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班纸的教案(优质8篇)

时间:2023-09-24 18:22:19 作者:字海 最新大班纸的教案(优质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纸的教案篇一

1.了解广东人民过年的风俗民情,体验行花街的愉悦情感

2.产生热爱广东地域文化的热情。

1.“行花街”音乐、视频

2.春节花市的各种图片

1.谈话导入。

(1)聆听“行花街”音乐,观看花市各种图片,感受行花街的热闹氛围。

(2)请幼儿谈谈自己逛花市的情景。

2.观看逛花市的`视频。

(2)观察年桔、水仙、富贵竹、桃花、银柳、菊花、兰花...等图片,说说春节摆放的年花有什么特别的寓意。

(3)逛花市的时候人很多,我们需要注意哪些安全?

3.角色扮演:热闹的花市

(1)幼儿布置游戏场地。

(2)商量角色分工。

(3)幼儿快乐游戏,教师注意引导幼儿遵守社会行为规则。

了解春节其它习俗,如拜年的礼仪、对长辈、同辈可以说的祝福语。

大班纸的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1.能适应人际交往中的变化,乐意结纳和认识“新朋友”。2.交流、分享并积极实践结交“新朋友”的多种方法。3.体验认识新朋友的快乐和成功感。活动准备:1.三个同龄大班的幼儿,每班6人,并用三种不同的颜色标签区别。2.幼儿针对上小学提出过自己担心的问题。3.照相机、视频设备。

4.幼儿交友方法图标一套。

5.幼儿学习过歌表演《认识你呀真高兴》。

活动过程:

1.认识新朋友。

l结合提出的担心“上小学不认识新朋友”的问题,引出活动话题。

l介绍来自各班的幼儿,明确活动的内容,引发交友的愿望。

l讨论:我们可以怎样认识新朋友?

2.我会交朋友。

l幼儿自由认识新朋友,教师观察并拍摄幼儿交友过程中的行为。

l幼儿介绍自己的新朋友和交友的方法,教师出示相应图标。

l展示照片进行情境再现,引导幼儿清晰地讲述交友方法的内容。

l师生共同小结认识新朋友的多种方法。

3.朋友一起真开心。

l引导幼儿利用大家想出的方法再次交新朋友。

l幼儿自由结交新朋友。

l介绍自己的新朋友和交友方法、活动内容等。

l新朋友共同歌表演“认识你呀真高兴”。

l 小结:引导幼儿感受认识新朋友的快乐并激励幼儿用这些好方法在今后的小学生活中去尝试认识更多的新朋友。

大班纸的教案篇三

2、那你们知道你们想做的那些工作要穿什么样的衣服吗?

二、出示各行各业工作者的图片,让幼儿进行认识和了解。

1、你们看,我这儿有一些工作者的图片,你们知道他们都是做什么工作的吗?

2、幼儿观察并讲述。

3、你们是怎么知道他们是做这些工作的呢?

三、描述各行各业人员的服装特点。

1、不同职业的人穿的衣服也是不同的,谁能来介绍一下他们的衣服有什么特点呢?

2、幼儿看图并大胆进行讲述。

四、简单了解服装与职业的关系。

1、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书中那几个叔叔阿姨穿的衣服,谁能分辨出他们的工作呢?

2、还有一些穿特殊功能衣服的人,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做什么工作的吧!

3、小结:不同职业的人穿的衣服是不同的,他们穿的衣服一是职业的象征;二是为了更方便地为人民服务。

五、讨论了解各行各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1、小朋友知道这些职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联系吗?

2、幼儿回答。老师小结:这些人在我们的生活中都很重要。有警察叔叔在,坏人就不敢危害社会了;有列车员叔叔在,我们才能安全有序地乘坐火车;还有解放军叔叔,他们为了保护我们的祖国站岗放哨,有了他们,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美好。小朋友们,我们应该尊敬他们!

