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教案设计(专业14篇)

时间:2023-11-14 17:11:28 作者:文锋 2023年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教案设计(专业14篇)

小学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以促进全面发展。合理安排和使用教案资源,可以提高小学教学的有效性和效率。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究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是发挥教师团队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的备课形式。本学期为积极响应教导处号召,提高教育教学素质,我们二年级组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减轻备课负担,提高备课积极性。

教师可以直接吸收他人成功的经验,如果认同他人的教案,则不必浪费时间,重复抄写。如果有不同见解,则可以直接补充在修改方案栏内。对于教师个人而言,参照以前的教学过程,改进目前的教学,效果也可能会更好。这样,不但可以大大的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再加上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管理方式,还可以提高教师备课的积极性。

二、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备课为课堂服务。

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把“教科研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工作落到实处。理论联系实际,我们不仅停在纸上,我们在集体备课中还进行了自已的得意片段教学,在集体备课中展现自已的特色,每个数学老师都通过集体备课进行了各年级课的同课异构,这样不但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又提升了老师的水平。上完课后,老师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充分肯定了这节课的优点,同时提出了意见。从这节课来看,集体备课是有质量的,集合了大家的智慧,同时也展现了个人的特色。

通过一个学期的集体备课,老师们认真钻研教材,自已先独立编写教案,然后给大家一起审核,老师们你一言,我一语,互相交流,积极讨论,在争议中成长了,有了收获,然后带到课堂去,自已再进行加工。通过这样的活动,老师有了更多交流的机会,提供了锻炼的平台。这就是活动中老师们成长了。大家共同的感悟是:集体备课是教学科学化的有效途径,是教师情感与情感的沟通,是教师个体思维的碰撞,是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可以说,集体备课大家收获多多,受益匪浅。

四、及时总结反思,得到提升。

这个学期快结束了,每个参与集体备课的老师进行及时总结反思,撰写了自已的案例与反思,写出了这个学期来自已集体备课中的困惑,还认真写出了自已的体会和总结。

总之,这个学期通过备课组成员的努力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今后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共同做好各项工作。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体积的概念和体积单位,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单位的大小。

能力目标动手操作,正确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并能熟练计算它们的体积。

创境激疑。

一、启发谈话,激趣引入。

合作探究。

二、学习“体积”、“体积单位”的概念。

2、出示差不多大的土豆和一个长方体石块,你知道它们哪个大吗?那你有什么办法?

演示书上的实验,得出:土豆占的空间小,石块占的空间大。

4、计量体积的大小,要用到什么呢?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请同学们自学14页中间部分。得出结论后,教师总结体积单位并板书: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5、学生汇报:

(1)常用的体积单位。

(2)拿出课前做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说说哪边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

(3)立方米是怎么规定的?老师用3根1米长的木条搭成一个互相垂直的架子,放在墙角感知1立方米的大小,并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跟1立方米差不多大。

6、摆一摆:用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摆成下图中不同形状的模型,你知道它们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见教材)得出: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三、自主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

1、猜一猜: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跟什么可能有关?

2、实践:拼摆长方体,四人一组,用不少于16块小正方体拼摆长方体,并分别记下摆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和体积。

3、小组合作:学生四人一小组操作并做好实验记录。

四、知识迁移推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最高兴的是什么?你还有什么疑惑?

作业布置33页。

8、9题板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小学数学三年级集体备课教案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估算、口算和笔算方法的活动,使学生经历理解算理的过程,以逐步掌握算法、形成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算理,体验算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理解笔算乘法的顺序与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多媒体课件、答题纸。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小红和大家一样,也是一个非常爱读书的孩子,星期天她和妈妈一起来到书店买书,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一套书12本,每本24元。)。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一个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想法出发,让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预设生:一共花多少元?

师:这也是小红正在思考的问题。(课件出示)你们能解决吗?怎样列算式?

学生列算式,师板书24×12。

师:这是一道几位数乘几位数的算式?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那像24×12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又该怎样计算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揭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理解算理,探究算法。

1、在估算的基础上口算出实际得数。

师:大约一共花了多少钱呢?你能估算一下吗?

(1)预设3种估算方法,口算出得数。

生1:把12估成10,24×10=240。

请学生思考,这个240是估大了还是小了?(小了)为什么?

学生说想法,课件演示帮助理解。

24×2=48240+48=288。

生2:把24看成20,20×12=240。

师:也是240元,这次,又少计算了哪一部分呢?

学生口算4×12=48,240+48=288。

生3:把24看成20,把12看成10,20×10=200。

课件演示20×10=200这部分,计算一共花了多少钱?还要计算哪一部分?

(2)回顾口算过程,为笔算作好铺垫。

请学生回想一下口算的过程,是怎样算出一共要付288元钱的,以这种口算方法为例,(24×10=240,24×2=48,240+48=288)请同位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

把没学过的知识转变成以前学习过的知识,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做转化。

2、笔算。

请学生结合着口算的过程,试着用竖式的形式来计算24×12=?

