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人员考察报告(优质13篇)

时间:2023-11-25 15:35:47 作者:FS文字使者 社区工作人员考察报告(优质13篇)

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考察报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目标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下面,我们为大家分享一些好的考察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水利局管理工作人员考察报告

今年3月底至4月初,县委组织部于组织经济管理部门部分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共42人赴江苏省无锡市开展了学习培训。培训班于3月29日在县委党校报到并集中培训,3月30日晚出发,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有斌带队,县委组织部派员跟班管理,赴江苏后,在无锡市委党校进行了为期7天的集中学习培训。无锡市委党校安排专家教授结合华东地区发展,围绕“长三角一体化的若干问题分析”、“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人力资源开发创新”、“无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与探索”、“招商引资”等6个专题进行了授课讲座,期间还参观考察了江苏红豆集团、隆力奇集团、张家港市容市貌、麦德隆物流、无锡工业新区、华西新农村建设等项目。

这次赴外培训,我们按照县委的要求,认真组织,周密安排,事先与无锡市委党校联系衔接了讲座课题和考察项目,并对参训人员从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培训纪律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培训期间,除正常上课和安排考察外,还利用晚上的时间,组织进行分组讨论,谈体会、谈认识、话发展,撰写心得体会3。由于学习内容丰富,参观考察点多面广,使参训干部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也看到了差距,增强了加快肃南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无锡市及华东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无锡市地处长三角地区,总面积4788平方公里,总人口447万人。入围中国内地城市综合竞争力十强和十大活力城市、品牌经济城市、最佳商业城市。长三角经济圈有城市51座,其中包括1个直辖市、3个副省级城市、11个地级市、36个县级市,1308个建制镇的庞大城市群。20xx年无锡市gdp总量达3000亿元,财政大口径收入517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20.9亿元。“十五”期间,累计分别完成协议注册外资和到位注册外资252.6亿美元和99亿美元,五年引进超亿美元项目48个,进出口跻身全国十强,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全国经济的“领头羊”。按照该市“十一五”规划,要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五个中心”(国际先进制造技术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区域性创意设计中心、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区域性旅游度假中心),全力打造“五个名城”(最适宜投资创业的工商名城、最适宜创新创造的设计名城、最适宜生活居住的山水名城、最适宜旅游度假的休闲名城、最富有人文特质的文化名城)。率先实现现代化,努力建成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科技发达、环境优美、法制健全、社会文明、和谐宜人的新无锡。

(一)抢抓机遇,敢为人先。无锡市发展起步早,速度快,工业化程度高,究其原因除了改革开放先行试点、靠近经济发达的大上海、外连大都市经济圈黄金地带外,更主要的在于他们认真分析和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密切关注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国际资本流向,尤其是抓住了三次大的机遇:一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抓住国有银行信贷宽松的契机,大做“借钱”建设的文章,完成了民企规模扩张和基础设施建设,打牢了发展的坚实基础;二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党的十五大之后,抓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契机,大做“卖厂”改制文章,把一些前景好的乡镇企业纷纷挂靠世界和国内的大企业、大公司,使之成为世界名企的加工厂,在顺利完成企业改制的同时培育出了像红豆服饰、隆力奇化工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第三次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即十六大之后,开展土地储备,大做“圈地”文章,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遍地开花,同时对市中心企业实施“离城进园,土地批租”,为大发展赢得了空间。正是由于他们超前抓住了这些稍纵即逝的机遇,才造就了今天的辉煌。

(二)发挥优势,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立市之本。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机制灵活、产权明晰的乡镇企业在无锡率先发展,曾一度创建了闻名全国的“苏南模式”,靠的就是其自身地理优势、信息优势、劳动力优势和资本优势,发展壮大到今天,涌现出了一批产业集团。为促进民营经济集约化发展,他们又因势利导,通过实施“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的“三集中”战略,规划建设了一大批技术创新和综合服务功能配套的特色工业园区和乡镇工业园区。

(三)招商引资力度大,经济外向度高。无锡市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政府的第一要务,把服务作为第一投资环境,把为企业提供运营成本最低、服务最便捷、产出最高的创业环境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标,面向国内外争项目、争人才、争发展空间、争老板、争资源,使招商引资工作呈现出单体规模越来越大、利用外资的领域越来越宽和外资企业对无锡贡献率越来越高的良好态势。

(四)开发人力资源,推动技术创新。无锡市解决经济发展这一深层次问题的关键在于开发人力资源,推动技术创新。全市有各类人才36.1万,且拥有相当数量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在无锡的两院院士有7人,国家级专家有150人,有享受国务院特贴人员600人,每万人中拥有人才800人,位居江苏全省前列。在人才建设工作中,鼓励干部职工、群众参加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努力创建学习型社会,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广泛开展人力资源开发。建立了一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机制,激励知识、技术创新者,带动全民知识技术素质的提高,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二、无锡市及华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强化发展观念,一心一意谋发展。他们紧紧抓住解放思想这个“牛鼻子”,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强化“项目是生命线,投资者是上帝,引资是功臣”,破除陈腐思想的束缚,树立以发展凝聚人心,以发展论英雄的观念,始终坚持以发展说话,发展以数字说话,数字以事实说话。在工作中树立和宏扬“四千精神”和“四自精神”。“四千”指“历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出千方百计”;“四自”指“自主改革、自担风险、自强不息、自求发展”。坚持围绕发展抓合力,形成合力促发展,全市各级各部门、广大干部群众都围绕发展这个中心,转变观念、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坚持“亲商、安商、富商、扶商”理念,形成了“一心一意抓发展、万众一心求发展、千军万马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依托自身优势,不断优化发展方略。杭州市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着力构建“天堂硅谷”,成为杭州建设绿色生态工业城市的主攻方向,取得了明显成效。苏州在“依托古城,开发新区”的思路下,借助紧邻上海的区位优势,在与上海的错位竞争中把自己变成上海大企业产品加工的“大车间”。温州以民营经济为主导,发展“走出去”经济、区域块状经济、轻工业为主的特色经济。昆山由一个60万人口的农业县,上世纪80年代大力开展横向经济联合,发展乡镇工业,实现了“农转工”;90年代发挥基础设施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了“内转外”,形成了以开放型经济为主导,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三个文明同步推进的良好局面。上海浦东新区以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现代工业基地为目标,以“三港”(深水港、航空港、信息港)、“三网”(轨道交通网、市区道路网、越江交通网)、“三能”(电力、燃气、集中供热)基础建设为核心,注重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

(三)坚持外向带动战略,增强发展动力。华东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强大的经济活力与其坚定不移实施外向带动战略,积极扩大招商引资,牢牢把握对外开放不同阶段的重要机遇,不断巩固发展外向型经济有密切关系。以招商引资为龙头,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扩大开放。在招商引资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政策招商,制定优惠政策,对有实力和发展潜力的商家,适当牺牲一定的眼前和局部利益,促使他们落户生根;二是网络招商,在网上发布信息,宣传自己,捕捉信息,寻觅商机;三是会展招商,派人参加各类会展,收集信息,结识朋友,捕捉商机;四是以外引外招商,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营造亲商、安商、富商、扶商的良好环境,让外来商家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以此吸引外商的合作伙伴、朋友来当地兴业;五是产业招商,集中优势资源,把某一个产业做大做强,增强产业的集中度,搭建良好的创业平台;六是中介招商,凡对招商引资作出实质性贡献的中介人,不论身份,都给予一定的奖励,形成了“大招商大报酬,小招商小报酬,不招商零报酬”激励机制;七是运用行政手段推动招商,主要是加大领导干部招商引资的压力,大力推行末位淘汰制、绩效工资制,将招商引资成绩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直接与干部的升迁挂钩。

(四)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增强经济总体素质。杭州以加工工业为主,逐步形成了以娃哈哈、养生堂等企业为龙头的食品加工行业;以汽轮动力、万向等企业为龙头的机械制造行业;以东方通信、ut斯达康等企业为龙头的电子通讯行业;数量众多、以非公有制为主体的纺织服装行业这四大支柱产业,并全力打造it产业和新药产业等新兴支柱产业,成为全国软件产业四大基地之一。温州打响“温州制造”品牌,建立了14个国字号轻工业基地,创建世界轻工产品生产基地、集散基地、创新基地。浦东立足区域优势,以金融贸易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高科技园区为基础,形成了功能完备的产业园区。

(五)注重载体建设,拓展发展空间。在二十多年的市场磨砺与整合中,规模化的园区建设为长三角经济拓宽了发展空间,接轨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把园区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对内辐射的基地、经济发展的龙头,园区建设强化了发展主体经济的拉动效应,使园区内形成了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和完整的产业链。苏州工业园九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00多亿元,其中16平方公里建成区达到了“九通一平”(道路、供电、供水、燃气、供热、排水、排污、邮电、有线电视和土地填高平整)的国际标准,并在项目审批、财政税收、海关物流等方面获得相应管理权限和优惠政策,创造了“不特有特,比特更特”的良好条件。浦东新区在建好大载体的同时,注重构建功能特色园区互补联动的发展格局,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形成了聚合国际现代化金融贸易功能,拥有中外金融机构145家;张江高科技园区形成以现代生物与医药、微电子为主的高科技产业;金桥出口加工区形成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群,拥有中外加工企业520家;外高桥保税区实现区港合一,形成了自由贸易、保税仓储、出口加工等功能,有效促进了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类资源的集聚和优化配置,使得浦东新区成为上海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象征。

(六)优化发展环境,构筑社会经济发展的软硬平台。在倾力投入建设硬环境的同时,规范政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优化和改善发展软环境。“你办项目,我办手续”,立项、征地、登记等都由政府代办,全程服务,创造了“四个环境”:一是上下同心,开明开放的舆论环境。二是主动热情、廉洁高效的服务环境。确立服务是第一投资环境的理念,着力建立长效服务体系,推行服务全程代理制,从各个环节降低客商投资成本。确保政策不在自己手中截留,差错不在自己身上产生,企业不在自己这里受冷遇。三是公正严明,安全稳定的法治环境。四是优惠宽松、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

在创新管理体制上,实行“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式,科学地构筑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惯例接轨、区别于一般行政区的管理机制,强化服务功能,寓管理于服务中,使政府的管理行为具有法制性、规范性、国际性。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2.92平方公里的“浙江杭州出口加工区”,实施“境内关外”的一系优质政策,由海关实行时间式管理,运行按电子报关,口岸直达方式进行,外向型经济特点明显,开发区已成为杭州市对外开放的创业基地、人才基地,以及享受国家特定政策,实现科技创新和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基地。

(七)构建人才高地,以人才开发形成知识经济聚集点。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千秋大业在用人。经济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华东地区经济的飞速崛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一批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高水平、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他们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全民学习,终身教育的良好氛围,还通过多种措施,引进、培养了一大批思维创新、锐意进取、层次较高的复合型人才,为发展蓄积了后劲,满足了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智力需求。苏州坚持“政策引人、事业留人、环境育人”方针,推进人力资源的市场化运作,引进了国内外一流名校、名师,建立健全中等职业教育体系。浦东新区20xx年投入26亿元发展社会事业,拥有上海科技馆、浦东图书馆、少年宫等,投资2亿元迁建华师大附中,目前浦东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卫生事业完全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吸引1/2—2/3的留学人员自愿回到浦东工作,50000多外籍人士入住浦东,人才的大量聚集,提高了整个社会效率。

三、学习培训受到的启示。

这次华东之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工业园区起点高。二是招商引资力度大。三是产业结构层次高。四是投资环境引力强。五是人才储备力量足。

看华东,比自己,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县当前加快发展还面临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创业条件先天不足。我县地属西部内陆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创建大规模的工业园区难度相对比较大;缺乏大都市的有效辐射,经济发展的外界推力相比不足;全县既无科研院所,又无大专院校,人才配备条件和科技创新能力比较薄弱。二是工业园区建设水平不高。祁青工业园区配套设施不完善,规模档次低,孵化功能不具备,带动作用不明显,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的手笔和魄力与外地相比相距甚远。三是招商引资力度不够。招商渠道不宽,招商方式不够创新,激励机制尚不健全。四是服务环境不够优化。近年来,虽然我们加大了机关效能建设力度,但机关整体服务水平仍然不高,个别干部服务至上的意识不强,顾全大局的观念淡薄,“中梗阻”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与人家自觉强烈的亲商观念和服务意识相距颇远。五是科技创新步伐不快。创新环境、创新载体以及制度建设还不能适应创新的实际需求,自主开发能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偏低,发挥高新技术优势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利用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相比不足。此外,我们的思想观念、市场意识、开拓精神、发展魄力等与先进地区相比,更是相形见拙,差距明显。

华东之行,是一次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的好机会,也是一次对自身反思的过程。通过学习培训,我们从中得到“五大启示”:

启示之一:有眼力才有魄力。苏南这些城市的成功首先得益于他们具有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他们不仅夺开放之先机,而且紧紧抓住邓小平南巡讲话和浦东开发等几次大的机遇,以开阔的眼界、超前的思路、超凡的措施去实现跨越式的发展。面对经济全球化、知识化的浪潮,尤其是加入wto后,我们再也不能固步自封、按部就班,坐失良机、止步不前,必须解放思想、登高望远,善待机遇、只争朝夕,勇于创新、敢拼爱赢,才能不辱使命,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启示之二:有外力才有活力。发达地区吸纳民间资金的优势我们也是无法比拟的。正当我们为资金投入不足而窘迫时,他们却在引资、融资方面得心应手,经济发展保持高投入、高产出的良好态势。其主要得益于体制创新,善于借助外力,激发出经济发展内部潜力,使经济焕发活力。特别是他们在引进外资的措施上招招新、招招实,在资本运营的方式方法上敢于大胆创新,更是令人赞赏。对此,我们要认真借鉴,挖掘优势,多出实招,多辟渠道,千方百计地借助外力来激活发展的细胞。

启示之三:有载力才有张力。规模经济的扩张,高平台的构筑,需要强有力的承载。长三角地区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大手笔规划建设了一批高标准的各类工业园区,成为吸引外资的最佳载体,以高起点的规划、完善的基础设施、一流的管理服务,吸纳了世界500强中的跨国公司入区落户,以开发区为“龙头”,拉动外向型经济的作用十分突出。“没有梧桐树,就引不来金凤凰”。要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就应该把开发区的建设摆上“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以建设一批规模大、配套齐、档次高的开发区为突破口,以大开发引大资,招大商,迅速提升经济发展层次。

启示之四:有引力才有实力。华东地区以营造投资环境的新理念,并通过软硬环境的不断提升和整合,使单一效应的环境因素产生叠加效应和“磁场”效应、“洼地”效应,吸引了更多人才和资金的聚集。环境代表着形象,蕴藏着后劲,体现着实力。学习华东,就是要树立“软环境也是后劲”的观念,把环境营造从“物”的层面提高到“人”的层面,树立“亲商、安商、富商”的意识,创造引得来、留得住、有奔头的投资环境。

启示之五:有智力才有潜力。华东地区之所以有强劲的发展后劲和巨大的发展潜力。究其原因,根本的在于他们在建设人才高地上有新突破,造就经济发展的人才“金字塔”。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素质高低决定着事业的成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离不开人才提供的智力支持。在科技竞争日趋剧烈的今天,招才引智工作愈加紧迫,科教兴县步伐缓慢不得。

社区工作考察报告

社区工作的总体概括,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也是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的过程。社区是国家进行社会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单元,按地域类型可以将社区划分为农村社区、集镇社区和城市社区三种基本类型。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在我国13亿人口里有8亿多是农村人口,其中农业劳动力有5亿,因此,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解决好农村、农民和农业的问题,同时,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认真关注农村社区的发展问题。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一批知识分子,像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就开始从事乡村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到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为发展农村实行了多种政策,以及现如今大搞新农村建设等,都说明了我国为促进农村社区工作发展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从社会变迁的历史看,农村社区是最古老的一种地域类型,发展起步较早,但仍相对落后。农村社区的发展依赖于土地,因此地理位置和地域范围往往能够决定其经济发展水平;同时,农村社区的人口数量和密度低于城市社区,且人口的同质性高,流动性低,居民交往范围较小,人际关系简单;在组织机构方面,村委会和家庭式农村社区最基本的构成单位,但村委会往往是政府机构,为村民的服务较少,农村的组织结构具有在数量和结构上简单化的特征;农村社区在文化方面,注重宗族血缘关系,重视亲情。以上这些农村社区的特征决定了农村社区工作的发展有自身的特点和方式。

本次社区工作考察对象是延安市安塞县化子坪村,地处陕北,值得说明的是,陕北地区近些年来依靠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产业的发展,加之国家对该地区的优惠政策,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常见的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失业率增加、贫富差距拉大、犯罪率增加等,本次实习我们通过对该村的社区工作进行全面的考察,对于该村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以便实现该地区的社会协调发展。

二、考察方法。

我们通过下列三个维度对该村的社区工作进行考察:第一,对该村的居委会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村委会的机构设置、村子的基本情况、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等,并对村委会主任或村书记进行重点访谈;其次,选择5~6个该村的村民进行访谈,深入了解他们参与村子工作的意识、对村委会的认识及评价等,从侧面了解村委会的工作情况;第三,对该村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社区环境卫生状况(生态状况、街道卫生状况等)、社区基础设施完善情况(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水电煤气、通讯设备等),并统计村子街道两旁所有的店铺,进行分类汇总,从而了解该村经济发展的重心,从侧面反映村委会的工作状况。

3.1社区基本情况介绍。

化子坪村在行政上隶属于陕北延安市安塞县化子坪镇,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地形,具体位置在安塞县以北约40公里处,系中共化子坪镇政府驻地,延靖公路和包茂高速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化子坪村辖7个农民小组,389户、1784人、党员34人(其中女4名),总土地面积13695.6亩(其中川地3568亩,占26.1%)、基本农田890亩、退耕还林确认面积7201.6亩(其中退耕地3335.7亩、荒山造林3065.9亩,其它2000亩),有各类企业、事业单位32家,个体工商户232家,全日制中学1所、小学2所、幼儿园2所、,大型宾馆1家,加油站1个,网吧2个,预制厂3个,砖厂3个,各类车辆198辆(其中客运车辆17辆、农运车辆27辆、其它车辆154辆)。

