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模板18篇)

时间:2023-11-24 22:03:16 作者:笔尘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模板18篇)

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活动安排。这里有一些备受好评的六年级教案示例,希望能对大家的备课工作有所帮助。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3、导入课题:

我们以前学过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今天我们就在这些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研究。(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1、教学例3比的基本性质。

(4)师:你觉得哪些词语比较重要?0除外你怎样理解得?

2、教学例4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我们以前学过最简分数,想一想:什么叫做最简分数?最简单的整数比就是比的前项、后项是互质数,像9∶8就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出示: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12:18(2)(3)1、8:0、09

(1)让学生试做第(1)题

师:你是怎么做的?6和12、18有着怎样的关系?

引导学生小结出整数比化简的方法:用比的前后项分别除以它们的公约数,使比的前后项是互质数。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小学六年级数学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程序设计、”两个方面来说课。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的内容。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除法、分数等的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教学内容的第三个单元。而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属于概念教学,是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同学学好这部分知识,不只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六年级同学的实际水平,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让同学概括、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2)认识比例的各局部名称。

(3)学会用比例的意义或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3、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4、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依照同学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同学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同学在“计算——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二、说程序设计。

课堂教学是同学学习数学知识的获得,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我设计了如下的优秀教案。

(一)复习导入。

让同学根据所给信息写出四个比。目的就是为新授进行铺垫,搭建脚手架,同时也为同学后面区分比例和比打下基础。

(二)教学新课。

第一部分:先出示几个比,让同学计算它们的比值,然后通过观察、比较,给这些比分类。通过同学自身的观察、发现,根据比值是否相等来分类。接着追问:“两个比的比值相等,那他们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呢?”是让同学深刻地了解到,只要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就可以说两个比相等。运用黑板上的几个比例式,告诉同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另外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观察,在一个比例中,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给同学直观的印象,然后列举几个例子,让同学对比观察,引导同学认识比例的外项和内项以及他们之间的一些特点,并适时组织练习。

第二部分:在认识比例的各局部名称后,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让他们自身说说比例里各局部的名称。通过观察讨论总结出比例的'基本性质: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揭示比例的基本性质时,我先让同学计算,然后观察发现规律,进一步验证规律,最后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巩固练习小学数学。

在巩固练习环节中,第1题是用2,3,4,6四个数组成比例,是对基本概念的巩固。第2题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比例,这里需要从同学逆向思维的角度去解决问题。第3题是拓展题,让同学根据当前所学的知识猜数,一方面巩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知识,另一方面,为下节课“解比例”做铺垫: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假如知道了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另外一项,这是下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解比例”。最后通过例题和练习进行巩固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最后我进行了课堂总结,让学生自己归纳: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惑?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在一堂课结束之前,我还安排了一定的作业时间,既当堂检查了教学效果,又减轻了学生的课后负担,并在作业时,我进行了个别辅导,让后进生能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学习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地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力争使每一节数学课都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最后我忠心希望各位领导、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课本第57页的内容及例1,完成做一做题和练习十四的第5~9题。

使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一、复习。

1.除法中的商不变规律是什么?

2.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3.比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4.比与分数有什么关系?

二、新授。

1.教学比的基本性质。

我们刚才复习了除法中商不变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又知道比和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比的前项也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

问:在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

引导学生得出: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这就是比的基本性质。

问:为什么这里要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不能是0?(因为如果乘以0,比的后项就变成了0,没有意义。且0不能作除数,更不能同时除以0)

2.教学化简比。

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小学六年级《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

1、知识与技能:认识比例,知道比例的的内项和外项,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能力,经历认识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国旗中隐含的数学规律,丰富关于国旗的知识,培养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的情感。

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和应用意义,会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学生思考回答(挖掘学生生活经验)。

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说明同学们平时认真观察,是个有心人。

二、引导探究,自主建构。

活动一:探究比例的意义。

1、你了解到哪些关于国旗大小的知识?

学生交流,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机会。

(1)猜测。

预设:

生1、长和宽的比值相等;

生2、宽和长的比值相等。

(2)小组验证。

每个小组任选两种规格国旗,验证一下每种国旗长和宽之间存在的规律。

(3)展示交流小组验证结果,学生到黑板前板书得出结论。

预设:每种国旗的长和宽的比都是3:2,他们的比值相等。

每种国旗的宽和长的比是2:3,他们的比值相等。

怎么判断两个比是不是成比例?

