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优质22篇)

时间:2023-12-07 09:32:30 作者:书香墨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能够深入思考所读书籍的主题、情节、人物和作者的观点,对自己的思维和观念进行反思和审视。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对其中的思想、情感、感悟进行总结和分享的一种表达形式。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能够展现自己思考和理解的较为完美的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启发。

读《旧制度与大革命》有感

去年12月份以来,按照市纪委监察局《关于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领导干部中开展研读旧制度与大革命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三项建设”活动,我认真学习了《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感受颇深。

1789年法国爆发了轰轰烈烈、举世瞩目的大革命,革命何以爆发?出身贵族家庭的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对此展开了研究。作为其研究的成果,《旧制度与大革命》于1856年正式出版。《旧制度与大革命》对于旧制度的研宄和对大革命的解读至今仍堪称经典,书中对法国革命的前因后果进行了精辟的分析,由此开辟了研究旧制度的新途径,揭露了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内在联系,并在书中接触到了法**民族命运的根本问题。

《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第一编是通过对法国大革命的几个显着特点的论述,对大革命进行总的评价。托克维尔认为,非但大革命没有停止,连大革命曾经推翻的若干旧制度,也在逐渐恢复。而贯穿这一历史发展主线的就是对于普遍平等的追求,是民主在旧制度中的萌芽和发展。在这个基础上,托克维尔将这条历史主线放在全欧洲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进行考察。早先完成革命的英国和仍然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德国,都被囊括在更广义上的旧制度与革命进程中。这主要体现在第一编第四章对全欧洲的封建制度和贵族制度的衰落以及新社会的诸多变化的描述中。只有在更长的历史视野和更广阔的空间背景下,才能看到震撼全世界的法国大革命的对于世界史和人类史的真正意义。对此,托克维尔认为:“谁要是只研究和考察法国,谁就永远无法理解法国革命。”

《旧制度与大革命》的第二编是对法国旧制度的具体研宄。在第二编第一章中,通过对法国旧制度中土地册的考察,发现十八世纪的法国己经很少存在封建农奴制,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农村小地产主。推动身份平等和民主发展的土地所有权变革,早在大革命之前己经悄然开始。问题在于,封建制度的不平等仍然存在,其突出表现是,尽管贵族在行政方面的权力越来越少,但贵族依然在经济层面上保留了各种特权。在土地制度上,贵族己不是土地的实际所有者,但依然可以以领主的身份向农民征税,这在己成为自由小农的十八世纪的法国农民看来是不可忍受的',贵族和农民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在后文的章节安排中,托克维尔对法国旧制度下的行政风尚和法律、政治特点着墨颇多。例如,在对法国旧制度下的城市和农村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描述的时候,通过对18世纪中叶总督与总督代理之间的通信以及有关城市治理法规制定的研宄,认为当时的城市统治逐渐趋向相同。

在全书前两编对旧制度下法国社会身份平等所带来的阶级分裂、中央集权以及专制制度的兴起进行铺垫之后,托克维尔在第三编中对大革命的爆发及其特点的论述就显得顺理成章了,正如托克维尔在本书中所说:“看看大革命是如何从我刚为之画像的那个旧制度中仿佛自动产生的”。托克维尔认为路易十六统治时期是旧君主制最繁荣的时期,身份平等的发展带来经济的繁荣,民主的民情开始成长,急需制度上的改革。在对1740年和1780年的总督治理情况的对比中,托克维尔通过对1780年政府通信的研究发现,彼时的政治统治开始更多地考虑增加公共财富的计划,通过加强基础公共设施的建设,促进各行业的发展。然而改革来时为晚,托克维尔说道:“当时被消除的所有流弊似乎更容易使人觉察到尚有其他流弊存在,于是人们的情绪便更激烈:痛苦的确已经减轻,但是感觉却更加敏锐。”

总之,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正如他自己所言,“绝非一部法国大革命史”,而是“一部关于这场大革命的研宄”。

旧制度与大革命

但这场由法国民众组成的大革命,和明末农民起义或是中国历朝历代、世界各国在封建时期经常产生的农民起义都不一样。并非民不聊生,人民在奴隶的位置上坐不稳才揭竿而起,不是王室衰弱以致政治无药可救,人民“不争自由便是杀头”。恰恰相反,如本书第三篇第四章题目所言,“路易十六统治的年代是旧的君主专制制度最昌盛的时代,可昌盛,却加快了大革命的发生”。

从行政措施里对自己和生命的重视、到税收机制里对“平民困境的彻底关怀”、再到社会财富的快速累积发展,“所有消费税的税收收入,每年都要增加200万。”法国的贸易量在1768至1788年的70年里增加了一倍多,人口数量也增长到那个马尔萨斯都看不下去程度。如果我们照着旧的体制最后时刻的情况对其进行阐述,那描画的会是”比真实的面貌美丽,但是并不十分逼真的画像”。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

为什么路易十六时期的繁荣反而加速了大革命的到来?(不平等)。

路易十六时期的繁荣是资产阶级带来的,可是旧制度却无法将这个新兴的力量纳入制度内,旧制度在无形中推动了新兴工商业主的壮大的同时,同时又走到了他们的对立面,旧制度的扬汤止沸最终导致了自身的灭亡。

为什么政府对人民管制的放松反而激起了人民的反抗?(不自由)。

高度的专制使人民默默地承受着苦难,当统治稍有放松的时候,人民才知道我们还可以这样生活。当尝到甜头的人民迫切需要彻底改变自身地位的时候,革命的爆发就不可避免了。

读《旧制度与大革命》有感

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初版于1856年,距今天已经160多年,但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有汉译本面世。正如作者本人所说,这部书不是一部法国大革命史,而是一部关于这场大革命的研究。

改革往往是在旧制度的基础已经失去的时候才开始进行,但是从历史上看,改革却往往是失败的。一种情况是旧势力的抵抗很顽强,将改革扼杀。一种情况如书中所说革命取代了改革,即:在革命来临之前,政府已开始进行改革,而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当封建制度的某些部分在法国已经废除时,人们对剩下的部分常常抱有百倍的仇恨,更加不能忍受。

但是革命永远都是高潮,潮退之后,依然是沙滩重现。亦即“旧制度有大量的法律和政治习惯在1789年突然消失,在几年后重又出现,恰如某些河流沉没地下,又在不太远的地方重新冒头,使人们在新的河岸看到同一水流。”社会的变迁不可能一蹴而就,没有几代人的努力向上,新的社会不可能出现。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字

拜访”完仰慕已久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感慨不已唏嘘良久,真不愧是世界级的世界名著呵。托克维尔犹如一位饱经世故饱读史书的老人讲故事拉家常般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既生动有趣又别开生面。

更奇特的是,我似乎是在读一本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著作,感觉非常亲切。不仅一般道理相同,就是许多“故事情节”也极其类似。有些章节只需把其中的“法国”换成“中国”即可了。

究竟是否如此,请允许我从大处和细节两个方面来论证。.

1.新与旧。

该书的核心观点是法国大革命并不是空穴来风横空出世,而是在旧制度母体中孕育成熟的。许多所谓的革命成果不过是移花接木旧瓶装新酒罢了。

我们近代中国百年风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就拿我们最引以为豪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而言,它不单单是共产党独自努力的结果,而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自从中国大门被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后,为图自强须学西方已成大势。先学西方的技术,再学其体制、文化,各个告败之后最终不得不抓最后一根稻草了--意识形态。而当时各种思潮尘烟并起,立宪主义、法西斯主义、自由主义等等主张都没有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历史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再拿我们最引以为耻的wenge来“说事”。它究竟是历史的逆流畸形,还是革命的继续?我们应从其爆发的原因说起。无论其客观原因(国内左倾,国外“修正”)还是毛泽东的主观原因(打倒官僚主义、建设更加高尚的社会主义)都是大势所定,都是革命进程的因素“作怪”。毛泽东不过是煽风点火(也决非一时头脑发热),四人等不过是添油加醋而已。

可见,历史洪流总是逐波推进一浪接一浪,我们切不可割裂了片面来看。

2.农民被抛弃。

托克维尔叹道:“尽管文明取得各方面进步,何以18世纪法国农民的处境有时竟比13世纪还糟?”接着他分析其原因是农民被各阶级遗弃了,命运更加悲惨且无法自己改善。只能通过改变国家的命运来改善自己的命运。

中国农民亦是如此,近代以来,官员致仕不再还乡,农民中有文化有钱财有志向的都纷纷涌向城市。农村里只剩下一些货真价实的土豪劣绅。除了几个戴眼镜的乡村建设者和国家征税征兵时会想到他们外,大多数农民也被抛弃了。政治似乎与他们无关,这尤其在辛亥革命中表现得最明显,鲁迅作品中有着鲜活的纪录。而且因为战争频频,灾祸连连,农民的处境自然也大不如从前了。所以他们才会成为中国革命最后的主力军。

3.文人的作用。

托克维尔又称:在18世纪中,文人成为法国首要的政治家,指导思想启蒙了大革命。中国近代文人的位置虽然没有这么显赫,但其作用也不容小视,尤其是在建国以前。从林魏到康梁、严章,再到陈李等五四导师乃至以后的各色文人,是他们引进了新思想,开启了新风气,启蒙了心智,唤醒了人民,可以说,没有他们打开窗户放声喊,就不会有雄狮的觉醒怒吼。

4.宗教特征。

中国革命虽然不能完全像法国大革命那样完全称之为以宗教革命形式展开的政治革命.但它也像“宗教革命一样通过预言布道深入人心,”也像宗教革命一样“在社会与政府问题上追溯到普遍性,也可以说更自然的东西.”

