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弋阳县政府工作报告 深圳政府工作报告(优秀5篇)

时间:2023-09-02 08:30:01 作者:QJ墨客 2023年弋阳县政府工作报告 深圳政府工作报告(优秀5篇)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弋阳县政府工作报告 深圳政府工作报告篇一

深圳市市长许宗衡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深圳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全市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国民经济健康平稳增长,四大支柱产业主导作用更加突出。全年本市生产总值达5684亿元,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23亿元,增长1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72亿元,增长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1亿元,增长16.2%;进出口总额2374亿美元,增长29.9%,其中出口总额1361亿美元,增长34.1%。四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4.4%,提高4.6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适度增长,消费拉动和创新驱动作用不断增强。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低于gdp增幅7.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近10年来首次高于gdp增幅。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294亿元,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占58.9%。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达3.4%。专利申请量增长42%,达到29728件,居全国第二;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75.3%,申请量居全国第一,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榜首。我市被评为全国“品牌之都”,已有58个产品获得“中国名牌”称号,21件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华为和中兴的程控交换机被评为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整体经济效益稳步提升,资源能源消耗水平持续下降。效益深圳统计正式纳入统计体系,开始成为衡量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重要尺度。2006年效益深圳综合指数稳步提高。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gdp为2.91亿元,提高0.38亿元。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7.5%。全市万元gdp能耗、水耗以及全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有不同程度下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00.88亿元,增长21.5%,上划中央收入首次突破千亿,达1180亿元。

——社会更加文明和谐,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城市生活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名列“2006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排行榜”第一位。城市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1%的较低水平。人均gdp达到8619美元,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全市刑事案件下降10.2%,八类暴力性案件下降29.9%。信访量、群体性事件明显下降。安全事故总起数下降33.1%,死亡人数下降8.3%,直接经济损失下降25.3%。成功申办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主办城市,这是我们深圳的光荣,是全市人民的光荣,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光荣!

这些成就,标志着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建设加快推进,标志着我市朝着国际化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06年,我们按照市委四届四次全会的总体部署,突出重点,明确责任,强化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1348”工作目标及116项重点工作全面完成。

一是进一步强化重大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全力推进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

把自主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认真贯彻市委关于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1号文件和《深圳经济特区循环经济促进条例》,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规划和近期实施方案。召开全市进一步加快自主创新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大会,全市上下形成了共同关注、全面推进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的良好态势。

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政府决策、专家评审、中介审核的政府科技研发资金配置新机制。设立实施“非共识”技术创新项目资助计划等13类科技计划,科技研发资金链覆盖到技术创新链的各个环节。设立产业发展和创新人才奖。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大学城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深圳留学生基地建设启动,市科技图书馆建成试运行,公共技术平台和科技信息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品牌战略和标准化战略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验收。第八届高交会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各区、各部门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社会管理方面认真践行循环经济理念,启动了一批循环经济试点项目,积极探索以贴息等方式扶持节能产品和项目的发展。开展“鹏城减废”行动,推广清洁生产,推进建筑节能改造和“四节一环保”住宅小区建设,成为全国首个住宅产业化试点城市。探索建设“能效电厂”,加快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耗。大力实施节约用水条例,严格用水管理,建成一批中水利用示范工程,特区内用水连续两年负增长。节能、节水、绿色消费正在转化为政府、企业、社会的自觉行动。

二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城市整体功能得到提升。

在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化合物半导体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引进一批高端项目,产业链不断向上延伸。哈飞深圳研发生产基地的新车型正式下线,比亚迪汽车研发制造基地即将在深圳推出中高档新型轿车。机电一体化产业取得新的发展,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软件出口基地、坝光精细化工园区的规划建设有序推进。高档家具、服装、黄金珠宝等优势传统产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明显提升,产业集聚基地建设步伐加快。支持金融业的政策措施取得成效,金融业出现近十年来最强劲的增长。金融中心区、金融产业园区和香港金融业后台服务基地建设稳步推进,11家金融机构落户深圳。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上市公司质量明显提高。“全国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果。市商业银行和深国投引进战略投资者工作顺利完成。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1847万标准箱,增长14%,继续稳居世界第四;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1836万人次,增长12.7%,连续五年位居国内第四。盐田港保税物流园区正式运作,六大物流园区建设提速,西部港区进行了资源整合和功能调整,机场国际货运业务取得突破,物流业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第二届文博会在规模、水平和质量上有了重大提升,品牌效应初步形成。怡景动漫基地、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园、大芬油画村等已成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地。国际旅游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东部华侨城等旅游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全年接待过夜境外游客713万人次,国际旅游收入22.65亿美元,分别居国内城市第一和第四位。成功举办世界牙科联盟2006年会,是我市历史上所承办的国际化水平最高的会议。

114个枢纽型、功能型、公益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京广深港客运专线、厦深铁路、龙华客运中心站前期工作取得较大进展。轨道交通5条线的规划、报批和建设工作加快推进。港口、航道、机场飞行区扩建、口岸建设和改造、疏港道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南坪快速一期、盐排高速等一批现代交通路网骨干项目相继建成通车,深港西部通道深圳湾公路大桥全线贯通。深南大道改造工程、福龙路、南光路以及部分市政道路配套设施改造项目建设顺利展开。

资源能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东江水源二期、北线引水、铁岗水库扩容等一批水源工程进展顺利。lng项目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城市天然气利用工程全面铺开。积极争取省网支持,基本保障了城市用电需要。加快推进电网和电厂建设,全年投资超过40亿元,东部电厂一期、老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投入运营。与中海油、中广核公司的战略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启动城市能源规划和战略研究,积极建立成品油储备的长效机制和应急体系,国家成品油战略储备基地规划建设加快。

三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大力推进改革攻坚,30项改革任务得到全面落实。以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目标,以分类改革为突破口,全面启动事业单位改革,基本完成124家事业单位转企,以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所办270家企业的划转工作。建立了相对集中有效的行政审批机制,重大项目从立项到开工的审批时限由原来的316-386个工作日缩短到110个工作日。启动第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国有企业内部经营机制转换和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国有企业各项经济效益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出台了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民营经济发展出现了加快和加强的新趋势。第三轮市区财政体制改革顺利实施,逐步理顺市、区政府的事权和财权,为建立现代公共财政体制奠定了基础。加快人口管理体制改革,市、区、街道、社区四级人口管理网络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居住证和出租屋管理立法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人口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

外贸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一般贸易、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所占比重稳步上升。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活跃,已有141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深圳。积极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成为首批“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深企闯天下”取得明显成效。对外直接投资协议金额增长接近五成,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增长50%以上。积极开展贸易投资推介活动,国际经贸科技合作取得新的成效。建立完善反倾销与产业损害预警系统,为企业提供对外贸易信息和维权服务。

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合作,深港两地金融合作进一步深入,“深港创新圈”建设提上议程,深港双方在城市规划、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口岸通关、食品安全、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公务员培训,以及旅游和投资环境推介等领域的合作更加深入。深澳合作实现历史性突破,建立了政府间沟通协调机制。全方位拓展国内市场,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地区在基础设施、能源、经贸、旅游、劳务等方面的合作。认真做好对口扶持,有序引导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海铁联运、江海联运,经济腹地进一步扩大。

四是不断改善社会民生,强力推进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解决。

制订并实施新三年就业再就业政策体系,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出现一户解决一户。大幅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劳务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43万,工伤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初步形成多部门联动打击恶意欠薪的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我市被评为全国“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十大城市”。积极构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制度框架。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加强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建立全面覆盖“双困”家庭的廉租住房制度。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有关政策,规范房地产市场交易秩序,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理性发展。推进供水中间层接收工作,明显减轻了小区居民的负担。

全面推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整体质量和水平。落实人口管理“1+5”文件,使所有符合条件的孩子平等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加快高中学校建设,新增5300多个高中学位。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实施医疗分配制度改革,全年平均门诊人次费用和平均住院人次费用分别下降10%.推进公共卫生重大项目建设,全面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全年新增医疗机构1046家,社康中心覆盖率达到75.5%,“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所缓解。大力加强流动人口计生服务,流动人口政策生育率提高15.7个百分点,圆满完成省下达的人口计生各项任务。

启动公安系统公务员专业化改革,创新派出所勤务管理模式,一线和基层警力得到加强。积极推进科技强警,加强重点人口和出租屋动态管控,提升社会治安防控效能。食品安全“五大工程”和“四大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在全省食品安全综合评价中,我市名列第一。积极开展非正常上访集中整治行动,推行领导干部带案下访、开门接访,妥善解决了一批重大疑难信访问题,全市信访秩序明显好转。

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践活动。未成年人和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不断加强,“关爱行动”、“支援灾区”、“军民共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丛飞先进事迹在全国产生强烈反响,市民综合素质、社会道德风尚和城市文明水平稳步提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大剧院、图书馆新馆、中心书城三大重点文化设施投入使用。成功举办“2006深圳国际钢琴协奏曲比赛”等一批高水平的文化活动,“文博会”、“读书月”、“市民文化大讲堂”等成为响亮的城市文化品牌。鼓励公益性文化活动进社区、工厂和校园,推动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服务。

五是全面推开基层基础和城市管理“双年活动”,不断提高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市、区两级投入近20亿元,用于基层基础建设。全市新增社区办公和服务设施14万平方米,无偿移交社区居委会用房约2万平方米,基层工作条件明显改善。积极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模式,加快推行“居站分设”、“一站多居”和“居企分开”,初步理顺了基层管理体制机制,社区居民自治和服务功能得到强化。

城市管理工作扎实推进,一批商业旺区环境综合整治进展顺利,人民南商圈改造基本完成,主要街区旧房“穿衣戴帽”工作全面展开,城中村和社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户外广告专项整治顺利推进。数字化城管系统特区内平台建成试运行,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数字化城管试点城市。顺利通过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复查和国家卫生城市复查,在全国首个被授予“国家生态园林示范城市”。水环境治理取得积极进展,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提高11个百分点,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处理率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均列全省第一,初步实现大沙河、福田河、新洲河、凤塘河、盐田河、荔枝湖等“五河一湖”不黑不臭,深圳河水质明显好转,布吉河水质有所改善。lng清洁能源转换工作顺利推进,燃煤电厂脱硫、汽车尾气和垃圾填埋场空气污染治理加强,获得“保护臭氧层示范城市”称号。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强制淘汰落后生产工艺。环保审查否决不符合环保和产业发展要求的投资项目2388宗,关闭污染企业435家。

