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财政预算报告(通用9篇)

时间:2023-09-22 22:55:15 作者:书香墨 最新财政预算报告(通用9篇)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财政预算报告篇一

一、推进绩效财政建设,科学理财水平显著提高。

围绕创新财政管理长效机制,积极探索财政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按照“突出科学发展导向、集中财力办大事、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建立了有利于公共财政支持主体功能区建设和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型市镇财政管理体制,加快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深化部门预算管理改革,推行市直行政单位收支脱钩管理模式,规范单位定额分类和支出定额体系,强化单位收入目标责任考核力度,合理调整支出结构,促进财政资金供给水平均等化;规范部门预算、专项资金预算和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资金预算审批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市级国库集中支付17.6亿元,占比达86.4%。全面开展政府采购专项检查,完善电子化政府采购平台,强化对交通建设、城建拆迁等政府投资项目预算审核,加强采购预算编制和执行控制。强化工程投资源头控制,通过调查询价、分析比较确定合理的计价依据和严格审核制度,确保财政资金投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xx年,完成政府投资项目评审98个,涉及报审金额15.4亿元,核减金额1.4亿元,核减率9.1%。积极开展综合和专项检查,组织对重点企业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进一步增强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纳税意识。健全公有资产使用、评估、处置等管理制度,实现了公有资产高效配置和保值增值。

二、20xx年财政预算(草案)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保增长、扩内需、促调整”的要求,20xx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加大居民收入、社会保障、基础设施、节能减排、民生建设等公共财政投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支持农村新七件实事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财政支出预算的安排和适度负债需统筹兼顾。综合分析明年经济形势和政策走向,影响财政收支变化的不确定因素较多,20xx年财政收支矛盾将更为突出。

建议20xx年财政收支预算安排

(一)收入计划

20xx年财政总收入预算建议为467000万元,比上年增加61200万元,增长15.1%。其中,消费税和增值税193500万元,增加33300万元,增长20.8%;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72500万元,增加12949万元,增长21.7%;地方固定工商税和其他财政收入113700万元,增加11351万元,增长11.1%;基金预算收入87300万元,增加3600万元,增长4.3%。

20xx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预算建议为190200万元,比上年增加24815万元,增长15%。其中税收收入171400万元,增长17%;非税收入18800万元,下降0.5%。按种类划分:

1、增值税(25%部分)47500万元,增加8284万元,增长21.1%。

2、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40%部分)29000万元,增加5180万元,增长21.7%。

3、地方固定工商税89000万元,增加14751万元,增长19.9%。

4、耕地占用税、契税5900万元,减少3299万元,下降35.9%,其中耕地占用税900万元,契税5000万元。

5、专项收入6880万元,增加650万元,增长10.4%。

6、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本有偿使用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和罚没收入11920万元,减少751万元,下降5.9%。

(二)支出安排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4290万元,增加4151万元,增长10.3%。

2、国防支出1020万元,增加37万元,增长3.8%。

3、公共安全支出20400万元,增加1941万元,增长10.5%。

4、教育支出64770万元,增加7912万元,增长13.9%。

5、科技支出5360万元,增加617万元,增长13.0%。

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970万元,减少751万元,下降27.6%,剔除上年广电双入户工程一次性支出931万元,实际际增长10.1%。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370万元,增加1658万元,增长11.3%。

8、医疗卫生支出11300万元,增加1194万元,增长11.8%。

9、环境保护支出3070万元,增加361万元,增长13.3%。

10、城乡社区事务支出8100万元,增加68万元,增长0.8%。

11、农林水事务支出20750万元,增加4100万元,增长24.6%。

12、交通运输支出210万元,增加21万元,增长11.1%。

13、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5425万元,增加573万元,增长11.8%。

14、其他支出3565万元,增加536万元,增长17.7%。其中总预备费500万元。

15、基金预算支出86976万元,其中,社会保险基金支出50000万元,教育附加及基金支出2094万元,文化事业建设费支出72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支出500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出30878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支出800万元,城镇公用事业附加支出1400万元,农业发展和育林基金支出502万元,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支出250万元,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支出80万元,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出400万元。

各位代表,20xx年,财政工作面临着较大的减收增支压力,实现全年财政预算目标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财政工作,化危机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奋勇争先,为圆满完成20xx年各项财政预算任务、建设幸福美好新通州而努力奋斗!

财政预算报告篇二

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委托,现将我市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7年政府财政工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依法监督下,认真贯彻市委七届一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发展循环经济、建设龙江强市”战略目标,积极发挥公共财政职能,努力增收节支,深化各项改革,圆满完成了市九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复的预算任务,实现了收支平稳较快增长,连续25年财政收支平衡。

——全市财政收支执行情况。

2007年全市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88974万元,同比增长16.2%。其中: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5911万元,同比增长19.8%。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00779万元,同比增长11.9%。全市基金收入完成11281万元,同比下降44.2%,基金支出完成14402万元,同比下降14.9%(基金收支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征地少的影响,下同)。按现行体制计算,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加上各项补助后,财力合计为203453万元,减全市一般预算支出200779万元、上解支出1930万元和结转下年9万元,当年净结余735万元。

——市本级财政收支执行情况。

2007年市本级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60357万元,同比增长15.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3870万元,同比增长20.6%。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39807万元,同比增长6.6%。市本级基金收入完成9288万元,同比下降53.6%;基金支出完成11279万元,同比下降31.6%。按现行体制计算,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加上各项补助后,财力合计为141811万元,减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139807万元、上解支出1606万元,当年净结余398万元。

——市直财政收支执行情况。

2007年市直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12758万元,同比增长16.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2651万元,同比增长21.1%。市直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00668万元,同比增长0.1%。市直基金收入完成8209万元,同比下降59.0%;基金支出完成10680万元,同比下降35.2%。按现行体制计算,市直一般预算收入加上各项补助后,财力合计为102616万元,减市直一般预算支出100668万元、上解支出1606万元,当年净结余342万元。

2007年市直财政预算外净收入完成2233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5.9%,同比下降24.0%;市直财政预算外支出完成2054万元,完成年度计划79.0%,同比下降24.8%(预算外收支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煤炭外运量少和运力不足及焦化企业优惠政策造成减收)。

2007年是我市财政收入总量最高、保障质量最好、争取上级支持最多、解决民生和社会公益及历史欠帐支出最大、扶持企业兑现政策最优惠、财政改革与财源建设成效最显著的一年。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财政经济持续平稳发展,财政收入再创历史新高。

2007年,面对地方煤矿关井限产、安全生产的压力继续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任务加重以及部分大企业上年缓缴入库等因素影响,财税部门通力协作,积极应对,不断挖掘增收潜力,确保了财政收入的持续稳步增长,收入再创历史新高,全市全口径财政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突破18亿元和8亿元大关,同比分别增收2.6亿元和1.4亿元,总量居四煤城第二位,地方财政实力显著增强。

第二,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一是服务“三农”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财政支农支出总额达14863万元,相当于前三年农业支出的总和。各项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74条通村公路改扩建工程顺利实施,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农业产业化项目不断优化升级,财政补贴建设的346个蔬菜棚室竣工使用,农业主副换位进程逐步加快,新农村建设工作初见成效。二是支持社会保障和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筹措资金9481万元,使全市4100多名下岗职工实现创业和自谋职业,40490名城市低保人员得到补贴,1327名农村困难群众首次领取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城市医疗救助改革使218人得到及时医疗救助,对3321户低保家庭第一次发放了廉租房提租补贴,社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使低收入家庭看病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三是全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全年投入教育保障资金7845万元,保证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推行,为135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55000余名中小学生免除了学杂费和教科书费,城市低保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2082人享受了“两免一补”政策,助学救助机制使4650名家庭困难学生获得资助,13所学校校舍改扩建工程全部竣工,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四是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筹措并拨付资金7789万元,积极支持城市道路改造、环境综合整治、生态园林和环保治理等项目建设,城市服务功能全面提升。特别是针对我市出现有史以来第一次严重缺水问题,市政府紧急筹集资金1782万元,全力以赴实施应急水源建设和节水工程。五是调整了公务员津贴补贴标准。按照全省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方案要求,根据财力水平最大限度兑现政策,市县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均提高了津贴补贴标准,收入分配秩序得到有效改善。六是积极筹措资金偿还历史陈欠。2007年共筹措资金4333万元用于清偿历史陈欠,提高了政府的诚信度。

第三,抓增收与辟财源并举,财源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今年,我们紧紧抓住省财政厅将七台河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循环经济、财源建设重点推进示范市”的有利契机,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夯实财源建设基础,加大财源建设的支持服务力度,形成了统一的工作机制;经政府审批,鑫河投资担保公司正在积极筹建,通过担保贷款方式将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全年共筹集4474万元,加大了对重点财源建设项目的扶持力度,不断促进企业扩大规模、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特别是对宝泰隆公司等重点大户企业,市政府给予了最优惠的政策支持,企业规模逐步扩大,利税额度逐年攀升。

第四,稳步推进各项财政改革工作,公共财政建设步伐逐渐加快。

一是新一轮市区分税制改革前期准备工作圆满完成。我们在总结分税制运行6年来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深刻剖析了分税制运行中影响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行实地调研和测算,广泛征求区级意见,明确了深化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为实施新一轮分税制改革做好了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二是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从细化部门预算编制入手,重点加强了项目支出的预算编审,成立了项目支出审核小组,逐个敲定项目支出预算,有效压缩了不合理支出和弹性支出;三是继续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进一步细化了政府采购目录,扩大了政府采购范围,开展了出差和会议定点饭店政府采购工作,完善了行政机关小汽车定编审核管理,全年市直采购预算为3063万元,实际完成2969万元,节支率为3.1%。四是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全面启动,新旧政府收支分类体系平稳过渡;全市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试点增加到58个预算单位138个收费项目;工资统发指纹鉴别管理工作顺利实施,核减原统发人员56人,年节约财政资金约150万元;财政国库集中支付零余额账户管理改革稳步推进,市直首批10家预算单位实行了改革试点。

