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中西方文化差异(汇总19篇)

时间:2023-11-05 07:49:43 作者:琴心月 论文中西方文化差异(汇总19篇)

范文范本的阅读和分析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增加我们对不同类型文章的理解和把握。这里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启示和指导。

中西方文化差异浅谈论文

西方文化起源于海洋文明,文化本能比较开放,易于融合外域服装文化。

中国文化起源于大陆文明,文化本能比较封闭,在服装上具有固执的“原体”意识,传统服装形制几千年来地位稳定,吸收异域服装相对困难。

西方文化善于表现矛盾、冲突,在服装构成上强调刺激、极端的形式,以突出个性为荣。

中国文化是和谐文化,强调均衡、对称、统一的服装造型方法,以规矩、平稳为最美。

西方文化是一种明喻文化,重视造型、线条、图案、色彩本身的客观化美感,以视觉舒适为第一。

中国文化是一种隐喻文化,艺术偏重抒情性,追求服装构成要素的精神寓意和文化品位。

掌握阅读策略体现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考试中英语文章的特点是思路清晰,文章层次结构分明。西方文化多倾向于独立意识,文章体现了作者的独到见解,因此英语文章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作者主观意识强烈,文章的内容大多代表着作者的主观意识。所以在理解和阅读英语文章时,跟着作者的感觉走就好。

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大多英语阅读效率低,付出大量的时间,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阅读英语文章过程中,因为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对英语文章理解不到位或是误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之事时有发生。其实,英语文章的中心思想及观点是非常明确的,但因为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所以学生在确定中心思想时会比较困难,甚至误解作者的意图。而掌握了中西方文化差异且阅读量丰富的人往往可以根据一篇中等难度文章的某一段内容猜测出文章主题和段落结构,还可以通过文章中涉及的带有西方文化明显喜恶倾向的事物判断作者的态度和立场,这也是在阅读理解中快速确定中心思想的好方法。只有充分了解并掌握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才能做到无论是在自我阅读还是做阅读理解题目时,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因而大大提升阅读效率。

就像中国的成语和俗语一样,西方也有许多俚语。例如:“youarepullingmylegs。”译为“你在和我开玩笑”,“youaretheappleofmyeye。”译为“你是我的掌上明珠”。了解一定的西方俗语俚语,在阅读中会大大提升自己的理解力和阅读速度,理解文章更得心应手。在西方人眼里,狗是一种忠诚的动物,因此英语文章中带有狗的语言大多数是褒义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一点加深对文章的判断理解。另外,龙在中国虽然是吉祥的化身,在西方文化中却是一种恶魔的'象征,是凶猛的,邪恶的。在英语文化中,颜色常用来表示心情。例如:“iamfeelingblue。”意为“我心情很沮丧。”绿色常用来表示美好的和新生的事物。如“:greenhand”表示“新手”。英语的语言习惯、句子成分和汉语也是有很大不同的。在理解文章时不能只根据表面的意思,也要去理解段落表面背后的真正含义。

三、结论。

英语语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英语的教学、学习和运用中都不能忽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性。不断地阅读英语文章、培养英语逻辑思维是锻炼和提升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正是在阅读中,我们了解了西方的文化,对英语的理解和热爱才能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把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运用到阅读理解当中,才能更好地提升英语运用能力和实战能力,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不仅要合理使用翻译方式,而且要正确处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使英语文学作品在翻译成汉语后,能够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从而使读者能够更好的了解文学作品中的内涵。因此,本文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入手进行分析,简要介绍几点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策略,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步加快,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ism)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英语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国与国际其他国家之间进行外交活动的通用语言,因此,重视中西方文化差异,促进我国文化与英语文化的有效交流,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在结合我国文化与英国文化的基础习惯之上,尊重我国文化与英国文化的习惯差异,使翻译作品能够做到二者兼顾,有利于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跨文化交流,有助于我国文化在国际文化中的发展与进步。

随着我国与国际其他国家的往来密切,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问题也越发突显,英语文学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部分,而正确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能够让中国读者更深入体会到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内涵。因此,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拉近中国读者与英语文学作品之间的距离,而且能够促进中国与各国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于我国文化在国际文化中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此外,由于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独特的表达方式,因此,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要选择其对应的表达方式,才能更准确表达文学作品中的内涵。探析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有效处理方式,使文学作品翻译不只针对英语单词,而是让中国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充分感受到英语文学的内涵与魅力。

1.针对不同的文学体裁要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首先,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翻译人员要根据该作品的体裁特点,选择不同的翻译技巧,从而结合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对作品进行透彻的分析,再进行翻译工作,以便对英语文学作品的不同体裁做出更准确的表达。其次,由于英语文学作品体裁多元化,例如:散文、小说、科技应用文以及诗歌等,其中散文、小说与诗歌这些文学体裁的文化元素具有多样性特点,能充分展示出作品的文学性与以艺术性。因此在翻译散文、小说或者诗歌的过程中,翻译人员要对该作品的作者以及创作背景进行深入了解,并分析其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从而加深对作品内涵的感悟,再结合中国人语言与阅读的习惯,对英语文学的翻译技巧进行合理调整,以便在翻译时能将原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正确体现出来,便于中国读者正确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文章主旨,有利于提高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艺术性与文学性。最后,英语文学作品中的科技应用文,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更具有工具性的特点,而文化元素较少,因此,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要着重掌握翻译作品的核心内容,对专业用语或者专有名词必须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可以采用直译的翻译手段,而对于其中的文化元素则不必过于考虑。2.从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方面入手,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功能对等理论(functionalequivalencetheory)源自于美国,其强调的翻译概念是:在翻译过程中不能仅局限于词汇含义上的对等,还要使翻译中整体文学作品的风格、体裁以及语义都要形成对等,从而更准确的表达文学作品中的深层文化。因此,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要以功能对等理论为基本原则,正确处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以便让中国读者能够了解该文学作品中的深刻含义。例如:“thewaterthatbearstheboatisthesamethatswallowsitup.”如果按照直译,将会翻译为“载着小船的水和把它吞没的水是一样的。”,这很显然没有清楚表达这句话背后的深意,而如若翻译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则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促使中国读者更直观的理解其内涵。3.正确解读异化与归化的翻译理论,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异化与归化是一种翻译理论,源自于20世纪末的'美国,由lawrencevenuti所提出。其中,异化理论强调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要以文学作品中源语言文化为最终目标;而归化的理论强调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要以文学作品最终所翻译的语言文化为目标,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概念。赞同异化理论的翻译人员认为,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文化交流,是使中国的读者能够领悟并接受英语文学作品中的文化,重点在于“接受”,而不需要读者去了解其中的内涵;赞同归化理论的翻译人员则认为,翻译作品应遵循“功能对等理论”,要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从而使所翻译的作品能够符合中国读者的文化与语言习惯,让读者能够充分感知英语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其重点在于“感知”,二者都有各自的道理与优势。对于异化理论而言,可以使翻译作品更符合原文的中心思想,更能尊重原文的语言文化;对于归化理论而言,则更注重文化的内涵能否被读者所理解。因此,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要根据英语文学作品文章的主旨,合理使用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理论,从而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例如:“highbuildingsandlargemansionsarespringinguplikemushroomsinshenzhen.”译文应该为“高楼和高楼大厦在深圳雨后春笋般涌现。”如果按照异化的理论,将其直译为“高楼和高楼大厦在深圳犹如蘑菇般涌现。”这种表达方式很符合原文的主旨,却让中国读者难解其意,但如果根据归化理论,将其译为“雨后春笋”就能够很容易的被中国读者所理解,符合中国的文化习惯。

总而言之,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跨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翻译人员要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在翻译过程中,要深入理解原文的内涵,再结合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使英语文学作品既能保持其原有的文化底蕴,又能便于中国读者的理解与接受,有利于我国跨文化交流的发展与进步。

中西方文化差异浅谈论文

我们和西方人在对待赞美的态度上大不相同。别人赞美的时候,尽管内心十分喜悦,但表https:///面上总是表现得不敢苟同,对别人的赞美予以礼貌的否定,以示谦虚:“还不行!”、“马马虎虎吧!”、“那能与你相比啊!”、“过奖了!”等。

而西方人对待赞美的态度可谓是“喜形于色”,总是用“thankyou”来应对别人的赞美。

2、待客和做客。

我们和人相处的时候,总是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去为别人着想。这表现在待客和做客上,尽责的客人总是尽量不去麻烦主人,不让主人破费,因而对于主人的招待总是要礼貌地加以谢绝。比如,主人问客人想喝点什么,客人一般会说“我不渴”或“不用麻烦了”;主人在餐桌上为客人斟酒,客人总要加以推辞,说“够了,够了”,而事实上,客人并不一定是不想喝,往往只是客气而已。所以,称职的主人不会直接问客人想要什么,而是主动揣摩客人的需求,并积极地给予满足。在餐桌上,殷勤好客的主人总是不停地给客人劝酒劝菜。所以,中国人的待客和做客场面往往气氛热烈:一方不停地劝,另一方则不停地推辞。

而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大家都非常直率,无需客套。当客人上门了,主人会直截了当地问对方“想喝点什么”;如果客人想喝点什么,可以直接反问对方“你有什么饮料”,并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饮料;如果客人确实不想喝,客人会说“谢谢!我不想喝”。在餐桌上,主人会问客人还要不要再来点,如果客人说够了,主人一般不会再向客人劝吃请喝。

3、谦虚和自我肯定。

我们一直视谦虚为美德。不论是对于自己的能力还是成绩,总是喜欢自谦。如果不这样可能会被指责为“不谦虚”、“狂妄自大”。比如,中国学者在作演讲前,通常会说:“我学问不深,准备也不充分,请各位多指教”;在宴会上,好客的主人面对满桌子的菜却说:“没有什么菜,请随便吃”;当上司委以重任,通常会谦虚地说:“我恐怕难以胜任。”

而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没有自谦的习惯。他们认为,一个人要得到别人的承认,首先必须自我肯定。所以,他们对于自己的能力和成绩总是实事求是地加以评价。宴请的时候,主人会详尽地向客人介绍所点菜的特色,并希望客人喜欢;而被上司委以重任的时候,他们会感谢上司,并表示自己肯定能干好。

中西方文化差异毕业论文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英语的教学除语法及词汇量以外,其与西方文化之间也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语言属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民族文化对于民族语言的学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导入西方文化已经成为一种必要,其对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积极意义。在导入西方文化过程中应当掌握合理策略及途径,从而使其能够真正实现,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发展。

1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西方文化的导入十分必要。

中西方在语言方面有着十分明显差异,特别是在词义上所表现出差异,对于有些词语而言,其存在文化差异,在对其进行理解时应当从文化角度作为出发点,才能够将其实际含义理解。比如说关于动物词语,中英在语言上就存在很大差异“,mouse”的汉语意思为老鼠,该词在汉语中所表示为贬义,但是在英语中存在很大不同,其象征着机智以及智慧。另外,比如一些与颜色有关词语,对于不同文化环境,其含义也存在很大不同,比如“red”汉语意思为红色,在汉语所表示的为热情与吉祥,但在西方代表不详。中西方在词语方面存在很多差异,在跨文化交往过程中,由于文化背景存在差异,在对词语理解方面也有一定差异存在,从而在沟通过程中增加障碍。所以,在大学英语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与西方文化背景相结合,从而能够学习地道英语。

