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心得体会(优质18篇)

时间:2023-12-05 07:11:16 作者:GZ才子

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总结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提高学习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活动心得体会范文

扶贫开发成效如何,关键要看是不是做到了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扶贫攻坚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这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后,党中央更有针对性的要求。

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推进,贫困人口的情况也在发生变化,既有集中连片的特殊困难地区,也有零散分布的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实现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这就需要改变以往扶贫工作中存在的福利化、平均主义倾向,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

实现精准扶贫,深入调研、准确识贫是前提。富裕的生活大体相似,而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各地要改变以往大水漫灌、手榴弹炸跳蚤的工作方式,深入调查,把扶贫对象摸清,把家底盘清。一些地方在识贫工作中总结出了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能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就是实践中管用的好方法。各地要通过建档立卡,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确化、规范化管理,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

精准扶贫意味着精准施策。各地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对那些有劳动能力的,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对那些居住地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通过移民搬迁实现脱贫;对那些丧失了劳动能力的,通过低保政策实施兜底扶贫;对那些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通过医疗救助帮扶,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

__,现工作于__中医医院__医院。10月至5月到科左中旗人民医院参加“京蒙扶贫”工作。

自收到来科左中旗对口支援的任务,我的心情忐忑万分,一方面是对新工作环境不熟悉,担心与当地蒙古族居民沟通不顺畅,另一方面担心不适应那里的生活环境,听说科左中旗冬天比较冷,怀着这种心情,我于十月初来到这里,当天晚上下飞机后,医院特意安排一名司机接机,然后我们又开车一百多公里来到了目的地,大概晚上十点多我们到了宾馆,这里的气候真冷,而且很干。第二天一早医院派人接我们来到了科左中旗人民医院,我来到中医科门诊,这样我对口支援工作就正式开始了。

不知不觉来这里已经近半年,对这里的患者特点有了一些了解,这边居民高盐高脂饮食,同时喜欢喝酒,心脑血管疾病高发;这里部分患者庭条件差,有病不能及时就医,很多患者来医院只是咨询,没有能力支付挂号费及医药费,针对这种状况,在医院领导的帮助下,我们进行以下尝试:鉴于患者家庭经济水平差,我们为患者免挂号费,义务为患者看病;很多患者为了省钱,有病不就医,我们义务工作者去社区乡镇,上门为患者提供医疗帮助,同时进行健康宣教,让老百姓多了解医学常识,让居民切身感受到我们支援医生为他们带来的帮助与温暖,让他们感受到国家政策带来的福利,能为他们解决一个问题,真是高兴万分!

期间诊疗患者百余人,到社区进行健康宣教及义诊,同时举行学术讲座,为当地患者缓解病痛的同时扩大了人民医院的影响力,感受到本地就医之难同时深感自己责任重大,希望尽自己微薄之力,给当地病人带来温暖!得到患者的好评及科左中旗人民医院的认可,荣获“京蒙对口帮扶杰出贡献奖”。

我的扶贫故事扶贫日志心得体会

时间:5月2日。

地点:安徽毫州杨庄村党群服务中心。

天气:阴。

“明天早上8点,请全体村干部到村部开会。”可让我意外的是都快9点了,人还没有到齐,我压抑着自己内心的怒火,要是在公司,绝不会存在这种情况,一个会议都组织不起来的队伍,又如何干事呢?我的驻村首日就收到了这样的迎接“大礼包”,让我第一次深刻体会到了驻村扶贫工作的艰难。

“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临近深夜,我想起了古井集团的经营理念,我决定要丢掉企业管理者的身份,俯下身子、放下架子、迈开步子、走进户子,真诚地与每位干部群众交流,走进他们的世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工作制度。

渐入佳境,规划与制度同行。

时间:205月10日。

地点:杨庄村部党员活动室。

天气:晴。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我已经慢慢地与村干部和村民打成一片,也完成了从企业管理者到村书记的角色蜕变。今天是我上任以来的第一次全村党员大会,我备足了的功课,会上,我提出了《杨庄村发展思路规划》方案,建议规范“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创建周例会、首问负责、微信办公、学习研讨等制度,其他党员干部对我提出的建议,进行了讨论,都认为发展方案和工作制度对于杨庄村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纷纷都投了赞成票,至此,杨庄村干部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大提升。

今天的会议很圆满,夜晚来临,我躺在床上,陷入了沉思。对于一个交通环境闭塞、生产技术落后的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92户、369人,仅仅有了规划和制度还远远不够,必须引导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致富。

因地制宜,扶贫与扶智并举。

时间:4月1日。

地点:杨庄村贫困户家中。

天气:晴。

今天我来到了贫困户黄建亭家中,做了一次回访。据之前了解,他一家五口人,父母年迈,妻子犯病,孩子读书,全家的生活重担全都压在他的身上,让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仅靠扶贫资金也很难帮助他解决根本问题,在了解到他曾有养过羊的经历,经过商讨后,我们决定帮助他发展养殖业,为他购买羊崽、修理羊圈、传授养殖经验,经过黄建亭的精心管理,很快有了第一桶金,后来我又建议他扩大规模,现在存栏有80只,每年的纯收入可以达到两万多元。今天的回访,黄建亭的笑容明显变多了,与第一次的愁眉苦脸形成了鲜明对比,看到他的干事创业动力越来越足,心里无比宽慰。

贫困户丁泰宇的情况更为复杂一些,首次走访的时候,了解到他刚会走路就得了小儿麻痹症,由于家里穷,没有及时治疗,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工作队本着扶贫先扶智的原则,与他多次谈话,聆听他的内心想法,鼓励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经过多次考察,我建议他搞苗木种植,重点种植城市绿化需要的景观树,如红叶楠木,光这一项他就种植了14亩,按照今年的行情,预计收入能达到10万元左右。看到他满意的微笑,我坚信他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多筹并举,把基础建设的短板补起来。

时间:7月12日。

地点:杨庄村贾庄大桥。

天气:晴。

今天是个值得全村人民欢庆的日子,一座投资380万元的贾庄新桥顺利竣工通车。年8月12日,是我终身难忘的日子,倾盆大雨,电闪雷鸣,顷刻间,老贾庄桥深度积水,无法出行,我带着工作队现场勘查,发现整座桥居然没有通水孔,我们立即联系专业打孔人员在桥面的两侧护栏底端各打了四个直径10公分的排水孔,后来贾庄老桥再没有出现过积水。但狭窄的桥面依旧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不便,为彻底解决问题,我多方奔走,最终申请到了资金,重建这座杨庄村民必经的贾庄大桥,新贾庄大桥的建成,给杨庄村民奔小康带来了巨大的希望,大大振奋了杨庄村全体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决心。

想方设法,贡献“金点子”,摘掉“穷帽子”

时间:月8日。

地点:杨庄四宝合作社。

天气:晴。

壮大村集体经济一直是摆在我心中的头等大事,经过研究,我决定将扶贫藕作为村里的集体产业,可天不随人愿,刚上市就遭遇莲藕价格低迷,卖不上价,不找出“金点子”,村集体经济,会面临亏损,将会大大挫伤村干部的干事创业积极性。

经过调研发现,杨庄村村民一直以来都有种植小辣椒和红薯的习惯,于是,我们决定将小辣椒、红薯粉丝、红薯淀粉等产品与扶贫藕相结合,做成“杨庄四宝”大礼包上市销售,既解决了扶贫藕卖不上价的难题,又解决了贫困户产品的销路难题,一举多得。当年,6000多箱“杨庄四宝”全部售罄,利润远远超过农产品单个销售的利润。近两年来,共销售17000多箱,帮助150户村民解决了销路难题,带动30多户村民就业,累计销售额超过200多万元,利润达30多万元,大大提高了村集体收入。

奋发图强,整装待发迎小康。

时间:6月16日。

地点:杨庄村党群服务中心。

天气:暴雨。

雨不停在下,可是我们干部的心情却是无比愉悦的。杨庄村的贫困发生率从6.1%下降到0.07%,成功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我也很荣幸地被授予“亳州市第九届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因为我讲话带有盐城口音,村民们清切的喊我“蛮子书记”,我很喜欢这个称号,代表了群众对我的认可。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越到最后越要绷紧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松懈。奋发图强,紧紧围绕“一抓双促”,抓好党建,促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村集体经济,保证高质量脱贫,完美对接乡村振兴工作,给组织交一份完美的答卷。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作文

带着疑惑,我们去找村干部。刚到村口恰好碰见一个——村主任,说明情况,他说:“让我给你们叫去”,我们就跟随他来到了田间。

在麦地地头拔草的一个大妈看见我们一行,说是找二狗的,朝不远处喊了一声“晚春,有人找二狗。”然后对我们说:“你们扶贫单位来得好,二狗外就是个呱呱、聋子、哑巴,娃乃个时候恓惶着哩,幸亏有个好嫂子,要不然……”

说话间,只见一四十多岁妇女,黑色的裤腿上几处泥渍清晰可见,风风火火、大大咧咧地拉着一个个头不高,穿着还算干净整齐的也近四十岁左右男子来到我们跟前,“给,这就是你们要见的人,我还忙着浇水哩,我先走了”。说着转身便要就走。

村主任忙喊:“晚春!别急,就耽搁你几分钟,他们就来了解一下二狗的情况,看有啥忙需要帮的。”此时的二狗象一木桩子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的看着我们,神情有些紧张,也不时的看看那个叫晚春的女人。

