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学期计划安排(精选9篇)

时间:2023-09-24 05:01:24 作者:雨中梧 二年级数学学期计划安排(精选9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一起对今后的学习做个计划吧。写计划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计划书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二年级数学学期计划安排篇一

二年级现有学生49人,经过一半年时间的学校生活,学生们大都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对于后进生也不能忽视。不过,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大部分上学期的后进生在学期末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这也增加了我这学期数学教学的信心。只要让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每个人都会有进步的。

1、选取的素材贴近学生生活,范围广泛,引导学生认识家庭,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界。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了学生身边的、熟悉的、新颖的、感兴趣的内容为素材,目的是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家庭,认识学校,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使学生能通过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例如,体现学生生活的素材——“野营”“甜甜的梦”“手拉手”“我健康我锻炼”“我们的户外活动”“奥运在我心中”;反映家庭生活的素材——“去姥姥家”;认识大自然的素材——“勤劳的小蜜蜂”“田园小卫士”“奇妙的动物世界”;反映社会生活的素材——“热闹的民俗节”“做鸟巢”“新千年的第一缕阳光”。

2、注重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优化单元知识结构。

本册教材彻底改变了过去教材普遍采用的“小步子”编排方式,根据学生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优化单元知识结构。例如,传统教学中,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和口算放在一个单元,将相关的估算放在其他单元中,人为地将笔算与估算分开,不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本册教材在知识安排上,将口算、估算、笔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了解计算的多种策略。同时,又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编排了两步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3、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融合为一个过程。

本册教材不受严格的知识体系束缚,由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然后把学到的新知识又作为解决新情境中问题的工具,让学生把解决问题与知识学习融合在同一过程中,形成以解决问题为线索的基本框架。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的学习,主题图呈现的信息是小朋友欣赏鸟巢的情境。教材没有直接问长方形有哪些特征,而是在学生解决教材中提出的“怎样做呢?”或解决学生自己提出的其他相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思考发现需要探索各个面的特征,然后通过学生的操作活动,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在认识了特征之后又根据特征进行课后制作鸟巢的活动,使学生把解决问题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融为一个过程,实现解决问题能力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步发展。

4、强化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

本册教材沿用了前三册教材的编排特点,通过含有丰富信息的综合情境图让学生提出问题。所不同的是,根据学生认知变化和能力的逐步形成,综合情境图中的信息逐渐增多,而图中的提示性的数学问题逐步减少,这样,就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留下了更为足够的空间,有利于发展学生从数学的角度选择信息、组织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第二单元的5个信息窗,通过对话、信息牌、统计表等形式呈现了大量的有关数的信息,而没有出现一个提示性的教学问题,只是以“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的提示语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通过探索解决问题。

5、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本册教材的编写思路、呈现方式和栏目设置都旨在积极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你问我说”体现一种开放、民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与教的方式,目的是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如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信息窗4的`“你问我说”,红点标示的问题是“怎样检查呢?”,要解决这个问题,策略是多样的。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探索出各自的检查方法,可以估算、口算、笔算等,笔算也可以用再算一遍、交换加数位置及减法等方法。然后展示、交流各自的方法,以此体现个性化的学习。

6、教学内容: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表内有余数除法,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及两步的加减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能正确辨认钟面上指示的时刻,认识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5、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6、结合实例,感知对称现象。

7、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掌握分段统计的方法。

(二)情感与态度目标:

1、在他人的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及两步的加减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正确辨认钟面上指示的时刻,认识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5、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6、感知对称现象。

1、实现多维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转变教学观念,把握课标的理念,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维度确立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教学过程要体现探索性。

教师要注意创设生动有趣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体会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3、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中要注意改变由教师为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传统教学模式,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用数学眼光“看世界”的意识。

4、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师要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和个性差异,允许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通过教学应用使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教学时,就同一问题情境,允许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在合作、探索中要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在自主练习时要为学生提供难易、数量不同的题目,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地完成,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力潜能。

