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育教学案例撰写 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案例(优秀5篇)

时间:2023-09-26 19:30:47 作者:碧墨 2023年教育教学案例撰写 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案例(优秀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教学案例撰写篇一

从事教学工作近五年了,我深爱我的职业,更爱那些天真可爱的学生。不论别人赐予老师多么美好、多么庄严、神圣的描述,可是在我心中最好的教师却是“永远别把自己当老师,而是把自己看学生最亲密的朋友”。如你永远能与学生们打成一片、粘在一起,那么你将是一个永远让学生喜爱的老师。

今年我担任三年级的班主任,我班有一位男生叫金超,他学习有上进心,上课能积极回答问题,作业也能按时完成,学习成绩良好,但是就是爱与同学发生矛盾,经常有同学来向老师告他的状,通过交谈我了解了金超同学母亲去世了,和父亲相依为命,是单亲家庭,生活很困难,他自尊心强、内心自卑,心理非常敏感、脆弱,经常攻击同学,根据这种情况,上周末我开了一个主题为《我们是一家人》的主题班会,而且这次班会我邀请金超同学当主持人,在班会过程中,他主动与同学交流,同学们在他的组织下又说了很多好玩的笑话,大家很开心,金超也和同学的紧张关系缓解了很多。经过上次的班会,我感觉到金超变了,变得越来越懂事了,而且由原来的小捣蛋变成了老师的小助手,无论老师在与否,他都能协助老师上好课。

然而,我校所处城乡结合处,留守儿童居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就是把孩子扔给老师,自己却不闻不问,自己孩子学习成绩如何,在校表现如何一概不知。而有些孩子的父母,有的下岗,有的溺爱孩子,有的只顾赚钱而不管孩子怎样,这样的孩子在校表现一般都较差强人意,凡是这样的父母,一旦孩子有了问题,老师一般都与之联系不上。像金超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就需要大家共同来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无论如何孩子是需要父母关爱的,老师给予的再多也不如自己父母给予的多。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教学中,我明白了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领导者更是孩子们的知心人,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做到了解每一位孩子,爱每一位孩子,发挥班干部的组织作用。协调全班的凝聚力,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和谐中成长。

教师应该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要坚持一视同仁,将神圣的师爱均匀的洒向每一个学生。享受教师的爱是每个学生的需要,也是每个学生的权利,这是他们得以健康成长的阳光、空气和水。教师对任何学生都不能有所忽略,把爱心给予他们全体,一个也不能少。

几年来,我通过实践和探索在班级管理中虽没有取得辉煌的成绩,但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时势在变,教育在变,学生也在变,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学习新的有用的东西,永远走在时代的前面,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是复杂而繁重的。只要我们捧着一颗真诚的“爱心”去浇灌他们,就无悔我们的人生。

在这里我想对所有老师说一句:让我们一起用爱的心态感染学生,用爱的眼神激励学生,用爱的语言启发学生,用爱的行动帮助学生;让我们的爱在校园,爱在每一天!

教育教学案例撰写篇二

一个青年教师在进行公开课《伊犁草原漫记》教学时,课文第二段第三层写秋天猎人猎熊的果敢,但一名学生没有按要求归纳猎人果敢的特点,而是说猎人残忍,同时指出猎人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原本课文中这一段是歌颂猎人的,学生却痛斥猎人的猎熊行为,这是教师所始料不及的。可喜的是,这位教师并不因为学生当着听课教师的面提出不同的观点而气恼或逃避,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意见。最后全班学生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出发,推翻了课文的观点。

问题:请对这位教师的行为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当学生的观点与课本、教师有不同之处时,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采取让学生进行讨论、比较或辨别,达到意见的统一,或者并不统一意见,留着悬念让学生课后进一步探讨。这样的教学方式打破了惟课本是准、惟教参是准的传统教学观念,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行为的转变。

教育教学案例撰写篇三

幼儿教育案例分析:有“误”亦有所“悟”

上海市金山区金卫幼儿园 蒋林华

案例背景:音乐活动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在二期课改中老师们确立新的课程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思路,改革教材教法,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不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音乐蕴含在不同的主题中,凸显了整合的理念。音乐活动要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活动要精彩纷呈充分引发幼儿的注意,引起幼儿的兴趣,同时也要重视音乐活动本身的目标,因此也产生了一些困惑:整合,把握好一个什么样的度才能解决音乐活动中热闹有余而不偏离活动的音乐性呢?在我的实践中也不止一次地走进误区,但活动结束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并作了一些调整,也让自己对音乐活动有所“悟”。