第五,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为高质量平衡预算提供了有力支撑。

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投资政策和方向,政府领导亲自挂帅,各级财政部门立足职能,发挥优势,突出围绕全市经济发展和部门工作重点,群策群力,积极向上争取,全年争取国家和省级各类专项投资同比增加近3000万元,尤其是在应急水源和备用水源建设上,通过积极争取,省里同意给予我市缺口资金50%补助,为我市实现高质量的预算平衡奠定了基础。

客观分析2007年全市预算执行情况,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小煤矿关闭和安全整顿因素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反映出财政经济对煤炭行业依赖性较大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的实际问题;二是财政收入虽保持持续平稳增长,但仍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财政支出需求,政策性支出和重点项目支出压力较大。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对待并加以解决。

二、2008年全市和市直财政预算草案

2008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全面推进“十一五”规划、实现我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龙江强市”战略目标的关键一年,客观分析全年财政形势,存在诸多减收增支因素:从减收因素看,随着国家和省市煤矿关井、整顿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将对财政收入产生一定影响;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后税率降低将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财政收入增长。从增支因素看,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障教育、科技、农业等法定支出增长,促进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益事业发展,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服务功能,提高机关事业单位津贴补贴水平,都需要一定的财力支撑。特别是推进和谐七台河建设、解决民生问题的支出压力尤为突出。这些减收增支因素,都要靠大力增收节支和争取上级支持来解决。

尽管2008年财政工作面临很大的困难和压力,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及优惠政策的出台、招商引资和财源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财税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全市国民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城镇土地使用税按提高税额比例新政策全面开征,都将为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起到明显的拉动和促进作用,这些有利因素也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基于对上述形势的分析,2008年全市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及原则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全会工作部署,加大增收节支工作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千方百计保障重点项目支出需要;增加公共服务领域投入,着力支持循环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确保民生投入和社会发展;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市委市政府今年总体工作部署和推进工作重点,2008年市直预算在安排上,本着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财政支出将重点向六个方面倾斜:一是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倾斜力度,突出“三农”问题,重点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医疗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方面支出;二是加大解决民生问题倾斜力度,优先安排社会保障等方面支出,支持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三是加大教育事业倾斜力度,从教育改革发展实际出发,着力支持改善办学条件、农村义务教育、助学助困。四是加大扶持企业加快发展倾斜力度,发挥财政服务与牵引带动作用,为企业提供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五是加大支持社会发展倾斜力度,进一步推动节能减排、环境卫生、文化体育事业等建设,加快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六是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力度,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支持城市供水、道路、排水等重点工程建设和改造。

2008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94502万元,比上年增长10.0%。加上各项补助后总财力为161589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安排159685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18.2%,上解支出1904万元。

全市一般预算收入中,增值税28259万元,增长7.9%;营业税9977万元,增长9.4%;企业所得税8643万元,增长10.6%;个人所得税2506万元,增长4.7%;资源税6207万元,增长18.8%;城维税10257万元,增长24.5%;房产税2721万元,增长34.0%;城镇土地使用税5671万元,增长55.5%。

全市一般预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39129万元,增长7.0%;教育40912万元,增长18.7%;科学技术898万元,增长26.8%;公共安全15502万元,增长27.2%;社会保障和就业8851万元,增长75.3%;医疗卫生9761万元,增长45.7%;环境保护1791万元,增长61.2%;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7806万元,增长86.0%。

2008年市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58452万元,比上年增长11.0%。加上各项补助后总财力为80520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安排78940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19.5%,上解支出1580万元。

市直一般预算收入中,增值税17463万元,增长8.8%;营业税3800万元,增长4.3%;企业所得税4800万元,增长1.8%;个人所得税850万元,增长8.3%;资源税3897万元,增长24.6%;城维税6950万元,增长25.5%;房产税2127万元,增长44.4%;城镇土地使用税5000万元,增长50.1%。

市直一般预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19127万元,增长2.5%;教育16100万元,增长22.0%;科学技术770万元,增长28.3%;公共安全9780万元,增长75.6%;社会保障和就业4276万元,增长58.4%;医疗卫生4900万元,增长53.1%;环境保护1200万元,增长31.6%;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4257万元,增长77.7%。

2008年全市基金预算收入安排6820万元,基金预算支出安排9914万元。其中:市直基金预算收入安排5000万元,基金预算支出安排7231万元。

2008年市直政府可支配的财政预算外净收入2600为万元,支出安排2600万元。

三、确保完成全年预算任务的主要工作措施

(一)围绕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推进财源建设工作,努力增强财政经济实力。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若干意见》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调整资金使用方向,实现由个体向普遍、由单一向服务平台建设的转变,扩大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全面快速发展;进一步整合各类财政资金,建立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和中小企业扶持资金,拓宽资金渠道,加大对重点财源项目的扶持力度;全面启动政策性担保职能,逐步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企业自主创新、节能降耗和治理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步伐;加大对经济区域带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拓展经济发展承载能力。

(二)围绕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持力度,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发展。

继续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完善“一事一议”以奖代补政策,支持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继续落实良种补贴政策,促进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完善涉农补贴“一折通”办法,确保涉农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安全发放;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农村教育教学水平;着力整合各类资源,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结构调整、农村能源、农业技术推广、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等方面的投入,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三)围绕构建和谐七台河,进一步加大公共支出保障力度,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进一步规范财政供养人员收入分配秩序,逐步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津贴补贴水平和住房公积金标准。全力保障政权机构的正常运转,适当提高公用经费水平。加大对困难群体和社会薄弱环节的倾斜力度,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要。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在教育、医疗卫生、生态环境、节能降耗等方面加大投入,着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支持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加快城镇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切实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加大环境治理工作力度,重点支持环境监测和环保执法能力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四)围绕建立公共财政框架,进一步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一是正式启动实施新一轮市区分税制改革。进一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待市委、市政府批准改革方案后,在市区正式实施新一轮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二是深化部门预算编审改革。积极筹建预算编审中心,进一步规范部门预算编制工作,提高预算编审质量,使有限的财政资源在不同部门和公共领域之间进行最优化的配置。三是推进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扩大国库集中支付零余额账户管理范围,建立财政、单位、银行实时监控体系。四是实施投资评审改革。组建投资评审机构,开展投资评审工作,对重点资金项目实施事前参与预警、事中跟踪防范、事后审核问效的多层次监督格局,确保财政资金的规范、安全和有效运行。五是实施非税收入管理改革。积极启动非税收入管理机构,研究制定非税收入管理办法,扩大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试点范围,逐步建立和完善非税收入征管新机制。六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规范政府采购运行模式,推进网上采购和建立电子化业务管理平台,强化政府采购监督管理职能,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效率。

(五)围绕建立健全法制财政,进一步强化财政监督和管理,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一是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的事前控制和绩效监督。对部分预算单位2007年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将部门预算编制、执行与绩效评价相结合,不断探索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的有效途径。二是发挥财政国库支付中心的监督管理职能。严格审核报销凭据,规范会计核算行为,堵塞资金漏洞。三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在资产清查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颁发的行政和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完善我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加强非转经资产管理,严格执行报批制度,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四是开展其他专项检查工作。组织《会计法》执法检查,规范包括企业在内的各单位会计工作行为。组织对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监督检查,规范中介机构执业工作。

(六)围绕投资重点和发展需要,进一步明确目标和方向,最大限度争取上级资金和政策支持。

结合我市实际,重点围绕新农村建设、城乡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矿山环境治理、社会保障等项目抓争取,不断拓宽渠道,创新方式。特别是要紧紧抓住我市“循环经济财源建设重点推进示范市”的有利契机,结合我市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特点和优势,举全市之力,向上争取资金和政策扶持,为我市建立较为完备的循环经济体系提供财力支持。

各位代表:2008年的预算任务艰巨而繁重。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和支持下,认清形势,开拓进取,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努力完成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为全面实现“发展循环经济、建设龙江强市”的战略目标,建设和谐、民主、文明、富庶七台河做出新的贡献!

