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县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总结(汇总5篇)

时间:2023-09-07 17:09:59 作者:紫衣梦 最新县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总结(汇总5篇)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县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总结篇一

疫控中心 西昌市农业农村局 昨天为全力抓好非洲猪瘟、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坚决防止重大动物疫情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叠加,做好我市春季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禽产品稳定有效供应;不失时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2020年3月9日,西昌市召开2020年春耕生产暨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推进会,由分管副市长鲍新国主持召开视频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农业农村局各站股室负责人、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及分管农业镇长、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兽医站、农机站工作人员。

西昌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丁松对2020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血吸虫病传播消除达标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求:一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要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必须按照《2020年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基础免疫工作,春季务必在4月15日前完成目标任务、秋季务必在9月30日前完成目标任务,在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继续开展“大宣传、大排查、大消毒”,防止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二是严格按照《血吸虫病消除达标技术指导方案》的要求,进一步摸清家畜的养殖情况、全面实施家畜圈养,全面开展家畜血吸虫病监测,全方位对家畜血吸虫病进行预防性治疗、及时对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达标验收工作顺利进行。

分管副市长鲍新国强调:一是乡镇(街道办事处)对辖区内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负总责,按照这次会议的安排,落实好各项措施,确保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按规定时间完成基础免疫;二是今年是我市血吸虫病消除达标攻坚之年,由于历史疫情严重,现疫区村饲养易感牲畜多,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党委政府必须将此项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全力组织人员做好查治工作,确保顺利通过达标验收。

县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总结篇二

全乡1个社区和5个行政村,春季共防疫生猪达1518头,牛546头,羊752只,犬212只,鸡109500只,鸭500只。

(一)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乡党委政府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高度重视,把此项工作作为社会稳定的政治任务来抓,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了我乡动物防疫工作任务全面完成。成立了由乡长担任组长的春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了全乡春防工作会议,在认真研究全乡动物防疫工作形势的基础上,结合我乡当前动物防疫工作的特点,副乡长xx就全乡动物防疫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并与各村(社区)及防疫人员签订了动物防疫目标管理责任书,从制度上保证了畜禽防疫工作的落实。

(二)加强培训,提高业务水平。我乡组织召开畜牧春防工作会议对防疫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指导免疫接种、场地消毒、过敏救治,通过培训提高了防疫人员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确保了防疫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

(三)加强监测,提高预警能力。防疫期间,我乡加强了以牲畜口蹄疫、禽流感、鸡新城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羊痘等动物疫病为重点的疫情监测和报告。严格落实疫情报告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求村防疫人员及时、准确、规范的报告疫情动态,确保了动物一旦有疫情、做到早发现、快报告、严处理、小范围。

1.防疫经费不足。畜禽数量的增长,动物疫病种类逐渐增多,投入的防疫经费实际上在减少,这给动物防疫工作带来影响。

2.部分养殖户对动物防疫的重视程度较低,以致在免疫接种过程中时常出现不配合的现象。

3.村级防疫人员承担了基础免疫的主要工作,以没有任何社会保障和极其低廉的报酬承担了繁重的工作。致使其人员队伍不稳,工作责任心不强,业务技术水平不高。

4.乡畜牧兽医站缺乏一名年轻的畜牧工作人员。

县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总结篇三

1.1动物防疫体系不健全,工作开展难度大。今年来,由于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已经进行完毕,乡镇动物防疫队伍得到稳定,但我们的村级动物防疫队伍还未建立,大面积的春、秋集中免疫工作仍然靠乡镇(街道)的几名兽医去完成,繁杂的工作量让乡镇兽医难以承受,常年动物防疫工作效果难以得到保证。近年来,动物疫病呈高发态势,动物免疫的病种相应增多,春秋畜禽强制免疫已从原来的猪、牛、羊扩展到鸡、鸭、鹅、犬等多种动物。从生猪免疫来看,每头猪至少要注射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三种疫苗。难度最大的应该是家禽免疫,xx市每年出栏家禽200余万只,要在春、秋2个月内集中完成大面积的畜禽免疫工作,工作负荷之重可想而知。再就是开通蔬菜畜禽绿色通道后,高速路成为畜禽进出市境的主要通道,而境内三个高速路口无动物检查站,给我市动物防疫工作留下严重隐患。

1.2群众动物防疫意识不强,主动配合不够好。由于我市地处山区,往往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部分农户不很积极配合动物防疫工作,部分养殖大户存在不按程序进行科学免疫的现象。特别是在家禽免疫方面,一些养殖农户不积极主动配合,家禽敞放出去,水禽放进池塘,就很难进行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注射,从而导致家禽免疫密度难以达到规定要求。

