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州旅游心得体会(大全7篇)

时间:2023-08-30 17:15:46 作者:BW笔侠 最新苏州旅游心得体会(大全7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苏州旅游心得体会篇一

俗话说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离我们杭州大约才一百多公里,相距不远,我却一直没有机会去看看。今年春天,我和项芷涵终于如愿,两家人结伴去另一个“天堂”苏州游玩。

先说说狮子林吧,它不但有苏州古典园林的许多特点,更以湖山奇石闻名于世,享有“假山王国”的美称。那儿假山不仅多,而且奇峰怪石林立,好似一个个千姿百态、活灵活现的狮子。有一座假山,据说由九头不同姿态的狮子组成,导游介绍说,谁要是能看得出有哪九头狮子,他一定不是平庸之辈。狮子林假山群曲曲折折,左右盘旋,好似迷宫。我和项芷涵走进假山,绕来绕去,眼看着就要到出口了,到了却发现原来是个死胡同。一点点的恐慌之时,幸好项芷涵的爸爸及时出现了,在他的帮助下,我们终于顺利地绕出了大假山。

下午,我们去了拙政园。拙政园,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被誉为“天下园林之典范”。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古朴美丽的画面,可惜园内游人如织,很多景点没法好好观赏,导游介绍的许多传说和故事,我还不了解,尤如听天书一样,糊里糊涂的。

第二天凌晨,沉静了几天的鞭炮声又剧烈地响了起来,把我从梦中惊醒。早晨出去吃饭时,听爸爸妈妈说,初五是财神爷生日,民间有迎财神习俗。传说财神喜欢勤劳的人,因此想迎财神得起个大早,把财神“抢”回家,新年里就可以得到更多的财富。在城隍庙门前,偶然遇见一个装扮成财神模样的人,他手捧着一个金光闪闪的大金元宝,带领着一支穿红戴绿的队伍,敲锣打鼓,飞舞着彩带,给一家家商户送金元宝,祝福商户们生意兴隆,财源滚滚,商家们个个笑逐颜开。

最后一站,我们去了同里古镇。走进同里,你会发现,这儿的街道都是被河流包围着的,人们依水而居,有小桥流水,青瓦、白墙、红门是他们房屋建筑的基本风格。我们随着人流漫步在小巷里,欣赏着一家家有传统特色的商铺,如:美食糕点、丝绸纺织品、牛角梳、手工雕刻工艺品等等,各式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让我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我们路过一家家美食小铺,听着那一阵阵的吆喝声,迎面吹来一阵阵扑鼻的香味,我们忍不住掏钱买一点尝尝,袜底酥、青团子、绕绕糖等这些我没见过、没吃过的小吃,让我们回味无穷,赞不绝口。

在游玩的时候,妈妈去找厕所,一位好心的大伯热情地为妈妈指路,非常耐心、详细地告诉她厕所在哪、该怎么走。在起程回家的路上,我们来到一个十字路口,不知车该往哪儿开,正在这焦急万分的时刻,一位热心的阿姨主动地跑过来给我们指路,让我们感到欣喜不已,我们两家人不约而同地赞叹到:苏州的风景美,这里的人像这里的风景一样纯朴和美丽。

这次苏州之行,真是让我开心和难忘,同时它也让我明白,这个美丽的“天堂”是由勤劳、善良和智慧的苏州人民创造的。

苏州旅游心得体会篇二

望苏州,心中似有一股清泉涓涓细流长流不绝,让人沉迷其中。来到这座水乡古城,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一个纯朴的年代。在这里,不仅可以体验到江南水乡的独特风光和文化氛围,还能够领略到一份恬静悠远的生活情趣。下面,我将通过五个方面展开我的感受,分享我的望苏州之心得体会。