请学生先独立试着算一算,然后小组讨论竖式。

展示学生出现的几种竖式,全班交流、完善:

预设生1:3个竖式。

预设生2:一个竖式,有+号,240后面写0。

预设生3:一个竖式,无+号,240后面无0。

学生讨论优化竖式。(重点讨论“+”和“0”的去存问题。)。

3、梳理过程。

(1)课件演示,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先计算两本书的价格,用个位上的2和24相乘得48。接着计算10本书的价格,用十位上的1和24相乘,得到240。这个24的位置决定了它表示的是24个(十),也就是240,所以后面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最后把它们(加起来),计算的就是12本书的价格了。

【设计意图:结合着12本书,学生理解算理。动态的`课件演示,帮助学生掌握算法。】。

请同位互相说一说怎样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然后请在探究中写错竖式的学生再计算一遍。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内化的一个过程。】。

(2)师生共同板书,梳理算法,加深理解。

现在没有了书,我们再一起把这个笔算过程写在黑板上。

学生说教师板书竖式。

(3)比较优化方法。

请学生对比口算过程和笔算过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说说理由。

当我们在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时候,可以直接用口算的方法,那么在计算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时候,用竖式计算更简便一些。

三、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请同学们用竖式的形式计算14×22=43×12=。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指名说一说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题不在多,重点是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如果小红下次买18本书,每本书24元,又该怎么计算呢?请同学们课下动脑筋好好研究研究。

小学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一、指导思想:

以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扎扎实实做好新课标研究,不断提高教学理论水平。积极推进集体备课的落实,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适合学校发展的集体备课机制。

二、目标任务:

加强新课标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加强听课、评课、说课的力度,做到每课时都进行集体备课。

三、主要措施:

1、把每一单元的内容落实到人,以这位老师为主,写出教案,集体修改补形成用集体智慧形成的教学方案。

2、记录每次学习、听课、以及与外校教师交流会议的内容。

3、坚持备课组内互相听、评课制。

4、做到每节课后及时交流课堂上收获。

四、明确本学期的教学内容: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的数表示的意思,能够熟练地书100以内的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十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会用100以内数的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2、能够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一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没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盒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小学数学三年级集体备课教案

1、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验算,包括没有余数的和有余数的。

2、通过具体的问题,理解验算的方法和意义。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及意义。

1、第三题第(1)小题,学生完成;。

2、完成后校对反馈,并且说出口算的算法。

1、出示例题图,观察图中的数学信息,并结合问题1进行详细解读;。

2、如何解决第一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在学生引导下列式;。

3、计算,得到答案(鼓励口算并且说一下口算过程:“36÷3,先算3÷3=1,再算6÷3=2,是12”)。

4、如何验证计算的正确?讲述:一般而言在遇到除法验算的时候我们一般用乘法验算。谁会验算?12×3=36,并且理解一下,每一个数字在乘法中的意义,这道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5、出示一道题目64÷2并要求验算,上随堂本。注意横式上改写什么,在反馈的时候重点查。

6、在做完这两道题目之后,从乘法、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入手,引出验算的第一种情形:商×除数=被除数。(引导学生,教师不说出)。

7、快速口算55÷5并且验算,学生说。

8、完成第三题第(2)小题的口算,并且说说为什么能算的这么快。

1、接着出示问题,65元可以买多少块冰淇淋,还剩多少元?

2、学生列出算式,得到答案,这回要求学生自己检查横式,看看有没有错误。

3、你会验算吗?分两步进行,先从意义出发,理解21×3=63(元)表示的意义是买冰淇淋花去的钱,再加上剩下的2元才是一共得钱;再用竖式表示理解: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运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甄别,完成第一题的题目,回答问题的模式:“96是第二行的积,32是第一行的商,第二行和第一行可以用来互相验算”

5、你能根据我的算式再说出一组像这样的式子吗?

58÷5=11……3。

1、完成第二题的剩下一题,并且请学生板演;。

2、关注竖式中验算的部分,并且说清楚所用的原理是: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要重点训练学生说)。

2、课堂作业:补充p2。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一、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规程》和《纲要》为依据,研究制订好各类教育教学计划。

二、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吸收新的知识,指导教育教学。

三、深入钻研教材,结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备好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按时按要求制订好系列计划,如: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等,每周写一篇以上的观察记录和案例反思。每周星期五上午准时将下周计划和笔记交分管领导审阅。

五、备课时间除做案头工作外,还必须制作教育活动所需的各种教具、学具,准备提供各种玩具、材料。

六、坚持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教师每天上午8:10准时到备课室备课,下午夏季14:00;冬季13:40准时到备课室备课,不得迟到。

七、备课时不得外出或闲谈,不做与备课无关的事情。如有事需向园领导请假,经同意后方可离开。

八、鼓励改革、创新,每学期进行一次评比,对设计新颖、富有创造性的计划、笔记、教案、教育活动设计、案例反思等予以奖励。

九、组织相互听课、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每学期组织相互听课不少于20次,并认真做好记录和评议工作。

十、园长每学期必须有针对性地下班听课20次以上,教学主任下班听课40—64次以上,做好听课记录,及时进行评议,肯定成绩,找出差距,提出建议。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从踏上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道路到现在,一路走,一路学,在摸索实践的过程中,有困惑也有收获。