1.3乡镇防疫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利于防疫工作开展。xx市辖13个乡镇(街道),有4个乡镇畜牧兽医站无办公用房,3个畜牧站的办公室为危房,这些乡镇畜牧站的防疫、检疫、诊断等设施简陋,缺乏必要的快速诊断器械,检测手段普遍落后,制约着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1.4动物防疫监管难以到位,综合防治效果较低。由于村级防疫队伍还未健全,对分散的饲养户缺乏有效的约束力,平时补针工作难度大,使免疫接种密度在非集中免疫期间难以达到规定指标,从而使综合防治效果降低,个别边远地区甚至出现免疫死角,成为动物疫病发生的潜在隐患。

2.1加强行政管理。动物防疫工作不仅关系到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而且也关系到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稳定,各级政府和畜牧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并将其纳入行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把动物防疫工作不仅纳入单项目标管理,而且纳入综合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奖惩兑现。动物防疫工作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应该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完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稳定基层防疫队伍,落实好事业人员的的绩效工资及福利待遇,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2建立完善机制。我们应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完善动物防疫监测预警体系、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动物防疫监督体系、动物防疫物资保障体系,强化对乡镇和村级动物防疫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动物防疫人员的专业技能。要加强现有动物防疫机构建设,进一步完善市、乡(镇)、村三级动物防疫网络,加快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筑牢基层动物防疫网络屏障,切实解决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改善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工作环境,积极提升乡镇动物防疫人员的业务能力。

2.3广泛宣传发动。动物防疫必须依靠广大群众,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实行“群防群控”、“联防联控”。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动物疫情、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人民群众的动物防疫意识,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组成完善的动物防疫网络体系和疫情监测网络体系,提高疫情快速反应和处置的能力。

2.4搞好防疫监管。要继续采取“五强制,两强化” (强制免疫、扑杀、封锁、检疫、消毒,强化疫情报告、防疫监督)综合防制措施,切实加强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制工作。要健全完善疫情监测报告网络,加强以口蹄疫、禽流感为主的动物疫情调查和监测工作,进一步改善工作手段,做到及时、准确地报告疫情。市、乡(镇)两级政府要建立一支反应迅速的动物疫情应急队伍,一旦发生重大疫情、立即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快速处置,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县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总结篇四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省、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去年全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积极应对当前的压力和挑战,研究部署今年、尤其是春季防控工作,切实把这项事关我县农业农村发展的大事抓实、抓好。

过去的一年,是复杂多变、极不平凡的一年。我县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通力协作下,各乡镇、各有关部门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坚持“24字”防控方针,紧紧围绕“二个力争,一个确保”的防控工作目标,创新防控理念,建立长效机制,规范防疫行为,落实防控措施,全县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创造了清净无疫的防控环境,保障了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维护了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我县被评为全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先进县;同时,成功举办了全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中国南方突发重大动物疫病应急演练,这既是对我县各级、各部门协同作战、快速联动应对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一次全面真正检阅,更充分展现了我县应对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我县各级政府的重视,离不开相关部门的支持,尤其是离不开全县畜牧战线同志们的艰苦努力。在此,我谨代表县政府向为我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做出贡献的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问候!

一方面是外部压力。一是各类疫病疫源分布广、病毒变异加快。根据农业部流行病学调查,20xx年有10个省份检测出禽流感病原阳性样品共46份,有8个省份检测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阳性样品共72份,而且,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口蹄疫等病毒均出现不同程度变异;二是各类疫病污染面广,疫情呈高发态势。20xx年1月份以来,我国相继确诊了8起人感染禽流感病例。2月10日,农业部确诊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发生h5n1亚型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死亡家禽519只,扑杀家禽13218只; 1月20日以来,山西省洪桐县局部暴发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情,死亡生猪1056头,继1月21日通报湖北省武汉市发生奶牛a型口蹄疫疫情后,2月11日,农业部又通报上海市奉贤区发生奶牛a型口蹄疫疫情,发病牛41头,销毁病牛和同群牛440头。1月21日,新疆库车县发生起亚洲i型口蹄疫疫情。种种迹象表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疫病疫情对我县防控工作的威胁不但存在,而且正持续加大。

另一方面是内部压力,一是畜牧业发展水平不足。我县是畜牧发展大县,常年生猪存栏在60万头以上,家禽存笼1500万羽,畜牧养殖业在农民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大部分畜禽规模养殖户养殖方式落后,部分养殖户防疫意识薄弱,普遍存在防控基础设施较差,防疫体系不全,不同程度存在禽畜漏免或免疫不到位的情况,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警惕。二是季节性诱因增多。春季大批畜禽调运频繁,补栏数量大。再加上我县处于候鸟密集活动区,大批来自东南亚及境外疫区候鸟北迁,去年秋季,我们通过重大动物疫病集中防疫行动给动物注射了疫苗,效果很好,但目前正在逐步超过免疫保护期。种种诱因极易引发疫情。