试一试,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2:3和6:94:2和28:405:2和10:420:5和1:4。

2、小组内验证猜测结果。

3、展示验证猜测情况。得出结论,

预设: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相乘的积就等于两个内项相乘的得数”。

“在比例里,把两个外项乘起来,再把两个内项乘起来,它们的得数是一样的”。

教师归纳总结。

同学们说得对,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谁能用分数形式表示以上比例?怎样求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的积呢?(分子和分母交叉相乘)。

三、强化训练、应用拓展。

同学们学习了比例的意义与性质,那么能利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吗?

1、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6:9和9:12。

(2)1/2:1/5和5/8:1/4。

(3)1、4:2和7:10。

(4)0、5:0、2和10:4。

2、判断。

(1)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0、6:1、6与3:4能组成比例()。

(3)如果4a=5b,那么a:b=4:5()。

3、填空。

5:2=80:()。

2:7=():5。

1、2:2、5=():4。

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6,另一个内项是()。

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是12,其中一个外项是2、4,另一个外项是()。

4、写出比值是5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

5、根据3a=5b把能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四、自主反思、深入体验。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小学六年级数学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xx小学的教师。我说课的题目是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下面我给大家汇报一下我的基本设想: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学习评价五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

1、说课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比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比的知识”的深化,是后面学习解比例知识的基础。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进行正、反比例教学的关键,是利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先决条件。

3、教学目标的确定:通过以上分析,我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意图,确立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掌握判定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的一般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与已学知识的联系运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得以延伸。

2、通过教学引导,培养学生发现规律、运用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教学中采用引导学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探究式的学习态度。

2、通过游戏锻炼学生思维反应能力,并培养其合作精神。

3、通过分组竞技的方式,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

4、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重难点定为:重点: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学会用两种方法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并能正确的组成比例5、教学准备:为了教学信息的直观呈现,我选择了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与学法。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比的知识,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观察、探索、归纳的能力。因此,我采用了“自主探究”“阅读自学”

的教学模式,教学中贯彻自主性原则,重视学生学习和探索过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组织、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允许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不同的理解和体验,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和概括知识的'能力。

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会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容计算—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程序设计。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学法的选择,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五个环节。

【整体设计】。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2、通过实例探究新知。

3、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4、课堂小结、回归目标5、拓展延伸发展能力。

【环节设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为了新课程更好的导入,教学前,首先复习比的知识,如什么是比?什么是比值?怎样化简比?为以下情境作铺垫。

(1)我们知道了比的前项和后项相除的商叫做比值,你们会求比值吗?打开课本看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内容,找一找图中共有的东西,接着让学生写出它们的比,在这我会提示比可用两种方式表示,比的形式和分数形式。

(2)学生已经写出了四个比,选取其中两个比,如2.4:1.6和60:40让学生求出它们的比值。设问题情境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主动的去思考,自由回答。

(3)顺势导入,我们已经认识了比,也知道怎样求比值。今天就根据比和比值来学习比例,并且认识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二)、通过实例、探究新知。

这一环节我分为三部分教学:第一部分,教学比例的意义;第二部分.教学比例的各部分名称;第三部分,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第一部分:观察这两组比的比值有什么关系?学生可以自由回答,通过学生的观察与比较,学生会发现它们的比值相等,我会引导学生可以用等号连起来,然后直接给出定义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然后请学生自由总结比例的意义。之后我总结归纳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接下来设计了练习。

下列两个比之间的哪些能填“=”,为什么?

1:2()3:6,0.5:0.2()5:2,1.5:3()15:3通过这个练习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根据比例的意义先试着从具体判断两个比是否相等入手,从而引导其归纳出比例判定的一般方法,想让学生主动去探究组成比例的关键所在,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能力。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比和比例的意义,那么“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这时指名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从意义上,项数上进行对比。最后,我会归纳: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

第二部分:教学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这部分的教学,我采用了阅读自学法。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由“学会”变“会学”,这里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师生的双边关系实现从扶到放的转变。在学生自学课本时,老师写出比例的两种形式,引导学生注意内项和外项的位置。(板书80∶2=200∶5,80/2=200/5)。

观察80:2=200:5中的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的关系,引导学生把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分别相乘,比较结果。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有什么关系?再让学生归纳出比例的基本性质,我做总结。探讨写分数形式,学生能够得出以下结果。我归纳“交叉相乘”积相等。