实录一:《我有玩具大家玩》――从文学活动回到音乐活动

《我有玩具大家玩》是中班学习活动《好玩的玩具》主题中的一首歌曲,旋律简单。我在让幼儿欣赏旋律,理解歌词后就跟唱歌曲,他们似乎很快地学会了这首歌曲,而后我出示了一大堆的玩具,要求幼儿创编歌曲,幼儿的兴趣一下子被点燃了,纷纷挑选自己喜欢的玩具,其中两个孩子还因为喜欢同一样玩具而争执起来。虽然我很快解决了矛盾,孩子们回到正题创编歌词上来,但是,他们呈现给我的是:布娃娃的裙子真漂亮、小火车开啦、大熊猫胖乎乎的……创编是完全没有按照原来歌曲的节奏,而且孩子们顾着手里的玩具,唱歌部份只有几个孩子的嘴巴里发出声音,其他的孩子全沉醉在玩玩具这件事上了……我的钢琴伴奏只成了一种背景。

反思:这个活动的结果和我先前预想的有很大的差别,可以说是不成功的。原先认为这首歌曲旋律简单,节奏也容易掌握,创编歌词是本次活动的一个亮点,我准备了很多玩具,让幼儿有了感性的经验,再来创编,然而孩子们没有朝着我预想的进行,歌曲唱得不优美,创编也没有节律之美。反思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用很短的时间来学唱歌曲,他们真的学会了吗?没有!()附点的演唱不准确,歌曲的感情处理更谈不上,一切只因我要强调创编歌词,这种带有语言性质的活动一方面冲淡了音乐活动的本质,另一方面我准备的玩具有些喧宾夺主,孩子的注意力被玩具给吸引了,活动偏离了,没有体现音乐活动的性质。

调整: “整合”是二期课改的新理念,我该如何把握这个度呢?在经历过失败后,我重新设计了本次活动。我将活动和故事《金色的房子》相结合,以故事中小姑娘来引出,小姑娘觉得一个人在家玩玩具很无聊,于是想邀请小动物们来家做客――欣赏歌曲;她家到底有哪些玩具呢?――分段欣赏;我们来学做小姑娘也来邀请小动物来玩――学唱歌曲;请幼儿扮演小姑娘来邀请小动物――分别表演(谁介绍的玩具好玩、歌声优美,小动物就到谁家去做客),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尽力唱得优美,介绍玩具时还配上相应的动作,如唱到小猴子爬竹竿时,还模仿小猴的动作;你还有什么玩具可以吸引小动物来家做客?――创编歌词。在教研活动中和组内教师作了交流后,有老师组织了这次活动,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样是和语言的整合,后者取得了成功,这是因为把握了合理的“度”。

实录二:《小熊喝蜜》――从游戏活动回到音乐活动

反思:音乐欣赏的本质是什么?是欣赏!感受乐曲的旋律、节奏、体会乐曲的情感,通过聆听的方式来领悟音乐的真谛。它是一种“静态”学习音乐的方式。韵律活动则是借助身体的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以一种 “动态”学习方式呈现。把两者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更容易引起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欣赏和表现能力。在本次活动中幼儿完整欣赏只有一次,分段欣赏打破了乐曲的完整性,幼儿没有分辨乐曲中ab段中有何不同,他们只是沉醉在自己是音乐里的小熊,快乐地做着小熊的动作,动作没有节奏感,更谈不上要去分辨两段有点相似的音乐了。“动”远远大于“静”,追求形式的热闹而让我忽视了对音乐本身的欣赏、理解,把这只当作是一个游戏,配了乐的游戏,而非音乐欣赏活动,这次音乐和游戏的整合是不成功的。