5、创造性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根据新的课程理念,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虽然本教材已构建成以教科书为核心,以教师教学用书、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及音像资料为辅的立体化的课程教材体系,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教师还需因人、因地、因时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一些行之有效的课程资源。

6、采用多元化的评价。

加强评价的改革,探索多元化的评价。即评价目标多元、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元。注重过程性评价,要将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评价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本学期以20周计算,每周4课时,合计80课时。

第一单元野营——有余数的除法…………2课时;

第二单元手拉手——万以内数的认识…………9课时;;

第三单元甜甜的梦——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8时;

实践活动——奇妙的动物世界…………1课时

第四单元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3课时;

第五单元田园小卫士——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7课时;

第六单元做鸟巢——图形与拼组…………7课时;

第七单元去姥姥家——混合运算…………2课时;;

第八单元新千年的第一缕阳光——时、分、秒的认识…………10课时;

第九单元我锻炼我健康——统计…………3课时;

实践活动——我们的户外活动…………1课时

第十单元奥运在我心中——总复习…………8课时;

复习、考试…………19课时。

二年级数学学期计划安排篇二

4、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让他们会倾听别人讲话,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

5、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6、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7、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五、主要教学措施及方法

1.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

(1)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能亲身感受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知识的过程。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长度概念。

(3)结合知识的重难点,在学校有意识的补充学生自身知识的不足,为解决重点作好准备。

(4)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生活观察、交流、概括,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索。

2.认真引导教学表内乘法和除法

(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初步了解乘、除法的含义,体会乘除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会读会写乘法算式。

(2)举行小型的计算竞赛,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比赛,选出优胜者,鼓励进步者,予以奖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使学生牢记乘法口诀,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3.加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1)使学生通过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认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

(2)在观察与操作过程中,使学生体会物体经过平移,旋转后,物体本身未发生变化,只是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的观念。

4、加强统计和可能性的训练

(1)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明确统计的必要性,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使学生了解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的,会用适当的词语进行描述。

(3)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以及初步的推理、判断的能力。

二年级数学学期计划安排篇三

1、认识乘法;2、乘法口诀(一);3、认识图形;4、认识除法;5、口诀求商(一);6、厘米和米;7、位置与方向;8、乘法口诀与口诀求商(二);9、时、分、秒;10、观察物体;11、统计与可能性;12、期末复习。

本册教材共安排五次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

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能认真完成作业,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也有一些学生上课纪律欠缺,他们上课不愿意动脑,不举手发言,作业质量也不尽如人意,成为班级中的后进生,对于这些学生,改正他们的学习习惯是关键。

对于上学期的知识掌握尚可,同时也存在着个别人计算不过关、走进生活题说理不清、变化题不懂思考方法等问题。通过本册知识的学习,锻炼他们的思维、口头叙述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时刻。

1、经历求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在相同加数的个数比较多的时候,乘法算式比连加算式简便。

2、使学生理解1-6乘法口诀,并能用口诀计算乘法和解决实际问题。

3、使学生知道图形的边,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感受图形的变换。

4、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能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5、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后,不再需要通过平均分的操作寻找得数,而是用口算求商。

6、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能用这两个单位计量物体的长度。

7、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现实的空间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或常识,充分地观察、操作、判断、交流,在内容丰富的活动中体验有关位置与方向的知识。

8、7~9的乘法口诀、用口诀计算一位数乘一位数和相应的除法。

9、看看、数数、算算,了解钟面上的大格和小格。初步形成1时、1分的观念。认读钟面上的时间。

10、感受“秒”,认识秒与分的关系10、使学生掌握初步的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

11、整理事件里的信息,用方块图表示数据;感受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初步体会可能性。

重点:乘除法的计算及解决问题。

难点:

