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工作调查报告(热门14篇)

时间:2023-12-07 17:03:39 作者:碧墨

调查报告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和信息来描述特定主题或问题的书面材料。这些调查报告以清晰的结构和简洁的语言呈现,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和消化调查结果。

工作调查报告

镇地处德阳西郊9公里,幅员33平方公里,下辖6个行政村、1个场镇居委会,总人口2.3万人。

在声势浩大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xx镇党委、政府按照xx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坚持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作为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作风工程来抓,着力建立长效机制,提高认识、周密谋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突出表现在:一是彻底结束了xx镇近20年来场镇交易以路为市、占道经营的历史,商品交易分类、规范、有序进入了指定区域;二是彻底结束了xx镇主要干道万丰大道(也是过境公路-县道德孝路xx场镇段)长期以来逢场即堵、拥挤不堪的历史,如今的万丰大道,宽阔通畅;三是无条件全部拆除了场镇商铺林林种种、千姿百态的遮阳棚、遮阳伞及各式各样的广告牌,各条街巷重现宽敞明亮;四是及时添置了一批环卫设施设备,加快建设了一批环卫基础设施,不断强化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硬件保障;五是xx镇城镇及各村组的“五乱”现象得到强力整治,清洁化、优美化、秩序化初见成效,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xx镇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明显的成效,关键在于镇党委、政府坚决有力地贯彻执行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结合本镇实际,敢闯敢试,探索建立了一系列长效机制,把全镇城乡环境治理工作逐渐引入了制度化、有序化、科学化的轨道。

第一,建立干群联动机制。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坚持实行“干部带头、全民参与”。一是干部带头。主要指镇全体党政领导带头宣传,深入大街小巷、田间院落,向广大群众宣讲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意义和要求,让大家理解、支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带头清扫,镇党政主要领导定期带领党政班子成员及中层干部,打扫环境卫生,清理卫生死角;带头碰硬,梳理出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存在的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多年来屡治未果的痼疾顽症,逐一研究制定处置方案,由镇党政主要领导率领由交通、公安、建设、工商、畜牧、卫生等有关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组,重拳出击,强力攻坚,群众拍手称快;带头承包,每一位党政领导均与签订责任书,联系承包了场镇某一区域、某一村居或某一方面的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对其实施指导、督促,其成效与个人全年目标考核挂钩。二是全民参与。主要指广泛深入地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机关、进家庭、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庄、进景区“七进”活动,分别举行启动仪式,以一系列主题活动为载体,通过党政领导和机关干部的表率带头作用,激发、吸引全镇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中来,形成了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热潮。

第二,建立督查问责机制。一是加大督查力度。成立了由镇分管领导牵头的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督查组,每周不定期深入城乡第一线开展2次以上的明查暗访,对正反两个方面摄影、拍照,制作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题片,定期组织镇村干部集体收看、评议,同时,向全镇各单位编发督查通报,表彰先进,鞭策落后,纳入全年目标考核。二是设置曝光台。向社会各界公布了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举报热线,安排专人负责接听、登记;在醒目位置张挂了专用举报箱;在镇广播站设置了曝光台,定时对通过督查组、举报热线、举报箱等各种途径收集到的问题进行曝光。凡被镇本级及上级党政、新闻媒体曝光的单位,其联系承包领导、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均将按相关细则被处以定额罚款,直接上缴镇财政。三是实行约谈问责。对经督查、举报存在问题的单位,第一次由联系承包领导约谈该单位主要负责人,第二次由镇纪委书记约谈该单位主要负责人,第三次则由镇党政主要领导直接问责该单位的联系承包领导,并给予通报批评和定额罚款。

第三,建立环境保洁机制。一是加强教育。“清扫容易保洁难”,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保洁之所以难,主要是因为很多群众环保意识淡薄,尚未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针对此,xx镇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七进”活动,采取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结合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着力加强环保教育,培养大家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努力从源头上促进保洁工作。二是加强巡查。针对一些经营户和个人乱倒垃圾比较严重的现象,在张挂宣传警示牌的同时,建立场镇管理办公室巡查制度和社会举报制度,对经巡查和举报发现的乱倒垃圾者,一律按相关规定给予强制清扫或处以罚款的处罚,并对举报者给予奖励,形成良好的社会监督机制。三是组建保洁队伍。在城镇,聘请了4名保洁员,分片分段负责相应区域的保洁工作,既及时制止破坏环境卫生的行为,又及时清除各种垃圾。在农村,各村分别聘请了1-2名保洁员,主要是对沿道路、沿沟渠等重点部位实施保洁。目前,镇党委、政府正考虑引入市场化机制,着手研究将场镇清扫保洁,以及将各村垃圾收集到镇垃圾中转站等事项,整体承包给劳务公司,以便将政府从沉重的保洁清运压力中解脱出来,集中力量抓好灾后重建、推动经济发展。

第四,建立垃圾处置机制。一是采取“户集-村收-镇运-市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在场镇,由场镇管理办公室负责安排、聘请人员,将场镇各处的垃圾,用机动三轮统一运往镇垃圾中转站由镇处置;在农村,各农户将收集的垃圾倒入本院落垃圾池,各村聘请专人进行收集,或运往镇垃圾中转站由镇处置,或运往本村填埋场由村处置。镇政府花钱买服务,与德阳市环卫处签订垃圾清运处置协议,由市环卫处按照每天一次的频率,派专车到xx垃圾中转站,运走垃圾并予处置,彻底解决了全镇垃圾清运难、处置难的问题。

第五,建立巡逻执法机制。一是干部值勤。把城镇大街小巷划分为若干区域,分别安排政府机关党政办、经济发展办、社会事务办、村镇建设办、农业服务中心、财政所等部门,由其安排出每日值勤轮次,报镇督查室备案。场镇逢场天,各大办公室值勤人员必须上午至少上街值勤2次、下午至少1次;冷场天为上、下午分别至少1次,主要负责劝导制止责任区的“五乱”行为,并由镇治理办和督查室进行检查、登记。二是队伍巡逻。组建了周一周三、周二周四、夜间队、周末队共4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巡逻队,分别由镇党政领导任队长、镇老领导任副队长,抽调有关部门、派出所、场镇管理办公室及居委会干部组成,所有巡逻队成员均佩戴统一的“城镇管理”标志,分别负责相应时段全镇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巡逻工作,发现、制止、纠正“五乱”行为。同时,各村还组建了“巾帼劝导队”,给予镇巡逻队大力支持。三是联合执法。确定每周星期五为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联合执法日,联合执法队由镇长任队长、分管副镇长任常务副队长,成员包括交通、公安、建设、工商、畜牧、卫生等执法部门人员及镇政府有关部门人员。每周星期五早上8:00,联合执法队全体成员均佩戴统一的“城管执法”标志,在镇政府集合,前往场镇及辖区其他区域进行巡逻执法,对各类“五乱”行为给予强力整治。场镇很多私搭乱建行为,特别是场镇口一家私营预制件厂,违规侵占场镇主干道人行道近200米近20年之久,此前多次整治无果,在全镇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的钉子户,就在党委书记、镇长拒接一切说情,亲自率领联合执法队现场执法的强大声势下,被彻底铲除,起到了极大的警示教育作用,为全镇“打顽疾,拔钉子”活动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的舆论和实践基础。

第六,建立投入保障机制。投入问题,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最头痛的问题。投入不足,将极大地影响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向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主要投入有: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今年6月以来,xx镇共筹措资金890余万元用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在场镇及各村组较大院落,新建了14余个垃圾池、果皮箱;为场镇配置了1辆大型垃圾清运车、2辆机动三轮车,为各村配置了1辆机动三轮车;完成了场镇主要道路的路灯建设工程和主要街道的改造美化工程,启动了垃圾中转站、场镇雨污管网、大型综合市场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

四是机动三轮车保险费,共2辆,每辆每年1500元,小计每年3000元;五是机动三轮车燃油费,共2辆,每辆每天10元,小计每年7300元;六是机动三轮车维修费,共2辆,每辆每年500元,小计每年1000元;七是环卫、保洁工人设施费,小计每年1000元;八是场镇环卫设施维护费,小计每年5000元;九是垃圾处置费(协议委托市环卫处垃圾处理公司,从场镇垃圾中转站代为运输处置),每月6000元,小计每年72000元。由此看,场镇环卫上述八项每年总计需要资金151700元。按场镇常驻人口3000人计算,场镇环卫每年人均所需资金为50.57元。各村方面,一是垃圾收集员,共1人,每月工资600元、保险金300元,小计每月需900元,每年需10800元;二是机动三轮车驾驶员,共1人,每月工资800元、保险金300元,小计每月需1100元,每年需13200元;三是机动三轮车保险费,共1辆,小计每年1500元;四是机动三轮车燃油费,共1辆,每天15元,小计每年5400元;五是机动三轮车维修费,共1辆,小计每年1000元。由此看,一个村环卫上述五项每年总计需要资金31900元(全镇6个村共需资金191400元)。按农村人口20000人计算,村环卫每年人均所需资金为9.57元。此外,全镇86个组,按每组1名保洁员、每人每月300元补助算,每年共需资金309600元(此项可由各组自行解决)。要解决好上述数额庞大的投入问题,必须抓紧探索建立以上级支持、乡镇投入、村组自筹、社会捐赠为主要模式的投入机制,为深入扎实地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