调整:第二次组织《小熊喝蜜》活动,先给幼儿观看3张小熊的表情图,请他们根据表情寻找音乐,带着任务,孩子们欣赏了一次;第二次完整欣赏是和小熊打招呼,其实就是和着节奏自己摆动身体欣赏;第三次完整欣赏是观看ppt,有音乐的伴奏,孩子们走进了音乐的世界中。有了这三次欣赏加上图文结合的形式,孩子对乐曲有了较深的理解,在接下来请他们分辨ab段的不同时,我只用一个问题就达到了目标:“你从哪里觉得小熊是找到了蜂蜜开始吃了呢?”孩子们开始用心分辨不同的音乐,他们和着音乐表现出了小熊笨拙的样子,特别是重拍的拿捏非常准确。这次活动获得了成功,是崔岚老师的一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反复就是力量!”幼小的孩子欣赏音乐,就是需要反复视觉的、听觉的多重的冲击,幼儿对旋律熟悉了,就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音乐游戏是游戏,但同时也是一个音乐活动,孩子只有有了对音乐美的体验才会用游戏的方式来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实录三:《献上最美的哈达》――从科常活动回到音乐活动

这是大班《我是中国人》主题中一首非常优美的歌曲,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歌曲中的内容,我制作了反应西藏生活的ppt,身着藏袍、喝着酥油茶、献哈达、载歌载舞的藏民……孩子们被这些画面深深吸引了。他们产生了很多问题:为什么穿藏袍要露出一只胳膊?酥油茶是用什么做的?为什么要献哈达?……面对他们的问题我一一作了详细的解答,甚至还为自己能解答地孩子们满意而有点自喜。看完了幻灯,我请孩子再搬椅子面朝钢琴。彬彬叫了一声“又要搬椅子了”他还是很留恋地看着屏幕。有的孩子不是很情愿地搬椅子面对钢琴。我发现时间已经过去17分钟了。

反思:为了吸引幼儿对歌曲的注意,我花去了大半的时间来让幼儿了解音乐的背景,还让有的孩子沉醉在里面走不出来,真的是偏离了航道啊。对音乐背景的了解是需要的,我却花了很多时间让孩子欣赏牧民的生活,把兴趣引向了对牧民生活的兴趣上了,音乐似乎成了点缀,这更像是一堂了解牧民生活的科常活动,挤掉了音乐活动的时间,这样的整合整得偏离了音乐。

调整:课后我作了反思,如果我再次组织这个活动,丢弃这样精美的ppt还是很可惜的,如果把它用好了,还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我可以在欣赏乐曲时将歌词和画面统一,然后看着画面唱歌。如果将ppt放在前面,教师要控制好节奏,不要被幼儿牵着鼻子走,作为主题活动中的一个活动,了解藏民的生活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活动,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再组织音乐活动,就可以以音乐为本了。

案例启示:音乐教育作为艺术这一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领域的交叉和融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活动整合”把音乐内部各要素与其相关联的事物有机地联系、组合在一起,通过音乐的手段,更加有效地促进儿童全面和谐的发展。但是,在强调“整合”的过程中由于经验、能力、对课程精神的把握度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出现了过度追求形式上的新颖、内容上的丰富而忽视了音乐活动的本质。通过对以上的`音乐活动的反思,也给了我一些启示:

1.选择多学科内容综合有“度”的整合。

2.把握“动”与“静”适度的整合。

音乐通过声音对幼儿的心灵产生直接的影响,当幼儿在欣赏一段音乐的时候必须“静”,所以听音乐的过程相对来说是“静”的。如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不是纯粹被动地听,还必须让幼儿作出思考、反应,化被动为主动,音乐欣赏需要幼儿的积极参与,让他们更好地表现音乐,这就需要“动”。又如歌唱活动中让幼儿听听、说说、唱唱、做做,集体教学中有动有静,动静结合,最大限度地把孩子们融进音乐作品中。但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也要考虑到不同的音乐形式的动静比例,如舞蹈活动就要求“动”大于“静”,而音乐欣赏活动中“动”要小于“静”,把握动与静之间合理的度,也是音乐活动成功的一个因素。

3.合理利用多种教育手段的整合。

音乐教育的手段有很多,如通过视听、律动、绘画、剪剪贴贴、游戏、情景表演、节奏乐敲击等,利用这些教育手段相结合进行直观欣赏教学,激发和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但是如果一次活动运用过多的教育手段,孩子们也会难以静下心去感受音乐,活动中会显得热闹有余而重心转移,教师也会疲于应用多种教育手段而去准备过多的教具,如我在《我有玩具大家玩》的活动中,过多的教具分散了幼儿的注意力。