思维方式在联系文化及语言方面属于一个重要基础,对于思维方式的体现要通过一定方式,并且其在某种语言形式中有所表现。从本质而言,在思维方式方面所存在差异即为文化差异。人们所处地区不同,其所具有的文化特征也各不相同,从而使不同思维方式以及文化心理得以形成。而对于中西方思维方式以及文化心理,两者之间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比如中国思维方式多偏于女性温柔,而对于西方思维方式而言,其多偏于男性阳刚。而在文化心理方面,对于中国文化心理其特点主要就是和谐人际关系,而对于西方文化心理而言,其更加主张自我,对独立人格以及个性更加重视。思维方式以及文化心理方面所存在差异,这在导致语言差异方面属于重要原因,在大学英语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有使学生对于中西方文化之间所存差异能够理解,才能够使其更加深刻地理解英语。

2大学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导入途径及策略。

对于当前大学英语教材而言,其编写大部分都是以“结构-功能”理论为基础,其内容涉及到很多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这在学生对西方文化了解方面是十分有利的。随着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模式也已经转变成为新型教学模式,实现教师授课结合多媒体网络方式。通过该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可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并且能够利用网络传媒使学生能够对英语国家文化进行更好了解。但是,除此之外,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通过其它策略及途径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进行更好了解,从而使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2.1通过功能意念法对学生文化意识培养。

功能意念法也叫做交互式教学法,其所强调的为在外语教学中其基础为功能项目以及意念,其注重语言材料内容应当保证真实与自然,强调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当将学生作为中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意识进行合理培养,使其能够通过文化促进英语学习,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能够有意识地中西方文化所存在差异进行比较,并且对差异根源进行有效分析,而教学开展过程应当将语言功能特定任务作为核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对实用性及真实性单元话题材料进行选择,通过组织各种活动,使学生能够在真实语言环境中对西方文化进行了解,对语言知识学会运用。

2.2教师应当将教学观念转变。

大学英语教学属于综合性教学活动,其具有多层次及多功能特点,其属于教和学双向作用的一个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调动学习积极性加强重视。从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实际情况而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占据的为绝对主导地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未意识到学生主体地位,另外在教学内容方面主要也是学习词汇以及语法,学生在实际应用语言方面的能力相对比较弱。在大学英语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想真正导入西方文化,教师应当在一定程度上具备文化意识,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将学习过程中所存在困难以及障碍解决,并且也能够对学生文化意识进行有效培养。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在导入西方文化方面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当尽可能将良好语言学习环境创造出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对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应用,从而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利用英语歌曲方式使学生理解能力以及听力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另外,在课堂上教师及学生应尽量使用英语,从而将学生传统思维方式逐渐转变,进而使英语教学目的得到真正实现。

2.3选择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选择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得到提高。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其强调学生学习活动应当结合问题或者任务,通过探索问题对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动机进行引导及维持。对于学生学习,其不仅仅是由外及内对知识的传递以及转移,更应当是学生对自身知识经验的主动构建。在大学英语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任务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对与西方文化背景以及社会习俗相关知识留心积累,另外还可以利用组织知识竞赛方式使学生能够真正意识到了解西方文化在英语学习方面重要性,特别是在跨文化交际方面重要性。

在大学英语学习方面,其并非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要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传统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其有关知识比较狭窄,对学生学习视野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限制。随着当前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以及发展,在现代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有更多机会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得到更加广泛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可使学生通过对课余时间的充分利用,使其阅读西方文学名著,从而理解西方文化特点,使自身文化素养得到提高。另外,还可以利用英语与其他同学就某一文学作品或西方文化中某一习惯展开讨论,从而使自身实际运用语言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在该过程中能够对西方文化加深了解。

3结论。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西方文化对于更好学习以及理解英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导入西方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应当对导入西方文化必要性清楚认识,并且要能够选择有效策略及途径将西方文化导入,从而使教学质量及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掌握阅读策略体现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论文摘要:中国属于集体主义价值观取向和高语境交际居主导地位的文化;而西方国家则属于个人主义价值观取向和低语境交际居主导地位的文化。中西方价值观和交际观的巨大差异在各自的广告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本文分析了中西方广告的这些差异,并提出了跨文化广告需要注意的三个传播策略。

论文关键词:集体主义;个人主义;高语境文化;低语境文化;跨文化广告。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跻身国际市场。而广告是它们推销自己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宣传手段。然而由于中西方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别,不同文化背景的广告受众往往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为了使跨文化广告能够准确传达信息,吸引消费者,激发其购买欲望,我们有必要研究一下广告对象的文化背景。因为“每个消费者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生活与成长,其思想意识和文化理念必然会受到不同文化环境的影响和熏陶,而且这种熏陶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章礼霞)。”

“跨文化广告”和“跨文化广告传播”在我国的广告业界和学界已经成为重要的词语,许多学者甚至认为,“如何进行跨文化广告传播是当今中国广告界,乃至世界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大课题”(李宏,1999)。广告研究学者们从语言学、符号学以及传播学等角度探讨了广告传播的过程及其效果。叶敏,王华莹(2005)认为对跨文化广告影响较大的文化因素有语言、宗教、审美观、民族习俗等。尧旭华(2002)则从文化差异的影响,语言的限制,法律的约束,生产和成本的限制及媒体的局限分析了跨文化广告的传播策略。美国广告界的知名人士迪诺.贝蒂.范德努特曾在2000说过,我们应当承认我们确实影响了世界的文化,因为广告工作是当今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我国的邹威华(2004)也认为广告语反映一个民族的概念与意义体系、反映一个民族的价值体系、反映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它向我们传递商品信息的同时也向我们推销传统的或外来的价值观念等文化信息。

二、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及在各自广告上的反映。

中西方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有着各自不同的一套价值观念系统。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中国文化以群体为本。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是首要的价值观,是西方文化的思想内核,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西方文化宣扬个人至上,强调个人价值,崇尚自我肯定,反对权威主义和对个人的支配,要求尊重人的个性及私人空间,认为个人的自由发展是社会和人类自由发展的基础与条件。因此,在西方,人们通常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而后才考虑集体利益。而中国属于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文化,这个价值观可以一直追溯到儒家文化。集体主义价值观认为,人的集体价值是社会的最高价值,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个人是集体中的一员,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应服从集体利益。先有群体,后有个体。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一根筷子一折就断,一把筷子却拧不弯”,所以,没有群体,个体就不能生存和发展,群体利益是个体利益的前提和保障。

价值观念能直接影响人们的消费心理,能够决定购买行为是否发生,因此广告的宣传目的决定了不同的价值观必然会导致不同风格的广告。西方文化是个人价值观取向,更加重视个人的奋斗和利益。在广告中就往往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主体作用,重视个性的张扬。于是,我们可以经常在英美报刊广告中见到“个性”(individuality)、“个人”(persona1)和“隐私”(privacy)这样的主题,来激发和煽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耐克经典的广告语“justdoit”(想做就做)就曾在美国风靡一时,因为它表达的对自我、个性、叛逆的推崇和张扬非常符合年轻一代的价值理念,所以很容易引起共鸣。然而也就这个广告,在香港等地却收到了很差的宣传效果,与当地的价值观念格格不入,该广告被认为有诱导青少年不负责任、干坏事的倾向。无奈最后耐克只得将广告语改为“应做就去做”。在中国的文化里,个体必须去做社会觉得应该你去做的事,个体必须履行社会所赋予的责任。另外,在中国的广告里面,家庭这一价值观被频繁地应用。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家庭是社会组织结构中最基本的单位,家是社会的细胞。对于一个传统的中国人,他的身份、地位、义务和责任都与他的家族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比什么都重要。因此,广告设计者往往会在这方面大做文章。比如,“孔府家酒”广告,“孔府家酒,让人想家”,“常回家看看”“爱一个家,恋一张床,水晶家纺”等等。这样的广告词容易深深打动中国人传统的思家情结,从而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三、中西方交际观差异及在各自广告上的反映。

根据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的高低语境交际(high-lowcontext)学说,在高语境交际观的文化中,信息的传递与沟通是通过肢体语言、上下文联系、场景等进行的。信息与信息之间存在高度的前后联系,交际的最终效果往往取决于接受者对信息的诠释。霍尔(1976)曾指出:“当谈论心中的苦恼与忧虑时,来自高语境的人会期待对方明白是什么在困扰着他/她,以便不必不得不具体的说明。结果他/她会在交谈中环顾左右而言它,什么都谈了,除了关键的一点。而领会这最关键的主旨则是对方的任务。”而低语境文化中,大多数信息是由清晰的符号如语言、文字、符号和各种象征图案等来表达的,信息发送者有义务帮助接受者正确地理解信息。levine(1985)描述了美国的交际观,“把话说出来”,“不要环顾左右而言他”,“说主要的”这些言语在美国人的交际中常常可以听见。一般说来,个体主义文化倾向于低语境交际,其交际风格直接又明确;集体主义文化倾向于高语境文化,其交际风格委婉,追求和谐。这就是说,中国人的沟通是含蓄的,而西方人的沟通却是直截了当的。这种思维及表达方式的差异必然也会体现在广告里。

中国人习惯于含蓄而委婉的表达方式,广告往往表现为不是直接切人正题,而是擅长于先做好大段的渲染铺垫,然后逐步引向主题,最后在高潮中含蓄地升华出中心。比如雕牌洗衣粉的一则“下岗篇”广告,镜头刚开始是描写一位下岗母亲四处奔波寻找工作,渲染出一种生活艰难的场景。然后开始把镜头切换到她家里,一个衣着朴素但却非常懂事的孩子在家帮母亲洗衣服,孩子因为能帮妈妈洗衣服,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最后母亲回来看到孩子的字条“妈妈,我能帮你干活了”和洗好的衣服而感动得流下了眼泪,直到此时才打出产品的名称“雕牌洗衣粉”。广告中并没有太多对“雕牌”洗衣粉质量的宣传,而是把感情因素注入到产品中,让人们记住了充满人情味的“雕牌”。雕牌洗衣粉的另一则“中秋篇”广告也是运用相同原理:中秋节到了,父母给孩子打电话问能不能回来过节,孩子站在繁忙的马路边,抱歉的说:又要加班。接下来的镜头是那个女孩子的默默自述“我也想家,想妈妈用雕牌洗衣粉洗衣服的样子,想爸爸做的红纱肉。”最后当中秋节那天她回到宿舍时,发现父母已经在她的宿舍,为她做好吃的了,此时此景,女孩子热泪盈眶,只叫了一声“爸,妈”。然后做爸爸的挺难为情的,给自己找了个借口“你妈非要来。”最后才是真正的主旨——中秋节,你在想念父母,父母也在想念你,雕牌,愿家家团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直线式的,他们表达感情的方式通常也是非常直率,在广告中更是如此。如美国贝尔电话公司的广告,一天晚上,一对老夫妇正在用餐,电话铃响。老妇人去另一个房间接电话。回来后,老先生问:“谁的电话?”老妇人回答:“女儿打来的,说她爱我们。”两人顿时相对无言,激动不已。这时出现旁白:“用电话传递你的爱吧!”西方人这种直接表达感情的方式与中国人含蓄间接的文化特质有着明显不同。