第七,建立考核激励机制。经党政办公会研究,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纳入了对机关各部门、各村居及干部个人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占总分值的10%。在考核内容上,设置了组织领导、建立制度、人员队伍、集中行动、日常保洁、“七进”活动、满意测评、举报督查等8个方面;在考核形式上,把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平常检查与年终算账有机结合,力求考核结果客观公正;在结果利用上,一方面,将此项考核得分纳入全年对集体、对个人的综合考核之中,另一方面,对此项工作实行单项考核,对获得先进的集体和个人给予特别奖励,以充分调动广大干部投身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城乡规划工作总结

xx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贯彻城乡规划法规为主线,加快规划编制,强化规划管理,不断提升城乡规划管理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城乡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一、积极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

今年以来,我们致力于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和公共环境景观规划,完成了xxxx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xxxx市城市公交专项规划等规划编制任务。配合市水务局完成了《关中水乡生态建设规划》。完成了《xxxx市主城区水网规划》、《xxxx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xxxxy河景观规划》、渭河四个标段的景观规划。配合市发改委认真做好xxxx市热电联产项目前期规划选址工作,配合政法部门做好政法系统建设项目选址工作。指导编制了xxxx市车雷村、五里铺村、盈田村等3个城中村改造修建性详细规划。

为提高我市领导干部的规划意识,按照市政府要求,3月份我局在北京市长之家承办了城乡规划管理专题培训班,全市60余名县处级主管领导和专业技术干部参加了培训,收效明显;12月份邀请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教授就生态文明建设景观设计向全市相关领导干部和专业人员作了学术报告。认真做好规委会的日常工作,共召开了3次专家组会议,评审了6个规划设计方案。召开了2次规委会,审议或复议了24个规划设计方案。

我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启动以来,我们制定了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分解任务,落实责任。一方面是巩固提升国卫工作。按照“十净”要求,我们继续加强对包联的人民街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另一方面是深入推进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进一步加强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提高全局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升服务意识,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环卫职工道班房、公厕、垃圾收集屋的规划选址工作。

积极做好创建省级模范环保城市工作。为了使创模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更加深入人心,我局在审批工程临时施工围墙工作中,设置了创模宣传标语。在项目审批过程中,严格执行创模工作要求,加强建筑风格的研究和审查,力求美观、大方、新颖,以提高城市整体形象。认真做好创模资料收集建档工作,为创模验收奠定基础。

在招商引资工作方面,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组织作用,以规划包装项目,利用规划展示馆的平台,介绍规划,推介项目,促进招商工作。我局完成招商引资任务5000万元。

包村帮扶工作实打实。局领导先后多次到包联的华阴市红丰村走访调研。为村上筹资5万元,打井修渠,兴修水利,及时解决了村民生产难题。同时,我们积极做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包联工作,完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进一步促进生产发展。

我局成立了群众来信来访接待领导小组,耐心细致的做好矛盾化解工作,及时有效地处理群众来访45人次,网上回复各种咨询32件。我们认真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代表和委员满意率百分之百。

二、完善内部各项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年初,局党组先后制定下发了《在局系统党员干部中开展“转变作风、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和《xxxx年开展“学理论、学业务、读经典,推进建设学习型政党”活动实施方案》。党总支坚持学习制度,加强干部职工的理论学习,围绕“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为核心,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深入推进城乡规划系统创先争优活动。以开展“四严格一提升”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更进一步明确了科室职责,规范了办事流程。局机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健全公务员量化考核管理制度,坚持依法行政,保持运行高效有序。

我们组织全局党员干部学习《廉政准则》,邀请市纪委原副书记王新亚同志给全局干部职工做反腐倡廉建设专题辅导,组织参观省市两级举办的十年来反腐倡廉建设成果展,组织机关全体干部观看了一批警示、教育片,增强全系统党员干部反腐倡廉意识。8月14日组织系统内党员干部80余人赴富平监狱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听取了两名职务犯罪人员的现身说法。以活生生的事例警示全系统人员要自觉构筑起反腐倡廉的防线,警钟长鸣,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自省、自重、自警、自励”,珍爱生活,珍惜岗位。

三、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我们在项目审批中,转变职能,变管理为服务,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能。一年来,审查了鸿基盛世华府小区规划、世纪东方城开发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审查了xxxx师范学院主校区空间整合规划、新时代职业培训学校、幼儿师范学院和市计算机信息工程学校的规划设计方案。完成了保障房示范小区、民生苑小区南区、东入口保障房小区项目规划选址的审批工作,保证了保障房项目的顺利实施。加快旧城改造项目审批力度,审查了恒天首府住宅小区规划、五里铺村四组城中村改造项目、槐衙安置小区调整规划、一青里街联谊小区等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积极稳妥推进城市建设。

在工程规划管理中,以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依据,正确贯彻城乡规划强制性条文和有关规范标准,认真审核建筑物间距、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停车位和退让道路红线距离等各项规划技术指标,严把建筑设计方案关。批复了市中心区文化园广场建设、北火车站广场建设等项目。审定了解放路(老火车站段)道路改造、朝阳大街前进路中学人行天桥和渭清路中水输水管线等项目。优化了西岳路中段、园丁街、y河东岸旧城改造区及603油库等多条城市道路的线形。

四、优化行业管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今年以来,按照测绘资质管理的有关规定,不断加大测绘市场监管力度。通过多种方式,对xxxx测绘市场进行深入调研摸底,始终坚持行政执法的规范化、科学化原则,加大对无证测绘、超范围测绘等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有效净化了测绘市场。在受理测绘单位资质申请、升级、增加业务范围过程中,把测绘单位的成果汇交、产品质量、工作业绩、人员结构、仪器设备、诚信经营等信息纳入重要评价内容,加强现场核查;并及时组织所有测绘资质单位参加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平台操作培训班,有力的推动了我市测绘单位的诚信体系建设。加强测绘成果管理,促进测绘成果应用,向省测绘局汇交测绘成果目录74个,为我市城乡规划建设提供了大量真实有效的基础信息。

积极推进数字化城建档案馆和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按照省住建厅建设工程电子档案管理有关标准要求,组织了全市城建档案电子化管理培训,全面完成了馆藏档案的数据库目录级输入,覆盖率达100%。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在全省率先启动建设工程电子档案签名章的应用。部分区县的城建档案信息化工作也全面铺开,进入档案全文扫描着录阶段。

我们全面推行和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强化干部作风和机关效能建设,加强城乡规划法规的学习教育,致力于政风行风建设,依法行政能力得到持续提升。全年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16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5件,出具国土局及建设单位设计条件书13件。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41个,核发临时建筑及施工围墙批复10件,受理并回复市政工程项目申请13件,无一差错。

五、加大规划督促检查力度,严肃规划实施。

我们通过日巡查、周检查,共发现违法建设12处,并用巡查报告的形式通知市综合执法局进行查处。为了保证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城市规划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推进政务公开,依法行政,我们坚持城市规划管理公示制度,对规委会研究审议的11个建设项目进行了公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9月份对市区建设项目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了集中巡查,对城区所有在建项目进行了检查,使违规建设行为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办理省住建厅、市政府督办群众投诉举报案件10起,有效的.发挥了部门职能,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六、加强对县(市)区规划指导,积极推进城乡统筹。

积极开展城乡规划工作调研活动,由局领导带队,到县(市)区进行调研,听取近三年来城乡规划工作情况,了解城乡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经验以及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有效指导各县(市)区开展城乡规划管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提高基层城乡规划业务水平,9月中旬,组织召开全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现场会,观摩合阳县、韩城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为各县市区交流经验提供了较好的平台。组织召开全市建制镇规划评估会议,对各县(市)区规划管理人员和省市重点示范镇镇长讲解建制镇规划评估技术要点,现场交流观摩澄城县建制镇规划工作经验。两次现场会收到了较好效果,受到了各县(市)区的好评。

指导各县(市)区城乡规划修编工作,积极推进建制镇规划建设。市规委会审查通过了蒲城、富平、合阳县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总体规划和潼关县总体规划。10个县(市)都进行了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按照省住建厅的统一要求,督促指导全市4个省级重点示范镇按照县域副中心城市标准完善规划。2个省级文化旅游古镇,朝邑、林皋完成了文化旅游古镇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并顺利通过了省住建厅的审查。各县建制镇规划评估工作基本完成,新一轮建制镇规划修编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陕西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和《历史文化名城管理条例》,督促各景区和历史文化名城做好法规宣传工作。加强景区和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管理,加大风景名胜资源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力度,杜绝了破坏风景名胜资源行为的发生。

七、分析存在问题,明确工作重点。

一年来,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全市城乡规划工作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城市空间功能结构分布不尽合理,控制性详细规划大多数已经陈旧,有关控制指标已不适应用地规划审批,需要调整完善。二是存在规划批后管理还不到位的问题。()三是基层规划管理力量比较薄弱、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好。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xxxx年全市城乡规划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发挥城市规划的组织、引导和调控作用,超前谋划,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寻求抓手,在规划编制成果向项目转化上有显着突破,改变规划滞后于项目以及孤立项目较多,整体性、区域性、综合性不强的被动局面。

一是在城市发展战略层面重点解决秦岭及南塬区域城市功能版块的定位问题,启动概念性规划,梳理出交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实施项目,同时为高新区用地扩张寻求新的功能版块。

