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摄影构图艺术读后感(案例16篇)

时间:2023-10-27 20:06:22 作者:JQ文豪 优质摄影构图艺术读后感(案例16篇)

读后感是一种对自己的思维和理解能力的锻炼,也是对书籍内涵的深入思考和体会。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作者对同一本书的不同读后感和反思。

艺术读后感

一次偶然看电视时,节目中提到这套书《希利尔人文启蒙系列》,就买来送给我做生日礼物,可当收到书时我也心动了,拿到书,细细研读后,惊叹不已:真想不到历史地理和艺术还能这样写!这该是一位多么有趣多么有爱心的老师啊,惟有心中有大爱的人才能写出如此贴心、如此鲜活的书来。

特别是艺术史这本书的文字让人感觉既有味道,又通透,开篇时回忆人们小时候在课桌上所做的'事情,让人感觉门口开得极宽大,读者极易进入。另外书中对艺术的观点令人始料未及,按书中的观点,艺术的范畴是很广泛的,人们小时候随手所绘,随手所作,即为艺术,初想时,有违平时的看法,人们把艺术称为殿堂,实是高高在上,但细细想来,艺术确实不应该像人们想象当中那样门庭森严,依照希利尔的观点,其实人人都是艺术的参与者,孩提时随手所绘,即为画作,随手所捏,即为雕塑,道不远人,艺术也是如此啊!

艺术读后感

教育是一门艺术,每个教师都是一个艺术家,学生就是我们教师的精心雕刻的艺术品,这是我读了《教育的艺术》之后的想法。

读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100个教育案例,感触颇深。这100个浸透着苏霍姆林斯基辛勤汗水,闪耀着其智慧光芒的教育案例,不仅让我们能从中发现苏霍姆林斯基独到的教育理念,而且使我们能和苏霍姆林斯基一起去思考如何培养孩子,如何爱他们而又严格要求他们,如何在他们当中寻求优秀的、独到的东西并展示他们的才能。

特别是读了对8岁孩子告密的思考,我就想到了自己班里的孩子,我常常把类似8岁孩子那样的行为看成是告密或者中伤别人,反而讨厌和厌恶这样的孩子,有时会认为这是小事一桩,将其弃置一边,现在我想在决定怎么做之前,我会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在头脑中多闪现几个问题,多思考一下。读了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整个面貌----对一位家长的答复后,我想了很多。确实“可怜天下父母心”,我自己也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每一位家长都疼爱自己的孩子的。但爱的方法却大有讲究。总觉得孩子小,不忍心让他不安和伤心。千方百计不让孩子看到生活中困难和不幸的一面,这在本质上说是溺爱,在溺爱的环境中,孩子就成为娇生惯养的宝贝,而不能成为勇敢、坚强的人才。我想:今后我要让我的学生们看到生活的全貌,要学会“动心忍性”。

如何处理好和家长的关系,也是一门艺术。书中特别提到了如何和家长处理好关系令我受益非浅。教育工作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形:老师因学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把家长请到学校进行“道德训斥”,父母回家就用强硬的手段吓唬甚至打骂孩子,最终的结果是孩子和家庭都对学校产生了不愉快情绪,不但家庭教育成为空谈,学校教育力量也大大削弱。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在巩固家庭的稳定上有重要的`使命,学校大多都忽视了让学生把愉快幸福带给家庭,这种美丽的联系是最细微和牢固的纽带。我从这些语言中顿悟出日常家校联系缺少的就是对学生、家长人性的尊重。于是每隔一段时间,就和家长进行沟通,首先把孩子在某方面喜讯告诉家长,和家长分享孩子进步的喜悦,同时与家长交流孩子的心理动向,以便关注孩子成长状况。一段时间后成效显著:家长和孩子共同语言多起来,孩子的抵触情绪渐渐消逝,家长的教育水平也在提高。收到如此令人惊喜的家校合作效果,我由衷感激大师的涓涓叮咛。

我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案例,深为感动。非常佩服他的生动性、深刻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不能生搬硬套,但值得借鉴,从中吸取经验和营养,更好的服务于教学,要想书上说的把自己整个心灵献给学生,我认为这是教师的最高境界。你爱学生,孩子们就会爱你。爱是永恒的!

