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心得体会(大全5篇)

时间:2023-08-30 17:30:20 作者:灵魂曲 武侯祠心得体会(大全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武侯祠心得体会篇一

要说三国史上蜀国最聪明、最会用计谋打败敌人的人就是诸葛亮。他一生足智多谋,为蜀国立下了许多大功劳。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业,就修建了武侯祠。

“我们今天要去武侯祠玩,”妈妈说,“我们三个最好都带上手机。”我、妹妹听了妈妈是话后,马上出发!

经过两个小时的乘车,我们三个买了票,听工作人员说,晚上八点还有灯会。我想灯会是看不成了。(时间太晚了)于是我们走进了武侯祠。

进入武侯祠,眼前一片绿色,一盆盆海棠立在道路两边吐出花蕾,松柏在草地上巍然屹立,小草在风中翩翩起舞。而我站在武侯祠的祠堂门前却感觉到一种庄严。

祠堂中间坐着一个半眯着眼睛的塑像,好像在打量进入祠堂的我们:“你们是谁?为什么到这里来?”妹妹被这塑像吓坏了,急忙躲在妈妈的身后。我安慰妹妹:“他们是塑像,是假的。”妹妹这才放下心来看塑像。

我们一边观赏着一边走,突然看到前方有一个路标:往右走,桃园结义。我十分想看这小景点是什么样子,于是呼唤妈妈去那里看看。我们一进去就看见有三种颜色的石头,张飞是黑色的石头凿成的,他瞪着眼,手还举着酒杯,好像在说:“为了国家的明天,我们干了!”而红色的石头(凿刻)是关羽。他的脸红扑扑的,好像已经喝醉了。胡须长长的,随风飘扬。白色的石头是刘备。他的手里也拿着酒杯,举到嘴边,欲饮未饮,好像在思考一些东西。这个景点有很多的桃树,怪不得这个景点叫“桃园结义”呢。

武侯祠心得体会篇二

在一个晴朗的周末,我和朋友决定去汉中市的武侯祠进行一次旅行。武侯祠是为了纪念诸葛亮而建的庙宇,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而闻名于世。我们怀着激动和好奇的心情,迈进了这座祠庙。

第二段:宏伟的建筑和文化底蕴

一进入武侯祠,我们就被其宏伟的建筑所吸引。祠内的大殿高耸入云,彰显出诸葛亮的威严和崇高,让人无比敬畏。在祠内,我们还看到了许多寿星雕像,寓意着长寿和幸福。整个建筑充满了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给人一种古朴而又庄重的感觉。

第三段:品味历史人物和英雄事迹

在武侯祠中,我们深入了解了诸葛亮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我们了解到,诸葛亮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物,他在三国时期曾是刘备的重要军事顾问,以其伟大的智慧和谋略为刘备扫清了许多障碍,为刘备带来了许多胜利。在了解了诸葛亮的壮丽事迹后,我们对他深感敬佩和感慨。我们对他的智慧和勇气感到由衷的钦佩和敬畏。

第四段:汲取历史智慧和感悟

在武侯祠的参观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欣赏了建筑之美,更学会了欣赏历史的智慧之美。通过了解和研究历史,我们体会到了智者的思想和智慧的力量。历史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智慧和经验,这些智慧和经验能够引领我们在当今社会中取得个人和社会的成功。通过这次旅行,我们不仅仅是参观了一座建筑,更是汲取了历史的智慧和感悟。

汉中武侯祠之旅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收获和感悟。我们除了欣赏到了建筑之美,更重要的是通过了解历史和历史人物,学会了欣赏历史的智慧之美。历史的智慧能够给予我们指导和启示,让我们在当今社会中能够独当一面,取得成功。通过这次旅行,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历史的底蕴和文化的魅力,也增加了自己对历史的兴趣。此行不仅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次心灵和智慧的洗礼。

(注:此为人工智能生成文章,仅供参考。)

武侯祠心得体会篇三

武侯祠对联 精选150对 由本站会员“c143074”投稿精心推荐,小编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上联:隆中对,出师表,壮志未遂,长使英雄泪;

下联:三顾堂,梁父吟,遗址尚在,想见古人心。

上联:汉室溯臣劳,当运际扶危,合让先生出头地;