更相似的是非宗教倾向也在当时中国人身上成为普遍占上风的激情,并且同样作家们首先拿儒教开刀.因为“教会制度乃是国家制度的基础和楷模,是他们进攻的庞大建筑中最为暴露、最缺乏防御的部分.”“当宗教离弃灵魂时,它并不像经常发生的那样,让灵魂空虚软弱.灵魂一时充满了感情和思想.'”这些情感和热情已变成一种新宗教,它产生了宗教所产生的巨大效果,使人们摆脱了个人利己主义,崇尚英雄主义和忠诚。”从一开始就揭示在如此众多的人身上具有无与伦比的忠诚的的爱国主义、无私胸怀、真正的伟大。”这是非宗教倾向有利的一方面。但另一方面,非宗教倾向也会造成巨大的公害:“因为与其说宗教倾向使人堕落或风尚破坏,不如说使人精神失常,以致那时的人们采取如此极端行为。”“在宗教法规被废除的同时,民事法律也被推翻,人类精神完全失去了常态,不知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攀附,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栖息。革命家们仿佛属于一个陌生的人种,他们的勇敢简直发展到疯狂。任何新鲜事物他们都习以为常,任何谨小慎微他们都不屑一顾,在执行某项计划时他们从不犹豫拖延。”中国的革命者似乎也是这个种族的一部分呵。

文档为doc格式。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字

在书中,托克维尔蕴含着自由主义的权力观念,即“有限权力比无限权力更有效”。反自由主义者跟随着梅斯特尔抱怨自由主义不加鉴别地“对权威的憎恨”是现代最主要的、也是最可悲的特性之一。在施密特那里,自由主义作为现代反权力思潮的完美表述,只不过是“削弱国家的一套高明的方法”。法国大革命似乎印证了这样的批评。

然而,在托克维尔看来,正是王权政府肆意扩张的政治权力、经济权力从而带来了权力的危机。从洛克、休谟到康德,自由主义者并不反对权力自身,而是反对非法的、无限制和不负责任的权力。权力只有限制在法律的范围内,才能得到更有效的行使,才能更有效的维护权威。

2.自由与平等。

托克维尔发现了自由与平等的张力。对于大众而言,他们更容易满足于个体的平等,究竟是在奴役下的人人平等还是个体自由下的人人平等,他们不甚关心。

对于自由的阐述,则更为经典。“人们似乎热爱自由,其实只是痛恨主子。为自由而生的民族,他们所憎恨的是依附性的恶果本身。”(207)。

因此,“我也不相信真正的对自由的热爱是由于人们只见到自由带来的物质利益,”“在自由中只欣赏这些好处的人,从未长久保持自由。”“谁在自由中寻求自由本身以外的其他东西,谁就只配受奴役。”(208)在他看来,真正的热爱自由应当“依恋的是自由的诱惑力、自由本身的魅力,与自由的物质利益无关;这就是在上帝和法律的唯一统治下,能无拘无束地言论、行动、呼吸的快乐。”

3.文学与政治。

托克维尔将大革命的爆发于文学指导政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作家们对于社会的起源、政府的本质和人类的原始权利的思考控制了舆论的导向,政治生活被强烈地推入文学之中。伟大人民的政治教育交到了作家的手中,从而带来了不可避免的灾难。奇怪的是,“我们取自文学的习气,却几乎丧失了对文学的年深日久的爱。”(188)。

当然,对于文学与政治、公共生活的关系,在当代社会也需要多一种角度。在工具理性至上的现代性面前,一种如marthanussbaum所提倡的“诗性正义”,更多的情感参与到公共生活的空间中,似乎也有裨益。因此,如何划定文学与政治的边界,思考二者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4.革命的悖论。

革命是在那些人民对苛政感受最轻的地方发生的,在这些制度的桎梏实际上不太重的地方,它反而显得最难以忍受。(65)“革命的发生并非总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被革命摧毁的政权几乎总是比它前面的那个政权更好”,“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读《旧制度与大革命》有感

无名小子。

大家都知道,作为个体与阶层(这里我不想用阶级这个词语,那或许显得有偏见)是有区别的。作为个体来讲,优秀医生、教师、警察数不胜数(每当看新闻联播的时候,感觉他们既是那么的亲切,却又显得如此的'遥远,不多说了,说多了都是泪,呵呵),他们的人格魅力令人拜服,但正如托克维尔所说:“人们会拿单个人的例子来反驳我,但我谈的是阶级,唯有阶级才应占据历史”。作为个体的医生、教师、警察,他们绝非为恶之人,大多数会是一个好的父亲、母亲、丈夫、妻子、儿子、女儿,跟普通人绝无二致,但作为阶层来讲,他们被利益所绑架,或者被制度所制约,必难改变阶层的性质。而阶层才是历史中的主角,决定所行之事的性质,以及带来的影响。

作为集体个人主义中的个人,他们也会认为阶层不应利用职业性质为自己谋额外的利益,至少他们是能够分辨是非的(不能分辨的或许也有,这此类chusheng极少,不是吗?)。但现实呢?他们更多的是希望其他阶层放弃职业特权,而自己例外。医生希望教育更公平,教师应负起他们应有的责任;教师希望医疗资源能够更均衡,医生守住道德的底线。其实人人都希望打破行业间的这种职业特权,自己不用再去找关系走后门,但他们又希望守住自己的“山头”,因为其他团体正牢牢的坚守各自的“山头”。在这个过程中,谁也不愿意相信对方而放弃自己手中的利益。当人情关系网绑架整个社会的时候,看似人人都相互依靠,更加的融合,其实他们的心变得更加冷漠,人与人之间只剩下赤裸裸的交易,关系网让看似凝聚的人们变得彼此畏惧。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心知肚明的同时却又显得无可奈何。

对于集体个人主义中的个人,用个人主义来形容他们再合适不过,人人都只关心自己之事,对待他人之事漠不关心。从表现上来看,个人主义呈现两个特征,其一,对待自己之事格外的用心,甚至有些蛮不讲理,过分的争取,因为他不这么做,是没有人替他打算的,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利益,他们必定锱铢必较,即使占了便宜,却表现得好像吃了大亏似的(得了便宜还卖乖的人比比皆是,嗯哼);其二,从某些方面来讲,并不是因为他天生冷漠,而是他根本无力为别人做些什么,因为他缺乏参与的权利与义务(任何社会参与都被代表了,她或者他还能做些什么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妨借鉴托克维尔所提到的英国。要打破各阶层之间存在的那条鸿沟,让他们能够跨越而重新凝聚在一起,唯有让其利益一致,共同的利益才能让他们重逢;各阶层之间虽有分界线,但性质模糊,界限不清,只要给予他们自由,就能让他们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各阶层流动;保障所有人的权利,让他们合法的诉求得到伸张;于此同时坚决打击特权的存在,让所有的阶层在权利上愈趋向于平等。

旧制度与大革命

但这场由法国民众组成的大革命,和明末农民起义或是中国历朝历代、世界各国在封建时期经常产生的农民起义都不一样。并非民不聊生,人民在奴隶的位置上坐不稳才揭竿而起,不是王室衰弱以致政治无药可救,人民“不争自由便是杀头”。恰恰相反,如本书第三篇第四章题目所言,“路易十六统治的年代是旧的君主专制制度最昌盛的时代,可昌盛,却加快了大革命的发生”。

从行政措施里对自己和生命的重视、到税收机制里对“平民困境的彻底关怀”、再到社会财富的快速累积发展,“所有消费税的税收收入,每年都要增加200万。”法国的贸易量在1768至1788年的70年里增加了一倍多,人口数量也增长到那个马尔萨斯都看不下去程度。如果我们照着旧的体制最后时刻的情况对其进行阐述,那描画的会是”比真实的面貌美丽,但是并不十分逼真的画像”。

与其把理由归结于说减轻民众的负担,反而激发了民众的愤怒,不如更深入看看藏在这些现象背后的,该是什么。为何路易十六最不起眼的专制加强动作,要比路易十四的所有专制体制行动都难以接受?民智既开,人民享受了好日子就集体玻璃心,难以忍受过去的痛苦了?归结于人的天性或许是简单粗暴,我们大家喜闻乐见,但我总觉得引发冲突的根本还另有玄机——它在更高的地方矗立,它在嘲笑着我们的浅薄无知!

18世纪末期的欧洲大地,一场由英国引领的工业革命风暴席卷而来,正愈演愈烈,种种新技术手段,新生产方式的出现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工业水平的提高,消费品种类的激增,也更加刺激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而演变成对钱财和富足的喜爱和渴望。人人要求更好的生活,人人能看得到幸福似乎离自己只剩一步之遥——这种对于阶级上升的渴望如此强烈而不自觉,它无异与封建体制下的高度阶级固化严重矛盾。

在中世纪往后的欧洲,阶级固化体现在以种姓为区分的特权阶级——贵族身上。而阶级矛盾的表现形式,一开始也正是出现在贵族与平民的关系上,部分平民成为新生资产阶级,与渐渐没落失去统治权与实权的贵族,在实力上接近甚至超越,但在距离上却是更加渐趋渐远。平民对贵族过往的敬意,因中央集权的加速膨胀,贵族已难以作为他们的领主关照他们后迈入反方向的道路,愈发显而易见的不平等,也正在此般情形水涨船高。而新生资产阶级在城市里居住后得到了特权,却也失去了原来的和过往平民阶级的联系,最容易晋升为贵族的几年,反而成为了阶级隔离最严重孤立,社会整体仇视上涨的年代。国王与中央政府本有机会以此为契机,消灭掉贵族这一过往难题,在分利集团的破除中实现新一轮洗牌,加强中央集权集中力量继续办出大事,以谋得发展与革新,或能开启“伟大征程”,创造一份新的光荣。但很遗憾,僵化的行政体制、分离的赋税形式,混乱的司法结构,使得更多的矛盾最终转嫁累积在了政府与国王身上,面对改变作出行政与司法改革也成了负面推手,而给予人民的那些更多自由,起到的作用却是,让法国民众为推翻旧制度做好了准备。

