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乡村旅游工作汇报(案例20篇)

时间:2023-11-15 11:54:16 作者:曼珠 2023年乡村旅游工作汇报(案例20篇)

通过工作汇报,我们可以向领导和同事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和进展情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作汇报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学习吧。

乡镇乡村旅游工作汇报材料

花园乡位于县城东南部,东临一帆河,326省道穿境而过,水陆交通便利,总面积66.3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拥有生猪、蘑菇、淮山药、蔬菜四大特色产业,素有“蔬菜之乡”、“教育之乡”美称。今年以来,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发展,在县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乡村旅游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创新观念,组织外地参观。

乡党委、政府一直致力于乡村旅游发展工作,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座谈会,多方征求意见,并组织乡三套班成员、各村支部书记、班站所相关负责人赴苏州、无锡、上海考察、观摩乡村旅游发展工作。通过考察,以转变观念,创新思路,从而推动我乡乡村旅游发展。

二、多措并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运用市场化手段,多渠道、多形式筹措建设资金,加快“一路二街三区”建设,启动一帆河“百花大桥”建设,打通东西大通道。二是围绕“三置换、两统一、一整合”的总体思路,以推动产业新发展、建设农村新社区、积极培育新农民、努力营造新风尚为重点,加快推进周庄村缩庄整地试点工作,努力将周庄打造成彰显地方特色、具有良好生态环境、富有田园风光和现代气息的苏北一流的省级康居示范村和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

三、优化环境,提高旅游发展水平。

在加强管理、完善政策支撑的基础上,要求各职能部门都根据各自职责,从“农家乐”、乡村旅游经营户的开办条件、技能培训、食品卫生、质量监督等方面,给予了优质的服务和充分的指导,营造了我乡发展乡村旅游良好的大环境。

我乡乡村旅游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上处于起初阶段。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思路,扎实举措,奋力推进我乡乡村旅游工作在上新台阶。2011年工作安排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的起始之年,也是我乡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2011年,我乡乡村旅游工作思路是:以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县旅游局的指导下,突出乡村旅游规划,突出地方特色,突出文化内涵,突出服务管理,进一步创新思路,创新举措,推动我乡旅游工作大进步、大跨越。

一、科学规划。

充分利用我乡毗邻县城的优势,结合我乡农业特色产业,邀请相关部门对我乡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总体规划。

二、突出重点。

以周庄2000亩日光温室基地、育苗中心和果蔬物流中心建设为重点,打造全省一流的高效农业生产、仓储、物流基地,打造全市高效农业第一乡,以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同时选择基础较好的村发展“农家乐”,并提升、丰富“农家乐”的文化内涵。

三、整合资源。

一是继续组织乡村干部到外地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取长补短,为我所用。二是对全乡已有的乡村旅游资源进行认真筛选,充分吸取其他省市发展乡村旅游的宝贵经验,坚持抓大放小,加大扶持,培育一批重点旅游项目。

四、优化环境。

一是加大完善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二是加强管理制度化,与各乡村旅游经营户签订安全、卫生责任书,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卫生意识,为游客提供一个安全放心的旅游环境,全面提高我乡乡村旅游的整体服务水平。

2011年,安吉县以全省首批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为切入点,出台了《安吉县加快发展休闲经济若干政策(试行)》,制定了《安吉县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三年行动计划》,以建设县域乡村旅游大景区为抓手,并着手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农家乐作为乡村旅游经营的主要载体,农家乐的提升和精品创建是今后乡村经营工作的重点。下一步具体工作思路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加强管理和服务职能。扩展县农家乐管理办公室职能,组建乡村旅游发展办公室,着力推进美丽乡村经营工作。大力培育美丽乡村经营主体,积极推广“景点+乡村旅游经济组织”、“旅行社+乡村旅游经济组织”、“公司+农户”等模式,盘活闲置资产,开展经营外包服务,建立市场经营机制完善的农家乐乡村旅游村庄和乡镇。加大特色品牌创建力度,引导农家乐向精品化、特色化发展,支持主题农庄、会所建设。引导现代农业园区融入建设旅游元素向休闲农业园区方向提升。

设施建设,完成全县“一主六副”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建设,形成符合游客需求的具备旅游购物场所、星级生态旅游厕所、停车场、咨询服务中心在内的完备的旅游基础服务体系。统一全县旅游标识标牌样式并开展规范建设,力争形成省道、县道、乡道、村道系统的乡村旅游一体化标识标牌体系。

(三)丰富产品内涵。长期以来,简单的农家乐“吃住”模式成为我县农家乐乡村旅游的主要形式,但随着市场需求由观光向休闲的转型,这种模式已逐渐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在农家乐乡村经营的旅游产品设计上,必须在满足基础的“吃住”需求上,进一步丰富产品的内涵。可以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引进种植向日葵、薰衣草、蓝莓、葡萄等经济花木和作物,大面积、大规模种植,利用农林产品的生产周期,打造好当季的特色风景,做好“大地的五彩化”文章,打造出“没有围墙的花园”和“鲜花盛开的村庄”,实现卖风景、卖体验。由村里牵头申请商标品牌,设计外观形象,制作销售旅游商品包装,使本地农户生产的蔬果禽畜产品成为旅游商品,并在村内购物场所进行销售。临水、临山的村落,可以分别设计山林休闲、河滨亲水娱乐、农事体验、自行车骑游等活动,让游客更全身心地接触大自然,体验山水之乐。

旅游的子品牌对外推介,基本完成了品牌的塑造,在长三角地区的旅行社老总、自驾车游客、书画、教育等专业界人士间形成了“口碑”效应。认准了品牌,就要坚持打造,有关村要在不断提升丰富本地旅游产品内涵的基础上,在每年的特定时节,邀请好专业的嘉宾和游客,唱好这台大戏,重要的是让嘉宾每年来都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同时,注重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的宣传,提高活动的媒体曝光率,打响知名度。

(四)探索经营模式。摒弃单个农家乐单打独斗做营销的模式,要有效借助景区、旅行社的资源,做好抱团经营。可以借鉴台湾农会的模式,由旅行社统一做营销,村级经济组织统一组织客源,农户专心做好服务,规范接待标准。村与村之间可以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开展分工抱团合作,互补联动,连片发展。

(六)农家乐经营者素质提升。县旅委已经出台了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服务通用要求,正在打造乡村旅游标准体系,在经营服务、食品卫生安全、接待礼仪、餐饮和客房服务等方面统一了标准和要求,下一步,将要对标准的执行加强督查力度。同时,要对农家乐经营者开展多层次的培训和教育,不断提升农家乐经营者的素质。

尊敬的各位领导:近年来,%%%牢固树立“我家在景区”的旅游发展理念,立足@@丰富的油茶资源,挖掘农耕、生态、知青文化,大力实施“悠游@@、山水油香”旅游开发,取得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悠游@@、山水油香”旅游开发项目位于%%%@@@。该处位于%%%东北部,距县城12公里,土地面积10.1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07亩、林地1.3万亩,辖八斗洋、五墩洋、@@3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225户1021人。

济林夹杂而生,形成一个天然氧吧,林中野猪、野兔、豪猪及红菇、灵芝、中草药等野生动植物十分丰富;九重际口到华口溪6公里小溪,清水流淌,瀑布、水潭分布其中。三人文要素聚集。@@有油茶林700多亩,农家土鸡土鸭等土特产品多,老式建筑保存较完整,农家饭店等有一定基础;知青点、油茶馆等景点建成,只要稍作引导、开发,就能构建起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格局。

二、工作情况。

“悠游@@、山水油香”旅游开发项目主要围绕打造“三个游(油)”展开:一是“一桶油”,利用油茶科技示范园、油茶科技馆,展示油茶种植、管理、压榨流程;建设游客中心开展传统榨油体验活动,打造“吃好油,到@@”旅游名片。二是“城郊游”,利用旧厂房、农田、乡间公路等建设“四园一道”(休闲公园、“一日农夫”农业体验园、水果采摘园、城郊菜园、田园风光道)。三是“知青游”。将旧学校改建为全县首个知青点,让游客感受、体验丰富的知青文化。

围绕“三个游(油)”建设,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是进行总体规划。聘请三明城市规划设计院,完成@@@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方案;聘请台湾上趣旅游规划团队,完成完成“一带一路三亮点”节点工程设计。形成了以“山、水、油、田”为基础,以穿田越水、闲亭信步、闻香入景、朵颐畅游为形式,“悠游@@山水油香”为主题的旅游发展规划。二是实施乡村整治。按照“上级争取一点、镇财补助一点、村财自筹一点、村民出资一点”的思路,投入150多万元对乡村环境进行整治。主要是:对2.6公里新洋溪河道、村内生活垃圾进行清理;实施旱厕改造、乱搭乱挂整治。按照美化、彩化的要求建设进出村口两个村碑、村内廊桥、仿古护栏、竹篱笆等节点;在公路两侧建设花带,房前屋后种植三角梅、桂花树,并建设一个100多亩的桂花园;对50多栋老式房屋外立面进行装修。并建立健全卫生保洁机制,实现村庄干净整洁、村民环保意识提升。三是推进基础建设。主要是实施“一带一路三亮点”节点工程,完成了油茶科技示范园、油茶博物馆建设,以声光电结合的方式展示了油茶历史、人文及加工制作工艺,还建成油茶园登山步道,方便游客游览;完成了知青文化园建设,展出各类珍贵知青文物318件、图片128幅等;完成了;30亩大地造景一期项目,油茶宝宝、园区绿化等相继实施。四是积极宣传推介。我镇积极通过省市县报纸媒体、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宣传推介@@旅游,福建日报、三明日报、尤溪电视台、海峡尤溪网先后对此进行报道,形成一定知名度、美誉度。

三、下步打算。

1.推进基础建设,主要是推进大地造景、知青文化园及知青餐厅各项工程建设,推进游客中心、公厕、道路等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2.丰富旅游要素。重点打造一批农家乐、民宿点,引导村民发展农副产品生产,建设“农夫集市”、“开心农场”,进一步丰富旅游六要素,提升游客旅游体验。

3.积极招商引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依托田园风光可以利用@@及周边新洋、星明等村的农田、居民房屋、闲置校舍等资源,挖掘农村民俗文化,发展农耕民俗体验旅游;依托九重际口到华口溪的天然小溪,可以发展亲水漂流;依托九重际、石牛山连片的生态阔叶林、毛竹、绿竹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可以建设“天然氧吧”、“森林公园”。为此,我镇将积极进行招商推介,主动对接客商,深入招商引资,统筹推进资源开发,着力打造全域旅游亮点。

我的汇报到此结束,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乡镇乡村旅游工作汇报材料

花园乡位于县城东南部,东临一帆河,326省道穿境而过,水陆交通便利,总面积66.3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拥有生猪、蘑菇、淮山药、蔬菜四大特色产业,素有“蔬菜之乡”、“教育之乡”美称。今年以来,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发展,在县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乡村旅游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创新观念,组织外地参观。

