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专项训练教案(实用16篇)

时间:2023-12-26 16:56:05 作者:QJ墨客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特点,制定的一份详细的教学活动计划。下面是一些经过实践验证的教学工作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基础训练六年级语文教案

1、“字·词·句”练习,通过按顺序排列大写字母井写出对应的小写字母,复习汉语拼音字母表;通过选择多音字的读音,读准多音字;通过选择同义词并填空,学习准确运用同义词)通过缩句,练习去枝叶,留主干,把句子写简练,同时可运用缩句检查句子是不是病句,通过扩句,练习力“上一些修饰的成分,使句子更具体,更生动。

2、听话·谈话”,练习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一张邮票或画片。

3.“阅读”,读后练习分段,归纳段意。

4、“作文”,通过看图作文,着重练习写文章要有中心,并根据中心选择材料,组织材料。

四课时。

一、提出学习任务(完成“字小词·句”四道题)。

二、完成第一题。

1.提示字母排序的方法(边背诵字母表边排序)。

2.各自练习。指名在小黑板或投影片上练习。

3.全班订正。

4.背诵字母表,要求熟记,以利按音序法查字典。

三、完成第二题。

1.各自练读,读准带点的多音字。

2.集体订正。

3.用带点多音字的另一一个读音组词语,如“朝”,组词“朝前走”。

4.使学生明确,读准多音字要注意据词定音。

四、完成第三题。

1.完成第一组选词填空练习。

(1)启发学生区分“愿望”“期望”“盼望”的`意思和用法。三个词都有想要达到某个目的的意思。使用范围、程度有所不同,三个词程度一个比一个深。“期望”多用于上对下,是对对方的一种想法。

(2)各自练习,全班订正。

2.完成第二组选词填空练习。

(启发学生区分“继续”“陆续”“连续”的意思和用法。

三个词都有不中断的意思,“继续”表示前后相继,延续下去;“陆续”表示时断时续;“连续”表示一个接一个,不问断。

2、各自填空,全班订正。

五、完成第四题。

3.自己练习缩句,然后全班订正。

六、完成第五题。

1.出示例句,比较扩句前后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扩句后句子更具体、形象了。)。

2.了解是怎样扩句的,增加了什么,学习扩句的方法。

(先读句子,再想每个括号加在哪个词语前面,可以增加什么修饰词语,最后读句子,看是否保持了原句的主要意思。)。

3、自己练习扩句,然后全班订正。

一、明确学习任务(完成“听话·说话”练习)。

二、指名读“听话·说话”提示,明确要求。

三、从内容上进行指导。

1、明确话题是讲邮票或画片。

2、启发学生各自讲自己所喜欢的邮票或画片。

3、明确要从两方面讲:画的是什么;为什么特别欣赏。四、从怎样把话说好方面进行指导。

(一要有次序,包括整段话的顺序和介绍画面要有顺序;二要把话说完整,语句要通顺、连贯;要表达出欣赏、喜爱这张邮票或图片的感情。)。

五、个人练说。

六、指名说话,全班补充、评议。

七、鼓励把说的话写下来。

一、明确学习任务(完成“阅读”练习)。

二、初读,读准字音(用卡片检查“静悄悄”“情谊”“樱花”“点缀”“翩翩起舞”等的读音。)。

三、出示短文后思考题,明确要求。

四、自读短文,完成思考题1。

五、再读短文,完成思考题2。

1.自己分段。

2.全班交流。

3.讨论为什么这样分段。(可按时间顺序“早上”“下午”和“当晚霞在天边燃烧的时候”将短文分成三段。)。

六、完成思考题3。

1.自己归纳段意。

2.全班交流。

3.重点指导怎样归纳第二。三段段意。(把两个自然段的内容归并在一起。)。

4.写出各段段意。

一、出示图画,指导观察。

思考: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在于什么?

2.看了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

二、同桌互说;指名说。

三、指导确定中心。

由观察图画产生的联想,如,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保护珍贵的野生动物,指导学生确定中心。

四、围绕中心,启发学生打开思路,丰富作文内容。

如:作文中心定为爱科学,作文内容可联系图画扩展内容,兴趣小组活动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回到学校制作蝴蝶标本……如,作文中心定为保护珍贵的野生动物,作文内容可联系图画中的陈列,叙述自己经历的或看到、听到的少年儿童保护野生动物的内容,及图中小学生通过采集、制作动物标本,增长科学知识,准备将来为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珍贵的野生动物作贡献。

五、学生作文,教师巡视辅导。

语文专项考前训练及答案

丞相西平侯于定国者,东海下邳人也。其父号日于公,为县狱吏决曹掾;决狱平法,未尝有所冤。郡中离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敢隐情。东海郡中为于公生立祠,命日于公祠。

东海有孝妇,无子少寡,养其姑甚谨。其姑欲嫁之,终不肯。其姑告邻之人日:“孝妇养我甚谨,我衷其无子,守寡日久,我老累丁壮奈何?”其后母自经死,母女告吏日:“孝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欲毒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以上府。于公以为养姑十年以孝闻,此不杀姑也。太守不听。数争不能得,于是于公辞疾去吏。太守竟杀孝妇。

郡中枯旱三年。后太守至,卜求其故。于公日:“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壬强杀之,咎当在此。”

于是杀牛祭孝妇冢,太守以下自至焉,天立大雨,岁丰熟。郡中以此益敬重于公。于公筑治庐舍,谓匠人日:“为我高门,我治狱未尝有所冤,我后世必有封者,令容高益驷马车。”及子封西平侯。

从文中看,东海孝妇终被杀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母自经死,母女告吏;(2)吏欲毒治,孝妇自诬服;(3)太守不听,竞杀孝妇。

文中写了“郡中枯旱三年”和“天立大雨,岁丰熟”的对比,你对这样写的作用有何看法?

「答案」突出孝妇的冤情和于公断案公平。

跋子瞻和陶诗。

黄庭坚。

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

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

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

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

“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表现了苏轼怎样的情怀?这两句诗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表现了苏轼随遇而安的乐观旷达情怀,以及追慕古代高人隐士(陶渊明),以写诗自娱的.优雅情趣。

这两句诗具有夸张和幽默的效果,生动地刻画出苏轼不畏强权,我行我素的精神品质。(意总对即可)。

“千载人”和“百世士”是什么意思?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观点?

苏轼和陶渊明在仕(苏)和隐(陶)的人生选择上虽然不相同,但他们超脱世俗,率性任真的“性情”是相同的。

语文专项考前训练及答案

许多人喜欢饲养一些观赏鸟类,训练它们说话唱歌,陪伴自己生活,正如许多人养猫、养狗一样,本来无需非议;但还美其名曰“爱鸟”,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可能是9前的大文豪欧阳修。他在《画眉鸟》诗中写道:“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清代的郑板桥说得更清楚:“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他不仅反对,而且提出了植树招引,为鸟类和人类共建良好环境的设想:“欲养鸟莫如种树,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近代画家丰子恺作了一幅题为“囚徒之歌”的画,半空中一方形鸟笼,笼中一鸟栖架上,作哀鸣状。他的老师弘一法师从旁题诗曰:“人在牢狱,终日愁欷。鸟在樊笼,终日悲啼。聆此哀音,凄入心脾。何如放舍,任彼高飞。”

古人反对提笼架鸟,主要是出自热爱大自然,出自人类的同情心。社会发展到今天,随着科学文化的进步,人们对野生动物的认识和感情也在不断变化,因此更不能容忍把提笼架鸟的行为宣扬为一种社会美德。

养鸟者可能要反对:“我们花那么多钱,那么多精力和时间来养鸟,难道不是爱鸟吗?”这是爱,一种纯属个人的爱。但这些和我们所提倡的热爱鸟、热爱野生动物、爱护生物的多样性还不是一回事。譬如说,西方人喜欢去野外观鸟,随身携带一个望远镜、一本鸟的图谱和一个笔记本,在大自然中观察鸟的生活,寻找和发现鸟的种类。就好比野游、听音乐、看球赛一样,是一种精神享受。诚然,养鸟也可给人带来一定的愉悦,但观鸟丝毫不影响鸟的自在生活。有的地方在观鸟的季节还正式组织比赛,把观鸟者组织成若干对,看哪个队在一天之内看到鸟的种类最多,给予奖励。如果这个比赛的规模比较大,就等于对这个地区的鸟类区系做了一次本底调查。所以,这种吸引大家都来观察鸟、认识鸟、保护鸟的群众活动,把个人的爱和社会美德融合在一起的社会风尚,值得大大提倡。相比之下,提笼架鸟却不足取,而应当引导和提高他们的情趣和“爱鸟”方式。

