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老人活动总结(优质19篇)

时间:2023-12-01 07:06:45 作者:QJ墨客

活动总结是对某一次活动进行概括和总结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反思和改进活动。阅读以下的活动总结范文,相信您会有更多的收获和感悟。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总结

按照省人口计生委《关于开展“六一”慰问留守儿童活动通知》及高新区人口计生委的要求,“六一”儿童节期间,为贯彻落实国家、省人口计生委创建幸福家庭活动试点工作会议精神,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氛围,促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家庭幸福,结合我办的实际情况,在全办范围内开展“六一”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成立马洪办事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组织机构为了切实加强对我办流动人口管理的规范化管理,办事处成立了流动人口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办事处主任担任,副组长有分管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担任,成员由政府办、计生办、教育、公安派出所、卫生、民政、村计划生育专干等部门有关人员组成,具体负责对“六一”慰问留守儿童活动的领导,精心组织,深入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把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与关爱女孩行动、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和创新关爱行动的新途径,切实维护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家庭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和谐幸福。

加强宣传。充分利用简报、广播、人口学校等宣传媒介、阵地,围绕关爱留守儿童这一主题,集中开展宣传教育,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留守儿童的浓厚氛围。与此同时,做好留守儿童信息摸底工作,要求办村干部及时到各村组及学校收集留守儿童信息;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了解掌握留守儿童家庭基本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六一”期间,各村对留守儿童,特别是独生子女和双女户中的困难家庭进行走访慰问,送去慰问品,给孩子们带去节日的问候,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必要的关心扶助,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家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总之,我办能够及时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积极主动,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明确时间,明确任务,明确责任,较好地开展了这次活动,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统计留守儿童498人,慰问活动形式有走访、发放慰问品等,慰问人数498人,赠送物质498人、件、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由于流动人口工作的特殊性和广泛性,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还有很多,因而要有常抓不懈的思想和措施,确保我办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不断迈向新的台阶!

关爱留守老人活动方案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增长的趋势日益明显,关心老年人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空巢老人家庭问题日渐突出。关爱空巢老人生活,对于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xx年4月29日上午

xx村空巢老人、xx村空巢老人四、组织人员

党政办:负责联系上级领导,与村委沟通协调,确定具体慰问地点。文字及影像资料的收集、整理、上报、归档。

组织:负责联系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给老人料理家务,精神慰藉或陪同就医等服务活动,协助做好上下级沟通工作。

团委:负责联系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给老人料理家务,精神慰藉或陪同就医等服务活动,协助做好上下级沟通工作。

妇联:负责联系组织妇女志愿者,开展给老人料理家务,精神慰藉或陪同就医等服务活动,协助做好上下级沟通工作。

中心校:负责组织学生,开展给老人表演节目、料理家务、精神慰藉等服务活动。

全乡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妇女志愿者、学生志愿者、村两委、乡卫生院医生

xx村:

9:00青年志愿者、党员志愿者和穆庄村妇女志愿者到达穆庄村空巢老人家中。

9:10料理家务、打扫卫生等

9:30心理抚慰:陪老人聊天交流,给老人讲故事、读书读报,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帮助空巢老人解开心结,快乐生活。

10:00乡卫生院医生给空巢老人进行免费体检。

10:30文艺表演、送上慰问品、与老人合影向老人道别。

xx村:

9:00青年志愿者、党员志愿者、学生志愿者到达小店村空巢老人家中。

9:10料理家务、帮助做饭、打扫卫生等

9:30心理抚慰:陪老人聊天交流,给老人讲故事、读书读报,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帮助空巢老人解开心结,快乐生活。

10:00乡卫生院医生给空巢老人进行免费体检。

10:30文艺表演、送上慰问品、与老人合影向老人道别。

此后,按照《xx乡关爱空巢老人长效机制》要求,长期与空巢老人保持联系,及时关注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并定期探望慰问他们,及时给予帮助。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总结

我校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各中包班老师根据本班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活动方案,以正面、反面的事例教育留守儿童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

1、培养留守儿童从小学习自理,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培养留守儿童的自理能力。

让留守儿童在实践中体会帮助别人时的快乐,也在集体中体会到别人帮助时的快乐,懂得他人在遇到困难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把关心他人看作是自己生活中快乐的一部分。

2、利用节日,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与沟通,让这些“留守孩子”体会学校对他们的关爱。

使每一个留守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觉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样,可以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学习和生活,让他们的心理充满阳光与欢笑。

3、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

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孩子”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为留守儿童提供必要的帮助,改正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习惯。

总之,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健康成长。是每位家长的心愿也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心愿。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总结

关爱“留守孩子”,就是要让他们用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生活,面对学习,自强不息,快乐健康地成长。这就是我校关爱“留守孩子”的主题,现将本学年留守孩子工作总结如下:

我校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关爱留守孩子”的主题队会,各中队辅导员老师根据本班留守孩子的具体情况,确立一个子主题,策划,组织同学举行一次主题队会。通过主题中队会,以正面、反面的事例教育留守孩子知道时间一去不复返,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娱乐。通过活动,让留守孩子从小学习自理,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参与家务劳动。通过组织“送微笑”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帮助别人时的快乐,也在集体中体会到别人帮助时的快乐,懂得他人在遇到困难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把关心他人看作是自己生活中快乐的一部分。在各位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我校蔡东剑同学被评为莆田市留守孩子“自强少年”。

我校根据元旦、六一等节日契机,开展了“同在蓝天下茁壮成长关爱留守孩子”座谈会,为每个孩子送上学习用品,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与沟通,让这些“留守孩子”体会学校对他们的关爱。六一节在全校开展了“庆六一,关爱留守孩子”大型游园活动,使每一个留守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觉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样,可以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学习生活,让他们的心理充满阳光与欢笑。

每个班级建立了留守孩子档案、联系卡、统计表、基本情况登况表、手拉手好朋友结对子登计卡。每一位老师都与留守孩子结对子,要求教师必须做到:1、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2、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孩子”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3、提供必要的帮助,如在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4、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

每个“留守孩子”都有一个以上的手拉手好朋友,在学习、生活上帮助他,与他一起成长进步。并在“留守孩子”生日期间,全班同学为“留守孩子”献上一声生日祝福送上自己制作的小贺卡、小礼物等。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怀。

在各班开辟关爱留守孩子“爱心天地”,发表“爱心宣言”,制作“爱心牌图”,精办“爱心宣传栏”。挑选创意新颖,主题鲜明,版面精美的作品为宣传栏的内容。

一个个品学兼优的爱的使者,一句句感人至深的爱心宣言,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爱心画面,给留守孩子阳光般的温暖,阳光般的热情。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总结

为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权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兖州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建立完善关爱留守儿童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共同行动和浓厚氛围,兖州区民政局立足民政职责,坚持以人为本,健全工作机制,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年初,兖州区民政局安排各镇街民政办对全区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进行一次以村为单位的系统排摸,并根据留守儿童的市级情况分类予以登记造册,做到了家底清、状况明。为所有留守儿童建立“爱心档案”,完善了留守儿童信息管理库,并实行跟踪服务和动态管理,为切实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切实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计划成立由分管区长牵头,相关成员单位组成的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联席会议,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机制。研究制定成员单位职责分工,明确工作责任,形成部门各司其职、分工协作、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同时在兖州区10个镇(街)均设立了留守儿童关爱联络站,并配备兼职工作人员。在436个村居设立关爱留守儿童联络员,各村和学校也成立了相应机构,使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纵到底、横到边、无缝隙、全覆盖”。