1789年的法国民众们,与其说推翻了封建与专制,不如说他们挪开了一块阻碍他们追求财富上升与发展的拦路石。“他们所发起的大革命,其最终的动力来源也是那部分旧制度…他们使用旧制度的破转碎瓦,建造成了新社会这座大厦。”政体的改变与其说是另起炉灶,不如说是几块积木仅仅变了形式。在我看来,法国大革命的主旋律不是“受压迫的人民”,而是生产力的发展。这从法国大革命开启后的几十年间,中央集权继续轮回多次复辟,那罗伯斯庇尔与拿破仑等人依然轮番上台专政,可见一斑。

1789年,在那一年,政府在工业产品上成了最大的消费者,把过去都不敢想象的工程付诸实施,却也欠下了接近6亿里弗尔的债务,国家资产和个人资产从未这般紧密的交织在一起,以至于“财富管理地不周载过去只是公务上的缺陷,现在却让千万个家庭面临困难”。这是一场灾难的先兆与表现。法国政府看到了发展与改变的趋势,想得到更多,却忘了民众的眼睛同样是雪亮的,法国人民也要站起来了。而本已分离崩析的民众,在此刻,在这一点上,他们把矛头对准了国王,他们要求变革的心竟是如此同仇敌忾。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大海誓要掀起风暴,无论船舰在如何庞大坚固,经历多少风浪,拥有多少荣光,也只能是徒劳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句话,在这里表现的如此淋漓——去除意识形态之分,这也应当是一句普世真理。

托克维尔在1831年的5月9日这天,乘船到达了美国,开启了考察民主制度的旅程,论美国的民主这部后来为他带来世界性声誉的著作,也便由此开始孕育。而124年后的这一天,我出生了~由史而来的事物里,多的是这般牵强附会的论述,似曾相识的偶然。历史这般浩渺,几千年光阴流转,多少段风云千樯,一个人,一个民族,或是一段历史,也总能和另一个人扯上点不远不近的关系——只要有人想,有人用心的话。而这本《旧制度与大革命》被国家副主席、央行副行长等高层反复推荐,内在一定有着更加深刻的原因,执象而求,咫尺千里,文至于此,作为一篇读后感已足够。更多牵强附会、未曾表述出来的东西,也已经在某些沉默处越发氤氲散放着。若是能有几个看到这篇读后感,能稍微引发思索,再自行牵强附会些什么的人,我该如何心满意足啊!

愿生命因思索自由,灵魂因自由无憾。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

一、为什么王常委推荐。

我至少看到了两点:一是法国人的性格在一些关键特征上和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很相似。下面是引用的原文--“法国人的性格在天性保持平静时,他们是世界上最温和最仁慈的民族;一旦迸发出猛烈激情,就会变成最野蛮的民族”,“他性情桀骜不驯,有时去适应君主的专横甚至强暴的统治,而不适应正规自由的政府”、“只要无人反抗,一根线就能牵着它走,一旦什么地方出现反抗的榜样,就再也无法控制”等等。

二、为什么大革命没有带来启蒙而是带来暴力与专制。

二是为什么带来专制。下面也是原文--“大革命摧毁了一切,人们在废墟中抓回中央集权制并将它恢复,在它重新建立的同时,过去限制它的一切障碍却并未复苏,因此,从刚刚推翻王权的民族的腹部深处,突然产生出一个比我们列王所执掌的政权更庞大、更完备、更专制的政权。”

旧制度与大革命

译者:冯棠。

这部《旧制度与大革命》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新东西,发了什么前人所未发的新意?托克维尔开宗明义就指出,他从事的是“关于法国革命的研究”,而不是写另一部大革命史。既是“研究”,就要提出问题。从各章题目就可以知道作者要解决的是哪些问题。从方法论说,这也可以称为后来“年鉴学派”创导的问题史学。例如,托克维尔企图说明:何以全欧洲几乎都有同样的政体,它们如何到处都陷于崩溃?何以封建特权对法国人民比在其他地方变得更为可憎?何以中央集权行政体制是旧制度的体制,而不是大革命或帝国的创造?何以18世纪的法国的人们比其他国家人民更彼此相似,同时又彼此分离,漠不相关?尽管文明不断进步,何以18世纪法国农民的处境有时甚至比13世纪的农民处境更恶劣?何以18世纪法国文人成为国家的主要政治人物?何以法国人宁愿先要改革,后要自由?何以行政革命先于政治革命?路易十六时期是旧王朝最繁荣时期,这种繁荣如何加速了革命?等等。每一个问题几乎都可写成专著。

与19世纪一些思想家、哲学家——从斯塔埃尔夫人到基内——不同,托克维尔不是凭空“思考”法国革命,而是扎扎实实地依靠对原始材料的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他阅读、利用了前人从未接触过的大量档案材料,包括古老的土地清册、赋税簿籍、地方与中央的奏章、指示和大臣间的通信、三级会议记录和1789年的陈。

情书。

他是第一个查阅有关国有财产出售法令的历史家;他还努力挖掘涉及农民状况和农民起义的资料根据这些史料,他得以深入了解、具体描绘旧制度下的土地、财产、教会、三级会议、中央与地方行政、农民生活、贵族地位、第三等级状况等,并阐发自己的论点。

前言。

第一编。

第一章大革命爆发之际,人们对它的评论歧异。

第二章大革命的根本与最终目的并非像人们过去认为的那样,是要摧毁宗教权力。

和削弱政治权力。

第三章大革命如何是一场以宗教革命形式展开的政治革命,其原因何在。

第四章何以几乎全欧洲都有完全相同的制度,它们如何到处陷于崩溃。

第五章法国革命特有的功绩是什么。

第二编。

第一章为什么封建权利在法国比在其他任何国家更使人民憎恶。

第二章中央集权制是旧制度的一种体制而不是像人们所说是大革命和帝国的业绩。

第三章今天所谓的政府管理监督乃是旧制度的一种体制。

第四章行政法院与官员保证制是旧制度的体制。

第五章中央集权制怎样进入旧政治权力并取而代之,而不予以摧毁。

第七章在欧洲各国中,法国如何成为这样的国家,其首都已取得压倒外省的重要。

地位,并吸取全帝国的精华。

第八章在法国这个国家,人们变得彼此最为相似。

第九章这些如此相似的人如何比以往更加分割成一个个陌生的小团体,彼此漠不关心。

第十章政治自由的毁灭与各阶级的分离如何导致了几乎所有使旧制度灭亡的弊病。

第十二章尽管文明取得各方面进步,何以18世纪法国农民的处境有时竟比13世纪还糟。

第三编。

第一章到18世纪中叶,文人何以变为国家的首要政治家,其后果如何。

第二章非宗教倾向在18世纪的法国人身上如何成为普遍占上风的激情,对大革命的特。

点有何影响。

第三章法国人何以先要改革,后要自由有一件事值得注意,那就是,在为大革命作准。

备的所有思想感情中,严格意义上的公共自由的思想与爱好是最后一个出现,

也是第一个消失的。

第四章路易十六统治时期是旧君主制最繁荣的时期,何以繁荣反而加速了大革命的到来。

第五章何以减轻人民负担反而激怒了人民。

第六章政府完成人民的革命教育的几种做法。

第七章何以一次巨大的行政革命成为政治革命的先导,其结果如何。

第八章大革命如何从已往事物中自动产生。

注释。

附录一论三级会议各省,尤其朗格多克。

附录二1789年前后法国社会政治状况。

旧制度与大革命精选

《旧制度与大革命》是20世纪90年代被翻译到中国的托克维尔经典之作,笔者近日走马观花地读过这本书,囿于水平和视野,浅谈读书体会。

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1805—1859),法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托克维尔一生经历丰富,历经第一帝国、复辟王朝、七月王朝、第二共和国和第二帝国五个时期,并且有着多年的从政经验,这使他具备了很强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从1851年起即开始着手对法国大革命的研究,到1856年本书出版,共耗时5年时间,期间查阅了大量档案、文书等一手资料,使得本书更具客观性、系统性、科学性、严谨性。主要代表作有《论美国的民主》、《旧制度与大革命》。他曾预测:美国北方和南方将来可能发生战争;当时尚属于墨西哥的得克萨斯,将来必被美国吞并;美俄两国将要统治全球的预测。因为这些预测,二战后世界范围内掀起研究托克维尔的热潮。

这本书告诉我们,法国大革命的由来:精神自由的被毁以及政治自由民主的缺失。我们应该觉醒的:人人生而平等,是现代民主的基石。精神自由、司法独立,这两点使得法国最终战胜了自己的诸多弊端,重新成为西方民主国家的一个典范。

托克维尔本书中还提出一个最为吊诡(悖论)的问题:“何以减轻人民的负担反而激怒了人民?笔者从书中找到的答案如下:

一是政府有法不依或者朝令夕改,造成百姓的恐慌。国王宣布说:“劳动权是一切财产中最神圣的财产;一切有损于劳动权的法律均违背自然权利,均当被视为无效的法律”。几个月后,损害劳动者的行会和劳役制度又重新恢复。这种对苦难的叙述使人民激愤起来,在人民内心深处燃起贪欲、嫉妒和仇恨。

二是人们利益需求单一趋同,人们变得日益相似。正是由于专制权力的加强,人们逐渐丧失了精神的自由,甚至人身的自由,人与人之间变得互不来往,社会诚信缺失,不同阶级之间乃至同一阶级内部都不会相互协作。而正是这种自由的丧失,使得旧制度变得难以维持,因为它只会加剧社会的分裂,而难以促进社会的进步。也就是中国古语所云:所有的人都站在一边,船就会翻。

三是社会两极分化严重。农民虽然脱离贵族地主阶级的束缚但是而政府为了获得财政收入只得将注意力集中到农民身上,于是作为最穷且享受公共福利最少的群体,却不得不承受最沉重的负担,这必然激起了他们的强烈不满。对于繁荣何以加速革命的到来,其实孔子早有判断,他说“民不患寡而患不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社会繁荣未必保证社会不会动荡,还可以从唐朝安史之乱中得到印证。安史之乱前,唐代经济繁荣到了顶峰,国家仓库和农户家中存有大量粮食,而这不妨碍动荡和拐点的到来。