晚春着急的说:“那快点”。村主任给我们解释说:“开春了,村里人正忙着浇麦哩,再说二狗自己也没有啥要你们做的,咱就在路边照张相好了,让政府知道一下他的近况,好相信大家真的帮扶过他就行。他嫂子到地里还得把他带上哩,不然她不放心”。

于是,我们就和一直站在那里一动未动、神情紧张的二狗照了张合影,然后把带给他礼物送给他。期间拉家常,才知道原来我们去的那个门上锁的是二狗嫂子家。同来的同事说:“就说么,我还疑惑半天呢,二狗是聋哑智障,是低保户,房子咋还盖的这么美。”

一照完相,晚春一个手势,二狗立便跟着晚春走了,看来是经常这样,十分默契。

后来,我们登门拜访别的贫困户时,从中了解到,二狗他爸在铁路上工作,很早已经去世了,十七岁的哥哥被单位招走上班了,不到四十岁的妈妈带着三四岁的妹妹改嫁了,对方坚决不要二狗这个残疾的可怜娃,当时二狗大概还不到十岁吧,衣衫褴褛的和近八十岁的奶奶常常靠村民救济度日。

距离闫家村不到二里地的王家庄便是二狗妈妈改嫁的村子,呱呱二狗不知道怎么找到了妈妈,可是,每次二狗去找妈妈时,他妈都不见他,还被那家人给打的,更别说进人家的门了,可怜的二狗连一口饭馍都没有讨到过,好在二狗每次还能找到回来的路,否则后果不敢想。这不由我想到了《三娘教子》这部戏中狠心的亲娘和狠毒的二娘。

经过几次被打骂后,二狗那傻傻的心理大概有点明白,就再也不去找妈妈了。说实在的,村里人大多数心地善良,怜悯婆孙二人几乎生活都不能自理,就常常给送馍、送饭、端菜的,勉强的过活下来了。

四五年之后,他哥大狗到了娶媳妇的年龄,他是个很懂事的小伙子,为了二狗和奶奶,没有在城里找媳妇,而是找了个农村姑娘结婚了,也就是现在的晚春。

那年,晚春20岁,比二狗仅大7岁,二狗奶奶也有八十四五岁了,走进了这个寒门,她看到的事几间破旧的屋子,一屋子狼场(方言:脏乱之意)。

晚春二话不说,脱下嫁衣来主家。修修整整,洗洗涮涮。村里人都说,难为那个小媳妇了,生的单薄,男人又不在家里,一屋子老的老,瓜的瓜......

晚春的努力,这家一下子像个家了,婆孙二人从此不再也不愁饿肚子了,也能干干净净衣着整齐的站到人面前了,村里人也都替他们高兴。不料,就在晚春生了第二个孩子不久,刚过了几年幸福日子的二狗的奶奶因病又卧床不起了。

那些日子,晚春又要管两个孩子,还要伺候病重的奶奶和二狗,可想而知那是多么的艰难,几个月后奶奶去世了。村里人都说,晚春把奶奶伺候的确实好,拖着刚出月子没几天的虚弱身子,给老人喂吃喂喝,端屎端尿,老婆婆几个月没有下炕,身上一点烂的地方都没有,真是不容易,因此对这个小媳妇更是刮目相看了。

此后,晚春便带着两个孩子和二狗这个傻弟弟一直在家过日子,大狗心里很是感动,也是只要放假就赶紧回来给晚春帮忙,一家人很是安然。村民说,要是晚春一个不愿意,这家里都得乱套,可她从来没二话,对傻弟弟尽心尽力,二狗也十分依恋她,每次见到她,像是孺慕的孩子。

提起晚春对二狗这十几年来的照顾,那村里人的话可就更多了,可真真是让村里人都很佩服,春夏秋冬的衣服,每天的几顿饭,尤如照顾自己的孩子一般,还教会了傻二狗一些简单家务,比如说扫地,收拾自己的炕铺等等。难怪二狗的房子及炕上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村里人人都夸晚春对二狗真是比亲娘都好,也正是村民的这些述说,才使得我以后每次见到晚春时,戏称她“嫂娘”。

这天又是周六扶贫日,屋内的温度和室外没有太大的差别都是近40度,一样的热,我们再次来到了晚春家,可能是因为我们来的次数多了,二狗见了我们也不像以前那么的拘束了,竟然示意我将手中的扶贫政策宣传画贴到他房子门的右边,原来是之前贴的左边已经贴不下了。我们刚贴完画,晚春回来了,我便告诉晚春是二狗让我们贴到门右边的,晚春哈哈哈大声的笑了,笑的是那样的豪爽朴实,而近四十岁的二狗,看晚春的眼神和表情就像个得到了奖赏的三岁孩子一般的高兴。

“要我说,国家这脱贫政策是好的,可是,这么大热的天,你们连个星期六也不得休息,还得跑到我家里来帮忙,我这心里还真的是”,晚春不好意思的笑着说:“我看你们以后就不用每周都来了,二狗虽然是低保户,但是,二狗的一切还都是我管着,他一个人也没有啥要帮的,再说,那些年我都能把他从十二三岁管大,说实在的,二狗是不是低保户都无所谓,到是你们一天辛苦的,见天儿上班,还跑这么远到这儿,让我觉得过意不去。”

我们几个被她的一席话说的也确实感动。有很多的人,都觉得我们扶贫是应该的,唯有这个女子,心怀感激与理解。一直以来,只要晚春在家,对我们都是非常热情招待,邀请我们去屋里坐着,给我们倒上热开水,我们再三的推辞都不行。其实,我们能为二狗做的真的有限,政策和钱都是国家给的,我等大不了有时偶尔遇到需要帮忙的家务,就顺便帮帮而已。

炎日天气里的扶贫,因为这个叫晚春的女人而格外感人,而她用实际行动演绎的真实版的嫂娘故事,也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

10月22日,湖南省20“百名最美扶贫人物”表彰暨先进事迹报告会在长沙举行。

会上,保靖县迁陵镇陇木峒村党支部书记彭运江、衡阳县扶贫办主任刘鸿雁、桂东县青山乡人民政府干部黄琰清、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驻新邵县坪上镇小河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谢历冰、湘西“七绣坊”巾帼扶贫车间负责人石佳等5位与会代表先后作先进事迹报告,讲述脱贫攻坚一线的感人故事。

“村社合一”,全村集体产业直接收入281万。

我是保靖县迁陵镇陇木峒村党支部书记彭运江。我们村是一个典型的湘西土家山寨,山多地少又缺水,有一首民谣是这样传唱的:“有女不嫁陇木峒,一水要当三次用”。因为生产生活条件差,村民在外都抬不起头。我当选村主任时,就郑重对村民许下承诺:一定要让陇木峒人在外面抬得起头!

为了发展产业在没有项目资金的情况下我们不等不靠全村义务投入一千八百多个工大家起早贪黑用铁锹、锄头硬生生刨出了2.2公里产业路!

路通了,心齐了,就能齐心协力干大事!

4月,村两委决定带头创办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水果种植。我们实行“村社合一”,“统一资源、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统一分配”,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村里的集体产业发展越来越好。

然而,奋斗之路并无坦途,创业的艰难也一次次考验我。记得花海生态园建设时,播进地里的花种子迟迟长不出花苗,火辣辣的太阳晒死了一片又一片的猕猴桃。我的情绪,一下子低落到了极点。就在这时,村班子和党员站出来号召大家:村书记几次放弃出国发展的机会,家都不顾,带领我们一起干,为的就是大家共同致富。接下来的日子,乡亲们都自觉地来到地头,顶着高温酷暑,一起抗旱。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花海生态园顺利如期开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敢于追梦终会圆梦!,我们建成了湘西州第一个滑草场,引爆了当地的乡村旅游;20,全村集体产业直接收入281万元,全体村民人人受益。通过土地流转、劳务增收、股金分红、村公益保障等利益联结,村民人均增收超过4000元,全村贫困户全部稳定脱贫。

当好参谋,全面推进扶贫车间建设。

我是衡阳县扶贫办主任刘鸿雁。,我被组织选派担任衡阳县扶贫办主任。

208月上旬,一个村民来扶贫办反映情况,见到我扭头就走,我感到纳闷,一问,原来他举报的是我舅舅的邻居洪某,他们村的支部书记,洪某违规将自己加进贫困户,还弄了一套易地搬迁房。核实情况后,我要求乡镇按程序清退。这时,舅妈的电话来了:“洪书记可是看着你长大的,他房子都搬了,你就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吗?”我与舅妈情同母女,她来讲情,让我有些为难,但我考虑再三,还是没有给她这个面子。我想,作为扶贫办主任,只有守住底线,才能挺直腰杆。

今年初受疫情影响,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家。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而我因摘除一个拖了两年的良性肿瘤,还在住院。想着省里新出台的应对疫情十条措施,鼓励建设扶贫车间,我再也躺不住了,拆线后第二天就返了岗。首先邀请宝泉鞋业到全县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点——金兰镇泉隆村,考察办分厂,仅用一个月扶贫车间就顺利开工,吸纳300多人就业。

同时,我积极当好县委县政府的参谋,建议县里组织专门班子,全面推进扶贫车间建设,一个职能部门对接一个乡镇,负责引进一家企业。在我的推动下,全县今年新建扶贫车间62家,900多名贫困劳动力得到安置。

目前全县47384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脱贫44351人,余下的3033人也通过验收,完全可以如期脱贫。