因此,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防控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把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工作中一件重要事情来抓,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切实增强做好防控重大动物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明确目标、狠抓落实,扎实推进春季集中防疫行动各项工作

今年全县防控工作的目标任务是“两个力争、一个确保、两个保障”,就是要最大限度地防止疫情发生,力争不发生或少发生;即使发生了疫情,也要最大限度地确保疫情不扩散和人员不感染,确保养殖业的生产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紧紧围绕这个防控目标,认真开展春季集中防疫行动,突出重点,真抓实干,确保以下五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

第一、重点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工作。确保规模养殖户和散养户重大动物疫病疫苗免疫密度达100%。

第二、重点做好集中消毒灭源工作,特别是散养户的消毒灭源工作。实现消毒灭源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切实切断重大动物疫病传染源。

第三、重点加强疫情监测、诊断和报告工作。重点加强种猪场、规模场和生猪、水禽重点发展乡、镇的疫情监测,各乡镇(开发区)要严格按县防重办下达的监测任务数及时完成。规范疫情报告制度,发现疫情及时逐级上报,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处置。

第四、重点强化动物检疫监督和做好病死畜禽的“四不一处理”工作。各乡、镇、小蓝经济开发区今年都要100%开展动物产地和屠宰检疫工作,检疫工作要到场、到户,对进出我县的畜禽实行准调证和报检制度,对病死畜禽严格按照“四不一处理”原则进行处理。

第五、县、乡两级畜牧专业技术人员要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县、乡、村、户均要建立完整的免疫档案,规范管理制度。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第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加强领导是关键。各乡镇(开发区)要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制。要将责任细化分解,落实到每个环节,落实到每一个人,做到一级抓一级,条条有人抓,块块有人管。对因防控任务不落实、工作不到位、措施不得力而造成疫情传入、发生或扩散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第二,要强化经费物质保障。各乡镇(开发区)要按照免疫技术规范、辖区畜禽实际饲养数量、免疫程序及幅盖面积等实际情况,落实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防疫行动所需工作经费;各有关单位要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做好疫苗、消毒药、防护服、防护器械等应急物资的储备与调运,落实足够的应急物资,确保强制免疫、消毒灭源、疫情监测、扑杀及补助和无害化处理、监督管理等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要强化联防联控机制。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切实履行职责,农业部门要抓好疫情监测、报告、免疫和处置等工作;卫生部门要做好对重点人群的疫情监测、人员防护和病人的救治工作;林业部门要做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疫情处置等工作;发改委、财政等部门要做好资金保障和应急物资储备等工作;工商、商务等部门要加强市场、屠宰场和流通等环节的监管,维护好市场秩序;其他有关部门都要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认真做好各自工作,形成联防联控、齐抓共管的防控局面。

第四,要强化宣传引导。各乡镇、各有关部门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宣传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和防控政策,不断增强全社会的防疫意识,提高群众防控水平和自我防护能力,提高群防群控水平,增强养殖场(户)遵守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主动性,自觉配合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工作。

第五,要强化督促检查。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重点加强对水网发达区、养殖密集区、疫情曾发地区等重点地方、重点区域防疫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及时消除疫情隐患。县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要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督查通报制度,在春季集中防疫行动中,组织人员对各乡、镇各项防控措施及经费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并认真总结春季集中防疫行动中好的经验和先进典型予以大力宣传。

同志们,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特别是春防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各位分管领导回去要及时向主要领导认真汇报,切实抓好今天安排的落实。为推动全县畜牧业健康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保障社会稳定作出积极的贡献!

县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总结篇五

动物疫病防控要注重提高对养殖户科学养殖、防疫的激励,从根本上保持动物健康,下面是本站小编为你搜集的动物疫病防控个人总结,希望你喜欢!

一、动物防疫工作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社会稳定,事关畜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我站要求全站职工和村级防疫员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防控动物疫病作为当前重要工作抓好,根据各村具体情况,及时查找防疫漏洞,采取综合防控措施,真正把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有效地防范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

(一)预防注射

这次的预防注射工作,采取以集中注射,各村同时进行的方式,到目前已全面完成防疫任务。其中口蹄疫免疫(猪、牛、羊)2.9万头次,密度100%;猪瘟2.495万头次,密度99.8%;蓝耳病免疫2.475万头次,密度99%;禽流感免疫30万羽次,免疫密度100%;狂犬病注射0.3万只。

(二)采取的措施

1、强化培训

为确保我镇各项防疫工作落到实处,对全镇83个村的防疫员进行了集中培训,重点是疫苗的使用和保存、注意事项、注射技术要点的掌握、各类畜禽传染病的主要症状和病变、畜禽普查表格的填写。并给村级防疫员下达了防疫任务和完成时间,在工作中对村级动物防疫员严格考核,实行绩效挂钩、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

