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讲评范文(18篇)

时间:2023-12-18 21:19:41 作者:书香墨

教案不仅仅是一份教学参考资料,更是教师思考和准备的结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年免费人教版一年级语文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十四个会认字和一个多音字。

2、阅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它们高兴的心情。

3、感悟课文内容,了解竹笋的生活环境,感受笋娃娃顽强的生命力,学习它们互相鼓励、克服困难的品质。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会认字和一个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你认识它吗?(出示竹子的图片)。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竹子小时候的文章:笋娃娃。

板书课题,认识“笋”字。

二、读文,初识生字词。

1、自由读文,找一找哪些字音你读不准。

2、听老师范读课文,你读不准的字音能读正确吗?

三、识字。

1、自己在课文中找出会认字,并画出生词,再读一读。

2、出示会认字卡片进行认读。

3、给会写字分类(按结构)。

4、小组学习生字。

四、初步了解课文。

1、再读课文,你想提醒大家课文中的哪些词语不好读?

2、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

4、指名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想有哪些词语自己不理解。

5、词语质疑解疑。

五、重点指导写好三个字。

1、出示沙、泥、油。观察这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书空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

2、感悟课文内容,了解竹笋的生活环境,感受笋娃娃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放录音。听,这是什么声音?(春雨沙沙)。

2、春天来了,万物开始复苏。伴着这沙沙的春雨声,你想到了什么?

二、复习。

1、看看这些词娃娃,你都认识吗?

钻出来泥土草丛冒出来喊着。

数哇数哇哭啦努力娃娃们探出挺直。

2、出示会认字卡片,指名认读。

三、朗读感悟课文。

1、指名说。

2、学习2、3自然段。

3、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4、男女生分角色再读读前四个自然段。

5、教师引读:呜呜呜,这是谁在哭?快读5、6、7自然段,发生了什么事?

6、这个笋娃娃出不来?怎么办?谁来帮帮它?

7、它终于出来了,瞧,它多高兴呀,谁能表演一下?

8、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积累。

在这幅春笋图中,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找到相关的句子背一背。

板书设计:

3笋娃娃。

钻冒探。

叫喊嚷。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巩固复习课文,完成作业。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认读会认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学习会写字,分析字形,理解字义,指导书写。

1、力:独体字。力量。有力、力气、用力。

加:表数量或程度增加,左右结构。加法、相加。

丛:上下结构。草丛、花丛、丛林。

们:单人旁,人们,你们。

直:直尺、一直。

2、书空练习。

3、小组内互相考考你记住这些生字了没有?

4、在练习本上练习书写,加强指导。

人教版年一年级语文授课的教案设计采集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针对学生胆小的心理,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

1、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探究):

1、同学们,你们会唱《小星星》这首歌么?今天上课前我们先听一听这首儿歌,好不好?

2、你们喜欢这首歌吗?谁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夜晚时候的景色)那老师想知道你们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谈论眼中的夜色。)。

3、今天还有一位小朋友也想和我们一起谈谈自己眼中的夜色。你们想不想知道他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它。板书课题:《夜色》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互动)。

1、自读课文。要求:自己试着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并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它。(学生按自己的方法边读课文边识字。教师巡视,对平时识字能力差的孩子尤其关注。)。

2、小组内检查生字,谁全认对了,就是“识字大王”。

3、开火车认读生字、生词。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1、教师范读,大家认真听。问题: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们都听懂了什么。

(学生听教师范读,听后自由谈论自己收获。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随机板书。如:害怕——不害怕。)。

2、师:你们理解的真好。这个小朋友开始时怎样怕黑,后来为什么又不怕了?下面同学们带着问题小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个问题。

3、好,哪个同学读懂了这个问题?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预设:

(1)开始这个小朋友胆子很小。你是从课文中哪句话体会到的?让学生练习朗读。

(2)后来爸爸带他去散步,他发现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美丽。你能给大家读读这句话吗?让学生练习朗读。

重点抓住“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引导学生说一说你体会到了什么。(黑夜和白天是一样美的)。

4、师:小朋友在和爸爸散步时还可能看到什么美景?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小朋友看到的美丽的事物。)。

5、在夜晚也能看见美丽的景色,教师出示:从此(出示: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引导学生体会意境。

学生体会后展开想象,自己在漆黑的夜晚可能会看到什么?练习用书上的句式说话。进一步体会夜晚的美丽。

6、教师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学生练读后,各自展示。听者评议。

四、小结。

五、指导生字书写(反馈)。

“步”,上小下大,下面是的第一笔是竖,不要写在竖钩,右边没有点。

“光“第一笔是竖,不是点,第四笔横写在横中线上。

六、延伸拓展:

1、美读课文。

2、搜集所学生字。

3、观察夜色。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授课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比较蚂蚁和蝈蝈不同的表现和结果,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3、在感悟课文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句式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说话能力。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乐于倾听、勇于发言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说话能力。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题,直接导入课文。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小动物,他们是谁呀?(齐读课题)。

2、强调蚂蚁和蝈蝈的读音。(再读课题)。

二、品读文本,感受蚂蚁的勤劳(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夏天真热。指名读。齐读。

是呀,夏天真的很热,太阳像火一样,这就是骄阳似火烈日炎炎汗流浃背大汗淋漓。

来,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夏天的炎热吧。齐读。

2、整体感知:天气这么热,不知道蚂蚁和蝈蝈在干什么呢?观察图画,用自己的话说说。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

3、出示:一群蚂蚁在搬粮食。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1)你觉得小蚂蚁搬得累吗?自己读读这句话。

(2)指导朗读:读出蚂蚁的辛苦、累。

(3)是呀,小蚂蚁搬得很累,汗都流出来了。用一个词表示就是满头大汗。

(4)读好满头大汗。指名读,齐读。

(5)小蚂蚁背呀、拉呀,有没有偷懒的,谁来读好这个词?个个满头大汗。

4、同学们想一想:小蚂蚁除了用背、拉的方法,还会用什么方法搬粮食呢?(推、抱、扛、抬、顶、举、咬、拖)交流。(动作演示)。

6、小蚂蚁真勇敢,真勤劳呀!用我们最美的读书声来夸夸这群小蚂蚁吧。

三、品读文本,感受蝈蝈的懒惰(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蚂蚁在烈日下起劲地搬粮食,干得热火朝天,蝈蝈们在干什么呢?自读第二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

出示: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想象一下,蝈蝈们除了唱歌,睡觉,还可以自由自在地干什么?

2、对比总结,引导用有的有的句式说说。

3、蝈蝈们的生活如此自由自在,怪不得在看到蚂蚁搬粮食的时候都笑蚂蚁是傻瓜。

(1)蝈蝈的笑是一种怎样的笑?(嘲笑,讥笑)。

(2)蝈蝈会怎么笑话蚂蚁呢?可以加上你的动作和表情来说说。

(3)(出示:几只蝈蝈看到了,都笑蚂蚁是傻瓜。)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读出蝈蝈嘲笑蚂蚁的语气。

5、让我们拿起书,摆好读书姿势一起读读这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蝈蝈自由自在的样子。

6、朗读比赛:同学们,同样是在夏天,蚂蚁和蝈蝈的表现是多么不同呀!请第一、二大组的同学做勤劳的蚂蚁,读第一自然段,第三、四组的同学做懒惰的蝈蝈,读第二自然段,比比哪一组读得棒。

四、文本对比,感受不同的生活(学习第三自然段)。

1、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冬天来到了。

(1)听,(课件播放风声)你听到了什么?