鲜血染红青山,你是扶贫一线最美的姑娘。

我是桂东县青山乡人民政府干部黄琰清。我和方璇既是同学、又是同事,方璇奉命来到青山乡,担任副乡长。我与方璇,在脱贫攻坚一线,并肩作战了一年零三个月。

我们青山乡山多地少,常年云雾缭绕,难得看见哪里有块平地。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启动后,经过实地考察,乡里认为宋家村木梓林组一块8.8亩的平地,是集中安置点建设的最佳地点。在宋家村驻点的方璇主动承担起了征地拆迁的重任。一开始,当地村民就不同意,这块地涉及木梓林组的11户村民,方璇一户一户上门做工作,动员村民顾全大局,积极支持乡里的工作。

青山乡教育扶贫任务同样很艰巨。由于硬件设施落后,很多年幼的孩子都被送到外地就读。方璇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曾经跟我说,“决不能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她辗转于县城,找教育、国土、规划等多个部门协调,经过不懈努力,青山乡唯一一所幼儿园在年3月破土动工了。建设过程中,她经常到工地上检查工程安全和质量。她常说,山里孩子,励志很重要。在她提议和推动下,青山中心小学围墙变身为图文并茂的文化墙,在教学楼走廊的墙壁上,增添了46条励志标语。

青山中心小学四年级女生玉婷,父亲去世,母亲改嫁,被姑姑收养,经常想妈妈。这件事牵动了方璇的心,她找到电信部门,在学校创建了两间亲情电话室,为全校71个留守儿童,搭起了一座亲情之桥。不久,亲情电话室又升级为视频聊天室,孩子们与父母之间的亲情交流,更加频繁了。

2017年8月2日,天下着大雨,方璇下村验收产业扶贫项目,因雨大路滑,她乘坐的汽车坠入山涧,额头被撞出一个窟窿,鲜血不停地往外流。经过二十多天的抢救,我们渴望的奇迹还是没能降临,方璇终因伤势过重,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6岁。

现在,三年过去了,方璇牵挂的宋家村74户贫困群众搬进了新家,孩子们就近入学,扶贫产业越做越大,乡亲们都摆脱了贫困。但这一切,方璇永远也看不到了。如果上天有灵,我想对你说:“你用鲜血染红了青山,你用生命诠释了坚守和情怀,你是千千万万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你是我们扶贫一线最美的姑娘!”

“你们和他们,我都放不下!”

我是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驻新邵县坪上镇小河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谢历冰。20初,我刚带队完成新邵县花竹村三年扶贫工作。新一轮驻村帮扶工作启动时,组织上征求意见,是否再去带队搞一轮。

妻子发微信:“已经3年了,还要干3年,孩子毕业,老母生病,你放得下吗?20建光伏电站摔伤的后遗症,你要吃得消呀!”我发去贫困村民的照片,加上一句:“你们和他们,我都放不下!”

我们翻山越岭,鞋子跑坏好几双,在海拔1273米的金龙山北麓,发现大片原生态的野生茶树。心里顿时敞亮:“村民们采鲜叶,就近建茶厂,光伏发电做能源,一定能做成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好产业!”

可村里地少人多,茶厂怎么建才能少占地?作为电气工程师,我就想到把光伏板铺在制茶车间顶上,两个项目一块地,搞“农光互补”。

面对这个颇有挑战的项目,质疑声扑面而来。我组织村干部、党员、村民和厂家代表召开“圆桌会议”,以我多年做电力工程的实践经验,用计算出来的数据反复推演,打消了大家的疑虑。半年后,一座透明的玻璃厂房拔地而起——棚顶是光伏板,棚体是玻璃加钢结构,棚内恒温恒湿,还有光伏发电驱动的机械化制茶设备。

硬件设施建设不容易,软件跟不上就会掉链子。果然,由于村民缺乏质量观念、贪多图快,用蛇皮袋送来的鲜叶和成一坨,随心所欲设置加热温度,结果不合格产品出了一大堆。于是,我在加强培训的同时,带队辗转建瓯、句容、安化等茶乡取经,多次试验后,茶叶检测报告显示“九项零农残”。现在我们注册了“老山凼”商标,取得了sc食品生产许可证、商品条形码,还即将获批绿色食品认证,包装精美喜气的小河野茶纳入全国扶贫产品目录和国家民委外事礼品。

现在的小河村,楼房星罗棋布,道路宽敞通畅,扶贫产业欣欣向荣,网络直播、展销会、旅游+消费扶贫措施各显神通,村集体所有的合作社累计分红近160万元,人均年收入增长到1.2万元,村集体纯利润突破20万元,全村医保由合作社出资缴纳,村级班子得到强化,基础设施极大改善,环境越来越美。

返乡创业,“让妈妈回家”

我是湘西“七绣坊”巾帼扶贫车间、“七绣坊”非遗扶贫工坊负责人石佳。我的家乡是个美得让人心动,也穷的让人心痛的苗寨。,我还在北京师范大学上大三,那时就开始创业了。

三年前一次返乡探亲,我被母亲强行留下了。她要我放弃城市里优越生活回到村里,带着乡亲们做苗绣。我的内心很抗拒,但最终没拧不过母亲的执拗,我妥协了。

2017年7月,湘西七绣坊苗服饰文化公司在石栏镇成立了,最初我只打算投入200万,带动几十个人,当是为母亲心愿买单,亏完就算了。没想到这条路一旦进入便停不下来。

当看到石栏镇总人口19000人中,竟有1200多名留守儿童,大部分年轻的父母为生存迫不得已外出打工。那一幕幕不忍直视的离别剧都深深刺痛了我。

于是我发起实施了“让妈妈回家”公益项目。号召外出打工的妇女返乡来公司基地,每人配额5200元带薪培训三个月。合格后与公司签约上岗。她们可以自主的选择到基地来上班,或者是在家承接公司的订单。

听说家门口就能工作了,妇女们纷纷赶回来。200万不到一年就花光了,而我们刺绣作品几乎无人问津。想要达到长效、造血式的扶贫,必须要以商业的行为来做。于是我调整思路,再追加万投资,在3个县建立了5个扶贫车间。先代加工来稳定生存,用以工代训的方式培训了各个工种一千多人,同时在城市里组建产品设计团队、开实体店、推广自营产品。

我们收集了上万种传统图案,建立数据库。再通过设计创新,运用到现代的服装、鞋、箱包、文创上,受到市场的欢迎,还创新了管理和销售模式,线下直营、线上社群电商分销。通过这种模式获得了低成本爆发式的增长。今年7月我们网店开业,仅仅1个多月时间销售达1380万元。

返乡创业的这三年,“让妈妈回家”公益项目提供就业岗位1400多个,帮扶贫困户1272人次,让300多个孩子的父母返乡就业。全产业链的产值达5320万,其中1400万元支付给了当地百姓。

接下来,我们计划将现有的一、二、三产业融合,来打造非遗特色小镇。用苗绣、旅游、农业、康养四重复合产业构成的扶贫包来打造一个乡村振兴的样板。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

当清晨的第一屡阳光从东方露出,中国移动驻闫家村扶贫工作队早已梳洗完毕。一杯牛奶,一个面包过后,开始了驻村帮扶平凡的一天。

桦南县闫家镇闫家村,建档立卡贫困村。经过几年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村内“三通三有”已全面达标。住房、饮水、教育、医疗保障已落实到位。于2018年底脱贫摘帽。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目前村内仅剩的8户20人未脱贫人口,这是驻村工作队王灿义、冯永全、杨志国三人的心头大事,也是他们驻村帮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上午8点,每天开展工作的第一件事,是工作队王队长带领着驻村队员们跟村干部开个碰头会。做好走访前的商议工作,定好一天的走访规划。会上大家各抒己见,队员小冯根据会议内容做好走访计划,今天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对村上几户贫困户进行进行入户走访。

上午8点半到11点半,按照制定好的计划走访计划,大家开始分头行动。首先,工作队员小冯来到曾庆英老人家,老太太一个人住,前段时间因为肠梗阻进行手术,刚恢复出院回来。她有冠心病、高血压的老毛病,中国移动曾前后两次来到曾大娘家中为老人现场义诊,并赠送药品与物品。大伙儿对曾大娘家的情况也十分挂念,隔三差五的去看看她,问问家里有没有什么苦难,帮扶责任人帮助其购买的鹅苗,经过曾大娘的精心饲养,也已经长大了。工作队员们详细询问了老人的身体情况,得知其身体状况良好,前段时间住院报销也快报销好了。随后,工作队一行又来到了杨桂财家,杨大爷因病致穷,但是这几年在扶贫工作队和村委的帮助下,也建起了明亮的新房子,工作队员和杨大爷亲切交谈起来,大爷一直感谢党的政策好。现在大爷家养了四头牛,并且也养了好几十只鸡,生活越来越有奔头;大爷家因为没什么年轻劳动力,村上还为他的老伴儿申请了公益岗位,大妈一直夸政策好。

在小冯走访曾大娘和刘大爷家时,工作队王队长去走访了王淑琴家里。一路上,她家的情况在驻村工作队的脑海。大孩子24岁了,小儿子12岁。前两年大闺女还没有毕业在读书的时候,给家里。村里给申请了贷款等;夫妻二人的身体都不算太好,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就是驻村工作队的主要任务,为了更好的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工作队联系家庭签约医生,定期入户看诊,做到小病不出村,同时,工作队还帮助他们申请一些村里的公益性岗位,工作也为也力所能及,为村里做些贡献,也能增加些收入家庭收入。