总之,在音乐活动中我们既要摒弃单纯的知识传授,又要达到音乐活动的目标,需要我们教师去用心理解音乐,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把握好音乐和其他领域之间相互渗透的度,这样会让我们少进误区,在新课程的改革中获得更大的收获。

教育教学案例撰写篇四

小年龄幼儿间出现攻击性行为比较常见,但像严胜骏小朋友一样经常无理由攻击别人,还屡改屡犯实为罕见。教师一方面运用积极鼓励的方式引导他认识攻击行为的危害性;一方面与家长紧密联合,用讲道理,物质奖励等方式使他改正攻击行为;再一方面用同伴间的友好关系转移他攻击别人的注意。一个半月下来,他的攻击性行为明显减少。

二:背景

新幼儿入园,老师最担心最头痛的问题莫过于孩子之间发生攻击性行为。严胜骏小朋友就是其中一例。屡屡用推、咬、打的方式无端欺负同伴,当老师指出他行为错误并要求他改正时,他当即表示改正,态度良好。然而不过多时,攻击别人的行为再次上演。许多孩子都不愿意和他坐在一起,更有的家长主动向老师提出要自己的孩子远离严胜骏的请求。

三:事件发生的背景

事件一

晨间,早来园的幼儿在桌上自由玩插塑。和严胜俊同组的孩子这时有三个,大家都在玩小方块积木。箩筐里的积木方形的多,长条的少。于是大家都选长条的玩。一女孩刚取到一长条积木,严胜骏见状立即去抢。女孩拽着积木不等送手,严胜竣早就快速低头狠狠咬了对方的手。女孩“哇”的哭声充满了整间活动室。手指皮已咬破,可见很用力。

事件二

晨间谈话,老师批评了几名做操不认真的幼儿。话音刚落,严胜骏就冲到其中一名被批评的幼儿旁,挥动手臂用力打他,并严厉说道:“你怎么不好好做操啦……。”

事件三

一活动结束,幼儿三三两两进厕所小便。男厕的小便槽不算小,不过同时上厕的人较多,于是会有几个人在旁等候。此时小便槽边都是人,严胜骏也等在一边。一幼儿解完小便,另一幼儿跟上,这时严胜骏突然猛推了另一幼儿,把位置留给了自己。那幼儿倒在地方,严胜骏瞧也不瞧。

事件四

幼儿排队散步,跟着老师的速度边走边看。排在严胜骏前的一女孩走路有点慢,严胜骏毫不客气地用脚踢那女孩,如同踢皮球。女孩流泪告状,他竟理直气壮地说:“谁叫你走的那么慢!”

如以上发生的类同事件每天无数次。有的幼儿忍气吞声,有的幼儿则以牙还牙。一次次批评,他一次次低头谦虚思过。头痛的是,不出几分钟,又有新案再发。

四:事件中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认真分析他的所作所为,造成他强烈的攻击行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多次看见严胜骏发脾气欧打教养他的奶奶,而奶奶只是一味得说:“告诉你爸爸去,告诉你爸爸去。”脸上却是笑。可见在奶奶面前他是大王。在奶奶面前可以为所欲为,势必影响了他面对班级幼儿的时候也同样为所欲为,自我中心意识强烈。二,爸爸工作忙碌,极少和他呆在一起。最多的父子碰面时间可能就是奶奶报告严胜骏的行为问题,爸爸一贯坚持用棍子教育。这样长期以来在严胜骏的心里形成了这样的想法:攻击就是教育。三,未入园前,严胜骏与其他孩子接触甚少,全部生活几乎只与奶奶在一起。奶奶样样依着他性子,他也就没有机会学习同伴间该如何交往,也就不用学习什么是分享什么是谦让,道德意识薄弱。

由此再来看发生在幼儿园的事件,都和以上三个原因有直接的关系。也就是只要处理好了以上三个原因,他的攻击性行为也就会自动消失了。

首先,我们和严胜骏的奶奶进行了思想上的沟通。指出教养孩子应从事情的性质看问题,不能由着孩子任性,该宽容的时候需要宽容,该严格的时候就要严格,区分宠与爱的关系。我们列举了由于严胜骏自我中心意识强烈造成许多孩子被欺负的事例,奶奶恍然大悟。

