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读书心得感悟(热门13篇)

时间:2023-11-27 14:13:48 作者:QJ墨客

3.读书心得是一种对自己阅读过程的总结,可以帮助读者提升认知和思考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书心得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撰写读书心得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道德经读书心得感悟【】

《道德经》通篇潜藏的一个主题意识是,反对技巧,反对知识、反对乱为,主张静待事务自身的发展,自然成。道家强调乱用知识、乱用技巧、乱用智力,是很危险的事情。不作为,无知识、无智技在道家眼里是成功者的基本特征。主张靠事物发展的根本道理,靠事物的自行演化,不劳而获,是道家的根本思想。

几千年来,道家的以上思想被视为保守、落后甚至反动。我现在认为这种看法可能是不识货的体现。道家强调不作为,无知识、无智技的基础是认为大自然自身会以最合理的方式存在和发展,顺着自然本有的发展事态、追随自然的节奏是最聪明的做法。乱思、乱想、乱研究、乱动颠倒了本末,把人的参与视为自然发展的主要条件,其实事物的发展是事物的自然属性,没有人的干预就能自然发展下去,如果人过度干预会破坏事物最合理的自然发展。一个“有知者”在干预自然的过程中,造成的麻烦比产生的利益大得多!人类那点可怜的“智慧”在大自然的固有智慧面前往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个人认为道家的思想是非常高深的哲学,对投资有强大的指导意义。

道家强调知道最根本的道理、逻辑和规则后,必须要追求愚、笨、傻、呆,必须少做少为,少思少想,别求知、别发展智力、别发展技巧。严格来讲,道家这个思想对现代科学技术不是一个正确的理论指导。但是对投资来讲,道家的这些观点是最正确的。投资你想得越多,出错的概率越大,你操作的越多,赔钱的风险越大,掌握的知识越多,自以为是的可能性越大,你觉得自己聪明,乱为乱动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少掌握点知识,能不做尽量不做,投资成绩自动提高。你知道终极的总道理就可以了,你知道真正的本质性逻辑和法则就可以,其他的东西能不知道就不知道,能不清楚就不清楚,太知道太明白是有害的。

读书学习《道德经》之观心修行感悟心得体会

绵绵呵,似或存......看看自己的内心,这清清楚楚地感觉到了无边的空寂这种状态,是否一直绵绵不绝?你可以安住在这种状态里,一边静静地观照,一边静静地仔细地感受,仔细地体会......

当这种状态比较稳定了之后,您再整体感受一下这语言所无法准确描述的状态.....

它像不像一泓深深的潭水......虽然内在可能会发生一些细微的波动,比如我们的这些[观照]、[观察]、[感受]、[体会]等细微的心灵作用调整,但这泓潭水从总体上而言仍是十分宁静的,它的表面像镜面一样平静,身心内外的一切现象(比如远方传来的声音)就像映在止水上的月影一样,既无比地清晰、丝毫毕现,却又无法干扰到潭水的宁静......

这时候,老子的话,一如月影一般投射进这泓静静地止水里.....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仁....

言,善信....

政,善治.....

事,善能......

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忧.....

原来,这些话,不过就是对这心如深潭止水映照心月一轮的描述罢了,一旦解释,即属多余......

这即是[上善]之境。

不管您修的是道家还是佛家,如果静坐、禅定之中偏离了这[上善]之境,修得心如死灰、枯木寒岩,那就陷入了[顽空]的歧途,而真正的与道合一之境,是鲜活的空,是灵动的静,是水静月明的浑然一体,是无为无不为的绵绵若存、妙用无边......

到这里,已经体悟完了,笔者所要说的见、修、行其实也已经含括在其中了。

稍微补充几句:

居,善地:深潭止水,空而鲜活,静而灵明,上善之居也.....

心,善渊:深远沉静,空寂灵明.....

与,善仁:在这种状态里,整个身心,从内到外散发着浓浓的宁静、安详、祥和、慈悲......

言,善信:一切“有言”或“无言”的因缘,就像月照水面一样,自然地相互映照,无自无他,浑然一体.....

政,善治:水静自明,一切皆自然相应,万象森然而纹丝不乱....

事,善能:水静自明,不动照心而自然映照,一切自然天成.....

动,善时:深潭止水,风来自动,风去自静,看似有动,其实未动......

夫唯不争,故无忧:本自无心,本自无物,本自无争,本自无忧.......

感恩老子。

感恩《道德经》。

道德经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视者不章,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弗居。

【现代汉语解读】。

踮着脚很难站得长久,大踏步赶路走不远,总盯着自己优点的人难以彰显自己,处处表现自己的人其优点却不容易被别人看见,越是自我吹嘘的人越难建立大功劳,自己抬高自己的人没法做一个好领导。在道的层面来看,这些行为像多余的食物、身体的赘肉一样,人们都讨厌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会这样做。

【延伸解读】。

企,脚踏离地努力抅东西的动作。跨,大踏步地往前走。这一句比喻过度的努力往往欲速则不达,不要刻意抬高自己,攀高枝。人要分清楚使命与目标,使命可以定得高一些,但目标要定得扎扎实实,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拔苗助长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是很不好的,可能把一个人才生生地毁掉。