财政预算报告篇三

(一)绩效目标情况。

20xx年我局以服务群众为宗旨,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一是公共文化阵地持续优化。红色交通纪念馆、秋林镇红星村村史馆等一批公共文化阵地建成开放,文化馆完成升级打造,图书馆升级打造有序推进。博物馆创建为梓州历史文化科普基地和社区教育基地。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成功创建县级示范村镇25个、市级示范村镇2个;“三馆”数字化建设初见成效,疫情期间为群众提供各种在线服务。二是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完成。全县数字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三年任务、一年完成”,全县建成县应急广播平台1个、乡镇前端33个、村(社区)前端462个、应急广播接收终端7478套、县镇村视频调度会议系统496套、城区防洪应急广播40套,通达率、长响率均提高到95%以上。三是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深挖本土历史文化和红色资源,创作音乐故事剧《红色交通站—红蝴蝶》、音诗舞《启航.烈烈忠魂》等精品力作近10个。结合建党100周年、党史教育等,开展文艺活动40余场。在“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旅游日”策划文物宣传、文艺展演、旅游推介等系列活动,参与群众万余人。开办书画研修班和“5.12汶川特大地震亲历者大型口述史—听亲历者讲述”临展,举办党史知识竞赛、“学党史·读经典”等系列活动,吸引观众近5万人次。支持群众文艺团体、戏曲团队发展,引导群众自我表现、自我服务。

(二)资金安排情况。主要表述政策(项目)资金安排、分解下达预算情况。

20xx年全系统项目资金共计22056.9483万元,其中县级安排项目20397.1783万元,争取中央、省、市项目资金1659.77万元。预算下达到全系统各个单位资金情况:机关20943.3483万元;文化馆110.6万元;图书馆63万元;文物管理所940万元。其中机关项目资金17478.4万元主要用于印象涪江美丽岛旅游康养综合开发项目和西部写生基地道路建设。

(一)预算执行进度情况分析。主要分析政策(项目)资金预算执行情况,以及预算管理情况。

20xx年项目严格按照预算实施,20xx年整个系统全年完成项目预算21356万元,占预算96.8%,全系统有700万元没有完成预算,其中文物管理所500万元、机关200万元没有完成预算,主要原因一是项目正在实施中,不具备拨款条件。

(二)总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对照总体目标分析全年完成情况

20xx年工作围绕年初制定的目标和计划执行,职工工资各种补贴按月执行,不存在拖欠职工工资补贴等情况,文化站、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免费开放、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等民生工程按项目进度执行,其他特定项目除上级资金预算下达较晚无法实现,其他的及时按进度执行,所有支出都很好地完成了目标计划。

20xx年我局一是以夯牢基础为目的,文旅融合发展相得益彰。乡村旅游发展推动有力。编制《三台县“两江一湖”乡村旅游总体规划》和北坝、乐安《乡村旅游修建性详细规划》。创建梓州杜甫草堂、红花园脱贫攻坚等省级研学基地2家,培育具备研学课程设计及活动执行的承办机构2家。举办春季赏花季等乡村文旅系列活动2个。组织经营业主到明月村考察学习,文旅能人参加省级培训1期,6位文旅能人进入省库。研学基地建设有序推进。制定打造1个特色品牌和构建“1356n”基地建设规划战略目标,构建“一营多基”“3+2”(3天在营地,2天到基地开展研学教育活动)的研学教育体系,形成营地引领、基地协同的研学教育模式,在东南西北中5个片区打造10条精品线路,提升全县研学旅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文旅运营推介提质增效。利用《川报观察》《学习强国》、“文旅三台”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介宣传三台文旅100余次。组织各类文旅产品参加陕甘川宁旅游博览会等推介活动6次。围绕“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与重庆北碚区等对接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积极参加乐山旅博会、成都宽窄巷子旅游专题推介会活动,编印《三台旅游画册》,提升县域文旅影响力。

二是是以保护传承为使命,文化遗产利用亮点纷呈。文物保护不断加强。推进实施重点文物保护项目4个,在国家文物局新增立项2个、申报专项资金项目3个。查处2起在潼川古城墙保护范围内违规建设。组织公示重点文物管理使用单位消防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改”行动。开展野外抢救性保护4次,协助完成全县石窟寺调查、涪江流域郪王城遗址考古调查等项目。开展“革命文物展览展示”问题排查,完成县域内红色资源普查。邀请省级专家进行馆藏品鉴定,新增珍贵文物124件(其中二级文物9件、三级文物115件)。非遗传承得到巩固。以“创意天府、动感绵碚、遇见梓州”为主题组织首届川渝文创设计大赛,评选奖项118名。组织非遗传承人和项目参加省市非遗展示展览活动,潼川豆豉、剪纸等非遗项目在科博会、国际非遗节精彩展示。组织非遗传承人申报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全年非遗传承人入选全省文旅能人3名、突出贡献能人1名。宣传普及方式多样。制播“三台文物有话说”专题节目,在三台电视台、三台文旅等平台展播。举办“小小讲解员培训班”公益课程。在“5.18国际博物馆日”、送戏下乡等活动中,发放资料、现场讲解,多角度、多形式、多途径讲解文物及背后的故事。与绵阳、遂宁等市、县博物馆开展馆际交流,组织藏品参与“四川宋代窖藏文物精品展”。

三是以日常监管为抓手,文旅市场监管稳定有序。市场监管常态化。督促落实安全生产属地、部门、业主的具体责任。健全多部门联动机制,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动,建立安全隐患数据库。组织星级酒店、文保单位、公共文化场所等重点场所完善应急预案、开展消防演练。加强安全培训,狠抓防汛减灾防范工作,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假日文化旅游市场安全等专项检查,守牢文化和旅游安全防线。关键环节精细化。加强重要时段、重点点位安全生产监管,全年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严守疫情防控红线,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组织文旅市场疫情防控工作会3次,全县范围内开展文旅行业疫情防控拉网式检查两轮。“四不两直”开展安全检查10次,检查星级酒店、a级景区等60余次。联合市场监管、环保等部门落实鲁班水库水环境整治,组织开展常态化督查。

(三)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包括项目完成数量、质量、时效、成本等情况,资金结余情况,违规记录等,对照项目计划完成目标,对截止评价时点的任务量完成、质量标准、进度计划、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价,并进行分析说明。

我局按照上级要求,全年目标建设绩效目标设定清晰准确,圆满完成了各项项目绩效目标任务,目标完成率100%。

(四)项目效益分析。

根据项目建设预期目标绩效指标按时圆满完成,项目支出控制在预算范围内,没有超额支出,服务对象满意度达到90%以上。

20xx年未完成项目主要是文物管理所文物保护项目、机关文化旅游资金,未完成主要原因主要是项目正在实施中,不具备拨款条件,今后工作中督促加快项目实施进度。

20xx年我局项目支出严格按照年初预算执行,经评价,该项目总体完成情况良好,资金绩效目标明确,预算编制合理,项目和资金管理较为落实,整体项目效果良好。

财政预算报告篇四

县人大常委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安徽省审计监督条例》规定,县政府安排县审计局对度县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主要审计了2014年县级财政预算执行、非税收入征收管理、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对县财政局、县教育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卫生局、县扶贫办等5个部门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并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现将审计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2014年,全县财政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安排,坚持依法生财理财,努力增收节支,全力保障“5+1”项目及各项重点工作推进,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预算收支任务。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14年,全县公共预算收入77755万元,较上年增加17727万元,增长29.53%,占调整预算77000万元的100.98%。继续加大对上争取力度,预算内全年上级补助收入及国债转贷收入333226万元,较上年增加35256万元,增长11.83%。

民生投入持续增加。2014年,实施民生工程36项,在省级33项基础上增加3项,民生工程投入97680万元,较上年增加1093万元。进一步加大民生支出,推动教育优先发展,提高社会保障标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发展成果更多的惠及广大群众。

推动发展更加有力。2014年,预算内拨付县城投公司、汇金公司和现代产业园区资金215579万元,用于重点项目建设、兑现落户园区企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融资力度,2014年通过县城投公司融资平台获批13个融资项目,当年提款177500万元。进一步充实担保机构资本金,2014年新增利达担保公司资本金4000万元,带动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3600万元。

依法理财深入推进。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强化重点税源管控,严格执行非税收入收缴分离制度,收入目标超额完成。严格预算执行,严控预算追加,对部门预算执行中原则上不予追加。加大存量资金清理整合,清理历年项目结余资金1480万元用于民生工程,清理整合农业项目资金1600万元扶持现代农业发展。

财政改革不断深化。深化财政预算管理改革,部门预算编制更加规范,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力度进一步加大,年初预算编制到位率和财政预决算透明度进一步提高。推进政府购买服务,通过劳务委派、服务外包等方式,将公共服务事项、社会事务服务事项和技术服务事项等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规范政府债务管理,进一步明确政府债务的管理权限、审批程序、适用范围、偿还责任及管理机制,对全县政府债务进行了清理甄别,锁定存量债务规模,有效防控财政运行风险。支持农村综合改革,以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创新农村公益设施建管机制、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一、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一)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县本级财政收入情况

县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批准2014年县本级财政收入预算48270万元,2014年县本级实现财政收入58454万元(中央收入16823万元,地方收入41631万元),较上年增加16792万元,增长40.3%,完成预算的121.1%。收入具体情况是:税收收入51093万元,其中:增值税4596万元,消费税11万元,营业税13362万元,企业所得税13637万元,个人所得税1168万元,资源税50万元,城市建设维护税1171万元,房产税440万元,印花税333万元,土地使用税1421万元,土地增值税1330万元,车船税234万元,车辆购置税3749万元,耕地占用税1834万元,契税7757万元;非税收入7361万元,其中:行政性收费收入3160万元,罚没收入1882万元,专项收入1396万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787万元,其他收入111万元,中央级非税收入25万元。

2、省财政各类补助资金情况

2014年,省财政补助我县公共财政预算资金279470万元,具体构成是:税收返还3084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159770万元,其中:体制补助35325万元,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42120万元,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补助6454万元,结算补助6997万元,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补助1836万元,基层公检法司转移支付补助2893万元,义务教育等转移支付补助10221万元,基本养老保险和低保等转移支付补助12873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转移支付补助19234万元,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补助4634万元,产粮(油)大县奖励497万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助7585万元,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9101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116616万元。

3、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情况

2014年,县本级财政公共预算支出320922万元,较2013年增加40329万元,增长14.4%,完成年初预算175756万元的182.6%。按支出功能分类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6912万元,国防支出100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0230万元,教育支出68757万元,科学技术支出2576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73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117万元,医疗卫生支出40319万元,节能和环保支出4115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6402万元,农林水支出61058万元,交通运输支出9811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支出1521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2226万元,金融支出4719万元,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1732万元,住房保障支出52851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837万元,国债还本付息支出349万元,其他支出3551万元。

