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农工作开展情况总结 开展三农工作情况汇报材料(模板5篇)

时间:2023-09-28 09:07:43 作者:念青松 2023年三农工作开展情况总结 开展三农工作情况汇报材料(模板5篇)

对某一单位、某一部门工作进行全面性总结,既反映工作的概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缺点,也要写经验教训和今后如何改进的意见等。优秀的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总结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农工作开展情况总结篇一

1、推进农业园区建设。**年我镇结合新市镇规划,对我们的农业园区规划进行了调整和修编。着重规划了金桥村现代观光农业产业园和滨江村高效特色农业园区,其中金桥村的现代观光农业产业园聘请江苏省农科院进行规划编制,已经在乡镇评审修改稿,在市里评审1次,正在定稿。规划面积2750亩,分四个功能板块,有设施农业区、大田作物区、水上娱乐区和农业科普展示区,旨在打造“蒋巷村”模式,实现农业向规模集中,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滨江村高效特色农业园区规划面积3500亩,旨在利用长江资源和特色农产品,打造以长江为品牌特色的高效农业、特种农业园区,紧紧依托中国淡水渔业中心的科技和项目支持,打造成为省级或者国家级的高效渔业特色园区。今天上午刚刚市里与中国淡水渔业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我镇作为其中一个产业基地,专家领导去了现场做了初步规划和指导,随后就进行园区规划和设计,一些基础工程设施年底可以建设。

2、抓好粮食高产创建工作。我镇农田面积8000余亩,为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我镇与后巷镇合作万亩粮食高产创建,创建了3个千亩片,5个百亩方,高产目标700公斤。

3、做好高效农业大文章。1—9月份,我镇完成了高效农业面积2420亩,设施农业面积1600亩,高效渔业面积152亩。在我镇2个农业园区的引领下,高效农业面积还将进一步延伸和扩展。

4、加大土地流转,扩大适度规模面积。今年,我镇通过宣传和引进,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在金桥村流转农田面积1200亩,由原先19个村民小组600多农户分散种植,现在交给2名会种田、有技术、懂经营的人种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体现。

5、推广机插秧,抓好秸秆禁烧,提高秸秆利用水平。我镇在机插秧

推进中,一方面依靠本镇农机手,另一方面通过跨区机插秧来服务,加快机插秧的推进。今年完成机插秧面积6500亩,完成比例81%。同时,我们抓好一年两季的秸秆禁烧工作,推广秸秆还田和秸秆气化。

6、农业保险扩面,提高高效农业在大农业的保险比重。我镇三年来农业保险参保、投保率100%,小麦水稻两熟农业保险资金一次性交清。在大棚蔬菜、设施农业保险上我镇也是第一个参保和投保。

我镇在“三农”工作中,与其他乡镇一样还存在一些共性、个性的困难和问题:

1、土地流转价格偏高。随着物价上涨,有些村已经到了800元/亩,有些村甚至更高,土地流转工作难度很大。

2、有些指标下达任务较重:如机插秧面积、绿化造林面积。我镇农田只有8000多亩,下达任务有8000亩,几乎98%的比例;绿化造林我镇森林覆盖率26%,道路、河沟、村庄绿化程度较高,绿化造林的潜力不大,因此任务完成比较困难。

3、在高效农业以及农业园区建设中有部分土地要整理、沟渠水系要调整、房屋设施要搬迁,还有一定的困难,希望有政策和项目的支持。

新桥镇要实现农民人均收入增幅15%,达到23000元,农业增加值达到7500万元,对照其它各项农业指标,有的已经完成,有的还有一点尾巴。我镇将在以下几方面推进:

1、农业园区建设中,镇政府将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采取蹲点、对接、协调等措施和方式,强势推进。

2、继续扩大农业招商的面,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农业领域;紧密联系科研院所,加大农业技术的转化和引进,充分对接、跟进,促进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升级。