(2)出示: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了。

指读、齐读。

2、这么冷的天,蚂蚁和蝈蝈的生活又会是怎样的呢?看看图,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3、天气这么冷,出示: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

他们生活得怎么样?

4、此时的蝈蝈:

(1)你看到了什么?这时候他们会说些什么?出示: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2)是呀,他们一点都不神气了。谁来读?指名读,齐读。

真是一群可怜的蝈蝈呀!

5、合作朗读第三自然段:冬天,蚂蚁和蝈蝈的生活完全不同呀!老师读冬天的句子,男生读蚂蚁的句子,女生读蝈蝈的句子。

五、总结课文,揭示主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授课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规范书写七个生字,学会一个新偏旁:病字旁。

2、能辨析“清、晴、睛、情、请”等同音字,学会自主识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青蛙是益虫,培养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大家猜猜是谁?(课件出示谜语:“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

2、(学生回答出答案后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朋友就是小青蛙。(板书:小青蛙)。

3、为什么说它是“绿衣小英雄”呢?它的名字中哪个字表示绿色的意思呢?(出示“青”字,注意下面的“月”字第一笔是竖不是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小组交流识字方法,并说说你还知道了什么。

3、小组选一个说的的同学全班交流。

4、填空:(课件出示)小青蛙住在()的河水里,长着一对(),专吃害虫,()庄稼,小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

5、老师范读课文。

6、学生自读。

三、学习生字。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反复练习。

(1)带着拼音读;。

(2)去掉拼音读;。

(3)单独生字打乱顺序读;。

(4)多种形式练习。(开火车,跳青蛙,摘苹果)。

2、请同学们找一找“青”字家族的字,老师随机讲解。

(1)用“汉字加一加游戏,让学生知道:

清水”要有“水”,所以“清”是“三点水旁”;“晴天”有太阳,所以“晴”是“日字旁”;“睛”表示“眼睛”,所以是“目字旁”;“情”和心情有关,所以是“竖心旁”;要用嘴说“请”,所以“请”是“言字旁”。

(2)老师还给这几个字编了一首儿歌呢,不信你们瞧一瞧:“日出天气晴,河水清又清。眼睛明又亮,事情要分清。来客要说请,从小讲文明。

(3)这些字不但读音像,而且长得像,但它们的意思却不同,为什么呢?偏旁不同。像这样的字我们把它们叫作形声字。如“睛”,我们把“青”叫作声旁,帮我们记住读音;“目”我们把它叫作形旁,它帮我们辨字义。(出示小儿歌:形声字,好识记,音形义,有联系。声旁帮着辨字音,形旁帮着辨字义。)领着孩子们朗读,并让孩子们细细体会。

(4)让孩子们回忆象形字、会意字。

3、指导书写。

(1)注意:“气”共四笔,不要写成“乞”;“晴”的左边是“日”字旁,不要写成“目”字旁。注意偏旁要写得小一点。(具体范写到哪个字再单独去说。)。

(2)教师指导书写"青"。

a、认真看一下:"青"字共几笔,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b、教师边范写边强调:竖在竖中线上,下面“月”的“丿”变成“丨”,横折钩的横在横中线上。

c、学生书空跟写。

(3)教师指导书写"请、清、晴、请"。

b、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领。

c、学生书空跟写。

(4)学生描红、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延申。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3、青蛙是益虫,我们应该保护它,保护它的生存环境,保护大自然。

五、布置作业。

1、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年教案设计讲义

教学目标。

1、能对照图画用自己地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懂得为什么说谜底是一幅画。

2、学会“画、远、近、无、声、惊”七个生字,认识土字旁,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3、认识两个偏旁“辶”“忄”。了解文中出现的反义词(远-近,有-无,来-去)。

一、观察图画导入新课(课件)。

1、教师范读诗歌猜谜,出示挂图,并揭课题。

a、上课之前,老师先让小朋友们猜个谜语,听仔细了(范读课文)。

b、学生动脑筋猜。

c、出示挂图(课件):好极了,就是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画》(板书课题)。

2、仔细看这幅画,画上画了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2、学生自读课文。

3、指名试读,正音:色、近、惊。

三、对照图画,再读课文。

1、看看图画再读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行主要说什么?

2、指名交流(教师板书:山、水、花、鸟)。

3、请小朋友在这几个字下画上小圆圈,说明这首古诗主要写这些景色,课文主要写的景色,我们要读重音。

四、讲读课文,理解诗意。

(一)讲读第一、二行。

1、看图说话:小朋友们,画多美啊,有山有水,用自己的话说说山怎么样,水又怎么样?

2、想一想:我们平时出去玩,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得清吗?水从山上直往下流,如果我们在近处听,会听见什么声音啊?你能学一学吗?(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流水声)。

4、扮演诗人,远看山,近听水。

b、这就叫“远看山有色”

c、教学生字“色”: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字型;说说色是什么意思?(颜色,课文指景色)。

d、指名扮演诗人,到画前听听流水:问,你听到流水的声音了吗?为什么?

e、小结:因为是画,所以说听听——(水无声)。

g、教学声:强调字形,声的上面是“士”不是“土”。

h、指导朗读第一、二行,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二)讲读第三、四行。

1、想一想,春天,许多花都怎么样了?可是课文里是怎么说的,为什么?

2、要是鸟停在树枝上,人来到鸟的面前,鸟会怎么样呢?

3、指名扮演诗人,走近画,做赶鸟的动作。问:有没有看到鸟儿飞走?课文是怎样说的?

4、教学惊:说说你是怎样记住惊的?惊是什么意思?(吃惊、害怕)。

5、指导朗读第三、四行,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五、朗读全文。

六、资料城。

1、课件准备“资料城”模块,学生朗读。

2、学生阅读。

3、学生汇报。

七、说话训练,评价交流。

1、资源准备:课件中的说话训练材料。

2、学生思考交流。

3、学生表达,教师评价。(鼓励为主)。

八、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一幅画,而且是一幅有山、有水、有花、有鸟的画呢!

