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提升职业道德修养的心得体会(精选17篇)

时间:2023-11-29 07:37:56 作者:琉璃

教师心得体会是对教学经验和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得的思考和感悟的总结,有助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下是一些教师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共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

通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学习培训,使我认识到好的师风师德就是一本教科书,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教师职业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教师要做“人之楷模”。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作为教师的我只有坚定自己从教的信念,具备良好的法律素质、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一、坚定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念。

以前教师行业出现不安心工作、人员流动、改行等现象,使很多人不喜欢教书。而我却理直气壮的说:“教书真好!”或许我的个性很适合教书,理由有三:首先经济上我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平稳。目前我的收入能解决温饱,我知足常乐。其次精神上,我觉得追求所有,不如追求内心的平静。名利场上多险恶,而在学校工作能找到精神上的平和、纯正。再次,从教多年,挂念我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常以不同的方式对我表示关心。所以放眼将来,众多学生在社会上的成功是我一生的幸福。坚信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念,给教育创造一片蓝天。

孔子说:“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江泽民同志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层内涵,也是一个民族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行为,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的动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项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这一工程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

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奉献是世世代代进步人类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道德境界。一名教师应该对学生无私奉献。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是无私奉献的表现之一。敬业,就是敬重自己从事的事业,专心致力于事业,千方百计将事情办好。

爱岗敬业还表现在对学生的无私的爱。高尔基曾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同时,爱也是一门艺术,我们必须学会正确的爱的方式。传统教育中我们关注的是“分数优秀率、及格率”。现在我们关注的是是否有利于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知识的无限性和教学时间的有限性促使我们去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思维发展和人格的塑造,一切本着有利于全体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原则,这是对学生真正的爱,是对事业高度负责的表现。

现今社会是知识社会,学习的社会,知识更新加快。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以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真正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尤其是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目标。

总之,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既然选择了这一职业,就要爱我的职业,爱我的学生,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心尽责,以心换心,以爱博爱,倾我所有,去换取明天的桃李芬芳。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_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

高校教师都要遵守职业道德修养,职业道德是体现教师的素养的重要标准。下面是本站带来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欢迎阅读。

作为今年进入贵州师范学院的一名新教师,我有幸参加了贵州师范大学高师培训中心组织的20xx年冬季贵州省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通过培训,系统学习了作为高校教师必须掌握的相关知识,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修养。其中,对《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深入学习帮助我更好的理解了教育的伦理、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等内容,从职业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职业行为、以及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等方面充分认识到国家和社会对高校教师的这一神圣职业的要求和具体标准,对于今后在高校教师岗位上不断提高职业道德品质有重要作用。现将学习的内容和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教育伦理与职业道德。

伦理是人们在处理人与人的相互关系是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教育伦理就是人们在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所构建起来的人伦关系,以及人们在处理这种关系时所应当遵循的理则。正是在教育的伦理关系中,确认了我们做“教师“的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教育伦理所阐发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一个教师在从业过程之中所应当遵循的“为教之理”,就是我们在从业过程中所应当遵循的“为师之道”。我们既然在择业时作出了这样的人生选择,就应当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积极主动地遵循蕴含在教育伦理关系中的人伦之理的要求,只有自觉并认真地遵循了它,我们才能无愧于自己的人生选择,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只有首先从把握我们的职业伦理关系出发,才能深切领悟做老师到底应当遵循哪些“行为应当”,才能最终“得道化德”,培养自己作为教师的良好德性和品行。

形成积极导向,树立人格榜样,增强育人效果,引领社会风尚,推动文明进步的社会功能。它具有道德人格的高尚性,道德目的的明确性,道德行为的示范性,道德内容的全面性和道德影响的广泛性。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在于:高层。

次、专业化、复杂性和示范性。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对一切教师的行为都有普遍的约束力,在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主导地位,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在这一根上发展出来的,是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在多方面道德关系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其核心价值观主要体现为:教育公平原则,教育诚信原则,集体主义原则,人道主义原则。道德原则的确立是为了指导人们的行动服务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确立业是为了指导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行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应该体现基本的道德原则才能直接或间接地教育学生,影响同事,才能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才能创造一个和谐而又不失活泼的校园气氛。高校教师应该主动地将教师职业道德原则作为指导自己行为举止的行动指南,只有只这样才能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称职优秀的高校教师,从三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一是言传身教,追求公平;而是讲求诚信,严谨治学;三是热爱学生,乐于奉献。

五、高校教师在教育管理中的道德规范。

高等教育管理是管理主体有意识地协调教育各方面关系,旨在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的过程,它包括了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微观高等教育管理通常包括高等院校教学管理、高等院校科研管理、高等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和高等院校后勤管理等几个方面,可以概况为对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和对高校教育事务活动的管理。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伴随着大学生生活的各个阶段,是与学生接触交流最多,对学生有着广泛影响力的教育者。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种种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辅导员的素质显得至关重要,必须从以下几方面不断加强自身的职业修养:思想政治修养、知识能力修养、性格修养、道德修养。高校行政人员具有双重性质,虽然没有直接任教,但在高校这样的特殊环境中其行为会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影响,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有: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和求真务实。

六、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道德规范。

教师要履行好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师才师艺和师能固然重要,但教育实践活动要最后收到实效还离不开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从教行为的有效规范。高校教教师职业道德品质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内在品性。对于我们每一位新教师而言,新的职业给我们提出了“为教之理”,“为师之道”的新要求,需要通过“得道化德”的方式培育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这个“化”字就是要将新要求内化“为己“的内在品性。一名教师只有实现了这种“内化”,才能在从业的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依靠自身良好的教师职业德性,肩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教师职业的人格定位不同于一般的职业,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教师职业对其从业者的人格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这种特殊性表现为:教师必须实现“道德之师”与“学问之师”的统一,实现职业活动内的“言教”与职业活动外的“身教”的统一,实现“德之自修”与“德之助修”的统一。

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是道德品质培养的三大基本途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高校教师在道德上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的实践活动。道德实践是高校教师培养自身良好职业道德品质的最根本途径。高校教师长期居于知识分子的最高层,堪称社会精英。所以,高校教师不但要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还必须根据自身的职业特征,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良好职业品质的培养。作为高校教师,其道德修养也因其社会角色的特殊而有着自身不同的要求,做到恪守底线,注重私德,追求境界。加强自我师德修养,需要讲究方法,慎独修身,保持操守;内省自讼,改之为贵;防微杜渐,积善成德;虚心学习,相互切磋;用于实践,不断磨练。

当具有神圣的社会责任感和伟大的历史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到高等教育事业中去,在今后的工作当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品质,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优秀高校教师。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由此可见,作为一名高校的人民教师,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使命,不仅要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对所授专业有独特的见解和深层次的文化造诣,还需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师法》规定必须对新进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及业务培训,对于刚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我来说,学习《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学习,使我对高校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了自己所肩负的重大责任,明确了自己将来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下面,我就对此次学习谈谈自己的体会。

本书分别从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与功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高校教师在教育管理中的道德规范、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道德规范、高校教师在学术研究中的道德规范、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道德选择、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及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品质培养的途径十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等,对每一位学习的教师来说,其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教育伦理,就是人们在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所构建起来人伦关系及人们在处理这种关系时所应当遵循的理则。其所阐发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作为一名教师在从业过程中所应当遵循的“为教之理”,即“为师之道”。教师职业道德从“做教师”方面理解是指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即“为师之道”。如果从教师应当具有的内在品性方面理解,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将“做教师”所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人格品质,然后再通过教书育人的德行表现影响学生的成长,同时完善自我品质,提升人生境界。“伦”生“理”,“理”成“道”,“道”化“德”,教育伦理也是一种人伦关系,如果教师能够将“为教之理”和“为师之道”所阐发的道理内化于心,那么他将“得道化德”,从而使自己拥有教师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品质。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其职业劳动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为:﹝1﹞目的。

的双重性:教师劳动的最大特点是培养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2﹞对象的特殊性: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影响下,不断成长着的有思想、有感情和理想的活生生的人——学生;﹝3﹞手段的示范性:教师应该以身为教,为人师表;﹝4﹞过程的复杂性:教师对学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5﹞内容的丰富性:教师不仅要承担教学任务,还要承担科研活动;﹝6﹞效果的滞后性:教师劳动的产品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其价值不能在短时间内体现出来。正是由于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具有与其他职业所不同的特点,如道德人格的高尚性、道德目的的明确性、道德行为的示范性、道德内容的全面性及道德影响的广泛性等特点。作为高校教师,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可以完善自身人格,形成积极的导向,树立人格榜样,引领社会风尚,不仅可以影响学生,而且还会通过学生影响学生的家庭和整个社会,因此,它不仅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而且也推动了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

