立排版8个,合作22个)。单独完成的任务几乎占60%。

大部分稿件被凤凰、搜狐、网易、腾讯等网站,其中《新闻观察:“泛北”国家密切合作增进各方互信》、《广西“英雄帖”激发世界500强北部湾“淘金欲”》《中国东盟博览会展位供不应求台企近百展位秀农业》等被外国媒体菲律宾《联合日报》、泰国《亚洲日报》、柬埔寨《华商日报》等多家中外媒体采用,其中参与现场采写的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专题稿件获得中*社总编辑一等奖。按照学院实习分数计算达到400多分(合格要求至少50分),已经超额完成实习任务。

写稿:

中*社广西分社是一个管理自由的单位,作为采编记者不必按行政班时间上下班,但是每周星期一开例会交流心得,布置下周的任务以及大事。也正是这样的管理给了记者更多的时间去考虑如何发现新闻、分析材料并选择最佳报道角度。作为实习生我们也有了更多自由,同时也意味着我们除了完成领导和老师布置的任务外,需要更多的自己去找新闻点,然后写出报道。

在实习期间,我严格遵守学校的纪律和单位的规定,认真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并关注最新的社会动态,自己积极找选题、跑新闻。

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戴上自己的记者证,参加第五届泛北部湾,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等大型活动报道,并多次独立代表中*社广西分社去来宾、防城港等地出差,并获得领导、老师的认可。

第五届泛北部湾。在广西来说,这应该是东盟博览会、“两会”之后的又一大报道内容。而且对于中*社来说,更是一件大事。我成为了唯一参加泛北的实习记者,倍感欣慰。之后与其他的实习生一起参加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广西民歌艺术节“两会一节”的大型报道以及网络直播活动。

在“两会一节”前一个月,我就多次与东盟博览局联系,采写了多次新闻发布会。在正式活动中,在众多的国外领导面前,真正见识和深刻体会了什么叫“国际”视角。其次,新闻的“实效性”也在这些大型活动中集中凸显,每当其他报纸、电视媒体走了,中*社的老师都要发完稿件再去吃饭。这就是实效,这就叫敬业。我在东盟期间写的稿件近30篇。我们参与现场采写的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系列稿件获得中*社总编辑一等奖。

没有任务的时候,还是不想停下自己的手,我怕自己的手会生锈发钝。于是自己找新闻。《“左撇子”庆祝国际左撇子日无需刻意纠正》《南方人隆重过中元节鬼节变成“团圆日”》等完全自己采写的稿件得到了领导老师的表扬,而且转载率极高。老师认可了我单独采访的能力,并开始单独派我出差。来宾、防城港、上思、马山等地的采访让我懂得如何与当地领导以及其他媒体的记者打交道。

排版:

除了采写新闻,我还负责广西分社对外报纸供版的排版工作(菲律宾《商报》、柬埔寨《华商日报》每周一期,泰国《暹泰日报》等其他国家不定期)。广西分社给外报供版也是从今年5月份刚开始的,排版老师也还是一个新手,作为一个已经专业学习了一个学期并多次在学校作版的学生,这里成了我与老师合作交流的一个绝佳舞台。

因为是给外报供版,所以在排版之前,必须把握外报的特点。初见外报令我大吃一惊。《商报》古板得出奇,字体字号、排版样式几乎都没有任何变化,有的版面甚至没有一张图片,还有竖排消息。而《华商日报》日报与之相比就像另一个极端,花哨得难以用言语相容,头版头条标题都会出现五种颜色,领导照片也有谩骂、横目的,大弧线、小波浪、闪电等各式各样的小花样,让你眼花缭乱,甚至还刊登“喜结良缘”之类的通版结婚广告。在国内,要见到这样的报纸,实属难事,至少在广西是没有的。

