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园本培训心得体会(汇总5篇)

时间:2023-08-30 17:51:08 作者:笔舞 最新园本培训心得体会(汇总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通过记录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借鉴他人的经验,规划自己的未来,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园本培训心得体会篇一

医院按照《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和《南京江北人民医院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制度》等规定要求,加大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查处力度。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医师,医院视情形依法依规予以警告、限期整改、暂停处方权、取消处方权、降级使用等处理,并报卫生行政部门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科室,医院将视情形给予警告、限期整改,对问题严重的要撤销科主任行政职务,对相关医务人员作出相应处理。为了使抗菌药物得到有效地使用和管理,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管理必须纳入各临床科室及医院质量管理和综合目标考核范畴,医务处、药学部、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当每月不少于两次对全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考核结果将与科室负责人的效绩、科室及个人经济利益挂钩,奖惩分明。

一、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按该抗菌药物的处方的金额数予以2倍处罚;经查实医师存有滥用抗菌药物行为的,按该抗菌药物的处方金额数给予5—10倍处罚。

二、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时经查实经治医师存有不规范行为的,责任人按100元/每例次处罚。

三、使用三线药物、联合用药三种及以上抗菌药物的没有药敏检测报告,或未经科主任批准并办理报备手续的,责任人按200-500元/每例次处罚;科负责人在没有药敏监测依据的情况下批准使用三线药物的,审批者也将给予相应的处罚。

四、没有依据更换抗菌药物及病历中没有记载使用理由的,责任人按100元/每例次处罚。

五、门、急诊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经治医师在处方上不注明诊断或与门诊病历记载不符的,责任人按处方中抗菌药物的金额予等额处罚。

额的10%对药房负责人予以处罚。

七、经核查,对存在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或违规使用抗菌药物累计达三次的医师提出警告、诫勉谈话,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三个月;恢复处方权后,仍连续出现2次以上违规行为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一年。

八、根据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及病原学检测送检率标准,抗菌药物使用率每升高1个百分点,予以责任科室以50元为基数累计成倍处罚;病原学检测送检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予以责任科室以50元为基数累计成倍处罚。

九、为了鼓励各级医护人员合理规范地使用和管理抗菌药物,医院将当月处罚金所得全部作为对抗菌药物使用和管理工作取得良好成绩的科室奖励金。抗菌药物使用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以50元为基数累计,予以责任科室1—3倍的奖励;病原学检测送检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以50元为基数累计,予以责任科室1—3倍的奖励。

第三十一条 凡在抗菌药物使用和管理中因销售商介入,导致药品使用混乱或经检测分析出现耐药性和临床应用无疗效的抗菌药物,将根据相关文件规定,予以淘汰。

第四章 监督、评价与奖惩

第十八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质量监督与评价工作由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医院药事管理小组、医院质量管理小组、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以及感染办、药剂科等相关职能部门共同负责完成。

第十九条: 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小组每年对全院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培训并测评;每月对全院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应用质量进行检查,量化评分分值通报院办纳入医院综合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挂钩;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每季度对全院抗菌物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第二十条:各临床科室每月组织对科内抗菌药物应用质量进行总体自查考核,考核结果有分析、评价,找出存在问题并制定整改措施。自查考评质量纳入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抗菌药物管理部分与院办对科室管理考核项目,与综合目标管理考核挂钩,每月奖惩兑现。

第二十一条: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原则上应控制在30%以下。超过以上标准1个百分点以上部分,则每再超过1个百分点,扣除相关责任人10元奖金。

第二十二条:根据临床诊断严格掌握适应征,合理选药。严禁无指征滥用抗菌药物,每发现1例扣责任医师当月奖金50元。

第二十三条:行管人员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管不力,失职、渎职者,要追究各负责人与具办人的责任,扣发奖金l-12个月,并行政记过处分。给医院造成严重后果(发生重大违反《指导原则》与本实施细则的质量与安全事故与事件,或给医院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除扣发1年奖金外,根据认错态度等,给予记大过、降级等,直至开除公职处理。

第二十四条:临床常见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以下现象:

1、指征不严;

2、未按分级或分线使用;

3、预防用药不合理;

4、药物剂量、疗程给药途径不合理;

5、联合用药不合理;

6、调整用药不及时、无记录或记录不全;

7、不良反应上报不及时或处理不当;

8、不参照药敏用药或能送检而不送;