乡党委、政府一直致力于乡村旅游发展工作,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座谈会,多方征求意见,并组织乡三套班成员、各村支部书记、班站所相关负责人赴苏州、无锡、上海考察、观摩乡村旅游发展工作。通过考察,以转变观念,创新思路,从而推动我乡乡村旅游发展。

二、多措并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一整合”的总体思路,以推动产业新发展、建设农村新社区、积极培育新农民、努力营造新风尚为重点,加快推进周庄村缩庄整地试点工作,努力将周庄打造成彰显地方特色、具有良好生态环境、富有田园风光和现代气息的苏北一流的省级康居示范村和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

三、优化环境,提高旅游发展水平。

在加强管理、完善政策支撑的基础上,要求各职能部门都根据各自职责,从“农家乐”、乡村旅游经营户的开办条件、技能培训、食品卫生、质量监督等方面,给予了优质的服务和充分的指导,营造了我乡发展乡村旅游良好的大环境。

我乡乡村旅游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上处于起初阶段。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思路,扎实举措,奋力推进我乡乡村旅游工作在上新台阶。

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的起始之年,也是我乡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2011年,我乡乡村旅游工作思路是:以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县旅游局的指导下,突出乡村旅游规划,突出地方特色,突出文化内涵,突出服务管理,进一步创新思路,创新举措,推动我乡旅游工作大进步、大跨越。

一、科学规划。

充分利用我乡毗邻县城的优势,结合我乡农业特色产业,邀请相关部门对我乡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总体规划。

二、突出重点。

以周庄2000亩日光温室基地、育苗中心和果蔬物流中心建设为重点,打造全省一流的高效农业生产、仓储、物流基地,打造全市高效农业第一乡,以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同时选择基础较好的村发展“农家乐”,并提升、丰富“农家乐”的文化内涵。

三、整合资源。

一是继续组织乡村干部到外地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取长补短,为我所用。二是对全乡已有的乡村旅游资源进行认真筛选,充分吸取其他省市发展乡村旅游的宝贵经验,坚持抓大放小,加大扶持,培育一批重点旅游项目。

四、优化环境。

一是加大完善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二是加强管理制度化,与各乡村旅游经营户签订安全、卫生责任书,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卫生意识,为游客提供一个安全放心的旅游环境,全面提高我乡乡村旅游的整体服务水平。

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工作汇报

近年来,特别是灾后恢复重建以来,我县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充分整合各类项目资金,以实施“三百”示范工程为契机,按照“一廊四情”的旅游发展思路,不断完善旅游配套要素体系,深度开发旅游景区景点,以桃坪羌寨、甘堡藏寨、薛城古镇、丘地新村等为支撑,“赏红叶,浴温泉,住寨子,体验藏羌风情”为特色的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全域旅游、全民旅游初具雏形。截至目前,全县有乡村旅游示范乡镇5个,示范村9个,星级乡村酒店14家、乡村旅游示范户19家,宾馆、乡村酒店(农家乐)等各类涉旅接待经营户666家,床位14000余张,其中14家乡村星级酒店共有床位908张。沿河谷村寨近70%的群众参与旅游接待、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乡村旅游配套服务产业,有效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

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州行业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和党的“xx大”精神,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动旅游业全面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整合投入,着力强化“农旅结合、文旅互动”,大力延伸产业链,以农家乐、藏家乐、羌家乐等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有效带动了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和农民收入大幅提高。20xx年,全县接待游客330万人次,同比增长72.7%;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23.1亿元,同比增长64.3%。今年1-5月,全县接待游客92.6万人次,同比增长25%;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6.0亿元,同比增长16%。

(一)坚持政府领导,凝聚合力促建设。我县把乡村旅游作为灾后恢复振兴的先导产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先后出台了加快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道路交通、城乡环境治理、农村风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规定,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健全。同时,高效整合旅游、国土、建设、农业、林业、交通、电力等部门力量,并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旅游建设与发展,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二)坚持规划引领,夯实基础促创建。我县坚持以《理县旅游发展规划》为指导,突出“科学布局、注重特色、差异发展”的原则,统筹制定乡村旅游分布、产业定位、市场营销等的规划,同步实施水、电、路、通讯等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全县所有乡村全部实现“五通”,其中80%的乡村道路实现了硬化或黑色化;彰显浓郁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文化特色的导游牌、停车场、旅游厕所、游客中心、标志牌等硬件设施完备,增强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后劲;同时,大力推进以核心景区为龙头、藏羌文化为特色、休闲养生为主导、土特产销售为补充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建设,传统乡村旅游经营逐步过渡到差异化、特色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轨道,游客的多元化、个性化旅游需求得到有效满足。20xx年,我县成功创建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20xx年成功创建为省级标准化示范县和省级旅游强县。

(三)坚持品牌战略,狠抓营销促发展。充分利用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深入挖掘民风民俗,顺应节假日调整、近郊游、自驾游游消费增长的趋势,做足休闲、避暑、观光、体验型乡村旅游的文章,以桃坪羌寨、毕棚沟、古尔沟、米亚罗四大景点为支撑,以木卡、甘溪、薛城、甘堡、朴头、丘地、猛古、八角碉等精品旅游村寨为重要节点,一批区位优势突出、民族特色鲜明的藏家乐、羌家乐快速发展。同时,依托“桃坪羌寨•甘堡藏寨景区”和毕棚沟两个国家aaaa级景区,以及古尔沟温泉、米亚罗红叶等享誉内外的景区品牌,积极参加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西博会等对外宣传促销活动,主动加强与成都、重庆、绵阳、资阳等主要客源市场的对接,推进区域合作和资源共享;主动将优势旅游资源推介纳入省、州旅游宣传大潮,加强与省内外主流媒体的合作,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宣传营销,理县乡村旅游宣传的放大效应日益显现,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四)坚持优化服务,加强管理促提升。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基本要素和"商、养、学、闲、情、奇"六大发展要素要素以及游客多元化旅游服务需求,我县主动邀请省州旅游专家到县举办专题讲座,培训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组织带领乡村旅游示范户、星级乡村酒店(农家乐)经营者前往内地考察学习,改进经营管理方式,提升旅游服务接待水平。同时,注重发挥行业自律功能,指导有条件的乡村成立旅游协会和旅游合作社,加强乡村旅游内部管理,增强发展乡村旅游内生动力,全县已成立旅游合作社1个、旅游协会4个。此外,以贯彻落实《旅游法》为契机,大力开展旅游市场整治和行业监管,推行规范化、标准化、人性化旅游服务,健全完善旅游安全。

应急预案。

构建游客紧急救援响应联动机制提升完善乡村旅游点的安全护栏、警务室、医务室、消防设备等设施确保了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发展。

(五)坚持城乡统筹,美化环境促建设。坚持把乡村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乡村旅游点认真落实“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有效保持周边建筑与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的协调性。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彰显民族地域特色,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通过移植本地适宜树种,全面提高乡村旅游点绿化覆盖率。同时,大力实施城乡风貌塑造工程,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行动,农村“脏、乱、差”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农村面貌得到极大改善,“镇亮、村美、民富”的乡村旅游示范点逐渐形成,旅游接待环境日益优化。

(六)坚持文化兴旅,文旅互动促振兴。旅游与文化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我县牢牢把握旅游的文化属性和文化的旅游功能,全力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互动。积极组织推出具有民族特色、文化内容丰富、群众参与性强的旅游节庆活动,将文化元素融入到休闲度假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文化旅游等大众化产品中,充分展示我县文化旅游魅力,吸引并留住了大量游客,带动了旅游二次消费,有力助推了我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振兴。

(七)坚持群众参与,合力兴旅促共荣。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是富民惠民产业。我县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整体联动、合力兴旅,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旅游、支持旅游、参与旅游的崭新局面,真正实现了“全民旅游”,为全县旅游产业又一次“井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保障。

(一)持续推进资源整合。突破区域局限,以乡村特色资源为基础,区域文化资源为载体,整合利用其他资源,形成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全面发展的乡村旅游新格局。以线路整合串联周边农业资源、文物古迹资源、红色旅游资源、特色旅游集镇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拓展以生态体验、民俗文化、休闲度假、观光养生等为主要内容的旅游项目,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提升乡村旅游整体发展水平。

(二)持续深化统筹联动。围绕乡村旅游发展,统筹推进农业、园林、水利、交通、环保等各项工作,将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村镇规划、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考虑、系统部署,集资源、资金和技术优势,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产品体系,优化乡村旅游环境,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三)持续开展宣传营销。充分利用节会和网络媒体等平台,进一步加大对乡村旅游项目、产品的宣传营销。针对省内、国内市场和省外、国外市场,开展乡村旅游专项推介,不断扩大我县乡村旅游影响力,提升我县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持续优化旅游环境。继续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专业培训和技能培训力度,促进旅游接待水平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持续开展乡村旅游点的环境综合整治,强化旅游市场监管,加大旅游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欺客宰客、削价经营、恶意竞争等严重扰乱旅游市场秩序行为,规范旅游市场;加强乡村旅游安全管控,落实乡村酒店、农家乐等的安全应急保障预案,确保游客生命财产安全。

乡村工作汇报

我19xx年8月参加工作,担任县中学副校长,现就如何当好农村中学校长,作以下工作汇报:

一、树立教育管理工作新理念。

一是树立“责任胜于能力”理念。要原则性强,办事果断,对工作要多熟悉,多调查,做到心中有数。对任何工作有鲜明的态度,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原则性强,决不模棱两可,态度暧昧,一决定了的事坚决照办,办了就要办好。办事要雷厉风行,决不拖泥带水,要提高工作效率。要作风踏实,工作到位,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激发更大的工作动力。加强与教职工的沟通与联系,认真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把正确、好的意见和建议及时采纳到实际教学工作中,使工作做到位。要以身作则,勤奋工作,做到爱岗敬业、履行职责,要求教职工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率先垂范,严以律己,起到模范表率作用。二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全面落实到教育管理工作中,管好学生的学习过程,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育真正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健康成长成才,将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

二、加强教学工作的常规管理。

农村中学校长加强教学工作的常规管理,要着重抓好五方面工作:一是创新课堂教学结构。认真执行国家课程和素质教育,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少讲,要以学生为主体,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既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增强教学效果。二是加强对新课程的研究。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经常研究教材、教法,研究学生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三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明确奋斗目标,让学生始终保持旺盛学习热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尤其关心学习困难生、生活特困生、心理障碍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较快较好地进步。四是拓宽学校教育渠道。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子女在学校的情况,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向社会,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五是农村中学校长要多下课堂,多听课,了解每个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掌握每个教师素质,以便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要多接触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反映,改进和提高学校管理。

