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语文线上观摩课观摩心得体会(汇总17篇)

时间:2023-11-27 21:19:36 作者:笔尘

写心得体会是对自己进行反思和总结的一种主动行为,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进步。下面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小学语文观摩课心得体会

低年级生字词的教学是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本节课中,曾老师设计了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识字,这些设计,激发了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也使学生轻轻松松地获得了新知。

曾老师也注重培养学生辨析形近字的能力。如对“乌”、“鸦”这两个字的识记,曾老师引导学生说出乌鸦是一只鸟,所以“鸦”字是鸟字旁;“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这样学生就感觉非常有趣,记起来也就容易了。还有另一组形近字“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曾老师引导学生,让孩子们自己思考,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喝水”要用嘴巴(即“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所以是三点水旁。这样学生记起来十分方便,且不太会搞错。

曾老师善于抓住课文的关键词,采用了读读、想想、说说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文本,可以说这些教学活动充分考虑到了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如:老师引导学生关注“到处”一词。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个词语,老师引导学生看图合理想象:乌鸦可能会飞过哪些地方呢?通过想象说话,让学生体会到了乌鸦找水的辛劳以及找不到水的焦急心情。之后,又指导学生用“到处”进行说话训练,让学生对这个词语达到真正理解并掌握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并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这堂课,吴老师带着孩子们着重研读了课文的第一节。第一节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话,但也是情节曲折。乌鸦经历了找水,看见水,却又喝不到水这个过程。随着事情的变化,乌鸦的心情也是很不平静的。吴老师在教学中带领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读,逐句品读感悟,体会乌鸦心情的变化。读文中体现了个性化的阅读。

《姥姥的剪纸》是一篇新课文,像这样的新教材,真的不好把握,不过,今天林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示范课,下面就来说说我对这堂课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这堂课的价值所在,是林老师以一颗平淡之心,一颗童真之心走进课堂,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将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达成渗透于各个环节中,启发学生一边读一边思一边想像,促进学生感悟课文。本堂课极其生动,扎实的教学和对学生读通课文,读好课文的引领,既是语文教学的本色本真,也是语文教学的诗性光辉。在具体的教学展开过程中,老师敏锐地捕捉了好几处课文中的"文化细节":神,无所不能,熟能生巧……特别是在"耍赖""挑剔""刁难""调皮蛋"这些词语上的敲打,让我们每一个人跟随着作者读出了童年的"心梦之境"。

讲几个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地方,在了解姥姥的剪纸的段落里,老师通过让学生寻找并反复朗读描述姥姥剪纸的语句,体会姥姥剪纸的高超技艺,例如"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你姥姥神了,……公鸡能打鸣","无可挑剔"等语句,坚持以读为主,恰当安排好"读,讲,练",增加学生的积累,逐步将文中的好词句内化为他们自己的语言。

引导学生理解第五自然段的那句"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的深刻含义,老师先让学生读第六自然段,理解"姥姥的手指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知道姥姥的手指就是剪刀,两者已合二为一了,再叫学生理解第五自然段的那句话,一切就顺理成章了。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学生很容易明白,而在教学过程中,教者还引导学生列举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也像姥姥剪纸那样,因为不断地练习,反复地实践,达到了熟能生巧,出神入化的地步,从而进一步体会姥姥的话中寓意!

我想这正是我们要的教学效果,不仅仅是让学生欣赏姥姥栩栩如生的剪纸艺术,更是让学生体会到亲人的关爱,永远心存一份感激,并把这份情传递给身边所有的人。综观整堂课上得既充满语文味,又富有情趣。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小学语文线上观摩课观摩心得体会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所有的生活。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业,我校在省教育厅的统筹安排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开展了线上教学。现将开学五周来实施线上教学体会如下:

进行网络授课前,教师一定要充分地进行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要照顾班级大多数的学生,不能过难,也不能过易。课上教授的有些内容可以借助视频、语音、图片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能穿插自己学生的视频、语音和图片就更好了。另外,课堂互动环节应精心设计,隔着屏幕,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不能像在教室中那样直接,哪些内容适合互动?是通过文字互动还是语音连线互动?互动多长时间?老师在备课时应做到心中有数,以免出现互动超时的现象。对于理科的实验课,教师在备课时应考虑实验的可行性,尽可能地挖掘资源,让学生参与实验。像生物课上的一些实验,由于家里不具备学校实验室的条件,但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家中做实验的可能性和困难,利用家中有限的资源来代替我们实验室中专业的实验器材,从而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如在做《观察鸡卵的结构》的实验时,我在备课时考虑到实验器材镊子和培养皿学生家中是没有的,于是让学生用剪刀代替镊子,用家中浅色的碗或盘子来代替培养皿,从而保证了实验的顺利进行。

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由于网络学习的特殊性,隔着屏幕,教师很难关注到学生的学习状态。这个时候,对于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缺少了老师的监督,可能听课效率就会大打折扣。针对这种状况,第一,教师在讲课时采取多种形式,内容应生动有趣,语言应简洁准确,还应该注意自己讲话的语速,不能过快,给学生思考和反应的时间。第二,教师可以通过文字或连麦的方式和学生进行互动,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

所学知识学生掌握情况如何,课后检测辅导必不可少。每节课后我们都会留适当的作业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由于网络学习学生长时间对着电子产品,所以作业是少而精的,既能起到检测的目的,又避免学生用眼疲劳。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应充分发挥科技产品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有效地辅导。对于作业完成好的,评选为优秀,让班级学生进行学习;对于接受能力慢的,教师可以利用文字或语音的功能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另外,我校每天下午都会给学生提供答疑时间,针对当天学习内容或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解答。

网络教学已经进行了五周多,在这段时间里,作为老师,我们也在不断地学习和改进,虽然还有许多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相信每一朵花都会如期绽放。

小学语文观摩课心得体会

20___年4月12日早自习,我有幸聆听了东关小学五(五)班李天喜老师执教的语文《桥》这节全校观摩课,作为一名进城支教学习的山区老师,我感触颇深。课堂上李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声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态,内容丰富的辅助教学,扎实的教学基本功,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谈谈我听课后的点滴体会:

体会一,无论新课改怎样改,我们都必须抓住语文教学最基本的,即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并且通过各种手段,训练扎实。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了词语教学,由词到句再到段,扎扎实实的落实了字词教学和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体会二,读悟式教学,形成了学生的读书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重视了学生的'朗读教学,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进入新课即开始有感情地配乐范读课文,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展示读让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阅读技能去充分地朗读教材,同时指导学生联系课文人物有感情地读等,在读中悟,悟中读,解决一些浅显的问题,找出自己疑惑的地方……利用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了阅读质量,也加强了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2、老师注重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李老师神情并茂的朗读给在场的每一位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到现在让人记忆犹新。在学生读完课文后,留给学生自由发言的时间,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学生不明白的问题都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气氛,给学生思考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体会三,教学时注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1、在学习中,学生做获得知识的主人,主动的参与学习,积极的思考问题。范读课文之后,李老师问题导读,层层深入,启发学生思考交流,并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读、练”环节中,培养创新精神。“读、练”的本身就是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对问题敢于求异创新,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学生“读、练”的过程中,教师不光要求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还要求学生注意课题与课文内容的关系,鼓励学生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疑问,发表自己的意见。

体会四,教学中的板书设计很重要。

课堂教学的精彩,板书占有重要一席,它是微型的教案,它是生成性课堂的优美点缀。板书,是直观感性的教学内容,是辅助教学内容的显性形象,是教学内容的又一次艺术性创作。板书是灵动课堂中有效资源的撷取和提炼,是师生互动中有效课堂的彰显。这次所授课的李老师对板书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在“咆哮”、“狞笑”、“放肆”、“势不可当”的洪水中出现了“老汉”和“小伙子”的墓碑,顶上有一座生命之桥。这样的板书成于黑板,容教学的阅读要求,教学重点,文章的结构层次在设计中,课堂的整体感受一目了然,感受鲜明。如此,也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甚至反诸其身在自身的习作中衍化运用,达到活学的效果。

通过听课学习,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在以后的学习中,就需要我重新塑造自己,提升自己,努力探索,完善自己,让自己能拥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胜任小学语文教学。我认为今后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做一名“懒”而有道,敢于放手的老师。

懒惰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勤快的学生。袁甲民教授将教学划分为四个层次,即“教学生、教学生学、教学生学会、教学生学会学”,其中“教学生学会学”是最高层次。这正是要求教师要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学习的意思,要由“教”最终归属到“不教”,放手学生的同时,教师自己也能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

2、做一名业务精良,技术精湛的老师。

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艺术,精湛的业务水平是做一名优秀教师的关键。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师首先要树立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不仅要精通教育理论,具备稳健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包括一口普通话、一笔好书法、一手好文章、一套好方法,一个好习惯),还不能满足于已掌握的知识和取得的学历,应主动进行更新和“充电”,拓宽知识领域,了解所教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将最新的、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

3、做一名且行且思,善与人交的老师。

有一位特级教师把教师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学科教学之中埋头苦干,另一种是教学实践有理论依据,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前者落实了教学的点滴,但多少有些盲目;而后者显然省事省心又方向明确。萧伯纳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的人生将有两种思想。”教育教学不会是一条平坦的大道,肯定会碰到许多疑难困惑需要教师与同仁、与外界的交流沟通。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敢于争辩,敢于碰撞,这样才会冒出更多的思想火花。

4、做一名享受生活,知足常乐的老师。

“清华大学百合公益基金会”农村教师培训发起初衷的背后是一个凄凉的故事:谢建华、徐丽萍夫妇在一所特别偏远的山村小学考察时,一位久居深山的老师带着飞机模型给学生上课,学生问老师人是怎么坐飞机的,老师从来没坐过飞机,凭想象指着飞机模型的机翼告诉学生:“人是坐在飞机翅膀上的。”这位老师用毕生的信念坚守在最边远的学校,没有学习深造的条件和机会,缺乏见识,虽然给学生的解释是错误的,但愈发令人尊敬。不知是否可以认为没有生活就没有教育,但没有生活教不好学生是必然的。尽管我们不会告诉学生飞机是用“翅膀”载人的,也不可能完全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如果语文老师没有对美好生活和事物的敏感,就不可能带着孩子走向语文的美好。教师在生活中要珍爱自己,忙里偷闲去旅游,听音乐,参加体育和社团活动,广交朋友,不跟生活较劲,不和自己较真。把语文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学生看到了语文老师生活的丰盈和诗意,心中不仅会升腾起对老师的敬爱,更会升腾起对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向往。在这样的课堂上,老师就会用自己美好、坦然的心态去征服学生。

小学语文观摩课心得体会

20xx年9月17、18日,在六枝特区教育局的大力帮助下,使我有机会参加了由贵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主办的、由贵州鑫源教育培训中心协办的为期两天的“全国教育名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该会在六枝特区影剧院举行,当时,全国著名的教育名师:周益民、张学青、王文丽等亲临现场讲课,研讨会上,我认真听讲,认真作笔记,认真研讨,从而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使我从根本上认识到了自己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现我将本次学习研讨的心得体会作如下阐述,与大家一起分享,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本次学习最大的收获,是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如何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如何让学生轻松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是当前我们要狠抓的重点。

们,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有他们的身边,与他们一道克服困难;

另外,通过本次学习,使我认识到了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它既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帮助老师进步,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老师不能是旁观者,要与学生一起,成为忠实的参与者,时时刻刻站在学生的身边,与他们同甘共苦,成为他们学习的好朋友、好伙伴,这样,我们就能与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到无限的乐趣。

总之,无论怎样的学习方法和教育方法,我们都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刷新自己,保持终身学习,直到终老,并且,我们要把这种终身学习的理念传递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也从小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为之不断地奋斗终身。

语文线上观摩课观摩心得体会

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性和艺术性。在课堂上,老师用情感打开了学生的思维,教师不仅仅是教书,还要与学生心灵沟通,用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听的这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合作,讨论问题,课堂效率很高,从上课到下课,老师总是围绕着学生,学生也总是围绕着老师,教师对学生没有太多的限制和约束,学生的想象、讨论和接触自由进行,学生占据着教室的主体地位,但是不会偏离教师设计的轨道和操作轨道,教师完全“释放”学生,学生完全“离开”教师,学生学好了知识,教师完成了“说教释疑”。