2、加强领导

工作中,镇明确一位分管领导领导具体抓动物防疫工作,每村指定1名村干部带队参与宣传,并督促、指导免疫注射、建档及挂标工作,乡镇技术干部分片指导。

3、落实责任

镇畜牧兽医站与村级防疫员签订目标责任书,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目标的落实。

4、加强督查

为确保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根据镇政府安排,成立了督查指导工作组,对防疫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指导。各村在开展工作中,真正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禽),使动物防疫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对因工作不到位、免疫密度低、畜禽标识工作开展不好、防疫物资管理差而引发疫情的相关责任人,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三)防疫经费落实情况

今年我镇投入防疫经费1.5万元,其中狂犬病专项活动经费0.5万元,用于人员培训、药品、物资采购等。

(四)应急物资贮备

目前储备的应急物资如下:

1、生物药品(疫苗):猪口蹄疫、牛口蹄疫、猪瘟、蓝耳,禽流感,狂犬疫苗等能随时满足应急需要。

2、消毒药:粉剂260包。

3、消毒器械:18喷雾机5部、一次性隔离衣20件、中筒水靴30双。

(一)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社会稳定,事关畜牧业拔展和农民增收,镇党委政府要求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防控工作作为当前重要工作抓好;根据我镇防控工作具体情况,及时查找防疫漏洞,采取综合防控措施,真正把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有效防止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

(二)突出重点,加大疫情排查与监测力度

组织部分村级防疫员开展以养禽场(户)、农贸市场、养殖密集区为重点的重大动物疫情排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科学处置。对抗体水平较低和新补栏的家禽及时补免,确保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水平。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要求,全面开展强免工作。

(三)建立责任制,加强督促检查工作力度

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认真组织实施各项防控工作措施。建立健全层层负责的责任体系,明确镇政府主要领导为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辖区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是具体负责人,靠前指挥,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严格实行镇包村、村包组、组包户的“包干”责任制,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因工作失职引起疫情发生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加强部门协调与沟通,建立完善的联防联控机制

充分发挥重大动物疫情防治指挥部的领导协调作用,明确各单位职责。有效组织各成员单位开展协作,形成合力。加强与卫生部门的信息沟通和技术协作,研究制定我镇人畜(禽)共患病的联防联控机制,有效控制我镇人畜(禽)共患病的发生和传播。

三、网络信息

我站的动物疫情网络信息,实行专人专机管理,每月严格按照规定定时上传疫情信息和疫病监测情况。在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工作方面,我站按照各上级业务部门的规定和要求,建立了完善的网络机构、人员信息,协助动物卫生监督所,100%完成耳标的按时申购、签收、发放工作,并登记备案,为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工作在我镇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xx年,包头市疫控中心在包头市农牧业局及上级业务部门的强有力领导和科学指导下稳步前进,采取有力措施以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圆满完成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生药物资调运、集中免疫、流行病学调查、免疫监测、消毒、扑杀等各项工作,达到了“内疫不发生,外疫没传入”的目标。

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生药物资管理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生药使用计划,与自治区疫控中心签定动物防疫疫苗、诊断试剂订购合同,并多次与自治区疫控中心、疫苗厂家和各旗县区联系疫苗、诊断试剂调拨事宜,保障了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保证疫苗质量,确保免疫效果,我们利用疫苗专用运输车,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疫苗全部发放到各旗县区,个别旗县区甚至直接送到乡级兽医站,圆满地完成了今年疫苗调拨下发工作。

20xx年,我市共组织调拨16种疫苗及其诊断试剂,共调拨疫苗4025.4万头份(毫升);共储备发放消毒药35.8吨,大型喷雾器5台,游标卡尺50把,解剖器械20套。

(二)动物免疫

1、制定了免疫计划、监测方案、流行病学调查和布病防控4个实施方案,并对全年的动物防疫工作全面安排和部署。

2、组织召开春防、夏防、秋防工作会议。开展了春季、夏季、秋季动物集中免疫工作,20xx年的集中免疫工作于11月30日全面结束。

3、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情况:禽流感免疫禽类(鸡、鸭、鹅、鸽子等)1452.99万只;牲畜口蹄疫共免疫923.41万头只,其中猪口蹄疫免疫58.69万头,牛口蹄疫免疫47.09万头,羊口蹄疫免疫817.63万只;猪瘟免疫59.65万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90.65万头;新城疫免疫964.48万只;羊布病免疫333.67万只;牛布病免疫16.1万头;小反刍兽疫强制免疫羊349.71万只,累计补免羊49.91万只,共免疫羊399.62万只。