4、县本级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2014年县本级财政总收入339039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845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79470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1100万元,上年结余31万元,调入资金1695万元,减补助乡镇支出11711万元。县本级财政总支出339019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20922万元,上解中央支出16823万元,上解省级支出174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1100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20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总收入306129万元,其中: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255800万元(国有土地权使用出让收入239309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8324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909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2500万元,地方教育费附加635万元,育林基金1265万元,森林植被恢复费2119万元,地方水利建设基金314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317万元,公共住房租金收入108万元),上年政府性基金结余7693万元,基金补助收入42636万元。

2014年,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总支出298631万元,其中: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289835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49542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329万元,农林水支出2726万元,教育支出2783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7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350万元,其他支出1099万元),上解支出-20万元,基金补助支出8815万元。

收支相抵,2014年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滚存结余7498万元。

(三)社会保障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社会保障基金总收入21120万元,其中:县本级社会保障基金收入20483万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0393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收入1343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7505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收入435万元,生育保险基金收入258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收入549万元),上年社会保障基金结余637万元。

2014年,县本级社会保障基金支出20881万元,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0393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支出1343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7505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支出435万元,生育保险基金支出258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支出947万元。

收支相抵,2014年县本级社会保障基金滚存结余239万元。

(四)预算支出指标管理情况

2014年,县财政下达本级预算支出指标630781万元,具体分类情况如下:

1、公共预算支出指标322441万元。其中:年初批复部门预算75412万元,年初代编重点专项预算和项目配套支出指标(非部门预算)33025万元,目标考核、招商引资等奖励支出指标1572万元,工资、义教经费等结算支出指标6239万元,非税收入结算支出指标2625万元,分解上级专款支出指标180829万元,税收征管业务费支出指标900万元,县长办公会议批准追加支出指标4782万元,列收列支指标17415万元,减财政监督追减指标358万元。

2、基金预算支出指标308340万元。其中:土地出让金支出指标243249万元,分解上级基金补助支出指标42656万元,育林基金、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安排支出指标1952万元,社保基金支出指标20483万元。

(五)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虚列支出12772.7万元。2014年12月,总预算将上级财政年底拨入的专款以及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目标考评、双拥、效能建设奖励等资金12772.7万元列支转入暂存款。

2、非税收入退库420.80万元。2014年12月,总预算将原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征缴入库的征地管理费收入420.80万元,以“误将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收入缴入国库”名义退库。

3、预算专户存款利息收入未缴国库100.83万元。2014年,预算内专户存款利息收入57.19万元,加上年结转利息收入43.63万元,合计100.83万元未缴入国库作为预算收入。

4、个别超拨资金。2014年超预算支出指标,调度张冲乡政府资金850万元。

5、自我保障不足问题依然突出。2014年,县级财政公共预算收入58454万元,仅占当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20922万元的18.21%,占当年财政公共预算总支出339019万元的17.2%,严重依赖转移支付,自我保障能力严重不足。

二、非税收入审计情况

(一)县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情况

2014年度,县非税局征收管理的非税收入38203.66万元,加上年度滚存结余6963.75万元,非税收入合计45167.41万元;2014年度,县非税局划缴非税收入38051.82万元(其中:缴入国库23937.50万元,缴入专户14114.32万元)。收支相抵,2014年末结存非税收入7115.59万元(其中:应缴未缴国库收入6337.24万元,应缴未缴财政专户收入778.35万元)。

1、2014年度,县非税局“应上缴非税收入”24504.33万元,加上年度结余5770.41万元,合计30274.74万元;2014年度,县非税局缴入国库“应上缴非税收入”23937.50万元。2014年,县非税局“应缴国库财政收入”结存6337.24万元(其中:行政性收费3956.21万元,政府性基金156.65万元,专项收入84.79万元,罚没收入208.74万元,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1930.85万元)。

2、2014年度,县非税局“应缴专户财政收入”13699.33万元,加上年度结余1193.34万元,合计14892.67万元;2014年度,县非税局缴入国库“应缴专户财政收入”14114.32万元。收支相抵,2014年,县非税局“应缴专户财政收入”结存778.35万元(其中:教育收费结存389.86万元、卫生收费结存388.49万元)。

(二)县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专户存款情况

2014年度,县财政局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各单位预算外收入17151.76万元,加上年度滚存结余1143.95万元,收入总计18295.71万元。2014年度,县财政局财政预算外专户存款支出17011.46万元。收支相抵,2014年末,县财政局财政预算外专户存款结存1284.25万元。

(三)非税收入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1、应缴未缴预算收入7546.46万元。2014年度,县非税局将县直和乡镇非税收入3037.43万元转入县预算外专户存储,未缴入金库纳入当年度预算收支;2014年末,县国库集中支付中心账户暂存各单位财政资金所形成的利息收入934.03万元未缴入国库;2014年,县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将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3575.00万元全额缴入县财政专户,未缴入金库纳入当年度预算收支。

2、应作未作预算收入1645.13万元。2014年12月,县非税局将非税收入1645.13万元(其中:行政性事业性收费收入921.21万元,罚没收入640.68万元,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83.24万元),通过调入资金方式缴入国库平衡当年预算,未纳入当年度预算收支进行核算,导致当年度预算收入不实。

上述应缴未缴、应作未作预算收入共计9191.59万元。其中作为调入资金方式缴入国库的1645.13万元和缴入财政专户的6612.43万元,已于2014年年底全部结算到相关部门和乡镇;国库支付中心利息收入934.03万元,年终仍在国库支付中心“应缴预算款”科目结存。

三、专项资金收支审计情况

(一)基本情况

2014年,县财政局各股室共管理36项财政专项资金,当年账务核算收入(含调整收入)及拨入645939.97万元,支出(含调整支出)及拨出622382.8万元,结余23557.17万元。

因各股室单独核算,2014年度资金收支数为账务核算收支汇总数字,资金收入、支出和划拨有交叉重复情况。财政周转金、企业周转金和财政扶贫自有资金规模未纳入本报告反映。

(二)财政专项资金收支情况

1、财政扶贫专项资金。2014年度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当年拨入8130.81万元,当年拨出4903.01万元,结余3227.8万元。

2、农业专项资金。2014年度农业综合开发、村级发展、森林生态及退耕还林、农业发展、美好乡村建设等5项专项资金当年共计拨入29670.46万元,拨出26728.61万元,结余2941.85万元。

3、社会保障资金。2014年度社会保障资金共15项,即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下岗职工再就业资金、城镇职工低保资金、农村低保资金、城镇合作医疗基金、新农合医疗基金、卫生专款、县级安排社保资金、残疾人保障资金、工伤保险基金、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和其他社保专项资金。上述资金当年拨入111743.21万元,当年拨出108092.79万元,结余3650.42万元。

4、企业专项资金。2014年度企业专项资金2项,即粮食专项资金、其他企业专项资金,当年拨入12249.89万元,拨出7695.04万元,结余4554.85万元。

5、文教专项资金。2014年度文教专项资金共3项,即危房改造资金、校安工程资金和其他行政专项资金,当年拨入37653.56万元,拨出29415.45万元,结余8238.11万元。

6、其他专项资金。2014年度其他专项资金共10项,即基本建设资金、农村局专项资金、国库建设资金、民生工程资金、清理归并资金、土地出让资金、水库移民扶持资金、农村综合改革资金、彩票公益金和综合股其他专项资金。当年拨入446492.04万元,拨出445547.90万元,结余944.14万元。

(三)专项资金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经抽查,县财政于2014年11月3日从县财政局农业股管理的扶贫资金中垫付县扶贫办光伏项目工作经费10万元。

2、惠民资金年末未清零。审计发现,惠民“一卡通”资金账户2014年末结存56.12万元。按照要求,拨入惠民资金账户的资金应全额打卡发放到受益对象,不应留有余额。

3、专项资金结余较大。经抽查,2014年度农业发展资金当年拨入17794.86万元,当年拨出14530.81万元,当年结存3264.05万元;2014年度财政扶贫资金当年拨入8130.81万元,当年拨出4903.01万元,当年结存3227.80万元;另外,革命老区转移支付项目资金结存5047.00万元,土地整理项目资金结存1586.72万元。专项资金结余较大,说明资金拨付不及时,表明相关项目实施进度有待加快。

财政预算报告篇五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财政预算,切实增强财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全力组织收入,重点保障工资、正常运转和民生支出,有序推进财税改革,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目标任务。

(一)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预计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5935万元,同比上年完成108373万元,增收7562万元,增长7%。其中:

财政系统预计完成27474万元,比上年完成37493万元减收10019万元,下降26.72%。

全年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78694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306134万元、地方政府债券收入119700万元(含置换债券)、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852万元、上年结转35383万元,全市一般预算收入总额为550763万元。

(二)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预计全市财政总支出514491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411046万元(比上年382659万元增长7.42%),上解上级支出3695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99750万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支出36272万元,全年收支平衡。

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3076万元,比上年增加2652万元,增长8.71%。

2、国防支出465万元,比上年增加41万元,增长9.67%。

3、公共安全支出14896万元,比上年增加1499万元,增长11.19%。

4、教育支出62817万元,比上年增加4430万元,增长7.57%。

5、科学技术支出1973万元,比上年增加498万元,增长33.76%。

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8343万元,比上年增加2827万元,增长51.25%。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9628万元,比上年增加4676万元,增长6%。

8、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49358万元,比上年增加1233万元,增长2.56%。

