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灯改造工作总结 危房改造工作总结(精选8篇)

时间:2023-09-14 20:37:37 作者:紫衣梦 路灯改造工作总结 危房改造工作总结(精选8篇)

总结的内容必须要完全忠于自身的客观实践,其材料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允许东拼西凑,要真实、客观地分析情况、总结经验。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总结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路灯改造工作总结 危房改造工作总结篇一

一、高度重视,精心部署。

我乡为确保我乡第一批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顺利进行、按时完成,专门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乡镇主要领导为副组长,各村主任为成员的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下发了《安全生产监察组工作要点》、《危房改造资金拨付办法》等有关文件,明确了各级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确保了我乡第一批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宣传、强化管理。

为使全乡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能够有序、有效地开展,我乡积极与安监所等部门通力合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利用宣传横幅、黑板报、张贴标语等宣传方式,宣传农村危房改造的相关政策,普及危房改造的有关知识。

三、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建设进度。

在今年我乡的危房改造工作中,为切实解决我乡危房改造工作的经费困难,我乡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投入4.5万元对危房改造工作所用的扶贫专用经费进行了全面清理,目前我乡已经建成了村民自治的危房改造工程,并在今年上半年又建成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室,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提供了保障。

我乡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做好危房危房改造的验收工作,做到了验收合格及时,验收合格后上报乡财政局。

五、加强资金监管力度,确保工程质量。

我乡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对危房改造工作进行了全面监督检查,并及时做好了资金的报账工作,确保了我乡的危房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严格按照县委、县的要求,做好我乡第一批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的清理及核查工作。

七、严格遵守各项纪律,做到“五无”,即无故不参加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有无违反政策法规,无违反劳动纪律,无无无乱办乱建及乱收费项目等情况;做到一户一档,一册一册。

八、做好农村危房改造的安置帮教工作。

我乡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在县委、县的领导下,以县委、县的决定为指导思想,高举大旗、坚持的伟力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工作部署和安排,坚持把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作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重中之重大事来抓,切实履行职责,严格按照县的统一安排部署,严格把关,加强协调,确保工程进度。

一是按时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帮扶任务。

二是认真做好我乡危房改造工作。

三是认真做好我乡危房改造工作。

一是我乡共有危房500户,危房220户,危房改造工作人员116人(次),其中:乡村82人(次),村两委班子成员15人(次),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组长3人;全乡危房224户,危房改造工作小组157人,乡级84人。

三是对我乡30个危房的16户、75户危房的43户的危房进行了全面摸底登记造册和登记造册;共有67户农村危房改造户。

六是完成了我乡17个村危房改造工程的安置帮教工作。

七是我乡的危房改造工作在县安监局的'指导下,按时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

九、存在的问题

1、我乡没有完全建立起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长效机制,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不断提高我乡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水平。

2、要加大对全体村民的扶助力度,

路灯改造工作总结 危房改造工作总结篇二

2011年,我乡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在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乡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务求实效、统筹推进,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从根本上改善了部分农民的居住条件,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上洞街乡位于桑植县西南边陲,辖11个行政村。2011年末,全乡总户数2512户,总人口1.1万人,总面积53平方公里,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00元。现有劳动力0.6万人,主产水稻、小麦、油菜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以烟叶为主。

二、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情况

2011年,按照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会议精神,我乡共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任务30户,131人。其中低保户12户,47人,残疾家庭1户6人,其他贫困户17户,78人。上级补助资金24.9万元,群众自筹180.4万元,动工率为100%,竣工率100%。此次改造之后我乡全乡共有危房户182户,总人口804人,危房390间,其中,分散供养的五保户3户6人;农村低保户38户152人;一般困难户141户651人。

三、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各级职责。我乡把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列为乡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乡财政、民政、国土林业、信用和包村干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协调指挥。同时,制定印发《上洞街乡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签订责任书,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1

二是加强宣传,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通过广泛宣传,召开了两次乡村干部会、并且还召开了30户建房对象参加的会议,并且将建房标准给每户发了一份,各村也召开了村民代表会、群众会、进村入户等方式,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宣传,让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家喻户晓,让广大农民群众自愿进行危房改造。通过大量的思想工作和政策宣传,积极协调帮助解决建房户的实际困难,激发了他们积极投身农村危房改造的热情,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三是注重审核,选准危改对象。在确定危房改造对象上,实行阳光操作,始终把调查摸底和对象确定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严格按照“户主申请、村委会和驻村干部调查核实、村民小组会议民主评议、村民委员会张榜公示、乡政府审核申报”五个程序进行。对象审定后,分别对每户农户家庭的经济状况等认真分析研究,根据统一的标准,确定了“五保户、低保户、困难户和一般户四种类型。

五是加强督促,注重质量监管。始终把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制定危改工作督查方案,成立危改工作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对危改工作进行督查,对施工中发现的质量不符合设计标准的建房点, 要求建房户限期改正,确保了工程进度和质量。在民政所和各包村干部的努力下,11月10日前将建房户全部验收,并且,11月15日前将建房款全部发放到建房对象手中。

准确。认真做好项目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的收集,分类存档工作。

四、工作成效

一是改善了农村困难群众居住条件。按照现在的改造速度,坚持5---10年将有效解决农村的危房,农村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将得到极大的改善,困难群众基本可以告别危房,因自然灾害而发生居住不安全的情况将有效减少,实施危房改造是一项德政工程,是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一项民心工程。

二是引领和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与改造村容村貌相结合、与实施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相结合、与拓宽乡村道路、改善人畜饮水、美化环境、农村卫生和农村文化等生产和社会事业发展相结合,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三是转变了农村群众的`居住观念。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乡农村住房从建房面积、质量、美观等方面都比较滞后,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以来,有力地促进了群众的建房观念的转变,极大的调动了农村建房的积极性,农村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农民参照生态文明家园图纸和标准建造房屋。