艺术读后感

最近阅读了由《博览群书》杂志社选编的《读书的艺术》一书,感觉对自己的教育工作很有帮助,现做一些简要的摘录和感想:

“一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受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可是当他拿起一本书的时候,他立刻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不但如此。读者往往被书籍带进一个思想和反省的境界里去。”读着此书就好象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告诉你如何阅读,怎样阅读。

书中列举了许多名人、名家的读书方法。每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案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作为教师要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跟书籍节下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对知识的渴求。()。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更应该有源头活水。所以,我们要不断的读书。可以定期阅读教育名着,从教育名家身上汲取营养,可以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及时阅读当代的教育报刊杂志,从当代教育大家和教师同行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注意观察自己身边的教育教学实践,从同行教育教学实践的成败反思自己教育教学方法的对错,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其次是写。在多看多读的基础上,坚持不懈的写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把自己读书所得的写下来,更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把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所做的思考写下来,更具有实际的指导性。知识技能增强了,应付工作中的问题也就游刃有余。书中所举的众多名家,他们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一生的时间徜徉在知识的海洋,持之以恒的提高自己的素养。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改善的途径。更要善于总结自己或他人的成功经验,用于实际工作。相信多读书、会读书一定会为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许多好处。

艺术读后感

19世纪实证论批评家圣佩韦等人重视对作家的研究,发展到20世纪中叶结构主义、符号学重视对艺术作品本身进行研究,直到20十几下半叶接受美学、读者反应等理论相继出现。

接受美学,诞生于60s末70s初的德国,迅速在世界引起很大的反响。接受美学主张:研究文学与文学史,必须侧重研究读者的接收过程。

主要理论:

(1)姚斯的“期待视野”:指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的各种经验、素养、审美趣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水平和欣赏要求,在具体阅读活动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

要求作品与读者的期待视野应有一个适度的审美距离。一方面作品应当使读者出乎意料之外,超出其原有的期待视野;另一方面,作品又不能过分超前,不能让读者的期待视野处于绝对陌生的状态,这样会使读者感到索然无味很难接受(先锋派艺术作品曲高和寡的原因)。

(2)伊赛尔的“空白”:指文本中未写出来的部分,只是文本向读者所暗示或提示的东西,需要读者运用自己的想象去填补。因此,任何文学文本本身都是一个“召唤结构”,召唤读者填补“空白”。

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创作过程实际上是艺术家与欣赏者不断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英国学者科林伍德认为“我们所倾听的音乐并不是听到的声音,而是由听者的想象力用各种方式加以修补过的那种声音,其他的艺术也是如此”。

艺术读后感

关于“领导”的定义在西方现代领导理论中有着各种不同的版本,但共性的地方就是领导离不开领导自己和自己领导的人,也离不开组织目标。我认为,所谓领导,就是设定目标,率领和引导组织或个人在一定的时境以及其他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计划或方法实现该目标的行为过程。有分工协作必须要有领导。

要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优秀领导者,应当具备相当的内在和外在的条件。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在90年代又倍受重视并取得更新发展的领导特质理论,通过分析历史上很多卓越的领导人的个性特征和人格取向,总结出了很多领导人具备的共同特点,并认为领导者的特质有很多是与生俱来的,后天难以改变和培养的。尽管这一理论对后天因素和情景因素对人格、气质的影响力缺乏重视,但我从中体会到每个人所具备的特质不同将决定一个人所适合自我发展的道路。知人者智,知己者明。通过对自己的分析,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可以更好地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中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特质,更好地为公司服务同时也实现自身的价值。

通过对《现代领导方法与领导艺术》这门课的学习,让我懂得了领导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艺术,需要不断地顺势而变,需要不断地创新。

艺术读后感

入门读物,有趣比专业更重要。

记得之前在看ted演讲的时候,听过一个生物学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大意),“很多人说我教小孩不严谨,常常不严谨忽略个例,但其实并不是我不严谨。倘若和我交流的是个教授,我当然会十分严谨各种特殊情况都考虑上,边边角角,一处不落。但是和我对话的只是一个个刚接触生物的小孩子,要是弯弯绕绕,每说一个大规律后都要加上一个but的话,孩子们就会觉得很难受,兴趣度就没那么强烈了。我作为一个引路人,要做的是帮他们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而不是对一个初学者吹毛求疵。”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忽然想起了这位生物老师的这番话,并且深以为然。以前中学美术鉴赏课老师则以兴趣为主,但奈何课时太少,难以形成体系,而市面上其他西方艺术赏析又太专业,很难找到既有趣直白又系统有思考的入门级书籍,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兴趣就不得不作罢。

《大话西方艺术史》则很好的平衡了兴趣和知识框架体系,以浅白幽默的话语将知识、框架、见解一一道来。每一节的开头都足以有趣吸引眼球,而每一节的结尾都以“意公子说”的'方式向我们传达蛰伏于艺术并高于艺术的闪光品质与价值观。

正如意公子所说,“我们不需要成为艺术界专业的学者,但也不能以纯粹无知的状态去欣赏艺术。”虽然始于兴趣,但总能收获新的知识与观念。这也许就是接触一门全新学科最好的开端吧。