下联:蜀都崇庙祀,幸恩承秉杲,更从遗像仰擎天。

上联:合祖孙父子兄弟君臣,辅翼在人纲,百代存亡争正统;

下联:历齐楚幽燕越吴秦蜀,艰难留庙祀,一堂上下共千秋。

上联:此地藉卧龙以传,看丹水西抱,白水东环,祗余长留名士隐;

下联:斯人超雏凤而上,即莘野币交,渭滨车载,何如亲见使君来。

上联:吕磻溪伊莘野王佐其才乎!继以宛琅琊得主常有,经纶丕焕;

下联:齐鲍叔郑子皮圣门所许也,合之徐元直见贤能举,豪杰奋兴。

上联:隆中山育英才,英才弼国家;

下联:武侯祠敬先贤,先贤作楷模。

上联:不识荆山贵璞,景升父子长遗笑;

下联:若无玄德诚意,卧龙先生空抱膝。

上联:纵论三分天下,审时画策佐先主,下联:长怀一统河山,辅国连治启后人。

上联:抱膝此安居,觉异日桑种成都殊非本念,下联:长吟谁与和,问当年曲赓梁甫可有余音。

上联:伯仲之间见伊吕

下联:先生有道出羲皇(滇南黎天才集杜工部句题武侯祠)

上联:丹心一片安炎鼎

下联:浩气千秋壮属疆(勉县武侯祠,在陕西勉县新城西)

上联:当年正气扶元气

下联:万世人心仰赤心(武侯祠,当阳关陵)

上联:两表酬三顾

上联:志见出师表

下联:好为梁父吟(成都:郭沫若题武侯祠过厅)

上联:八千余年上下古

下联:七十二家文字奇(顾槐题河南南阳武侯祠)

上联:伯仲之间见伊吕

下联:指挥若定失萧曹(成都:冯灌父集杜甫诗题武侯祠刘备殿)

上联:梁父吟成高士志

下联:出师表见老臣心(灵川武侯祠,在广西灵川县漓江畔的甘棠镇)

上联:兴亡天定三分局

下联:今古人思五丈原(赵藩题成都武侯祠)

上联:一诗二表三分鼎

下联:万古千秋五丈原(成都武侯祠)

上联:诸葛大名垂宇宙

下联:宗臣遗像肃清高(成都:沈尹默集杜甫诗题武侯祠过厅)

上联:诸葛大名垂宇宙

下联:隆中胜迹永清幽(董必武题湖北襄阳武侯祠)

上联:旨寻六家业窥五际

下联:内学七律旁通三微(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上联:成大事以细心一生谨慎

下联:仰流风于遗象万古清高(灵川武侯祠)

上联:三分割据纡筹策

下联:万古云霄一羽毛(成都:沙孟海集杜甫诗题武侯祠诸葛亮殿)

上联:三分天下四川地

下联:六出祁山五丈原(武侯祠)

上联:三顾频烦天下计

下联:一番晤对古今情(成都:董必武题武侯祠过厅)

上联:扇摇战月三分鼎

下联:石黯阴云八阵图(武侯祠)

上联:时艰每念出师表

下联:日暮如闻梁父吟(成都:瞿朝宗题武侯祠)

上联:文章西汉两司马

下联:经济南阳一卧龙(襄樊:李尔重题古隆中武侯祠)

合祖孙父子兄弟君臣,辅翼在人纲,百代存亡争正统;

历齐楚幽燕越吴秦蜀,艰难留庙祀,一堂上下共千秋。

张叔夜题二门

只手挽残局,常归谈笑;

鞠躬悲尽瘁,剩有讴歌。

望重南阳,想当年羽扇纶巾,忠贞扶汉季;

泽周西蜀,爱此地浣花濯锦,香火拥灵祠。

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肃清高。

沈尹默集杜甫诗题二门

日月同悬出师表;

风云常护定军山。

已知天定三分鼎;

犹竭人谋六出师。

二门

三代有儒者气象;

诸葛真名士风流。

隐居以求,行义以达;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伊吕允堪俦,若定指挥,岂仅三分兴霸业;

魏吴偏并峙,永怀匡复,犹余两表见臣心。

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代志能遵教受;

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

此老不攻画,不善书,不经杂诗,压倒蜀吴魏中几多伪士;