四是激发了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解决了群众想建房而又资金不足难题,缓解了群众建房资金压力,可以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发展生产,激发了群众发展经济、投入小康社会建设的热情。

五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在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帮助群众解决建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群众从中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院子村建房对象,低保户张扬生,全家3口人,夫妇俩都是60多岁的残疾人,儿子30多岁了还未成家,也是一个智力偏下的半残疾人,居住在一间半用木板夹的简易的d级危房中,自己修房子又没有资金,我们就找他的兄弟做工作,要他带头负责组织资金将房子按时修好。

上洞街村危房改造户向科金是一个孤儿,没有房屋住,建房没有资金,他就给街坊邻居打零工,有了一点钱就买建筑材料,村组干部和本村的村民看他非常勤奋,十分感动,纷纷资助他:组长提来了年猪的猪头,村民也自发的你提一块腊肉,我凑几个人工,他帮五十元,一百元,我们乡政府用2015年和2011年两年的建房指标共17000元将三间平房修好了,虽然用的时间久点,但是房子还是漂漂亮亮的立了起来,他逢人便说:“不是共产党,我这房子要修到我老才修的完啊!”。老百姓变富裕了,老百姓的心和干部更贴近了,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五、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是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少,项目投入单一。有的危改户自身积累较少,加上本级财力有限,危改资金不足部分难以解决。

二是农村危房改造指标少。许多需要改造的危房得不到资金支持,从而难以启动改造。

桑植县上洞街乡民政所

2011年11月16日

一、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情况

2015年.我场实施农垦危房改造共580户,经请示县政府同意,今年将覆盖全镇17个村委会,目前危房改造户档案均已建档,建房已经全部开工,截止到年底已有200多户竣工,完成一半以上的占到全部的%80多,建房正在紧锣密鼓进行。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明确责任,实施责任追究制。

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件大事来抓,作为办实事、惠民生、得民心的主要工作来统筹安排。在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布置会后,马上召开班子会议进行研究,调整充实了高家岭垦殖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包片驻村干部入户宣传督促,对督促未到位、没有按时间和任务完成的干部,启动责任追究与问责制,与年终评先评优考核挂钩。

(二)认真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前期准备工作

1、认真开展调查摸底工作。为准确掌握我场农村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情况,采取召开镇村干部会、村民代表会、群众会、进村入户等方式,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宣传,让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家喻户晓,在各村自查的基础上,镇组织包村工作队调查组逐村一一调查核实,对自愿进行农村危房改造对象有了初步了解。

好的社会形象。

(三)狠抓落实,确保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1、科学规划,突出地方特色。本着“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把农村危房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整合资源、扶持群众发展生产相结合,与乡村规划和环境整治相结合,与通电、通路、通水,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相结合。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推进中,坚持因地制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打下基础。

2、加强督促,确保改造工程质量和进度。始终把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在对象确定后,镇危改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对危改工作进行督查,了解改造工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沟通县危改办技术人员,及时向建房户传授建房知识,深入建房点查看建房工程质量,对施工中发现的质量不符合设计标准的建房点, 要求建房户限期整改,确保了工程进度和质量。

3、制定优惠政策,大力支持危房改造工作顺利实施。在危房改造过程中,各部门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国土部门在宅基地审批上,做到特事特办,不但简化办事程序,而且给予减免费用,镇直各单位都为危房改造工作开绿灯,让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4、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规范运作。严格按照县规定要求,直接将危房改造补助资金打入对象惠农补贴存折,年底前拨付第一批的资金,待明年竣工验收后拨付剩余资金。

5、建立档案。为方便查询,我们按照上级要求,将全部危房改造户的资料建立了一户一档。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我长贫困面大,贫困度深,危改户自身积累较少,除国家补助外,个别危改户自筹的资金大都是靠借贷来建设,给他们带来新的负担。

二是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少,项目资金投入单一,而且农村危房改造数量大,而上级指标有限,难以满足农村危房改造户需求。

三是通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群众居住的危房得到了改善,但配套设施投入不足,跟不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高家岭垦殖场

2015年12月30日

路灯改造工作总结 危房改造工作总结篇三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改造工程的实施,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xxx同志任总指挥的浚河路改造工程指挥部。县人大副主任xxx、政协副主席xxx、建设局长xxx等领导同志任指挥部副总指挥。负责浚河路改造工程的组织和实施。县直各有关部门参加指挥部,抽调专人组成专班,全面推进这项工作。整个改造工作按照“部门联手、共同建设”的原则,由改造指挥部牵头,组织协调统一行动,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

为明确责任,实行目标管理,指挥部分别与各责任单位负责人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目标责任书对工程质量、工期、文明施工、安全生产和工程造价等都有明确要求,有力地保障了改造工程的实施。

(二)统筹规划,整体推进

一是调查摸底,摸清基本情况。今年2月底至3月上旬,建设局组织人力进行实地调查,基本摸清了道路改造的面积和路面现状等基本情况,确定了改造范围,测算了工程投资,为此项工程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先易后难,先地下后地上,分段分项分步实施。整个道路改造工作按轻重缓急和工程实施的难易程度,先后进行了九项分部工程的改造。第一阶段完成各种电缆电线由空中转入地下工程建设;第二阶段完成所有拆迁工程项目;第三阶段完成各项还建工程。

三是及时进行竣工验收和质量跟踪。在道路改造过程中,我们制订了《关于浚河路改造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及竣工验收办法的实施方案》,并组织根专业监理人员对每期完成的道路改造项目及时进行竣工验收,并督促各参建单位办理备案手续。

(三)严格要求,确保工程质量

一是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xx路改造工程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改造指挥部坚持把这项工作当大项目来抓,严格实行项目业主制、工程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