3.2社区政治发展状况。

化子坪村是化子坪镇政府驻地,村委会和镇政府在地理位置上十分接近,便于镇政府对村委会进行具体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因此该村的民主政治工作落实地较为深入人心,村委会能较好地实现民主选举、村务公开,基本上能发挥村委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基本职责;在村委会的办公楼上,有书记室、主任室、电教室(人口学校)、会计室各一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该村村委会的组织机构健全、硬件设施良好。另外,在村委会办公楼的院墙上,有村子的基本情况介绍、村规民约、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提高村民素质、退耕还林“十不准”、国家计生政策等内容,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村委会的基本职责。

3.3社区经济发展状况。

2003年国家在该地区全面实行退耕还林,除了极少部分川地种植少量农作物外,山地都变成了林地或草地;离开土地以后,进城打工、经商成为大部分农民的首要选择,还有一部分农民依靠贩卖石油作为谋生的主要手段;近几年,外村的人口大量流入该村,大部分是为方便贩油而来,进入该村的外村居民大多并没有到相关部门进行登记。通过走访,我们统计了该村中心街道上的所有店铺,共计325家,其中占前三位的是副食百货店(95家)、餐饮店(71家)和服装店(27家),各占总数的29.2%、22%、8%,累计百分比为59.2%,由此可以看出该村的商业发展是以服务业为主。村委会公布的该村村民在2007年每户的纯收入是3846元,但是通过我们的走访调查发现这个数字并不可靠,我们随机选取该村的10户人家进行问卷调查,2008年收入最低的1户人家是9000元,最高的是60000元,平均为28400元。“一业兴而百业旺”这句话描写的正是陕北好多地方依靠石油产业发展经济,同时带动餐饮、服装等服务业的发展。

3.4社区文化发展状况。

陕北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耳熟能详的有陕北民歌、剪纸、说书、腰鼓等,历来具有“文化宝库”的美称,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对象,该村是化子坪镇的文化中心,每年春节都会举行秧歌,到该镇的其它村子巡回表演,每年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一次庙会。但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农村地区对民间文化的传承现状不容乐观,陕北民间文化正在流失,其中我们了解到,一位村民准备在村里投资建立文化活动馆,但由于得不到他人的支持,最终只能放弃,当地的大部分村民在闲暇之余主要是看电视、打麻将、打扑克等,很少有人热衷于搞民间文化活动,但可喜的是政府部门和一些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保护民间文化的重要性,2008年当地教育部门将民间文化(腰鼓、民歌、剪纸、农民画)纳入了教育体系,将民间文化的传承任务交给下一代是明智的做法,但这一做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据调查,一些初中生反映,腰鼓只有在有比赛的时候老师才会教,这未免有些形式主义了,民间文化的传承现状令人担忧。

四、社区教育、医疗卫生、体育事业发展状况。

4.1社区教育发展状况。

该村有全日制中学1所、小学2所、幼儿园2所,除了满足本村的教育需要外,也吸纳了化子坪镇其它村子的孩子。在我们走访中发现,这里的教育质量和师资力量并没有想象中的好。这里的老师大部分都靠体罚来教育学生,这样做不但提高教学质量,却使得好多学生因怕遭受这种体罚而畏惧上学,甚至辍学,这种现象曾经也得到过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新换了校长,同时也引进了许多高素质教师,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在去年中考中该校升学率位居全县第二,学校受到了全镇的广泛好评。

4.2社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

该村有中心卫生院1个,计划生育服务站1个,各类小诊所9个,基本上能满足该村和其它村子村民的看病需求。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在该村普遍实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惠了居民,但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实质的解决。同时,居民也反映,报销的手续太繁琐,报销的金额有限,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

4.3社区体育事业发展情况。

体育事业在该村的发展是一个盲区,我们在对该村进行实地考察的过程中,没有看到任何用于村民进行强身健体的场所和其它硬件设施,只有在学校才能看到一些简易的体育设施。另外,当地村民的体育锻炼意识淡薄,几乎见不到有人进行像跑步这类型最简单的体育运动。

五、社区其它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该村在去年都用上了自来水,在这之前每家每户都饮用地下水,自来水的使用一方面为村民用水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可以保护当地的地下水资源,为该村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该村拥有邮政所、农村信用合作社各1个,一个供电所,移动、联通服务店共13个,新增驾校1个,满足了村民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

六、村民对村委会的认识及评价。

我们随机选取5户人家对他们进行重点访谈,在问到他们对村委会的认识时,他们都认为村委会只是选村主任、大队书记和村干部开会的地方,别的什么事也干不了。我们知道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委会的职责多达10条。由此可见,村民对村委会职责的认识很不全面。在问到自己家中遇到大事的时候,几户人家都表示不愿意找村委会,而是通过自己或亲戚朋友帮忙。

七、总结和相关建议。

本次调查分别从正面和侧面考察了该村的社区工作现状。首先,通过正面对居委会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出该村的社区组织机构较为健全;其次,在对社区的实地考察和对村民的深度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社区的基础设施有所发展,但不够健全;下面就本次社区工作考察中发现的一些其它问题总结如下:

7.1社区居民身份存在的非农非城的尴尬状态。

该村自从实行退耕还林之后,大部分村民已经完全脱离了农业生产,从事非农产业,严格来说他们已经不是村民,而是“居民”了,但是他们的户口仍旧是农业户口。

7.2村委会经费短缺。

上一任村委会书记告诉我们,现在的村委会办公场所(二层小楼)是他家自己出的一部分钱,再加上政府拨的一部分钱共同修建的,他认为新上任的书记使用办公楼应该付给他家原来修建楼房的费用,但是新书记不肯,这样到目前为止新任书记仍然没有接管村委会办公场所,镇政府也坐视不管;村委会办公场所的水电等基本费用都要靠书记自家筹集,前任书记向我们反映镇政府不但不向村委会支付运作的基本费用,而且还欠着村委会的钱。

7.3村民参与社区建设积极性不高。

通过我们的访谈发现,一些村民认为村子的建设是村委会和国家的事情,与自己无关,他们很少关心村委会的一些具体工作,不得已的时候被动的应付一下,平时只有遇到要居委会解决问题了才主动找上门。

7.4社区基础设施不完善。

区的文化和体育设施欠缺,没有建立发扬和传承民间文化的组织或机构,用于村民进行体育锻炼的基本设施没有建立。

7.5社区建设缺乏合理规划。

我们在实地考察的过程中发现,除了街道两旁的楼房看起来整齐以外,楼房后面修建的各种小楼、平房乱七八糟,经过走访一些村民告诉我们村子里修建楼房没有经过合理的规划,谁家都可以在自己的地上修建楼房,而且现在土地流转十分方便,外村来的人可以先买到地皮,然后自己出钱修建楼房,不需要办理任何手续。

7.6居委会责任不到位。

在走访中发现,社区居民平时很难找到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平时居委会只有一个空壳,里面根本没有工作人员,居民有事也是先打电话“预约”,居民对其评价并不高。在这里根本没有健全的制度规范居委会的职责,所以他们的社区工作没有做到位。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有如下建议:

一、村委会与镇派出所沟通,重新定位社区村民的户口。这样才能使居民更清楚的认识自己的身份,更好的定位自己的角色,从而更好的融入社区。

二、镇政府加大对该村村委会的资金投入。村委会要获得资金,政府投入是最主要的方面。同时,还可以吸纳一些社会资金,鼓励富裕居民投资乡村建设等。

三、村委会加强社区相关知识宣传,激发村民参与社区工作的积极性。村委会应该从小事做起让居民感觉到作为其中一员的幸福感,从而更好的激发其积极性。

四、镇政府投资建立文化馆、相关的体育设施,建设社区文化体育事业。同时,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对居委会的管理,使其职责到位,更好的为居民服务。

五、建立合理规划社区建设的机构,使该村更和谐的发展。

社区工作人员表扬信

在生活中表扬会让我们进步,让生活更美好,社会更和谐,那么社区工作人员。

表扬信。

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领导:

我是一名脑梗病人,今年65岁,家住宝山区顾村公园旁的保利·叶上海社区,本人于20xx年7月底突发脑梗塞病,住院治疗17天后出院,造成左手及左脚不灵活的后遗症。

在出院后的近三年里,本人想生活的质量好一点,最好生活能基本自理。经亲戚、朋友介绍,先后进行过针灸治疗,但疗效甚微。20xx年9月初,经朋友介绍,到南翔镇贵院的中医针灸科费文荣医生处进行就诊。费医生耐心地询问了我的病情,查看了我的原出院小结,通过切脉、看舌苔、检查我不灵活的左侧肢体,当场就在我身上好多个穴位扎了数针,扎得我身上麻、胀的不得了,告诉我,“你要有信心,积极的配合,坚持每周来二次针灸,按时服药,坚持锻炼,我能让你基本不留什么后遗症”。

于是,我从20xx年9月初始至今,坚持每周二次来费医生处针灸,按时服药,每天坚持适当的锻炼,通过费文荣医生近5个月的治疗,现感到有明显的好转,手脚较以前灵活多了,有时还能短距离的快步行走,我十分高兴。

没想到,社区医院会有这样的中医针灸高手,在此衷心感谢贵院能培养出如此的好医生,我和我的家人在此特别要感谢费文荣医生精湛的医术、高超的针灸手法、高尚的医德。

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多出现像费文荣医生这样的名中医、好医生,惠及上海像我这样有病的老人社区卫生表扬信社区卫生表扬信。让更得老人能真正幸福的安享晚年。

再次,由衷地感谢人民的好医生费文荣!

xx年x月x日。

尊敬的上汽社区居委会领导们:

您们好!

首先感谢上汽社区居委会的各位领导及工作人员对我的关怀、爱护以及无微不至的服务。我叫-x,今年六十八岁,是上汽股份车架分公司的一名病退职工。十八年前因病偏瘫,长期行动困难,自前年成立上汽社区居委会以来,居委会的领导及工作人员一直都给予我许多关怀和照顾,令我心中非常感动,这时期才真切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陈露书记,经常向困难群众嘘寒问暖,为民着想。因为我行动不便,好几次在路上锻炼走路的时候突然下雨,陈书记看到后就亲自给我打伞送我回家,并一再细心叮嘱要注意安全。今年春节还带着居委会的干部们亲自上门看望并送来慰问品,我和家人们都感激不尽。

"强将手下无弱兵",陈书记的团队成员也是个个素质高、品德好,工作热情,认真负责。如我们楼栋的网格员徐丹,像我的亲女儿一样关心爱护我。去年夏天我要办残疾证,女儿女婿没时间查询,徐丹知道后不顾炎热酷暑,四处打听,没几天亲自上门,把办证的单位、电话、认证医院、公交路线等详细信息对我们一一告知,临走时水都不肯喝一杯,汗还没干就要忙着去下一家。还有社区其他的工作人员如赵英芳、任子超、徐海涛等,每次见到我都非常尊重和关心。他们这种认真、敬业、为民着想的工作精神让我深受感动,热心助人的行为让我敬佩。我们全家在此表示深切的感谢和敬意。

社区居委会的成立,为我们残疾弱势群体输入了正能量。不仅仅是把温暖与希望送。

到了残疾人的心坎上,还为我们撑起了头顶上一方晴朗的天空。

xx年x月x日。

各位领导:

我叫xxx,今年68岁,是xxx街2号院小区的居民。非常感谢社区领导和工作人员对我及母亲长期以来的照顾!我是一名残疾人,身患多种疾病,与母亲生活在一起。母亲已是耄耋之年,长年卧床,这使得我们平日的生活更加不便。

多年以来,每次有需要的时候,无论大小事,社区书记xxx都会第一时间赶到家里,帮助解决。前段时间,给我母亲办理居民养老,由于名字中的一个字和身份证不一致,使我前后跑了很多趟都没办成。x书记得知后,立即赶来帮我办理。那天下着大雨,年近60的x书记一手撑着伞,跑前跑后,当手续都办妥了,我看到她衣服全被淋湿了,裤腿还不停的滴着雨,我握着x书记的手,感激涕零,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她也什么都不说,搀扶我往回走。回到家,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x书记总是隔三差五的去家里看看有没有需要,能不能帮着做点什么。特别是最近为了给我的母亲办理身份证,x书记更是费尽心思,在与派出所多次联系和协商后,在她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终于将这么久以来我的头疼事办好了。作为一名残疾人,我只能静静的记在心里,却什么忙都帮不上。x书记对待我和我的母亲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无微不至。社区的小勾及其他几位工作人员也时常细心的关心我们的日常生活。

我们全家非常感谢x书记和工作人员对我们的关怀和照顾,点点滴滴或许在社区人。

员眼中不算是事儿的事,却让我们家人感受到社区人员工作的细致和用心,家人想不到的事情,x书记都替我们想到了,而且还做在我们前面,我们的x书记总是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对x书记的感激之情我们难以言表!我们感谢党培养出这样的好党员,好书记!生活在这样一个社区里,遇到这样的好书记,我感到很幸福,很温暖。

xx年x月x日。

社区创建工作学习考察报告

挪威王国位于北欧斯堪的那维亚半岛的西北部,面积39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湖北和湖南两省面积之和,人口440万,比我国广东省汕头市人口略少。挪威划分为19个郡,43个市或社区。

挪威也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挪威的立法由议会负责.议会由165个成员组成.由18岁以上的所有公民选举产生,每四年选举一次。议会选举四分之一的成员作为上议院,其他人员组成下议院。挪威的最高司法机构是最高法院,由院长和17名法官组成。下设五个上诉法院,听取和处理民事和刑事案件。此外,调解法院处理民事案件,郡和市法院听取和处理刑事案件。除调解法院的成员由地方议会选举外,其他所有法官都由国王任命。

二、两国的社区发展。

社区的界定两国的社区大致是相同的,与我国当前的社区则有所不同。如前所述,两国实行的均是三级政权体制,市是最低的一个行政层级。在管理上实行高度自治,担负着社区服务、社区保障、社区治安、社区教育、社区环境等与社区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基本任务。在文名称上,我们访问过的诺特利耶市和海德谟若市都叫做kommun,它与英文的commune意义相同,具有市镇、市镇政府、全镇居民、社区、社区全体居民等意思。因此,无论从功能方面看,还是从其文名称方面看,两国的社区就是市的区域。

社区组织架构及其功能在这两个国家,社区组织体系主要是由社区议会和市政府组成。

市议会就是社区议会,是权力机构,议会主席(副主席)由市长(副市长)兼任,下设若干个委员会,由社区居民民主选举产生。社区议会的功能是:1、决定议会组成人员。每个社区的议会有权通过社区自己的条例,自主决定选举多少名成员组成议会。2、对社区进行通盘规划。社区议会最重要的职责是,站在全局高度对社区发展做出全盘规划,以使社区政府各部门之间在制定决策时达到平衡和协调。3、征税和制定预算。4、决定行政机构。自主决定组织什么样的行政机构来进行社区管理。5、组织社区听证会。决定听证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和程序。在这里,社区是由社区议会管理的,而社区议会是由社区居民民主选举产生的,它必须按照选民的意愿来办事。

社区议会每月召开一次例会,所有的社区居民都可以旁听,或者从当地的无线广播中收听,从网上浏览会议内容,社区居民随时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

除了社区议会和社区政府两个主体性组织外,社区中还有众多的居民理事会,它类似于我国城市社区中的中介性组织或群团性组织。在社区政府开办的所有服务性机构中都可以成立居民理事会。通过这些理事会,居民们都有机会对以社区议会为中心的社区政府提供的所有服务直接参与管理和监督。

市政府就是社区政府,是执行机构,由社区议会委任,下设若干个部,每个部与社区议会委员会一一对应,并对其负责。市长(副市长),同时也是社区议会主席(副主席),由社区议会选举产生。社区政府的主要职责,包括社区服务,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教育,保健中心及初级保健服务,老年关照,社会福利,文化与休闲等。在处理社区事务时,社区政府可以享用“一般权限”原则。所谓“一般权限“原则,是指社区政府可以处理法律未加具体规定的事务。为了给社区政府留有充分余地,鼓励社区政府开拓创新,支持他们在本辖区内为社区居民多做好事实事,两国的法律对社区政府的职责不做太细致的规定。总之,社区政府的职责就是处理社区内与社区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大小事务。

社区发展的资金来源和支出。社区发展资金的来源主要由税费收入和中央政府的拨款两部分组成。税费收入包括:所得税、财产税和社区收缴的各种费用。社区政府一半以上的收入来自于社区内征收的所得税和财产税。瑞典的社区税收占公共总税收的30%以上,挪威的社区税收占公共总税收的20%左右。通过征税,每个社区政府可以自主地决定政策和社区服务水平。社区政府大约四分之一的收入是靠经营和服务获取的,如诺特利耶社区政府将报废的军事基地作为大学城来经营可获取一定的收入等。中央政府的拨款包括固定拨款和专项拨款,后者用于社区实施自己优先列支的项目。根据社区政府的实际支出,中央政府还会给予其一部分补偿。

社区的资金支出同样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机构运行等支出。二是为完成社区各项任务所做的投入。瑞典的社区资金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以上,占公共总支出的40%左右。挪威的社区资金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近20%,社区资金支出占公共总支出的30%以上。

鉴于社区税收与支出在公共总税收与总支出中均占有较大份额.两国都把社区的支出视为决定总体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由中央政府和议会进行宏观调控,使之与整个国民经济协调起来,融为一体。鉴于不同社区存在不同的税收水平差异,两国还设有均衡制度,目的在于对所有的社区政府给予平等的财政基础。均衡制度含有调整社区政府专项拨款的条款,若社区政府因实施新的立法而造成财政开支增大,国家可利用专项拨款给予社区政府财政补贴。相反,若因实施新立法而节省了财政支出,国家也可收加补贴。这些问题都由社区政府组织负责与中央政府部门谈判解决。

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一般由社区议会建立,其主要功能有:可供居民举行俱乐部活动、开会、朋友聚会、演戏等。多数社区服务中心都设有工作间,居民可在这里做各种制作。可供居民用于健身。居民可以在这里使用计算机,上互联网等。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随时可以指导居民使用这些设备。社区服务中心还设有咖啡厅和专职厨房,单位或家庭要举办特别活动时,都可以和社区服务中心联系,由厨房安排菜谱、制作菜肴和提供服务人员。居民可在社区服务中心展示自己的艺术作品。