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对留守儿童发现报告、业务受理、任务转介、关爱帮扶、督查考核等全程进行了业务需求和工作流程梳理。结合摸底排查数据,实施精准帮扶,及时将因残疾、患病导致家庭经济困难且符合有关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政策的农村留守儿童纳入社会救助保障范围。按照就近便利的原则,在村、社区开展“留守儿童关爱点”“四点半课堂”活动,积极发挥社区、村(居)、家庭等关爱服务阵地作用,积极引导、扶持专业社会组织和社工、志愿者等社会力量,为留守儿童情感关爱、成长陪伴、学习娱乐、沟通交流、能力发展等提供专业服务,全面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社会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解决留守儿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有效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总结

今年寒假是我进入大学以来度过的最有一段意义的时期。因为在今年寒假我参加了一场关爱留守儿童的志愿活动。通过此次活动让我明白了,这个社会上还存在着很多不幸和需要我们帮助的人们。尽管我们帮助他们的力量很微薄,但是如果能通过我的帮助,给他们带来一丝温暖的话,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值得的事情。我觉得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那这个社会就是充满爱的。

此次关爱活动是我们大学的青协会展开的。关爱方式就是把我们平时在家里面和学校里面闲置出来的新物品都捐赠送给xx村的留守儿童家里。并在xx村进行为期15天的支教活动。由于xx村是在大山里面,所以交通非常不便利。而且我们刚过去的时候,确实很不适应那里面的生活。但是后来慢慢相处也就习惯了。甚至到离别的时候还很舍不得。活动的第1天我们把所有捐赠过来的衣服,书本,生活用品都轻亲手送到每一户留守儿童的家里。当我看到孩子们一双双充满激动和兴奋的眼光的时候,心里面突然感到很心酸。这些在我们平时生活中很常见甚至看不上眼的物品。在孩子们眼里看来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礼物。我才感觉到这些留守儿童们生活的不易。

在接下来活动的日子里,我都尽可能的陪在他们身边。他们讲很多的新奇有趣的故事,带给他们尽可能多的快乐和温暖。他们从小生活在一个缺少父爱和母爱的家庭环境里,生活在一个窘迫的经济条件下。没有来自父母的关爱,没有新衣服穿,没有好吃的零食吃,甚至还没有办法拥有一个好的学习资源和教育环境。这些孩子才是真正需要我们帮助的人。

通过这次活动,大家的集体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懂得了一个活动的成功举办与每一人的付出息息相关,使协会内部更加团结,也使个人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懂得了要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

每一个孩子都是降临凡间的天使,需要真心的呵护和关爱,还有很多地方和大山里的留守儿童,他们也缺少关爱,我们还要发动更多的人来关爱留守儿童,即使是微小的关爱,我相信也能温暖她们的心灵。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总结

开展的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已经成功结束了。作为这次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我想还是得好好地总结一下,有了良好的总结才能够保证未来再进行类似的活动时更上层楼,也能够确保现在活动会出现的问题在未来因为吸取了教训而不再出现。

这一次我们的活动持续了足足有三个月,这三个月,我相信是所有留守儿童吃的最饱也最满意的三个月吧!我们单位组成的关爱队伍,给他们做了三个月的饭,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尝到了久违的妈妈的味道,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关爱着他们的人,还是有他们希望看见的微光。

这一次我们的活动得到了国家的帮助,我们关爱的这些留守儿童中到了育龄的儿童,都在这三个月里重返了校园。看着他们在教室里认真听课的模样,我和我的同事们都由衷地感到了幸福。这是一种充实的学会爱人的幸福。我们在这三个月里做到了,达到了我们之前在活动之前的计划,实现了留守儿童们都重返校园的愿望。

在这一次的活动中,我们注意到这些一开始都像是要哭了的留守儿童,现在也开始笑了,他们知道有人在关心他们,在爱护他们了,他们知道他们不是被爸爸妈妈丢弃的孩子,更不是国家忘记了孩子。他们在活动中得到了关爱,他们终于笑了,笑得像一个孩子,像一个在这个年纪无忧无虑的孩子了。

然而,在三个月的活动中,我也意识到这些留守儿童们有多久没有获得过关爱了。在三个月的活动过后,我更是意识到,我们这个活动结束之后,这些孩子们还会继续过去的那种生活吗?又会有其他的单位或者组织来救助他们吗?我不知道。这让我觉得我们的活动也像是一个形式化的组织队伍,根本无法保障这些孩子们未来的快乐和成长。我在这次活动过后,又开始重新计划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了,我想这项关爱活动的周期不应该是三个月,而应该是孩子们的一生。这就要求我们有足够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来帮助他们了。嗯,现在还实现不了的话,我也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去争取的!为了得到孩子们的笑脸,我愿意去争取!

关爱留守老人活动方案

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根据街道计生协会下发的文件要求,结合我社区实际,开展“关爱老人志愿服务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立足于社区,从老人的迫切需求出发,从切合实际的服务项目入手,广泛开展“关爱老人志愿服务活动”,积极为老人排忧解难,提供心灵关爱,营造家庭幸福生活的良好氛围。

(一)活动主题

“关爱老人志愿服务活动”

(二)活动范围

本社区年龄65周岁以上老人,包括计生家庭老人、孤寡老人、“五保户”、贫困老人、子女不在本市工作身边无人照顾的高龄老人。

(三)活动原则和方式

主要原则是:

针对心灵孤独、日常生活无人照料等高龄老人面临的主要困境,采取计生协志愿者“多带一”结对帮扶的方式,为高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健康保健、文体活动、法律援助等服务。

主要方式是:

1、每周给老人一次问候探望。主要通过家访的方式,及时了解和解决老人的紧急需求,增进计生协志愿者和老年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2、每半月为老人提供一次文化生活服务。根据老人实际需求,每半月为老人开展一次家庭生活服务或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采购日常生活所需物品,动员老人每月参加一次社区文体活动。

3、每月为老人组织一次家庭聚餐。根据实际情况,每月在老人家或邀请老人到计生协志愿者家中开展一次家庭聚餐,营造老而不孤家庭幸福生活的`良好氛围。

4、每半年为老人做一次免费查体。动员组织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上门为老人送医送药,保障老人的身心健康。

5、每年为老人过一次生日。建立老人生日档案,每年为老人庆祝一次生日,计生协志愿者给老人送一张生日贺卡、一份生日蛋糕和一份慰问金,从心灵上给老人关爱与温暖。

(一)建立健全“关爱老人志愿服务活动”的规章制度。建立一支固定的关爱老人志愿服务队伍,社区成立关爱老人志愿服务活动办公室,实行挂牌服务。关爱老人志愿服务队下设五支分队:科技服务分队、家庭保洁分队,医疗保健分队、心理慰藉分队、娱乐文化分队,确保老年志愿服务真心为老人提供全面细致地优质服务。建立被关爱老人工作台账,做到一人一帐。工作台账要详细记录每位老人的各项基本情况、主要需求等。

(二)建立“老人”生活保障制度。对家庭比较困难的老人,通过救济、捐赠等形式,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引导外出工作人员履行赡养老人的社会责任,帮助建立子女与老人“定期联系制度”,确保老人生活有保障。

(三)建立老人结对帮扶制度。计生协会志愿者与老人结对子,使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实现100%有人监护服务,建立“老年人互助协会”,形成帮助老人解决困难的新机制。