17、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

18、本文第一段大量引用诗文有什么好处?(3分)。

19、与“提笼架鸟”相比,“野外观鸟”为什么值得提倡?(2分)。

20、下列说法中,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在中国历史上,欧阳修是第一个反对“提笼架鸟”的人。

b、本文所引诗文的作者都反对养鸟,并都采取了实际行动。

c、养鸟邪风盛行,捕鸟活动猖獗可能使一些鸟类更加濒危。

d、野外观鸟、野游、听音乐、看球赛都能给人以精神享受。

e、我们提倡爱鸟、爱野生动物,实质是爱护生物的多样性。

17.(4分)(1)先引诗又反驳“养鸟是爱鸟”的观点(先引诗文论证“养鸟不是爱鸟”),(2)再强调不能把“提笼架鸟”当作美德来宣扬;(3)接着推论“提笼架鸟”之风导致的恶果:(代“提笼架鸟”。(1分)。

18.(3分)(1)增加了文章的文学趣味;(2)增强了反驳的力量(引用论证增强文章说服力)(3)含蓄地批评了笼中养鸟者缺乏人类的同情心,缺乏大自然的爱(4)最后论述应以“野外观鸟”替代“提笼架鸟”。或(1)先引诗文反驳“养鸟是爱马”的观点(1分)(2)论证说明今天养鸟邪风见浓及其恶果(危害)(2分)(3)最后论述应以“野外观鸟”替养鸟人不热爱大自然,没有同情心)。(每点1分)。

19.(2分)(1)毫不影响鸟的自在生活。(2)把个人的爱和社会美德融合在一起。(每点1分)。

20.ab(共4分,答对一项得2分)。

高考语文判断题专项训练附答案

1.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曰:“周亡矣。”周太史伯阳认为“周亡矣”的主要理由是幽王破坏了()。

a.王位世袭制b.皇帝制度。

c.分封制d.宗法制。

解析:d申后是周幽王的正妻,宜臼是嫡长子,而褒姒之子伯服非嫡长子,立褒姒之子显然违背了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故d项正确。

2.(临沂模拟)刘邦初即帝位朝会之际,“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叔孙通定尊卑礼仪后,刘邦感慨道:“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此“贵”的主要来由是()。

a.君臣名分严明b.儒家思想定于一尊。

c.君臣亲密无间d.君臣产生距离意识。

解析:a材料对比了叔孙通定尊卑礼仪前后朝会的变化,之前,君臣地位相对平等;之后,刘邦“知为皇帝之贵”,说明君臣名分严明。

3.(云南联考)两宋三百余年间,贡举登科者共有十一万多人,平均每次录取的人数为唐代的十倍左右。更重要的是,唐代登科后,还要经过吏部身、言、书、判的考试,才能走上仕途,宋代士人及第即可释褐入官。这对宋代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创新了人才选拔制度。

b.吸引大批知识分子参加考试。

c.扩大了统治基础。

d.完善了科举考试制度。

解析:c宋朝仍然实行科举选拔官吏的制度,a项错误。b项是与唐代的共同点,不是宋代科举的最主要影响。宋朝完善科举的举措是糊名法,并非扩大规模,d项错误。宋朝通过扩大科举录取人数扩大了统治基础,c项正确。

4.(2013青岛模拟)雅典伯里克利时代雅典人搞过一次轰轰烈烈的追查祖宗成分的纯洁公民队伍的_,将很多混进自由公民队伍中的人揪出来变卖为奴。将近两万人的公民中,竟然查处了五千人。这主要反映出()。

a.雅典公民素质低下。

b.雅典人具有较强的民主维权意识。

c.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导致社会动荡。

d.雅典民主具有狭隘性。

解析:d雅典人纯洁公民队伍的_,使占人口少数的公民人数进一步减少,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是少数人的民主,具有狭隘性。故选d。

5.(2013西安模拟)英国学者梅因指出:“所有古代社会往往为了轻微的骚动就有被颠覆的危险,所以单单出于自卫的本能,就足以迫使罗马人要想出某种方法来安排外国人的权利和义务,否则他们也许会——而这是古代世界中一种真正重要的危险——用武力斗争来解决争执。”下列各项与此相吻合的是()。

a.罗马共和国发展为罗马帝国。

b.罗马法由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

c.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d.罗马法由零散发展到系统完备。

解析:c注意关键信息“迫使罗马人要想出某种方法来安排外国人的权利和义务”。使罗马帝国各族人民获得公民权的是万民法。

6.(2013湛江模拟)1832年议会改革使英国的选民数从48.8万增加到80.8万,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这些新获得选举权的人大多数应该是()。

a.贵族阶层b.工业资产阶级。

c.城市工人d.农业工人。

解析:b抓住关键信息“1832年议会改革”,结果是工业资产阶级获得选举权。

7.(2014九江二模)林则徐说:“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炮,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林则徐()。

a.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b.对中国战败的原因认识非常深刻。

c.认为中国有能力战胜英国。

d.认识到中国军事武器和技术的落后性。

解析:d由材料信息“器不良”“技不熟”,可判断林则徐的观点是清政府军事武器和技术的落后。故d项正确,c项错误。a项材料无体现。中国战败的最主要原因是制度落后,林则徐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b项错误。

8.(2013保定一模)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中国的奋斗》)由此可知()。

a.耆英为其签约出卖国家主权的行为辩解。

b.清政府对鸦片战争的长远危害认识不清。

c.系列条约的签订达到了抚靖羁縻的目的。

d.清政府以签约展示天朝上国的外交诚信。

解析:b材料中耆英的意思是外国人的情况变化多端,没有一定的规律,所以我们要采取安抚、笼络的手法,对待他们当然要以诚为主,但也尤其要注意采取一定手段驾驭他们……还有些则要大度包容,不必深究计较才能把事情办好。本则材料是在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的言语,“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说明清政府对鸦片战争的长远危害认识不清。

9.(2013保定一模)《清史编年》载:甲午年10月,英使欧格讷来津与李鸿章谈调停中日战争事。欧问:当如何和法?李答:惟先劝两国停战,再议朝鲜善后事宜。欧云:今要议和,非允赔兵费不可。李曰:与其赔兵费,不如留此费以用兵,断难依允!通过材料能判断出当时()。

a.日本想尽快结束战争。

b.英国力图压制日本。

c.英国建议牺牲朝鲜。

d.李鸿章拒绝了英使的议和条件。

解析:d从材料“今要议和……断难依允”即可判断选择d项。当时,尽快想结束战事的是清政府,a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中,英国支持日本,b项错误;材料中并不包括朝鲜的问题的建议,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

10.(2013宜春联考)金冲及教授在其《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一文中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a.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破产。

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前途问题。

d.促使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

解析:d使中国洋务运动破产的是腐朽的封建统治,a项错误。b、c两项虽然表述正确,但是,与材料信息无关。从“求富、自强”到“救亡”反映了中国人对民族危机认识的加深,d项正确。

11.清朝大臣绍英当时所记的“光绪庚子年避难日记”片断,内有“日本洋兵……攻破东直门”等内容。以下事件,可能被记录其中的是()。

a.清廷被迫推行“预备立宪”

b.清政府下令军队镇压义和团。

c.甲午战争中日军犯下侵华罪行。

d.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

解析:b题干中的“光绪庚子年”,即19。清廷被迫推行“预备立宪”是在19,a项排除;戊戌政变发生在18,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1894年,故排除c、d两项,答案为b。

12.(2014马鞍山一模)如图是19春刊发在上海《时务报》上讽刺清政府的漫画。某学习小组对此进行解读,最恰当的是()。

a.灵活的策略。

b.洋人的朝廷。

c.无奈的选择。

d.末日的徘徊。

解析:b19《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仔细观察图片,清政府对内“怒容”(指严厉实行____统治和镇压人民革命),对外是“笑容”,意指清政府对外推行卖国妥协政策。再联系题中的“1909年”“讽刺清政府”等信息可知b项与漫画的内容相符。

13.太平天国时期的歌谣有号召歌、响应歌、英雄歌、记事歌,用诗体语言和群众口语记述太平天国的光辉历史。“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这一首歌谣()。

a.属记事歌,再现了太平天国辉煌的历史。

b.语言生动,可作为研究起义原因的佐证。

c.表明金田已是全国革命志士的向往之地。

d.反映了太平天国政权仍是一个封建政权。

解析:b这首歌谣体现了清政府的黑暗腐朽和金田起义事件,可作为研究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原因的史料。该歌谣不能体现太平天国辉煌历史,a项说法错误;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

14.(2013杭州模拟)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

a.宣扬人人平等思想。

b.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

c.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

d.将__教义与儒家大同思想结合。

解析:b太平天国以洪秀全为首进行永安建制,分权于诸王,实际上就是重建等级秩序,再加上各自的行序还对应相关的天象,反映了他们借助神权,将权力神化。因此,只有b项符合题意。

15.除革命党、咨议局、普通民众之外,清廷军队,甚至是袁世凯的北洋部队,也有暗中支持共和的举动。1912月10日,清朝驻荷兰国代办章申在给内阁的电报中说,“和(荷)报称……美法愿共和(支持中国建立共和国)”。(《电报档》)这表明()。

a.中国全体国民都反对清朝君主____制度。

b.西方列强放弃清朝政府转而支持孙中山。

c.清驻外大臣和袁世凯都赞成民主共和制。

d.民主共和制已成为当时中国的大势所趋。

解析:d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西方列强在武昌起义后先是支持清政府,转而支持袁世凯,b项错误;荷兰一国公使不能代表清驻外大臣,c项错误。

高考语文判断题专项训练附答案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指导。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习:

1.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2.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故步自封呢?