三、加强学校教职工队伍建设。

在加强学校教职工队伍建设方面,农村中学校长一是树立服务意识。要把自己看成是教职工队伍中的普通一兵,把全部精力与时间都毫无保留地投入到做好服务工作上,要开动脑筋,想方设法,搞好服务。既服务好教职工,又服务好学生,为教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教职工努力工作,让学生努力学习,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二是提高教职工队伍的行为规范。教育和引导教职工自觉履行《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的职责和义务,模范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与工作纪律,不随意调课、停课;端正教学态度,按时上课下课,不迟到、不缺课、不拖堂,“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上好每堂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三是提高教职工队伍的奉献意识。要求教职工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工作者。

四、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农村中学校长要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做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全面开展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等;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切实开展公德教育、孝敬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爱心教育、诚信教育;以环保教育为核心,积极开展热爱自然教育、爱护动物教育、学校文化传统教育和审美教育。要注重学生品德教育,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从学生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入手,从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入手,开展诚信教育和养成习惯培养,要求学生微笑待人、每天为父母做事、主动打招呼、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照章办事、说了就要努力做到。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规范升国旗仪式,利用好校园广播、校园网、橱窗、板报等宣传阵地,营造弘扬和培育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浓厚校园氛围,使学生健康成长,不断提高个人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

五、加强特色学校建设。

农村中学校长要根据学校和当地实际,加强特色学校建设。在特色学校建设中,不盲目攀比,不贪图求洋,一切从实际出发,体现地方特色。要加强学校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改善学校教学环境,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条件。要打造和谐校园、书香校园,具有“科学、民主、人文、开放”四大特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让学生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将来成为祖国建设事业的合格接班人。要加强学校安全卫生工作,确保学生身体健康、人身安全,让家长放心,社会满意。

以上是我关于当好农村中学校长的工作汇报,对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敬请上级领导批评指正。我将进一步认真努力工作,干出优异成绩,不辜负上级领导对我的关心、培养和期望。

乡镇乡村旅游工作汇报材料

(2014年11月4日)。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及旅游、文化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我镇立足本镇实际,着力挖掘利用镇域内旅游资源,同时加强与周边镇(街道)的交流联系,整合打造“两河”旅游景观、农业观光、遗址收藏三大乡村旅游景点,全镇旅游业发展开始破题上路,实现了较快发展。

一、我镇发展旅游业做法。

1、打造“两河”风情游。

一是依托我镇紧靠黄河的地理优势,以、、景区为着力点,争取有关部门指导和支持,打造以观光旅游、采摘和黄河餐饮为重点的百里黄河风情游。在、、景区推出了推石磨、石碾、太平车子、挑水等趣味活动。依托、、蔬菜基地打造具有、、特色的蔬菜瓜果采摘基地,依托黄河淤备工程桑园种植打造桑葚采摘基地,并学习刘春模式,在沿黄村庄开发渔家乐旅游项目。二是利用小清河治理和南水北调工程竣工的契机,推出小清河徒步游、自行车骑行游,在后刘村、圣寺村等小清河沿岸推出休闲垂钓游等。组织游客在黄河游后到小清河游玩,观赏体验小清河治理后的发展变迁。

2、打造农业观光游。

我镇远离城区、生态良好,发展农业观光游优势突出,在促进农业游方面,我镇打出了“珑珺葡萄熟了”、“杨家苹果红了”、“山东黑牛发源地”等宣传用语,并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一是发展珑珺观光、采摘、餐饮一体游。近几年,珑珺葡萄庄园渐成规模,珑珺葡萄通过有机验证,产生了一定的市场效应,并同时发展鱼类、散养鸭养殖,具备了延长产业链和拓宽发展思路的条件,也具备了发展一体化旅游的条件。二是瓜果蔬菜采摘游。我镇以杨家富硒苹果为代表的经济林果种植向周边村庄辐射。镇内成规模的蔬菜大棚基地3000余个,但一直没有脱离一家一户的种植模式,我们为此专门组织成立了55家农民合作社,发展瓜果蔬菜采摘游。三是依托布莱凯特基地的带动作用和全镇18000头奶牛养殖的规模化效应,打造我镇观牛、品牛肉、饮奶等旅游线路。

3、打造遗址文化游。

2007年,考古人员在我镇胥家庙挖掘出一座南北朝时期的寺庙遗址。另外我镇还有临济城遗址,王恒村农民王树青建起我县首家个人收藏博物馆。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挖掘镇内遗址文化资源,对其历史安排专人进行调查了解,编撰黑里寨文化遗址资料,并整合现有遗址资源,在进行保护的基础上,会同县内有关部门研讨可行的旅游发掘思路,将各遗址进行连串整合,精心打造古城遗址旅游线路。

1、我镇旅游存在景点少、景区小等问题,建议有关部门对县内同类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同时打破区域界限,实施“走出去”战略,与周边相邻区县共同建设打造旅游景点。比如,黄河游、小清河游等。

2、我镇位置相对偏远,交通也不是很便利,给旅游发展带来的不利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80后旅游主题大部分为自驾游,交通的不便导致他们选择其他地方出行。下一步,我镇将加大力度整修道路,增加公交车次,为游客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

旅游工作汇报

创建x省旅游强县工作情况汇报按照县委办公室通知要求,下面把我县创建x省旅游强县工作情况,做以简要汇报:

自开展创建x省旅游强县工作以来,我们始终把开展创建活动作为推动我县县域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有效载体,本着“以重点带全面、以特色树品牌、以活动求发展、以实干求实效”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创建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创建工作的标准和要求,突出重点、狠抓难点,确保创建工作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具体做了以下五项工作:

一是深入学习,形成共识。自我县开展创建x省旅游强县的工作以来,组织旅游强县创建相关部门在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和《x省旅游强县(市)标准(试行)》,对全县现阶段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情况进行了认真讨论和分析,确定了我县创建x省旅游强县的工作重点,使干部和工作人员明确了创建旅游强县的重大意义,统一了全县发展旅游产业的思想,形成了以旅游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共识。

二是加强领导,制定方案。创建x省旅游强县的目标确定后,我们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牢固树立创建工作上下“一盘棋”的大局意识,及时召开了创建x省旅游强县工作讨论会,讨论如何开展创建工作,初步制定工作方案,申请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创建工作的组织、指导、督促和落实。结合县直机关的工作职能,经过会议研究初步拟定《扶余县创建x省旅游强县工作实施方案》、《x省旅游强县(市)标准(试行)》和《扶余县创建x省旅游强县责任单位分工表》等文件,对各项创建工作提出了具体目标和要求。

三是广泛宣传,全民动员。为更好地开展x省旅游强县创建工作,我们以参加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和其他展会契机,广泛宣传我县创建x省旅游强县的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同时,我县在全国百城旅游宣传周暨松原旅游宣传月活动中开展创建x省旅游强县相关知识咨询活动、印发了大量的宣传画册、免费派送景区门票。在这基础上,我县还运用x省旅游网、扶余县政府网、宣传网和江山度假村景区网等网站对旅游业及创建x省旅游强县工作实施有效的宣传。为了在创建活动中有效推介我县辽金历史文化游的特色旅游产品,提升我县大金碑保护区的影响力,我县还将大金碑保护区所在地原伊家店乡更名为“得胜镇”,将保护区内的石碑水库、二道水库、三道水库分别更名为“金太祖湖”、“得胜陀湖”、“龙眼湖”。同时,在8月末举办了大金文化旅游节。通过开展诗歌、散文、民间故事有奖征集、文学艺术人才沙龙、松原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采摘节”、庆祝建国60周年书法美术艺术作品展、扶余欢歌颂祖国系列文艺演唱会、大金碑保护区一期工程竣工庆典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创建宣传活动,努力营造全县抓创建、全民齐动员的良好氛围。使“创建我有责、创建我参与、创建我光荣”成为全县人民群众参与创建活动的自觉行动。

四是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我们确立了“旅游立县、旅游兴县、旅游强县”的工作思路,按照“创品牌、抓促销、上台阶”的要求,举全县之力加快发展旅游业。一是加快旅游相关规划编制工作。我们在《扶余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组织相关部门,聘请资历单位重点对瓮泉山旅游区和珠尔山旅游度假区进行项目包装,编制项目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争取得到省发改委立项。截止目前,规划的编制正在进行中。依据对瓮泉山旅游区编制的《城际皇苑商业计划书》,我们主动地同省旅游投资公司沟通,争取得到一定的项目建设资金支持,推动项目建设快速发展。有效提高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水平。二是加快旅游区的开发和建设。我们依托大金碑保护区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在完善景区内旅游公路建设的基础上将逐步完成旅游区的绿化、美化和亮化工程。并使三清宫和三山寺内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开展得胜亭和大金展览馆的建设,现在亭、馆主体框架即将完工,馆内装修工作即将启动。今年,珠尔山旅游度假区内慈云寺的扩建工程已经启动。经过多方协调,今年慈云寺投入资金200万元,启动了藏经楼的建设。截止目前,藏经楼的主体框架已经完成。藏经楼的内饰装修即将开始。预计年末,主体装修工程将完工。

五是优化服务,净化环境。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今年,我们多次组织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同时,积极开展旅游相关行业的就业培训,对300余名旅游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培训上岗率达到了95%。二是坚持优化环境,认真开展旅游市场综合检查。我们坚持对星级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进行综合检查;对景区周边环境、经营环境进行专项治理,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营造了优质、安全、秩序的创建环境。三是坚持加强服务,切实提高服务水平。我们在重点景区设置了旅游咨询投诉电话,并配备专职安全保卫人员。形成了处处抓旅游环境、人人树旅游形象的创建氛围。

为了提升全县创建x省旅游强县的速度,今后我们主要抓住创建工作的重点和薄弱环节,集中精力加强创建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第一、加强对景区和周边旅游环境的整治和优化,对交通标识牌、公共图文标识进行全方位的整改。第二、强化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力度,增加投入,继续深化大金碑保护区内的软硬件建设。逐步完成景区内食、住、行、游、购、娱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第三,加强旅游环境秩序监督管理,加大对餐饮、住宿、购物场所的监督管理,制定和完善旅游应急预案,确保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第四,加强“扶余一日游”线路的开发。进一步整合全县旅游资源,将“扶余一日游”线路开发工作做实做细,真正使“扶余一日游”成为扶余县旅游产业发展的亮点和增长点。

旅游工作汇报

游部门缺乏必要的调控职能等诸多因素制约,全市旅游资源仍处于自主自发的开发建设阶段,导致旅游景区、旅游项目不能形成优势互补的有机整体,造成了一些旅游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如南漳一个县,就开发有3个同等规模、同等档次的漂流项目,鱼泉河不到10公里的水面,就有2家企业同时经营漂流项目;保康、谷城两县各自开发风格类同的吊脚楼,等等。这种不按规划盲目开发建设的格局,既造成了恶性竞争和投入分散,又制约了特色优势和品牌优势的形成。二是有效管理面临体制不顺的矛盾。由于历史、现实的种种原因,当前,全市景区景点分属于文化、宗教、建设、林业、水利等不同部门,旅游处于多头分散管理之中,甚至在个别地区还有同一景点“山”、“水”分属两家管理的现象。