大班纸的教案篇四

认识常见的车辆

汽车玩具、汽车卡片、挂图

1.将幼儿带进布置的汽车区里,幼儿自由地玩玩具车。

2.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对汽车的了解程度,倾听幼儿的发音,及时纠正。

3.游戏:汽车开来了。

4.教师边念儿歌,边将玩具车开到幼儿的身边问:――“什么汽车开来了?

5.幼儿拿到车后说出这辆车的名称,说不出可以用“嘀嘀”的叫声代替。游戏重复进行。

1.提供哪些汽车,由幼儿认识汽车数量的多少决定。

2.此游戏可改为幼儿做汽车,教师做警察,警察停在哪辆“车”的面前,这辆“车”要说出自己的名字。

3.带幼儿去马路边指认汽车。说说哪辆车可以乘人,哪辆车可以装东西。

4.在区域活动中与幼儿一起念儿歌《来来往往真热闹》

附儿歌:来来往往真热闹(正可)

马路宽又长,

车辆多有多。

嘀嘀叭叭叫,

来往真热闹。

名称二:红绿灯

目标:

根据信号改变行动

材料:

红绿灯(红绿两色的替代物)、方向盘

过程:

1.教师扮警察,手拿红绿灯指挥交通。幼儿扮小汽车。

2.教师边发出“绿灯’的信号边出示绿灯,幼儿见绿灯四散跑,同时出示红灯,幼儿则立即原地停止。

3.游戏中教师要经常改变站立的位子发出信号。

建议:

1.活动中也可以请幼儿当警察,教师帮助其控制发信号的节奏。

2.此活动进行时,场地要大些,避免幼儿在奔跑中互相碰撞。

3.体育活动前,教师可以先让幼儿在区域中完成美术《红绿灯》的内容,便于幼儿加深对红、绿两色的认识。

名称三:小汽车

目标

手眼协调地粘贴

材料:糨糊、抹布等

过程:

1.教师出示玩具汽车,让幼儿指认汽车的车身、车轮。

2.教师演示粘贴小汽车车身、车轮的过程:先贴车身再贴车轮。

3.幼儿操作。

4.陈列幼儿作品,教师与幼儿一起数数有几辆车。

建议:

告诉幼儿抹完糨糊后,手上的残留物要擦在抹布上,而不要擦在身上。

托班整合活动设计――大马路

大班纸的教案篇五

一.活动意图: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发现,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内容主要以汉文化为主,少数民族文化没有得到足够的反映,幼儿缺少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另外,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于5~6岁幼儿有这样的目标: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尊重、团结友爱。

选择维吾尔族的原因是,这个民族在众多少数民族中特点较为突出,利于幼儿进行学习。

二.活动目标

1、认识维吾尔族,简单了解他们的服饰、生活环境和特产。

2、初步感受到维吾尔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向他们的热情好客的特质学习。

3、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三.活动准备

课前幼儿向家长了解民族的含义以及自己所属的民族,幻灯片,葡萄干,舞蹈,手绘中国地图,雪山、草原和各种特产的卡片。

四.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出:维吾尔族的大姐姐

(1)幻灯片展示维吾尔族姑娘图片,并提问:"图片里的大姐姐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引导幼儿发现大姐姐的衣服和帽子的特别之处,并向幼儿介绍这是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大姐姐。

(2)告诉幼儿:今天,这位大姐姐要带我们看一看美丽的维吾尔族,但是大姐姐告诉我,小朋友们要使用一句咒语"维吾尔族真美丽"。小朋友们每次说完这句咒语,大姐姐就会给我们带来一张美丽的图片。

二.通过图片展示维吾尔族的男女服饰,让幼儿来进行比较。

第一张图片是维吾尔族的大哥哥和大姐姐,他们都穿着美丽的衣服,请幼儿来找一找,他们的衣服和我们的不同之处。并向幼儿介绍维吾尔族的服饰特点。

三.通过图片展示维吾尔族的居住环境

(1)第二张图片是新疆的雪山和美丽的大草原。请幼儿起来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来源教案网;老师向幼儿介绍,维吾尔族的大姐姐就住在这美丽的大草原和雪山旁边。