3.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4.这个胆瓶怎么容得下你这样庞大的整个身体呀?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方法指导。

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删去“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加上“。”变“?”。

练习:

1、这个真实的故事使我深受感动。

2、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3、我们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

二、把下列句子分别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迷住了我。

(2)大风卷起的尘土遮住了我的视线。

(3)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爱迪生终于找到了适合做灯丝的材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转述练习:

1、蔺相如对赵王说:“我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

2、军官对孩子说:“你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的。”

3、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四、缩句。

方法指导:

1、缩句原则:保留愿意。

2、删掉“在……中(上……)”等表示时间、地点、方向、环境的词。

3、删去修饰词语(“的、地”前面的词语,“得”后面的词语)。

4、保留“了”“着”“过”。

5、删掉“一个、两只、三把”等类似的数量词。

6、缩句后变成:“名词+动词+名词”或“名词+动词”。

练习:

1.活泼可爱的弟弟津津有味地吃着又香又甜的大苹果。

2.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

3.王老师的眼睛马上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

4.他激动得久久说不出话来。

五、修改病句。

修改原则:保留句子原意;尽量少改动,不要轻易删去原句中的词语或者给原句增加词语。

主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语序不当(调整词序法)、搭配不当(换一个与之搭配的词语)、成分残缺(增法)、重复啰嗦(删法)、表意不明(删掉其中的某个词语让句子保留一个意思)。

练习:

1.我们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班级。

2.我们必须做到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

3.在教室里专心听教师讲课。

4.我们班的同学很喜欢打乒乓球、跑步、读书等体育运动。

5.中国是世界四大闻名古国。

6.妈妈总爱回忆过去的往事。

7.星期天,我画了一幅画和一篇作文。

8.春天的兰州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六、把下列句子改为拟人句。

1、蝴蝶、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2、百灵鸟在树枝叫。

3、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

4、知了热得在枝头上叫着“知了,知了!”

七、关联词语。

方法指导:

【常见的几种关系】。

并列关系;既……又……;不是……而是……;一方面……一方面……。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既然……就……;因此……之所以;……是因为……。

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总……。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是。

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就……。

选择关系;不是……就是……;是……还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还……。

练习:

(一)用关联词语填空。

1、张老师()身体不好,()一直坚持给我们上课。

2、()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会出交通事故。

3、()天下雨,()运动会不开了。

4、这件衣服()漂亮()显得很大方。

(二)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1、我们上课时要专心听讲。我们上课时要积极开动脑筋。

2、周总理离开了我们。周总理的光辉形象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3、张敏坚持锻炼身体。张敏长得很结实。

附:答案。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出错点:很多学生容易忘了第二个步骤,要注意。

1.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

2.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没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故步自封。

3.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不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4.这个胆瓶怎么容不下你这样庞大的整个身体。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出错点:忘加反问词,而是句子成为疑问句;忘记加反问语气词;。

难道……吗?怎能……呢?

1、这个真实的故事怎能不使我深受感动呢?

2、我们怎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呢?

3、我们怎能做损人利己的事呢?

二、把下列句子分别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出错点:改变句子原来的内容。

不能漏字、填字。

(1)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把我迷住了。

我被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迷住了。

(2)大风卷起的尘土把我的视线遮住了。

我的视线被大风卷起的尘土遮住了。

(3)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爱迪生终于把适合做灯丝的材料找到了。

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适合做灯丝的材料终于被爱迪生找到了。

三、转述练习:

1、蔺相如对赵王说,他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

2、军官对孩子说,这孩子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的。

3、王老师对小华说,他把小华的书包缝好了。

四、缩句。

1.弟弟吃着苹果。

2.飞蛾飞来飞去。

3.眼睛投来目光。

4.他激动。

五、修改病句。

1.我们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

2.我们必须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

3.我在教室里专心听教师讲课。4.我们班的同学很喜欢打乒乓球、跑步、读书等。

5.中国是世界四大闻名古国之一。

6.妈妈总爱回忆过去的事。7.星期天,我画了一幅画,写了一篇作文。

8.兰州的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六、把下列句子改为拟人句。

易错点:加上了像、犹如等比喻词,致使句子成为比喻句。

1、蝴蝶、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2、百灵鸟在树枝唱歌。

3、一排排柳树在水中照镜子。

4、知了热得在枝头上喊着“知了,知了!”

七、关联词语。

(一)用关联词填空。

1、张老师(虽然)身体不好,(但是)一直坚持给我们上课。

2、(只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就)不会出交通事故。

3、(因为)天下雨,(所以)运动会不开了。

4、这件衣服(不但)漂亮(而且)显得很大方。

(二)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1、我们上课时不仅要专心听讲,而且要积极开动脑筋。

2、虽然周总理离开了我们,但他的光辉形象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3、因为张敏坚持锻炼身体,所以他长得很结实。

小升初语文修改病句专项训练题

1、校园里满了白的、红的、黄的等五颜六色的花。

2、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大家的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3、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

4、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

5、我爱看《小蜜蜂》、《小溪流》、《六年级语文》等课外书。

6、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强。

7、老师要求同学们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8、你必须一定要认真负责。

9、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

10、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11、当我递上了茶杯,妈妈的'脸上现出了愉快的心情。

12、小明的姐姐陆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13、我们来到公园,观赏美丽的情景。

14、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

15、他的语文作业基本上全部完成。

16、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年多前刚刚发生的事情。

17、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18、当我递上一杯茶,妈妈的脸上洋溢着愉快的心情。

19、我敢肯定,明天大概要下雪。

20、大家必须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21、河水倒映在云朵里,显得更白了。

22、香山的秋天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23、博物馆里陈列着三千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24、这学期是我小学学习生活的最后一年。

25、爷爷常常给我们讲起从前有趣的往事。

26、我日夜希望的春节,终于来到了。

27、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建设得到迅速的开展。

28、我们要养成边读边想的好办法。

29、我们要发挥老一辈革命者的光荣传统。

30、今天该我值日,我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31、我带着笔、尺、橡皮和文具去参加教学竞赛。

32、老师布置的所有的一切习题,他都做完了。

33、每次老师提问他总是首先第一个发言。

高考语文诗歌专项训练

一.教学内容:

暑假专题:诗歌鉴赏。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意、品味语言、分析技巧。

2、掌握赏析现代诗和古代诗词的方法。

3、对诗歌主旨的把握。

现代诗歌赏析。

一、课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是:“阅读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二、知识概要。

现代诗歌的整体阅读,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及作品的时代背景;

2、分析现代诗歌的内容,把握作品的主题,领悟作品的主旨;

3、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品味凝练的诗歌语言,提高朗读技巧和欣赏水平;

4、理解现代诗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5、体会现代诗歌的意境,揣摩现代诗歌的感情色彩,注重自己的情感体验。

三、考查点:

一般来说,现代诗歌赏析的考点有:

1、注意把握现代诗歌朗读的节奏、语速、语调、重音等;

2、对现代诗歌重点句的理解与品析;

3、诗歌中一些表现手法的运用,把握诗歌中某形象的象征意义;

4、能理解诗歌的主旨,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5、体验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体验作品中的情感体验并实现自己情感上的认同。

四、赏析的方法:

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诗歌常饱含强烈的情感,而作者的情感又是通过诗歌中的形象来承载的,这个形象来源于生活中一些具体的可以感知的事物,这些形象又创设一种意境去感染人们。所以,在理解现代诗歌的时候,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对诗歌的反复阅读,从形象与意境入手去赏析诗歌,体会诗人的情感。诗歌中的诗眼、中心句或题目等也是可以帮助我们把握诗歌情感的。如《纸船寄母亲》、《乡愁》(余光中)这些诗歌从题目就可以理解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从诗的副标题可以看出诗歌要表达对祖国的爱恋之情。