1、认识并使用常用的单位厘米、米。

2、东、南、西、北等方向的认识。

3、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物体。

4、时、分、秒的认识。

1、学期一开始就严格要求,加强学生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2、利用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分析,从而轻松掌握所学知识。

3、加强补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不落人后。

4、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感觉学习不再枯燥无味。

二年级数学学期计划安排篇四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一)班级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厚爱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园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二年级数学学期计划安排篇五

本学期我所任课的班级有学生39名,经过努力,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改观;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认真,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一小部分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有点累。学生乐于口算,基本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有点麻木,不注意审清题目意思,急于动手,以至于粗心大意,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需要更加的严格要求,多动手,多思考。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混合运算,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图形的运动,数据收集整理,数学广角,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等。

表内除法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表内除法同表内乘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的继续,学生在此学习除法笔算试商的方法,为学习多位数除法打下基础,也分散了学习的难点。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给学生初步建立质量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克和千克。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运动(一)”一章,包括简单的“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等教学内容。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感知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图形的平移,学会进行最简单的图形平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感受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数据收集整理”一章,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即运用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学习用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记录、整理和呈现数据,能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回答简单的问题,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并且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数学广角——推理”介绍了简单的逻辑推理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尝试、推理等活动解决简单的逻辑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一个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小小设计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操作活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2.初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4.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5.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7.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与计算的教学内容是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如表内除法、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和万以内数的认识。同时,有余数的除法也是教学的难点。

这册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认数的范围扩大到四位。这是学习读、写多位数的基础。我国的计数习惯是每四位一级,把万以内的数位顺序弄清楚,掌握了第一级数的读、写法则,再学习万以上的数就可以类推了。因此,这部分内容是进一步学习认数的重要基础知识。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的数感的重要素材,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较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会用数与他人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

另一个难点就是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继续加强学习惯例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协助学生积累参与数学活动的经验。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一)数据收集整理(3课时)

(二)表内除法(一)(10课时)

(三)图形的运动(一)(2课时)

(四)表内除法(二)(5课时)

(五)混合运算(8课时)

(六)有余数的除法(8课时)

(七)万以内数的认识(12课时)

(八)克和千克(3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十)总复习(6课时)

二年级数学学期计划安排篇六

新学期伊始,为了顺利地进行下一步的工作,也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工作任务,确保同学的成果进一步提高,特制定此学科工作计划:

我班现有同学30人。对于同学来讲,虽然已经历适应小学课堂教学,但仍有大局部同学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为了逐步实现形象思维向笼统逻辑思维的转变,激发同学学习欲望,从兴趣入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同学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二)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三)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决求商。

(四)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五)会识别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稳、旋转的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六)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七)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九)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十)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十一)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年级数学学期计划安排篇七

优秀的教学计划对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促进教学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应届毕业生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2017年小学二年级数学新学期教学计划,希望您读后有所收获!希望能帮助大家。

二年级学生在经过一年级的数学学习后,获得了一定的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合作意识逐渐增强,但学生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争取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1、第一单元“加与减”。掌握100以内笔算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第二单元“购物”。经历使用人民币的过程,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养成爱护人民币以及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3、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第八单元“6~9的乘法口诀”。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5、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九单元“除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6、第六单元“测量”。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二)空间与图形

1、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验到图形变化的过程;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

(四)实践活动:本册教材的数学好玩中安排了两个大的实践活动,即“班级旧物市场”和“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首先注重使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运算的过程,关注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建立实际操作与数学运算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产生直觉经验,找到数的运算的现实背景,促进学生理解运算的含义及其性质,并能自觉地运用于解决应用问题之中。

1、以学生经验为基础,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互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

2、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进行直观教学,鼓励算法多样化。

3、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4、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5、要注意教学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年级数学学期计划安排篇八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七、教学进度