其次,我们联系了工作繁忙的爸爸,向他爸爸报告了严胜骏喜欢用攻击行为解决问题的方式。指出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模仿能力强,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思想。棍棒下教养的孩子只会变得更倔强,身心受到伤害的时候也会学着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试用说理的方式和孩子沟通,多点鼓励,哪怕物质上的,都比棍棒强。他的爸爸不好意思,说以后一定改一定改。

最后,在幼儿园我们经常用故事告诉孩子学会友好相处,用故事使孩子明白同伴间相处要懂得谦让。找严胜骏个别谈话,肯定他积极向上的心态,否定他不正确的处理方式。并教他放弃用攻击的行为,学会用语言解决问题。同时,开展有趣的集体游戏,活动中,使其感受同伴相处的快乐。小事件一天天少起来,我们为他加油,也加重了批评的语气。

五:评论与反思

看如今的孩子,从他的言行上就能分辨家庭养育环境。是父母自带的孩子明理,动手能力强,但骄气。隔带教养的孩子乖顺但自我中心。全全都关怀的孩子知识面广不过很能变,让人不知道啥时听话啥时不听话。

严胜骏的例子其实是个典型,通过他的变化,我们可以发现众多小年龄幼儿身上的攻击性行为的导火线是什么。家庭的教养方式很关键。尤其是新入园的孩子,出现的种种问题大致上都和家庭有关。家长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慎重。当看见孩子出现问题不能很快改正时,不能姑且养息或者严厉指责。每个孩子或多或少都有问题出现,问题持续的长度和强度,就要看运用的方法是否合适。需要仔细观察孩子行为,找准问题的切入口,和家庭同步开展教育,以说理为主,用积极的鼓励帮助孩子慢慢改正错误。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方法解决。老师有心,家庭有心,就没有不快乐的孩子。

[小班幼儿教育案例]

教育教学案例撰写篇五

我任教所从事的教学科目是信息技术,也就是电脑,和各班学生最多的接触就是每周四十分钟的课堂时间,相对于班级课堂秩序管理比较困难。管理班级,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它不仅需要爱心、耐心与细心,也需要创造。因为,你面对的是几十个充满创造力的孩子。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们的问题似乎越来越多,而社会也要求我们教育出有创新能力,有自己个性发展的学生。因此,我下面就想谈一谈自己在课堂上遇到的一些事件及处理方法。

案例一:电脑课,作为一门通用技术学科,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每次进入专用教室后,学生们都会相互间坐在座位上,和别的同学交流电脑上的内容,这个时候很难开展教学。有的时候,我会说教一番,但效果不理想。我就平静的看着大家,目光慢慢地移过每一个学生的脸庞。教室里渐渐的安静了下来,有的说话较凶的孩子甚至还趴在桌子上,我只是说了句:“好了,安静了,我们开始上课。”课堂教学时,会发现学生踏实了很多。

案例二:每个班上课总有几个调皮的学生。其实他们很聪明,性格活泼,只是自制力较差。我这学期教的一个班叫刘航宇的学生,他上课经常迟到,而且经常忘记带鞋套,上课容易走神,自制力较差。开始时,我对他说教,有时还要他下课后,留在机房帮忙整理整齐,为的是让他能够提醒自己,下次上课别犯类似毛病,但收效甚微。后来有的时候,他迟到直接冲进教室,完全不理我。有一天,当他上课又不遵守纪律的时候,我就安静的看着他;他练习操作的时候,我经常走到他的身后,默默地看着他练习;下课的时候,我叫住他,问他上课内容都学会没?以后上课多注意时间,然后就让他走了。之后,我发现,他在我讲知识的时候,都会很认真的听,虽然有时还是爱动,但我相信他会改变的。

分析:以上案例中,我没有对学生大吼大叫,讲大道等常规管理办法,而是采用了一种低调的处理方式“沉默”,由此可以感受到在对学生课堂行为处理时,沉默有时也是一种力量,沉默有时更能使学生明白老师的心。

适用范围:常规疗法效果不大或者没效果时。

使用禁忌:目光决不可带有气愤、轻视等。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