高校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大学生,其劳动任务不仅是教书还要育人,这就要求高校教师除了要有高尚的师德、正确的教育观念、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综合能力及健康的身体与心理外,还应具有较强的专业文化素质和实践能力素质。在专业文化素质方面要求有比较系统的哲学理论修养、深厚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及教育科学知识,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在实践能力方面要求具有组织教育教学的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及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等。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其在高校教师的职业素质中占核心和领导地位,而高度的敬业精神是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最集中体现。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热爱教育事业,要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应该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尊得和爱护学生,为人师表,严以律己,关心集体,把职业当成事业,树立对职业负责就是对事业负责的职业意识,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师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端正学术道德行为等。集体主义原则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以集体利益为重,但应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人道主义原则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

高校辅导员是直接从事大学生教育管理活动的人,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和灌输者,是联系学生与学校的纽带与桥梁,是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者,辅导员可影响学生的道德习惯、性格气质的形成,辅导员的兴趣、专长、仪表风度及人格魅力等对学生行为习惯及审美情趣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作为学生辅导员应加强思想政治、知识能力、性格、道德等各方面的修养,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高校行政人员有双重性质,一方面是行政管理人员,另一方面是高校教师,也会对学生的发展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高校行政人员必须遵循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求真务实的道德规范,做到不贪、不占、不奢、忠于党、多办事、办实事,全心全意为学校师生服务。

教师职业是一种神圣的职业,教师既要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又要有科学研究的责任,还要有服务社会的责任。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应做到有教无类,亲徒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务求实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热爱真理,勇于探索;知困自强,学而不厌;心平气和,虚怀若谷;衣冠端正,仪容庄肃;教学相长,出蓝胜蓝;传道授业,教书育人。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操守,维护自身的人格尊严和形象,以获得学生的敬重。

高校教师肩负着发展知识、创新知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科技创新和科技发明的重任,因此,必然将从事学术研究,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热爱学术、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学术自由、民主平等,谦虚谨慎、团结合作,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道德规范。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勇于创新,不怕艰苦,甘于寂寞,淡泊名利,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真理,不弄虚作假,尊重他人的学术成果,相互尊重与学习,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在道德上向善的统一性,最终实现教书育人的双重目标。同时还应处理好自由与责任的关系,在道德选择标准中还要把握好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功利性与超功利性的关系,从而保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个人利益需求而又不违背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必须具有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不断加强自我人格修养,解决人格定位与现实人格的冲突。而这种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可通过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及道德实践三种途径来实现。

教师是一种良心的职业,是一种奉献、一种给予。教师就像一面镜子,我们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为一民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师,我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无限可能的生命,而他们将来都会从事医学相关职业,这些职业与人的健康和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不仅需要学习理论知识,更应该加强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在将来的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多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倾听学生的心声,以人文的情怀关爱学生,用心面对那些质朴的心灵。不断学习,提升自我,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努力使自己成为一民德才兼备的高校教师。每个学生都是一本内容不同的书,一幅风格迥异的画,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一个个。他们还如此年轻,有美好的未来,作为教师的我,愿为之努力和付出。

2

页,当前第。

1

1

2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

王廷。

通过参加中继教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学习,使我受益匪浅,现就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谈谈本人的粗浅心得。

职业道德是规范教师的育人行为,是社会责任感的具体表现,它要求老师的职业理想——忠诚教育事业,教书育人;职业情感——热爱学生,诲人不倦;职业规范——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由此可见,师爱是师德的重要表现之一。“世界上只有一种教育——爱的教育。”身为教师对每一个孩子都要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境地,让教师永远做爱的播撒者。那么,平凡的师爱就会产生非凡的力量。

一、学无止境,师爱的源泉。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甚至是一条河流。”这是人们常常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学海无涯,正如陶行知所说:“活到老,学到老。”处于“知识爆炸”时代的学生们,无论在知识的来源渠道、知识的种类范围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都非同寻常。这就要求教师在不断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前提下,不断学习,使自己具有“一条河流”源源不断的“活水。做到教到老,学到老。”本人自从师范学校毕业已有十五年,但教育学、心理学的书籍却舍不得丢掉。每每翻起,必开卷有益,获得点滴灵感,得到一些帮助。从《儿童心理学》中获悉:七八岁的孩子的个人荣誉已不再使他们满足。他们开始重视从集体的成功中获得满足„„也就是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不断的增强。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时,时刻以小集体—小组、班级,大集体-----年级、学校的荣誉来激励他们,规范他们的言行,收到的效果甚佳。我是孩子们的班主任,我常常教育孩子要把握机会,重新塑造自己,借机改正不良习惯。使集体很快稳定下来,并且很快形成一个民主、快乐、团结向上的集体。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成了人们离不开的工具,为此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计算机培训班的学习。除此之外,我还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一些关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学习。特别是在段时间的工作中受益匪浅。使我更加坚定学无止境,只有自己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学生才能在自己的爱心培养下健康成长。

二、爱每一个学生,师爱的准则。

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爱每一位学生,这也是师爱的准则。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一个学生,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广交朋友,多开展谈心活动,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用爱去赢得每一位学生的信赖。爱,包容了教师工作的所有内涵。“金凤凰”可爱,“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竭立寻找他们的优点,出自真心地去赞扬,去鼓励。为他们提供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相信“丑小鸭”一定会变成美丽的“白天鹅”

三、培养孩子的爱心,师爱的升华。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解惑,不仅要解决知识上的疑惑,更要重视道德、行为上的疑惑。即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视孩子的行为习惯,教授做人的道理。“要立业,先树人。”现在有些学生由于家庭的宠爱、溺爱。在家里是“小太阳、小皇帝”,从小就养成事事占先,以自己为中心的坏习惯。身为班主任,我在爱学生的同时,我还注意让每个孩子学会去爱别人。我把我喜欢的一句话“要想别人爱你,你首先学会爱别人”送给学生们。并召开以爱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用自己的双眼去寻找爱,亲身感受爱,最终用自己的行动去奉献爱。

王廷。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为人师表最基本的资质和资格,是教师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根本标志。好的师风师德就是一本教科书,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教师职业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教师要做“人之楷模”。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作为教师的我只有坚定自己从教的信念,具备良好的法律素质、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一、坚定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念。

当前教师行业出现不安心工作、人员流动、跳槽等现象,使很多人不敢说:“我喜欢教书。”而我却理直气壮的说:“教书真好!”或许我的个性很适合教书,但我更觉得我的理想就是教书。理由有三:首先经济上我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平稳。目前我的收入能解决温饱,我知足常乐。其次精神上,我觉得追求所有,不如追求内心的平静。名利场上多险恶,而在学校工作能找到精神上的平和、纯正。再次,从教多年,挂念我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常以不同的方式对我表示关心。所以放眼将来,众多学生在社会上的成功是我一生的幸福。坚信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念,给教育创造一片蓝天。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像谭世明,陈善知等这些诚实质朴的人民教师,为保护近万名学生的生命安全,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创造了学生无一人丢失,无一人伤亡的奇迹,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他们的身上闪烁着师德的绚烂光辉。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中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江泽民同志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层内涵,也是一个民族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行为,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的动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项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这一工程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

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奉献是世世代代进步人类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道德境界。一名教师应该对学生无私奉献。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是无私奉献的表现之一。敬业,就是敬重自己从事的事业,专心致力于事业,千方百计将事情办好。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

爱岗敬业还表现在对学生的无私的爱。高尔基曾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同时,爱也是一门艺术,我们必须学会正确的爱的方式。传统教育中我们关注的是“分数优秀率、及格率”。现在我们关注的是是否有利于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知识的无限性和教学时间的有限性促使我们去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思维发展和人格的塑造,一切本着有利于全体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原则,这是对学生真正的爱,是对事业高度负责的表现。

现今社会是知识社会,学习的社会,知识更新加快。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以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真正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尤其是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目标。

天柱二中。

王廷。

通过半年来学校组织师德师风教育的学习活动,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作为教师在新时期的素质要求,下面简单谈谈几点体会:

一、决定选择,无怨无悔。

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二、加强学习,不断提高。

自己应该系统地学习《义务教育法》、《中华人们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三、倾尽爱心,一视同仁。

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孜孜不倦,积极进取。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

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囗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奉献是世世代代进步人类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道德境界。一名教师应该对学生无私奉献。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是无私奉献的表现之一。敬业,就是敬重自己从事的事业,专心致力于事业,千方百计将事情办好。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

爱岗敬业还表现在对学生的无私的爱。高尔基曾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同时,爱也是一门艺术,我们必须学会正确的爱的方式。传统教育中我们关注的是“分数优秀率、及格率”。现在我们关注的是是否有利于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知识的无限性和教学时间的有限性促使我们去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思维发展和人格的塑造,一切本着有利于全体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原则,这是对学生真正的爱,是对事业高度负责的表现。

天柱二中。

王廷。

转眼间,踏上讲台身为人师已经有十二年了,一路走来,有泪水,也有欢笑;有迷茫,也有收获。每年的师德学习培训都让我收获很多,曾经的困惑在培训中慢慢释然,找到了明确的答案。也让懵懂中的我知道了,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也是从培训中我知道了开展师德师风活动的重要性。