9、节能环保支出9219万元,比上年增加1904万元,增长26.02%。

10、城乡社区支出20529万元,比上年增加4708万元,增长29.66%。

11、农林水支出64827万元,比上年增加30万元,增长0.05%。

12、交通运输支出11304万元,比上年增加1739万元,增长18.18%。

13、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1112万元,比上年增加350万元,增长3.25%。

14、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794万元,比上年增加37万元,增长2.1%。

15、商业服务业支出2492万元,比上年增加61万元,增长2.5%。

16、住房保障支出34300万元,比上年增加737万元,增长2.19%。

17、其他支出155万元,比上年减少14万元,下降8.28%。

18、国土海洋气象支出3688万元,比上年增加558万元,增长17.82%。

19、金融支出24万元,与上年持平。

20、债务付息支出1043万元,比上年增加418万元,增长66.88%。

(三)政府性基金执行情况

2016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21530万元,上级对本级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9068万元,上年结余11415万元,收入合计4万元,比上年完成63178万元,减少21165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有:城市公用事业附加360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0万元、污水处理费450万元、散装水泥和新型墙体材料100万元、车辆通行费46万元、其他收入374万元。

2016年,政府性基金支出31900万元,比上年支出49777万元,减少17877万元。主要支出项目有: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660万元、城乡社区支出25617万元、农林水支出88万元、资源勘探信息支出21万元、交通运输支出37万元、其他支出2477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执行情况

2016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52132万元。其中,保险费收入65252万元,利息收入494万元,财政补贴收入86373万元,转移收入13万元。按险种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18162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3450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9220万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35619万元、工伤保险基金1579万元、失业保险基金588万元、生育保险基金340万元、企业养老保险基金73174万元。

2016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58607万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17411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0230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8122万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34889万元、工伤保险基金1829万元、失业保险基金228万元、生育保险基金98万元、企业养老保险基金85800万元。

2016年末滚存结余62652万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1500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6741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8046万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16165万元、工伤保险基金1331万元、失业保险基金3002万元、生育保险基金2402万元、企业养老保险基金3465万元。

(五)围绕预算执行所做的主要工作

1、着力加强财源建设。一是深入开展“园区建设大会战”。投入资金20.62亿元,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园区新建道路4千米,建成标准厂房14.3万平米。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新引进湖南闽商服饰集团等74个服装产业项目进驻园区,项目总投资38亿元。园区新建成项目19个,创利税200多万元。二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投入22亿元,加强船舶产业园建设,船舶产业全年创税3000万元。争取芦笋品牌开发项目资金1300万元,本级财政投入500万元,加强沅江芦笋品牌推介,发展芦笋加工企业24家(其中规模企业3家)。争取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900万元。三是大力扶持企业发展。实施“传统产业升级计划”,改造提升麻纺、造纸、化工等传统产业,进一步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申报企业技术创新改造项目23个,争取上级财政资金1432.23万元。认真清理涉企收费目录清单,严格执行收费清单之外无收费。组建“助保贷”,实施“三帮”(帮大、帮特、帮群),破解企业发展瓶颈。四是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建设。投入1637万元,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和公路桥维修改造步伐。投资3.27亿元,其中整合涉农资金1.5亿元,在草尾、阳罗洲等5个镇19个村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预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6万亩。争取旱改水建设项目指标4.2万亩,引入社会投资1.8亿元。争取洞庭湖区沟渠疏浚补助4300万元、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资金1000万元、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资金500万元,争取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特色产业园等项目资金900多万元。

2、切实强化财税征管。一是明确目标任务。将全年财税收入目标任务“划块分方”,逐一明确责任单位,并对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考核。二是着力开展税收协控联管。切实强化税收协控联管工作机制,加强财税分析,及时掌握税源、税收、税负动态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措施,牢牢把握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权。全年通过税收协控联管入库税收23452万元,占税收收入的39.1%。三是大力实施税收清查。对全市各大中小微企业进行全面的税源调查,重点调度10家企业的生产、销售和税收,掌控了全市税源动态和税源实际情况。同时组织清查小组对房地产、芦笋、砂石、船舶等十几个行业开展税收清查行动,清理税收6000万元。四是强化非税收入征管。着力推进财政票据电子化、网络化建设,充分发挥“以票控收”、“以票促收”的源头控管作用。全年完成非税收入5亿元,其中纳入一般预算收入管理2.75亿元。

3、重点保障民生支出。严格执行厉行节约各项规定,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把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作为公共财政的优先方向。全市全年与民生相关的支出达28.1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68.5%。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通过一卡通发放惠民补贴35项117批次25232万元。切实加大教育发展投入力度,按标准拨付义务教育公用经费7000万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443万元、民办学校学杂费补助400万元、普高和中职学校助学金397.7万元、中职学校在校生免学费资金531.5万元、学前教育贫困学生资助资金99.3万元,拨付资金5000万元,实施校舍标准化建设、校舍安全保障工程、校舍维修改造工程以及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等学校各类工程建设。着力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落实财政扶贫资金1530多万元,实施扶贫项目27个。拨付彩票公益金1211万元,支持农村幸福院、敬老院、乡村少年宫、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争取上级转移支付1.27亿元,改造棚户区26万平米、建设公租房195套5400平米、发放租赁补贴1360户。拨付移民后扶资金2154.7万元,确保全市3.6万移民享受后扶政策。投入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1328万元,建设项目135个。逐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

4、深入推进财税改革。一是积极推进税制改革。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工作,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全面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同时进一步推进了消费税和资源税等税制改革。二是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围绕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目标,首先,完善全口径预算管理,实现三部预算“统筹、统编、统批、统管”,做到各有侧重、有机衔接;其次,加大预决算公开力度,全面晒政府、部门预算家底和“三公”经费明细;再次,稳步推进了重大民生专项资金公开工作。三是着力盘活财政存量。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852万元,同时对上年结转资金进行清理,调整用途使用2418万元(其中市本级1668万元,2年以上的上级结转项目资金750万元),弥补2016年预算资金缺口。四是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对政府性债务的举借、规模控制、预警机制等方面进行严格规范,切实防范债务风险。同时积极争取置换债券,稳步推进债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今年争取了新增地方政府债券20700万元,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争取置换债券9.9亿元,用于偿还经省核定清理甄别结果内的政府存量债务。五是积极推广和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公开征集ppp咨询服务机构,搭建ppp服务平台,选定28个可向社会推介ppp模式建设项目,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ppp模式试点项目总投资达24866.59万元。六是全面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将所有预算单位纳入自行评价范围,财政部门选取部分社会公众关注的项目开展重点评价,先后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基础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特色制造产业重点县专项资金等十余项财政专项资金等进行了重点的绩效评价。七是积极推进农业综合改革。切实落实农业“三项补贴”,实现涉农补贴资金发放平稳过渡,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资金12300万元,惠及农户132068户。稳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工作,发放贷款900多万元。八是大力推广政府购买服务。逐步把政府投资的建设工程纳入政府采购范围,今年市国土局“旱改水”项目纳入政府购买服务,采购金额达2.5亿。九是大力推进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今年在琼湖和胭脂湖两个街道办事处进行试点,明年在所有镇全面推进。十是扎实推进公务用车改革。现已完成全市公务用车摸底工作,根据上级要求,将于年底前完成公务用车改革。

总的来说,2016年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效果良好,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经济下行压力大,税收增长乏力,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债务运行风险较高等等,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认真面对,着力解决。

二、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7年全市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推进工业园区、新型城镇化、新农村、社会民生四大建设;深入推进财税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快释放改革红利;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支持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优化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依法理财,加强内部监督管理,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为促进沅江“三量齐升”、推进“四化两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

(一)财政收支预算

2017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121732万元,比2016年完成115935万元增加5797万元,增长5%。

2017年本级一般预算收入82616万元(地方部分),加上级补助收入87075万元,减上解上级支出3695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4270万元,市本级预算可用财力161726万元。全市地方财政支出预算161726万元,同比2016年143009万元增长13.08%。全市财政收支预算平衡。

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按征收部门分解安排如下:

(1)国税系统收入预算48000万元,比上年预算42900万元增长11.88%。

(2)地税系统收入预算46258万元,比上年预算50000万元下降7.48%。

(3)财政系统收入预算27474万元,比上年预算23035万元增长19.27%。

2、市本级财政支出主要项目安排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8018万元;

(2)国防支出342万元;

(3)公共安全支出11290万元;

(4)教育支出44972万元;

(5)科学技术支出452万元;

(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709万元;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085万元;

(8)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1674万元;

(9)节能环保支出3199万元;

(10)城乡社区支出15425万元;

(11)农林水支出16507万元;

(12)交通运输支出2656万元;

(13)资源勘探信息支出1236万元;

(14)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83万元;

(15)商业服务业支出1335万元;

(16)住房保障支出4063万元;

(17)国土海洋气象支出1926万元;

(18)地方一般债务付息454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

2017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1130万元。其中:城市公用事业附加270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200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100万元,车辆通行费40万元,散装水泥及新型墙体材料100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100万元,污水处理费450万元,其他收入70万元。

基金预算支出21130万元,主要是城市公用事业附加27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套100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20000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等740万元,上解上级20万元,全年收支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收支预算

2017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为116419万元,其中保险费收入46744万元,利息收入595万元,财政补贴收入69065万元,转移收入15万元。按险种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49940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4531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9221万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40236万元、工伤保险基金1538万元、失业保险基金593万元、生育保险基金340万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由省财政统一编制,并统一下达每年各县市区本级财政安排数和征缴任务数,各县市区不另行编制预算,所以本次预算数不含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数据。)

2017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为109502万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49941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0800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8316万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38162万元、工伤保险基金1929万元、失业保险基金256万元、生育保险基金98万元。