章,也作彰,把好的东西、美丽的东西彰显出来。总是看到自己的优点反而使自己的优点彰显不出来。见,同现。您自己把事情做得好,张扬一点,表现自己倒没有问题。您实际上没有人做得那么好却处处表现自己,反而惹得别人的反感。人的社会中生存,其自我意识会被强化,在社会交往中非常在乎别人的评价,调整自己。作为普通人,自我表现一下没有问题。但是作为领导者(道德经是给领导者看的),你的自我表现,特别容易受到属下的吹捧,很容易自我膨胀,陷入到虚幻的自我认知中。譬如某领导把自己写得一般的字拿出来,立马会被吹捧成书法家,听的`好话多了,自己也会飘飘然起来,说不定某一天就会出丑。纸上谈兵的赵括也一样,对于兵法能说会道,在同僚们的吹捧中自命不凡,最后长平一战,不仅葬送了自己的性命,也害了四十万赵军将士的性命,曾经强大的赵国从此一蹶不振。袁世凯当上大总统之后,自我感觉很好,周围的人出于各种目的吹捧他,甚至编印假报纸,说民众都希望他当皇帝。结果在他称帝之后,才发现众叛亲离,郁郁而死。

伐,进攻,作战的功劳,引申为自我吹嘘,自夸。矜,铁矛的头,自己夸自己,自己抬高自己。例如,韩信这人很自傲,认为汉的江山他有一半的功劳,说话非常不客气,越来越遭受到刘邦的猜忌。与他相反的是张良,非常清醒,很谦虚,得以善终。生活中,喝酒也一样,在你感觉特别好的时候,容易吹牛,那么喝醉的可能性就很大了。有时候你感觉到对手非常强大,你就会小心谨慎,往往还能够保持清醒。

余食,吃多了食物,吃饱了之后还再吃的食物,古人认为这样有害健康。赘,多余钱,身外之物。多余的东西也叫赘。行,通形,措形体。居,居于这样的位置。

老子讲的这些道理直指人性。人性总是要私心与集体公心、在利己与利他之间摇摆。人的动物性是自私的,但人的社会性必须得有公心,懂得利他。只有具备公心与利他精神,才能真正做好领导。

读书学习《道德经》之观心修行感悟心得体会

说完了第一章的[见],下面说一下修和行。

2、修。

在知识上了解了[见]之后,如果不去实修,那么知识就永远是知识,无法转变为真实的智慧。

那么在自己直接[看见]之前,应该如何进行实践呢?这里列了几点,供大家参考。

1)放下大脑思考,不辩论,少说话,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

既然道的真相不在思虑言说,不在语言概念,不在逻辑思维,那么就需要在实践中尽量地减少内心这些方面的活动。

2)安静下来后,将注意力收到自己的内在,以心观心。

3)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内心的状态,是[有欲]还是[无欲],如果念头较多,即为有欲,这时观心的重点就在于[观其所徼],即观察念头如何生起,如何息灭等等,如果念头非常少,甚至基本没有念头,即为无欲,这时观心的重点就在于[观其妙],即深入观察[无]的微妙之处——这[无]的状态,从哪里生?向哪里灭?有实质还是无实质?是常是断?是垢是净?是善是恶?这[无]的本体到底在哪里?它和我们的生命是什么关系?.......

5)将观照的对象锁定观照自身,即观照[观照]本身,这观照来自哪里?从哪里生?向哪里灭?有实质还是无实质?是常是断?是垢是净?是善是恶?这[观照]的本体到底在哪里?它和我们的生命是什么关系?.......

6)深入观察[有欲]的本体、[无欲]的本体、[观照]的本体,这三者的本体为一为异?它们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他们最究竟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3、行。

修,侧重于专修实践,行,侧重生活实践。

2)自己为自己制定身、口、意的戒律,加强觉知和自律;。

3)少欲、知足、乐寂静、勤精进、不戏论、时时提起正念,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4)将专修中获得的体验延伸到生活中,如寂静、安宁、少念、清明、安详等;。

5)逐渐学会在生活中观心,知道自己心里念头、情绪、思想的生起,并练习观而不随。

读书学习《道德经》之观心修行感悟心得体会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1、[见]。

这一章非常重要,从观心角度而言,这是老子对他看见道时的直观感受的描述,这种描述远离大脑思维,而是当下最直接的体验,即直接对[道]的体证。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这一句的断句与常见的断句方式不同,之所以这样断句,笔者认为这样更符合以[观心之境]解读这一章的主旨。

冲,一般解读为空,但在观心之中,不仅仅为空,而是[动态的空],这个“动态”是指带有能量和活力的意思。这样这句话的意思就更明了了。

在[观心之境]中看见[道]的时候,[道]是什么样的呢?

冲而用之,有弗盈也!这个道啊,无形无相如同虚空却潜藏着无穷的能量与活力,其作用的发挥即体现为[有],而这个[有]是永远也无法穷尽的啊。

这样的一句话,就已经把[道]的本质揭示得清清楚楚。

一方面,道是空,是虚,但不是顽空,不是死寂般的空,而是[鲜活的空],当这种[鲜活的空]处于静寂状态时,就好像成了虚无,但只是好像而已。这有点像科学家说的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奇点],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任何物质,看似绝对空无,但实际上蕴藏着无穷的能量,我们所看到的无边无际的宇宙、星系、时间、空间,皆是从这看似虚无的“奇点”演变而来。

另一方面,当[鲜活的空]发生作用的时候,则可以产生无穷无尽的作用,所有人类知道和不知道的宇宙中所有的一切,都是这[鲜活的空]作用生起之展现,而且,没有例外。

有弗盈也,从[鲜活的空]产生的[有],是没有穷尽的。

那么在[观心之境]中看到的这[鲜活的空],与观心之人是什么关系呢?