三、几点启示。

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社区发展理念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在瑞典和挪威,看不到类似于我国城市社区服务中心大楼一类的建筑或样,但它的服务却是无时无处不在的,使人感到没有不方便的地方,这里有政府的服务,有非政府组织的服务,有企业的服务,也有志愿者的服务。总之,你只要有服务需求,随时随地都可享受到服务。这与我国目前城市社区建设的现状形成了鲜明对比。目前我国各地在社区建设工作中,偏重于看得见、摸得着、见效等有形(或称硬件)内容的建设,如建社区服务中心,上电子平台等,似乎社区服务大楼层数越多。面积越大.装修越漂亮,社区建设也就搞得越好。有些领导也是根据这些漂亮的设施、设备来评判一个地方社区建设的优劣。由于这种片面理解,觉得没有投资、没有雄厚的资金就无法开展社区建设。有些地方虽然投资不少,居民却没有感受到服务有什么明显的改善。如果做一个比较的话,我们现在偏重的是服务的外壳、服务的工具、服务的设施、服务的阵地,而忽视了服务的本身,以致于我们身边虽然有装修漂亮、装备齐全的现代化的社区服务中心大楼,却没有感受到优质的服务。我们只知道,“从摇篮到坟墓”是瑞典和挪威乃至北欧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从财政方面给政府造成了沉重负担,同时养了懒汉。但在社区建设或社区发展的理念方面,的确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以人为本,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解决社区居民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是社区建设的出发点,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和目标,硬件设施和设备的建设固很重要,但与社区建设的核心或目标比,是处于从属和服务地位的,其本身:不是核心和目标,不应舍本逐末。

体制是实现社区自治的制度保障个体制不仅包括社区内部的组织体制,包括政府的体制,特别是基层政府的体制。在瑞典和挪威,社区的主体组织之一虽然是政府,是行政组织,但由于中央政府、郡政府和市(社区)政府之间有明确的职能划分,市(社区)在自己的职能范围内实行高度自治。市(社区)对自己社区居民(市民)负责是其职能所在,社区的事情由社区居民自己决定,社区政府的领导人只有为社区居民服务好.才能继续当选,而不是看是否受到上级政府或领导的肯定或表彰。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然处于发展和完善过程中,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形成的观念还在不同程地影响着我们,旧体制的残余还在不同度地发挥着作用,基层政府的职能尚未完全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转变,仍有许多工作需要社区组织去落实,去完成,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行政负担依然很重,使我们的社区自治受到严重制约。我们需要在体制改革方面加大力度。

社区居民积极广泛的参与,是社区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瑞典和挪威,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已经成为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居民有什么要求,可以直接向政府提出,也可以通过议员来表达。社区议会有事情,召开听证会.充分听取社区居民的意见。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主要还是依赖于党和政府的推动,社区组织的动员和组织,社区居民积极自的参与还远远不够,社区居民的参与力量还远未发挥出来,这是有待加大工作力度的领域。

瑞典和挪威的国情与我国有很大不同,在社区建设方面有许多具体做法因为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们不一定要照搬。但是其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的内涵我们是应当学习的,应当使其本土化.与我们自己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推进我国社区建设健康发展。

社区工作考察报告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35分)。

1、简述社区工作的专业价值观特点。

答:

(一)以集体为取向的人的价值和尊严,(二)以制度为取向的社会正义,(三)以民主为取向的社会参与,(四)以互助为取向的助人服务。

2、简述社区发展所采取的具体的策略措施。

答:社区发展策略的具体措施有五个方面:一是以协商一致为主,避免冲突和竞争;二是立足社区基层群众公共利益的扩大,通过沟通、对话和讨论促使成立不同的居民小组;三是社区组织间的协商、妥协、合作;四是对社区精英的争取、团结和支持;五是对社区大众的争取、包容,并使其参与到发展项目中来。

3、简述社会策划模式的含义及采取的具体策略。

答:社区策划是指社区工作者以理性的方法,通过清楚理解工作机构的工作理念、政策、资源和方向而确立社区工作目标,从多个预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最理想的工作策略,然后根据社区需要而动员及分配资源,并在工作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随时修改计划,使计划按预定目标进行,待工作结束后对计划执行情况加以检讨和反思。具体的项目策划基本步骤包括:一澄清规划机构的服务理念;二社区问题的调查分析;三需求和目标的界定;四确定自己可利用的资源;五服务方案的制定;六服务方案的实施;七方案的评估。

4、简述社区教育的特点。

答:社区教育是在社区范围内由本社区的社区组织及社会成员参与的全民教育过程,社区教育具有显著特点:

一、社区性。

三、多样性。

5、简述运用社会行动模式策略的原则。

答:运用社会行动模式的原则应有以下几点:

1、渐进的原则。

2、争取让步而非破坏的原则。

3、行动的连串性原则。

4、避免使用暴力,争取舆论支持的原则。

6、简述社区照顾的价值和理念。

答:概括起来,社区照顾有好下几个方面的价值和理念:

一、主张一种新的社会伦理。

二、主张政府与社区建立伙伴关系。

三、在社区照顾上不应该把机构照顾和社区照顾对立起来,而应该把机构照顾、家庭照顾和邻里互助结合,为需要照顾者提供有效的服务。

四、社区照顾的目标是协助受助人融入社区,恢复其正常的生活能力,使他们在社区建立自己正常的生活方式和社交关系。

五、改变受助人单纯接受服务的做法和想法。

六、建立关怀社区。

7、简述社区服务的原则。

答:开展社区服务应当遵循如下原则:

一、政府支持的原则。

二、开发和利用社区内部资源的原则。

三、公民参与的原则。

四、立足社区的原则。

五、科学化专业化的原则。

六、宣传先行的原则。

七、义务与报酬相结合的原则。

二、论述操作题(第1题10分,第2题15分,共计25分)。

1、试论述社区工作专业化的含义。

能代表,主要忙于政策法规宣传,行政事务处理,缺乏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方法,仅仅充当政府的发言人、政策法规宣传者,在社区冲突中的处理上往往带有一定的被动性和延迟性。

2、试对我国社区工作方法与西方社区工作方法进行比较。

答:

一、我国社区工作方法与西方社区工作方法的相同之处表现为:

1、社区工作方法的部份学科理论基础相同,中外的社区工作方法都是以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作为理论基础的。

2、社区工作的部份方法相同,中外社区工作者总结出一些相同的工作方法,如;宣传动员、家庭访问、组织会议、制订计划等,他们遵循着相同的一些原则,按照相同的程序来进行,具有普遍性。

二、由于我国同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也有差别,所以我国的社区工作方法与西方的社区工作方法也存在不同之处:

1、指导思想不同,我国的社区工作者在研究和运用社区工作方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指导。而西方社区工作方法则不同,他们有的侧重社会因素分析,有的侧重心理分析,有的侧重教育,所以中外社区工作方法在指导思想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2、社区工作方法的应用状况不同。我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社区工作方法体系,各种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应用才刚开始,而西方已经形成完整的社区工作体系各种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另外我国有自己一套传统的社区工作方法,中外社区工作方法的应用差别还是很明显的。

3、运用社区工作方法的主体不同。西方国家已经形成专业的社区工作机制,相对独立、完整的社区工作机构体系,各种不同的社区工作机构担负不同的功能,运用不同的社区工作方法。而我国的社区工作主管机构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民政部门,它既是政府职能部门,又是肩负社会事务管理的任务,同时也有社区工作督导、咨询等多重功能。就目前而言,社区工作专业方法的运用还是一个难题。

三、案例分析(每题20分,共计40分)。

1、男,17岁,学习成绩不错,考上了重点大学,因学院离家很近,每天放学之后父母亲让他回家晚自习和住宿,但他迷上了上网聊天和玩电子游戏,成绩开始下降,若不改正,面临退学处理。在百般无奈的情况下,其父母亲找到了社区社会工作者。

答:做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工作者,在接案后要及时和男同学面对面进行沟通,向其说明网络成瘾对自身及对家庭的危害后果,并适当配合实例材料进行心理辅导。协调学校对男同学进行再帮助,通过学校离家近的优点,安排老师进行家访,劝说其父母让男同学到校晚自习并住校。鼓励男同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鼓励学校中有同样喜爱网络游戏的学生组织青少年大学生网络互助小组,扩大男同学的与人交往的交际面,以减少对网络的依赖性,在现实生活中利用网络优势帮助学习,强调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要求其父母多抽空关心男同学的学习和生活。开展社区发展模式,在社区范围内开展青少年网络成瘾危害宣传,通过调查,发现社区中还有同样问题的青少年,并组织相关的活动进行帮助解闷网络成瘾问题。

要求:

1、简单描述处理的整个过程。

2、写出运用一种或几种社会工作方法具体的介入方案,可以针对某一主题。

进行。(个案介入要求体现技巧,小组介入要求写出小组方案,社区调查要求体现具体方法)。

答:

1、首先给受害妇女进行心理辅导,帮助舒缓心情,分析其丈夫的行为,从换位的角度进行分析。

2、再陪同妇女到家中对其丈夫进行教育,说明家庭暴力对家庭和妻子自身的伤害,表明已经违反《刑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要求其丈夫不要再使用家庭暴力。

3、联合社区内有受过家庭暴力的妇女组成一个“家庭暴力受虐妇女互助小组”用集体的力量对受害妇女进行保护。

4、对受到严重人身伤害,家庭严重危机的受害妇女申请法律援助,最终用法律武器维护受害妇女的合法权益。

社区创建工作学习考察报告

二、各地区“平安城区”创建的主要特点和经验。

一是强化领导,全面落实创建责任制。温州市鹿城。

区委、区政府始终把稳定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综治工作重心下移,把开展社区安全创建活动作为有效载体,从统一认识、强化领导、组织管理、奖惩激励四个方面,落实社区安全创建责任制。制定并实施了《鹿城区创建安全模范城三年规划》,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较大倾斜。政府每年拨出综治专项经费100万元,其中60%以上用于基层创安工作,狠抓以“技防”为重点的三防工作,有效遏制了社区发案率高的势头。几年来,共建成封闭、半封闭式小区近200个,电视监控小区50多个,投入创安经费1700多万元。同时,坚持把创安工作纳入全年综合治理工作中,层层签定责任书,年年修订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针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旧城区拆迁、金融业纠纷及“****功”事件等事关改革发展全局、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都亲自挂帅,成立专案组跟踪协调处置,并逐级落实责任制,做到奖惩分明,促进了基层创安工作责任意识明显增强。他们通过“挨家挨户走一走,男女老少问一问,遇到问题管一管”和“一个问题,一个领导,一套方案,一个口径,一抓到底”的“五个一”防控疏解矛盾等做法,增强了防范工作的科学性,许多小区达到了零发案的目标。

二是树立先进理念,构筑“大防控”创建格局。杭州市下城区在“平安城区”创建中,形成了这样三个理念:即,平安是投资环境,平安是最大的公共产品,平安是无形资产。基于这样的创建平安城区理念,区委、区政府提出了“一手打造中央商务区,一手全面构筑平安下城”的工作思路。大投入、大防控、大平安不仅成为下城人的共识,也成为打造“平安下城”的具体行动。大投入,就是通过加大人财物的投入,为打造平安下城奠定了坚实的基矗全区投入xx多万,购置了最先进的监控系统,并建立了监控网络。目前,已设立了4个监控中心,150多个监控点。在人力上投入几百名下岗失业人员负责治安路面维护,招收近千名治安协管员。大防控,就是采取一切防控手段,从源头上创建平安环境。实行打防结合,以防为主,建立防控网络三条线。一是基础线。把基层作为防控第一道防线,发挥基层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志愿者等的作用,发动群众,群防群治。在所有社区开设了“警民通”,形成了居民报警求助的通道。二是职能线。发挥公安政法等职能部门的威力,提高破案率。充分发挥民警、治安维护队、行政执法人员的积极作用,整合专业力量8000余人,成为防控队伍主力军。区法院把法庭开进了社区,在司法过程中普法,在公正审理中维权。区检察院建立预防职务犯罪网络,将辖区单位纳入网络中,形成了反腐败的统一战线。三是控制线。以司法部门为主,设立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180多个,在两劳帮教、化解矛盾中发挥重要作用。大平安,是平安下城的归宿和目标,就是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综合治理的良好局面。几年来,实现“****功”零进京,零滋事,连续5年全市发案率最低,群众满意率达97.6%。

三是突出治安重点,切实加强流动人员管理。桂林市叠彩区委、区政府把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根据辖区每日流动人口约15万人次的实际,设立警务室,重点建设治安岗亭,采取联合执勤,落实分别执法工作责任制,实施24小时设卡点,盘查所有出城可疑车辆和人员,在第一时间拦截被盗抢的机动车和“两抢”案件嫌疑人。政府投入100多万元,为辖区各派出所购置了治安巡逻车,有力地震慑了犯罪。在加强对流动人员管理上,叠彩区出台了暂住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工作目标责任制,对流动人口密集场所,采取分片包干措施,组织暂住人口清查,通过提高流动人口办证率和注销率保证对流动人口管理,做到以查促管。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社会救助体系。济南市槐荫区提出“以人为本、打造亲情社区,建设平安街道”的工作思路和“居民安则社区安,居民稳则社区稳”的创建理念,把解决居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平安社区创建的突破口,实行“亲情拆迁、亲情就业、亲情救助、亲情调解、亲情帮教”等。通过服务为先,增强相互认同感;情感交流,增进相互归属感;典型宣传,增强相互荣誉感,激发了社区单位和居民参与平安街道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在抓好平安城区创建领导机制建设的基础上,构筑了四项社会救助体系:一是促进再就业救助体系,成立了劳动就业保障中心;二是困难群体帮扶救助体系,成立了流动人口管理协会、妇女庇护所,设立了法律救助热线;三是司法救助体系,建立了法律援助联络网;四是社会保障体系,普遍建立了保险协管员队伍,提高抵御社会风险的能力。

三、几点体会和启示。

1、要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创建平安城区工作的重要意义。从对几个城区的考察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在新的形势下,提高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是现代化城区发展的重要标志。公共安全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制约着一个城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速度,关系着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建平安城区,维护社会稳定,是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造福于民的德政工程,是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载体,是建设现代化城市和国际化城市的重要途径。我区近几年开展的“安全文明社区创建”、社区稳定“五大工程”和社会治安专项治理等活动,有力地推动了“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创建平安城区奠定了扎实基础,我们不仅要坚持下去,而且要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科学规划“平安城区”创建的总体布局,提出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具体举措,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出发,树立“大平安促进大发展,大防控构建大和谐”的理念,紧紧围绕建设“大大连”和“新西岗”的奋斗目标,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创建,高科技投入,高效率推进,通过全民参与和全面争创,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和安全指数,真正让人民群众享受到“平安”的.成果和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

2、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各项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稳定这个前提,搞好社会治安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把创建“平安城区”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切实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组织协调,更新创建理念,完善创建措施,建立起党委总揽全局、政法委协调、各部门协同、群策群力的工作机制。严格执行维护社会稳定领导责任制、责任追查制和“一票否决”等制度,大力实施社区稳定“五大工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创安”工作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平安城区”创建水平。尤其是通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的建立,及时化解社会各类不安定因素,正确处理在经济转型期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充分发挥民间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综治排查等各种调解组织的作用,努力把各种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转化成刑事案件或发生影响较大的社会问题。要善于捕捉社会的焦点、热点问题,注重下岗失业、弱势群体的实际生活及需求,切实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控制各种矛盾的滋生源,努力维护和营造良好社会生活秩序。

3、要强化以人为本的创建理念,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创建成果。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已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创建平安城区就是满足人们的安全感,保护人民群众通过合法劳动所获得物质和精神成果。我们要按照“两从”要求,从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事情改起,加强安全防范,打击黑恶势力,扫除丑恶现象,为群众创造安定、祥和的生活环境。创建平安城区任重道远,应当进一步发挥党组织在创建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和政府工作主导作用,以对人民群众负责任的精神,增强使命感,整合辖区资源,创新工作方式,发动依靠群众,实现群防群治的目标。创建平安城区还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应用现代科技成果,增强打击、防范违法犯罪能力。要借助建设“数字西岗”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提高数字化治安呼叫网络的使用率和社区综治工作网上办公水平,扩大社会公共场所电视监视系统的安装覆盖范围,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的社会环境。

4、要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全面提升“平安社区”创建水平。社区是创建平安城区的基础,没有平安社区就没有平安城区,平安城区的创建必须以创建平安社区为着力点。我区在开展创建“平安街道、平安社区”活动中,以建设现代化新型社区为契机,把平安社区创建与“五型社区”建设结合起来,立足社区搞创建,结合实际抓落实,把以法治区与以德治区溶入到创建活动之中,实现了以“创安”为龙头,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可喜局面,探索和总结出一些“创安”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得到了盛市相关部门的认可和推广。尽管如此,我区“创安”工作的发展还不平衡,各单位、各部门对“平安城区”创建工作重视程度不一,一些领导在认识上还有空白点,在宣传、组织群众参与和整合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力度还要加强,有些工作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特别是与一些先进城区相比还有许多差距和不足。为此,在建设“平安社区”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基层组织、队伍、制度建设,充分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齐抓共建的工作合力,全面提升“平安城区”创建的质量和水平,实现区委、区政府提出的率先建设现代化新型社区的奋斗目标。

谢谢大家!