二是紧紧围绕渭河综合治理启动城市总体规划调整编制工作,彰显渭河在城市中的城中河地位,提升以渭河为核心的城市凝聚力,着力调整渭河两岸城市功能组织,充分发挥其综合价值,策划包装一批高端建设项目及基础设施项目。

三是加快经开区发展进程,特别是东区核心区启动建设以及原有工业用地的功能调整,编制经开区发展行动规划及东部核心区控规、城市设计、策划包装相对应的项目。

四是分析界定旧城改造项目的版块划分及规模,同时制定相应的改造方略及规划要求,杜绝零星插建式的旧城改造项目,实现整片区、综合性全面改造。

五是抓住富平快速发展的机遇,依托卤阳湖西区的发展潜力,打造渭富新区新功能版块,同时切实解决中心城区与富平、卤阳湖之间的快速干道工程,策划与之相对应的项目。

六是围绕城市东部生态中心区分解包装相对应的建设项目及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

七是进一步深化城市中心区及高铁站前片区项目包装。

八是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角度策划包装一批近年实施的项目。

城乡规划工作总结

城乡规划是行政规划的一种特殊形式,在现代行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一种政府权力表征的城乡规划行为,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城乡规划工作总结,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

今年以来,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以精神为指导,以创建国家级文明县城、卫生城、园林城为目标,以中心城市综合提升工程为平台,以重点项目为抓手,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务实进取,突出城建重点,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强化精细管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重点工作成效明显。现将我局20xx年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20xx年工作情况。

(一)规划编制。

投资450万元,编制了《x县特色商业区发展规划(20xx-20xx年)》、《x县特色商业区空间规划(20xx-2030)》、《x县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等10余项专项规划。严格按照“一书两证”核发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程序性,核发选址意见书、规划条件。

通知书。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至目前,共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20份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6份,用地规划条件通知书18份,确保了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20xx年以来,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总体安排,总投资3.1亿元实施了南环路、人和大道南延、幸福大道南延、启明路、凤鸣路、和义路、江渎路、行理路西延、诚睦路南延、叠翠路升级改造、人民路升级改造等12条道路建设工程。目前,11条道路已全部竣工投投资150万元对县城主要道路路面坑槽进行了修补,修补面积约12800平方米。投资70万元铺设了污雨水管网、明沟;投资100万元对老城区人行道马路砖、路沿石进行了维修。投资1300万元完成了马颊河亮化北延和县城主次干道、单位、小区楼域亮化工程,县城亮灯率达98%以上。

(三)重点公共建筑项目建设。

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对每个监督项目进行跟踪督导,保证了项目进度。投资2.6亿元的亿洲乐活城市广场目前a1-a4号楼路面浇筑90%,外墙粉刷完成,门安装95%,防火门安装完成,地砖铺贴97%;a5-a8号楼路面浇筑97%,室外管网完成,阳光棚安装80%;b1-b4号楼室外管网完成,阳光棚完成80%;b5-b8号楼路面浇筑40%,室外管网完成90%,门安装90%,外墙粉刷90%。投资5.5亿元的申新泰富国际商贸城目前3000平方米的家具展示中心已投入使用,正在施工精品家具大卖场主体。

(四)房地产开发。

按照做大做强房地产市场的工作思路,抓好了冶都中央公园、盛世佳园、怡园风景、香槟小镇、阳光花园等商住小区建设。投资3.7亿元的冶都中央公园一期8栋18层住宅楼已交付使用;二期7栋18层、1栋21层、1栋17层住宅楼正在进行紧张施工;投资3.6亿元的盛世佳园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二期工程5栋11层住宅楼正在做地暖,3栋6层住宅楼正在贴外墙砖,2栋18层住宅楼外墙保温基本完成,幼儿园正在进行外墙粉刷;投资1.2亿元的香槟小镇目前10栋6层住宅楼正在粉刷外墙漆,其余楼栋正在进行主体建设;投资1.1亿元的阳光花园目前9栋住宅楼外墙漆已粉刷完成80%;投资1.3亿元的金鸿美景目前4栋多层住宅楼已完成四层主体;投资7000万元的幸福嘉苑一期工程三栋住宅楼主体已建成,年底交付使用。二期工程前期调查工作已完成,正在协商制定安置补偿方案;投资1.4亿元的怡园风景a、b号楼二次结构完成60%,c、d、e号楼正在做外墙保温;投资8亿元的清华天河湾目前已完成低密度花园洋房20栋主体工程,面积5.7万平方米,6栋多层建筑正在做基础桩;投资2.8亿元的金水湾小区一期工程目前3、4号楼已完成23层,其余6栋楼桩基工程和基槽土方工程已完成,年内3、4号楼封顶,其余6栋楼建设8层;一期投资3亿元的翰昆世纪城正在进行规划设计,发放土地补偿款;一期投资2.7亿元的香澜河畔小区目前已完成土地招拍挂和拆迁工作,正在发放土地补偿款。

(五)旧城片区改造。

加快推进9个旧城片区项目建设。越秀国际一期已交付使用,二期工程4栋,正在进行外立面粉刷和室内安装工程,预计12月底交付使用;三期工程4栋,其中3栋已主体封顶,1栋正在进行主体施工,预计12月10日主体完工;四期建设12栋住宅楼,目前正洽谈拆迁置换事宜;学府大道一期工程除10号楼正在施工外,其他均已建成。二期工程37户居民已全部拆迁完毕。朝阳龙座目前两栋住宅楼已交付使用,商业楼正在进行装修,二期等待下征收决定。熙龙湾目前1#、2#、7#、8#楼正在内部挂网,准备内粉;3#楼正在支模板;4#、5#、6#、10#楼已办理规划许可证。水木清华目前1#、2#楼准备主体验收;3#楼外墙保温基本完成;4#楼二次结构已完成;6#、7#已竣工。银河花都小区目前正在做方案设计及前期准备工作。金豫花园目前6栋楼已建至14层主体。海容花园1#楼建至5层。东城尚品目前停工。

(六)建筑市场监督与管理。

我们以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民生、服务重点项目为目的,提供一流的服务水平,加强监管,严把工程质量关,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在建筑市场管理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一是加强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资质管理,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完成1家单位资质申报初审工作。严把工程报建关,施工许可审批关,受理了15个住宅小区招标项目,实现公开招标率达到100%,至目前,共发放施工许可证127份。二是提高建筑设计水平,使设计产品上规模、上数量。完成了瓦屋头镇中学宿舍楼、六塔乡初级中学宿舍楼、柳格乡一中、巩营中心小学幼儿园等10余个中小学宿舍楼、餐厅的工程设计;完成了盛世佳园、水木清华、香槟小镇、阳光花园、金鸿美景等10余栋住宅楼的设计,建筑面积达6万平方米。

三是在路灯管理方面,确保亮灯率。加强对城区近7500余盏路灯、47台路灯专用变压器的维护维修工作。至目前,共维修更换节能灯1560支、钠灯灯泡500多支、镇流器270余块、触发器350余块、led灯具92套,维修更换路灯电缆4000余米,维护路灯配电设施80余次,维护维修马颊河亮化720人次、更换洗墙灯、水底灯共900余件套,亮灯率达到99%,设备完好率100%。接访群众路灯故障报修24人次,对报修的路灯及设施进行及时的更换维修,并事后进行回访,使群众满意率达到100%。四是在墙体材料改革方面,确保基金专款专用。我们根据上级要求开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凡在“禁实”区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筑项目,均在办理规划、施工证前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8元征收,至目前共征收专项基金973万元,返退196万元。

五是在装饰管理方面,加强质量监督。对于重点工程,委派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监督、指导服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亿洲时代广场、申新泰富国际商贸城1#楼、邮政大楼、图书大厦、阳光宾馆等装饰装修工程进行了跟踪管理服务。六是加强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我们严把工程质量关,至目前,共监督工程项目170项,建筑面积约207.85万平方米,其中在建工程145项,建筑面积187.89万平方米,竣工工程25项,建筑面积19.96万平方米。监督覆盖率100%,受监督工程质量状况稳定,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主体结构合格率、竣工验收合格率和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均为100%。七是在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上,强化责任,加强监督。至目前共下发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整改指令书70份,发现安全隐患420项,当场整改408项,定人定岗跟踪整改12项。对在建的60个建设工程项目进行了检查。八是加大污水费征收管理力度。对县城规划区内单位、企业和个人自备井进行调查登记,对未安装水表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督促,至目前,全县共征收污水处理费36万元。九是加强房管监督工作,督促我县棚户区改造工程。20xx年我县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1041套,建筑总面积122044平方,涉及7个棚户区项目,目前,除孙庄村125套、13750平方米未开工建设外,其他项目均在有序建设中。

(七)大力开展以拆促建活动。按照“以拆促建、以拆促改、以拆促转”的工作理念,树立“高标准就是节约、低标准就是浪费”和“大拆促大建、抓大不放小”的工作意识,实施和谐拆迁。我县20xx年共完成拆迁2万平方米。

(八)农村危房改造。今年,分配到我县危房改造任务600户,已将任务目标分配到各乡镇,现该项工作正处于攻坚阶段。截止目前,已录入网站132户,已竣工400户,预计年底全部竣工验收。