艺术读后感

拿着这样一本厚重的读物,我竟有一刻没有继续翻阅的勇气。虽是一本讲述佛教飞天艺术的书籍,但书中处处深谙历史底蕴,这种将历史与艺术紧密缝合的方式竟让人没了底气。这样的一本书是需要读者带着历史去品鉴过往千百年人类的修为的,而显然我是达不到这样的水平的。至于最后我真正读这本书的时候,也仅仅是跑马观花,与其说我是拿着历史的眼光去看飞天艺术,倒不如说是带着浅显的艺术嗅觉去聆听历史的遗言更为贴切。

由赵声良先生编著的《飞天艺术》从装潢到内容版式都是很吸引人的`,不论是扉页里对历史流畅的诉说还是每一个章节中对历史片段的详尽探讨,始终牵引着我从头走到了尾,加之书中配了大量的图片向读者最直观的展示了各种飞天,即便是像我这样的艺术白痴也能寻觅出一线生动。开始选择这本书除了对书本身的喜欢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源于自己的敦煌情结。我从未去过敦煌,却总想象自己游走在莫高窟的洞穴里,痴痴地看着满目的壁画,漫步在月色中的月牙泉边,听风穿行沙漠的声音。就是这样一种对敦煌无限的着迷,让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与之有着千丝万缕关联的飞天艺术。

提到飞天,我想鲜少有人会想到诸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这类赫赫有名的古迹,反倒第一直觉就是敦煌的莫高窟。在人们的印迹中留有太多的有关敦煌这块艺术宝地的痕迹。

读后感艺术

教育的价值在哪里?李希贵在他的《教育艺术随想录》的开篇就讨论了这个话题。他说:“教育的任务是为富民兴国的大业造就人才。学生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通过自己本身的不懈努力升华为成就感,使良好的意志品格得到强化。教育的价值要在教育者的未来和社会的未来中体现出来,这样的教育价值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然而,作为一位刚入职不满一年的英语教师,我不由地在想,我身边的教师同事们,都是满怀热忱,满怀信心,满怀理想,为了实现教育的价值一直在努力,但如何让我们的学生们也明白教育价值的意义呢?此刻,那些对学习英语有抵触情绪的学生的话又重新浮现在我眼前,带着这些话,我开始在书中寻找答案。

“学英语没用”

学生们说,现在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英语学了我以后不和外国人交流也用不上。但学习不只是在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思想上的升华。有可能毕业之后再也不用学习英语,可是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能够教会我们用更开放的思维,更国际化的视野去看待事物,未来我们不只是中国公民,更是世界公民。

“学英语就是死记硬背”

传统的英语教学总不免让学生一遍遍的读,背,记,我们平日也总要求学生过关词,句,篇,可是学生们真正学会了多少,又真正会用多少?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一直是我们在不断探索解决的问题。不妨试着放手,“让学生唱主角”,让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主动学习,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感受学习的乐趣。

“英语学不会”

由于学生英语基础不扎实,所以在中学阶段对学习英语丧失信心,受挫,以至于对英语产生抵触情绪。所以,如何让这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重获信心,感受到成就感十分重要。把批改作业时的错号换成问号,待学生订正过后再将问号换成对号,一个小小的批改符号就可能使学生的心态产生积极转变,那么平时多一句鼓励的话,设置让学生容易答对的问题……就可能让学生多些信心与对自己的肯定。

希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继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感悟问题,与学生一起唤醒自我,发现自我,并最终成为自我,希望未来我的学生们也可以说出“幸亏当初我们英语老师,英语课,英语学习……”

读后感艺术

老师给我们推荐了很多艺术类的书,其中有一本叫《艺术的故事》,这本书很强大,被誉为艺术中的圣经。据说它被译成30种文字。把成千上万的人引入了艺术的殿堂。作者贡布里希是当代最有洞见的美术史家,也是最具独创性的思想家之一。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怀着毕恭毕敬的心情,本来计划用一个月的时间把这本无比厚的书给读完。因为我是一个没有耐性的人,以前看书只要超过400页我都没有看完,我一直以来都没有读书的习惯,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字,总是耐不下心来,把一本书给读完,更别说从中找到乐趣了。但是,这本书好像有巨大的魔力,每天早上都催促着我起床,把我呼唤到图书馆,那丰富的图片和那有趣的故事强烈的吸引着我,读那么厚的一本书突然变成了我的一种享受,每次读《艺术的故事》这本书就让我感觉眼前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总会有一种喜悦的心情。其实能够让我这样着迷的是那些细节的阐述。《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了,一开始的时候,觉得不就是画了12个人而已嘛,但是读了《艺术的故事》关于《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的描写,虽然篇幅不是很长,但会觉得妙不可言。引人注目的是蒙娜丽莎看起来栩栩如生,她真像是正在看着我们,而且她有着自己的想法。就在这里,作者水到渠成的开始介绍“渐隐法”并且很贴心的在旁边附上衣服蒙娜丽莎面部的大图,可以让我们更清楚的明白这个画法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更让我佩服的是,凡是有可以做比较的参照物,作者都不会忘记表明这个参照物到底是在书本上的第几页,具体是什么地方可以对比或者反衬,我想这就是所谓的举一反三吧。这不仅是一个学习的方法,更是一种学习的态度。