四是社会士族对基层百姓的刺激。法国大革命前的一个奇特现象是,政府官员——就是那些特权者,喜欢当着人民的面高声议论那些折磨人民的残酷的、不公正的行为;他们相互揭发政府机构骇人听闻的种种罪恶。他们用动听的辞令描绘人民的苦难和报酬低劣的劳动,他们试图这样来解救人民,结果使人民怒气冲天!官员们似乎有意刺激群情,而不是满足人民的需求。人们对未来看不到希望。

读《旧制度与大革命》有感

无数人在读这本书。自从王岐山在会上提到之后,这本托克维尔的著作从历史学的皇冠中降落凡尘,成为过江之鲫争先追捧的炙热。每个想要附庸风雅的人都在读,商人们想借此标榜“儒商”。官员们更是想展现自己的忠心和博学。讽刺的是,这和大革命时期虚伪的贵族与政府官员竟然有几分相似,都热衷于风雅,都带着官本位的崇拜。就像我们这个时代那些包子套餐和“公主”般的称呼一样,我们似乎是新社会,我们的旧有也是根深蒂固的存在,我们没有帝王,但在人心中可以创造一个或者多个皇上,时时让我们有所崇拜,有所屈服,觉得“权力”是那么理所应当,“权利”,却不那么理所当然。

前言很有趣,叫做“这不是历史”,托克维尔似乎预见到了他作品的前瞻性,不是为了记录历史,更是揭示一切革命背后的规律。这部书给我最深的印象不是种种史学资料和数据,毕竟每个时代有自己的背景,但那些我们看起来“似曾相识”的东西却让人深思。革命前的法国和欧洲很多地方一样,有着城市自治的传统,市民作为一个阶层可以处理自己的事务,有市民大会,也有民主选举,但是,革命前的几十年里,城市的自由开始有名无实,市政厅被达官显贵的“委员”们占据,名义上的“小共和国”们在虚假的民主中衰落。“人们很快发现,没有实质的民主很难维持。”在农村,教区管理中也会假惺惺的召集居民开大会,也许也要投豆子呢,毕竟法国平原也产黄豆。托克维尔说:“最专制的政府也能采用民主的形式。”全票通过的候选人选举,麻木的乐在其中的人民,还有“不能代表自己权利的学校”。那时的法国,我们都有些或多或少的熟悉,一种令人心寒的相似,不禁想到了虚伪的人大代表和“只唱赞歌”的政协,行政化的高校,几十年来,申纪兰婆婆的手可是举得不累啊。

不过,就算在法国革命前最黑暗的年代,司法仍以一种文艺复兴以来的独立散发着光辉,最高法院反王权的的斗争有难能可贵的勇气,1770年,国王解散最高法院,巴黎的律师们用集体拒绝为国王服务的方式表现了对司法的尊重和对专制的抗议,这应该是历史上律师这一职业的光辉,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法律的荣誉。普通法庭不受国家干预,国王也无权任命法官,当然,统治者聪明的建立了特别法庭,架空司法,实现专制。文中的一句话描绘了三权不分立的后果:“法庭干预政府或许会有害于公共事务,但政府干预法庭,则会使公众的心灵堕落,让人们具有奴性和反叛性。司法对权力的屈服,才是最大的腐败。”另一个现象也是有趣的,旧制度的法国有“严法,宽行”的特点,法律建设可谓完善到了细枝末节的程度,但是法律并不会严格实施,“人情”成为了重要的社会元素,人们认为求情和按章办事一样自然,民众出于习惯而不是意愿从而选择屈服。于是旧制度下的法国是这般摸样。王权独大,掌握了立法和行政,依托庞大的官僚机构统治。司法在特别法庭下失去独立,城市民主自治虚伪化,农民在教区统治下承受苛捐杂税,穷人纳税,富人免税,官员作为特权阶层盛行免责制,人人热衷于成为公务员,购买职位。

社会似乎是一片黑暗。但托克维尔也描绘了黑暗下的抗争与火光,这同样是引爆革命的导火索。

那便是人心。我们都知道,革命起源于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巴黎,在当时区域发展及其不平衡的法国,吸引着财富和人才,也传播着思想。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在巴黎,文艺复兴的诗人和艺术家在巴黎。全法国的印刷行业都集聚在了巴黎,每天将数百种刊物送达市民手中,思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巴黎的中产阶级和没落贵族,小市民和手工业者,阶级之间彼此的思想,习惯,爱好都在趋同,1789年陈情书就是证明,一个紧密的阶级开始形成。“只有自由的精神可以使民众站在统一战线上,不离不弃。”当公众得以觉醒,并且感悟到自身所处的环境时,那种单纯的反抗意识就会崛起。

但同样是因为思想,使得这场革命成为了跌宕起伏,血雨腥风的革命,在残留和觉醒中反复交织。托克维尔指出了革命不彻底的原因。那些启蒙法国人民的思想,往往出自哲学家,文学家只手,无论伏尔泰还是杜格尔,他们不懂政治,更不是出色的政治家,就像高呼“人人生而平等”,但却提不出实现平等的方式,民众对他们言听计从,被他们煽动起来,却没想过破坏后的重建。这是脱离实践的启蒙思想指导下的革命,人民热衷于自由,但是自由是什么,自由的限度是什么他们却无法回答。当人为了获得自由以外的东西而妄称自由,实际上也就成为了奴隶,同样,只珍视自由能带来哪些好处的人,也绝不会长期拥有自由。

反抗不公,寻找自由,当旧制度走向了极致,革命就自然产生,就像近代一切革命的规律。可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的革命的意义,摧毁并没有带来立刻的改变,革命后的法国经历了最动荡的岁月,思想并不像描绘的那样美好,有时其指向的也是无谓的流血,又回到了当今的中国,历史带来了巧合与启示,我们在改革的进程中,我们也迎来了一代人的觉醒,我们也看到了似曾相识的问题,但旧有不代表错误,普世的原则也不代表绝对的正义,每个时代有自己的路,历史只是启示和告白,而我们每个个体,只能在思索中创造历史本身。

旧制度与大革命精选

拜访”完仰慕已久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感慨不已唏嘘良久,真不愧是世界级的世界名著呵。托克维尔犹如一位饱经世故饱读史书的老人讲故事拉家常般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既生动有趣又别开生面。

更奇特的是,我似乎是在读一本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著作,感觉非常亲切。不仅一般道理相同,就是许多“故事情节”也极其类似。有些章节只需把其中的“法国”换成“中国”即可了。

究竟是否如此,请允许我从大处和细节两个方面来论证。.

1.新与旧。

该书的核心观点是法国大革命并不是空穴来风横空出世,而是在旧制度母体中孕育成熟的。许多所谓的革命成果不过是移花接木旧瓶装新酒罢了。

我们近代中国百年风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就拿我们最引以为豪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而言,它不单单是共产党独自努力的结果,而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自从中国大门被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后,为图自强须学西方已成大势。先学西方的技术,再学其体制、文化,各个告败之后最终不得不抓最后一根稻草了--意识形态。而当时各种思潮尘烟并起,立宪主义、法西斯主义、自由主义等等主张都没有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历史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再拿我们最引以为耻的wenge来“说事”。它究竟是历史的逆流畸形,还是革命的继续?我们应从其爆发的原因说起。无论其客观原因(国内左倾,国外“修正”)还是毛泽东的主观原因(打倒官僚主义、建设更加高尚的社会主义)都是大势所定,都是革命进程的因素“作怪”。毛泽东不过是煽风点火(也决非一时头脑发热),四人等不过是添油加醋而已。

可见,历史洪流总是逐波推进一浪接一浪,我们切不可割裂了片面来看。

2.农民被抛弃。

托克维尔叹道:“尽管文明取得各方面进步,何以18世纪法国农民的处境有时竟比13世纪还糟?”接着他分析其原因是农民被各阶级遗弃了,命运更加悲惨且无法自己改善。只能通过改变国家的命运来改善自己的命运。

中国农民亦是如此,近代以来,官员致仕不再还乡,农民中有文化有钱财有志向的都纷纷涌向城市。农村里只剩下一些货真价实的土豪劣绅。除了几个戴眼镜的乡村建设者和国家征税征兵时会想到他们外,大多数农民也被抛弃了。政治似乎与他们无关,这尤其在辛亥革命中表现得最明显,鲁迅作品中有着鲜活的纪录。而且因为战争频频,灾祸连连,农民的处境自然也大不如从前了。所以他们才会成为中国革命最后的主力军。

3.文人的作用。

托克维尔又称:在18世纪中,文人成为法国首要的政治家,指导思想启蒙了大革命。中国近代文人的位置虽然没有这么显赫,但其作用也不容小视,尤其是在建国以前。从林魏到康梁、严章,再到陈李等五四导师乃至以后的各色文人,是他们引进了新思想,开启了新风气,启蒙了心智,唤醒了人民,可以说,没有他们打开窗户放声喊,就不会有雄狮的觉醒怒吼。

4.宗教特征。

中国革命虽然不能完全像法国大革命那样完全称之为以宗教革命形式展开的政治革命.但它也像“宗教革命一样通过预言布道深入人心,”也像宗教革命一样“在社会与政府问题上追溯到普遍性,也可以说更自然的东西.”