4、其它疫病免疫情况

羊三联免疫342.4万只;羊痘免疫353.3万只;狂犬病免疫3.757万只。

对达茂旗边境地区的动物进行了炭疽免疫,做到应免尽免。

(三)疫苗副反应

20xx年疫苗副反应引起的流产、死亡现象十个旗县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我市及时、准确地将动物预防免疫注射中出现疫苗副反应的情况逐级上报。全市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期间共免疫畜禽4940.03万头只次,疫苗副反应引起的畜禽流产、死亡数量共计2622头只。主要涉及口蹄疫、猪蓝耳病、小反刍兽疫等病种,我市本着一切为了养殖户、真心服务养殖户的理念,及时自治区疫控中心、疫苗生产厂家协调联系,及时给予了补偿,养殖户减少了经济损失,防疫工作也得以顺利进行。

(四)流调工作和疫情监测

我市制定了《20xx年包头市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认真组织和规范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全面掌握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主要动物疫病的病原分布和流行趋势,有效评估免疫效果和动物疫情,把握疫情动态,科学研判防控形势,开展预警预报工作,为科学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1、适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了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动物疫病流行病学、常规流行病学、紧急流行病学、专项流行病学、定点流行病学调查方案。我中心选定了10个旗县区的11个养殖场每月进行定点流调,流调的畜种包括猪、牛、羊、鸡,调查疫病的种类包括牛羊布病、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禽流感、鸡新城疫、猪瘟、高致病性性猪蓝耳病、牛结核等9个病种,通过了解疫病发生、发展原因,分析防控效果。全年流行病学调查范围涉及10个旗县区,185个乡(镇)次,4800个村次,141482户散养户次,6425个规模场次,总共流调大小畜395.92万头(只、匹)次、禽469.69万只次、犬30429只次。

2、及时进行疫情监测

截止12月31日全市共监测(包括市疫控中心监测):血清学监测671181份,其中布病监测648410份,抗体效价监测22771份,非结构蛋白检测2414份,病原学rt-pcr4536份。不合格的病种所涉及的旗县区给予全市通报,并指导其进行了重免。

(五)小反刍兽疫

年初自巴盟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后,我市采取了紧急应对措施。

一是通过积极争取、协调自治区和疫苗厂家紧急调拨疫苗425万头份,用10天时间完成了全市350万只羊的紧急免疫工作,后又累计补免新生羔羊和补栏羊49.91万只。

二是开展了两次抗体监测,抗体阳性分别达到95%和97%。

三是开展了为期40天疫情排查,排查养殖场户6万多个,涉及牛羊175万只。

四是成立了小反刍兽疫疫情应急处理组,并对应急预备队成员全部进行了培训。

五是及时启动重大动物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加强应急值守,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

六是对反应举报、投诉事件进行了及时处理。

(六)边境地区动物疫情防控

一是加强达茂旗境内重点区域、重点环节的疫情巡查和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疫情传入隐患。

二是强化免疫工作,沿达茂旗边境线建立纵深30公里以上的免疫保护带,构筑坚强的免疫屏障。去年全旗集中免疫涉及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布病、猪蓝耳病、猪瘟、禽流感鸡新城疫、炭疽、羊痘、羊三病10个病种,累计免疫牲畜423.67万头只次。

三是加强部门联动,农牧业局积极协调出入境检验检疫、海关、边防部队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加强信息交流,建立健全跨部门联防联控协作机制,形成防控工作合力,共同采取措施,严防境外动物及动物产品入境,把境外疫情传入风险降到了最低。

四是全力做好疫情监测报告工作,充分发挥市、县、乡村四级动物疫情测报体系和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作用,不断增强疫情早期诊断能力,提高疫情预警预报水平。

五是加强应急值守,及时发现和处置突发疫情。启动重大动物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做到责任明确、人员到位、联络畅通。

(七)布病防控

20xx年,我市的畜间布病防控工作继续实行流行病学调查、溯源灭点、主动监测、灌服免疫、消毒、扑杀、无害化处理等综合防控措施。

一是我市先后召开布病防控专题会议、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会议,对相关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

二是在春季集中免疫期间,对辖区内的牛羊进行布病流行病学专项调查,初步确定布病分布范围和流行程度。

三是开展了溯源灭点和主动监测。检测羊血清652438万份,检出阳性3371份,阳性率为0.52%,扑杀阳性羊3371只,拔除疫点337个。

四是及时分析、上报布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集中监测开始后,旗县区每周四上报监测、扑杀进展情况;我中心每月定时向自治区报告人间网报病例数、疫点数、监测、扑杀等情况,每季度对布病疫情进行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认真分析研究防控工作有关问题,及时调整防控措施。

通过采取布病羊溯源灭点、主动监测和疫点规范处置等多种防控措施,防控效果日趋显现,全市羊布病疫情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多数旗县区人间病例大幅下降,但个别地区疫情仍然有反复,畜间疫情存在范围广。