在村上和工作队的帮助下,李军家栽种了自家李子园。他家种的李子甜脆可口,每年结下的李子工作队帮助其送到县里售卖,年可增收4000到5000元。

13点半到15点,短暂的午休过后,队员们又深入田间地头去和农户交谈,了解今年收成,看看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需要帮忙的。村里越来越整洁的道路和道路两旁的绿化美化带式,大家辛劳的最好回馈。

15点半到17点,回到村里的党员活动室,指导村民们利用电脑业余时间。上网查阅惠民信息并学习各类农业知识,闲暇之余,他们也和村民拉拉家常,拉近拉近关系。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

__省__县__镇,像一颗饱满丰润的浑金璞玉,镶嵌在郁郁葱葱的苗岭山脉之中,洒落在波光粼粼的清水江河畔。

10月18日,就在__镇脱贫攻坚指挥部里,我们前线工作队员一起观看党的十九大开幕式,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再次作出庄严承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奔小康的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为了这个承诺,千千万万的扶贫工作者被派往贫困的基层农村,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承诺。

我作为__省水利厅极贫乡镇脱贫攻坚前线工作队的一名队员,派驻黄平县__镇参加脱贫前线工作,至今已有一年。一年时间里,我见识了__的美丽,也目睹了__贫困的一面。

__是美丽的,它的美丽出尘脱俗。

这里山青水秀、风景绮丽。有大高山万亩杜鹃花、翁干洞九级瀑布群、飞云大峡谷、清水江等自然风光。更为奇特的是,湘黔铁路途径此地,由于特殊的地理落差,铁轨在这里连续绕了两个大湾,形成s型,列车沿山坡盘旋而上,从村寨的一面穿进另一面穿出,形成两个相接的美丽圆环。特别是夜间,列车车窗亮着灯、鸣着笛,环状穿行在山间,灯光、笛声环绕而过,如夜空长龙呼啸,蔚为壮观让人叹为观止。这个景观,时常吸引众多的摄影爱好者前来村寨拍摄,留下了许多美好的作品。

这里还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岩门司土司城、明清古梯田、建在石板上的滚水寨子等历史文化遗迹,体现了勤劳朴实的苗家儿女适应自然又改造自然的聪明才智。

这里是苗族歌后阿幼朵的故乡,更有“芦笙会”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节日。__镇群众几乎全是苗族,苗族喜爱苗银苗绣装饰的服装,每当苗历节日到来,苗族同胞都身着盛装,特别是妇女,佩戴银花银饰,穿上绣工繁复的衣裙,参加苗族盛会,吹笙跳舞,斗牛游方,芦笙声、酒歌声、情歌声、飞歌声弥漫在苗寨,每年九﹒二七芦笙会,阿幼朵等本地艺术家,都会回来献艺,与家乡同胞一起过节,抒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一连几天,长桌宴不散,米酒飘香,歌声不断。

然而,__又是贫困的,它的贫困让人心酸心痛。

它是全省二十个极贫乡镇之一,距县城28公里,地理位置偏远,全镇220多平方公里土地,大都是山地、丘陵,土地贫瘠,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寨子里基本都是从先辈传承下来的苗族木屋,设施简陋;由于缺少清洁垃圾桶、垃圾车,公共环境卫生得不到解决;镇上的男人基本都外出打工,家里农活全由女人承担,路上常常看到年老的阿婆弓着背缓慢行走,背已弯成九十度,这是由于长期艰辛的劳作,老年便成了勾腰驼背的模样。诸多历史条件的制约,阻碍了全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没有上规模、有效益的产业,导致贫困人口多、人均耕地少、土地收成少、农民收入少,除了基本解决温饱外,仍有2万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下,是我省20个极贫乡镇中贫困人口最多的乡镇。

在全省开展的精准扶贫战略中,__镇作为全省极贫乡镇之一,得到了党和政府的更多关怀,获得了更多的资金支持,用于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产业保障就业、社会公共服务、农村环境治理,再加上易地扶贫搬迁、民政社会兜底等脱贫攻坚措施,目标是改变__镇的现状,帮助__镇2万多贫困人口脱贫奔小康。

经过扶贫工作队和全镇干部群众一年多的艰苦努力,__镇脱贫工作已初见成效,通往县城和周边县市的交通主路已是热火朝天开工建设,6000余人的易地扶贫安置点即将完工、迎来走出大山深处的苗族同胞,宽阔笔直的城镇大道两边已绿树成荫,大型生猪养殖场也即将建成,水果基地上,农民正在合作社组织下平整土地,24个村的新村委会正在装修粉刷,村民有了崭新的便民服务中心和活动广场,7500盏太阳能路灯已矗立在偏僻的乡村小道上,__镇作为全县中心城镇之一已初具规模。

水利项目在水利厅党组关心下进展迅速,农村人畜饮水、灌溉工程、山塘维修、沟渠整治、水土保持、防洪治理、小水电站改造、城镇水源地保护等一大批水利项目全面铺开,在惠及农村用水安全和质量的同时,也极大地支持了全镇扶贫产业,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在推进项目的同时,我与水利扶贫工作队员一起,充分利用与各水利部门、单位和其他社会资源的联系渠道,牵线搭桥,为镇上滞销农产品找市场,为学校500余名贫困学生御寒用品找捐助,为贫困孤儿的生活费找资助,每一次的成功,带给我的,有喜悦,也有感动,绵薄之力,不能完全改变贫困,却能一点点触动各方观念的改变,让一个个看到贫困的人群从旁观者变成扶贫的参与者。

我们工作的脱贫攻坚指挥部,就安置在原苗陇乡政府办公楼,废弃的办公楼经简单装修后作为扶贫工作队办公及生活场所。指挥部的成员来自省、州、县各单位,是一个团结协作、敬业实干的大集体。在这里,队员们一同勤奋工作,用行动一点点改变着身边的贫困;在这里,队员们一起体验苗家淳朴的民风民情,共同分享扶贫工作的苦与乐;在这里,洒下了队员们辛勤的汗水,也收获了队员们灿烂的微笑。

看看身边的一物一事,我们更深刻理解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既看到了苗族同胞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看到了贫困地区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脱贫攻坚大战略,需要紧紧依托党中央的顶层设计,也需要我们扶贫工作队员的基层工作来落实,更离不开山区贫困群众的脱贫愿望和内生动力。

我们的脱贫攻坚指挥部旁边,就是__火车站。这个四等小站,每天只有来回各一班慢车停靠,由于班次少、上下乘客少,火车绕着这里运行了四十多年,几乎还是几十年前的模样,几栋低矮简陋的红砖房,沿着站外狭窄的小街排列,小店铺里摆着老旧木制柜台,每次坐车前走过小街,仿佛时光倒流,回到数十年前。

每一次坐在回镇的火车上,望着车窗外层峦叠嶂的青山,我常常会思绪万千。在上世纪70年代初,著名作家、上海知青叶辛曾在__参与这一段湘黔铁路的修建。当年条件艰苦,叶辛与他的工友们开山砍树修铁路,吃住在工棚,艰苦的条件并未磨灭他们的意志。艰苦工作之余,叶辛深入__苗族村寨采风,积累了丰富的民俗知识,撰写了许多描写当地民族文化的文章,先辈们不仅留下了通向文明的湘黔铁路,还为我们记载了苗族同胞的民风民俗和的生活状况,“蹉跎岁月”,其实并未蹉跎啊!

随着脱贫攻坚的进程加快,小小的__火车站必然将产生更大的改变。等到那一天,已经脱贫奔小康的__镇一定会邀请更多匆匆而过的列车停留下来,悉心领略新__的风采。到那时,我会收集起叶辛等知青前辈和工人们在__镇修建铁路的历史,收集起脱贫攻坚工作的见闻和回忆,浓缩成一篇纪念文字,留在站前广场上,记录下前辈在这块曾经贫穷的土地上留下的足迹,记录下苗家曾经的贫困和他们向往的美好生活,也记录下我们曾参与脱贫工作的点点滴滴,激励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在脱贫奔小康、奔富裕的路上奋力追赶,让__的苗家生活汇入新时代的洪流,就像这川流不息的列车一样,奔向更美好更灿烂的未来!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活动心得体会字

脱贫攻坚中,_镇锁定目标,凝心聚力,合力攻坚,着重从五个方面纵深推进脱贫攻坚:

一是夯实村级班子强队伍。在新一轮脱贫攻坚中,_镇仙峰、龙河、_、凤岭、兴旺5个贫困村不仅民生设施差,产业基础弱,而且都是全镇有名的后进村和软弱村。其中仙峰村和兴旺村在全镇考核一直排名最后。扶贫攻坚中,镇党委首先从整顿软弱涣散的村级班子入手,撤换2名不履职、不尽责的原支部书记,从优秀创业青年中重新选拔了5名优秀干部,补换了新鲜血液。为发挥干部的模范表率作用,全镇120余名镇村干部在扶贫攻坚中锤炼作风,干部全部沉入一线,没有白天、没有黑夜、没有周末,在一年的时间里,全镇17个村的“两委”班子走访群众户均达10次以上,帮助群众解决各类难题近千件,党群干群的凝聚力全面增强,干部的作风得到锤炼。在_年底的检查和考评中,_镇脱贫攻坚工作得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燕平同志的高度肯定。