小结:我提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检验组成的比例对不对?学生会回答对。我及时提问那么:4:9=5:10成立吗?学生会可能会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或比值相等的不同方法去回答。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本课的第二个重点。为了突出重点,我引导学生计算几个比例式的内项积和外项积,实现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概括性质。同时也渗透了实践第一的观点。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在这我安排了三道题,第1题是对基本概念的巩固,第2题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比例,第3题是用四个数组比例,这题学生在组的过程中没有方法和顺序,那么我会在交流过程中适当引导学生发现方法,总结规律,使学生不仅把题做对,而且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回归目标。

这一环节我利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小组总结,并派代表发言,之后小组互相评价,看哪个小组表现的最好,我予以鼓励。

(1)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什么叫比例?它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3)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4)布置作业36页2、3题。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巩固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并能灵活应用。

(五)、拓展延伸、发展能力。

(1)猜数游戏16:4=8:()(2)发展性练习。

a.能否把3×40=8×15改成比例?b.如果5a=3b,那么a:b=():()从小学生心理角度考虑,学生持续听课较长时间后,他们的注意力由集中到分散,因此我设计了猜数游戏,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了注意力,又让学生初步知道比例的基本性质的作用,为下一节课学习解比例做一些渗透,后面两道题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四、说板书设计。

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本节课的板书设计的很简洁,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说学习评价。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师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我注重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习热情能力的评价,我想以此来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小学六年级数学说课稿

1、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人教版数学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比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比的知识”的深化,是后面学习解比例知识的基础。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阶段学习比例初步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分两段来进行教学:第一段教学比例的意义,通过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概括了比例的意义,第二段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比例中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的和的关系。这样便于加深学生的印象,最后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为此,教学时先复习比的基本知识,使知识间发生迁移,再在此基础上探索新知,最后深化新知,为以后学习解比例等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让学生概括、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3)学会用比例的意义或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3、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计算——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三、说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获得,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先复习比的一些知识,什么叫比?什么叫比值?然后出示四个比让学求比值。揭示课题。

(二)教学新课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教学比例的意义;第二部分,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第一部分:先为学生提供四个实际情景图:天安门升国旗仪式、校园升旗仪式、教室场景及签约仪式。情境中都有国旗,各个图都标出了国旗的长与宽。让学生写出比,再计算它们的比值,然后观察、比较,发现比值相等,问:“那他们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呢?”是让学生深刻地了解到,只要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就可以说两个比相等。运用黑板上的几个比例式,告诉学生象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给学生直观的`印象。教学比例的意义后,及时组织练习。第一个是判断导入部分的四个比能否组成比例,(p33做一做)并说明理由。第二个练习是,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运用了比例的意义,而且对比的性质也有一定的运用,以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个练习是给出2、3、4、6四个数,让学生组成不同的比例。三个练习,每一个都在逐步的延伸,意在达到熟练运用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在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时,我让学生看课本自学,然后让他们自己说说比例里各部分的名称。

在揭示比例的基本性质时,我先让学生计算,然后观察发现规律,进一步验证规律,最后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接着就做些练习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及应用。特别强调了已知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利用这个式子改写成比例。

(三)巩固练习。在巩固练习环节中,第1题是三个判断题,是对基本概念的巩固。第2题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比例,这里需要从学生逆向思维的角度去解决问题。第3题是用四个数组比例,这题学生在组的过程中没有方法和顺序,那么在交流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发现方法,总结规律,使学生不仅把题做对,而且指导自己更好解决问题。第4题是拓展题,让学生根据当前所学的知识猜数,一方面巩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知识,另一方面,为下节课“解比例”做铺垫: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知道了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另外一项,这是下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解比例”。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运用了哪些学习新知?还有哪些问题没解决?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小学六年级数学说课稿

1、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人教版数学第十二册的内容。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等的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教学内容的最后一个单元。而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属于概念教学,是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让学生概括、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3)学会用比例的意义或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3、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4、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计算——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二、说程序设计。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获得,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让学生根据所给信息写出四个比。目的就是为新授进行铺垫,搭建脚手架,同时也为学生后面区分比例和比打下基础。