(一)精心组织,加强领导。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组织机构,认真组织落实。

(二)广泛宣传,典型引领。以各种形式对关爱老人活动进行广泛宣传,树立典型,由点到面,使人们在感动的同时受到教育,号召广大居民向计生协志愿者学习,积极加入到关爱老人的行列中来。

(三)完善机制,着眼长效。关爱老人活动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项长期工作,不仅要形成热潮,更要着眼长效,使之成为我社区工作的品牌活动。

关爱留守老人活动方案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当子女由于学习、工作、结婚、外出打工等原因而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或独居老人。

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在外打工,子女留在家中,由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等照料而形成的特殊群体。

不断探索建立健全新时期“空巢老人”的服务管理工作机制,通过建立“空巢老人”个人档案和“空巢老人”干部包保责任制,建立“老龄人服务中心”和加大老年志愿者服务队伍等建设,大力维护“空巢老人”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建设本地特色的“空巢老人”社会管理体系,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爱、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聚的目标。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以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宗旨,以帮扶留守儿童弥补感情缺失、提高道德素养为目标,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一是健全档案。从20xx年开始,每年春季(3月)、秋季(9月),组织开展本辖区内空巢老人和农村留守儿童普查登记工作。调查登记内容包括:空巢老人基本情况、子女基本情况;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父母基本情况、务工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基本情况等。以村为单位进行分类统计,建立档案,纳入乡信访维稳中心进行管理。

二是建立责任制。

1、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管理服务工作纳入村“两委”工作内容,建立工作机制,实行村、组党员干部包保责任制。

2、教育部门将留守儿童管理教育工作纳入素质教育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规划,在安排、指导、检查、考评学校工作时,将留守儿童管理教育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统一部署。

3、民政部门将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落实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制度。

4、卫生部门建立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健康档案,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提供免费体检和健康咨询,督促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5、公安、文化服务中心切实加强对校园周边歌厅、舞厅、游戏厅及网吧等娱乐场所的整治和监管,制止留守儿童的不良嗜好和倾向。

6、司法部门成立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法律援助中心,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

7、综治部门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服务管理工作纳入各地各部门年度综治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考评重要内容。

三是具体工作措施。

1、各村要综合农家书屋建设,完善养老机构。每个“中心”配备图书室、娱乐室、休息室等,让60岁以上的老人有学习、娱乐活动场地,丰富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情况,做好走访日志记录,每月与空巢老人子女、留守儿童父母进行一次电话、短信或网络交流,互通情况,增强空巢老人子女和留守儿童父母的责任意识;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由教师包保,建立教师家访制度,每月至少走访一次,与留守儿童监护人沟通,了解留守儿童生活情况,同时每月向留守儿童父母沟通其学习、生活情况。

3、开展帮扶活动,解决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实际困难。首先,建立老龄人互助组织,实行自我帮扶。本着就近就亲的'原则,以组为单位组建“老老互助组织”。

一般采取“十人一联”,让他们相互探望、相互关照、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通气,同时,若遇有重大情况(如生病及其他天灾人祸)向村(社区)、组干部报告,确保他们幸福安康的生活。其次,建立“留守儿童爱心服务站”和“留守儿童爱心辅导站”。

全乡中小学校必须按照“留守儿童爱心服务站”建站标准建立服务站,规范管理制度,丰富活动内容,教育部门要对建站管理工作进行考评;每村要确定一个场所(村委会或文化中心户等),建立“留守儿童爱心辅导站”,指定专人负责辅导站的管理工作,为留守儿童提供校外学习、生活、娱乐、管理、监护等服务。第三,组织成立志愿者队伍。组建由村组干部、党团员、退伍军人、退休教师、回乡知识青年为主体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健全志愿者服务机制,保证每周走访一次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并形成走访日志。同时,定期或不定期上门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学习中的困难。

4、卫生防疫部门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提供免费体检和健康咨询,督促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4、公安、文化服务中心切实加强对校园周边歌厅、舞厅、游戏厅及网吧等娱乐场所的整治和监管,制止留守儿童的不良嗜好和倾向。

5、司法部门成立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法律援助中心,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

6、综治部门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服务管理工作纳入年度综治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考评重要内容。

关爱留守老人活动方案

敬老院孤寡老人。

作为定陶县爱心志愿者协会一员,我们应该明白的是: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社会经济突飞发展,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却有越来越多的老人被冷落,是敬老院让这些需要帮助的人重新找到了家,得到了家的温馨,爱的呵护。我们每个人都要走过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的人生之路,这是任何人都不能抗拒的自然规律。尊重老人,敬爱老人,说到底就是尊敬自己,敬爱自己。学会懂得孝顺父母的我们,更应该打开心胸去接纳敬老院中孤独的老人,给他们欢乐,给他们祝福,陪伴他们去更好的生活。

(1)为生活在敬老院的老人们带去心灵上的慰藉,让他们感受到定陶爱心志愿者的朝气和社会的温暖。

(2)增强年轻人的社会责任感,让大家了解社会,关注老年人群体,从中学会关爱,学会感恩。

(3)唤起社会的老龄意识,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增强对老人尊敬关爱意识。

(4)增加空巢老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拓展老人的社交网络,使他们主动融入到集体活动中,缓解甚至根治他们心理上的.空虚感、孤独感、焦虑感、抑郁感,使老人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

(5)把空巢老人们的心声向全社会传达,让更多的人关注空巢老人,让老人的需求被社会正确认知。我们希望能够探索和完善关爱老年人的保障机制,为老年人的身心保障问题提供新思路,为构建完善的老年人社会保障机制出一份力。

20xx年10月xx日。

杜堂敬老院(南王店敬老院)。

前期准备。

活动流程。

后续工作:

1、进入敬老院,见到老人一定要微笑打招呼,这是对老人的一种尊重与认可。与老人交谈时要尽量的去倾听他们,要引导老人多讲述他们的往事。清扫房间时一定要将物品放回原处,不要改变它们的原来布局。

3、要注意天气变化,做好下雨刮风等不利天气的应对方案,若遇到这种情况,可将时间做适当调整。

4、在活动期间要小心奕奕,不准对老人有任何危险动作,以免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伤害。

5、各项活动开展落实到具体人,分工明确。

通过此次献爱心,走访敬老院的活动增强无私奉献、服务社会的高尚情操,,让定陶爱心志愿者们的身心更加明朗,明白阳光是不吝啬每个角落,同时呼吁我们每一个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养成了勤俭节约、敬老爱老的良好风尚,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预算。

xxx。

关爱留守老人活动方案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当子女由于学习、工作、结婚、外出打工等原因而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或独居老人。

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在外打工,子女留在家中,由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等照料而形成的特殊群体。

不断探索建立健全新时期“空巢老人”的服务管理工作机制,通过建立“空巢老人”个人档案和“空巢老人”干部包保责任制,建立“老龄人服务中心”和加大老年志愿者服务队伍等建设,大力维护“空巢老人”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建设本地特色的“空巢老人”社会管理体系,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爱、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聚的目标。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以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宗旨,以帮扶留守儿童弥补感情缺失、提高道德素养为目标,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一是健全档案。从20xx年开始,每年春季(3月)、秋季(9月),组织开展本辖区内空巢老人和农村留守儿童普查登记工作。调查登记内容包括:空巢老人基本情况、子女基本情况;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父母基本情况、务工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基本情况等。以村为单位进行分类统计,建立档案,纳入乡信访维稳中心进行管理。

二是建立责任制。

1、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管理服务工作纳入村“两委”工作内容,建立工作机制,实行村、组党员干部包保责任制。