2、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

在表现手法上,现代诗歌常用修辞来增强艺术表现力。一般常见的修辞有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要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修辞对于增强诗歌的表现力的作用。想像与联想也是诗歌常用的艺术手段,它们是诗歌的生命力所在。在诗歌赏析中,我们也不必作抽象的解释,而是要结合具体的诗歌形象来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沁园春·雪》中由江山多娇联想到历代君王,最后颂扬当今风流人物。眼前景与想像的结合,有着画龙点睛之妙,二者的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给人以艺术的美感和享受。

3、把握诗歌的形式特点。

诗歌是诗人情感的宣泄,我们除了要感受诗歌的情感外,还要品味诗歌形象凝练的语言,体会诗歌和谐的韵律,体会它鲜明的节奏。诗歌常用重章叠句的表现形式,有的是一咏三叹,回环往复。《乡愁》(余光中)诗共四节,每节都四行,押韵到底,采用重章叠句的表现形式,学生一下子就会明白的。对于现代诗歌章法的精美,诗句的匀称,韵律的和谐悠扬,只有多读才能体味其形式之美。

4、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要从诗歌的阅读赏析中获得自己的感受,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一些启示,也就是说要通过再造想象注入自己的情感。一般的问题就是“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启发?”这就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对诗歌的主观体验了。

如《理想》这首哲理诗就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如“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学生为自己的理想而作的牺牲也是有的,爱玩儿,可是做作业的时候就不能玩了,这就是一种“牺牲”。《在山的那边》中“山”与“海”的象征意义,特别是“无数座山”的象征意义,只要充分调动我们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就能够轻松地领悟其含义。

例1:阅读冰心的《纸船》,完成(1)至(3)题。

纸船寄母亲(冰心)。

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

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下边句子中的“/”和“·”分别表示朗读的节奏和重音,哪一句不恰当?

答:________。

a.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b.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c.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d.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2.作者用叠纸船,漂纸船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假如诗人的母亲在梦中见到了这只小船,她会想些什么?试以“母亲”的口吻把它写出来。

3.诗人常常用写梦境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如冰心明知纸船无法漂到母亲的身边,却希望它能进入母亲的梦中。回忆你读过的古诗,写出一句类似这种写法的诗句。

例2:阅读《我是一条小河》中的两节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我流过一座森林,

柔波便荡荡地。

把那些碧翠的叶影儿。

裁剪成你的裙裳。

我流过一座花丛,

柔波便粼粼地。

把那些凄艳的花影儿。

编织成你的花冠。

2.下面是闻一多《色彩》一诗的片段,与冯至的《我是一条小河》比较一下,说说这两首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

自从绿给了我发展,

红给了我热情,

黄教我以忠义,

蓝教我以高洁,

粉红赐我以希望,

灰白赠我以悲哀;

再完成这帧彩图……。

古代诗词赏析。

一、课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在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诗词鉴赏可以充分考查学生的文学鉴赏功底和语言能力。

二、考查点:

1、辨识常识。即记忆和了解一些涉及作者、朝代、作品体裁和文化常识等的内容。

2、理解诗意。这是从思想内容角度考查理解能力,包括诗词字、词、句的理解,内容的归纳概括,哲理的分析,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等。

3、感知形象。要求考生通过形象思维,借助联想和想象,感知诗词中的景物、形象,体会作品的意境、情境,领悟作者的情感。

4、品味语言。主要包括词语的锤炼、句子的推敲、名句的领悟、修辞的效果和诗的节奏韵律等。

5、分析技巧。主要指对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典故运用、巧妙构思等进行分析评价。

三、赏析方法:

(一)鉴赏字词。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其一》刘禹锡)。

(2)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会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二)品鉴思想情感。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

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三)赏析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2、结构形式: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

4、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

(四)强化书面表达。

在进行诗歌鉴赏训练时,应注意加强诗歌鉴赏的书面表达训练。书面表达的训练要求就是卷面清爽、表述严密、条例清晰、逻辑合理。表述严密,指的是在行文中注意表述的严密性,无论是前后的照应,还是起、承、转、合等环节都能有所注意,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前后抵牾。条理清晰,是结构方面的要求。一般来说,采用一、二、三、四或者首先、其次等标志明显的样式,往往会得到条理清晰的评价。逻辑合理,指的是见解能够自圆其说。

随堂。

1、《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外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本诗写了什么?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2)找出从近处落笔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天光水色的句子和写人们骑马游春的陶醉感的句子。

2、《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请问诗歌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请赏析“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60分钟)。

一、古代诗歌赏析:

(一)1、对陶渊明《归园田居》的理解不恰当的一句()。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交代了劳动的地点、内容和豆苗的生长情况。“种豆南山下”是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是幽美的,两者相互衬托,完美而又和谐。

b、“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二句,写早出晚归,辛勤劳动。荒秽,指各种野草。

c、“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承“荷锄归”,写回家途中穿草而行,露沾衣湿。“种豆南山下”和“夕露沾我衣”,用语虽平淡自然,却将归隐的艰难写得极为具体。

d、“衣沾不足惜,但使原无违”二句,抒发感情。表明避开官场的志趣,抒发作者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2、对《钱塘湖春行》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孤山寺北贾亭西”写诗人的行踪;“水面初平云脚低”写远望湖水平堤,朵朵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写诗人一路行来,偶尔可以见到早来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枝头;不知是新到谁家的燕子衔了泥去筑巢。

c、“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写诗人看到路畔的野花已经开得五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矮矮的草地,骑马走过,马蹄刚能够被它埋没起来。

d、“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写诗人来到绿杨成阴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看也看不够,于是赞叹道:这才是我最喜爱的地方!

3、王湾《次北固山下》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对偶,写“客路”、“行舟”,字里行间已有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之感,与尾联之“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两岸阔”与“潮平”,“一帆悬”与“风正”均有因果关系。“风正”是风大之意。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明诗人到江南正是冬末。诗人感到江南不光太阳来得早,好像春天也来得早。“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脍炙人口。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与首联呼应,表达了诗人触景生情,怀有无法抑制的思乡之情。

4、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全句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表现了他不平凡的胸怀和抱负,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同为宦游,虽别而如同比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

5、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表明作者谪居生活的艰苦和遭遇贬居的痛苦,给全诗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b、“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谪居时间的长久,又表明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作者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既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

d、“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表现出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鲜明对比。

6、对杜牧《赤壁》分析不当的一项()。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a、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b、“折戟沉沙铁未销”,是说折断的兵器埋没在沙土中还没有锈蚀。因为该兵器埋入沙土的年代不久,时间不长。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用假设的口气说的。假如当时的天气、风向不给周郎以方便,赤壁之战就有可能被曹操取胜,那么“二乔”就可能被关在铜雀台了。

d、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但诗人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故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7、对文天祥《过零丁洋》分析不当的一项()。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事:一是在他21岁时,明经入仕,因科举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b、颔联把个人命运与山河命运紧密相连,个人浮沉紧系着祖国的安危。

c、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抒发陷入绝境的沉痛心情。

d、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二)《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

b.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

c.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长河”指黄河。

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塞的萧关遇到了侯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写景名句,依据这首诗,描述一下王维看到的景色以及当时的心情。(60字左右)。

(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左迁”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2.“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落尽,子规啼叫,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既点明了作诗时间,又采用_________的手法,抒发了_________。

3.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作者将“愁心”形象地寄给“明月”,随朋友直到僻远之地。

b.朋友被贬僻远之地,诗人用夜郎之名,使人联想古夜郎国,以见其边远。

c.诗人同情友人的不幸遭遇,把“愁心与明月”一起寄给身处夜郎的友人。

d.这是一种艺术想象,最能体现诗人内心同情的深切和真挚。

(四)《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这首诗中诗人以“行路难”比喻。

2.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内心情感?

3.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谈谈你的看法。

4.联系全诗,解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并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五)《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读上面的诗,请简要说说作者是怎样通过写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二、现代诗歌赏析:

(一)《静夜》(郭沫若)。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1、“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一句中的“漏”能不能换成“露”?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运用第一人称,写一段话,把第一节诗中的优美画面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的第二节“天河何处”这一问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1、认真阅读,将朗读节拍在诗中用“/”标示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诗人如此肯定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诗中的句子回答。

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该怎么办?结合本诗的主旨,谈谈你的感受。

4、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为什么“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三)《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3、请你说说本诗中的“路”有什么深刻的含义,从中悟出了什么人生哲理?

4、人们常说:“人生之路,曲折而漫长”。结合本诗和自己的人生体验,说说人生之路与自然界的道路有什么区别,并且说说你打算选择一条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四)读下面两首小诗,按要求答题。

(一)(二)。

墙角的花!空中的鸟!

你孤芳自赏时,何必和笼里的同伴争噪呢?