(二)教学新课。

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教学比例的意义;第二部分,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第一部分:先出示几个比,让学生计算它们的比值,然后通过观察、比较,给这些比分类。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发现,根据比值是否相等来分类。接着追问:“两个比的比值相等,那他们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呢?”是让学生深刻地了解到,只要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就可以说两个比相等。运用黑板上的几个比例式,告诉学生象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给学生直观的印象,然后列举一个反例,让学生对比观察,引导学生发现他们之间的共同特点,抽象概括出比例的意义。教学比例的意义后,及时组织练习。第一个是判断导入部分的四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说明理由。第二个练习是,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运用了比例的意义,而且对比的性质也有一定的运用,以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个练习是写出比值是4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三个练习,每一个都在逐步的延伸,意在达到熟练运用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在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时,我让学生看课件自学,然后让他们自己说说比例里各部分的名称。在揭示比例的基本性质时,我先让学生计算,然后观察发现规律,进一步验证规律,最后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巩固练习。

在巩固练习环节中,第1题是三个判断题,是对基本概念的巩固。第2题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比例,这里需要从学生逆向思维的角度去解决问题。第3题是用四个数组比例,这题学生在组的过程中没有方法和顺序,那么在交流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发现方法,总结规律,使学生不仅把题做对,而且指导自己更好解决问题。第4题是拓展题,让学生根据当前所学的知识猜数,一方面巩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知识,另一方面,为下节课“解比例”做铺垫: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知道了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另外一项,这是下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解比例”。

三、说教后反思。

这节课是概念教学,在上课之前自己感觉整节课的设计挺不错的,开始的分类,由放到收,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而且在知识点的获取时,让学生自主观察发现,分析比较,概括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的设计,总体感觉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在结构上,我也注重了前后呼应,使整堂课也显得比较紧凑。

新课上完之后,我觉得这节课的内容学生掌握得还比较好,尤其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比例,这里需要学生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去思考,因此需要加强学生这一方面知识的反复练习,才能使学生熟练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我觉得通过这一节课我学到了好多,作为一名教师,千万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我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小学六年级《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的组成比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

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播放课件,引出主题图。

(播放视频,生观察,并说看到的内容)。

师:看到这些画面你的心情怎么样?(激动、兴奋、骄傲、自豪……)。

师:是啊,老师和你们一样,每当听到雄壮的国歌声,看见鲜艳的五星红旗,老师的心情也十分激动,国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是神圣的。

问:画面上这几面国旗有什么不同?(大小不一样)。

师:虽然这几面国旗大小不一样,但是长和宽的比值都是一样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比例的知识。(板书:比例)。

(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说出长和宽各是多少)。

问:你能根据这些国旗的长和宽的尺寸,写出长与宽的比,并求出比值吗?请同学们先写出学校内两面国旗长与宽的比,并求出比值。(生动手写比、求比值)。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生汇报求比值的过程)。

师:请同学们观察你求出的学校内两面国旗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师: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我用“=”把这两个比连起来,可以吗?(可以)。

师:从图上四面国旗才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求出比值,也写成这样的等式呢?请同学们自己动笔试一试(生动手写比,求比值,写等式,并汇报)。

师:指学生汇报的等式小结,像这样由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组成的等式就是比例,谁能概括出比例的意义?(板书课题,生汇报,是板书意义)。

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关键看什么?(关键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

(小练习,课件出示)。

(1)自学比例的名称。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理解了比例的意义,那么在比例中各部分名称是怎样的,各部分名称与各项在比例中的位置又有什么关系呢?打开书34页,自学34也上半部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生自学名称,汇报,师板书名称)。

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合作学习发现的规律。

师: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具有这样的特性呢?分组验证课前写出的比例式。

师:问想一想,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除了根据比例的意义去判断外还可以根据什么去判断?(生回答: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巩固练习(见课件)。

四、汇报学习收获。

小学六年级《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

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会用比例的意义正确地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使学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灵活地判断两个比是否组成比例。

投影机等。

1、什么叫做比?什么叫做比值?

2、求出下面各比值,哪些比的比值相等?

12:16:4.5:2.710:6。

1、引入:如果有两个比是相等的,那么这两个相等的比以叫做什么?它有什么样的性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

2、引入新课。

(1)引导学生观察课本的表格后回答:

a、第一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什么?

b、第二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什么?

c、这两次比的比值各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关系?

板书:80:2=200:5或=。

a、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c、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是看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

d、做一做。(先练习,后讲评)。

(1)看书后回答:

a、什么叫做比例的项?

b、什么叫做比例的外项、内项?