二是干部凝心聚力抓脱贫。一年来,镇党委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首要工作,按照“54321“的要求,全镇9名班子成员,120名镇村干部,775名党员,213名镇属单位教师、医生等职工,与1198户、4073人结成帮扶对子,同时动员民营企业家,致富带头人积极加入,实现帮扶全覆盖、立体化。为推进工作,_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下深水,动真功,班子成员各领一片,每周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每月召开一次推进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剖析会,深入分析,认真研判。为让脱贫工作沉得下深水,见得了成效,全镇17个有脱贫任务的村,村村都设脱贫攻坚作战室,干部每月定时承诺,党委每季度按时考核,同时将产业布局图、贫困户家庭成员、房屋、基础设施变化照片分类张贴,实行挂图作战。各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坚持吃在村、干在村、住在村,要求每月必须超过20天以上,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不撤退。

三是聚焦民生实事解难题。聚焦难点,精准滴管,瓶颈,重点解决群众反映的行路难、饮水难、增收难、看病难等问题。一年来,全镇新修公路7公里,硬化公路28公里,整修公路40公里,新建人行便道4.5公里,新建人畜饮水池23口,架设管道8.3万米,新建标准化便民服务中心8个,卫生室5个,引进农村电商7家,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今年,_在全县率先试点开展医疗帮扶,在全镇范围内梳理出269名救助对象,为后续医疗救助,结对义诊提供基础信息数据,对初步筛查因病致贫的76名贫困户,全部送往县人民医院、中医院治疗,目前已全部出院,效果良好。下一步,将对851名国务院扶贫办建档立卡农村贫困户调查核实,在更大范围内实施医疗扶贫,为全国医疗扶贫探索经验和模式。同时,_结合实际,大力开展劳动力技术培训,今年全镇已在家政、山羊养殖、就业适应性培训4期174人,在危旧房改造、生态搬迁、金融扶贫上,_先行先试,为其他乡镇提供可行性经验。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

中专毕业的黄秀武没有选择回老家。用他的话说当时年轻气盛总觉得老家太穷回去也没出路不如去外面闯一闯。就这样他在广东当采购员一干就是8年。

春节回家探亲,看到乡亲们大部分居住着破败的瓦房,经济收入还是传统的“一橡胶二槟榔”,很多年轻人无所事事,整天坐在村口小卖部里打牌,在走亲串户时又总能听到乡亲们关于“咖啡价格老是被外来收购商压价”的无奈抱怨,黄秀武心里很不是滋味。

“能为乡亲们做点什么?”“我们村就不能摆脱贫困吗?”成为那个春节黄秀武思考最多的事情。“与其在外打工,不如回家创业,还可以带动乡亲脱贫致富。”最终,他决定就这么干了。

“刚回村时想做的事情很多,但也不确定能做好什么,但发展咖啡产业这一梦想我是一开始就有的。”

最初创业时,他选择了养猪,但是受到了极大的挫折——第一批肉猪刚要出栏,猪肉价格就跌到了历史低谷,没有人收购肉猪;价格回升时,他养的肉猪又染上瘟疫,一下子死了15头,损失惨重。但这次失败更加坚定了黄秀武选择发展长兴村的优势产业——咖啡种植加工的决心。

长兴村毗邻海南咖啡名镇万宁兴隆,上世纪60年代受其影响,村民们开始种植咖啡,1960年至1982年是长兴村咖啡种植的高峰期,种植面积达到了2000亩。但由于长期以提供原料方式出售,利润甚微。再加上1982年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咖啡价格低迷,于是很多村民砍掉了咖啡树,转而种植槟榔、橡胶等。

长兴村地理气候独特,出产的咖啡原豆品质极佳。“村里不应该抛弃这一经济作物。”从开始,黄秀武就发动村民种植咖啡。但一开始村民们的积极性不高。

为了激发村民们的积极性,尽管没有经验和足够资金,但在朋友黄辉合作下,黄秀武决定从价格上吸引村民,从而带动村子咖啡产业的发展。

“一开始我们以13元每公斤的价格向农户收购咖啡干果,比外来客商要高出两三元。但除去运输成本,根本赚不到钱。”黄秀武说,“后来,我们了解到,如果把咖啡去壳加工,咖啡生豆最低也有25元到30元每公斤,比收购干果要多挣一倍。于是我就开始到兴隆学习咖啡脱壳技术,还购买相关书籍和通过网络渠道进行学习钻研。”

20黄秀武收购0.75万公斤干果,经过自己加工销售净赚8万多,算是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自富”不忘“带富”

“一人富不算富”,黄秀武离自己的梦想近了一步,但他却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我回村的初心就是带村民脱贫、实现致富,所以自己赚到钱时是很高兴,但更多的是在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做,所以压力还是很大的。”

207月,黄秀武成立了琼中飞水有机咖啡专业合作社,注册琼中“飞瀑山”咖啡商标。当时担任长兴村党支部委员的他,一直秉持着“带村民脱贫致富”这一初心和理念,但他的一腔热情却被浇了冷水。“合作社刚成立时共有5个人,带22户贫困户,我当社长。但很多人反对这一产业,觉得不赚钱、价格低。而且当时村民都抱着观望的态度,没有人支持我。”

再难也要坚持。黄秀武用两个月的时间,挨家挨户走访村民,免赠送咖啡苗,还到咖啡地里一对一现场演示如何栽培管理。~,合作社逐步赚钱,村民们也开始积极加入。

“之前不相信这个产业能够赚钱,也不敢尝试,但黄哥一直跟我说要相信他。在他的带领下慢慢种植咖啡,学习技术,现在发展得特别好。”村民王业伟说,“黄哥为人诚实可靠,听他的准没错,现在日子也是越来越好了。”

经过多年的努力,合作社的规模不断壮大,合作社员的人数也增多了。,合作社由最初的5人发展到36人,咖啡种植面积由30多亩发展到800亩,带动近60户贫困户共同发展,咖啡产销经营收入平均每年达到50万元,社员们的年收入也由的6371元提高到20的1.8万元,家家户户盖起新楼房。

更值得一提的是,年,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公布前六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监测合格和第八批示范村镇名单的通知》,认定300个村镇为第八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和平镇长兴村二队(飞瀑山咖啡)入选。

“带领村民走出更为宽敞的路子”

村里不少贫困户通过种植咖啡过上了好日子,黄秀武的付出也受到了干部和群众的点赞。在该县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他高票当选为长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黄秀武的压力更大了。除了要破题“两不愁三保障”打赢脱贫攻坚战,他关心还有脱贫之后,怎么带领村民们更好地致富。

“年我们村实现了全部脱贫。”黄秀武略带自豪地说,“但作为一个党支部书记和致富带头人,不能满足于现状,我现在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实打实把这个产业做的越来越好,从而带动村民们致富。”

为进一步打开产品销路,提高产品知名度,黄秀武带领合作社成员积极参加农产品交易会和农民博览会等活动,合作社产品也受到国内外咖啡专家高度评价。另外,他还通过“互联网+”的销售方式,让产品走出大山,如今“飞瀑山”咖啡在海南开始小有名气。

谈到发展前景,今年36岁的黄秀武说,他将利用飞水岭的生态环境以及琼中黎族特有的制作方法,在咖啡园建立咖啡标准化加工厂房、观光游览区、特色咖啡馆品赏、民族特色农家乐、园区咖啡采摘等,把琼中“飞瀑山”咖啡打造成特色农产品及海南著名商标。

我的扶贫脱贫故事作文

2016年4月,中国铁塔派驻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清水坪镇中溪村的第一书记王金勇为如何改变村里贫困现状发愁。如今,中溪村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的2100元增加到2019年的10500元。

强化村级党组织。

刚到村里的王金勇,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明确中溪村党支部成员的职责分工,并把它贴在墙上,接受村民监督。在当地党员和村民看来,驻村第一书记来后,创造了很多个“第一次”。制定了村党支部定期学习制度,定期召开村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每周一召开村“两委”例会。党员和群众普遍认为,第一书记来后,村里很多事情规范了,各项工作公开透明,大家愿意把事情放到桌面上来谈,党支部的凝聚力变强了。

“村里穷了几辈子了,能有本事让大家富起来?”淳朴的村民直白地表达了他们的想法。王金勇知道口头解释没用,只有让大家过上好生活后,才会心服口服。为了落实好危房改造政策,王金勇带领村干部冒着高温酷暑,挨家挨户宣传政策、拍照记录。村里通信网络覆盖条件不佳,经常要满山跑着找信号,在他的协调下,村里新建了通信基站。现在电商实体店开到了村里,直播带货正使中溪村的农产品销往全国。

此外,还新建了太阳能路灯、垃圾焚烧池、储水池、公厕等基础设施,实施院落硬化等项目。中溪村的扶贫工作有了主心骨,村里的面貌发生了变化,村民的思想也逐步发生转变,脱贫奔小康的信心不断增强。

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

带动百姓脱贫,关键是发展产业,重点是找准合适的产业项目。中国铁塔先后向中溪村选派王金勇、彭加森2名驻村第一书记,4年来,坚持把村级产业发展方向融入全县发展战略,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发展养蜂、养鸡、茶叶等产业,扶贫成效明显。

第一书记彭加森来到蜜蜂养殖户秦齐平的养蜂基地,了解蜜蜂繁殖情况。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中溪村蜜蜂养殖户秦齐平的蜜蜂从3年前的10桶发展到88桶。一桶蜂子可产8斤糖,收入1000元,年总收入8万多元。秦齐平说,“彭书记来的这三年,把村里路、电、网、养殖、种植,样样都跟上来了。”