社区建设学习考察报告

2月18日至22日,在县委组织部的组织带领下,由组织部、民政局分管党建、社区政权建设的领导,城关镇党委书记,各社区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共计10人组成的学习考察团赴xx、西安、天水、甘州等地对社区建设及虚拟养老院建设工作进行了考察学习,考察期间共计观摩街道、社区、虚拟养老院等示范点7个,方法上采取现场看、听取介绍、座谈交流、操作体验等方式进行。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考察团观摩的点在全省或全国处于较高水平,一些特色工作和先进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对我县今后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具有一定的启迪和指导作用。概括地讲,各观摩点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特点:

一是强化理论指导,在工作理念上突出超前性。思路决定出路,观念改变方式。通过考察,各观摩点普遍给人的印象是理念上高人一筹,措施上高人一招,行动上快人一步,善于把工作与新形势下居民群众的所思所需、所想所盼结合起来,勇于把解决居民群众的实际问题与加大投入、改善民生结合起来,乐于把改善服务方式与现代网络技术的创新应用结合起来,紧跟时代工作要求,创新工作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使各项工作符合了居民群众的需要,适应了形势发展的需要,保证了工作运行有先进理念的指导,服务方式有先进技术的支撑,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顺民意、利民众、出实效。xx市城关区针对人口老龄化突出的问题,积极整合各方面资源,提出的建立“虚拟养老院”的工作理念,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为区域内老人较好地解决了居家养老问题。这种没有围墙的养老院的建设构想给老年人养老问题开辟了一种新模式,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和带动性。xx市七里河区结合近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在街道、社区探索实施了“民情流水线”工程,把服务居民群众作为街道、社区的重要职责,从民情反映、民事办理、结果反馈等方面系统地规范了工作程序,并依托软件公司,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数字社区”集成管理系统和“网格化”视频监控系统,真正把民情、民意作为一项工程去完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深入贯彻了科学发展观,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

二是强化阵地基础,在设施设备上突出先进性。把现代技术应用到服务工作中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改进服务方式的有效手段。特别是把现代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工作服务方式相结合,对方便居民群众办事、增强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社会,不仅生产技术需要创新,管理服务技术更需要创新,只把现代技术的一些成果积极的应用到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当中,才能有效推动社会高效运行,促进社会文明和谐。xx市七里河区率先在西湖街道自主开发“三维数字社区”集成管理系统、服务呼叫系统、“一事一评交互式评价系统”和“网格化”视频监控系统,并组织工作人员及时对系统信息进行更新维护,形成了自主开发、逐年升级、自行维护、高效运行的良好工作格局,在社区数字化管理工作中走在了全省前列,这一数字化管理系统也在省内有条件的部分县区得到了推广应用;同时自主投资近200万元在辖区内重点地段架设了视频监控系统,工作人员全天候监控,高清的画面、自行调节的镜头、画面的灵活切换,既达到了“一人监控,全面了解”的工作效果,又有效震慑了各类犯罪行为的发生。城关区在虚拟养老院建设上自主开发了一套呼叫系统,服务热线统一为965885,通过这一服务热线,可实现服务对象与服务人员的有效对接,使老年人在居家养老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生活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真正通过技术开发使虚拟养老院的职能得到了发挥。

三是强化自身优势,在工作特色上突出时代性。所观摩的街道、社区在开展工作中都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一些具有区域特色的工作,真正形成了一街一特色、一区一亮点的工作格局。西安市新城区西光社区开展的以“学在家庭、美在家庭、乐在家庭、俭在家庭、安在家庭、和在家庭”为内容的“六在家庭”创建活动,优化了家庭这个社会细胞,提高了社区的文明程度。xx西湖街道西街社区根据社区空巢老人多的实际,开办了“夕阳乐”餐桌,每天为空巢老人配送午餐、晚餐,解决了空巢老人做饭没力量、用餐不方便的问题。甘州区小寺庙社区结合社区实际开展了“党心连民心”系列活动,与辖区单位实施了“五联共建”工程,举办了才艺展示、厨艺比赛等特色活动。xx西湖街道实施的“民情流水线”工程、成立的“民情通”呼叫服务中心、开展的“一元钱爱心党费”、针对未成年人教育实施的“四点半”工程等工作,更是结合了区域内人口多、情况复杂的实际,开展的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也得到了中央及省委的充分肯定,特别是实施的“民情流水线”工程的经验与做法在中央创先争优活动简报上进行了刊登,中组部组织二局调研组撰写的文章《xx市“民情情流水线”工程调查》在《党建研究》上进行了刊载。

四是强化制度建设,在工作运行上突出政策性。加强制度建设,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联合的工作格局,是深化社区建设的根本途径。从观摩的几个点看,他们在工作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能够把各方面资源进行整合,积极争取上级党委、政府对工作的支持,集中资源、精力打造具有指导性、带动性和示范性的工程,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和无效利用。xx市城关区在打造虚拟养老院时,将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先进的养老服务理念进行有效对接,把网络民生、网络创业、在线公共服务三大工程和数字家庭普及计划结合起来,通过政府搭建的网络通信平台将全社会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信息汇集起来并传递给具备专业化服务能力的加盟企业,由企业派出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居家养老服务,服务项目部分为免费服务,部分为低于市场价格20%的优惠服务,服务所产生的费用由政府通过发放服务补贴的形式发给服务对象,也就是服务费用由政府埋单,这种政策扶持为虚拟养老院建设、运行奠定了基础。西湖街道在打造“民情流水线”工程的过程中,更是在人员力量、经费上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政策支持,并形成了相应的经费投入运行机制,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

五是强化工作监督,在为民服务上突出时效性。为民服务的实效,主要靠监督机制去落实。没有监督的工作,没有监督的服务必然流于形式,落不到实处。七里河区在实施“民情流水线”工程中,建立了个体监督、社会监督、网上监督、专门监督、评议监督等五种监督形式,较好地落实了各项服务措施,目前,该街道已为200名老人安装了“呼叫服务专线”。同时建立了“两代表一委员”民情接待日,建立了交互式评价系统,切实改善了工作作风,转变了服务方式,提高了服务实效。xx市城关区在筹建虚拟养老院过程中,设立了接待中心,在服务流程上增加了用户服务评价、服务质量监督人员对服务进行回访考核两个环节,有效落实了各项服务措施,使老年人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优惠服务。由于服务到位、成效明显,这一养老模式得到了广大老年人的认可,目前,全院已有入院老人近5万人,直接提供服务的老人有1.5万人,其中60岁以上的优抚对象有420多人,为老人提供的服务有八大类170多项。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深化社区建设,强化社会管理已成为目前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从xx市、西安市、天水市、甘州区社区建设、社会管理工作取得的经验和成效中,有以下四点启示值得思考。

一是从解放思想中确定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是深化社区建设的“导航仪”。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一定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思路作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确立规范的工作方式和服务体系,才能保证工作的连续性、长效性。xx市西湖街道确定的“在群众‘最盼’上赢民心,在群众‘最急’上见真情,在群众‘最怨’上改作风,在群众‘最需’上办实事”的“四最”服务理念,城关区提出的建立“没有围墙的养老院”的理念,都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为打开工作局面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近年来,城关镇在社区建设过程中根据形势发展变化,提出了党员“积分制”管理、组建党群爱心援助站、成立爱心党员小组、举办“邻居节”、开展“三认五结对”活动等一些思路措施,较好地发挥了党员、在职干部在社区服务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解决了城区一些孤、老、病、残、贫困家庭等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推动了文明和谐社区建设。但是也还存在资金短缺、建设起点不高、眼界不够开阔的问题,特别是在加大投入,大量引进高科技手段服务居民群众方面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谋划思考。

二是在制度建设上确立联动共建的工作机制是深化社区建设的“支撑伞”。基层街道、社区的工作如果离开各单位的支持,得不到社会各界的帮助,很难打开工作局面。只有学会“借鸡下蛋”、“借力发展”、“借势推动”,树立“大社区”工作思路,才能促进资源整合,拓宽服务领域。一方面要通过上级党委、政府建立强有力的辖区单位参与共驻共建情况的考核评价机制,坚持每年建成一批共建项目,切实为居民群众办一些实事好事,真正使居民群众得实惠;另一方面社区要作为中介机构把各服务企业、服务单位与服务对象连接起来,找准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有利于于各方发展的工作结合点,形成互利互惠、相互促动的工作机制,着力破解社会管理服务中的难题。甘州区小寺庙社区开展的“五联共建”活动,有效整合了辖区单位资源,取得了一定成效;西湖街道在实施“民情流水线”工程中积极动员辖区单位、“两代表一委员”参与,确保了“民情”、“民事”落到实处;xx市城关区建起的“虚拟养老院”,更是整合各方力量,保证了服务措施到位,服务效果明显。我县在开展共驻共建工作的过程中,建立了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实行了县委常委包挂社区制度,组织开展了“六联六共”活动,对在职党员实行了“一表两书一卡”管理,根据社区实际设立了社区共建日,一些做法既得到了各辖区单位的支持,也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共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辖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还处于较为松散的状态,没有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xx市、天水市的一些做法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三是在贴近实际中开展具有优势的特色工作是深化社区建设的“助推器”。一个区域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不同、人文地理差异、民俗民风的影响,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开展社区工作要切实贴近工作实际,根据社区的不同特点,充分发挥具有的优势资源,着力打造富有特色的工作亮点,在工作的突破口上下功夫,达到以点带面、重点突破、亮点示范的目的。要根据社区实际,按照“一区一特色”的要求,对每个社区的工作进行规划设计,形成具有不同工作理念、不同工作思路、不同活动载体、不同工作平台的社区工作特色,着力推动社区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是在打造亮点工程上开辟资源整合的有效路径是深化社区建设的“动力源”。城市社区开展工作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政治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和信息优势,如果把这些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利用,形成资源共享、信息共用、服务共搞的良好工作格局,打造出一些亮点工程,对于提高社区建设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xx市七里河区在打造“数字社区”时,就有效整合了城管、综治、环卫、计划生育等多部门的资金资源,并由区政府统一调度,打造基层服务平台,并随时对信息进行更新,保证了信息资源的准确完整、高效利用。目前我县在把政府事务延伸到社区时,没有同时把各单位的信息资源、优惠政策整合到社区,而是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各行其事,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不能充分发挥社会管理的作用,同时各个系统信息有差异、数据有出入、信息采集不完整,给社区工作带来了许多不便。因此,应该由县上相关部门牵头,整合配置好各类信息资源、设施资源,使社区、辖区单位能够相互利用、共享平台,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通过考察学习,并在认真分析我县社区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考察团就今后加强我县社区建设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一是以整合资源为重点,在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上下功夫。要结合我县实际,由县上牵头,对目前我县已实施或正在实施的城建、公安、计生等部门的数字系统资源进行整合,在社区建立终端服务平台,相互连接,共同服务,建成节约高效的互动机制,提升城市社区建设水平。

二是以建立操作性较强的共驻共建工作运行机制为重点,在形成工作合力上下功夫。结合近年来共驻共建工作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突出问题,重新讨论制定进一步加强社区共驻共建工作的意见,重点在共建平台建设、共建工作考核、共建工作制度建设三个方面下功夫,着力提高共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尤其要针对居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相关单位负责人定期下访收集办理居民意见建议,建立符合实际的如“城市管理联席会”、“民生保障联席会”等一些“专业性”联席会,整合力量解决好居民反映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

三是以实施“民情流水线”工程为关键,在优化社区服务上下功夫。认真借鉴学习七里河区实施“民情流水线”工程的做法,在强化“五条渠道搜集和受理民情,五种方式解决和办理民事,五项措施公示和反馈结果,五个途径落实和强化监督”措施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不断创新载体,重点在设立民情服务电话、开办“爱心餐桌”、组建民情联络员、规范党群爱心援助站运行、筹建空巢老人爱心服务站等方面做文章,努力把“民情流水线”工程打造成一项惠民工程。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首先在人民东路、新建东村两个社区进行试点,力争在6月中旬以前建成规范运行的示范点,取得经验后,在其他社区推广。同时以县民政局筹建虚拟养老院为契机,加大协调配合力度,积极开展符合居民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在县委组织部的指导下,与民政、人社等部门配合,在人民西社区筹建老年人“爱心餐桌”,切实解决好老年人做饭难的问题。

四是以打造文化品牌为目标,在促进社区文化和谐上下功夫。开展好文化活动既是丰富居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也是提升社区形象的需要。xx市、甘州区在创建文明和谐社区的过程中坚持把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作为一项工程去抓,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县社区近年来在社区文化上下了一定功夫,开展了一些富有特色的社区文化活动,举办的社区文化节、才艺展示赛、服装展示赛、厨艺赛等活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今后要进一步挖掘社区在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方面的个性特色,把知识性、教育性、娱乐性等诸多文化因素融为一体,拓展社区文化的内涵,举办形式多样、富有特色、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带动大众文化广泛普及。

五是以学习创新为手段,在形成亮点工作上下功夫。要在认真总结各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吸收、创新,形成我县社区建设特色的典型做法和亮点工作,切实达到学习提高的目的。特别是一些已经开展的如党员“积分制”管理、“三认五结对”活动、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百家宴”活动等工作,要认真进行总结提炼,形成系统的工作思路和运行程序,保证各项工作出成效、出经验、出亮点。

社区建设情况考察报告

最近,政协城建环保委员会组织城建口委员到吉林省四平市考察了社区建设,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四平市城市规划面积49.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51万,75个社区居委会。近年来,四平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社区建设工作力度,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实际的社区建设的新路子,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考察组一行到四平市长征、东兴社区和社区指导中心参观,十分感慨。总结四平市的社区建设工作,大家感受深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施建设,一蹴而就。

二、社区功能,日臻完善。

四平市是一个有51万人口的中等工业城市,过去居委会的主要工作也就是给人开个。

介绍信。

调解个纠纷。2000年,四平市相继完成了旧城改造道路建设绿化美化和小区整治,市区环境和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四平市委市政府越来越感到:现代城市发展中的难题并没有完全解决,许多工作都要依托社区来完成,原有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2000年8月,四平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社区建设全面展开。分别建立了社区党支部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社区居委会等社区组织,并逐步完善了各项。

规章制度。

近几年,在省民政厅的指导下,四平市委、市政府根据社区居委会的性质和作用,结合当地实际,将社区功能重新定位。在建设社区基础设施的同时,搭建了城市基层管理、居民服务和民政工作三个平台。在城市基层管理平台上,社区环境、治安、教育等工作有序展开。特别是治安工作效果突出,每个社区配备了2名以上民警;在居民服务的平台上,各个社区广泛开展了福利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和社会救助,面向下岗职工开展再就业服务;在民政工作平台上,低保、老龄、捐赠、优抚、民间组织、福利彩票等工作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使民政这项以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为主的工作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百姓。

三、组织建设,特点突出。

居委会是社区的组织管理机构,四平市居民委员会干部的选举很有特点:一是打破地域限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允许非本社区居民报名竞选;二是强调对竞聘者的政治、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审查,采取面试和笔试相结合的方法对报名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行测试,然后深入到其所在单位或居委会做进一步了解,再确定候选人;三是依照严格的选举程序进行民主选举。候选人在居民代表大会上发表竞选演说,再按照差额、无记名投票的原则,由居民代表选举居委会委员。通过公开招聘、依法选举,75个社区产生230名社区居委会干部,使社区干部队伍平均年龄从50多岁下降到37岁,大专以上学历者占53%,党员占50%。在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后,成立了党支部,健全了社区各类协会。为使社区干部尽快进入角色,市区两级多次举行社区干部培训班,培训社区知识、社区党建和市场经济等方面知识。通过培训提高了居委会干部的能力。

到四平市社区考察,社区干部良好的精神面貌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四平市平均每个社区2220户,6340人,而社区居委会干部只有三人。几年来,居委会工作越来越多,救助保障、医疗保健、治安防范、普法维权、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无所不包。而居委会干部的报酬只享受政府发给的生活补贴,补贴标准参照工资最低标准线,每月只有400到450元。我们与居委会干部探讨报酬问题,他们却说:虽然忙,但工作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认可,有一种成就感,心情舒畅,这就足够了。

四、社区活动,丰富多彩。

社区的办公用房有了,服务设施有了,怎样发挥它们的功效,四平市采取“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居委会主办、社区民间组织运作”的方式,大力发展各类社区民间组织志愿队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各项活动。如,长征社区配有党支部办公室、居委会办公室、警务室、社区服务站、文化活动站、星光老年之家、信息服务网络、居民学校和室外活动广场。可别小看这“三室三站一家一网一校一场”,它涵盖了社区生活的全部内容,居民的基本要求都能得到满足。居民自发组织了合唱团、演出队等社团组织,定期排练演出,社区活动有声有色。考察中,我们走进社区,丝竹声不绝于耳,医疗咨询人来人往,健身场地热闹非凡,不得不感叹社区功能的完善和社区活动的丰富。

五、居民自治,经营社区。

四平市树立了按居民自治和市场规律经营社区的新观念,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常态运行机制。各社区开展的居民评议保证了社区居民的主人翁地位,例如社区警务室民警的居民满意率达不到60%就地下岗,社区医务人员被认为不能为社区提供良好医疗服务的,可以建议撤换等等。《四平市社区建设暂行办法》还规定,在小区整治中新建改建的120余处、12000平方米小区用房和所有的自行车棚全部无偿交给社区管理经营;对社区开办的便民利民服务网点免收各类管理费;社区用电、用水和使用天然气、电话、网络等费用,享受居民用户价格等等。此外,四平市还首开福利彩票进社区的先河,全市75个社区建立福利彩票销售网点340个,平均每个社区4.5个。各社区销售网点享受3%发行费和11.5%福利金的优惠政策,社区建设有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经济支撑点。通过社区建设构筑的三个平台和社区经营的良性循环,标志着四平市初步实现了对城市基层民政工作的整合,形成综合性、多功能、一体化的基层民政服务机制。一个现代化的新型社区城市展现在人们面前。

考察中,政协委员对社区建设工作进行讨论,对一些问题进行思考,主要是:

一、加强领导,提高思想认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人口老龄化、利益主体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样化日益明显,这对城市管理现代化的要求日益迫切。加强社区工作的领导,引导社区建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完善社区功能,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社区环境,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要内容。

我县社区管理起步晚,居民区建设遗留问题多,社区建设难度大。特别是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偏差,让社区的概念被各部门和居民广泛接受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推进社区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是新形势下扩大基层民主,改革现行管理体制的需要。要加强引导和宣传,提高对社区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积极营造社区建设的大环境。

二、积极协调,搞好社区共建。

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是社区工作得以开展的载体和依赖。只有建设好社区办公用房、活动场地等硬件设施,才能更好地培育社区意识,建设社区组织,增强社区队伍,搞好社区活动;只有做好社区各项工作,才能联系群众,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丰富群众生活,全面推进社区建设。

进一步加快社区工作和服务设施建设是社区建设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如何完成这项艰巨任务,四平市给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超常规运作”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造就了“四平速度”;各部门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推动了社区各项活动的开展。社区建设需要各部门的支持与配合,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调动社区内行政和企事业单位、居民群众等一切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发挥社会优势,整合社区资源,形成上下各方合力共建的良好氛围。

三、把握趋势,完善社区功能。

加强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全方位转变,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各界人士以及普通百姓关心的话题。

未来城市社区发展趋势,总体目标的优与劣,直接关系到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与社会的稳定。要适应城市化、现代化的要求,加强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社区功能,努力建设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的新型社区。