二是进行标准化施工。根据前期对道路现状调查掌握的情况,我们组织制订了道路改造技术标准,并要求设计单位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现状的道路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技术标准、按设计图施工,做到施工时有图可依,验收时有据可查,对保证工程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是落实质量终身负责制。在项目实施初期,我们聘请专业建设质量监理公司对改造过程中做到每一分项工程建立一套档案,如实纪录道路的现状、改造标准、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施工程序等内容,确保今后任何一段路出现了质量问题,都可以追查到相关责任单位和相关责任人。

四是引进社会监督。为方便市民监督,我们要求施工和监理人员实行挂牌施工、挂牌监理,自觉接受居民群众监督。工程全部完工后,将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标准,进行“群众最满意道路改造单位和个人”的评选。

(四)以竞赛促改造进程

在此项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以“改造xx路、让群众满意”为主题进行了施工单位的“七赛七比”(一赛质量比优良,二赛工期比速度,三赛功能比配套,四赛文明比安全,五赛群策群力比团结协作,六赛技术创新比效率效益。七赛为民意识比群众满意),激发了各参建单位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工程建设的迅速推进。人行道铺贴实施中加强示范片建设,以点带面,发挥先进单位辐射带动效应,涌现出了冠鲁建筑公司、宝业建筑公司、莲花山建筑公司等人行道铺贴造典型示范施工单位。

(五)抓典型,以点带面

在道路改造过程中,通过抓“亮点”工程,发挥辐射效应,提高了“面”上的整体质量水平。冠鲁建筑公司在人行道铺贴中,精心施工,加强细部的标准化建设,做到了“线条平顺、路面平整、路肩整齐、到边到角”,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指挥部及时召开现场观摩活动,推广该公司人行道铺装“小、精、细”的经验,促进了工程总体质量水平的提高。

改造过程中,指挥部通过召开不同形式的听证会,在道路改造前先广泛听取当地居民群众和专家的意见,对道路改造、道路管理进行广泛的意见搜集。并由建设局联合四部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浚河路施工路段管理的通知》等管理制度。为巩固建设成果,推行建后管养制度,对探索道路改造后的长效管理机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六)加强督办检查,建立质保体系

自道路改造工程开工以来,县领导多次分头到改造现场进行质量和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指挥部经常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督办检查,并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质保体系,专业工作人员深入到施工一线;监理公司派出技术人员对口长驻六个施工段,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跟踪监督,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工程,责令限期整改,确保了工程质量。

(七)实行阳光采购,最大限度节省改造资金

为选择最佳施工队伍,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和行价,指挥部根据具体情况,将花岗石采购、路灯采购、人行道铺贴等进行公招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指挥部借鉴先进地市建设经验和行进做法,在道路改造实施方案上充分考虑县域县情,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到荣成、文登等发达县市实地考察,博采众长集思广益,保证了改造工程的前瞻性、先进性,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和重复建设。在原材料采购、施工单位确定上实施“阳光”操作。在人行道铺装材料采购时,指挥部通过县政府采购中心在县建设工程招标中心,进行了公开招标。事前指挥部派出得力工作人员深入花岗石板材生产地进行摸底调查,全面掌握人行道铺装所需板材的质地、产量、市场行情等指标。根据所掌握的情况制作了合理的标的。最后通过角逐在三十多家竞标单位中两家单位脱颖而出分别以较低的价格中标。通过招标方式得获供应权的供货单位,不论在供货质量还是在供货时间上均满足了改造工程的要求,较好地保证了工程的实施。由于措施得力,工作到位,仅花岗石板材一项就节省资金60多万元。同时指挥部还就路灯的采购通过招标方式选择了最佳供货方、既保证采购了质优价廉的原材料又为工程的进程赢得了时间、赢得了主动。

(八)科学严谨果断灵活,精心组织拆迁工程

拆迁工程是此次浚河路改造的关键和难点,房屋拆迁关系到广大被拆迁单位的切身利益。为保证拆迁工作的顺利实施指挥部成立了专门的拆迁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编制了拆迁服务监督回执单。紧扣拆迁政策,以《浚河路改造工程实施意见》为依据,千方百计多做说服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每项工程动拆前,都进行拆迁动员,发放明白纸,在群众中深入宣传拆迁政策,释疑解惑,群众配合拆迁的自觉性、主动性明显增强。在狠抓拆迁建设进度,质量的同时,集中力量做被拆迁单位的搬迁、安置工作和搬迁单位的正常工作和发展,减小群众和单位的损失。保证了被拆迁单位的积极配合。

我们在工作中首先做到严格把握政策标准,把依法拆迁贯穿始终,严格落实有关拆迁文件规定,其次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通过组织包靠干部进驻被拆迁单位面对面的.做思想工作,第三是通过教育引导,形成了集体先拆带动党员影响群众的良好风气。

另外,针对拒不拆迁的钉子户,我们先做了大量的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动员工作,实在说服不了的,为最大限度地加快改造进度,申请法院实施了强制拆迁。如县政府沿街楼拆迁,我们通过做工作拆迁了一部分,对几户拒不拆迁的进行了强制执行,此举既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又维护了拆迁政策的权威性,由于工作科学严谨、程序到位,有效地防范化解了拆迁风险,避免了恶意上访等事件的发生。

浚河路改造拆迁工程的实施,为旧城改造、道路改造实施拆迁做了有益的尝试,丰富了新形势下实施拆迁工作的经验。

路灯改造工作总结 危房改造工作总结篇四

(一)外墙建设,外墙建筑材料采用多空页岩烧结砖、外墙面用水泥砂浆抹面找平,内强刮膏,墙厚达60公分。

(二)门、窗建设,住房外门采用塑钢单框中空玻璃门,空气层厚度达厘米;住房外窗采用塑钢单框中空玻璃窗,空气层厚度达厘米。

(一)节能门窗的安装:

1 安装前注意检查门窗的各项性能和规定是否符合要求,对不合格的进行更换。

2 门窗靠近墙体的外表面安装,使墙体尽可能少遮挡进入室内的光线。

3 门窗框与墙体间的缝隙,采用高效保温材料添堵减少该部分的开裂、结露和空气渗透。

4 外墙保湿层与门窗之间的窗洞侧壁部分做保温处理,

保温材料与外墙保温材料一致,保温层厚度不小于20mm,以减弱该部位的热桥,提高门窗的保温性能。

(二) 层面和地面建设

1、住房的各类型屋面增设保温层,保温层覆盖整个屋面范围,保温层设置在吊顶上。

2、屋面的保温材料选用保温性能好的材料,层面吊顶内保温的保温材料选择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

(三) 木屋架吊顶内保温的施工:

1 坡屋面、平层面采用敷设于屋面内测的保温材料作保温层,有防潮设施,并且下部有吊顶保护。

2 顶棚铺设板状保温材料时,拼缝应严密,铺设应平稳,板缝之间应用散状保温材料填缝。

路灯改造工作总结 危房改造工作总结篇五

现将有关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张村镇位于平陆县西25公里处,辖28个村,全镇总户数6654户,总人口2.7万余人,国土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万亩,人均不足一亩地,农民人均纯收入1310元,苹果为主导产业,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等,风平公路与沿黄扶贫旅游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全镇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由于耕地较少,部分农户收入偏低,目前,仍有部分农户居住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土窑洞和土坯房中。

20xx年,按照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会议精神,我镇共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户200户,涉及全镇28个村,已完工200户,完工率100%。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各级职责。成立了由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民政办、国土资源所、会计核算中心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协调指挥,制定了《张村镇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路灯改造工作总结 危房改造工作总结篇六

半年来,我镇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镇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务求实效、统筹推进,坚持“统筹规划、群众自愿、公开公正、优先改造最困难群众的最危险房屋”原则,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从根本上改善了部分农民的居住条件,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城关镇位于县城中心地带,是黔西县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为、县政府所在地,是黔西北交通枢纽,贵毕高等级公路横贯全境,东距省会贵阳市117公里,西距毕节市(行署所在地)115公里,黔西至织金、清镇、金沙均有等级公路直通境内,通乡柏油路大多已经完成,少数正在修建的通村公路基本完成,交通状况较好。全镇辖25个行政村,8个社区,常住人口10.56万人,流动人口0.8万人。城区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社会治安良好。全镇总面积122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0平方公里,县城总体规划面积39.6平方公里。全镇耕地面积3.2万亩,其中水田1.25万亩,旱地1.9万亩,盛产水稻、玉米、小麦、油菜、季节水果、特色蔬菜等粮食及经济作物。全镇危房摸底总数户数2299户,其中:一级危房1475户,二级危房670户,三级危户154户。2012年上级下达的任务数是619户,其中:第一阶段任务数位226户;第二阶段任务数位393户。

二、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情况

共 5 页

226户,开工率100%;竣工数181户,竣工率80%;第二阶段任务393户,低保户一级危房20户,困难户一级危房182户、二级危房24户、三级危房51户,一般户二级危房80户,三级危房36户,涉及17个村,目前已开工393户,开工率100%;竣工数196户,竣工率50%。

三、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各级职责。我镇把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列为镇的主要工作之一,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镇财政、民政、国土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协调指挥。同时,制定印发《城关镇二o一二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安排意见》,签订包保责任书,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是加强宣传,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通过广泛宣传,采取召开镇村干部会、村民代表会、群众会、进村入户等方式,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宣传,让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家喻户晓,让广大农民群众自愿进行危房改造。通过大量的思想工作和政策宣传,积极协调帮助解决建房户的实际困难,激发了他们积极投身农村危房改造的热情,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三是注重审核,选准危改对象。在确定危房改造对象上,实行阳光操作,始终把调查摸底和对象确定臵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严格按照 “户主申请、村委会和调查小组调查核实、村民小组会议民主评议、村民委员会张榜公示、镇政府审核申报”五个程序进行。对象审定后,分别对每户农户家庭的经济状况等认真分析研究,根据统一的标准,确定了“五保户、低保户、困难户和一般户四种补助类型。按照“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的原则,对居住房屋极度危险、家庭极为困难农户的房屋先行改造建设。

共 5 页

建设相结合,与整合资源、扶持群众发展生产相结合,与镇村规划和环境整治相结合,与通电、通路、通水、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相结合。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推进中,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城关镇的特色,对建房的设计式样、颜色、施工标准和质量要求等都作了明确规定,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五是加强督促,注重质量监管。始终把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制定危改工作督查方案,成立危改工作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对危改工作进行督查,对施工中发现的质量不符合设计标准的建房点, 要求建房户限期改正,确保了工程进度和质量。

六是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规范运作。实施危房改造以来,我镇严格按照《农村危房改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建立了严格的报帐制度和公示制度,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管,确保危改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七是建立信息档案,完善危改资料。为方便查询,我镇建立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数据资料档案库,由专人负责,做到完整、真实、准确。认真做好项目资料(包括文字、图片、)的收集,分类存档(包括摸底分户登记表、房屋审批表、台帐表等)工作。

四、工作成效

一是改善了农村困难群众居住条件。通过半年的危房改造,将有效地改善农村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困难群众基本可以告别危房,因自然灾害而发生居住不安全的情况将有效减少。

二是引领和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与改造村容村貌相结合、与实施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相结合、与拓宽镇村道路、改善人畜饮水、美化环境、农村卫生和农村文化等生产和社会事业发展相结合,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以来,有力地促进了群众的建房观念的转变,极大的调动了农村建房的积极性,农村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农民参照生态文明家园图纸和标准建造房屋。