九、作业: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7个生字;画:先中间,后两边;声:强调上面是士;色:注意刀字头;远近:注意走字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字词,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2、指导朗读,背诵,默写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1、认读生字卡片(开火车)。

2、课堂作业本第一题。

3、形近字比较,组词。

远()近()京()声()。

运()听()惊()色()。

二、指导朗读和背诵课文,加深理解。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课文写的是一幅画。

2、指导朗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范读-指读-引读-齐读。

3、根据画面背诵课文。

a、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景色?

b、课件(声画统一),试背-齐背-指背。

三、资料城。

1、课件准备“资料城”模块,学生阅读。

2、学生阅读、交流。

3、学生汇报,师生评价。

四、写话训练,评价交流。

1、资源准备:课件中的写话训练材料。

2、学生思考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评阅。

4、展示优秀作品。

五、作业指导。

1、写出这首诗的几对反义词:远——近、有——无、去——来。

2、默写课文。

语文人教版一年级免费高效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会写“对、妈”等四个字。认识2个部首。

2、借助汉语拼音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季的特点。

教学重点:

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会写“对、妈”等四个字。认识2个部首。

教学难点:

1、借助汉语拼音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季的特点。

教学准备:

1、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2、蜗牛图片,蜗牛生活背景,幼儿观察记录。

3、电教器材:投影仪。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认识课题。

(一)谁认识黑板上的三个字?

(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小蜗牛》大家齐读。

(三)有谁见过蜗牛?长什么样子?

提出质疑,引发幼儿探究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简单的生物知识。

(软体动物,吃植物叶子,会伤害庄稼和花草,在潮湿的环境下生活)。

(四)观察蜗牛的爬行动态,想想它们一家在干什么呢?引发情感。

(螺旋形的外壳,半透明的柔软身体上还有花纹,两只触角非常灵活)。

(五)你能想象出蜗牛一家它们在干什么?

(构思一副惹人喜爱的“蜗牛的一家”创作画,相互交流自己的故事。)。

三、理解课文。

(一)蜗牛我们已经很了解了,想不想到课文里去看看,讲的是什么故事?

(二)哪位同学想读一读课文?那就让几位同学一人读一段吧?

相机指导:蜗牛妈妈的话要读得亲切,充满鼓励。小蜗牛的动作很慢,读小蜗牛的动作时,要读出蜗牛慢行的状态。

(三)学习课文之前啊,老师想看看你们预习的怎么样?

出示屏幕:哪位同学认识屏幕上的字?来读一读。

相机指导读得不标准的同学的发音等。

(四)接下来咱们做个游戏吧?看看哪些同学能最快的说出老师出示的词语,谁就是最棒的。

(五)同学们可真棒,看来同学们预习的都很充分。

(六)出示背景图。

师:今天的天气真好,小蜗牛想出去玩,咱们看看小蜗牛去哪玩了?哦,这里有暖暖的阳光,有青青的草地,有美丽的鲜花。看,谁来了?拿出蜗牛卡片,“小朋友们好,我是蜗牛爸爸,看我身上的花纹漂不漂亮啊?还有比我更漂亮的呢,你们猜是谁?”(蜗牛妈妈)还有呢?(蜗牛宝宝)。它们一家日在玩什么游戏呢?(师幼共同想象描述情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蜗牛的一家我们还记得吗?我看看你们还记得多少?

出示词语,指名读。

这节课啊我们就继续去和蜗牛的一家交朋友,看看小蜗牛都去哪里玩儿了?

二、新课。

(一)首先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大声的读一读这篇课文,看谁读得认真。

小蜗牛每次都是什么季节去的?又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指名回答:一共去了三次树林。第一次是春天去,夏天回来;第二次是夏天时去,秋天时回来;第三次是秋天时去,冬天时回来。

原来小蜗牛每个季节都去了树林,那么书中告诉我们小树林里一年四季有哪些明显的特点?

春天:树发芽。

夏天:叶子多、密、绿,草莓成熟。

秋天:地上长满蘑菇,树叶变黄。

冬天:树叶落光,地上有雪。

(三)小蜗牛爬呀爬,可是每次到树林都需要一个季节的时间,这说明什么呢?

指名回答:说明小蜗牛爬的很慢。

三、总结课文。

(一)读了这篇课文,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

预设:时间过得很快;要珍惜时间;做事情不能太慢。

(二)其实啊,我们知道了,蜗牛的它的习性就是比较慢,可是蜗牛也在不停的爬,我想这说明了蜗牛做事情很认真,只要认真就一定能做到,而且蜗牛也欣赏到了四季的美啊,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

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详细语文教案设计

1、凭借汉语拼音和插图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地跟别人跑,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_。

2、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并能悟出寓意。

2、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设疑。

今天我们学习第17课咕咚,这是一篇阅读课。随后板书课题。咕咚是什么东西?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们想不想知道?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课文就会知道了。

二、指导朗读课文,可按整体部分整体三步来指导。

(一)从整体指导读课文。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一遍课文,标出自然段。

2、对照插图读一遍课文,找出课文共讲了几种小动物,能按出场顺序说出来。

3、同桌共读一遍课文,读后互相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分段指导读课文。可带着课后问题读,读后再回答。

1、指名读第1~2段。

(1)师问:咕咚指的是什么?

生答: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

(2)师问:木瓜掉进湖里的声音怎样?从哪可以看出来?生答:这声音很大很重。因为木瓜熟了,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的。

(3)师问:兔子为什么跑?(课后第1题)。

生答:兔子听见这又大又响的咕咚声很害怕,吓跑了。

(4)指导看第一幅插图。说说图意。

举例: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还没有沉到湖底,溅起的水花还没有落下来,兔子已经撒腿跑了。它很害怕,一边跑还一边喊: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

2、指名读3~4段。

(1)师问:小猴子为什么也跟着跑?他还说了什么?(课后第2题)。

生答:小猴子听了兔子的话也跟着跑起来。他说: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呀!

(2)师问:还有谁都跟着跑起来?(课后第3题)他们又喊叫什么?

生答:听了猴子的话,狐狸、山羊、小鹿都跟着跑起来。他们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3)请三个同学分别把兔子、小猴子和大伙喊叫的话读一读,并说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最后一问比较难,老师可做提示。

生答:有很多话都是越传越走样。因为他们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说的,而他们的理解不一定对。他们不是有意造谣来吓唬人的。

(4)指导看插图(二)。说出图意。

举例:很多野兽都跟着跑起来,它们全张着嘴喊叫,面带惊慌的表情。

3、指名读第5段。

(1)师问:大象跑没跑?他是怎样跑的?

生答:大象也跟着跑起来。他是看见其他的动物跑,他也跟着跑起来。

(2)师问:野牛为什么没有跑?他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课后第4题)。

生答:因为野牛不知道咕咚是什么,它在哪里,所以它没有跑。

野牛拦住大象和其他动物,追问谁看见咕咚了。结果谁都没看见咕咚是什么,兔子只是说它听见的,咕咚在那边的'湖里。

(3)指导看插图(三),并说说图意。

举例:野牛在前面,非常沉着冷静地拦住大家,追问谁看见咕咚了。

4、指导朗读6~7段。

(1)师问:他们来到湖边看见什么?听到什么?生答:他们来到湖边看见正好又有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听见咕咚的声音。

(2)师问:最后大伙儿为什么都笑了?(课后第5题。)生答:因为大伙都明白咕咚是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不是什么可怕的怪物,_大白了,它们感到自己的行动十分的可笑。

(3)指导看插图(四),并说说图意。

举例:大家的表情各不相同。野牛在严肃地讲道理,兔子看清咕咚是什么了,不再惊慌;老山羊一边听野牛讲话,一边思考;狐狸、小猴子和小鹿已经感到可笑了。

(三)让学生读全篇课文,并回答问题。

1、大家齐读一遍课文。

2、师问:你读了这篇童话,懂得了什么?