(九)加强自身建设。

1、集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活动自3月份启动以来,按照县委的安排部署,我们结合工作实际,精心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通过开展机关学习、专题讲座、专题研讨会激发党员干部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局党组结合自身项目建设、行业服务的特点,认真组织开展“千人万户大走访”、“党员三创建”、“群众服务月”等活动,局领导带头向办事群众、干部职工、行风评议员、离退休老同志等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面对面进行交流,心贴心破解难题,着力做好市政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和住房保障工作,推进群众关心的重点民生实事工程和事关全县发展的重大城建项目。并以反对“四风”、服务群众为重点,深入查摆、认真梳理了“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领导干部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做好了谈心交心记录,召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确保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实效。

2、加强机关廉政建设。一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有效加强廉政规划建设力度。局领导对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工作高度重视,严格按照“三化”标准履职尽责,把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要求、同落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做到警钟长鸣。二是落实党务政务公开制度。我局党务政务公开工作重点抓好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公开:一方面是抓好“三重一大”的公开工作。重大项目的立项、审批、招投标、施工、经济和社会效益都要向社会公开。重要干部任免要按照有关法规和程序公开。大额度资金使用也要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公开。另一方面是财务收支和“三公”经费的公开。

二、采取的主要做法。

今年我县共实施城建项目116个,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我们主动担当,自我加压,做到了落实指示不过夜,加快建设不停歇,严格标准不变通。

一是全员上阵。按照职责分工,把全体人员分成项目推进组、手续办理组、工程监管组,细化责任分工;班子成员带头分包项目,七个城建街区指挥部,一个指挥部配一名班子成员、一名股室长,条块结合,协同作战。二是跟踪服务。坚持项目手续集中办理、一站式服务,没有因手续办理而影响项目落地。同时,积极协调,帮助施工单位解决进地难、施工难等问题。如,叠翠路升级改造工程,两个月完成拆迁10万平方米。三是机制推动。在局机关开展项目竞赛活动,比质量、比安全、比速度,每周评选出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奖勤罚懒;坚持工作日报制,集体研究解决难题,确保了项目高质量快速推进。今年由我局负责的14条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全部竣工,标准高、速度快,赢得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县人民路升级改造项目,市政股、质监站24小时坚守工地,21天全线竣工通车。

三、存在的问题。

在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我局的工作也存在诸多困难和不足:

一是土地指标审批难度大,导致签约项目迟迟不能开工;二是建设资金的严重短缺,导致部分工程进展缓慢,甚至处于停工状态;三是征收拆迁难度大,被拆迁人期望过高与补偿安置政策之间矛盾突出,旧城改造项目进展缓慢;四是群众阻工现象仍然存在,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五是受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的影响,房地产市场下行趋势明显,经营城市压力加大。

针对以上问题,我局将在20xx年工作中加大监管力度,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与县委、县政府及时沟通,获得政策上的支持,及时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推进各项住建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年,区重点办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实施“两强两品”总战略,围绕全面建设品位都市目标任务,扎实推进“重大项目突破年”和集中攻坚“句号行动”,重大项目建设取得十二大方面突破,比较圆满地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一、重点工程完成情况。

(一)功能区块迈上新台阶。东部新城实现xx区域项目全覆盖,城市管理接管工作扎实推进;东外滩文化走廊形象绽放,宁波财富中心基本结顶;核心滨水区启动建设;宁穿路休闲商贸区等地块加快前期谋划。

(二)房屋拆迁取得新突破。全年累计完成房屋拆迁签约56.6万平方米,拆除房屋53.5万平方米,世纪东方广场北侧地块、桑田北路等15个项目实现拆迁清零。

(三)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城市之光、天伦时代广场等11个项目开工建设,国展中心滨水区等5个项目56万平方米建成投用,惊驾、戎家等11个地块共42.7公顷土地实现挂牌出让。

(四)城市更新展现新形象。宁丰城中村改造基本完成,宁丰安置房建成投用;余隘、南余城中村改造基本完成拆迁签约,拆除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余隘安置房开工建设;江南改造全面启动,房屋签约近90%;仇毕、桑家加快前期准备。福明路等三条“断头路”全面打通,桑田路783弄区块等11条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完工。

(五)质量效益实现新提升。全区重点工程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0%,其中22个市级重点建设工程完成投资70.6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9%;46个区级重点建设工程完成投资34.4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8%。

(六)生态环境得到新改善。在全市率先出台建筑工地扬尘控制管理办法,提前完成变压器淘汰和燃油锅炉的淘汰任务。新增道路配套绿化8200多平方米,完成各类绿地补种7800余平方米,实施垂直绿化3000余平方米。完成14条河道2万余平方米水域水质维护,完成明楼公园改造升级、外滩大桥南侧地块绿化景观工程。

二、难题破解及特点。

(一)以市委市政府即将入驻为标志,东部新城景观提升和城市管理实现新突破。坚持全面接管、重点打造的原则,高标准、高效能、高品位做好东部新城城市管理工作,管理力量得到加强,建管对接扎实推进,除路灯外已全面完成城市管理接管工作,提前完成东部xx区域“三横三纵”道路改造、渣土清运、围墙景观提升等工作,加大对行政中心、金融中心等精品区块巡查、监管力度,并开展针对管理盲区、保洁盲点、路面污染的“三个清零”行动,东部新城整体形象得到有效提升。

(二)以惊驾、戎家地块出让为标志,成功出让土地11幅,地块出让面积创历史新高。数量之多前所未有,成功出让土地11幅,面积42.7公顷,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达138.6万平方米。频度之高前所未有,8月28日至9月29日1个月时间内,密集推出5幅土地出让,平均6天推出一幅土地。10月16日至11月1日16天时间内,成功出让土地3幅,平均5天成交1幅。效益之大前所未有,土地出让金总额达105亿元,今后将形成至少200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为江东下一个时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后劲。

(三)以天伦广场破土动工为标志,专业市场改造提升在全市率先走出一条新路子。实现关停搬迁一批、就地改造一批、规范完善一批的目标,相继完成了新基、兴宁干水产市场等2个市场的搬迁,实现天伦时代广场开工建设,海田果品市场年底桩基施工,进一步加快了中心城区专业市场改造升级步伐,为我区城市发展和产业转型拓展空间、集聚资源,专业市场改造走在全市前列。

(四)以宁丰安置房竣工交付和余隘安置房开工建设为标志,城中村改造取得新进展。竣工投用安置房面积20.7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安置房面积25万平方米。宁丰城中村改造完成,余隘、南余基本完成拆迁,江南村旧村改造自11月20日进场启动以来,村民住宅签约98%,集体非住宅完成签约。桑家、仇毕城中村改造也已启动前期工作,xx区域剩余城中村改造全面启动。

(五)以曙光南路延伸段“阳光征收”为标志,房屋拆迁扫尾清零实现新突破。坚持“以民为本、透明运作”的阳光征收理念,突出民生情怀与民本思想,曙光南路延伸段74天完成住宅252户、非住宅10户房屋签约,创造宁波“阳光征收”新速度。全面完成兰亭路等5条断头路拆迁,全年实现15个地块的拆迁清零。

(六)以福明路提前2个月通车为标志,打通“断头路”建设取得新突破。今年计划打通的3个“断头路”项目中,福明路克服高新区房屋拆迁等种种困难,提前2个月建成通车,兰亭路、桑田北路年底建成通车。明年计划打通的“断头路”项目中前期工作都已启动,桑田南路、曙光南路已全部完成拆迁,永达东路拆迁基本完成,为明年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七)以华茂地块正式开工为标志,华茂地块、佰利商务中心、永达路南2号地块等历史遗留、长期闲置地块建设取得突破。全力破解华茂地块项目土地长期闲置引致周边居民意见大、佰利商务中心项目集体土地报批、永达路南2号地块拆迁情况复杂及毛地置换等难题,实现项目开工建设,长期闲置土地成功盘活消化。

(八)以四眼碶街区块精心打造社区商业示范街区为标志,城区宜居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依据“区块开发、彰显特色”的思路,以“增设施、保畅通,整两侧、改上下,亮形象、树特色”为主要内容,全面完成茂兴街等11条背街小巷综合整治项目,精心打造四眼碶街区块社区商业示范街,进一步提升街巷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改善周边环境、景观和(电话。

)交通状况。

(九)以轨道交通由主体结构施工全面转入附属结构施工为标志,轨道交通和谐共建实现新突破。轨道交通保障工作立功竞赛荣获全市3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按时全面完成各车站附属结构年度临时借地政策处理,确保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江东段盾构施工率先在全市提前一个月实现“洞通”目标。创新轨道交通和谐共建工作机制,强化品牌建设,实现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无事故及无群众集体上访“双无”目标。

(十)以宁穿路区块城市设计方案通过联合会审为标志,重大功能区块规划谋划实现新突破。进一步深化宁穿路区块功能定位、公园绿地、地下空间规划,顺利通过规划联合会审。先期启动仇毕、桑家城中村改造规划,开展安置房选址、留用地指标落实等前期工作。深入谋划宁丰区块、庆丰地块和宁穿路区块(福明路以东)地块,完成调查摸底,全面梳理剩余拆迁总量和可出让地块,为科学编排年度项目计划提供依据。

(十一)以建筑工地扬尘控制推广为标志,清洁空气行动取得新进展。积极创建清洁空气先行区,制定《xx区建筑扬尘污染防治三级挂牌考核管理办法》,对扬尘污染防治不力的建筑工地进行黄牌警告,甚至红牌停工,全力创建绿色示范工地,建筑工地扬尘防治水平整体提高。开展高耗能高变压器和燃油锅炉淘汰工作,截止目前已经完成21台s7变压器淘汰和12台17蒸吨燃油锅炉的淘汰任务,提前超额完成任务。