一、古街古巷别有洞天

踏进苏州的古街古巷,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走到了一个古老的江南小镇。苏州的古街古巷可以说是一座座江南园林的缩影,幽深的胡同小巷中处处可见水池花园,小桥流水,随处可见粉墙黛瓦,瀑布花梢。走在苏州的街头巷尾,流连于古镇别院。这里有着丰富的商业文化和生活气息,一个个气息蕴含浓郁的文化气息。一切美好其实只在脚下,走过每一条巷子的时候,似乎都触碰到了历史的深情。它们将我们引向漫漫时光隧道,留下了点缀在苏州的园林、人文、美食和艺术上的浓墨重彩的历史印迹。

二、园林奇妙之境

苏州,是园林、古驿道、运河、水乡的代表,不同于一般的园林,苏州园林注重“居住式”的空间布局,因而成为文化古城、现代化都市的城中绿地和景观长廊,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走进这里的园林,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凝结在石榴湖岸边的秋水芙蓉之美,还是透过摄影机镜头所抓取的迷人景致,在这儿,人们不见那绝美的岛屿、水路、矮护墙、整洁的廊道和假山等。园林,是山水自由的,而人文古城中显得更为惬意平和,流水叮咚而如丝,把从天空中斜射下来的光芒穿成了金灿灿的光芒,别有一番风味。

三、苏州美食芳香扑鼻

苏州是著名的小吃之都,其中小吃最为出名。乍一看,似乎一些平淡无奇的家常菜,但一品下去,就会感觉味道有着深浓的本地特色和蕴藏着满满的历史细节。苏州小吃包括苏州糕点、快餐、海鲜、酒楼小吃、面食等,这些小吃有的多样化,有的琳琅满目。相信来到苏州,肯定会因为甜品而流连忘返,因为小东西而喜爱这座城市的味道。

四、文化氛围浓郁

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是历史文明的集中地。苏州文化历史悠久,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在这里,人们可以领略到不同的文化体验,在街头小巷里,常常一幢幢青瓦白墙的老房子,让人们感觉都生活在了古人的时代里。而在苏州,又有着博物馆、纪念馆、艺术馆等众多文化场所,让人们在文化中追寻知识的味道,在这里,大家或许会看到上海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符号的一张珍贵照片。

五、人民的热情和友好

我们到苏州的时候,第一感触就是那里的人们,尤其是大家工作了很长时间,体力、精力都恢复得相当好。特别是在这样一个繁华而忙碌的苏州,当地人的热情真是令人感动。他们十分友善,乐悠悠地踱步在这座夜晚热闹的小城市里。他们热情好客,言谈举止亲切自然。在这里,人们可以找到安静、自由、田园般的生活节奏,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健康互动。苏州居民的热情好客和淳朴友善也成为了我们走到异国他乡时非常难得的资源。

总结:

望着可爱的苏州,浓郁的文化氛围、迷人的风景、热情的人民、美味的小吃,每一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使得人们过来一次,难以忘记。这里是一座会让人感到返璞归真的城市。每一次来到这里,总会留下一份深深的回忆,它是人们探访历史、追求文化、享受艺术、寻找美食和温馨体验的绝佳之地。苏州,一个传统之美与新时代之美交织而成的城市,它将传承与创新融为一体,打造出具有独特魅力、引领时尚潮流的城市品牌。

苏州旅游心得体会篇三

我不是苏州人。

我喜爱苏州评弹。

我是刚刚喜欢上的。

吴侬软语那软绵绵的腔调我特喜欢。为了能听到原滋原味的苏州评弹,我曾大老远的从千里外的苏北专门跑到苏州山塘街老戏台那儿听评弹,可惜苏州评弹操吴语,结果一句也听没听懂。这便让我对她一直敬而远之。前日(记不清是哪一日),实在闲的慌,打开中央戏曲频道,可巧苏州评弹节目,戏刚刚开始,演绎的是曹禺先生的名著《雷雨》,演绎者(姑且这么称呼他们)也恰是苏州的名家。不知是因为对苏州评弹心底的模糊喜欢还是对《雷雨》的一贯喜爱(即使是爱屋及乌也说不清谁是屋谁是乌),我居然再没有换频道的意思。谢天谢地,屏幕上有字幕,我能看懂,我也能听明白了!那柔婉的三弦,那清越的琵琶,那绵软可口的腔调……怎一个“爽”字了的!我心里想:苏州评弹,我终于找到了让我爱你的理由了。就这么一直的坚持了两个多小时,直至曲终人散,我仍意犹未尽。