四、积极引导、丰富文化活动。

大力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法制观念和生活质量,扩大社会主义文化影响,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个重要举措。

在全县上下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社区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离新形势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要积极引导,及时发现、培育热心社区文化事业并有一技之长的文化骨干队伍,在精神和物质上予以鼓励,充分调动文化骨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文化骨干的“传、帮、带”作用,扩大社区文化的影响力,提高社区文化的品位和档次;要发挥居委会的作用,努力探索社区文化建设新路子,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不断在内容和形式上提升社区文化的内涵和水准,积极营造社区文化氛围。

2005年9月。

书香社区考察报告范文

xxx,男,1979年09月出生,汉族,重庆市原万盛区人,1999年9月参加工作,xx年11月加入中国_,本科学历。历任村,镇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党政办主任,区人大代表、区经信委规划投资科科长等职务。该同志德、能、勤、绩、廉的主要表现如下:

一、德:该同志在企业负责人事行政工作期间,能有效处理好600余员工的绩效考核;在担任村期间得到全村2600余人高度认同;在担任镇党政办主任期间,能有效协调领导之间、科室之间、领导与科室之间的沟通协调与合作;在参与煤电化产业、镁产业、机械产业发展工作及担任区经信委规划投资科科长期间,得到服务对象和同事高度认同。这得益于该同志具备正义、正直、正气的道德修养和政治素质修养。

二、能:该同志自参加工作后的近13年间,经历了5个单位、11个部门的多岗位锻炼,同时还兼任过多个社会职务,无论在哪个单位、部门还是岗位,都能较快进入角色、适应环境。这得益于该同志基本具备了学习、思考、干事的能力。

三、勤:该同志进入机关工作4年以来,没有休息过公休假,除病、丧等特殊情况外,没有请假、缺勤。干工作不分上班、下班,白天、黑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特别是xx年,全年未休过一个完整的法定节假日。

四、绩:该同志在农村工作期间,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实现了社社通水泥公路、户户通自来水,有效改善了2600余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在镇政府工作期间,承担了整镇人饮工程建设、多条公路改造和南天门风电场前期工作任务,有效改善万余人生产生活条件并成功将南天门风电场列入全市规划;在区发改委挂职期间,参与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规划编制和政策争取的具体工作;在煤电化办工作期间服务了30万吨甲醇、10万吨二甲醚和万盛电厂二期工程等重大项目;在经信委工作期间为南天门风电场项目的核准、兴隆煤矿的投产、盛镁镁业的开工、全国镁业年会的召开等作出了积极贡献。

五、廉:该同志能严格把握热情服务与依法办事的尺度,敢于抵制歪风邪气。能做到办事不推诿、遇难不回避,不贪、不占、不损害集体利益,清正廉洁。

该同志在近三年年度考核中,除xx年借调使用当年为称职外,其余两年均为优秀。在进行民主测评时,有x人参加民主测评会,有x人赞成其担任经济发展局产业发展科科长,有很好的群众基础。

该同志存在的主要不足是:由于长期处于高负荷、高压力工作状态,忽视了劳逸结合和身体锻炼。

考察组人员:

社区考察报告范文

本文目录。

根据国家外国专家局的安排,应德国瓦尔道夫市政府的邀请,以民政部人教司濮洁同志为团长,由民政部、部分国家级社区建设实验区及重庆、长沙两所学院领导、专家、学者组成的赴德国社区发展培训考察团一行17人,于9月1日至25日对德国社区发展情况进行了为期25天的培训学习考察,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培训考察的目的。

1、了解德国社区发展的情况。

2、实地观摩考察他们的成果。

培训考察团在德国期间,先后拜会了法兰克福社会福利局青年社会福利部,黑森州社会福利协会,黑森州体育联合会、联邦政府林姆伯格民事局、德国民事救助管理协会、德国联邦社会福利联合会、劳动者撒玛丽亚协会、慕尼黑自然保护协会、巴伐利亚州劳工、福利法规及家庭与妇女部、德国联邦家庭、退休者、妇女、青少年部等行业管理部门和政府机构,先后参观了摩菲德市的新建社区、威斯巴登市养老院、德国民事救助中心、慕尼黑自然保护与环境绿化协会、联邦民事服务局及属下的社区康复中心等机构。

德国方面还按照我们的培训计划,安排了社会福利政策与法规、德国的体育俱乐部与全民健身运动、德国的兵役制度与社会福利体制、民事保护与事故预防、志愿者与劳动保护、德国的家庭问题与家庭政策、劳工问题、非政府组织在社区层面的作用等讲座。

这次培训考察活动,德国方面给予了我们热情周到的安排,使这次培训考察得以顺利进行,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达到了增进相互了解的目的。

二、德国社区发展简况和基本经验。

这次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德国和我们的社会制度不同,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异,地方政府的设置及职能情况也不同,但是,德国从俾斯麦首相开始实行了对外开放,特别是二战以后实行改革发展的目标,确实对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德国经过改革把国家建设成为经济实力比较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原因固然很多,但从社区发展和地方政府功能与体制上去考察,也有不可低估的因素,德国政府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对完善我国政府功能,推进社区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基层社区社会管理体制,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一)明确各级管理权限,把地方政府建设成为有活力的一级政权。

德国是一个典型的联邦制国家,它的政府体系由联邦州和地方(市、镇)三级政府组成,各州、市高度自治,联邦与州之间没有上下级隶属关系,但联邦高于州的地位,州与地方的关系是地方自治较高的单一制,德国民众对政府的理解是:有权征税的官方组织。巴伐利亚劳工局的介绍比较清楚:在政府管理权限上实行分权制,宪法逐项列举了联邦的权力,没有列举的由各州行使,地方政府根据州议会的特许行使权力,这样,各个层次政府之间的职责明确,在规定的范围内,地方政府有较大的自主权,并有比较完善的确保地方自治的法律体系,我们考察的法兰克福、柏林、慕尼黑等地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些都与他们政府能够有效发挥其职能作用直接相关。尽管如此,德国还在不断地进行着改革。据法兰克富福利协会介绍,针对法兰克福是全德国第四大城市,又是州政府所在地,是一个多元化社区的特点,提出了政府的工作重点是应知道社区内的人员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怎样使政府少管一些,多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和市场的作用?经过论证,确定了降低市场部分的税率、繁荣商业、增加服务和工作岗位等,明确政府由管理型政府改为向经营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政府购买服务,如:黑森州威斯巴登养老院,是劳动者社会福利协会主办的,建立这个养老院,私人投资了90%的资金,政府投入了10%的资金,投资者建好房就把它租给了这个养老院。政府发给老人养老福利金,老人就到这样的养老院交钱(养老金),由养老院向这样的老人提供养老服务,养老院方面只计成本,不赢利,所收费用只够养老院的开支,政府对这样的社会福利事业免税。在黑森州向这样的福利院有500多个,老人都是用政府发放的养老金到这些机构养老,这实际上就是政府购买服务。

(二)不断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基层管理体制。

德国的地方政府体制从实际出发,各地千差万别。地方政府也就是市、镇之间相互独立、自治的结构,市、镇都是州的分治区,镇虽然处于某个市的区域内,但并不意味着它在行政上从属于某个市。因此,地方政府之间,只有执行事务范围的不同。在行政区划上,市与市之间、镇与镇之间,以及市、镇之间大小相差悬殊,除三个直辖市和州一级,一般说来地方政府的组织形式,由州议会以法律规定,但有的具体问题也由各地方政府通过选民投票,根据本地情况来决定。

(三)把能让社会办的事情尽可能让社会去办。

管理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这是德国部分专业人士的看法,这种观点未免偏颇,但他的基本精神是对的。德国各级政府除了少量的行政部门外,存在着各种门类的非政府组织、社团组织、非营利性机构等,它的职能比较单一,主要是为市民的需要提供生活,工作、文化等多方面的服务,这些组织起到了沟通政府与社会不同利益团体的联系和拾遗补缺的作用。同时,德国还是一个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化较健全的国家,在各级政府拿出资金发展公共福利事业的同时,把握资本主义社会私有经济发达的特点,采取各种办法,从民间筹集大量资金,利用私有经济、社会团体、非营利机构、志愿者服务等,与政府结成伙伴关系,共同办好社会福利事业。如:慕尼黑自然保护协会这样一个机构,它就是政府放手让他们从事绿化和自然保护这样一项工作,而这个机构又充分利用了政府的政策和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的资助,把这样一项本该由政府承办的事情办得有声有色,既减轻了政府的压力,又调动了这些非营利机构的积极性,还使得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矛盾通过这样的“缓冲带”逐步予以化解。

(四)增加民主决策的透明度。

德国为了鼓励民众参与社会事务,采取了一些公开形式,一是议会会议公开,会议场所设有专门的民众席,允许旁听,也可组织参观联邦议会;二是通过电视、报纸等公开政府及其官员的情况;三是政府办公公开,上网即可查询有关政府运作的情况;四是重大事务预先告知民众,并举行听证会,让民众发表意见等,尊重民意。同时,通过各种社区组织,反映情况,开展社会工作。

(五)地方财政有较大的自主权、税收体系完善。

德国地方政府的财政开支和举办公益事业经费来源由税收保证,任何人都交税,买东西也都交税。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各有一套独立的税务机构、税种分开。这为政府提供足额的社会公益事业经费和福利资金起到了保障作用。同时社会强制保险为社会积累了强大的资源,每一个人都有了必备的资金保障,并有多个法律来保障社会保障资金的正常运行。

三、德国社区发展的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德国社区发展的经验为我们现阶段的社区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党和政府的强有力组织和推动在社区建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个推动力,抓好当前的社区建设。

2、社区内各单位、机构、团体的协作力有利于社区资源的充分开发,也有利于社区凝聚力的形成。

3、社区内部组织的统合力关系着社区建设工作是否按照社区的发展方向有序的运作。

4、社区居民的拉动力关系着社区建设的成败。

5、居民社区意识、参与意识的培养是社区建设初期的关键,也是社区建设过程中一项长期的任务。

6、社区内中介组织的培养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环节。

7、社区工作队伍,特别是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培养是关键。

8、社区活动有效开展必须依托于设施、环境、管理和人的有机协调。

返回目录。

12月初,由我国北京、成都、深圳三地专业人士所组成的中国社区教育考察团,在国际社区教育协会(icfa)亚洲理事,全国社区教育委员会主席,全国教育社会学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厉以贤教授的带领下,历时12天时间,横跨美国东部和西部,分别到了纽约城市大学毕业生中心、内华达社区学院、洛杉矶山谷学院、东洛杉矶学院等四所学校,比较完整详细地考察了美国社区学院的教育。

考察团所到之处,受到了美方学院的高度重视,各学院周密安排,热情接待,宾主交流融洽。在东洛杉矶学院,院方还特别给全考察团成员准备了“美国社区学院教育交流结业证书”,由校长evnest (莫文龙)亲自给每一成员颁发。

在美考察期间,美国教育同行的务实作风,治学严谨的敬业精神,无不使考察团深受感动,体验深刻,受益良多。在洛杉矶考察时候,当地《世界日报》以《中国社区学院考察团访东洛学院》为题作了专题的报道。

考察团此行主要是以社区教育为专题,全面考察了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历史、办学使命(宗旨)、课程设置、教学组织、经费投入、学生管理等等,具体考察报告如下。

一、美国社区学院概况。

美国的社区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集合体,为了区别与其他高等院校,总的而言,社区学院就是一所颁发副学士学位作为最高学位的地区性被认可的高等教育院校。其起源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高等教育改革实验中。其中一所最早期的公立初级学院是在1901年的时候,从伊利诺伊州的乔利埃特(joliet)高中演变出来的乔利埃特社区学院,至今,乔利埃特初级学院(joliet junior college)是美国的首家并且是最成功的初级学院。

美国社区学院是仿效了公立高中、私立初级学院以及四年制学院与大学,结合了所有这些院校的特性,但却发展了自己的独有特色。受到了诸如1890年以后公立高中发展迅速,20世纪初期大学领袖与学者们要求改革美国的教育,gi法案,生育高峰期,工商界对受过培训的员工的需求,60年代的民权运动,联邦学生补助计划以及成千上万的各州立法者的倡议与法律等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美国的社区学院在美国的历史中以及对扩展大众接受教育机会方面有著深厚的根源。今天的美国社区学院秉承了托玛斯杰弗逊的信念,即教育应该是实际和自由的,并且应该兼顾到服务大众以及个人需要。

到目前止,在美国大概有1,130余所社区学院,技术学院,两年制的学院分部,宗族学院以及独立的初级学院,加上分校,总数达到1600余所。其中有970所是公立院校(详见表一)。公立学院每年为大约一千万学生提供教育—其中五百万学生就读学分课程,其余的五百万学生就读学分课程、学习班或。

学习计划。

等等。大概有47%的首次读大学的学生和有49%的所有少数族裔大学生都进社区学院就读(可参照表二)。大概有51%的社区学院学生是家中第一代的大学生—他们的父母都没有上过大学。如果不是社区学院的存在以及它们向大众开放入学渠道,恐怕很多人都永远没有进大学的机会。

除了向广大人民众提供学分课程与非学分课程外,很多社区学院在其社区中充当了文化、社会与学术的中心。大部分的社区学院都是公立和在经济上接受公众税款的支援。基本上社区学院是为非寄宿的学生而设的,大部分的社区学院均没有住宿设施,这也说明了社区学院大部分学生是非全日制上课的,这类学生占了63%。

每一所社区学院都有自己的文化,并为独特的地理区域与对象服务。然而,这些社区学院本身与学生之间都能共享很多相同的价值观、目标以及理想。社区学院与其他高等教育院校不同之处在于它们对公开入学和社区建设的重视,这些基本的价值观在塑造社区学院的角色和规模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表一:以院校管理类别划分的社区学院数目:(1900至)(未加分校)。

年份公立学院宗族学院  独立学院总数。

1900088。

192070137207。

1930178258436。

1940258317575。

1950337311648。

1960390273663。

19708472441091。

198010491821231。

199012821831465。

9951371132。

表二:以院校类别划分的秋季入学人数:1975年到。

年份社区四年制大学。

19753,970,1197,214,740。

19804,526,2877,7570,608。

19854.531,0077,715,978。

19905,240,0838,578,554。

19955,492,5298,769,252。

5,497,4208,802,835。

二、美国社区学院使命(办学宗旨)。

1、以大众公平就学为前提,给人人平等学习机会。

美国的社区学院所有活动都来源于自其本身的使命,简言之,这个使命就是为大众提供大专教育课程和服务,使社会区变得更健全和更富生命力。首先在入学这一关,其是通过公平入学政策,公平与平等地对待所有学生来体现公平与平等的。只要是学生年满18周岁,达到高中毕业或相当于高中毕业水平,只要愿意,都可以报读任何一间社区学院的任何一个专业,而且由于所有的区域范围都有社区学院,大部分的美国居民可以在自己通勤范围内的学院上学。我们考察团在东洛杉机学院考察时,陪同接待介绍的外语系主任、教授张立礼(lily chang)博士在谈到学生公平入学时,一再引用孔子:“有教无类”这句话,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

其次,在平等就学上,一旦学生注册入学,学院需要提供支持服务,包括辅导,学业指导以及经济援助等,以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机会在学业上取得成功。同时,社区学院给每个学生承诺提供综合性大学课程,除了能提供大学学士学位的首两年课程,满足了传统的大学平行功能外,社区学院还可提供其他课程。虽然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使所有社区学院提供所有的课程,但是学生必须有机会选择他们在社区学院修读的课程。例如,如果大学生转学课程是一家社区学院所提供的唯一课程,这所社区学院就算不上是提供公平入学机会与公平就学的院校了,因为学生没有课程可以选择。很多来到社工学院的学生没有具备转学课程必须的学业资格。因此,如果这课程是他们的唯一选择,那么他们通往大学之门便被关闭了。

2、以服务社区为办学根本,为各阶层提供各类教育。

以社区为本的意思是,一所社区学院承诺满足某一指定地的需要,指定地区通常称为此社区学院的服务地区或服务区域。也就是说社区学院把向当地社区提供教育作为自己的基本任务。

社区学院所服务的社区及民众,其需要是多样化的而且会随着时间改变,而且他们期望社区学能院能满足这些需要。大部分的社区都希望所提供的课程能容许学生转换到学士学位的课程。很多社区都希望社区学院能提供职业与技术培训课程,通常包括能满足某一当地行业的需要的培训课程。他们期望社区学院能提供通往取得证书、学位以及文凭的学分与非学分课程。很多社区希望学院能提供补救课程或启发性的课程,以帮助学生的学业达至大学水平。还有大部分的社区都希望学院能提供满足康乐、社会以及文化方面需要的课程和活动。社区学院也尽其所能去满足社区的需要要并保持优异的水平。很多社区学院都能与当地雇主紧密合作,设计和提供能帮助迅速就业的课程,而这些行业都被证明是很需要人才的。

虽然文化活动与社会活动不一定是社区学院的正式教育课程的一部分,这类活动却使教育内容和社区生活变得更多姿多彩。很多观察家都同意,让社区学院赞助艺术展览、体育活动、音乐会、话剧制作、健康展览会、社区论坛以社区论坛以及其他活动等很重要的,因为这些活动能让社区学院所服务的人群的生活变得更丰盛。参与活动赞助的取舍决定可能是社区内存在广泛需要的结果(例如,健康展览会),也可能是个人或团体抱着参参与活动赞助的欲望的结果。不论原因为何,社区学院对社区公平表示的需要作回应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样能增强社区学院的教育使命。

3、以献身教育教学为首任,关注每一学生学习需求。

一所教育机构的核心是教职员,社区学院的教职员都以献身于教育教学为首任。他们的教学是尽公民责任的一个途径,讲台是他们与别人分享知识的论坛,这里面更多的是他们人生的一个目标追求。我们考察组在内华达社区学院交流的时候,其中一位团友就对学院的副院长anneli adams(安莉·艾顿)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在企业公司里的工资比在学院高得多,为什么你还要在这里教书呢?anneli adams(安莉·艾顿)回答说:我到内华达学院教书,是因为我喜欢教书,喜欢和学生一起分享我的成功与快乐!而不是为了工资而来的。她的回答赢来了全场的热烈掌声。

在美国的社区学院,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是一个忠诚的学者,经常掌握其范畴内的资讯,并与同事和学生们分享最新的发展信息。对社区学院的老师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发展自己的能力,因应学生的不同形式以调整本身的教育形式,从而使社区学院的教职员与管理人员对他们在教学与学习方面的献身感到自豪。