大力实施公交优先,特区内公交的服务质量明显提高,被评为“全国实施公交优先战略示范城市”。福田交通枢纽中心完成主体工程,新建7个公交总站,扩展完善公交线网,公共中小巴全部平稳退出特区。实现过境疏港货运交通“东进东出,西进西出”的重大转变。稳步推进城市现有道路交通体系改造,推行交通事故快理快赔制度,在机动车增加17.3万辆的情况下,全市道路通行状况没有恶化。

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成为指导我市城市规划建设的法定依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全面启动,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及2006年度实施计划正式实施,特区外八大组团分区规划和全市工业布局规划、深圳湾15公里海滨休闲带等一批重要专项规划顺利完成,光明新城、龙华新城、体育新城、东部新城及大鹏半岛等重点片区规划设计加快进行。积极探索建立城市规划督察巡视制度,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城市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强化了对基本生态控制线的管理和保护。实施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召开了首次全市土地管理工作会议,加强政府对土地资源的统筹和调控,实现了城市土地的统一管理。加大查违、清无工作力度,拆除违法建筑159万平方米,违法建筑增量得到遏制;21万多家无证无照非法经营户中,超过99%得到有效清理整治。全面完成宝安、龙岗两区城市化转地,城中村改造工作稳步推进。

六是更加注重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提高行政执行力。

全面推行政府目标管理,探索开展政府绩效评估工作,切实加强责任追究。建立行政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和行政违法违规问题移送制度,完善行政监督链条,对重大投资项目审批实施专门的电子监督,行政监察工作明显加强。落实重大事故和重大事件行政机关责任检讨制,试行部门责任“白皮书”制度。全面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综合试点城市各项工作。行政服务大厅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进一步完善公共行政管理决策机制,颁布实施市政府重大决策公示暂行办法、市政府常务会议工作规则、行政听证办法等规章制度,规范政府重大事项的决策程序,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防范法律风险。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调整和行政资源整合,合理划分政府部门和市、区两级政府事权,实施街道综合执法试点,推动了城市管理重心逐步有序下移。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加强了民间组织管理力量,为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创造了有利条件。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推进依法行政。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并报告工作,顺利办结市人大重点建议5件,人大代表建议541件,政协提案620件。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接受人民政协、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对于涉及城市长远发展和市民重大利益的事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严格履行听证、公示程序。完善行政许可实施配套办法,实现了全市行政许可实施法定化。通过依法行政和法制教育,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市民的责任意识逐步加强,被评为全国“四五”普法先进城市。

外事、侨务、港澳台务、民族宗教、档案、双拥、气象、民防、残疾人等各项事业都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深感成绩来之不易。在此,我代表深圳市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各条战线的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和外地来深建设者,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和各省区市驻深单位,驻深解放军、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深圳建设的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约束日益趋紧,解决能源、资源等瓶颈制约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二是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一些单位安全意识不够强,重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三是人民群众关心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房价较快上涨等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四是社会治安和维稳综治问题还很突出,利益协调、矛盾纠纷排查和危机处置需要更加主动、有效;五是政府执行力建设的一些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公共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对待,决不回避,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绝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二、2007年的主要目标任务

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及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的总体部署,今年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更加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关注民生、促进和谐,加快创新、营造环境,优化产业、增强后劲,推动转型、提高效率,廉洁从政、狠抓落实,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强城市人文精神建设,努力开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和约束指标是:本市生产总值增长13%;万元gdp建设用地、能耗和水耗分别下降10%、2.75%和4%;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削减5%和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

今年,必须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以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为龙头,以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为抓手,强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是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关键。深圳的发展奇迹就在于顺应经济规律,迅速实现了从低向高持续不断的产业优化升级,成功地跨越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审时度势、抢抓机遇,积极应对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带来的挑战,牢牢把握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实现新的跨越。

一是要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向产业链的高端延伸,着力引进建设芯片、tft等核心重大项目,实现通信、数字视听、软件、新型储能材料等电子信息产业从模仿加工到研发制造的转变。二是要积极发展精细化工、汽车及汽车电子、机电一体化等装备制造业。三是要加快发展生物医药、化合物半导体等战略创新产业,培育发展适合深圳特点的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四是要发挥高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带,加快优势传统产业聚集基地建设,新建一批特色工业园区。逐步引导企业将劳动密集的加工环节向外转移,把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及财务中心留在深圳,实现新的发展。五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提高产业投资项目的土地、市场、节能、环保等准入门槛,坚决淘汰高污染、高消耗的低端产业;新上项目必须进行资源能源消耗审核和环境影响评价,不符合节能环保标准的,坚决不上。加快电子、能源、建筑等重点行业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的修订调整,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的标准体系,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小区建设,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园区”,使循环经济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成为我市产业结构中的靓丽风景线。

大力提升源头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快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创新功能,加快重点实验室建设,提升高等院校教学和科研水平,完善各类科技公共平台,全面提升大学、科研机构、企业与政府四位一体的研究开发机制在科技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全力推进“深港创新圈”建设,完善深港科技合作机制。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品牌战略和标准战略,争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以承办“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会”为契机,加强人才高地和引智工作政策体系建设,优化人才环境,不断提高我市对各类高端人才的吸引力。进一步提高“高交会”办展水平和实效,充分发挥其创新资源交流重要平台的作用。

加快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服务外包、创意设计、品牌会展、高端旅游等八大高端服务业。抓住金融业扩大开放的机遇,积极推动金融创新,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创建银行业、证券业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快金融聚集区和金融产业服务基地项目建设,大力培育金融控股集团,吸引更多金融机构总部和后台处理中心落户深圳。支持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加大创新型中小企业上市工作力度,推进中小企业上市路线图计划。鼓励金融机构完善股权激励机制,完成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和清欠工作。促进银企沟通,创新融资工具,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和金融租赁、金融信托业务。鼓励保险业开发新险种,拓展新业务,加快建设“全国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完善征信系统,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保障金融安全。

大力推进海港、空港建设。理顺部门职责,为港口、船公司及各类物流企业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和高效服务;完善疏港交通条件,降低物流成本,完善珠江水系驳船集装箱运输网络,构建稳定的港口喂给网络,不断提升深圳港作为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辐射力、竞争力。积极拓展机场客运服务市场,大力发展航空货运业务,巩固提高深圳机场区域性航空货运中心地位。加快盐田港保税物流园区和六大物流园区建设,继续做好空港保税物流园区申报和建设,着力引进一批高附加值的重点物流项目,探索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园区转型。

编制完成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加快文化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步伐,办好第三届“文博会”、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着力优化商业网点布局,提升商贸业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具有国际水准的重点旅游项目和旅游设施建设,努力营造国际化旅游环境。完善总部经济服务体系,促进和培育本土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和支持国内外大企业集团在深设立总部或区域总部。

要高度重视和谐社会建设,加大解决民生问题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投入,尽最大努力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

完善劳动力市场管理,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积极为农转居、失业人员以及外来工提供免费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完善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援助体系,建立“零就业家庭”归零工作的长效机制,全面解决户籍人口大学生就业问题。继续关爱外来工,加大维权力度。实施企业工资支付情况的即时监察、欠薪预警和“黑名单”制度,完善行政司法联动机制,与珠三角各城市联手打击恶意逃薪行为,积极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建设,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推进全市工伤、医疗保险全覆盖,加强社保基金管理。发展残疾人事业、老龄事业和社会慈善事业,完善社会救助机制,全面构建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继续开展“同富裕”工程。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监管,保障房地产的有效供给,坚决打击恶意炒楼、囤积土地房屋等行为,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加强住房保障,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增强教育的普惠性和公平性,完善特区外基础教育规划布局。加大投入,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快寄宿制高中建设。规范发展民办教育,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大力推进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正式启动南方科技大学筹建工作,积极推进深圳大学改扩建工程,支持深职院参与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信息学院新校区建设,着力优化大学城办学模式。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切实加快卫生系统重点项目、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和劳务工医疗网点建设,完善市级医院在各区的布局。要尽快实现每个区至少有一所市级医院,让全市人民都能就近方便地享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医疗保障制度、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规范医疗收费,净化医疗市场。完善社康中心管理体制机制,提高社康中心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精神,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加大投入,完善服务,构建具有深圳特色的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

加大交通综合整治力度,下大力气解决重点区域交通拥堵严重的问题,提高交通组织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确保中心城区道路基本畅通。优化公交线网结构,提高公交覆盖率,实现公共交通便利化。加快特区外公交资源整合重组,推进公交区域专营,改变特区外公交落后的状况,逐步实现特区内外公交一体化。适当降低公交票价,减轻市民出行负担。去年,梅林关出现严重交通拥堵问题,有关部门公开向市民道歉;今后凡因政府部门工作失误或失职造成公共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都要公开道歉,勇于承担责任,并启动监察督查程序,这是一个责任政府的基本体现!

要进一步吸取血的教训,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切实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真正做到警钟长鸣,长抓不懈,永不言胜,用一万的努力防止万一的发生。要加大安全生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安全规章制度,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全面增强市民的安全意识,构筑坚实的安全防线。全力推进食品安全“五大工程”和“四大体系”建设,整顿和规范食品药品市场秩序,不断提高食品药品安全水平。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继续推进科技强警,加快电子防控工程等公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整合社区内维稳资源,营造群防群治网络,构建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继续推进公安体制改革、警务运行机制创新和公安系统公务员专业化改革。进一步完善适应社会转型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加快信访立法,创新信访工作方式方法,探索信访与行政复议联动机制,建立全市信访信息系统,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和纠纷。加大应急物资储备和管理力度,推进应急体制机制建设,提高城市防灾、国防动员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进一步深化以社区建设为重点的“基层基础年”活动。科学划定社区范围,理顺社区管理体制,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改善社区工作人员的待遇和办公条件,建设一支宏大的社工队伍,构建多元互动的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系,打造平安和谐社区。积极推进传统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型,规范发展社会组织,鼓励社会创新,探索由政府、企业、社会共同解决社会问题的新模式,促进社会和谐。

加快建设和谐文化,努力形成人人讲和谐、人人促和谐的局面。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弘扬深圳精神。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公益文化活动,塑造更多城市文化品牌,满足市民文化需求,保障市民文化权利。规划建设科学馆新馆、现代艺术馆、城市规划展馆,加大特区外社区文体设施建设力度。继续办好“深圳读书月”等一批品牌文化节庆活动,推动京剧、粤剧等传统文化事业发展。大力发展体育事业,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加快义工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关爱行动”和社会志愿服务活动,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氛围。