(十二)以全年筹措资金创历史新高为标志,破解项目建设、城中村改造、房屋拆迁融资难,资金保障实现新突破。创新融资平台,定期召开工作例会,整合各类资源,通过创建区城乡一体化公司,策划融资项目,加强贷款融资和资金使用的统筹管理,保障重点工程融资资金需求。实现政府性重点项目融资14.8亿元,为宁丰、余隘等城中村改造及保障房、安置房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三、主要做法。

(一)抓统筹推进,形成合力攻坚强劲势头。创新工作统筹机制。创新开展品位都市建设,区委区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建设品位都市领导小组,在重点办设日常办事机构和城建城管、城市经济、社会人文三个专业组,加强对品位都市建设的统筹推进。成立司法强拆、拆迁协调、资金保障三个攻坚组,统筹推进重大项目集中攻坚“句号行动”各项工作。创新责任落实机制。年初积极开展“重大项目突破年”主题活动,签订项目建设责任状,建立目标责任约束机制,明确责任范围,定任务、定时间、定质量指标。

年中对照年初所确定的预期目标,逐一对账盘点,正视问题,找准差距,及时开展重大项目集中攻坚“句号行动”,对影响项目进度滞后的突出问题进一步逐项分解、分段落实,各责任单位实行领导包案,倒排关键节点和完成时限。创新督查考核机制。创新实行周督查、半月对账、月度通报机制,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每半月对各责任单位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对账,区政府分管领导每周召开工作例会,协调解决问题,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每月通报任务完成情况。优秀市规划局。

优秀市规划局年度工作总结。建立“难题定点上墙、进度定时公示”制度和督查落实“三单”制,对于项目推进不快、破难成效不明显、明确事项办理缓慢的单位,开展对账式督查。同时出台20xx年重大项目综合评价实施办法,充分调动各街道、各部门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抓前期谋划,增强重大项目发展后劲。加强重要地块规划研究。创新以区政府与市规划局联合委托的方式开展宁穿路区块城市设计暨综合整治规划编制,全面完成地籍产权调查,深化区块功能定位、公园绿地规划、地块规划指标,规划成果顺利通过市规划局、区政府联合召开的规划联席会议,实现了“三规合一”,指导今后项目开发建设。加强重大项目策划。针对惊驾地块、戎家地块等改造出让地块,反复计算出让成本,结合地块规划条件准确测算盈亏平衡点,对挂牌底价进行模拟测算,确保地块顺利出让。提早谋划宁丰、宁穿路区域福明路以东地块,进行地块规划指标整理、地籍情况梳理、地块房屋拆迁调查,为项目储备生成打下基础。加强明年项目谋划。深入开展20xx年重大项目建设调研,通过座谈会、深入项目单位调研、征求意见等方式,明确明年建设重点,按照“新建开工一批、竣工投用一批、加快建设一批、前期转化一批、出让储备一批、规划策划一批”要求,抓好明年项目谋划。

(三)抓服务协调,实现建设环节无缝对接。深入一线服务。继续推行区领导组团联系重点区块工作,各组团服务组累计深入项目一线开展服务达20余次,提出相关建议30余条。选派33名能力强、懂项目、善协调的中青年干部到16家重大项目、3个街道拆迁工作组和重大项目督查组挂职锻炼,有力促进了项目建设推进。优化审批协调。依托重点工程联席会议、专题协调会等区级协调平台,成立产业开工项目前期工作组,及时有效地处理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成功破解华茂地块项目、天伦广场地块项目等难题,促进项目开工建设。主动提供各项审批要件的技术咨询和代理代办服务,开展审批报批“绿色通道”,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着力提高报批审批效率。着力化解矛盾。积极开展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选取华茂地块、余隘安置房等项目作为风险预测和评估的对象,提前介入和落实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事宜,明确评估内容、规范评估程序,及时分析排摸和化解处置不稳定因素,为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抓要素保障,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多渠道保障资金需求。加强融资综合研究,整合各类资源,盘活存量资产,创新融资平台,策划融资项目,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加强贷款融资和资金使用的统筹管理,继续实行融资工作例会制度,定期研究分析融资转贷和资金使用情况,确保按照项目进度要求保障资金按时足额到位。整合10%留用地资源。强化村级10%发展留用地的管理,加强连片开发,整合各社区留用地资源,尽可能安排落实到功能区块中。加强联合开发,引进优质客商和高品位项目,科学设置招商准入、规划业态要求,明确开工、竣工时限,促进集聚集约高效开发。加强安置房建设统筹。按照以房等人、安置房先建的要求,打破旧村拆迁安置与旧城改造安置二元分离,强化旧城旧村拆迁安置的统筹协调,实行统一的拆迁安置房建设体制机制。坚持高标准建设、高品位管理,引进知名品牌房地产企业,按照商品房标准代建拆迁居住区。

(五)抓施工保障,促进轨道交通和谐建设。强化组织保障促和谐。组织领导到位,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体系,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制定和谐共建实施意见,建立每月共建工作例会、不定期协调会、工作联系单等制度,及时跟踪动态,合力攻难克艰。责任落实到位,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保条”责任包干机制,层层细化分解任务,将和谐共建工作纳入全区城市建设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强化贴心服务促和谐。开展施工交底及技术讲解,组织社区居民代表赴施工现场参观轨道交通。提前酝酿并制定预案,切实保障沿线商铺正常营业,避免因施工造成损失,将群众利益考虑在前。探索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施工单位“三位一体”和谐共建工作机制,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居民反响强烈的问题。相继圆满解决因轨道施工引起的阻碍沿线店铺通道、部分居民屋顶开裂等问题,无一例因轨道交通建设引发的群体上访事件。强化氛围营造促和谐。借助人大、政协和工青妇团等力量,组织轨道交通建设者及周边社区居民,举行文艺演出、“轨道杯”三人制蓝球系列比赛等活动,扩大项目单位与沿线群众的交流互动。借助市指挥部力量,建立轨道交通结对共建机制,鼓励施工单位与社区贫困家庭扶贫结对。借助街道及社区力量,不定期组织各行业工会开展送法律、送健康、送文化活动,积极营造良好氛围。

一、健全和优化城乡规划体系,发挥规划宏观指导作用。

(一)加快城乡总体规划成果报批步伐。已通过河北省第13次规委会、**市第44次规委会审查的《**市城乡总体规划》结合中央、省、市出台的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有关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后,最终成果已上报省住建厅,等待省政府批准实施。

(二)深入完善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依据城乡总体规划,深化完善了总体城市设计,认真梳理城市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化完善了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综合规划;完成了冶金建材循环产业园区、红木文化产业园区规划方案编制并通过了市规委审查;燕山大街两侧、西二环路西侧区域和华明路西侧区域的控规方案并正在准备呈报市规委审查;编制的城镇绿道绿廊规划已完善初步方案,承唐高速出入口周边区域绿化规划方案已完成。同时,为做好冶金建材循环产业园区规划编制,完成规划区域5.8平方公里的测量工作。

(三)科学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深入指导中医院迁建颐园养老城、蓝猫公司野生植物科研基地。在项目规划审批过程中,积极协助建设单位优选设计单位,与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共同深入实地踏勘,联系专家给予咨询指导,及时提供城市总规、专规、控规等相关规划资料,确保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可行性。截至目前,共踏勘现场70余次,其中参加中心组织联合踏勘46次,出具规划设计条件34份。

(二)重点关注,搞好服务。一是围绕全市重点经济建设项目,从优从快出具选址意见书和选址意见,加快审批进度,并对东部新城区、冶金建材循环产业园区、金卓商贸物流中心、通华东街改造、唐百购物广场、中医院迁建及颐养园康复、养老城为一体的服务综合体项目建设等全市重点项目实行跟踪服务,确保项目科学实施。二是对京秦二通道、112线绕城改建段(邦宽线至吴家坑)、玉田至城区天然气管线铺设、大型输变电工程明确专人进行规划服务,与相关设计院随时共同解决技术问题。三是做好凤凰路、愚公路后续工程及华明北路、华瑞大街开通、社会治安科技防范系统工程建设规划服务工作,及时提供天燃气、城通、电力、供热、供水等市政管线路由,促进了城区路网配套设施建设。四是坚持以点带面,指导鑫泰古玩城等21处完成街景立面改造,对临街大型在建建筑深入指导立面色调和夜景亮化设施配置。五是完成了迎接省市领导来遵调研规划布展工作和创卫创园复查规划保障工作。

四、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提升了规划队伍战斗力。一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章建制、提高完善三个环节贯彻始终,做到边学边改,边查边改,立行立改,干部职工统一思想认识,为建设“经济强市、美丽”提供了有力思想保障。二是加强制度建设,提升了机关人员自律意识、服务意识、干事意识,进一步改进作风、提高服务群众能力。围绕党内生活、责任约束、工作运行、机关管理、作风民主监督等五方面,建立完善了26项工作制度,并安排了集中学习;机关党员干部增强了纪律意识,加强了内部管理,形成约束党员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围绕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和管理精细化,完善制定了规划方案审查、规划审批、规划批后管理制度,规范了行政行为,增强了责任意识、标准意识。为强化服务意识,机关内部制定了八项便民服务措施,坚持规划服务与管理并重,建设项目实行结对服务,主动与建设者联系沟通,深入建设工地解决规划技术问题。制定了党务公开、政务信息公开制度,按照程序公开信息,方便了来机关办事人员了解规划工作动态。三是深入开展换位实践体民情、争创好干部、正风肃纪等活动,落实“三个公开、三个清单”、代办服务制度,加强干部作风长效建设,积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提高了行政效能。与此同时,促进了行风建设、理论学习宣讲、纪检、文明创建、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承办等方面工作顺利完成。