我之所以爱看苏州评弹,还因为我不可告人的“爱美之心”。老早老早我就知道“苏杭二州出美人”,到苏州跑了几多趟,种种原因没机会细赏苏州美女。看评弹,是绝佳的机会。不知是苏州果真俊男靓女实在多,还是鄙人实在不够上档次没见过真正的俊男靓女。在我眼里,那些个在台上捧琵琶、操三弦的评弹演绎者个个都是那么温文贤淑、风采照人。我就想,苏州评弹界在收徒授业的时候是否要经过比较严格的面试关——凡是不够靓、不够帅的主儿谢绝入行。反正甭管怎么着,那些个登上评弹舞台的角儿,特别是女角儿都很养眼,最起码最起码不会造成视觉污染。有时候,我也私下感慨:太湖美,太湖养育的人儿更美!苏州评弹的演绎者们不仅人美,衣着也挺光鲜。男人不说,都是清一色的长袍,文雅斯文,很有些国人的传统。女士们的穿戴可就考究的多了去了:各种花纹、色彩、质地的新式旗袍,很很女人味,很很苏州女人味、很很中国女人味、很很东方女人味!

但是,品味苏州评弹如果仅仅停留在听吴侬软语、看苏州美女的层面上绝对算不得真喜欢、真欣赏、真在行、真高手(本人不敢妄称高手)。苏州评弹的内在美还应在它的戏词上。鄙人没经过专业性的研究和考察比较不敢下权威论断,但据我对其他一些地方戏的了解,戏词能和苏州评弹的戏词叫的上板的还真没见过。我不知苏州评弹与昆曲有没有亲戚关系,如果硬要我说还能有什么戏词堪与苏州评弹相媲美,愚意只有昆曲了。

苏州评弹最最令我赞赏的应是她的角色塑造。也许这么说并不确切,有人可能会说我外行:苏州评弹只是评书、弹词而已,谈不上角色不角色,弹词演员不过是在演绎故事和角色。其实,我的赞赏也正是因此而生的。别的形式的评书、鼓书、快书、琴书等等讲说者、演绎者大多停留在说“书”的层面,但苏州弹词的表演者在说“书”的同时,也进入了“角”的内心世界、倾诉者“角”的内在情感。就以我所看到的《雷雨》为例,许多的细节和情节简直让人分不清他们到底是在“说书”还是在“演戏”。语气语调的把握、人物情感的揣度、场景环境的拟设……叹为观止呀!有的时候我就有一种错觉,演绎者是在演绎故事吗?他们不是在明明宣泄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诉求吗?戏里戏外,无障碍出入,只有嘴上功夫没有高超的“演”技应是无法做到的。而且,演绎者们在“演戏”时是绝对不操吴语的,纯正的普通话!相信不懂苏州话的观众也会喜欢的。

苏州评弹了不起的地方还在她的时尚。衣着的问题前面已经说过,很具有传统和时尚的因素在里面。她的语言其实也是与时俱进、时尚新潮的。论理说,苏州评弹作为地域色彩浓郁的地方戏,其语言保有地方性特点,继承并发扬地方性特点应是她的“本职”抑或“天职”。但苏州评弹在我看来似乎有些不安分,或者叫做不守本分,她一点也不排斥时尚。在苏州评弹的演绎过程中我们不时能见到“理解万岁”之类的新词或者次新词的身影儿,而这类时尚新潮的词儿也总能在最需要最需要她们一展容颜的时候来个“华美转身”,立马就起到取谑观众、提神醒场的奇效。