9、无理由单张处方超过限量。上述不合现象每查实1例扣罚责任医师50元,以医务科、院办、药剂科、感染办、护理部等科室检查统计数据为准。

第二十四条:医务人员违反《指导原则》与本实施细则规定,侵害患者权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除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外,所增加医药费用要与责任人、责任科室挂钩(各占50%)。同一内发生2次或2次以上严重违规行为的,停止责任人处方权3至6个月。

园本培训心得体会篇二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抗菌活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对抗菌活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从中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下是我对抗菌活性的体会总结。

首先,抗菌活性的提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在学习和实践中,我发现,抗菌活性的提高不仅仅依赖于药物本身的抗菌作用,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抗菌药物的浓度、使用方法和使用时机等。只有全方位的考虑,才能真正提高抗菌活性的效果。在实践中,我通过调整药物浓度和使用时间,发现抗菌活性有明显的增强。

其次,了解菌种的特点对抗菌活性的提高至关重要。不同菌种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因此了解菌种的特点是提高抗菌活性的重要前提。在学习中,我重点学习了各种常见病原菌的特点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通过对不同病原菌的抗菌药物敏感试验,进一步确认了学习中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我结合临床实际,针对不同的菌种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提高了抗菌活性的效果。

第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提高抗菌活性的关键。抗菌药物的滥用和错误使用,容易导致菌种对药物产生耐药性,进而降低抗菌活性的效果。因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提高抗菌活性的关键。在学习中,我了解了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和禁忌症,进一步明确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方法。在实践中,我在制定治疗方案时,根据病原菌的特点和患者的情况,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并按照规定的剂量和使用时长使用药物,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第四,与患者积极沟通对提高抗菌活性至关重要。患者对抗菌活性的理解和配合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学习中,我学习了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并实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我会与患者充分沟通,解释药物的作用和合理使用的重要性,以期患者能够理解和配合。在实践中,我发现与患者积极沟通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抗菌活性的效果也有所增强。

最后,持续学习和实践是提高抗菌活性的关键。医学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抗菌药物和治疗方法不断涌现。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和实践新方法,才能保持自己在抗菌活性方面的专业水平。在学习和实践中,我深感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实践的重要性。因此,我决心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在抗菌活性方面的技能。

总之,抗菌活性是提高治疗效果和防止耐药菌产生的重要手段。通过学习和实践,我对抗菌活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从中得到了宝贵的体会。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了解菌种特点、积极沟通与患者,持续学习和实践是提高抗菌活性的关键。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在抗菌活性方面的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园本培训心得体会篇三

在我们所看过的关于抗菌防臭袜的宣传广告词中,有些经典的广告词让人记忆深刻,令人难以忘记。下面是本站小编带来关于经典的抗菌防臭袜广告词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1. 时尚健康抗菌防臭首选骚年颂!

2. 预览天下美景,唯有骚年颂,成就美景!

3. 高端,抗菌,防臭,远红外理疗,选骚年颂!

4. 爱在眼前,骚年颂,美于足下!

5.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就收骚年颂!

6. 骚年颂防臭袜,谁用谁知道!

7. 世界就在脚下——骚年颂!

8. 你骚我骚,骚年颂足领风骚!

9. “静”于心,“养”于足,“舒”于骚年颂!

10. 骚年颂防臭袜,穿在脚暖在心!

11. 骚年颂,引领天下!

12. 骚年颂,“足”够诱惑!

13. 骚年颂袜子,把快乐舒适带到你的心田!

14. 七彩汇,颂骚年,脚要净,养,舒!

15. “骚年颂”抗菌防臭袜,穿出健康穿出爱!

1. 谁让我心动?骚年颂!

2. 穿上骚年颂,净,养,舒,人生的第二伴侣!

3. 行万里路,舒适透气,足显尊贵,骚年颂!

4. 穿着骚年颂,抗菌防臭不是梦!

5. 骚年颂抗菌防臭袜,健康你我他!

6. 骚年颂足领天下,净养舒功能顶呱呱!

7. 骚年颂袜穿的吸汗杀菌活血就是好!

8. 防臭袜子选哪家?骚年颂呀顶呱呱呱!

9. 骚年颂,从足下梦想起航!

10. 穿了骚年颂,娶媳妇定金都不用!

11. 舒于足,暖于心,骚年颂给“足”想象!

12. 足领天下骚年颂!

13. 防臭袜子选哪家?——骚年颂顶呱呱!

14. 舒适透气,骚年颂防臭袜真的很好耶!

15. “骚年颂”防臭袜,世界品牌,民族的骄傲!