4、以鼓励终身学习为始终,对全社会倡导终身教育。

社区学院对终身学习的承诺包括了提供几乎是无限的学分和非学分课程、活动、以及计划等,通过这一切来丰富社区学院所服务地区的人民的生活,只要他们有学习的渴求便可以。很多学生都是成年人,他们重回课堂目的是学习新的工作技能和改善现有的技术。新近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完成了硕士课程或其他高等学位课程返回社区于完成了硕士课程或其他高等学位课程返回社区学院继续进修。

社区学院的其中一个优点是,就学生所注册选修的课程与学科而言,终身学习者与一般全时间学生没有多大分别。终身学习者所选修的大部分课程与学科和一般为寻求学位者而设的课程是一样的。年龄大的成年人返回社区学院进修,无论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技能还是还学新的技术,他们与全时间学生的差别就会缩小。

在东洛杉矶学院考察时,我们在与学生座谈会上发现,有一位50多岁的居民带着他的中国妻子一起在学习,我们问到他年龄那么大了学习难不难?为什么要来学习?他耸耸肩很自然轻松地回答:学习不难,因为我可以慢慢学。至于年纪嘛,我们这里学生没有年龄的区别。由此可见,正因为美国一直倡导终身学习,美国国民的终身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为大众所接受。

三、美国社我学院(宗旨)的实现。

美国社区学院是通过很多的课程、活动和服务来实现其使命。这些包括了大学转学课程、职业技术培训课程、启发教育和社区服务等。而社区服务还包括雇员培训计划以及各种技术服务。

1、大学转学课程。

全美国的社区学院大部分都提供大学转学课程,通过这些课程学生可以完成大学课程的首两年。注册修读大学转学课程的学生可以选修与四年制学院或大学课程的学士学位课程所设几乎一样的科目。这些科目包括人文学、数学、科学与社会科学。最能使学生受惠的大学转学课程是能让他们的学分转换到符合一般学位要求以及达到计划程度的课程。

社区学院的大学转学课程已经获得极大成功。一些州政府已毫无疑问地接纳获得副学士学位的学生转到它们的四年制大学系统升学。很多在社区学院念四年制大学的首两年课程的学生,都能成功地将成绩转换到私立或公立的四年制大学业。美国的教育部研究指出,从社区学院转到四年制大学升学的学生,其学业成绩足以比得上那些一开始便在四年制大学就读的学生,具体数据可见表三。

表三:五种颁发最多的主修专业副学士学位:

学位获得人数。

文理科、普通学科和人文科167,448。

医疗健康与有关科学工作者76,848。

商业管理与行政服务71,766。

工程相关技术20,208。

保护性服务17,445。

2、职业技术培训课程。

职业技术培训课程自从20世纪年代以来一直是公立社区学院地课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美国将来在国际经济上竞争以及使美国工人赶上工作场所需要的日新月异的技术来说,也是绝对必要的。这因为为了使美国保持强盛,美国的人民必须获得教育以满足二十一世纪雇主的需要。

在开始的时候,大部分的初级大学将其职业课程限制于老师培训、办公室技能以及农业科学方面。随着时间的过去,很多这些课程已经演变成为四年制大学课程,而且在社区学院的课程中被取代为多样化的科目,如幼儿教育、办公室管理、激光光学,医疗与电脑技术、汽车板金修理及防火科学等。一系列的联邦政府计划包括1963年通过的职业培训法案,及随后于1968年和1972年的修订案,还有1984年的carl 法案以及后来的重新修订这一切都已经增强了社区学院发展新的职业技术课程的能力。从表四也可看到前学生选择职业专业的情况。

表四:五种根据起薪考虑的最热门社区学院课程:

课程名称平均开始薪酬。

牙齿卫生$31,750。

制造加工技术$30,675。

电讯/交互    信息专家$29,268。

物理治疗助理$28,782。

注册护士$28,777。

3、提供补救教育。

在美国,有数千千万万的人基于某些原因,虽然到达成年人阶段却没有获得用以竞争高技能工作所需的教育。贫穷、歧视以及在单亲家庭生活所带来的困境,是导致儿童与成年人未能发挥潜能以获得解雇的员工可能缺乏再进入不断改变的劳动力市场的技能。缺乏英语能力的移民也可能要努力挣扎寻找工作。现在,不需要技能的工作已日渐减少而要求高技能的工作却与日俱增。如果人们继续于达到成年人阶段时没有获得二十一世纪工作所需的教育的话,则没有技能的工人的失业率将会上升,从而带来贫穷与社会衰退的问题。

社区学院具备有帮助回应这种教育危机的条件,所有的社区学院均提供补救教育或是启发教育,目的是把学生提高到具备符合参加大学本科程度课程或获取有生产价值的工作所需的能力。不论学生以前未能达到要求的原因为何,社区学院为他们提供一个渠道,让他们能改善其本身技能。虽然社区学院的学生必须具备某些先决条件才能踏入学术课程阶段,但是缺乏这些先决条件的学生仍然可以在社区学院内占一个席位,并在学习获得多样化的选择机会,从而使自己具有进一步上升的能力与空间。另外,从下表五来看也足可说明有学识民众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之重要,所得到的待遇也很高。

表五:18以上人士根据学历程度获得的中间收入:

最高学历收入。

没有高中文凭$17,148。

高中毕业(包括同等学历)$22,502。

部分大学课程,没有学位$26,090。

副学士学位$29,457。

学士学位$36,525。

硕士学位$45,053。

专业学位$65,916。

博士学位$56,758。

社区服务,或是延续教育,是社区学院所提供的最具弹性和范围广阔的服务,它包含了一般由参与者支付而非由税款支付的课程和活动。所设课程由个人兴趣班,如插花艺术或汽车维修,以至信息技术培训或医疗急救等都一应俱全。

例如,工商界均指望社区学院为其服务地区的各行业员工提供切合需求的技能培训课程,而承包培训更是社区学院具有迅速回应工商界的培训需要的弹性,部分原因是社区学院与其服务而设的课程不需要管理董事或州政府协调机构的批准。很多社区学院与其服务地区内一些著名公司建立了良好关系。例如内华达社区社区学院和sprint电话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sprint电话公司捐助了50多万美元最新技术远程通讯设备,对学院提供工程和课程的支持,学生享受有偿实习的待遇等等。

5、支援服务。

社区学院对学生提供支援服务包括了道德与教育两方面的意义。假如注册入学的学生能尽自己的本分的话,社区学院有道德上的义务让他们得到良好的机会以取得理想的学业成就。如果要在学业上取得成功,学生通常需要在课堂以外参与一些支援服务。考虑到这个需要,社区学院经常维持好像藏有图书、胶卷与录像带的学习资源中心以及其他任何能促进学习的材料与设备。

此外,社区学院还提供广泛的支持服务,是专门为专注于学业的学生提供协助而设的。这类协助可以通过以下形式提供,如写作实验室、学业辅导、个人与职业辅导、就业辅导,替有意完成学士学位的学生传达信息、事业计划、经营承包济援助辅导以及任何可以帮助实现社区学院的开放之门政策的诺言的服务。

四、美国社区学院的学生与教职员。

1、学生来源的多层次,身份的多角色。

社区学院由于贯彻高教开放的招生政策,特别是有免试入学政策及低学费标准两项措施。因此,社区学院学的成分反映了美国国民的丰富多样性,社区学院的学生具有各种不同的年龄、种族文化渊源、及社会经济背景。

学生的阵容可能包括希望跟上行业内最新技术的医疗技术员,希望提高本身技能的工厂工人,希望学习或增强进电脑知识以便重新投入劳动力市场的退休人士或主妇,或是已注册就读转学课程的传统大学生。全国各城镇的人们的需要、渴求和梦想有多大,这个阵容就有多大。普遍的现象就是,学生们已经发现了社区学院并且已利用它来满足自己的教育需要。

社区学院的学生中,有百分之六十年龄在二十一岁以上。年龄在四十岁以上的,预计今后将大量增加。由于许多人都是成年人,有工作和家庭负担,所以很多社区学院学生,尤其是那些人数超过了四百万的部分时间学生,他们担任的角色是公民­-学生,与学生-公民角色刚刚相反。他们所担任的公民角色比学生角色更显著。这些学生-公民是要肩负交税、全时间工作、养家、支付抵押贷款以及其他与全时间公民每天生活有关的责任。对一过些公民角色明显的学生来说,念大学固然是重要,但也取决于能使用的时间和金钱。从表六和表七我们也可以看出社区学院学生来源的一些情况。

表六: 首次接受高等教育的新生比例。

表七:以年龄划分的社区学院秋季入学人数比例。

2、教职员兼职为主、职级责任明确。

教职员是一所教育机构的核心,不论他们是专职还是兼任的。社区学院雇用超过104,000名专职教职员以及大约190,000名兼任教职员。一般来说,社区学院三分之一为专职职员,三分之二为兼职教职员但大部分的课程是由专职员教授的。社区学院大部分的教职员都持有硕士学位,而且越来越多教职员(16%)拥有博士学位。

很多社区学院都设有与四年制大学类似的大学生教职员级别(如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以及讲师等)。有些社区学院所采用的制度,是以年资、表现和其他因素来决定教职员的等级和薪酬。很多社区学院都授予教职员终身职位。如没有终身职位制度的社区学院却有重新任命教职员的方法,例如多年任命制度或一个好像公务员制度而能保证职位延伸的制度。还有些社区学院的教职员是隶属工会的。

社区学院的教职员的基本责任就是教学,教职员平均每星期都保证一定时间用于办公室工作或为学生进行学业辅导,协助他们计划自己的学习课程。教职员也协助学生参与学会赞助、社区项目、报纸制作、学术出版以及其他课外活动。我们在洛杉矶山谷学院了解到,其教师每学期至少教授五门科目(15个学分小时)每周的时间是这样安排的:15个小时在课堂上课,15个小时在办公室给学生解难答疑,另外5个小时参加学院班或学科的教研或其他活动,平均每天至少6个小时在校工作。

有很大部分的社区学院的教职员是兼任的。兼任的教职员从事教学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尽公民责任之外,与别人分享知识,并促进自身学习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大部分兼任的教职员每学期只教授一门科目(3个学分小时)。详情可见下表八。

表八:社区学院教职员的雇用情况:1977-。

五、美国社区学院的经费与管理。

1、经费来源的多元化。

正如社区学院其他方面的多元化特点一样,其经费资助的特色是也是多样化的,而各州的情况亦不尽相同。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处于同一个州的社区学院也有不同的经费来源。一般来说,美国社区学院的经费主要是从联邦政府、州政府以及当地税收而来,其中最大的的支援是来自州政府以及当地税收。全国平均来说,各项经费来源见表格九。

表九:社区学院经费来源。

州政府39.8%。

地方政府20.5%。

学费17.3%。

peel基金7.3%。

其他联邦基金5.0%。

其他9.2%。

学费与杂费在不同程度上为社区学院提供了重要的收入来源。全国平均来说,公立社区学院的每年学费与杂费约为1,300美元。然而,各社区学院所收的学费与杂费也有很大差异。在各州社区学院之中,学费较昂贵的是马萨诸塞州、明尼苏达州、新罕布什尔州及德克萨斯州。有关学费与杂费详见表十。

表十:平均每年学费与杂费。

社区学院也从其他资源获取经费,例如,很多社区学院通过社区服务及延续教育来开设非学分课程和活动,这些课程或活动一般由参加者自付费用。有时这些课程的费用会由与社区学院签订合同为某些工作培训或再培训员工的企业支付。合同形式的培训课程为社区学院带来的收入将会不断增加。另外,很多社区学院正在开始以教育基金的形式来补充收入。

2、管理董事会下的组织管理。

在美国社区学院,对学校管理具有最重要内部影响的是经选项举产生的,或经委任产生的学院管理董事会。在法律上,管理董事会负责社区学院的福利。管理董事会所订立的措施由校长执行与监督。有时管理董事会负责预算案、计划与人事的审批,有些则将职能指派给校长。一般来说,实际的管理董事会不参与学院的日常运作,只要对雇用、评估和终止雇用学院校长等方面负责。在挑选校长时,管理管理董事会在学院的管理方法和领导方向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社区学院与其他的公司与大学一样,有正式的组织结构。学院的校长,作为行政长,需要负责学院的每天运作。此外,社区学院设有副校长、教务长、系主任以及其他为教职员与学生提供组织与监督行政支援的职位。各种委员会、学院论坛、学院理事会等代表了学院的不同层面,而校长的内阁则协助改善管理过程。学院的教职员通过在委员会与理事会的参与以及在公开论坛发表意见来参与管理过程,很多社区学院的辅助职员都有分参与管理过程,在某些校园,辅助职员与教职员都是工会会员,这些工会能影响学院的管理形式。

六、美国社区学院的新世纪思考。

社区学院是美国的独创发明,其要旨是将公立高校设在靠近居民的地方。从其成立至今100多年以来,社区学院就一直是不分高下贫富、财产状况及学历程度,敞开大门,欢迎一切有志向学者的唯一教育机构。此行引发我们的美国对社区学院新世纪的思考主要表现下面几个方面:

1、定位准确。

社区学院的定位非常恰当,就是教育全国的大部分劳动力,尤其在一些不需要学士学位但需要高中文凭以上学历的工作上。由于国家的经济越来越需要具有更高工作技能的劳工,才能在全球的市场上具有更佳的竞争力,社区学院必须在劳动力的发展上继续发挥其卓越表现。

2、途径最佳。

踏进21世纪,很多人都在关注美国的社区学院,而且对社区学院的期望也很高。每一家社区学院仍保持其独有的承诺,而众多社区学院也继续寻求革新的途径以增强其教育服务,并与社区保持紧密的关系。进入社区学院就读,将继续成为一些市民获取大学教育的最佳途径。

3、高度灵活。

社区学院强调为社会上各阶层提供服务,让几乎每一个追求高等教育的人都能求而得之。在21世纪,社区学院的成功将继续取决于其是否有能力回应不断改变的环境需要。除了保持灵活性和作适当反应之外,社区学院必须维持公开入学招生政策以及提供综合性课程来服务不断演变的人群,包括扩大其角色,提供学士学位课程,增加远距离科目等等。正如美国必须维持实现提供全球性高等教育的诺言一样。

返回目录。

民政部赴加拿大、美国社区建设培训考察报告 。

根据民政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关于社区建设合作项目的安排,民政部组织8个社区建设实验区的同志,于9月24日至10月8日对加拿大、美国部分城市的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考察。由于加拿大多伦多市集中反映了加拿大社区建设的发展历史和水平,因此对加拿大社区建设的考察主要集中在多伦多市及其所在的安大略省。在美国,重点考察了纽约和旧金山两个城市。在此期间,我们走访了政府有关部门,实地参观了10多个社区组织、社区服务机构、社区发展的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通过与两国政府官员、社区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交流座谈,实地参观,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对加拿大和美国的社区建设情况有了基本了解,受益匪浅。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两国社区建设发展概况。

加拿大社区工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当时一些省和矿区成立了具有互助性质的合作社,他们提出的口号“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具有典型的社区意义。到了20世纪30年代,在阿尔伯塔省的各个社区,组织起了各种剧社,以解决社区中各种具体问题,这种剧社就是当时的社区组织。

美国是西方国家最早开展社区工作的国家之一。19世纪末,美国成立了一些慈善组织或团体,与此同时,在一些城市的贫民区开展了安置所运动。20世纪30年代,社区工作开始专业化,几个有特色的社区工作包括:防止青少年犯罪的芝加哥计划,由居民参与提供服务的辛西纳社区组织试验计划。工作重点也因此注重个人和家庭对环境的适应。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为解决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失衡问题,联合国把在发展中国家取得成功的社区发展方法,推广至发达国家。联合国的倡导,受到美、加两国政府的重视,成为实施这一计划的主要国家。到70年代前后,加拿大开始出现社区服务中心,80年代出现志愿者组织。80年代末,由于经济全球化,家庭结构小型化,人口多元化、老龄化等因素影响,使加拿大面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挑战。为迎接这一挑战,多伦多市政府于1989年成立了专题组,其任务是制订90年代社会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加强设,强化社区功能。90年代,社区网络在地区、省和国家逐步建立起来。自80年代开始,美国将社区工作转向有特别需要的人群,如少数民族、妇女、精神病患者及老人等,也有一些以经济发展为重点的社区发展公司,以改善贫民区居住条件、服务质量和解决就业等。到90年代初,美国政府提出了“授权区和事业社区”的法案,并获国会通过。这个法案以重新界定政府和社区的关系作为突破口,实现政治、经济、社会福利一体化发展目标。

从两国社区建设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社区的形成与发展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变动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又从反面说明社区建设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社区和社区组织的兴起,最初都是自发产生,在社区内人们互相帮助,对外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由于社区工作在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调所导致的社会冲突以及依靠社区服务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社会化服务需求等各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因而后来成为美、加两国政府有目标、有计划地实施社区发展,不断地推进社区建设。

二、两国社区建设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一)关于社区及社区建设的概念。

在加拿大,社区有两个意义:一是地域意义上的社区。这个意义上的社区是一个由彼此认同,彼此认为有重要共同点的人组成。社区的共同点是:1、住所邻近;2、人际间有交往;3、可以通过组织来认同。因此,一个具有很强组织形式的社区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生活在同一区域;二是具有很强的社会联系;三是通过某些共同点来联系。对社区工作来说,社区的地域概念是加拿大开展社区服务项目的主要标准,政府用于社区服务的资金,就是根据这一概念。二是功能意义上的社区。人们也可以是不以居住在同一地区为基础的社区的一部分,这称为“不具相邻性的社区”,如具有相似的兴趣、问题、需要和取向的人。例如华裔在多伦多市就形成一个社区。因此,一些社区工作就是专为多伦多市的华裔开展的。还有是针对具有特殊需要的人群开展的社区工作,如精神病患者、残疾人、老年人等。这些都属于功能社区,也是今后社区发展的目标之一。

在美国大多数城市,社区也都具有明确的地理区域。纽约市规定,社区必须符合如下要求:(1)只位于一个自治区镇的辖区内,并与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地理及特征相符;(2)各社区间应建成服务互联网络,特别是在服务领域、警务和卫生部门;(3)实施规模控制,每个社区人口不超过25万人。纽约市划分为四个区和一个岛,五个区、岛又划分为59个社区。