1、由于管理体制不顺,县(市)区之间、部门之间相互制肘,致使规划难实施,管理难到位,宣传难同步,形象难确立,严重影响了我市旅游发展的统一性和整体性,难以凝聚发展合力。

2、负责人组成的“襄樊市旅游开发管理委员会”,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会议,共同行使对全市旅游发展的最高决策权和执行监督权,解决当前全市旅游发展中各自为阵的问题。此外,为提高综合协调机构的管理权威,建议市委赋予“旅游开发管理委员会”对其成员单位班子人员去留拥有一定的建议权。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行业调控和企业自我发展能力。一是市财政每年要建立不低于500万元的旅游开发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已开发或拟开发的重点景区的水、电、路、厕所等基础设施或重大旅游项目配套,发挥其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二是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力度,落实国家、省对星级宾馆的水电优惠政策。同时结合本地实际,出台支持旅游商品、旅游车辆发展的优惠政策,推动“食、注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协调发展。

4、协调有关部门支持旅游部门开发创新旅游产品。重点协调有游览参观价值的高新技术企业、工业企业在生产、设计过程中建设游客通道和观光平台,开发工业旅游项目,为发展旅游提供便利。当前,重点协调好二汽试车厂对游客开放,发挥其示范效应,吸引更多的企业加盟发展旅游业。对企业来说,取得游客通过参观增加企业收入、企业通过游客扩大宣传的效果;对旅游来说,形成新的有吸引力产品,拉动其他要素发展,实现互动多赢的效果。

年发展乡村旅游工作汇报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隆安县将乡村旅游业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扶贫脱贫、提升县域经济质量水平的重要措施,将旅游产业发展列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着力创建生态、农业、观光乡村旅游体系,全县乡村旅游产业健康快速有序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近年来,特别是进入20xx年以来,隆安县乡村旅游呈现出极好的发展势头。截止目前,全县主要有布泉乡布泉山水、屏山乡境内的龙虎山及绿水江漂流、那桐镇定江村定典屯的金穗生态园等辐射或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景区、园区。全县共发展农家乐25家,直接从业人数100多人,间接从业人数250多人。主要分布在乔建镇新光村、屏山乡屏山街、布泉乡布泉社区等地。其中,星级示范户4户(三星4家,无四星、五星级农家乐)构成了乡村旅游市场的经营主体。

近三年来,我县共集中进行了乡村旅游培训8次,参训人数近800人次,其中,县城集中培训2次,下乡培训6次。培训聘请了旅游系统相关专业教师进行授课,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深受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及农户的欢迎。

布泉乡境内有风景如画的布泉河、更望湖,虽未得到很好开发,但是随着近年自驾休闲游的发展,景区的知名度不断提高,自驾前往游客逐年增多,有力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目前,布泉乡发展农家乐共8家,其中有三星级农家乐3家,主要集中在布泉街。屏山乡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又依靠境内龙虎山景区、绿水江景河流景区及大新方向旅游线路,通过宣传推介和景区辐射作用,大批游客进入,为该乡集镇、沿路的农家乐发展创造了条件。目前,屏山乡发展农家乐共4家,主要集中在屏山街。乔建镇则依托龙虎山景区、绿水江景河流景区及大新方向旅游路线过境的区位优势,逐步在靠近龙虎山附近路段发展农家乐,全镇发展农家乐共13家,主要集中在如新光等村。

20xx年,定典屯被列为南宁市8个新农村示范点之一后,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隆安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定典屯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为推进定典屯现代农业观光创建工农业旅游示范园项目基础硬件建设配套,20xx年开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的大力支持下,依托金穗公司按照园区整体规划,启动该项目局部硬件配套实施基础建设,包括:投资80建设定湖水上乐园基础设施及配套;资15万元完成园区整体规划设计图、投资50万元建设总建筑面积800平方米的游客接待中心、投资10万元建设景区标识指示牌、投资8万元建设旅游区公厕、投资12万元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景区大门、投资16万元建设景区内民族特色景观、投资5万元改造农家乐接待设施等。定典屯现代农业观光创建工农业旅游示范园建设定位为特色生态农业型名村,统筹安排村民居住地和文化、娱乐等公共设施场所,大做乡村生态旅游文章。20xx年我县创新工作方法,将现代农业园建设和综合示范村建设相结合,整合资源资金,推进完成了金穗生态农业观光园一期项目建设,金穗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有效促进了休闲旅游的发展,目前生态园周边的定江村许多村民对发展农家乐兴趣浓厚,我县已对该村部分村民进行了发展农家乐的相关培训3期150多人次。目前定典屯有5户有意向今年要做农家乐并着手建设,我县也计划依托生态园的辐射带动其他农户开展农家乐。此外,正在建设的城厢镇境内的粒粒谷生态农业园、雁江镇境内的潜龙山庄,以及20xx年建设的城厢镇旺中村岜旺屯综合示范村都将对全县乡村旅游业发展起到积极的辐射带动作用。

隆安县委、县政府对发展乡村旅游十分重视,为有效推进乡村旅游发展,20xx年印发了《隆安县打造南宁市旅游休闲基地攻坚战实施方案》,方案对全县旅游发展工作重点、定位、布局提出了明确任务。20xx年10月,县政府又出台了《隆安县发展旅游奖惩办法》,鼓励社会民间开发旅游,20xx年对全县旅游规划重新进行修编,同时,加强对全县旅游基础设施重点改造,完成了屏山到布泉的环乡村游的公路;完善完成了各景区标识牌。投资800多万元,实施龙虎山景区提升改造,完成了景区生态停车场、星级厕所、游客服务中心、景区步道等建设工作,20xx年初获得了国家4a旅游景区称号。投资2500多万元,基本完成了潜龙山庄农业观光园9栋客房主体建设,完成6栋外墙装修,3栋正在装修中。20xx年布泉乡列入南宁市首批特色旅游名镇建设单位,投资1000多万元,实施布泉河源头景区改造、生态停车场建设、上下准、龙会片区基础设施等建设,目前河源头景区改造项目已全部完工,正在开展验收工作;生态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也开工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基本完成主体建设工作,预计10月份该项目可完工;上下准、龙会片区基础设施等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预计6月份方可开工建设,预计年内能完工。特别是在乡村休闲旅游方面,县委、县政府作出重大举措,整合资金,集中力量,投资6000多万元,完成了定典综合示范村(金穗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并于20xx年底举行了生态农业观光园开园仪式,20xx年被评为自治区四星级乡村旅游区荣誉称号,使之成为隆安一个新景点和休闲旅游热点。

近年我县乡村旅游业取得较快发展,但乡村旅游业还处于低层次的初期发展阶段,与先进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全县乡村旅游发展极不平衡。全县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率低;整个乡村旅游目前大都属于民间民营投入经营为主的形式。全县10个乡镇包括县城,目前开发有乡村旅游的有布泉乡布泉山水、屏山乡境内的龙虎山及绿水江漂流、那桐镇定典屯和雁江镇的潜龙山庄。而发展有“农家乐”休闲旅游都集中在布泉、屏山、乔建3个乡镇,且星级农家乐极少,只有布泉乡4家3星级农家乐。

(二)农家乐开办无规划,经营服务档次低。农家乐发展无规划,导致新开办农家乐不成规模;并且开办农家乐的农户依个人主观意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绝大部分是在旅游路线要道边或集镇上原有房屋及庭院的基础上进行建设的,缺乏特色。开办者大多手续不全,证照不齐。厨房、餐厅、厕所等配套设施相对比较简陋,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市场观念、全局观念不强,服务质量不高。

更是缺乏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参与性、娱乐性项目,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不强,游客滞留时间短,经济效益还比较低。

(一)合理规划,科学打造。做好调研,重点对有发展乡村旅游条件或潜力的村屯,结合综合示范村、新农村建设合理规划,分期分批,科学打造;做好。

工作计划。

主动到先进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进行交流学习促进我县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二)突出特色,科学开发。突出把隆安“那”文化元素与、乡村旅游结合,根据具体乡村地域特色,把民俗文化、农事体验活动及其它娱乐项目挖掘开发出来,改变单一的局面,完善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

(三)加大投入、规范管理。充分整合资源,利用政策性投入资金打造项目,扶贫、林业、交通、水利、电力、环保、生态乡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等项目资金集中建设乡村旅游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外商投资乡村旅游开发,进一步加强对农家游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学习和交流经验;同时严格监督检查,加大对全县乡村旅游的规范管理,确保为广大游客提供一个洁净、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

隆安县旅游局。

20xx年5月25日。

乡村工作汇报

20xx年9月,区委、区政府全面启动“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我镇的陶庄村、和合村、黄岗村被确定为“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通过发动群众、外出学习考察、成立理事会、筹资筹劳、围绕发展特色产业、加大村庄整治力度,形成了产业发展与美好乡村建设协调互促的良好局面。20xx年10月16日,我镇3个“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顺利通过市推进办验收。

“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启动以来,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由镇领导组牵头,组织村、组干部、理事会成员、村民代表到xx县、xx市、江苏xx区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回来后立即进行座谈讨论。通过观看宣传片、召开专题座谈会、文艺巡回演出等形式,将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决策和建设“美好乡村”的重要意义,向群众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广大群众人人参与、户户出力。

美好乡村建设的主体是群众。为此,各示范点均成立了理事会,所有规划设计都通过理事会向群众说明,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从清理杂草到拆除破旧房屋,从清运垃圾到沟塘清淤,从拆除乱搭乱挂到庭院整理,处处都有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破旧房屋拆除后,群众没要一分钱补偿,还把宅基地拿出来作为公共活动用地。通过政府引导、村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建设模式,示范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优化美化。

在优化美化生活环境的同时,如何提高群众的收入是建设美好乡村的核心。为此,我们引进了众志集团,建设亚热带植物观光园,总投资1亿元,将吸纳周边的农民就业,增加他们的收入。同时,部分农户办起了农家乐,推出逛美好新农村、吃农家饭、体验休闲垂钓等。仅此将会使农户人均增收1000元。

为巩固阶段性取得的成果,下一步将继续提标扩面,拓展美好乡村建设内涵,全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一是再宣传、再发动,进一步营造美好乡村建设氛围,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真正形成上下联动、镇村推动、群众参与的工作局面。二是逐步引导开展评选星级美好家庭等活动,丰富内涵,营造氛围。三是引导村民理事会,研究制定长效管理体制。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更多有实力的公司,按照总体规划要求,进行深度开发,做大做强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依托产业提升,把更多的村庄建设成美好乡村。