小学语文主题学习下的单元整合式集体备课以年级学科备课组为单位,全面阅读单元教材和配套丛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依据课程标准,明确单元教学主题和单元教学目标。充分研究课本和丛书选文的不同特点,进行适当的重组与整合,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单元教学所需课型和课时,描绘出单元整体教学主线。接下来就是确定整体与部分间的内在联系,立足在单元整体的高度上,确定每一课型要进行哪些内容的学习,教学目标与单元总目标之间的关系,使各个课型和每个课时的教学能够前后照应,形成有递进关系的单元课型链。最后,就是精化每一个课时教学设计,理清每课时要承担单元目标中的哪些子目标,将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删繁就简,注重一课一得,避免单篇授课时的“面面俱到又面面得不到”的弊端。

开学前,我参加了语文主题学习下的单元整合式集体备课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博采众长,对整单元的教材进行深层次解读。

活动一:素读文本,整合内容。

活动二:查阅资料,补充归纳。

活动一:确定单元教学主线,制定单元目标;

活动三:确定主题(内容情感主题和语言文字运用主题);

活动六:设计每课时的教学流程(重点考虑用什么样的形式来开展教学,让孩子能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当中,还能够落实预设目标。)。

通过实践发现,语文主题学习下的单元整合式集体备课模式从整体入手,解读单元教学内容,首先明确了“教什么”,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有针对性,能够做到一课一得,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另外,抓住每篇教材与单元教学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具有递进关系和读写结合序列的课型链,实现了课本与丛书内容整合,有效地提高单元整体教学效果。同时,在设计每一课时教学流程时整合教学方式,给学生学习空间,培养学生预习、自学、讨论、展示等方面的能力。

单元整合式集体备课模式改变过去教师“闭门造车”“单打独斗”的备课方式,大家群策群力,将个人的智慧和特点展现出来,组内人员取人所长、补己之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能将教学过程中反馈来的信息及时处理,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完善教案,改进教法,在互动中提高了工作效率,营造了团结、合作、探究的教研氛围。每位备课教师能够做到胸中有丘壑,对每一教学环节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有的放矢,加快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

在单元课文学完后,教师会引导学生回首学习历程,通过比较、讨论、归纳等方法整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突出重点,强化单元目标,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使学生获得整体性的认识,融会贯通,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并带着成功的学习体验,浓厚的求知乐趣,积极投身到下一单元的学习中去。

单元整合式集体备课,与师与生与课堂教学都有益有效,让我们携手共进,撑着单元整合式集体备课的长篙,向着语文主题学习更深处漫溯!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白话文整理的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教案优秀9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从踏上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道路到现在,一路走,一路学,在摸索实践的过程中,有困惑也有收获。

小学语文主题学习下的单元整合式集体备课以年级学科备课组为单位,全面阅读单元教材和配套丛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依据课程标准,明确单元教学主题和单元教学目标。充分研究课本和丛书选文的不同特点,进行适当的重组与整合,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单元教学所需课型和课时,描绘出单元整体教学主线。接下来就是确定整体与部分间的内在联系,立足在单元整体的高度上,确定每一课型要进行哪些内容的学习,教学目标与单元总目标之间的关系,使各个课型和每个课时的教学能够前后照应,形成有递进关系的单元课型链。最后,就是精化每一个课时教学设计,理清每课时要承担单元目标中的哪些子目标,将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删繁就简,注重一课一得,避免单篇授课时的“面面俱到又面面得不到”的弊端。

开学前,我参加了语文主题学习下的单元整合式集体备课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博采众长,对整单元的教材进行深层次解读。

活动一:素读文本,整合内容。

活动二:查阅资料,补充归纳。

活动一:确定单元教学主线,制定单元目标;

活动三:确定主题(内容情感主题和语言文字运用主题);

活动六:设计每课时的教学流程(重点考虑用什么样的形式来开展教学,让孩子能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当中,还能够落实预设目标。)。

通过实践发现,语文主题学习下的单元整合式集体备课模式从整体入手,解读单元教学内容,首先明确了“教什么”,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有针对性,能够做到一课一得,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另外,抓住每篇教材与单元教学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具有递进关系和读写结合序列的课型链,实现了课本与丛书内容整合,有效地提高单元整体教学效果。同时,在设计每一课时教学流程时整合教学方式,给学生学习空间,培养学生预习、自学、讨论、展示等方面的能力。

单元整合式集体备课模式改变过去教师“闭门造车”“单打独斗”的备课方式,大家群策群力,将个人的智慧和特点展现出来,组内人员取人所长、补己之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能将教学过程中反馈来的信息及时处理,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完善教案,改进教法,在互动中提高了工作效率,营造了团结、合作、探究的教研氛围。每位备课教师能够做到胸中有丘壑,对每一教学环节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有的放矢,加快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

在单元课文学完后,教师会引导学生回首学习历程,通过比较、讨论、归纳等方法整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突出重点,强化单元目标,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使学生获得整体性的认识,融会贯通,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并带着成功的学习体验,浓厚的求知乐趣,积极投身到下一单元的学习中去。

单元整合式集体备课,与师与生与课堂教学都有益有效,让我们携手共进,撑着单元整合式集体备课的长篙,向着语文主题学习更深处漫溯!