驻村第一书记带领扶贫工作队,用中国铁塔投入的资金成立了保靖县天蜜溪养蜂专业合作社,带着群众发展中华蜂养殖,惠及贫困户73户205人。邀请养蜂专家现场传授养蜂技术,帮助提高养蜂技能。通过培养能人带动产业发展,中溪村现有蜂群500余箱,年产蜂蜜4000余斤,年产值达40万元。

“山水都是发展资源,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好产业?”驻村第一书记认识到,村里已经种植了近千亩的柑橘和600亩的黄金茶,再加上粮食作物,适合种植的土地资源已经非常有限了,只能在养殖上做文章,而得天独厚的山区资源特别适合养殖“跑山鸡”。第一书记找到退伍军人吴正峰办起了养鸡场,中溪村的土鸡养殖规模不断壮大。中溪村党支部书记舒小青说,养鸡合作社目前养殖15000羽鸡,预计到年底可出栏大概3万羽,带动贫困户152户591人。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写作

因为贫困,“山娃子”秦鹏初中毕业辍学时,曾以为自己将走不出苍莽的乌蒙山。但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政策让他的人生出现转机:22岁的他如今即将成为广州港集装箱码头“紧俏”的塔吊司机,在中国一线城市开启人生的梦想之门。

21日,秦鹏和来自贵州省毕节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其他33名学子顺利毕业,并入职广州港集团。他们是广州港集团和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职业教育合作的“广州港扶贫班”的首届毕业生。

“山海”相连。近年来,东部沿海的广州市和乌蒙山腹地的毕节市携手,积极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通过职业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成为两地的共识之一。

广州和毕节两地政府牵线搭桥广州港集团和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订单式培养”合作项目以常年举办“广州港扶贫班”为试点面向毕节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初、高中应往届毕业生招生。

秦鹏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也会因此改变。他来自毕节市大方县普底乡跑马村的一户贫困家庭,有兄妹四人,父母务农。初中毕业后,他辍学务工,到当地一家餐馆干杂活,月薪元左右。

“我迷茫、苦恼,以为一辈子就这样了。我也很自卑,贫困限制了我对未来人生的想象。”秦鹏说,他渴望走出大山,摆脱贫困。

当地村干部找到了秦鹏的父亲,介绍了政策。父亲在电话里跟他说,贫困生可以免费就读,毕业后还有可能留在广州港工作。秦鹏说,当时他在餐厅打工,听到这里,落下眼泪。

这个扶贫班采用“2+1”模式,学生前两年在毕节职业技术学院进行理论学习,第三年到广州港集团下属的广州港技工学校进行实操培训,毕业后如通过考核,将由广州港优先招聘到港口就业。学生在校期间享受国家学费减免、生活补助等扶贫政策。广州港集团还设立了专门奖学金,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奖励和资助。

秦鹏在学校的三年里,拿了三次一等奖学金。“我不一定很聪明,但我一定要很努力。”他说。

广州港集团工会主席温东伟表示,为了让贫困家庭子女能够安心就读,公司还联合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为他们提供一系列保障措施,包括为每届“广州港扶贫班”提供每年8万元的奖学金、免费为学生提供岸桥司机等职业资格培训及考证机会、学生在广州港顶岗实习时每月有不低于1500元的实习补助等。

21日这天,相关单位在广州为“广州港扶贫班”的首届毕业生举行了一场简朴而庄重的毕业典礼和入职仪式。

毕节市委副书记张翊皓在当天的活动中介绍,近几年来,毕节市推广“广州港班”模式,引导当地职业院校与广汽集团、广州地铁集团、广药集团等企业交流合作,分别实施了“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和“南粤家政”等扶贫协作工程,已累计开办校企合作订单班41个,惠及学生1600多人,有力带动了毕节市劳务就业扶贫工作。

“我不仅掌握了脱贫的技能,更有了追求梦想的自信。”秦鹏说,他希望有能力把父母接到广州来,他会努力让家人的生活变得更好。

党员我的扶贫故事脱贫故事

“如果不是为了改变家乡面貌,不是为了让乡亲们致富,我绝对没有那么强的动力坚持下来!”他叫张光清,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人,中共党员。1989年,他以优异成绩考上了高中,但因家庭贫困,最终还是含泪将录取通知书夹在了笔记本中,再也没有翻开过。从那时起,摆脱贫困,改变自己与家乡命运的“种子”就深深地种在了他的心田。

成功没有捷径,唯有初心如磐。一路走来,他时刻激励自己不能放弃,因为他坚信成功没有捷径可走,唯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1989年,他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狠劲,从父亲手中接过皱巴巴的60元钱,跟随同乡到成都打工。他的朴实无华、踏实本分加上聪明精干,深得同事、朋友的喜爱,短短几个月时间就挣得了人生的第一笔500元,那一年的春节,一家人过得格外开心。随后,看到希望的张光清又前往山西等地务工,以勤劳、踏实、聪明得到老板的重视,短短三年时间他从小小的业务员干到销售科副科长。1994年,不甘平凡的他认识到仅仅依靠打工,永远都是在帮别人挣钱,只有自己创业才能有能力去改变家乡穷苦的面貌。经过细细思量,他带着自己所有的积蓄回到家乡,搞起了个体运输,慢慢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为了把业务做大做强,他开始将本村的年轻人组织起来,组建车队,由于其为人本分、信誉高,车队日益壮大。两年后,他又组建了当地的建筑队,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为不让自己落后,能够向更远的目标前进,他开始自学管理、经营等方面的知识,蓄积了继续前进的强大能量。

致富没有坦途,唯有勤学苦干。一路走来,他时刻要求自己要躬身而行,因为他始终坚信致富路上没有坦途平川,唯有勤学为先,苦干实干。,他在自己家乡龙正镇冲天村投资建起了小型生猪养殖场。办场初期,由于技术不精、经验不足等原因,出现生猪病死、喂养周期长等问题,往往入不敷出。为解决棘手问题,他不断地钻研养殖技术,甚至不远千里前往广东、河南等地学习,在他的不断努力下养殖场逐渐转亏为赢。208月,他又投入资金1200万元扩大养殖规模,成立张光清养殖专业合作社,并于11月取得四川省农业厅颁发的“生猪标准化示范场”称号,205月获得“眉山市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称号。同时,他还高薪聘请四川农业大学临床兽医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的高材生,对养殖场进行科学管理,并自创养殖区“四统一”管理办法,深受业界好评并广泛推广。为保障生猪品种质量,他亲自参与,潜心钻研母猪繁育,先后成功培育出了良品猪、瘦肉猪等品种。“非洲猪瘟”疫情期间,他坚持严格防疫、管控,保证了养殖场未出现大面积感染,为保障食品供应展示出了应有担当,作出了应有贡献。

反哺没有虚言,唯有跪乳以报。一路走来,他时刻勉励自己要知恩奋进,因为他始终坚信回报桑梓没有虚情假意,唯有“真金白银”、“跪乳”以报。冲天村是市定贫困村,还有近300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张光清同志为了更好建设家乡,让更多的贫困群众摆脱贫困,他主动加入了村纪检小组担任组长。开始,他以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持、代购、代销等形式,带动150余户群众发展生猪养殖。常年为本村群众提供务工岗位20个,保障贫困户顺利脱贫。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贫困户户均增长收入1.5万元以上,非贫困户户均增长收入1万元以上,老百姓腰包逐渐鼓了起来,靠天吃饭也成为历史。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主动请战,带领村上其他党员和志愿者始终战斗在第一线,并向武汉灾区、龙正镇人民政府、冲天村村委会及三户贫困户捐赠物资共计1.6万余元。同时,他对于老年人、学生、患病群众等弱势群体同样放心不下,每年都会拿出10万余元慰问村上的老党员、资助贫困学生、看望重病老人,倾情助力乡亲们过上幸福美好生活。

党员我的扶贫故事脱贫故事

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作为一名扶贫干部,自开展扶贫工作以来,我与贫困户们由初识的生疏,逐渐到相处融洽,最后像亲人一样紧密。回顾扶贫路,留下了许多深刻而难忘的扶贫记忆。

实施产业扶贫,是扶贫路上我最想做的事。镇上一名老同志退休了,我接手了他的联系户鲁大哥。一天下班后我入户走访,谈话间,他用一双布满老茧的双手递给我几个自家种植的爱媛果粒橙,橙子很甜很解渴很暖心,我一边吃着水果,一边详细询问着家里的情况,通过了解,他家主要收入来源靠种植水果,但是水果品种不好、品质不高,每天起早贪黑收入还是比镇上的种植大户差一大截。我就和他一起商量制定了农技帮扶的措施,帮他争取项目资金6000余元,高接换种果树450株,新种植桃、爱媛等果树500株,专门联系果技员指导果树种植。“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鲁大哥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每天天不见亮就下地到果园,一直忙活到天黑才回家,把所有的心血和精力都倾注到学习和培育果树上,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鲁大哥水果种植面积有5亩多,年水果净收益达3万余元,人均年收入从4600元增加到11000元,提高了6500元。