但是广西分社他们供应的版面都是聚焦东盟、自贸区等经济类的版面,不可能走“党八股”和“黄色新闻”路线。在我排版之前。老师和领导已经定下了庄重、大气、典雅的版面风格,我也还算欣赏。但是在按照他们的模板排了几期之后,我开始想寻找一种变革,来增加版面的活力,正好外报的编辑也在给中*社提意见,我的想法就与之不谋而合了。于是开始慢慢改革,在彩板大胆运用照片,做成专题式的通栏巨幅横图,在适当的文字里面增加简易的背景和颜色,在黑白版汲取《广西日报·花山》的黑白灰绝妙搭配,做活了不少版面。“小廖来了,我们的版面就是不一样了。”得到了领导的认可,我乐在心里。实习期间,我一共制作外报纸版面30个(独立排版8个,合作22个),并在老师不在的时候,单独与外报取得联系,把最终的版面发到报社。

三、实习总结与体会。

实习工作已经结束,但是在实习中获得的知识将会引领我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努力,鞭策我继续在新闻道路上前行。

在写稿方面要真实、迅速、简练,注意使用平民化的视角,同时注意结合国际化视野来看问题。这是中*社稿件的要求,也是“中新风”的体现。“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每一个记者必须遵守的,中*社要求、出处、采写必须真实;新闻讲究的就是一个“新”字,“迅速”是必须的,中*社要求活动结束后3小时之内必须发稿,而且拒绝签发隔夜稿;“简练”就是要用最短的文字表达最多的信息,通稿要求消息不超过800字,通讯不超过1200字。中*社是一个民间媒体,一个国际化单位,“亲和力”“国际化”是其与其他媒体的区别。

在为人处世方面,要积极大胆、热情主动。实习锻炼的不仅仅是业务能力更多的是为人处世的能力。记者不仅仅要采写,还要懂得如何与处理好与人民的关系。积极、热情,领导、其他记者、老百姓就会觉得你没有架子,愿意跟你交往,并慢慢信任你,这对以后的采访还是其他工作都是十分有利的。

在工作中,要肯吃苦、有责任感、有敬业精神。记者的生活是最没有规律的,出差在外经常半夜赶稿,黑白颠倒是常有的事情。这是一种敬业,同时也是记者的责任之一。

其实,要做好一个新闻人,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用更多知识的积累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把自己练成一个“杂家”,学会感恩,不管是领导老师还是其他记者或者一个通讯员。

新闻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实践时间:

实践内容:

实践单位:

实践目的:通过毕业实习,能够锻炼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扩大交际范围,进一步加深对自身专业的了解,培养对专业外知识的兴趣,增加工作经验与收获,也从中发现自己从未发现的方面,或许需要改正的习惯,更或许是某个被掩盖的亮点,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确立相对现实的目标。结合平时在校学习的专业技能,再加上实践,使之更加完善。另外,我还实践了其他领域的工作,扩展自己的知识面,锻炼提高自己的能力,见识不同的人,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工作,学会怎么做人,与人相处,如何高标准完成一个广告案例,提早适应社会,为今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广告设计师打下扎实基础。

实践过程:

最后一个学期,也是学生生涯中最后一个学期,学校已经没课了,论文和毕业作品也已经基本完成了,就等着找个实习单位实习,毕竟大学三年学的再多,没实践过,那自己什么水平就肯定并不清楚。

2月20号我到了市教育台的西安偶像栏目组工作部。简单的自我介绍后,我和负责实习的余老师说了自己的情况。专业上的、生活上的都谈了一下。然后自己出去找地方住,忙碌的一天……晚上在租来的房子里静静的躺床上想了很多不靠谱的事情,但是并没觉得孤独寂寞。我喜欢这种陌生的感觉,我热爱生活,我渴望未知时期盼新机的等待。

开始上班后我并没有感觉到有很多压力,余老师是个很平和的人,在给我说了制作的流程和方法后,我有时候并不能尽如人意的把交给我的案子完成了。但是公司的同仁更多的是给我提出一些好的更改建议,并且不断的鼓励我。在这种环境中我成长的很快,在做每一个案例时我都在自己的想法基础上听取老师的指导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