在前言我被震撼了,看到了很多实话。作者骇人听闻地说:“现实中根本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他还说艺术的故事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故事”每一件作品在这故事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作者谈到了原始人和古埃及人是画他们的所知道的东西,而印象主义者却是想画他们所见的东西。作者既不是简单地罗列史实,也不是用一些抽象难懂的“主义”来概括美术史,而是描述了一系列的“问题情境”,他认为艺术的发展是在艺术家不断解决由社会和艺术传统自身所提出的问题过程中形成的。

读完这么一本厚厚的书,觉得《艺术的故事》不仅教给人们欣赏艺术,而且它还让人们欣赏了知识和智慧的魅力。所以,这本书值得我们去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艺术读后感

我认为人生要想活出艺术感,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语言,二是态度。

有的人说话令人不厌其烦,有的人说话使人如沐春风;有的人说话语无伦次,有的人说话字字珠玑;不知大家看过《超级演说家》这个节目没有,记得我第一次看过这个节目后,第一次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以前我一点都不喜欢说话,总感觉不说话很酷,沉默是金,而现在却很喜欢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观点。

在工作上,如果我们运用好语言,我们可以清晰明确地表达工作内容、目的、方式、方法,进而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甚至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工作中的难题。譬如,在工作时遇到来访的居民,上访人可能正是遇到问题伤心难过的时候,如果此时我们可以说出一段温暖人心,体贴关怀的话语,有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可能正是因为那一段亲切的话语使来访的心情变得平静,从而让自己的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在生活上,如果运用好我们的语言,可以使我们获得较好的人际关系,由此可见,运用好语言可以使我们工作顺利、交友广泛,既能使我们获得事业上的成功,亦可使我们获得别人的欣赏与赞美,所以说运用好语言是使人生变得更加璀璨的一个有效途径。

爱的艺术读后感

《爱的艺术》这本心理书籍,觉得有些东西真的是很值得思考的。

这是一本很多人都很熟悉,并且津津乐道的书,而且所谈的问题是几乎每个人都关注的“爱”的问题。

看完这本书我想领悟到的第一点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的自我价值并不依附于任何人对我们的评价。

只说明了他们以前是多么的孤单。”确实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感情就如昙花般稍纵即逝,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什么是爱,而只明白自己很孤单。为了逃避这种孤单的感觉而选取暂时的麻痹。

爱的对象。“爱并不是某个具体人的一种关系,而更多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性格上的倾向。这种态度决定的是一个人与整个世界的关系,而不仅仅仅是决定与自己爱的对象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只爱自己的对象,而对其它人漠不关心,那么他的爱就不是真正的爱,只但是是一种共生体的依恋,或者是一种更高的好处上的自私。然而,绝大多数的人相信爱的问题就是爱的对象的问题,而不是爱的潜力的问题。他们甚至认为只爱一个人不顾其他恰恰是自己强烈的爱的证明。其实这种想法十分荒谬。就像一个人想画画但又不想学习绘画这门艺术,他只关心能不能发现能够激发创作灵感的模特,自认为一旦找到就会画出美丽的作品来,这自然是荒谬可笑的。”其实我并不赞同他这种说法,对于恋爱中的人来说彼此眼中只有对方,这在我们看来在正常但是的了。他们只顾及到自己爱的人而忽略了其他人,是因为感情本身就具有排它性。他们忽略其他人也并不能说明对其他人就没有爱,而是不同性质的爱。这在他看来是荒谬可笑的让我感觉十分不解。

下面我说一下我对爱的理解,随着社会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也像上了发条的时钟一刻都不敢怠慢。这就使得人们的生活充满了无形的压力,爱可能是缓解这种压力最好的秘方,当然我说的爱不仅仅仅是感情也包括友爱和亲情。暂且不说这爱到底用不用理论性的学习,先感觉一下自己有没有感觉到孤独,如果有的话不妨找自己的朋友、家人好好聊聊,虽然不会有很明显的改观,但至少会感觉身边还有人关心、关怀着自己。至于感情我认为可遇而不可求,没有感情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没有爱而去爱,与其有三两次的beinginlove不如有一次的fallinginlove。