在高质量的课堂上,教师让学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在每一堂课中,教师应耐心有效地引导学生,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教师的语言要精炼而丰富,鼓励学生的语言对我们的学习很有价值。在思想教育方面,教师处理的细腻,自然真诚的情感表达感染着学生,不时掀起教学的波澜,不仅让学生陶醉、迷恋,也让自己沉浸其中。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我觉得老师的语言是应该有魅力的,它可以深入到学生的心中,生动的语言唤起学生的思想。老师的课堂语言应简洁准确,用自由、轻松的语言引导学生,将学生的想法引导到更高层次的探索世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这次活动,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更深的了解。教学改革是要不断创新的,观念的更新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教育思想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努力开发各种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语文线上观摩课观摩心得体会

本该热闹的校园悄静孤寂,看不到操场上飘扬的国旗,听不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感受不到老师们的慷慨激昂。恍然,是疫情让这一切延期了。为了响应“停课不停学”的要求,我们采用了“线上教学”这种特殊的授课方式。在这接近两个月的线上教学时间里,我从陌生到熟悉,从迷茫到游刃有余。在我看来,这其中,有利也有弊。下面是我的几点看法及部分具体的做法:

1.打破地点的限制,家长也省去接送,老师不用非去学校授课,节省了大量的教学管理时间,可潜心充分的备课。

2.课程可一次录制,多次播放。学生要是有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想要复习,可以随时播放,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3.不需要聚集人员,减少感染的风险。避免人员聚集,是当前遏制病毒最有效的手段。

4.网上授课更有利于整合优秀网络资源,提高内容质量。线上有很多优秀的课程资源可以供我们利用,经过筛选后可以择优推荐,引导学生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内容的质量。

5.网络教研打破了学校壁垒,众人拾柴火焰高。以前教学基本上都是自己备课。但是此次线上教学,我们可以在教育局及学校组织下在钉钉平台上同其他学校老师进行网络教研以及资源共享,让我能向其他学校老师学习,帮助我开阔思路,从而备好课、上好课,更好的服务于学生。

当然,我始终认为线上教学还是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线下教学,它还是有自己的局限性!

1.德育教育存在不足,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还要教育学生做人,网络教育中,老师只能言传不能身教。(针对此问题,在课堂下,我尽量给同学们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以保证德育教育不缺席)

2.老师无法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传统教育中老师可以面对面监督学生学习,使自律性比较差的同学受到有效促进,但线上教学却无法做到这点。(针对此问题,我采用了阶段性考核、在课堂上抢答加分、设置荣誉榜和具体谈话等方式,激励学生学习兴趣,以此来督促学习自觉性)

3.影响孩子视力。现在中小学生近视率大幅度增加的罪魁祸首,就是电子产品的长时间使用。如若孩子在家上课缺少家长的监督,孩子没有意识,对视力会造成严重影响。(尽量减少直播课程,设计多形式的课程方式,并与家长沟通,做好监督工作)

但不否认的是,线上教学确实是线下教学的有力补充,我相信在未来我会更好的利用线上教学方式,扬长避短,让线上和线下相辅相成。

小学语文观摩课心得体会

20___年9月17、18日,在六枝特区教育局的大力帮助下,使我有机会参加了由贵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主办的、由贵州鑫源教育培训中心协办的为期两天的“全国教育名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该会在六枝特区影剧院举行,当时,全国著名的教育名师:周益民、张学青、王文丽等亲临现场讲课,研讨会上,我认真听讲,认真作笔记,认真研讨,从而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使我从根本上认识到了自己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现我将本次学习研讨的心得体会作如下阐述,与大家一起分享,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本次学习最大的收获,是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如何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如何让学生轻松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是当前我们要狠抓的重点。

们,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有他们的身边,与他们一道克服困难;。

另外,通过本次学习,使我认识到了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它既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帮助老师进步,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老师不能是旁观者,要与学生一起,成为忠实的参与者,时时刻刻站在学生的身边,与他们同甘共苦,成为他们学习的好朋友、好伙伴,这样,我们就能与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到无限的乐趣。

总之,无论怎样的学习方法和教育方法,我们都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刷新自己,保持终身学习,直到终老,并且,我们要把这种终身学习的理念传递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也从小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为之不断地奋斗终身。

小学语文观摩课心得体会

一周精彩的讲课、听课、评课结束了,而我还在品尝着课堂带给我的那份快乐与思考。从一次公开课中,我学到了许多东西,特别是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公开课对我来说是一次锻炼与提升的机会,上一次公开课,我能感悟许多。

这一学期,可以说是忙忙碌碌,老师们一次又一次接受培训学习,崭新的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让人耳目一新的教学模式,深深地震动了我们:同为特殊教育学校,原来课也可以这样上,同为聋生、智障生,原来也可以这样教!作为教师,一种理念一旦被接受,马上会体现在她的课堂教学中,我就是如此。

这次公开课,正是一次展示新教法的机会,也可以说是一次实验,一次交流。我决定把握这次机会,在公开课中采用刚刚接触的“医教结合,综合康复”法教聋生拼音。上公开课之前,一切准备工作由自己独立完成,如预案的设计、课件的制作、课堂中的材料等。

我认为,在准备的过程中我也就是在备课,不仅仅是在纸上备课,更重要地是在心理上、思想上备课,通过自己这样一个反复思考与准备的过程,自己对要上的课基本能做到心领神会了。当然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要吸取有经验教师的经验思想运用到课堂中。这样走上课堂,自己的底气就足一些。

“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实力决定命运”,我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它看成一节普通的展示课,用认真的态度,心无旁骛地上完了整节课。接着就是听老师们的评课,老师们在我的渴望中就“医教结合,综合康复”方法的使用上提出了很切实的意见,我感到有很多方面确实需要改进、提高。

新时代的特殊教育需要探究性的教师,需要自身不断地用理论、知识武装头脑,作为新一代的年轻教师,我会尽快成长起来,不怕挫折和困难,敢于面对。不断努力,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在实践中感悟新课程理念,让我的课堂更精彩!