为努力将我镇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美好家园,我镇同共建单位积极开展结对活动,共同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市政协张昔林主席,在短短5个多月时间里3次到村调研指导,为和合村的美好乡村建设找准了定位,指明了方向。共建单位市交运局也高度重视,成立了结对帮扶小组,局主要领导多次亲临现场指导,明确专人为美好乡村建设制定规划、确定项目,安排专项资金,帮助实施项目。为和合村修建了1070平方米水泥路,送来了帮扶资金10万元;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沈天鹰多次来陶庄村实地调研指导,理思路、谋规划、想办法,指出了“美在生态,好在宜居;美在民富,好在产业支撑;美在文明,好在民风淳朴”的美好乡村建设指导意见,为陶庄村建设美好乡村指明了方向。结对共建单位市纪委、市经信委也为陶庄村送来帮扶资金10万元在各结对共建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扶下,我镇“美好乡村”建设步伐稳步加快。

20xx年10月,我镇3个“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已顺利通过市推进办验收,已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其中,村庄环境优良方面:累计完成破旧房屋和乱搭乱建拆除近32500、沟塘清淤7.3万方、清运生活和建筑垃圾约200吨,新建公厕4座、路灯架设125盏。同时,各示范村均配备了保洁员对村庄环境进行定期清洁;村内道路通畅方面:道路硬化91000,并用面包砖、鹅卵石铺设了若干条支干道和景观小道;污水有效处理方面:下水管网铺设2100米;房屋外观统一方面:累计完成房屋刷新约540000、房屋改造131户;绿化经济实用方面:累计完成草坪铺设8500多0、树木花卉种植2650余棵。同时,3个示范村的农户还对房前屋后空闲宅基地进行了充分利用,栽种了花果树木或蔬菜,并用木栅栏进行了整齐有序的圈围,大大提升了农家庭院风情;文化活动室方面:文化墙制作约5000,新建活动广场建设3处(均安装了休闲器材)、新建1处文化活动室;现累计投入资金约750万元。

旅游工作汇报

我区地处浙东沿海,蓝天碧海,经济发达,具有特色鲜明、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产业的良好区域。但是,光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不去宣传,不为外人知道,那只是好酒藏深巷,自饮自乐,徒有其名。为发展我区旅游市场,建设旅游强区,创造良好经济效益,促进全区国民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区要立足实际,解放思想,创新旅游宣传。通过全方位、高层次、多手段的宣传,扩大我区旅游资源的影响,成为国内外旅游者的向往之地,促进我区旅游产业健康、持久、深入发展。在以思想解放创新旅游宣传中,要着重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真正发挥旅游宣传的作用,获得旅游宣传应有的效应。

当前,国内国际旅游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各地区均十分重视本地旅游市场的.对外宣传工作,通过宣传,扩大影响,争夺游客资源。为此,我区要增强责任感与紧迫感,要有危机意识,切实加强旅游宣传。我区必须加强政府在旅游宣传中的主导作用,加大投入,调整和创新旅游宣传,强化全区“一盘棋”的思想,制定全区旅游宣传管理办法,统筹全区旅游宣传资源,按照“统一协调、统一品牌、统一计划和统一行动”的要求,建立全区旅游宣传联合机制,形成上下联动、统一旅游宣传的新局面。坚持把政府宣传旅游形象与企业推介产品线路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全面开展旅游宣传,提高旅游宣传的广度与深度,起到旅游宣传应有的目的与作用。

要做好旅游宣传,必须强化调研。调研是一切工作的前提,是科学决策、提升旅游宣传工作水平的根本保障和有效工具。我区旅游部门要认真研究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加强对旅游客源市场的科学分析,准确把握旅游经济规律,总结先进经验和模式,制定实施旅游宣传战略规划,科学指导旅游宣传工作,不断探索旅游宣传的专业化路子。要针对客源市场需求,以入境旅游为重点,组织、包装各具特色的、符合旅游市场要求的旅游线路产品,大力开展对外宣传。要加快培育一支懂营销、懂市场、有丰富经验、有高度责任感的旅游宣传队伍,长年累月,坚持不懈地进行旅游宣传,提升我区旅游宣传水平。要保障旅游宣传经费,充分运用新闻报道、专题宣传、平面广告、户外广告等形式开展旅游宣传,要力争每个季节都能宣传报道一个大的节庆活动,每个月都有一个活动主体,每周都有特色活动。要继续认真做好简报编排工作和信息的编写与发布,着重编排好《椒江风景旅游简报》,要通过浙江省旅游网站、台州市旅游网站、椒江区政府信息网站、椒江旅游网和江南游报、台州日报、台州商报、台州晚报等平台,及时发布旅游信息,拓展我区旅游影响力。

我区每年要适时、定期举办节庆活动,比如:“一江山岛解放日”、“海门老街日”“大陈岛共青团拓荒日”,把海内外的游客请进来,让他们了解真实的椒江,看我区美丽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淳朴的乡土风情。要抓好五项工作:一是抓好活动宣传。在营造活动浓厚氛围的同时,可以考虑给我区主要游客来源地发放旅游消费券,增加活动人气,提升活动效能。二是抓好专题宣传。组织区旅游局机关和旅游企业到甬台温、省内其他地区与上海、苏南市场等重要客源地开展促销活动,宣传推介我区特色旅游产品。三是抓好媒体宣传宣传。在报、报等媒体设立旅游专版,利用手机短信发送活动信息,引导全国各地游客利用各类假期来游览我区。四是抓好会议宣传。我区要积极利用省内外各类会议积极宣传我区旅游资源与旅游活动,扩大我区旅游知名度。五是抓好资料宣传。

导游对我区旅游资源的宣传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为游客,初到我区总希望有导游,通过导游的一言一行,满足其对我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通过情景交融的体验,渐渐领会和欣赏我区旅游资源的内涵和品位。所以,导游是游客到我区后的第一位旅游资源形象宣传人,对游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抓导游队伍建设,主要抓好三点:一是导游具有良好的仪表仪容和精神风貌。导游要穿戴得体,整洁,精神饱满,热精大方,充满自信和激情,给游客一个好印象,增加游客的信任感,保证整个游览活动顺利进行。二是导游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导游要尽职尽责,对游客一视同仁,富有同情心,主人翁意识强,有集体荣誉感,体现文明社会、文明行业、文明人的显著特征,努力获得游客的拥戴与满意。三是导游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导游要深谙我区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内涵,熟悉人文风情和自然概况,能满足游客的所有提问。在游览活动中,掌握游客心理,想游客之所想,编织好合理的游览线路,解说生动活泼,因势而行,详简结合,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向游客展示我区旅游资源应有的内涵。

旅游资源对游客来说,是静止的,靠游客自己去观赏、去领会,而导游词则是通过娓娓动听的语言和引人入胜的讲解,把静止的旅游资源活动起来,把旅游资源与游客紧密联系在一起,产生无比美妙、愉悦的快感,增强游客游览的兴趣,有流连忘返之感,对我区旅游资源宣传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我区要进一步创作好导游词。特别是对一江山岛景区、海门老街景区、大陈岛景区、台绣艺术馆的导游词,要重点抓紧抓好,没有的,要尽快创作;已有的,要改进完善;争取把我区旅游资源导游词提高到一流水平,充分发挥导游词在我区旅游宣传中的作用。导游词创作要充分体现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要包括我区山水风光奇特秀丽,文物古迹众多,历史文化内涵深厚;导游词创作要生动有趣,适当插入风趣幽默之语和名人的观感,让游客的情绪轻松,旅途快乐。导游词创作要简明扼要,让游客听后长留心间,回味无穷。比如:留影点、胡宗南指挥所遗址在我国现代史上居有重要地位,很受人注意,也很受游客的欢迎,导游词一定要写明留影点、胡宗南指挥所遗址的来龙去脉,在我国现代史上的地位及产生的历史影响。既满足游客的好奇观,又给游客阐明正确的历史观,使游客能够正确认识历史。海门老街、台绣艺术馆,导游词要着重反映我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命脉和风土人情,使游客通过游海门老街、台绣艺术馆,能够深刻了解我区的历史发展面貌,熟悉我区的古老乡土风情,增加旅途的欢乐。

随着高铁时代和国际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旅游经济正日趋进入“同城化”时代,网络媒体凭借着其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在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网络的作用与影响力越来越大,特别是青年旅游者往往借助网络寻找旅游目的地。要进一步提升和改造我区旅游网,加强我区旅游网与各网站的联接,增强搜索识别功能,设计网上预定功能,建立旅游网上营销系统,充分发挥旅游网的作用。我区除办好自己的旅游网外,要善于运用别人的网,多到别人的网上发表文字图片,到别人的网上作客,介绍我区旅游发展情况,推介我区旅游产品,展望我区旅游发展前景。要通过网络宣传,增强我区旅游知名度,吸引更多旅游者通过网络了解我区,热爱我区,来我区旅游。

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工作汇报

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比较丰富。随着乡村旅游活动的深入进行旅游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这就对乡村旅游开发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本论文总结了国内外乡村旅游资源评价研究的现状和成果并结合实际情况对xx市发展乡村旅游进行分析,指出xx市发展乡村旅游业具有广阔的前景。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xx市在开发乡村旅游中所要注意的问题和具体的对策和措施以期达到优化地区乡村旅游模式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调研背景。

xx市地处盆川山地、平原和丘陵的过渡带,地势高差悬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又位于宝成铁路和108国道的要道,历来是川北的主要通道,不仅拥有丰富的高质量旅游资源而且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发展旅游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然而旅游业是包括行、游、住、吃、购、娱、通讯等要素的综合产业丰富的旅游资源并不能代表发达的旅游业,要提高它们的整体利益,必须有计划地推出让旅游者可接受的旅游产品系列,合理规划并组建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和实施机构,布置增加旅游收益的措施和途径,保护自然和人文的旅游资源维持旅游可持续发展。然而xx市的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遍地开花、良莠不齐、特色不显、内容不丰、规范不力、服务不周、规模不大、品牌不响等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xx市乡村旅游资源的分析,在完善xx市三大旅游发展区功能的基础上初步提出xx市乡村旅游发展战略。

二、调研的目的与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长期生活在高楼林立、喧嚣拥挤、空气污染、景观呆板的城市中,远离幽美舒适的自然环境,加之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使得城市生活缺乏生趣,许多人产生了到安静、优美、洁净、开阔的环境中去感悟大自然、放松身心的强烈愿望。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充分利用了农业资源,丰富了旅游产品结构,增加了旅游供给,满足了城市居民周末休闲度假的旅游要求,也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消除城乡二元化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农村社会整体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绵阳乡村旅游发展非常迅速,村民参与积极性很高,都渴望能从旅游发展中得到实惠。