(八)马传贫考核验收

为实现20xx年包头市消灭马传染性贫血规划目标,我市及时制定下发了有关包头市马传染性贫血考核验收事宜的文件。20xx年和20xx年完成了2次疫情监测,共采集血样1360份,检测全部为阴性。10个申请马传贫清净区的验收旗县区档案资料整理等验收工作准备就绪,在6月10日之前市里已完成对旗县区的验收工作并发放了市级验收证书。并将市、旗县区两级所有材料汇编成册,上报至自治区兽医局,迎接国家、自治区消灭马传染性贫血考核验收工作。

(九)马鼻疽防控

通过查阅、收集包头市防控马鼻疽的历史资料,结合6个有马属动物的旗县区的防控情况,完成了《包头市马鼻疽 防控工作总结(1949年—20xx年)》。主要内容有:基本情况(行政区划概况、防疫队伍建设情况、马属动物饲养情况),马鼻疽病防控及验收情况(防控情况、验收情况、成果巩固),检疫及调运监管情况。并附有各旗县区20xx年、20xx年牧业年度马属动物存栏数,各旗县区马属动物流行病学调查情况,马鼻疽发病死亡情况(1954年—1985年),马鼻疽检疫情况(1949年—1985年)。现已将市级、旗县区级所有材料汇编成册上报自治区兽医局。

(十规模养殖场净化疫病申报工作。

我市完成了九原区茂盛种牛繁育科技有限公司申请创建场,包头市草原百盈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九原区梅力更养殖有限公司申请示范场的申报上报工作。

(十一)包虫病驱治检测工作

我市按照自治区要求及时下发了《关于开展包虫病监测驱治工作的通知》,对全市十个旗县区的34个办事处、50个乡镇、392个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中重点对卫生部门提供的全国流行县达茂旗进行核实,采集犬粪20份,牛羊剖检肝肺250份,全部阴性。此外,其余九个旗县区采集犬粪180份,牛羊剖检肝肺1386份,也全部阴性。没有发现包虫病感染畜。

(十二)其它业务工作

1、承办包头市首届动物防疫职业技能竞赛。9月份,市疫控中心承办了内蒙古自治区动物防疫职业技能竞赛包头预赛暨包头市首届动物防疫职业技能竞赛。对竞赛中获前3名的选手由包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后,晋升了高级工职业资格;获第4—6名的选手由包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后,晋升了中级工职业资格。

另外,取得竞赛前3名的选手代表包头市参加了自治区的复赛,分别获得了第7名、第8名、第10名的成绩,我市也荣获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

2、防疫督查

一是防疫期间采取循环重复的方式进行巡回检查,开展高密度的巡查,及时发现问题,迅速提出整改意见,快速落实防控措施。

二是组织并参加了春季、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专项检查,并在规模养殖场、散养户采集样品进行免疫效果监测。专项检查结束后,及时向旗县区进行了通报。抽调了多名业务骨干在春防、秋防结束后参加市农牧业局组成的定点督查指导组,对各旗县区的兽医行政工作、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等工作进行督查指导。

二、存在问题

1、春、夏防工作不能按时完成,部分旗县区拖拖拉拉,工作不紧凑,严重影响了其它工作的进展。

2、免疫工作不扎实,还存在漏洞,从监测结果看,部分旗县、部分病种抗体效价不合格,有的甚至是零,应引起高度重视。

3、补免、重免制度执行不好,上报结果不认真,好多都干脆不报,免疫档案和户口簿都没有补免、重免记录。

4、各类报表报送不及时、不认真、不准确,部分数据反复核对仍出现问题。

5、流调工作严重滞后,流调表填写不规范,流调结果分析水平非常低。

三、20xx年工作安排

1、按照国家和自治区要求,制定20xx年《包头市重大动物疫病免疫计划》、《包头市重大动物疫病监测计划》、《包头市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2、继续加大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力度,组织实施好春、夏、秋三次集中免疫和督查指导工作,确保应免尽免。

3、制定科学合理的生物药品管理办法,严格规范疫苗、诊断液的计划、订购、发放、保存和使用。

一是建立生物药品使用管理报告制度。

二是建立生物药品管理工作会议和生物药品管理人员培训制度。

4、加大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监测,保证免疫质量。实行集中监测、定点监测和重点监测相结合的办法对重大动物疫病进行监测,集中监测时间为每一病种免疫21天后开始,对全市的所有畜种、所有病种的抗体效价进行监测。根据周边地区及我市的动物疫情形势,有重点的开展监测。对监测结果不合格或抗体滴度较低的进行重免。

