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党风纪律心得体会 党风廉政整风肃纪律心得体会(通用5篇)

时间:2023-10-04 03:06:35 作者:MJ笔神 2023年党风纪律心得体会 党风廉政整风肃纪律心得体会(通用5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党风纪律心得体会篇一

党员干部出游中的不正之风,看似是“小腐败”,折射的却是党员干部漠视规矩、践踏规矩、不把规矩当回事的大问题。治理党员干部出游中的不正之风,要将宣传教育、监督检查和建章立制相结合,多措并举、贯穿始终,形成治理合力,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让党员干部更好地畅游。

一要加强宣传教育,在意识中突出规矩。_同志指出:“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教育,让大家都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该这样做、哪些事该那样做,自觉按原则、按规矩办事。”规矩既包括党纪国法、规章制度,也包括道德规范、礼仪标准。上文所列举的党员干部出游中的种种不良行为,有的党内规章制度有明文规定,有的属道德规范层面的要求。作为党员干部,要做守规矩、讲文明的表率,要学习规矩、了解规矩,培育规矩意识,使守规矩成为自身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要主动出击,积极作为,前移关口,加强督促教育,有效提升党员干部的规矩意识,切实改变当前在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信口定规矩、随变改规矩、动辄废规矩”的现象。

二要强化监督检查,在坚持中形成常态。只有时时处处打开监督的“聚光灯”,“隐身衣”才会失效,歪风才会露马脚。要大力推行专案查处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通过明察暗访,或采取调阅财务账目等方法,对党员干部出游中的不正之风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密度的监督检查。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的要实行“三个严肃”处理,即一经查实,严肃执行费用开支由当事人支付制度;严肃处理当事人;落实“一案双查”,严肃追究单位领导责任。

对顶风违纪的,要公开点名道姓通报,真正使违纪行为付出相应的违纪成本,使党员干部时刻绷紧作风建设这根弦。同时,要拓宽信访举报渠道,创新监督方式,比如可在景区广泛使用公告牌,设立热线、短信号码、微信公众号、二维码等多种举报方式,鼓励群众参与监督。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划“红线”、标“雷区”、设“高压线”,让那些或明或暗的特权行为无所遁形。

三要注重建章立制,在深化中确保长效。制度规定越细,“四风”隐身问题钻空子的余地越小;制度执行越严,敢于以身试法者越少。要进一步加强相关制度建设,既要对行之有效的制度进一步重申,又要对不适应形势任务要求的制度修订完善,比如可根据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有关党员干部公休管理制度、党员干部公休行程公示制度和返岗销假制度等。另外,对于违规免票、批条子现象应“一刀切”严格禁止,对景区贵宾服务这类背离市场规律的设置,应尽快取消。要切实发挥制度的刚性作用,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披着“隐身衣”的“四风”无处可藏。

党风纪律心得体会篇二

通过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党风建设和廉洁的学习,颇有感受。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动国家的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业的规定要求,深感作为一名科技战线上的中层党员干部,在政治思想和世界观方面需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能放松理论学习,不能放松自身修养和素质的提高,不能放松工作生活中的小节问题。只有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才能树立起党的威信和党的形象。下面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粗浅的认识。

首先、不断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思维趋向和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密切相关。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坚持开展党风廉政学习,只有通过经常地学习教育,才能真正打牢思想基础,筑严思想防线,才能树立正确的名利观,以平和之心对“名”,以知足之心对“利”,自觉坚持洁心,洁身、洁行、以廉为荣,以俭立身,耐得住艰苦,守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始终具有拒腐防变的能力。自觉做到艰苦奋斗的作风不变,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变,甘于奉献的传统不变,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作为科技行业的一名中层党员干部,我们工作的目的是为国家、集团创造尽可能多的科技成果,以满足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对火炸药的需要,为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保持社会的稳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所有这一切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岗位、踏实工作、爱岗敬业,把做好本职工作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理想和信念在岗位上闪光。