四是激发了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解决了群众想建房而又资金不足的难题,缓解了群众建房资金压力,可以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发展生产,激发了群众发展经济、投入小康社会建设的热情。

五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在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帮助群众解决建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群众从中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老百姓变富裕了,老百姓的心和干部更贴近了,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五、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是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少,项目投入单一。危改户自身积累较少,上级财力有限,危改资金不足部分难以解决。

二是由于农村危房改造数量大,镇级财政又无力解决配套资金。

三是通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群众居住的危房虽然得到了改造或新建,但建房危改点的水、电、路、广播电视、农村消防、群众活动场所等配套设施建设因部份村无其他资金的投入而跟不上发展需要。

四是软件工作滞后。在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实施中,虽然我们的硬件工作开展得非常好,可由于工作量大,人员太少(1-2人),再加上农村涉农工作多,村委会工作人员应接不暇,农户台帐等资料的调查整理工作迟迟交不上来,因此,软件工作滞后于硬件工作。

五是部份农户思想落后。在工作中,有一部份农户存在等、靠思想。“等”就是要等资金全到位后再动工,这完全不符合危改资金的发放;“靠”是指部份农户完全错误理解甚至无理要求其房屋改造所需资金全部靠政府承担。

六、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增强做好危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按照镇党委、政府的要求,强化领导,加大工作力度,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扶助贫困人口的重要项目来抓紧抓好。

二是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加强调查研究,摸清底数,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选准农村危房改造对象,使真正的贫困家庭受益。

三是结合新农村建设认真搞好规划,本着因地制宜、群众自愿、先急后缓、逐步推开的原则,积极争取国家建设资金,着重先解决极度危险、极度贫困的农村危房户,力争用两年全面解决全镇农村危房户改造。

四是整合资源,加大对农村危房改造的投入。积极整合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建设资金,不断加大对农村危房改造的投入。

五是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黔西县城关镇人民政府

2012年6月26日

一、基本情况

我镇根据省、市、县关于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会议和文件精神,通过8月底摸底调查,全镇现有农村危房1000余户,其中属于d级危房需要重建的612户,属于c级危房需要修缮加固的433户。涉及21个村;涉及农村低保户589户,分散供养的五保户24户,残疾人贫困户35户,农村特困户397户。

二、实施情况

2011年,按照市农村危房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县分解危房改造任务,全镇共实施90户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其中属于d级危房需要重建的41户,属于c级危房需要修缮加固的31户,无房户18户。涉及20个村;涉及农村低保户50户,分散供养的五保户22户,农村特困户18户。共落实国家危改补助资金54万元,已完工90户,占任务数的100%。

三、主要做法和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各级职责。镇成立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落实该项工作,镇直相关单位各负其责积极配合,各村将农村危房改造任务责任落实到人,切实帮助解决危房改造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确保按期完成任务。并制定了《xx镇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加强宣传,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通过广播、标语、宣传栏、召开镇村干部会、群民代表会、群众会、进村入户等方式,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宣传,让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家喻户晓,让广大困难群众自愿进行危房改造。通过大量的思想工作和政策宣传,积极协调帮助解决建房户的`实际困难,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3、注重审核,选准危改对象。在确定危房改造对象上,始终把调查摸底和对象确定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严格按照“户主申请、村委会和工作专班核实、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村民委员会张榜公示。镇政府根据村上报证明材料,组织人员现场核查对符合条件的报县农村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审批,并按住房危旧程度、核实建房方式、及时在镇张榜公布,通过阳光、规范化操作,全镇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无一户上访,广大群众及危改户均没有任何异议。

4、统筹规划,做好结合文章。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与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土地整治、村庄绿化结合起来,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要求,结合移民搬迁(南冲)、残疾人住房改造,结合农村困难群众意愿,采取新建、改造、修缮、置换或其它方式做好危房改造工作。

5、加强督促,注重质量监管。始终把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作为重

点工作来抓,制定危改工作督查方案,成立危改工作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对危改工作进行督查,对施工中发现的质量不符合设计标准的建房点, 要求建房户限期改正,确保了工程进度和质量。

6、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规范运作。我们分别对每户农户家庭的经济状况等认真分析研究,根据统一的标准,确定了“五保户、低保户、残疾人贫困户和农村特困户”四种资金补助类型,并严格按照县项目资金发放要求,根据施工进度和每户补救标准,报领导审批后,分批次直接将危房改造补助资金打入危房改造对象惠农补贴存折,不存在任何克扣现象发生,确保专款专用。

7、建立信息档案,完善危房改造资料。我镇建立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资料档案库,由专人负责,做到完整、真实、准确。认真做好项目资料(包括文字、图片)的收集,分类存档工作。

四、工作成效

1、改善了农村困难群众居住条件。逐年度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必将使农村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困难群众将逐步告别危房。实施危房改造是一项德政工程,是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一项民心工程。

2、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补充。把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与改造村容村貌相结合、与实施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相结合、与农村卫生和农村文化等生产和社会事业发展相结合,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住的问题解决了,老百姓的心和干部更贴近了,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山区乡镇贫困面大、贫困度深、危房改造对象户经济积蓄较少,国家补助有限,危改户自筹部分的资金几乎是靠借贷完成工程的,给他们带来新的负债。

2、农村危房改造项目涉及面窄、资金少,项目投入单一,上级发放资金太有限,难以满足群众需要。

3、通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群众居住的条件相对来说得到了改善,但配套设施投入不足(像南冲村),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xx镇人民政府

二o一二年三月十六日

一、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情况

2011年,县分配我镇农村危房改造对象共80户,其中第一批50户,第二批30户,全部为危旧房改造新房。至2011年12月20日,全镇实际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0户,其中五保户6户,低保户18户,残疾人9户,其他贫困户47户。全部通过了镇危房改造领导小组的初步验收,特别是森岭、乔联村16户危房改造工作任务都能按时完成,多次受到挂点县、镇领导的好评。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明确责任,实施责任追究制。