筹办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是我市今后几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是对深圳国际赛事组织能力和城市管理水平、城市文明程度的一次重大考验。全市上下要立即行动起来,认真做好大运会的各项筹办工作,加快完善相关工作方案,推进“大运中心”和重点体育场馆等硬件建设,建设一流场馆,营造一流环境,提供一流服务,力争办出历史上最出色大运会。

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不断完善城市整体功能。高水平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完成一批重要专项规划,精心组织实施组团分区规划和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抓紧各项法定图则编制工作,着力提升组团功能和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实施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大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强化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严格执行国家下达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积极保障重大产业项目、基本住房、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地需求。完善产业用地政策,全面实施工业用地招拍挂,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做好城市化转地收尾工作,强化全市储备用地的统一管理。加强存量土地资源和城市更新研究,抓紧开展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统一规划、开发和管理。以建设海洋大市为目标,积极推进海洋规划体系建设。

切实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国家铁路“两线两站”规划建设,推动厦深铁路深圳段全面开工。继续推进盐田港区三期扩建、大铲湾一期、蛇口港区三期建设工程,完成铜鼓航道一期,建成西部公用航道,不断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强化深圳港的国际集装箱枢纽地位。加快推进深圳机场扩建工程,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缓解机场空域紧张的状况,进一步提升深圳机场航空货运中心地位。全力推进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建设,实现轨道交通1号线延长段和2、3、4号线的全面开工建设,尽快完成轨道交通三期建设规划和5号线及2、3号延长线工程可行性研究,启动轨道交通三期工程6、8号线的前期论证工作,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目标如期完成。加快推进城市路网改造和快速公交系统建设,继续推进干线路网建设,建成福龙路和深盐二通道,进一步完善高快速路网体系。完成深圳湾口岸和福田口岸建设,加快皇岗口岸改造和文锦渡口岸旅检场地改造工程,积极推进莲塘口岸的规划工作。要加快政府历史投资项目清理工作,确保投资效果。

加大特区外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全力加快特区外城市化进程。以提升深圳区位优势为目标,加快推进龙华新城建设;以拓展深圳产业空间、提升产业水平为目标,加快推进以大工业区、光明工业园区为重点的东部新城、光明新城建设;以生态保护和有序开发为原则,稳步推进大鹏半岛建设发展,积极推进西部滨海地区综合战略的实施。全面推动特区外中心城区以及主要旧工业区功能置换和城中村改造。加强全市各组团之间的快速公交连接,高水平规划建设特区外各类配套设施,尽快改变特区外市政配套设施严重滞后的局面。

(四)以“科学、严格、精细、长效”为方针,着力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继续深入开展以环境治理为重点的“城市管理年”活动,全面推进生态市建设。实施环境保护“十百千万”行动,推进治污保洁十大工程。抓好河流污染治理,全面启动生态治河工作,实施茅洲河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和深圳河湾支流水系生态化改造工程,进一步改善河流水质。大力推进特区内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及管网完善工程,加快特区外污水处理厂、污水截排收集干管系统和污泥处理厂建设。实施蓝天工程,加快南头半岛空气污染治理,积极联合香港、珠三角各城市对阴霾天气进行研究监测,共同推进空气污染防治工作。切实保护好、管理好基本生态控制线这一城市生态保护的“铁线”,加快妥善解决线内的历史遗留问题。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推动生态风景林、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市政公园、社区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快建设中央商务区、深圳湾海滨15公里休闲带、福田凤塘河红树林修复示范区、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做好重点地区、重点地段的城市设计和建筑精品设计,全面推进城市主要干道两侧的旧城旧村改造,抓好重点商业街区的市容市貌整治工作,精心打造城市亮点。

进一步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着力实施常态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加快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城市管理街道综合执法,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完善综合执法环境。持续开展“清无”等重点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户外广告清理。坚决查处违法建筑,确保违法建筑零增量。加快处理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尽快完成对1999年3月5日以前违建的处理工作,全面启动1999年3月5日至2004年10月28日期间违建的处理工作。加快特区外“数字城管”工程建设,扩大网格化管理范围,实现“数字城管”全覆盖。建立城市事件快速处理的责任机制,强化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环卫工作,提高城市保洁水平,努力把深圳打造成为全国最干净的城市。

加快数字深圳建设,努力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积极推进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加快整合全市信息资源,健全公共信息资源服务体系。扎实推进电子政务,完善政府对外公共服务平台。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开发、应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加快开展下一代互联网试验网建设工作。

加强和完善人口管理,加快实施居住证管理办法。调整人口计划体系,实施分区域人口调控计划。加快人口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健全人口信息采集工作。完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人口综合管理架构,落实人口和出租屋分级分类管理制度。

(五)以加强水电油气保障为重点,努力完善城市能源资源保障体系

积极构建覆盖各区、互联互通、分片调蓄的稳定供水水源网络,健全城市水源安全保障体系。继续推进东江水源工程二期、北线引水工程、大鹏半岛水源工程等水源网络项目的规划建设,加快规划建设铁岗、公明、清林径、东江下矶角等“四大水缸”,积极开展对雨洪资源、地下水资源、海水资源、中水污水资源的科学利用,提高水资源供应的应急能力。实施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封闭管理,提高水源水质保障水平。加快特区外水务资源重组。

积极推动岭澳核电三期工程、抽水蓄能电站的前期工作,加紧东部电厂、前湾电厂等重点电厂项目及电网重点工程建设,彻底解决主电网供电“卡脖子”问题。完善电网处置大面积停电预案和“黑启动”机制,争取增加省网供电指标,确保电网安全稳定供电。强化电力需求预测,落实分级错峰用电、均衡用电、科学用电和节约用电。

开展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研究,积极探索建立多层次的成品油、气储备体系,完善成品油市场应急预警机制,加快第二个lng接收站、国家成品油深圳储备基地、天然气安全储备库等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规划建设。推进与中海油的战略合作,支持有实力、有资源的石油公司进入成品油零售终端市场。加强粮食等重要物资的储备和调控管理。

(六)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进一步激发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

进一步推进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深化事业单位改革,逐步明确事业单位的设立标准和分类定级标准,创新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和人事分配制度,探索法定机构的新型组织形式,逐步建立“以事定费、以费养事”的公共服务供养新模式。深化公用事业和公用设施投资与监管体制改革,完善多元化投资机制,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进一步加大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改革。深化改革的首要目标,是促进社会和谐,让每一位市民都能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利益受到保障,生活更有尊严。继续深化公共财政制度改革,把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向民生领域,更多地投向公益性事业,更多地投向困难群体。按照“保障基本、全面覆盖”的思路,调整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产品的供给结构,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构建更加完善的收入分配调节体系,稳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落实好最低工资保障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进一步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科学动态调整国有企业的战略布局,加大国有资本运作力度,做强做大一批产业集团。切实实现不同经济主体间的公平待遇和公平竞争,全面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启动民营企业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优化创业环境,加快培育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竞争力强的民营龙头企业。积极推进集体经济和股份合作公司规范发展。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特别要在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紧密相关的食品、药品等方面,强化市场日常监管,建立完善各项监管制度,形成长效机制。积极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大力完善“走出去”政策和服务体系。探索建设深圳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整合上下游企业,搭建中小企业海外发展平台。实施本土跨国公司培育工程,加强对企业境外投资的指导协调,重点支持一批优势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开拓重点市场、开发稀缺资源和获取先进技术,鼓励以集团军方式“走出去”。加强境外重点区域办展推介工作,积极发挥深圳驻外机构和国际友好城市的作用,逐步建立我市企业境外发展的全球经贸协作网络。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比例。完善进出口贸易预警机制,协助企业妥善处理国际贸易摩擦,维护深圳产业和经济安全。把引进外资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加强高端服务业、总部经济和重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引进工作,力争成为区域产业链上重要的制造研发基地、采购物流基地以及服务基地。

加强深港跨境基础设施合作,确保西部通道和福田口岸如期建成开通;深化深港在创新圈、人民币业务、高端服务业、高等教育、公务员及专门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加强深澳合作、大珠三角合作和泛珠三角合作,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和环渤海经济圈建设,探索与兄弟省市在能源、资源、科技、经贸等领域的合作,最大限度地拓展发展空间。创新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劳务合作,进一步做好对口帮扶工作。

(七)以提高行政执行力为核心,大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深入开展“行政绩效年”活动。加快建设“政府绩效评估系统”,今年要在16个政府职能部门及全市六区政府进行试点。凡政府重大工作、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投入在出台实施一段时间后,都要对落实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估。改进政府部门责任白皮书制度,扩大覆盖范围,把白皮书中规定的职能职责作为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除了政府及各部门自身要加强绩效评估外,还要适时引入人大、政协及第三方的绩效评估,将评估与政策调校、督查问责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科学决策、强力落实的“闭环效应”。要进一步落实“责任风暴”和“治庸计划”,在健全行政责任体系的基础上,实行更加严格的目标管理、更加严格的绩效评估,更加严格的督查督办、更加严格的责任追究,建设一个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的政府。

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精简高效的政府架构。依照市政府负责政策制定和宏观决策,区政府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街道负责具体执行和事务处理的总体思路,进一步理顺市、区、街道事权划分,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行政资源下移,管理重心下移,加快建立起分工明确,授权合理的无缝化纵向公共行政管理链条。借鉴先进管理模式,逐步理顺和界定不同部门间的职能分工,重点解决政府系统内部职能交叉、责任不清、事权分离和管理真空等突出问题。大力推进以部门主办责任制、联席会议制度、行政执法协调机制为重点的部门间协调沟通工作机制建设,有效解决跨层级、跨区域、跨分管领域和跨部门的问题,减少行政资源内耗。

着力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要把政府该管的事管好,把该办的办好,把不该管、不该办的事坚决放开,将政府工作重心转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支持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积极推进第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规范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实现审批的法定化和标准化,不断完善相对集中的行政审批机制。创新政府公共服务手段,加强行政服务大厅建设,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积极探索“网上审批”,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政府服务理念和方式创新,更好地为市民、企业和社会服务。