今年的学习培训不同于往年,学校除了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培训外我们还进行了自我学习和反省。在集中学习培训中,培训教师给我们做精彩的报告,图文并茂的给我展示了他其他学校培训学习时的所见、所闻、所获、所感,虽然我无法身临其境,但是从他们的报告中我还是知道了自己其他学校教师之间的差距,他们的自信、风采是我望尘莫及的,他们的敬业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想到这里,我不仅得要自问,他们做到的,难道我就不能吗?是的,我一定能,只是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我感觉自己迷失了方向,今天我突然明白了,不要再觉得自己的工作太平凡,也不要抱怨自己的待遇有多差,只有我们自己的努力才能改变我们的形象、提升我们的价值。我认为要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1、爱岗敬业。

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其次,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必须知道爱生是立业之本,读书是立生之本。每一位教师都要爱读书、读好书,我们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肩负起我们的责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而不是丧失学习兴趣。我们只有从内心爱上这份职业,才不会叫苦叫累,学习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2、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学生。

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我们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便呵斥。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用师爱铸就崇高的师魂,在教育中要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如果我们把学生当成天使,那么我们就生活在天堂,相反,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生活在地狱。

3、努力进取。

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努力使课堂教学实现朴实、高效、生动、独特。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有效地备课,体现教师教学的智慧,常规教学做到扎实有效。

4、以身作则。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教师要知道教育是一朵云吹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心灵感动另一个心灵。我们要学会喜欢学生,喜欢和他们在一起,这样才可以发现他们的优点,我觉得“身临其境”才是最好的教育。

5、刻苦钻研业务。

精通教学业务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关键。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科学文化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而不至于误人子弟。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总是不能准确地解答,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就会逐步丧失,学生对教师也没有信心可言,对教师任教的学科也不可能有学习兴趣,当然也不可能学好这门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将成为一句空话,教师要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就必须自觉坚持学习和参加业务培训,并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和提高。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

6、加强学习、提升教师魅力。在培养人的道德素质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有一种奉献的精神,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受到他人的称赞和社会的褒奖,就是他具有能够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他人和社会作出贡献的品质。报告中的有些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受人景仰。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对工作埋头苦干、精益求精的态度;对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作风;对教育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对待教书育人工作的神圣态度,真心实意,踏踏实实,自觉刻苦自我完善,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模范老师们的成功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修品练功,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是学生瞩目的焦点和榜样,必须努力学习,提高自我修养,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和楷模。教师要重视修品练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学术魅力和工作魅力感召和吸引学生,起良好的示范作用。教师要进德修业,为人师表,获得学生的爱戴敬重,从而亲其师,信其道。模范老师们对教学的改革告诉我们:教师除了要修品,还要练功。要勇于改革和实践,探索和创新。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任重道远。因此,我们要更新观念,变教育者、传授者为指导者、促进者、设计者、沟通者,以生为本,以情为主,尊重学生爱学习、爱自由、爱快乐的天性,相信每个学生都想学好,能学好。善于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先学后教、教少学多,追求不教而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目标。教师只有做到以身立教,才能以自己人格的魅力感染学生学会做人,以自己渊博的学识去引导学生学会发展,才会有学校教育的高质量。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

吴桃花。

通过2011年12月12日以来参加*****************************培训,使我受益匪浅,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现结就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谈谈本人的粗浅体会。

托尔斯泰认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由此可见,师爱是师德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正像教科文总干事马约翰先生说的:“世界上只有一种教育——爱的教育。”身为教师对每一个孩子都要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境地,让教师永远做爱的播撒者。那么,平凡的师爱就会产生非凡的力量。

一、学无止境,师爱的源泉。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甚至是一条河流。”这是人们常常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学海无涯,正如陶行知所说:“活到老,学到老。”处于“知识爆炸”时代的学生们,无论在知识的来源渠道、知识的种类范围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都非同寻常。这就要求教师在不断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前提下,不断学习,使自己具有“一条河流”源源不断的“活水。做到教到老,学到老。”本人自从师范学校毕业已有十五年,但教育学、心理学的书籍却舍不得丢掉。每每翻起,必开卷有益,获得点滴灵感,得到一些帮助。从《儿童心理学》中获悉:七八岁的孩子的个人荣誉已不再使他们满足。他们开始重视从集体的成功中获得满足„„也就是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不断的增强。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时,时刻以小集体—小组、班级,大集体-----年级、学校的荣誉来激励他们,规范他们的言行,收到的效果甚佳。我是孩子们的班主任,我常常教育孩子要把握机会,重新塑造自己,借机改正不良习惯。使集体很快稳定下来,并且很快形成一个民主、快乐、团结向上的集体。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成了人们离不开的工具,为此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计算机培训班的学习。除此之外,我还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一些关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学习。特别是在段时间的工作中受益匪浅。使我更加坚定学无止境,只有自己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学生才能在自己的爱心培养下健康成长。

二、爱每一个学生,师爱的准则。

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爱每一位学生,这也是师爱的准则。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一个学生,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广交朋友,多开展谈心活动,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用爱去赢得每一位学生的信赖。爱,包容了教师工作的所有内涵。“金凤凰”可爱,“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竭立寻找他们的优点,出自真心地去赞扬,去鼓励。为他们提供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相信“丑小鸭”一定会变成美丽的“白天鹅”

三、培养孩子的爱心,师爱的升华。

养成事事占先,以自己为中心的坏习惯。身为班主任,我在爱学生的同时,我还注意让每个孩子学会去爱别人。我把我喜欢的一句话“要想别人爱你,你首先学会爱别人”送给学生们。并召开以爱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用自己的双眼去寻找爱,亲身感受爱,最终用自己的行动去奉献爱。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是“燃烧的蜡烛”,教师是“人梯”„„教师的工作就是奉献。让我们牢记:学无止境,为人师表。让我们用平凡的师爱,发挥非凡的力量。

教师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

任何一个教师只要选择了这一职业,就要懂得全身心地热爱教育事业,就要有为教育事业而不断奉献的职业信念,因为这不仅关乎到学生的命运,甚至影响着国家命运。我们应该把“三尺讲台”视为生命的一部分,这样才能真正容身于教育事业的点点滴滴工作中,也才会成为真正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

“教”和“育”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的,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渗透。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发展学生的智能的同时,还应在学生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等方面多下功夫,已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这样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其结果才可能使学生向着德才兼备的方向发展,才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作为高校教师,我们不仅要注重育人,更要扎实我们的业务,不断提高和充实自己。时代在变更,人们所获取的知识也应该是不断更新的!教师如果不经常学习,不仅落后于时代,更不可能保证把最新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就不可能富有成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培养德才兼备的好学生最根本的要素便是树立自身良好形像。首先,表里如一,为人坦诚是为师的第一资格证;其次,为人正派、举止文明更是难能可贵;再次,要真实、坦白地面对学生和自己,不能给学生伪科学,更不应误人子弟。这样的教师才是学生欢迎的教师,才是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

“师表”,学习的'榜样。那么,作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应无时无刻在言语习惯、仪表举止、学识修养、思想品德等方面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要想在学生的心中树立威信,就应该让自己的言行保持一致,表里如一。我们要想更好的达到教育目的,必须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追求教师自身的精神内涵,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教师的素养风度不仅是一种外在表现,它更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它不仅依赖人的言谈、举止、仪容、服饰形成和表现,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做一名有素养的高校教师,平时的良好个性、健康的性格特征、渊博的知识体系必不可少。

总之,高校师德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各级各类学校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从根本上避免一赋而成、一劳永逸的短期行为,师德建设还必须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思路,动员社会的力量整体参与,只有这样,师德建设工程才能做得更好、更扎实,形成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每一个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立足于自身岗位将自律与他律有机地结合起来,师德建设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能够为国家、民族赢得未来的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教师提升职业道德修养的心得体会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已为古今中外所共识,历代教育家曾经有过精辟的论述。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教师提升职业道德修养的。

心得体会。

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在现代的教育中,还有一点就是要“爱岗敬业”。幼儿园是一个大家庭,幼儿园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都需要我们保护。一个好的教师固然会对幼儿未来的一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但幼儿在体、智、美诸方面获得成长发展就绝非是一个老师能单独完成的,需要老师团结一致,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工作。在教育活动中,我们老师之间互相尊重密切配合,取长补短,互相协作,共同提高,这也是职业道德所包涵的一点。

每一位教师良好的道德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能自发地形成,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努力学习,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了解到社会主义教师道德的内容和意义,并通过自身的修养,将认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进而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和习惯,才能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尽管职业道德因人而异,但一般来讲,加强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相结合,虚心向他人学习,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有成效。

人们从事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需要有知识,这就必须学习,人们改造主观世界,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也需要学习。加强理论学习,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方法。首先,教师要认真学习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学习理论,就不可能科学地、全面地、深刻地认识社会,认识人与人之间的正确关系,因而也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根本上说,一个教师高度的社会主义师德觉悟正是以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革命理想为指导的。只有确立这样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才能坚定不移地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和献身人民教育事业,自觉的把个人生命的意义、价值与人民教育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教育和培养好幼儿,为教育事业作贡献,看作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才能义无返顾,以坚强的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为人民教育事业努力奋斗。