1. 足领天下,骚年颂一双会说话的袜子!

2. 穿了骚年颂,再也没有臭男人!

3. 骚之年,颂健康,领天下!

4. 会呼吸的袜子,骚年颂给足一个依靠!

5. 独具匠心骚年颂,还您健康脚板丫!

6. 有了骚年颂,只有自己知道的舒适!

7. 骚年颂,双足好伴侣,自然好品质!

8. 穿着骚年颂,滋阴补阳不是梦!

园本培训心得体会篇四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抗菌药物已成为对抗细菌感染的首席武器。但是,滥用抗菌药物问题已然成为了全球性的危机。抗菌药物滥用并非只是一种不完善的治疗方式,它的滥用还会影响医疗安全和健康风险。作为一名医学生,我深受滥用抗菌药物所带来的问题所困扰,并深刻认识到滥用抗菌药物的后果。在本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对这一问题的心得与体会。

第二部分:滥用抗菌药物的原因分析

1.个人对药物的误解。不少人认为,抗菌药物可以迅速治疗疾病,有人甚至会直接去买抗生素自行使用。

2.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错误应用。医生没有严格的合理用药规范,错误地开出抗菌药物;药剂师也没有按照规定对抗菌药物的配制剂量及开药限制进行约束。

3.医疗机构缺少对抗菌药物的监管制度和规范性指导。

第三部分: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

1.耐药菌株的出现。滥用抗菌药物会造成细菌抗药性,导致严重的细菌感染难以治疗。

2.对个人身体健康的长远影响。滥用抗菌药物会对人体免疫系统造成伤害,在治疗其他疾病时,可能导致接受治疗的疗效降低。

3.给康复带来困难。滥用抗菌药物能改变GI系统的原有菌群,导致容易感染其他病原体,甚至影响消化功能。

4.可能带来更高的成本。由于治疗感染的抗菌药物价格较高,滥用抗菌药物会极大地增加医疗成本。

第四部分:针对滥用抗菌药物的应对方案

为了应对滥用抗菌药物的问题,医疗机构和医疗工作人员应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严格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国家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按照规范要求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加强医疗专业人员的教育。医疗机构应通过组织培训、考核选拔等方式,提高专业人员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认识,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

3.鼓励严格的联合用药。医疗机构应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数量和种类,并且鼓励在治疗时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使用抗菌药物。

4.普及公众对抗菌药物的正确认知。相信通过大力普及抗菌药物的知识、禁止自行购买抗生素等优秀想法的普及,能够使更多的人认识到抗菌药物的不端使用所带来的危害。

第五部分:结论

在当今时代,面对抗菌药物滥用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应具有高度的危机意识。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使用管理制度并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鼓励严格的联合用药,普及公众对抗菌药物的正确认知等措施,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我相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管理抗菌药物的使用,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

园本培训心得体会篇五

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为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促进医疗机构合理使用药物,切实降低药品费用,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全面提高医疗质量,自治区卫生厅根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组织制定了《江宁区社区卫生服务医疗机构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管理规定(试行)》,经多方征求意见,修改完善,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过程中发现的有关问题请及时反馈江宁区卫生局医政科。

南京市江宁区卫生局

二〇〇五年七月十一日

江宁区社区卫生服务医疗机构临床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管理规定

(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促进医疗机构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障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有效性,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依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等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指医疗机构中的医务人员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针对具体病人选用适宜的抗菌药物,采用适当的剂量与疗程,在适当的时间,通过适当的给药途径用于人体,达到有效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保护人体不受或少受与用药有关的损害。第三条 医疗机构应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作为本单位医疗质量管理和综合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按照临床诊疗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本规定的要求,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定期开展门诊和住院病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评价工作,切实推进本单位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第四条 各级医疗机构应在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内设立“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监督指导小组”,由药剂、医务、院内感染、护理、检验、临床等专家组成,在院长或分管院长领导下,开展日常工作。未设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医疗机构以及门诊部、诊所类的医疗机构应有专人负责本单位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监督工作。

第五条 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监督小组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监督人员的职责和任务是:结合本单位实际制订本院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监督管理细则,根据本单位用药情况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目标和要求,并组织实施与监督;定期开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评价,对各科室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定期公布全院及重点科室的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情况,提出临床经验用药方案;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临床微生物学、抗菌药合理使用、抗菌药滥用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等知识的宣教,努力提高本单位药物合理使用水平;组织评价各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淘汰疗效较差和不良反应严重的抗菌药物。