解决琐碎小事,是扶贫路上我一直在做的事。一次走访时,我发现贫困户家里的井抽不出水来,老年人在家里,不知道怎么修理,喝不到干净的水,她焦急得很,不停地跟我说着这件事,希望我能帮助她。我立马就返回镇上,找了一个修理师傅,带到她家,师傅麻利地动手修理,抽水机又转了起来,家里的水缸又装满了水,大娘脸上有笑容了,拉着我的手紧紧不放,不断地感谢着我。还有一次我到贫困户家时,老人家告诉我他女婿把之前在厂里的工作辞去了,现在没有工作,没有收入,还有一家人需要养活。我听说后,帮助他浏览人才市场、联系人社局,了解近期招聘岗位,尽快帮他女婿找到了满意的工作。这几年来,我都记不清有多少次接到贫困户的电话,帮他们为鸡蛋找销路、咨询政策、打扫卫生,通过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每一次拉家常的摆谈,每一次为他们脱贫的努力,我渐渐与贫困户成为朋友,成为他们的倾听对象,与他们之间有了更深的感情。

我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个人感悟

2015年初,我被选派为第一书记赴__县驻村帮扶。我出生于农村,有机会回到农村,用自己的努力为贫困村做点什么,我感觉很幸运。于是,我把驻村工作当做一件大事,认真对待。驻村工作日记本上,我郑重写下了这样一句话:牢记总书记嘱托,做决战贫困的地矿青年党员。

真情驻村作为,精准脱贫有我!这是激励我的座右铭,也是我对扶贫工作的坚定的目标。

以村为家进村入户调研实情。

__村是__县自强乡西南部的一个小山村,耕地面积少,也没有较成规模的种植业,村民年均收入在__县处于较低水平。从什么地方入手?我想先摸清情况,听听老百姓怎么说。因此,自我来到__村的第一天,就带着矿泉水、工作记录本,地质锤、地质包,从该村最偏远的海麻组入手,进村入户,调研村情民意。在不到两个月时间里,挨家挨户走遍了7个村民组的200户人家,调查摸底350人次,为全村172户贫困农户建档立卡,虽然鞋子走坏了,脚也磨破了,但心却踏实了。

通过全面调研摸底,我较快地融入到基层工作中去,为精准扶贫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作为驻村干部要真情投入,取得群众信任只有实实在在为农民办实事,解难题,全心全意帮助他们,才能取得群众和村支两委的信任。

多方筹资修建村办公楼。

抬头是好山好水好风光,低头是破楼破路破村庄,这就是__村的现状。为抓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改变__村容村貌,我和村委一同商议从破烂的村委楼开始,并找来学建筑设计的同学一道与村支书多次实地勘测,绘出办公楼建设草图,拟定方案,积极向局党委汇报,为此我局杨永忠副局长高度重视,多次过问此事。

经过多方努力,2015年9月,我局专项帮扶资金10万元拨付到账,年底前主持完成了村办公楼和党员活动室的修缮。自强乡党委杨书记检查时高兴地说:“以前__村的办公楼是全乡最差的,如今是旧貌换新颜呀!”

从项目的计划,实施,到新楼的修缮完成,虽然简单,却常常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问题,诸如材料的运输,施工的安全,质量的监督等。只有亲临现场,狠抓实干,积极沟通,主动调和各方面矛盾,才能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完成。

倾注一片爱心关爱留守儿童。

从一入村起,村里54名留守儿童就是我最为挂心的,孩子们因为父母的长期远离,而身心健康受到影响。

针对__小学围栏安全性差等情况,我及时向105地质队领导汇报,引起我队领导高度重视并出资1.42万元及时帮助__小学建设好围墙,消除隐患。同时,在学校和村委会张贴留守儿童安全宣传海报,向委托监护人宣传相关法律知识,强调儿童安全问题。此外,还利用晚上时间走进留守儿童家庭,与孩子们谈心。与村干部采取“包保制”方式,和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关心学习、生活和人身安全,为留守儿童撑起保护伞。

刚开始,孩子们对我很生疏,不愿多开口,后来每次去,我都会在工作包里装一些糖果零食带给他们,逐渐地孩子们都愿意把心里的“小秘密”告诉我,我也尽力给他们更多帮助和关爱。

培育产业精准帮扶村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深知要想__村脱掉贫困的帽子,必须帮助__村建立村集体经济。为此,我与自强乡党委副书记杨洪江及__村委成员一道,分析__村自然地理特点以及外出考察的成果,利用__村有水源、土质好、邻路近等特点,深入到村,协调土地,动员村民,成立合作社,希望能把莲花白的成片种植作为经济发展突破口。

我与村委到外边租借了三台犁土机,组织村民耕犁土地,为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我卷起衣袖与村民们同干。经过近两个多月的努力,完成了100多亩土地的耕犁,建成了12个蔬菜大棚,完成了对莲花白苗子的培育,使__村群众看到了脱贫的新希望。

2016年4月,我被评为“全省优秀村第一书记”,并作为其中六名代表之一,接受了省委领导的表彰。我深知,这是党组织和各级领导关心重视与倾情支持的结果,是对我驻村工作的鼓励和鞭策。但是我心里明白,自己所做得还很不够,一年的扶贫工作虽已结束,但__村的村民还牵挂着我的心。我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无数驻村干部的和各种社会力量的关心帮助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__村一定能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最

“张书记好啊!”清晨的瓜蒌地里传来亲切的招呼声。张林是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政协副主席,受组织选派来到枞阳县白柳镇龙井村担任村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队长。3年来,张林走遍全村大大小小每一个角落,与贫困群众结下深厚感情。重基础、兴产业、真帮扶,龙井村旧貌换新颜。

重基础,走上脱贫“畅通路”

刚刚来龙井村时,就遇到车辆被堵、进退两难的情况。张林上前察看,发现由于路面较窄,相向行驶的车辆无法会车导致双方互不相让、争执不下,有村民冲着同行的村干埋怨道,“村里要为民多办实事,想法子尽快拓宽道路啊!”

修路成了张林下定决心要干的事,可村级道路的修建和改造要自筹资金修好路基,才可向上级部门申报项目,争取道路改造路面铺设项目。初步估算路基建设需要资金80万元左右,庞大的资金缺口急得张林直发愁。

张林到处找寻资金支持,反复沟通交涉。最终张林要修路的坚定决心,引起了铜官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召开专题常委会研究具体帮扶措施,安排铜陵市狮子山高新区和西湖镇政府进行对口项目资金支持。龙井村顺利完成了两条道路,共计约6公里的道路拓宽、路基夯实。

如今,再走进龙井村,水泥道路不仅实现了“村村通”“组组通”,还延伸到了百姓家门口,有的路段还安装上了路灯。村民直言道:“正是驻村干部的到来和帮助,村里的道路变长了、变宽了、变亮了,人员和农产品的进出更加方便了。”

兴产业,探寻脱贫“财富源”

7月份的一个早上,张林看了看天气预报,见当日没雨,大嗓门一喊:“走,大家去瓜地干活!”招呼好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队员穿好胶靴、带好剪刀,这是去瓜蒌地里的必备工具。一行人直奔瓜蒌地,要做的事情很多,牵藤、剪枝丫、补肥料、补种瓜苗、深挖排水沟渠,将大雨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你牵藤来,我剪枝,瓜蒌地里好一派热闹景象。几垄地干下来,热得满头大汗的张林说:“这苗可以管五年,今年是第一年,一般当年收益不是太高。每亩瓜蒌大约毛收入2000元,预计年底能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后几年收益会逐年提高。还带动了10户贫困户务工,每户一年可增加收入2000元。”

20龙井村还是集体经济空白村,集体经济收益突破1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益达15.74万元,集体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今年以“党组织+合作社+农户”形式,投资55万元建设了100亩瓜蒌种植基地。

真帮扶,连起脱贫“群众情”

“张队长,你在哪里?房国后老伴发病了,你能不能来一趟?”张林接到电话心里一紧,房国后的老伴程桂云有精神疾病,恐怕情况不妙。赶忙骑上电瓶车赶到房国后家里,一看,程桂云躺在床上,哭着要自己过世的儿子。这两天发病都没吃多少东西,任别人怎么劝都没用。房国后向着张林说道:“张队长,精神病医院床位紧张,住不上院,我实在没办法了,求求你想想办法吧!”情况紧急,张林立即通过多种渠道联系铜陵市第三人民医院给予收院治疗,随后又急忙会同村干驱车将其送去医院。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老人的精神状况有所好转。此后几年里,张林多次帮助其到医院进行治疗,并给予一定的资金上的帮助,尽可能地缓解其家庭的经济压力。

驻村这些年,张林先后通过市慈善会联系市农科所免费送蔬菜种子,培训栽培技术,联系市第五人民医院为慢性病患者免费问诊送医送药,联系帮扶单位、所在单位和电商,甚至利用个人的人脉资源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和养殖的鸡、鸭、羊等产品,帮助贫困群众介绍务工岗位就业。会同驻村工作队成员一起,积极组织协调帮扶单位开展精准帮扶,在产业、就业、健康、教育及危房改造等方面给予贫困户提供帮助,成效明显,取得群众一致好评。

党员我的扶贫故事脱贫故事

8月,我作为选调生被分配到重庆市云阳县宝坪镇工作并被分配到宝坪镇最远的贫困村凤凰村开展扶贫驻村工作。翻开工作日志,满满的都是扶贫,干部包户、走访入户、问题排查、问题整改等字眼已经霸占了我《扶贫日志》的“半壁江山”。“白+黑”“5+2”的扶贫节奏让我身心疲惫,可是凭着“愣头青”的不服输精神,我们也在扶贫道路中茁壮成长。人之初成,非一己之功。在扶贫道路上,我们的扶贫“后盾”也是我们的“厚盾”,是他们默默支持与奉献,才能让我们这些“扶贫战士”真正无后顾之忧地冲锋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以全身之力为人民交出决战脱贫攻坚的满意答卷。至此,每一位“扶贫战士”也都应该“回回头”,对我们的“后盾”衷心地说一声谢谢。