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公民社会是法治社会,政府与市民均有依法行事的责任,要充分发挥法律对社会生活的规范、调整和引导作用,以法律为准绳处理各种矛盾纠纷。改进政府立法工作,增强立法工作的前瞻性和计划性,完善公众参与立法的机制、程序和方法,提高立法质量。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民计民生方面的立法,夯实构建和谐深圳的法治基础。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自觉坚持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制度,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充分发挥市政协、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中的作用,认真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建议案。做好人大制定的法律法规的实施工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整合执法资源,加强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改进执法作风,切实提高执法水平。加快透明政府建设步伐,完善政府公共关系工作体制机制,健全政务公开制度、新闻发布制度和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快速反应机制,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大力加强政风建设。良好的政风是保持和提升城市竞争力最重要的软环境、软资源。风清则气正,政通则人和。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工作不是做给领导看,不是做给上级看。政府工作没有做好,首先是愧对人民群众,首先要对人民群众作出交代。心中有了人民群众,有了对人民群众负责的意识,工作就会积极主动,就会不等、不靠、不推、不拖,就会竭尽全力、鞠躬尽瘁。要继续发扬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大兴敢抓敢管、改革创新、调查研究、勤俭廉洁和团结协作之风。坚持求真务实,精简文山会海,确保今年政府全市性会议和部门工作会议以及市政府各种文件比去年减少15%.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推进公务员专业化改革,加强公务员学习培训,试行聘任公务员制度,完善雇员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公务员激励机制。完善财政资金管理,扩大财政资金绩效审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强化监督制约,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严肃查处违反行政纪律和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反对铺张浪费和奢靡之风,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八)认真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不断提高民生净福利水平。

一是新建社康中心120家,实现社区健康服务全覆盖,使市民小病不出社区,全年平均门诊人次费用和平均住院人次费用继续有所下降,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二是市区共同投入,全面完成特区外96所原村办小学设备设施的配置,全面启动校舍改扩建工程,显著改善特区外义务教育条件。

三是完成近期规划的336座小型垃圾转运站建设任务,实现全市建成区垃圾站的全覆盖,建立方便、快捷的垃圾收运系统。

四是完成两家豆制品厂主体工程建设,开工建设三家大型屠宰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率达到50%以上,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五是新增政策性住房用地60万平方米,开工、在建2.5万套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赁房,年内可用于出售和租赁的不少于6000套,实施特困家庭住房保障制度,发挥政策性住房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作用。

六是坚决打击企业恶意欠薪行为,加强对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督促检查,全面推广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协商制度,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2%以上。

七是建立少儿医疗保险制度,参保人数达到30万人,提高少年儿童医疗保障水平。

八是特区内建成区基本实现500米公交全覆盖,特区外建成区500米公交覆盖率达到60%,福田交通综合枢纽换乘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

九是正式启用“12345”政府公开电话系统,服务范围逐步覆盖政府公共服务的全部领域,为市民提供全方位、全天候、高效率的政府公开电话服务。

十是积极推进社区公园建设,完成100个社区公园建设,优化市民居住环境,努力打造“公园之城”。

今年政府的各项工作安排和十件民生实事,是政府对全体市民的郑重承诺,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确保百分之百完成,确保百分之百兑现,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各位代表,当前,深圳正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国际化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任重而道远。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统揽全局,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全市人民,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为把深圳打造成为经济繁荣发达、社会和谐进步、环境优美宜人、民生幸福安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先锋城市而努力奋斗!

附件名词解释

:是专利合作条约(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的简称,是国际专利制度的基石。该条约于1970年6月在华盛顿签订,1978年1月生效。截至目前,已有137个国家加入了该条约。我国于1994年1月1日加入pct,国家知识产权局作为受理局和国际初步审查单位,接受中国公民、居民和单位提出的国际申请。

2.效益深圳统计:是经广东省统计局批准实施的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其内容是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人的发展等4个方面,以20项指标及效益深圳综合指数,综合反映效益深圳的建设进程。

3.化学需氧量:是指利用化学氧化剂将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如有机物)氧化分解所消耗的氧量,是一种常用的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综合性指标,它反映了水体受到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

4.“非共识”技术创新项目资助计划:非共识性技术是指已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出初步成果,但尚未在科学界得到普遍认同的技术。为营造有利于民间创新的良好文化氛围,我市设立了非共识科技计划专项资金,针对这些独创性强的项目,提供不超过10万元的小额资助,促进民间创新活动的蓬勃开展。

5.“鹏城减废”行动:是指市政府采取政策激励、技术帮助和资金奖励的方式,引导企业使用清洁的原料、设备和生产工艺,提高管理水平,削减本单位污染物排放量的一项行动。

6.“四节一环保”住宅小区:是指达到国家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要求,并有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和规范化物业管理的居民住宅小区。

7.能效电厂:是一种虚拟的电厂,即通过改造原有用电设备实施的一揽子节电计划,减少电力需求侧的消耗需求,从而达到与扩建电力供应系统相同的目的。与常规电厂相比,能效电厂具有建设周期短、运行成本低、不占用土地资源、零污染等优势。

8.股权分置改革:是指针对上市公司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一部分股份暂不上市流通的股权分置现状,国家开始推进股权分置改革,由上市公司股东自主决定解决方案。方案的核心是对价支付,即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一定的对价,以获得其所持有的股票的流通权。

项目:是液化天然气项目的简称。广东lng项目是中国首个引进lng的试点项目,项目一期工程包括十四个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项目,lng接受站和输气干线项目(简称广东lng站线项目)是其中的核心项目。

10.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是为抓住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提高我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的能力,由国家商务部、信息产业部和科技部选择并认定的符合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总体规划、能够承接离岸外包业务的示范城市。目前认定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有:深圳、大连、西安、成都、上海、天津、北京、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等11个。

11.深港创新圈:是指深港两地政府与民间力量共同促成的,由两地城市创新系统、产业链以及创新资源互动、有机连接而形成的跨城市、高聚集、高密度的区域创新体系及产业聚集带。

12.廉租住房:是指政府在住房领域实施社会保障职能,向具有城镇户口、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住房困难家庭提供租金补贴或租金相对低廉的周转性住房。

13.食品安全“五大工程”:是指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豆制品加工基地建设工程、生猪定点屠宰与肉品流通体制改革工程、工业区食堂整顿与建设工程、食品流通现代工程。

14.食品安全“四大体系”:是指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检验检测体系、食品安全信用信息体系、法规规章体系。

15.居站分设:是指将社区工作站和居委会分开设立,各自履行不同职责的社区管理体制模式。居委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区工作站则是政府在社区的服务平台。

16.一站多居:是指一个社区工作站范围内设立多个居委会的管理模式。为整合社区资源,提高行政效率,社区工作站范围不宜过小;为保持居民聚居区区域相对独立完整和便于居民自治,居委会范围则不宜过大。

17.居企分开:是指居委会与原农村集体股份合作公司在机构、职能、人员、经费等方面实行分离。过去居委会与股份合作公司不分家的现象十分普遍,双方人员交叉,导致股份合作公司领导层权力过大、缺乏制约和监督,而政府政策、法令在基层难以得到有效贯彻执行。

18.政府绩效评估:是指通过建立科学、合理、刚性和便于操作的综合绩效评估体系,对市政府职能部门和区政府以及政府部署的重要专项工作的绩效进行全方位、多元化的综合评估,实现在线监察、分区预警、多维评估、主题挖掘、决策支持等五大功能,形成自动问责机制。

19.部门责任白皮书:是指政府部门采取白皮书形式,就本部门的法定职责和年度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及完成情况,向社会作出的说明和解释。推行部门责任白皮书制度是实行目标管理、强化部门责任制、提高行政执行力的重要举措。

:是一种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可以做到高速度、高亮度、高对比度地显示屏幕信息。

21.行政司法联动机制:是指相关行政部门及司法机关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发挥各自职能优势,通过规范案件移送处理程序,加强协调配合和执法监督,高效处理社会问题的工作制度。

22.国家铁路“两线两站”:“两线”是指杭福深(杭州、福州、深圳)铁路和武广深(武汉、广州、深圳)铁路。“两站”是指龙华新客运站和平湖集装箱中心站。

23.快速公交系统:是指由轨道交通、快速直达公交线路、快速大容量巴士系统(英文简称brt,即bus rapid transit)等共同构成的、相比普通公交具有快速优势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

24.环境保护“十百千万”行动:“十”,是实施河流治理碧水工程、排水管网正本清源工程等十大工程:“百”,就是围绕这十大工程,根据具体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政府每年推出上百项操作措施:“千”,就是累计投入超过一千个亿:“万”,就是培育一支万名环保义工队伍。

25.居住证管理办法:是市政府为保障非本市户籍居民的合法权益,完善居住服务,加强人口管理,提高城市综合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深圳市实际,拟在今年颁布实施的政府规章。

26.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是经中共深圳市委四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并获广东省统计局批准实施的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基本内容涵盖收入分配与公平、安全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公共服务水平、人的全面发展水平等5个方面,共21项指标,并综合计算深圳市民生净福利指数,以反映居民的生活福利状况。

27.集体协商:又称集体协议,指工会组织或职工代表代表全体职工与用人单位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协商方式签订的书面协议。

28.12345政府公开电话系统:是市政府处理行政机关职能范围内的非应急事务的公开电话服务平台,主要负责处理行政机关职能范围内的咨询、投诉、建议或意见、求助等来电,以解决政府公开电话难记难打的问题,为市民提供便民、利民服务。

弋阳县政府工作报告 深圳政府工作报告篇二

各位代表:

20xx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外部经济环境的严峻挑战和“7·9”特大暴雨洪灾的严重影响,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工作指导思想,全面实施全省“三大发展战略”和全市“一三五八”发展战略,深化“四个年”活动,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全市呈现经济稳中向好、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积极应对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出台工业、投资、消费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5.9亿元,增长1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0.5亿元,同口径增长14.7%。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05.6亿元,增长1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190户,净增113户。大力实施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支柱产业转型步伐加快,预计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770亿元,增长15%,我市获得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授牌。新增2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度达75%。服务业发展加快。实现增加值362.9亿元,增长9.9%,我市被列为省级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市。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粮食总产量188万吨,同口径增产1.8万吨;肉类总产量37.3万吨,同口径增长3%。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基地15个,面积超过29万亩。新增农民合作组织206个。

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7.4亿元,增长10.5%,137个重点项目全部完成年度投资目标。产业投资持续增加,完成工业投资404.9亿元,增长24.1%,天成不锈钢、博力迅电池等117个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完成服务业投资383.1亿元,凯旋国际上美广场等项目建成开业。制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措施,支持民间资本扩大投资领域,民间投资对投资增长贡献率达70.9%。金融运行平稳,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800亿元,比年初增加110.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999.7亿元,比年初增加137.6亿元。银政企合作不断深化,14家省级银行与我市企业签署了329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组建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成立全市首家农业政策性担保公司。