(2)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先让学生计算,两个外项的积,再计算两个内项的积,最后让学生总结出比例的基本性质,然后强调,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就是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的积相等。

3、练习:判断下面的哪组比可以组成比例。

6:9和9:121.4:2和7:10。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小学六年级数学说课稿

1、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六年级同学的实际水平,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让同学概括、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2)认识比例的各局部名称。

(3)学会用比例的意义或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3、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4、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依照同学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同学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同学在“计算――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二、说程序设计。

课堂教学是同学学习数学知识的获得,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我设计了如下的优秀教案。

(一)复习导入。

让同学根据所给信息写出四个比。目的就是为新授进行铺垫,搭建脚手架,同时也为同学后面区分比例和比打下基础。

(二)教学新课。

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教学比例的意义;第二部分,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第一部分:先出示几个比,让同学计算它们的比值,然后通过观察、比较,给这些比分类。通过同学自身的观察、发现,根据比值是否相等来分类。接着追问:“两个比的比值相等,那他们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呢?”是让同学深刻地了解到,只要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就可以说两个比相等。运用黑板上的几个比例式,告诉同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另外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观察,在一个比例中,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给同学直观的印象,然后列举几个例子,让同学对比观察,引导同学认识比例的外项和内项以及他们之间的一些特点,并适时组织练习。

第二部分:在认识比例的各局部名称后,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让他们自身说说比例里各局部的名称。通过观察讨论总结出比例的基本性质: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揭示比例的基本性质时,我先让同学计算,然后观察发现规律,进一步验证规律,最后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巩固练习。

在巩固练习环节中,第1题是用2,3,4,6四个数组成比例,是对基本概念的巩固。第2题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比例,这里需要从同学逆向思维的角度去解决问题。第3题是拓展题,让同学根据当前所学的知识猜数,一方面巩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知识,另一方面,为下节课“解比例”做铺垫: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假如知道了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另外一项,这是下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解比例”。最后通过例题和练习进行巩固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最后我进行了课堂总结,让学生自己归纳: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惑?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在一堂课结束之前,我还安排了一定的作业时间,既当堂检查了教学效果,又减轻了学生的课后负担,并在作业时,我进行了个别辅导,让后进生能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小学六年级《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从把握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开始,从分析它们的相似之处入手,通过让学生联想、猜测、观察、类比、对比、类推、验证等方法探讨“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规律。由于在推导比的基本性质时要用到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除法的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等知识,因此教学新课时对这些知识做了一些复习,引导学生回忆并运用这两条性质,为下一步的猜想和类推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事实也证明,成功的铺垫有利于新课的开展。学生通过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通过类比,很快地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这样一来节省了很多的时间,二来也让学生初步感知了新知识。整节课无处不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无时不渗透着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不论是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语言描述,还是对化简比的方法的总结,都留下了学生成功的脚印。同时采用讲练结合、说议感悟、对比总结、质疑探索、概括归纳的方法,掌握知识、应用知识、深化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学生学的轻松,教师教的愉快!

注重练习题的设计,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练习题的设计应强调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在教学中我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一些学生容易进入陷阱的题目,在这些小陷阱中,让学生愉快地掌握知识,突破重点和难点。例如:当学生得出“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规律时,我马上出示:尝试:(1)、4:5的前项扩大2倍,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该()(2)、如果3:2的后项变成10,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前项应该为()这两题,如果学生会完成了,这个基本性质也理解了。再如:我出示的例1中的3道例题,把学生在化简过程中将会出现的错误全部呈现了出来,学生第一印象的掌握,有助于今后的练习。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愉快中产生新的兴趣,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但是数学的抽象性、严密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又常使学生难以理解,甚至望而却步。因此本节课教师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引导学生用一系列的猜想来提高兴趣,增强数学的趣味性,从而引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有了兴趣做支撑,后面的新课学习就积极主动。