我镇党委政府对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高度重视,把它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件大事来抓,作为办实事、惠民生、得民心的主要工作来统筹安排。在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布置会后,马上召开班子会议进行研究,调整充实了xx镇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包片驻村干部入户宣传督促,对督促未到位、没有按时间和任务完成的干部,启动责任追究与问责制,与年终评先评优考核挂钩。

(二)认真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前期准备工作

1、认真开展调查摸底工作。为准确掌握我镇农村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情况,采取召开镇村干部会、村民代表会、群众会、进村入户等方式,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宣传,让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家喻户晓,在各村自查的基础上,镇组织包村工作队调查组逐村一一调查核实,对自愿进行农村危房改造对象有了初步了解。

对象确定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严格按照“户主申请、村委会和调查小组调查核实、村民代表会议评议、村民委员会张榜公示、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审批”6个程序进行。对象审定后,分别对每户农户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危房程度等认真分析研究,确定了补助标准。使危房改造工作深入人心,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狠抓落实,确保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1、科学规划,突出地方特色。本着“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把农村危房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整合资源、扶持群众发展生产相结合,与乡村规划和环境整治相结合,与通电、通路、通水,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相结合。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推进中,坚持因地制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打下基础。

2、加强督促,确保改造工程质量和进度。始终把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在对象确定后,镇危改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对危改工作进行督查,了解改造工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沟通县危改办技术人员,及时向建房户传授建房知识,深入建房点查看建房工程质量,对施工中发现的质量不符合设计标准的建房点, 要求建房户限期整改,确保了工程进度和质量。

门在宅基地审批上,做到特事特办,不但简化办事程序,而且给予减免费用,镇直各单位都为危房改造工作开绿灯,让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4、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规范运作。严格按照县规定要求,直接将危房改造补助资金打入对象惠农补贴存折,12月20日前拨付40%的资金,12月31日前拨付剩余资金。

5、建立档案。为方便查询,我们按照上级要求,建立了电子档案,将全部危房改造户的资料录入软件。同时建立了一户一档。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我镇贫困面大,贫困度深,危改户自身积累较少,除国家补助外,个别危改户自筹的资金大都是靠借贷来建设,给他们带来新的负担。

二是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少,项目资金投入单一,而且农村危房改造数量大,而上级指标有限,难以满足农村危房改造户需求。

三是通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群众居住的危房得到了改善,但配套设施投入不足,跟不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xx镇人民政府

二0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路灯改造工作总结 危房改造工作总结篇七

上洞街乡农村

2011年,我乡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在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乡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务求实效、统筹推进,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从根本上改善了部分农民的居住条件,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上洞街乡位于桑植县西南边陲,辖11个行政村。2011年末,全乡总户数2512户,总人口1.1万人,总面积53平方公里,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00元。现有劳动力0.6万人,主产水稻、小麦、油菜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以烟叶为主。

二、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情况

2011年,按照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会议精神,我乡共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任务30户,131人。其中低保户12户,47人,残疾家庭1户6人,其他贫困户17户,78人。上级补助资金24.9万元,群众自筹180.4万元,动工率为100%,竣工率100%。此次改造之后我乡全乡共有危房户182户,总人口804人,危房390间,其中,分散供养的五保户3户6人;农村低保户38户152人;一般困难户141户651人。

三、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各级职责。我乡把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列为乡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乡财政、民政、国土林业、信用和包村干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协调指挥。同时,制定印发《上洞街乡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签订责任书,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1

二是加强宣传,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通过广泛宣传,召开了两次乡村干部会、并且还召开了30户建房对象参加的会议,并且将建房标准给每户发了一份,各村也召开了村民代表会、群众会、进村入户等方式,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宣传,让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家喻户晓,让广大农民群众自愿进行危房改造。通过大量的思想工作和政策宣传,积极协调帮助解决建房户的实际困难,激发了他们积极投身农村危房改造的热情,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三是注重审核,选准危改对象。在确定危房改造对象上,实行阳光操作,始终把调查摸底和对象确定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严格按照“户主申请、村委会和驻村干部调查核实、村民小组会议民主评议、村民委员会张榜公示、乡政府审核申报”五个程序进行。对象审定后,分别对每户农户家庭的经济状况等认真分析研究,根据统一的标准,确定了“五保户、低保户、困难户和一般户四种类型。

五是加强督促,注重质量监管。始终把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制定危改工作督查方案,成立危改工作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对危改工作进行督查,对施工中发现的质量不符合设计标准的建房点, 要求建房户限期改正,确保了工程进度和质量。在民政所和各包村干部的努力下,11月10日前将建房户全部验收,并且,11月15日前将建房款全部发放到建房对象手中。

准确。认真做好项目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的收集,分类存档工作。

四、工作成效

一是改善了农村困难群众居住条件。按照现在的改造速度,坚持5---10年将有效解决农村的危房,农村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将得到极大的改善,困难群众基本可以告别危房,因自然灾害而发生居住不安全的情况将有效减少,实施危房改造是一项德政工程,是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一项民心工程。

二是引领和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与改造村容村貌相结合、与实施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相结合、与拓宽乡村道路、改善人畜饮水、美化环境、农村卫生和农村文化等生产和社会事业发展相结合,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三是转变了农村群众的居住观念。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乡农村住房从建房面积、质量、美观等方面都比较滞后,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以来,有力地促进了群众的建房观念的转变,极大的调动了农村建房的积极性,农村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农民参照生态文明家园图纸和标准建造房屋。

四是激发了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解决了群众想建房而又资金不足难题,缓解了群众建房资金压力,可以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发展生产,激发了群众发展经济、投入小康社会建设的热情。