其次,在理论学习中深刻理解教师道德规范和要求,明辨道德是非,提高遵守师德规范和要求的自觉性。教师道德的规范和要求,则是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它作为论理学的一个分支,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利益出发,批判的继承了古今中外一切优良的师德传统,正确地回答了教师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具体地向教师表明应该作什么,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以保障教育事业的根本利益。要将师德要求转化为教师个人的内心信念,就需要教师有一个自觉学习、接受教育的过程。

再次,应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教师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才能更好的完成教书育人的责任,这本身也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一个重要要求。同时通过学习教育理论,教师能够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重要作用,这就更使教师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还应学习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只有广泛地学习有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才能使教师从各种关系和联系中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任务,认识社会和人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总之,我以后要加倍努力学习,刻苦锻炼,不断在工作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俗话说:“艺大根深。”教学的质量好与坏来自教师的刻苦努力和理论修养的提高。一方面,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稳固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具有良好的教学理论修养,使自己的教学过程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注重自身锻炼,积极进取,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知识和理论修养,才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因此,进一步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教师的师德素质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加强理论学习。

1、加强道德理论的学习:教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认真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理论;认真学习共产主义道德理论;认真学习一般的道德理论和教师的职业道德理论;树立科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和价值观。

2、加强师德规范的学习。

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是衡量教师道德是非、指导教师道德行为、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标准,是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发展教育事业的有力保障。加强师德规范的学习,有助于提高教师遵守师德规范的自觉性。

3、加强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

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增强教书育人的本领。(一)、加强在实践中的磨练,(二)、加强向优秀教师的学习。

4、加强内省和慎独。

孔子曾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教师以师德规范为准则,以品德高尚的人为榜样,时时反省自己,就能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慎独就是在无人监督,有做坏事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更应该努力加强自修养,通过自我修养,强化自己的道德意识,磨练自己的道德意志,并在实践中把道德意志转化为道德行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民教师。

5、要有执着的精神。

教学过程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教师应把教学堪称自己一生的事业来奋斗。虽然初登讲台有些不适应,但随着对教学工作兴趣的提高和对教学内容的熟悉,教师的教学技能也会一步一步地提高。总之,教师好做,但教学却不好做,要想真正胜任教师这一职业也并不容易,非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此时,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成了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根本,也是教师有所创造和革新的催化剂。是教师道德行为最深层的根据和重要保证。

2

页,当前第。

1

1

2

教师提升职业道德修养的心得体会

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教师职业良心内涵的高度概括。然而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如何修养自己的职业良心是教师必须深思的问题,在此谈谈个人的一点浅见:

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了这种服务的思想,服务的意识,才能更加热爱所有从事的教育事业,才能热爱每一位学生,才能真正称得上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二、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能力。教学工作是教师工作的核心,所以教学能力就成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然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厚实的专业知识和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科学理论以及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只有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才能使教师从各种关系和联系中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任务,认识社会和人生。才能真正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才能将正确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至于误人子弟。

爱学生,才能为培养下一代呕心沥血、竭尽全力。

四、为人师表,注重身教,加强自我修养。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一个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工作和生活方式,甚至服饰仪表等,都回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往往是“度德而师之”,教师伟大的能动作用,正是用自己的世界观、自己的面貌来塑造新的一代。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处处以身作则,时时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言行一致,品行端正,情操高尚,诚实谦逊,公德正派,举止文雅。要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做到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不要做有损教师声誉的事。所以每一个教师都要加强修养,坚持不懈地使自己的思想品质修养不断提高,达到更高的境界水平,以适应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总之每个教师都应明确自己的光荣职责,认识自己劳动的特点和应具备的素质,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在新时代中自觉加强教师职业良心的全面修养,争取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其必备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具有高尚的师德。从古至今,国内国外,人们都把师德作为衡量教师素质的第一杆标尺。可以说,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不仅直接关系到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及亿万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还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风貌产生深远影响,所以说师德建设的重要性无论提到怎样的高度都不为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们教育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学校教育和师德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同时,随着人民大众对于优质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人们对教师素质及师德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而作为一名教师,不断提升新时期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是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头等重要的大事。现就我个人对师德修养的理解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一、师德的重要性。

德是做人的灵魂和根本。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如何,直接决定着这个人的行为准则和人生方向。甚至影响着周围的人和事。因此,做人德为先,育人先育德。教师只有率先垂范,注重师德修养才能以德育德,铸造学生健康人格,才不愧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二、贯彻以德育人的思想。

首先要尊重学生,用爱的力量来教育学生。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更是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响者和道德的体现者。确切的说教师要爱孩子。若教师连起码的爱孩子的心都没有,那严格地讲就不配做老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高尔基说过“爱孩子那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一件大事。爱是教育的基础,而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和引导学生又是爱向正确方向发展的保证。任何学生都有其闪光之处,都有自己的志向,有自己的热情,有自己的人格。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信任和尊重,这就要求教师以极大的热忱和父母般的胸怀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用高尚的道德情感浇灌学生的心田。教师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间去,和他们打成一片,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建立最有亲和力的师生关系。要多发现学生的成绩和优点,并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赞美,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人格要求。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满腔热情。其次教师要重视人格力量的震撼力,培育高尚的职业人格。所谓人格力量,是指教师个人的政治品格治学态度,道德情感意志作风等,即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教育功能。人格的力量是巨大的,教师要改进工作作风,以育人为己任,刚直不阿,廉洁从教,并以此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怎样对待自己,怎样对待他人,怎样对待社会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教师不仅要讲给学生听,而且更要做给学生看。教师本身就是一部活生生的育人教材。德的功能是巨大的。但这种巨大的作用又是以教师的才学为基础的,没有才学的德是苍白无力的。这就要求教师除了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外,还必须重视和加强自身的才学修养,全方位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只有德才兼备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为此,教师应该深刻认识自身职业的重要性,热爱本职工作,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改革教育思想,创新教育观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用精湛的学识赢得学生。

三、在业务上要注意不断提高自己。

动,会有很好的收获。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是在兴趣中调动起来的,是在认为自己能学的情感中形成的,有了一种自主意识,学习的品质和精神就得到了提升。五是要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教室,充分利用校内外、体育课的各种学习资源给学生感性刺激,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形成健康的审美心理,不仅会丰富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内容,而且会使实践学习的过程成为人文素养形成的过程。六是教师要当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就要用高度的热情和能力把学生引入自主发展的新天地,着眼学生的发展,着力教学创新,这应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追求转变的一种表现。

正如教育部长所说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要把责任的教育放在师德建设的首要位置。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高尚的师德是成为“人师”的最重要的素质,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正是由教师薪火相传,传递给了一辈又一辈的莘莘学子,使民族和人类具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2

页,当前第。

2

1

2

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培训总结

最近在跟一些老板私下交流过程中,大部分企业老板都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当前年轻员工的职业道德确实不尽人意,都在开始怀念10多年前自己的那些手下的员工,是那么忠诚、什么事情都会替老板着想,而现在的员工大部分只是想着自己的利益,不管老板的死活。据这些老板的埋怨中反映。现在年轻的员工,哪怕你付加班费,也不愿意加班。而且在管理上存在很多困难。怎样解决员工的职业道德与企业凝聚力进行融合是这些老板当前的困惑之一。

很多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讲师都在探讨——员工道德讲的是什么?就是如何做人,就是人生立身出世的根本之道,就是要使员工从灵魂上认识自己与企业的关系,使他们自觉地为企业的发展而尽心尽力地工作。员工的道德底线,往往与企业的文化氛围有关,尤其是与企业家自身的道德水准密切相关。在企业的道德“木桶”上,也会有那块最短的木板。道家始祖老子一生唯一的一部著作就取名道德经,可见道德的妙用之不可思议。

职业道德是每一个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揭示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最为广阔的一种社会关系。职业道德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符合自身职业特点的职业行为规范,是人们通过学习与实践养成的优良职业品质,它涉及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是根据职业特点确定的,它是指导和评价人们职业行为善恶的准则。每一个从业者既有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又有自身行业特征的职业道德规范,如教师的有教无类,法官的秉公执法,官员的公正廉洁,商人的诚实守信,工人的质量与安全,医生的救死扶伤等,都反映出自身的行业道德特点。

著名服务营销专家梁芳老师表示,职业道德品质是通过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在社会和职业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养成的,它是将从业者向善发展的职业道德意识、意志、情感、理想、信念、观念(即精神)固化的结果。这种优良的职业道德品质又是通过从业者的职业活动以正确评价、选择和指导自身或他人的职业行为,达到协调人与人之间、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健康发展。

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多注重企业文化和职业技能的培训,缺少重视对员工进行道德培训。虽然优秀的企业文化本身亦蕴涵着道德价值,但很不系统,而且往往强调狭隘的职业道德,并没有将道德作为一门独立的培训课程对员工进行培训。这是现代企业员工培训的一大缺憾,这个空白应该得到填补,注重道德培训的企业必将基业长青,前程无量。著名服务营销专家梁芳老师表示,道德培训是现代企业发展的趋势,企业认识道德培训的重要性,将道德培训提上议事日程,是具有前瞻性的企业应有的明智之举。