2.语文优质课活动总结。

3.教师教学观摩活动总结。

7.语文公开课总结。

数学线上观摩课观摩心得体会

学习是教科研的源头活水,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从职业的疲惫感、倦怠感中脱离出来,继续前进;也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

开学初,我们组织全体数学教师,梳理了自己在数学教学方面还存在的问题,确立了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的数学教研主题,通过每周一主题的研讨形式,为教师解疑答惑。

一学期来,组内数学教师均能做到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有效的批改学生作业等,教学常规工作能按照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本学期安排的组内教师听评课活动,能够教学相长,互相蹉跎,有效的指导教师备课、上课。特别是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在课堂教学方面有一定的进步。

本学期,学校以王志刚主任编写的《小教学论》为主要学习课程,积极组织教师开展了“小组建设与组长培养”、“掌握教学模式中的学生课堂展示”和“掌握教学课堂评价”的主题研究活动。同时,数学教师积极上网查阅有关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的论文资料,开展主题教研活动。

20xx年1月4日,在xx区第一联合体“小组合作交流研讨”活动中,学校王宁老师作为数学教研组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

本学期,学校数学教研组共分来2位新教师,分别是执教一年级数学的汤丹丹老师、执教三年级的王宁老师。在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新教师汇报课活动中,学校“青蓝工程”结对教师,集体磨课,促进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

20xx年xx区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活动中,学校数学教师xx教师积极参与,作为团队,我们积极参与到王霞教师的备课、磨课、研讨活动中,在帮助他人成长的过程中,也促进我们团队成员整体水平的提升。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学校数学教研组团队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学校数学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而不断努力!

转眼之间半年就要过去了,对教研组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我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和教研组计划中的各项任务。

1、20xx年3月,根据教导处的工作要求,完成组内40岁以内青年教师的说课比赛,评出组内说课优胜者。

2、20xx年4月,正值期中调研阶段,组织教研组教师开展命题工作,帮助教师提升专业化发展,切实落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建立团结和谐的备课组。

3、20xx年5月,组织小学部各年级开展数学学科竞赛,1—2年级开展“计算小能手”竞赛,3—5年级开展“24点”竞赛,学生积极参与,效果良好。

4、配合科研室组织青年教师参加《信息技术月个性化教学》的课题研究,在教研组活动中进行多次的磨课后,完成4节录像课的拍摄,分别是黄舒欣老师的《各人眼中的20》、吕梦元老师的《认识人民币》、倪丽莎老师的《整体与部分》、周建新老师的《几分之一》,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平板电脑、微视频)开展教学,效果良好。

5、完成两次的月考、期中阶段调研的命题和分析。

6、组织组内青年教师组内开课:本学期区级教研员来校听了虞凌洁、刘诗意的课,同时虞凌洁代表学校在区里进行了教学展示,获得好评。青年教师倪丽莎用于尝试,首次使用平板电脑进行教学,进过多次的磨课,在全国课题的开题现场会上,代表学校进行了教学展示,现场课《整体与部分》得到专家的好评。

7、完成上海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市级“优课”的推荐工作。

8、完成每月的教研组的月考核工作。

9、本学期区教研室开展《小学中高年段数学许可基于课程标准评价指南》的活动中,继续开展课题研究课题:《小学3—5年级数学学科基于课程标准的单元评价的实践研究》,带领组员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要求,理解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合理设计中高年段数学评价目标、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设计纸笔测试练习,通过观察学生活动、作业、测验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业成果等,完成区教研室的《学习习惯评价案例》的撰写。

小学语文观摩课听课心得体会

4月20日有幸参加了在胜利小学举行的省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这次教学,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参赛的老师展示了精彩的课堂,每位老师都台风稳健、表现从容,与学生的互动成为一堂课的主旋律。走在教育前沿的观念通过具体的课例展示在了老师们面前。各区县的课也各具特色,通过交流使各种新的课型变得更加完善。一堂堂课下来,带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这次观摩活动,让我领略了各区县教师的风采,也让我收获了许多。下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教学语言独具魅力。

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教师扣人心弦的语言,不但能烘托课堂的气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陈彦凌老师在教学《老藤椅》这一课时,她让学生一边观看图片,一边用深情的语言歌颂母亲对老藤椅的珍爱,声情并茂的语言唤起了学生的思绪,通过深挖藤椅的老,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撼,唤醒了学生沉睡的记忆。陈老师充满激情、极富感染力的引读语言顺利地将学生带入文中的意境,学生的情感自然流淌,读得绘声绘色,令人感动。我不禁感慨: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

二、课堂气氛让人耳目一新。

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教,而轻视学生的学,这样的课堂死气沉沉。而这几位教师的课,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几位教师由教学的主宰、中心,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内容,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三、让学生充分的读悟。

听了这几节课,我想起了这样一句话:“教师讲的再多,也是教师的;学生学的再少,也是学生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教学活动都要经过学生的内化才能形成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思想和个性。教师在这些方面作了许多努力和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陈彦凌老师在执教《老藤椅》时,充分运用课件激发学生朗读热情,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老师用充满豪情的语言,引领学生去感受后生的活力与能量,并当堂让学生将描写后生的一段话铭刻在心中。课上的朗读指导实实在在,范读、创设情景读、评读,朴实的举措让人深切感受到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新定位并有效运用。

四、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很高。

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她们的板书、语言、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衔接都很顺畅。她们深入研读教材,巧用心思,精心设计,从学生出发备课,根据教材设计教法,学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次的学习,让我深深感悟到新课标下语文课堂的朴实、扎实、求实;感受到这几位老师对语文的热情、激情;感受到了他们对教学目标的准确制定,对教学方法的慎重选择,对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对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对学生发展的全面关注。为我今后的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语文观摩课心得体会2

2016年4月12日早自习,我有幸聆听了东关小学五(五)班李天喜老师执教的语文《桥》这节全校观摩课,作为一名进城支教学习的山区老师,我感触颇深。课堂上李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声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态,内容丰富的辅助教学,扎实的教学基本功,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谈谈我听课后的点滴体会:

体会一,无论新课改怎样改,我们都必须抓住语文教学最基本的,即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并且通过各种手段,训练扎实。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了词语教学,由词到句再到段,扎扎实实的落实了字词教学和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体会二,读悟式教学,形成了学生的读书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重视了学生的朗读教学,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进入新课即开始有感情地配乐范读课文,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展示读让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阅读技能去充分地朗读教材,同时指导学生联系课文人物有感情地读等,在读中悟,悟中读,解决一些浅显的问题,找出自己疑惑的地方……利用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了阅读质量,也加强了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2、老师注重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李老师神情并茂的朗读给在场的每一位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到现在让人记忆犹新。在学生读完课文后,留给学生自由发言的时间,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学生不明白的问题都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气氛,给学生思考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体会三,教学时注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1、在学习中,学生做获得知识的主人,主动的参与学习,积极的思考问题。范读课文之后,李老师问题导读,层层深入,启发学生思考交流,并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读、练”环节中,培养创新精神。“读、练”的本身就是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对问题敢于求异创新,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学生“读、练”的过程中,教师不光要求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还要求学生注意课题与课文内容的关系,鼓励学生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疑问,发表自己的意见。

体会四,教学中的板书设计很重要。

课堂教学的精彩,板书占有重要一席,它是微型的教案,它是生成性课堂的优美点缀。板书,是直观感性的教学内容,是辅助教学内容的显性形象,是教学内容的又一次艺术性创作。板书是灵动课堂中有效资源的撷取和提炼,是师生互动中有效课堂的彰显。这次所授课的李老师对板书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在“咆哮”、“狞笑”、“放肆”、“势不可当”的洪水中出现了“老汉”和“小伙子”的墓碑,顶上有一座生命之桥。这样的板书成于黑板,容教学的阅读要求,教学重点,文章的结构层次在设计中,课堂的整体感受一目了然,感受鲜明。如此,也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甚至反诸其身在自身的习作中衍化运用,达到活学的效果。

通过听课学习,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在以后的学习中,就需要我重新塑造自己,提升自己,努力探索,完善自己,让自己能拥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胜任小学语文教学。我认为今后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做一名“懒”而有道,敢于放手的老师。

懒惰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勤快的学生。袁甲民教授将教学划分为四个层次,即“教学生、教学生学、教学生学会、教学生学会学”,其中“教学生学会学”是最高层次。这正是要求教师要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学习的意思,要由“教”最终归属到“不教”,放手学生的同时,教师自己也能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

2、做一名业务精良,技术精湛的老师。

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艺术,精湛的业务水平是做一名优秀教师的关键。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师首先要树立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不仅要精通教育理论,具备稳健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包括一口普通话、一笔好书法、一手好文章、一套好方法,一个好习惯),还不能满足于已掌握的知识和取得的学历,应主动进行更新和“充电”,拓宽知识领域,了解所教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将最新的、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

3、做一名且行且思,善与人交的老师。

有一位特级教师把教师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学科教学之中埋头苦干,另一种是教学实践有理论依据,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前者落实了教学的点滴,但多少有些盲目;而后者显然省事省心又方向明确。萧伯纳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的人生将有两种思想。”教育教学不会是一条平坦的大道,肯定会碰到许多疑难困惑需要教师与同仁、与外界的交流沟通。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敢于争辩,敢于碰撞,这样才会冒出更多的思想火花。

4、做一名享受生活,知足常乐的老师。

“清华大学百合公益基金会”农村教师培训发起初衷的背后是一个凄凉的故事:谢建华、徐丽萍夫妇在一所特别偏远的山村小学考察时,一位久居深山的老师带着飞机模型给学生上课,学生问老师人是怎么坐飞机的,老师从来没坐过飞机,凭想象指着飞机模型的机翼告诉学生:“人是坐在飞机翅膀上的。”这位老师用毕生的信念坚守在最边远的学校,没有学习深造的条件和机会,缺乏见识,虽然给学生的解释是错误的,但愈发令人尊敬。不知是否可以认为没有生活就没有教育,但没有生活教不好学生是必然的。尽管我们不会告诉学生飞机是用“翅膀”载人的,也不可能完全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如果语文老师没有对美好生活和事物的敏感,就不可能带着孩子走向语文的美好。教师在生活中要珍爱自己,忙里偷闲去旅游,听音乐,参加体育和社团活动,广交朋友,不跟生活较劲,不和自己较真。把语文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学生看到了语文老师生活的丰盈和诗意,心中不仅会升腾起对老师的敬爱,更会升腾起对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向往。在这样的课堂上,老师就会用自己美好、坦然的心态去征服学生。

线上体育课观摩课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线上教育正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线上体育课作为一种新兴的在线课程,不仅节省了时间和成本,还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让学生能够在家中就能学习体育知识。最近,我观看了一堂线上体育课,让我对线上教育的未来和线上体育课程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

在线上体育课上听课和面对面的课堂有所不同,但我仍然感到了老师的热情和专业性。在课堂上,老师一边讲解理论知识,一边配合动画演示,在视听上都为我们提供极大的便利。同时,线上体育课程具有免费、自由、灵活等特点,在时间、空间等方面都为学生创造更多便捷条件。

尽管线上体育课程具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劣势。首先,由于缺乏实践环节,很难达到动手能力和操作技巧的训练。其次,线上体育课很难进行互动交流,孤立化问题会逐渐出现。再次,线上课程很难满足不同层次、目标不同的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这需要课程开设者在设计线上课程时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式,提高线上课程的质量。

第四段:提高线上课程质量的电子工具。

为了提高线上体育课的质量,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电子工具来辅助教学。首先,选用互动性强的教材,通过语音、图像和视频进行内容讲解,达到目的和效果。其次,采用一些互联网教育软件,比如慕课网等。这些在线课程制作及评测软件,可供学生自由观看,并为每个学生制定一个方案,满足不同层次、需求和目标的学习。这样,学生的交互能力和个性化需求将得到更好的满足。