消费拉动明显增强。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和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工程,组织开展端午龙舟美食节、国际文化美食节等促销活动,城乡市场繁荣活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7.7亿元,增长14.6%。居民消费不断升级,餐饮业转型步伐加快,文化休闲、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逐步升温。旅游消费快速增长,新增国家3a级景区1处,成功举办全市第三届旅发大会和第二届全球网络旅游营运商大会,实现旅游总收入92.4亿元,增长35%。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户,建成省级质检中心1个,12项科技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新增专利实施项目256项,我市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与中科院成都分院签署院市科技合作协议。“双百”工程扎实推进,引进培育力度不断加大。品牌战略取得新进展,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四川省著名商标8件、四川省名牌产品24个。

二、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城乡环境持续改善

围绕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功能,全市城镇化率达45.9%,提高1.1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国道108线示范工程、旌江干线完工通车,中金快速通道中江段主体工程完工,天星干线、绵茂公路一期工程加快建设,配合做好成绵乐城际铁路、成兰铁路、成都二绕等工程建设。完成通乡公路72.1公里、通村公路90.1公里。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加大,完成重点水利项目投资9.8亿元,八角水库完成施工招标,华强沟水库前期工作有力推进,建成高标准农田12.9万亩,新增有效灌面9.9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2平方公里。投运国内首座110千伏移动变电站。

城乡建设力度加大。强化规划引领,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评估报告、新区核心区控制性详规、城市慢行交通等专项规划。中心城区建设步伐加快,实施54个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34.14亿元,站前广场、旌南大厦等25个项目竣工,南北汽车站投入运营,东一环路加快建设。创新新区开发建设体制机制,旌东新区起步区、亭江新区中央创新区建设全面启动,37个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县域城镇建设步伐加快,5个镇被纳入全省百镇试点行动。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新建182个新村聚居点和19个新农村综合体,建成一批“幸福美丽新村”示范点,广汉兴隆镇被命名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启动智慧城市建设。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强化节能减排,狠抓重点行业污染整治、清洁生产和淘汰落后产能,关停7户小煤矿,预计万元gdp能耗下降4%,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全面完成。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成效明显,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修复扎实推进,新增森林面积2.67万亩,完成营造林6.7万亩。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成效显著,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森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广汉、旌阳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罗江成功创建省级绿化模范县。

三、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创新体制机制,实施充分开放合作,发展活力和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编制完成统筹城乡规划和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一体化的梯次规划体系逐步建立。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基本完成,各项配套制度改革步伐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取得突破,城镇落户限制条件全面放开。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全面实现预算单位和资金支付全覆盖。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稳步推进。组建政府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市属国企改革稳妥推进。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创新投资促进服务方式,积极参与“民企入川”、“央企入川”、“港澳企业四川行”、第十二届世界华商大会和第十四届西博会等投资促进活动,成功引进工业云制造基地、九为蓝谷总部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到位内资638.3亿元、增长23.6%,到位外资2.03亿美元、增长4.9%。

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快。完成进出口总额33.9亿美元、增长9.7%,其中出口23.5亿美元、增长29%。口岸建设取得突破,海关、出入境商品检验检疫即将开关开检。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扩大,我市与韩国江陵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对台工作不断加强。

区域合作开启新篇。签订成德同城化框架协议,建立两地联席会议协调机制,全面启动规划、交通、产业等方面的合作,与成都、绵阳合作完成《成德绵区域合作总体规划》,在中江与成都共建成德工业园。对口支援若尔盖县、阿坝县工作深入推进,已开工40个援建项目,完工14个。推动在绵竹与阿坝州共建德阿产业园。对口支援芦山县灾后重建工作扎实开展。

四、全面推进社会建设,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01元,增长10.4%;农民人均纯收入10094元,增长12.7%。

“十大民生工程”全面完成。各级财政投入民生工程资金48.9亿元,增长11.4%。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明显,新增城镇就业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藏区“9+3”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100%。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实现城乡全覆盖,资助高中、中职学校家庭困难学生2.62万人,中职学校学生免学费2.89万人,资助普惠性幼儿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残疾儿童8532人。设立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扶持6.03万农村贫困人口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6210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360户。搬迁安置400户农户地质灾害防灾避险。解决9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险扩面提标,新增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5.64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3.18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6.86万人,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340元。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启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上调全市最低工资标准,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城乡低保标准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进一步提高。

公共文化覆盖城乡。免费开放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建成示范乡镇综合文化站24个。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和电影放映工程有序推进。培育具有时代特征的城市精神,确定“古蜀之源、重装之都”为德阳城市主标识。群众文化活动遍布城乡,举办德阳灯会、广汉保保节、绵竹年画节等民俗文化品牌活动。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第四届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德阳赛段比赛成功举行,新建全民健身苑16个、全民健身路10条。

教育卫生事业加快发展。新建、改建幼儿园46所,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92.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新进展,绵竹和广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省级验收,改造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262所。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建成2所国家级示范性高职学院,3所中职学校成为国家示范建设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广汉科技园建成省级大学科技园。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全面取消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提高。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绵竹、什邡实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持续保持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2.15‰。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联动防控体系不断健全,流动人口、特殊人群和虚拟社会管理取得明显成效,群众安全感稳步提高。社区建设扎实推进,完成220个城乡社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建成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基地。加强群众和信访工作,及时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强化危化品等重点行业治理,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强化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积极参与“4·20”芦山地震抢险救援,成功抗击“7·9”洪灾。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继续加强。

统计调查、档案、民族宗教、住房公积金、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人防、保密、地方志、气象、红十字会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政府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会和市政协的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7件,政协委员提案234件。扎实开展法治政府创建工作和“行政执法规范年”活动,建成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平台。第九届村(居)委会换届工作有序推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调整164项行政审批项目。创新服务方式,推行“一窗式”投资项目全程代办服务和企业零成本注册等新举措,开通“12345”为民服务热线,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严格落实“八项规定”,狠刹公款消费等不正之风,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廉政风险监管,严厉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廉政建设得到加强。深化“作风转变年”工作,深入开展“走基层、建台账、惠民生”活动,加大效能投诉处理力度,行政作风进一步改进。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凝聚着全市人民的智慧和汗水,饱含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全市人民,向驻地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德阳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受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和自身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影响,经济增速有所回落,地区生产总值等指标未实现预期目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较重,服务业比重偏低,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作用不强;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较重;群众利益诉求日趋多样,社会稳定压力依然较重;个别部门和少数公职人员作风不实、服务意识不强,政府公共服务和依法治理能力还需提升。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高度重视并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20xx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贯彻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完成“”规划任务的关键之年。当前,我们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面临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严峻挑战,更面临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机遇。我们要认清形势,增强忧患意识,抢抓发展机遇,以更大的决心和更大的力度推动德阳改革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xx届三中全会、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用改革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工作指导思想,深入实施全省“三大发展战略”和全市“一三五八”发展战略,深化“四个年”活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统筹“五位一体”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打造质量型增长、内涵式发展新格局,为在全省率先实现次级突破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0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6‰以内;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一、加快转型升级,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转型升级事关德阳未来。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努力提升德阳产业核心竞争力。

再造工业竞争新优势。坚持改造传统产业与培育新兴产业并重,产业外延增长与内涵发展并重,培育优质增量与优化存量并重,全力推动产业升级。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大力促进传统装备制造业升级换代,着力构建现代装备制造体系。通过行业准入标准、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倒逼机制,促进企业转型发展,推动化工精细化、清洁化。引导食品行业适应消费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5+2”工程,力争在通用航空、储能电池、节能环保等领域形成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和技术领先优势。狠抓工业项目,完成工业投资430亿元。提升园区承载力,注重节约集约用地和引进项目质量。强力推进广汉建设国家级高新区。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积极探索云制造模式,鼓励企业采用物联网、3d打印等现代技术手段,提高产品设计开发能力。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对服务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引领,扎实开展省级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信息、创意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企业分离发展现代服务业。结合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社区服务、养老服务、健康医疗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城市商圈、特色商业街发展,抓好黄许物流园等现代物流园区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消费金融、信息消费、通用航空服务等新型业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精心打造六大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搞好旅游产品开发和营销,提升德阳旅游吸引力。

优化发展现代农业。稳定发展农业生产,抓好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基地和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建设,创建一批现代农业万亩亿元示范区、“千斤粮万元钱”基地和畜禽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小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建设一批高端农业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粮经复合”、“种养复合”、“林经复合”和“旅经复合”,促进传统农业向质量效益型、生态观光型农业转变。扶优扶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农民合作组织规范建设,培育家庭农场、农民职业经理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入实施农民收入促进计划,推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二、狠抓项目建设,保持投资较快增长

稳增长关键是稳投资,要以项目为支撑加大投资力度,调整优化投资结构,进一步增强投资的拉动作用。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强力推进总投资1512亿元的142个省市重点项目,确保完成年度投资256亿元。加快绵茂公路、天星快速干线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实现广青公路三期、中金快速干线通车,开工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德阳段,配合做好成都二绕高速公路等工程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抓好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开工华强沟水库,力争开工石泉水库,加快推进三渔水库、姜家桥水库前期工作。搞好“7·9”洪灾损毁道路、桥梁等工程修复重建。狠抓产业项目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和量产增效。继续抓好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项目管理。主动对接国家公共投资重点方向和产业政策导向,围绕节能环保、棚户区改造、信息消费、城市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加强项目对接,谋划和储备一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确保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完善责任落实、目标倒逼、市场运作等项目推进机制,破解用地、能源、征地拆迁等制约瓶颈,强化以政务服务中心为平台的投资项目全程代办服务,促进投资项目加快建设。

创新投融资机制。坚决破除各种隐性壁垒,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公用事业和民生领域。认真落实银政战略合作协议,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稳步扩大社会融资总量。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综合运用地方政府债券和bt、bot、tot等融资方式,支持新型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利用债券市场直接融资,推进中小企业“区域集优”直接债务融资。加强企业上市培育,支持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加快推进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改革与发展。支持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融资性担保公司、融资租赁、风险投资、金融仓储等业务发展。强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依法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三、坚持城乡统筹,促进新型城镇化加速提质

抓住新型城镇化发展机遇,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加快实施“1+5+x”城镇体系发展规划,大力推进组团城市群建设,力争城镇化率提高1.6个百分点。科学定位县域城市职能,推动县域之间资源整合和分工协作,强化市级在重大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布局等方面的统筹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县域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建设一批5万人口以上的区域中心镇,积极引导产业、人口、资源和公共服务集聚。坚持“五位一体”整体推进,高标准建设一批产村一体、功能完善的幸福美丽新村。