这[鲜活的空]不是外在的,而是深藏于我们自己之内的。

而实际上,应该这样描述才是真相——你,或者我,真正的本来面目就是这[鲜活的空],我们自己所认为的你、我、他、生命、世界、时间、空间、宇宙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是这[鲜活的空]作用的显现。

[观心]其实,是[鲜活的空]在[观照][鲜活的空]自己而已。

觉悟,是[鲜活的空]觉悟[鲜活的空]自己的真相而已。

[观照]本身,就是[鲜活的空]所本具的功能作用之一,即[有]的其中之一种。

但只有[观照],是[鲜活的空]认识自己真相、觉悟自己真相的唯一途径。

而所谓的[迷],就是[鲜活的空]对[映现]在自己之中的而且是由自己作用产生的[有],产生了一种错误的认识而已。

什么样错误的认识呢?

这些[有]是[鲜活的空]自身作用的显现。而[鲜活的空]的作用是不断流动变化的,否则就不再是[鲜活的空]了,既然是鲜活的,那么作用的展现也是鲜活的,是一个瞬间接着一个瞬间不断更新的,而且,正是因为这相续不断的更新既相互联系又不断变化,就产生了[鲜活的影像世界]。

关键是,这[鲜活的空]是可以[看见]自己所产生的[鲜活的影像世界]。

这就像,你在虚拟现实当中看一部全方位的3d电影一样,除了电影,你根本找不到自己在何处。

你所见的一切,皆是鲜活的影像,而且其[真实]的程度足以令你忘记了这仅仅是[影像],而把这一切错误地当成了[真实]。特别是当这[影像]以图像、声音、气味、味道、触觉、感受、思想、情绪、情感.....直接被你所体验到的时候,你就已经分不清楚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了。

更加可悲的是,你已经全然忘记了自己的“真身”是[鲜活的空],而把佩戴的虚拟现实设备以及在虚拟现实中的各种体验,当成了自己。

在不同的虚拟现实影片中,你对自己有不同的认知。有时,你认为自己是某个男人,有时,你认为自己是某个女人,有时你认为自己是个长着翅膀在空中飞的“飞人”。你总是在不停地变换着各种不同的身份,每一次都把新的身份当成真实的自己,却不知道自己已经无数次地把某种身份当成过自己。在每一个新的身份里,你都演得不亦乐乎,无怨无悔。从这一点来看,我们每个人天生都是好演员。

但总会有厌倦的时候,总会有感觉不对劲的时候。

[鲜活的空]怎么会永远一直迷惑在由自己的运动作用所产生的如梦如幻的现象之中呢?

[鲜活的空]永远鲜活,导致的自然结果就是[现象]不可能永恒。

而[鲜活的空]却希望在[现象]里找到永恒。

当[鲜活的空]在某一天发现在[现象]里无论如何寻找都找不到永恒的时候,觉悟的路就开始了。

当[鲜活的空]不再去追逐自己生出的各种现象,而是去追寻能够[看见]这一切现象的[看见]之本源,终有一天,[鲜活的空]就会看见[鲜活的空]自身的真面目。

读书学习《道德经》之观心修行感悟心得体会

就像代号为[老子]的[鲜活的空]所看到的: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

渊呵!似万物之宗。[老子]还看到了什么呢?渊,深远无边之意。

老子感叹到,啊,太深远了,无边无际的深远啊.....好像这里就是天地万物所有一切最初始的根源了。

老子此刻所说的,正是老子在深沉的定境中的直接体验——深远无边的鲜活的虚空......

在这种状态里,能观之人,即是所观之境,没有[能观之心]与[所观之境]的区别,它们是一体无分的。并不是原本分开的它们现在合一了,而是它们本来就是合一的,但我们通常错误地认为它们是分开的。

你所认为的你,连同此刻你所感知到的世界上所有的一切,就在此时此刻即是[一体无分]的。这个整体上[一体无分]的才是[鲜活的空]的功能作用的全然展现,而这所有的一切现象,都只是映在[鲜活的空]之中的影像而已,唯有[鲜活的空]是这所有一切现象背后的本源。而这个[鲜活的空]不是别的,正是真正的你。

这里的“其”,在通常的解读中,大多解读为[道]本身。而以观心之境视之,则别有意味。

锉其锐:在我们的内心,什么是最锐利的呢?对立分别。所有的矛盾都来自于对立分别。所以要见到[鲜活的空],必须锉掉内心的锐气,远离思虑分别。在之前的文中也一再地强调,要放下我们的大脑,放下思考,放下概念,放下理论,放下思辨,否则是无法见到道的真面目的。

解其纷:在我们的内心,什么是最纷乱的呢?念头。杂念纷飞,心无法静下来,同样无法见到[鲜活的空]。对于纷飞的念头,应该如何应对呢?解。解,意味着要耐心,要有条理,要找到其“结”,还要找到起“结”的原因,然后一丝一缕地慢慢解开。

对于分别思考这样的“锐”,要毫不留情地“锉”掉,而对于念头这样的“纷”,则要慢慢地疏“解”。如何疏解呢?任其自来,任其自去,观而不扰,观而不随,杂念自解。如果去打扰,去干预,去纠结,去攀缘,只会越来越乱。

和其光:在我们的内心,什么是最光明的呢?觉知。和,既意味着要融和,又意味着要温和。而这,正是观心之[观]的要点。观,是觉知作用的一种,是最能体现觉知特性的一种功能。和其光,即将我们整个身心都融入这个[观]之中,成为[温和的观],即觉知清明,观照一切,又不干扰一切,是温和的,只是静静地观照着即可。昏沉,不是[温和的观],去攀缘念头,评判念头,甚至被念头带跑了,更不是[温和的观]。

同其尘:在我们的内心,什么是最平凡的呢?平常心。当我们[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之后,我们的心就安静了,就安宁了,就安祥了。一如未雕之木,未染之纱,朴素平常。同其尘,即安守在这样的安宁之中,朴素之中,平常之中。

这四句话,是观心修行的要诀。包括具体实践的先后顺序、方法、要点,都已体现在其中了。

以这样的方法进行观心修行,当功夫到了,在某一天就会见到[鲜活的空]。

而如果您能做到当下截断妄念之流,一念回机,亦可以在此时此刻直接见到[鲜活的空],直接验证老子所说真实不虚。

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看到了[鲜活的空],那是什么样的体验呢?