四、跨文化广告应注意的三个传播策略。

每个人乃至每个民族,都是在价值观的支配下行事的,成功的跨文化广告要重视当地消费者的价值观,反映当地广告受众的价值观。结合以上分析,笔者觉得跨文化广告在传播中应注意一下三个方面:

(一)适当迎合当地的价值观念。

许多外国品牌在进行跨文化广告传播时都注重使自己的广告做到本土化。对跨文化广告来说,尊重并体现目标区域消费者的价值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做到这一点,消费者才不会对广告产生抵触情绪,才会顺利接受其宣传的产品。在这方面做得很好的例子很多,比如“可口可乐”的广告,在美国,可口可乐的广告是突出个人的自我享受和愉悦之情;而到了中国却是完全中国化,一群人在兴高采烈的分享着可口可乐带来的乐趣,充分展示“独乐乐,不如与人同乐”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还有一个例子,宝洁公司在我国刚刚推出“安儿乐”纸尿裤时,由于不了解中国的价值观念,在宣传时主要强调“方便妈妈”上面,结果造成产品销路不畅通。后来通过市场调研才发现,在中国这个提倡勤劳节俭的国度,父母应该为子女辛苦操劳。花钱买纸尿裤的妈妈容易被人误认为是懒惰。最后公司把主要的宣传点改为宝宝,“能更好地保护宝宝更加健康成长,同时方便妈妈”,这样年轻妈妈就可理直气壮地购买该产品,于是安儿乐纸尿裤很快就打开市场,被广大消费者接受。最经典的要数美国的“万宝路”香烟广告,在美国展现的一直是粗犷、充满男性气的牛仔形象;在香港则换成了衣着高雅、时尚新潮的成功中产阶级形象,因为在香港流行的不是拓荒和开拓的西部精神,而是崇尚精致的中产阶级生活;而在中国大陆则又换成了锣鼓喧天和吉庆欢乐的祝贺春节的喜庆场景,符合中国消费者追求欢天喜地的心理。

(二)善于把握当地的思维方式。

广告设计者应考虑当地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在高语境文化的国家和地区,广告语言就应该相对委婉,含蓄;在低语境文化的国家和地区则可适当直白明了。比如在西方国家,很多广告都会利用与“性”相关的词语或画面来吸引消费者。然而在中国,这是不可取的,传统的中国人一般还不能接受赤裸裸地谈与这反面相关的话题,尤其是在公共场合。所以像“汇仁肾宝——他好我也好”之类的就已经到达消费者接收极限了。另外一个需要指出的地方是,思维还受语言影响。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别偏爱或者忌讳的数字,颜色,物品等。这些因素一般会根深蒂固,在人们头脑中形成思维定式。因此作为一个跨文化广告的设计者,他一定要了解目标地消费者的一般思维和风俗习惯。充分挖掘并迎合受大众喜爱的方面,避免触犯一些禁忌。比如我国,在人们的普遍思维中,百合花象征着“百年好合”;“鱼”字可取谐音,图吉祥,象征“连年有余”;红色象征着吉利,喜庆;数字“8”也被认为与“发财”有关…这些比较讨消费者欢心的意象就可多多运用到广告中去用。而像数字4,白颜色,乌鸦等等中国人比较忌讳的东西就应尽量避免出现在广告语中。

(三)充分发挥产品输出国的文化特色,并融合目标国的文化优势。

运用民族特色来宣扬产品,能形成独特的广告风格。“一个国家,民族独特的气质,精神传统、美学观念以及特有的文字,图案色彩,都能构成跨文化广告的鲜明个性,融合在广告创作中,选择目标国易理解的方式表现出来,往往是避免其淹没在大量广告信息中的高招(叶敏,王华莹,2005)”。中国的跨国企业在走向世界,向世界宣传自己产品的同时,也要立足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并发扬光大,因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在跨文化广告中同样有效。越是具有自己民族和文化色彩的广告,反而更加容易激发起国际受众的兴趣和认同。就像第3o届莫比广告节上,广州一家广告公司选送的中国广东移动通信“沟通从新开始(牵手篇)”的广告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而该广告就是把世界人民共同的对和平的追求和对儿童的爱护之情与中华民族固有的崇尚和平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完美无瑕地结合起来,以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打动了评委,获得了一致好评。同时,融合当地的文化优势对跨文化广告的设计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麦当劳快餐店的广告,在不同国家有不同菜单,在法国配有香槟;在英国配有威士忌;在德国有啤酒;在中国配有红茶。如此一来,麦当劳在宣传美国通俗文化的同时,结合目的国的文化优势,更容易被该国消费者接受。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和交际观导致了中西方广告所体现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中国的广告主要以家本位为宣传点,宣传手法比较含蓄委婉;而西方广告的诉求点大都以个人为本,宣传手法相对大胆直白。因此本文提出跨文化广告传播应注意三个方面:适当迎合当地的价值观念;善于把握当地的思维方式;充分发挥产品输出国的文化特色,并融合目标国的文化优势。从而使跨文化广告达到它应有的宣传目的。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探讨论文

中国人用餐使用的是筷子,汤匙,吃饭用碗盛;而西方人则是用盘子盛食物,用刀即切即吃,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

2、就餐方式的差异。

在中国的宴席,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营造了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中华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

西式饮宴上,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西方实行分餐,流行自助餐。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各吃各的,互不相扰,且付钱也往往采取aa制,这种方式虽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但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西方人认为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这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自我的尊重。无论哪种就餐方式都深受本土文化的影响,也深深地影响着本土文化。

掌握阅读策略体现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论文摘要:中国属于集体主义价值观取向和高语境交际居主导地位的文化;而西方国家则属于个人主义价值观取向和低语境交际居主导地位的文化。中西方价值观和交际观的巨大差异在各自的广告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本文分析了中西方广告的这些差异,并提出了跨文化广告需要注意的三个传播策略。

论文关键词:集体主义;个人主义;高语境文化;低语境文化;跨文化广告。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跻身国际市场。而广告是它们推销自己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宣传手段。然而由于中西方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别,不同文化背景的广告受众往往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为了使跨文化广告能够准确传达信息,吸引消费者,激发其购买欲望,我们有必要研究一下广告对象的文化背景。因为“每个消费者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生活与成长,其思想意识和文化理念必然会受到不同文化环境的影响和熏陶,而且这种熏陶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章礼霞)。”

“跨文化广告”和“跨文化广告传播”在我国的广告业界和学界已经成为重要的词语,许多学者甚至认为,“如何进行跨文化广告传播是当今中国广告界,乃至世界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大课题”(李宏,)。广告研究学者们从语言学、符号学以及传播学等角度探讨了广告传播的过程及其效果。叶敏,王华莹认为对跨文化广告影响较大的文化因素有语言、宗教、审美观、民族习俗等。尧旭华()则从文化差异的影响,语言的限制,法律的约束,生产和成本的限制及媒体的局限分析了跨文化广告的传播策略。美国广告界的知名人士迪诺.贝蒂.范德努特曾在说过,我们应当承认我们确实影响了世界的文化,因为广告工作是当今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我国的邹威华()也认为广告语反映一个民族的概念与意义体系、反映一个民族的价值体系、反映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它向我们传递商品信息的同时也向我们推销传统的或外来的价值观念等文化信息。

二、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及在各自广告上的反映。

中西方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有着各自不同的一套价值观念系统。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中国文化以群体为本。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是首要的价值观,是西方文化的思想内核,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西方文化宣扬个人至上,强调个人价值,崇尚自我肯定,反对权威主义和对个人的支配,要求尊重人的个性及私人空间,认为个人的自由发展是社会和人类自由发展的基础与条件。因此,在西方,人们通常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而后才考虑集体利益。而中国属于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文化,这个价值观可以一直追溯到儒家文化。集体主义价值观认为,人的集体价值是社会的最高价值,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个人是集体中的一员,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应服从集体利益。先有群体,后有个体。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一根筷子一折就断,一把筷子却拧不弯”,所以,没有群体,个体就不能生存和发展,群体利益是个体利益的前提和保障。

价值观念能直接影响人们的消费心理,能够决定购买行为是否发生,因此广告的宣传目的决定了不同的价值观必然会导致不同风格的广告。西方文化是个人价值观取向,更加重视个人的奋斗和利益。在广告中就往往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主体作用,重视个性的张扬。于是,我们可以经常在英美报刊广告中见到“个性”(individuality)、“个人”(persona1)和“隐私”(privacy)这样的主题,来激发和煽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耐克经典的广告语“justdoit”(想做就做)就曾在美国风靡一时,因为它表达的对自我、个性、叛逆的推崇和张扬非常符合年轻一代的价值理念,所以很容易引起共鸣。然而也就这个广告,在香港等地却收到了很差的宣传效果,与当地的价值观念格格不入,该广告被认为有诱导青少年不负责任、干坏事的倾向。无奈最后耐克只得将广告语改为“应做就去做”。在中国的文化里,个体必须去做社会觉得应该你去做的事,个体必须履行社会所赋予的责任。另外,在中国的广告里面,家庭这一价值观被频繁地应用。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家庭是社会组织结构中最基本的单位,家是社会的细胞。对于一个传统的中国人,他的身份、地位、义务和责任都与他的家族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比什么都重要。因此,广告设计者往往会在这方面大做文章。比如,“孔府家酒”广告,“孔府家酒,让人想家”,“常回家看看”“爱一个家,恋一张床,水晶家纺”等等。这样的广告词容易深深打动中国人传统的思家情结,从而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三、中西方交际观差异及在各自广告上的反映。

根据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的高低语境交际(high-lowcontext)学说,在高语境交际观的文化中,信息的传递与沟通是通过肢体语言、上下文联系、场景等进行的。信息与信息之间存在高度的前后联系,交际的最终效果往往取决于接受者对信息的诠释。霍尔(1976)曾指出:“当谈论心中的苦恼与忧虑时,来自高语境的人会期待对方明白是什么在困扰着他/她,以便不必不得不具体的说明。结果他/她会在交谈中环顾左右而言它,什么都谈了,除了关键的一点。而领会这最关键的主旨则是对方的任务。”而低语境文化中,大多数信息是由清晰的符号如语言、文字、符号和各种象征图案等来表达的,信息发送者有义务帮助接受者正确地理解信息。levine(1985)描述了美国的交际观,“把话说出来”,“不要环顾左右而言他”,“说主要的”这些言语在美国人的交际中常常可以听见。一般说来,个体主义文化倾向于低语境交际,其交际风格直接又明确;集体主义文化倾向于高语境文化,其交际风格委婉,追求和谐。这就是说,中国人的沟通是含蓄的,而西方人的沟通却是直截了当的。这种思维及表达方式的差异必然也会体现在广告里。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范文【】