20xx年,继续按照建设“经济强市、美丽”总体目标,围绕加快建设高标准中等城市、提高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水平的相关工作部署,深入优化和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强化规划实施监管,促进城乡规划事业科学健康发展。

一、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乡规划体系。一是围绕“重点向西、向南发展,适度向北、向东发展”的城市发展方向和城市功能分区定位,科学规划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高标准规划东部新城区,以燕山大街开通、凤凰路北通为突破口,结合绿地公园,同步规划建设科技馆、规划展馆和影剧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积极推进智慧社员城、新中医院、中小企业商会大厦、汽车站搬迁工程等项目实施,规划打造迎宾景观大道和特色风貌街区,使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特色更加突出;加强马家洼村改造及周边区域规划设计指导,重点规划配套学校、医院、文化场馆等公共设施;完成以旅游和商住开发相结合的老城区改造规划完善工作;加强对开元小区等周边住宅小区建设规划指导,优化提升北部行政办公区整体水平;以愚公路南通、唐百购物广场和凯莱酒店建设为契机,加强周边区域开发规划指导,打造西部高标准商贸生活区。

二是继续专门盯办城乡总体规划成果报批事宜,力争早日取得规划批准实施批复。按照《河北省全面提升县城建设层次和水平。

》要求的时间节点,完善完成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综合规划、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城市商业网点规划、道路系统与地下管线综合规划等专项规划编制;依据城乡总体规划,完善以东部新城区为重点,覆盖中心城区全部规划建设用地范围的控规编制工作;完善总体城市设计和城区重要节点、迎宾线的详细设计工作。科学指导新汽车站、中小企业商会大厦、中医院迁建等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和沙河南侧通华东街北侧区域、通华西街南侧、大营子、西关村等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和城中村(旧区)改造修规编制工作。三是按照“规划引导、优化布局、产业支撑、基础先行、形成特色”的原则,督导各镇乡谋划启动新一轮镇乡规划编制工作,搞好与总规编制的衔接;着力督导重点镇编制和完善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督导各镇乡做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规划编制与报批工作,并确保按规划实施。

城乡规划工作总结

尊敬的人事经理:

大学期间,我曾担任学院秘书部副部长,参与策划了xx大学校运会,组织学校的迎接新生活动和迎新晚会等活动;参加校环保协会,参与多项环保活动,具有开阔的视野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在参与的各项活动中,我不断的.充实自己,挑战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学校工作实习期间我加强锻炼处世能力,学习管理知识,吸收管理经验;在与课程同步进行的各种相关时践和实习中,具有了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

最后,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所给与我的关注,愿贵公司事业蒸蒸日上,屡创佳绩。

希望贵公司能够对我予以考虑,我热切期盼你们的回音。谢谢!

此致

敬礼!

xxx。

20xx年7月29日。

城乡规划工作总结

(一)以“富美**”为目标,完善规划编制体系。

抓好总体规划。《**市城市总体规划》按照法定程序在多种媒体进行规划公示,广泛征求公众意见,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省住建厅组织的专家审查。目前已上报市委常委会研究,待研究同意后,上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加强对各县新一轮总体规划的指导,南靖县已编制完成总体规划并获市政府批准实施。诏安县已完成总体规划报批成果。指导漳浦、云霄、长泰、平和完成总体规划实施评估评审及报批;并指导云霄、平和、长泰开展县城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相关工作。

推进专项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积极开展中心城区27个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截止10月底已经完成绿道网、郊野公园、产业布局、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危险品仓储布局规划、古城历史街区综合体保护与有机更新规划设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建设控制导则、水城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燃气专项规划、户外广告规划、夜景规划共计13项规划项目。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公共艺术规划及重要节点设计、防灾体系专项规划(抗震防灾、防洪排涝)、电力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等5项已完成阶段性成果,预计年底前可完成任务。其余竖向及管线综合规划、公共停车场布局规划、“智慧”城市专项规划、“绿城”规划、商业网点及物流园区规划、给排水专项规划、加油加气站规划、防灾体系专项规划(人防、消防)、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等9项正开展前期工作,明年全面完成任务。

完善村镇规划。今年全市重新编制规划的行政村395个,目前已编制完成177个,已开展编制140个,还未开展78个已基本落实了编制单位,力争在年底全部完成任务。对去年完成的347个村庄规划各地进行质量自查,下一步我局将组织审查。13个省、市级试点镇加快推进控规全覆盖,目前角美、岩溪、杜浔(古雷新港城)、靖城、港尾、铜陵、四都、火田、常山等9个试点镇已完成控规全覆盖,郭坑镇正抓紧编制,坂仔和丰山2个试点镇未开展工作。所有试点镇均已编制完成“三个一城市设计”,正逐步实施中。我局牵头组织“美丽乡村”博览会规划设计展,展示我市“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成效,推广具有闽南风格的新农村住宅设计方案,全力打造独具闽南特色的“美丽乡村”。为提升村镇规划管理水平,推行派驻乡镇责任师试点,我局派一名注册规划师驻南靖梅林镇。

(二)以“宜居城市”为导向,优化城市功能配套。

引导“三城”建设。“绿城”规划。提出构筑五个层次的园林绿地系统,重点是郊野公园、城市公园、街头绿地、道路绿化和社区绿化五个层次绿地规划。加快完成县绿道网规划。目前,城区滨江的20公里绿道全部贯穿(西溪亲水公园绿道16公里、江滨绿道4公里);碧湖生态园4公里绿道已建成;荔海公园绿道已建成8公里,配套服务设施已基本完成。城市片林建设也正在推进中。“水城”规划。提出打造“以水为脉、蓝绿相依、串珠成链、城水交融、活力共享”的独特风韵。目前已规划研究水上交通工程12.6公里及配套的沿岸停靠码头。“名城”保护。《**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通过省住建厅组织的专家审查,经修改完成最终成果,已上报省住建厅审查。与芗城区共同编制完成《古城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总体规划设计》及《古城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示范工程规划设计》。推进“古城文化旅游综合体示范片工程”的建设,完成延安南路北段(太古桥至台湾路)东面街立面修缮项目、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旧址修缮及周边整治项目和中山公园南门入口改造项目。

解决“三难”问题。一是行车难。强化城市综合交通。提出中心城区采取“改善旧城交通,改造重要节点,拓展城市框架,疏解对外交通”四条措施,做好今年市区道路交通建设规划服务,其中城市道路共31条,28.5公里,改造重要交叉路口3个,过街人行天桥2座。完成九龙大道(万达综合体周边区域)交通改善规划编制工作。开展轨道交通专项研究;做好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启动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及支路网规划。二是停车难。完善停车场设施规划。规划建设路外公共停车泊位1000个,加大主要公建及周边区域停车供应,缓解中心区停车矛盾。重点解决市医院、市中医院、江滨花园等区域停车难问题。已初步选址了市卫生局、中医院、新浦路、闽南批发市场等地点作为中心城区机械式立体停车楼或地下停车库近期建设的启动点。三是活动难。对市区九龙公园、胜利公园、中山公园及江滨公园等,利用其边角地或者草坪等,挑选若干处进行简单的改造、铺设硬地,新增符合中老年人集体活动的场地,增加活动空间。充分利用街头广场、空地进行配套建设,限制车辆停放,提供作为中老年人集体活动场地,市区已规划10个点。建设26处城市片林:芗城区12处,龙文区12处,圆山新城2处,总面积约593.55亩。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

完善设施配套。一是加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牵头《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含文化设施、中小学布局、体育设施、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积极参与医疗卫生建设年活动,做好三年行动计划项目规划服务,配合市人大、政协相关调研,提出意见和建议。二是配合重大基础设施布局。配合市铁办开展轨道交通专项研究,确定线路走向及站点的位置,并对周边用地开发进行研究;做好厦漳同城大道规划服务;参与厦门港总体规划论证;参与国道319改线规划方案论证等;协助相关部门做好编制2369平方公里规划区范围内的公共交通专项规划,推动都市大公交发展策略。

(三)以优质服务为宗旨,提高规划管理水平。

做好战役、竞赛工作。一是城市综合体竞赛项目。为加快进度,帮助业主高质量、高品位建设城市综合体,我局领导带领相关技术人员,先后4次到全市15个综合体建设项目竞赛现场进行调研指导,并分别在漳浦和长泰组织召开两次现场推进会。针对15个竞赛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我局提出许多指导性建议,为建成高品质的城市综合体打下坚实的基础。15个竞赛项目年度计划投资45.22亿元。1-10月累计投资97.51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215.64%,超序时进度132.31个百分点。年度计划建筑面积施工量122.94万平方米,1-10月累计完成施工量163.46万平方米,占年度施工量132.96%,超序时进度49.63个百分点,在所有竞赛项目中暂居第2位。二是城市建设战役。我局共负责16个项目,总投资共计6236万元,20投资4856万元,截止10月下半月完成投资4184万元,完成年度计划93.5%,超时序进度10%以上。年底可超额完成年初计划任务13.2个百分点。