其人可托孤,可寄命,可临大节,算来夏商周后一个纯臣。

陈桐阶题二门

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

冯灌父集杜甫诗题武侯祠刘备殿

惟此弟兄真性情,血泪洒山河,志在五伦扶正轨;

纵极王侯非富贵,英灵照天地,身经百战为斯民。

刘咸荥题刘备殿,联赞备孙刘谌

帝本燕人,犹向乡祠崇百祀;

蜀为正统,漫言天下尚三分。

二门

兄弟君臣,一时际会,当年铁马金戈,树神旗而开西川大业;

祖孙父子,千古明良,今日丹楹画栋,崇庙貌而志后汉丕基。

二门

望重南阳,想当年羽扇纶巾,忠贞扶汉季;

泽周西蜀,爱此地浣花濯锦,香火拥灵祠。

鄂润泉题二门

诸葛大名垂千古;

元戎小队出郊坰。

苏鳌石集句题二门。

兴亡天定三分局;

今古人思五丈原。

赵樾村题二门

曰宫、曰殿、曰幸且曰奔,诗史留题,千古犹存正统;

书吴、书魏、书汉不书蜀,儒臣持笔,三分岂是偏安。

蒋砺堂题二门

心悬八阵图,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明传将略;

目击三分鼎,东联吴,北拒魏,常怀谨慎励臣躬。

布衣引啸足千秋,草庐频顾,卧起潜龙蜀丞相,尽瘁鞠躬非得已也;

竹帛勋名垂两代,汉祚将终,霄沈鹤羽杜少陵,酸心呕血有由来哉。

曾跃斗题二门

闲时抱膝,梁父成吟,吴宫魏阙半消磨,眷念真王,九洲幸有先皇帝;

尽瘁鞠躬,佳儿足继,裴注陈书多刺谬,凭谁假托,两表常疑后出师

郭沫若题过厅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游俊题过厅。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一番晤对古今情。

董必武题过厅

成大事以细心,一生谨慎;

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冯玉祥题过厅

亲贤臣,国乃兴,当年三顾频烦,始延得汉家正统;

济大事,人为本,今日四方靡驰,愿佑兹蜀部遗黎。

冯煦题过厅

与吴魏为难,此日收场,可是墓门宽几尺;

继高光而起,当年壮志,哪容汉土窄三分。

陈逢元题过厅

一诗二表三分鼎;

万古千秋五丈原。

郭沫若题诸葛亮殿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之后治蜀要深思。

合祖孙父子兄弟君臣,辅翼在人纲,百代存亡争正统;

历齐楚幽燕越吴秦蜀,艰难留庙祀,一堂上下共千秋。

沥胆披肝,六经以来二表;

托孤寄命,三代而下一人。

可托六尺之孤,可寄百里之命,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吾见其心。

兄弟君臣,一时际会,当年铁马金戈,树神旗而开西川大业;

祖孙父子,千古明良,今日丹楹画栋,崇庙貌而志后汉丕基。

孙墨佛题诸葛亮殿

异代相知习凿齿;

赵藩题诸葛亮殿

勤王事大好儿孙,三世忠贞,史笔犹褒陈庶子;

出师表惊人文字,千秋涕泪,墨痕同溅岳将军。

王天培题诸葛亮殿

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

沙孟海集杜甫诗题诸葛亮殿

文章与伊训说命相表里;

经济自清心寡欲中得来。

陈矩题诸葛亮殿

唯德与贤,能够服人,三顾频烦天下计;

如鱼得水,昭兹来许,一体君臣祭祀同。

蒋攸铦集句题诸葛亮殿

时艰每念出师表;

日暮如闻梁父吟。

瞿朝宗题诸葛亮殿

讨贼竭忠贞,沥胆披肝,天下文章惟两表;

奇才根静学,清心寡欲,隆中半策定三分。

一抔土,尚巍然,问他铜雀荒台,何处寻漳河疑冢;

三足鼎,今安在剩此石麟古道,令人想汉代官仪。

巾扇任逍遥,试看抱膝长吟,高卧尚留名士迹;

井庐空眷念,可惜鞠躬尽瘁,躬耕未遂老臣心。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

义胆忠肝,六经以来二表;

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

武侯祠对联 精选150对如果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请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武侯祠对联范文。