不同的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着相当的文化差异。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接人待物,举止言谈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

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文化的不同带来价值观念的不同。如old一词,中国人历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如老祖宗,老爷爷,老先生,老张,老王等等。中国人往往以年龄大为荣。和别人谈话时,年龄越大,资格越老,也就越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姜还是老的辣”。在我们看来,长者不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威望的象征。然而,西方国家极少有人愿意倚老卖老而自称”old”。在他们看来,“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词,是和“不合潮流”“老而无用”的含义连在一起的。英美人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更不会倚老卖老。在西方文化中,他们把年龄作为个人极为重要的隐私看待。尤其是女士,更忌讳别人问自己的年龄。即使愿意谈论自己的年龄,也要别人猜测其年龄,而此时,他们的真正目的是期望别人恭维他们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是多么年轻。又如,中西方两种文化在某些单词所带有褒贬色彩上有差异。如:ambition一词,本身具有褒贬两种含义。中国人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英美人则取其褒义,表示“雄心壮志”。aggressive一词,中国人常用来形容某人“挑衅”“好斗”,而美国人则用来形容某人“进取上进,有开拓精神”。

2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了中西方有如此多的文化差异,而文化差异又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社会的发展将各个不同的国家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例如,一个企业如果想让自己的产品畅销国际市场,不仅需要优质的产品质量,而且需要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使该产品在包装设计和实用性方面符合对象国民众的心理需求。如,在中国,“龙(dragon)”是我们的精神图腾,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也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然而在西方人眼中,对“龙”就没有这份特殊的情感,甚至将“龙”理解为一种张牙舞爪的可怕怪物。如果某一企业家对此不甚了解,将印有“龙”图案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试想这种产品能否刺激西方人的购买欲?能否给企业创造高效益。所以,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面临的问题。在英语教学中在重视语言能力的教学的同时,特别要注意在日常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将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作为一个重要问题对待。

3日常交际中应注意的问题。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日常交际中体现在很多方面,在英语学习中应充分地了解这些差异。

3.1日常问候。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会产生误解,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又如,中国人见到熟人习惯问:“去哪里?”,如果对西方人也这样问候,他们可能会很不高兴地回答:“不关你的事。”西方人问候时常说:”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howareyoudoing?”,熟人间也可以说:“hello”或“hi”。

3.2日常称呼。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tom”,对方听了会觉得非常奇怪。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又如中国学生经常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wang”。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而中国人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重,西方人听起来却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miss,等。

3.3感谢。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族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3.4请客。

在请客吃饭时,主人会问是否要再吃点或喝点什么时,我们通常习惯于先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如果与西方人交往时也这样说,对方就不会坚持再劝你,很可能你都吃不饱。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交往中的含蓄和西方人直率的不同。

3.5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经常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年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时,经常问“你在干什么?”,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使人很不高兴。

3.6节日及接受礼物。

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4结语。

在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例如: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等等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渗透到教学中。总之,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能说出正确的英语句子,而且知道面对西方人的时候应该说什么,避免出现交际中的尴尬。

【参考文献】。

[1]李常磊。英美文化博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2年5月。

[2]paulnorbury,culturesmart!britain.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3月。

[3]叶朗,朱良志。中国文化读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4月。

[4]段连城。美国人与中国人———中美文化的融合与撞击。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

[5]邓炎昌,刘润清。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

[6]方文惠。英汉对比语言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掌握阅读策略体现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摘要:不同的历史背景造就了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伴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政治隔绝以及文化格局也在不断变化,使得东西方交流日益密切。宗教作为影响人类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够从精神层面反映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笔者从东西方宗教开端,教义的形成对比分析东西方对灵魂的描述,进而阐述不通文化背景下宗教对于灵魂归属的差异。

关键词:东西方;宗教;灵魂归属。

引言:

宗教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由人而生,并伴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随人的演进而演进,虽然历经启蒙理性、科学技术等多次洗礼,却依然屹立不倒,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占有一份宝贵的牢固的位置,即便是在人类已经迈进信息时代的今天也是如此,这足以说明宗教对于我们的世俗生活及精神生活的重要。

西方人所信奉的宗教以基督教最为典型,东方人所信奉的宗教中以佛教最受到欢迎。通过比较,笔者发现两种宗教中都有对灵魂归属的描述,但它们的描述本身又都存在着诸多的不同。笔者在本文中,既是要通过比较这两种宗教中关于灵魂归属描述上的差异,来窥视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

一、东西方宗教中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

东西方宗教中――比如西方的基督教,东方的佛教――都有对灵魂以及灵魂归属的描述,下面就让我们让这些描述分别列举出来。

1.西方宗教中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

(1)《圣经》中关于天堂的描述。

《圣经》是西方基督教最为重要,也是唯一的经典。在《圣经》里,人死后都是有灵魂的,而人死后的灵魂只有两个去处,一个天堂,一个是地狱。

首先,根据《圣经》的说法,人因为偷了禁果,所以生来就是有罪的,在人世生活的时间,要尽量的赎罪。在人世间能够皈依上帝并虔诚赎罪的人,都能得到上帝的谅解,那么他死后的灵魂就会升入天堂,反之就会堕入地狱。而作为人来说,是没有任何其他的选择的。

那么,《圣经》中的天堂是什么样子的呢?

圣经中只两次提到天堂,第一次是希伯来书9章24节,第二次是彼得前书2章22节。这两次“天堂”,许多权威解经家,都说原文只一“天”字,中文译成“天堂”是要配合国人原有“天堂”的说法。

“天堂”或“天国”原文是“天”或“诸天”,旧约所罗门称“天和天上的天”(王上8:27),新约使徒保罗称“三层天”(林后12:2)。无论怎样说法,都表明上帝所住之处而已。

圣经的启示录有对天堂的描写:城的光辉如同极贵的宝石,好象碧玉,明如水晶。墙是碧玉造的,城是精金的。如同明净的玻璃。城墙的根基是用各样的宝石修饰的……那城内不用日月光照,因有神的荣耀光照。又有羔羊为城的灯。城门白昼总不关闭,在那里没有黑夜。(启21:18-23)。

这就是《圣经》中为我们描绘出来的灵魂的永生之所。

(2)《圣经》中关于地狱的`描述:

太5/22中:……凡骂弟兄是魔利的,难免地狱的火。

太18/8、9:……你只有一只眼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眼被丢在地狱的火里。

太23/33:你们这些蛇类、毒蛇之种啊!怎能逃脱地狱的刑罚呢?

可9/43:你缺了肢体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手落到地狱,入那不灭的火里去。

启9/1~11:……它开了无底坑……惟有要伤害额上没有神印记的人……。

启4/10……他要在圣天使和羔羊面前,在火与硫磺之中受苦。

约3/18: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

彼后2/3:……他们的刑罚,自古以来并不迟延;他们的灭亡,也必速速来到。

太8/10~12:……惟有本国的子民,竟被赶到外边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太25/29、30:……把这无用的仆人丢在外面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犹4~13:……有墨黑的幽暗为他们永远存留。

太18/8:……你缺一只手或是一只脚进入永生,强如有两手两脚被丢在永火里。

……。

归结起来,《圣经》里的地狱是一个无底坑,有火,有硫磺,永远是黑暗的,没有光明,并且都充满了哭声。一副极其可怕的场景。

2.东方宗教中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

东方宗教的情况似乎复杂些,似乎并不像西方宗教一样,最终统一在某种宗教下,但以中华文化圈为中心,似乎佛教取得了最为广泛的传播和推崇。不过,因为佛教流传时间长,波及地域广,又缺乏类似于基督教《圣经》那样的唯一经典,易于受到地方文化的影响,所以往往参杂进很多地方宗教或习俗的影子。所以今天提到佛教,我们也只能做一个笼统的分析。

(1)佛教的灵魂说。

首先,佛教关于灵魂的说法就有争议存在。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诞生于三千年前的中印度,他成佛后,开始传教活动。并且他于八十岁时示现涅盘。

从根本上说,佛教本不说灵、肉二元观、灵魂不灭论等。因为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对于灵魂与肉体之同异并不予以作答(即无记),亦即否定灵魂与肉体可截然划分为二之想法。而因果报应和轮回关系所联系的是业力。《“释迦摩尼”的佛教灵魂观》)但是佛教各派对灵魂的看法是不一致的。

(在佛教传入中国时,由于中国人重视祖先,因而使佛教慢慢变质而发展灵魂观念。由于净土宗佛力救渡信仰的盛行,汉传佛教的丧礼中,一般会诵经超度以引导亡灵早登西方净土,这只是汉传佛教的做法。南传佛教则不承认有独一的个体或灵魂存在,不过鬼是确实存在的。要区别的是:鬼并不是灵魂,在南传佛教的教义中,鬼是六道之一,与灵魂是完全不同的意思。《“释迦摩尼”的佛教灵魂观》)所以,单从灵魂观的角度看,佛教的众多说法都有些矛盾,或者至少有些含混。

(2)佛教中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

像佛教中关于灵魂的表述一样,佛教中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也并不像基督教中有关灵魂归属的描述那样简单和清晰。

佛教有六道轮回的说法。按照佛教的说法人死后,有7个去处。1、如果生前有很好的修行,得到四果阿罗汉及以上的境界,则直接脱离三界。2、生前积有大善业,或者修行到初果-三国阿罗汉,则生天做天人。3、积有大善业,但是有嗔恨心,做阿修罗。3、持五戒十善,继续做人。4、生前愚痴,堕落*生道。5、生前贪欲重、悭吝,堕落饿鬼道。7、生前有恶业,堕落地狱道。

佛教中也有关于地狱的说法。佛教中的地狱是梵文naraka(那洛迦)的意译,就是指阴间(地下)的大狱。又可译作“不乐”、“可厌”、“苦具”、“苦器”等,但都比不上译作“地狱”形象生动。在佛教中,地狱为佛门所谓“十界”中之最恶者。十界依次为: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生、饿鬼、地狱。前四者称为“四圣”,后六者称“六凡”、“六道”。四圣是已脱离生死轮回之苦、超凡入圣的“圣者”,诸佛、众菩萨,以及缘觉(辟支佛)、声闻(阿罗汉)们在各种“净土乐园”中逍哉遥哉,永远享乐;而六道则在“秽土”中轮回往复,没完没了。六道中的后三道即*生、饿鬼、地狱,又称“三恶道”或“三恶趣”,而地狱则为恶道之最。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佛教中的地狱并不像基督教中的地狱那样,是和天堂完全对应、对立的一个概念,它只是人众多个归处中的一个。

二、东西方宗教中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的差异。

从上文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东西方宗教中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存在着诸多差异,归结起来,就是一下几点。

1.二条大路与交叉小径。

基督教中教中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既单一又清晰,《圣经》中对于人死后的灵感所给出的无非就是两条路:一曰天堂,二曰地狱,除此之外别无他路可走。

而佛教中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想比之下,就显得比较复杂和模糊。在佛教的说法中,人无论生死,并没有人与灵魂之分,共有多个去处。这些去处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对立,只有相对模糊的等级之分。就像一条条相互交叉的小路,通过一定的修行,人可以随时去往不同的路径。