湛呵!似或存。清明而深远,似乎存在,又似乎不存在。

当自己见到了[鲜活的空]时,自己也就成为了[鲜活的空]。

[鲜活的空]体验着[鲜活的空],清清楚楚地体验着,无边无际,无限深远,似乎有个什么存在,又似乎什么也不存在.......(一旦落实就错了,只承认存在,即落于常见,只承认不存在,即落于断见,其他方式的承认或不承认都不对。只要有承认,就会有不承认,相反也是如此,而真相,与承认不承认无关)。

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看见了[鲜活的空]的老子说,我不知道这[鲜活的空]是[谁的孩子],倒像是人们说的天地万物之主宰的那个[天帝]的祖先。也就是说,这[鲜活的空]已经是最后的本源了。

1)道,无形无相,无边无际,无限深远,同时蕴藏着无穷的活力;。

2)道,作用潜藏时,看似虚无空寂,作用展现时,则无穷无尽;。

3)无形无相深远无边的道,是天地万物所有一切的终极根源;。

4)道,远离思虑言说,不在一切概念分别之中;。

5)大道至简,平常朴素,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内观的方法实现体道悟道;。

2、[修]。

2)放下大脑思考,放下概念分别,让充满杂念的心安静下来,以心观心,直观自心,保持清明的观照,将整个身心都融入[观照]之中,保持平常心,安住于内心深处本有的宁静之中,不断地去深入地体会心灵的空寂、宁静、深远、鲜活、清明、无生无灭、无来无去、似存不存.........

3)即是见到了[道],也不要生起分别心,而是去不断地体验、融入、安住、任运、随顺、妙用......

3、[行]。

将[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逐步体现在自己的生活中,一切都是道的化现,一切都是自心的化现,要将一切都视为修行的对境,唯一要修好的只有自己的心,不过分显扬自己的个性,不执着于对错分别,面对外面的纷纷扰扰时,仍然安住于内心的宁静,保持清明的观照,消除狭隘的小我之心,在精进修行做事利众的同时保持一颗朴素的平常心。

读书学习《道德经》之观心修行感悟心得体会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1、[见]。

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既然是以[观心]为[对境]来感悟《道德经》,那么《道德经》每一章的内容,每一个重要的名词都需要在[观心之境]下找到相应的对境,而不能在[观心之境]以外去解读,否则就离开了本文的主旨。

还需要说明一点的是,本文并不打算去探讨老子这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在写作《道德经》时的心里真实所想,以及老子赋予《道德经》的真实含义。

写作此文的缘起,是因为笔者在静坐观心中,发现《道德经》所蕴含的智慧是可以用来指导观心修行的,并且十分贴切,也许这种应用方式距离老子要表达的真实意思有十万八千里之遥,但只要我们在观心实修中能够得到有益的启发,有利于促进修行的进步,就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应用。《道德经》所蕴含的智慧是天地大道的智慧,而天地间所有的一切也都在道的规律下运作,观心修行的目标,同样也是为了见到藏在自己生命深处的道,所以以《道德经》来指导观心修行还是可行的。当然,如果您认为[观心]并非见道之法,那么建议您略过此文,甚至可以略过笔者的所有文章,因为不管笔者所写的文章题材是诗歌还是散文,或是议论文,剥去所有的皮肉,骨架上刻着的仍不过是观心二字。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天下],静坐观心之时,头部以上的虚空即为天,臀部之下的坚实即为地。[天下],正好是静坐观心之人,再具体点,就是人的大脑所在的位置。[天下],即指我们的大脑。

有无之相生也。有、无是不断运动相互转化,美丑、善恶也是如此。在不同的评判体系下,美丑善恶皆是相对而成立的,没有不变的标准。就观心而言,[有欲]、[无欲]也是相互转化的,[有欲],则美丑善恶之念妄想纷飞,[无欲],则朗然空寂,自在清明。那么[道]呢?则不仅超越了美丑善恶之[有欲],也超越了朗然空寂之[无欲],有无随缘,显隐自在。

难易之相成也。难易也是相对而言的,就观心而言,对一些人来说易如反掌,对另一些人来说却难比登天。差别在何处呢?所用功夫不同尔。果能十年如一日,精进修持,观心功夫纯熟之后,则难者转易。不愿下此功夫者,虽易亦难。观心修行之前,[有欲]容易,[无欲]很难,修行日久,身心清净,[无欲]容易,[有欲]很难。

长短之相刑(形)也。长短是在相互比较后的结果,就观心而言,[有欲]看似长,其实很短,念念皆在瞬息生灭之中,[无欲]看似很短,其实很长,达到最彻底的无欲之时,会发现无欲之心其实是不生不灭的。