3、挖掘潜力,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努力完成农业的其他各项工作。

三农工作开展情况总结篇二

 20**年以来,sdas镇党委、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确保了农业农村经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就上半年农业农村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上半年,我镇农村经济总收入712.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6.3万元,林果业收入95万元,畜牧业收入388.2万元,第二产业收入47万元,第三产业78.3万元,劳务创收48万元。

1、种植棉花3500亩,其中膜下节水滴灌棉田1700亩,150公斤高产田500亩。目前,化控、中耕、锄草均已达到3次以上,棉花头水前开沟追肥工作已经完成。

2、全镇小麦面积为1300亩,经测产,小麦单产达到456公斤,其中,单产550公斤高产示范田580亩。

3、狠抓了温室大棚的管理工作,新建小拱棚205亩。

1、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我镇发动机关干部、社区居民、村民,开展春季植树造林活动,造林面积250亩7万株。

2、按照林果业管理增效年的要求,我镇对1211亩红枣加强了水肥、整形管理,对其中的70亩红枣进行补嫁接,目前成活率达到85%以上,目前已对红枣灌溉3次。同时加大了1128。7亩杏树、640亩红提葡萄的管理力度,完成了施肥、灌水、喷药、打顶、剪枝、除草等管理工作,为下半年林果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对3917亩果树修剪了2次,施肥2次,完成春季喷施石硫合剂3917亩。

在畜牧业的发展上,我镇依托地缘优势,以养殖小区为依托,积极推行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通过牛羊育肥,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上半年全镇畜牧牲畜出栏4785头,产肉152.8吨,同时针对我镇牲畜流动性大,交易频繁的实际,加大了畜禽疫病防治工作力度,防疫密度100%。

上半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90万元,新打机电井3眼,完成了5眼打机电井的拉电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完成推广高效节水滴灌700亩,并安装相应的配套设备,目前节水滴灌棉田达到1700亩。

为提高农牧民生产技能水平,结合sdas县第二十届“科技之冬”活动,以牛羊育肥、果树管理、温室种植等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积极组织农民利用冬闲之机开展培训。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设施农业及农机培训班累计举办期,培训农牧民人次。

三农工作开展情况总结篇三

1、推进农业园区建设。**年我镇结合新市镇规划,对我们的农业园区规划进行了调整和修编。着重规划了金桥村现代观光农业产业园和滨江村高效特色农业园区,其中金桥村的现代观光农业产业园聘请江苏省农科院进行规划编制,已经在乡镇评审修改稿,在市里评审1次,正在定稿。规划面积2750亩,分四个功能板块,有设施农业区、大田作物区、水上娱乐区和农业科普展示区,旨在打造“蒋巷村”模式,实现农业向规模集中,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滨江村高效特色农业园区规划面积3500亩,旨在利用长江资源和特色农产品,打造以长江为品牌特色的高效农业、特种农业园区,紧紧依托中国淡水渔业中心的科技和项目支持,打造成为省级或者国家级的高效渔业特色园区。今天上午刚刚市里与中国淡水渔业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我镇作为其中一个产业基地,专家领导去了现场做了初步规划和指导,随后就进行园区规划和设计,一些基础工程设施年底可以建设。

2、抓好粮食高产创建工作。我镇农田面积8000余亩,为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我镇与后巷镇合作万亩粮食高产创建,创建了3个千亩片,5个百亩方,高产目标700公斤。

3、做好高效农业大文章。1—9月份,我镇完成了高效农业面积2420亩,设施农业面积1600亩,高效渔业面积152亩。在我镇2个农业园区的引领下,高效农业面积还将进一步延伸和扩展。

4、加大土地流转,扩大适度规模面积。今年,我镇通过宣传和引进,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在金桥村流转农田面积1200亩,由原先19个村民小组600多农户分散种植,现在交给2名会种田、有技术、懂经营的人种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体现。

5、推广机插秧,抓好秸秆禁烧,提高秸秆利用水平。我镇在机插秧

推进中,一方面依靠本镇农机手,另一方面通过跨区机插秧来服务,加快机插秧的推进。今年完成机插秧面积6500亩,完成比例81%。同时,我们抓好一年两季的秸秆禁烧工作,推广秸秆还田和秸秆气化。