第五段:总结和展望。

线上体育课程可以说是未来体育教学的新趋势,其可操作性和效率是传统体育课堂难以匹敌的。但是,它仅仅是体育教学的辅助,极易被孤立化问题所渗透。因此,我们需要在线上课程中加强互动性和实践性,并注意慢慢完善在线课程评测体系,才能使监管、发展和应用线上体育课程更加可靠和有效。

小学语文观摩课心得体会

20xx年4月12日早自习,我有幸聆听了东关小学五(五)班李天喜老师执教的语文《桥》这节全校观摩课,作为一名进城支教学习的山区老师,我感触颇深。课堂上李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声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态,内容丰富的辅助教学,扎实的教学基本功,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谈谈我听课后的点滴体会:

体会一,无论新课改怎样改,我们都必须抓住语文教学最基本的,即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并且通过各种手段,训练扎实。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了词语教学,由词到句再到段,扎扎实实的落实了字词教学和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体会二,读悟式教学,形成了学生的读书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重视了学生的朗读教学,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进入新课即开始有感情地配乐范读课文,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展示读让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阅读技能去充分地朗读教材,同时指导学生联系课文人物有感情地读等,在读中悟,悟中读,解决一些浅显的问题,找出自己疑惑的地方……利用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了阅读质量,也加强了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2、老师注重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李老师神情并茂的朗读给在场的每一位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到现在让人记忆犹新。在学生读完课文后,留给学生自由发言的时间,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学生不明白的问题都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气氛,给学生思考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体会三,教学时注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1、在学习中,学生做获得知识的主人,主动的参与学习,积极的思考问题。范读课文之后,李老师问题导读,层层深入,启发学生思考交流,并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读、练”环节中,培养创新精神。“读、练”的本身就是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对问题敢于求异创新,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学生“读、练”的过程中,教师不光要求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还要求学生注意课题与课文内容的关系,鼓励学生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疑问,发表自己的意见。

体会四,教学中的板书设计很重要。

课堂教学的精彩,板书占有重要一席,它是微型的教案,它是生成性课堂的优美点缀。板书,是直观感性的教学内容,是辅助教学内容的显性形象,是教学内容的又一次艺术性创作。板书是灵动课堂中有效资源的撷取和提炼,是师生互动中有效课堂的彰显。这次所授课的李老师对板书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在“咆哮”、“狞笑”、“放肆”、“势不可当”的洪水中出现了“老汉”和“小伙子”的墓碑,顶上有一座生命之桥。这样的板书成于黑板,容教学的阅读要求,教学重点,文章的结构层次在设计中,课堂的整体感受一目了然,感受鲜明。如此,也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甚至反诸其身在自身的习作中衍化运用,达到活学的效果。

通过听课学习,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在以后的学习中,就需要我重新塑造自己,提升自己,努力探索,完善自己,让自己能拥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胜任小学语文教学。我认为今后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做一名“懒”而有道,敢于放手的老师。

懒惰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勤快的学生。袁甲民教授将教学划分为四个层次,即“教学生、教学生学、教学生学会、教学生学会学”,其中“教学生学会学”是最高层次。这正是要求教师要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学习的意思,要由“教”最终归属到“不教”,放手学生的同时,教师自己也能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

2、做一名业务精良,技术精湛的老师。

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艺术,精湛的业务水平是做一名优秀教师的关键。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师首先要树立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不仅要精通教育理论,具备稳健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包括一口普通话、一笔好书法、一手好文章、一套好方法,一个好习惯),还不能满足于已掌握的知识和取得的学历,应主动进行更新和“充电”,拓宽知识领域,了解所教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将最新的、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

3、做一名且行且思,善与人交的老师。

有一位特级教师把教师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学科教学之中埋头苦干,另一种是教学实践有理论依据,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前者落实了教学的点滴,但多少有些盲目;而后者显然省事省心又方向明确。萧伯纳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的人生将有两种思想。”教育教学不会是一条平坦的大道,肯定会碰到许多疑难困惑需要教师与同仁、与外界的交流沟通。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敢于争辩,敢于碰撞,这样才会冒出更多的思想火花。

4、做一名享受生活,知足常乐的老师。

“清华大学百合公益基金会”农村教师培训发起初衷的背后是一个凄凉的故事:谢建华、徐丽萍夫妇在一所特别偏远的山村小学考察时,一位久居深山的老师带着飞机模型给学生上课,学生问老师人是怎么坐飞机的,老师从来没坐过飞机,凭想象指着飞机模型的机翼告诉学生:“人是坐在飞机翅膀上的。”这位老师用毕生的信念坚守在最边远的学校,没有学习深造的条件和机会,缺乏见识,虽然给学生的解释是错误的,但愈发令人尊敬。不知是否可以认为没有生活就没有教育,但没有生活教不好学生是必然的。尽管我们不会告诉学生飞机是用“翅膀”载人的,也不可能完全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如果语文老师没有对美好生活和事物的敏感,就不可能带着孩子走向语文的美好。教师在生活中要珍爱自己,忙里偷闲去旅游,听音乐,参加体育和社团活动,广交朋友,不跟生活较劲,不和自己较真。把语文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学生看到了语文老师生活的丰盈和诗意,心中不仅会升腾起对老师的敬爱,更会升腾起对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向往。在这样的课堂上,老师就会用自己美好、坦然的心态去征服学生。

线上观摩课心得体会和感悟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线上观摩课已经成为教育教学中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在教育领域中受到了广泛关注。我最近参加了一次线上观摩课程,并从中获得了一些重要的心得体会和感悟。

首先,线上观摩课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在线上观摩课中,我亲眼目睹了一位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并且学到了很多新颖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例如,在一节语文课上,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此外,教师还通过游戏和小组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这些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了我对教学的兴趣,也帮助我拓宽了教学思路。

其次,线上观摩课提供了一个优质的教学资源。线上观摩课通常由一些优秀的教育机构或知名教师教授,因此,这些课程往往具有较高的教学质量。我参加的线上观摩课程中,教师们对课程内容的准备充分,授课方式也富有创意。他们从多个角度讲解知识点,通过丰富的教学材料和案例等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和理解。这些优质的教学资源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并且提高了我的教学水平。