高下之相盈也。高下也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就观心而言,[有欲]看似很崇高、很积极,其实却被欲望所奴役,心灵已失去了真正的自由,[无欲]看似很卑微,很消极,其实却实现了对欲望的超越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妄心成为心灵的主宰,妄心很强大,真心处于弱势地位时,这时的心灵其实还很弱小;当真心成为心灵的主宰,妄心化为真心的辅臣时,这时的心灵才真正地强大。观心修行,即是转识成智、化妄为真的具体方法。

音声之相和也。音与声相互和谐。音,在甲骨文中,言、音可互用。声生于心。当言为心声,表里一致的时候,即可称为音声相和。就观心修行而言,言无伪饰,为心之真声,即是真言,言有巧伪,则为妄念妄想。比如在观心修行中,一面默念“致虚极,守静笃”,一面去深入体会虚极静笃的心灵状态,这时,言与心、心与言相互促进,即为音声相和之最佳实践。刚开始时,是[有欲]的音声相和,但随着虚极静笃的程度越来越深,就逐渐转化为了[无欲]的音声相和,最后音声同归于空寂,观照却依然清明,这时即可于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之中看见[道]的真面目。

先后之相随,恒也。在观心之时,要深入观察[有欲]、[无欲]前后相随的特点。比如心里生起了念头,然后我们就去观察这个念头,这个念头生起的当下为[有欲],当这个念头消失了之后,即为[无欲]。比如,一面默念“致虚极,守静笃”,一面在心里观察“致虚极,守静笃”在心中是如何生起的?又是如何消失的?在前一次默念之后,下一次默念之前,中间的那个空白的状态,是怎样的?一次次地默念,一次次地观察体会,两次默念之间的间隔时间可以逐渐拉长,然后去体会有、无、有、无、有、无.....体会这两种状态先后相随、相互转化的精微状态。[恒也],即这是一种永恒的规律。有生于无,然后又很快回归于无。那么当我们停下默念,只是专注地去观察[无欲]的状态,又会有什么发现呢?我们会发现,[无欲]的状态是可以相续不断的。[有欲]看似相续不断,但本质却是即生即灭的,[无欲],看似难以捉摸,但真的达到了[无欲]之境,却发现这[无欲]是无生无灭的,可以相续不断地一直延续下去。有欲,更像是浪花,无欲,更像是海洋。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以圣人以无为之心应世,事来即应,事去即静,无有执着,无有挂碍,圣人只是这样去做事,为人们做出榜样,不刻意去教化他人,而教化的作用已在其中。

在观心修行中,[无为]是[观]的要点,无为,即不刻意、不执着、不攀缘、不挂碍,顺其自然地发挥出[观]的本性即可。所以,[观]常用[观照]二字表达,即只是如镜子一般照出事物本来的样子即可。

不管是观呼吸、观念头,还是观照其他,都要保持无为之心。但需要注意的是,保持无为之心,不是对[观照]本身完全不顾,如果昏昏欲睡,还不及时生起警觉,那就不是无为之意了。

[不言之教],对于观心而言,则意味着[默照]、[寂照],即尽可能使心灵达到深度的静寂,在静寂的同时进行观照。

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对于观心而言,万物,指的是所有出现在观照视野中的一切身心内外的现象,对于这些现象,应该怎么办呢?作而弗始,任凭其自然地随因缘生灭,而不去干预其开始与终结;为而弗志,在观心修行的过程中,对于所观的对象,只是保持静静地观照,而不动用自己的意志干预观照对象;成功而弗居,即使通过观心彻底见到了[道]的真面目,也不认为自己有所得,也不认为自己有什么成功的地方。这即是《金刚经》中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对于一切都毫不执着。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正是由于彻底的不执着,才能称为真正的自由,这究竟彻底的真自由再也不会离去。

2)在[有欲观徼]、[无欲观妙]的时候,要深入去体察[有欲]与[无欲]这两种状态的相互关系,包括相生、相成、相形、相盈、相和、相随等关系,从而更深入地体悟[有欲]和[无欲],并从这些关系中去体悟[道]的本体的特性,因为[有欲]、[无欲]以及这两种状态之间的运动转化关系,正是鲜活[道]在我们生命中的具体体现。

3)无为观心,观心无为,不言寂静,寂静不言,无我无执,成功弗居。

2、[修]。

那么如何将这一章落实到观心实修中呢?

1)放下大脑和思想,远离思虑分别,以心观心,直观自心;。

3)深入观察和体悟念头的生起与消失,深入观察和体悟念头消失之后的空白与宁静;。

5)在彻见自心真面目的基础上,体悟一切对立分别的相对性,体悟众生自性本心的大平等性,体悟身心内外万事万物汇归于自性本心的一体性,体悟自性本心本自无我远离一切执着挂碍的究竟自由性,体悟自性本心亘古一如、随缘运化、世出世间一切本自圆满的大圆满性。

3、[行]。

1)安守本心,寂心应事,远离分别执着而行于中道,了无挂碍;。

2)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精进利众,结果随缘;。

3)在与人交往时,高度尊重人们的意愿,不以己意强加于人;。

4)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善于运用各种因缘条件去推动事情的自然达成;。

5)修好自己,做出榜样,以高尚的人格力量感化与自己有缘的人。

道德经读书心得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意思是说:神秘莫测之道是永恒存在而不会消亡的,这叫做幽深莫测的母性。幽深莫测的母性之门,是天地的根本。它绵延不绝地存在着,作用无穷无尽。

老子的这一章也许对我们的立身处世有所启示。生活中不乏一些人,对工作热情似火,个性及其张扬,而且嫉恶如仇。这本来是优点,但社会是复杂的,不同个性的`人相处,需要磨合。如果处理不当,有些优点往往会成为缺点,产生负面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前途,一生的幸福。

