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科学活动风车动起来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站起来教案(优质5篇)

时间:2023-09-24 06:35:18 作者:梦幻泡 最新科学活动风车动起来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站起来教案(优质5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活动风车动起来教案反思篇一

1、探索物体站立的条件与方法。

2、相互交流探索的过程与结果,体验成功的乐趣。

1、各种物品:瓶子、尺子、磁带盒、铅笔、羽毛。光碟、吸管、夹子、纸张、积木若干。

2、辅助站立的物品:橡皮泥、皮筋、胶带、剪刀、积木、瓶子若干。

3、记录表、笔人手一份。

(一)以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二)根据已有经验猜测哪些物体能站立,并在记录表上进行记录。

1、介绍各种材料。

指导语:我带来了许多东西,这些东西都能站吗?

2、出示记录表,讲解记录方法,指导记录:

指导语:将自己的猜测记录在记录表上,能站起来的作打钩的记号,不能站起来的打叉。

3、幼儿记录,并相互交流猜测结果:

哪些东西能站?哪些东西不能站?

(三)验证操作,探索物体站立的条件与方法。

1、幼儿操作,并进行记录。

重点让幼儿进行实际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测。

2、交流操作结果。

(1)你发现的结果跟你刚才猜的一样吗?哪些不一样?

(2)为什么有的东西能站起来而有的不能呢?

教师小结:因为这些东西有的比较粗就站得住,有的比较细长就站不住;比较重的就能站,比较轻的就不能站。(教师出示瓶子和铅笔引导幼儿比较接触面。)你们看,瓶子下面有一个与桌子的接触面,这个接触面比较大所以一站就站住了,而铅笔的接触面比较小所以站得不稳:接触面越大就站得越稳,接触面越小就站不稳或站不住。

(四)迁移运用经验,尝试帮助不能站立的物体站立起来。

1、提问:有什么办法能帮助这些不能站起来的物体站起来?

2、教师介绍辅助材料。

3、幼儿操作。

4、交流操作过程和结果。

指导语:你让什么东西站起来了?你是怎么做的?

(五)教师小结,活动自然结束。

教师小结:小朋友都很厉害,想的办法真好,有的是用夹子夹;有的是用插的办法;有的是用橡皮筋捆的;还有的是用胶带粘的,都让这些站不起来的东西站起来了。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站不起来,用起来也不方便,如果想让它们站起来,可以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去试一试。

科学活动风车动起来教案反思篇二

1、让孩子在不断操作中,发现、总结让物体站起来的方法,感受方法的多样性。

2、通过活动,逐步养成相互协作、商量的习惯,增进孩子对探索活动的兴趣。

1、各种物品:书、纸、瓶、吸管、积木、玩具、果冻壳、夹子、一次性杯子、沙子、橡皮泥等。

2、记录纸人手一份。

1、幼儿自由玩物品,区分哪些物品可以站起来。

(1)、师:我们桌子上都放了些什么东西?去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幼儿自由玩)

(2)、师:看一看它们都能不能竖起来呢?试一试,哪些东西可以竖起来?(幼儿试一试)

(4)、幼儿将可以竖的与不能竖的分类。

2、幼儿再次玩物品,想办法借助其他材料让物体站起来。

(1)、师:剩下来的这些东西都不能竖起来,你们能不能想办法让它们竖起来呢?

(2)、出示盒子、瓶盖、沙子、毛巾、书等材料。

师:“有些东西虽然自己不能竖起来,但可以借助其他的东西来帮忙,大家试试看。”

(3)、幼儿选材料帮忙将物体竖起来。

(4)、幼儿操作完毕,自由入座,交流自己的方法。

师:“你想什么办法,让什么东西竖起来了?

(5)、教师小结。

3、幼儿自由分组,合作想多种办法让吸管竖起来,并进行记录。

(1)、师:我这里有许多吸管,要请小朋友四个人一组,想各种办法让吸管竖起来,并把你的方法记录下来。

(2)、幼儿操作并记录。

(3)、师:你想了什么办法?怎样记录的?

4、出示笔筒、文件架、滑板车,拓展幼儿思维。

(2)、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可以让东西竖起来的物品?

科学活动风车动起来教案反思篇三

近一阶段,我发现幼儿都比较喜欢玩陀螺,其中接触的圆形陀螺比较多,知道圆形的陀螺在转动时呈现出圆形,但从未尝试过自己制作陀螺来玩,那其他形状的陀螺转起来是什么形状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设计了科学活动《让纸片转起来》,引导幼儿通过中心点自制各种形状的纸片陀螺,在猜猜、做做、说说中探索、发现各种形状的纸片在快速转动时都会呈现出圆形,从而激发他们对科学活动的探究兴趣。

1、探究、发现各种形状的纸片在快速转动时都会呈现出圆形。

2、在讨论、记录、交流中积累和提升有关转动的经验。

3、乐意大胆猜想记录,体验愉快的情绪和探究的乐趣。

1、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纸片(中心有小孔)、火柴棒若干、纸盒五只、铅笔、橡皮若干、记号笔等。