2017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本年结余6918万元,年末滚存结余64608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30472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8953万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18239万元、工伤保险基金960万元、失业保险基金3339万元、生育保险基金2645万元。

说明:由于我市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总量较小,为进一步统筹完善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我市将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编制管理。

三、2017年财政工作重点

为顺利实施2017年财政预算,我们将突出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抓好财源建设

一是支持园区发展壮大。多渠道筹集资金,大力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功能,更好地发挥园区承载项目、吸纳投资、增加税收的作用。二是着力开展招商引资。立足工业园区“三个百亿”产业园建设,努力在引进优质企业、高效企业入园工作上做文章。三是大力支持企业发展。市级领导分到各重点企业蹲点,及时帮助破解企业发展瓶颈。进一步落实好各项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减轻企业税负、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发展能力,进一步涵养税源。继续加强“政银担”合作,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二)突出抓好财税征管

一是做实收入。根据经济发展、政策调整等因素变化,科学研判经济税收形势,科学制定组织收入预案,提高收入预测的准确性。同时创新征税方式,提高征税效率,坚持做到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二是切实加大税收协控联管工作力度。落实财税联席会议制度,深入推进社会综合治税,充分调动各涉税部门协同治税的积极性,促进协税护税工作,确保了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三是严格依法治税。对内,严格依法依规依程办事,规范税收执法,防范执法风险;对外,加大税务稽查力度,打击涉税违法行为,规范税收秩序。实时监控重点税源企业,牢牢把握组织收入工作主动权。扎实开展税收专项整治工作,通过对相关行业、企业、个体大户的专项检查,清查补税。

(三)突出抓好支出保障

突出“两保一促”的原则,保运转、保政策性民生支出、促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继续加大财政对民生实事的投入力度,科学统筹财力支持重点项目、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支出,优先保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继续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发展差距,加快推进“美丽城镇”、“美丽村庄”建设进度,不断改善城乡环境质量和面貌。

(四)突出抓好财政改革

一是全面推进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将改革面覆盖到全市所有镇,建立和完善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支付为主要形式的乡镇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努力打造“高效、规范、公开、透明”的乡镇财政资金支付管理新模式。二是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全面落实《预算法》,建立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的政府预算体系,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从编制到执行的各项规定和管理办法,完善公用支出定额标准;进一步推进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制度,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该公开的全部公开,不留余地,不留死角。三是进一步深化绩效管理改革。进一步提高我市财政绩效评价工作的覆盖面,努力挖掘深度,提升内涵,探索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管理有效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四是进一步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切实加强部门结转结余资金管理,重点抓好财政存量资金收回使用工作,全面清理结转结余资金,盘活存量,整合资金用于急需资金支持的发展领域。

(五)突出抓好财政监管

一是强化财政监督管理职能。重点对主要经济部门的财务收支、资金拨付程序进行监督检查,做到以查促管、以查促改,堵塞漏洞,确保干部和财政资金双安全。二是强化专项资金全程监管。积极开展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将监督管理贯穿于专项资金使用的全过程,实现“以监督促管理、以监督促服务”。三是强化乡镇财政监督。对乡镇进行财政监督大检查,确保检查范围和内容全覆盖,重点检查涉农惠农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四是强化非税收入和基金监管。突出“以票管收、以票控收”,提升非税收缴业务水平,规范非税收入执收执罚行为。严格基金账户、基金票据和基金余额管理,严格各类基金的预、决算管理,确保基金安全。五是强化政府债务监管。完善动态监管分析机制,着力摸清存量债务和新增置换债券家底,同时严格规范融资平台举债行为,将债务规模压缩在可控范围内,严防政府债务风险。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奋发进取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有力的举措,全面完成年度预算任务,为我市转型升级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财政预算报告篇六

(一)县财政局

1、20“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年,县财政局“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如下:公务接待支出60.76万元,同比减少42.55万元,下降41%;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用49.09万元,同比减少19.94万元,减少28.8%;因公出国(境)经费未发生。

2、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主要是费用归集与核算不准确。如:2014年1月6#凭证伙食补助费中列支公务接待费1.06万元;2014年4月10#凭证拨出经费基本支出中列支公务接待费12.79万元;招待费中存在少量用烟和无派餐单现象。

(二)县教育局

1、2014年“三公经费”支出情况。2014年,县教育局公务接待费用账面支出21.05万元,比上年减少6.27万元,下降22.94%;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用账面支出33.78万元,比上年减少16.93万元,下降33.39%;因公出国(境)经费未发生。

2、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无依据收费3.68万元。213月,县教育局使用安徽省行政事业单位往来结算票据违规收取《初中生必读》、《小学生导读》刊物工本费3.68万元。二是违规发放津补贴。2014年,县教育局违规发放机关参加健身走人员服装补助0.34万元,发放自考报名、摄像补助费0.16万元,发放成人高考报名、摄像补助费0.4万元,共计0.9万元。三是擅自扩大开支范围。2014年,县教育局在差旅费中列支应由上级及外地来人承担的住宿费2.31万元,在社会保障缴费中列支应由职工个人承担的失业保险金1.11万元,共计3.42万元。四是会计核算不规范。2014年,收财政拨入的营养餐工作经费50万元未列入“财政补助收入”科目;2014年10月垫付各校课桌款337.86万元未列入“其他应收款”科目;2014年10月、11月收各校课桌款375.40万元未列入“其他应收款”科目。

(三)县交通运输局

1、2014年“三公经费”支出情况。2014年,县交通运输局账面公务接待费明细科目支出19.3万元,比上年增加2.58万元,增长15.40%;账面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用支出15.21万元,比上年减少13.77万元,下降47.52%;因公出国(境)经费未发生。

2、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项目支出预算批复不规范。县财政局《关于县级部门预算的批复》(财预[2014]26号)文中公共财政预算拨款安排县交通局项目支出—专项业务费支出预算263.7万元,其中:交通运输管理费63.7万元,农村公路大中修140万元,金桥大桥还欠款60万元。该项目支出中的农村公路大中修和金桥大桥还欠款工程预算200万元,实际用于业务费支出预算。二是违规使用财政资金赔偿交通事故损失15万元。县交通局汽车队皖n43400号中巴车,于205月16日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由于当时县交通局汽车队改制撤销,该车辆挂户在县交通局,导致县交通局负连带赔偿责任18.36万元,截至2014年已支付赔偿款15万元,其中:20支付5万元,2014年支付10万元,该资金使用违反了预算管理规定。三是以拨作支。从县交通运输局2014年4月第30号记账凭证发现,县交通运输局凭下属黄林交通管理站开具的'安徽省行政事业单位收款收据列支10.09万元,收据内容为超收分成个人部分,该局财务负责人在支出单据报销封面上审批,从管理费(罚没返还)中支付。四是历年个人欠款应收未收。审计发现,2014年末,县交通运输局应收款科目挂13人欠款36.76万元,其中2014年前发生的9人欠款12.32万元未收回。

(四)县扶贫办

1、2014年“三公经费”支出情况。2014年,县扶贫办公务接待费用账面支出12.23万元,比上年减少2.18万元,下降15%;账面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用支出8万元,比上年增加0.5万元,增长6.67%;因公出国(境)经费未发生。

2、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挤占挪用项目管理费2.73万元。20项目管理费中开支办公用品、打印、电话费、网络维护等支出2.73万元。二是会议费中列支招待费0.95万元。2014年8月,项目支出-会议费支出0.95万元,实际开支内容为招待费用支出。三中购买土特产支出2.09万元。2014年8月,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中开支购买茶叶等土特产支出2.09万元。四是滞留扶贫捐款51.63万元。扶贫资金专户2014年年初余额28.67万元,当年扶贫捐款收入39.05万元,扶贫捐款支出16.09万元,截至2014年末,扶贫捐款结余51.63万元。

(五)县卫生局

1、2014年“三公经费”支出情况。2014年,县卫生局公务接待费用支出26万元,较上年减少7.07万元,同比下降21.39%;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用支出13.83万元,较上年增加2.99万元,增长27.59%。因公出国(境)经费未发生。

2、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报账不及时,存在跨年度核算收支行为。2014年1至8月,县卫生局在财政拨款结转科目中核算支出62.65万元,创卫收入4.07万元。二是基本支出超预算28.4万元。2014年度,县卫生局基本支出拨款收入214.37万元(人员支出拨款收入156.15万元,公用经费支出拨款58.22万元)。当年基本支出242.77万元。当年基本支出收支差额-28.4万元。三是招待费、公车运行费支出较大。2014年度,县卫生局五项日常费用除公车运行费(较上年增长27.59%)外,与上年相比降幅明显,但招待费、公车运行费支出仍然较大,分别占当年日常公用经费支出19.8%、10.54%。四是应收款核销未按规定报批。2014年度,县卫生局在清理往来款项中核销16笔应收款项共计43.08万元,未按规定上报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批。

(六)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审计发现,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管理使用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残保金收支预决算应进一步加强。一是县残联编报的残保金收支预算未经财政部门审核,没有纳入2014年度政府基金预算和决算。二是县残联未按规定分别会同县地税部门和县财政部门共同编制企业残保金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三是预算执行不到位,支出预算编制不合理,补贴残疾人职业培训费用、扶持残疾人集体就业、扶持残疾人个人经营补贴等支出预算与实际支出差距较大,如培训支出预算当年实际未发生,残疾人就业保障发展基金50万元预算未设立且超出残保金支出范围。