因为在学校很难接触到那些专业型的硬件和软件,所以我出去后基本上是一点基础都没有的,譬如摄像机的使用方法、以及视频剪辑方面的知识。当我面对这些新东西的时候,我还是有些小紧张的。我怕完不成领导交给的任务,但是我更加深知我需要勇气需要敢于担当的精神。如果迈不开这一步那么我的实习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坚定信念,开始自己从头学起这些新的知识,尽管这个过程我出了很多错误,可是在老师和同事的帮助下一样样的改正过来了,之后不到两个礼拜我就完全掌握了上面所提到的新知识。回想起来我当时如果没有勇气去担当那些自己薄弱的东西我是不会迅速成长起来的,那么我实习的意义也是没有多大的。

我之前一直深刻的明白一个道理,我认为干工作就是自己品质的体现,我不能只为干工作而干工作。在掌握了工作的方法,完全具备了完成广告的技术后,我就可以单独的完成一些广告案子了,在接到每一个广告案子的时候我都认认真真的去做,在不懂得地方也积极的去问老师,并且和客户沟通广告的表达意图,从而完美的完成工作。就这样我在西安偶像栏目组学习实践了三个月。很庆幸的是我达到了实习的目标,就这样我的实习圆满的画上了一个句号。尽管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很短,但是我却学到了很多学校学不到的东西。专业上的,为人处事上的,我自信的认为我都有很大的提高。我知道了书本的东西和实际操作的距离,也明白干工作是必须要努力的,因为它代表了我们的品质。我们不想也不能把工作干完后,给人家留下的是工作没干好人也不咋样的印象。如果那样就真的太失败了。

实践体会:

第一、面对挑战要敢于担当,直面自己。刚去报道的时候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我很紧张。不知道怎么尽快的融入进去,想过避重就轻的去做那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我想我是在实习,我的实习意义就是来这里给自己充电,学新的东西,掌握自己不熟练的技术。如果不敢担当不敢直面自己的薄弱环节,那么困难永远都是困难的,不会的我永远也不会。于是我积极的去担当那些自己并不熟悉的业务,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去请教老师,询问同事。经过一段时间自己已经完全胜任了各项工作。所以我认为刚出去工作的时候,我们并不一定干的就是自己所擅长的工作,面对复杂的工作任务,陌生的工作环境。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敢于担当、敢于直面自己的薄弱环节,然后有的放矢的去改进,去学习。尽快的融入工作中,迅速的成长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产生价值,而对于用人单位我们才会被认为是可以产生效益的人才。所以我认为这一点很重要。

第二、做事情一定要认真负责。我们大学生在学校里面接触的东西都很正面,离社会是很有一段距离的。所以在工作当中容易理想化,容易产生过于浪漫的想法。但是工作是实际的,所以我们在干工作的时候遇到一些未预知的困难时候时总是很恼火,这时候就会产生一些消极怠工和敷衍了事态度。我在实习的过程中,有一次公司领导吩咐我做一个公司户外宣传海报。我以前基本没有做户外广告的经验。在纠结了两天后实在是想放弃了,于是就想简单的做一个就成了。可是后来想想,我不能这样。首先领导让我做事儿就是给我机会,如果我敷衍了事,这首先是对领导的不敬,我敷衍领导一次,我可能在领导眼里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那么我以后可能就没什么做事的机会了。其次这样做是对我自己人格品质的践踏。如果一个人担负着别人的信任和希望却让人失望了,这是不可原谅的。这是对自己人格的践踏,这是对自己品质的猥亵。所以我认为做事一定要认真负责,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更多干事的机会,干事情的机会多了,我们成功的机遇也就来了。