五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在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帮助群众解决建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群众从中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院子村建房对象,低保户张扬生,全家3口人,夫妇俩都是60多岁的残疾人,儿子30多岁了还未成家,也是一个智力偏下的半残疾人,居住在一间半用木板夹的简易的d级危房中,自己修房子又没有资金,我们就找他的兄弟做工作,要他带头负责组织资金将房子按时修好。

上洞街村危房改造户向科金是一个孤儿,没有房屋住,建房没有资金,他就给街坊邻居打零工,有了一点钱就买建筑材料,村组干部和本村的村民看他非常勤奋,十分感动,纷纷资助他:组长提来了年猪的猪头,村民也自发的你提一块腊肉,我凑几个人工,他帮五十元,一百元,我们乡政府用2015年和2011年两年的建房指标共17000元将三间平房修好了,虽然用的时间久点,但是房子还是漂漂亮亮的立了起来,他逢人便说:“不是共产党,我这房子要修到我老才修的完啊!”。老百姓变富裕了,老百姓的心和干部更贴近了,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五、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是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少,项目投入单一。有的危改户自身积累较少,加上本级财力有限,危改资金不足部分难以解决。

二是农村危房改造指标少。许多需要改造的危房得不到资金支持,从而难以启动改造。

桑植县上洞街乡民政所

2011年11月16日

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危房改造实施3年来,青海省已有超过43万农牧民告别危旧房,喜迁新居,探索出农牧区绿色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路径。

“节能炕,封廊窗,住进新房喜洋洋”

寒风萧瑟,朔雪飘零,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夜晚气温已达零下10摄氏度,而这个州同仁县加吾乡吉仓村藏族牧民华青加家的新房内却热乎乎的。这源于政府在危改房里推行的一项新型节能技术。

“过去我们住的是土坯房,夏天漏雨,冬天漏风。政府补助近两万元帮忙盖的3间新房,对我们来说,就是‘暖心房’‘幸福房’,住着舒服,大冬天也不怕着凉。”45岁的华青加满心欢喜地说。

华青加领着记者参观了新居里的“节能炕”。这种炕距离地面8至10公分,可防止热量散发,节省了燃料,提高了取暖温度,而烟雾通过烟囱排放出去,可有效避免往常暖炕易发的空气污染。

与华青加一样,两年多来青海农牧区完成政府投资20.8亿多元,已有11万余户、逾43万名困难群众告别危旧房,乔迁新居。青海省民政厅危房改造办公室主任耿晓弟说,自工程实施以来,青海就瞄准节能技术和产品,积极推进危房改造的“绿色发展”。结合互助土族自治县的试点经验,把借鉴其他省区的节能热炕和太阳能暖廊技术引入危房改造工程建设中,努力达到“安全、节能、环保、实用”的目标。

“授人鱼”还要“授人以渔”

有了安全实用的新家后,如果后续产业跟不上,守着新房也是穷。为此,青海部分地区大胆创新工作思路,在农牧区危房改造工程建设中,更多地注入了“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维,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安居乐业。

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尕让乡是省定贫困乡,也是省会西宁通往海南州南部三县和青南地区的咽喉要道。过去,西久公路(西宁-久治)湟贵段沿线尕让乡蓆芨滩等村的群众想在自家门前的公路边盖房经商,但苦于缺乏资金难以施行。自去年开始,贵德县相关部门对尕让乡困难群众除实施危房改造外,还给予其他惠农项目和资金,并按照群众个人意愿,引导、鼓励他们在公路边盖商用房,经营芦苇花枕头、花椒壳枕头、无公害辣椒等特色产品。

“在政府的大力帮扶下,我家在靠近黄河湿地的公路旁建造7间新房经营芦花枕头,去年凭这一项创收1万6千元,今年发展势头更好。”尕让乡蓆芨滩村50岁的村民卜有芬说。

尕让乡乡长许建昌介绍说,在享受危房改造等惠民政策后,不少困难群众开始着手操办“农家乐”等后续产业项目,还把子女送到西宁、兰州等地学习烹饪技能,现在这已成为他们脱贫致富的新门道。

“我县按照整村推进的要求实施危房改造工程,集中精力把西久公路贵德段建造成为展示民俗生态的‘风情线’,助推旅游发展的‘景观线’,带动经济建设的‘动力线’,以及造福沿线群众的‘富民线’。”贵德县副才让说。

破解“只见新房、不见新村”怪圈

2015年以来,青海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将危房改造纳入“千村建设、百村示范”工程中,并与游牧民定居工程、小城镇建设、地质灾害搬迁、农村奖励性住房等项目统筹结合,系统实施,真正解决了“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的问题。

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龙羊峡乡把危房改造与库区移民搬迁项目紧密结合,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最高补助标准达到5.5万元,一步到位建成了一批移民新村。

在危房改造中,青海省湟源县从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入手,整合资源,整体搬迁,推动新农村建设。这个县在规划的`引领下将浅脑山区4乡6村320户农民,按照土地、生产和生活“三集中”的要求,开展整村推进和异地扶贫搬迁,在县城周边为他们盖起新的平房和楼房,并扶持搞起“农家乐”、高智能温室、皮绣制作和昆仑玉加工等产业,当前集生产、生活、休闲为一体的新型农村雏形已基本形成。

据初步统计,今年青海累计落实危房改造财政补助资金11.1亿元,带动社会和农牧民仅用于建房方面的直接投资就达到17.8亿元,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青海省民政厅厅长更阳告诉记者,两年多来,青海边摸索、边实践、边总结,不断完善和丰富危房改造的政策和内涵,有力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推动农牧区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根据相关规划,“十二五”期间,青海将完成55万户农牧区住房建设任务。围绕这一目标,该省将进一步加大危房改造工程建设力度,从明年开始,根据国家下达任务,结合农牧区实际情况,每年将按4.5万至5万户的规模安排危房改造项目。