生答:我懂得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的跟别人跑,听信谣传,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设计

设计,只有在课堂上扎根生长,并开花结果,新课程所预示的敦育愿景才能实现。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生字“头”、“乡”、“光”、“故”,认识新偏旁“攵”。

2.初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诵读时能做到正确、有感情。

3.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积极主动地诵读古诗文。

教学重难点:

1、会认10个生字,写好4个字。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

教具:录音机,《思乡曲》音乐磁带,多媒体。

课件。

书中插图。

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感受情境美。

(一)学生听音乐,体会乐曲中描述的意境。

师:图中的人在干什么,他在想些什么?

(课件出示学生兴趣盎然,发言踊跃。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看图的同时简介图上的画面内容。)。

师:这是一首《思乡曲》,思乡的感情可以用音乐来表达,也可以用语言来表达。

(二)板书课题,简介李白,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李白画像及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认识“静”“夜”“思”三个生字,指导后鼻音及整体认读、平舌音的发音,从而读准字音。

2.简介诗人李白资料及这首诗的背景:小朋友,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知道李白是谁吗?由学生畅所欲言,交流汇报自己课外搜集查到的资料。

教师小结: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古时候很多诗人都有自己的封号,李白就号称“青莲居士”。他一生写了很多古诗,将近有一千首,他的诗想像丰富,风格豪放,正因为他的诗写得多,写得妙,简直就像一位作诗的神仙,所以人们还称他为“诗仙”。诗仙就是在说诗人(“李白”。)这首《静夜思》写的是他刚刚离开了家乡,离开了亲人后,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设计意图〗:新课程倡导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教材处理要有开放的意识,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让学生课内交流对诗歌作者李白的认识,调动学生已知经验,关注学生已知世界,注重孩子的个性体验,可以满足部分学生的表现欲望,也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为整体感知诗意作好情感铺垫。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自主识字,分层学习。

(1)自己读诗,随文识字。

师:这首诗生字比较多,同学们初读时,遇到困难:如有的字不会读,怎么办?

生:可以借助拼音,可以问老师,可以问同学。

师:真好,这就是高效率的学习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把生字圈出来,比一比看哪些同学最能干,不用老师教就能读准字音,读通全诗。

师:读完的同学快打个胜利的手势。刚才小朋友们读书可认真了,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古诗。(点生朗读,及时鼓励)。

师:刚才那个同学真勇敢,敢第一个来读,其实我们还有很多的小“战士”也想来读读,现在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朗读,每个小朋友都来勇敢地表现一下。

(2)检查识字效果:

(课件投影生字静 夜 床 光 举 头 望 低 故 乡)。

师:现在我们先请小朋友们在下面热身,自由认读生字,把它们牢牢记在心里。

(这个环节要让学生说说整体认读音节是哪个字,三拼音节的字有哪些。理解“故乡”,故乡是哪?我们的故乡是哪?)。

师:热身完毕了吧,请小朋友们同桌互相检查是否读准了字音。

师:同学们,现在该到你们展现的时候了哦!请你们齐读生字,注意发准字音。

〖设计意图〗:让学生读准生字的字音,并随时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如三拼、整体认读音节。通过相互检查的方法让同位两个小伙伴合作学习,互相纠正。

《静夜思》这首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

学习古诗,重在吟诵。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录音,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的美。然后请愿意读的同学站起来战时自己的风采,让学生都很羡慕他,从而带动其他同学也愿意站起来读,还通过小老师领读、小组比赛读、男女比赛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练习朗读,培养他们热爱读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朗诵、背诵古诗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

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也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让学生根据拼音自己练习读,发现自己读得不正确的可以请同桌帮助。然后通过与“字娃娃”交朋友的游戏来调动认字的积极性。、将生字与音节打乱,“找朋友”、“认朋友”等游戏性的教学环节中,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学生愿意在玩中学,这样既补充了丰富的拼读练习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激发了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在认读的过程中,我还注重字音的纠正,如:“床”“光”“望”“乡”都是后鼻音,学生读起来不容易读标准,我采取的方法是:注意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再读不准的就看老师的口型读,直到学生读准为止。

人教版公开课一年级语文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合作学习,用自己的研究方法来学会13个生字、理解“织网、重新、终于、结实”等词语的意思。

2、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3、理解蜘蛛织网时所碰到的困难,并能赏析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描写蜘蛛织网时碰到的困难的句子。

2、通过赐予的赏析,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的能力。

3、通过自主合作学习生字词,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探究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蜘蛛的图片)小朋友,你们认识它吗?

2、教学“蜘蛛”这两个生字,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它们都是虫字旁)。

3、在你们的印象中,蜘蛛是一种怎样的小动物,它有什么本领?

4、教学“织”,读准音,那么你知道蜘蛛织网是为了什么?你见到过妈妈织毛衣的样子吗?(教师边说边扮演织毛衣的样子。)所以,“织”是绞丝旁的字。

5、那么,小小的蜘蛛它是怎样织网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这篇课文。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猜猜课文会写些什么呢?(三方面问题,教师总结。)。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导入: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些小问号来听老师朗读课文,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2、听教师朗读。

3、讨论交流。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理清层次。

1、激趣导入:对刚才我们还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答案都藏在课文中,只有当你会正确朗读课文了,你才能真正明白,所以老师想请大家自由的按要求读读课文。

(1)自己认识一下课文中的生字。

(2)看一看课文有几小节,请标上小节号。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一阵大风、丝、刮断、重新、打破、冰雹、灰心、终于。

自由并大声朗读——指名读,评议——小组合作:组内读议(出示第二组词语)——师生赛读。——师生互评——齐读。

(2)全幕显示课文。你最喜欢哪一节?请你大声的读给我们听,好吗?

四、细读课文,品词赏句。

课文写了蜘蛛几次遇到困难?那起笔把文中写蜘蛛碰到困难的句子用“——”划出来。

1、反馈,交流。

2、出示(练习)。

(1)请你选择合适的词语填一填。

(2)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填?

3、“大风、雨点、冰雹”各是怎样的?哪一种自然现象对蜘蛛织网破坏更大?

4、根据“大风、雨点、冰雹”这三种事物的特征,想想为什么要相应的运用“刮、打、砸”这三个动词呢?能不能调换顺序呢?(教师板画演示蜘蛛织网被大风、雨点、冰雹破坏的情形)。

5、你能根据当时“刮着大风,下着大雨、落着冰雹”的情况来读一读这些话吗?你们想要练一下吗?自己选择合作伙伴,讨论,练读。

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读一读,读后说一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评议。

7、小结:课文学到这儿,你觉得你有什么收获?面对那么多的困难,蜘蛛是不是也像我们小朋友那样不怕困难,它又是怎么做的,让我们到下节课去讨论解决。

五、书写指导,完成练习。

1、书写指导:请你们仔细观察课文中田字格中生字的位置,你觉得有没有困难?