武侯祠导游词

四川武侯祠导游词

汉中武侯祠导游词

武侯祠心得体会篇四

南阳武侯祠是中国最重要的历史纪念馆之一,也是南阳市的标志性建筑。我有幸参观了南阳武侯祠,深受震撼。这座古老的建筑史诗般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历史的辉煌与智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将分享我的参观心得体会。

第二段:建筑之美

南阳武侯祠的建筑如诗如画,它是中国木结构建筑中的翘楚。在参观的过程中,我特别留意了它的建筑特点。建筑面积庞大,整个建筑群雄伟壮观,设计巧妙,结构稳定。它是典型的仿古风格,建筑物中间是一座高大的门楼,两旁是连绵不断的廊房。整个武侯祠气势恢宏,充满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第三段:历史文化之韵

南阳武侯祠作为一处历史文化遗址,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氛围。在祠堂中,我看到了许多精美的雕刻,其中最著名的是武侯像的石雕。据说这个石像的制作非常精细,栩栩如生地展现了武侯的威武形象。此外,还有一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包括写有诗词和字画的木牌和石刻。这些文物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艺术成就,让人感叹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四段:名人之迹

武侯祠作为中国古代历史的标志性建筑,吸引了数不尽的游客。我见到了许多国内外的游客,都纷纷在这里留下属于自己的足迹。而武侯祠也见证了多位名人的到访。我从导游那里了解到,包括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革命先辈都曾经来过这里参观。这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凝固在这里的智慧。

第五段:人文之美

除了建筑和历史文化,南阳武侯祠还展示了中国人文的魅力。在参观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南阳人对武侯的崇敬之情。在祠堂中,很多人面前都摆放着鲜花和烛台,这是他们对武侯的敬意和纪念。而在祠堂周围的花园里,我看到了很多人在散步或者休憩,他们在这里感受到了宁静和放松。这些细节让我觉得,一个地方的美不仅仅体现在建筑和景物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人们的情感和文化传承中。

总结:

南阳武侯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建筑之美、历史文化之韵、名人之迹以及人文之美都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卓越和智慧。参观南阳武侯祠让我更加热爱并珍惜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让我更加自豪地成为这个文明古国的一员。我希望将来有机会再次来到南阳,重新感受这座宏伟的建筑和浩瀚的历史。

武侯祠心得体会篇五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成都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门武侯祠大街,是中国惟一的君臣合祀祠庙,占地56亩,是成都市内主要的旅游参观点。始建于公元220xx年修建刘备陵寝,千多年来几经毁损,屡有变迁,今天看到的武侯祠,是清代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在旧址上重建的。

从大门左侧简介和平面示意图上看到,武侯祠掩映在森森翠柏中,殿宇坐北向南,布列在一条中轴线上,有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西侧为刘备陵园。今天要介绍的就是刘备殿。

二门之后是刘备殿,为单檐歇山式建筑。殿的正中,供奉着刘备的贴金泥塑坐像,高3米,头戴天平冕冠,身着黄袍,手捧朝天圭玉,宽面大耳,神态静穆。左右侍者,一捧玉玺,一捧宝剑。刘备(161—223),字玄德,河北琢州人。24岁时,他召集关羽、张飞等人参加镇压黄巾农民起义,后来在军阀混战中逐渐壮大了势力。由于缺乏谋臣,他在军阀混战中屡遭挫败,流离失所,先后依附于吕布、曹操、袁绍、刘表。他三顾茅庐,拜诸葛亮为军师,赤壁大战后,势力才得到发展。刘备胸怀大志,注重信义,待人宽厚。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征战,最后占据益州,于公元220xx年在成都称帝。不久,为夺回荆州,替关羽报仇,他兴师伐吴。结果,刘备被吴国陆逊火烧连营,遭到惨败,羞愤病死于白帝城(奉节)。临终前,他把幼子刘禅(小名阿斗)和国事托付给诸葛亮,史称“白帝城托孤”。

在刘备像东侧,是刘备之孙刘谌的塑像。刘谌是刘禅的第五子,封北地王。在魏国邓艾军队进逼成都时,他苦谏父亲,同来敌决一死战,与国家共存亡。但刘禅不听。他悲愤已极,去祖庙哭诉后,先杀妻子,而后自杀。他的以死殉国的精神受到后人颂扬。刘备像西侧原有刘禅的像,由于他不能保住父业,投降了魏国,当上安乐公后“乐不思蜀”,不知亡国之耻,在宋代,他的像就被毁掉,自此没有再塑。正殿的两壁,悬挂着木刻的《先主传》、《后主传》,传文录自陈寿史书《三国志》。蜀国的兴亡,可从刘备、刘禅传中了解始末。