当然,看完这本书,情绪因为有这样的体会而开心,也由于他深沉的文笔而多少感觉有些压抑,因此,最近还是要看看一些比较简单的东西,来调剂一下自己的情绪。还有,最后一点,千万不就应去拿书中的东西来套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该怎样活就怎样会,毕竟,生活还是和书中的情景有些出入之处的,在生活中还是就应以自己独立思考的潜力为基础。

这本书有很多很好的句子,本人把比较喜欢的句子摘录下来。“但凡精神分裂患者的产生绝大部分就是以此为诱因的——单一的随父性或单一的随母性发展必将导致个性发展的失败……”“私有制社会里,人类的价值观念受到社会制度与自然两个方面的限制,在这种状况下,人们对爱的追求与价值决定只能是依附于一种泡影式的梦幻——可望而不可即,也就更谈不上什么爱的永恒了。”“博爱是构成人类一切爱的最基本形式的爱。”

十几年过去了,你们可能要问,“你学会爱的艺术了吗”除了羞愧的低下头,我无言以对。

最后,是一个小小的感叹,在这本书中,我隐约的感觉到作者对于东方文化智慧的推崇,所以,此刻对于本国文化也很感兴趣,当然,在这一点上我比较赞成罗素对于中国文化的辩证看法:他觉得中国文化是一种很和谐的文化,中国人对于生活中采取的一种幽默,泰然的态度是十分可取的,但是有时候,中国文化太过于和谐,从而有一种迂腐,愚昧的倾向,我觉得在本国文化的基础上,我们是就应适当融入西方文化一种用心进取的特征。

《爱的艺术》值得我们去阅读,在这本心理书籍里,感受到了爱的艺术的存在。

爱的艺术读后感

上周偶然读到一本很不错的小说——美国作家弗洛姆的《爱的艺术》,不同于以往的爱情故事,这是一本纯粹从理论层面来解构爱的书。

史铁生说,夕阳西下的余晖将人间大地上的每一份坎坷都照得好灿烂,这种裹挟着浪漫色彩的叙事是因为拥有了对人间的厚重情感从而产生的。我们在物理空间上的渺小感可以完全被内野生成的浪漫所覆盖。这即是爱之于生命的重要性。弗洛姆的这本书则能让我们更好的去认识爱、了解爱,进而了解我们自己、了解这个社会。

在书的第一章节,弗洛姆为爱做了一个概念的辨析:爱,是一门艺术吗?如果爱是一门艺术,那就要求想要掌握这门艺术的人有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或者,爱只是偶然产生的、令人心荡神怡的感受,只有幸运儿才能坠入爱的情网呢?弗洛姆以第一种假设为基础,但今天大多数人毫无疑问相信的是第二种假设。然而,大多数人绝不认为爱情无关紧要,相反,他们追求爱情,悲欢离合的爱情电影他们百看不厌,百般无聊的爱情歌曲他们百听不烦,但他们之中,又没有人认为,人们本可以学会去爱。以上的阐述直指了一个存在于我们之间的根本性问题:大多数人认为爱情,首先应该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因此,对于他们来说,重要的是“我如何才能值得被爱”。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采取了各种途径,男子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在其社会地位所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的去获得名利和权力;而女子则是通过保持身段和服饰打扮使自己富有魅力,而男女都喜欢采用的方法,则是使自己具有文雅的举止、有趣的谈吐、乐于助人、谦虚谨慎。事实上,我们这个社会,大多数人理解的值得被人爱无非是赢得人心和对异性具有吸引力这两种倾向标准的合成物而已。

弗洛姆认为人们的第二个问题出现在:人们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问题,而不是一个能力问题。我们往往在等待一个对的人出现,认为促成一段浪漫爱情或完美婚姻的关键在于爱的对象,或者是被爱的对象,而不是爱的能力。人们对爱的对象的执着究其根本,与当代的文化紧密相关。作者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关系,也遵循同控制商品和劳动力市场一样的基本原则,现代人的幸福感是由消费构建的,我们在选择对象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做以价值和使用价值为基础的利益交换,这种言辞听起残忍,但也的确很现实。

曾经有人说过:爱情最残忍的地方就在于,从它发生的最初就已经达到巅峰,那种怦然心动,那种迫不及待,那种想要达到未来的期许,那种熊熊燃烧的强烈欲望,都在恋爱的开始就已经被预支。从此往后,再怎么走都是下坡路。我并不否认这种情绪变化的客观存在,但是弗洛姆提出的第三个问题恰恰解答了这一情绪变化,那就是:人们混淆了fallinglove和beinglove这两个概念。我们永远期待那浪漫且遗世独立的爱情降临在自己身上,但面对高比例的失败和失望,我们仿佛只剩下一条路了,那就是:克服爱情的挫折,找到原因,并去探究爱的意义。而弗洛姆将认识爱的艺术的方法分为了掌握理论和付诸实践两个部分,认为我们理应把爱当成一种艺术形式,是我们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去掌握的能力,而不是所谓的天赋。