教师重点示范:断、蜘、重。

2、练习。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年教案设计讲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遇到难题,要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识写生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具准备和辅助活动:投影、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

小朋友见过好多的鸟,可你们注意观察了没有,有一种鸟叫乌鸦,是什么样的?你们别看它样子不美丽,可它喜欢动脑筋,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一段有趣的故事。

2、板书课题。

3、教学“乌、鸦、喝”。

二、范读课文。

1、乌鸦喝水是怎么一个故事呢?乌鸦喝水碰到了什么困难?它想了什么办法?乌鸦有没有喝着水?请小朋友听老师读课文,思考问题。

2、教师范读。

三、自读课文,弄清图意,随图文识字。

1、自由轻声读,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看看课文中有几幅图,有几个自然段。

3、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1)乌鸦为什么找水喝?

引出“渴”与“喝”比较学习。

(2)乌鸦喝不到瓶子里的水,怎么办?

引出“面”、“办”,指导写法。

(3)乌鸦是怎样想办法的?

引出“围”,掌握笔顺。

(4)乌鸦想出了什么办法,哪句话告诉我们?

引出“终于”,指导写法。

(5)乌鸦想出了什么办法?

引出“叼来、一颗、渐渐”,指导读音。

指名认读上面的词语。齐读。

四、试读课文。

1、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2、指导读好长句。

五、作业。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按笔顺描红。

3、抄写生字。(两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口头组词。

乌()喝()于()冬()。

鸟()渴()干()终()。

二、讲读课文。

1、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2)理解重点词句,指导朗读。

a、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到处”是什么意思?乌鸦口渴地难受,东找西找,找了好多地方,我们读第一句要把“到处”重读。(老师范读,学生练读)。

b、乌鸦找到水了么?它喝了水没有?你从哪句话看出来?

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谁能想象一下,乌鸦会怎样喝瓶子里的谁?

乌鸦找到水时心情怎样?喝不到水时心情又会怎样?(感情读课文)。

(3)小结。

a、指名读课文第一段。

b、小结板书。

2、讲读第二段。

(1)看图想象:乌鸦面对困难,会怎么想怎么做?

(2)指名读。

(3)乌鸦想出办法来了么?怎么想出来的?

(4)比较句子。

哪中说法好?为什么?

a、它叼来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到瓶子里。

b、它叼来小石子,放到瓶子里。

a、瓶子里的水升高了。

b、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5)指导朗读。

(6)小结板书。

三、作业。

1、口头扩词。

乌()()()办()()()。

围()()()终()()()。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读生字。

2、指名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

引导学生在理清文章脉络、弄清自然段中句与句的联系的基础练习背诵。

三、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

2、想一句话夸夸乌鸦,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我们应该向它学习什么。

四、课堂练习。

1、写笔顺,数笔画。

乌——————()画喝―――――()画。

办――――()画围——―――()画。

2、填空。

乌鸦口()了,到处()水()。

乌鸦()着瓶子边走边想,()()出了一个办法。

人教版讲评教案一年级语文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教学重难点。

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工具。

课件一套,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课件演示:点击出现蓝猫图像)你们认识它们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

二、探究新知。

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课件演示)。

(1)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

(2)师: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可是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

2、认识人民币。

(1)师: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

(2)初认人民币。

师:将桌面上的人民币拿出,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谁认得多。(学生活动)。

汇报认识情况(学生回答,师板贴人民币:硬、纸币)。

问:观察这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纸做的钱币是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

(3)再认人民币。

师:(指纸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的纸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学生活动后,汇报识别方法)。

师:像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在读时有一个相同处是什么?所以它们的单位是元,那你能说说看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单位是什么?(学生口答)。

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纸币我们会认了,那么硬币你会辨认吗?

师: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

小游戏:

(1)我指人民币,你举起与我相同的人民币;。

(2)我说面值,你举起相应的面值;。

(3)我说颜色,你来回答。

3、元、角、分的关系。

师:蓝猫想让大家看一个小片段,看完后说说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生观看课件:元、角、分之间的兑换关系)。

师:看完了这个片段,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元=10角1角=10分)。

问:你知道1元=()分吗?(可以小组讨论后再回答)。

4、想一想。

1元可以换几个5角,几个2角?

2元可以换几个1元,几个5角,几个2角,几个1角?

5、我们来看看更大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换算。

教师出示例3,例4。

大家认识一下我们生活中的人名币,这里有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那么它们之间是怎么进行换算的呢?大家互相交流一下,看谁讲的对。

大家采取你问我答的形式完成人名币之间的换算。(教师指导)。

三、巩固练习。

1、电脑出示第53页“做一做”的第1题。

师:说说每一张人民币的面值,再算一算一共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2、游戏:模拟购物。

出示一些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玩具(在每件物品的下面有一个小口袋,在购物时把钱放进去)。

(1)选出三个柜长;。

(2)学生随意购物(看清价格后,购买);。

(3)请柜长检查交钱的情况。

课后小结。

人民币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经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但要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还要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课后习题。

一、填空。

1、1张1元可以换成()张5角、()张2角和()张1角。

2、1张2元可以换成()张1元。

3、1张5元可以换成()张1元。

4、1张5元可以换成()张2元和()张1元。

二、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0分=()角7角=()分60角=()元。

1元=()分40角=()元1元=()角。

板书。

1元=10角,1角=10分。

小学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设计

西柏坡,山窝窝,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革命精神代代传。本文的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在自主朗读、背诵儿歌的活动中识字、写字,在语言文字的陶冶中感受祖国语言的趣味,从而增强识字、写字的兴趣,在主动识写中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并写得正确、工整、美观。

2、自主背诵儿歌,感悟从西柏坡流传至今的革命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从字里行间感悟从西柏坡流传至今的革命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有关西柏坡的课件(图片及文字介绍)。

学生:通过收集图片,或查阅资料,或向他人请教,了解碾子、石磨的特点及有关西柏坡的知识。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新课。

1、出示课件,师描述:西柏坡是一个坐落在河北太行山麓的小山村。解放战争中,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来到西柏坡。在这里,毛主席指挥了三大战役,吹响了全国胜利的号角。同学们,了解了西柏坡,就了解了这段历史。

2、请学生齐读课题,认读生字“柏”、“坡”,并说说怎样记住它们。

二、初读课文,认读文中的生字。

1、请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再读课文,读通句子。

3、同桌互读,相互纠正字音。

4、利用生字卡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可抽读或开火车读)。提示“磨”是多音字。

5、猜字游戏。

在黑板上出示本课生字,请一生上台遮住眼睛。师任指一字,请同学们提示记忆方法,再请该生猜教师指的字。生问:“是不是x字?”若不是,其余学生继续提示别的记该字的方法,若是,其余学生便拍手答:“对对对,请回位。”