第三、刚开始工作时候姿态低一些,要诚恳一些。我刚去公司的时候,很多东西都不会,很多事情也不懂。但是我很诚恳,姿态也很低的去询问同事,请教老师,我发现大家还是很乐意的去帮助我的。公司不管是领导或者同事有事情需要帮忙,只要是我力所能及的我都是在第一时间去提供帮助的。这样就很快的和大家打成一片了,然后那些不懂得知识,不懂的事情也就在这过程知道了,了解了。作为一个新人,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自己的不足,要勤奋些,姿态很低的去做事做人。只有这样才会尽快的融入工作环境,而少走一些弯路。

结语:

这次毕业实习我觉得我完成的很完美,我认为我达到了实习的目的。我学会了很多实用的技术,这为我年底找工作提供了先决条件。实习完后将来进行自己工作的时候就不会那样的目了。并且我实习的这个过程接触了很多人,见识了很多事。我认为我比以前更加成熟了。我想这次完美的毕业实习经历必将对我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从而让我成为一个可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

新闻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一.实习动机:

学习了新闻专业有一年半的时间,对以后能从事记者职业非常荣幸,也十分热爱,甚至可以说是更多的是憧憬。通过对新闻写作和新闻理论以及新闻编辑学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似乎理论缺少了实践也不甚完美,有时甚至只能是空谈。于是在本学期的实习阶段,想通过自己的实践将这些理论与实际的应用相结合,在新闻采编的的实践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特别是新闻写作方面总体把握的能力和新闻敏感。在电视台实习的过程中,通过切身实地的参与,增加对电视节目的策划和录制以及播出整个过程的认知和把握,增加对广播电视的知识,以期能为以后从事新闻职业打下更好的基础。

二.实习目的:

三.实习任务:

新闻采编和栏目策划以及录制。

四.单位概况。

1.基本情况: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路29号旭捷大厦(中华新闻报社)。

北京海淀区万寿路乙十五号南楼二层(中国教育电视台)。

2.单位简介:《中华新闻报》是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中央级媒体,创刊于1993年5月5日。作为全国新闻行业的权威性报纸,中华新闻报的定位是:立足传媒界、报道传媒界、服务传媒界、开拓界内外。由于覆盖了全国各地的报刊、电视台、电台、有线电视台、网络媒体、新闻传媒教育部门、新闻传媒研究机构,以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宣传广告部门、广告中介单位、传播策划公司、新闻器材产销企业等,中华新闻报被誉为“媒体中的媒体,新闻中的新闻”。

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创办于1986年,是国内唯一的国家级专业电视台,隶属于教育部,接受国家广电总局的行业指导。

五、初步认识:

报纸是一种舆论工具,它对于社会舆论导向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在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和攻关阶段。报纸内容坚持的四个基本点——时政新闻是支点,娱乐新闻是亮点,社会新闻是卖点,经济新闻是看点。我有幸在《中华新闻报》的时政专题部,能够多的了解社会的现状和表象。电视有声色全貌的优势,通俗易懂,受众范围较广,所以在舆论引导和信息传递以及教育作用方面的作用更明显,实习期间,我在教育电视台的《公益》(《点燃希望》)和《孕婴专家》以及新创办的《奇罗星》栏目组学习过一段时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奇罗星》的策划和拍摄过程,真正体会到了作为一个电视人的辛苦,希望它在七月份顺利播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新闻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一、东方今报阶段(__年7月—__年8月)。

放假前,托人帮忙与东方今报胡杨副总联系好了实习岗位,一放假,我和新闻班的惠万里就到了今报热线部实习。今报的记者都很年轻,大家关系都好相处,带我的杨海霞记者和与我座位相临的孙旭阳记者对我特别好。