最后不能不说的是弹词编写者的匠心和大手笔。为适应听众的需要,编写者们创造了由三四回书组成的中篇形式。这种中篇大多都改编自名家名著,例如前面提到的《雷雨》。但是,你如果认为苏州评弹只是原原本本的在演绎话剧那就大错特错了。改编者自有自己的构思和匠心,在改编过程中他们既不迷信所谓名家更不拘泥于原著的结构,而是刻意寻求最适合弹词的表达形式和结构安排,进行第二次创作。通俗地讲,改编者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名著的精髓,也最大程度的诠释了自己的理解,更最大可能的展现了自己的才华。

苏州评弹的舞台虽小,但她做的是大文章,天下文章。

苏州评弹,我喜欢。

苏州旅游心得体会篇四

苏州,一座位于中国东部的江南水乡,以其独特的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了无数的游客。我有幸在近期的一次旅行中,亲身体验了这座城市的美丽与魅力。下面我将从游览古城区、品味苏州美食、欣赏园林艺术、了解传统文化、感受人文氛围等方面,为大家分享我的苏州心得体会。

首先,游览古城区是我苏州之行的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苏州的古城区保存着许多历史建筑和独特的街巷风貌,令人仿佛穿越回到了古代。游走于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的古街巷之间,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繁华过的苏州全盛时期的景象。无论是观赏精美的园林、品味传统的苏式建筑,还是在老街道上尝试苏州特色小吃,这一切都让我感受到了苏州浓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其次,品味苏州美食也是我在苏州之行中的一大乐趣。苏州菜以清淡、爽口、鲜嫩为特点,糖醋里脊、鱼头豆腐汤、鱼翅狮子头是苏州著名的传统菜品,让人回味无穷。尝试当地的小吃更是一种享受,各种精致的点心和面点,琳琅满目。我特别喜欢吃苏式月饼,它以馅料酥脆、外皮绵软而著称,吃起来别具一番风味。品尝苏州美食让我感受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再次,苏州的园林艺术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苏州拥有众多精美的园林,比如著名的拙政园、留园和寒山寺等,它们都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杰作。在园林中漫步,我感受到了独特的江南园林风格,欣赏到了错落有致的建筑和精心布置的景观。庭院之间的曲水流觞、石桥曲径,尽现出苏州园林“小洞天”的魅力。在这些园林中,我不仅欣赏到了美景,还了解了园林设计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让我对江南园林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

然后,了解传统文化也成为我苏州之行的一大重点。苏州作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我参观了苏州博物馆,了解了苏州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传统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同时,还参观了苏州丝绸博物馆,了解了苏州作为中国丝绸之乡的历史和发展。通过这些参观与体验,我对苏州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更加欣赏和尊重了苏州文化的独特魅力。

最后,苏州的人文氛围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苏州是一座充满人文情怀的城市,文人墨客的创作和苏州文化的传承融入了每个角落。在苏州的街头巷尾,我听到了悠扬的古琴声和婉转的苏州话,感受到了苏州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坚守。游走于苏州的街头巷尾,我享受到了悠闲自在的文艺气息和独特的人文魅力。

通过这次苏州之行,我所体会到的最美苏州,不仅是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更是那种融入城市每个角落的人文气息和独特魅力。我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城市,希望未来还能有机会再次回到这里,感受更多关于最美苏州的魅力和风景。

苏州旅游心得体会篇五

阳澄湖位于苏州市区的东北,跨苏州市区、工业园区、及昆山市,是江苏省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气候条件温暖、湿润。面积120平方公里,约18万亩,分西湖、中湖、东湖。它南连苏州城,北邻常熟山,就像它的名字一样,阳澄湖水质澄清,阳光透底远远望去,湖中绿洲莲花岛就像一块晶莹的翡翠。 泛舟湖上,微波荡漾,仿佛人在画中。阳澄湖水产资源十分丰富,阳澄湖盛产七十种淡水产品,桂鱼、甲鱼、白鱼、鳗鱼、清水虾、大闸蟹为“湖中六宝”,其中素有“蟹中之王”美称的阳澄湖清水大闸蟹更是驰名中外。