“路漫漫其修远兮”,妻子的背影和眼泪充满着不舍与支持。

207月2日,在办完婚礼后我立马返岗投入到扶贫工作中。身怀六甲的妻子早早地为我收拾好了行李,可是眼中的不舍却隐藏不住。“你吃完午饭再走嘛”“下午四点的高铁也可以的,吃完饭得好好休息一下”“要不吃完晚饭再走”,她每次也像小孩子一样想让我把动车票再改签晚一点。可是在上班的时候,她却从不打扰我,因为我们都深深地知道,我是贫困群众的“扶贫战士”,我有我的岗位需要坚守。故此,在每次送完我后,她转头离开也是那么地“决绝“,为了“大家”,在很多时候我门的“小家”必须作出一些牺牲。“茫茫芸海遇佳人,几世修为始成婚”,纵然相思入骨,纵然长路相隔,我却知道你的背影不仅仅是不舍,也是对我的支持。“路漫漫其修远兮”,无论是群众的致富路还是我们的人生路,都要我们这些战士去打拼、开拓。

“少年不识愁滋味”,父亲的背影和放手满含着辛酸和喜悦。

父爱是一座山,巍峨高大;父爱是一汪水,深藏不露。父亲是世界上最不会表达爱的人,对于很多父亲来说,对孩子说出“我爱你”是一个需要研究的永恒命题。当前的扶贫工作已经进入冲锋的关键时期,我们已经习惯了“白+黑”“5+2”的工作节奏,也已经把所驻村落当故乡,将村办公室当成了自己的家。有一个周五,父亲给我打来电话,问我是否放假,是否回家,他好做一些准备。其实,听到这里不禁有一些鼻酸,孩子回家何时还需要父母提前准备迎接了。在听到我说要加班的时候,父亲也只是说了一句“照顾好身体,给你微信转点钱,就不打扰你工作了”。挂完电话后,我思忖良久。父亲一贯强势,也一直很“强大”,在我的心中没有他做不到的事情,可是在不知不觉中,父亲的重心已经转向了我们儿女,他只是默默地支持着,以我们的“重心”为重心。在我们忙于工作、无暇理他的时候,他只能选择放手,转身在背后默默地支持。在此,我想对您说: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战鼓声促,冲锋号急,脱贫攻坚工作艰苦卓绝,正是因为有你们这些扶贫“后盾”的坚守与支持,才能让成千上万的“扶贫战士”坚守在脱贫攻坚的战线上向着全面胜利的目标奋力冲刺。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范文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__市__将这一论述深深扎根于支部引领村民致富的理念中,也传进万千村民的心坎里,激励鼓舞贫困群众奋力奔小康。

__制作的粘豆包口感甜糯、黏合劲道,很多人尝过后,都说吃出了记忆中小时候的味道,许多超市、粮行都订购她家的粘豆包,夫妻俩靠着辛勤劳作,赢得了诚信经营的好口碑,逐步稳定了豆包的销量,加工厂每年生产粘豆包超3万斤,净收入达5万元。

这样的好日子放在几年前,__可是想都不敢想。__年底,__一家由于“因病致贫”,被村里党支部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夫妻俩身体不好,家里仅靠补贴和微薄的收入维持生活,__清楚,好政策只能帮一时,彻底摆脱困境,还要在支部引领下,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在__党支部和驻村工作队的政策宣传和引导下,__动了发展产业的心思,可又担心这不起眼的粘豆包是农村人都会的一门手艺,不是什么稀罕物,不一定有销路。__村党支部书记徐华良了解情况后,综合考虑市场需求、政策扶持、销售渠道、自身优势等因素,及时为__“量身定做”脱贫计划,打消了__的各方面顾虑,__年,在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协助下,__的粘豆包加工厂开张了,还注册了“老味道”牌商标。

粘豆包加工厂开张仅3个月,就为__带来9000元的收入,__用凭借自己的一双巧手,“包”出了脱贫致富之路,过去不起眼的粘豆包摇身变成了“金疙瘩”,__年底,__就主动向党支部提出了“我要脱贫”的申请。

如今的__是村里的活跃分子,村里有大事小情,她都会主动来帮忙,义务打扫卫生、疫情值班值岗都有她的身影。随着粘豆包加工厂规模扩大,夫妇俩主动为9户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鼓励他们到加工厂工作,学习掌握粘豆包制作,帮助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增收。

“有着支部的引领,还有着扶贫政策托底,我一定好好干,把日子越过越红火。今年,我想扩建厂房,再把设备升级一下,到时候带动更多的村民一起增收致富,共同奔小康!”对于未来,__充满信心得说到。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作文

我是此次下派到集贤镇六合社区的第一书记杨胜利,受县委组织部及县文化旅游体育局的选派,2016年6月1日担任集贤镇立新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2018年6月25日担任合并后的六合社区第一书记。我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基层文管所,没有一点农村工作经验,更谈不上扶贫经验,对于此次下派工作,我是抱着学习和摸索的态度。因此,要说分享经验确实困难,只能借此机会向领导和同志们汇报我做了什么,以后还打算做什么。

一、基本情况:

六合社区位于集贤镇政府驻地西南田峪沟内,全村耕地面积6254.56亩,林地面积67592.8亩,共有6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389户,1242人,其中五保户12户14人,低保户49户149人,建档立卡户368户1189人,稳定脱贫户17户72人,在册贫困户12户29人。六合社区群众主导产业为核桃、毛粟等杂果种植和中蜂养殖。

二、登门入户,了解村情民意。

在村“两委”和社区的大力支持密切配合下,克服种种困难,认真细致地开展调查研究。根据农时安排,参与村干部座谈会,参与村两委工作会议,研究扶贫开发、民政救济等工作。深入田间地头,走村串户倾心交谈,与村干部、村民拉家长、谋发展。走访所在村老干部、老党员、经济能人、退休教师等,基本掌握了我们村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教育资源,对群众的疾苦,老百姓的要求一一记在心头,也从中了解分析本村致贫、致困、制约经济发展的原因,做到边调查研究,边宣传党的支农惠农政策,边思考探索帮扶方案和措施。

三、谋篇布局,做到履职奉献。

为了使自己驻村有所作为,我给自身的工作定位是:出思路,出点子,对党务村务决不大包大揽;抓协调,抓沟通,对热点难点问题不回避不拖延。凡是村里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都采取“一事一议”制度进行集体讨论研究,达成共识。针对六合社区地理位置偏远、人员素质较差,外出务工人口多,群众等靠要思想较重等现实情况,加强班子内部团结,交心通气、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一是解决了办公场所,添置办公设施,并建章立制,制度上墙,支出1万余元;二是公开自己的工作信息,方便群众第一时间找到自己;三是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自律;四是到有关部门争取项目、向有关领导汇报工作,多次与村两委干部一起跑扶贫资金,培养村两委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能力。

四、稳步推进治安和信访工作。

由于社区一直对治安和信访稳定工作高度重视,社区治安状况良好,没有重大恶性群体治安案件。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解决群众纠纷和矛盾,积极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从根本上消灭引起上访的诱因,实现大事、小事不出村,保持零信访,确保社区内的和谐稳定。

五、培育产业,加快结构调整。

一是帮助贫困户制定脱贫计划,变输血为造血,扶持贫困户发展养殖业。联系福地牧业无偿为群众其提供36头猪仔,帮助其发展家畜养殖业,并与其签订回收协议,以高于市场价格回收。多方联系企业帮助贫困户搞林业种植,由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出资购买猪苓种苗2000余斤,无偿分给18户贫困户进行种植。通过贫困扶助资金入股分红的形式,福地牧业2017年为28户贫困户每户分红1240元。2018年为30户贫困户每户分红1360元。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为实现稳定脱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三合自然村积极联系发展效益好,稳定可靠的企业,以产业发展资金15万元入股分红的方式,为群众增加收入。

二是深入群众,访贫问苦。驻村伊始,我与工作组其他成员多次深入农户家中,了解基本情况,向他们送去了衣物、被褥等衣物及的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为其解决生产、生活困难。联系爱心企业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现有3人在绿泉木材加工厂上班,西安清心果品有限公司每到节假日为贫困户送去生活日用品,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期间,我还多方联系,为贫困户捐赠衣物1000余件。

三是鉴于六合社区位于山区,村民文化水平有限,尤其是青年学历普遍不高的问题,为提高村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帮助更多的贫困生实现大学梦,实现智力脱贫,为考上大学的学生,每年给予一定的资助,帮助其完成学业。

四是为了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积极争取音响等文化体育设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五是关爱弱势群体,积极与残联联系,为残疾人争取资助轮椅、助听器及生活必需品。

六是做好双向承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根据县委及镇政府的要求,制定帮扶工作计划,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切实将服务群众、转变作风工作做到实处。

回顾在立新村和六合社区的驻村工作,实践让我深刻的认识到:搞好调查研究,是做好驻村工作的基础;为群众办好事实事,是打开驻村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抓好村级班子及自身建设,是完成驻村工作任务的重要保证。虽然取得点滴成绩,但是离领导的期望、群众的满意还有一定距离,存在学习不够刻苦、对驻村工作理解不够深刻,工作方法不够灵活多样等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深入到群众当中,从广大村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为建设和谐、进步、发展的六合社区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