第六条 医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要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超出药品使用说明书范围或更改、停用药物,必须在病历上作出分析记录,执行用药方案时要密切观察疗效,注意不良反应,根据必要的指标和检验数据及时修订和完善原定的用药方案。门诊部、诊所类的医疗机构的用药不得超出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范围。

第七条 医生不得随意扩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等,因医疗创新确需扩展药品使用规定的,应报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审批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使用中药(含中药饮片、中成药)时,要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注意配伍禁忌,合理选药。

第八条 医生制定用药方案时应根据药物作用特点,结合患者病情和药敏情况,强调用药个体化。要充分考虑剂量、疗程、给药时间、给药途径,同时考虑药物的成本 与疗效比。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坚决不用,可用低档药的就不用高档药,尽量减少药物对机体功能的不必要的干扰和影响,降低药品费用,用最少的药物达到预期的目的。对较易导致严重耐药性或不良反应较大以及价格昂贵的药物应实行使用审批制度。

第九条 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包括内科系统非手术预防用药和外科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需充分考虑感染发生的可能性、预防用药的效果、耐药菌的产生、二重感染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价格以及患者的易感性等多种因素,再决定是否应用。要规范用药品种与给药方案,不应随意选用广谱抗菌药或某些新品种以及耐药后果严重的药物作为预防用药。

第十条 预防用药仅适用于外科围手术期及符合预防用药指征的非手术病人。如不属于外科围手术期用药,主管医生应填写“外科非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申请表”,由主任医师或科主任审批后使用,特殊情况时须报请医院“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监督指导小组”审批后方可使用。审批表留作病历档案,“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监督指导小组”须定期抽查复核。

第十一条 临床选用抗菌药物应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根据感染部位、严重程度、致病菌种类以及细菌耐药情况、患者病理生理特点、药物价格等因素加以综合分析考虑。一般对轻度与局部感染患者应首先选用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感染或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敏感时,可选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选用应从严控制。

第十二条 临床医师可根据诊断和患者病情开具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患者需要应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应经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签名;患者病情需要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或确凿依据,经“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监督指导小组”有关专家会诊同意,处方需经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签名。

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仅限于1天用量。

第十三条 严格掌握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和预防应用的指征,并制订相应的管理措施。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以单 6 用为主,原则上不超过3日量,最多不超过7日(抗结核药除外),特殊情况下,经治医生必须在病历上予以记载。

第十四条 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经转诊在设区市、自治区级医疗机构住院的,医师要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用药,在试点旗县的医疗机构住院,按当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用药,凡使用自费药品、乙类药品治疗时,必须告知患者或家属,并签名同意。

第十五条 二级及二级以上医院应重视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切实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掌握规范的病原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技术,提高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准确率,为临床医生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对住院患者在使用或更改抗菌药物前要采集标本作病原学检查,以明确病原菌和药敏情况,力求做到有样必采。

第十六条 三级医院必须建立符合国家标准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按规定的要求开展临床病原检测工作。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操作规范按卫生部《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质量控制。二级医院要创造条件,逐步建立标准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条件暂不具备的地区 7 和医院可以成立区域性的微生物中心实验室或依托邻近三级医院的微生物实验室。

第十七条 医疗机构药剂部门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及时收集药物安全性和疗效等信息,为临床用药提供服务。

第十八条 各级医疗机构(门诊部、诊所类医疗机构除外)要加强临床药师的培养,为临床药师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逐步推行临床药师参与查房和用药方案设计工作。临床药师要主动开展专题用药调查和病历用药分析;对重点患者实施治疗药物监测,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建议。

第十九条 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处方用药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同时,要进行合理性审核,发现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应告知开具处方的医师,情况严重的应拒绝调配并向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监督小组报告。

第二十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门诊部、诊所类医疗机构除外)要制定和实施临床医师药学知识的培训计划和制度,重点加强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代谢、药 物禁忌、药物动力学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努力提高临床医师药学知识水平,强化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

第二十一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抗菌药物分级目录》、《经验用药指导原则》、《处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评价办法》、《住院病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评价办法》及本规定加强对医疗机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督促和检查,定期通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在等级医院评审、百佳医院和百姓放心医院等评定中要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列为重要的考核内容。

第二十二条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医师医疗技术水平的体现,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作为医师考核的重要指标,定期将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予以公示。考核成绩要记录到个人技术档案,作为个人晋升、评聘职称和评优的参考指标。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