2.痛苦的来源。

除上所述,我们还会发现一处细节,就是在关于地域的描述中,圣经没有浪费过多的笔墨在它的周遭环境以及对所遭受痛苦的描绘上,而是仅仅只强调了惩戒。

而佛教却是相反的,用了很多笔墨去陈列地狱的环境,以及在人堕入地狱后所遭受的种种痛苦。比如佛教中包括根本地狱,近边地狱,孤独地狱,十八层地狱之说。比如,以根本地狱为例,根本地狱包括八大地狱(又叫八热地狱)和八寒地狱。

八大地狱(八热地狱)据称在南瞻部洲下面,《俱舍论》卷八说在地下60万里处,深广各60万里,就是说占据空间216000万立方里。分别为:

(1)等活地狱。

罪人在此互相残杀,凉风吹来死而复活,继续活受罪。

(2)黑强地狱。

以黑铁强绞勒罪人。

(3)众合地狱。

以众兽、众刑具一同施于罪人。

(4)号叫地狱。

罪人在此痛楚无比,凄切悲号。

(5)大叫地狱。

比前狱受苦楚更甚,大声叫叫。

(6)炎热地狱。

以铜镬、炭坑煮烤罪人。

(7)大热地狱。

罪人所受煮烤比前狱更甚。

(8)阿鼻地狱。

是梵文的音译,即“无间地狱”。凡造“十不善业”的重罪者堕入此狱,罪人在此备受诸刑,一刻不停,没有间隙,故称“无间地狱”。

《俱舍论》还称这八大地狱是一层层竖着排列的。而在此八热地狱之外的八寒地狱,则是横着排列的。

八寒地狱又叫八寒冰地狱,分别为:

(1)页哳吒(意为“疱狱”)入者身寒生疮。

(2)尼刺训陀(意为“胞疱狱”)入者身寒疮破。

(3)阿吒吒此为象声,入此狱者唇知冻僵,发出“阿吒吒”的颤声。

(4)霍霍婆象声,入此狱者冻得口发“霍霍声”的寒战声。

(5)虎虎婆象声,入此狱者冻得不能作声,中能喉咙作“虎虎婆”的声响。

(6)温钵罗入此狱者,身体冻裂如青莲花。

(7)钵特摩入此狱者,身体大折裂,如红莲花。

(8)摩诃钵特摩入此狱者,骨折如白莲花。

仔细观之,每层地狱都有不同的惩罚方式,但比较之下,这些惩罚都体现为肉体的各种苦痛,类似人间的各种极刑。这些惩罚都和人的精神世界无关。

通过以上陈列出的东西方宗教中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我们不难发现其背后所隐藏着的,东西方文化上的巨大差异。我们将之具体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从东西方宗教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中,我们不难看出,首先再给出的道路上,西方宗教更为明确,而东方宗教则偏于含混。

其次,在这些道路的选择上,西方宗教强调的是二者间的对立。而东方宗教似乎各种道路都是通联的,人可以在各道中相互转换。不难看出这种宗教观,正好能体现出东方人其中包含着一种融合的观念。

究其根本,这是由于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的,西方人更为理性和直接,能够直面事物的矛盾,非黑即白,非对即错,非此即彼。而东方人则更为感性,在分析和面对事物时,总是摆脱不了感性的纠缠,不愿意直面矛盾。同时,东方人也更懂得辩证地去看问题,缺少二元对立的思维。

参考文献:

[1]刘承华.中西宗教精神的不同及其文化内涵[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3.3.

[2]刘小枫.中国文化的特质[m].北京:三联书店,1990.

[3]马宇航.人与神:中西宗教精神之比较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2.2.

[4]佟德富.中西宗教观之比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谈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论文

中西方之间有着较大的文化差异,在语言习惯、语法结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区别,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正确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性,针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教学,将中西方文化差异运用到英语教学中。

古往今来,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离不开言语这个传播媒介。作为一线的英语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渐渐地领会到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别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众所周知,学生总是对外来事物充溢猎奇,屡屡触及到异域风情与人文风俗等学问解说时,学生们总是兴高采烈,就连平常不怎样对英语课堂感兴味的学生也会觉得兴味盎然。怎样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承受不同文化的洗礼,感受不同文化的气氛,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味,提升英语的学习才能就成为了我们英语教员探求的动力源泉和重要目的。

记得大学时,我们都要学习《英美国度文化概略》这门课程,这足以阐明英语学习者是有必要对西方文化有所理解的。

在我教授的人教版九年级的第十二单元youaresupposedtoshakehands这一单元中就十分乖巧的运用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别。比方初次见面时在不同的国度和地域就会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风俗。学生们都晓得在中国,我们的见面方式是握手。那么在其他国度会是怎样的呢?在此中西方文化差别的运用就表现得淋漓尽致。满足学生的猎奇心,也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员就能够好好引见一下不同国度的习俗人情。如:在日本和韩国,人们的见面方式通常是鞠躬,巴西人是亲吻,美国人是握手。再譬如吃东西的方式也是截然不同的。在日本吃面条发出响声是有礼貌的,而在中国是不为大家承受的。在美国和法国,你不应该用手拿任何东西吃,哪怕是水果;而在印度吃饭是用手抓的。西方国度吃饭用的是刀和叉;中国人吃饭用的是碗和筷。西方人把盘子上的食物吃光是对主人的尊崇;而中国人却习气留些食物以示“有余”。经过这些中西方文化差别的实例教学,学生对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就有了大致的了解。对往后的英语学习与今后的日常生活都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的。

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第八单元howdoyoumakeabananamilkshake?这一单元,就触及到了中西方不同的节日与风俗。在讲授这一单元时,学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是有一定的理解的,如中国的春节(thespringfestival)、元宵节(lanternfestival)、端午节(dragon—boatfestival)和中秋节(mid—autumnday)。但是说到西方的传统节日,学生们理解的就屈指可数了。

怎样让学生理解相关的西方传统节日呢?在本单元的课文解说中,我就率领学生领略了传统的西方节日――感恩节(thanksgivingday)。在中国是没有感恩节的。

如何让学生愈加形象生动的了解感恩节呢?那就需求交叉我们中国传统的中秋节了。

两个节日有许多类似之处,便于学生了解与记忆。感恩节最初是源于人们对秋季食物歉收的感激,在传统意义上是一个喜庆歉收、合家欢聚的严重节日;中秋节也源于对歉收的感激,在中国许多中央有祭奠月亮,对月神表示感激的习气。时至今日,中秋节也是全家团聚,合家欢聚的严重节日。在此根底上让学生进一步控制与之相关的内容就容易的多了。

比方书本上说的日期(date),感恩节是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中秋节则是每年阴历的八月十五。再比方在这个传统的严重节日会有什么不同的传统食物(traditionalfood)?课文中就向我们引见了在感恩节如何制造传统主菜火鸡(turkey);而我们的中秋节传统食物就是意味月亮的月饼(mooncake)。

在这一天人们会有些什么活动(activity)?在感恩节那天大多数美国人任然是经过在家里和他们的家人吃大餐来庆贺;在中国虽也有全家聚会的大餐,但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活动就是―吃月饼赏月。虽说本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描绘过程,但在解说这篇课文时,我把中西方文化的差别交叉在教学过程中,不只仅活泼了课堂氛围,丰厚了学生的学问,也让我的课愈加的精彩。

世界因不同而精彩,文化因不同而神奇。中国是一个文化古国,其文化源远流长。作为教育工作者,传承与发扬文化是我们的职责。言语是文化交流的桥梁,英语教员便是这座桥梁的建筑者。在实践教学中灵敏运用文化差别,巧妙交叉文化差别让我们的课堂充溢生机,让我们教员充溢魅力。

中西方文化差异浅谈论文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产生的相互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渐深入,我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益增强,跨国界、跨种族、跨文化的经济与社会交流迅猛发展,因此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在跨文化交流中,由于中西方的文化不同,人们交流时冲突时有发生。常表现为:

(一)问候语的差异。

在中国,普通老百姓见到熟悉的人打招呼,常说“你吃了吗?”“干吗去?”等来问候对方。对中国人来讲,这是普通又随便的问候话,但西方人听了迷惑不解,他们可能会认为“我吃不吃饭、我干吗去和你有什么关系”。在英语中,通常以时间进行问候,如:“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或是“hello/hi”简单地问候对方。

(二)隐私观念的差异。

中国人初次见面常会问询对方的年龄、职业、婚姻状况,甚至收入,在中国,这是人们之间表达关心的常见方式。然而,在西方,人们则认为侵犯了自己的隐私。而西方人则讲究个人空间,注重个人隐私,不愿让别人干涉自己的生活。由于中西方隐私观念的差异,所以在中西方交流时会发生冲突。

(三)时间观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要想拜访某人,必须提前邀约,需要说明拜访的时间、地点和目的。但在中国,人们无提前邀约的观念,随便串门,扰乱别人的生活秩序的行为较为常见,这说明中国老百姓的时间观念不够强,使用时间上具有普遍的随意性。在平日的生活中,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较强,人们都对时间做了精心的计划与安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

(四)餐饮习俗的`差异。

在西方,若要宴请宾客,主人通常会提前两周发出邀请函,客人们会提前三天答复是否邀约,以便宴请的主人准备适量的饭菜。在就餐时,主人不会多说劝酒话,常说“itisreallygood,pleasetasteit.”表示诚挚邀请完,然后就将注意力转到谈话的主题上。而在中国,由于人们喜欢谦虚礼让,即使心里已经接受别人的邀请,还是要表示出推辞一番。在中国人宴请宾客,即使主人摆满一桌美味佳肴,也总习惯讲几句“招待不周”等客套话。就餐方面的差异,是因为在西方人们不喜欢含蓄表达,讲求尊重个人权益,注重个人空间。以上只是跨文化交际实际场景中常见的一些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例子,只有我们深刻了解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才能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

中西方文化差异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中西方文化传播日益密切。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菜名英译成为了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本文以《舌尖上的中国i》为例,经过直译、音译和意译翻译方法研究菜名翻译策略。

文化差异;菜名英译;英译策略;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饮食文化世代传播,源远流长。单从菜系来说,就有著名的八大菜系:川菜、鲁菜、粤菜、闽菜、淮扬菜、浙菜、湘菜、徽菜。而从命名方式来说,更是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比如佛跳墙、金屋藏娇、八仙过海……能够说,中国的饮食文化是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然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一样地区间尚有不一样的饮食文化,国与国之间的饮食文化更是有着天壤之别。所以,菜名的英译就显得尤为重要:既要保留本国的文化特色,又要融合当地的饮食文化。一个英译不当的菜名,会使人一头雾水,甚至丧失食欲。而一个英译得当的菜名,不仅仅能够弘扬中华美食,更能够传播美食背后的中国文化。

本文就《舌尖上的中国i》为例,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下菜名英译的策略。

受不一样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原因的影响,中西方在饮食文化方面有显著差异。从古至今,中国人就以农耕为主,吃的大多是五谷杂粮。而西方很多国家以狩猎为主,所以饮食以肉类为主。[1]林语堂在其著作《生活的艺术》中说道,“西方人的饮食观念不一样于中国,英美人仅以‘吃’为对一个生物的机器注入燃料,保证其正常的运行,只要他们吃了以后能坚持身体健康、结实,足以抵御病菌、疾病的攻击,其他皆在不足道中。”[2]所以,中国的“吃文化”相比西方国家,有更深的内涵。

从吃的方式来说,西方主张分餐制[3],在保证卫生的前提下,能够合理控制食用量,避免铺张浪费。且容易调节个人口味。中餐提倡合餐制[3],过年过节,三五好友围坐在大圆桌前,气氛好不融洽!