一、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情况

2011年,县分配我镇农村危房改造对象共80户,其中第一批50户,第二批30户,全部为危旧房改造新房。至2011年12月20日,全镇实际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0户,其中五保户6户,低保户18户,残疾人9户,其他贫困户47户。全部通过了镇危房改造领导小组的初步验收,特别是森岭、乔联村16户危房改造工作任务都能按时完成,多次受到挂点县、镇领导的好评。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明确责任,实施责任追究制。 我镇党委政府对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高度重视,把它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件大事来抓,作为办实事、惠民生、得民心的主要工作来统筹安排。在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布置会后,马上召开班子会议进行研究,调整充实了xx镇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包片驻村干部入户宣传督促,对督促未到位、没有按时间和任务完成的干部,启动责任追究与问责制,与年终评先评优考核挂钩。

(二)认真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前期准备工作

1、认真开展调查摸底工作。为准确掌握我镇农村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情况,采取召开镇村干部会、村民代表会、群众会、进村入户等方式,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宣传,让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家喻户晓,在各村自查的基础上,镇组织包村工作队调查组逐村一一调查核实,对自愿进行农村危房改造对象有了初步了解。

对象确定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严格按照“户主申请、村委会和调查小组调查核实、村民代表会议评议、村民委员会张榜公示、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审批”6个程序进行。对象审定后,分别对每户农户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危房程度等认真分析研究,确定了补助标准。使危房改造工作深入人心,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狠抓落实,确保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1、科学规划,突出地方特色。本着“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把农村危房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整合资源、扶持群众发展生产相结合,与乡村规划和环境整治相结合,与通电、通路、通水,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相结合。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推进中,坚持因地制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打下基础。

2、加强督促,确保改造工程质量和进度。始终把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在对象确定后,镇危改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对危改工作进行督查,了解改造工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沟通县危改办技术人员,及时向建房户传授建房知识,深入建房点查看建房工程质量,对施工中发现的质量不符合设计标准的建房点, 要求建房户限期整改,确保了工程进度和质量。

门在宅基地审批上,做到特事特办,不但简化办事程序,而且给予减免费用,镇直各单位都为危房改造工作开绿灯,让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4、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规范运作。严格按照县规定要求,直接将危房改造补助资金打入对象惠农补贴存折,12月20日前拨付40%的资金,12月31日前拨付剩余资金。

5、建立档案。为方便查询,我们按照上级要求,建立了电子档案,将全部危房改造户的资料录入软件。同时建立了一户一档。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我镇贫困面大,贫困度深,危改户自身积累较少,除国家补助外,个别危改户自筹的资金大都是靠借贷来建设,给他们带来新的负担。

二是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少,项目资金投入单一,而且农村危房改造数量大,而上级指标有限,难以满足农村危房改造户需求。

三是通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群众居住的危房得到了改善,但配套设施投入不足,跟不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路灯改造工作总结 危房改造工作总结篇八

为了确保整个工程顺利而安全地完成,工程施工达到无重大伤亡事故发生,且轻伤频率控制在0。6‰以内的目标,除了严格遵照国家颁布的"一标三规范":新颁布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99、《建筑施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和中山市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外,我们还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如下安全管理措施。

电气安装企业的生产过程具有流动性大,劳动力密集度大、多工种交叉流水作业、和劳动强度大、高处作业多、环境复杂多变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施工的安全难度大,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多,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严格有效的管理制度。

1、公司安全监察机构成员:

公司安全第一责任人:x

公司安全第二责任人:x

公司安全监护人:xx

工地安全监护人:x

2、加强安全宣传和教育是防止职工产生不安全行为,形成了人人注意安全、人人管安全的齐抓共管的局面。减少人为失误的重要途径,为此,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安全宣传制度和安全教育制度,以增强职工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消除安全隐患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关键,而安全检查则是消除安全隐患的有力手段之一。在工程施工中,将进行日常检、定期检、综合检、专业检等四种形式的检查。安全检查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综合检查与专业检查相结合、检查与整改相结合的原则。检查内容包括:查思想、查制度、查安全教育培训、查安全设施、查机械设备、查安全纪律以及劳保用品的使用。

一、基本注意事项

1、加工用的台钻、无齿锯、切割机等和电动工具必须装有漏电保护装置。使用前应试机检查,操作者应戴好防护眼镜。

2、树脂胶、油漆存放处,应杜绝火源,并放置足够的消防器材。喷漆时必须戴好防护口罩,连续操作2h应休息一下进行通见换气。每日下班后要用水嗽口。

3、脚手架必须搭设牢固,经检查验收后方准使用。使用荷载不得集中,不得超过设计荷载。

4、遇有六级以上大风及雨雪天气应停止一切高空作业。

5、进行空中作业除遵守以上各条外,还必须遵守有关安全规定。

二、临时用电和施工机具

1、使用电动工具(手电钻、切割机等)前检查安全装置是否完好,运转是否正常,有无漏电保护,使用时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

2、电焊机上应设防雨盖,下设防潮垫,一、二次电源接头处要有防护装置,二次线使用接线柱,且长弃不超过30m,一次电源采用橡胶套电缆或穿塑料软管,长度不大于3m,且焊把线必须采用铜芯橡皮绝缘导线。

3、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见及常温场所,不得装设在有严重损伤作用的瓦斯、烟气、蒸气、液体及其它有害介质中;不得装设在易受外来固体物撞击、强烈震动、液体浸溅及热源烘烤的场所。

4、开关箱内部和顶部应装订防火板,实行"一机一闸一漏"制,熔丝不得用其它金属代替,且开关箱上锁编号,有专人负责。

5、每一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必须由专业工长下达书面安全技术交底,班组履行签字手续后方能施工,并且在施工前传达给班组每位成员。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