在爱的理论探究中,弗洛姆从人为什么会需要爱的根源性问题出发。他认为爱情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人拥有理智,人是生命,一种意识到存在的生命。人可以意识到自己、他人、人的过去和发展前途的可能性,人对他单一存在的觉悟,对他短暂生命的觉悟,人可以意识到生不由己和死的必然性,人知道自己的孤独,意识到面对社会和自然威力的时候自己的无能为力,所有的这一切都使他的特殊和孤寂存在成为无法忍受的监禁。如果人不从他的监禁中解放出来,如果他不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同他人或周围世界结合在一起,他就会疯狂。

弗洛姆认为在爱情当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给”,而不是“得”。那么,如何“给”?我们应当给予什么?给与的目的又是什么?他应该把他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给别人,他应该同别人分享他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忧伤和悲伤。简而言之,一切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通过他的“给”,丰富了他人,在提高自己生命感的同时也提高了对方的生命感,而双方都会因为唤醒了内心的某种生命力而充满快乐。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基本要素,譬如: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

“爱情可以更好的认识事物和生命的秘密”,在意识到客观世界中人类的局限性,意识到利用纯粹的理性的角度达到超越几乎是很难实现的,于是我们需要借助一些创造性的独具性的方式——爱情。这大概也就是为什么爱情在现代人生命当中不可或缺的原因了吧,其实大部分人的爱都是很盲目的,在荷尔蒙爆发的时刻沉溺,在磕磕绊绊中陪伴,或者是带着物质利益属性的寻找。

当代人对于爱情总是抱有一些不切实际的美好幻想,人们相信世界上真的有与你天造地设的伴侣,你们是彼此的唯一,正在寻找或等待着对方的到来。却从未怀疑过,这些命题的正确性与否。在弗洛姆的理论体系中,成熟的爱情是保留自己的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条件下,也就是保持自己个性的条件下,与他人的合二为一。爱情只能产生于这样的两个人之间,两个人都从相互的圈子里跳出来并相互结合,同时,他们每个人又能脱离自我中心的去体验自己,只有这种中心体验才是人的现实,才是生活,才是爱情的基础。

爱,首先不是同某一个人的关系,而更多的是一种态度,性格上的一种倾向,这种态度决定了一个人同整个世界,而并不是同爱的唯一对象的关系。

尽管如此,大多数人还是认为爱情取决于对象,而不是能力。他们甚至认为,爱一个人就是强烈爱情的证明,而这正是一种错误的结论。正因为人们没有把爱情看作是一种积极的行动,所以他们认为只要找到爱的对象就行,别的东西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可以把这种态度,同想画一张画的人做一个类比,这个人虽然想画画,但他不是学绘画这门艺术,而是强调他首先要找到他愿意画的合适的对象,如果他找到这个东西他也就能画出来画了。

如果我确实爱一个人,那么我也爱其他人,我就会爱世界,爱生活,爱我自己。如果我能对一个人说我爱你,我也应该可以说,我在你身上爱所有人,爱世界,爱生活,也爱我自己。人们总是很执拗于爱的对象,而不是爱的能力和爱的艺术的掌握。其实里面,男女主角所犯下的过错就在于,他们把爱执拗于一个人的身上,而把性播撒人间。而弗洛姆在这本书中的论断就是,我们应该把性执拗于一个人的身上,而把爱播撒人间。

读后感艺术

这本书中,作者站在欧美艺术史的角度,发掘自己的欲望,发展出艺术史的新脉络入口是创造成功艺术作品最佳途径,然后就是仔细经营。

如果国家可以用艺术来挣钱,那么艺术才会真的被重视吧。虽然说起来很恶心,但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日本人就是一个可以把事情做到极致的民族,是可以把一些不起眼的细节都做到完美极致的民族,因为当年的武士道精神,以前做不出可是要切腹的,只有抱着必死的决心去做事情,才能有真正的发展,这就是日本人独有的觉悟。

每个艺术家都要面临如何将钱聚集到自己身上或者将钱从从自己身上剥离这个大问题,因为钱是人与俗世的连接点,因为钱的存在推进了村上隆的创作,对钱的欲望成了村上隆的创作动机,用艺术来聚集金钱成了村上隆的生存手段。