疾恶如仇会得罪人,热情似火又是适得其反,在日常生活中会产生离心的力量,会严重影响到工作。因而需要调整,交往也是一门学问,要掌握交往的艺术,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在生活中不如表现的含蓄一点,做工作既要有热情,又要理性的人事工作的性质。

老子在这里所说的“道”的虚空、神秘与持久,正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解决上述问题。虚空就能包容,神秘也可以当作含蓄来理解,这样人才能成熟。成熟不是世故,不是泯灭个性,而是以一种更合适的方式来表现自己。正如老子所说得道那样,生活中即便有了挫折,也不会一蹶不振,而是从中吸取力量,努力不懈坚持下去,这对做好工作会有积极的意义。

道德经读书心得

佛在法会上,手拈一花,视来众,尽皆茫然,独摩柯迦耶会心一笑。佛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诸摩柯迦耶。”

花,本不自生,而是生于植株;也不自灭,而是归于植株。其不自生,亦不自灭,却适时令而存在,它暂居于生命的本体,它所遵循的生命的轨迹,即为“道”。

林语堂说:“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

道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道家与儒家的思想摩擦激荡,相辅相成。但我认为:在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中,儒为表,道才是最深的内在。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世间万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是混沌是无极。由此生出鸿蒙之气,内含阴阳,再生而为天地人三才,进而构成世间万物。这是我们后人所理解的道。

然而老子自己却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粗浅的理解为:能够用语言说出道就不是道了。道就像空气,伸手去抓,以为得到了,张开手却空空如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天道关系。

“道”既混成了万物,但它又是恍恍惚惚,虚虚幻幻的。在恍惚虚幻中,它有象—有万物的影象;有物—有形形色色的物质实体;有精—有产生和发展的缘由;有信—人们可以凭着一定的方法去发现它、验证它。可见,老子的“道”,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它先于天地而生,周而复始。今天,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科学家们也证实了自然界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它存在于互不相同的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此是此,彼是彼,任何事物都按其固有的轨迹运行。人们能够用一定的方法去认识它、体验它、并按照客观规律改造它。由此观之,老子在《道德经》中就已经揭示了宇宙的起初和自然的本源,这比之西方近现代的理论学说早了两千多年。

老子的“道”在自然领域里也极富。

可以说老子生命的代表。如果生命是荒诞的,老子也是荒诞的;如果生命本身是一种怪诞的逻辑,老子也有同样的逻辑。老子只是反映生命的本真。他不给自然添加什么,也不摒弃什么。他不在里面选择,也不赋予它意义;不管自然是什么模样,他都欣然承认。老子愿意相信自然与生命的纯真,他更欣赏不加修饰的天然之气。

而现实社会中,有多少人懂得欣赏自然的美,生命最初的不加修饰的纯真,和万物固有的运行轨迹。现今的人们常常视自己的意志高于生命和自然的真,他们不愿意相信自然的逻辑,任意地去改造自然,享受着经过加工后的变质的生活,与自然斗争。他们认为人生的价值正体现于不断地斗争中。历史,有过惨痛的教训,历史的经验不可谓不深刻。但是,历史更多的时候是在重复着的是极其相似的悲剧。所以这些“善斗”的人类,被自然一次次的还之以颜色,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老子教导人们在大自然面前应该没有选择,只有接受。人们因此认为,老子的价值观和生活观是消极的和无为的。其实,正如老子所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遵循着自然,所谓的消极最终会给人类带来福音和一种最积极的结果。相反,那些倡导所谓积极的人会发现正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带给人类的是使人们走向灭亡的道路和最消极的旅程。

老子的“道”,寓意精深,无法企及。使得我们只能用仰望的目光触及他深刻的思想。而老子所提倡的“徳”也被为后世奉行为处世哲学。

在《经典释文》中,陆德明解释王弼《道德经注》时曾指出:“德,道之用也”。“道”是事物固有的规律,是神秘难测而又隐蔽在事物内部的东西,是不可理喻的东西,是不可及的。而“德”则是“道之功”、“道之用”,是人们认知事物和改造事物的一种人为行为,是可以理解接受的,是人们可及的。

“德”不是我们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之人必备的世界观、人生态度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他讲究“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上善若水”“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

有人说,治徳分为三步。失-徳-道。“徳”为“道”之功,是道德体现,修道先修德。我最喜爱的一句话“上善若水”,敝以为可以作为一生的信条去遵循。这是一种超脱的世界观,一种虽柔弱却睥睨万物的高尚情操。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之德是最近于圣人之德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世界上最温柔的事物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处于最末。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却常德众之先。以不争而争,以无私而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水滋润万物却无取于万物,并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水有其种种美德堪比圣人,堪谓之“道”。

“上善若水”,就是一种开朗乐观的人生态度。一种修德的必备境界,一种养身之术。我们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们离道就更近一层,更能体会到人生的终极哲理。

每本书都有其局限之所在,有其不可理喻之处。如《论语》中的迂腐世故的君子主义,《庄子》的虚幻不切实际。《道德经》中也有其消极避世的一面。但我们不能否认古典的经、史、子、集历年历代给中国人以智慧的启迪,以心灵的释然,以生活的动力,以处于天地之间行动的规则。每一种道理也总不能囊括世间万物,合众人脾胃。因此才有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宴,与不同世界观的人生。读书在于使人有一种满足感,一种对未知求得解答的渴望。