1、备课,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教师的职责和应遵守的规则。因而,作为一名教师不能不知道如何备课,不能不研究备课艺术。

2、为使教学工作获得成功,教师必须认真、充分、精心地准备。有经验的教师都懂得:即使备课,有时还教得不成功,不备课就更无把握。因此,备课是教学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讲什么?怎样讲?事先都要周密考虑,精心设计。

3、备教材。教材,包括教科书、参考资料、等,它是教学大纲的充实和展开,它反映了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把学科的整体和各部分的教学目标反映得更加清晰;有了教材,教师对教学大纲的精神更易领会,学生对教学内容更易掌握。

4、了解学生首先要考虑学生的想法,熟悉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其次,要了解班级情况,如班风等;再次,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

新学年,新起点。本学期,语文教研组将在教科处、教学处的领导下,依据我校“教育质量提升年”实施方案,以全面推行语文高效课堂为主题,以语文校本研修工作为主线,围绕“新高考聚焦xx”,突出特色语文教研,积极探索提升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现将本学期工作安排如下:

以新课标和xx年考纲为动向,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抓手,加强语文学科教学研究及我校语文学情分析,争取在打造语文高效课堂、深化校本研修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从而不断提高我校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终身学习和特色发展奠定基础。

1、教研组树立长期学习的观念,坚持用较新的理论和课例引导本组教师教学、教研行为,切实提高本组教师说课、讲课、评课水平。以学习、贯彻《新课程标准》、《教师报》、《中学语文教参》、xx年考纲为出发点,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充分利用教研会、主题研讨活动,推进课堂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我校语文教学质量。

2、抓好“教学常规”的学习和实施,努力提高教学效益,保证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本学期教学常规将以促进高效课堂教学为中心,配合教科处通过主题研讨月、导学案评比、导学案交流等形式,推进导学案在本组的高效编写和广泛使用,促进本组导学案与教案合一。

3、加强备课组工作管理,落实集体备课环节,稳步提高教学质量。高一、高二备课组要根据学段特点及学情,认真分析教材,统一认识,积极探讨课例,并做好讨论记录,然后分工备好教案、导学案,认真修改,直至将它转化为自己的认识。高三备课组要及时捕捉xx年高考信息,抓好提分点,夯实一轮复习基础,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测、考前适应性训练,稳步提升xx高考成绩。

4。借助“优课”评比活动、同课异构活动,继续探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要按照《富县高级中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及相关制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案为主导,高效有序地开展小组合作,合理而科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讲精点,善于发现课堂闪光点,及时鼓励学生质疑探究,实现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5。抓好语文阅读课的有效性引导及管理,通过布置阅读任务,促进学生有目的地诵读;开展“文化经典进课堂”,利用晨读、晚点名时间,引导学生诵读经典,积累素材,提升人生境界;抓好每日练字活动,强化学生练字意识,有效促进学生书写水平的提高。

6、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督促本组青蓝工程结对子活动有效开展,“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促进语文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

7、有效指导学生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以文学社为引导,以各班语文科代表为核心,指导各班文学小组活动,指定指导教师,互相切磋,推出一批文学青年;规范文学社管理,优化文学社机构,定期召开文学社成员会议,策划文学活动,出好手抄报、办好《鄜州月》杂志,为学生学好文学、用好文学打造平台;办好经典诵读比赛,通过活动,提高学生诵读水平,陶冶学生诗歌情操,在实践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8、抓好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及课本基础知识梳理工作。积极关注xx年高考动态,加强校际交流,合理安排一轮复习进度,突出复习备考效果。以高三备课组为依托,加强备考训练,科学总结得失,及时查漏补缺,突出实效,为xx年语文高考成绩稳步提升奠定基础。

在一段的实际教学生活后,备这一环节让我颇有感触。

作为一名教师,要上好一堂,教案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这一过程称之为备。备包括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过程等,但因为一些日常琐碎的事情占据了教师大部分时间,实际上的备就等同于写教案了。教师平时在学校上、改作业、参与一些活动等等,已占去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思考的时间少之又少,然而为了应付学校或上级的检查,教师按固定的格式填写好教案本上的内容,工整的书写上去,这样教师们大部分的时间用于了“书写教案”,然而这样精工细写的教案等检查后便放进了抽屉,上前教师还得重新备,这样的备造成了备与上的分离现象,这样备便成了一种摆设,这样的备是事倍功半的。

一节是否有效果,不只在于学生方面,老师也是十分重要的。对教材的充分理解,然后备好一节,上前的教具学具的准备,对教案的熟悉,都是必不可少的。到了上的时候,老师良好的教学素质,对堂的掌握,教学中练习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有没有考虑到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做到每一次练习都有明确的目标,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最终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所以,我觉得备这一个环节,是上有效的前提。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备。相反,有效的教学对备的要求是很高的。备要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差异和为每个学生提供积极活动的条,能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交流活动提供条,能促使堂变成活跃、有趣,有效的堂。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改变传统的备模式,让备真正服务于堂教学。

所以教师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为备打好基础。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去读、去感悟、去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精神和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活动的线索,分析教材所体现的思想、方法,这样才能体会教材蕴含的教学理念,备出高质量的教案。而不只是表面上去,分裂的去备。

我校从20xx年9月开学以来,每周三下午,数学组教师就会进行集体备课。通过集体备课活动使得数学教师受益匪浅,在一次又一次的集体备课,为每位数学教师指明了教学方向,使得我们对新课程理念有了全面的理解。

