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班下韵律活动教案及反思 大班韵律活动教案(精选5篇)

时间:2023-09-23 09:09:28 作者:LZ文人 2023年大班下韵律活动教案及反思 大班韵律活动教案(精选5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大班下韵律活动教案及反思篇一

1、初步了解民间工艺“刺绣”,感受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旋律和节奏。

2、根据音乐节奏模仿并创编绣花的动作,能随音乐较合拍地做动作。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民间艺术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5、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1、音乐磁带《茉莉花》。

2、绣花针、彩线、布、圆竹绷,刺绣作品若干。

一、初步欣赏音乐。

这段音乐是我们家乡江苏很有名的一首民歌,名字叫《茉莉花》。江苏人不仅喜欢唱茉莉花的歌,还很喜欢绣花,把美丽的花绣在衣服上、裤子上、鞋子上。

二、欣赏刺绣作品,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绣花的图案,放在桌上,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听着音乐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图案,音乐停了就坐回来。

教师出示:绣花针、彩线、布、圆竹绷。

师: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它是怎样用的?

三、听音乐创编绣花动作。

师:你见过别人绣花吗?你能来学一学吗?

教师表演刺绣,幼儿观察。

师:刚才老师是怎样绣的'?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学一学!(幼儿听音乐自由做动作)师:向上刺,拉拉线,向下刺,拉拉线,跟我一起来试试!(教师念儿歌,幼儿练习)师:绣了一朵大红花,让我来看一看美不美?真不错,我们来表扬表扬自己。

可以怎样表扬呢?

师:拍拍手,点点头。还可以怎样表扬?(鼓励幼儿创编动作)四、听音乐完整做动作。

师:我们一起在衣服上绣一朵花吧!一只手拉衣服,一只手来绣花(教师语言提示幼儿做动作)师:听着优美的音乐有节奏的来绣。(听音乐完整做动作)师:还可以在哪里绣?有的小朋友的动作很美,请他们来表演一下!(幼儿表演)五、教师小结,结束活动。

师:绣花也叫刺绣,我国的刺绣非常有名,特别是我们江苏苏州的刺绣最有名,今天我们也学会了刺绣的本领,小朋友们真能干!

一、紧抓情感主线,让学生走进文本。

本文是一个小故事,我紧紧围绕“老奶奶为什么要说‘我为你骄傲’”这个问题展开教学,教学中抓住“我”的心理变化这条线索,整个过程清晰明了。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注重了以学生发展为本,首先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体会玩游戏时的开心;接着引导学生仿说句子,想象“我”做错事后的害怕;然后让学生表演“不自在”,不仅理解了重点词语,而且走进了“我”的内心世界;最后在朗读中感受“我”承认错误后的轻松。在学生的角色转换中,很自然地走进了人物美好的心灵,获得了深刻的感受和独特的体验。

二、注重朗读感悟,凸显学段特点。

读书是阅读教学中最关键的环节。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为了使学生从孩子纯真、悔过的表现和老奶奶博大胸怀中受到深刻地教育和启迪。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的朗读感悟,以几个描写小男孩心情的关键句来重点指导朗读,设计了个人读,男女生读,范读,评读等方式,注意朗读的层次性、目的性、趣味性,逐步使学生在读中领悟,读中体会,有效促进了语言的内化。

三、重视语言训练,体现“语文味”。

“加强阅读实践,提高教学实效”是本次阅读教学研讨活动的主题。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也针对学段特点,创设了很多生动的语言实践情境,如想像“我”的害怕,设计了仿说句子,从扶到放,从易到难,学生想说,会说,在语言实践中感受到“我”的做贼心虚。再如,“我”写给老奶奶的便条是文本的“空白点”,教学中,我创设了说话情境,让孩子们用“我”的口吻说一说便条里的内容,体会了人物的内心,学生在说的过程中,也从学习语言到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读说结合,导在实处,使学生切实得到语文素养的提升。