天地便小了。你自有你的天地。

1、这两首小诗的作者是。

2、选择其中一首,作简要评析。

评析:

3、选择其中一首,进行仿写。

仿写:

【试题答案】。

一、古代诗歌赏析。

(一)1、c2、c3、b4、b5、a6、b7c。

(二)1、a(“属国过居延”指“过居延属国”。)2、略。

(三)1、贬官2、寓情于景离别的忧伤3、c。

(四)1、世道险阻。

2、“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3、不是写实。此处“冰塞川”、“雪满山”是用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

4、有一天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渡过沧海。意思是: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五)1、描写破败的春城,草木蔓生,花也落泪,鸟亦惊心,感时忧国,思家念亲,借景抒情,深沉真挚。

2、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尤其是“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急迫心情,这是人人心中都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二、现代诗歌赏析:

(一)1、不能,很少的几颗星透过云团,闪闪发光,“漏”字准确地表现了这一意境。“露”有显露的意味,而“漏”是无意而自然的。

2、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独自一人踱到屋外,随意地看那淡淡的月光,月光下朦胧的林影,抬头看那云团中漏出来的疏星。

3、这一问使全诗的境界得以拓宽和提升,把读者的视野与心胸带到那广袤的宇宙之中去了。

(二)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2、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3、生活遭受挫折不悲观,不自卑,要勇敢地面对现实,对生活充满信心,始终抱着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意近即可)。

4、这是人生体验中一种极为普遍的感觉。现在你因受生活的欺骗而感到忧郁,只要“镇静”,“心儿永远向着未来”,那么,将来回想的时候反而觉得很美好。作者在这里是要强调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反对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

(三)1、其实未选择也就是选择,你没有选择的,你所放弃的,表明你就选择了另外的人生道路。因此,未选择其实也就是选择。正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于选择的不满,才更加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恋。所以这首诗中诗人念念不忘的是那一条未选择的路,而不是已经选择的路。这也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这样写给这首诗增加了忧郁的情绪。

2、那里“人迹”很少,是有待开垦的处女地,有许多的未知有待发现。

3、诗人表面上似乎是在写自然界的道路,但实际上暗示的却是人生之路。悟出的道理是: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4、提示: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人生之路“难以再回返”,而自然界的道路还可以转回来重新走,因而要慎重选择好人生之路。对于自己选择一条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则要依据自己的特性,志趣等方面来安排,但始终要坚持的一点就是:正确选择好自己的人生道路,无论是充满荆棘,还是一帆风顺,最终是要达到自己的目标。

(四)1、冰心。

2、a.托物言志,借物抒怀;b.言简意丰,蕴含哲理;

c.运用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形象生动。

3、(一)a.墙角的花!/你迎风摇摆时,/忧愁便抖落了。

b.田里的谷穗!/你弯腰俯首时,/心里便踏实了。

(二)a.空中的鸟!/何必羡慕飘浮的云呢?/你自有你的灵性。

b.地上的蜗牛!/何必与壮硕的水牛比力气呢?/你自有你的能耐。

小升初语文修改病句专项训练题

修改病句。(原则:不能改变句子愿意。能改不删。能添不去。)。

1、昨天,刮了一夜的大风。

2、我好久没有听到小明清脆的歌声和高兴的笑脸。

3、全校所有的师生基本上都参加了“六一”晚会。

4、我即使这么用功,但成绩还是不如你。

5、夏天的兴安岭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

6、张明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的称号。

7、妈妈从菜场买回了青菜、猪肉、苹果、黄瓜等蔬菜。

8、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9、我们上街买了许多东西,其中有铅笔、笔记本、橡皮、文具及水彩笔等等。

10、近年来,我们的生活水平和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11、在会上,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12、我们从小要不吃零食的好习惯。

13、这是一艘最大的我国制造的.远洋轮船。

14、这种不爱惜粮食,任意浪费粮食,是可耻的。

15、经过老师的教育,终于认识了错误。

16、李明学习很刻苦,因为成绩优良。

17、她千方百计想尽办法帮助学习成绩有困难的同学。

18、桃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又大又红的桃子。

19、我认真完成了各科作业和语文作业。

20、她的家乡是北京人。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题目

-->

圆明园()建筑宏伟,()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的青铜礼器,下至()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的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和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按照课文内容填空。(2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收藏——()珍贵——()。

销毁——()宏伟——()。

3、第一自然段在结构上应该是____________的结构。画波浪线的句子是________句,起_____________的作用。(3分)。

4、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的博物馆、艺术馆呢?(2分)。

5、把句子“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中的“闯进”换成“进入”,好不好?为什么?(3分)。

6、你从“凡是”、“统统”、“任意”、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2分)。

7、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什么?(2分)。

语文文言文专项复习方法指导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

1、培养制定计划的习惯。高三是繁忙的,为避免顾此失彼,高三同学应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科学安排,务必保证每科每天均有一定量的复习时间。这样,各科就能比较全面系统的复习,不能象一些同学那样,把整个晚上的时间都花在钻研难题偏题之上,这样做往往得不偿失。

2、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查找工具书,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查找工具书,不仅可以学到很多老师讲不到的知识,还有助于准确读音、辨析字形、理解词意、领会用法,还可以了解许多历史故事、字词来历,为写作提供原始材料。当然并不是说字字都要查找,要查的是自己没有把握的东西。

3、养成书写工整规范的习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平时语文成绩不错,但为什么高考成绩会不理想呢?这固然与临场发挥密不可分,但也有一些非智力因素在起作用,如书写不规范。尤其表现在作文上。当然这并不是要你的字如何洒脱,只是要求你字体工整,笔画清晰,可以说,书写规范,是你成功的一半。

4、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读书看报可以开拓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可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从某种程度上说,不读书看报的人,要想取得优异成绩是不可能的,尤其是语文!当然,在高三不可能花太多的时间去阅读课外书藉,但每天哪怕花十几二十分钟的时间也就够了。时间靠自己去挤,总会有的。

5、勤于练笔的习惯。作文教学,根据大纲,也不过是两周一篇的大作文。虽然高三学生的写作能力已基本定位,但要想再上一个新台阶,还是完全可能的。笔者认为,第一个学期,对作文就要强化训练。每周写一篇大作文,另外再摘抄一篇300字以上的不同文体的文章和20个成语。抄写的目的,是强迫自己去阅读,去开拓视野,去积累写作素材。几年下来,各届同学都深有感触,认为这样的强化训练,有助于语文成绩实现较大的飞跃。

基础知识、主干知识之间的综合运用近两年来,语言知识和文学常识题比例减小,测试的重点在阅读能力、语言表达和作文这三个方面。从考生个人语文知识掌握和语言能力的实际状况上看,除作文外,失分较多的是现代文阅读和语言表达。第二轮复习中,大家一定要注意对这几部分内容的复习。

现代文阅读着重考查筛选和提取信息的能力,理解和分析能力,鉴赏和评价能力。这三方面试题的正确回答都以对文章的准确理解为前提。过去的考生答不好题,主要不是文章读不懂,试题不会答,而在于没有处理好读文章与答题的关系。因此复习时要特别注意找到依据不同类型文章的要素读懂读通文章的基本规律,进而形成运用文中语言材料组织答案的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筛选的能力,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考生平时所阅读材料的内容大多是新鲜的,能否在短时间内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信息与学习效率有很大关系,因此,快速有效地阅读是语文学习应该着重培养的能力;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在高考试卷中所占比例较大,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在阅读练习中考生应该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文章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语言表达题,近两年主要考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和选用、仿用、换用等能力,语言材料多来自现实生活甚至中学生的作文。这类试题多呈综合性,很少孤立考查某一个能力点;多呈开放性,答题需要一定程度的想象和联系能力。

作文复习主要不是听老师讲,而要靠自己写。在写中提高审题能力,提高运用来自生活中的材料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同时要关注当前社会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发生的重大事件,积累写作材料。

在第二轮的复习中,也应加强对必考的古代诗文阅读的复习。本部分复习要坚持以下几条原则:

1.课本第一。

吃透弄熟。各项知识构成一个前后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要通过点线面结合,记忆、分析、比较等多管齐下的方式,吃透弄熟课本知识的网络结构和深层含义。

抓好重点。考前要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后期复习没有必要每点平均用力,学生要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内容进行衡量,抓住每一个考查范围中的重点知识。

2.效率至上。

计划性强。考生对复习的内容要作全盘考虑和分解,针对各知识点制订短期计划。

方法灵活。如利用零碎时间复习文言虚词,因分散则容易掌握。

精选试题。概括说,就是“选、读、译”。“选”的关键是精。选好后不凭借任何辅助读物自己去读它,有读不懂的地方要善于“推导”和“借助”,就是“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前后推敲,整体把握”。“译”的关键是准确。