考察期间,通过与政府官员、社区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交流座谈,我们感到,他们对社区建设的看法和认识有所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认识:一是认为社区建设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社区拟定本身的需要和目标,定下先后顺序、寻找所需要资源,并采取行动去满足这些需要和实现目标。二是认为社区建设是一种社会工作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合理配置资源,协助居民解决问题,培养居民的参与、自决及合作的素质,从而满足社区需要;三是认为社区建设是通过组织居民,采取集体行动,控制及影响社区的一切程序、计划、决定及有关政策。虽然观点不同,但他们的共同点是:培养社区成员的民主意识和居民自治、互助的能力,鼓励社区居民解决社区内问题,促进居民广泛参与,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这是社区建设的主旨。

(二)社区组织的构建。

在美、加两国,社区工作主要是通过社区组织来联系并具体实施的。在加拿大,社区组织主要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其中许多是根据特定目的形成的,也有许多是由扶弱助残的慈善机构演变而来的,如我们参观的迪克森社区服务中心、联合之路、中心邻舍房、社会规划委员会等。这些社区组织的服务领域都十分广泛,涉及到社区居民物质与精神需求的方方面面。他们除了接受政府的资格审定,以及来自政府的财政、政策支持和监督之外,不接受政府的直接管理,有权决定为本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为社区筹款捐物,各自运作的自主性都很强。这些组织根据公众的需求和利益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和工作目标,如对老年人、残疾人、单亲家庭、无家可归者的照顾,家政服务、修缮民房,再就业培训等等。他们所积累的资金不作为个人分配,而是返还于社区,用于社区服务,以服务养服务。同时,通过这些组织,居民可以为本社区提供志愿服务。

在美国,社区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分为服务组织和管理组织两种类型。服务组织主要是非营利组织,如社区发展合作组织、各类慈善组织、各类基金会、各种志愿组织等等。他们的资金来源于政府的资助和基金会的捐助、私人捐款以及所收取的服务费等。随着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共同合作和相互融合,社区委员会组织已经成为政府介入社区工作的一种社区管理组织形式。纽约市规定,在每个新建的社区区域都设社区委员会或社区董事会。社区委员会成员采取选举任命制,任期为二年。政府官员也可以成为社区委员会成员,但数量不得超过四分之一。社区委员会成员是无报酬的,但可以报销参加董事会时支付的一些必要花费。社区委员会的职责包括:研究本社区的各种需要,增进本社区的福利;促进社区内交往和社区与外部的沟通;参与编制预算,拟定资金使用计划和本社区发展规划;监督和评估社区服务质量;选聘社区主任和专业工作人员。每个社区委员会任命一名社区主任。社区主任受社区董事会的直接领导,负责社区日常事务。

(三)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

美、加两国开展社区建设的内容不尽相同,各社区之间开展的项目也不一样,有多有少,给我们留下突出印象的主要有三项:

一是社区服务。社区服务的对象主要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学龄前儿童、无家可归者、低收入家庭、单亲家庭、移民、难民、失业人员等。服务内容包括对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照顾,对学前儿童提供保育,对在校儿童组织夏令营,为失业者提供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服务并进行家庭企业咨询,为无家可归者、单亲家庭提供食宿和住房优惠照顾,为妇女儿童提供保护服务,为低收入个人或家庭提供资助,帮助移民或难民迅速融入本地社会、实现本地化。服务的方式有:(1)设施服务。如多伦多市的迪克森社区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服务,多彩学习中心为移民、失业人员提供语言、专业技术培训、就业信息和职业介绍、对家庭企业进行咨询服务,旧金山邵逸夫夫人耆英中心专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2)外展服务。又叫走出服务机构的服务。具体采取哪一种服务方式,完全取决于实际需要。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是由社区中介组织或非营利机构提供,也有由私人机构提供的。如加拿大联合之路组织是全国性非政府社区服务组织,其分支遍布各个社区。服务资金绝大部分来自政府拨款,部分来自服务收费。

二是社区文化。社区文化是美加两国社区建设中普遍开展的内容,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他们认为,开展社区文化有利于促进人们的智力开发和恢复人们的活力,创造祥和的气氛,塑造社区的形象,修补和完善社区的社会结构。两国开展社区文化的形式很多,主要是利用社区中心、展览馆、音乐厅、图书馆、咖啡屋等社区场地和社区内的各种文化设施组织开展文艺、教育、科普、体育、娱乐等活动。例如举办故事会,举办文艺演出会,举办沙龙。社区居民在观赏中受到文化熏陶,并在参与中发现自己,提高自己。

美国的社区学院是开展社区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兴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以满足战后出生者对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需求。社区学院几乎遍及全美各个社区。有56%以上的美国本土学生就读于社区学院。社区学院的重要特点是学费低廉(每年仅需1600美元),为多数社区居民所能接受。

三是社区治安。社区治安是社区居民最为关注的事情, 良好的社区治安,不仅有利于改善社区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有利于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商业投资。在美加两国,社区治安是一种新的警务,其功能:一是控制犯罪。警察在社区建立责任区,设置社区警务,可产生威慑力量,使潜在的罪犯行为收敛,使惯犯减少犯罪;二是向处于危难中的人提供快速援助。三是可改善警民关系。为加强社区治安,多伦多市成立了社区治安工作组。工作组由两名议员共同担任主席。工作组成员中有警察、学校的代表、预防家庭暴力、邻舍预防犯罪机构的代表、商业、残疾人组织和市议会的代表等。通过加强社区治安,实行群防群治,健全社区治安防范体系,以消除社区内各种不稳定因素。

三、两国社区建设的做法和特点。

社区发展在美加两国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社区发展理论和方法。目前,两国有许多大学和专业学院设有“社会工作系”或“社会工作学院”,对社区工作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指导社区工作的开展,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的做法和经验,给我们印象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计划性、规范性强。

美加两国的社区工作在形成和发展的初期,带有自发性质。随着社区地位、作用的突出,特别是50年代联合国倡导社区发展后,社区建设成为两国政府有计划、有目标地引导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成为国家实现现代化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因此,两国政府每年对社区建设工作都要制定一系列的。

工作计划。

和发展规划,每项计划包括工作内容、组织措施和目标要求等等,大多都有数量指标。如每年对老旧社区的改造数量,新社区福利机构、文化娱乐设施、教育培训中心的设置标准,解决社区居民就业、贫困、医疗、老年、 青少年与儿童等方面的各类社区发展计划、廉价住宅计划、济贫计划等等。

目前,两国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据安大略省负责社区事务的官员介绍,过去,政府既要负责掌舵,又要划船,现在则只负责掌舵,不再参与划船。将具体事务交给社区组织或民间团体,政府只负责宏观调控。这样做既大大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又发挥了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目前,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之间对社区建设都有明确的分工,各负其责。如安大略省政府与多伦多市政府在社区服务方面的分工是:为正常人的服务,由市政府负责,为非正常人提供的服务由省政府负责。

在美国纽约,政府和官员在社区建设中的职责都很明确,如市长的主要职责是:(1)确保市政府职能部门在涉及到地方服务和居民意见的所有事务中与社区委员会进行合作;(2)审核社区委员会对资金预算和使用的合理性并建议拨款数额;(3)确保城市各专业职能部门指派官员参加社区委员会领导下的社区服务的工作,为社区中的各种问题提出解决方案;(4)对社区委员会提出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给予总体帮助。区政府对社区的主要职责包括:(1)与社区委员会共同就社区划分事项、公民和企业以及其他直接影响两个社区以上的土地使用事宜提出建议;(2)审议社区总体或个别计划;(3)对社区的财政预算做出综合陈述;(4)对社区的财政状况和服务状况的数量、质量进行评估;(5)与社区委员合作调解社区间的争议和冲突。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两国政府对社区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

(二)大量具体工作主要由民间团体承担,工作机制、组织体系健全。

美加两国的社区工作组织体系是由政府各职能部门、政府资助的社区组织和民间团体举办的非营利机构以及商业性的服务企业所组成,他们称之为“三大板块”,或叫做“三个部门”。政府在社区工作体系中承担的主要职能:一是制定相关政策与立法,并通过制定规划来贯彻执行;二是财政支持。政府每年要拨出专项资金用于社区发展事业。加拿大安大略省1999年用于社区建设方面的资金达69亿元,占全年财政支出的3%。财政拨款的主要依据是社区组织和民间团体就社区内拟帮助对象和服务内容所提出的申请,经政府审核后给予资助,并由这些组织和团体具体组织实施;三是监督、检查民间团体和非营利机构的工作情况。政府根据每年的监督、检查情况,确定下一年度的财政资助;四是实行严格的宏观控制与管理。政府通过制订标准、发执照等进行管理。民间团体以及所举办的非营利服务机构是政府在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上的合作伙伴和具体的执行者。他们在政府的组织、协调下独立地开展社区内各种有偿、低偿或无偿服务工作,以自己的服务争取政府、社会各界和居民群众的支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的企业界对社区建设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们不仅为社区捐款捐物,而且主动投资社区事业,直接提供商业性的社区服务。他们认为,参与这方面工作是增进企业在社区里的形象的机会。经过几十年的社区发展,两国初步形成了政府组织、指导与监控,社区组织和民间团体主办,企业在社区内通过市场机构提供优质服务,以满足不同人群特殊需求的社区发展运行机制和组织体系。三者之间相互补充,互利互惠,密切合作。这是两国社区建设的一大特色。

(三)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发达,专职人员都受过社区工作的专业训练。

非政府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动承担社会公共事务和社会福利事业的社区中介机构。在两国的社区建设中,非政府组织是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数量多。仅在多伦多市,与社区有关的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就有3000多个,美国现有非营利组织140多万个。二是分布广。与社区服务有关的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几乎覆盖所有社区。三是服务领域广泛。涉及到社区服务、文化、治安、卫生等居民需求的方方面面,可以说,群众有需求,他们就有服务。

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为社区居民提供具体的服务。由于两国政府不直接提供服务,几乎全部的居民服务均是由非政府非营利组织来承担。而且这些组织可以及时了解群众新的需求,并根据新的需求拓展服务项目。(2)拓宽资金来源。这些非营利组织提供服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政府资助,约占60%左右,资助采取项目制,即资金的去向和多少,依据各类社区服务组织和机构提供的服务项目来决定;二是社会捐助,约占10%左右,主要是一些企业和个人捐款;三是收取的有偿服务费,约占30%左右。 如加拿大的联合之路组织,不仅直接提供服务,且还是较大的筹款机构。他们用筹划来的资金为居民提供服务,解决了政府在社区发展方面资金不足的问题。(3)了解和反映社区居民的需求和利益。由于非政府非营利组织直接为群众服务,直接与群众打交道,因此它们对群众的需求最为了解,所提供的服务更贴近居民的需求。同时,居民可以通过这些组织了解政府的政策和信息,这些组织又把居民的需求传递给政府,从而影响政府社区发展政策的制定,达到政府与居民之间的沟通。有的非政府组织本身就是某一群体利益的维护者和保护者,如大多伦多市反对向妇女施暴委员会,直接向政府反映妇女的需求与利益。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两国从事专职社区工作的人员,无论是在社区管理组织中,还是非营利组织或志愿机构中担任的专职人员都要经过专业训练,一般要修完“社会工作学”课程。这些专职工作人员都能熟练掌握从社区理论、政策到组织、动员、宣传等技巧。其收入和待遇与政府工作人员大体相同。

(四)社区参与广泛,自治和自助能力不断提高。

社区参与广泛主要体现在社区参与的结构上。不仅参与人员中有老人、中青年,且有中小学生;不仅有社区内的非营利组织和志愿组织,而且还有驻区企业单位。加拿大的志愿活动受到全国的高度重视,国家规定:中学生每年必须到志愿组织义务劳动一定的时间,否则不能毕业。据统计,美国现有80%以上的成年人参加过各种志原服务活动,其中有50%以上的人曾为社区发展事业和社区组织提供某种志愿服务。

大多伦多联合之路组织与加拿大贝尔电话公司赞助的“贝尔公益计划”是专为学生设立的社区参与计划。这个计划是让学生了解社区的需要,改善说话的技巧及群体精神。学生要负责拟订所推行计划的概念,提出建议书,直至实施整个计划。“设计自己,建设你的社区”是让学生从义工做起,不仅可为他们将来投身社会前取得工作经验,如学习护理的可从照料老人中得到经验,读商业管理的学生可从组织筹款活动中学到财政预算及策划,而且也使社区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士得到援助。

两国强烈的社区参与意识,缘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政府的大力提倡、鼓励。政府将其作为提高居民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予以倡导和鼓励,如多伦多市政府研究促进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36种方法就是一个典型事例,这36种方法就是通过社区广泛参与,开展志愿服务,提高本社区自治、自助能力,加强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照顾,从而达到调节和缓和社会矛盾的目的。二是社区居民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途径。在两国,社区的兴起就是缘于社区居民互相帮助的需要而发起的,因此,社区居民通过自愿参与,提高社区荣誉感,实行社区自治,并在其发展过程中,通过参与来解决本社区的建设和自身利益问题。三是新的经营理念所取得的成功。加拿大企业界的经验和体会是:企业在与社区居民融为一体,了解社区居民的真正需求,并通过企业自己的长处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进行经营。美国的许多金融企业通过在社区里经营,可以熟知借贷者及其所处的经济环境,据此制订经营战略,并通过社区对银行贷款的项目、业务进行全面监控。

四、借鉴和启示。

从加拿大、美国社区建设的情况看,社区建设在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与加拿大、美国的国情不同,它们的社区建设发展道路不一定都适合我国,但它们社区建设的历史长,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成果多,认真研究和借鉴两国社区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对我国推进社区建设是非常有益的。

(一) 进一步提高对社区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加快 推进力度。

美加两国的经验证明,开展社区建设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是国家加强城市管理的一种必要手段。其目的是以社区为单位,通过加强政府同社区的联系,通力合作,使社区运用各种外部援助和内部资源,改善社区的物质、文化条件,以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诸多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体制转型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成员固定地从属于一定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已被打破,大量“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是中国巨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工作、养老问题的解决,都在走向社区,下岗职工最有效的解决途径也在社区,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包括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在内的城市基层社会结构面临改革和调整的任务,社区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因此,社区建设的提出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通过美加两国的实地考察,结合各实验区一年多的试点工作,使我们深深体会到,社区建设工作既是一项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又是一项加强和巩固国家政权的基础性工作,更是一项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体现为人民服务根据宗旨的民心工程。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扩大基层民主,改进和加强城市基层的管理与服务,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城市改革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认为,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方向明确,意义深远,应加大力度。

但目前,我国社区建设发展还很不平衡,对社区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还有待提高,社区建设的法律保障和理论研究还有待于完善和提高,尤其是群众的参与程度和加快对社区建设的推进力度还有待加强。为此,我们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在不断总结实验区经验的基础上,及时开展社区建设示范活动,通过典型引路,把成功经验推广到全国,以推动城市社区建设全面开展。二是加大社区建设宣传力度。要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广泛介绍社区建设的基本知识,社区的功能、作用,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做到家喻户晓,使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三是在条件成熟时,应考虑修订《居委会组织法》,为推进社区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四是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在推进社区建设中,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从居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和热切关注的问题入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社区建设,切忌社区建设模式的单一化和形式主义。

(二) 要抓好社区组织建设,重点建设好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委员会。

美国、加拿大在五、六十年代开始推动社区建设时,在一些城市都相继成立了社会发展部,建立了社区委员会,后来又发展成为社区董事会,为满足社区的多种需求,在董事会中又设立了各种类型的专业委员会。通过考察,我们感到,社区建设尤其是在初始阶段,能否全面地推动和落实,核心和基础是搞好社区组织建设。因此,我国在推进社区建设中,更要抓好社区组织建设,重点是社区党组织建设和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其前提是科学合理地划分社区。要按照便于服务管理、便于开发社区资源、便于社区居民自治的原则,以及地域性、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 对原有街道、居委会所辖区域作适当调整,以调整后的居委会辖区作为社区地域。在此基础上,建立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委员会。

农村社区建设情况的考察报告

xx年年11月5日至11日,我们前往重庆市九龙坡区和成都市温江区学习考察,重点学习两地区的土地流转和新农村建设经验。两地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探索,其成功经验对我县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农村信息化不仅是能打电话、能上网,更应该满足农民获得、交换信息的需求。除了农村通信实现基本的‘村通’工程以外,信息化建设也必须得到重视”。“村通”的目的是要促进农业发展,而农业发展的出路是在于帮助农民找到致富的方法,而农村信息化恰恰可以实现这一目的。我们针对富拉尔基区所辖农村进行了实地的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提出此项报告。

一、农村网络现状。

富拉尔基区下设两乡,共有行政村10个,总人口3.39万人。根据实地调研,目前移动通信和固定电话业务已经全部覆盖;宽带互联网业务除了海格村外,其他九个村实现了光纤到村、宽带到户;无线数电视实现村村通。另外,富拉尔基区的十个村屯现已经具备了基于固定电话业务开通的平安互助功能,此功能不但实现了村民危难时能够自救,而且还实现了村民之间的互助功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二、农村信息化应用状况。

(一)在七个农村中小学中,除了海格村外,均开通了宽带互联网业务,实现了农村学生的互联网内容教学,但在教育资源远程共享方面,由于资金问题,均没有实现。

(二)农村部分农民家庭购买了电脑,使用了宽带互联网业务,达到了在网络上索取农业信息、与外界沟通的作用。截止到目前为止,全区共有517户农民家庭使用了宽带互联网业务,占农民家庭总户数的4.26%。农民目前对电视、互联网的应用还基本停留在娱乐休闲上,还没有真正把信息与生产有机结合起来,缺乏正确引导。

(三)所有的村均没有建立信息服务站,没有一个公共的、可供全村农民共享的信息服务系统,没有专职人员负责农村信息服务的推广和应用上的引导。致使绝大部分村民依然在沿袭传统的耕作意识,从众意识强,思想落后,距离建设新农村要求有一定差距。