5、全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重点加强奶牛口蹄疫及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提升疫情预警预报能力,开展疫情风险评估工作;采取集中流调和日常流调相结合的方式,结合春季防疫对全市所有牲畜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重点对羊布病进行流调,为布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6、继续开展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溯源灭点、主动监测、扑杀等工作,确保防控工作的顺利推进。

督促旗县区按照市政府印发的《包头市“”布病防控实施方案》和20xx年防控目标任务,进一步强化防疫人员及从事养殖、屠宰、加工等重点人群的布病防控知识宣传培训,不断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降低人间布病感染率;每季度开展全市布病疫情分析评估,及时调整防控对策。

7、继续做好消毒工作,除加强平时消毒外,在春秋两季开展两次集中消毒灭源工作,杀灭传染源,净化养殖环境。

8、做好动物疫情报告工作。根据相关要求,按照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制度,认真做好动物疫情报告和网络传输工作,健全疫情报告的各项制度,做到专人负责、专机运行、专线上报,加强人员培训,进一步规范管理,把疫情监测、诊断和报告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杜绝有疫不报、迟报、漏报、瞒报现象。使疫情报告工作准确、科学、及时。除继续做好疫情快报、月报外,做好流行病学调查表、疫情年报、疫情分析和汇总等工作。

9、强化对市、县两级化验室人员和市、县、乡、村四级动物防疫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其免疫、消毒、监测化验等相关技术水平和个人防护能力。明年旗县区化验室人员仍采取轮训方式进行培训。

10、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继续实行布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定点督查指导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完善动物防疫工作量化考评机制,对旗县区防疫工作部署、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监测、流调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11、加强业务工作的宣传报道力度,多渠道、多角度地宣传《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以禽流感、口蹄疫、布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政策,增强广大群众依法防疫意识。

全区动物防疫及畜产品安全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动物防疫及畜产品安全工作有关方针、政策,较好地促进了动物疫病防控、动物检疫、监督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确保了养殖业生产安全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现将20xx年秋季动物防疫及畜产品安全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科学防控、确保安全

我区秋季防疫工作按照省、市防控工作要求,落实责任,强化措施,于10月20日全面完成秋防任务。全区已防猪瘟34423头,猪口蹄疫32316头,猪蓝耳病32047头,牛口蹄疫1061头,羊口蹄疫1937只,羊痘1931只,禽流感48.42万羽,鸡新城疫43.47万羽,应防免疫密度均为100%;免疫证的发放,家畜耳标的佩戴率均达100%。截止11月底,全区累计消毒畜禽栏舍面积185万平方米。由于各项动物防疫工作落实到位,今年以来,全区控制了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情发生,保障了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市秋防会议后,区政府高度重视,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局秋防会议精神,切实做好我区秋季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区指挥部于9月6日召开了各办事处(园区)分管领导及兽医站站长参加的秋防会议,会上査正付局长按照市畜牧兽医局秋防会议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对秋防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安排,要求办事处(园区)高度重视秋季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要加强领导,组织专班,落实经费,确保全区秋季重大动物疫病的防疫工作在10月20日前完成,确保防疫密度达100%。为了切实做好秋季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区指挥部办公室下发了东政防办〔20xx〕18号及东政防办〔20xx〕19号文件,成立了四个秋防督查专班,对秋防督查实施责任到人,分片包干,确保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措施、落实责任。一是区政府、各办事处(园区)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负责的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实行指挥长负责制;二是年初,区政府与各街(办事处、园区)签订了《20xx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及畜产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状》,区兽医站、区动检站与各街(办事处、园区)兽医站签订了动物防疫、检疫责任状,各办事处(园区)、大队(居委会)与基层防疫员也签订了责任状,从动物防疫、检疫、执法、监督等方面细化了责任要求。通过层层目标责任制的管理,既强化了责任,又充分调动了基层防检人员的积极性。

(三)落实经费、确保防控工作开展。为了切实做好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区、办事处(园区)狠抓防疫经费的落实,一是各办事处(园区)落实秋防工作经费20余万元;二是区指挥部落实秋防器械补贴经费9万元,免疫后抗体监测经费5万元,秋季畜禽栏舍消毒药品经费5万元,防疫过敏死亡补贴9万元,冬季疑似重大动物疫病应急扑杀准备金6万元;三是区指挥部办公室及时到市防控中心组织猪瘟疫苗14万头份,猪蓝耳病灭活苗2.4万毫升,猪蓝耳病弱毒苗4万头份,牲畜口蹄疫疫苗14.5万毫升,羊痘疫苗0.4万头份,新城疫疫苗50万羽份,禽流感疫苗30万毫升,新禽二联苗32万羽份,消毒药品2吨,并送到各办事处(园区)。