总之,学习文言文,目的是能够读懂浅显的文言文,了解文章的背景、写作意图、作者的观点倾向以及布局谋篇的特点等。

语文诗词鉴赏答题步骤及特点总结。

诗歌鉴赏步骤。

1.形象分析。

把握诗词的形象是感受诗情、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

形象可以是人物形象。

包括客观形象(作者描写的人物,如《赤壁怀古》中的周瑜)。

主观形象(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如《雨霖铃》中的“我”)。

诗人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事象(动作形象,如《约客》中的“敲棋子落灯花”)。

物象(事物形象,如《蝉》中的蝉)。

景象(景物形象,如“大漠孤烟直”“千树万树梨花开”)。

把握形象后面所蕴含的言外之意,这是鉴赏成功的关键所在。例如,我们可以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中所描绘的“孤帆”“远影”这一形象中,感悟到作者由渡口相送以至“远影”消尽,而自己仍然依依不舍的深沉而浓郁的绵绵友情。再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所传达出来的伤别情怀等等。

2.语言分析。

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首要环节。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判断、评价和鉴赏。语言分析一般侧重从遣词造句、语句含义理解等方面进行。

遣词造句,一般要涉及到词义、典故、以及用词、用句的精妙所在等。考查重点是那些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着关键作用的词语和句子。例如,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的鉴赏分析;对“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破”“弄”两字的品味等。

语句含义理解,一般考查某一语句所蕴含的言外之意或言外之情,而所选语句往往是那些言简意丰的“立片言以居要”的关键语句。例如,对“前度刘郎今又来”语句含义的理解、对“落花时节又逢君”语句含义的咀嚼等。再如,“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中在描写大自然的凋敝之外所包蕴的对国恨家仇的悲愤和人生无常的喟叹,“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在写燕子之外所包蕴的天涯游子的惆怅心态和羁旅情怀,往往是考查的重点所在。

1)表达方式:叙述、描述、议论、抒情。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过渡、铺垫、伏笔。

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语序倒置等。

4)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5)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6)修辞方法: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铺陈、反复、顶针、衬托、反问(赋比兴、象征)。

7)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白描:简练的笔墨,刻画鲜明生动的形象。

想象:更开阔,别出心裁。

渲染: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象征:表达相近或相似的概念、思想、特征。

用典:一般是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等。

抑扬:突出于强调。

衬托或烘托:又分正衬和反衬,借……突出……。

分析诗歌的风格应结合时代特征和作者的生平尤其是写作这首诗歌的背景来进行。例如,李清照南渡前后诗歌风格的变化就是很好的体现。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基础训练专项复习题

按课文内容填空:

1、……到处回荡着红领巾的。这句话中的“红领巾”指的是。

2、一棵树就是一座,片片树叶都是,给我们送来,让我们每个人都、。这里运用了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植树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3、多栽一棵树,就;亿万棵树连起来,就。

4、今天栽下绿色的希望,明天,叫,让。

5、森林是,建设“四化”离不开。亲爱的少先队员们,走,!

6、时间,转眼。春风柳梢,草,

河水,杏树的花苞。

7、竺爷爷曾不止一次地说过:“我需要的是。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这类字眼,也不能。”竺爷爷正是,才。

8、一身的羽毛,一对的翅膀,加上的尾巴,这就是的小燕子。

聚拢来,形成了的春天。小燕子人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

10、在微风中,在阳光下,燕子在天空中掠过,“唧”的`一声,已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柳树下了:还有几只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燕子飞行具有、的特点。

11、几对小燕子了,落在电线上。在蓝天的下,电线杆之间连着的,多么像。停着的燕子成了,谱出。

12、朝写的《春日偶成》内容是,。,。这首诗描写了这样的春景。我想起了另一首赞美春天的古诗,。,。

《江南春》的作者是代诗人。诗中描绘了、、

等江南春天绮丽的景物。其中怀古的诗句是,。

13、我们通常的切苹果的方法是,而小男孩却是。所以会在苹果里发现。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专项考前训练提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

这里重点考查的.是字音。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复习三方面知识。

首先,考生要注意拼音规则,特别是儿化音、间隔符号问题。其次,要注意同音字和多音字。最后,要注意辨识错音字,也就是我们生活中读错音的字,特别小心那些已经习惯读错的字,避免犯读半边、混读形似字、误读声调的错误。

2、辨识现代汉语常见的错别字。

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错别字的主要原因:第一种是同音字代替,也就是我们在书写时使用了一些音同而字形、字义皆不同的字代替,造成错别字的现象。例如:“威胁”一词经常有人把它写成“危胁”。第二种是形似字混用,在书写时误将一些形体相似而音、义绝无关系的词混用。例如:将“明星”写成“名星”。第三种是乱用简化字,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人只图一时省事,将一些笔画多的汉字随便简化,造成错别字。例如:把“舞会”写成“午会”,把“零件”写成“另件”。在语文考试中,不仅在选择题中有错别字试题,而且在问答题和作文中出现错别字同样会扣分。

3、同义词、多义词和常见的成语。

在复习同义词时,要注意区分其细微的差别。如“截止”和“截至”。对多义词使用,考生要注意它在不同语境中所表达的准确意思。比如:“风骚”一词,在“独领风骚”和“卖弄风骚”中意思绝不一样。另外,复习成语时,要掌握成语本身真正的意义。例如:“不以为然”这一成语,不少人将其用成了“满不在乎”的意思,其实,它的意思是“不以为是这样”。

4、辨识和修改7种病句。

一是语序混乱:语序混乱是指语言在表述时不符合语言的语法顺序。这可以细分为多项定语的混乱、多项状语的混乱、语意轻重的颠倒、逻辑顺序的混乱以及修饰语没有靠近被修饰语等。二是不搭配:不搭配包括主谓不搭配、谓宾不搭配和修饰语与被修饰语不搭配。三是成分残缺:在辨识成分残缺的病句时,要将重点放在句子主要的成分上。具体说,就是要盯住句子的主、谓、宾三大成分。比如:“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使我进步很快。”在这句话中,“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是一个介宾短语,“使我”又是一个动宾短语,这两种短语都不能做主语,因此这句话就是一句缺主语的病句。四是成分赘余:一个句子,缺成分不行,多成分也不行,成分赘余指的就是成分多余。五是结构混乱。六是表意不明。七是逻辑混乱。逻辑混乱的病句,一般包括不符合生活逻辑和自相矛盾两种。

5、辨识常见的修辞格。

新的大纲要求成人要掌握8种修辞格,即:比喻(包括明喻、暗喻和借喻)、借代、比拟(包括拟人、拟物)、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6、注意复习语句衔接题。

这类题题型比较活跃,考试时要注意把握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要注意复习好语段中句子相对应的特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语文四年级专项训练句子附答案

句子练习(一)。

一、扩写句子:。

1、()风()吹走了黄叶。

2、()学生()去春游。

3、()小河()流过()原野。

4、()太阳()向上升。

5、()几句话()印在心上。

6、()太阳放射()光芒。

7、()旅客们()走进()车厢。

8、()雪花()飘落。

9、()海滩上有()贝壳。

10、()飞机()冲向()天空。

11、()战士们()守卫()边疆。

12、()老师()批改()作业。

二、判断比喻句。

1、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2、看他的样子,好象有什么喜事似的。()。

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动物了。()。

5、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6、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

7、天无边无垠的,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

8、这个地方我似乎已到过了。()。

9、星星像孩子的眼睛眨呀眨。()。

10、他的性格很像他爸爸。()。

三、关联词填空。

1、()我学习很努力,()学习成绩不如他。

2、对周围的事物,我们()要仔细观察,()要认真思考、分析。

3、()我仔细地观察,()作文与得具体。

4、()他生病了,()坚持上课。

5、()他知道错了,()不肯认错。

6、()妈妈耐心教育我,()我的进步非常快。

7、()坚持体育锻炼,()能不断增强体质。

8、()时间很珍贵,()我们要加倍珍惜时间。

9、()你答应了人家。()你要办到。

10、老师()关心我们的学习,()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

11、这件事()你让步,()他让步。

12、()遇到什么困难,他()不会灰心。

13、你()能刻苦用功,成绩()会很快提高。

14、()是一分钱,我们()要珍惜。

15、()坚持体育锻炼,()能不断增强体质。

16、()你的学习很好,()没有骄傲自己满的理由。

17、你()在外面玩,()回家帮妈妈做点家务活。

18、田敏()自己学习好,()还爱帮学习差的同学。

19、()困难重重,可他()出色地完成了这次任务。

20、小燕子搭的窝,()漂亮,()结实,还很暖和。

21、()要造箭,()应该把造箭材料准备齐全。

22、这篇作文()字数不多,()内容丰富,算得上是一篇好作文。

23、王岚爱好体育,每天早晨()跑步,()做操。

24、()王岚坚持锻炼,()她的身体很结实。

25、()望见前边有一条小河,它们()高兴地跑起来。

四、按要求写句。

1.树枝在风中轻轻摆动,雪花从树枝上掉落下来。(写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

2.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

3.这活泼的小孩是我的好朋友。(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

4.我家在市图书管附近住。(改变词序,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

5、黄河的浪真大。(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

6、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

7、寒风吹到脸上很痛。(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

五、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每题在括号里写出。

1、一阵春风过后,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有时舒展双臂,有时弯腰触地,有时左右摇摆,真像小孩子一样。()。