6、农业保险扩面,提高高效农业在大农业的保险比重。我镇三年来农业保险参保、投保率100%,小麦水稻两熟农业保险资金一次性交清。在大棚蔬菜、设施农业保险上我镇也是第一个参保和投保。

我镇在“三农”工作中,与其他乡镇一样还存在一些共性、个性的困难和问题:

1、土地流转价格偏高。随着物价上涨,有些村已经到了800元/亩,有些村甚至更高,土地流转工作难度很大。

2、有些指标下达任务较重:如机插秧面积、绿化造林面积。我镇农田只有8000多亩,下达任务有8000亩,几乎98%的比例;绿化造林我镇森林覆盖率26%,道路、河沟、村庄绿化程度较高,绿化造林的潜力不大,因此任务完成比较困难。

3、在高效农业以及农业园区建设中有部分土地要整理、沟渠水系要调整、房屋设施要搬迁,还有一定的困难,希望有政策和项目的支持。

新桥镇要实现农民人均收入增幅15%,达到23000元,农业增加值达到7500万元,对照其它各项农业指标,有的已经完成,有的还有一点尾巴。我镇将在以下几方面推进:

1、农业园区建设中,镇政府将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采取蹲点、对接、协调等措施和方式,强势推进。

2、继续扩大农业招商的面,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农业领域;紧密联系科研院所,加大农业技术的转化和引进,充分对接、跟进,促进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升级。

3、挖掘潜力,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努力完成农业的其他各项工作。

开展工作情况怎么写简短

三农论文范文3000字

三农工作开展情况总结篇四

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扣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短板重点任务,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以农业项目建设为平台,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不断扩大农业开放,保护生态环境,着力提升人居环境。凝心聚力,统筹推进,创新思路,真抓实干,全面开创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

(一)农业生产方面

目前全镇已经播种玉米、大豆等大宗农作物6000多亩,水稻计划插种5000多亩。截止四月份生猪存栏1470头,出栏790头存栏母猪109,与去年同期相比能繁母猪增加37%,生猪存栏、出栏均有所下降。

(二)产业扶贫方面

已完成第一批特色产业扶贫项目申报924户、3151人,申报产业扶持资金1250420元,镇于4月份抽调班子成员带队,组成四个小组对全镇的申报项目进行了初验并将结果进行了公示,目前已将资金扶持申请和相关申报材料报县产业扶贫指挥部,由于我们前期进行了深入的宣传发动,要求各村今年和去年相比,发展项目不能减、扶持资金不能减,今年总体第一批申报的项目和扶持资金都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三)“138+n”工程

县下达的培育发展产业带头人任务数是16个村级发展带头人和2个镇级产业发展带头人。根据各村产业发展实际,要求各村在2019年的基础上,每村再摸底2-3个村级产业发展带头人,镇对各村申报的对象进行培育、申报、评定,并从中遴选3名镇级产业发展带头人,报县评审。目前,各村正在摸底中。

县下达的土地流转任务数为6000亩,目前已完成5000亩土地流转任务,下剩的正在积极落实中。在前期充分调查确认本地优势产业、优势品种、优势主体、优势资源的基础上,今年主推花卉盆景和茶叶、中药材、毛竹、油茶以及相应的深加工,动员能人大户将资源整合,进行规模发展,动员有资源的农户主动寻租,利用自身的田地山场或劳动力,以入股或直接租赁给大户的方式,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做的较好的有志菊农民专业合作社、龙畈农民专业合作社、辉淼农民专业合作社、古绿园花木有限责任公司、海连盛泰家庭农场、要元的鹞子园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要元茶厂、燕春村的燕家店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燕春茶厂等,目前有农民专业合作社30家,家庭农场9家,市级龙头企业1家,规模较大的豆制品加工企业1家。下一步将继续在政策以及信息提供、技术服务等方面为这些大户和企业提供支持,帮助他们做大做强。