全面提升中心城市功能。统筹抓好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营造高品质的城市生活空间。打好中心城市升级攻坚战,结合城市总体规划、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加快实施中心城区更新改造、旧城危房和棚户区改造,促进城市落后工业区、落后商业区、城中村向产城新区和现代化新社区转型。加大道路、电力、防洪排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现东一环路建成通车。科学开展城市新区建设,做好新区各种业态的详规和设计。抓好起步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开工漓江路景观中轴线、漓江路大桥等项目,加快牡丹江路、秀山街等续建项目,完成绵远河生态整治等项目建设。强化起步区产业支撑,抓紧布局重大产业项目,努力建成引领区域产业升级的创新核心。加快打造光网城市、无线城市和智慧城市。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推行网格化城管模式,完善数字化城管系统。深入开展市容市貌整治,深化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治理,强化车辆乱停乱放、户外广告乱象、占道经营等突出问题整治。抓好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垃圾分类试点和清洁直运,推进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置。抓住城市文化底蕴、人文特质,布局特色风貌,彰显城市个性,打造一批精品绿地和特色景观。巩固“五城联创”成果,争创国家卫生、文明、环保模范和森林城市,实现城市环境、形象、内涵和品质的全面提升。

四、深化改革创新,增创科学发展体制机制新优势

全面深化改革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要坚持问题导向,勇于破解难题,努力释放以改革促发展的强大动力。

创新驱动增强发展活力。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大力实施“六大科技工程”,加大创新投入,培育创新主体,全方位优化创新环境。鼓励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深化与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战略合作,促进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双提升。围绕产业需求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推动重型燃气轮机、石墨烯、电动汽车、大功率铝空电池、磷酸铁锂材料等关键技术尽快实现产业化。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中心、产业联盟等创新载体建设。深入实施专利、标准、品牌战略,鼓励企业经营模式创新和品牌营销,着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延伸。坚持高水平培养和高质量引进并举,集聚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深化改革注入发展动力。认真落实中央和省的改革部署,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支持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稳妥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改革。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改进预算管理制度,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提高财政运行绩效,建立健全政府债务风险防控机制。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农村产权股份量化工作,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有序推进社会事业、社会治理、生态文明等领域的改革。

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配套政策,让所有企业享有平等权力、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实施民营企业培育成长行动,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发展前景广阔的大企业大集团。大力扶持中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融资、要素保障等方面的困难。支持民营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技术创新、品牌培育等方式转型升级。加强行业自律,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充分发挥作用。

五、加快成德同城,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推进成德全方位合作。全面落实成德同城化发展框架协议,努力促进两市经济社会更加紧密融合。抓好规划对接,共同编制《成德同城化空间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建立近、中、远期重点合作项目库,启动一批重点合作项目和标志性工程。开展产业协作,加快成德合作工业园建设。全面推动旅游共享、环保联动、金融合作,积极开展教育、就业、文化等社会公共事业领域的合作。加快高效便捷的战略通道建设,谋划和布局对接成都的轨道通道。

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围绕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领域招大引强,确保到位内资650亿元,利用外资2.05亿美元。主动对接世界500强和国内优势企业,全力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的重大项目,加大产业链薄弱环节以及龙头企业、关键配套企业的招引力度,积极吸引优势企业和机构在德阳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和结算中心。强化签约项目跟踪落实,提供最优质的环境和最高效的服务,促进项目尽快落地。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外资、外贸、外经提质发展,完成进出口总额35亿美元。加大出口企业培育力度,创新加工贸易模式,大力发展服务贸易,逐步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加快“走出去”步伐,支持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到境外开展投资合作,建立营销网络和生产基地。抓好海关、出入境商品检验检疫局开关开检和综合保税区申报筹建工作。充分发挥外事、侨务、对台在扩大开放中的积极作用。

深化对口援建和区域合作。着力民生援建、产业援建和智力援建,抓好对口援建芦山县、阿坝县和若尔盖县工作,强化与受援县在特色农产品、畜牧业、旅游业等方面的合作。高标准建设德阿产业园,支持罗江与绵阳涪城区开展工业园区合作。继续深化与北京、江苏援建省市的合作,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的合作,扩大与港澳台地区投资和经贸合作,拓展与友好城市的交流合作,全面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六、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德阳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实现更长远、更持续、更高质量的发展。

强化环境整治。狠抓大气环境综合治理,加大餐饮业油烟、建筑工地扬尘、工业废气、秸秆焚烧等污染治理力度,实施pm2.5监测和公布。加强河流治理,积极开展沱江流域德阳段污染综合防治,抓好旌湖水环境整治,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强化污染源综合防治,全面开展机动车环保标志核发工作,加大对重点污染行业及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力度,推动实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作。

保护自然生态。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深入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林业产业“2112”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建设,巩固生态植被恢复成果。开展河道生态建设,加强沱江上游源头生态环境保护。搞好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和水土保持工作。深化生态细胞创建工作,推进生态市建设。

促进节能减排。强化企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进公共建筑、工业、道路照明等重点领域合同能源管理,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狠抓污染减排,严格总量控制,扎实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有偿使用工作。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强化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应用,加强循环经济技术研发推广,提高土地、水、电、矿产等资源利用效益。抓好国家节能减排财政综合评审示范市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试点市申报工作,深化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建设。

七、加强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

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全面提升就业社保水平。狠抓就业促进,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努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群众、退役军人、被征地农民和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确保城镇新增就业3.4万人。统筹推进城乡社保体系建设,持续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推进社会保障由制度全覆盖向人员全覆盖转变。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和残疾人事业。加强农村危房改造,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8648套。抓好扶贫和移民后扶工作,扶持4.62万农村贫困人口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发展能力。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感恩奋进精神,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气,提高城市公共文明指数。加快推进重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高水平建设一批公共文化设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文化精品创作,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竞争力、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大力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推动演艺娱乐业、动漫游戏业、现代传媒业加快发展,提升三星堆文化、三国文化、德孝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品牌。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强化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提供更好的教育卫生服务。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提升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大力推进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支持四川工业管理职业学院专升本,力争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一期工程建成招生。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城乡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深化基层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抓好公立医院改革,整合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支持社会办医,发展中医药事业。搞好重大疾病和地方病防控。稳妥推进生育新政,保持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创新社会治理。深入推进“平安中国”示范区建设,大力实施主动警务战略,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创新社会矛盾预防化解,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培育发展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等社会组织。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加强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安全整治,积极开展安全社区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食品药品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监管,坚决打击假冒伪劣。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应急管理水平。抓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关注留守妇女、儿童身心健康。做好国防教育、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拥军优属工作。

八、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围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强化政府服务,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转变政府职能。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全面梳理政府管理和介入的事务,放开应该由企业和社会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事项。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公共服务范围。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推进依法行政。主动接受市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积极推行开放式决策,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强化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强对行政执法的层级监督。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搞好电子政务建设,强化行政效能监察,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创建活动,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工作。

强化政府服务。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做好减少和下放审批事项的对接工作,不断深化“两集中、两到位”,积极探索网上联审、容缺预审等方式创新,推行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搭建集中、公开、规范的中介服务平台,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完善目标绩效管理、闭环管理、督查督办机制,大力推行台账工作法。狠刹遇事推诿、办事拖拉等不良风气,严肃问责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

加强廉政建设。健全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完善教育、预防、监督和惩治制度,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强化在财政资金使用、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的监管,严肃惩处权力寻租、权钱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机制。严格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加强财政监督和审计监督。

各位代表,时代足音铿锵有力,全面小康催人奋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为争当四川科学发展排头兵,加快建设中国西部经济文化强市,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3页,当前第2123

弋阳县政府工作报告 深圳政府工作报告篇三

国务院 温家宝 ?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xx 年工作回顾 ?

20xx 年,是我国实施 xx 规划并实现良好开局的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 20.94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10.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 1.5%。经济增长连续四年达到或略高于 10%,没有出现明显通货膨胀。

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国财政收入 3.93 万亿元,比上年增加 7694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 31%,增加 4442 亿元。

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进展。进出口贸易总额 1.76 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23.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695 亿美元。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果,教育事业继续发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加强,文化、体育事业进一步繁荣。

人民生活有较大改善。城镇新增就业 1184 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759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3587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 10.4%和 7.4%。

这些成就,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我们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又迈出坚实的一步。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是:

(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针对经济运行中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突出问题,中央及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加强土地调控,从紧控制新增建设用地,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加强货币信贷管理,两次上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三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加强财政、税收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加强新上项目市场准入审核和监督检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监管,着力调整住房供给结构。宏观调控措施逐步见效,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银行信贷投放增速放缓,防止了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避免了经济大起大落。

(二)加大三农工作力度。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 3397 亿元,比上年增加 422亿元。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终结了延续 2600 多年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继续增加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实施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政策,继续对重点地区的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增加对财政困难县乡和产粮大县的转移支付。在自然灾害较重的情况下,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加。全年粮食产量达到 49746 万吨,实现了连续三年增产。农村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又有 2897 万农村人口解决了安全饮水问题,新增 450 万农村沼气用户,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改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进展,农村贫困人口减少 217 万人。制定并实施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政策措施,从解决工资偏低和拖欠、依法规范劳动管理、加强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三)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制定了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措施,推进关键领域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制造。开展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新型船舶等设备自主化工作,启动高档数控机床和重要基础制造装备等重大专项。制定并实施钢铁、煤炭、水泥等 11 个行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部分产能过剩行业投资增幅明显回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大幅下降,煤炭、电解铝分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1.1 亿吨和 120 万吨。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工程建成投产或开工建设。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三峡左岸电站机组全部建成发电,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开工建设。这些对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将发挥重要作用。

更加重视节能环保工作。完善节能降耗、污染减排政策,普遍建立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积极推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工程的节能工作,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加强三峡库区、松花江、南水北调水源及沿线、渤海等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燃煤电厂脱硫、城市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等环保重点工程。连续四年在全国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扎实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取得阶段性成果。地质勘查工作得到加强。

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西部大开发扎实推进,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顺利展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政策开始实施,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取得新成绩。

(四)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全面部署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进行。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和国有资产监管取得新进展。邮政体制实现政企分开,电力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迈出新的重要步伐,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在境内外成功上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证券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得到加强;保险业改革深入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财政税收制度继续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顺利进行。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工作深入开展。