读罢此书,掩卷暇思,不禁叹服古代人民对自然崇高的敬意,对人生透彻的洞悉。这样如玑似玉的文字,清新畅怀的生活方式,高屋建瓴的理论,虽不尽善尽美,也无可颠覆了。

又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层次不同,领悟的道就有区别。道法自然,道亘古不变,看的就是不同人不同心境的理解。读此罢,书受益良多,无以为馈,愿共享此书之精华。

道德经读书心得

《道德经》第三章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读《道德经》仿佛有点儿读微博段子的感觉,因为老子惜字如金,一章就那么百来个字,恰恰符合今天微博、微信、说说的特点,但是千万别误解,其实不是那么回事。

老子所著道德经通篇的连贯性非常强,前后之间的衔接天衣无缝,藉此可见,老子绝对是文章高手。

在第二章中,老子第一次抛出了“无为”以及圣人(得道高人、明道之人)的行为准则,紧跟着在第三章中老子进一步深入地继续深度、广度地阐述了这两点。

此外,精致短小的章节,通常都有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论道或者论德,另一部分则是给出了圣人行为准则(当然偶尔也来个反面典型),藉此告知世人,这些道该如何去实践。

事实上,这也就是《道德经》历经数千年依然经久不衰,受到追捧的原因之一。

《道德经》的这种伟大,就是从“道”与“德”的角度出发,见微知著地、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某些一定会发生的现象。于是,老子虽然生活在春秋时期,但是却于数千年之前就知道今日世界会发生的一切。

当网络上的几个小红人为了博取眼球制造热点在不遗余力地折腾着的时候,老子骑在了牛背上,慢慢悠悠地道出了“不尚贤,使民不争”(不尊尚虚名,民众就不会攀比相争)。

其实老子在数千年之前先知先觉所预见的现象,不仅仅只是发生于互联网上,在学术界,在知识分子层面,这一现象或许更为突出。少数颇受社会尊崇的高级知识分子,也常常语不惊人死不休,而他们这些行为的核心动机,大概也是博取知名度,以期进而扩大影响力,从而在商业社会的洪流中可以攫取一些利于自身的方方面面的利益。

《道德经》的第三章,在深入阐述“无为”、“无为而治”以及如何实现无为而治的圣人行为准则。

老子除了强调不要尊宠虚名,以免让天下人为此不择手段地追逐之外,还提出了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不要搞出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让其顺着物以稀而贵的方向,影响了社会风尚。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把这句话讲得更直白一点就是:不要整出一些奢侈品出来,因为这些东西将很容易被人所追逐,所惦记,人们会不择手段地去获取。

当所有人都在奋发努力却不为温饱,而只是为了一只lv,为了一块欧米茄,为了一辆宝马的时候,我们几乎已经无需想象就知道社会会成为一种什么景象。所有一切或平凡或伟大的思想,都将被奢侈品所替代,其追逐的滚滚洪流将席卷一切,老子将这些现象定义为:背道而驰。

老子在第三章中所谈及的两个方面,一个是名,虚名;一个是利,奢侈品一般的利。那么这两者就构成了老在在道德经中所反复多次提及的“欲“(欲望的欲)。所以老子紧跟着就提出了一个非常伟大、非常现实的关于欲望的观点:”不见可欲,使民不乱“(不要显耀、炫耀会引起人们贪心的事物,从而确保民心不会迷乱)。

衣食住行方面的基础需求一定与奢侈品无关,所以,这些基础性的.需求也就与老子所定义的“欲“无关,由此可见,《道德经》中的所定义的”欲“有多么精准而现实。

精神层面的“欲“则在《道德经》中被老子定义为了:虚名。追求虚名的行为,属于”欲“的范畴。

以上两个方面就构成了道德经中反复提及的“无为“、”无为而治“。我们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道德经在后面的章节中还将数次提及无为而治,其所囊括的面将被逐渐放大,被逐渐完善。

综合总结描述一下就是:不要尊宠那些虚名,这样人们就不至于不择手段地去追求那些虚名;不要整出那些天价的奢侈品,不要让那些奢侈品成为风尚,这样人们自然就不会打破头地去追求那些东西。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做到?怎么去实现这一“无为而治“呢?

老子再一次给出了圣人的行为准则。

圣人行为准则之六:让人民不要去自以为聪明,追求逐利被欲望牵着走,不自以为是地耍小聪明,使其一切顺自然天道而行。

道德经读后心得感悟

《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面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呢?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

既然我们个体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暂,我们何不端正心态呢?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的三个不同心态层面。静心:静安人生坐标;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静心,静安人生坐标。

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通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

老子之后,庄子强调少私寡欲,以静养神,这是道教静中养生的思想理念。

“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总之,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净心,净处人生方向。

“净者,不污也”,天地万物之间,洁净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义很广泛,老子《道德经》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意思是说五彩缤纷的世界使人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人震耳欲聋,美味佳肴使人馋涎欲滴,纵横驰骋的心灵使人心态若狂,拥有贵重难得的货物使人心惊胆寒。就从视、听、味、嗅、触、物六方面形象勾划了人们因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故后人云: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意在教人约束,收敛人们的贪欲之心。

《道德经》读书心得

作为一名理科生,直接通读原版的《老子》是具有很大难度的是具有很大难度的,所以我选择了从阅读南怀瑾的《老子他说》开始慢慢感悟,在阅读中,我发现《道德经》并不像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样,是一部论述道德的著作。事实上,道德二字各有不同的概念。道德经前三十七章主要是讲什么是道,后四十四章主要讲德,简单说来,道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是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二者并不相同。