做好规划审批审查。继续推出审批机制创新举措:通过招拍挂取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用地红线图由10个工作日压减为一日办结。实行前后台工作人员ab岗联动服务机制,确保服务对象到窗口办理审批事项“不落空”、“不脱节”,在96123服务平台咨询服务“不迟疑”,方便企业群众咨询。我局行政服务中心窗口截至10月底,荣获中心授予“流动红旗”共4面,3人次被评为“先进个人”,服务对象赠锦旗10面,满意度评议100%。截至目前,共办理许可(审批)件数254件。许可建筑工程总建筑面积136.46万平方米。牵头联审17次。同时我局在**中心城区率先启用省住建厅统一制式城乡规划审批“菜单”用表格式。对修规及建筑设计方案审查程序作了调整,简化和完善告知单,对具备受理条件的申报项目在规定承诺期内办结。完成项目审查52件:城市建设“十大工程”的民生设施改善工程(芝山公园改造项目)、公共场馆建设工程(体育场、福乐家园、游泳馆等项目)、教育配套工程(龙海市九湖镇中心小学、市第九中学等项目)、住房保障安居工程(东裕花园二三期建设等项目)。

做好培训及信息管理工作。一是8月我局与市住建局联合在东山举办城乡规划住建系统行政执法工作培训活动,200多人参加培训。通过培训使全体参训人员更新了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理念,进一步推动我市规划建设系统的依法行政管理工作上新层次。二是初步建立**市综合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规划审批子系统)。主要是围绕地下管线资料的利用,主要包括了地下管线信息的gis浏览、查询、统计、规划数据导入和分析等功能,为使用地下管线信息的各相关部门提供直观、可靠的技术支撑和规划决策的各种地下管线资料等。三是加强信息公开。我局网站加强对政务信息及热点问题公开,对一些较大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通过网络、报刊等形式公开征求社会各界和群众的意见,加大公众参与规划力度。如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等草案,在审核(上报)之前进行事前公示,征求群众意见。四是加强公众互动。网站公众参与度不断提高,共收到各类咨询建议等700多条,比去年增加10%,网站月访问量近20万人次,专栏总点击量已达10多万人次。公众较关注的问题以转办单的形式转发具体承办单位,今年来共办理19件转办件,如“碧湖生态园建设与不足的建议”、违章建筑投诉等,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突出定位。

经过三年时间的精心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明确城市发展新定位,解决了一系列城市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在空间布局上,从上轮总规的“集中布局模式”转变为“轴向带形发展模式”,从“滨江城市”转变为“滨海城市”,提出“**都市区”概念,规划区范围拓展到2369平方公里,确定近期“一中心、六组团”、中远期“两轴三带、双城多片”的都市区空间发展格局,解决了中心城区规模小、发展空间不够以及区域统筹协调发展问题;在开发强度上,将全市划分为四个强度区和一个特别控制区,通过优化景观“四线”,通过“两增两降”,通过“退二进三”、“优二兴三”等,形成由内向外的“三二一”产业布局;在综合交通上,规划“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干路”多层次的组团间路网体系,中心区形成“两横五纵”快速路系统;在公共设施上,立足覆盖城乡、功能完善、服务均等,将服务区向城郊城镇、农村地带延伸。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将成为引领**城市建设发展的指南。

(二)突出质量。

根据省住建厅开展全省城乡规划设计质量和规划实施情况专项检查工作的要求,我局对中心城区-完成的各类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和城市设计成果以及城市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自查工作,并对各县(市)的自查情况进行了审查,总体上看,我市大部分规划成果均达到国家规定的内容深度和要求,符合城乡规划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规范,有些项目在设计理念、编制思路、成果表达上均达到同时期省内领先水平,设计质量水平得到了提高。在全省优秀规划设计奖评选活动,**郊野公园概念规划、台商投资区中心区城市设计荣获一等奖,**市绿道网总体规划、常山华侨农场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云霄县城将军大道西侧片区城市设计和**市城市地理信息综合平台荣获三等奖。

(三)突出内涵。

在全国率先组织编制《中心城区公共环境艺术规划及重要节点设计》,同时编制《龙江路北段公共环境艺术设计》,通过这二个规划,彰显城市的文化特质,凝聚城市的形象与气质,凸显城市的性格与个性,承载公众的理想与需求,成为城市的象征与符号,成为城市新亮点,对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艺术需求,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四)突出引导。

一是研究制定三年行动计划。根据年初全市住建会部署,充分发挥规划龙头作用,我局牵头完成中心城区道路建设和“三城”(水城、绿城、历史文化名城)四个近期行动计划,明确总体目标、建设目标、策略和-的三年建设计划。二是加强土地收储研究。针对当前城市发展存在的土地价值不彰显、区域功能定位不明晰、土地利用效率不高、设施建设标准不统一等问题,认真研究土地统一收储,提出市、区两级政府要通过制定“一个计划”、建立“一套制度”、统一“一个出口”、编织“一张网络”、遵循“一个标准”的“五个一”策略,积极推动城市建设科学有序发展。

(五)突出标准。

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来编制各类规划,根据规模、环境容量来合理确定容积率等经济技术指标;规划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来审核项目,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予审批;在项目的选择上,要正确处理好项目与发展的关系,处理好近期与远期的关系,坚持用规划技术标准规范来决定取舍。由我局制定的《〈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市实施细化规则(试行)》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该细则主要针对**市实际情况和城市建设发展需求,在城市绿地、间距控制、建筑退让等方面对《省技术规定》进行补充完善,是我市城乡规划管理新的重要依据。

(六)突出专审。

推行建筑设计方案公开评审制度。位于城市主要街道两侧、重要节点或较大型的建设项目建筑设计方案,推行公开评议审查建筑效果和总平面规划,邀请优秀规划师、建筑师、艺术师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评审,形成规划主导、专家领衔、公众参与的机制,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建筑设计方案水平,提高行政效能、增加决策透明度。

(七)突出实效。

今年初,为推进规划管理体制改革,更好地服务基层,我局芗城、龙文和台商投资区三个分局正式挂牌,通过强化分局职能,做到规划管理“主动服务、就近服务、贴近服务”基层,通过分局及时掌握基层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局领导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目标更明确,更有针对性,今年以来已召开现场办公会5场,现场解决问题10个。10月8日,局领导到芗城区解决具体问题,出台了一系列促芗城发展的举措: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无偿为金峰经济开发区提供现有的道路规划设计成果、市政工程管网和项目用地红线等测绘资料,并与金峰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签订《战略合作伙伴协议》。我局芗城分局还将启动绿色通道,更好的服务金峰开发区发展。

我们工作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行车难、停车难、活动难”等问题仍较突出,规划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二是项目前期开发研究有待加强。即如何提升土地价值,加强基础设施配套,激发城市新亮点等实际问题。三是各县财政支持重点更多侧重于城市和县城,用于乡镇及村庄建设的补助有限,村镇规划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四是规划人才紧缺无法突破。各级规划管理部门、设计单位均缺乏专业人才,影响了乡镇规划编制、管理和实施的顺利进行。

三、工作初步思路。

(一)打造区域特色,推进全面发展。

推进圆山开发,构筑“一廊一园九湖”。圆山新城作为我市重点开发的城市新区,我局将组织编制《**九龙江闽南文化博览园概念性详细规划》、《**闽南生态文化走廊发展概念规划》和《圆山新城“九湖”片区前期研究及概念设计》等新区专项规划及城市设计,通过整合闽南人文资源优势,从形象与内涵中全面挖掘适合圆山新城的产城一体化发展,丰富和发展城市文化,构建宜居宜业的生态田园生活文化。

整合资源,激发城市新活力。与芗城区政府共同组织编制《**市芗城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深入分析芗城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提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与优化、整合、发展的空间战略。通过城市亮点打造,引导城市与区域未来发展。抓住**市中心城区(芗城区、龙文区)“北扩、西进”发展方向,发挥城市设计在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塑造的协调指导作用,组织编制《芗城区金峰滨江公园周边片区城市设计》和《龙文区朝阳公园周边片区城市设计》,提升原有土地使用功能,增强土地利用价值,塑造中心城繁荣繁华城市形象。为需要寻找新的增长极,打造新的增长点。我局将组织编制《芗城区金峰开发区(康林路口片区)退二进三发展研究》和《蓝田开发区(胜利路北至漳华路南)退二进三发展研究》,积极促进中心城区工业用地的转型升级,加快两个开发区与中心城区的融合,进一步做活中心区改造“生态经”。

做好“三规融合”,促进协调发展。借鉴相关省市的规划管理经验,研究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中涉及到的相同内容有机融合,并落实到一个共同的`空间规划平台上的方法,编制“三规融合”研究,强化规划的实施和管理,提高城乡规划管理效率。