2、教育部门将留守儿童管理教育工作纳入素质教育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规划,在安排、指导、检查、考评学校工作时,将留守儿童管理教育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统一部署。

3、民政部门将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落实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制度。

4、卫生部门建立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健康档案,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提供免费体检和健康咨询,督促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5、公安、文化服务中心切实加强对校园周边歌厅、舞厅、游戏厅及网吧等娱乐场所的整治和监管,制止留守儿童的不良嗜好和倾向。

6、司法部门成立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法律援助中心,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

7、综治部门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服务管理工作纳入各地各部门年度综治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考评重要内容。

三是具体工作措施。

1、各村要综合农家书屋建设,完善养老机构。每个“中心”配备图书室、娱乐室、休息室等,让60岁以上的老人有学习、娱乐活动场地,丰富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2、建立联系制度,落实包保责任制。空巢老人和学龄前留守儿童由乡、村干部包保,乡包保干部要保证每周走访一次,村包保干部要及时掌握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情况,做好走访日志记录,每月与空巢老人子女、留守儿童父母进行一次电话、短信或网络交流,互通情况,增强空巢老人子女和留守儿童父母的责任意识;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由教师包保,建立教师家访制度,每月至少走访一次,与留守儿童监护人沟通,了解留守儿童生活情况,同时每月向留守儿童父母沟通其学习、生活情况。

3、开展帮扶活动,解决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实际困难。首先,建立老龄人互助组织,实行自我帮扶。本着就近就亲的原则,以组为单位组建“老老互助组织”。

一般采取“十人一联”,让他们相互探望、相互关照、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通气,同时,若遇有重大情况(如生病及其他天灾人祸)向村(社区)、组干部报告,确保他们幸福安康的'生活。其次,建立“留守儿童爱心服务站”和“留守儿童爱心辅导站”。

全乡中小学校必须按照“留守儿童爱心服务站”建站标准建立服务站,规范管理制度,丰富活动内容,教育部门要对建站管理工作进行考评;每村要确定一个场所(村委会或文化中心户等),建立“留守儿童爱心辅导站”,指定专人负责辅导站的管理工作,为留守儿童提供校外学习、生活、娱乐、管理、监护等服务。第三,组织成立志愿者队伍。组建由村组干部、党团员、退伍军人、退休教师、回乡知识青年为主体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健全志愿者服务机制,保证每周走访一次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并形成走访日志。同时,定期或不定期上门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学习中的困难。

4、卫生防疫部门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提供免费体检和健康咨询,督促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5、公安、文化服务中心切实加强对校园周边歌厅、舞厅、游戏厅及网吧等娱乐场所的整治和监管,制止留守儿童的不良嗜好和倾向。

6、司法部门成立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法律援助中心,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

7、综治部门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服务管理工作纳入年度综治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考评重要内容。

关爱留守老人活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云南省民政厅等9部门《关于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云民福〔20xx〕19号)精神,进一步做好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农村留守老年人是指因子女全部离开县域范围外出务工或经商等半年以上、留在农村生活、身边没有赡养人或者是赡养人没有赡养能力的60周岁以上老年人。随着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进城务工和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农村留守老年人也在增多,由于子女长期不在身边,这些留守老人不少还承担着繁重的农务劳动或者抚育孙辈的义务,不同程度存在着生活缺乏照料、安全缺乏保护、精神缺乏慰藉、失能缺乏护理等问题。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是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问题,是城乡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的深刻反映。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是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关爱服务体系关乎广大农村留守老年人的晚年幸福生活,关系到脱贫攻坚的目标实现,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各县(市)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使农村留守老年人得到更好的关爱服务。

以经济困难家庭的高龄、失能留守老年人为重点对象,

强化家庭和子女在赡养、扶养留守老年人中的主体责任和法定义务,落实县乡两级政府在维护留守老年人权益中的基本职责,充分发挥老年人组织、村民互助服务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作用,建立健全家庭尽责、基层主导、社会协同全民行动、政府支持保障的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机制。力争到20xx年,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机制和基本制度全面建立,关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关爱服务普遍开展,养老、孝老、敬老的乡村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农村贫困留守老年人脱贫。

(一)摸清农村留守老年人基本情况。各县(市)要组织对辖区内因子女或其他赡养义务人全部离开县域范围外出半年以上、留在农村生活的60周岁以上老人进行全面排查,准确掌握数量规模、经济来源、家庭结构、健康状况、照料情况等基本信息,做到精准界定、精准排查、精准识别,确保精准定位到村、精准识别到户、精准建档到人。建立健全详实完备的信息台账,实行分类动态管理。

(二)落实赡养义务人主体责任。家庭是农村留守老年人赡养和关爱服务的责任主体。子女或其他赡养人要依法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扶养人要依法履行扶养义务。子女因外出务工等原因不能履行赡养义务的,应委托亲属等其他有能力的人代为照顾并妥善安排老人生活,同时向村(居)民委员会及时、如实报告去向、联系方式等信息。对患有严重疾病、已经丧失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家庭内部应协商至少留下1名子女在家照料。留守老人子女或其他赡养义务人不依法履行赡养义务或虐待老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要依法给予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发挥村民委员会的权益保障作用。村民委员会在县乡两级政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引导下,加强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协助做好辖区内留守老年人基本信息摸查;以电话问候、上门访问等方式、定期探访留守老年人,及时了解留守老年人生活情况,将存在安全风险和生活困难的留守老年人作为重点帮扶对象,村民委员会要及时通知并督促其子女和其他家庭成员予以照顾,同时报告乡镇人民政府。要将赡养孝敬老人作为村规民约的重要内容,推动形成孝敬父母、尊重老人、互帮互助、邻里相亲的良好乡村社会风尚。

(四)充分发挥农村老年协会作用。农村老年协会是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要进一步加强基层老年协会建设,支持乡镇、村建立老年协会或其他老年人组织,鼓励留守老年人入会互助养老。鼓励和引导农村老年协会积极参与和组织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开展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体娱乐、教育培训、知识讲座等活动,提供权益维护、互助养老等服务。鼓励支持将建好的农村幸福院等养老设施委托给老年协会管理、运营,采取以老助老、结对帮扶、抱团养老等方式,重点开展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认真落实农村老年协会登记备案制度,鼓励各地将具备资质的老年协会纳入政府购买承接主体。

(五)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关爱服务。鼓励农村基层组织组建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引导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与留守老人结对帮扶,为留守老年人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符合需要的志愿服务。探索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加大农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支持农村基层组织、为老服务组织根据需要配备使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挥社会工作人文关怀、助人自助的专业优势,通过设立社会工作站点、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及时为留守老年人提供心理疏导、情绪纾解、精神慰藉、代际沟通、家庭关系调试、社会融入等服务。支持社会组织为留守老年人提供关爱服务。落实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加快孵化培育专业化为老社会服务机构,提升其开展农村留守老年人安全防护、生活照料、紧急救援、康复护理等专业服务能力。鼓励农村经济合作社、农村电商组织等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关爱留守老年人。

(六)加快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并提高服务水平,在满足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同时,向有需求的农村留守老人开放,对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农村留守老人提供低收费照料服务。完善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继续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互助养老服务站)和农村幸福院建设,力争“十三五”末,农村社区覆盖率达60%以上,为农村老年人特别是低收入、独居、空巢、高龄和失能老年人提供就近便利的服务。