(2)第三张图片是新疆的民居。教师告诉幼儿,今天大姐姐要请我们到她的家里做客,我们来看一看大姐姐家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请幼儿回答看到的房子和我们住的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发现房子的屋顶是平的,并且告诉幼儿平房顶的原因是为了储存雨水,防风沙。

(3)第四张图片是维吾尔族人围着火炉吃西瓜。先提问:夏天,我们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带幼儿看一看维吾尔族的叔叔阿姨是怎么吃西瓜的。引导幼儿发现维吾尔族的人穿着冬衣围在火炉前吃我们夏季才吃的西瓜。向幼儿介绍幼儿,新疆由于气候原因,早晨和中午的温差非常大。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

四.通过音乐和维吾尔族的特产,引导幼儿感受到维吾尔族叔叔阿姨的热情好客。

(1)播放一段音乐,告诉幼儿这是维吾尔族的叔叔阿姨为了欢迎我们的小朋友去做客特别演奏的。问一问幼儿听完音乐有什么感觉?引导他们说出高兴,快乐等。

(2)请幼儿品尝维吾尔族叔叔阿姨给我们准备的葡萄干。另外再介绍几个特产,并且告诉幼儿下次大姐姐还要请小朋友们吃其他的好东西。问一问幼儿感觉维吾尔族的叔叔阿姨和大姐姐对我们怎么样?在此向幼儿强调热情好客这个词。

(3)最后再次强调:维吾尔族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都非常热情好客,我们小朋友要像他们学习,也要好好招待我们的小客人。

五.通过舞蹈,加深幼儿对维吾尔族的印象。

请出维吾尔族的大姐姐,请大姐姐来向幼儿介绍新疆舞蹈,并且教幼儿几个简单的动作。

六.通过手绘地图的展示,让幼儿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要团结友爱。

(1)出示中国地图,先请小朋友们来看一看地图像什么。最后告诉幼儿中国的地图像一只大公鸡,我们就住在大公鸡的鸡胸脯上。

(2)请小朋友找出大姐姐住在大公鸡的哪里。进行总结,大姐姐就住在大公鸡的鸡尾巴上,离我们小朋友很远呢,请幼儿自己来说一说和贴一贴雪山、草原及特产的图片,加深印象。

(3)介绍图上有很多大哥哥和大姐姐和我们小朋友都不是一个民族的。举几个例子,最后告诉幼儿这些大哥哥大姐姐虽然和我们小朋友不是一个民族的,但都是祖国妈妈的好宝宝,我们要团结友爱。

七.通过给其他民族的小朋友制作礼物,表达友爱之情,并且加深对维吾尔族的印象。

今天我们小朋友认识了美丽的维吾尔族,还知道了祖国妈妈还有很多好宝宝,所以请小朋友们制作一份礼物送给其他民族的小朋友来介绍维吾尔族。请小朋友们自由创作。(提醒他们可以用橡皮泥做一做哈密瓜、葡萄、烤羊。也可以画一画大哥哥大姐姐漂亮的衣服)

五.活动延伸

1.了解其它民族的服饰、生活环境及特产。

2.进行手工活动,自制少数民族服装并进行小小服装秀。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多给幼儿一些主动性,从本次活动的实施来看,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幼儿的主动性不够。

对活动进行修改之后,特别之处在:

1.目标的第一条,认识服饰这一目标得到体现,我加入了一张维吾尔族男女服饰的图片。

2.在进行总结的时候,请幼儿来帮助我贴一些图片不仅增加他们的参与度,而且可以加深他们的印象。

3.最后,通过制作给其他民族小朋友的小礼物,一方面加深幼儿对维吾尔族的印象,提高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赠送礼物也是在间接地表达对其他小朋友的友爱。

大班纸的教案篇六

1、体验过年的喜庆与热闹,培养幼儿愉快的情感。

2、训练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3、学习画圆形、方形、半圆形。

[活动准备]准备实物方糕、汤圆、饺子、馒头。

1、带幼儿跳舞《过新年》,导入课题。

2、谈话;体验过新年的热闹。

提问:过年时与平时有哪些不一样/过年时有没有自己动手捏饺子、蒸馒头。

3、观察实物范例,教师范画。

(1)提问:馒头、方糕、饺子、汤圆分别是什么形状?