阳澄湖畔,东依上海,西临苏州,京沪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皆傍区而过,与上海虹桥机场相距仅半小时车程。她拥有岸线9。67公里,岸线蜿蜒曲折,富有诗意。阳澄湖总水面18万亩,太湖下游湖群之一,系古太湖的残留,一作阳城湖。“清水大闸蟹”著名产地。位于江苏省南部,苏州市东北境内。南北长17千米,东西最大宽度8千米,面积117平方千米,蓄水量3。7亿立方米。湖中纵列沙埂2条,将阳澄湖分为东、中、西3湖。东湖最大,水深1。7—2。5米;中湖和西湖,水深1。5米—3。0米。西纳元和塘来水,东出戚浦塘、杨林塘和济河注入长江,南出娄江与吴淞江、澄湖、淀泖湖群等相通。

阳澄湖除盛产螃蟹外,湖区尚产其他淡水鱼贝类。秋风起是吃蟹日,当你感到有薄薄的秋风刮起(约农历九月左右),那时的大闸蟹就会很肥美了,一直至近年尾都会有蟹买,当然是农历九月及十月时吃最好,有“九雌十雄”之说法,而以阳澄湖莲花岛原产地出产的阳澄湖清水大闸蟹最为著名。

1994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在1992年总体规划的基础上,2001年进行了修编,修编后的规划用地面积约36。15平方公里,规划设置湖滨观光带、水上运动区、水上风情园、生态湿地、八卦水城、休闲度假、疗养别墅区、软件园、闲暇鱼业区、现代农业种植园、观光农业园、水产交易区、古镇游览区和综合服务区等14个功能区。北湖滨有新石器时代草鞋山古文化遗址。

阳澄湖蟹,历来被称为蟹中之冠。这与阳澄湖的特殊生态环境有关。水域百里方圆,碧波荡漾,水质清淳如镜,水浅底硬,水草丰茂,延伸宽阔,气候得宜,正是螃蟹定居生长最理想的水晶宫。所以,阳澄湖蟹的形态和肉质,在螃蟹家族中,大大的与众不同。

其形态有四大特征:一是青背,蟹壳成青泥色,平滑而有光泽;二是白肚,贴泥的脐腹甲壳,晶莹洁白,无墨色斑点;三是黄毛,蟹腿的毛长而呈黄色,根根挺拔;四是金爪,蟹爪金黄,坚实有力,放在玻璃板上,八足挺立,双螯腾空,脐背隆起,威风凛凛。肉质肥嫩鲜美,食过后再食其它再好的佳肴名菜,都会索然无味。就在离开阳澄湖数公里的雉城湖,湖蟹产量亦多,但受海潮影响,肚不白,毛微黑,肉质远不如阳澄湖蟹好吃。同一境域的湖蟹,尚且不能相比,其它地区的螃蟹,更是大为逊色了。

因此,阳澄湖蟹在海外久享盛誉,被称为“中华金丝绒毛蟹”。 “万顷碧波水连天”的阳澄湖同样以风景绝佳闻名,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终年碧波荡漾,幽静雅洁,芦叶青青,现代戏剧《芦荡火种》、《沙家浜》的故事就发生在这片阳澄湖水域上。

莲花岛位于阳澄湖正中央,说岛的造型像朵莲花,倒更像是一根荷叶的叶柄。岛上有好多养蟹人开的蟹庄,每到大闸蟹上市,江浙沪一带的游客都会赶去吃阳澄湖大闸蟹,吃蟹的同时,观赏下岛上的田园风光和阳澄湖湖景。

进入乡村特色的莲花岛农庄,立刻感受到的是一种古朴与典雅。庄园别墅、木屋竹楼、清湖绿水、田野风光、乡村野趣、休闲悠然、生态农业、令人回归自然;桃园、桔园、枇杷园、葡萄园、梅园错落有致;看着湖对面的重元寺,聆听着安详的钟声,沉浸在缭绕的香火中,梦回五代十国,忘却城市里纷繁芜杂,阳澄湖莲花岛还成为苏州市旅游局安排的十大乡村生态旅游景点之一。