更相似的是非宗教倾向也在当时中国人身上成为普遍占上风的激情,并且同样作家们首先拿儒教开刀.因为“教会制度乃是国家制度的基础和楷模,是他们进攻的庞大建筑中最为暴露、最缺乏防御的部分.”“当宗教离弃灵魂时,它并不像经常发生的那样,让灵魂空虚软弱.灵魂一时充满了感情和思想.”这些情感和热情已变成一种新宗教,它产生了宗教所产生的巨大效果,使人们摆脱了个人利己主义,崇尚英雄主义和忠诚。”从一开始就揭示在如此众多的人身上具有无与伦比的忠诚的的爱国主义、无私胸怀、真正的伟大。”这是非宗教倾向有利的一方面。但另一方面,非宗教倾向也会造成巨大的公害:“因为与其说宗教倾向使人堕落或风尚破坏,不如说使人精神失常,以致那时的人们采取如此极端行为。”“在宗教法规被废除的同时,民事法律也被推翻,人类精神完全失去了常态,不知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攀附,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栖息。革命家们仿佛属于一个陌生的人种,他们的勇敢简直发展到疯狂。任何新鲜事物他们都习以为常,任何谨小慎微他们都不屑一顾,在执行某项计划时他们从不犹豫拖延。”中国的革命者似乎也是这个种族的一部分呵。

旧制度与大革命精选

发生在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法国大革命提出的一系列思想和口号,深刻的影响着人类历史。关于法国大革命的研究和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反省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是柏克的《法国革命论》和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这两本著作都对法国大革命持一种批判的态度。有的人简单地把《旧制度与大革命》的观点归纳为是“贵族制的衰落导致了法国大革命”,我很难认同。用了大约两个月的时间,把《旧制度与大革命》的英译本(johnbonner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版)认真阅读了一遍。

托克维尔的观点,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动荡不安,容易发生革命的时候往往不是社会从bad变得worse的时候,不是社会压迫最重的时候,恰恰相反的是社会压迫比较轻,人开始变得富裕的时候,整个社会人心思动,这也就是所谓的托克维尔效应。大革命前的法国,农奴制度基本消解怠尽,好多农民拥有了自己的土地,成了小地主。

二、大革命前的法国,社会一盘散沙,整个社会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小社团,是一个断裂的社会。一是贵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贵族,最多只能是从两位路易皇帝手里购买爵位的新贵。他们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贵族的责任、担当和奉献精神。新贵的权利是不再缴纳税负,新贵以担任政府公职人员为荣,且新贵鄙视自己所脱离的阶层;老的贵族不善产业,以卖地为生。二是全社会的税负不均,税收负担全部落在了农民身上,贵族特别是新贵的不纳税,导致了两类人之间的互相敌视。三是时间的流逝,新贵们发现自己所鄙视的人有的开始逐渐变得的富裕,而自己日渐贫困,愈加的不平衡。

三、

文人或学者主导的革命。中国有句老话,叫做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但法国大革命恰恰相反,法国大革命是由缺乏政治实践的文化人主导,按照他们想像的理想社会图景发动的一场社会革命。1777年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使启蒙思想家们更加坚定了对自己理论的信心。法国大革命发明了人民的概念,提出了一系列抽象的原则,描绘了理想社会的图景,创设了他们所独有的宏大叙事风格。

四、法国大革命中的无神论。法国大革命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无神论。法国大革命中,革命斗士不遗余力的砸烂神龛,捣毁神像,焚烧神学书籍,剥夺没收教会的财富,以此来表达对革命的拥护。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天才富歇,曾在修道院归隐多年,但在对宗教的打压与迫害上,则首当其冲。

旧制度与大革命精选

“拜访”完仰慕已久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感慨不已唏嘘良久,真不愧是世界级的世界名著呵。托克维尔犹如一位饱经世故饱读史书的老人讲故事拉家常般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既生动有趣又别开生面。

更奇特的是,我似乎是在读一本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著作,感觉非常亲切。不仅一般道理相同,就是许多“故事情节”也极其类似。有些章节只需把其中的“法国”换成“中国”即可了。

究竟是否如此,请允许我从大处和细节两个方面来论证。.

1.新与旧。

该书的核心观点是法国大革命并不是空穴来风横空出世,而是在旧制度母体中孕育成熟的。许多所谓的革命成果不过是移花接木旧瓶装新酒罢了。

我们近代中国百年风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就拿我们最引以为豪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而言,它不单单是共产党独自努力的结果,而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自从中国大门被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后,为图自强须学西方已成大势。先学西方的技术,再学其体制、文化,各个告败之后最终不得不抓最后一根稻草了--意识形态。而当时各种思潮尘烟并起,立宪主义、法西斯主义、自由主义等等主张都没有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历史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再拿我们最引以为耻的wenge来“说事”。它究竟是历史的逆流畸形,还是革命的继续?我们应从其爆发的原因说起。无论其客观原因(国内左倾,国外“修正”)还是毛泽东的主观原因(打倒官僚主义、建设更加高尚的社会主义)都是大势所定,都是革命进程的因素“作怪”。毛泽东不过是煽风点火(也决非一时头脑发热),四人等不过是添油加醋而已。

可见,历史洪流总是逐波推进一浪接一浪,我们切不可割裂了片面来看。

2.农民被抛弃。

托克维尔叹道:“尽管文明取得各方面进步,何以18世纪法国农民的处境有时竟比13世纪还糟?”接着他分析其原因是农民被各阶级遗弃了,命运更加悲惨且无法自己改善。只能通过改变国家的命运来改善自己的命运。

中国农民亦是如此,近代以来,官员致仕不再还乡,农民中有文化有钱财有志向的都纷纷涌向城市。农村里只剩下一些货真价实的土豪劣绅。除了几个戴眼镜的乡村建设者和国家征税征兵时会想到他们外,大多数农民也被抛弃了。政治似乎与他们无关,这尤其在辛亥革命中表现得最明显,鲁迅作品中有着鲜活的纪录。而且因为战争频频,灾祸连连,农民的处境自然也大不如从前了。所以他们才会成为中国革命最后的主力军。

3.文人的作用。

托克维尔又称:在18世纪中,文人成为法国首要的政治家,指导思想启蒙了大革命。中国近代文人的位置虽然没有这么显赫,但其作用也不容小视,尤其是在建国以前。从林魏到康梁、严章,再到陈李等五四导师乃至以后的各色文人,是他们引进了新思想,开启了新风气,启蒙了心智,唤醒了人民,可以说,没有他们打开窗户放声喊,就不会有雄狮的觉醒怒吼。

4.宗教特征。

中国革命虽然不能完全像法国大革命那样完全称之为以宗教革命形式展开的政治革命.但它也像“宗教革命一样通过预言布道深入人心,”也像宗教革命一样“在社会与政府问题上追溯到普遍性,也可以说更自然的东西.”

更相似的是非宗教倾向也在当时中国人身上成为普遍占上风的激情,并且同样作家们首先拿儒教开刀.因为“教会制度乃是国家制度的基础和楷模,是他们进攻的庞大建筑中最为暴露、最缺乏防御的部分.”“当宗教离弃灵魂时,它并不像经常发生的那样,让灵魂空虚软弱.灵魂一时充满了感情和思想.”这些情感和热情已变成一种新宗教,它产生了宗教所产生的巨大效果,使人们摆脱了个人利己主义,崇尚英雄主义和忠诚。”从一开始就揭示在如此众多的人身上具有无与伦比的忠诚的的爱国主义、无私胸怀、真正的伟大。”这是非宗教倾向有利的一方面。但另一方面,非宗教倾向也会造成巨大的公害:“因为与其说宗教倾向使人堕落或风尚破坏,不如说使人精神失常,以致那时的人们采取如此极端行为。”“在宗教法规被废除的同时,民事法律也被推翻,人类精神完全失去了常态,不知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攀附,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栖息。革命家们仿佛属于一个陌生的人种,他们的勇敢简直发展到疯狂。任何新鲜事物他们都习以为常,任何谨小慎微他们都不屑一顾,在执行某项计划时他们从不犹豫拖延。”中国的革命者似乎也是这个种族的一部分呵。

5.自由与平等。

本书还有一个重大观点,就是法国人民为了平等,宁愿舍弃自由。“严格意义上的公共自由的思想与爱好是最后一个出现,也是第一个消失。”“在他们的著作中已经能看出我们如此熟悉的那种革命民主气质:他们热爱平等,哪怕是奴役中的平等。在他们眼中,私人权利根本不存在,只存在公益。”“将政治自由引入与之格格不入或截然对立的制度和思想,这个意图60年来产生了多少次自由政府的徒然尝试,直到最后对这些徒劳无功的努力感到心灰意冷,终于抛开他们的第二个目的,回到第一个目的。于是他们归结到这样的思想:不管怎么说,在一个主子下面平等地生活毕竟还能尝到一个甜头。”托克维尔说得好:“人们似乎热爱自由,其实只是痛恨主子。”中国革命也实实在在地证明了“中央集权与社会主义的确是同一土壤的产物。”

些相似加在一起,也不足以解释中国的革命。”与法国大革命一样伟大、激烈的中国革命自然也有自身的原因和特征,不能完全搬用该书来解释比拟,但如果我们想深刻地描述透析中国这场革命,《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应该是少不了的楷模和参考。

旧制度与大革命精选

这本书是九哥推荐的。

说实话,真本书没怎么看懂,或者说引起共鸣的地方并不多。但并不妨碍我评价它是一本好书,一部经典。

对这本书的内容很难有交集,可能源于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对法国大革命本身并不了解。仅有的一点印象也只是高中教的那点皮毛。可就是那点皮毛也已经被阉割,彻彻底底地只是为了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所做的实践铺垫。因而,对这一事件的认识与看法不免落入狭隘的境地。

二是对中国的政治理解太少。我很容易的发现1789年大革命时的法国与现在的中国真是像极了。但这种感情也仅仅基于一个愤青对中国当下现状的不满,深层次的问题我是把握不住的。

但多多少少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这本书与其在说一场革命,倒不如说它揭示的是一个民族的本性以及一些普世的人文主义关怀。

同时,这本书揭示了一些政治斗争的特点。一个民族发生的革命,不过是因为之前的统治者的统治超过了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而溢出的结果罢了。可笑的是,统治的统治手段常常会被革命者重新拾起,以此来维护新建立其来的政权。

书中对自由的论述也深深地打动着我。到底想想,我们的民族是不爱自由的嘛?恐怕只是习惯了被领导被统治吧。

旧制度与大革命精选

从南昌某校内狭窄的书店角落里,穿越到烟台某县某院冷清的自习室内;从爽快清澈的南方七月夏日,到喑咽无言的十一月北国寒秋。从第一页的翻阅前行,历经多少页的步履蹒跚,却也终于到了这最后一页——《旧制度与大革命》这本书,终于在今天,被此阶段的我给吃干抹净了。