从吃的资料来说,西餐大多“中规中矩”,西方人通常不吃动物内脏,而中国人的餐桌上,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爬的,应有尽有。中餐的搭配形式也常常会有大胆的突破,从不拘泥于固定搭配。

最值得一提的差异在于其命名方式上。西餐命名大多俭朴、直截了当,虽然缺乏艺术性,可是十分实用,让人一目了然。如煎牛排、蔬菜沙拉、香煎鳕鱼。而中餐讲究音韵、形美[1],有的菜名温柔婉约,有的菜名气势滂礡。如梅开二度、青龙过江、大鹏展翅、娇莺戏蝶。运用修辞手法、神话传说、历史典故[4]的菜名也不在少数,如八仙过海、桃园三结义、鲤鱼跳龙门。还有一些常出此刻喜宴中的菜名,朗朗上口、吉祥喜庆。如红抱喜临门、情深双高飞、喜鹊报佳音。

(一)直译法。

中餐菜名虽有不少讲究,但简单的家常小炒的命名也极为简单,有些菜肴甚至直接以主要材料命名。当菜名中出现菜肴所使用的主要原料时,直译法不失为一种妥当的处理方法。一方面能够真实反映菜肴原料,一方面又能最大化地保留该菜肴原汁原味的中国味道。《舌尖上的中国i》中就很多运用了此种方法。

1、直接以原料命名。

直接以原材料命名的菜名简单易懂,使人一目了然,所以在翻译时,直接将其进行英译即可。如“虾膏”译为shrimppaste。当出现多种原料时,常以with连接。如“黄豆酸笋小黄鱼”译为braisedyellowcroakerwithsoybeanandsourbambooshoot。

2、制作方式炊具+原料。

要说中餐和西餐最大的不一样之处,就不得不说到中国菜肴五花八门的制作方式了。煎、炸、炒、爆、熘,光是中餐厨师在厨房里摆弄炊具、颠颠锅就能拍成一部“大片”。以往还有过不少外国留学生因为思念家乡的味道,在寝室炒菜而弄响了烟雾警报器的窘境。由此可见,中式菜肴的制作方式之繁杂,于西方人来说确实是一扇“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所以,以制作方式加原料的命名方式在中餐中十分常见,是一条传播中餐独特的制作手法的捷径。在对此类菜名进行翻译时,常以方法+食材。如“红焖虾”译为stewedshrimp、“熏鸭”译为smokedduck。

而中餐的炊具之讲究,也令人叹为观止。说到最常见的米饭,就有铁板饭、煲仔饭、木桶饭、竹筒饭……而对于一些“资深吃货”来说,光是听到铁板两个字,就能想象一顿热气腾腾、冒着白气、发出呲呲啦啦的声音的美食了。所以,一些中式菜肴的命名常会在前面加上炊具名,留以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这类菜名的翻译较为简单,直接炊具+材料即可。如“汽锅鸡”译为steampotchicken。

3、辅料+原料、辅料+制作方式+原料。

中餐讲究搭配,如荤素搭配、色彩搭配,所以一道菜往往会出现多种材料。有时候,有些辅料也能够成为一道菜的点睛之笔。所以,在菜肴的命名上,常常也会加上这类辅料,使菜名读起来朗朗上口,也会增加食客的食欲。如“小葱拌豆腐”,小葱虽不起眼,但如果直接称为“拌豆腐”或“豆腐”,就会变得平淡无奇。辅料加原料以及辅料加制作方式加原料的菜名通常直接将两者进行翻译,或者辅料+with+原料。如“菠菜面”译为spinachnoodles、“火腿炒饭”译为friedricewithham。值得一提的是,《舌尖上的中国i》在对火腿炒饭进行英译的时候,改变了“火腿”和“饭”的位置,将其译为“炒饭和火腿”,这是译者的灵活之处。翻译菜名时,能够适当改变位置,将主材料放于前面,能够更好地传递信息。

(二)音译法。

中国人讲究什么节日吃什么食物。比如在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西方人对许多中国人习以为常的食物“一无所知”,更不可能为它们配备专门的“英文名”。所以,音译法成了翻译此类事物的重要方式。如今,音译法慢慢被西方国家所理解。许多经过音译的词语在西方也渐渐变得耳熟能详。在《舌尖上的中国i》中,也出现了许多音译名称,必要时候,可在后面加以注释。如“馕”译为naan、“泡馍”译为paomo(originatedfromthebakesbuns)。

(三)直译+音译法。

《舌尖上的中国i》中也运用了音译加直译的翻译方法,究其根本,大部分是由于菜肴运用了地名+菜名的命名方式。如“镇江香醋”译为zhenjiangvinegar、“岐山臊子面”译为qishannoodles。

(四)意译法。

在以上几种英译方式中,意译法是难度最大的一种。中式菜肴不仅仅能够使人大饱口福,同时也能让人了解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其原因就在于菜名所传递出来的一系列信息。从古至今,中国人讲究喜庆、吉利。所以,在菜名中常将“鱼”比做“龙”,将“鸭”比做“凤”,将“肉丸”比做“狮子头”。所以译者不仅仅要了解菜肴所使用的原材料,也需要了解该菜肴的历史故事。但往往此类菜肴最能体现文化底蕴。

1、象形手法命名。

中餐中有许多菜肴利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命名,以增加神秘性或象征完美寓意。如“刀板香”,将腌制的咸肉在焖蒸过程中将之置于上等香樟木板上,所有油腻皆被木板吸走,既坚持了肉的咸鲜又油而不腻。翻译时将其译为slicedsaltedpork,使人能够一目了然。“狮子头”在中餐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可是其翻译也颇有难度。若使用直译法,将其译为“lionhead”,未免使人丧失食欲。《舌尖上的中国i》中,狮子头译为braisedmeatball,既解释了制作方法,又加入了原材料,同时对其形状加以描述,短短两个单词,传递出如此多的信息,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2、借用典故。

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菜肴由来各式各样,其中不少借用了历史典故。如鉴真素鸭,是一道大明寺的素宴,是其中的经典代表作。鉴真和尚为唐代佛教分律学高僧,因其将盛唐的饮食之道传入日本,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者,同时也使大明寺素宴声名远播。《舌尖上的中国i》将其译为monkjianzhen′ssoy“duck”?对鉴真进行了简单解释,对其原料也加以说明,同时为duck加上了双引号,最大程度保留了中文名字的韵味,又不会使人误解,是一个十分恰当的翻译。

3、省略语。

中式菜肴中,将几种原料各取一字组合而成的菜肴并不少见。即有神秘感,又留以想象空间,这类菜肴翻译时应尽量将其每一个字所代表的原材料逐一翻译,使听者更易理解。如腌笃鲜,“腌”指腌过的咸肉,“笃”指的是用小火炖,“鲜”指的是新鲜的肉。短短三个字,既包含了制作材料,又包含了烹调方式。《舌尖上的中国i》中将这道菜译为bambooshootsoupwithfreshandpickledstreakypork。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菜名翻译大有学问。翻译时应力求简洁又不失韵味,使人一目了然。无论是直译、音译还是意译,都需要译者进行适当取舍、适当变动。一个好的菜名,传递出来的不仅仅是文字之间的信息,而是能留以听者足够大的想象空间。若菜名翻译得当,不仅仅能传播中华美食,更能传播菜肴背后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

[1]吴美兰。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及中餐菜名的英译策略[m].四川:攀枝花学院学报,2014.

[2]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顾晓晶。图示理论在中式菜名英译中的应用[m].河北: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1.

[4]樊云。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及中餐菜名英译策略[m].安徽: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

[5]孔辰。目的论视角下菜名的英译策略[m].北京:外语论坛,2011.

中西方文化差异浅谈论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文明的快速发展,中西方文化的交融越来越多,中西方的交际活动也越来越多。在中西方的交际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文化方面的差异。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文化具有差异性,加之文化具有历史性,是人类长期发展所积累下的物质,不同民族与区域都有着各自特色化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价值观、道德标准以及社会礼仪与习俗方面。关注文化差异对交际活动的影响,通过有效认知文化促进交际活动有效性的提高,能够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整合。

日常交际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某种角度上来讲,交际不仅是语言的交际,更是文化上的交流。文化上的差异必然会体现在语言中,中西文化的不同,会让中西方的语言交际存在理解上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对于交际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具体影响如下:

(一)称呼上的差异。

西方国家在称呼上与我国有着明显的差异。在英美国家,小朋友可以直呼爷爷与奶奶的名字,而不是中国的爷爷奶奶。同时,长辈对晚辈称呼时在其姓名前加个“小”字,表达对晚辈的疼爱,这在英美国家是极其不礼貌的行为。同样,“老”字在中国的称呼中也是经常使用,一些关系亲密的朋友不分年龄会称对方为“老张”、“老王”等,年龄较大的人也会这样称呼,在中国,这样的称呼会让人觉得十分亲切,但在英美国家却不是这样的。在中国,无论是家庭成员还是邻居,都可以用哥哥,姐姐进行称呼,但是英美国家,无论性别、年龄,都可以直呼其名。

(二)寒暄上的差异。

中西方国家在传统寒暄的交际中也有着明显的不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在打招呼方面都有着约定俗成的规矩。中国人见了面,会有意无意地寻问对方“你吃过了吗?”或者“你这是去哪儿啊?”,以此作为打招呼的方式,其实心里并没有真正期待对方给自己一个高质量的答复。在寒暄中,也经常会问到对方的年龄、婚姻以及个人薪酬问题。但是,这在英美国家都是被人极其反感的聊天内容,如果和他们谈及这些,他们觉得自己的隐私被侵犯。西方人喜欢用与个人不太相关的事物打招呼。他们见了面,都会聊一聊天气或者政治问题,总之与个人问题无关的事情都可以拿来寒暄。这就使得中西方人在交际过程中经常会产生误解。

(三)赞扬上的差异。

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大多比较委婉,经常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直接说出来。在得到他人的赞美时,中国人比较谦虚,虽然内心接受了这份赞扬,却不会当面大方地承认。在接受赞美时,中西方人会有不同的反应,且在用词方面存在差异。当中国人受到他们赞美时,会在第一时间说“哪里,哪里,您过奖了”。而西方人听到他人的表扬,都会大方地说“谢谢”。在中国人眼中,谦虚是一种美德,而在西方人眼中,被人赞美是一种乐事。