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的利用好课本中的教学情景,将课本数学变为生活数学,尽量创设生活化的的课堂情境,这样将抽象的数学具体化和生活化,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是孤立于书本之上的,它是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

当看到老教师谈及分析教材,分析学生不同的特点时的那种面面俱到,无微不至时,我真的感觉到差距的遥远,老教师的精神也使深深的敬佩,为我们年轻教师做了好榜样,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听着大家的发言和讨论,我认为教师在上课前要对教材理解得足够深刻,才能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比如三年级的孩子若没有明确的分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就比较混乱;若有分工,也不会听从组长的布置,在小组争抢着分担每个角色。这种情况教师要制定一个可行方案,完成教学任务。在小组合作前先让学生充分的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分工要合理,每个组员都要有事情做。教师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小组间引入竞争意识,看哪个小组合作学习得好,及时搞好对小组的评价。当然还有很多小组合作学习的对策还需要我们的实践和探究。

总之,学校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无论在备课方法,还是课堂教学中都有很大的帮助。

学期即将结束,在这个学期中,我们初一数学备课组,在教研组的领导下,开展有计划、有步骤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的来说,我们是在扎实做好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围绕如何在新课程教学中体现新理念,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如何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猜想、分析论证;如何既要重视学习结果,更要重视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如何在教学中大胆创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等等来开展工作。我们发挥集体智慧,群策群力,积极探索。较好地完成了初一级的数学教学任务。现将一学期的工作简单回顾如下:

本学期我们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树立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做到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为了学生,这样才能在工作中有动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工作中尽心尽责。

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没有严格的要求,对自己放松管理,只能使工作受损失,使个人退步落伍。值得骄傲的是连滩中学一向就有良好的校风,全体教职工都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我们备课组全体成员在这种良好校风的熏陶下,做到了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事请假,从而在时间上、制度上保证自己围着教学工作转。

(1)教学计划:本学期我们按照进度完成了七年级数学教学应完成的任务,把七年级数学的教学任务都完美的完成,并做了很多辅导工作。

(2)教学措施:经过学校同意,为每个同学定了一本学习辅导用书,并配备相关的试卷,我们充分予以利用。每单元结束后我们都进行过关检测,及时查漏补缺。对于差生,我们分头进行补差活动,努力使他们能够顺利通过考试。

(3)课堂教学:备课组成员认真备课、上课;每个人都按照学校的要求,课后辅导和批改作业都很认真,试卷讲评及考后的检查落实工作做的也很细致,使信息的反馈及时到位,能够将教学工作调整到最好的状态。

(4)教学效果:备课组全体成员都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对教学工作满腔热忱,精益求精;对学生的提问总是晦人不倦,富有耐心。这一点可以从平时学生的意见和学校组织的评教活动中反映出来,学生对数学课的总体评价还是满意的。本学期七年级共进行了三次大型的考试,学校组织的期中考试和期末的全县统考,还有两次月考。还有一次学校组织的竞赛。备课组积极参与出卷、审卷、考后阅卷及成绩登统等工作,而且做的非常认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备课组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想、新理念,坚定搞教改信念,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与教学改革同步合拍,认真体现现代教育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从本学科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怎样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发展智力。

(2)备课组认真配合学校的教学改革,积极参与“两课两反思“的活动。通过相互听课,取长补短。使自己对教学工作进行对比和反思,进而改进。

(3)每星期三进行备课组活动,讨论教材教法。做到进度一样,习题一样,参考资料一样。全组同志都把精力用在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如何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数学成绩上。

一、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规程》和《纲要》为依据,研究制订好各类教育教学计划。

二、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吸收新的知识,指导教育教学。

三、深入钻研教材,结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备好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按时按要求制订好系列计划,如: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等,每周写一篇以上的观察记录和案例反思。每周星期五上午准时将下周计划和笔记交分管领导审阅。

五、备课时间除做案头工作外,还必须制作教育活动所需的各种教具、学具,准备提供各种玩具、材料。

六、坚持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教师每天上午8:10准时到备课室备课,下午夏季14:00;冬季13:40准时到备课室备课,不得迟到。

七、备课时不得外出或闲谈,不做与备课无关的事情。如有事需向园领导请假,经同意后方可离开。

八、鼓励改革、创新,每学期进行一次评比,对设计新颖、富有创造性的计划、笔记、教案、教育活动设计、案例反思等予以奖励。

九、组织相互听课、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每学期组织相互听课不少于20次,并认真做好记录和评议工作。