三、国内外乡村旅游的起源、产生与发展。

我国的乡村旅游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乡村旅游的发展是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结果,同时也是在我国特殊的旅游扶贫政策的指导下应运而生的。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从南到北涉及观光农业这一主题的开发项目累计投资达30亿元以上。

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一是对于旅游业本身而言,可减轻旅游熟点的环境压力。二是丰富了我国旅游产品的类型和内涵。三是乡村旅游为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四是满足城市旅游者回归自然的愿望,满足了旅游者多元化旅游需求。五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言,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六是对传统乡村的景观与文化完整性保护而言居民会主动地承担起保护传统乡村景观的责任,看他们也能从旅游者的重视中找到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信心,潜移默化地也会发现乡村生活和文化的价值。七是对城乡融合而言,对于成功的乡村旅游业来说,一方面,是要让旅游者通过完全的乡村体验,实现心灵和身体的放松,亲近、爱护自然,尊重不同文化,并最终发现、认识传统文化和生态价值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要让旅游地居民因旅游收益而为自己所拥有的自然环境和独特文化而感到自豪,并学到许多来自城市的知识、观念和文明生活习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乡镇乡村旅游工作汇报材料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农办xx县旅游体育局指导下,一年来xx镇始终坚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打造生态旅游"的工作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发展乡村旅游的一系列决策,坚持以争创省级生态乡镇为奋斗目标,狠抓乡村旅游发展,努力建设生态和谐、经济富裕的新开江。现将2015年xx镇乡村旅游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年全镇共接待游客20000余人次,带来旅游收入400余万元。明月水库景区自然风景秀丽,水库水域宽阔,水质纯净,有众多游客前来垂钓、避暑、休闲娱乐。开江飞云温泉,为xx县得天独厚的地热资源。号称"川东第一烫","天下第二汤"。温泉集医疗、冬游、会议和度假于一体,分设餐饮部、客房部、沐浴部、美发保健部、娱乐部、会议部、康疗中心,还建有鱼池、停车场、果园等,另配套有蒙古包、烤全羊等项目。大量吸引了大竹、宣汉、达州、重庆周边等的游客慕名前来。

二、抓旅游规划,谋长足发展。

(一)乡村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完成两个层次的功能规划:宏观层次上,以大农业资源为依托,以区域内现有乡村自然、文化景观为基础,建立综合型乡村旅游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维护和美化乡村自然景观风貌,打造"牛山寺"景区和"桥亭新农村综合体"景区。

(二)加强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建立具有特色乡村旅游基地,开发乡村特色旅游项目。根据xx镇的乡土文化气息,在乡村田园风光景观和农耕文化景观突出的地方开展生态型农业观光游,让游客参与农作劳动,精心打造桥亭村休闲旅游为主题的"田园观光"和"做一天农人"的农家乐旅游观光项目。

(三)确立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紧密结合的思路,用农家旅游的鲜明特色,构筑新农村建设坚强的产业支撑。在深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切实按照人性化要求,主动融入景区打造观念,按照新农村试点乡村实施景区打造。

三、着力加强旅游产品开发。

xx镇白云村贡米、圆井眼跑山瑶鸡、本土特产豆笋等农产品,具有良好的旅游产品开发价值。xx镇经充分调研,完成可行性分析报告,决定借助现代工艺设施,利用传统工艺手段对这些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培育"公司+基地+农户"的加工三级网络,打造开江地方旅游名产品牌。

四、切实加强环境整治,美化乡村旅游环境。

以创建省级生态乡镇为契机,大力整治城市环境。今年重点整治场镇河道和过境道路脏乱问题,下大力气搞好河道清淤和污水治理,突出整治水泥粉尘和过境道路第二次扬尘,狠抓公共绿地建设,绿化美化开江城乡环境。进一步加强场镇管理水平,使xx天更蓝、水更清、场镇更整洁、秩序更井然、环境更优美。

旅游工作汇报

20xx年度,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领导下,我县积极加大旅游安全监督管理力度,认真开展旅游安全整治工作,较好地实现了全年旅游工作“健康、安全、秩序、质量”四统一的目标,为全县的旅游业发展创造了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现就20xx年度旅游安全工作汇报如下:

牢固树立“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的观念,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旅游安全管理工作,是确保我县旅游事业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为了达到“健康、安全、秩序、质量”四统一的目标,我县对旅游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县委、政府领导亲自抓,旅游局及各旅游企业属地政府具体抓,责任明确,分工具体,做到了早部署、早行动、早安排。县旅游开发领导小组于年初召开旅游工作会,即对旅游安全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了责任,落实了任务,要求对全县各景区(点)切实抓好日常安全检查,对溜索、游船、码头等旅游设施设备随时进行全面检查整修。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我县旅游安全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为确保全县无旅游安全事故,20xx年,县政府及旅游局先后多次下发文件并组织旅游安全检查。为确保“五一”、“十一”旅游黄金周期间旅游安全,由县旅游局牵头,先后两次组织安监、消防、质监、交通等部门对全县所有已开放的景区(点)进行了拉网式安全大检查。黄金周期间,旅游局还专门抽调人员到各景点进行现场巡查监管,防止出现安全问题。按照省旅游管理条例的要求,在九岭狩猎休闲中心等景点开业前,我们都组织进行了安全检查验收。经常性的旅游安全工作,为创造我县旅游业的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为了切实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让旅游企业能正常安全生产,我们按照县安监局的要求,组织各旅游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参加了由县安监委员会举办的安全培训班,使旅游行业安全管理人员在安全生产上得到了更深入的学习和理解,有力的保证了我县旅游安全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

去年以来,我县从建立健全旅游安全管理体系、充实完善旅游景区(点)安全工作机制入手,切实加强了旅游安全工作。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原则,我们结合庐山等知名景区旅游安全管理的经验,制定完善了十个规范统一的安全管理等工作预案。

20xx年,我县的旅游工作虽然实现了“健康、安全、秩序、质量”四统一的目标,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主要有:到神雾山、鲁溪洞等景区道路狭窄,大巴等旅游客车进入景区不安全;部分景区业主旅游安全意识不强;部分景点警示标志不够完善等,这些安全隐患都需要在20xx年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xx年xx月xx日。

乡村旅游工作总结

20xx年,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全镇乡村旅游工作做到常抓不懈、打造特色、持续推进。现将全镇乡村旅游工作上半年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20xx年以来,镇党委政府一直把乡村旅游工作作为重点工作、特色工作和富民工程抓推进,20xx年全镇乡村旅游工作顺利开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是:

一)、节庆活动树立品牌。

在举办首届乡村桃花节的基础上,20xx年,党委政府又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乡村桃花旅游节,而且在活动内容和形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和提升。通过强势宣传,树立了我镇乡村旅游生态、环保、自然、休闲的品牌特色,夏集乡村桃花旅游知名度更加空前,全镇发展乡村旅游的`信心更足。

二)、项目建设顺利开工。

20xx年我镇旅游业项目建设任务是桃花源创建江苏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借助举办乡村桃花旅游节东风,我镇桃花源成功获批扬州市特色田园乡村项目。该项目投资近1000万元,项目实施后将极大提升桃花源的道路交通、给排水系、节点景观、接待中心、停车场、公厕等基础设施配套水平。目前,该项目田间道路项目已进场开工建设,其他配套建设项目在履行招投标程序后开工建设。为年底桃花源创成三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打下基础。

三)、专项工作获得好评。

我镇旅游业条线同志工作积极主动,旅游业常态化工作得以顺利推进,特色化工作成绩喜人。20,旅游业条线精心组织人员参与全县旅游导游词创作比赛,1人获得二等奖,2人获得三等奖。20xx年,我们组织人员参加全县导游词演讲比赛,我镇参赛选手夏歆获得预赛第一名、李良获得预赛第二名的好成绩。全镇旅游工作走在全县前列。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全镇乡村旅游工作取得了突破、形成了特色、树立了品牌。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品牌创建成效不佳。

20xx年,我镇乡村旅游品牌创建任务是桃花源创成江苏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景坤园创成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对照创建任务,还存在较大压力。一方面是桃花源项目建设进度不快,需要加快建设速度,确保能够在20xx年元旦前通过考核验收。另一方面是景坤园资金投入不足,园区负责人创建欲望不强、动力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交流沟通和引导推进。

二)、项目建设速度不快。

桃花源特色田园乡村项目是20xx年住建局和旅游局项目建设考核的重点,年终必须通过检查验收,否则住建局和旅游局将对全年考核实行一票否决。目前,该项目仅有田间道路进场开工建设,其他配套项目仍然停留在编标和招投标阶段,进展不快。项目能否如期建成,通过考核验收的压力较大。

三)、服务设施有待提升。

我镇乡村旅游宣传营销活动成绩喜人,项目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是停车场、星级化厕所、景区wifi全覆盖和交通干道沿线统一标准的旅游景点标识标牌建设任务还没有行动,需要确定方案、迅速启动、抓好建设。

三、20xx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20xx年下半年,我们将围绕年初目标考核责任制和党委政府工作部署要求,着重做好以下5方面工作:

一)、项目建设抓提速。

围绕项目考核验收时间节点,桃花源特色田园乡村项目建设进展不快,部分项目还没有完成招标,进场施工日期尚难确定,如期接受市县验收压力较大。我们将全方面做好服务和推进,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年终顺利通过专项考核验收。

二)、旅游品牌抓创建。

桃花源三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创建虽然已经启动,但是进展不快。景坤园四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创建考核任务:游客接待中心、旅游星级厕所、停车场、旅游项目拓展等创建项目没有启动,压力较大。原因是企业负责人创建意识不强、动力不足。我们将耐心细致做好宣传和服务工作,加快推进品牌创建工作。

三)、服务设施抓完善。

结合年终旅游业考核细则,全镇乡村旅游生态停车场、星级化旅游厕所、景点交通道路标识标牌、景区wifi网络覆盖等公共服务设施还没有配套完善,下一步将结合本镇实际、细化实施方案,加快配套完善。

四)、宣传营销抓推广。

注重办节聚人气、树品牌、创特色的效应,以花为媒,以节造势,持续举办好乡村桃花节和美食节等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全面做好夏集乡村旅游宣传和推广,进一步放大办节效应,打造乡村旅游特色,树立乡村旅游品牌。

五)、旅游商品抓研发。

抓好旅游产品研发、包装、销售,延长乡村旅游产业链,提高旅游产品附加值,是乡村旅游经济一个重要支撑点。我们将在成功申报里下河农产品、水月牌水果、大地飞鹰禽产品等品牌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本地农副产品特色,对本镇名特优农副产品进行品牌申报注册、加工包装、推广营销,拓宽对外销售渠道,提高群众收入水平。同时,加大旅游纪念品等各类旅游商品研发力度,多渠道增加乡村旅游收入。