2、残保金征收不到位。根据市人社局提供的我县年缴纳养老金和医保基金参保企事业单位名单,剔除行政事业单位、破产企业、20名从业人员以下企业后,共有48家企业、职工人数6276人(含梅、响电站及下属实业公司1265人)。县残联现有资料反映,48家企业从业残疾人共22人(其中梅山水电站1人)。按市政府公布的2013年我县城镇非私营企业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36488元计算,48家企业应缴纳残保金263.22万元,县地税局2014年实际征收残保金116.16万元,少征收147.06万元,征收率44.13%。同时,审计抽查30个行政事业单位2014年度应缴纳残保金146.88万元,实际缴纳127.84万元。有3个单位少缴18.61万元,抽样征收率87.04%。

3、残保金缴库不及时。2014年度各行政事业单位向县残联在徽商银行设立的过渡账户缴纳残保金379.24万元,至5月10日,县残联向县非税局汇缴残保金379.24万元,县非税局实际缴库287.36万元,仍有91.88万元未缴库。

4、残保金拨付不及时。县财政局社保股2014年末残保金结余61.18万元,仍有53.4万元没有拨付,其中光伏扶贫资金3.2万元、万人就业工程扶持资金3.8万元、县特教学校残疾人教育基地培训10万元、专委补贴30.6万元、地税部门代征手续费5.8万元。

5、超范围使用残保金。其中:儿童康复培训费(转入嘉道理项目)4.16万元,县残联支付自聘人员个人支出3.44万元(未经财政部门审核列入预算),支付残疾人临时救济和慰问金31.96万元(含县财政局社保股直拨果子园乡精神病人临时救济支出3万元、县残联直接支付28.96万元),县残联支付东航皖燕希望小学改造工程款5万元及油坊店乡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款7.04万元,共计51.6万元。

对部门预算执行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县审计局已出具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提出了具体的审计处理处罚意见,县政府已督促县审计局加强对审计意见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确保按审计意见要求整改到位。

五、进一步加强财政财务管理措施

本次审计暴露了全县财政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下一步,县政府将以问题整改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切实加强财政财务管理,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一)进一步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一是加快经济发展。以“5+1”项目为统揽,坚持生态是立县之本、工业是强县之基、招商是兴县之路、旅游是富县之源、民生是发展之要,致力于稳中求进、进中求变,着力提高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重点抓好招商引资、工业经济、城镇建设、特色农业、生态经济、旅游发展和民生改善。确保20生产总值增长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0%,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壮大财源基础。二是强化对上争取。继续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准确把握国家投资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精心谋划编制项目,全力做好项目资金和转移支付争取工作,力争对上争取有新的突破。三是加强收入征管。依法加强收入征管,严格税收政策,规范征管秩序,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跟踪管理,强化非税收入征管,加大土地出让金清缴力度,加强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和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管理,确保应收尽收。

(二)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水平。一是提高年初预算编制完整性。认真总结历年经验,切实提高年初收入预算的预见性,对上级体制补助、均衡财力补助以及提前通知的各项补助等收入全额编入年初预算。二是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坚持早编、细编项目支出预算,减少代编预算项目,将预算细化到“项”级科目和具体支出项目以及具体用款单位。三是及时下达专项资金指标。对上级下达的专项补助资金和本级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及时将资金计划和预算指标安排下达到项目实施部门单位,尽早组织项目实施,切实加快专项资金支出进度。

(三)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积极适应发展新常态,全面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加强国家宏观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防范和化解风险,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反腐倡廉建设。督促各级各部门自觉接受、配合、协助审计工作,切实落实审计意见,加强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进一步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财政预算报告篇七

各位代表:

我受苏仙区五里牌镇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作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20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年我镇财政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镇人大监督、镇政协的关心下,坚持以经济建设、项目建设为中心,深化财政改革,狠抓财源建设,优化支出结构,克服了一系列政策性减收增支因素给财政工作带来的巨大压力,确保了干部津补贴的及时足额发放、政府机关的正常运转,重点支出得到保障,实现了财政收支平稳运行,为我镇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保障。2016年我镇的财政预算总收入1560万元,财政总支出1556万元,年终执行情况:财政总收入完成1572万元,完成预算的101%,比上年增收113万元;财政总支出1558万元,完成预算的100%,比上年增支112万元,全年收支平衡,略有节余。

一、主要财政收入项目完成情况

(一)一般预算收入615万元,完成任务的105%。

1、国税收入(全口径)365万元,完成任务的106%。

2、地税收入(全口径)250万元,完成任务的104%,

(二)预算外资金收入完成424万元。

(三)上级补助收入完成533万元。

二、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20.25万元。

2.国防支出20.5万元。

3.公共安全支出55.36万元。

4.教育支出12.5万元。

5.文体与传媒支出15.22万元。

6.社保和就业支出98.3万元。

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82.25万元。

8.节能环保支出30.42万元。

9.城乡社区支出185.65万元

10.农林水支出265.47万元。

11.交通运输支出16.98万元。

12.资勘电信(安全生产及食药)支出55.1万元。

各位代表,总的来看,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遇到的困难比较大,但执行的结果比预计的好,全镇财政收入得到了快速增长。这是镇党委、政府和各部门以及各位代表共同努力的结果。回顾一年来的财政工作,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着重突出以下四个方面:

1、努力促进经济发展,进一步夯实了财源基础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支持推进我镇城镇化、产业化进程,全镇经济发展呈现加速态势,财源基础更加稳固。为了承接粤港澳产业梯度转移及打造郴州市卫星小城镇,镇党委、政府及时调整思想,积极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了无商不活、无商不富、无商不旺的思想观念。我们通过以商招商、亲情招商、网上招商和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积极发动全民招商,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做好项目跟踪服务,吸引广大客商来五里牌投资。

2、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提升民众福祉

我们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强化预算管理,努力保障了涉及民生、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的重点支出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保证干部职工的津补贴及时足额发放。二是继续加大了城镇建设投入,推进路桥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贯彻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强化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搞好跟踪问效。三是进一步加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力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利设施建设、防灾体系建设等,改善农业发展条件,加大了扶贫力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四是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配合区委工作队搞好资金筹积工作,加大了财政支持力度,提供财力保障,掀起了建设新农村的高潮,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同时,我们大力提倡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狠刹铺张浪费,奢侈挥霍之风,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3、不断加大支农力度,公共财政普惠“三农”

坚持把财政支农惠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到广大农村。一是不折不扣落实中央惠农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全年全镇发放各种惠农补贴资金960.5万元,其中:耕地地力补贴518.3万元,农机购置补贴52万元,生态效益林补贴23.7万元,退耕还林补助资金43.9万元,农村独生子女补贴1.6万元,农村部分家庭奖励扶助25.7万元,计划生育特别扶助15.2万元,城市低保50.5万元,农村低保185万元,五保32.7万元,医疗救助7.7万元,临时救助4.2万元。所有补贴都是通过“一卡通”发到农民手中,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让中央的惠农政策真正落到了实处。二是加大对种养大户的扶持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种养的积极性,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三是大力推进农民就业培训。大力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增强农民转移就业、稳定就业、增强致富的能力。

4、坚持依法理财,财政监督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我们始终坚持“依法、依规、依程序”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切实改进和加强财政监督管理,推进了依法理财、民主理财和科学理财。一是更加重视制度建设,财政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有效地节约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二是更加重视财政监督,财政运行进一步规范。着力创新财政监督机制,切实加强重点支出专项检查,确保财政资金运行的安全、规范和有效。三是更加重视跟踪问效,支出监管水平进一步提高。启动了社保、支农等重点支出项目的绩效评价,跟踪问效意识进一步增强,为我镇财政“节支增效”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我们在干部队伍建设、廉政建设、财政教育培训、信息调研宣传、内部管理等各个方面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全面完成财政工作任务作出了应有的成绩。

总体上看,过去的一年是我镇财政收支增长较快、财政实力显著提升的一年,是财政收支结构明显优化、重点支出得到切实保障的一年,是财政管理能力有效提升、资金使用效益稳步提高的一年。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镇人大代表的支持和监督,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也得益于全镇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工作。在此,我向所有关心支持财政工作的各位代表及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和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预算执行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减收因素多,对财政收入影响大,主体财源不足,财源后劲有待增强。二是收支矛盾仍然突出,支出压力有待缓解,重点保障水平偏低,支出结构有待优化。三是财政管理不够精细,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四是财政仍较困难,负债太重,财政风险有所显观,政府债务有待化解等等。我们将认真对待,高度重视这些矛盾和问题,强化措施,积极应对,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妥善解决。

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7年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重要精神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镇党委、政府各项工作指导思想和要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增收节支,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注重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使财政实力明显壮大,更好地促进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

2017年我镇财政预算总收入1653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增加94万元,增长6%,财政预算总支出1625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增加69万元,增长1%,收支两抵,略有结余。

一、主要收入

(一)一般预算收入640万元,占预算的39%。

1、国税收入360万元。

2、地税收入280万元。

(二)预算外资金收入445万元,占预算的27%。

(三)上级补助收入568万元,占预算的34%。

二、主要支出项目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29万元(其中人大经费5万)。

2.国防支出22万元。

3.公共安全支出56万元(其中普法经费2万元,禁毒经费3万元,防范防控经费3万元,重点地区整治经费4万元,综治干部培训经费3万元,群防群治经费4万元,打击地下六合彩及禁赌经费3万元,安全创建经费5万元,人民调解经费2万元,反邪教经费2万元,司法行政经费2万元,表彰见义勇为经费1万元,安置帮教经费2万元)。

4.教育支出15万元。

5.文体与传媒支出15.5万元。

6.社保和就业支出102万元。

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95万元(其中区级示范村15万)。

8.节能环保支出35万元。

9.城乡社区支出195万元(其中:规范农村建房支出72万元,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支出118万元,查违拆违支出5万元)。