书是死物,书里作者的观点态度也许只能表达传递出万一,此刻合上尾页,想问问自己学到了多少,又进步了多少?没有直观的经验值与进度条让我去探寻——也许真的探寻量化了起来,会发现那进程不过竟也不过涨了毫末。但书本身承载的时光已经足够动人,由一本书延伸而来的,那些千千万万新的思考,哪怕我能抓住一点点,就已经很满足了。

东拉西扯这么多,一篇读后感的初衷隐隐有酿成杂文的趋势,我还是太啰嗦了,那个不舍得放弃什么都想要的坏习惯,从生活延续到笔端,浸润的是一整个偏执又虚弱的自我——写作是和自我对抗的过程,而表演一个试图写作的人,则让这件事变得丰厚。这句话之于我,可以说再恰当不过了。

言归正传言归正传,让我好好想想。在看这本书之前,法国大革命,留给我的是怎样的印象呢?他是巴黎公社的先导,是群众性的暴力反抗运动;是封建统治没落时期朝代兴衰的必然。而历经这一场彻底的、从下至上以全盘推翻的流血革命,资产阶级该成为了这个国家的主人,良币驱逐劣币,过往分利集团彻底毁灭,也总该让法国新兴的资本主义那通往近现代国家治理之路的旅途上走的快一点,该比那些王朝或是改良后的王朝走的更快一点。

钱穆讲:历史的事有发生在桌上的,也有藏在台子下的。我们多注意发生在卓子上的事,却总忽视了藏在台下的事一样有力量。”而祸患多积于忽微,要探究什么真相、真理,就该从这些细微处发力,以小见大。放到一寸一寸的见分晓。托克维尔也说过,判断一个历史事件。与其用远距离的视角观察,还不如用近距离的,视角来得准确。哦,这本书也就是从零碎微末的各方面细节,为我展示了,这个法国大革命也正从。多个角度的管中窥豹中,渐渐显露出了他的本来面目。抽丝剥茧,去伪存真。历史本就好比一件美术展览馆,多赝品而少真货。我们更应一件一件一天一天的这样去看,方能离开某些大而化之的结论,脱离低层次的认知怪圈。

一。封建体制是在复兴时期迎来了这场大革命——因它的复兴速度远远跟不上资本主义所代表的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速度。

这本书每每令我想起万历十五年中的那个明王朝。自由,自1573至1610,明王朝的衰落已是一种制度发展至衰落后的必然。虽个人许有天纵之才、神机妙算,又或是智勇双全、万夫莫开。也全都已无济于事。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历史的潮流滚滚向前,无人可阻挡这种发展的必然。在中华大陆轮回反复多少次的历史反复推演过了,也难怪有人讲中国历史虽长,却简单明了——不外乎就是这个道理了。

而法国作为欧洲大陆上封建皇权统治极根深蒂固的国家,与古中国在诸多方面也都有着相似共通之处:两者同有着繁荣的文化成果,或是体现对美食孜孜不倦的追求,或是体现在奢华骄逸的上层生活。中央集权曾一度让帝国达到威势之顶峰(路易十四)。但每落下一片阳光,当也投下一片阴影。所谓盛世的繁荣也总藏着积重难返的颓势,盛世,总是衰亡之始。(哪怕把所谓的康乾盛世划掉也没用,秦皇汉武贞观等等没有一个不是的。。)。

但这场由法国民众组成的大革命,和明末农民起义或是中国历朝历代、世界各国在封建时期经常产生的农民起义都不一样。并非民不聊生,人民在奴隶的位置上坐不稳才揭竿而起,不是王室衰弱以致政治无药可救,人民“不争自由便是杀头”。恰恰相反,如本书第三篇第四章题目所言,“路易十六统治的年代是旧的君主专制制度最昌盛的时代,可昌盛,却加快了大革命的发生”。

从行政措施里对自己和生命的重视、到税收机制里对“平民困境的彻底关怀”、再到社会财富的快速累积发展,“所有消费税的税收收入,每年都要增加200万。”法国的贸易量在1768至1788年的70年里增加了一倍多,人口数量也增长到那个马尔萨斯都看不下去程度。如果我们照着旧的体制最后时刻的情况对其进行阐述,那描画的会是”比真实的面貌美丽,但是并不十分逼真的画像”。

与其把理由归结于说减轻民众的负担,反而激发了民众的愤怒,不如更深入看看藏在这些现象背后的,该是什么。为何路易十六最不起眼的专制加强动作,要比路易十四的所有专制体制行动都难以接受?民智既开,人民享受了好日子就集体玻璃心,难以忍受过去的痛苦了?归结于人的天性或许是简单粗暴,我们大家喜闻乐见,但我总觉得引发冲突的根本还另有玄机——它在更高的地方矗立,它在嘲笑着我们的浅薄无知!

18世纪末期的欧洲大地,一场由英国引领的工业革命风暴席卷而来,正愈演愈烈,种种新技术手段,新生产方式的出现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工业水平的提高,消费品种类的激增,也更加刺激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而演变成对钱财和富足的喜爱和渴望。人人要求更好的生活,人人能看得到幸福似乎离自己只剩一步之遥——这种对于阶级上升的渴望如此强烈而不自觉,它无异与封建体制下的高度阶级固化严重矛盾。

在中世纪往后的欧洲,阶级固化体现在以种姓为区分的特权阶级——贵族身上。而阶级矛盾的表现形式,一开始也正是出现在贵族与平民的关系上,部分平民成为新生资产阶级,与渐渐没落失去统治权与实权的贵族,在实力上接近甚至超越,但在距离上却是更加渐趋渐远。平民对贵族过往的敬意,因中央集权的加速膨胀,贵族已难以作为他们的领主关照他们后迈入反方向的道路,愈发显而易见的不平等,也正在此般情形水涨船高。而新生资产阶级在城市里居住后得到了特权,却也失去了原来的和过往平民阶级的联系,最容易晋升为贵族的几年,反而成为了阶级隔离最严重孤立,社会整体仇视上涨的年代。国王与中央政府本有机会以此为契机,消灭掉贵族这一过往难题,在分利集团的破除中实现新一轮洗牌,加强中央集权集中力量继续办出大事,以谋得发展与革新,或能开启“伟大征程”,创造一份新的光荣。但很遗憾,僵化的行政体制、分离的赋税形式,混乱的司法结构,使得更多的矛盾最终转嫁累积在了政府与国王身上,面对改变作出行政与司法改革也成了负面推手,而给予人民的那些更多自由,起到的作用却是,让法国民众为推翻旧制度做好了准备。

1789年的法国民众们,与其说推翻了封建与专制,不如说他们挪开了一块阻碍他们追求财富上升与发展的拦路石。“他们所发起的大革命,其最终的动力来源也是那部分旧制度…他们使用旧制度的破转碎瓦,建造成了新社会这座大厦。”政体的改变与其说是另起炉灶,不如说是几块积木仅仅变了形式。在我看来,法国大革命的主旋律不是“受压迫的人民”,而是生产力的发展。这从法国大革命开启后的几十年间,中央集权继续轮回多次复辟,那罗伯斯庇尔与拿破仑等人依然轮番上台专政,可见一斑。

1789年,在那一年,政府在工业产品上成了最大的消费者,把过去都不敢想象的工程付诸实施,却也欠下了接近6亿里弗尔的债务,国家资产和个人资产从未这般紧密的交织在一起,以至于“财富管理地不周载过去只是公务上的缺陷,现在却让千万个家庭面临困难”。这是一场灾难的先兆与表现。法国政府看到了发展与改变的趋势,想得到更多,却忘了民众的眼睛同样是雪亮的,法国人民也要站起来了。而本已分离崩析的民众,在此刻,在这一点上,他们把矛头对准了国王,他们要求变革的心竟是如此同仇敌忾。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大海誓要掀起风暴,无论船舰在如何庞大坚固,经历多少风浪,拥有多少荣光,也只能是徒劳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句话,在这里表现的如此淋漓——去除意识形态之分,这也应当是一句普世真理。

托克维尔在1831年的5月9日这天,乘船到达了美国,开启了考察民主制度的旅程,论美国的民主这部后来为他带来世界性声誉的著作,也便由此开始孕育。而124年后的这一天,我出生了~由史而来的事物里,多的是这般牵强附会的论述,似曾相识的偶然。历史这般浩渺,几千年光阴流转,多少段风云千樯,一个人,一个民族,或是一段历史,也总能和另一个人扯上点不远不近的关系——只要有人想,有人用心的话。而这本《旧制度与大革命》被国家副主席、央行副行长等高层反复推荐,内在一定有着更加深刻的原因,执象而求,咫尺千里,文至于此,作为一篇读后感已足够。更多牵强附会、未曾表述出来的东西,也已经在某些沉默处越发氤氲散放着。若是能有几个看到这篇读后感,能稍微引发思索,再自行牵强附会些什么的人,我该如何心满意足啊!

