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饮水扶贫工作计划

时间:2023-08-14 09:34:49 作者:曹czj

计划是一种灵活性和适应性的工具,也是一种组织和管理的工具。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计划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计划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安全饮水扶贫工作计划篇一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委员参政议政能力,增强政协委员的责任和使命。组织政协委员深入学习_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学习《宪法》、法律和《政协章程》,学习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理论及有关业务知识。积极做好理论学习笔记,撰写学习体会。加强学习型政协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政协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按照区委、镇党委统一部署,落实各项学习制度,至少一个季度组织委员活动一次。

同时,继续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积极接受监督,进行自我批评,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心,走群众路线。

(一)走进基层,维稳促和。要充分发挥政协的优势,切实做好团结各界、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工作。认真听取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信仰人士的意见,关注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协助镇党委和政府协调关系,化解阻力,形成合力,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镇党委、镇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上来。

(二)尊重事实,提高民主监督水平。继续运用各种形式履行好民主监督职能,协助镇党委、政府做好示范镇建设、重点工程建设工作。积极探索民主监督与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有效形式,进一步丰富民主监督内容,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完善民主监督程序,促进民主监督成果转化。

(三)全面调查、深入研究,积极撰写高水平提案。要围绕镇党委的中心工作,选择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情况、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查视察。

(四)调动委员工作热情,积极建言献策。每年至少要一次走访政协委员,通过走访及时了解政协委员在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情况,激发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热情。同时,在政协委员中广泛开展联系专业户、帮扶困难户活动,争取每位政协委员都有一个帮扶对象,察民情、听民意,积极为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建言献策。

(一)重视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加强组织和制度建设。组织政协委员开展调查、视察、座谈等经常性活动,充分发挥委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充实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健全活动考核机制,强化考核结果的使用。

(二)加强与上级政协和镇政协之间的联系。切实加强与区政协的联系,努力使活动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提高活动效果。按要求准时上报有关材料,每次开展活动及时上报文字材料,做到年初有计划,半年有小结,年终有总结。积极参加区政协开展的各项活动,做到无故不缺席。

(三)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自身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推动政协工作组进一步密切与新闻单位的联系,切实加强和做好对政协经常性的宣传报道工作,充分发挥其宣传舆论作用。首先,我们要按照区政协的工作要求,围绕区政协工作重点和要求,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广泛接触政协委员和人民群众,努力探索新形势下镇政协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方法。其次,要积极向上级政协或新闻单位投稿,反映政协工作动态,广泛宣传政协工作和委员的事迹,有效展示委员的风采,扩大政协的影响力。

安全饮水扶贫工作计划篇二

为加强利辛县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切实保护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从根本上解决“大桶水”产品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通过遏制无证生产“大桶水”的违法行为,进一步提高“大桶水”的产品质量,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和健康。根据市质监局《关于对全市“大桶水”生产加工企业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利辛县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全县大桶水生产加工单位(包括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加工企业和未获证的生产加工单位)。

从20xx年3月10日至20xx年5月30日。

本次专项监督检查共分为四个阶段:

1、生产条件是否能满足生产要求;

2、生产过程是否严格执行操作程序;

3、产品出厂是否做到批批检验,委托检验项目是否已按规定送检;

4、产品标识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自查报告及整改报告4月20日前报县质监局食品股。

第三阶段:检查抽查阶段(4月21日至5月20日)。主要检查:

2、加工用水源是否符合生活饮用水规范的要求;

3、生产现场环境卫生是否保持发证时的要求;

4、生产过程是否存在手工灌装行为;

5、产品出厂是否做到批批检验;

6、进货、生产、检验、销售记录是否规范;

6、产品标识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7、对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监督抽查。

摸清全县大桶水生产加工单位的底数,对未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加工单位,严格查处,下达责令停产通知书,在未获证前不得允许生产。

第四阶段:总结汇报阶段(5月21日至5月30日)。监督检查情况由食品股汇总上报市局及县食品委。

一、各单位要强化责任意识,认真做好加工单位的普查、巡查、检查、抽查工作,规范工作程序。

二、按照报送工作开展情况,以便汇总上报。

安全饮水扶贫工作计划篇三

一、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明确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责任。

各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要高度重视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工作,配备专职或兼职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员,明确卫生安全管理工作职责。要建立健全饮用水卫生管理规章制度,针对取水、输水、净水、蓄水和配水等可能发生污染的环节,制定防范措施。要制定突发性饮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配备相应的应急处置设备和设施。

二、完善供水安全保护措施,切实加强水源、泵房及厂区卫生防护。

各供水单位要根据水源类型划定水源保护区,并设置固定的告示牌,保护区内不得存在污染源,不得有任何可能危害水源水质卫生的设施及一切从事有碍水源水质的行为,不得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完善厂区和泵房卫生安全防护设施,加强安全保卫工作,严禁闲杂人员进入,禁止饲养家禽、家畜。厂区、泵房实行值班制度,确保24小时有专人值班。定期对水源周围环境、厂区及泵房卫生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清除30米以内的污染源,确保环境清洁,严防水质污染。

三、改善供水设施和水处理工艺,落实水质净化消毒措施。

各乡镇自来水厂要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制订技术改造规划,加快水厂供水设施建设,要采用适宜技术,改进水处理工艺,解决群众反映的水质浑浊等问题,加快水质处理工艺设施建设,加强水质净化消毒工作。