2、桃花、梨花、海棠花……都开得笑盈盈的。()。

3、我的爷爷走起路来,地皮都踏得忽闪忽闪的。()。

4、许多小枞树披着浓霜,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

5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

6、春在哪里?春在操场上,春在教室里。()。

7、他家的房子可小呢,只有豆腐干那么大。()。

六、病句诊所。病句类型:缺少成分、词语重复、前后矛盾、搭配不当……。

1、我大概用了整整一个月左右时间学会了电脑。

2、我家院子里种上了月季、水仙、梧桐、水杉等树木。

3、星期天,同学们带着面包、鸡蛋、炊具等食品去春游。

4、生物课对林巧稚有很大的兴趣。

5、早晨起来,我呼吸灿烂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

6、我最爱看民族舞蹈和民族音乐。

7、读了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使大家热泪盈眶。

8、观众的眼睛都目不转睛地看着演员们的精彩表演。

9、爸爸给我买了一幅名为《北国风光》的画报。

10、妈妈因为关心我的学习,所以关心我的生活。

11、昨天,五个日本的小朋友来我校参观。

12、既然这件事难办,我们也一定要办好。

13、孙爷爷希望我们从小培养远大的理想。

14、这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已经年过花甲。

15、我们要认真克服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16、老师要求同学们默默地朗读课文。

17、每天放学,他都去少年休校炼习长跑。

18、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作文中的错别字提高多了。

19、蔚蓝的天空。

20、爸爸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一顶蓝帽子。

21、星期日,到动物园去看动物。

22、菜摊上摆满了小白菜、扁豆、香蕉、西红柿等蔬菜。

23、在靠进非洲一侧的南级附进有一坐小岛。

24、老师对高斯的学习要求很严厉。

25、曹操叫人按曹冲的办法去做,虽然称出了象的重量。

26、全校老师和班主任都观看了我们的演出。

27、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

28、经过努力,我作文中的错别字进步了。

29、操场四周插着五颜六色的红旗。

30、无私奉献的精神鼓舞了我。

31、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克服了错误。

32、每天早晨,都到操场上锻炼身体。

33、村子南边是宽敞的田野。

34、这种花花绿绿的红车真漂亮。

35、雄壮的国歌声响起的时候,非常激动。

36、十月的北京,景色十分异常美丽。

37、这课书我读了十几便,几乎能备下来。

38、在老师的鼓舞下,使我重新树立了信心。

39、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40、讨论会上,同学们热情地发言。

句子练习(二)。

一改写成比喻句。

1.海浪激起的泡沫,美丽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2.割草的孩子们的脸蛋红扑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月的清晨,天空中总弥漫着薄雾。

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亮升起来了,照在湖面上。

____________________。

5.迷路的小黑虫左冲右撞。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引号的作用。

1、表示引用。

2、表示特殊含义。

3、表示强调。

(1)他戴着一副小眼镜,知识渊博,大家都叫他“百事通”。()。

(2)这绍兴油炸豆腐可真“香”呀!()。

(3)收豆子、红薯的时候,獾正肥哩。肉香、油多,俗语说“八斤獾肉七斤油”。()。

(4)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5)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6)人类在“足不出户”的时代就能够测算出,遥远的星星体积有多大,温度有多高,有些什么元素,在怎样运动。()。

(7)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8)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9)说“认识”,其实我并不了解他,只是碰到过几次罢了。()。

三、修改病句。

1、听到老师提出的问题,我不约而同地抢答。

2、月亮的月光十分柔和,像水银洒在地上。

3、我们入迷地观看优美的漂亮的舞蹈。

4、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人真多。

5、在会后,纷纷交流开会的感受。

6、昨天傍晚,下了一天的倾盆大雨。

7、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8、道路两旁插满了五颜六色的红旗,真好看。

9、我背上书包和备用手套,兴冲冲地来到了学校。

10、铃声一响,同学们拿起笔来用笔答卷。

11、我们班的人数是全校最多的班级。

12、刘永光荣地被评为“三好学生”的称号。

13、这是一条非常辽阔的马路。

14、不能再犹豫了,一定要在今晚完成。

15、同学们紧密勾结,互相帮助。

四、按顺序排列下面错乱的句子。

()槐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不久就枝条发青,很快展出嫩叶,抽出嫩枝。

()每当槐花开放时,一串串地槐花骨朵好似累累葡萄串,先是黄白色,一夜功夫就变成银白了。

()你还没走进它就会闻到槐花散发地浓郁扑鼻地香味。

()清明节过后,天气渐暖,春雨丝丝。

()槐叶是椭圆形的,又薄又软,放在嘴边,还能吹出各种悦耳的小曲。

()远远看去,一棵棵的槐树,简直一座座花山。

()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证明生物是进化发展的证据越来越多。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由于受到当时科学水平的限制还有一定的局限。

()比如说,对基因突变在进化中的作用认识不足,而一味强调微小变异的积累。

()但生物究竟如何进化仍是众说纷纭的。

()早在上一世纪达尔文就指出生物不是由“上帝”造出的,而是由公共的祖先经过漫长的年代发展演变而来的,它们或多或少的有着亲缘关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进化理论越来越不能解释丰富多采的生物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因此进化论还有待于更进一步地探索和研究。

()我便到小水湾去钓鱼。

()到干旱季节,小河断流了,形成了一片片的小水湾。

()每次到那里去,我都钓回满满一网兜。

()小水湾里鱼可多拉,柳条鱼、麦穗鱼,还有金鳞尾巴的鲤鱼。

()鱼可爱咬钩了,我那浸在水中的网兜里的鱼越来越多。

()我们村外有一条小河。

()直到现在,陈景润给老师写信,字仍旧像当年那样工整。

()他刚考入厦门大学不久,有一次,他写的作业字迹潦草,老师批评了他。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从读书到现在一直很尊敬他的老师。

()他每次发表论文,总是要寄上一份给老师,并写上“请老师指正”。

()第二天交上去的作业,就写得端端正正了。

()他说:“尊敬老师是起码的礼貌。

()有一年,陈景润听说他的老师方教授到了北京,他在百忙之中,利用晚上的时间,五次登门看望方教授。

()当声波震动耳鼓时,振动就被传导到基底膜。

()蝙蝠飞行时利用它特有的喉头产生高频率的超声波,通过口或鼻孔向外发出。

()蝙蝠的耳很特殊,其耳蜗内有基底膜。

()超声波遇到物体后反射回来,又被蝙蝠的耳朵接收。

()刺激膜上的神经细胞,使神经元产生电脉冲,从而眼神经纤维传递到大脑。

()蝙蝠据此判定目标及其距离:是食物,捕食之;是障碍,躲避之。

()就在这春光明媚、花开草长的季节,那些无名的野花也默默地出现了,悄悄地把色彩和芬芳送给人们。

()千千万万个劳动者,他们不正是开放在祖国大地上的无名之花吗?

()我喜欢无名之花,那些生长在大自然中叫不上名的野花。

()在春风刚刚吹过的大地上,各种名贵的花都竞相开放了,纷纷炫耀自己的姿色。

()看到这普普通通的无名花,我想到在平凡岗位上工作的人们。

()小草也顶破泥土,挺出地面,舒展腰肢,焕发青春。

五年级语文句式变换专项训练试题

人不劳动没出息,人不学习没长进。聪明靠努力学习,知识靠平日积累。下面是小编搜索整理的五年级下册语文句式变换专项训练试题,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学习。

1、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3、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

4、难道他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吗?

5、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能忘怀?

6、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能帮得了忙?

7、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8、遇到困难,我们难道应该退缩吗?