四、激发个性评价,点燃学习激情。

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的好奇心大,求知欲强,又很爱表现。这节课上,我把评价的机会让给了学生:“他读得怎么样?”“你觉得老师读得怎样?”学生的评价更是精彩不断,“我觉得他‘害怕’读得太快了,要是读慢一点就显得更害怕了。”“我看到老师读这句话时愁眉苦脸,和句子说的意思一样。”通过这种方式的朗读评价,不仅形成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情景,还把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通过评价反映出来了,同时,更是教会学生学会评价、学会尊重他人,课堂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气息。

当然,这节课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教师的主导的痕迹还是较重,学生自学的时间较少,需要进一步改变教学方式。今后我将不断学习和积累,让我们的孩子们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在真实、朴实、扎实的语文课堂中快乐地成长。

大班下韵律活动教案及反思篇二

1、熟悉音乐旋律,能合着节拍自由结伴表演。

2、想象,创编各种不同的造型动作,学会控制,保持动作的造型。

3、体验,分享合作表演的快乐。

熊(头饰)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段好听的乐曲,请小朋友听一听,这两段曲子有什么不同?

1、师弹奏曲一(小孩玩耍)和曲二(熊走路)让幼儿听赏分辨乐曲一的轻快,乐曲二沉重的不同旋律,并让幼儿说一说,做一做。

2、再次听赏,自由做轻快和沉重的动作。

1、师:轻快的音乐里还藏着一首歌曲呢,我们来听一听,歌曲里唱了什么?

2、师范唱

3、幼儿回答

4、幼儿听着旋律一起哼唱歌曲。

1、师:刚才我们欣赏的两段音乐原来是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就叫“熊和小孩”,谁来告诉我,哪一段音乐是小孩游戏,跳舞,哪一段是熊出来了?(重点学一学熊走路的样子)

2、师:我们也来玩这个游戏吧

3、师讲解游戏规则:曲一,小朋友随欢快的'乐曲自由表演,快乐舞蹈。曲二,大熊出场,按音乐节奏边走边巡视小朋友,这时,小朋友立即静止在一个造型动作上,大熊未离开之前一直保持不动。谁动了,就被大熊抓走。大熊离开了,小朋友才继续舞蹈游戏。

4、师扮演熊,幼儿想象创编各种造型动作,鼓励与同伴合作造型。(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5、请个别幼儿扮演大熊,继续游戏。

增加扮演大熊幼儿的人数,可突然中断曲一,改弹曲二,以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反应能力。

大班下韵律活动教案及反思篇三

1、探索根据歌词表演《泥娃娃》,用肢体语言和歌声表达对泥娃娃的喜爱。

2、在表演的'过程中会找合适的位置,互相不碰撞。

3、乐意做泥娃娃的爸爸妈妈。

泥娃娃一个、录音机、动作图谱、磁带。

2、幼儿一句一句创编。

师:也有那眉毛也有那眼睛可以做什么动作?眼睛不会眨可以做什么动作?谁愿意来编动作?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老师整理幼儿的动作,然后出示图谱,根据图谱动作一起学一学。

3、用同样的方法教幼儿学习第二、第三、第四句。

1、师:老师这里也有一套动作,请大家看老师来表演一遍。老师表演幼儿跟着一起学一学。

2、请小朋友自己找一个合适的位置听着音乐来做一做。

3、请表演动作优美到位的幼儿大单的表演给大家看。

大班下韵律活动教案及反思篇四

游戏中共分两个角色,“魔仙”和“王子或公主”。

前奏:“王子或公主”变好雕像准备。

“魔仙”的手指停在“雕像”的一个部位准备。

a段:“魔仙”弹奏动作:

每个乐句:随音乐一只手的手指在身体的一个部位做

“弹弹弹弹i弹0弹弹弹弹i弹0弹弹弹弹l弹弹弹弹1弹0”的节奏。

(每一个乐句换一个身体部位弹奏)