各供水单位新建、改建、扩建生活饮用水供水工程项目,必须符合卫生要求,选址、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参与。

各供水单位要加强对水处理剂、水消毒剂和其他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的管理,在购入水处理剂、消毒剂及其他涉水产品时,应索取产品的卫生许可批准文件,并进行验收,建立进货购销台账。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待用,并按品种、批次分类贮存于原料库,避免混杂,防止污染。原料库要通风良好,有防腐蚀、防潮设施。

四、定期组织供、管水人员进行预防性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

各供水单位每年要定期组织从事净水、取样、化验人员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预防性健康体检,取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签发的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对体检中查出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及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生活饮用水卫生的疾病或病原携带者的从业人员,应及时调离相关工作岗位。

安全饮水扶贫工作计划篇四

二、组建队伍

三、训练计划

四、训练措施

1、对学生项目的训练: 短跑、中长跑、跳跃、透掷项目.

3、训练必须以学生身体细统训练为主.注重学生的砖长发展.

五、各阶段训练安排

2、制定祥细训练内容(跑:训练内容;跳:训练内容;投:训练内容)

具体训练内容:

1、揉韧性的练习:

(2)两腿的屈、伸、压、踢、摆、绕、纵横叉等练习.

(3)全盘身体的各种屈、伸、绕环等练习.

2、协调性练习:

(1)各种徒手操,行进操练习.

(2)各种技巧练习.

3、速渡、迅捷练习:

(1)原地高抬腿跑.

(2)加速跑60米左右.

(4)各种飞快反应练习.

(5)30米、60米计时跑.

4、耐力练习:越野跑,自然环境走跑结合练习,变速跑等.

5、弹跳力和力量练习:

(1)各种跳跃练习.

(2)各种腰、背、腹机练习.

(3)橡皮条.

(4)扛铃等.

安全饮水扶贫工作计划篇五

20xx年,我校安全工作以^v^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按照石狮市教育局文件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以“降事故、保平安、促发展、建和谐校园”为目标,以“平安校园”建设为载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工作方针,结合我校安全工作的现状,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切实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确保“一个目标”即坚决杜绝重特大责任事故,避免和减少一般事故,力争不发生事故,为全体师生创设良好的校园安全环境,努力确保正常的教育秩序。

一、工作目标

围绕“以人为本、珍爱生命、关爱生命”为主线,突出“安全伴我行”的主题,通过宣传教育、安全排查、安全防范和加大安全投资力度,使全体师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避免事故发生,确保师生人身和学校财产安全。为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安全氛围和保障。

1.进一步加强安全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全年不发生校园群体性冲突事件、暴力事件和重大伤亡事故。

2.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力争学校不发生一次食物中毒事故。

3.进一步加强学生乘车安全管理,确保无乘车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4.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工作,完善学校用电、消防设施设备,确保校园无火灾事故发生。

5.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类应急预案,确保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演练活动。

6.进一步强化日常安全监管工作,以“降低学生非正常死亡事故、减少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杜绝学校安全责任事故”为目标,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确保校园平安稳定,力争学校成为“平安校园”。

二、工作措施

1.健全组织,落实责任。建立健全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管理,确定校长为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明确岗位人员职责,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学校领导与教师签定安全责任书,进一步明确责任,为全年安全工作的落实打下坚实的基础。

2.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学校安全教育的主阵地不放松,努力做好防火、防盗、防拥挤、踩踏等专项工作。制定工作预案,认真做好预案的策划和演练工作。

3.全力做好稳控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做好各种矛盾的转化。坚持防范疏导与教育相结合,力保学校的政治稳定和教育教学秩序稳定。

4.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做到安全工作有安排、有记录、有总结。

5.加强创建“平安校园”工作的所需经费投入,保障安全工作顺利进行。

三、工作要点

1.加强工作责任制度。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安全工作职责。加强门卫、值班、护校工作,动员和组织师生积极参与,群防群治,共同做好学校安全和综治工作。

2.发挥安全法制教育功能,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防护意识。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和科任教师的作用,广泛开展安全法制教育,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法制意识,把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化作学生的自觉行动。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安全观念,了解安全基本常识,熟悉报警、求助电话的使用,具备对危险的初步判断能力,掌握躲避危险和自救的简易方法。

为防止学生在暑期发生溺水死亡事故,学校坚持集中开展安全常识教育,宣传预防溺水常识。发放告家长书以提醒家长监管好自己的子女,防止他们私自下河玩水造成溺水死亡。

3.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学校严禁家长及其他人员骑车进入校园,在学生上下学和人多情况复杂时段,学校设立相关警示标志和安排值日教师在学生放学出校时进行值班指挥,防止意外交通事故发生。不组织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不组织学生参加没有安全保障的社会活动,不组织学生参加抢险救灾等有危险的活动。

4.落实定期检查制度。严格按照“及时排查、各负其责、工作在前、预防为主”的十六字方针,把检查作为做好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校每周和重大节假日前进行重点检查,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疏不漏,不留死角。例如:对学校所有门窗、电线、教学器具等进行安全排查,该拆建的拆建,该加固的加固等,及时解决安全隐患。

5.加强体育安全管理。切实加强体育课、课间活动的组织管理,认真做好技术要领、运动准备、整理活动等方面的指导与安全保护,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6.配合^v^门加强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完成各种疫苗的接种工作,对全体教师要进行一次体检。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