1、这里的景色非常迷人。

2、我的幼稚的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

3、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

4、一个梦想,会有这么大的力量,谁都会感动。

5、字典是我们无声的老师。

1、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抚摸着一望无际的土地。

2、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3、勤奋好学的小明和小强均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4、听到了姐姐获奖的喜讯,年迈的'父亲激动得手抖动个不停。

5、老班长用粗糙的手抚摸着我的头。

6、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

7、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

1、祖父的年岁很大。祖父的腿脚很灵便。

2、骆驼队走过来了。我们听到悦耳的驼铃声。

3、小华学习刻苦,善于动脑。小华成绩优异。

4、音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音乐能陶冶人的性情。

5、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把璧交给他。

6、人藏在地道里。不气闷,不嫌暗。

7、小胖墩是个傻大黑粗、动转不灵的孩子。小胖墩却是个摔跤能手。

8、严监生不断气。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

9、王熙凤身量苗条。王熙凤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10、刷子李的绝活外行人不信。连内行人也不信,非说看看不可。

11、桑娜自己受累。桑娜让西蒙的孩子无人抚养。

12、比赛的输赢关系到个人的荣誉。比赛的输赢关系到伟大祖国的名誉。

13、胜利是为个人出风头。胜利是为祖国争光。

1、火车穿过田野。

2、柳条拂过湖面。

3、骏马翻过小山。

4、消息传到高楼。

5、小河流过原野。

6、太阳升起来。

7、眼睛里出现泪光。

8、我们结识了一位手艺人。

1、八年来,您给我们许多温暖。

2、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就好像( )。

3、我的心里难过得( )。

4、少年儿童是( ),老师是( )。

1、老班长说:“我已经吃过了。”

2、蔺相如对手下人说:“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3、鲁肃见了诸葛亮说:“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能帮得了忙?”

4.伯父摸着胡子说:“还是我的记性好。”

5.鲁迅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6.闺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7.母亲对客人说:“你们快尝尝荔枝吧!”

8.他轻轻地说:“我买不起,先生,我的钱不够”

9.爸爸对我说:“请帮我拿本书。”

10.王宁说:“我要像李永勤那样关心集体。”

1、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2、广场上的人多极了。

3、桂花开了,很远的地方都能闻到香味。

1、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

2、你想让身体健壮,必须加强锻炼。

3、犯罪分子在铁证面前,只好低下了头。

4、香港回归伟大的祖国,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5、这是伟大的奇观。

6、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7、学校里只给每人发一张票,这真叫人为难。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基础训练专项复习题

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君与家君/期/日中。

(4)待君久/不至。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俄而雪骤。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

(2)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大体。

拟:相比。

(3)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不如,不及。

因:趁、乘。

(4)太丘舍去。

舍:舍弃。

(5)去后乃至。

乃:才。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尊君在不(“不”同“否”,和肯定词对用时,表示否定)。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泛指小辈。

今义:儿子女儿。

(2)与友期行。

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太丘舍去。

古义:离开。

今义:前往,与“来”相对。

(4)相委而去。

古义:舍弃。

今义:委托。

(5)下车引之。

古义:拉,牵拉。

今义:领。

(6)元方入门不顾。

古义:回头看。

今义:顾忌;理睬。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小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2)白雪纷纷何所似?

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

(3)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

(4)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时分。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和我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6)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来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就进门了。

二、《论语》十二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人不知而不愠。

愠:生气,恼怒。

(2)吾日三省吾身。

日:每天。

省:自我检查、反省。

(3)为人谋而不忠乎。

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诚信。

(5)三十而立。

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6)四十而不惑。

惑:迷惑,疑惑。

(7)不逾矩。

逾:越过。

矩:法度。

(8)学而不思则罔。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9)思而不学则殆。

殆:疑惑。

(10)人不堪其忧。

堪:能忍受。

(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喜爱,爱好。

(12)曲肱而枕之。

肱:胳膊。

(13)于我如浮云。

于:介词,对,对于。

(14)逝者如斯夫。

逝:往、离去。

斯:代词,这,指河水。

(15)三军可夺帅也。

夺:改变。

(16)博学而笃志。

笃:坚定。

(17)切问而近思。

切:恳切。

(18)仁在其中矣。

仁:仁德。

2.解释下列各组中的加点词。

(1)而。

学而时习之(连词,表承接)。

温故而知新(连词,表承接)。

学而不思则罔(连词,表转折)。

人不知而不愠(连词,表转折)。

(2)为。

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可以为师矣(做)。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可以为师矣。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能够。

5.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学而时习之(名词用作状语,按时)。

(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用作状语,每天)。

(3)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译为“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5)饭疏食(名词用作动词,吃)。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很有才德的人吗?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疑惑。

(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上感叹说:“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三、诫子书。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非淡泊无以明志。

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明志:明确志向。

(2)非宁静无以致远。

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3)淫慢则不能励精。

淫慢:放纵懈怠。

励精:振奋精神。

(4)险躁则不能治性。

险躁:轻薄浮躁。

治性:修养性情。

(5)年与时驰。

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6)意与日去。

日:日子,岁月。

(7)遂成枯落。

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8)悲守穷庐。

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1)静以修身。

古义:修养身心。

今义:衣服显示出穿着人的线条。

(2)夫君子之行。

古义:操守,品行。

今义:行走。

(3)意与日去。

古义:日子,岁月。

今义:太阳。

3.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非学无以广才(形容词作动词,增长)。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屏除杂念和干扰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勤俭节约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如果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如果意志不坚定就不能学有所成。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4)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四、狼。

1.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1)其一/犬坐于前。

(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一狼仍从。

从:跟从。

(2)并驱如故。

故:原来。

(3)屠大窘。

窘:处境困迫,为难。

(4)顾野有麦场。

顾:看,视。

(5)积薪其中。

薪:柴草。

(6)苫蔽成丘。

苫蔽:覆盖、遮盖。

(7)目似瞑。

瞑:闭上眼睛。

(8)意暇甚。

意:这里指神情、态度。

(9)盖以诱敌。

盖: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3.解释下列各组中的加点词。

(1)其。

恐前后受其敌(代词,指代“两狼”)。

一狼洞其中(代词,指代“柴草堆”)。

以攻其后也(代词,指代“屠户”)。

其一犬坐于前(其中)。

(2)之。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代词,代指“一狼”)。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句末语气助词)。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结构助词,的)。

(3)敌。

恐前后受其敌(动词,攻击)。

盖以诱敌(名词,敌人)。

(4)止。

一狼得骨止(停止)。

止增笑耳(只是)。

(5)意。

目似瞑,意暇甚(神情、态度)。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图)。

(6)前。

恐前后受其敌(前面)。

狼不敢前(向前)。

(7)以。

投以骨(把)。

以刀劈狼首(用)。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连词,表目的)。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1)一狼径去。

古义:离开。

今义:到,往。

(2)屠自后断其股。

古义:大腿。

今义:屁股。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古义:多少。

今义:数学中的一门学科。

5.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挖洞)。

(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作状语,从通道)。

(3)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骨头已经扔完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3)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转身看柴草堆的后面,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企图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背后。

(4)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五、寓言四则。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家无井而出溉汲。

溉:浇灌、灌溉。

(2)及其家穿井。

及:待,等到。

(3)国人道之。

道:讲述。

(4)闻之于宋君。

闻:使知道。

(5)丁氏对曰。

对:应答,回答。

(6)身亡所寄。

亡:无,没有。

(7)因往晓之。

晓:告知,开导。

(8)若屈伸呼吸。

若:你。

(9)只使坠。

只使:纵使,即使。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其人舍然大喜(“舍”同“释”,解除、消除)。

3.解释下列各组中的加点词。

求闻之若此(像)。

不若无闻也(如)。

若屈伸呼吸(你)。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居住在国都中的人讲述这件事,被宋国的国君知道了。

(2)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像这样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3)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4)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

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农夫殴宦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太监)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指"门户"税),仍邀(强要)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选自韩愈《顺宗实录·宫市》)。

【译文】。

曾经有一个农夫,用驴驮着木柴到城里来卖,遇到宦官自称"宫市"拿走他的木柴,只给了他几尺绢,又就地索取"门户"税,还强要(农夫)用驴把木柴送到内廷去。农夫哭了,把得到的绢又给了宦官,(宦官)不肯接受,说:"必须用你的驴把柴送到内廷。"农夫说:"我家有父母、妻子、儿女,等着卖柴得钱后,才能有饭吃。现在我把木柴给了你,不向你要价钱就回去,你还不肯放我,我也只有和你以死相拼了!"农夫就殴打了宦官。

(街使的属吏捉住他上报,德宗颁诏将宦官废免,赐给农夫十匹绢。然而,宫市并不因此而改变,谏官与御史们屡次规谏,德宗都不肯听从。)。

【阅读训练】。

1.解释文中加点词:

(1)才与绢数尺(2)农夫涕泣(3)不取直而归(4)遂殴宦官。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仍邀以驴送至内"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刀劈狼首b.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3.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

4.文中卖柴农夫与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的遭遇,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卖柴农夫与卖炭翁这两个人物形象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1)给(2)眼泪(3)通"值"价值(4)就2.a3.略。

4.揭露了"宫市"对劳动人民的剥削、迫害。

卖柴农夫性情刚烈,敢于奋起反抗;卖炭翁淳朴善良,逆来顺受。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