一定的价值判断,决定一定的道德规范。也就是说,人们对道德的遵守和维护,必须得到某种的价值回报。如果人们长期一味地遵守和维护道德,却没有得到任何的价值回报,那么人们将不再或不再自愿地遵守和维护道德。梁芳老师认为,一般来说,人们对道德的判断,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利益回报。

就是说当人们在遵守或弘扬某种道德时,我们的社会就对其给予一定的物质或某种利益奖励。如当今社会对扶贫助残、见义勇为的奖励,就属于这一范畴。但这是一种特殊,是社会的客观回报,不是人们的主观追求,所以,人们对遵守道德的价值判断,往往不取决于这一方面。

第二,舆论回报。

人们对道德的维护和遵守,往往只是希望得到社会舆论的赞扬和认同。也就是说,希望得到一定的心理回报。舆论对良好的社会公德的赞誉,往往使具有这种公德的人们有一种自豪感和荣誉感。而舆论对不良公德的批评和议论,往往使具有这种行为的人们有一种压力感和内疚感。这种判断,是人们遵守和维护道德时所常有的价值判断。人们对道德付出一定的东西,就希望得到一定的舆论回报。

第三种,共同变好的回报。

在更多的时候,在更多的行为规范上,人们对道德的遵守和维护,并不完全希望得到一定的物质回报或是舆论回报,人们只是希望,有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我这样做,别人也这样做,共同使我们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变得更好。

一线员工是顾客最先接触也是接触最多的员工,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企业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水平。但是,一些员工缺乏职业道德、损害企业形象的行为屡屡发生,任何一家企业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要有良好的企业形象作保障。企业形象是全体员工共同塑造的,员工的职业道德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如果个别员工缺乏起码的职业道德,将影响整个企业的形象,进而影响企业文化建设。例如,对待消费者爱理不理、装作没看见、服务不细心、态度生硬等现象,都会损害企业形象。另外,不少员工对企业没感情,责任意识淡薄,更多关心的是自己的物质利益,对企业的发展不感兴趣,有的员工为个人私利故意泄露企业的商业秘密,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影响到正当利益的获得。

其实管理企业与管理国家,在根本原理上是一样的。我们国家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都特别重视道德教化,以德治国是我国政治的传统。这个传统非常好,将道德放在第一位绝对没有错,不要以为中国后来的落后和被西方列强侵略的悲剧是什么腐朽的传统文化导致的,这种见解是很短视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道德几千年都没有变,而从汉朝到唐宋元明清,我国社会也长期保持着繁荣,国家实力也非常雄厚,如果没有传统文化的作用是绝对不会有辉煌的古代中国的。虽然近代中国落后了,贫穷了,这也并非传统文化道德之过。

我们不能说现代社会就一定比古代社会好,现代社会虽然物质繁荣,但竞争也是异常激烈的,人毕竟是精神性的,物质永远替代不了精神,而生活在自然经济时代的古人,幸福指数显然要大大高于现代人,这是不可否定的。所以我说近代我国之巨变实属外力压迫下的无奈,实在是一巨大的悲剧。著名服务营销专家梁芳老师表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抵抗西风东入的必然选择,只有中国传统文化道德才能拯救人类,才能给世界带来光明,这也是决定无疑的。但我国要在今日世界立足就不得不使用西学,适应时代,而后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道德于全世界,此即中华复兴,人类复活的根本大道。所以,看问题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局限眼前是很容易糊涂的。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

作为今年进入贵州师范学院的一名新教师,我有幸参加了贵州师范大学高师培训中心组织的冬季贵州省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通过培训,系统学习了作为高校教师必须掌握的相关知识,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修养。

其中,对《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深入学习帮助我更好的理解了教育的伦理、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等内容,从职业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职业行为、以及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等方面充分认识到国家和社会对高校教师的这一神圣职业的要求和具体标准,对于今后在高校教师岗位上不断提高职业道德品质有重要作用。

伦理是人们在处理人与人的相互关系是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教育伦理就是人们在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所构建起来的人伦关系,以及人们在处理这种关系时所应当遵循的理则。正是在教育的伦理关系中,确认了我们做“教师“的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教育伦理所阐发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一个教师在从业过程之中所应当遵循的“为教之理”,就是我们在从业过程中所应当遵循的“为师之道”。

我们既然在择业时作出了这样的人生选择,就应当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积极主动地遵循蕴含在教育伦理关系中的人伦之理的要求,只有自觉并认真地遵循了它,我们才能无愧于自己的人生选择,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只有首先从把握我们的职业伦理关系出发,才能深切领悟做老师到底应当遵循哪些“行为应当”,才能最终“得道化德”,培养自己作为教师的良好德性和品行。

高等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直接基础,在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总是在一定时期的生产关系和阶级利益的影响和制约下逐渐形成,历史上的教师道德遗产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历史基础。高校教师职业劳动是一种特殊的劳动,正是高校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有着与其他职业道德不一样的特征。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具有其特有的社会功能,能够完善个体人格,培养职业品质,发挥评价功能,形成积极导向,树立人格榜样,增强育人效果,引领社会风尚,推动文明进步的社会功能。它具有道德人格的高尚性,道德目的的明确性,道德行为的示范性,道德内容的全面性和道德影响的广泛性。

专业文化素质和实践能力素质是高校教师应当具备的两大基本素质,它决定着教师的“师能师技”。但是,要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高校教师,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这一素质决定着教师最为根本的“师品师德”。教师职业素质是教师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前提,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稳定的必备的职业品质,是教师的职业人格、专业知识和育人能力的综合反映,这种品质在一般生理条件合格的情况下,主要经过后天学习、训练、系统培养与反复实践中形成。

高校教师应当具备的职业素质很多,主要有高尚的师德、正确的教育观念、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综合能力和健康的身体与心理等各方面。道德素质的培养过程,实际上是要完成一个由“外道”向“内德”的转化过程,在这种转化过程中逐渐地帮助个体实现由外在规范的“他律”要求向自我内在的“自律”要求的伟大飞跃。

高校教师应该把教育教学工作当作体现自己生命价值和人生理想的事业,自觉做到热爱并献身教育事业。敬业精神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品质,是教师职业道德中最基本的行为规范,高校教师必须做一个追求理想,追求真理的人,立志献身教育事业,全心全意、精益求精地在教育事业中有所建树。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具备和发扬敬业精神,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具有高度的知业意识、乐业意识、勤业意识和精业意识。敬业精神对于我们满足自我生存的物质需要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它会丰富我们的人生内容,充实我们的现实人生,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感知幸福与快乐的源泉,它是我们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最有效途径。为了培养高校教师的敬业精神,我们应该树立“我的职业就是我的事业”,“对职业负责就是对自己的'事业负责”,“对事业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的职业意识。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在于:高层次、专业化、复杂性和示范性。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对一切教师的行为都有普遍的约束力,在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主导地位,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在这一根上发展出来的,是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在多方面道德关系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其核心价值观主要体现为:教育公平原则,教育诚信原则,集体主义原则,人道主义原则。道德原则的确立是为了指导人们的行动服务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确立业是为了指导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行动。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应该体现基本的道德原则才能直接或间接地教育学生,影响同事,才能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才能创造一个和谐而又不失活泼的校园气氛。高校教师应该主动地将教师职业道德原则作为指导自己行为举止的行动指南,只有只这样才能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称职优秀的高校教师,从三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一是言传身教,追求公平。

二是讲求诚信,严谨治学。

三是热爱学生,乐于奉献。

高等教育管理是管理主体有意识地协调教育各方面关系,旨在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的过程,它包括了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微观高等教育管理通常包括高等院校教学管理、高等院校科研管理、高等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和高等院校后勤管理等几个方面,可以概况为对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和对高校教育事务活动的管理。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伴随着大学生生活的各个阶段,是与学生接触交流最多,对学生有着广泛影响力的教育者。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种种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辅导员的素质显得至关重要,必须从以下几方面不断加强自身的职业修养:思想政治修养、知识能力修养、性格修养、道德修养。高校行政人员具有双重性质,虽然没有直接任教,但在高校这样的特殊环境中其行为会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影响,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有: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和求真务实。

教师要履行好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师才师艺和师能固然重要,但教育实践活动要最后收到实效还离不开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从教行为的有效规范。高校教教师职业道德品质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内在品性。

对于我们每一位新教师而言,新的职业给我们提出了“为教之理”,“为师之道”的新要求,需要通过“得道化德”的方式培育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这个“化”字就是要将新要求内化“为己“的内在品性。一名教师只有实现了这种“内化”,才能在从业的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依靠自身良好的教师职业德性,肩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教师职业的人格定位不同于一般的职业,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教师职业对其从业者的人格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这种特殊性表现为:教师必须实现“道德之师”与“学问之师”的统一,实现职业活动内的“言教”与职业活动外的“身教”的统一,实现“德之自修”与“德之助修”的统一。