重元寺位于苏州阳澄湖湖心岛,远远的就能看到国内最高的水上观音阁——46米典雅观音阁矗立于莲花盛放的阳澄湖中央。观音阁内33米观音像慈爱地俯瞰众生,感觉非常震撼。重元寺的大钟十分特别,叫做“唐朝第一声第一律梵音大钟”。这口钟重约12吨,高3。8米,口径为2。19米,采用现代高科技铸造而成,是全国最大室内铜钟,敲打之后,空灵的钟声可长达两分多钟,雄浑天厚,余音绕梁。普济桥桥长99米,意指观音大士普渡众生、济世救苦。桥的两侧种植了成片的白莲,在夏季时候,白莲竞相开放,美不胜收。安静祥和,宽敞明亮,金碧辉煌,荡涤心灵。要一睹重元寺的的美境,还是要到现场去看一看。

导游在这里建议您吃蟹方法:如何吃蟹?有些人食蟹,是先掀起蟹壳,吮食蟹膏,然后再拗开蟹身分成两边,吃完一边又一边,最后吃蟹钳、蟹爪。这些人是不懂得食蟹的。正确的吃法是先吃钳、爪,这时蟹盖未揭,不会走掉热气。吃过爪、钳后,再掀起蟹盖,享用蟹膏,吃光蟹肉,一点都不浪费。食蟹爪时,可先吃掉两处关节,然后一吸,即可将爪的肉吸入嘴里。

金秋的阳澄湖,菊花烂漫,桂子飘香,人来人往,好不热闹。一睹阳澄湖的秀丽之姿,无不被这一方湛水所吸引,风光旖旎,碧波荡漾,各色水产品争相登场,精工细作,风味独特,特别是蟹黄膏肥,鲜美流油,让您一定不虚此行。

苏州旅游心得体会篇六

第一段:引言介绍苏州园区的概况和重要性(200字)

苏州园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创新高地,一直以来备受瞩目。其地理位置优越,与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相邻,以及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人才资源,使得苏州园区成为了众多企业和研究机构的首选之地。借此机会,我有幸在苏州园区参观学习,深刻感受到了苏州园区的独特魅力与优势。

第二段:苏州园区极具吸引力的产业生态和创新优势(200字)

苏州园区以其完备的产业链和优质的产业生态而著名,特别是在高科技产业上具备了很强的竞争力。在我的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高科技企业与知名研究机构坐落在园区内,并参观了一些研发和生产基地。这些企业和机构充分利用苏州园区提供的政策支持和人才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果。在这里,我深刻感受到了苏州园区的创新优势和吸引力。

第三段:苏州园区在科技研发和创业创新方面的努力与成就(300字)

苏州园区在科技研发和创业创新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我的参观过程中,我亲眼目睹了许多科技企业和创业团队的努力和创新成果。他们不仅具备了世界一流的技术水平和研发实力,而且注重与各方资源的合作与整合。苏州园区的政府也提供了一系列的创业扶持政策和创新中心,为创业者和创新团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在苏州园区,我深刻体会到了创新和创业的艰辛与收获。

第四段:苏州园区目前面临的挑战与新机遇(300字)

尽管苏州园区在科技创新和创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首先,园区的产业结构和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优化升级,以满足未来市场需求和国家发展方向。此外,园区还需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科技人才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然而,困难往往伴随着机遇。在当前国家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苏州园区有众多新机遇等待开拓。它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优秀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第五段:总结回顾苏州园区的心得体会(200字)

在参观学习苏州园区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它的独特魅力和强大实力。苏州园区以其产业生态和创新优势吸引了众多企业和创业者,并取得了显著的科技研发和创业成就。然而,苏州园区仍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但这也为它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相信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苏州园区将继续发展壮大,在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苏州旅游心得体会篇七

左边是河,右边是街,从苏州的阊门到虎丘,这条河与这条街相伴了近1200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山塘。