(七)加大留守老年人社会救助力度。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留守老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和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将符合条件的贫困留守老人及时纳入医疗救助范围,有效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各县(市)要健全管理规范、标准合理、资金落实的临时救助制度,切实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认真落实高龄补贴制度,为符合条件的留守老人及时发放补贴。为农村贫困残疾留守老人免费配发居家康复器材和辅助器具,对有康复需求的提供康复训练指导等服务,对符合条件的残疾留守老人发放残疾人补贴。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农村留守老人住房纳入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范围。

(八)建立健全农村留守老年人救助保护机制,建立信息台账与定期探访制度。建立信息共享和动态管理的农村留守老年人信息台账。乡镇政府要定期组织排查,对农村留守老年人进行摸底,掌握辖区农村留守老年人的家庭结构、经济来源、健康状况、照料情况、存在困难问题等动态信息;重点排查经济困难家庭的高龄、失能留守老年人,做到精准到村、到户、到人。县(市)级层面要掌握辖区留守老年人数量规模、基本分布、主要特征等总体信息。以县(市)为单位,乡镇人民政府统筹指导,村(居)民委员会协助实施,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定期探访制度,村(居)民委员会要落实专人通过电话问候、上门访问等方式,及时了解或评估农村留守老年人生活情况、家庭赡养责任落实情况,将相关信息及时更新到留守老年人台账,并为留守老年人提供相应援助服务切实防范留守生活安全风险。力争到20xx年所有县级行政区域建立并运行农村留守老年人探访制度。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农村留守老年人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护理服务。对独居、失能、贫困、高龄等特殊困难留守老年人要随时跟踪掌握情况并及时实施关爱救助,发现留守老年人外出流浪乞讨、遭受非法侵害、发生危重病情、患有严重精神疾病、面临重大困境等情况时,要及时向村(居)委会、乡镇人民政府或县(市)级民政部门报告,紧急处置后,由乡镇人民政府依据有关要求和分工实施关爱救助。

(一)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各县(市)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支持保障、部门协同配合、群团组织积极参与、村民委员会和老年协会发挥骨干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机制。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要将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纳入统筹指导范围,推进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与老龄工作养老服务协调发展。各县(市)要积极建立健全工作考核、责任追究和奖惩机制。

(三)完善政策措施,加强资源支持。地方各级财政要优化和调整支出结构,支持做好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通过购买服务形式开展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不断完善基本医疗、基本养老、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制度,落实相关社会保障政策,切实维护农村留守老年人基本权益。坚持应扶尽扶,精准识别农村贫困人口,将符合条件的农村留守老年人全部纳入建档立卡范围,给予政策扶持,帮助其脱贫增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统筹辖区为老服务资源,探索建立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清单制度,定期梳理并发布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项目内容和资源渠道。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将村集体收入按一定比例用于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支持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科学技术,依托城乡社区为老服务设施,为留守老年人获取有关服务以及与其外出工作子女亲情交流等,搭建高效、便捷、适用的职能服务网络平台。

(四)做好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大力宣扬积极老龄化理念,倡导健康生活理念,开展健康生活知识教育,引导留守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子女或其他赡养人守法意识,督促落实赡养义务;加强孝亲敬老传统美德宣传,形成互帮互助、助老爱老的良好风尚,营造全社会正确对待、积极接纳、关心关爱留守老年人的友好环境。

(五)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责任追究。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实行地方政府负责制。县(市)、乡两级政府要切实落实在维护留守老年人权益中的基本职责。各县(市)要把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工作作为督查督办的重要内容,适时对工作落实情况开展督促检查,推动工作落实并通报检查情况,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实、任务不落实的部门和个人要严肃追究责任,特别是对底数不清、风险隐患排查不扎实、突发事件处置不及时、关爱服务流于形式的要严肃处理。州民政局等州级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本实施意见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和矛盾,认真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引导各地创新工作方法。

关爱留守老人活动方案

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为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加快空巢老人居家养老事业发展,提高老年群体保障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乡民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结合本乡实际,从深入开展关爱农村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着手,试点社会管理创新,现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文明和谐社会,以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关注社会养老事业、改善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为目的,构筑以政府为主导、村组为依托的为老志愿服务体系,组织志愿者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志愿帮扶活动,为老年人提供新型居家养老服务,推动文明和谐社会建设。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盼、老有所乐,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为开创社会管理工作新局面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动员全社会力量,搭建平台、完善网络,以村依托,由包村干部牵头,坚持“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保护、自我教育”的原则,建立起老年群众自愿参加,自愿组合的组织,开展“亲情牵手”活动,以心灵关爱、精神抚慰为主,以物质帮助为补充,帮助空巢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形成关怀空巢老人的良好风尚,优化空巢老人生活环境,让空巢老人生病能求助、困难能化解,营造稳定和谐、生活幸福的良好氛围。

采取多种方式,为空巢老人特别是高龄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健康保健、应急救助、文体娱乐、法律援助等服务,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具体服务活动内容如下:

1、生活照料。采取组织志愿者上门等方式,定期了解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开展帮助老人做饭、打扫卫生、洗衣服被褥、购买生活必需品等志愿服务,解决空巢老人生活中的急难问题,切实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方便和养老保障,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关爱。

2、心理抚慰。不定期地为精神寂寞和有心理疾患的空巢老人开展精神关怀服务,通过给空巢老人打问候电话、上门走访慰问、为老人读报纸、陪老人聊天、为老人过生日、陪伴老人参与社会活动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对空巢老人进行心理辅导,帮助空巢老人摆脱心理寂寞和精神孤独,保持乐观健康的精神状态。

3、健康保健。组织开展老年健康保健知识讲座,对空巢老人免费提供保健咨询、健康体检。同时,为每一位空巢老人建立一份健康状况信息档案,确保每一位空巢老人都能享受到全面周到的健康保健服务。

4、应急救助。根据空巢老人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应急救助情况,向空巢老人提供便民服务、警民联系、医疗救助、困难救助等服务,确保空巢老人难有所帮、急有所助、病有所救。

5、法律援助。组织具有法律知识的工作人员,采取举办法律知识讲座、提供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对涉及子女赡养、财产继承、林权纠纷等提供法律援助,做到应援尽援,有效维护空巢老人的人身权、财产权、赡养权等合法权益。

6、文化娱乐。依托乡文化活动中心、村文化活动室、老年健身活动设施等,组织空巢老人开展体育、娱乐等群体活动。定期组织社会上的专业、非专业艺术团体,走进村组、敬老院,为空巢老人进行慰问演出,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他们开展自娱自乐的文娱活动,使空巢老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化生活,同时向老人宣传安全防范知识,加强自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防范;三是组织医务人员定期上门进行健康检查,开展健康咨询与讲座,传授饮食与养生之道,为留守老人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四是安排邻里结对帮扶。让邻里经常性的过问,帮助料理生活起居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困难;五是由乡政府安排资金,逢年过节开展上门慰问;六是每年召集几次留守老人集体活动,加强相互之间的勾通。通过关爱行动,解决留守老人的一些实际生活困难,增加空巢老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拓展老人的社交网络,丰富老人的文化生活,增强老人的安全防范意识,缓解他们心理上的空虚感、孤独感,使老人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解决老人子女的后顾之忧。

第一阶段:调查摸底(1月至2月)。开展农村空巢老人情况调研和调查摸底,建立空巢老人信息档案,招募志愿服务人员,组建关爱空巢老人服务机构和制定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建立健全服务机制。