近年来,我区农业信息化工作有了较大进展,但农民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状况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农业信息网络推进乡村后,入户遇到了障碍,农业信息得不到广大农民充分有效的接收和利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农民的信息意识淡薄。农民的信息意识呈现出一定封闭性,主要表现为对信息情报反应迟钝、缺乏应用信息的积极性、敏感性。因而对信息技术需求欲望低。这种现状,使农村仍然存在着信息流、物流不畅,生产、销售和需求相脱节,一些农产品被压等压价,甚至出现滞销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信息化建设是当务之急,这一点必须形成共识。

(二)农村信息服务水平较低。农民自身满足其信息需求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农村专业信息技术人才匮乏。实现信息化,人才是关键。由于农业发展相对落后,信息技术人才很少,尤其是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更少。同时受经济能力制约,很难吸引外地人才。

(三)农村信息服务推广力度有待加强。农村信息服务推广离不开政府统筹协调,才能使各个领域协调一致地将涉农信息有效落地,才能通过信息服务实现调整产业结构、扩大销售渠道、提高农户收入的目标。这不仅需要对此项工作增大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在前期的信息化服务推广工作中,增大财政投入。由于财政困难,信息化建设缺乏专项资金扶持,加之村集体经济薄弱,以致信息化建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前期的信息化服务推广工作。

(一)转变农民观念,提升农民素质,改变农村的风貌。农民可以通过上网查价格、上网查政策、上网选择良种、上网销售和采购,在网上听课学习农业科技知识,网络信息在农民心中会成为一种依赖,成为学习实践、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信息化不但能增长农民的见识,还会增强公民意识,渐渐学会运用知情权、管理权、监督权,村民民主自治的水平也将会明显提高。

(二)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使传统的生产方式发生变革。如今电话、电视、电脑多源的信息渠道使农产品价格公开透明,销路增多,农产品坐地增值。市场化的农产品价格直接影响了再生产取向,也将自发地引起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譬如山西省应县龙泉村以产胡萝卜为主,过去没有网络,胡萝卜找不到销路,只好喂牛。自从有了网络后,从未滞销,而且价格高。通过网络还从日本引进了新的优良品种。如今按订单生产,远销东南亚。胡萝卜种植面积达到了6000亩,占全村耕地的一大半。每年户均收入两万元,人均6000元。胡萝卜的大量生产,又带动村里发展起了胡萝卜科研、加工、冷库储藏等产业链。龙泉村先后上马5座冷库、4个储藏库、1个高产试验中心。村支书刘建银说:“鼠标和键盘已经成了新时代农民的锄头和镰刀,是离不开的生产工具”。

(三)推动农村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目前远程医疗、网上门诊、住院预约、远程视频诊断等等网上医疗功能均面向社会开放,极大方便了社会就医途径。另外,农民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各种疾病的防治、预防和保养。农村信息化工程带来了农村远程教育。通过有效建设远程教育网,使农村中小学连上北京101远程教育网,通过互联网,成立好课堂。以此引进先进的教育资源,拉近城乡教育差距,弥补农村教学资源的严重不足,缓解农村师资匮乏的问题。

五、几点建议。

(一)增强信息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农村信息知识宣传和教育,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信息意识,提高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协调信息化建设各职能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

(二)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农村信息化建设是高技术、高投入的社会公益性工程项目,必须依靠资金支持。一是政府每年财政预算中要有计划地安排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二是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信息化建设职能部门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扶持农村信息化建设;三是千方百计向上争取专项资金。通过信息化手段帮扶农村脱贫致富,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实现农村跨越式发展。

(三)加强对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增值和应用管理,建立完善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宋俊德教授提出“内容建设比网络建设更为重要,而这项工程通信运营商是无法独自完成的,需要各级政府的支持”。宋教授建议“在通信运营商搭建了信息沟通的平台后,各级政府、研究院所、科技单位应该有意识的在农村信息化问题上形成共识与合力,依据各自的长处为农村提供有指导意义的内容,如先进的种植方法、防灾方法、预警信息等。同时,政府应该给予实施内容交流平台建设的单位一定的支持,如财政、税收等政策支持”。我区当务之急是建立完善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应该在各村建立信息服务站,聘用专兼职信息员。作好信息分析和对未来农业经济形势的预测,较好地分析农产品生产和市场状况,使一些农业信息对农民的生产经营具有指导性,推动农民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并充分调动涉农企业、农产品经纪人、农村各专业协会、农研所、村干部的积极性,使各方面密切合作,形成集信息收集、加工、发布、服务于一体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为解决农业信息进村入户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信息内容的本地化,增强时效性、正确性和实用性,最终使信息服务惠及广大农民。

(四)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为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提供人才保障。人才是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因素,要采取多种途径和手段,加大培训力度。一是对信息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等方面的集中培训;二是积极探索合适的方式,组织引导龙头企业、种养大户、流通大户、有文化的农民学习信息网络知识,通过组建农民信息协会、农民科技协会等形式,开展“网络联乡村,信息进万家”活动,组织带动农民上网利用信息实现增收;三是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吸引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到农村工作。

文档为doc格式。

社区建设和城市管理考察报告

为学习借鉴台湾地区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xx市民政局组织本市有关部门人员,于20**年7月,专程赴台湾地区进行学习考察。期间,考察组先后赴嘉xx县上林社区、屏东县顶菜园社区、云林县麻园社区、桃园县白米社区、台湾新港文教基金会等处进行调研,对台湾地区的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也形成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台湾地区社区建设的主要特点。

通过实地考察,总体来看,台湾地区经济社会比较发达,“政府”及社会各界对社区建设也比较重视,有许多鲜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政府”是社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政府”的主要推动力作用体现在:台湾“内政部”专设有“社区发展委员会”,将社区发展纳入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通过实施计划来引导和支持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发展,并使社区发展与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同步进行;在不同时期制定和推出配套政策,并提供专项资金,协调各行政部门进行分工、配合,建立分级辅导体系,为台湾社区建设可持续、多元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推动和保障。

(二)社区组织及团体是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活动的重要载体。台湾地区的社会组织较为发达,各社区组织在社区发展和社区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相关政策在基层的实施、落实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障,为吸引社区居民广泛参与提供了多元化的平台。各类社区组织在不同的社区,根据本社区不同的发展阶段来组织不同的活动。在活动设计一直到执行的过程中,始终把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和社区居民所关心的事务作为切入点,鼓励居民提出想法、并组织居民共同参与解决问题,让居民在参与的过程中,互相认识、进而引发共同的情感,从而让居民愿意互相协助、互通有无,共同为提升社区生活质量而努力。

(三)社区居民是社区发展的主体。台湾地区的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活动和社区服务的全过程,并通过民主的方式参与社区事务,学习如何作决定、如何动员争取及创造资源等,进一步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提高自我决断及达成能力,增强自我价值和对生活及环境的控制感。同时,居民也在社区参与中培养了社区认同感和公共自律意识,并从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就。

(四)社区发展的经费来源渠道较广泛。一是“政府”各有关单位的预算内拨款;二是由各县市社会福利基金预算拨出;三是由区内人士捐献;四是由地方团体、机构捐助;五是国际性志愿机构援助。“政府”在社区发展经费来源和结构中居主体地位。而社区争取“政府”经费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一是利用社区评鉴以及承办“政府”观摩会的方式取得资金;二是通过撰写社区发展工作计划争取“政府”资金的'支持;三是通过向“政府”出售社区公共服务项目获得资金。

二、台湾地区社区建设给我们的几点思考和相关建议。

如何学习借鉴台湾地区的社区建设经验?结合本地区社区建设实际,我们认为,当前需要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法规和有关制度,为社区建设提供完备的法律、制度保障体系。社区法制建设既是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保障。要根据社区建设的实际,加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实体性规范的立法和建设力度,推动社区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社区建设的各方面,包括社会组织的发展、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等提供完备的制度保障。

(二)进一步推进社区管理服务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创新社区管理的思路,进一步理顺社区和政府的关系,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的体制机制,推动社区建设的规范化发展,注重加强社区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强化社区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设施、服务内容、服务队伍、服务网络和运行机制,提高社区信息装备条件和社区服务信息化水平。

(三)有效完善和提升社区服务与管理功能。根据社区居民不同的服务需求,不断改进社区服务项目设置,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进一步采用项目化的运行方式,加快社会服务专业化进程。通过专业化的社会服务项目,在运行中有效动员并组织更多的群众参与社区管理和社区建设,发挥政府无法替代的作用,更好更深入地推动地区公共服务的良性发展。

(四)大力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机制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切实解决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薪酬待遇普遍偏低、晋升机制欠缺、职业发展空间不足以及社会地位不高等问题,充分调动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加强专业社工队伍的培养和继续教育,完善社工人才发展体系,吸引社会优秀人才加入社工队伍,提升社工的专业化水平。

(五)不断推进包括社区社会组织在内的社会组织发展。充分认识和把握社会组织的价值,改变忽视、限制、控制乃至敌视社会组织的陈旧观念。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组织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推动社会组织发展步入规范化、法制化发展的轨道,不断提高社会组织的社会地位。在推进“大政府”走向“小政府”,建设“小政府”、“大社会”的进程中,大力构建培育扶持政策体系,推动政府的部分社会服务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重点通过购买服务、委托职能、特殊拨款、税收优惠等措施对社会组织进行扶持、引导和利用,实现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合力。

(六)采取多种方式,解决社区建设经费来源。不断完善政策,健全经费筹集和使用机制,采取措施为社区工作经费单独立项,将社区居民组织的优质服务项目纳入政府采购名录,由政府出资购买并在第三方监督下开展面向社区居民的社区公共服务;广开渠道,鼓励和吸引各类社会资源以企业资助、民间筹募、社会捐赠等形式参与社区建设;进一步规范社区建设资金的使用管理,实行预算制度,规范财务制度,加强对社区经费使用的监管。

(七)不断拓展居民参与渠道,创新社区自治方式。强化社区居民的主体地位,让社区居民认同社区、归属社区并积极参与社区各项活动,让更多的人通过参与社区服务来融入社区,参与社会管理。不断拓展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渠道,激发居民爱社区、建社区的热情,广泛收集信息,及时掌握社区内的社情民意、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更好地改进服务水平。

(八)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建立强有力的推进落实机制。要加强和改进党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地位,进一步形成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的局面,切实将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纳入各级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级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社区管理服务专项规划,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形成整体推进社区建设的强大合力。

瑞典挪威社区建设考察报告

挪威王国  位于北欧斯堪的那维亚半岛的西北部,面积39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湖北和湖南两省面积之和,人口440万,比我国广东省汕头市人口略少。挪威划分为19个郡,43个市或社区。

挪威也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挪威的立法由议会负责.议会由165个成员组成.由18岁以上的所有公民选举产生,每四年选举一次。议会选举四分之一的成员作为上议院,其他人员组成下议院。挪威的最高司法机构是最高法院,由院长和17名法官组成。下设五个上诉法院,听取和处理民事和刑事案件。此外,调解法院处理民事案件,郡和市法院听取和处理刑事案件。除调解法院的成员由地方议会选举外,其他所有法官都由国王任命。

二、两国的社区发展。

社区的界定  两国的社区大致是相同的,与我国当前的社区则有所不同。如前所述,两国实行的均是三级政权体制,市是最低的一个行政层级。在管理上实行高度自治,担负着社区服务、社区保障、社区治安、社区教育、社区环境等与社区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基本任务。在文字名称上,我们访问过的诺特利耶市和海德谟若市都叫做kommun,它与英文的commune意义相同,具有市镇、市镇政府、全镇居民、社区、社区全体居民等意思。因此,无论从功能方面看,还是从其文字名称方面看,两国的社区就是市的区域。

社区组织架构及其功能  在这两个国家,社区组织体系主要是由社区议会和市政府组成。

市议会就是社区议会,是权力机构,议会主席(副主席)由市长(副市长)兼任,下设若干个委员会,由社区居民民主选举产生。社区议会的功能是:1、决定议会组成人员。每个社区的议会有权通过社区自己的条例,自主决定选举多少名成员组成议会。2、对社区进行通盘规划。社区议会最重要的职责是,站在全局高度对社区发展做出全盘规划,以使社区政府各部门之间在制定决策时达到平衡和协调。3、征税和制定预算。4、决定行政机构。自主决定组织什么样的行政机构来进行社区管理。5、组织社区听证会。决定听证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和程序。在这里,社区是由社区议会管理的,而社区议会是由社区居民民主选举产生的,它必须按照选民的意愿来办事。

社区议会每月召开一次例会,所有的社区居民都可以旁听,或者从当地的无线广播中收听,从网上浏览会议内容,社区居民随时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

除了社区议会和社区政府两个主体性组织外,社区中还有众多的居民理事会,它类似于我国城市社区中的中介性组织或群团性组织。在社区政府开办的所有服务性机构中都可以成立居民理事会。通过这些理事会,居民们都有机会对以社区议会为中心的社区政府提供的所有服务直接参与管理和监督。

市政府就是社区政府,是执行机构,由社区议会委任,下设若干个部,每个部与社区议会委员会一一对应,并对其负责。市长(副市长),同时也是社区议会主席(副主席),由社区议会选举产生。社区政府的主要职责,包括社区服务,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教育,保健中心及初级保健服务,老年关照,社会福利,文化与休闲等。在处理社区事务时,社区政府可以享用“一般权限”原则。所谓“一般权限“原则,是指社区政府可以处理法律未加具体规定的事务。为了给社区政府留有充分余地,鼓励社区政府开拓创新,支持他们在本辖区内为社区居民多做好事实事,两国的法律对社区政府的职责不做太细致的规定。总之,社区政府的职责就是处理社区内与社区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大小事务。

社区发展的资金来源和支出。社区发展资金的来源主要由税费收入和中央政府的拨款两部分组成。税费收入包括:所得税、财产税和社区收缴的各种费用。社区政府一半以上的收入来自于社区内征收的所得税和财产税。瑞典的社区税收占公共总税收的30%以上,挪威的社区税收占公共总税收的20%左右。通过征税,每个社区政府可以自主地决定政策和社区服务水平。社区政府大约四分之一的收入是靠经营和服务获取的,如诺特利耶社区政府将报废的军事基地作为大学城来经营可获取一定的收入等。中央政府的拨款包括固定拨款和专项拨款,后者用于社区实施自己优先列支的项目。根据社区政府的实际支出,中央政府还会给予其一部分补偿。

社区的资金支出同样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机构运行等支出。二是为完成社区各项任务所做的投入。瑞典的社区资金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以上,占公共总支出的40%左右。挪威的社区资金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近20%,社区资金支出占公共总支出的30%以上。

鉴于社区税收与支出在公共总税收与总支出中均占有较大份额.两国都把社区的支出视为决定总体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由中央政府和议会进行宏观调控,使之与整个国民经济协调起来,融为一体。鉴于不同社区存在不同的税收水平差异,两国还设有均衡制度,目的在于对所有的社区政府给予平等的财政基础。均衡制度含有调整社区政府专项拨款的条款,若社区政府因实施新的立法而造成财政开支增大,国家可利用专项拨款给予社区政府财政补贴。相反,若因实施新立法而节省了财政支出,国家也可收加补贴。这些问题都由社区政府组织负责与中央政府部门谈判解决。

社区服务中心  社区服务中心一般由社区议会建立,其主要功能有:可供居民举行俱乐部活动、开会、朋友聚会、演戏等。多数社区服务中心都设有工作间,居民可在这里做各种制作。可供居民用于健身。居民可以在这里使用计算机,上互联网等。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随时可以指导居民使用这些设备。社区服务中心还设有咖啡厅和专职厨房,单位或家庭要举办特别活动时,都可以和社区服务中心联系,由厨房安排菜谱、制作菜肴和提供服务人员。居民可在社区服务中心展示自己的艺术作品。

三、几点启示。

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社区发展理念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在瑞典和挪威,看不到类似于我国城市社区服务中心大楼一类的建筑或字样,但它的服务却是无时无处不在的,使人感到没有不方便的地方,这里有政府的服务,有非政府组织的服务,有企业的服务,也有志愿者的服务。总之,你只要有服务需求,随时随地都可享受到服务。这与我国目前城市社区建设的现状形成了鲜明对比。目前我国各地在社区建设工作中,偏重于看得见、摸得着、见效等有形(或称硬件)内容的建设,如建社区服务中心,上电子平台等,似乎社区服务大楼层数越多。面积越大.装修越漂亮,社区建设也就搞得越好。有些领导也是根据这些漂亮的设施、设备来评判一个地方社区建设的优劣。由于这种片面理解,觉得没有投资、没有雄厚的资金就无法开展社区建设。有些地方虽然投资不少,居民却没有感受到服务有什么明显的改善。如果做一个比较的话,我们现在偏重的是服务的外壳、服务的工具、服务的设施、服务的阵地,而忽视了服务的本身,以致于我们身边虽然有装修漂亮、装备齐全的现代化的社区服务中心大楼,却没有感受到优质的服务。我们只知道,“从摇篮到坟墓”是瑞典和挪威乃至北欧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从财政方面给政府造成了沉重负担,同时养了懒汉。但在社区建设或社区发展的理念方面,的确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以人为本,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解决社区居民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是社区建设的出发点,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和目标,硬件设施和设备的建设固很重要,但与社区建设的核心或目标比,是处于从属和服务地位的,其本身:不是核心和目标,不应舍本逐末。

体制是实现社区自治的制度保障 个体制不仅包括社区内部的组织体制,包括政府的体制,特别是基层政府的体制。在瑞典和挪威,社区的主体组织之一虽然是政府,是行政组织,但由于中央政府、郡政府和市(社区)政府之间有明确的职能划分,市(社区)在自己的职能范围内实行高度自治。市(社区)对自己社区居民(市民)负责是其职能所在,社区的事情由社区居民自己决定,社区政府的领导人只有为社区居民服务好.才能继续当选,而不是看是否受到上级政府或领导的肯定或表彰。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然处于发展和完善过程中,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形成的观念还在不同程地影响着我们,旧体制的残余还在不同度地发挥着作用,基层政府的职能尚未完全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转变,仍有许多工作需要社区组织去落实,去完成,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行政负担依然很重,使我们的社区自治受到严重制约。我们需要在体制改革方面加大力度。

社区居民积极广泛的参与,是社区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瑞典和挪威,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已经成为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居民有什么要求,可以直接向政府提出,也可以通过议员来表达。社区议会有事情,召开听证会.充分听取社区居民的意见。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主要还是依赖于党和政府的推动,社区组织的动员和组织,社区居民积极自的参与还远远不够,社区居民的参与力量还远未发挥出来,这是有待加大工作力度的领域。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