6、学生自主选择给生字扩词语,重点指导“坡”、“起”、“行”,并读一读第二题中的词语。

三、指导朗读,体会文意。

1、出示课件(西柏坡风景,石头、碾子、磨),师范读课文。

2、请学生自己读课文,数数有几句话。

3、指名读这3句话,其余学生仔细听,听后评议。

4、请学生自己读文体会,提出不懂的问题。

(1)(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石碾、磨。

(2)可适当介绍发生在这里的抗日故事(“消息树”、“麻雀战”、“地雷战”等)。

学生交流的同时,借助(1)(2)两项内容,让学生在体会中了解西柏坡,热爱西柏坡。

5、指导朗读。请学生读,分组读,齐读。

6、练习背诵。

四、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齐读。

2、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叫、行、坡、得),仔细观察,再说说该怎样写才能把它们写得美美的。教师指导写“得”。学生仿写一个。

3、教师示范写“多”字,强调上下部分要竖起来。

4、学生练习写。注意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与写字习惯。

5、学生先自己评价,再利用展示平台评价学生的作业(注意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年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教案设计方案

(二)使学生初步了解分类的含义,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

(三)对学生进行爱学习、爱学校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

难点:学会分类方法.。

课前准备。

(一)教具:三幅教学图及1~10数字卡片.。

(二)学具:10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二)学习新课。

1.初步建立方位概念.。

(1)看图回答问题:

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上都有什么?

图的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中间是什么?

下面请同学们做“认识新朋友”的游戏:说一说:你座位四周的同学都是谁?(要说清“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是谁)。

2.学习数数:

出示“学校新学年开学”图.。

(1)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数数:

图上有几位老师?几个同学?(一组一组地数)一共有几个人?

图上面有几朵向日葵?几棵树?几只小鸟?(从左往右数)。

(2)数周围的实物:

数一数你们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数一数教室里有几盏灯?几扇门?几扇窗户?

数一数自己的铅笔盒里有几支铅笔?衣服上有几个扣子?

3.学习分类.。

(1)看书上图提问:

图上画的是什么?(铅笔和球)。

为什么大球小球圈在一起?(大球小球都是球)。

(2)出示图片:

请你们分一分,哪些是同类物品,学生回答后,教师圈上圈.。

(3)学生看书上图:

师说:你们说得对!小鸡、母鸡、公鸡都是鸡,所以把它们圈在一起.。

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圈一圈.。

4.了解学生认数的情况.。

(1)看图回答问题:

师问:每个圈里画的是什么?有多少?它旁边的数是几?

(2)指名几名学生分别数出1~10实物的个数.。

(3)教师带领学生打乱1~10各数的顺序数数.。

(三)巩固反馈。

(1)看数摆小棒:

教师出示卡片eq x(5),学生摆出5根小棒.。

教师出示卡片eq x(7),学生摆出7根小棒.。

(2)做拍手游戏:

教师出示卡片eq x(6),同学们拍手表示.。

教师出示卡片eq x(8),eq x(10),同学们拍手表示.。

(3)做练习一第1题,把同类的圈起来.。

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数10以内的数.学会了把物品进行分类.这是为我们以后学习数学的一节准备课.(板书课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是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节数学课.在这节课里要体现以下几点:

板书设计。

一年级语文《秋天》设计教案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下载歌曲《我爱北京_,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师)。

2、给课文后面的生字组词;将这篇课文大声地朗读3遍,想想写了什么;读读课文,通过读课文知道毛主席是谁。(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听歌曲《我爱北京_。

2、教师为学生做人物简介。(课件展示毛主席的照片,介绍毛主席的革命历程。)。

这首歌曲是唱给我们伟大的祖国和敬爱的毛主席的。(出示毛主席画像)。

人物简介:毛主席是一位杰出的领袖,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他的光辉事迹数不胜数,人们唱给他的歌更是不绝于耳。

3、总结:是呀,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他为中国的革命奉献了一生。他就像那红红的太阳,让人感到温暖,让人感到亲切。

4、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去瑞金城外的沙洲坝,看看那里的乡亲们是怎样怀念毛主席的,好吗?(板书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音乐是极具感染力的,以歌颂毛主席的歌曲直接导入,渲染情境,迁移情感。让学生充分感受毛主席的丰功伟绩,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也有利于情感目标的达成。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1、读题质疑:读了课文的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设想:部分同学可能不理解“吃水”的意思,这时,教师可以让他们请教一下别的同学或者自己先来猜一猜,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弄明白。)。

预设:

(1)“挖井人”是谁?“吃水人”是谁?

(2)为什么“吃水不忘挖井人”?

2、认识生字“忘、井”。

3、你知道课文中的“挖井人”是谁吗?“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谁?说说自己的理由。

4、出示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认读它们。比一比,看谁读得又正确又响亮,而且能记住它们。

5、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

设计意图:用自学提示法进行引领,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然后同桌讨论,紧抓课文题目,理清课文脉络,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符合“先学后教”的核心理念。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小组内抽读生字。

要认识的生字:吃忘井村叫毛主席乡亲战士面主江住没以。

2、找到难理解的词语:瑞金、领导、革命、解放。

3、汇报交流,分享记字方法。

(1)认识新偏旁“心”“广”。

(2)教师课件出示含有生字拼音的词,学生运用开火车法认读。

(3)出示没有拼音和词语的生字,学生认读。

(4)交流识字方法,学生自由汇报,使学生加强对生字的识记。

4、读课文解疑。

初次接触课文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进行“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大意,在语言环境中继续识字。

(1)采用多种形式读课文,指导学生通顺、流利地读课文,并进行评价。

(2)同桌互助理解词语。

(3)自由读文,思考提出的问题哪些是可以回答的。

谁“不忘挖井人”?(沙洲坝的村民们。)。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第1自然段。)指名读,男女生齐读。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词语会读了,再去读课文,这在认知结构上,是个“反刍”的现象。在读通课文这个环节,教师要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采用个人读、同桌互读、小组比赛读、男女生读、全班齐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人人参与,以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继续识字。

四、指导书写。

1、认读“吃、叫、主、江、住、没、以”,并组词。

2、重点指导:吃、没、以。

(1)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结构特点。

(2)观察教师范写,讲解笔顺,学习新笔画“横折弯”。

3、学生描红、临摹。教师播放音乐、指导书写、提示学生书写姿势。

4、学生展示、评议。

设计意图:在学生描红临写的过程中,教师播放音乐。教师不要忘记学生是初学写字,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书写姿势。教师在教室里观察,随时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有效结合。

五、布置作业。

搜集更多的关于毛主席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2、认读生字:吃忘井村叫毛主席乡亲战士面江住没以。

3、认读词语:挖井、战士、不忘。

4、用“不忘”练习说话。

5、过渡:同学们太棒了,希望你们在学习课文时表现得更加出色。毛主席是伟大的,人们世世代代歌颂他,赞美他,因为他给后人留下了太多太多的“财富”。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瑞金城外的沙洲坝,去寻找毛主席昔日的身影。

设计意图:复习是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复习并掌握已学的生字。

二、回顾课文,质疑问难。

1、浏览课文,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同桌互说,再指名说。)。

2、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进一步解答?