“王子公主”动作

每个乐句:魔仙在那个部位弹奏,“王子或公主”的这个部位在每句音乐完后动—下,马上停住一动不动。

b段:“魔仙”点指动作,“王子或公主”动的动作。

前4拍魔仙点—下“王子公主”身上的某一地方,王子公主在后面的4拍就动—下,以上动作共重复4遍。

每两拍点—下,魔仙在“王子公主”身上从低到高点8-f,王子公主的身体每被点—下后跟着动—下。以上动作重复2遍。

a段:重复前面a段动作。

c段:“王子或公主”复活动作,魔仙模仿“王子或公主”的复活动作。

前面8小节,身体随着音乐一扭一扭的动起来(舒展的);接着9.10两小结,先一只手动一下;11.12小结另外一只手动—下;13小结一只脚动,14小结另外一只脚动。

a段:“魔仙”弹奏动作:

第一乐句:随音乐一只手的手指在“王子或公主”身体上激烈的弹奏

“弹弹弹弹l弹0弹弹弹弹1弹0弹弹弹弹i弹弹弹弹l弹o”的节奏。

第二乐句:“弹弹弹弹1弹0弹弹弹弹i弹0弹弹弹弹l弹弹成功i耶0”在成功耶的“耶”的时候摆合作造型。

“王子公主”动作:

身体剧烈的晃动起来,在第二句“成功耶”的“耶”的时候和魔仙摆出合作造型。

1、感受乐曲的旋律和结构,并能用弹奏、点指、舒展等相应动作表现abaca’的回旋曲结构。

2、通过故事情节、乐曲图谱和游戏情境让幼儿充分感受与表现,主动建构对音乐的.认知。

3、在两两互动学习表现中体验同伴合作、共同游戏的快乐。

1、《化石》音乐。

2、观看过各种各样的雕塑造型。

3、乐曲图谱。

仙来解救她们,魔仙富有两种神奇的魔法,一种是弹奏法,另一种是点指法。

提问:乐曲里魔仙好像在干什么?

(1)尝试表现弹奏动作,并跟随教师辅助语言大胆表现弹奏动作。

(2)跟随a段音乐弹奏手臂动作。

(3)创编随乐句弹奏身体的不同部位。

(l)边欣赏b段乐曲,边观看教师随音乐画图谱。

(2)在身体上尝试随b段乐曲做点指动作。

5、尝试用舒展的动作表现c段乐曲。

6、借助图谱感受乐曲abaca’的回旋曲结构。

(1)跟随教师完整合音乐表现“魔仙的指法”故事过程。

(2)讨论随音乐动作的先后顺序,并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图谱。

(3)师幼合音乐完整用弹奏、点指、舒展的动作表现故事情节。

7、教师扮演魔仙,全体幼儿扮演王子或公主,互动游戏一遍。

8、教师扮演公主,请一位幼儿扮演魔仙演示解救公主过程。

9、创设游戏情境,两两互动(一位幼儿扮演魔仙,一位幼儿扮演公主或王子),合作表现。

大班下韵律活动教案及反思篇五

1、感受音乐的快慢,进一步学习随乐有节奏的律动。

2、借助从下往上的顺序作出较快速反应,表演歌曲。

3、在变化速度游戏时,愿意积极迎接挑战。

幼儿已认识身体若干部位的名称。

1、幼儿随着音乐,演唱歌曲。

2、教师替换歌词发出的指令,带领幼儿边唱边玩“摸鼻子”、“摸膝盖”的游戏。

1、教师随音乐旋律朗诵歌词,并按规定的节奏做动作。

这样表演动作:在“来”自上做一次召唤的动作;在“拍拍”上,做两次拍手动作;在“头、肩、腰、膝盖、脚”上做一次轻拍该部位的动作。

2、教师随音乐旋律边唱边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并引导幼儿跟做。

3、引导幼儿完整的边唱边做。

尝试听琴用较慢的速度,边唱边拍对方身体的相应部位,进一步尝试体态交流与交往。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