调整对外贸易结构。完善出口退税、关税和加工贸易政策,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积极增加进口。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扩大银行、分销、电信等服务业对外开放。深化和扩大与各国的经贸往来。支持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全面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完善涉外经济体制和法规政策。

(五)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增加社会事业的投入。全年中央财政用于科技、教育、卫生和文化事业的支出分别为 774亿元、536 亿元、138 亿元和 123 亿元,比上年增长 29.2%、39.4%、65.4%和 23.9%。

推进科技创新。历时两年研究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并制定了相关专项规划和配套政策措施。大型油气田和煤层气开发、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大型飞机设计与制造、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 16个重大专项陆续启动。高性能计算机、超级优质杂交水稻、第三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等一些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1840 亿元,全部免除了西部地区和部分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 5200 万名学生的学杂费,为 3730 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 780 万名寄宿学生补助了生活费。410个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攻坚县已有 317 个县实现目标,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由20xx 年的 77%提高到 96%。中央财政连续三年累计投入 90 亿元,用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7651 所学校受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已投入 80 亿元,覆盖中西部地区80%以上的农村中小学,1 亿多中小学生得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扩大到 741 万人,在校学生总数1809 万人。高等教育在学人数 2500 万人,毛入学率提高到22%。

加强医疗卫生工作。覆盖城乡、功能比较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已经基本建成。启动了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央财政安排 27 亿元国债资金用于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扩大到 1451 个县(市、区),占全国总数的 50.7%,有 4.1 亿农民参加;中央财政支出 42.7 亿元,地方财政也相应增加支出,较大幅度提高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标准。以社区为基础的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有所加强。中央财政安排 51 亿元,用于支持地方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取得明显进展。

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文化基础设施尤其是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由行政村向自然村延伸,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对外文化交流更加活跃。全民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加强。

(六)努力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中央财政安排就业再就业资金 234 亿元。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开展对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帮扶,505 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0xx 年我们提出用三年时间基本解决建设领域历史上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问题,这项工作基本完成,各地已偿还拖欠工程款 1834 亿元,占历史拖欠的 98.6%,其中清付农民工工资 330 亿元。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东北三省试点的基础上,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做实个人账户试点范围又扩大了 8 个省份。经过多年努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基本完成。提高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不断增加,社保基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得到加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基本建立,慈善事业不断发展。中央财政用于城市低保的补助资金 136 亿元,比上年增加 24 亿元,各地不同程度提高了城市低保补助水平。已有 25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133个县(市、区)初步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509 万农民享受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了农村五保从农民集体互助共济向财政供养为主的转变。加强了孤儿救助和流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大幅度提高各类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全年中央财政抚恤事业费支出112亿元,比上年增长47%。完善大中型水库征地补偿和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扶持对象达2288 万人,这个长期遗留的问题正在逐步解决。

去年,我国部分地区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超强台风和特大干旱等严重自然灾害。我们及时部署加强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全年中央财政下拨抗灾救灾资金 112 亿元,提高了部分救灾补助标准,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得到妥善安置。

(七)继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政府立法工作进一步加强。国务院向全国人大会提请审议企业所得税法草案、反垄断法草案、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和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等 7 件法律议案,颁布了艾滋病防治条例、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等 29 个行政法规。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监察、审计监督工作力度加大。司法行政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信访工作得到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平安创建活动广泛开展。集中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取得明显成效。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严肃查处了一批涉及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大案要案,依法惩处了一批腐败分子。

民族、宗教、港澳、对台和侨务工作进一步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外交工作成绩显著。

总结我们的实践经验,归结起来就是,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才能最终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政府工作还有一些缺点和不足。

一是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合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状况没有改变,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依然偏大,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引发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的因素仍然存在。外贸顺差较大,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加剧。

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突出表现在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xx 规划提出了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目标,并作为约束性指标。这对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强节能环保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20xx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前三年分别上升 4.9%、5.5%、0.2%,转为下降 1.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幅减缓,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由上年分别增长 5.6%和 13.1%,减为增长 1.2%和 1.8%。但是,全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2%的目标。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重工业特别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仍然偏快,不少应该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还没有退出市场,一些地方和企业没有严格执行节能环保法规和标准,有关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需要一个过程。xx 规划提出这两个约束性指标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不能改变,必须坚定不移地去实现,国务院以后每年都要向全国人大报告节能减排的进展情况,并在 xx 期末报告五年这两个指标的总体完成情况。

三是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解决得不够好。食品药品安全、医疗服务、教育收费、居民住房、收入分配、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方面还存在群众不满意的问题,土地征收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环境保护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仍未能根本解决。不少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

四是政府自身建设存在一些问题。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政企不分依然存在,有些部门职责不清,办事效率低;公务消费不规范,奢侈浪费,行政成本高;一些地方、部门和少数工作人员还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脱离群众,失职渎职,甚至滥用权力,贪污腐败。存在这些问题,根本在于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位。

我们必须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决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二、20xx 年工作总体部署 ?

今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我们要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恪尽职守,积极进取,毫不懈怠,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向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

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真贯彻党的 xx 大以来各项方针政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为党的 xx 大召开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8%左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不低于 9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6%以内;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在 3%以内;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得到改善。

这里要着重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目标,是一个预期性、指导性指标,是提出财政预算、就业、物价等宏观经济指标的重要依据。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市场变化等影响,最终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与预期目标可能会有一定差距。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8%左右的目标,综合考虑了需要和可能等多种因素,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各方面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工作重点放到优化结构、提高效益、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上来,防止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增长速度,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必须把握好以下政策原则:一是稳定、完善和落实政策。稳定,就是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完善,就是根据经济运行新情况及时完善政策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落实,就是认真落实中央的各项政策措施,增强执行力,真正把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二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重点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规模,在优化结构中促进经济总量平衡。坚持有保有压,不搞一刀切。更多地运用经济杠杆、法律手段引导和规范经济行为。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充分发挥两个积极性。三是大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把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集约用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五是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进各项工作。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加快构筑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体制保障。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三、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通观全局,今年经济发展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

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一是适当减少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规模。今年中央财政赤字拟安排 2450 亿元,比去年预算赤字减少 500 亿元;拟安排长期建设国债 500 亿元,比去年减少100亿元;拟安排中央预算内经常性建设投资804亿元,比去年预算增加 250 亿元;中央政府建设投资总规模为 1304 亿元。二是政府预算支出和政府投资要优化结构、突出重点。政府投资使用要确保三个高于,即:用于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入高于上年,用于基础教育和公共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高于上年,用于西部大开发的投入高于上年。同时,加大对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的支持。三是合理安排中央财政超收收入。近几年,由于实际经济增长高于预期目标,加上一些政策性增收因素,中央财政超收较多。从 20xx 年到 20xx 年年均超收 2040 亿元,其中去年超收 2573亿元。超收收入主要用于解决出口退税和退耕还林等历史欠账,依法增加对地方税收返还和一般转移支付,增加教育、科技等法定支出,增加社会保障基金、企业政策性破产、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支出。今年拟从去年超收收入中安排 500亿元设立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这样做,有利于更加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有利于保持中央预算的稳定性和财政政策的连续性。这个基金的使用纳入预算管理,接受全国人大监督。要加强财政管理,狠抓增收节支,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大力推进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

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总量,有效缓解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引导银行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的信贷支持;继续控制中长期贷款,严格限制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落后企业贷款。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强和改进外汇管理,积极探索和拓展国家外汇储备合理使用的渠道和方式。从多方面采取措施,逐步改善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

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坚持扩大内需方针,重点扩大消费需求。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既可以缓解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又可以有效增加消费需求。要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合理调整和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落实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加强企业工资分配调控和指导,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机制。今年各地要对最低工资制度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执行情况,普遍进行一次检查。继续落实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及调整相关人员待遇的政策措施。特别要扩大农村消费需求,认真落实促进农民增收减负的政策措施,加强农村商贸流通和市场体系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和条件。完善消费政策,积极培育旅游、文化、休闲、健身等消费热点,扩大居民消费。

保持固定资产投资适度增长,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继续严把土地、信贷闸门,根据不同行业情况,适当提高并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用地、环保、节能、技术、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严格控制新上项目,特别要控制城市建设规模。加强关系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大型水利、能源基地、铁路干线、国道主干线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向农业农村、社会事业、自主创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中西部地区。要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完善重大投资项目决策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房地产业对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群众住房条件有着重大作用,必须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和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出发,合理规划、科学建设、适度消费,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形成具有中国特点的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二是房地产业应重点发展面向广大群众的普通商品住房。政府要特别关心和帮助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加大财税等政策支持,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房制度。三是正确运用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两个手段,保持房地产投资合理规模,优化商品房供应结构,加强房价监管和调控,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四是深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依法惩治房地产开发、交易、中介等环节的违法违规行为。地方各级政府要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监管切实负起责任。

(二)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事业全局的重大问题。今年的三农工作,要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要保护好基本农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粮食品种结构,着力提高粮食单产。加强对粮食生产、消费、库存及进出口的监测和调控,建立和完善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维护粮食市场稳定。二是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设施建设,改善农业技术装备,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加强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三是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水利、道路、电网、通信、安全饮水、沼气等设施建设。集中力量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国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改造。加快安全饮水设施建设,今年再解决 3200 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四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努力增加种养业、林业收入,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认真落实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进一步减少农村贫困人口。五是着力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技术水平和转移就业能力,培养造就新型农民。

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要靠政策、靠投入、靠科技、靠改革。一要巩固、完善和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增加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进一步加大对财政困难县乡和产粮大县的支持力度。二要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力度。切实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今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资金 3917 亿元,比去年增加 520 亿元。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三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支持农业科技项目,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鼓励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四要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同时,推进征地制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继续清理和化解乡村债务。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把重点放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上。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反对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

(三)大力抓好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和节约集约用地 ?