其次、强化廉洁从政意识,严格自律,做廉洁从政的表率

在实际生活中,要能顶得住歪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利益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袭,一些歪理邪说在社会上流行,在正确行使权力时,就必须提高觉悟,坚定信念,锤炼意志,增强免疫力,真正做到理想信念不动摇,大是大非不糊涂,党性原则不丧失,不被歪理邪说所俘虏。要耐得住清贫。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不能有“左顾右盼”的攀比心理,心中不能失衡,不随波逐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清正自处,做到心正身正,守住自己的阵地。以平和的心态做学问,做科研,要抗得住诱惑。要严格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公私分明,认真处理好亲情与党性的关系;慎重交友、慎重用权;尊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声誉。事事处处争做表率。在工作中增强政治责任意识,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尽其力,工作办事讲原则讲党性,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良好形象增强自身的影响力、亲和力和感召力,在火炸药事业上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第三、加强学习和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

“碰到问题就躲,见到困难就推,遇到矛盾就绕”的不良倾向,做到大事面前勇担当,面对矛盾不回避,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忘我工作,以敢于负责的精神抓工作落实。成就一番事业,以良好的工作业绩回报社会,回报人民。

第四、从小事做起,时刻敲响警钟

从小事做起,做到严于律己,时时自省、自律、自重、自警,慎防思危。像古人所说的那样“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不该自己得到的,一丝一毫也不沾。要做到防微杜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有了第一次的吃喝,就会有第二次的馈赠,就会有第三次的对别人相帮,就会有第四次的收受别人的礼品礼金,这就是一个单一的犯罪细胞的简单生成过程,它会让人不知不觉地坠入罪恶的泥潭。工作中、生活中的所谓“小事”是防微杜渐必不可少的防线。一些人走上腐化堕落、违法犯罪的道路,生活作风的腐化正是他们思想道德防线全面崩溃的突破口。因此生活中的“小事”忽视不得,含糊不得,放任不得。“大节”和“小节”是很难截然分开的,小节不保,大节难守。无论在“工作圈”、“生活圈”,还是在“社交圈”,都要时刻检点自己,自觉约束自己,警示自己,做到拒腐蚀,永不沾。

党风纪律心得体会篇三

作为中国共产党员和干部,我们始终被要求严守党风廉政的纪律。这些纪律不仅是我们履行党员义务的要求,也是我们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深刻体会到党风廉政六大纪律的重要性和内涵,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经历和观察,总结出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作为党员干部,我始终坚守“党员干部不得违反党的纪律”的原则,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上、言行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过每日学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我认识到自己是代表党和人民的形象,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任何举止言行上的轻佻和不当。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始终注重言行举止的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党的原则和纪律,从而赢得同事和群众的尊重和信任。

其次,对于“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带头遵守廉洁自律三大规矩”的纪律要求,我深刻认识到这是清正廉洁的基本要求,也是发挥好党员作用的关键。我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克服各种不良风气的诱惑,绝不搞权钱交易、违纪违法行为。在日常工作中,我时刻谨记身为党员干部的身份和责任,坚守廉洁自律的底线,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公正廉洁,以实际行动带动身边的同事们严守纪律,共同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

再次,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和遵守“党员干部在事业上不得利用影响力为他人谋取利益”这一纪律要求。我们要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警觉性,认真分析自己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做到尽可能避免利益的交织和冲突。无论是领导工作,还是同事之间的协作,我们都要做到公平公正,不利用职权和资源为亲友、朋友提供特殊的便利或利益。只有做到事业为重、公正廉洁,我们才能真正赢得百姓的信任和尊重。

之后,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和遵守“党员干部不得以权谋私、徇私舞弊、贪图享乐”的纪律要求。这是我们维护廉洁自律的重要体现,也是反腐倡廉斗争的重点内容。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对待权力、金钱等诱惑,不以权谋私、不徇私舞弊、不贪图享乐。在工作中,我们要时刻保持小心谨慎,杜绝受贿受贿、贪污腐败等行为。只有保持廉洁自律,我们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最后,作为中国共产党员和干部,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和遵守“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的纪律要求。我们代表的是共产党和人民的利益,我们的言行举止应该始终以服务人民、造福人民为宗旨。在工作中,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坚守党纪国法,不滥用职权、不违反规定,永远保持良好的党性和道德修养。只有坚持清正廉洁,我们才能赢得人民的心,在共产党的事业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总结起来,党风廉政六大纪律对于每一位党员干部来说,都是道德底线和行为准则。通过遵守这些纪律,我们能够更好地履行党员义务、服务人民,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我将始终坚守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风廉政,努力做到清正廉洁、扎实工作,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做出贡献。