愿生命因思索自由,灵魂因自由无憾。

旧制度与大革命精选

总的来说,在托克维尔看来,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是自路易十四以来,中央集权化的结果。这样的改革使得它“完全地丢掉了能对封建制度保护作用或为它服务的一切”(240),包括贵族、宗教、法律等社会机制,在平等、自由的口号下,大革命彻底的打碎了旧有的国家机器与传统规章,建立起来看似人人平等的脆弱的政治制度却为中央集权制的恢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中央的集权化。

在农村地区,不同于英德,自13世纪始,法国就开始了废除农奴制,农民成为了土地的所有者,从而使得农民对于土地的徭役、租金直接敏感。另一方面,法国农民摆脱了领主的统治,从而使得农民对于这种体制的不满直接等同于对于国家政权的不满。(72-73)古老的教区制度同样受到了中央权力的扭曲。(92)。

在地方管理上,国王政府通过御前会议取代了全省四分之三的地方权力,控制税收、征兵以及公共工程乃至司法制定。当领主的权力被剥夺以后,他的责任例如赈灾等交由国家负责,国家成为事无巨细的统揽者。(79-81)。

在城市的管理上,1692年普遍取消选举制度,城市各种职务开放买卖,城市的政府会议和公民大会逐渐退化,到了18世纪,人民已不再作为一个整体构成全体会议。特权显贵成为全民大会的主体,人民日益不再关心市镇事务。“因此在18世纪,各城市的政府便到处蜕化为小寡头政治。”(87)摆脱这样的弊端的结果即是使地方权力越来越隶属于中央政府。

巴黎的地位同样可以体现这一趋势。“首都之所以对帝国其他部分具有政治优势,既非由于……,而是由于政府的性质。”巴黎的自18世纪初规模就不断扩大。与各地不同的面貌特征逐渐消失不同,巴黎成为国家的原动力。(115)强大的汲取资源的能力使得巴黎的中心化于行政上的中央集权化一起,成为政府迅速垮台的重要原因。

3.贵族的衰微化。

不同于英国和普鲁士,18世纪的法国贵族无论在国家管理乃至农村事务上,都丧失了其政治权力,已不再治理和领导居民,“然而他们却不仅保留而且还大大增加贵族成员个人所享有的金钱上的豁免权和利益;他们已经变成一个从属阶级,但同时仍旧上个享有特权的封闭阶级”(不是贵族而更像种姓),“他们的特权如此不可理解,如此令法国人厌恶”(240)。

封闭的贵族阶级一方面在内部排除中产阶级(新兴的资产者)加入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对人民漠不关心。这也就使得贵族们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日后革命的靶子。

4.非宗教倾向。

在此之前,人们攻击宗教时显示出的热忱总是产生于新宗教唤起的虔诚。然而,在18世纪的法国,知识分子乃至民众之中普遍弥漫着非宗教乃至反宗教的倾向。事实上,就教会本身而言,当时的流弊相较于过去、其他国家,法国的教会宽容得多。(190-191)。

在托克维尔看来,“治反对精神由于不能在公共场合表现出来,就只能潜藏于文学之中,而作家已成为旨在推翻国家全部社会政治制度的强大政党的真正首领。”(191)。

因为教会主张尊重传统,承认高于个人理性的权威,承认等级制作为社会基础,而这与启蒙运动弘扬的平等、理性格格不入。同时,由于宗教权力是所有政治权力中最直接面对私人的,因此首先从教会开刀。

与此相反,在美国和英国,“尊重宗教是国家稳定与个人安全的最重要的保障。”(195)。

失去了宗教的依附,使得革命中的人类精神失去了常态。

5.知识分子。

“由于不存在自由制度,因而不再存在政治阶级,不再存在活跃的政治团体,不再存在有组织、有领导的政党,由于没有所有这些正规的力量,当公众舆论复活时,它的领导便单独落在哲学家手中”,从而普遍而抽象的理论代替具体事件的指导,使得一切法律体系都在攻击之下,理想中的政治制度与现实的不满完全对立。(241)。

“理论的和善与行为的强暴形成对比,这是法国革命最奇怪的特征之一,如果人们注意到这场革命史由民族中最有教养的阶级准备,由最没有教养、最粗野的阶级进行的,就不会感到惊奇。”(243)。

旧制度与大革命精选

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分析方法,这本书也一直经久不衰,备受人们推崇,读的人挺多,但能读懂的人又有几个。很多名人也都推荐此书,包括某位领导人也力荐此书,所以销量一直很不错。我读这本书,不是因为他人推荐,只是之前看的另一本书(《乌合之众》)中有一些问题,想从这本书中找到。

书内容看起来很乏味,托斯维尔举了很多当时的资料,研究的文献,介绍大革命方式也不是从1789年讲历史,而是从17世纪开始,一直到大革命之前。详细的分析了大革命,是如何一点点产生的,如何一点点扩大成为现实的。

关于书透详细内容我也就不详细说了,看过的肯定知道,没看过的说了也不一定感兴趣。下面我想聊聊我从书中看出的一些东西。

首先也是《乌合之众》中所介绍的从众心里,很多底层人们其实一直都在受到压迫,路易十四之前有,路易十四时期达到了顶风,为什么会在将近一个世纪之后才发起大革命。这就是一种从众心里,很久之前没有人去革命,或有这思想的人还没有行动。底层人们过的再痛苦,也只会忍受,因为别的人也同样再忍受。这个地区的农民看那个地区的农民,觉得农民就应该这样,从没有想过革命。大革命发生之后也是如此,底层人们看见别人革命了,就觉得自己应该革命,从不会想革命对他究竟有没有好处,革命之后生活又会是什么样子。这就是一种从众心理。就像现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人,今天看见别人去旅游,自己就去旅游,可是当问到为什么去旅游自己什么也说不出来,只会说世界很大我只想看看。再如吃饭,本来自己并不爱吃西餐,可是别人都去吃,自己也就去吃,一方面时装b另一点就是自己给自己心理暗示,自己喜欢吃。马路周围围一圈人,如果没人管理只会圈越来越大,可谁都不回想为什么会在这围着。这也就是当时很多人的心理,包括现在同样如此。

其次就是书中写的,农民得到了土地,反而自己生活的更加辛苦了。当时是因为中央集权,才让当时贵族失去了权利,包括土地权利。这是一个主要原因,不过我想说说是农民的心态,刚一得到土地他们也是乐此不疲,努力劳动,因为之后的生活将一步步走好,可谁知道实际上并非如此,各种税收,各种支出反而增加了他们的负担。很多时候就是如此,自己认为能力大了,可以掌控一切的时候,但是需要你掌控的时候,发现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当然这只是一个客观因素。造成这些的还有制度的不健全,上层阶级的剥削等等。但从各人来讲,做事还是量力而行。

最后我说说,革命究竟怎么开始的,书中说的好,发起革命的人往往不是那些穷人,而是那些中产阶级,这也就设计到人的野心,每个人都存在野心,野心最大的往往是那些不上不下的人。再发起大革命时候,他们也不会想革命究竟会给这个国家带来什么,给人民带来什么,他们只是想一心推翻,当权者,自己成为当权者。一种对权利的野心(写到这突然想起《1984》中描写人对权利的那种欲望)。

我个人读完这本书理解,就是大部分人的从众满足一小部分的野心,这就是法国大革命。当然我说的自己都觉得很片面。其中还有很多原因。比如:中央集权,财政的不公开,各种特权的产生,买卖职位,文化人的过多参政,宗教的打压(这点其实我也很想说一下,就是一种信仰的产生,但说起来实在拖沓了,简单说一句,人就过缺少信仰就很容易迷失。)等,书中都写的十分详细。想了解的自己可以去看看这本书,写的很不好,逻辑性很强。

其实有些时候我们看书不一定非要从书中学到什么或非要明白一些作者的理论,书中的理论在书中是不会因为我们不理解就没有的。看书看的开心就好。

旧制度与大革命精选

无数人在读这本书。自从2012年王岐山在会上提到之后,这本托克维尔的著作从历史学的皇冠中降落凡尘,成为过江之鲫争先追捧的炙热。每个想要附庸风雅的人都在读,商人们想借此标榜“儒商”。官员们更是想展现自己的忠心和博学。讽刺的是,这和大革命时期虚伪的贵族与政府官员竟然有几分相似,都热衷于风雅,都带着官本位的崇拜。就像我们这个时代那些包子套餐和“公主”般的称呼一样,我们似乎是新社会,我们的旧有也是根深蒂固的存在,我们没有帝王,但在人心中可以创造一个或者多个皇上,时时让我们有所崇拜,有所屈服,觉得“权力”是那么理所应当,“权利”,却不那么理所当然。

前言很有趣,叫做“这不是历史”,托克维尔似乎预见到了他作品的前瞻性,不是为了记录历史,更是揭示一切革命背后的规律。这部书给我最深的印象不是种种史学资料和数据,毕竟每个时代有自己的背景,但那些我们看起来“似曾相识”的东西却让人深思。革命前的法国和欧洲很多地方一样,有着城市自治的传统,市民作为一个阶层可以处理自己的事务,有市民大会,也有民主选举,但是,革命前的几十年里,城市的自由开始有名无实,市政厅被达官显贵的“委员”们占据,名义上的“小共和国”们在虚假的民主中衰落。“人们很快发现,没有实质的民主很难维持。”在农村,教区管理中也会假惺惺的召集居民开大会,也许也要投豆子呢,毕竟法国平原也产黄豆。托克维尔说:“最专制的政府也能采用民主的形式。”全票通过的候选人选举,麻木的乐在其中的人民,还有“不能代表自己权利的学校”。那时的法国,我们都有些或多或少的熟悉,一种令人心寒的相似,不禁想到了虚伪的人大代表和“只唱赞歌”的政协,行政化的高校,几十年来,申纪兰婆婆的手可是举得不累啊。

不过,就算在法国革命前最黑暗的年代,司法仍以一种文艺复兴以来的独立散发着光辉,最高法院反王权的的斗争有难能可贵的勇气,1770年,国王解散最高法院,巴黎的律师们用集体拒绝为国王服务的方式表现了对司法的尊重和对专制的抗议,这应该是历史上律师这一职业的光辉,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法律的荣誉。普通法庭不受国家干预,国王也无权任命法官,当然,统治者聪明的建立了特别法庭,架空司法,实现专制。文中的一句话描绘了三权不分立的后果:“法庭干预政府或许会有害于公共事务,但政府干预法庭,则会使公众的心灵堕落,让人们具有奴性和反叛性。司法对权力的屈服,才是最大的腐败。”另一个现象也是有趣的,旧制度的法国有“严法,宽行”的特点,法律建设可谓完善到了细枝末节的程度,但是法律并不会严格实施,“人情”成为了重要的社会元素,人们认为求情和按章办事一样自然,民众出于习惯而不是意愿从而选择屈服。于是旧制度下的法国是这般摸样。王权独大,掌握了立法和行政,依托庞大的官僚机构统治。司法在特别法庭下失去独立,城市民主自治虚伪化,农民在教区统治下承受苛捐杂税,穷人纳税,富人免税,官员作为特权阶层盛行免责制,人人热衷于成为公务员,购买职位。