今年要把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和节约集约用地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在节能环保方面,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完善并严格执行能耗和环保标准。新上项目必须进行能源消耗审核和环境影响评价,不符合节能环保标准的不准开工建设,现有企业经整改仍达不到标准的必须依法停产关闭。二是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xx 期间,关停 5000 万千瓦小火电机组,今年要关停 1000 万千瓦;五年淘汰落后炼铁产能 1 亿吨、落后炼钢产能 5500 万吨,今年力争分别淘汰 3000 万吨和 3500 万吨。加大淘汰水泥、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等行业落后产能的力度。三是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企业。加强钢铁、有色金属、煤炭、化工、建材、建筑等重点行业,以及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全面实施低效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等重点节能工程。坚持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四是健全节能环保政策体系。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价格、财税、信贷等经济手段,促进节能环保工作。深化重要资源性产品价格和排污收费改革,完善资源税制度,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快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五是加快节能环保技术进步。积极推进以节能减排为主要目标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采用有利于节能环保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六是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增加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和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建设。继续搞好三河三湖(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渤海、松花江、三峡库区及上游、南水北调水源及沿线等重点流域和区域污染治理。禁止污染企业和城市污染物向农村扩散,控制农村面源污染。七是强化执法监督管理。建立更加有效的节能环保监督管理体系,坚决依法惩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八是认真落实节能环保目标责任制。抓紧建立和完善科学、完整、统一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实行严格的问责制。

节约集约用地,不仅关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 18 亿亩这条红线。坚决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一要认真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坚决控制建设占地规模,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禁止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认真落实新修订的禁止类和限制类项目用地的规定,特别要禁止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高尔夫球场、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新建培训中心等项目用地。二要抓紧完善和严格执行节约集约用地标准,包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都要控制增量,盘活存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程度。三要切实控制工业用地,坚决执行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四要落实建设用地税费政策,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切实执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全额纳入地方预算的规定。五要严格土地管理责任制。落实土地督察制度。对各类土地违法违规案件都要严肃查处。

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每个企业、村庄、单位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四)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自主创新 ?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优化产业结构。重点是大力发展服务业,提升工业层次和水平,继续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要从改革体制、加大投入、完善政策等方面,鼓励和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尤其要发展物流、金融、信息、咨询、旅游、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我国工业总体规模已经不小,但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不高,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是一项紧迫的任务。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振兴装备制造业,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有序发展替代能源,广泛应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产能过剩行业调整。在优化产业结构中,注重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加强产业规划和政策的引导。

要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努力攻克一批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核心关键技术,依托重点工程推进重大装备自主化建设,力争在重点优势领域取得突破。加强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落实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和政府采购制度。积极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抓紧制定并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继续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五)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

坚持统筹兼顾、合理规划、发挥优势、落实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认真落实西部大开发 xx 规划,重点是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发展科技教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抓紧制定后续政策,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积极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重点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搞好重要行业、企业的重组改造,推动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和采煤沉陷区治理。加快棚户区改造。中部地区,重点是继续加强粮食主产区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建设,加强能源、重要原材料基地、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支持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东部地区,重点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上走在前面。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开发开放。

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鼓励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对口援助,促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积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做好库区发展和库区移民工作。

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是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今年要认真贯彻党的 xx 届六中全会精神,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迈出重要步伐。

(一)加快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 ?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总体布局是,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今年,要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这将使农村 1.5 亿中小学生的家庭普遍减轻经济负担;继续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要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今年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235 亿元,比去年增加 395 亿元。xx 时期中央财政将投入100 亿元,实施农村初中学校改造计划,地方政府也要相应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同时,继续解决好城市困难家庭和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今年还要确保全面完成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这个目标。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高等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教育教学改革,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加强高水平学科和大学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努力造就大批杰出人才。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发挥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

为了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我们将采取两项重大措施:一是从今年新学年开始,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为此中央财政支出将由上年 18 亿元增加到 95 亿元,明年将安排200 亿元,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增加支出;同时,进一步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使困难家庭的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这是继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之后,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件大事。二是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建立相应的制度。这个具有示范性的举措,就是要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就是要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

继续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推进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一批自主创新的领军人物和中青年高级专家。加快人事制度改革,促进人才合理流动。鼓励出国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为国服务,进一步做好吸引、聘用境外高级专门人才工作。要在全社会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气。

加快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着眼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今年重点抓好四件事:一是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 80%以上的县(市、区),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搞得更快一些。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 101 亿元,比去年增加 58 亿元。落实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服务网络,每个乡镇由政府办好一所卫生院,采取多种形式支持每个行政村设立一个卫生室,建设农村药品供应网和监督网,加强农村卫生队伍建设,努力让广大农民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二是加快建设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城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重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落实经费保障措施,方便群众防病治病。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给予适当支持。三是启动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政府对困难群众给予必要的资助。四是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今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将甲肝、流脑等 15 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在免费救治艾滋病、血吸虫病等传染病患者的基础上,扩大免费救治病种。为此,中央财政增加支出 28 亿元。这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增强国民身体素质,具有重大意义。加强职业病、地方病防治。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充分发挥祖国传统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推进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国务院已经组织力量抓紧制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努力解决好广大群众关心的看病就医问题。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继续落实现行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质量,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全面实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等制度。扩大农村少生快富工程实施范围。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

发展老龄事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妇女儿童和青少年事业,依法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为他们平等参与经济社会生活创造良好环境。

在全社会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尤其要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进一步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突出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继续建设一批国家重大文化工程。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搞好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档案保护。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坚持开展扫黄打非。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加强城乡基层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抓紧做好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筹办工作,做好上海世博会筹备工作,办好上海世界特殊奥运会。

(二)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

坚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积极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重点做好下岗失业和关闭破产企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积极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推进退役军人安置改革。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社会保障支出 20xx 亿元,比去年增加 247 亿元。继续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做实个人账户扩大试点工作。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加快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工作。抓紧研究制定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办法。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特别要做好外资、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和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工作。多渠道筹集和积累社会保障基金。完善社会保险费征管方式,提高基金征缴率。强化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等社会公共基金的监督管理,严禁侵占挪用。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是加强三农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的又一重大举措。各地要根据实际,合理确定低保对象范围和标准,中央财政对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在全国城乡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继续落实好优抚政策,妥善解决优抚对象的实际困难。切实抓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支持慈善事业发展。要让城乡百姓特别是困难群众都能够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

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完善安全生产体制,切实落实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要继续打好煤矿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切实搞好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学校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防范。要依法加强监管,严肃查处安全生产事故。

坚持标本兼治,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市场管理制度,强化市场监管。依法打击制假售假、虚假广告、商业欺诈、传销和变相传销、偷逃骗税、走私贩私等违法活动。大力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全面整顿药品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和用药安全。

(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

发展民主,健全法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完善人民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加强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各级政府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决策责任制度,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政府立法工作,重点是发展社会事业、健全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管理、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立法。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进一步加强行政监督。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都要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法办事。要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会的监督,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支持监察、审计部门依法独立履行监督职责。通过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用于为人民谋利益。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做好行政复议、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继续推进司法行政体制改革,维护司法公正。

做好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全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认真落实宗教事务条例。全面贯彻党的侨务政策,发挥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在促进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中的独特作用。

(五)维护社会安定和谐 ?

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正确处理新时期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安定和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认真落实涉及群众利益的各项政策,依照法律和政策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坚决纠正土地征收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环境保护中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加强社区建设,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加强信访工作,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大力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和治安混乱地区。依法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五、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

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一要按照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原则,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推进企业调整重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二要推进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投资风险控制机制和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三要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规范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今年将进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试点。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四要抓紧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继续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企业和资源枯竭矿山实施关闭破产,积极稳妥推进企业政策性破产工作。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

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深化电力、邮政、电信、铁路等行业改革,稳步推进供水、供气、供热等市政公用事业改革。

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年睢县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年渠县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年淇县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年郏县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弋阳县政府工作报告 深圳政府工作报告篇四

市政府|工作报告(4)

各位代表: 

一、200*年工作回顾 

二、2004年工作安排 

围绕上述要求和目标,我们将认真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提高农业产出效益。 

(二)不断增强经济综合竞争力。 

(三)继续加快经济国际化步伐。 

(四)全力推进富民工程。 

全方位拓宽富民渠道,不断提高富民实效。 

(五)着力提升城市化水平。 

(六)积极改善生态环境。 

(七)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以提高市民素质为重点,努力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八)进一步强化政府自身建设。 

弋阳县政府工作报告 深圳政府工作报告篇五

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团结进取,狠抓落实,全面完成2003年各项预期目标

2003年,全省各族人民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委的部署和要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完成了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巩固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境安宁的大好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了良好开局。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遇到了突如其来的非典影响和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等多种困难。特别是在非典疫情突发期间,我们坚持一手抓非典防治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不动摇,先后采取19项重大措施,全省没有出现非典病例,取得了防治非典和经济建设的双胜利。

(一)国民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全省生产总值完成2458.8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0%,第二产业增长10.4%,第三产业增长8.6%。

农村经济加速发展。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190万亩,建立了一批特色农业、商品林和农产品加工基地。畜牧产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乡镇企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499亿元,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粮食获得好收成,增长3.2%,是全国少数几个增产省区之一。

工业保持较快增长。作出了加快发展10大产业、培育30户大企业和大集团、建设30个重点工业园区的部署。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866亿元,增长9.6%。工业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继续在全国保持领先。烟草产业利税达到381亿元,提前1年实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3年再创新辉煌目标。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23.6亿元,增长23.5%,是近几年增幅最大的一年,其中技术改造投资完成146亿元。41项新开工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累计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040万千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063公里,近60%的乡镇公路达到了硬化路面标准。

财政金融迈上新台阶。财政收支创5年来最好水平。财政总收入突破500亿元大关,完成510亿元,增长10.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28.9亿元,增长10.7%;支出完成588亿元,增长11.6%,确保了工资发放、机构运转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需要。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625亿元,贷款余额增加534亿元,均创历史新高,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43.6元,增长5.6%;农民人均纯收入1697元,实际增长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0%。40万左右绝对贫困人口解决温饱,50万左右的低收入人群巩固了温饱,10万特困农户住进了安居房。

(二)各项改革取得较大进展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全面推进。省地两级列入考核的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改制面达到74%。制定了10大重点行业整合方案,其中化工、煤炭、建材、电子、制糖、橡胶等行业进入实施阶段。45个列入国家政策性破产计划的项目已有11个破产终结,核销银行呆坏帐25亿元。所有制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出台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40条政策措施和26个配套文件,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31.6%,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全面启动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16个地州市的税改工作进展良好。投资、财政和粮食等领域的改革也取得了新进展。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基本确立,文化体制改革开始启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展顺利。

(三)对外开放取得明显成效

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26.7亿美元,增长19.8%。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50.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16.4%。实际利用外资和省外资金分别增长46%和77%。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保持全国十强。积极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和中印缅孟地区经济合作,成功举办了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东亚城市市长论坛等重要会议。大力推进国际大通道建设,基本完成了上湄公河航道整治。外事、侨务、对港澳台工作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旅游业克服非典影响实现稳步增长,接待海外游客100万人次,国内游客5200万人次,总收入306亿元。

(四)实施城镇化战略取得新突破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