党风纪律心得体会篇四

党的风清气正,是党的事业发展和群众支持的关键所在。为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党中央提出了党风廉政六大纪律,分别是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工作纪律、群众纪律和生活纪律。多年来,我们党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积极践行这六大纪律,使党的事业更加蓬勃发展。在我自身的工作实践中,也不断总结经验与收获。下面是我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几点体会。

首先,政治纪律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作为党员干部,必须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日常工作中,我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的事业就是人民的事业,只有将人民利益摆在首位,才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坚决维护党中央的决策,服从组织安排,争取团结和谐的工作关系,做到旗帜鲜明地站在党和人民的一边。

其次,组织纪律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保障。党组织是党员干部的坚强后盾,也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深知组织纪律的重要性。要时刻树立宗旨意识,自觉接受党的组织安排和领导,始终保持组织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要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请示汇报工作情况,主动接受党的监督和批评,做到旗帜鲜明地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

再次,廉洁纪律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核心。作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是必须时刻保持的一种良好品质。要严格遵守廉洁纪律,坚决抵制各种形式的腐败和不正之风。要时刻保持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坚决杜绝贪污受贿等违法乱纪行为。在工作中,要注重廉政风险防控,坚决杜绝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习气,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

此外,工作纪律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首要的就是要勤勉工作,尽职尽责。要牢记工作纪律,时刻保持工作状态的高度紧张和较长,确保任务的完成度和质量。要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业务能力,努力做到胜任工作、服务群众。在工作中,要坚持公正廉洁的原则,坚决杜绝以权谋私、徇私舞弊等违法行为。只有把工作纪律牢记于心,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推动党的事业的蓬勃发展。

最后,群众纪律和生活纪律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环节。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关心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和诉求,积极回应群众的需求,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推动解决一些突出问题。同时,要自觉遵守生活纪律,拒绝奢侈和浪费,树立勤俭节约的良好形象。要以身作则,做到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作风,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总而言之,党风廉政六大纪律是党建设的重要保障和基础,也是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和自律要求。只有始终坚守这六大纪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永葆党的清正廉洁,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只有以身作则,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榜样,才能真正使人民满意、社会稳定。党风廉政六大纪律是我们工作中的行动指南,也是我们成长进步的标尺。

党风纪律心得体会篇五

正风肃纪永远在路上。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要不辜负于时代、不辜负于职责,对表调焦,自觉看齐,正确履职,在思想上坚守党的信念,在行动上维护党的纪律,在工作上强化责任担当,面对腐败问题敢于亮剑、敢于动真碰硬、敢于迎难而上,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昂扬的斗志投身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去。

正风肃纪必须开展精准监督。在监督对象上,紧盯“三种人”,突出“三个后”,领导示范,通过以上率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和监督责任落地生根;在监督措施上,全力打造反腐败协调小组定期协商、巡察办无死角巡察、派出(派驻)纪检组织全覆盖督查、纪委机关业务室分类摸排问题线索、办案协作区整体联动的“五位一体”监督格局;在监督方式上,紧盯扶贫攻坚、环境保护、教育医疗等领域,利用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和专项治理活动,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现象,把监督延伸到干部日常工作生活中,既监督八小时以内的行为,也监督八小时以外的行为,敦促党员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正风肃纪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不正之风是产生腐败的温床,顽固性、反复性很强。当前享乐奢靡问题在持续震慑和高压之下改头换面、转入地下,稍微一松就会反弹回潮、又冒出新的一茬。必须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列为执纪审查重点,紧盯“四风”新变异,紧盯重要时间节点,从小事抓起,从群众反映烈的问题抓起,坚持节前警示提醒,节中明察暗访,节后通报曝光,集中整治领导干部收受“红包”、出入“一桌餐”场所,坚决查处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送礼以及“节日病”“人情风”等方面的问题,坚决防止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反弹回潮。

正风肃纪必须从严追责问责。问责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的重要保障。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突出问题,不仅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监督,更要注重“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问责。监督体现在日常,问责体现在经常,对该问责的干部,该批评就批评,该处理就处理,按照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分工,谁的责任谁领走,该打的板子坚决打下去,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四风”顽疾,对改进作风、压缩会议文件、规范津补贴发放等作出细致规定,让党员干部有规可循。另一方面,对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保护勇于担当和清正廉洁的干部,形成谋发展勇改革善创新良好风尚。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