东偏殿内是关羽及其子关平、关兴,部将周仓、赵累的塑像。关羽像高2米多,头戴冕旒,红脸,丹凤眼,卧蚕眉,两眼半眯半闭,美髯垂胸,身着金袍,手执象简,一付帝王打扮神灵面孔。关羽(?一219),字云长。他与张飞是最早追随刘备南征北战的猛将,号称“熊虎之将”。他俩与刘备恩若兄弟,情同手足,因此衍生了“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关羽曾被曹操俘获,在曹操封官加爵的拉拢下,仍然效忠刘备。刘备得荆州后委任关羽镇守。在荆州,他曾发动攻势,水淹襄樊,活捉曹军大将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最后,因骄傲轻敌,被东吴将领吕蒙偷袭,与关平、赵累等人同时遇害,丢失了荆州。陈寿《三国志》评论他“傲大夫而亲士卒”,傲慢轻敌是导致他失败和被杀的重要原因。历代统治者对关羽十分推崇,使他成了“忠义”的化身。在宋代,他被迫封为王,到了明清时代,加封为关圣大帝,诏令全国各地修庙祭祀。因此,这里的关羽像也成了帝王打扮。

西偏殿是张飞祖孙三代的塑像。张飞面色漆黑,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像貌威猛而有生气。张飞(?一221),字益德。《三国演义》称“翼德”。他早年追随刘备打天下,勇猛善战,是三国时代的一员虎将。刘备在当阳长阪坡被曹操打败,张飞领20多人在后面阻击。曹兵来时,他立马横枪站在桥头,大吼一声。说:“我是张益德,谁敢来决一死战!”曹军居然不敢过桥。民间传说他的吼声吓退了曹操的百万大军,桥下河水也为之倒流。张飞常常无故鞭打部下,因此被部将张达、范强暗害。陈寿《三国志》评论他“尊君子而不恤小人”。他不关心群众,不尊重下级,也遭到失败。

东廊是武将廊,廊内有蜀汉著名将领14位。他们或因战功卓著,或因战死沙场,被立像表彰。赵云居于武将之首,他是一员智勇双全的将领。在当阳长阪坡,他只身在曹军重围中冲杀,保护了幼主刘禅。在汉中争夺战中,他凭胆识,杀退曹军,刘备称他“一身都是胆”。其他著名将领还有马超、姜维、黄忠等。马超武艺高强,当他还是一支独立势力时,曾在潼关大败曹操,弄得曹操割须弃袍,狼狈不堪。曹操曾说:“马儿不死,吾无葬身之地!”后来他战败失势,归降刘备,被封为五虎上将。姜维本是魏国一名小将,诸葛亮首次出祁山攻打曹魏时将他收降。因忠于蜀汉,文武双全,受到器重。诸葛亮死后,他担负起蜀国的军事重任。曾九伐中原,力图完成诸葛亮“兴复汉室”的遗志。黄忠,也是蜀国的五虎上将,他老当益壮,征战中总是身先士卒,勇冠三军。

西廊是文臣廊,廊内也有塑像14尊。这14位蜀国官吏有才有识、为官清正。董允直言敢谏,后主刘禅也畏惧他三分。邓芝不仅在“东联孙吴北巨曹魏”战略上立下功劳,而且终身不置私产,临死的家无余财,可算是清正廉洁。蒋琬、费韦,是诸葛亮临终时向刘禅推荐的两位丞相继位人。二人才干虽不及诸葛亮,但能忠实执行诸葛亮的政策,在执政期间,均能保住蜀国的安定和繁荣。居于文臣之首的是庞统。庞统才思敏捷,博学多智,年轻时得“凤雏”的称号,与诸葛亮齐名。开始并不为刘备所赏识,经过鲁肃和诸葛亮的竭力推荐,又亲自与他交谈时政后,方受到重用。不幸在入蜀攻打雒城(现广汉市)的战役中被乱箭射死,年仅36岁。

2页,当前第212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