到那后,第一次出去采访是和一位做实习摄影的同学一起跟着杨文哲和摄影记者邱琦去做个车祸稿子。是一位农民开一奔马机动三轮卖菜,可对他们郑州市区是禁止进入的,当在一路口的时候交警要将他们拦下时,农民可能心里一慌,车子没控制住就把交警给撞飞了。我们接到线索时,也没有现场,受伤交警被拉往医院,农民正被带往交警队。我们就直接去了医院。到了医院,受伤交警正接受检查,一名女士扶着一名儿童(交警的女朋友和外甥)都在哭泣,哭声充满了惊恐。

第一次见到如此的场景,我吓呆了。哪里还会采访新闻当事人,就跟着他们乱转。等把交警安置住院,我们就离开了。离开时,杨记者问我“你怎么不采访啊?”我说“我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不知道该怎么采访,他们在痛哭啊!”“这算什么啊,以后比这更惨烈的场面多的是!”他有点生气的对我说。接着邱老师也发话了,“你看看你们两个,一个不问一个不拍,以后还这样就不带你们出来了!”我们两个听了,都低着头。

杨海霞老师让我做的第一个稿子就是个大策划,是“重磅阅读”版上的,主题是探讨社会上出现的“啃老族”(就是子女长大了但养活不了自己,不但不赡养父母,反而倒吃父母的年轻一代)问题。她只把选题告诉我,让我去郑州的都市村庄里去采访寻找这样的案例,她也找案例并且采访有关专家。我就一个人到都市村庄里去找,以租房的名义,边谈房子边和房东老太太们聊他们的儿女,让我庆幸的是,我去的每一家都算比较有典型意义,有新闻价值。就这样跑了三个都市村庄,第二天又去了两个街道办事处,问问他们年轻人有多少事业登记,及这些人的基本情况。就这样,光这一个事,跑了4天,写好稿子,等了一个周,稿子终究没有刊登。接着又做了黑龙江某地恢复婚检和大学生可以结婚规定的“重磅阅读”稿,我就一个人去河南财院、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工学院等校园转悠,采访大学生对可以结婚的看法。碰巧遇到了一位来自武汉的大学生,因为他们学校就有一名女大学生结婚了,女孩出嫁当天也也经历了。这真是可遇不可求的没事。但等我回去,被杨老师一提问,才发现自己问的好不详细,许多细节都没有问到。稿子写好就刊登了,但没有署我的名。这个虽然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但还是可以接受的。与此同时,做了其他的一些小稿子。

新闻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在很多人印象当中,实习,无非是暑期来临前向学校领一张实习表格,暑期结束后把填写了实习单位评估与印章的实习表格交给学校,实习时间长则四个月,短则一两个星期,到实习单位人头还没熟就回来了。

可是,在越显竞争激烈的现实环境中,实习生已经变成成为正式员工前的第一份考卷,当你真正踏出这一步时才发现一切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蒙混过关。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是成为合格实习生的前提。

时间像流水,在不经意中的蹉跎和忙碌中,我的实习生活已经画上了句号。我不敢说这个句号是完美的,只能说我收获了很多。习惯了自由的学生生活,曾在开始的时候,对那么长的的实习时间有犯愁和些许不适应的感觉,觉得这日子是没有尽头,做任何事情都得一板一眼,规规范范。但是,现在回味起来时剩下的只是在实习过程中的各种各样的滋味:有为自己的稿子没写好而烦恼的时候,有为自己的小小成功而窃窃自喜的时候,有为受到领导批评时而生闷气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在成长,但是不可能直接就到达成熟,而只是不断地成长,在成长中不断地接近成熟。很庆幸的是,在实习这段日子里,我成长了不少。同时,又对自我有了一个更为深一层次的认识。

实习生通常是没有工资的,即便是有也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伙食费。很多人说,做实习生,就是变相的廉价劳动力。我不否认这一点,但换个角度思考,我把它看作收获应缴的学费,成功前必要的付出,因为从书本到实践,我完成了这种跨越。原来在课堂上做练习写的稿件,只要能获得老师的认可就行,而一旦进入实际操作,必须要保证所有人都能认可你。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我尽力像一名合格的电视媒体记者靠近。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