再次,线上观摩课促进了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在线上观摩课中,教师们可以通过直播、讨论板和在线问答等方式进行实时交流和互动。我参加的观摩课程中,教师们积极与观摩者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和教育理念,还对观摩者的提问进行了认真解答。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合作,我不仅学到了更多的教学经验和技巧,也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这种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有助于促进教育教学的进步和发展。

最后,线上观摩课帮助我反思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观摩他人的教学过程往往能给我们提供一面镜子,让我们更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式。从一位优秀教师的课堂中,我发现自己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与学生的互动不够,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够全面。通过线上观摩课,我能够及时发现并反思这些问题,并思考如何改进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同时,线上观摩课还为我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我可以将自己的优点和创新点应用到教学中,与其他教师进行分享和交流,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总之,线上观摩课不仅为教师提供了更多教学思路和方法,还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促进了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并帮助我们反思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通过线上观摩课,我得到了很多启发和认识,相信这种教学模式将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小学语文观摩课心得体会

xx年4月12日早自习,我有幸聆听了东关小学五(五)班李天喜老师执教的语文《桥》这节全校观摩课,作为一名进城支教学习的山区老师,我感触颇深。课堂上李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声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态,内容丰富的辅助教学,扎实的教学基本功,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谈谈我听课后的点滴体会:

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了词语教学,由词到句再到段,扎扎实实的落实了字词教学和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1、重视了学生的朗读教学,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进入新课即开始有感情地配乐范读课文,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展示读让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阅读技能去充分地朗读教材,同时指导学生联系课文人物有感情地读等,在读中悟,悟中读,解决一些浅显的问题,找出自己疑惑的地方……利用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了阅读质量,也加强了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2、老师注重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李老师神情并茂的朗读给在场的每一位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到现在让人记忆犹新。在学生读完课文后,留给学生自由发言的时间,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学生不明白的问题都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气氛,给学生思考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1、在学习中,学生做获得知识的主人,主动的参与学习,积极的思考问题。范读课文之后,李老师问题导读,层层深入,启发学生思考交流,并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读、练”环节中,培养创新精神。“读、练”的本身就是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对问题敢于求异创新,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学生“读、练”的过程中,教师不光要求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还要求学生注意课题与课文内容的关系,鼓励学生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疑问,发表自己的意见。

课堂教学的精彩,板书占有重要一席,它是微型的教案,它是生成性课堂的优美点缀。板书,是直观感性的教学内容,是辅助教学内容的`显性形象,是教学内容的又一次艺术性创作。板书是灵动课堂中有效资源的撷取和提炼,是师生互动中有效课堂的彰显。这次所授课的李老师对板书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在“咆哮”、“狞笑”、“放肆”、“势不可当”的洪水中出现了“老汉”和“小伙子”的墓碑,顶上有一座生命之桥。这样的板书成于黑板,容教学的阅读要求,教学重点,文章的结构层次在设计中,课堂的整体感受一目了然,感受鲜明。如此,也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甚至反诸其身在自身的习作中衍化运用,达到活学的效果。

通过听课学习,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在以后的学习中,就需要我重新塑造自己,提升自己,努力探索,完善自己,让自己能拥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胜任小学语文教学。我认为今后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做一名“懒”而有道,敢于放手的老师。

懒惰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勤快的学生。袁甲民教授将教学划分为四个层次,即“教学生、教学生学、教学生学会、教学生学会学”,其中“教学生学会学”是最高层次。这正是要求教师要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学习的意思,要由“教”最终归属到“不教”,放手学生的同时,教师自己也能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

2、做一名业务精良,技术精湛的老师。

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艺术,精湛的业务水平是做一名优秀教师的关键。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师首先要树立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不仅要精通教育理论,具备稳健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包括一口普通话、一笔好书法、一手好文章、一套好方法,一个好习惯),还不能满足于已掌握的知识和取得的学历,应主动进行更新和“充电”,拓宽知识领域,了解所教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将最新的、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

3、做一名且行且思,善与人交的老师。

有一位特级教师把教师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学科教学之中埋头苦干,另一种是教学实践有理论依据,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前者落实了教学的点滴,但多少有些盲目;而后者显然省事省心又方向明确。萧伯纳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的人生将有两种思想。”教育教学不会是一条平坦的大道,肯定会碰到许多疑难困惑需要教师与同仁、与外界的交流沟通。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敢于争辩,敢于碰撞,这样才会冒出更多的思想火花。

4、做一名享受生活,知足常乐的老师。

“清华大学百合公益基金会”农村教师培训发起初衷的背后是一个凄凉的故事:谢建华、徐丽萍夫妇在一所特别偏远的山村小学考察时,一位久居深山的老师带着飞机模型给学生上课,学生问老师人是怎么坐飞机的,老师从来没坐过飞机,凭想象指着飞机模型的机翼告诉学生:“人是坐在飞机翅膀上的。”这位老师用毕生的信念坚守在最边远的学校,没有学习深造的条件和机会,缺乏见识,虽然给学生的解释是错误的,但愈发令人尊敬。不知是否可以认为没有生活就没有教育,但没有生活教不好学生是必然的。尽管我们不会告诉学生飞机是用“翅膀”载人的,也不可能完全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如果语文老师没有对美好生活和事物的敏感,就不可能带着孩子走向语文的美好。教师在生活中要珍爱自己,忙里偷闲去旅游,听音乐,参加体育和社团活动,广交朋友,不跟生活较劲,不和自己较真。把语文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学生看到了语文老师生活的丰盈和诗意,心中不仅会升腾起对老师的敬爱,更会升腾起对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向往。在这样的课堂上,老师就会用自己美好、坦然的心态去征服学生。

小学语文线上观摩课简报

老师们在线上教学和教研上毫不停歇,而学生们在学习的路上也从未停止。

一、二年级以经典诵读、静心习字、课外阅读等学习活动指引为主,丰富学生的居家学习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三至六年级根据《在线学习指引》要求,合理设置线上教学课程,并根据学段特点科学设计每节课时长,严格控制每天课时量,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紧张情绪。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面对反复不定的疫情,语文科组积极应对,立足不同学段学生的.实际情况、潜心教研,从教学的各个环节着手,多举并措,以最大的努力,缩小线上线下教学的差距。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疫情挡不住我们成长的脚步,让我们期待在美丽的校园相见!