(四)道别上的差异。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着不尽相同的方式。受到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在与他人道别时,都会送一段距离,将客人送到自己爱门口,甚至送到更远的地方。被送人的会说“请留步”,主人会说“慢走或者经常来”。在西方人眼里,这些礼貌用语都会被理解为邀请,如果对西方人说“再来”,他们会认为自己得到了邀请。英美国家的人在道别时,一般都是用微笑或者手势说再见,没有太多的礼节与语言。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中西文化差异论文

摘要:在跨文化交际中,面对陌生文化,因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不同,交往过程中难免发生文化冲突。笔者对中西餐桌礼仪进行简单的对比,以便在跨文化交际中能恰当得体地进行交际。

关键词:差异;餐桌文化。

进入21世纪以来,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餐桌文化也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跨文化的角度揭示中西方餐桌文化的差异和不同,可以使人们理解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探究其文化底蕴,提高跨文化意识。

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一)中国餐桌文化。

在中国,就餐前客人应该等候主人邀请才可坐下。必须等到所有人到齐才可以开始任何形式的进餐活动――即使有人迟到也要等。中式菜肴上菜的顺序第一道菜是汤,紧接着是主食辟如干饭,再则是餐酒,最后一道菜是水果用来促进消化。除了汤之外,席上一切食物都用筷子。筷子是进餐的主要工具,因此千万不可玩弄筷子;不可用筷子敲击其他物品,更不可以用筷子对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这是大忌,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再有,不可用筷子在一碟菜里不停翻动,应该先用眼睛看准你想取的食物。当你用筷子去取一块食物时,应尽量避免碰到其他食物。吃完饭或取完食物后,要将筷子放回筷子座。

西餐菜单上有四或五大分类,分别是开胃菜、汤、沙拉、海鲜、点心等。上菜顺序一般是头盘和汤,鱼类菜肴(副菜),肉、禽类菜肴(主菜),蔬菜类菜肴(沙拉),最后是甜点和咖啡。使用刀叉时,从外侧往内侧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东西时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拿刀切成小块,用叉子往嘴里送。用刀的时候,刀刃不可以朝外。每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并排放在盘中,表示已经吃完了,可以将这道菜或盘子拿走。不用刀时,可用右手拿叉,但需要做手势时,就应放下刀叉,千万不要拿着刀叉在空中挥舞摇晃,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只手拿餐巾擦嘴,也不要一手拿酒杯,另一只手拿叉取菜。

不要在餐桌上化妆,用餐巾擦鼻涕。用餐时打嗝是大忌。取食时,拿不到的食物可以请别人传递,不要站起来。每次送到嘴里的食物别太多,在咀嚼时不要说话。就餐时不可以狼吞虎咽。对自己不愿吃的食物也应要一点放在盘中,以示礼貌。

西方人即使请客吃饭,也是各点各的菜、各喝各的酒,以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文化则认为个人的意志必须服从群体的.共同意志,因此中国人爱聚餐、喜共食、讲和合。

(一)饮食观念的不同。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想饮食观。这种理性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却大大阻碍了如饮食文化的发展。西餐讲究营养、菜色的搭配,讲究餐具与服务,但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较为单一。

而在中国的烹调术中,对美味追求几乎达到极致。这也是中餐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的主要原因。遗憾的是,当我们把追求美味作为第一要求时,我们却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营养价值。“民以食为天”的后半句是“食以味为先”,就是这种对美味的追求,使不够营养成为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协调唯独,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就决定了中国菜的丰富和富于变化,决定了中国菜菜系的特点。

(二)入座位置的不同。

在中国,圆形餐桌颇受欢迎。因为圆形的可以坐更多人,而且大家可以面对面坐,一家之主的身份并不像西方长形餐桌上很清楚地通过他的座位而辨认。一般是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有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主人必须注意不可叫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

而在西方,一般说来,面对门的离门最远的那个座位是女主人的,与之相对的是男主人的座位。女主人右手边的座位是第一主宾席,一般是位先生,男主人右边的座位是第二主宾席,一般是主宾的夫人。女主人左边的座位是第三主宾席,男主人的左边的座位是第四主宾席。

(三)餐桌上用语的差异。

中国人热情好客,请客吃饭时一般都要菜肴满桌,但无论菜多么丰盛,嘴上总要谦虚的说:“没什么好吃的,菜做的不好,随便吃点。”然而,当英美人听到这样的客套话,会觉得很反感:“没什么吃的,又何必请我?菜做得不好,又为什么要拿来招待我?”按照中国的习俗,为了表示礼貌,习惯上会一再劝客人多吃点,而中国人往往是“言不由衷”,明明肚子饿,嘴上却说:“我饱了,不用了。”

而英美人招待客人一般没那么讲究,简简单单三四道菜就可以了。用餐时,一般主人会说:“helpyourself,please!”英美人待客尊重个人意志,一再问客人要不要食物或者强塞食物给客人,是很不礼貌的。所以,当主人给你添菜或问你要什么时,如果你想吃的话,可以直截了当的回答说要。在客人在用餐期间,一定要赞美主人所准备的食物好吃,称赞主人的手艺好,否则不管你吃得多饱,主人都不会高兴。

所以,中西方餐桌文化差异归根结底还是感性和理性之间的差异。文化促进饮食的形成,饮食反映出各国的文化。但是,这种差异似乎在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世界的交流而变得模糊。中西方餐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结合,使两者更趋于完善、科学。

参考文献:

[1]易中天.餐桌上的文化[j].中华活页文选(初二),2009(10):5-7.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与融合

引导语: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跨国交际日益增多,礼仪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与融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跨国交际日益增多,礼仪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涌入,中国传统礼仪也不断受到西方礼仪文化的冲击。因此了解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并与西方礼仪进行有效的融合,探求建立适合我国当代的社会礼仪文化体系方能消除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障碍而产生的误解,以达到中西方交流的顺利进行。本文从剖析中国传统礼仪当代价值,浅析当代奥运礼仪先锋,以及分析中西礼仪差异的影响因素着手,着重从社交礼仪、餐饮礼仪、婚俗礼仪、商务礼仪等方面介绍中西礼仪差异,进而探讨中西礼仪文化合理有效的融合,避免陷入中西方各国间在交流中由于各自的文化特色形成相互间的碰撞而引起的某些误区,最终达到和谐社会的理想境界。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在中华文化的历史演进过程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天,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和信息共享的网络化把现代人领到了一个无限伸展而又不断浓缩的空间,这就是地球村。在这个有着60亿居民的村庄里,交往和沟通日益频繁,说服和理解越发重要,其中,作为公关“第一印象”的礼仪就更显得不可或缺。

而今天的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物质、精神还是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迫切需要一套完整而合理的价值观进行统一。而礼仪文化无疑是这种统一的“先行军”,因此如何发扬传统礼仪,与西方礼仪进行合理有效的融合,应当成为人们思考和探讨的话题。由于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礼仪讲究,这就要求我们要了解学习不同的文化求同存异,同时尊重各自的礼仪文化,以避免因不了解而造成的误会和障碍。加强沟通与认识,促进不同文化相互理解与认同。随着社会的发展,礼仪教育在我国愈益普遍。熟悉不同国家的文化特色、礼仪差异对于中西方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友好交往中避免误会、尴尬与不必要的麻烦都有现实和深远意义。同时了解中西方不同文化环境下礼仪的差别,将有助于我们跨出国门,有助于我们同西方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我们树立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不断发展,中西方的礼仪正在相互融合,西方人逐渐接受了东方文化中重感情的合理因素,中国人也接受了西方文化中先进文明的礼仪和交往方式。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西礼仪文化必将会互相渗透,不断发展。在中西礼仪没有得到完美融合之前,为了更好的世界沟通与交流,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参与了对中西方礼仪文化的研究。

从参考文献来看,中国学者对中西方礼仪研究的较多较具体。但更多的侧重于研究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例如(1)金品卓的《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从交际方式、餐饮礼仪、服饰礼仪、个人人生观、社会习俗、等级观念等方面介绍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2)邓慧的《论中西方文化对礼仪的影响》就社会交往方式、个人人生观、法制观念、社会习俗、等级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具体探讨东西方文化差异对礼仪所产生的影响。(3)任雪萍的《中西方不同文化环境下礼仪的差异》分别从招呼语、称呼语、握手礼节、致谢语、色彩语、介绍礼节六个方面论述了中西方礼仪的差异。(4)林逸的《英语学习中的中西礼仪差异》从中西礼仪差异的角度探讨了文化差异及其对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5)吴爱宁的《中西礼仪差异探析》则分析了中西方文化在称谓与称呼、见面、宴客、女士优先等五方面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礼仪形态,并探析了中西礼仪差异的文化根源在于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差异。(6)也有许多学者则选取礼仪中的某一个方面深入研究中西方礼仪的差异。如宋继红的《跨文化角度下的中英社交礼仪对比研究》从跨文化角度,以对比分析的方法从称谓、问候语、介绍、拜访和送礼五个方面对社交礼仪进行了对比研究,指出了影响中英文化交际礼仪差别的'主要原因有:平等与等级观念、时间概念、高语境与低语境文化、面子问题。张燕的《中西社交礼仪的差异》以英美国家作为西方文化的代表,来比较中西方文化在社交礼仪上的差异,并从文化背景和价值观探讨差异形成的原因。张彩霞的《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饮食礼仪差异》从不同的餐具、时间取向和座次安排三个方面对中西方饮食礼仪进行比较。lin yeyun 在,foreign business etiquett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中则针对中西方商务礼仪进行了比较并指出了商务交往中礼仪的融合(7)李晓军的《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与融合》是众多文献中较少提到融合的一篇。在语言、餐饮、服饰等方面谈论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的基础上,进而探讨中西礼仪文化合理有效的融合,从而达到和谐社会的理想化。在此篇文献中作者也只是稍微提到了融合,但并没有对中西礼仪文化融合做具体的分析与介绍。

就目前研究状况而言,外国学者就中西礼仪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更多的侧重于从文化角度论述礼仪。例如robert cummings neville 的olympic games and the power of ritual.在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大前提下,追溯礼仪与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的基础上,论述礼仪的力量,以及奥运会的礼仪品质----世界和谐的象征。另一西方学者mattarmp的difference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 从parties, three meals, traveling 等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中描述了中西文化及应注意的礼仪,细致入微的描写给中西方交际提出了许多建议。

同时,在所有的研究中,无论是国内学者还是国外学者,只是稍微提到中西礼仪的融合,所以这方面的参考文献不是很多。并且由于对每个研究的视觉不同,同样的研究对象也有不同的插入点和研究重点。所以研究有待更加深入、更加细致。随着地球村的形成,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对于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给予更高的关注,以促进国际间的沟通与交流,最终促进世界和谐发展。

礼仪文化是个较为广泛笼统的概念,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起到了巨大作用。因此在探析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与融合时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只能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以较为笼统的方式概括研究成果并加入自己的一些见解。同时,从当前的研究状况来看,中西礼仪文化的融合研究甚少,本文在分析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寻求中西礼仪文化融合的契合点,正视中西礼仪文化融合的机遇与挑战,避免陷入盲目接受西方礼仪、舍弃中国传统的误区。提醒我们,在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仍有必要对传统礼仪进行全面反思,加以清理,弄清摒弃什么和继承什么,并结合西方礼仪的横向借鉴与融合,以适应新世代的要求。