(四)精心组织、科学防控。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原则,一是各街(办事处、园区)组织防疫专班40个,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对存栏畜禽实行拉网式防疫,确保六种强制免疫疫病达到“四个百分百”,即免疫密度、免疫标识挂标率、免疫证的发放率和免疫档案填写正确率分别达到100%,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彻底清除防疫死角。二是规范免疫程序,严格按统一标准,建立畜禽免疫档案。防疫时,先免疫登记,再发证,一户一证,证随畜走。在疫苗使用上做到“苗不离冰,冰不离苗”。注射时,严格按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一畜一针头,一畜一棉球,做到“部位准、剂量足”。

(五)加强监督、监测到位。一是区四个督办组在秋防期间每周到办事处(园区)时间不少于3天,深入到村、队、户检查防疫工作,一旦发现漏防、免疫档案填写不规范或耳标佩带不到位的,及时向办事处(园区)反馈,并要求立即补防到位。二是不断完善疫情报告制度。现已形成了以区兽医站为中心,以办事处(园区)为依托,以村级防检员为基础的三级畜禽防疫网络和疫情报告体系。一旦发现畜禽发病死亡现象,及时层层上报。三是不断完善应急机制。制定发布了《东西湖区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健全专家组和应急预备队,进一步落实了防控物资储备。四是积极应对重大动物疫情。区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确保了应急工作做到“早、快、严、小”。

(六)组织专班、交叉检查。秋防结束后,一是区指挥部办公室制定了秋防交叉检查方案,四个督查组于10月25日—26日进行了交叉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办事处(园区),并要求及时整改补防。二是区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制定了《东西湖区20xx年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目标管理考核评分标准》,12月上旬对各街(办事处、园区)动物防疫工作实行考核,考核细则从动物防疫、畜产品安全、检疫监管等方面明确了各项工作任务与标准。考核时严格按照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随机确定考核顺序,每个办事处(园区)随机抽取2个大队(居委会),每个大队(居委会)抽取10个以上农户,采取“一听、二看、三查、四访”的形式进行逐项打分。指挥部拿出2万元对年终检查评比优胜单位分别给于奖励。

二、加强检疫监督工作,致力保障畜产品安全

(一)严把检疫关。一是严格产地检疫。全区现设有产地检疫报检点12个。畜禽出栏(笼)时,由产地检疫员临栏检疫,出具动物检疫证(动物b证),回收动物免疫证。通过严格操作,今年到目前为止,全区出栏生猪5万余头,家禽70余万羽,产地检疫覆盖率达100%,产地检疫率达95%以上。二是严格屠宰检疫。全区现有规模屠宰场两个,均由区动检站派人员实施驻场同步检疫,制订了屠宰检疫管理办法,今年到目前为止,全区共屠宰生猪77万余头,受检77万余头,查处病死猪2268余头,均作无害化处理,受检率、处理率、消毒率均达100%。三是严格市场检疫监管。派专人全天候对区内的超市、肉品专卖店、集贸市场等各类市场进行巡查,对上市肉品严格检疫监督,并在中秋、国庆等重大节日期间加大检查力度,全面杜绝病害肉上市销售。

(二)加强生猪“瘦肉精”检测。为保障猪肉产品质量安全,确保城乡居民食肉安全,根据市、区有关要求,加大了对生猪“瘦肉精”检测力度,做到“一样三检,检测项目包括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等。今年到目前为止共使用酶标法进行生猪“瘦肉精”检测29091头,其中屠宰环节双汇、长源共检测27611头(车车检),养殖环节检测780头,市场环节检测700头,超额完成计划监测任务。屠宰环节检出疑似阳性270个批次,共销毁内脏104批次,拒收137车,其他环节检测结果无一阳性。

三、加大投入品的监管力度,确保养殖业生产安全

(一)规范兽药市场管理。一是加大了兽药市场的监管力度,制定了《东西湖区20xx年兽药及兽药残留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与兽药经营户签定了兽药经营企业不向社会销售违禁、劣质假药的承诺书,二是加大对兽药市场抽查力度,每月检查不少于1次,1月到11月,共抽查兽药75个品种计1658件,未发生违禁、无批文、劣质过期药品销售现象和无证经营情况。三是加大对兽药经营企业法人法律法规的培训。今年4月对全区兽药生产、经营企业法人进行兽药管理条例和兽药经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培训,参加人员达60余人。四是加强对兽药经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sp验收工作.全区已验收达标企业12家。争取12月份完成全区兽药经营企业gsp验收工作。

(二)加大饲料抽检力度。1-10月对全区80余家饲料生产经营单位,59家兽药生产经营单位,50余家生猪养殖场(户),2家生猪屠宰场,200余家肉品交易市场(户)进行全面检查,覆盖面达100%。共出动执法车辆12辆次,执法人员60人次,共张贴专项整治通告500份,抽查兽药75个品种,抽检饲料样品80余份,未发生违禁、无批文、过期产品销售现象和无证经营情况,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