艺术读后感

看到了《会计不留白》一文,文章以艺术的视角对会计学中的一些现象做出了全新的阐述。观点新颖,见解独到,让人耳目一新。可是文章也启发了我对会计的重新认知与思考。

以前提到会计,总是将会计与制账联系在一齐,好像它对但又好像不对。

会计是一门科学,我的《基础会计》教师杨贞斌教授如是说。

会计是一门艺术,我的'《中级财务会计》教师伍伟副教授如是说。

会计是一门魔术,在那次中国人民大学周华教授的讲座上,教授如是说。

会计是一门科学,《会计法》、《会计准则》的规定在无形中悄悄规范了企业的经营活动;三大财务报表的列报项目,披露要求均放之四海而皆准。所有的财报都要按照会计准侧的要求,并且为了保证财报的公允我们引进了作为第三方的注册会计师。

会计是一门艺术,从安然公司财务舞弊,百年安达信倒闭,再到最近的獐子岛、秦皇酒业等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会计与审计的斗法仍时有发生。

会计是一门魔术,尽管《会计法》第九条明确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但现行准则中的流动资产减产能够转回,以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前损益的金融资产的浮盈浮亏。在实务中均为无法取得原始凭证的经济业务,这使得企业操纵利润成为可能,而实务中的确存在诸如存货弊端、金融资产舞弊的案例均不胜枚举。

是科学,又不止于科学。

读后感艺术

这本书的名字是一种失败,特别是对于国内的人文环境来说。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我很容易地就把它归纳于那些“火星和水星”之流的消费文学。如果我不是看到这本书的一篇书评,我还真不会去看了。

我们处于一个这样的时代,各种信息泛滥,各种观点横飞,新媒体对此推波助澜,使得人非常容易淹没在其中,盲目地接受。在这一领域,我也曾经深受其害。所以,我只相信两种观点,其一是禁得起时间考验的观点,即所谓的经典;其二是禁得起逻辑和理性考量的观点,即所谓的科学。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有一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来阐释是再合适不过了,而本书的作者弗洛姆确实没有令人失望。

《爱的艺术》中有不少富有挑战性的观点,其中之一,弗洛姆开篇做题就提出:“爱是一门艺术,爱绝不是一个对象问题,而是能力问题。”弗洛姆是从三个方面反证。

(1)人们关心的更多的是自己会不会被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特别是所以受到消费主义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人们为了达到自己被爱的目的,会不断地提高异性吸引力和努力赢得人心。所以反过来看,所谓的爱是对象问题的本质,也就在于对象无法符合自己的需求,无论是感官上的吸引力,还是理性上的门当户对,而这些对于爱都是次要的。

(2)二十世纪以后,人选择对象的方式发生变化,特别是从家庭包办婚姻到“浪漫式爱情”,对象的选择的自由度变大,从侧面上强化了爱的对象的重要性。而对象选择的标准本身就是同时代精神、文化制度和利益关系有密切联系,本质上忽略了爱的意义。

(3)无法区分荷尔蒙和爱的区别。有句话弗洛姆说得很好,“人们往往把那种如痴如醉的入迷,疯狂的爱恋看作强烈的爱情的表现,而实际上只是证明了这些男女过去是多么寂寞。”

故在弗洛姆眼里,爱是一门艺术,要学会爱情,就像是学会一门艺术一样,需要爱的理论和爱的实践。

爱的艺术读后感

选择阅读这本书是因为每一个人都需要知道爱是什么并且如何去爱这个看似简单但大有深意的问题,从“北大包丽被精神控制后自杀案”等等因为不懂爱或没有学会爱而引发的悲剧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了解爱的艺术是多么有必要,它可以让你与你爱的人建立健康积极的爱的结合关系。

人类的存在是伴随着孤独感的,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尝试摆脱孤独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更替,摆脱孤独感的方法也在不断更新从而变得多元化,在原始社会,人们建立与自然界的原始联系,让自己融入自然或者与之结合,这就产生了宗教仪式这种强烈的、具有周期性的、刺激性的狂欢,由于这能够使人们在时空上结合并暂时摆脱孤独感,它被所有人推崇和鼓励;另一种方式就是情欲放纵或者饮酒成瘾,在这种狂欢状态中,人们可以暂时抛开孤独和焦虑,但这并不是一个好的摆脱它们的方式,一旦孤独感再次涌上大脑,这一类人又开始了刺激神经、麻醉精神的狂欢,一切归于平静后,反而孤独感更甚,因为他们生活混乱,虚度光阴,没有爱,只有放纵。接下来到西方当代社会,随着城邦和国家的建立,统治阶级出现了,人们想要摆脱孤独感的方式就是不做异类,从众且合群,除此之外,保留一点点个性作为生活的自由。中国有句话叫“高处不胜寒”,往往站在高处的人就是与众不同的,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都鲜为人理解,所以他们的孤独感是大于一般民众的。到了工业社会,思想家们提出了“平等”的概念,人们之间的特殊差异应该得到尊重,遵从民众不再被当做唯一真理,新鲜元素出现在社会——民主、自由、反对剥削和压迫。放眼现代社会,生存似乎变得比从前任何时候都困难,因为这个时代的生存不仅仅包括活着,更重要的是生活,人像机器一样运作着,每天都处于无限的交易之中,人与人的距离感日益增加,“996”的工作状态完全支配大多数的人,他们过着日复一日相同的生活,他们的娱乐被限定,短暂的乐趣就是幸福感的来源。但毕竟人不是机器,人需要爱,而这就要求在人和人之间达到真正的结合。