20xx年,我们将围绕目标、理清思路、真抓实干,节庆活动树品牌,以点带面促发展、多着并举助增收,推动全镇乡村旅游工作再上新台阶。

旅游工作汇报

1、加强组织领导。推行“大旅游”的管理模式,依照政府主导原则,在政府层面上建立具有统一规划、政策导向、资源整合、部门协调和综合管理职能的市级旅游领导小组,根据职能设立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景区建设、招商引资等专项工作组,统筹协调石港渔湾水道、开沙岛、进鲜港、南山湖等重点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同时,建立健全正常的议事、调度、督促、检查制度,强化协调的权威性、有效性。

2、科学制定规划。建议市政府相关部门根据通州旅游业发展现状,按照“重规划、重建设、边宣传、边发展”的工作思路,以规划协调、综合效益、可操作性为原则,精心组织编制《通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实施旅游资源整合、开辟旅游线路、完善旅游要素配置和规范旅游市场管理等工作重点,在此基础上编制石港渔湾水道、进鲜港、南山湖等重点旅游景区详规。

3、加大推介力度。要加大旅游宣传投入,以品牌推介为核心,推动城市旅游形象、旅游产品的传播。要主动和周边的南通、上海以及苏南一些著名景区加强联络,进行横向联系合作,扩大旅游辐射面。吸引旅行社参与运作,通过与旅行社共同制作宣传资料,采取价格优惠、奖金激励等多种形式,直接向客源地宣传促销,促进客源的组织。要积极利用会展、节庆活动促旅游发展,精心筹划好通州市重点旅游资源推介会活动。借助网络媒体大力宣传我市旅游景点,建立与新闻媒体双向互动的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各类旅游信息。

1、打好“人”和“城”两张牌。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中国的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张謇的业绩及声誉是通州人文旅游资源的一大宝藏,发展以张謇业绩为中心的旅游,实质是实业文化的旅游。作为张謇先生的故里,我市已成为全国家纺市场的龙头,中国南通家纺城被评定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我们要充分放大张謇实业文化和南通州家纺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游客来瞻仰张謇先生在通州范围内的遗迹,来家纺城观光购物。通过向游客有偿提供风味小吃、旅游工艺品、民间艺术表演等特色旅游项目,展示通州的人文景观、风土民情、地方特色。

2、做好三水(一湾一岛一港)文章。我市濒江临海,水资源丰富。石港渔湾水道具有河曲、树繁、草茂、鸟多、水清和境幽六大特色;开沙岛环境宜人,自然生态良好,农副产品、水产品资源丰富;进鲜港河宽水阔,鱼虾鲜美,乡野风光保存完好。要围绕“三水”资源,打造各具侧重的旅游休闲景点,做活水的文章。

3、依托成熟景点打造旅游线路。以市场机制为导向,以利益机制为纽带,强化区域协作,主动与我市主要旅游客源地城市--上海、苏州、南通等地旅行社联手开拓通州旅游市场,逐步将本市景点纳入长三角、南通旅游线路。整合全市旅游资源和农业资源,加快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品牌建设。大力开展景区创建活动,不断提升景区档次和水平。

1、设立发展基金。市财政每年列出一定的`专项经费,设立市旅游业发展基金,用于开发研究项目、编制规划补贴、旅游宣传推介等。

2、争取扶持资金。积极向上争取水利、交通、农村综合治理等项目资金以及环保治理、省生态示范工程等专项资金,更多地带动旅游业的投入。

3、吸引民间资金。通过招商引资渠道,运用市场化经营手段,把优势资源变成旅游发展的资本来运行。利用以资源换资金、以经营权换资金等方式,充分挖掘民资民力,引导资金投入旅游业。

1、完善基础设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如景区建设、环境工程、宾馆餐饮、标识系统、信息咨询及游客中心等游客服务系统,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必须依照规划,全面协调发展。要重点搞好景区道路、绿化、电力、电信、环卫等配套工程建设,提高景区景点的可进入性。

2、开发旅游商品。我市便于携带的旅游商品品种较少,要加强对旅游商品深层次的开发,拉长旅游业的产业链。通过精心策划和包装,增强地方特色,提高旅游商品技术含量,增加其附加值,使旅游商品的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除了设立通州旅游纪念品销售点,还可以在全市范围的商场、购物步行街代售相关产品。

3、培养旅游人才。旅游业的发展要靠高质量的旅游服务水平来支撑。面对我市旅游专业人才紧缺的状况,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引进一批掌握现代经营手段和管理技术的实用性专业人才,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景观设计人才、导游人员和服务人员,努力提高我市旅游业的管理服务水平。

旅游工作汇报

县旅游业伴随着与文化的深入融合,不断发展,不断壮大。在挖掘藏族文化,提升“智格鲁如”文化节和神湖之源旅游文化品牌知名度的基础上,积极打造着一张的旅游“新名片”。

美丽的神话传说构建令人向往的特色景区。

以县城西南方向23公里处的西王母石室(又称二郎洞)现有的神话传说为基础,积极组织县文化与旅游部门从民间搜集更多描述旅游景点的历史资料和神话传说,并进行梳理,提炼精华,丰富各景区文化,形成旅游文化产品,提高神湖之源特色景区的知名度。

神秘的石碑经文打造令人遐想的宗教景区。

以县城东北方向约20公里处的'石经院为主体,结合卢森岩画和鲁茫岩画景区,充分利用景区内200多部“解脱经”、7108部大藏经和324尊佛像等石碑经文和岩画的奇谲魅力,依托石经院和岩画现有的神秘特色和地理位置优势,以藏民族风俗习惯和定时的宗教活动为载体,继续完善周边旅游配套设施,将其打造为体验青藏高原牧民原始信仰和宗教活动的专门场所,从而提高神湖之源宗教景区的知名度。

游牧生活的风俗习惯创造极具特色的民族景区。

以赛马活动为锲机,以游牧生活为主线,县将充分搜集、挖掘马文化资源潜力,科学地规划建设马文化陈列馆,致力于打造骑马、看马、玩马、读马为一体的旅游品牌。加大民族特色旅游度假村建设力度,为游客提供诸如徒步游、骑马游等旅游服务项目,让游客亲身体验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以及民俗文化特色,提高神湖之源民族景区的知名度。

乡村旅游工作总结

我局认真学习胡锦涛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支持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若干意见》以省、市、区旅游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围绕“海峡旅游”主题落实区委三届五次全体会议提出的“以旅游带动为抓手突出发展国石观赏、避暑度假、登山健身、生态休闲、农业观光、温泉养生等六大服务产业”进一步挖掘、整合旅游资源打造a级景区品牌加强旅游景点及配套设施建设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开拓旅游市场抢抓海西建设机遇突出特色品牌全面提升旅游品质取得一定的成效。

从抓规划入手,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我区先后制定了《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寿山国家矿山公园核心区域规划》、《皇帝洞旅游景区规划》、《沙溪农家乐旅游规划》等规划,正在组织编制《飞云峡景区规划》、《汉唐文化城规划》、《卧龙谷景区规划》等,《日溪乡域发展规划》已经完成初稿并通过区政府组织的评审,修改后将上报市政府审批。积极配合市里做好我市大型旅游综合体项目《桂湖生态温泉城控制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现完善初稿并进行了初审。高站位描绘旅游发展的蓝图,为我区大力整合旅游资源、挖掘资源优势、实施品牌先行战略指引方向。今年,我区旅游工作着眼当前旅游市场的需求趋势,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将优先发展国石之旅、生态之旅、度假之旅、乡村之旅“四大”旅游板块作为全区旅游发展的主要目标。

一是打造国石之旅。

寿山石文化作为我省六大文化旅游品牌之一,寿山国石观赏游是独一无二的品牌旅游特色,今年我们继续积极争取各级扶持资金,大力建设寿山国家矿山公园核心景区,不断夯实北峰旅游品牌,并为争取尽快实现寿山国家矿山公园揭碑开园工作作积极的准备。今年六月,寿山石古矿洞景区完成重建并对外开放,矿山公园标志景观广场、公园独立网站、公园导游手册等工作均已准备就绪,目前正在抓紧道路交通指示牌、公园导游图的制作和寿山石馆内部版面改造,年内将向国土资源部申请揭牌开园。

二是打造度假之旅。

鼓岭避暑度假和桂湖温泉休闲是我区得天独厚的休闲旅游特色资源。我们抓住鼓岭度假区综合整治、开发和贵新隧道即将贯通的利好时机,将鼓岭地区打造成我区乃至我市的一张名片。鼓岭地区整治已投入2600万元资金,完成了主要节点上的建筑立面改造、主干道两侧的垃圾清理点与绿化美化、道路内侧边沟改造、柳杉王公园及周边景区的改造,铺设了景区休闲木栈道并种植了3万余株景观苗木,鼓岭景区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同时推进鼓岭“农家乐”改造提升,“农家乐”周边环境卫生状况明显好转,餐饮卫生及住宿条件有较大改善;对沿街店面、店招牌进行统一设计制件,给人美观、整齐、规范的感觉;部分“农家乐”进行全面整修改造,扩大经营规模,增加了近1000个床位,使鼓岭地区床位总量达到6000个,增强了“农家乐”接待能力。今年夏季,鼓岭接待游客量达30多人次,游客普遍反映良好,周末最高峰日接待游客超过万人。桂湖温泉已经挤入四大温泉旅游板块,并被列入我市申报“温泉之都”重点项目,并准备列入重点项目加以推进。目前正在选择实力商家做大做强宦溪桂湖温泉旅游综合体项目,我局努力配合市、区有关部门做好项目前期推进各项工作,争取该项目早日落地。

乡村旅游工作总结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示范项目,目的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稳定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新农村建设,提升从业者职业道德和服务技能,加快我县乡村旅游发展。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玉溪市政府“十镇百村千户”特色乡村旅游发展实施方案的要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先后评定了以高香万亩生态茶文化旅游区、鸽宴姐妹饭庄、暖竹苑为代表的玉溪市乡村旅游星级户9家,通过等级评定使我县特色乡村旅游的发展走上了规范化管理轨道。但是我县乡村旅游星级户从业人员服务技能和熟练程度偏底,服务人员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鉴以上因素存在,加快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势在必行。

二、培训的基本情况。

此次培训人员主要是来自我县12家星级酒店、乡村旅游星级户一线员工共100人,其中男22人,女78人,年龄最大的55岁,最小的16岁,平均年龄32岁,高中及高中以上学历33人,初中学历66人,小学文化的1人。

三、培训内容丰富实用。

此次培训班开设的课程有旅游行业职业道德教育、餐饮服务技能和餐饮实作、客房服务技能和实作、艾滋病防治知识,这次培训参训人员都是来自全县星级酒店、乡村旅游星级户一线员工。邀请玉溪师范学院商学院多年从事旅游专业的三位老师为学员们讲授。在授课过程中,老师理论联系实际,着重讲授实际操作技巧,滤布寓教于乐;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教学等模式,充分调动广大学员的'积极性,让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了标准的服务礼仪及操作技能,并进行了理论考试。