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是道德品质培养的三大基本途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高校教师在道德上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的实践活动。道德实践是高校教师培养自身良好职业道德品质的最根本途径。高校教师长期居于知识分子的最高层,堪称社会精英。

所以,高校教师不但要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还必须根据自身的职业特征,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良好职业品质的培养。作为高校教师,其道德修养也因其社会角色的特殊而有着自身不同的要求,做到恪守底线,注重私德,追求境界。加强自我师德修养,需要讲究方法,慎独修身,保持操守。内省自讼,改之为贵。防微杜渐,积善成德。虚心学习,相互切磋。用于实践,不断磨练。

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是每个人提高道德品质的基本途径。道德是一定人群共同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形成的。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同样是高校教师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工作中不断积累,并通过广大理论工作者整理形成、随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的。因此,作为一名即将进入高校教师行列的新教师,接受系统的职业道德教育,认真学习前辈的道德实践经验,是迅速提高职业道德品质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

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当具有神圣的社会责任感和伟大的历史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到高等教育事业中去,在今后的工作当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品质,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优秀高校教师。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

今年1月1日国家教育部制定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正式颁布实施。通过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进一步增强了我们作为幼师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时时刻刻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放在新学期学习教育工作的首位。

高尚的职业道德必须建立在“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优秀的幼师计算机教师必须对幼教工作和幼师生有炽烈的爱。把热爱教育事业与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结合起来,教师只有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有感情,才能有责任感、自豪感和光荣感。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中终身的,其意义远远大于知识的传授本身。

要关爱学生,爱护学生;要有教师的个人魅力。要有幽默感,教师要懂得表扬学生,鼓励学生,要了解学生,要知道学生需要什么,缺什么,和学生交朋友,和学生打成一片,经常关心、爱护学习落后的学生,为尖子指明前进方向,鼓励这些顶尖学生超越自我,超越老师。教师的言传身教,人格魅力,道德高尚对学生会有很强的吸引力,在学生中就会有威信。优秀的外语老师要不断地修炼,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利用这种因素使自己的教学发挥最大的效益。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是教师的天职和高尚的道德情感,是教师获得成功的基础,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一)以情感、热爱为教书育人的源头水。

情感是教书育人的催化剂,教师的情感是教育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是党和人民赋予教师的重任,体现社会主义的教育本质。

(二)结合学科特点来教书育人。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每门学科都有自己不同的内容体系和特点,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的内容,运用该门学科的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等特点对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掌握教书育人的正确途径和方法。

途径是实现目标的桥梁和大道。教师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必须掌握正确的途径。如:要深入学生之中,与学生交朋友,沟通心灵,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教师是人类创造的新的知识财富,新的发现发明,新的研究方法,新的价值观念等等的最及时的传播者。过去,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而现在我们不能只有一桶水,而必须是一眼泉。在教学过程中我渐渐的发现: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更要有一种严谨治学的精神。把学生的疑问一一作了解答,很有条理的给学生解释完后,自己感觉特别有成就感,心里也踏实了很多,也感觉到了那种为学生解惑后从心底迸发出来的快乐。我想,这也许就是一名教师的幸福。

严谨治学是关系到能否教育好学生,培养好人才的大问题,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水准高低的一个起码尺度。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一定要有一种严谨治学的精神,把最精准的知识传授于学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而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师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以及现在提出的“为人”、“为师”、“为学”,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板书笔迹等。而师爱则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

作为教育战线上的一名工作人员,十几年来的教育教学生涯深深地体会到:作为教师,在对学生实行教育的过程中,单纯用一种教育方式,常常显得不能够适应学生群体复杂,个体性格突出的特点,所以,作为新时代下的教师,我们既要做学生求知的引路人,又要做学生进步的引导者。教师的人格、德操和思想素质无疑在无形中会给学生以极大的影响,记得曾经对于“教师职业道德”意义产生过好多的理解,经历过对它的认同崇拜和质疑迷茫,值得庆幸的是,现在的我对它的理解又回归到了最初的思想,而这一伟大的转变,得感谢一本书——《新时期教师道德修养》。

说真的,该书中的实践篇比理论篇更吸引我的视线,那一个个真实鲜活的案例,那一条条诚恳实在的建议,不时地激发起我的一种潜在的意识,引起我的共鸣。“为人师者当自豪,为人师者要自强。”这是随即在我心头不断闪现最终定格的话语。打开自己的心,自觉自己苦苦寻摸着的快乐就在于我——如何使教育之花幸福开放?我愿意为它不断增添能量。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亚里斯多德曾言:“人的行为总是一再的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他认为,人的品德基本上是由习惯组成的'。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正如华人首富——李嘉诚先生所言:“栽种思想,成就行为;栽种行为,成就习惯;栽种习惯,成就性格;栽种性格,成就命运!”习惯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意义更大,因为我们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下面我就从中小学教师必须养成的八个职业道德习惯的前四个习惯谈点自己的初浅认识:

习惯一:热情主动——教师走向成功必备的第一心态你无法改变别人,但你可以改变自己。我们学着“山不过来,我就过去”,这个说的是一个佛学故事,某深具慧根的大师傅云游到某处,应弟子之约,去移动一座大山。诵经毕,山岿然不动。众人愣然之际,大师傅朝山走去,嘴中大喊:“山不过来,我就过去。”人的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采取主动并不表示要强求,惹人讨厌或具有侵略性,只是不逃避为自己开创前途的责任。当困难的“大山”不主动挪位时,面对困难,人应该主动走近它们。与其等待造势,不如立马借势。当我们无法使山向我们靠拢的时候,我们采取的最好的办法便是主动向山走近。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为自己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价值观,而非情绪和外在的环境来做出决定。积极主动地选择创造自己的命运,而不是选择被动的逆来顺受,面对现实,我不再一味的埋怨的等待,从自身开始积极的思考和行动来创造新的未来。这是从教师的内心方面去培养乐观的人生观习惯,从而使教师用自己的热情去影响学生学习的态度和热情。

习惯二:端庄大方——教师形象的基本要求风度仪表是一个人气质性格、文化素养、审美观念的外部表现,是美好心灵的表露。教师优雅的风度、脱俗的气质、整体的衣着、端正的外表、和谐的动作表情,工整潇洒的板书、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谦逊宽容的态度,对学生的心灵有很大的影响,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使学生由受其师而乐于学,师生友好合作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作为教师,在穿着打扮这些细节习惯中要有所讲究,要得体,大方,符合教师的身份。我们的衣着、表情举动、姿态等等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而且对学生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教态优美,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会温文尔雅、彬彬有礼。形象就是生命,形象就是一切。我们的个人形象代表的就是学校,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形象。我们个人的得失,无所谓,不要紧,可是我们代表学校,代表教师这个行业的形象。

习惯三:规范得体——教师礼仪修养的基本规范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礼仪的本质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教师教书是育人的工作,首先,教师自己要学会做人的基本礼仪修养,尊重学生。当我们对学生做了对不住的事时,我们有时或许为了所谓的面子问题而难以向学生启口道歉。其实,此时我们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如果教师能做到敢于真诚地承认错误,那么可能会受到学生更加的尊重,而且学生也会效仿这样的做法。

习惯四:宽容公正——教师对学生的核心原则美国作家房龙说:宽容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陶行之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平时学生犯错是免不了的,学生这时的思想、心理、现状等实际情况都需要我们老师设身处地的为他考虑考虑事出肯定有因,从细节中帮助学生寻找“病因”,并以宽容公正的心去面对它。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谁叫我们是老师呢?谁叫我们是学生心目中的神呢?严是一种爱,但宽容也是一种爱。宽容是一种信任,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仁慈。爱是一种公正,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常言道:“不患贫患不均”,没有绝对的公正,但公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这四个习惯由内而外,又从外而内地要求我们教师去坚持做到,一个行为只要坚持20天,就能形成习惯,一旦形成这些好习惯,就会给我们的工作、学习、人生带来极大的积极影响,将终身受益。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

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为帮助广大中小学教师提高师德水准,提高教育素质,使教师尽快适应改革的需要,通过对全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使我们真正地认识到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人的艰巨、繁重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是我们的天职。因为他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又是伦理、道德的传授人。没有教师,人类难以摆脱愚昧无知的状态或浑浑噩噩的境地。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是人类掌握知识、开发理性、奔向光明的引路人。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但教学生掌握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做人。

教师并不是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孤岛上。教师置身于现实生活中,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如何不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要“守身如玉”,“一尘不染”,敬业尽职,专心致志,作好教育人的工作。做一名真正的`教师,名副其实的教师,必须有高度的自尊、自重、自强不息的精神,严以律己的精神。教师要胜任当代社会的教育工作,不仅要有精深的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

职业理想就是指人们对于未来工作类别的选取以及在工作上到达何种成就的向片和追求。

第一,务必自觉地做到对学生负责。

第二,对学生家长负责。

第三,对社会负责。

教师怎样才能做到模范遵守职业纪律呢?应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有教师意识并不断强化这种意识。

第二,认真学习教师职业纪律的有关规定。

第三,在教育劳动中恪守教师职业纪律。

第四,从一点一滴做起。

第五,虚心理解批评,勇于自我批评,善于改正错误。

第六,有坚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决心。

教师怎样做才能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呢?应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刻苦钻研业务。