另外,从研究的角度来看,我们对比研究的是西方礼仪,国际交往中要遵循的国际惯例,和我国的传统礼仪还有一些差异。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有五千年的传统文明,有五千年的礼仪文化。生活在这样一个礼仪之邦里,我们受到礼仪文化的熏陶与涵养,自身就带有中国传统礼仪。因此在研究西方礼仪文化时,体现一个现实的研究难题,地区的差异使得我们不能更好的深入了解西方礼仪文化的精髓,不能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同时在当代体现出来的中国传统礼仪自身的缺陷,在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我们应该面对现实,克服交际障碍,实现通畅而又有效的跨文化沟通。为了达到更好的世界沟通与交流,所以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

中西方文化差异浅谈论文

我们和西方人在对待赞美的态度上大不相同。别人赞美的时候,尽管内心十分喜悦,但表面上总是表现得不敢苟同,对别人的赞美予以礼貌的否定,以示谦虚:“还不行!”、“马马虎虎吧!”、“那能与你相比啊!”、“过奖了!”等。

而西方人对待赞美的态度可谓是“喜形于色”,总是用“thankyou”来应对别人的赞美。

2、待客和做客。

我们和人相处的时候,总是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去为别人着想。这表现在待客和做客上,尽责的客人总是尽量不去麻烦主人,不让主人破费,因而对于主人的招待总是要礼貌地加以谢绝。比如,主人问客人想喝点什么,客人一般会说“我不渴”或“不用麻烦了”;主人在餐桌上为客人斟酒,客人总要加以推辞,说“够了,够了”,而事实上,客人并不一定是不想喝,往往只是客气而已。所以,称职的主人不会直接问客人想要什么,而是主动揣摩客人的需求,并积极地给予满足。在餐桌上,殷勤好客的主人总是不停地给客人劝酒劝菜。所以,中国人的待客和做客场面往往气氛热烈:一方不停地劝,另一方则不停地推辞。

而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大家都非常直率,无需客套。当客人上门了,主人会直截了当地问对方“想喝点什么”;如果客人想喝点什么,可以直接反问对方“你有什么饮料”,并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饮料;如果客人确实不想喝,客人会说“谢谢!我不想喝”。在餐桌上,主人会问客人还要不要再来点,如果客人说够了,主人一般不会再向客人劝吃请喝。

3、谦虚和自我肯定。

我们一直视谦虚为美德。不论是对于自己的能力还是成绩,总是喜欢自谦。如果不这样可能会被指责为“不谦虚”、“狂妄自大”。比如,中国学者在作演讲前,通常会说:“我学问不深,准备也不充分,请各位多指教”;在宴会上,好客的主人面对满桌子的菜却说:“没有什么菜,请随便吃”;当上司委以重任,通常会谦虚地说:“我恐怕难以胜任。”

而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没有自谦的习惯。他们认为,一个人要得到别人的承认,首先必须自我肯定。所以,他们对于自己的能力和成绩总是实事求是地加以评价。宴请的时候,主人会详尽地向客人介绍所点菜的特色,并希望客人喜欢;而被上司委以重任的时候,他们会感谢上司,并表示自己肯定能干好。

中西方文化差异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让菜,在美好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

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但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有人形象地说:如果说中餐文化像是一首混声大合唱,那西餐就像是一支浪漫的小夜曲;如果说中餐充满了一股阳刚之气,那西餐则富有一种阴柔之美;中餐营造的是一种公众交友的场所,而西餐则是在制造私密幽会的空间。从此可见中西餐饮食文化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似乎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的模糊。营养平衡、搭配合理、重视健康已成为中西方饮食的共识,也是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最重要的基础。在世界科技腾飞与国际交往不断加强的今天,丰富的生活和新鲜的思想为千年的中西方饮食文化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中国饮食带着中华民族文化神韵逐步走向世界。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中西文化差异论文

摘要:中西文化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本文主要讨论中西文化在谦虚方面存在的差异。首先阐述了学者们对谦虚的不同理解;之后分析了中西文化在谦虚方面存在差异的表现;最后简述存在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谦虚;文化差异;礼貌原则。

引言。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条至理名言人尽皆知。在中国,谦虚是个人美德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人处世,我们希望别人谦虚,自己也尽量做到谦虚。谦虚是我们所遵循的准则。谦虚也是西方文化中很重要的内容,其具体表现却有别于中国。

1.学者对谦虚的不同理解。

著名语言学家leech认为,谦虚是适用于世界各文化的礼貌原则。在所有文化中,谦虚都被看作是礼貌的表现。尽管如此,礼貌原则在不同文化中起作用的方式不同。leech指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遵循谦虚准则时存在程度上的差异。他认为东方有些文化社团比西方国家有更重视谦虚准则的倾向;操英语的文化社团(尤其是英国)更重视策略准则和反语准则。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东方人和西方人对谦虚的不同态度。当人们受到赞扬时,讲英语的人一般都说“thankyou”以示接受,他们认为欣然接受对方的赞扬可以避免损害对方的积极面子,因而是礼貌的。

顾曰国(1992)把“贬己尊人”概括为中国的礼貌原则之一。何兆熊(1995)认为,把谦虚理解为自我贬低是中国文化所特有的。讲汉语的人一般贬低自己,否定赞语的真实性,以示谦虚。不同文化中遵循谦虚的程度是不同的。总之,谦虚即有一定的普遍性,也有差异性。

中华民族自古以谦虚为美德。中国古代有关谦虚的名言很多,如:“夫礼者,自卑而尊人。”,“满招损,谦受益。”等等。现代汉语中也有不少关于谦虚的`成语或词语,如:“谦虚谨慎”,“谦诚”,“谦恭”等。

2.1在称呼语方面的差异表现。

谦虚在汉语称谓语中表现最为突出。在指自己或自己一方时,多用谦辞;在指听者或涉及听者的事物时,多用敬辞。常见的谦辞有:家﹑舍﹑小等。“家”一般用于称呼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龄大的人,如:家父,家母。“舍”用于称呼比自己辈分低或年龄小的人,如:舍弟,舍妹。“小”用于年少位卑的人的自称或他称,如:小女,小儿。其他谦称还有愚兄,卑职,拙作等等。中国古代还有其他几种表示谦称的方法,如,以己自谦,以不德自谦,以晚辈自谦。

与谦称相对,汉语中常用敬辞来称谓对方,这体现了中国人的谦虚。常用的敬辞有:贵﹑尊﹑令、高等。例如:贵姓,尊容,令爱,高龄。此外,称呼者还需表明其敬卑和谦骄态度。其复杂性不仅使外国人感到光怪陆离,现代中国青年也感到眼花缭乱。下面这则笑话可以说明汉语称呼语的复杂性。

甲:你家父今年几岁啦?

乙:令尊今年六十有三。虽是妙龄,近来龙体欠安。

甲:哪日一定到寒舍看望。

乙:欢迎。府里宾客至上。

这令人捧腹的笑话问题很多,但并非“妙龄”,“龙体”等词的误用另人发笑。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称呼”,“敬词”等方面错的一塌糊涂。譬如“家父”,“令尊”用颠倒了,谦称自己居住的“寒舍”与尊称对方的住宅“府里”来了个张冠李戴。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的价值观冲击并取代了传统的价值观,一系列中性称谓词出现并广泛使用。相比之下,英语的称谓系统,单就称谓词语而言,比汉语简单的多。受平等价值观的影响,古英语中的一些尊称如lord,lady已很少使用。整个礼貌称谓系统趋向简明化。如:mr.、mrs.等已成为一般性的称谓方式。西方称谓系统中的宗法观念比较淡漠,民主的成分比较突出。整个礼貌系统强调人与人的平等。“你”就是you,“我”就是i/me,“你的”就是your/yours,“我的”就是my/mine,不论上下尊卑。

2.2在具体言辞中的差异表现。

谦虚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中国人常常自我否定来示谦虚。当受到赞扬时,自己却贬损自己。在受到别人恭维时,中国人习惯用一些谦辞来应酬。当有人夸你漂亮时,你多半会说“哪里有你漂亮。”之类的话。当这种赞扬遭到中国人拒绝时,西方人常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做了一个错误的判断,中西之间跨文化的接触很可能以失败而告终。

中国人取得成绩受到表彰时,往往要谦虚几句:“这点儿成绩不算什么”或者“我的成功归功于上级领导的关心”等诸如此类的话。在西方文化中,人们从不把自己的成绩归功于别人。他们会说“这是我应得的。”他们认为,贬低自己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贾玉新(1997)对中西文化中的恭维语反应方略进行了调查。发现中国人在拒绝和贬低恭维语的语义内容方面远远高于美国文化,而在接受和欣赏方面又低于美国文化。人们常听到美国妇女夸奖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在中国,人们很少夸家人而是贬低他们。中国人常常以否定别人赞扬或自贬以示礼貌。

2.3在其他场合下的差异表现。

中国人在请客之前,主人总说:“我也不会做菜,不知和不和您口味。”真正把对自己的贬损夸大到了极限,以示礼貌。这是因为“自卑而尊人”是汉文化中礼貌的核心。而西方人对此会产生误解:既然你邀请我到你家吃饭,为什么不做好饭菜?客人会觉得没面子。在西方,主人会说:“希望您吃好”之类的话,他们从不贬低自己的烹饪技术。

在赠送礼物方面也有差异。在中国,送礼物的人常说:“小意思,不成敬意”,“真拿不出手”。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不知道这是谦虚的说法,他们会很纳闷:为什么要送一件不好的礼物给别人。在西方,送礼的人一般会说:“希望你能喜欢。”之类的话。总之,中国人习惯贬低自己所送的礼物,而西方人往往表现出欣赏所送的礼物。

3.存在差异的原因。

谦虚在中西文化中存在差异。影响中西谦虚差异的根源是什么那?

汉文化谦虚概念的形成与儒家思想密不可分。中国的封建制度长达两千多年,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当时占统治地位,是中国封建文化的基本形式和内容。孔子主张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论语?子路》)“正名”就是要维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冯友兰,1980)。这种宗法等级制度与之相适应的伦理道德正是“礼”的核心内容。“夫礼者,自卑而尊人”式的中国礼貌特征正是儒家思想的产物。“礼”的概念延续至今,“卑”的成分已逐渐消失,但是“自贬”和“自谦”仍然是中国谦虚的主要特征。

在以个人主义为中心,以平行关系为取向西方社会,人们崇尚自由和平等,人际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不存在上下尊卑。因此,谦虚表现得不十分突出。

4.结论。

中西文化均视谦虚为礼貌,但两种文化中谦虚的内涵及其在本族文化中的重要性相差甚远。因此,在同西方人交流时,应注意其差异,做到谦虚适度:既彬彬有礼,又不卑不亢。不以本族文化的价值观去衡量对方的言行举止,做到相互理解,以利于交往的顺利进行。因此,注意谦虚在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于跨文化交际也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4]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