2、实物投影仪、音乐《小陀螺》。

3、“纸片转动记录表”人手一张;大记录表一张。

1、听音乐《小陀螺》、拍手进入教室。

2、投影展示各种图形,幼儿观察讲述都有哪些图形和我们玩转陀螺的游戏。

3、请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什么形状的纸片比较适合做陀螺。

1、提出制作与观察的要求:先选一张圆形的纸片把它做成陀螺玩一玩,看看它转动起来是怎样的。

2、幼儿制作、玩耍陀螺,引导幼儿观察陀螺转动起来是怎样的。

3、请幼儿说一说并示范陀螺转动起来是怎样的。

4、小结:刚才小朋友都发现了圆形的纸片转动起来是圆形的。

2、出示记录表,介绍记录方法:“问号”表示想一想,“小手”表示试一试。把我们的猜想画在问号下面,等一会儿把尝试后的结果画在小手下面。

3、让幼儿猜一猜三角形、椭园形、正方形的纸片转动起来是什么形状的,并把自己的猜想记录在表格中。

4、个别介绍自己的猜想,教师把幼儿的想法记录在大记录表上。

5、实验验证并记录结果。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不同形状的纸片在快速转动时是什么形状的,并把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1)、教师:怎样才能证明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呢?让我们动手试一试就知道了。

(2)、交代要求:每个小朋友要做3个陀螺(正方形、三角形和椭圆形),要让它们转动起来,并要注意仔细看:它们转动的时候是什么形状的。最后将你看到的结果记录在小手下面。

6、表达与讲述。

教师分别请记录正确和错误的幼儿讲述、示范,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三角形、正方形、椭圆形的纸片转动时都是圆形的。

7、结合幼儿的讲述,教师简单小结。

教师:今天小朋友真聪明,都发现了三角形、正方形和椭圆形的舞台在转动时是圆形的(教师边说边记录大记录表)。

四、结束活动

教师:小朋友,你们今天玩得开心吗?回到教室后,请你们去试试其他形状的物体在转动时会呈现出什么形状。

活动反思:在本次活动中,幼儿的参与性较高,能主动猜想,并能通过操作、试验探索各种不同形状的纸片在转动时是圆形的。在第二环节让幼儿猜想三角形等纸片转动时的形状记录时,时间较长,而且提出的问题没有到位,以至于让个别幼儿画出了房子等。通过反思,我觉得这一猜想记录可以让幼儿在集体中讲述、操作与记录中完成。

科学活动风车动起来教案反思篇四

转动是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应用很广泛。幼儿对会转的物体很感兴趣,随手拿起身边的物品使之转动便会开心不已。但是,幼儿让物体转动的方法比较单一,缺少关于力的大小与物体转动之间关系的经验。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积极想办法让物体转动起来,在操作中发现转动与“力”的关系,寻找生活中会转动的物体,引导幼儿体验让物体转动起来的成功感,感受转动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1、了解转动在生活中的运用及用力大小与物体转动的关系。

2、能用多种方法使物体转动起来,学习用简单的符号记录自己的发现。

3、乐于动手动脑,探索物体的转动,善于发现生活中有关转动的有趣现象。

1、活动前让幼儿到生活中寻找转动的现象,将幼儿搜集的生活中转动现象的图片展示在交流区。

2、师幼共同搜集的可转动的物体(筷子、纸盘、光盘、易拉罐、塑料瓶、大小不一的套圈或各种环形胶带、串珠),30~50cm的绳子,硬币每个幼儿1枚,记录表,水彩笔。

3、介绍生活中的转动现象的视频(洗衣机在洗衣、微波炉在煲饭、电风扇在吹风、建筑工地的搅拌机在搅拌、和面机在和面等),“幼儿学习材料”——《身边的科学》,《幼儿素质发展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包》课件12。

1、玩一玩、转一转,探索让物体转起来的方法。

(1)为每组幼儿提供筷子、纸盘、光盘、易拉罐等材料,请每个幼儿从中选择一件,想办法让它转起来。鼓励幼儿用简单的符号将方法记录在表格“我的方法”一列。

小结:物体的转动和“力”有关,可以用“拧”、“拨”、“摇”等方法让物体转起来。

(3)引导幼儿观察物体转动时的运动轨迹,并用简单的符号和线条记录在表格“我的发现”一列。

小结:物体转动时运动路线呈圆形,物体围绕着一个中心点转动。

2、鼓励幼儿探究让硬币转起来的.方法,了解用力大小与物体转动的关系。

小结:同一个物体旋转时间的长短与用力大小有关:用力大,物体转的时间就长;用力小,物体转的时间就短。

3、请幼儿找一找生活中的转动现象,了解转动的作用。

(1)引导幼儿互相交流生活中会转动的物品及其用途。

(2)请幼儿阅读《身边的科学》第8—9页,了解转动在生活中的运用,感受转动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科学活动风车动起来教案反思篇五

1、探索物体旋转的原因,了解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2、尝试根据不同的旋转原因进行分类统计。

3、能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2、每桌一盒水彩笔、若干张作业纸。

3、展板,操作记录表。

4、水桶,抹布,篮子。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幼儿自由探索怎样使物体转起来。

“小朋友和老师收集了许多材料,现在,你们可以试一试怎样才能使它们转起来?”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1)师:你们互相讲一讲,你玩了什么东西,是怎样使它转起来的?

(2)师:谁到前面来讲一讲你的发现?

3、引导幼儿根据旋转原因进行记录。

师:请你再去试一试,把你发现的会转的东西画下来,也可以画一画你是怎样使它转起来的。(老师简单讲解记录表的使用。)

“怎样转起来”记录表

物品

怎样旋转

物品

怎样旋转

姓名:时间:

4、请幼儿说出使物体旋转的原因有哪几种?

(幼儿根据刚才的探索发现对物体旋转的原因进行了分类归纳:电力、风力、人力、其他)

5、现在,请小朋友按我们刚才说的这些旋转的原因,将你的记录表上的物品进行分类。你觉得它们是一类的,就把它们画在一起。

6、请小朋友把分类后的结果贴在展板上。

7、引导幼儿了解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在生活中你发现哪些东西会旋转,它们有什么作用?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