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班有趣的石头画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实用6篇)

时间:2023-10-09 21:14:23 作者:ZS文王 最新中班有趣的石头画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实用6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中班有趣的石头画篇一

活动选择了画家米罗的超现实主义作品。米罗是一位“用幼儿的眼睛看世界”的超现实主义国家,他的.作品洋溢着孩子式的快乐气氛,具有稚气的幻想和天真的幽默感。所以,他的作品完全能引起幼儿的共鸣,适合幼儿欣赏。《狂欢节》这幅作品描写动物唱歌、跳舞、游戏,很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

美术欣赏的一般规律就是以形和色入手,因为绘画本身就是通过形和色来表达情意的。再者,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他们观察世界从直观感受出发。所以在欣赏中,教师首先引导幼儿感受作品的形,设计了第一层提问“看到了什么,它们在做什么”。第二层提问“这么多动物在一起干什么”,将欣赏提升到了对作品内容初步理解的层面上,并引出了作品的名称《狂欢节》。接下来,又引导幼儿感受作品的色。这对中班幼儿来说是个难点,这样设计能让幼儿在感受形和内容的基础上感受色会更容易些,也更有益于培养幼儿美术欣赏的能力。通过教师有序地引导,遵循欣赏规律,幼儿在整个欣赏活动中能积极表达自己的欣赏感受。

中班有趣的石头画篇二

1。在观察了解孔雀特征的基础上,夸大并任意变形孔雀尾巴,启发幼儿想象,引导幼儿大胆地进行创造性作画,并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2。发展幼儿观察、求异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审美能力。

3。锻炼强化意识,一眼无拘无束创造作画的快乐。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活动背景说明:

1。幼儿已有经验(去动物园玩,看到过孔雀)

2。创想画课程开设较多的是绘画物体,因而本次活动以动物为主题,让幼儿发挥想象来创作绘画。

3。上学期我们尝试的创想画基本都是生活中的物品,本次的教学活动初步尝试对动物进行创想,变形,这个效果也是不错的。

一、欣赏孔雀舞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非常好看的舞蹈,你们想看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2。谁知道这是什么舞?(孔雀舞)

二、看ppt,观察孔雀

1。整体观察

师:孔雀长什么样?

2。局部观察

师:孔雀的头、脖子、身体是怎样的?

3。细节观察:孔雀的尾巴最特别。

师:孔雀和其他动物相比,有哪个地方最不一样?

三、启发想象

四、创造作画

引导幼儿创造作画:小朋友,把孔雀的尾巴变成其他东西,就能变出很神奇的形象来。让我们开动小脑筋,一起来试试吧!

五、利用投影仪进行讲述、评价

1。自我讲述画面内容。

2。同伴互评。

3。教师评价。

在活动开始我通过让孩子们欣赏舞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孩子们一下就被舞蹈吸引住了。接着出示ppt图来观察孔雀的外形特征,通过观察发现孔雀羽毛的美感。并了解到了原来孔雀的'尾巴会开屏,还可以通过自已的创想用其他东西来变出孔雀漂亮的尾巴。在幼儿操作的时候,我发现小朋友们掌握的较好,很多孩子通过自己的创想画出了不同物品的尾巴。孩子们本次活动完成的较好。在教学中,我通过跳孔雀舞、画孔雀来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感受动物的美,陶冶了幼儿的情感。

不足之处:

开头欣赏舞蹈时间稍长,短一点效果更好。画孔雀时,个别幼儿头和身体的比例失调————头大身体小)以后还要多思考把握好每个细节。画孔雀变尾巴时个别幼儿模仿别人,没有按照自己的想象去绘画,下次绘画时需要提醒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想象去绘画。

中班有趣的石头画篇三

1、对螃蟹的外形、动态及生活习性有了一定的了解。

2、实物投影仪、螃蟹1只。

3、绘画用具:记号笔、蘸有颜料的海绵、颜料、纸、棉签和抹布。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出课题。

2、以手影游戏激发幼儿作画兴趣。

(1)示范。

(2)幼儿尝试。

3、作画。

(1)示范。

(2)交待要求。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作品。

将幼儿的作品布置成一个小画廊,以便幼儿互相欣赏各自的作品。

中班有趣的石头画篇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习用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多种图形勾画并添加出螃蟹的基本形状。

2、培养幼儿大胆作画及用色的能力,体验创造和成功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笔、纸人手一份

3、用于展览幼儿作品的'泡沫用板一块。

活动过程:

1、出示一个长方形,变成一只螃蟹,激发幼儿兴趣。

2、请幼儿观察并讨论长方形是如何变成螃蟹的。

3、老师演示电脑课件“画螃蟹”,让幼儿进一步明确长方形变螃蟹的过程。根据幼儿的回答将长方形添画出八条腿、两个大钳子和一双大眼睛,并涂上鲜艳的颜色就变成了一只螃蟹。

4、出示圆形、半圆形、梯形、三角形,请幼儿讨论如何将这些图形添画变成螃蟹。

5、电脑演示范例,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知道螃蟹的眼睛、钳子、八条腿可以画成不同的样子,激发幼儿的创造性。

6、幼儿作画,教师个别指导,提醒幼儿画好螃蟹后可用彩色蜡笔添画泡泡,丰富画面。

7、展示幼儿作品,教师与幼儿共同欣赏,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画的螃蟹。

中班有趣的石头画篇五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用正确的执笔姿势画出螃蟹的主要特征。

2.幼儿初步掌握中锋、侧锋的运笔法,并尝试表现出浓、淡墨变化。

3.培养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已有水墨作画经验;在生活中,观察过螃蟹。

物质准备:毛笔、墨汁、颜料、调色盘、笔洗、垫纸、吸水巾。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画,引发幼儿作画兴趣。

1.提问:“这是什么?”

2.引导幼儿观察“螃蟹”,说出螃蟹的主要特征。

3.教师用合适的词汇描述螃蟹特征。

4.提问:“这叫什么画?”引发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

(二)教师示范螃蟹的画法。

1.教师演示身体的画法――淡墨侧锋画身体。

提问:“老师是如何用笔的?”引导幼儿观察侧锋的运笔法。

2.教师演示螃蟹“螯”的画法――浓墨中锋画螯。

(1)提问:“画螯时和画身体用笔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中锋的运笔法。

(2)提问:“画身体的墨色和画螯的墨色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对比后,感受浓、淡墨的变化美。

3.请幼儿画出螃蟹的腿和眼睛,教师重点点评执笔。

4.教师小结螃蟹的'基本画法。

5.启发幼儿说出可以添画的景物。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注意指导幼儿执笔及运笔方式。

2.启发幼儿添画相关事物。

3.提醒幼儿注意画面、衣物的清洁,养成良好作画习惯。

(四)幼儿相互欣赏作品

1.请画好的幼儿将画贴在板面上,相互欣赏。

2.请个别幼儿说说小螃蟹(作品中)在做什么?教师总结。

课程延伸:

教师粘贴“快乐的小螃蟹”字样,构成一幅完整的展览板,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中班有趣的石头画篇六

设计意图

你见过仙人掌吗?他生活在干燥炎热的沙漠里,最喜欢的就是热辣的太阳,浑身的刺是他们的盔甲,防御者敌人的骚扰,你最好还是别去惹那些浑身带刺的家伙,如果你喜欢仙人掌还是自己动手画吧,此次美术活动《仙人掌》就是让小朋友用颜料还有你自己的小手进行想象装饰。

教学目标

1、装饰仙人掌,初步了解仙人掌线描画。

2、能耐心,细致地作画感受艺术创作的快乐。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

儿童经验基础见过仙人掌。

环境准备

1、几盆造型不同的仙人掌。

2、白纸,黑色水彩笔人手一份。

3、美工第10页。

重点难点

熟练运用不同线条。

活动过程

1、观赏仙人掌

老师和幼儿一起观赏仙人掌的特征,自由交谈。

2、梳理绘画经验

老师和幼儿一起共同观察树叶线描画,交流自己的感受。

3、尝试画仙人掌

请幼儿用黑色水彩笔在《美工》上画仙人掌。

有效语言设计

小朋友,你们见过仙人掌吗?知道他们的`特点吗?

你最喜欢哪个仙人掌

你看这个可以有哪些线条?你还知道哪些线条?哪些图案?

你的仙人掌身上有哪些线条?

环境辅助

1、观赏用仙人掌范画。

2、不同线条画法的示范。

活动反思

美术仙人掌的活动目标是让幼儿了解仙人掌的结构特征,了解仙人掌的生长习性。借助仙人掌掌的外形,血花仙人掌大胆作画,体会蜡笔画的乐趣。

从幼儿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幼儿都能画出仙人掌的基本轮廓,又因为之前几次特色课重点练习了颜色渐变,为给仙人掌涂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画仙人掌上面的刺时,很多小朋友的画都是密密麻麻的,又粗又长。可能是我还没有解说的更仔细,更彻底,把它忽略了。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