(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镇范围内彻底清理陈年垃圾,整理“三堆”,拆除废旧房屋,治理有碍观瞻的杂物,达到“干净、整洁、有序”的目标。全镇17个村(街),全面开展了道路清扫、生活垃圾清捡行动,105国道、、集镇建成区、实行垃圾日产日清,全天候保洁,其他农村地区每周生活垃圾清运保洁不少于2次,镇域干净整洁,无积存垃圾。以龙山、梅方两村作为试点,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开展村庄整治工作。

全面完成改厕任务。20-至20-年户改厕共617个,各村上报排查问题共140个,目前已落实专门人员进行问题整改,截止11日问题整改基本过半,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整改工作力度,增加整改人员,及时调配整改所需材料,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户改厕整改工作。20-年全镇计划完成户改厕任务600个,截止目前已完成改厕数420个。下一步将根据县局统一要求的技术规范,对前期已改的户厕加盖复合盖板,按照改厕施工流程要求完成改厕工作任务。

大力开展污水治理。共有农村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污水处理设施11个,分别在。共投资240余万元,惠及人口1万余人。前期已对所有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全面排查检修;目前所有设备都能正常运行使用,9处为增加污水收集量,需要增设管网的8处均已动工,正在增加铺设管网,2处已整改到位并建立完善了长效运行机制。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督促力度,尽快完成增加管网的铺设,对3处污水设施周边的厕所进行改造,尾水接入管网;对其余9个污水处理设施落实长效运行机制,确保全面正常运行。

1、山区的劳动力大量外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种植区内路、渠等配套设施差,种植田块小而分散,给农业机械化带来难度,导致农业生产用工量大,生产成本高,农业生产效率低,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生产进程缓慢。

2、在家的青壮年劳动力少,发展自种自养的劳动力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生产中科技投入低,项目规模小,给贫困户增加的收益不明显。

3、受去年疫情影响,今年仔猪价格大幅上涨,养猪户、农户补栏成本加大,积极性不高。养猪户大量补栏存在一定疫病风险不愿补栏。

4、-年改厕质量标准不高,未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操作流程进行改厕。由于运营维护费用大等原因,部分污水处理厂接水率低。

三农工作开展情况总结篇五

如下。

1、完善耕地保护机制。建立了社区、国土所、村三级责任监管机制,实行镇领导干部包片,驻村干部包村、国土所干部联村的三位一体耕地保护联动机制;成立了以社区主任张同志为组长的耕地保护领导小组;年初,社区与各村签订了《土地管理目标责任书》,严格耕地保护年度绩效考核机制;出台下发了《加强耕地保护、规范村民建房用地管理的通知》,明确了耕地保护措施,完善了农民建房用地审批条件,规范了用地报批程序。

2、加强耕地保护力度。今年,加强了动态巡查力度,严

格落实一级巡查区域巡查每周不少于3次、二级巡查区域巡查每周不少于2次,三级巡查区域巡查每周不少于一次,做到了违法用地早发现、早制止。全年,共查处各类土地违法51宗,相比去年有明显下降。

3、强化法律法规宣传。今年来,高度重视国土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开展了一些列宣传活动。全年,结合集中整治活动,悬挂宣传横幅10余幅,张贴标语200余张,出动宣传车6次,发放宣传单600余份,接待来访群众200余次,提高了群众的基本农田保护、耕地保护等国土资源管理意识。通过一系列的耕地保护措施,实现了我镇耕地保护目标。

我社区严格执行村民建房“一户一宅”的规定,严禁“一户多宅”和超面积标准建房并严格规划把关,农民建房用地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鼓励农民集中成片建房,建设新农村。对社区范围内设施农业用地、工业用地等严格规范用地申报程序,坚决禁止未批先建等行为。对下寨驾校等为取得合法手续建成的非法用地行为,坚决予以拆除。

制定完善了信访制度,构建社区、国土所、村三级国土资源信访信息网络,要求以“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为目标,深入开展辖区内国土资源信访问题引起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的排查调处工作。对于排查出的问题要区别情况,分别提出处理意见,切实加以解决。全年共成功调处20余起矛盾纠纷,无一起上访案件,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社区。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