四、培训工作高度重视。

此次培训工作得到了局领导高度重视,提早下发了培训通知,严格按要求对参培人员进行分配和统计,确保了培训人员按质按量圆满完成,培训期间县农业局副局长普琼英到会做了开班动员,对学员讲解了“阳光工程”的内涵、目的和意义,县旅游局副局长何雪从职能部门的角度对学员提出相关培训要求,培训教材、培训期间的食宿由主办方免费提供,解决了培训学员的后顾之忧,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没有学员随意请假和迟到早退现象。

五、培训成效明显。

通过培训,学员们对“阳光工程”有了初步了解,对国家的惠农政策有了进一步认识;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在老师的指导下,个别错误的服务动作得到纠正,服务技能进一步提高;培训活动加强了旅游企业之间、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在培训期间,员工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全行业范围内兴起了一股比、学、赶、超的热朝;学员经过考试成绩合格,最高分97分,最底分61分,平均分82.3分,全部学员颁发《玉溪市旅游从业人员上岗证》。

总之,在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下,通过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乡村旅游阳光工程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工作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了圆满成功,为全县乡村旅游发展和明年60周年县庆培养一批实用型人才,对提升我县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乡村旅游工作总结

北峰乡村旅游带是我市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今年定为乡村旅游建设年,最近,我区乡村旅游建设奖励办法已在制定中,即将出台鼓励北峰各乡镇充分利用土地流转政策和新农村建设政策,大力发展农家乐、现代农业、森林人家、水乡渔村等乡村休闲旅游新型业态旅游项目。拓宽思路充分挖掘特色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在北峰三乡镇各选择条件较好的一些村建设并成为乡村旅游示范点,寿山乡原石碑小学教学楼已改造成乡村旅游接待点,日溪乡汶洋小学教学楼以及点洋村古山里原师大附中分校正在谋划改造成为乡村旅游接待点。同时,注重北峰土特产品和特色小吃、特色菜谱的调研与开发,使之成为我区旅游特色商品。今年,寿山乡被评为全省“最优美的乡村”。我区寿山的长基福寿桃基地、沙溪村乡村旅游基地以及寿山村的寿山石文化,日溪乡的日溪村、点洋村、汶洋村以及宦溪镇的弥高村、创新村、降虎寨村、亥由村、双隆村等都具有开发乡村旅游的良好条件,一些乡村旅游区项目已正在推进过程中。下一步,我们还将大力指导并扶持条件较成熟的乡村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争创省级、国家级“最优美的乡村”。同时加强对外开放景点的经营管理、分类改造、提升档次,努力打造北峰旅游带,提高旅游知名度。

四是打造生态之旅。

生态是北峰旅游资源优势之一。上半年,皇帝洞景区被评为“世博中国年·中国十大生态旅游景区”。皇帝洞景区、北斗洋景区、寿山瀑谷景区、飞云峡景区、卧龙谷景区以及桃源溪漂流、寿山溪漂流景区的森林覆盖密度大,这些已经开发的生态旅游景区构成了我区生态旅游的重要内容。今年我们大力指导北峰各乡镇、旅游景区抓住当前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契机,在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统一”原则的前提下,优化生态旅游景区的整体功能,扩大旅游景区的规模,提升旅游景区的档次和知名度。同时,我们打破传统旅游观念,大力引导北峰山区加大现代农业等新型旅游业态项目的启动与建设力度,鼓岭的兰花与樱花园、寿山的长基福寿桃园、日溪点洋的中正药业种植基地等一批农业项目为发展农业观光旅游打好了良好的基础。我们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创新理念的特色旅游产品,形成特色生态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游览观光、休闲度假。

旅游工作汇报

x县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成功创建省旅游强县,并连续多年获评x县域旅游十强称号,打造了x两家4a级旅游景区,x四家3a级旅游景区。成功创建x处省级旅游强乡镇、21处省级旅游特色村、x处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x处省级精品采摘园和星级农家乐。培育发展了x家四星级标准旅游饭店,x家旅行社和营业部。自20xx年起,连续举办了x届文化旅游节,“中国佛都京杭水脊”旅游品牌在国内外已有一定知名度。20xx年,x县加大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力度,组建成立x开元集团,x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为x集团四大国有子公司之一。20xx年,x县实施机构改革,文化和旅游部门组建为文化和旅游局,实现了诗和远方的结合,推进了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5月,x开元集团正式入股x文旅集团,划转资产x万元,股权占比x%,x寺景区融入全市文化旅游大格局,进入了跨越性发展阶段。

一是以规划为引领,明晰发展布局。我县先后编制完成了中都佛苑景区规划、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x寺景区总体提升策划、x湖湿地建设规划以及x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开发规划等。20xx年,聘请x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编制了《x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目前县政府已批准实施,为x县文旅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是以文化为魂,促进产业融合。大力推进“旅游+”战略,积极拓宽旅游发展空间,重点实施“旅游+n”产业发展模式,加快推进旅游业与文化、教育、水利、交通的深度融合发展。发挥“旅游+文化”,成功策划了第x届x县文化旅游节,举办了开幕庆典、慈善捐赠、文化展演、全国书画邀请展、研学展示等活动,吸引游客达x万人次。发挥“旅游+教育”拓展文庙建设规模和层次,扶持文庙研学旅游产品开发,完善了“成人礼”、“开笔礼”、“谢师礼”等参与性项目。x运河考古遗址公园不断开发文化体验、遗址观光、考古研学、科普教育等活动,累计接待研学团队共x万人次,文庙儒家文化和x运河文化已经成为全县干部政德教育的两张亮丽名片。实施“旅游+水利”,联合水利部门开发中都水库水上休闲、垂钓等水上娱乐产品项目。实施“旅游+交通”,联合交通等部门建设了济北旅游大道、泉河景观廊道等旅游要道,指导x湖湿地开发了自行车比赛、自驾车营地、休闲旅游慢道等,构建了环x游憩带。

三是以项目为引擎,推动地域联动。通过多年持续开发建设,先后建成了x寺景区,x湖湿地、中都民俗馆、x枢纽考古遗址公园等景点。x宫旅游综合体项目累计投资x亿元,全面完成了外立面装饰装修工程。x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初步形成规模,新的提升规划即将实施。全县文化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得到完善,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交通指示牌和旅游干道不断健全,较好地提高了文化旅游接待和服务能力。通过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有效带动了县城和景区周边镇村改造升级,面貌更新,开启了以文化旅游产业为载体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思路。

四是以乡村振兴为助力,推进乡村文化旅游发展。x湖湿地新上旋转木马、碰碰车、自控飞机、森林探险等娱乐项目,种植了荷花、牡丹、玉兰、连翘、迎春花等各类乔灌木和果树,将湿地打造成儿童的乐园、花的海洋。x镇古城村以“x国故都x故里”文化品牌为引领,以丰富乡村文化旅游业态为目标,建设了仿古街道、古x国博物馆、采摘大棚、药材基地,打造了x国遗址、x故里等x处景观,新上了x家农家乐、x家民宿,x处草莓采摘,成为x县首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村庄。x镇投资x余万元打造x山风景旅游区,建设了x等景观,完成了景区绿化、上山游览石阶、停车场、旅游厕所等配套旅游基础设施,利用土地流转等方式,联合周边村庄打造了茶园、梅园、核桃观光园、百合花观光园等,成功举办核桃丰收节、亲子挖土豆、百合园赏花等活动,丰富了乡村旅游内涵,每年吸引游客x万余人。

经过反复调研座谈和分析论证,我们清醒地意识到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主要表现如下:文化旅游资源集聚效益不够明显,游客滞留时间短,综合收入提升慢;旅游景区公司化运作、旅游项目市场化合作进展较慢;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参与体验项目较少,缺乏演艺类、修学类旅游产品;资源整合不够、景区关联度不高、品牌影响力偏小等问题,没有把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品牌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推动旅游新旧动能转换,优化文旅资源配置,加快文旅项目建设,提升品牌效应,深化公司运作,积极融入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长廊,真正将旅游产业打造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产业、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到20xx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x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达到x亿元,旅游产业对gdp的综合贡献率达到x%以上,打造一批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三星级以上旅游饭店、省级乡村旅游品牌、新业态产品等。

一是坚持多规合一,科学描绘文旅产业发展蓝图。加强旅游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的衔接,努力构建全域打造、全业融合、全景建设、全民参与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依托大运河文化旅游带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推进《x运河古镇建设》,积极融入全国全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凸显x枢纽位置及作用。指导x、x等乡镇做好x山旅游风景区和古x田园的规划编制和项目建设工作。

二是深入推进文旅融合,持续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储备打造一批重点旅游项目,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方筹措建设资金,推动x宫旅游综合体建设。合理规划x寺景区西片区,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将其打造成为x地区高品位、独特性的研学空间。推进文庙儒学研学基地开发建设,丰富研学旅游产品,切实增强游客的参与性、互动性,全面打造政德教育基地和研学旅游基地。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加快推进x运河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健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启动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建设,构建多维度、立体化、全覆盖的文化旅游综合服务网络。

三是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助力乡村实现全面振兴。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x县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工作方案》,注重文化特色,引导乡村旅游规模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持续打造x湖田园综合体、x山旅游风景区、x河生态旅游度假带、x古城田园等乡村旅游项目,集中培育“x—x—x”乡村旅游集群片区。指导有关乡镇(街道)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现代农业庄园,培育旅游特色村、精品民宿和后备箱工程基地,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x古x田园景区提档升级。

四是开展精准营销,努力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加大宣传资金投入,持续在主流媒体开展旅游品牌宣传,在高铁站、高速路等交通平台推广县域旅游形象。大力开发x祈福、文庙研学旅游产品,树立x研学旅游品牌形象。提升x文化旅游节举办层次,继续策划内容多样、内涵丰富的活动,营造浓厚的节庆文化氛围。加强政策奖励扶持,大力开发周边200—300公里基础客源市场,重点加强x、x、x等地组团旅行社的对接合作。同步推进网络营销与市场开发,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互补,合力共赢,大力提升“中国佛都”品牌的知名度。

五是壮大“龙头”企业,切实加强旅游市场管理。支持x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整合x优质旅游资源,搞好x寺、x湖、关帝庙、文庙、x运河枢纽遗址公园等景区经营管理,壮大公司市场份额,为下步将更多的x旅游资源融入x市文化旅游集团公司奠定基础。落实《关于加快x省饭店业发展的意见》,培育一批主题文化饭店和精品民宿。推进旅游厕所革命,标准化建设一批a级景区、乡村旅游点、旅游沿线星级厕所,有序推进第三卫生间的建设步伐。坚持依法治旅、依法兴旅,积极倡导文明旅游,依法加强市场监管,维护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