十、园长每学期必须有针对性地下班听课20次以上,教学主任下班听课40—64次以上,做好听课记录,及时进行评议,肯定成绩,找出差距,提出建议。

在我的眼中,教师的三尺讲台一直是神圣的地方,也是每位为人师者的战场,一位真正的将军打退敌人需要勇敢与机智,而身为教师在专属于我们的战场上需要准备的则是知识和教法,个人认为一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就体现在我们的备课的过程。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正所谓“有备而来,有备无患”,只有课前的精心预设,才有可能在课堂上实现精彩的生成,课堂教学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连续性,事前必须作充分的准备,否则就不能取得理想的结果。我想强调的是备课不等于背课,备课的含义比背课要广泛的多,备课包含着教师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水平,也包含着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备课不仅仅是备知识还要备学生,通过指导老师的介绍,我了解到我所带的班级孩子们的知识层面还不是很宽泛,基础知识也比较薄弱,那么我在备课的过程中尽可能的把知识通俗化,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由于生物学科本身的特殊性和趣味性,生物的内容大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很多的知识我们都可以联系到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以此来举例更是方便于学生的理解,同时在情感上也可以更好的升华,再者我们可以对一些知识采取技巧性的解读,比如说缺乏维生素a容易患干眼症、夜盲症,那我们在讲解的时候就可以这样举例,把a平放,画出一个类似于眼睛的模样,所以当学生们看到a的时候就会第一时间想到眼睛,也就自然而然的联想到了干眼症、夜盲症,这样既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标,同时也为课堂增加了趣味性,吸引了同学们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只有对教材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经过深思熟虑,了然于胸,才能把课讲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初次登上讲台,我们的内心总会忐忑不安,不知所措,害怕自己的课堂不能吸引到同学们,害怕自己所讲的知识点不甚透彻,学生们无法理解……此时备好课则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为我们勇敢的走上讲台起到一个强而有力的支持。而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要以严格落实课程标准要求为目标,全面落实“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现代教育理念。教无止境,备课也无止境,必须精益求精,坚持不懈。

备课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技能,为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对教师备课实行动态的管理,根据教师的不同发展层次,将教师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实行分层备课。

1、第一个层次的教师:教研组长、8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和高级职称的教师可备简案。

教按一日活动板块进行备课,要突出教学活动的指导和关注重点,突出对教育对象的分析,对教学效果的分析和反思以及在反思基础上的调整。要求:每大周必须有两次以上的教学反思。

2、第二个层次的教师:教龄五年以上,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

在熟悉备课的基本要求后,可以按一日活动的板块进行备课。突出教师的指导和关注重点,强调教师的反思。要求:每周有三次以上的教育反思。

3、第三个层次的教师:新分入园、教龄三年以内,调入本园一年以内的教师。

要求:根据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流程备详案,坚持每天写教育反思。

4、具体要求:能科学地使用参考资料,细化活动过程,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风格;要以幼儿主动学习为主,教玩具材料要丰富,数量适宜,种类多样;活动的空间要尽量拓宽、发展、延伸,并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发展;环境布置要与教育活动有关,注意幼儿的参与性;教师一定要写详案,环节要细节化,字迹书面做到工正整齐,统一用黑色笔书写;反思要写真情实感,针对性强;同时,要注重学科间的联系。每位教师每主题中必须自己备一课时详细规范的教案,并在期末推荐2~3份自认为最优秀的自备教案,教务处将优秀教案打印成册,作为幼儿园教学工作的重要资料。

5、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每大周至少参与一次集体讨论,共同备课。每学期结束后教师集中备课(编写下学期的课程进度、教学计划)。

6、提早备好三天的半日活动,每大周返校的第二天上午9:00前上交备课本。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第四单元备课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1—20各数来表示。

3、比较大小:可以根据数的顺序比较,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或者利用数的组成进行比较。

4、11—20各数的组成: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由2个十组成的。

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15。

5、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6、11—20各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20的读法,20读作:二十。

7、写数:写数时,对照数位写,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就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8、十加几、十几加几与相应的减法。

(1)、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

(2)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也可以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再加整十数。

(3)加减法的各部分名称:

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

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

9、解决问题。

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也可以用画图法。还可以用计算法(用大数减小数再减1的方法来计算)。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点。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读数、写数的方法: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2、单数:个位上是1,3,5,7,9的自然数。

3、双数:个位上是0,2,4,6,8的自然数(0除外)。

4、整十数:个位上是0的自然数(0除外)。

5、5个十,5个一,组成起来是55。(十位上的5表示5个十,个位上的5表示5个一。)。

读作:五十五(写语文汉字)写作:55(写数学字)。

6、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一、十、百是计数单位。要写汉字)。

数的组成:(注意不同的问法)。

例:68是由6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68是由8个一和6个十组成的。

68里面有(6)个十和(8)个一,有(68)个一。

68十位上的数是6,表示6个十(写汉字),个位上的数是8,表示8个一(写汉字)。

7、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哪位数大它就大。如果十位相同,再看个位,哪位数大它就大。(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8、当两个数量相差很大时可以用“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当两个数量相差不大时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来描述。

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1。

一年级数学轻松学习好方法。

1、列条件。

找出课本中的一道例题,将例题的已知条件和求解求证一一列出;。

2、做题。

把题目做出来;。

3、检查。

检查自己的答案是否有错误;。

4、订正。

根据题目的答案订正自己做的题目;。

5、做对。

把题目做对;。

6、节奏。

找出做题目的节奏感,分几大步?

7、小结。

这个题目考什么?

8、改变。

对知识点的条件或结论做出改变,重新出题;。

9、解题。

每做一种改变就是一个新的题目,解出来;。

10、整理。

整理出一个知识点的所有题目类型。

一个题目按照这十个步骤做下来,学习效果会明显改善。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第四单元备课

数学备课(实验稿)。

教学内容十几减8、7的退位减法课型新授。

课前准备课件课时1。

教材前后联系前置基础:十几减9。

后续知识:十几减6、5、4。

核心知识点破十法求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1、结合情境图,学会十几减8、7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够说出十几减8、7的算法、算理。

教师提出的核心问题1、15-8用小棒摆一摆、想一想,你打算怎样计算?