第二阶段:动员部署(3月)。组织对空巢老人帮扶志愿者进行相关帮扶的技能及素质教育培训,召开村、组关爱服务动员大会,确定1至2个村先行试点,实现志愿者与服务对象的有效衔接。

第三阶段:实施关爱(3月起)。按照活动方案的要求,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健康保健、应急救助、文体娱乐、法律援助等关爱活动,为老年人提供新型居家养老服务。

第四阶段:督导检查(8月与12月)。由乡党政办、综治办牵头,分半年和全年组织相关单位,对各村、组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试点的情况进行督查,要把“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列入到各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考核中,保证志愿服务活动落到实处。

第五阶段:交流总结(12月)。召开全乡关爱空巢老人志愿帮扶活动座谈会,总结和交流工作经验,进一步完善服务机制和健全服务体系,奖励一批在关爱行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吸收和鼓励更多的人投身志愿服务事业。

1、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高度,把“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行动”摆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位置。要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负责,乡综治办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实施,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2、强化管理,抓好工作落实。各级各有关单位要根据空巢老人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关爱的特点和规律,分类建立空巢老人电子信息档案,提高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充分发挥基层党、团组织,各类志愿者组织和社会各界的作用,动员更多的市民群众积极参与,不断壮大“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行动”队伍。

3、大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

关爱留守老人活动方案

为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加快空巢老人居家养老事业发展,提高老年群体保障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乡民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结合本乡实际,从深入开展关爱农村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着手,试点社会管理创新,现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文明和谐社会,以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关注社会养老事业、改善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为目的,构筑以政府为主导、村组为依托的为老志愿服务体系,组织志愿者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志愿帮扶活动,为老年人提供新型居家养老服务,推动文明和谐社会建设。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盼、老有所乐,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为开创社会管理工作新局面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动员全社会力量,搭建平台、完善网络,以村依托,由包村干部牵头,坚持“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保护、自我教育”的原则,建立起老年群众自愿参加,自愿组合的组织,开展“亲情牵手”活动,以心灵关爱、精神抚慰为主,以物质帮助为补充,帮助空巢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形成关怀空巢老人的良好风尚,优化空巢老人生活环境,让空巢老人生病能求助、困难能化解,营造稳定和谐、生活幸福的良好氛围。

采取多种方式,为空巢老人特别是高龄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健康保健、应急救助、文体娱乐、法律援助等服务,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具体服务活动内容如下:

1、生活照料。采取组织志愿者上门等方式,定期了解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开展帮助老人做饭、打扫卫生、洗衣服被褥、购买生活必需品等志愿服务,解决空巢老人生活中的急难问题,切实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方便和养老保障,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关爱。

2、心理抚慰。不定期地为精神寂寞和有心理疾患的空巢老人开展精神关怀服务,通过给空巢老人打问候电话、上门走访慰问、为老人读报纸、陪老人聊天、为老人过生日、陪伴老人参与社会活动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对空巢老人进行心理辅导,帮助空巢老人摆脱心理寂寞和精神孤独,保持乐观健康的精神状态。

3、健康保健。组织开展老年健康保健知识讲座,对空巢老人免费提供保健咨询、健康体检。同时,为每一位空巢老人建立一份健康状况信息档案,确保每一位空巢老人都能享受到全面周到的健康保健服务。

4、应急救助。根据空巢老人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应急救助情况,向空巢老人提供便民服务、警民联系、医疗救助、困难救助等服务,确保空巢老人难有所帮、急有所助、病有所救。

5、法律援助。组织具有法律知识的工作人员,采取举办法律知识讲座、提供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对涉及子女赡养、财产继承、林权纠纷等提供法律援助,做到应援尽援,有效维护空巢老人的人身权、财产权、赡养权等合法权益。

6、文化娱乐。依托乡文化活动中心、村文化活动室、老年健身活动设施等,组织空巢老人开展体育、娱乐等群体活动。定期组织社会上的专业、非专业艺术团体,走进村组、敬老院,为空巢老人进行慰问演出,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他们开展自娱自乐的文娱活动,使空巢老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关爱空巢老人志愿帮扶,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实行“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服务模式,关爱空巢老人志愿帮扶实行“四个一”的服务机制。一个主体:在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以村委会为主体,组织、监督对所在辖区的空巢老人开展服务活动;一个团体:整合邻里低龄老年志愿者、社会志愿者、村委会的力量,组成一个志愿服务团体;一个机构:乡、村、组分别成立关爱空巢老人服务中心、服务站和互助协会,为关爱行动提供组织保障;一个满意:经常就志愿服务工作请结对的老人提出意见,对不完善的地方进行改进和提高。一是发放便民联系卡。在老人遇到应及情况或有需求时可以打电话与有关部门联系;二是开展全方位关爱。组织乡村干部、党员和志愿者定期上门服务,进行家务劳动、整理房间、打扫卫生、陪同聊天、读报、讲故事和心理疏导等服务,为老人排忧解难,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向老人宣传安全防范知识,加强自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防范;三是组织医务人员定期上门进行健康检查,开展健康咨询与讲座,传授饮食与养生之道,为留守老人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四是安排邻里结对帮扶。让邻里经常性的'过问,帮助料理生活起居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困难;五是由乡政府安排资金,逢年过节开展上门慰问;六是每年召集几次留守老人集体活动,加强相互之间的勾通。通过关爱行动,解决留守老人的一些实际生活困难,增加空巢老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拓展老人的社交网络,丰富老人的文化生活,增强老人的安全防范意识,缓解他们心理上的空虚感、孤独感,使老人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解决老人子女的后顾之忧。

第一阶段:调查摸底(1月至2月)。开展农村空巢老人情况调研和调查摸底,建立空巢老人信息档案,招募志愿服务人员,组建关爱空巢老人服务机构和制定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建立健全服务机制。

第二阶段:动员部署(3月)。组织对空巢老人帮扶志愿者进行相关帮扶的技能及素质教育培训,召开村、组关爱服务动员大会,确定1至2个村先行试点,实现志愿者与服务对象的有效衔接。

第三阶段:实施关爱(3月起)。按照活动方案的要求,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健康保健、应急救助、文体娱乐、法律援助等关爱活动,为老年人提供新型居家养老服务。

第四阶段:督导检查(8月与12月)。由乡党政办、综治办牵头,分半年和全年组织相关单位,对各村、组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试点的情况进行督查,要把“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列入到各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考核中,保证志愿服务活动落到实处。

第五阶段:交流总结(12月)。召开全乡关爱空巢老人志愿帮扶活动座谈会,总结和交流工作经验,进一步完善服务机制和健全服务体系,奖励一批在关爱行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吸收和鼓励更多的人投身志愿服务事业。

1、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高度,把“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行动”摆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位置。要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负责,乡综治办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实施,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2、强化管理,抓好工作落实。各级各有关单位要根据空巢老人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关爱的特点和规律,分类建立空巢老人电子信息档案,提高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充分发挥基层党、团组织,各类志愿者组织和社会各界的作用,动员更多的市民群众积极参与,不断壮大“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行动”队伍。

3、大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

关爱留守老人活动方案

2 与老人一起做饺子然后不管是他省的还是还是本省的一起吃欢乐饭,讲述自己家乡的.过年习俗,忒别的文化故事,著名的旅游景区都可以,让大家了解不同的城市,最好是配带自己平时拍得图片,活动负责人会为大家提供电脑,到时候大家传至电脑。

3 饭后大家围坐一个大圈鼓励老人讲述他们的年轻时的风采,他们的故事。因为考虑到老人的爱好到时候鼓励他们唱秦腔/京剧……接下来同学自己的节目以文艺表演为主(歌曲,舞蹈,相声,小品……)