预设:

(1)毛主席和战士们为什么要给乡亲们挖井?

(2)这口井和一般的井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在质疑中探索,质疑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措施,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起点,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了铺垫。

三、体会缺水困难和有了井后的好处。

1、出示水井图片: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一幅图,这是什么?(这是一口井。)这就是毛主席帮助乡亲们挖的那口井。毛主席为什么要挖这口井呢?谁从课文中找出了答案?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句子)还有谁也找到了这句话?看看你能不能读得比他好。

2、在老师很小的时候就听爷爷说过这样一段童谣:“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没水洗手帕。”连洗手帕的水都没有,可见,那里是多么干旱啊!

3、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沙洲坝没有水,会遇到哪些困难?

4、学生想象,自由汇报。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现在让你再来读读这句话,你想怎样读?

课件出示句子: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指名朗读,其他学生思考:从这句话中,你明白了什么?

(1)“很远”说明了什么?

(2)启发学生用“因为……所以……”说话。

7、过渡:今天,老师把这又清又甜的井水带来了,谁想喝?喝了这口水,你想说什么?(这水真甜呀!)喝了这口水,你想到了谁?(毛主席。)喝了这口水,你感受到了什么?(毛主席真是个大好人呀!)喝了这口水,你想对毛主席说什么?(谢谢您为我们带来了幸福的生活。)喝了这口水,你觉得毛主席是个怎样的人?(毛主席是一个伟大的,能处处关心人民群众的人。)。

8、指导朗读:让我们带着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读一读第1、2自然段。

设计意图:把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带进课堂,实现情感的迁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基调,训练表达,培养语感。“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途径,它应该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活动。在这几个自然段的教学中,先通过想象练说,充分引导学生体会缺水会遇到哪些困难,再读好课文。

四、体会人民对毛主席的怀念之情。

1、过渡:毛主席这样关心人民,那沙洲坝的人民又是怎样怀念他的呢?(指名读第3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乡亲们做了一件什么事?

(2)看课文插图,石碑上刻着什么?

2、引导:谁知道石碑上说的“不忘挖井人”的人指的是谁?(沙洲坝的乡亲们。)。

3、出示: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指导学生理解“时刻”这个词:新中国成立以后,沙洲坝的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们饮水思源,忘不了是毛主席为他们带来了新生活,于是就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4、引读:当他们看到这口井时,毛主席带领战士们挖井的情景历历在目——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当乡亲们喝着那新鲜的井水时,毛主席仿佛微笑地看着他们——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人们想念毛主席,尊敬毛主席,一股股暖流在乡亲们的心中激荡——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5、小结:如今,我们的祖国变得富强而美好,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每年都会有许许多多游客到瑞金参观,而且一定要喝上一口井水。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有了毛主席,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大家都想念毛主席。)是的,不仅仅是沙洲坝的人民怀念毛主席,全国人民也忘不了毛主席。因为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披肝沥胆,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呕心沥血,他的光辉事迹数不胜数。

6、指导学生带着对毛主席的崇敬和感激之情把课文齐读一遍。

设计意图:这是文中的重点段,为突破这一重点,教师让学生进行朗读、体验、思考、想象、表演、表达,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要让学生们勤于思考、自主探究、交流学习,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一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5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早春梅花山梅花盛开的兴旺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紧扣文中的词句,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

教学难点:

让学生感悟意境美和语音美培养其语感。

教学准备:

课件。

一、导入课题。

二、揭示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多音字和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三、先学后教流程。

(一)字词学习。

1.自学导航:a、自由读生字新词,读准字音。b、和同桌比赛读读,谁更棒!(时间三分钟左右)。

2.自学(或者合作学)。

a.学生自由读b.小组合作读。

3.反馈点拨。

a.抽读生字卡片。

b、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c.口头组词、扩词。

(二)初读课文。

1.自学导航。

a、自由读课文三遍,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添字漏字。

b、和同桌比赛读读,谁更棒!

(时间三分钟左右)。

2.自学(或者合作学)。

3.反馈点拨。

a、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听:是否读得正确、流利。评议、正音。

b、师生比赛读课文。

(三)生字教学。

1.自学导航。

读一读,认一认,想一想,下列生字(寒,还,尽,挨,片)该怎么记住,怎样写才好看。

(时间3分钟,完成任务不说话请举手。)。

2.自学(或者合作学)。

3.反馈点拨。

观察一下生字表中的这5个生字,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它们写正确、美观?

(四)学习小结(对照目标)。

四、当堂训练(本课重点巩固,可以使用配套练习册相关题)。

1、组词。

空()不()尺()。

寒()还()尽()。

2、说话。

用“欢乐”说一句话。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学期设计教案

1、认识“刮、肥”等13个生字。会写“血、净”等8个字及以下词语:刮胡子、晚上、干干净净、头破血流。学习新偏旁月字旁和石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小猫的胡子的作用,明白“不能见到什么学什么,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的道理。

教学重点。

认识13个生字,会正确书写8个字以及4个词语,明白猫妈妈说的话的道理。

教学难点。

了解小猫的胡子的作用,明白“不能见到什么学什么,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的道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猫刮胡子这一课的生字词,初读了课文,现在谁来展示一下你的学习成果(指名检查认读。开火车认读)。

2、出示课件(词语)。

3、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指名回答。)。

(二)指导朗读,理解感悟。

过渡语:小猫为什么会被撞的鼻青脸肿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1、看图、课件理解第5、6自然段。

(1)出示课件(没有胡子的小猫)问:这是什么?在一个黑漆漆的夜晚,一只没有胡子的小猫去抓老鼠,想饱餐一顿,(出示猫抓老鼠的课件),看了这段动画,你想说什么?(看图,自由的回答、看课件,想一想,在说一说)。

(2)书上是怎样描写的呢?请同学们轻轻的打开书,自由的读读5、6自然段。(指名读一读、指名回答)。

2、学习1、2自然段。

(1)小猫为什么会被撞的鼻青脸肿呢?(出示课件书上的图1)现在跟老师来看这幅有趣的图就会知道答案了,请同学们按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看图上都有谁在干什么?(仔细看图)。

(2)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这幅图的,并读一读。(出示课件1、2自然段的课文)。

(3)指名读,然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4)指导朗读1自然段。

3、学习第4自然段。

(1)过渡:看到主人认真的刮胡子小猫心里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出示学习提示)。

学习提示:

认真自由的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

用“——”画出小猫心里怎样想的句子,用“﹏﹏﹏”画出小猫怎样做的句子,再读一读。

(2)指导朗读。

(3)小猫是怎样刮胡子的。,课文里没有写出来,你们能说一说吗?

(4)看到自己把胡子刮的干干净净的,小猫会说些什么呢?