(2)幼儿边书空边说边画。

(3)示范画方形、半圆形、长方形及圆形。

4、幼儿做画,教师指导观察。

指导语:小动物一起吃午饭,糕点不够吃了,我们用粗粗的彩笔在盘子里面画上许多糕点送给它们吃吧!

重点与难点:注意线条应接好口;糕点就画在盘子里。

5、展示幼儿作品,幼儿互相欣赏、评价。

[活动延伸]把糕点沿轮廓线撕下来,放入娃娃家开展游戏。

[活动评价]幼儿比较感兴趣,但有部分幼儿动手能力差,应继续锻炼幼儿动手能力。

大班纸的教案篇七

1.能感知幼儿园过年前的景象。

2.会用一些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3.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4.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中大班及幼儿园已进行新年布置。

1.引发参观兴趣。

提问:这几天幼儿园和哥哥姐姐班发生了什么变化?

为什么要布置得那么漂亮?

他们是怎么打扮幼儿园的?

2.明确参观时的纪律。

跟着队伍走,小声讲话,别影响别人。

爱护哥哥姐姐布置的环境,不用手乱碰。

与哥哥姐姐、叔叔阿姨、老师谈话时有礼貌等。

3.幼儿参观幼儿园的节日环境布置。

教师启发幼儿用适当的词语描述节日景象,体验要过新年的愉快情感。鼓励幼儿与遇见的哥哥姐姐等交谈。

4.共同布置自己的班级。

?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和老师一起把教室也打扮打扮。

如:粘贴彩色纸、挂哥哥姐姐送来的红灯笼。

建议:本活动也可采用“大带小”的形式进行。

评价:

1.能观察中大班教室及幼儿环境中的漂亮布置,会描述自己所看到的节日景象。

2.有迎新年的快乐情绪,参加布置活动。

大班纸的教案篇八

一、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大胆、清晰地进行讲述,并能耐心倾听他人的讲述。

2、会用绘画形式创造性表现想象内容。

3、体验分享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课件《会想办法的鱼》、录音机。

2、蜡笔和纸若干,幼儿表演的道具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喜欢鱼儿吗?为什么?

2、瞧,谁来了?

(二)结合图片,了解情节。

1、内容:一天,鱼妈妈和小鱼们在水中游来游去,真高兴呀。忽然,从水面上吊下来一个鲜美的鱼食,小鱼们都想游过去吃,鱼妈妈连忙拦住了他们。

2、提问:(1)小鱼们在干什么?心情怎样?

(2)它们发现了什么?想干什么?

3、介绍鱼饵――引诱鱼儿上钩的鱼食。

(三)讨论交流,发散思维。

1、小鱼们真的很想吃那鲜美的鱼饵,但又不能被鱼钩钩住,该怎么办呢?

2、个别幼儿回答。

3、幼儿大胆想象并进行绘画。

4、请幼儿依据自己绘画的方法进行表述。

(四)观察结果,体验成功。

小鱼们吃到鲜美的鱼饵了吗?是怎样吃的?(分享)

(五)粘贴图片,完整讲述。

1、讲述线索:小鱼们在什么地方玩,心情怎样?忽然发现了什么,想怎样?

鱼妈妈怎么说又怎么做的?它们想了什么办法吃到了鱼饵?心情又怎样?

2、幼儿自由看图讲述,并给故事取名。

3、个别幼儿集体前讲述。

四、活动延伸:

继续创编并表演故事,而且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