社会似乎是一片黑暗。但托克维尔也描绘了黑暗下的抗争与火光,这同样是引爆革命的导火索。

那便是人心。我们都知道,革命起源于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巴黎,在当时区域发展及其不平衡的法国,吸引着财富和人才,也传播着思想。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在巴黎,文艺复兴的诗人和艺术家在巴黎。全法国的印刷行业都集聚在了巴黎,每天将数百种刊物送达市民手中,思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巴黎的中产阶级和没落贵族,小市民和手工业者,阶级之间彼此的思想,习惯,爱好都在趋同,1789年陈情书就是证明,一个紧密的阶级开始形成。“只有自由的精神可以使民众站在统一战线上,不离不弃。”当公众得以觉醒,并且感悟到自身所处的环境时,那种单纯的反抗意识就会崛起。

但同样是因为思想,使得这场革命成为了跌宕起伏,血雨腥风的革命,在残留和觉醒中反复交织。托克维尔指出了革命不彻底的原因。那些启蒙法国人民的思想,往往出自哲学家,文学家只手,无论伏尔泰还是杜格尔,他们不懂政治,更不是出色的政治家,就像高呼“人人生而平等”,但却提不出实现平等的方式,民众对他们言听计从,被他们煽动起来,却没想过破坏后的重建。这是脱离实践的启蒙思想指导下的革命,人民热衷于自由,但是自由是什么,自由的限度是什么他们却无法回答。当人为了获得自由以外的东西而妄称自由,实际上也就成为了奴隶,同样,只珍视自由能带来哪些好处的人,也绝不会长期拥有自由。

反抗不公,寻找自由,当旧制度走向了极致,革命就自然产生,就像近代一切革命的规律。可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的革命的意义,摧毁并没有带来立刻的改变,革命后的法国经历了最动荡的岁月,思想并不像描绘的那样美好,有时其指向的也是无谓的流血,又回到了当今的中国,历史带来了巧合与启示,我们在改革的进程中,我们也迎来了一代人的觉醒,我们也看到了似曾相识的问题,但旧有不代表错误,普世的原则也不代表绝对的正义,每个时代有自己的路,历史只是启示和告白,而我们每个个体,只能在思索中创造历史本身。

旧制度与大革命精选

说实话,这算是我第一本认认真真读完的有深度的非小说类著作,起初借了它来读,是因为我不止一次的听到有人推荐这本书,有老师,有同学,有网友,有名人。我想,既然大家都这么推荐,那这本书一定是不能错过的了。

当我第一次翻开这本托克维尔的著作时我才知道,它是有关法国大革命的研究。当我硬着头皮读完了序言与第一章,才发现这本几百页的小书并不那么容易搞定。我读了大概一个多月,今天我终于结束。但是说实话,现在头脑里还是有些困惑,而造成这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本身的历史知识和政治知识太过缺乏的缘故。

读毕全书,大概了解的作者的主要观点。旧制度与大革命,这两个看似是推翻与推翻的关系,但托克维尔深刻分析了大革命爆发前的种种,包括政治制度、法律、社会结构、经济、文化、城市、土地等等,从这些分析中,他看到了旧制度的深刻本质,同时也看到了大革命的萌芽。他认为,旧制度与大革命有很大的渊源,在旧制度的内部,早已存在革命的血液;而在大革命来临之际以及革命之后,在很多方面都存在旧制度的影子。历史的发展预示的革命必将发生,大革命最伟大的功绩,不是推翻旧的制度,而是以一种急风骤雨式的狂暴迅速结束了旧制度,它的速度更加迅速,手段更加粗暴,影响更加深远。

书中的很多话都很有现实的预示性,只不过我不大懂中国现在的的改革,无法把这两者深入的联系起来。不去管那些与我们似乎遥远的改革,想想与我们生活密切的学校、班级、团队、社区、家庭等等,这些书中的至理名言依然受用。

书中说,革命往往不是在受苦难最深重的地方发生,而是在相对较轻的地方爆发。这让我想到了n大学与p大学,这两个学校我都有幸深入了解,n大学的学生可以说“苦难”深重,学校的食堂、浴室、超市等均被垄断,价格高的离奇,却没有人敢反对,也没有人组织相关活动进行抗议。而相反,p大学作为全国最好的大学,学生校园生活非常令人羡慕,学生的权益得到切实的保障,一旦有细微的对学生权益的损害,抗议、开会、报道……一系列相关活动都会顺势展开。对比这两个学校的学生,难道真的是人与人的差距致此?恐怕不是,导致人们对压迫行为有不同反应的原因有很多,但没有一条是有关人的优劣的。

书中有一句话我记得很清楚:谁追求最大的自由,谁就是在追求最大的奴役。这句话让我思考良久。在今天之前,我曾是一个堂而皇之的自由论者,我因得不到自由而无比向往自由,我讨厌一切束缚、压迫、不平等,视自由为崇高,为上帝,为我的最高目标。我最爱的电影之一是《v字仇杀队》,讲的就是有关自由。在读完《旧制度与大革命》之后,我发现法国人民不顾一切地推翻所有的旧的东西,企图追求无限的自由,带来的却是无比的混乱与更大的奴役。不经审慎思考而盲目追求的自由,只会带来痛苦。自由与不自由之间,是有一段阶梯的,我们该通过那段阶梯通往正确的自由之门,而不是把阶梯毁掉,把自由弄得一团遭。

我因读完这本书而倍感充实,最近猪一样的生活里也有一两样让我值得骄傲的事。我该开启下一段旅程,开启下一本书。

旧制度与大革命精选

一本艰深的历史评论著作成了畅销书,主要归功于大人物的推荐。

先说第一个问题,革命的主要对象是什么?在旧制度下,存在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贵族,尽管他们已不再享有政治权利,但他们仍享有税收特权;第二等级是教士,他们拥有土地、领主权并且也享有税收特权;第三等级是资产阶级,他们不享有政治权利和特权,但他们拥有财富和知识。

法国大革命之所以被称为资产阶级革命,主要原因是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已越来越不满于特权的横行,他们最初是利用财富购买官职,以获得政府官员身份,来获得特权,不过当政府为了卖官鬻爵换取收入而大肆虚设官职,乃至官职泛滥、特权泛滥时,也就说明这一荒谬的旧制度不可持续了。

革命的对象实际上是特权阶级,所以革命的思想自然便是“人人平等”。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教会成为了革命的对象?在大革命前期,贵族已逐渐没落,他们已不享有政治权利,只保持已不稳固的经济权利(或者如书中所说“金钱权利”)。而教士却掌握着实实在在的权力,他们拥有土地,领主权,什一税征收权,且很多是行政官吏。法国革命是以宗教革命展开的,如书中所言,“之所以激起这样强烈的仇恨,并非因为它是一种宗教教义,而是因为它是一种政治制度;并非因为教会不能在行将建立的新社会占有一席之地,而是因为在正被粉碎的旧社会中,它占据了最享有特权、最有势力的地位”。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当时的哲学家、作家文人首先攻击的亦是教会,主要是因为只有教会才与哲学家抢夺思想领域的地盘。后面将介绍为什么哲学家、作家文人能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

第三个问题,旧制度是怎么运行的?旧制度运行中,比较显著的特征有三个。

第一个特征是隐蔽的中央集权制,在旧制度中,表面上看是封建制,各省自治,各省的大领主有省长头衔,但实际行政权力归于总督,总督听命于中央政府的唯一代理人——亦即总监。各城市均有议会,但议会只议不决,所有决议需经御前会议批准,而御前会议则听命于国王一人。所以,旧制度是表面的封建制,实际的中央集权制。

第二个特征是特权的横行。在旧制度中,到处都是特权,贵族有特权,教士有特权,政府官吏有特权,特权可以售卖,所以部分资产阶级通过财富可以换取特权。特权的诱惑使人们醉心于攫取特权,公平平等遭到践踏,而抛弃人与人之间应有的关爱,正如约翰密尔所言:专制使人变得冷嘲。人们在专制面前不是团结起来反抗专制,而是利用专制获取特权,以取得高人一等的感觉和经济利益。

第三个特征是法律的弱势。如书中所说,法律文本和它的施行存在差异。只看法律文本,在旧制度下的法律也是十分完善的,甚至是合理的。但司法机构却屡遭御前会议的干扰,于是特权仍然凌驾于法律之上。也就说司法的不独立最终导致特权总可以规避法律的制裁。

再说革命为什么首先在法国巴黎爆发?我们前文说过,由于中央集权体制的贯彻,外省的权力逐渐减弱,集中于巴黎。举办工商业和其他大部分社会活动,必须经过层层审批,既然需要权力批准,那么各种社会活动就需要靠近权力中心,这就是巴黎越来越大的原因。最终,巴黎就是法国了,外省已显得无足轻重。革命为什么首先在巴黎爆发,按作者观点,越是松绑的地方,越容易革命,因为一旦开始松绑,则仍然残留的绳索就更加显得不可忍受。其实按照社会阶层分析,巴黎集中了大部分新型资产阶级,他们对于革命的要求更加迫切,这就是革命首先在巴黎爆发的主要原因。正因为巴黎集中了全国主要的权力机构,也使得革命变得比较容易,因为搞定巴黎也就搞定了法国。

为什么在大革命时期,作家文人能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按照书中观点,主要是两点,一是旧制度下,荒谬的社会现实越来越招致人们的不满,也给作家文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其实大部分作家文人所持的观点并不新颖,但之前之所以没有深入人心,主要是人们没有感受到现实的苦痛。二是贵族逐渐失去其政治权利,同时也失去了其舆论引导的能力,不再能给作家文人定调子,导致作家文人空前活跃,并深入人心。尤其是伏尔泰和卢梭,给大革命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这本书里描述的旧制度的运行,我想很多人应该不会陌生,除非你对所处的现实非常不敏感。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