第二,懂教育规律。

第三,具备必须的管理知识。

第四,勇于实践,不断创新。

首先,人民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职业良心的重要地位。

其次,教师的职业良心是教师建功立业的精神支柱。

因此,我们能够说,教师的职业良心是教师为人民教育事业建功立业的重要精神支柱。

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实事求是,坚持真理。

第二,工作用心,认真负责。

第三,忠诚坦白,平等待人。

第四,发扬民主,团结互助。

八、教师职业荣誉。

教师荣誉有着巨大的作用,主要表此刻两个方面:一是推动教师更好地履行职业义务,为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尽职尽责;二是教育和鼓励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尊师重敬,为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

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开发理性、奔向光明的引路人。没有教师,人类难以摆脱愚昧无知的状态。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人的艰巨繁重的任务,他们用知识的力量去激励学生求知的欲望,以严爱之心架起师生间友谊的桥梁。它不仅仅得到过崇高的赞誉,也被赋予过更多的要求。当今社会尤其如此。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知识经济时代要求这天的教师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重视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已为古今中外所共识,历代教育家以前有过精辟的论述。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唐代韩愈,还专门著有《师说》一文,指出教师三大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十七世纪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夸美纽斯强调教师应是道德卓异的优秀人物,要无限热爱学生,反对学校中使人变得呆笨的棍棒纪律;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些论述体现了对教师职业道德作用的重视。

面向21世纪,中国正在进行着一场全面深刻的社会改革。时代要求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代有创新潜质,能自主学习,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社会适应潜质的一代新人。而要做到这一点,对于跨世纪教师的素质,个性是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胜任21世纪教育发展的要求,就务必切实加强师德建设,下方谈谈自己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热爱教育,热爱自己的学校。

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首先就就应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树立坚定的教育事业心。只有我们真正做到甘愿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自觉投身这种平凡工作,对教育事业心存敬重,甚至能够以苦为乐,以苦为趣,才能产生巨大的拼搏奋斗的动力。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教师的生活是清苦、清贫的。但教师在知识结构的近善方面有自求自得的充实感,在精神寄托方面有育天下英才的自豪感。在人际沟通方面有师生相处融洽谐和的亲切感。我们的工作,使无知的玩童变成了优秀学生,使迷惘的青少年成为祖国的栋梁。人的一生是就应有个明确的目的,为理想而奋斗,虽苦但乐在其中。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校关注事业的发展,这是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的。在实际工作中,珍视为人师表这份荣耀,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赖和领导的认可。

二、热爱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联。

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联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坚实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有所不一样。它不是来源于血缘关联,也不是来源于教师的某种单纯的个人需求,而是来源于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明白和高度职责感,来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正确认识、满腔热情和无限期望。因此,我们说,师爱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的、普遍、持久而高尚的爱。教师越是满怀深情地去爱学生,就越能赢得学生对自己的爱,良好的师生关联就越是能迅速地确立起来并得到健康的发展。这种爱的交流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它能够有力的把学生吸引到教育过程中来,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动力,推动学生朝着培养目标所指引的方向攀登。因此,作为教师在培植和处理师生关联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做到的就是热爱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以前说过:“我一生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热爱儿童。”可见,乐于把爱奉献给全体学生是我们必备的道德素质。

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和保密。只有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才能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联,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任何简单、粗暴、片面的做法,都可能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教师粗暴批评、压制、体罚、训斥、辱骂、讽刺学生是不允许的。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就要用热情的话语鼓励他;当学生受窘时,不妨说句解围的话;当学生自卑时,别忘记用他的“闪光点”燃起他的自信心;当学生痛苦时,应尽量设身处地地说些安慰话;当学生犯错误时,换个角度想一想,假如自己是犯错学生时需要听哪些话。对学生要有友善的态度,与学生交谈常要换位思考,使学生从心底里体会到,老师的所作是为了学生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只有坚持这样做,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联,才能树起良好的师德形象。

三、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发奋寻找适合各自特点的发展方向,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身体素质好,成绩较差的同学,就鼓励他们在体育方面多下功夫,有特长的学生,就帮忙他们选好目标,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学好专长,真正让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我们培养的跨世纪的人才不仅仅要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较高的思想品德,具有礼貌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还应具有必须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着眼未来,面向现代化,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打好各方面的基础。就要在教育实践中,把教会学生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学会劳动有机地统一齐来,同等重视学科课、活动课的育人功能,把理论和实际、动脑动手结合起来,把课内外、校内外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知、情、意、行和谐统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只要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就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为人师表,身正为范,塑造人格魅力。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务必先做到做好。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要求学生不迟到,预备铃一响,教师就提前到教室门口等待等等,看似区区小事,实则细微之处见精神做表率。教师不仅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以自己的模范的品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在教育中,教师往往总是把对学生真诚的爱用完美而礼貌的语言表达出来。语言礼貌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和良好的教育效果。古人说:“慧于心而秀于言。”教师语言美,则其心必然善良刚正,必然追求自身的道德修养。教师的仪表是教师精神面貌的外在体现,是其内在素质的反映和个人修养的标志,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因此教师应做到举止稳重端庄,着装整齐清洁。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教师的人格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具有现代人的素质和高尚的人格。要有知识渊博的学者形象,要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要有堪为师表的高尚品德。丧失师德和人格,在学生中、社会上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如有的工作消极,纪律涣散;有的弄虚作假,活名钓誉;有的赌博成性,作风卑劣;有的吃喝玩乐,贪图享受;有的患得患失,凡事必讲报酬。如此种种,都玷污了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礼貌的基本要求。因此,提倡“身教重于言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好处。教师应把言传和身教结合起来,以身作则,行为师范,仪表端庄、举止文雅,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

“学高信为师,身正堪称范”。学生时代正是世界观、品质、性格构成阶段,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同时,这个时期的学生又具有“向师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透过他们的眼睛在心灵的底片上留下影像,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就好比一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此,教师必须要用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学生树起前进的旗帜,指明前进的方向,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种。

五、教好书,终身不断学习。

时代到未来世界他们什么都想探究个明白知道,并期盼能从老师那里得到答案。这种好奇心加求知欲是发展智力的动力,教师应循序渐进引导,而不能扼杀学生个性发挥。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知识层面要学而精,精而广,广而深,指导学生探究神秘的世界。因此,教师要终身不断学习,不断开拓,更新自己的知识。正如加里宁所概括出的辩证过程:教师一方面要奉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洋一样,从生活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

六、教师应具有顽强的毅力和开朗的性格。

教师的坚强意志是完成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在教育工作中,如果没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教师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教育任务。同时,教师的意志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必须的教育好处。首先,作为教师就应具有顽强的毅力,在困难面前能够百折不回,知难而进,把培养学生作为一种神圣的事业,并为此奋斗终身,其次要有耐心,教师应认识到学生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不因学生暂时的退步而失去信心,也不正因学生的反复而感到苦恼,而是千方百计去想办法,倾注心血,不把学生培养成材决不罢休的精神。教师还应懂得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以用心的情绪体验激发和感染学生。如果教师缺乏自制力,遇到学生不好好学习,不遵守纪律或敢于“顶撞”时就暴跳如雷,以粗暴的方式随意辱骂和斥责学生,这不仅仅伤害学生感情,而且会使矛盾激化,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在学生中失去威信。教师的劳动是十分艰苦,复杂的,教师只有持续平静愉快的心境,才能给自己带来乐趣和幸福感,才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感情体验,提高学习用心性,并因此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联。只有用自己的言行品格去影响学生,才是为人师表的内涵。

教师应具备活泼开朗的性格,时时、处处表现出乐观向上和热情奔放的精神风貌。日本大学教授关中先生认为:“教师的性格特征应当具有明朗快活、朝气蓬勃的精神”。即使遇到挫折和不顺心的事,也能正确对待,而不是随意表现出受伤害和悲哀的神情。具有乐观、开朗性格的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与人为善,给人温暖,笑容可掬地对待他人。如果教师的性格孤僻,情绪反复无常,心胸狭窄,那是与教师职业极不相称的。因此,教师活泼开朗的性格是学生效法的模式,也是身教的重要方面,有利于使教学过程始终处于一种健康、向上、愉快、舒适的气氛和环境之中。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只要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使命感,爱岗敬业,开拓进取,就能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取得可喜的成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指日可待。

精选资料三:

如何提升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构成高校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能否够顺利发挥职能的重要条件。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途径,逐渐了解人性,完善自身,提升职业道德修养。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提升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文章内容。

1.人性的基本解读。人性可以解释为,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品性。关于人性的说法,古代先哲有性本善,性本恶之说。现代观点认为,任何单纯强调人性本善或者本恶的观点,都是不全面客观的,都是不符合事实真相的。关于人性的来源,大家也有不同看法。人性内源观,强调发明本心,寡欲静心。人性后天论则强调外在环境和人为的作用。一个人所处的环境会影响他的品性,这些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国际环境等。