总之,教学中我着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力求使学生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均衡发展,但课中也存在遗憾,在以后教学中力求让学生在知识点和概念上表述更准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六年级数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在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时,首先让学生根据教材所提供的两组数据,独立写成比例,再联系比的前项和后项的知识激趣:“我们学的比例中的四个数也有自己的名字,请自学第43页的内容。”学生自学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认识内项和外项,完成后进行反馈,并充分应用学生书写的8组比例来强化内外项的知识。然后再进行激趣:“比例中的内项和外项还有一个有趣的规律,请大家分别算出它们的内项和(差、积、商)与它们的外项和(差、积、商),看看你能发现了什么?”“再随便找几个比例,看看这些比例中有没有这个有趣的现象?”引导学生计算出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积和两个内项积,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总结出比例的基本性质。下面通过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让学生形象地看到两个外项积和两个内项积就是将比例中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积相等,最后得出比例的性质。

让学生应用比例的性质验证自己写的比例成立不成立,使学生明白,验证比例式是否成立,除了求比值的方法,也可以用求两个外项积和两个内项积是否相等的方法。课上安排应用比例性质进行填空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比例性质的认识与掌握。

文档为doc格式。

六年级数学《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学习概念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概念一旦获得,如不及时巩固,就会被遗忘。应用概念解决问题其实就是进一步巩固概念知识。只有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学习才是有意义的。本课中,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方法不只一种,不管采用的是哪一种方法,只要合符规律,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尊重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随后还安排了综合性练习,这些练习不仅能起到巩固、深化概念的作用,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练习题的设计,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练习题的设计应强调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在教学中我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一些学生容易进入陷阱的题目,在这些小陷阱中,让学生愉快地掌握知识,突破重点和难点。例如:当学生得出“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规律时,我马上出示:尝试:(1)、4:5的前项扩大2倍,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该()(2)、如果3:2的后项变成10,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前项应该为()这两题,如果学生会完成了,这个基本性质也理解了。再如:我出示的例1中的3道例题,把学生在化简过程中将会出现的错误全部呈现了出来,学生第一印象的掌握,有助于今后的练习。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愉快中产生新的兴趣,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但是数学的抽象性、严密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又常使学生难以理解,甚至望而却步。因此本节课教师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引导学生用一系列的猜想来提高兴趣,增强数学的趣味性,从而引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有了兴趣做支撑,后面的新课学习就积极主动。

总之,教学中我着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力求使学生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均衡发展,但课中也存在遗憾,在以后教学中力求让学生在知识点和概念上表述更准确。

文档为doc格式。

六年级数学《比例的基本性质》评课稿

3月1日在学校的教研活动中,冯老师给我们做了一节精彩的课——《比例的基本性质》,结合本次教研活动主题“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运用”,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1、练习要贯穿整节课的始终,从问题导学开始,冯老师就利用比的意义引入,然后让学生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在复习中导入新课;接着老师在新课教学后及时的训练,在合作交流中将练习设计成“试手气,展才气”,将易混、易错的题集中展示给学生,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的辨别能力。

2、本节课的练习集中体现了课堂教学内容的精华,整节课高密度高容量的练习,容不得学生有丝毫的懈怠,这也是冯老师长期训练的结果。

3、冯老师的练习设计体现了层次性,关注了所有的学生,真正让所有学生每天都有一点进步。

总而言之,冯老师的这节课给我们起到了引领示范的作用,值得我们学习。

建议:如果能在拓展练习中设计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到比例的基本性质在生活中的运用,就更好了。

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2、利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主动探究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审美愉悦。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我们的祖国方圆960万平方公里,幅员辽阔却能在一张小小的地图上清晰可见各地位置。建筑设计师可将滨江四区的设计构想展示在一张纸上。这些,都要用到比例的知识,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有关比例的一些知识。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8厘米。

出示。

6厘米。

4厘米。

3厘米。

(1)根据表中给出的数量写出有意义的比。

(2)哪些比是相关联的?

(3)根据以往经验,可将相等的两个比怎样?(用等号连接)。

教师并指出这些式子就是比例。

2、让学生任意写出比例,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比例的意义。

3、教师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比例也可用分数形式表示。

4、写出比值是1/3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

1、比例和比有什么区别?

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

(1)让学生自己取。

(2)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板书:8:6=4:3。

内项。

外项。

(3)让学生找出自己举的比例的内外项。

()。

12。

2

()。

=

(4)找出分数形式比例的'内外项位置又是怎样的?

3、出示【启迪学生思维,展开审美想象】。

(1)这个比例已知的是哪两项,要求的又是哪两项?学生试填。

(2)学生反馈,教师板书。

(3)你发现了什么?

(4)指导学生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并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之积等于两个内项之积。

4、用比例性质验证你所写比例是否正确。

5、练习8:12=x:45。

0.5。

x

20。

32。

=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如何证明你的解是正确的?