公元825年,时任苏州刺史的诗人白居易发动民工,在吴中第一名胜的虎丘与人间最繁华的阊门之间凿河堆堤,筑通了一条绵延七里的长街,人称山塘街,姑苏水乡的秀美画卷便在山塘的一河一街之间铺展了七里的绮丽风光。在这里,“舟随橹转,树合溪回,鬓影衣香,此身宛坐天上。”熏陶过唐风宋韵,历经过明朝清风,这水边的街,水上的桥,水中的船已经诗化了这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城市。如今漫步这条古街,眼见是鳞次栉比、粉墙黛瓦的临河人家,小桥依旧伴流水,绿树萋萋满长堤,祠堂会所旧迹仍存,老屋旧宅还是沿着街面毫无遮拦地展开,古典的苏州是水做的城市,是外婆的摇篮,这是我寻觅已久的心中江南。

过阊门渡僧桥西行,便是横跨山塘河的第一座桥——山塘桥,这里也是繁华山塘街的起点所在。“七里山塘七里桥,桥连堤又堤连桥”,在这条“人家尽枕河”的山塘街畔,可谓名桥相接,每一座石桥的背后都有一段值得记忆的故事,旧时有记载的就有五十多座名桥,如今还有通贵桥、普济桥、引善桥、广济桥等三十多座有名的桥梁。风流倜傥的才子唐寅摇着檀香扇从这里走过,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也曾在此守望过踏向归途的冒辟疆。“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多少明媚的春光不再繁盛,我不知道在这老街之中的幽幽小巷和深深的庭院里,有多少娓娓缠绵的情爱韵事从山塘河的柔波里流过,又有多少前尘往事勾串起了经年旧约的江南春梦。拂去这些岁月的尘埃,今天的我走进了通贵桥边的杨安浜,一位老者正手捧一杯热茶闲坐在斑驳的老屋前,悠然地凝望着眼前人来人往、游客纷至的玉涵堂。他的脚下是麻石铺就的水码头,没有了“一声柔橹一销魂“的喧哗,俏丽灵秀的浣衣女子也走了,数许的杵声似是还在清波里滑落。岁月无情,悠悠伴水而流,过去的山塘街已经烟消云散,经过数年的精心改造与修复,一个新的山塘街正向我们走来。

与宁静内秀的平江路相比,山塘古街多了一份市井的繁华与热烈。前人曾记述这里“居货山积,行云流水,列肆招牌,灿若云锦。”山塘街自古便是苏州人赏游玩景的好去处,旧时苏州的时令节俗也以山塘的民俗风情为吴地之首,每年清明节、中元节和十月朝开展的山塘三节会,展示花卉的牡丹节、桂花节、珠兰茉莉花市,端午的龙舟竞赛、山塘灯船和吴歌赛会等,让这个天堂里的街市成为了“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红楼梦》开篇语)。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六次途经山塘,写下了“山塘策马揽山归,淡荡韶春鞭漫挥”的诗句。历经沧桑,如今的山塘也正在恢复这些旧日的胜景,在熙熙攘攘的山塘街,古戏台上吴音软柔、水袖曼舞,老字号“天生乾”、“黄天源”、“采芝斋”里顾客盈门,前店后坊的刺绣店、玉雕店、蓝印花布店里生意兴隆。在星桥畔的百年老店“荣阳楼”里,我仔细地品尝起一块瓜玉松糕,在绵香甜糯之中细细腻腻地体会起了老苏州的丰富滋味来了。

走过半塘桥,店铺已是越来越少,山塘河的河岸开阔了许多,夹岸绿树浓阴,一派闲适的田园风光。从普济桥西行,这七里山塘的一河风月一下子便浸染起了侠肝义胆的阳刚之气。青山桥畔,葬有不畏强势、反对阉党而被害的明朝颜佩韦等五名苏州平民义士的五人墓肃然矗立,五人墓的一侧是明万历年间掀起轰轰烈烈反增税斗争的丝织工人葛成之墓。小桥之下的山塘河静静地流淌,七里的山塘因有了这些义风千古的吴中义士而书写了一部大丈夫的壮歌行板,从而苏州在文弱柔顺之间又多有一份浩然正气和坚挺姿态。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