人性包括多个方面的因素。尧谷子的十八型人格理论认为,从空间的结构看,人性的要素包含行为、形体、情感、精神、认知、目的、历史、未来、多面和多变十个基本层面。另有理论认为,在人性的大范围内,人性可以分为人的自然属性与人的社会属性两部分。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祖先刚跨入人类原始社会时就已经具有的各种本能的属性。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在社会生活的不同关系中必然表现出来的各种性质或属性。人的自然属性和人的社会属性彼此关联影响,共同组成人性的一个完整结构。

2.认识人性的基本途径。人性并不是由单一因素构成,它有一定的复杂性。当我们在判断一个人时,不能单纯地根据某一事件进行判断。要想全面地认识一个人,是非常不容易的。通过对人性的基本了解,当我们做判断时,不至于太武断,处理事情也会更加客观全面。高校教师为了更好地完善自身,提高职业道德修养,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来认识人性。其中两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内省和慎独。

座右铭。

或人生信条。通过内省,教师能够根据这些准则、信条去改善自身行为,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高校教师的很多活动是单个进行的,能做到慎独,是教师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体现。对高校教师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它并无捷径可走,也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在工作中,教师要不断地净化思想,规范行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当教师在处理学生事务时,教师不仅要在学生面前表达出真诚的态度,深切的关心。在实际处理过程时,不管学生是否在旁,也要一丝不苟,切不可投机取巧,敷衍了事,无故拖延等。无论事务是大是小,教师都要用心对待。不做哪怕是非常微小的不道德的事,防微杜渐,持之以恒,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

生而为人,每个人围绕着人性展开各式各样的活动。不管他是否思考人性这个话题,对人性的理解都会在脑海中无形地影响他的判断。不同的人对人性的看法不一样,所以他们采取行动的方式也不一样。如果一个人倾向于看到人性中的光明一面,在与人打交道时,他的心胸可能会开放一些。但如果他倾向于黑暗一面,可能会更多地进行自我保护,言谈举止更加谨慎。

高校教师需要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在生活中,他们要处理好与亲人朋友的关系;在工作中,他们需要与学生沟通交流。教师了解人性,能够帮助他们有效处理人际关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此外,认识人性,也是教师进行道德修养的思想前提,帮助他们思考人生,端正态度,增强道德修养的勇气。

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作为培养教育高等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必定肩负着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素质人才的重任。而作为学院的一名车间实训老师,不仅仅需要知道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职业道德修养,更重要的是需要知道在平时的教育行动中实践这些职业道德修养,让知识指导行动,并让知识在行动中得到检验,修改和完善,继而更好的知道实践。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在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处理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处理与其他社会成员的关系时得到检验和提高的。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有效途径。而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与学习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样,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也不仅仅是理论问题,也需要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衡量教师道德是非、指导教师道德行为、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标准,是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它具体地向教师表明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正确回答了教师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发展教育事业的有力保障。要将教师的师德修养,转化为教师个人的内心信念,需要教师有一个自觉学习、接受教育的过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助于提高教师遵守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三、要有执着的精神。

教学过程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教师应把教学堪称自己一生的事业来奋斗。虽然初登讲台有些不适应,但随着对教学工作兴趣的提高和对教学内容的熟悉,教师的教学技能也会一步一步地提高。因此,教学过程是一个有模仿到创造,由不稳定到稳定,再到飞跃的逐渐完善的过程。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自身必须具有坚持不懈和执着追求的精神,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大胆探索,勇于追求,积极进取。总之,教师好做,但教学却不好做,要想真正胜任教师这一职业也并不容易,非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此时,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成了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根本,也是教师有所创造和革新的催化剂。是教师道德行为最深层的根据和重要保证。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

今年1月1日国家教育部制定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正式颁布实施。通过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进一步增强了我们作为幼师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时时刻刻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放在新学期学习教育工作的首位。

一、爱国守法。

高尚的职业道德必须建立在“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优秀的幼师计算机教师必须对幼教工作和幼师生有炽烈的爱。把热爱教育事业与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结合起来,教师只有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有感情,才能有责任感、自豪感和光荣感。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中终身的,其意义远远大于知识的传授本身。

二、敬业爱生。

要关爱学生,爱护学生;要有教师的个人魅力。要有幽默感,教师要懂得表扬学生,鼓励学生,要了解学生,要知道学生需要什么,缺什么,和学生交朋友,和学生打成一片,经常关心、爱护学习落后的学生,为尖子指明前进方向,鼓励这些顶尖学生超越自我,超越老师。教师的言传身教,人格魅力,道德高尚对学生会有很强的吸引力,在学生中就会有威信。优秀的外语老师要不断地修炼,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利用这种因素使自己的教学发挥最大的效益。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是教师的天职和高尚的道德情感,是教师获得成功的基础,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三、教书育人。

(一)以情感、热爱为教书育人的源头水。

情感是教书育人的催化剂,教师的情感是教育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是党和人民赋予教师的重任,体现社会主义的教育本质。

(二)结合学科特点来教书育人。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每门学科都有自己不同的内容体系和特点,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的内容,运用该门学科的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等特点对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掌握教书育人的正确途径和方法。

途径是实现目标的桥梁和大道。教师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必须掌握正确的途径。如:要深入学生之中,与学生交朋友,沟通心灵,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四、严谨治学。

教师是人类创造的新的知识财富,新的发现发明,新的研究方法,新的价值观念等等的最及时的传播者。过去,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而现在我们不能只有一桶水,而必须是一眼泉。在教学过程中我渐渐的发现: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更要有一种严谨治学的精神。把学生的疑问一一作了解答,很有条理的给学生解释完后,自己感觉特别有成就感,心里也踏实了很多,也感觉到了那种为学生解惑后从心底迸发出来的快乐。我想,这也许就是一名教师的幸福。

严谨治学是关系到能否教育好学生,培养好人才的大问题,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水准高低的一个起码尺度。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一定要有一种严谨治学的精神,把最精准的知识传授于学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五、为人师表。

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而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师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以及现在提出的“为人”、“为师”、“为学”,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板书笔迹等。而师爱则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重视道德修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德是做人的灵魂和根本。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如何,直接决定着这个人的行为准则和人生方向。因此,做人德为先,育人先育德。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我忧也”。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应遵循的特定的职业思想、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以及与教师职业相适应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的体现,但又突出教师职业领域内特殊的职业道德要求,是评价教师行为善恶的具体标准。教师作为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业人员,是学校教育教学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欲加强教育的内涵建设,就必须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而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很重要的一点是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也是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最具体最现实的方式和手段,有利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强化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净化教育行业风气,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一)争做勤于学习的带头人。

加强道德理论的学习,不断完善自我,才不会迷失道德修养的方向,才能培养出真正完美的师德。每一名教师都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精于学习,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教师要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就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教师职业道德知识,深刻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行为准则。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明辨是非、善恶和进行师德评价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明确师德修养的目的和方向。每一名教师都要虚心向周围道德品质优秀的人学习,在师德修养中,要向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一切伟大的'教育家和优秀教师学习。一切优秀教师的道德实践,都是教师道德理论的具体化,具有鲜明、生动、形象、感人的特点,体现了教师的道德风貌。正如伟大的发明家爱因斯坦所说:“只有伟大而纯洁的人物榜样,才能引导我们具有高尚的思想和行为”。每一名教师都要向社会生活中学习,以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和推进道德建设。

(二)争做勇于实践的带头人。

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离不开实践,实践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道德实践是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教师只有在教育活动的实践中,提高道德认识,积累情感体验,磨炼道德意志,坚定道德信仰。作为一名教师,要始终铭记自己的职责所在,要不断在自己所分工的专业领域精益求精,刻苦钻研,才能在一个更高的平台,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职能。要积极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广阔的特点,树立良好的学术风气和教育风气,抵制腐败思想的侵袭,完成教师所应承担的社会培养人才的责任。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中,才能认识自己行为的是与非,才能辨别善与恶,才能培养自己良好的教师道德品质。

(三)争做严于律己的带头人。

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职责,决定了教师在道德水平要求上必然高于社会的一般人群。教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职责,其教育学生的手段主要是自己的知识、才能、情感、理想和人格。其中教师的道德品质,人格的教育作用是其他任何手段所不能代替的。教师只有以自己纯洁的灵魂,高尚品格去影响学生的心灵,才能培养出具有优良品质的新一代,因而才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呼。特别是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师的社会价值越来越突出。首先,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为教师职业道德所要求的是教师在自己的职业行为中必须遵循一定社会的道德标准,体现一定社会的道德风貌,反映社会发展的潮流和方向,合乎时代的要求。当教师将自己在本职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品格和境界融入社会整体道德环境中,成为社会道德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时,他必然对社会的和谐、完善、发展,对公众利益的广泛体现做出自己特有的贡献。其次,教师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和声望,使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含量更高。教师的职责是为社会培养人,在培养人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着教师以高雅的行为举止,高尚的人格品质,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使学生从教师身上学会做人。另一方面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更准确、更有效、更积极的向学生传播社会的道德和真理。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