数学线上观摩课观摩心得体会

我有幸参加了“名师之路”为期两天的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的学习,收获还是蛮多的,下面就这次的学习谈谈自己的体会。

4月17日,听了张静老师讲的《开火车》,乍看题目觉得应该是游戏课,但实际上是一节关于二年级表内乘法口诀的复习课或者说是练习课。张静老师设置的这一节练习课,它不仅让学生完整的复习了乘法口诀,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上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轻松掌握了知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张静老师的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归纳总结的枯燥乏味,非常适合低段的学生。张老师特别善于从儿童的视角去开展教学。比如在“开”火车时,有一个同学只开到了两节,她就关注到这个孩子情绪不是很好。于是,张老师就借助这个资源,问同学们谁能帮一帮那位同学,把这个火车开的更长一点。于是其他同学就开始思考,顺利进入下一个环节,火车我们可以往后开,其实也可以往前开,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照顾了孩子的情绪。

接下来,张静老师还做了《尊重儿童视角构建生本课堂》讲座。我特别喜欢她提的这个尊重儿童视角的观点,尤其她举过几个例子以后,我更加认识到这个尊重儿童视角是有多么的重要。比如说她举了一个自己身边的例子,说7+2=5,4+6=6。一般情况下,如果孩子的作业本上出现7+2=5,我们一般都会认为学生把加减混淆了,可是这个学生接着做4+6=6,那么可能就不仅仅是混淆的问题了,当老师与孩子沟通之后才发现,孩子用了手势进行运算,他把7用手势表示出来,2也用两个手指,这样的话7用到了三根手指,2用两根手指,数来确实是5根手指。还有这个4+6=6,就举了4个手指,而6却是用两根手指(大拇指和小拇指)来表示,这样的话,确实是4+6=6。所以我们应该从儿童的视角去观察思考他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正确的去理解并掌握知识。

听到张静老师说尊重儿童视角的时候,我内心是非常澎湃的。因为我本来是教初中数学的,也就是说,主要是跟稍微大点的孩子沟通。自从教了小学数学之后,我似乎把这个角色转换的不是太好,有时候真的不能以的儿童的视角去理解他们的做法,总觉得孩子们应该是懂事了。可是想想8、9岁的学生又真的能懂多少事呢?想想自己可能也因此伤害了一些学生。我觉得应该好好反思自己,我觉得以后不管是当班主任还是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尊重儿童的视角。真的去了解孩子,从而去更好的教育他们。而不是总是以大人的视角想当然的去要求他们,要求他们达到什么样子,而没有明白他们真正的问题所在。

还有一节课是许卫兵老师讲的人教版三年级《认识分数》,我印象非常深刻。这节课自己以前也讲过,但确实没有许老师这么高的站位,他把整本书和整个小学阶段的教材进行了整合。这个整合让知识的渗透显得是那么的理所当然。比如他说这个整数概念,“整个整个的数”。分数是什么呢?是因为有分才会有数这样一个概念。另外,他的板书真的是惊艳到了我,我本人的平时做上课的时候,这个板书确实做的不够好,我自己这一段时间本身一直在反思这件事情,这次看到许老师的板书以及后面学到徐斌老师的板书,我真的觉得板书的真的是特别的重要,以后一定要在这方面加强自己的课堂修养。把知识的脉络以及构建的过程,完整的利用板书呈现给孩子,这可能是发挥板书的最大价值。当然,做好这些最主要是认真研读教材,研读课标,对整个知识体系要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从而才能把自己的每节课去上好。徐斌老师上的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节课用他的话说就是“三无课”。没有课件,没有情境,也没有固定的教案,但是他的整堂课知识的传授是非常的稳固,而且锻炼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完全是一个“生本课堂”。

孙敬斌老师的《变化的量》这一堂课,这是基于这个正反比例之前的一节准备课,因为这节课,内容并不是特别的具体,就是让学生去认识生活中的变量,从渗透理解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但是孙老师把这节课上得非常的轻松,他注重了知识的情境化。另外,他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数学语言就是由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及普通语言相结合的。孙老师能够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理清条理,表达准确规范。孙老师整堂课都是让学生来说,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生活中气温的变化与穿衣件数,以及蟋蟀鸣叫次数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是经历了一个学得、习得,从而悟得的一个过程,最终形成知识体系。

潘岳老师,作为观课、议课点评的专家,他并没有准备稿子,但他说的每一句话我都感觉真的是非常真切,非常符合一个教育人真正的心声。比如说他提到了现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总是依赖于课件,一张一张幻灯片的去放,而没有真的去注重到这个知识的形成过程,可能就会出现本末倒置的这种现象。再比如说情境化的处理,有时候不需要情境的时候,我们为了上好一节课,非得给他找一个情境,而没有注重到新旧知识的衔接。他还提到了一个词语,叫知识体系,我感觉这个词语我们之前老说,但是现在好像又不怎么提了,可能我们更注重于课堂的“热闹”,但有时候热闹的课堂未必有良好的效果。

作为一个老师,我们可能更多反思的就是如何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更有效,这也正如这个学期我们一直在提倡“有效课堂的构成”。这确实是我们应该去思考的问题,什么样的课堂才真的是有效的课堂?我个人认为适合自己的学生,有利于孩子更好的发展,更利于孩子形成这个知识体系,应该就是有效的课堂吧。我感觉这几位专家,现在越来越重视这个“生本课堂”、“裸课”更注重教学效果,而不是一味的再去追求那些花里胡哨的什么情境导入、动态课件等这些问题,我感觉让教师回归于课堂,认真的去研究每一节课,做到对教材的完全把控,以学生学为主可能才会形成更有效的课堂。

听了很多教育理论,我觉得每位专家都有自己的特长之处,但作为我们一线教师,不能一味地去模仿,照搬他们的教育理论。应该做到活学活用,选择更适合自己学生、适合学情的教育方法。当然,如果能集每一位专家的优点在里面,那就更好了,但是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的学习消化,从而转化为自己的课堂能力。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