10.农林水支出288万元(其中扶贫工作经费5万)。

11.交通运输支出16.5万元。

12.资勘电信(安全生产及食药)支出56万元。

三、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管理,严格依法理财,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做好2017年的财政工作,确保预算圆满完成,对深化改革、壮大财力、促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将围绕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加快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力争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新的成效:

(一)突出支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培植壮大财源

继续围绕镇党委、政府确定的“开放带动、工业强镇、旅游活镇、民营富镇、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产业化进程为重点,不断壮大财源,增强财政实力,努力促进我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是着力发挥财政调控作用,夯实经济发展基础。积极支持企业建设,有效推进企业发展。认真落实各种优惠政策,帮强扶优,以大带小,引导和扶持其发展,逐步做大做强,形成特色和规模,加快提高其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份额。以重大招商引资活动为平台,以项目为载体,大力支持重大招商引资活动,进一步提高直接利用外资水平。二是积极支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五里牌。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努力满足我镇重点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技术需求,着力构建创新体系,改善创新环境。三是进一步加强财税收入征管,促进财政经济良性循环。把完成收入目标作为一项“硬任务”来抓,做到早安排、早部署。加强与税务及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依法加强税收征管,确保应收尽收,让经济发展的成果实实在在反映到财政收入上来。

(二)突出支持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调动农民和社会各方面增加投入的积极性,努力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一是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突出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二是大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继续扩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规模,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支持农村道路、饮水安全工程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三是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完善支农惠农政策体系,稳定和完善各种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大信息化发放力度,确保惠民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农民身上。四是突出支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让广大人民分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我们始终要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原则,大力支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突出强化财政监管,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按照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财政收支监管体系,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努力实现财政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精细化,提高财政资源配置的管理效益。一要强化财政监督。切实推进财政监督机制创新,进一步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财政资金运行监督体系,重点强化事前、事中监督。二要加强绩效管理。要加快推进预算绩效评价工作,逐步建立支出绩效对预算编制的正向激励机制。三要自觉接受人大、审计及社会舆论的监督。提高预算的透明度,努力扩大社会知情权,注重通过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改进财政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四要积极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做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技术队伍建设工作,全面提高财政管理水平,打造高效透明的“阳光理财”模式。

(四)突出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财政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财政干部队伍建设是财政工作的基础建设。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干部大局意识、创新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法治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干部依法理财、科学管理、勤政为民的本领,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财政干部队伍。一要努力加强效能建设。紧密联系财政工作实际,扎实推进以提高能力、转变作风、和谐发展为重点的效能建设。提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探索创新,充分发挥好财政职能,协调好各方面关系,逐步理顺分配渠道,推动财政和谐发展。二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注重培养复合型和实用型财政人才,进一步提高质量和服务水平。三要加强财政文化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提高干部素质,增强敬业精神,发扬优良作风,构建和谐环境,激发工作动力,牢固树立为民理财的财政工作宗旨,努力以财政文化提升财政形象,以财政形象展现财政文化。

各位代表,2017年的财政工作任务光荣而又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围绕镇党委、政府的战略部署,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对财政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振奋精神,强化措施,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努力推动各项工作,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实现五里牌镇财政工作新的跨越而努力奋斗。

财政预算报告篇八

一、推进绩效财政建设,科学理财水平显著提高。

围绕创新财政管理长效机制,积极探索财政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按照“突出科学发展导向、集中财力办大事、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建立了有利于公共财政支持主体功能区建设和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型市镇财政管理体制,加快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深化部门预算管理改革,推行市直行政单位收支脱钩管理模式,规范单位定额分类和支出定额体系,强化单位收入目标责任考核力度,合理调整支出结构,促进财政资金供给水平均等化;规范部门预算、专项资金预算和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资金预算审批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市级国库集中支付17.6亿元,占比达86.4%。全面开展政府采购专项检查,完善电子化政府采购平台,强化对交通建设、城建拆迁等政府投资项目预算审核,加强采购预算编制和执行控制。强化工程投资源头控制,通过调查询价、分析比较确定合理的计价依据和严格审核制度,确保财政资金投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完成政府投资项目评审98个,涉及报审金额15.4亿元,核减金额1.4亿元,核减率9.1%。积极开展综合和专项检查,组织对重点企业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进一步增强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纳税意识。健全公有资产使用、评估、处置等管理制度,实现了公有资产高效配置和保值增值。

二、20xx年财政预算(草案)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保增长、扩内需、促调整”的要求,,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加大居民收入、社会保障、基础设施、节能减排、民生建设等公共财政投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支持农村新七件实事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财政支出预算的安排和适度负债需统筹兼顾。综合分析明年经济形势和政策走向,影响财政收支变化的'不确定因素较多,20xx年财政收支矛盾将更为突出。

建议20xx年财政收支预算安排

(一)收入计划

20xx年财政总收入预算建议为467000万元,比上年增加61200万元,增长15.1%。其中,消费税和增值税193500万元,增加33300万元,增长20.8%;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72500万元,增加12949万元,增长21.7%;地方固定工商税和其他财政收入113700万元,增加11351万元,增长11.1%;基金预算收入87300万元,增加3600万元,增长4.3%。

20xx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预算建议为190200万元,比上年增加24815万元,增长15%。其中税收收入171400万元,增长17%;非税收入18800万元,下降0.5%。按种类划分:

1、增值税(25%部分)47500万元,增加8284万元,增长21.1%。

2、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40%部分)29000万元,增加5180万元,增长21.7%。

3、地方固定工商税89000万元,增加14751万元,增长19.9%。

4、耕地占用税、契税5900万元,减少3299万元,下降35.9%,其中耕地占用税900万元,契税5000万元。

5、专项收入6880万元,增加650万元,增长10.4%。

6、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本有偿使用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和罚没收入11920万元,减少751万元,下降5.9%。

(二)支出安排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4290万元,增加4151万元,增长10.3%。

2、国防支出1020万元,增加37万元,增长3.8%。

3、公共安全支出20400万元,增加1941万元,增长10.5%。

4、教育支出64770万元,增加7912万元,增长13.9%。

5、科技支出5360万元,增加617万元,增长13.0%。

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970万元,减少751万元,下降27.6%,剔除上年广电双入户工程一次性支出931万元,实际际增长10.1%。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370万元,增加1658万元,增长11.3%。

8、医疗卫生支出11300万元,增加1194万元,增长11.8%。

9、环境保护支出3070万元,增加361万元,增长13.3%。

10、城乡社区事务支出8100万元,增加68万元,增长0.8%。

11、农林水事务支出20750万元,增加4100万元,增长24.6%。

12、交通运输支出210万元,增加21万元,增长11.1%。

13、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5425万元,增加573万元,增长11.8%。

14、其他支出3565万元,增加536万元,增长17.7%。其中总预备费500万元。

15、基金预算支出86976万元,其中,社会保险基金支出50000万元,教育附加及基金支出2094万元,文化事业建设费支出72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支出500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出30878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支出800万元,城镇公用事业附加支出1400万元,农业发展和育林基金支出502万元,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支出250万元,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支出80万元,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出400万元。

各位代表,20xx年,财政工作面临着较大的减收增支压力,实现全年财政预算目标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财政工作,化危机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奋勇争先,为圆满完成年各项财政预算任务、建设幸福美好新通州而努力奋斗!

财政预算报告篇九

各位代表: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0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5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4年预算执行情况

2004年,全市各级财税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届二次、三次全委会精神,按照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预算任务,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抢抓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和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两个机遇,克服了增值税起征点提高和津贴合并及其他政策性减收增支等不利影响,大力组织财政收入,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较好地完成了年度预算任务,为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实现“富民兴佳”新跨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04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97389万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上划收入47118万元,增长8.1%;地方财政收入50271万元,增长11%。在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46135万元,增长8.4%;基金收入4136万元,增长54.6%。全市财政总支出完成262199万元,增长20.1%。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48897万元,增长15.7%;基金支出13302万元,增长336.4%,主要是省专项比上年增加。

2004年市本级财政总收入64962万元,增长8.1%。其中:上划收入32138万元,增长8%;地方财政收入32824万元,增长8.2%。在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30663万元,增长8.2%;基金收入2161万元,增长8.7%。市本级财政总支出112960万元,增长12.8%。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10364万元,增长12.7%;基金支出2596万元,增长20.3%。

按分税制财政体制计算,2004年全市一般预算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全市结余112万元,其中:市本级结余89万元。

以上收支及平衡情况是市本级和各县(市)快报汇总数,待省财政厅正式批复决算后情况可能会有所变化,届时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过去的一年,全市财税部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服从服务于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大财源建设工作力度,支持经济社会稳步发展。我们抢抓国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机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电机、煤机、哈啤佳凤等一批老的骨干企业焕发了生机,重新确立了财源支柱企业的地位。立足我市地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畜牧养殖和旅游业,壮大了一批龙头企业,培植了新兴基础财源。桦南鸿源米业、汤原佳明乳品、抚远水产联营公司等企业发展迅猛,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力度加大,特色旅游成效显著。以经营城市为切入点,加大城市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解决了城建资金不足的矛盾。市政府投入8000万元,用于港务局搬迁,并与大连海昌集团合作,港粮小区开发开始施工。坚持招商引资,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为我市经济加快发展提供了后续财源。全市招商引资15.5亿元,光明集团、大商集团、新高潮集团、天野牧业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落户我市。向国家和省申报了13个国债项目和81个见效快、发展后劲强,对财政增收拉动作用大的立市立县财源建设项目。积极支持全民创业,全年共为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3931万元,推动了民营经济发展。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