2、先算:10-8=2,2+5=72为什么要加上5?

渗透的思想方法。

学生主要的训练点破十法求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

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出示主题图。看一看,运动会上举行正在什么比赛呢?说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这四句话可以归纳一下吗?

生:女生有15人,分两组比赛,第一组有8人。

男生有13人,也分两组比赛,第一自有7人。

生:女生第二组有几人?

男生第二组有几人?(板书)。

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1、学生思考、列式。

板书:15-8=。

师:可以用小棒摆一摆、想一想,你打算怎样计算?再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

2、全班交流计算方法。

生1:可以用想加算减。8+7=15,所以15-8=7。

生2:破十法。15分成10和5,10-8=2,2+5=7。

生3:连减法。15-5=10,10-3=7。

师:刚才同学们用了不同的方法,都动了脑筋。第一个同学用了想加算减法;第二个同学用了“破十法”,第三个同学用了练减法,第四个同学用了多减再补法。

3、重点“破十法”

哪种方法好理解呢?好,破十法比较好理解,我们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这个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根据破十法的过程板书出来。学生说熟练。

15-8=先算:10-8=2,再算2+5=7。

4、练习“破十法”

13-7=先算:10-7=3,3+3=6。

三、小结方法,总结提升。

教师小结:观察今天学习的减法是什么样的减法呢?(十几减8、7,板书),我们要学会用破十法解决,其余的方法也可以用,但是破十法要掌握。

四、自主练习巩固方法。

1、第1题:计算。

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想加算减法。

2、第2题:看图计算,体会减法的含义,正确计算,说算理。

3、第3题,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启发学生观察,发现被减数变大,减数不变,差也变大,并且和被减数变化的幅度一样。

五、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师:今天我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十几减8、7的退位减法。

15-8=7。

想加算减。8+7=15,所以15-8=7。

破十法:15分成10和5,10-8=2,2+5=7。

连减法:15-5=10,10-3=7。

教学效果(教师做自我评价)。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41。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理解周长的含义.

2、在头脑中能够建立起周长的概念,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以及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3、通过探究合作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作业纸。

每个小组操作材料:树叶图片各一张,红线一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月牙形图形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周长。

1、看一看,感知边线、一周的意义。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跑步比赛吗?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到蚂蚁王国的跑步比赛现场,去看看蚂蚁的跑步比赛。

(播放课件:蚂蚁王国跑步比赛。一号蚂蚁沿着枫树树叶的边线跑完一周回到起点,小猴裁判示意顺利通过。接下来是二号蚂蚁沿着银杏树树叶的边线跑完一周回到起点,小猴裁判也示意顺利通过。)。

(2)你们看到了什么?一号蚂蚁、二号蚂蚁它们是怎么跑的?(引导学生得出边线、一周的概念;板书:边线、一周)。

(3)树叶的边线在哪里?教师拿出树叶图片请两位同学上台指一指。

(4)请同学们继续看课件(播放课件:三号蚂蚁出场了,它从起点开始沿着树叶的边线只跑了一半就停了,小猴裁判示意犯规)。

(5)三号蚂蚁是怎么犯规的`?(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三号蚂蚁没有沿树叶边线跑完一周)。

谁愿意当当三号蚂蚁跑一跑,让它能顺利通过!(指两位同学到黑板上用树叶图片指一指、说一说,以巩固一周的概念)。

(6)揭示课题。

从起点开始,沿着树叶的边线跑完树叶的一周又回到起点,树叶这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周长。(板书:周长)。

2、描一描,感知树叶周长的意义(1)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三号蚂蚁比赛的场地,(教师拿出三号蚂蚁比赛的树叶图片)老师给每个同学们也准备了一张树叶图片,请同学们拿出树叶图片并在白纸上描出它的周长(指名一位同学在实物展示台上描)。

(2)议一议,感知起点。

你们的起点在哪里?(引导学生得出边线上任何地方都可作为起点)。

(3)归纳描树叶周长的方法和树叶的周长。

刚才我们描了树叶的周长,说说你是怎样描的?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描树叶的周长起点可以不同,但相同的是都要沿着树叶的边线描完树叶的一周,又回到起点,这样描出的都是树叶的周长)。

二、贴近生活,体验物体的周长。

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

(1)树叶的周长,同学们都知道了,那么桌面的周长在哪里?请同学们确定好起点摸一摸桌面的周长。

(2)你还能从我们的身边找到其它物体表面的周长吗?请你先找一找、摸一摸,再和同桌说一说。

(3)汇报交流。

三、动手操作、认识并计算图形的周长。

1、想一想。

(1)刚才同学们找到黑板的面、桌子的面,在数学中我们把它叫做什么图形?(教师在黑板上贴上长方形)。

我们还学过哪些图形?(教师在黑板上贴上正方形、三角形等)。

(2)谁来说说怎么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周长。

(3)师:如果是圆形、月牙形这样的图形呢?怎么求它们的周长。

2、小组合作,探索图形的周长。

每个小组选择3-4个图形进行探究,并将结果填入记录表中。

3、汇报交流:你是用什么办法量出周长的?