4、学习第7自然段。

(2)那猫妈妈会说鞋什么呢?自己朗读第7自然段,找出猫妈妈的话读一读。(出示第七自然段的课文)。

(3)师生接龙读,边读边想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了什么?(板书:头破血流)。

(5)朗读指导:猫妈妈的话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

三、小结。

1、由于小花猫盲目的模仿主任,把胡子刮的干干净净,弄的自己吃尽苦头(板书吃尽苦头),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没有受到过这样的惨痛教训呢?(讨小组论派代表回答)。

2、朗读全文加深记忆。(自由读全文)。

四、练习。

1、课后练习3,照样子,写一写。

2、自主完成练习。

3、汇报完成情况(出示课件)。

五、作业。

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朋友或家人。

一年级语文教学教案设计

1、借助拼音,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并有一定的感情。

2、通过朗读、讨论、填空等方法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生知道要互相帮助,做一个关心别人的好孩子。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愿意做个好孩子吗?你们知道什么样的孩子才算一个好孩子呢?(引出课题《好孩子》)。

2、让我们来看看,这篇课文里讲了哪几个好孩子?他们好在哪里?二、初读课文。

(一)自主学习。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给段落标上序号。

3、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检查。

1、出示(带拼音):着急淋湿蹦着跳着急忙心疼哗哗哗嘭嘭嘭蹬蹬蹬。

2、出示象声词连线题。

3、检查课文段落。

三、学习课文(第1段)。

1、齐读第一段,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天下大雨、奶奶很着急)。

2、出示:京京带着伞,不要紧。小玲忘了带伞,一定要淋湿了。(指导读出奶奶奶奶着急的心情。)出示:

小玲——淋湿?京京——不会淋湿?

四、学习课文(第2——4段)。

1、奶奶的猜测对不对呢?让我们自由读一读。(第2——4段)。

2、读了这几段,你知道了什么?(小玲没有淋湿)奶奶为什么感到很奇怪?

3、出示:小玲——淋湿?——没淋湿。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奶奶的奇怪的语气。

5、分角色朗读。朗读课文时,我们就要走进故事里面去,他们着急,我们也着急,他们开心,我们也笑眯眯的,这样读课文多有趣呀!

6、口头填空:小玲没带伞,()把她送回了家,奶奶夸()是个好孩子。板书:小梅。

五、学习课文(5——7段)。

1、那么京京回家时又会出现怎样的情景呢?自由读(5——7段)。

3、句式练习:

出示:小玲没带伞,()把她送回了家,奶奶夸()是个好孩子。

带了伞的京京,把伞借给了(),自己却(),奶奶夸()是个好孩子。

(齐读两句话,用因为……所以…说一说)。

3、奶奶为什么夸京京是个好孩子?

4、分角色朗读。要读出相应的语气。

5、出示第7段,及彩图,理解“一边……一边…”请两位学生表演,感悟两个动作同时做,练习说话。

六、小结:这篇课文讲的是两个孩子在雨天帮助同学的故事。赞扬了他们乐于助人的精神。

在生活中,你是个好孩子吗?

我帮妈妈()。

我帮爸爸()。

我帮()。

一年级语文教学教案设计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蹦、施、肥、除、运、饿、挑、担、疑、惑”;并认识“足字旁”。

2、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运、送、挑、担”四个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关键词语指导朗读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对话,让学生知道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有收获。

4、启发学生根据提示展开想像,进行说话练习。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蹦、施、肥、除、运、饿、挑、担、疑、惑”;并认识“足字旁”。

2、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运、送、挑、担”四个字。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关键词语指导朗读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对话。

2、启发学生根据提示展开想像,进行说话练习,让学生知道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有收获。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启发谈话:小朋友,今天老师邀请了一对好朋友和我们一起来上课,你们看,它们是谁?(出示媒体:小白兔和小灰兔手拉手走过来的动画情景)。

2、揭示课题:22小白兔和小灰兔(读课题)。

3、提问:小白兔和小灰兔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它们的故事。

说明:“兴趣是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重要基础。课开始出示动画给学生以形象的感受,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设悬念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二、听录音,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出示多媒体整个故事的动画)边看动画边听录音,要求听清字音,听懂故事的大概意思。

2、指名说说大意,教师可以提示。

3、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标上小节号。

4、指名分节读,纠错并正音。

5、提问:读了课文后,你喜欢谁?为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

说明: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听,边听边记的习惯,能说出故事的大概意思,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意让学生把话说完整,说清楚,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读课文,学习生字,感受内容。

(以下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教学)。

(一)如第三节。

1、小组学习:(1)四人合作分句读第三节。

(2)学习生字“蹦、施肥、除”

(3)找一找描写小白兔种菜的句子,用“——”划出,并在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1)抽四人小组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找出小白兔种菜的句子,看看动画(小白兔种菜的过程),做做动作读一读。

(3)看着动画试着背一背。

说明:一年级下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在小组中学习既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又能培养团体意识,合作能力。小组学习时要有组长负责,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临时指定或轮流做;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3—4分钟;组内学习生字注重字音准确,识记字形时让学生各抒己见,可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先说或学着说一说;全班交流识字方法时,教师评价要以小组为单位。找句子,看动画,做动作背一背,就是让学生在动手、动眼、动口、动脑的过程中熟悉种菜的过程,体验种菜的辛苦,感悟到小白兔的勤劳。

3、提问:小白兔在辛勤地种菜,小灰兔在干什么呢?出示多媒体(小灰兔躺在床上吃菜的情景),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4、师生配合读第四节,学习生字“运、饿”。

(二)如第二节。

1、提问:小白兔为什么不要白菜,要菜子?

2、齐读第一、二节。

(三)如第五节。

1、自由读第五节,用“——”划出小白兔的话,用“~~~~”划出小灰兔的话,同桌对读。

2、出示句子:小灰兔疑惑地问:“小白兔,你的菜是从哪儿来的?”

小白兔自豪地说:“自己种的。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

(1)学习生字“挑、担、疑、惑”。

(2)用“疑惑”“自豪”来说一句话体会含义,指导读出语气。

(3)各种形式练读。

4、分角色朗读。

5、拓展练习:听了小白兔的话,小灰兔会怎么想,怎么做?

说明:这一环节主要采用对比的方法来讲读,紧紧抓住“三个不同”来教学:1、小白兔和小灰兔从老山羊那儿要的东西不同。2、它们回家后的'表现不同。3、它们的结果不同。在对比的过程中,要抓住关键词。如:小白兔的种菜的动作“翻土、浇水、施肥、捉虫、除草”,小灰兔的“天天不干活,饿了就吃”。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的含义。

四、复习巩固。

1、小灰兔种白菜游戏。(读生字)。

2、小灰兔收白菜游戏。(读词语)。

3、指导写字“运、送、挑、担”。

说明:以上两个游戏是顺着拓展说话练习安排的,为了给小灰兔一次“改错的机会”,给学生留下一个较好的印象。第一个游戏是把各个生字写在每棵菜上,学生读对了,菜就会长高一截;第二个游戏是把各个词语写在菜叶上,学生读对了,菜就会跳进箩筐里。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