5 每几位同学为一组把自己的祝福关心送给老人,留下老人的电话号码每一周换一位同学打给老人,给与他们问候(期间可以去别的组问候别的老人)

2 活动宣传:海报宣传,班级宣传。并填好报名同学信息

由负责人做活动总结

关爱留守老人活动方案

宏扬雷锋精神,培养感恩、施恩,助人为乐的美好品德,培养高尚的`社会公德。

3月15日下午

溪酿镇栗山社区6户留守老人

1、学校德育处与栗山社区领导做好联系工作。

2、学校在六年级选好学生代表(33、34班各18名)分好组(各班3组,共6组),在礼仪和纪律方面加强教育。

3、学校德育处和后勤处购置好慰问物品(油、米)6份。

4、德育处准备好校旗,大队旗和宣传横幅。

1、在本部举行简单的活动仪式。

2、慰问队伍统一到就近的一户老人家开展活动后,其他各组分开进行活动。

3、活动内容:洗涮、扫除、整理等

慰问对象地址慰问组负责人

(母亲)栗山社区1组33班1组

1、各组负责人要认真组织开展好本组活动,遵守纪律,确保安全;

2、各组要收集好学生活动图片材料。

关爱留守老人活动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帮助和服务我校留守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进一步营造关心、重视留守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陂头中学决定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具体方案如下:

“留守儿童”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的农村基层群体,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我校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情感的呵护和思想认识的引导,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留守青少年群体出现的问题是关系民生的热点问题,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有利于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加快农村家庭的脱贫致富,有利于维护和谐校园建设大局。

本次关爱留守儿童行动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以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宗旨,以帮扶留守儿童弥补感情缺失、提高道德素养为目标,以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关爱留守儿童为重点,本着“动真情、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的原则,营造良好氛围,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关心和爱护留守儿童,进一步促进我校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关爱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行动,从学习、生活和精神等方面关爱留守少年儿童。动员青年干部、团干、少工干部、志愿者、学生,并广泛联系社会热心人士参与活动,担任“爱心志愿辅导员”并和帮扶对象签订“爱心结对卡”,通过开展“五个一”活动(即:

1、每个月了解一次留守儿童在校表现情况;2、每月与留守儿童通一次电话或写一封信谈心;3、每学期陪留守儿童过一个有意义的双休日;4、每学期资助一批学习用品;5、每年帮助留守儿童学会一项技能或新本领),达到“一对一”长期持续的定向帮扶目的。

(二)招募“爱心志愿者”,组建“爱心志愿服务队”开展辅导帮扶活动

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纳入青年教师活动的重要内容,发动青年教师在各班学生中招募“爱心志愿者”,组建“爱心志愿服务队”,专门面向留守儿童开展学习、心理、法律和平安自护等方面的辅导帮扶工作。

(三)开展“少先队与留守儿童手拉手活动”

村留守少年儿童等困难少年儿童群体送去爱心和希望,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

(四)关爱空巢老人

1.对象:居委会“空巢老人”

2.模式:帮扶“空巢老人”志愿活动实行“多对一”的服务模式,即以社区为依托,组织学生志愿者小组与老人结对,签订帮扶协议,为老人提供包户、定期、接力式亲情服务。

3.内容:

(1)生活服务:每周六或周日到老人家问候,了解老人需求,帮老人打扫卫生或力所能及的做些买菜、做饭、洗衣服等家务,帮助老人分担一些日常生活的负担。

(2)精神服务:每周六或周日到老人家陪老人聊天,给老人讲故事、读书读报,陪老人散步、游览,参与适宜老年人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3)了解老人的需求,及时与其家人或社区取得联系、反馈老人的需求和生活情况,力所能及的帮助老人解决实际问题。

(4)服务的同时可以开展一些调查、访谈等活动,增进对社会的了解,锻炼自己的.能力,也可以从老人们的阅历和感悟中学习到人生的经验。也可以请一些有专长和有独特经历的老人到学校做报告。力争将此项服务活动同时同时变成学生受锻炼和受教育的活动。

人”志愿活动实施方案。

20xx年10月―20xx年11月为实施阶段,陆续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相关活动。20xx年12月为总结阶段。通过召开经验介绍座谈会、工作目标考核等形式,探索关爱行动深入开展的方法和措施。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留守儿童”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家庭社会方方面面。我校农村留守少年儿童数量多、分布广,各班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紧密协作,将这项活动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统筹部署,精心组织,在本班积极发动招募“爱心志愿辅导员”,做好活动策划,确保此项活动有序高效。

2.务求实效,形成机制。各班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坚持以少年儿童为本,针对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为留守儿童群体提供多样化的帮助,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团队组织以及社会各界的关爱和温暖。同时积极探索帮扶队伍、资金来源、激励措施等方面的机制化建设,努力形成长效帮扶机制。在结对关爱行动中,各团队组织要建立结对信息库,定期了解结对情况,摸索经验,指导结对的志愿者通过家访、慰问、谈心、赠送学习用品、捐助学款等方式解决留守儿童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3.挖掘典型,注重宣传。各班要充分发挥团内宣传载体的作用,要积极宣传留守儿童中自强自立的优秀典型,宣传关爱留守儿童的爱心志愿者先进事迹,宣传基层团队组织关爱留守儿童的好做法、好经验,努力在全校形成关心、爱护、帮助留守儿童的浓厚氛围。

4.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各班要紧密联系、相互配合,为“关爱留守儿童行

动”建立良好的工作运行机制。要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将“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志愿服务工作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积极争取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把这项工作建设成为服务困难青少年群体的重点工程和品牌行动。

关爱留守老人活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云南省民政厅等9部门《关于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云民福〔2018〕19号)精神,进一步做好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农村留守老年人是指因子女全部离开县域范围外出务工或经商等半年以上、留在农村生活、身边没有赡养人或者是赡养人没有赡养能力的60周岁以上老年人。随着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进城务工和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农村留守老年人也在增多,由于子女长期不在身边,这些留守老人不少还承担着繁重的农务劳动或者抚育孙辈的义务,不同程度存在着生活缺乏照料、安全缺乏保护、精神缺乏慰藉、失能缺乏护理等问题。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是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问题,是城乡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的深刻反映。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是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关爱服务体系关乎广大农村留守老年人的晚年幸福生活,关系到脱贫攻坚的目标实现,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各县(市)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使农村留守老年人得到更好的关爱服务。

以经济困难家庭的高龄、失能留守老年人为重点对象,强化家庭和子女在赡养、扶养留守老年人中的主体责任和法定义务,落实县乡两级政府在维护留守老年人权益中的基本职责,充分发挥老年人组织、村民互助服务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作用,建立健全家庭尽责、基层主导、社会协同全民行动、政府支持保障的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机制。力争到2020年,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机制和基本制度全面建立,关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关爱服务普遍开展,养老、孝老、敬老的乡村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农村贫困留守老年人脱贫。

(一)摸清农村留守老年人基本情况。各县(市)要组织对辖区内因子女或其他赡养义务人全部离开县域范围外出半年以上、留在农村生活的60周岁以上老人进行全面排查,准确掌握数量规模、经济来源、家庭结构、健康状况、照料情况等基本信息,做到精准界定、精准排查、精准识别,确保精准定位到村、精准识别到户、精准建档到人。建立健全详实完备的信息台账,实行分类动态管理。