四、总结评价。

回顾这节课,评价一下自己,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科书第63页例1及“做一做”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在计算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书写工整、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及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具准备】课件。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科书第63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书写工整、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及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启动数学列车——复习铺垫。

1、口算(指名说得数并说出怎样口算的)。

30×40=80×30=900×10=60×70=。

21×20=88×10=13×30=32×20=。

2、笔算:

24×3=38×2=。

同学们乘坐数学列车的方式吸引孩子,让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完成准备题。』。

二、进入儿童乐园——探究新知。

1、出示课本63页例1的情境图。

(1)学生观察:你收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

(2)要算一共付多少钱,该怎么列式呢?(2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2、揭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3、分小组讨论,尝试计算。

4、全班交流,整理算法。

6、生尝试用笔算方法计算。

7、师生共同分析24乘12的笔算方法。

说明:在把两个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方便,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边说边把0擦去。

8、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1)相同数位要对齐;。

(3)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回顾反思。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关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你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四、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十五第1、2题。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的计划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预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分析理解,拓展教学思路。“集体备课”必须立足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要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要求:

“集体备课”离不开教师的全员参与和共同研讨,他要求同科或相关学科的教师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相互讨论、集体研究等形式制定出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执教者还要再次进行归纳、提升和再创造,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适应自己学生的学情。使教学过程真正达到最优化,既发展了学生,又成长了教师。

2、实施步骤:

(1)“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是:个人粗备――集体备课――个人细备。备课组要实行双周集体备课。每单元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

(2)中心发言人在“集体备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和大纲,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集体备课”时详细介绍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单元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材重点难点,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每课课时分配,作业与练习配备,教学方法的设想等。

(3)组内每位教师要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各抒已见,充分讨论,统一认识,实行教学上的“五统一”。活动结束后,备课组员要认真做好活动记录。

(4)“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是:“三定”、“五统一”,同时注意搞好“五备”,钻透“五点”、优化“两法”、精选“两题。

三定:定单元集体备课课题,定中心发言人,定单元教学进度。

五统一:统一单元教学目的,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作业布置和三维训练,统一单元评价测试。

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学手段、备教法、备学法。

五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

两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两题: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

3、“集体备课”时,除中心发言人作主题发言外,其他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教学设想并阐述理论依据,经过“争鸣”,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和实施教案。各位科任教师在这一教案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实施、总结和反思,最终形成对某一教学内容的最优秀的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点,理解并掌握解题思路。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通过鼓励性的情感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并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教学难点:

懂得要解决最后问题必须先找出隐藏的中间条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桃园参观,你们想去吗?(课件演示)。

今年的桃子大丰收啊!这里有4筐桃子,每筐有6个,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谁会算一算?(学生口答,说一说怎样想的?)。

如果第一棵树上有80个桃子,第二棵树上有60个桃子,两棵树上一共有多少个?

谁会列式解答?学生口答并说一说怎样想的?

二、探索新知。

(1)你们真了不起,遇到的两个问题都解决了。我们一起去看看猴妈妈和猴宝宝在桃园遇到了什么问题想请你们帮忙。

媒体演示例题。

(2)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大猴:3筐,每筐12个。

小猴:6个。

你能根据两只猴子的采桃情况提出问题吗?

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出来,再引导学生先解决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

(3)怎样求出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

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123=36(个)。

36+6=42(个)。

你先算的什么?你是怎样想到先算大猴采了多少个的?

教师归纳:有的同学这样想:要求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就要把大猴采的个数和小猴采的个数合起来,可题目上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大猴采了多少个,所以必须要先求出大猴采了多少个,然后把大猴采的.个数加上小猴采的个数。这是从问题想起。还有同学是从条件想起,根据大猴采3筐,每筐12个,就能先算出大猴采了多少个,再把大猴采的个数和小猴采的个数合并起来,就是两只猴一共采的个数。这两种想法都很好。

我们在解决问题后要写出完整的答语。教师板书答语。

(4)教学试一试。

刚才有同学还提了一个问题,你会解答吗?

先在本子上独立解答再同桌互相说说先算什么?

指明汇报,板书算式。提问:要求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个?要先算什么?

比较:在解决例题和试一试这两个问题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相同的是两题都用两步计算,而且第一步都是要先算出大猴采了多少个?这一步都是用乘法算的。不同的是,第1题求两只猴一个采了多少个?所以第二步用加法计算,而第2题求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个?所以第二步用减法计算。

三、拓展练习。

(1)参观了桃园后我们再去森林公园看看,进公园先买票。我们来算算一共要多少元?(媒体出示条件和问题)。

谁说说这题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要求一共有多少元先要算出什么?

学生列式解答。指名汇报,说一说152表示什么意思?提醒做完后别忘了写答语。

(2)我们进公园去。这里有2个小朋友在浇树呢!这里又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呢?你会做吗?在自己的本子上做一做。

学生独立解答后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我们继续参观森林公园,看,眼前又出现了什么?根据这些条件你会提哪些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问题,再让学生分别解答。

解决这两个问题分别是怎样想的?都要先算什么?

四、全课总结。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