以上所讲到的人的生存就是爱能结合的基础条件,爱就是人类生存于这个世界的动力与目标,是一种必需品。书中谈到:“成熟的爱是在保持一个人的完满性和一个人的个性的条件下的结合”,这样的爱是有活力的也是积极的,我们不会见到哪一对情侣是完全相同的,正是因为二人独特的个性,双方才会被彼此吸引,产生爱,通过爱结合在一起,双方才会“主动地站进去”;反之,如果双方为了能保持稳定性,委屈自己适应对方或是凌驾于对方之上,那么这两人都是不完满的,结果就是这份爱会变质,变得被动与消极,两个人都会沦为感情的奴隶。给予是爱的必要条件,它包括物质上的给予和精神上的给予,后者则更为重要,因为爱就是一种精神上的产物,给予你所爱的人主动的关心、以平等和自由为基础的尊敬、用行动去了解和深入他(她),加深你们之间的结合,用爱克服孤独感。拥有爱的能力是能够爱人的关键而并非是对象,很多时候,我们在寻找伴侣或是朋友的时候,都是冲着“合适”去的,性格合适,家庭条件合适等等,但是合适不该是爱情或友情的前提,而是你们真诚给予、付出后所达到的成就,如果一个人懂得如何去爱,那他的爱就不会被限制于与他各方面匹配和合适的某些人当中,他会有能力爱自己,爱所有的人,爱整个世界。

爱人的能力是随着一个人成长而渐渐习得的,从出生起感受到母亲对我们无条件的爱(包括一种明显的对我们的关心和肯定以及另一种隐藏起来的对生活的爱和生活在人间的幸福),父亲对我们有条件的爱,当我们做得好的时候会得到来自父亲的赞扬,做的不好会受到来自父亲的批评教育,我们也从以依恋母亲为中心到以依恋父亲为中心最终依恋两者的爱结合,这就说明我成了一个心理成熟的人,会自主的爱人,而成熟的爱是一种承诺,不是一时的冲动,这就要求我们在意志上要有坚定的爱的信念,这样的爱才不会消失,才会永葆青春。

在了解了爱的理论之后,重要的是爱的艺术的实践。爱的艺术同其他的艺术一样,要想掌握它,首先就要有约束感,但不是强迫自己去实践,而是在学习爱的艺术时让自己主动的融入进去,享受它并且接受它,第二,我们需要专注,即使在难以集中精力的环境中,我们也能使大脑充满觉知和意识,第三,忍耐性,艺术之所以被称为艺术,就在于它并不容易被理解和运用,我们要经受得住这个漫长而缓慢的学习过程,第四,对它保持高度关心,将它列入你的任务清单。同时,爱的艺术的实践需要信念的实践,信念是创造力的源泉,是一个人具有思想和独立性的重要表现,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念,对所爱的人有信念,这是一种源源不断的鼓励与认同,信念加固并稳定了爱的城堡,反之,没有信念的人是无法爱人的,他们的思想被权力、金钱、冷漠、无知、犹豫或恐惧侵占,他们和周遭的人之间有一道厚厚的墙壁,无法与之达到爱的结合。除了信念之外,还需要有勇气,要有能够接受风险和心理压力的能力,这就要求先独立,后爱人,因为一个思想和行为独立的人才有承受压力和痛苦的能力,否则,一个只能依附他人而不能给予的人是不会与他人达到爱的结合状态的。

在当今金钱至上的社会中,经济效益先行,要将人放于最高地位上是比较困难的,但我们仍然要呼吁在获取资本利益之前,先确保对人类同胞的爱,要有人类休戚相关共生存的意识。我国倡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应对人类共同挑战,正体现了我国欲同世界人民相结合,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和世界和平的伟大目标,这体现出了人类之间同胞的爱,正是爱每个人,爱整个世界,和所有的人结合在一起。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