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二物理公式总结(模板8篇)

时间:2023-10-13 18:59:42 作者:笔尘 最新高二物理公式总结(模板8篇)

在学期结束之际,写一份学期总结可以让我们更有目标地规划下一个学期的学习计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各位教师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通过阅读范文,可以了解不同教师在总结中的思考和观点,帮助教师们提高自己的总结写作水平,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高二物理公式总结篇一

4.在重力忽略不计(不考虑重力)的情况下,带电粒子进入磁场的运动情况(掌握两种):

(1)带电粒子沿平行磁场方向进入磁场:不受洛仑兹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v=v0

解题关键:画轨迹、找圆心、定半径、圆心角(=二倍弦切角)。

(2)磁感线的特点及其常见磁场的磁感线分布要掌握;

(3)其它相关内容:地磁场/磁电式电表原理/回旋加速器/磁性材料

高二物理公式总结篇二

1、积极开展备课组活动。本学期开学第一周在集体备课活动中制定出了本学期物理教学计划,并上交教务处;以后每周四下午都积极开展备课组活动,统一教学进度,针对我校学生统一规划教学重难点,积极探讨教学中遇到的学生学习问题。

2、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比如多媒体的使用。注重启发式教学,给学生以更多的思考时间,避免一讲到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3、备课组合理安排会考复习工作,使学生顺利完成会考。20xx年7月3日高二全体学生参加会考,在教学上,我们根据文理科要求的不同而进行不同的教学,文科班的教学主要是以会考纲要为主,夯实基础知识,尽量降低难度,把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考前进行期中考和2次模拟考试,每次考试完后认真做质量分析,并针对基础比较差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理科班的学生夯实基础外,适当加强难度,为高考复习打下基础。

4、备课组加强学习。20xx年5月20日至21日有幸得到上海方略物理专家的培训,时间虽短,但感受颇多。结合我校现状与专家的交流,使我们在教学理念上、教学活动等多方面都有很的大的提高。

5、做好习题的精选和作业的布置。尽量减少作业量。

备课组活动对年级学科教学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备课组是发挥集体优势的最小但又是最基本的团体,他能在第一时间内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实实在在地进行学科教科研活动。目前我们备课组尚需在以往层面上深入展开教科研、更深入开展突破教学难点方面的交流、研究。我们坚信,抓好备课组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工作。今后的工作还需要我们踏踏实实的去做。

20xx年6月24日星期四

高二物理公式总结篇三

振动和波(机械振动与机械振动的传播)

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

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

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

注:

(1)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幅、驱动力频率无关,取决于振动系统本身;

(2)波只是传播了振动,介质本身不随波发生迁移,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3)干涉与衍射是波特有的;

高二物理公式总结篇四

振动和波(机械振动与机械振动的传播)

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

6、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

8、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

高二物理公式总结篇五

光的本性(光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

1.两种学说:微粒说(牛顿)、波动说(惠更斯)〔见第三册p23〕

3.光的颜色由光的频率决定,光的频率由光源决定,与介质无关,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光的颜色按频率从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红、橙、黄、绿、蓝、靛、紫(助记:紫光的频率大,波长小)

6.光的偏振: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见第三册p32〕

注:

(2)其它相关内容:光的本性学说发展史/泊松亮斑/发射光谱/吸收光谱/光谱分析/原子特征谱线〔见第三册p50〕/光电效应的规律光子说〔见第三册p41〕/光电管及其应用/光的波粒二象性〔见第三册p45〕/激光〔见第三册p35〕/物质波〔见第三册p51〕。

高二物理公式总结篇六

(1)定义: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的比值,叫做这段导体的电阻。

(2)公式:r=u/i(定义式)

说明:

a、对于给定导体,r一定,不存在r与u成正比,与i成反比的关系,r只跟导体本身的性质有关。

b、这个式子(定义)给出了测量电阻的方法――伏安法。

c、电阻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二、欧姆定律

(1)定律内容:导体中电流强度跟它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u/r

(3)适应范围:一是部分电路,二是金属导体、电解质溶液。

高二物理公式总结篇七

1、了解常见的静电现象。

2、静电的产生

(1)摩擦起电:用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的橡皮棒带负电。

(2)接触起电:

(3)感应起电:

3、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1、物质的原子结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以及环绕原子核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而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在一般情况下,物体内部的原子中电子的数目等于质子的数目,整个物体不带电,呈电中性。

2、电荷守恒定律:任何孤立系统的电荷总数保持不变。在一个系统的内部,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系统的总的电荷时不改变的。

3、用物质的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定律分析静电现象

(1)分析摩擦起电

(2)分析接触起电

(3)分析感应起电

4、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发生转移的过程,电荷并没有产生或消失。

例题分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都是使物体的正负电荷分开,而总电荷量并未变化

b.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负电,是摩擦过程中硬橡胶棒上的正电荷转移到了毛皮上

c.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是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得到了正电荷

d.物体不带电,表明物体中没有电荷

2、如图8-5所示,把一个不带电的枕型导体靠近带正电的小球,由于静电感应,在a,b端分别出现负、正电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闭合k1,有电子从枕型导体流向地

b.闭合k2,有电子从枕型导体流向地

c.闭合k1,有电子从地流向枕型导体

d.闭合k2,没有电子通过k2

高二物理公式总结篇八

高中物理知识体系严密而完整,知识的系统性较强。进入高二,同学们要注意当天的学习任务要当天完成,不能留下问题,免得积少成多,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应注重掌握系统的知识以及培养研究问题的方法。

电学实验是高中物理的难点,也是高考常考的内容。因此高二的同学们一定要学好这部分的内容。

在做实验之前一定要弄清楚实验的原理及步骤,注意观察,做好每一个实验。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自己设计一些实验,并且到实验室进行验证。这对实验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较之高一,高二的教学内容多、课堂容量大,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听教师的讲解,跟上教师的思路。要达到课堂的高效率,必须在课前进行预习,预习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把新学习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整合到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之中,迅速掌握新知识,达到知识的迁移。

复习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升华提高的过程。一是当天复习,这是高效省时的学习方法之一;二是章末复习,明确每章知识的主干线,掌握其知识结构,使知识系统化。

物理上单纯需要记忆的内容不多,多数需要理解。通过系统有效的复习,就会发现,厚厚的物理教科书其实很薄。要试着对做过的练习题分类,找出对应的解决方法。

希望对大家物理学习有很好的帮助!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