(三)小结:今天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三、巩固练习。

1、下面哪几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4

1

12:24和18:36。

0.4:和0.4:0.15。

14:8和7:4。

5

2

2、根据18x2=9x4写出比例。【体会到数学的逻辑美,规律美】。

3、从1、8、0.6、3、7五个数中。

(1)选出四个数,组成比例。

(2)任意选出3个数,再配上另一个数,组成比例。

(3)用所学知识进行检验。

四、实际应用。

不久前,汪骏强家的菜地边高高矗立起一个新铁塔,这天午后,阳光明媚,邻居家刚读一年级的小明又拉着汪骏强来到铁塔下,玩着玩着,小明问道:“强强哥哥,这铁塔干嘛用?”“铁塔嘛,架设高压线用的,以后等电线架好了,可不能再来玩了,更不能攀登,高压线可危险了!”“那这个铁塔有多高压呀?”

同学们,如果你是汪骏强,你准备怎么办?

执教者方艳。

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会组成比例.。

二、能力目标。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对学生进一步渗透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2、使学生感悟到美源于生活,美来自生产和时代的进步,提高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六年级数学《比基本性质》评课稿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一节概念课,老师本着“扎实、有效”的原则,整节课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师生互动性良好,突出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她关注数学的本质,凸显“数学味”,较好的体现了自主体验教学新理念。通过听武老师的课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值得我学习的第一个地方,就是武老师的微笑。在这节课中,武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就属她迷人的微笑了。我想这也是这节课成功的原因之一吧。因为老师的微笑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它可以给学生以自信,使课堂自始至终都处于和谐的气氛当中,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的状态,我觉得这样的课堂才能培养出多方面的人才。从今往后,我一定要向武老师学习,面带微笑的走进课堂,面带微笑的帮孩子们解决难题,争取与微笑做朋友形影不离。

值得我学习的第三个地方是透彻分析,层层深入。在解读教材上,武老师分析得很透彻,她不仅对例题做分析,还把课后的练习都解读了。对于一些学生比较难懂的题型,在课前老师做了处理。所以这节课武老师上得很是精彩。每次的备课,虽然我也有备例题,备练习题,但是都没有这样来分析,学生学习时候有没有吃力的地方,需不需要进行调整或者处理。所以,在学生做练习的时候,就出现很多问题,学生不会把知识拿来运用,也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去运用。因此,在解读教材上,还要下一点功夫,反复的斟酌,处理好知识间的衔接。

除了上面提到的,武老师还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武老师的扎实的基本功都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长期的培养。同时从低段开始就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严谨的数学语言表达。同时也是要求我们老师的语言要更加的斟酌。结合新的教学要求来设计自己的课堂,让每一个孩子都是在快乐中接受知识,运用知识。

六年级数学《比例的基本性质》评课稿

今天听了冯老师的这节公开课后,给我的触动很深,她扎实的教学功底,严谨的教风很值得我们学习,本节课的亮点有:

1、复习题的设计抓住了新旧知识的连结点,为概念的学习作好铺垫。

本课中,教师抓住了新旧知识的联系点点,设计了铺垫练习,为实现知识的正迁移作好准备。先是用填空题的训练,给学生复习了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然后引导学生联系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说一说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这样设计复习题,有助于学生通过寻求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建构比的基本性质这一概念,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迁移规律。

2、很好的运用了猜测——验证——应用的教育理念。

首先让学生提出课本中的问题:联系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想一想,在比中有什么相应的规律?然后先让学生说出个人的猜想,再自己举例验证,或者四人小组分工合作举例验证。通过交流,使学生看到各种角度(除法与比,分数与比)、各种方式(同乘,同除)的验证情况。接着得到了比的基本性质的内容,教师通过找关键词的方式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通过活学活用的练习。

(1)4:5的前项扩大2倍,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该()。

(2)、如果3:2的后项变成10,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前项应该为()这两题及时巩固了新知,非常合理。最后学生会发现学习逼得基本性质的作用是为了化简比,进而学习如何化简比的方法,顺理成章。

3、练习形式多样,扎实有效。

既有随着知识学习的反馈练习,也有集中练习,既有口答的练习,又有动笔完成的训练,真正起到了练习的效果。

建议:给予学困生思考的时间,放慢语速就更好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