(二)落实赡养义务人主体责任。家庭是农村留守老年人赡养和关爱服务的责任主体。子女或其他赡养人要依法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扶养人要依法履行扶养义务。子女因外出务工等原因不能履行赡养义务的,应委托亲属等其他有能力的人代为照顾并妥善安排老人生活,同时向村(居)民委员会及时、如实报告去向、联系方式等信息。对患有严重疾病、已经丧失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家庭内部应协商至少留下1名子女在家照料。留守老人子女或其他赡养义务人不依法履行赡养义务或虐待老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要依法给予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发挥村民委员会的权益保障作用。村民委员会在县乡两级政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引导下,加强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协助做好辖区内留守老年人基本信息摸查;以电话问候、上门访问等方式、定期探访留守老年人,及时了解留守老年人生活情况,将存在安全风险和生活困难的留守老年人作为重点帮扶对象,村民委员会要及时通知并督促其子女和其他家庭成员予以照顾,同时报告乡镇人民政府。要将赡养孝敬老人作为村规民约的重要内容,推动形成孝敬父母、尊重老人、互帮互助、邻里相亲的良好乡村社会风尚。

(四)充分发挥农村老年协会作用。农村老年协会是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要进一步加强基层老年协会建设,支持乡镇、村建立老年协会或其他老年人组织,鼓励留守老年人入会互助养老。鼓励和引导农村老年协会积极参与和组织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开展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体娱乐、教育培训、知识讲座等活动,提供权益维护、互助养老等服务。鼓励支持将建好的农村幸福院等养老设施委托给老年协会管理、运营,采取以老助老、结对帮扶、抱团养老等方式,重点开展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认真落实农村老年协会登记备案制度,鼓励各地将具备资质的老年协会纳入政府购买承接主体。

(五)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关爱服务。鼓励农村基层组织组建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引导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与留守老人结对帮扶,为留守老年人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符合需要的志愿服务。探索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加大农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支持农村基层组织、为老服务组织根据需要配备使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挥社会工作人文关怀、助人自助的专业优势,通过设立社会工作站点、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及时为留守老年人提供心理疏导、情绪纾解、精神慰藉、代际沟通、家庭关系调试、社会融入等服务。支持社会组织为留守老年人提供关爱服务。落实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加快孵化培育专业化为老社会服务机构,提升其开展农村留守老年人安全防护、生活照料、紧急救援、康复护理等专业服务能力。鼓励农村经济合作社、农村电商组织等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关爱留守老年人。

(六)加快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并提高服务水平,在满足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同时,向有需求的农村留守老人开放,对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农村留守老人提供低收费照料服务。完善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继续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互助养老服务站)和农村幸福院建设,力争“十三五”末,农村社区覆盖率达60%以上,为农村老年人特别是低收入、独居、空巢、高龄和失能老年人提供就近便利的服务。

(七)加大留守老年人社会救助力度。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留守老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和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将符合条件的贫困留守老人及时纳入医疗救助范围,有效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各县(市)要健全管理规范、标准合理、资金落实的临时救助制度,切实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认真落实高龄补贴制度,为符合条件的留守老人及时发放补贴。为农村贫困残疾留守老人免费配发居家康复器材和辅助器具,对有康复需求的提供康复训练指导等服务,对符合条件的残疾留守老人发放残疾人补贴。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农村留守老人住房纳入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范围。

(八)建立健全农村留守老年人救助保护机制,建立信息台账与定期探访制度。建立信息共享和动态管理的农村留守老年人信息台账。乡镇政府要定期组织排查,对农村留守老年人进行摸底,掌握辖区农村留守老年人的家庭结构、经济来源、健康状况、照料情况、存在困难问题等动态信息;重点排查经济困难家庭的高龄、失能留守老年人,做到精准到村、到户、到人。县(市)级层面要掌握辖区留守老年人数量规模、基本分布、主要特征等总体信息。以县(市)为单位,乡镇人民政府统筹指导,村(居)民委员会协助实施,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定期探访制度,村(居)民委员会要落实专人通过电话问候、上门访问等方式,及时了解或评估农村留守老年人生活情况、家庭赡养责任落实情况,将相关信息及时更新到留守老年人台账,并为留守老年人提供相应援助服务切实防范留守生活安全风险。力争到2020年所有县级行政区域建立并运行农村留守老年人探访制度。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农村留守老年人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护理服务。对独居、失能、贫困、高龄等特殊困难留守老年人要随时跟踪掌握情况并及时实施关爱救助,发现留守老年人外出流浪乞讨、遭受非法侵害、发生危重病情、患有严重精神疾病、面临重大困境等情况时,要及时向村(居)委会、乡镇人民政府或县(市)级民政部门报告,紧急处置后,由乡镇人民政府依据有关要求和分工实施关爱救助。

(一)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各县(市)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支持保障、部门协同配合、群团组织积极参与、村民委员会和老年协会发挥骨干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机制。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要将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纳入统筹指导范围,推进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与老龄工作养老服务协调发展。各县(市)要积极建立健全工作考核、责任追究和奖惩机制。

(三)完善政策措施,加强资源支持。地方各级财政要优化和调整支出结构,支持做好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通过购买服务形式开展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不断完善基本医疗、基本养老、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制度,落实相关社会保障政策,切实维护农村留守老年人基本权益。坚持应扶尽扶,精准识别农村贫困人口,将符合条件的农村留守老年人全部纳入建档立卡范围,给予政策扶持,帮助其脱贫增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统筹辖区为老服务资源,探索建立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清单制度,定期梳理并发布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项目内容和资源渠道。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将村集体收入按一定比例用于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支持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科学技术,依托城乡社区为老服务设施,为留守老年人获取有关服务以及与其外出工作子女亲情交流等,搭建高效、便捷、适用的职能服务网络平台。

(四)做好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大力宣扬积极老龄化理念,倡导健康生活理念,开展健康生活知识教育,引导留守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子女或其他赡养人守法意识,督促落实赡养义务;加强孝亲敬老传统美德宣传,形成互帮互助、助老爱老的良好风尚,营造全社会正确对待、积极接纳、关心关爱留守老年人的友好环境。

(五)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责任追究。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实行地方政府负责制。县(市)、乡两级政府要切实落实在维护留守老年人权益中的基本职责。各县(市)要把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工作作为督查督办的重要内容,适时对工作落实情况开展督促检查,推动工作落实并通报检查情况,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实、任务不落实的部门和个人要严肃追究责任,特别是对底数不清、风险隐患排查不扎实、突发事件处置不及时、关爱服务流于形式的要严肃处理。州民政局等州级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本实施意见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和矛盾,认真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引导各地创新工作方法。

关爱留守老人活动方案

宏扬雷锋精神,培养感恩、施恩,助人为乐的.美好品德,培养高尚的社会公德。

3月15日下午。

1、学校德育处与栗山社区领导做好联系工作。

2、学校在六年级选好学生代表(33、34班各18名)分好组(各班3组,共6组),在礼仪和纪律方面加强教育。

3、学校德育处和后勤处购置好慰问物品(油、米)6份。

4、德育处准备好校旗,大队旗和宣传横幅。

1、在本部举行简单的活动仪式。

2、慰问队伍统一到就近的一户老人家开展活动后,其他各组分开进行活动。

3、活动内容:洗涮、扫除、整理等。

慰问对象地址慰问组负责人。

(母亲)栗山社区1组33班1组。

1、各组负责人要认真组织开展好本组活动,遵守纪律,确保安全;

2、各组要收集好学生活动图片材料。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