下部德经则主要讲的是人之道,也就是如何将天道应用于人事?我们就不难知道。其实老子写道德经的侧重点便是落在下部德经上面。德,是物化之为,是“道”于宇宙间的布施,是对万物的呵护。道生万物,万物应“德”而得存,万事应“德”而生运化。德,是“道”呵护事、物,沿规律与法则演化之显现。德,是“道”布施于万物生化的永恒“工程主体”。所以说:德行道从。

我认为后文中最经典的莫过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这一句话里,是很有趣和抽象的。为何老子认为三生万物,是说明老子认可这个宇宙是只有三样最基本的东西吗?那么,寻找这三样事件与现代物理学对应的是什么?查阅资料分析后得出这三件事件就是“运动”、“空间”、“自然力”这三样,可以认为万物都是这三个事件组织而成的事件,没有更多于这三样的东西存在。从此可以推出,“二”就是“动”、“力”这二个事件的存在产生物质的“三”。三就是万物。再往上推,“一生二”中的“一”指的是整体的宇宙,就是我们这一个宇宙,而宇宙是产生动、力这“二”个现象的根源,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进一步可以认为动力互相转换是自然存在的因果关系。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存在的基本源头,也可以认定在自然角度上这个道是指特定的运动轨道。所以在人们对老子的分析中,主要认为他的道,因此把他称为“道家”。其实,对于德,是老子不能忽略的另一个主要元素。德产生道和道产生德是互存的两个基本元素,这也是《道德经》的一个主要重要的内涵。

道德经读书心得

老子的《道德经》,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奇就奇在:没有人真正读懂了它,但每一个读它的人,庄子读它,将它变成一双承载大梦的翅膀,游戏于江海;为什么这么多人读这本书,理解的方向、运用的方式、;答案只有一个:这本书太超前了!;它不仅远远超越了古人的理解程度,即使到了今天,它;这种现象,不禁使我想起了一个老印第安人的故事:;这位走运的老先生读书报告之《道德经》。

老子的《道德经》,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它奇在哪里呢?

奇就奇在:没有人真正读懂了它,但每一个读它的人,都会受到某种影响,都能从中有所收获。

庄子读它,将它变成一双承载大梦的翅膀,游戏于江海,看空前生后世,"不知蝴蝶梦我,还是我梦蝴蝶"?汉文帝读它,将它变成一件政治工具,推动大汉朝,开一代盛世。 董仲舒读它,将它变成一种构架学术大厦的建筑材料--他的"新儒学",以儒学为砖,以道学为浆,才得以稳立于世,取"罢黜百家"的独尊地位。 东方朔读它,将它变成一个混迹官场的护身符,"大隐隐于市"。 现代人也读它,到底读懂了什么?派上了什么用途?从中得到了多少好处?这些问题恐怕要等若干年后才能回答。外国人也读它,居然满嘴胡话:假如中国所有的书都要烧掉,只留下一本最有价值的书,这本书将是《道德经》。据西方学者统计,从1816年至今,各种西文版的《道德经》已有250多种,其中德文有64种,英文有83种,法文有33种,如今几乎每年都有一到两种新的译本问世。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它在世界上的发行量仅次于《圣经》。

答案只有一个:这本书太超前了!

它不仅远远超越了古人的理解程度,即使到了今天,它至少还超前一百年。每个人都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程度从中取其所需,却没有人能完全得其精华。

这种现象,不禁使我想起了一个老印第安人的故事:

这位走运的老先生,因为发现了大量石油矿藏,一夜暴富。钱多得花不完的他,买了一辆当时最昂贵、最豪华的福特牌轿车。不论天气如何,他每天都要坐着这辆车去镇上闲逛一圈。一路上,他或者热情地跟熟人打招呼,或者靠在后座上闭目养神。奇怪的是,他并没有雇用司机,当他打盹时车也没有停下来,但他的车从没有出过车祸。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是用两匹识途老马来拉他的车。

这位老印第安人从未想过学习驾驶技术!

《道德经》也是这样一辆老印第安人的豪华小车。它能用来干什么呢?能用来做一辆马车;能用来做临时卧室;能用来做遮阳伞或雨伞;还能用来向人炫耀……千古以来,人们把它所有额外的用途都尝试过了,就是没有人把它当成一辆豪华小车来使用。因为它太超前了,谁也不知道它是一辆豪华小车,谁也不懂驾驶技术。

时代到了今天,这辆"豪华小车"已经不算太超前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懂一点"驾驶技术",那么,何不尝试着来驾驶这辆"豪华小车"呢?这就是笔者想写这部书的原因。

虽然笔者水平有限,不能将《道德经》的精华完全发掘出来,"驾驶技术"也很生疏,但至少可以提醒各位:原来老子的《道德经》还有这样的用途!读者可用自己的智慧,摸索驾驶技术,并熟练掌握它,以实现人生提速!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百科全书”。有说它是言哲思的,有说它是言智术的,有说它是言兵事的。但它总的是说如何“得道”的大道理,故《道德经》或可称《得道经》。《道德经》文约义丰,全书5千余言,81章,分上下两篇,上篇称《道经》,下篇称《德经》。《道经》讲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表达了宇宙和自然的总规律,《德经》说的是处世的方略,道出了人事进退之术,表达了人类的人生观和道德观。“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的载体,是“道”的体现。《道德经》的智慧源于老子对世情的洞察和精微的思索,内容涉及人性修养,处世哲学,治国之道、军事哲学,等等,老子思想根本上是经世致用之学。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