时间 内容 课时安排

第二周 千米的认识 4

第三周 吨的认识、加法 4

第四周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加法) 4

第五周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减法) 4

第六周 放假

第七周 验算、整理和复习 4

第八周 四边形 4

第九周 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 4

第十周 有余数的除法 4

第十一周 时分秒、填一填 4

第十二周 口算乘法、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4

第十三周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4

第十四周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

第十五周 整理和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4

第十六周 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 4

第十七周 数学广角、掷一掷 4

第十八周 复习1-3 4

第十九周 复习4-6 4

第二十周 复习7-9 4

第二十一周 总复习 4

一、指导思想:

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新《课标》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所任课的班级还是二年级三班和九班,三班共有学生 54 人,九班共有学生 49 人,二年级的孩子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示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一小局部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学生乐于计算,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有点麻木,不注意审清题目意思,急于动手,以至于粗心大意,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需要更加的严格要求,多动手,多思考。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三、教学目标:

1 .认识计数单位 百 和 千 知道相信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 . 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 . 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 .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 . 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 .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 1 千克 =1000 克。

7 . 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 1 格表示 5 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 . 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 .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 .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材分析:具体目标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

1. 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 通过购物等活动,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和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让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4. 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混合运算要有一定的顺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

5. 引导学生掌握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第二、四单元:表内除法

1. 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应用。

2. 使学生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 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第三单元:图形和变换

1. 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直观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借助三角板识别以上三种角。

2. 通过观察、丈量、比拟、归纳,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3. 使学生能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4. 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平行四边形。

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1. 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万以内的数,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通过实际操作,具体感受大数的实际含义,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数感。

3. 通过 拨一拨 等教学活动,认识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第六单元:克和千克

2. 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 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第七单元:加与减

1. 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具体的情境中渗透德育。

2.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引导学生探索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4. 引导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第七单元:加与减

1. 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 引导学生探索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

3. 引导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八单元:统计

1.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2. 引导学生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

3. 使学生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能做出简单的预测,能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4. 让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广泛运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具体措施:

1. 继续加强学习惯例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教材通过数小正方体木块, 10 个是一长条, 100 个是一层,这样的 10 层就是一千个 有这样 10 个大正方体就是一万个,体会 “ 千 ” 万 ” 实际含义。利用自制的方向板,教室内或操场上辨认方向。通过数学游戏你问我答,神奇的 495 练习万以内加减法,通过设计图案复习认识图形,通过实验泡黄豆,填写和绘制统计图表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再如:开展 “ 分一分 ” 活动,大量平均分的过程中,体验除法的含义,等等。

3.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协助学生积累参与数学活动的经验。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 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如 “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 ”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 发明性地使用教材。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发明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外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时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7. 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8. 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本册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技能。例如,估计一筒花生有多少粒,一篇文章有多少字等。进行万以内加减法计算时,先估计得数的大致范围,再进行计算。学习丈量时,先估计测量的物体有多长,再实际测量,这样做,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估计技能。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探索计算方法时,肯定算法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

六、课时布置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规范(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 ” 教材的编者为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布置了 60 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2页,当前第212

二年级数学学期计划安排篇九

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进行了简单的数学实践活动,掌握了简单的的学习方法。在我执教的一班:优等生较多,但存在两极分化问题。学习习惯要加强。在我执教的二年级二班:学习成绩比较平均,尖子生较少,学习困难生比较多。

两个班级的大部分同学都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在上课的时候都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但还存在以下缺点:

二年级一班同学的缺点:个别学生对待学习的意识不强,不会主动学习,需要教师多方面引导。

二年级二班同学的缺点:部分学生由于父母不重视孩子的学习,整天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这些学生学习习惯较差,上课开小差,作业马马虎虎完成。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比较熟练地口算百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统计表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他们要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1、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必须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要主动的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还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充分给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意识。

2、生活中还是要注重引导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利用新教材的优势,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使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基础上获得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

3、学习方式要探索,建立探索性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品质,发挥个别学生的特长,培养数学能力。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