(二)谋划重点地块,提升城市价值。

抓控规研究。为更好地进行片区开发建设,将计划开展《**中职园区总体用地布局》、《**市北庙片区控规及前期研究》、《**市芗城区红旗路周边用地控规及前期研究》、《**市芗城区益民路周边用地控规及前期研究》、《龙溪南路以东、南昌路以北区域开发前期研究》、《**市酱油厂片区控规前期研究》、《**市巷口片区控规及前期研究》、《钟法路沿线交通改善规划及东侧地块更新改造前期研究》、《龙江路以东、迎宾路以北区域开发前期研究》等9项开发策略研究,通过深化前期研究,坚持“四先四后”,先规划后建设,先造景后出让,先地下后地上,先配套后开发,进一步指导和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从区域上统筹考虑,并提出合理的控制指标,提升土地价值,塑好城市形象。

抓城市设计。发挥城市设计在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塑造的协调指导作用,从功能布局、交通组织、文化传承、景观塑造、开发强度、高度引导、建筑风格、生态空间给予重点谋划,提升城市景观品质。进一步完善东部的台商投资区中心区、中部的市级城市中心区、南部的圆山新城龙江南路沿线城市设计,下阶段重点推进城市北部孚美滞洪区公园、西部西院滞洪区公园周边区域城市设计工作,形成东、西、南、北、中各有一个重点片区开发建设。

(三)重视重点问题,促进社会和谐。

解决“三难”问题。针对目前存在“出行难”、“停车难”、“活动难”的“三难”问题。我局将加强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编制体系的整合,开展《**市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工作,在此基础上,开展《**市中心城区支路网规划》、《**市中心城区竖向规划》等专项交通规划编制工作。

配合“市政提升”。根据20行动计划。道路建设计划:芗城区计划建设城市道路共4条(青年路、柑仔市路、北仓路、圣王南路),共5.27公里,改造重要交叉路口1个(漳响路与九龙大道)。龙文区计划建设城市道路共3条(建元东路、石仓南路、东环城路),共9.21公里。解决“停车难”建设计划:加大路外公共停车建设力度,逐步改变以路边停车为主的停车方式,基本解决中心城区停车问题。解决“活动难”建设计划:结合拟建设的城市片林(芗城区5片,50亩;龙文区4片,48亩),规划留出适合中老年人活动的场地。

推进公众参与。完善公开评审制度内容,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提高公众参与规划建设的积极性,逐步引导公众参与到公开评审会中。同时通过实践逐步对公开评审会的每一个细节进行完善,力求规划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透明化,以制度保障建筑设计方案审查工作更加公开、科学、合理。

(四)注重风貌塑造,体现闽南元素。

提升艺术品位。在注重城市外延式拓展的同时,注重城市内涵品质的提升,重点通过全面完成中心城区公共环境艺术建设、夜景工程提升、街头休闲广场设置等方式,提高居民幸福指数,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

提升景观风貌。编制《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三边三节点规划),“三边”包括:云洞岩入口整治、龙江南路道路景观提升、国道324九湖-东南花都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走廊建设、南江滨路道路及景观、西环城路道路及景观工程(含九湖公园)和省级绿道1号线(市区-东南花都联通)等6个项目;“三节点”包括:碧湖城市中心节点、火车南站节点、奥林匹克中心节点、胜利西路与北环城路交叉口节点改造等4个项目。

提升文化内涵。组织编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体系规划》,对全市各县(市)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进行梳理,提出保护目标,明确保护内容,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制定保护与利用的规划措施。加强对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将对全市优秀近现代建筑进行调查及资料整理建档。同时组织编制《**南山寺地块概念规划》和《南靖县梅林镇云水谣村庄保护规划》等保护规划项目。继续推动延安南路北段西面街修建项目、新华西路段及青年路北段小吃街建设项目、古城北入口广场东面骑楼及**侨史馆改造项目、府埕业态更新项目的修建进度。

提升美丽乡村。研究出台《**市农村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加强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指导,从村庄规划到农村住宅设计等方面体现**特色和闽南元素,展示**“生活富裕、生态优美、文化先进”的乡村风貌和文化传承。依托各村特有的文化底蕴、历史积淀和生态优势,打造不同类型的村庄规划;通过研究确定人口和用地规模,统筹安排村庄建设用地和空间布局;总结提炼闽南传统民居在院落布局、建筑形式、色彩、材料等方面的特色,全力打造独具闽南特色的“美丽乡村”。

城乡规划工作总结

在壮大邵东自身优势产业的同时,加强与相邻地区相关产业的协作,培育产业链,协同技术先进区域性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形成布局合理、协作密切的生产体系。联合长株潭、衡阳、怀化和娄底等交通枢纽城市优势,充分利用上瑞、衡邵两条调整公路和国道、铁路、机场的条件,加强与湘中、湘东及珠三角的联系,做强、做大商贸流通业,成为湘中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发挥邵东作为邵阳市东部地区门户城市的作用。

1、加强与长株潭产业协作发展。

充分利用长株潭的科研优势、较为雄厚的产业基础优势和生产服务配套优势,在巩固、提高现有配套协作的基础上,拓展新的配套协作,带动邵东产业的结构升级。利用邵东的资源优势,吸引长株潭的资金、技术参与邵东农业资源的开发,共同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农产品贸工农一体化龙头企业,建设区域性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以及创汇农业、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基地。

2、加强与邵阳的产业协调与错位发展。

在医药、食品等产业发展上加强与邵阳等地区的协作与错位发展,以技术打造优势,以优势创造特色,优化和重组产业、产品和企业结构,加速邵东工业产业的发展。

发挥各自旅游优势,开展全方位合作,实施区域连锁经营。通过共同参与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建设和保护,带动各自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新一轮旅游消费热点。

通过区域对外交通发展,整合机场、高速公路、铁路枢纽,加强邵东与长株潭、邵阳以及新邵、涟源、双峰、衡阳等县的交通联系,加强重要城镇、重要产业发展地区和交通枢纽的交通可达性。

根据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四纵五横二联络线”的公路网络局、通过中衡邵调整公路(衡邵调整衡邵路段)、一联络线(邵东-衡阳-茶陵)的建设打通过外通道,扩大邵东经济发展腹地。配合邵阳市城镇体系规划的“六高速、二国道、三横五纵”的公路网格局,通过“一纵”(邵东廉桥-邵东火厂坪)、“二纵”(新邵陈家坊-邵阳市-邵东九龙岭)、“二横”(邵东火厂坪-邵阳下花桥-武冈-城步茅坪-绥宁)的建设,加强县域内东西、南北向的公路网络建设,与周边大中小各级城市对接。形成便捷、安全、快速的区域交通网络,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1、区域协同,构建区域生态系统。

区域绿地的规划建设对维护区域自然格局,构建合理的生态网络,优化城乡空间结构,塑造良好的发展形态,改善区域发展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推进邵东和周边地区共同划定区域绿地并实施严格保护,实现区域绿地共享,共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

2、区域协同,加强水资源保护。

县域内蒸水为湘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邵东县石株桥乡的雁鹅圳,流经邵东县的普家冲、单战楼、佘田桥,衡阳县的龙口、石门坎、西渡,衡南县的神山头,衡阳市的进步村,于衡阳市的草桥汇入湘江。侧水——为湘江支流涟水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邵东县砂石镇的古塘村,流经砂石、双江桥、双峰县的侧水桥、湄水桥、永丰桥、湾头、街埠头,于双峰县的溪口汇入涟水。邵水——为资水一级支流,邵水发源于邵东县南冲,流经邵东县的洪水岸、檀木塘、县城等地区,在邵阳市沿江桥汇入资水,西洋江——自新邵县流至邵东县洪桥入境,在牛马司双江口入邵水,落水河——源于新邵县,在黑田铺乡石江村入县境。因此,在整个邵东原流域内必须严格保护作为区域共同的水源地,同时应实行较彻底的供水与纳污河道(水体)的分流,划定合理的纳污河道,并统筹管理,逐步改善环境,积极配合其他地区进行这些流域的协同管理和水资源保护。

3、区域联合,加强污染控制。

邵东和周边地区都正在步入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工业的迅猛发展在提升地区经济实力的同时,带来大气环境恶化。邵东及其他周边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酸雨,且有加剧的趋势。邵东应积极主动与周边地区协同沟通,联手进行生态环境整治,并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加强绿化等措施减少周边城市的大气污染对邵东大气环境的不良影响。

城乡规划工作总结

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在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在区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按照统筹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部署,狠抓落实,分析形势,把握机遇,进一步增强建设、规划、房管、国土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围绕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开展工作。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年2015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扎实工作,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1、组织对柏树小区基础设施、3号楼内部装修工程进行安全施工,现工程已接近尾声。

2、完成新建3座公厕的建设验收工作,于元月份投入使用。

3、道路人行道改造2015上半年共投入资金11万元,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同步开展,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出行条件。

4、配合区建发公司对阳光大道行道树进行移栽,为工程顺利进场施工做好基础工作。注重绿化日常管护,注重节点亮化管理,努力提升绿化管护,为全同安居民生活创造了一个优美舒适的绿化环境。

(二)务实创新,加快推进“同安生态田园城市”项目遗留户补偿拆迁工作。

针对遗留户的特殊情况,办公室严格遵守拆迁程序,加强宣传,做到阳光拆迁。表苗、房屋拆迁的安置补偿方案、标准、评估价格公开、透明,政策依据再次宣传到户、到家庭每一个成年公民,确保被拆迁户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对无理取闹、拒不搬迁的被拆迁户不以提高补偿标准的方式进行搬迁。由于此次补偿拆迁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一旦出现偏差,不但会引发矛盾,留下隐患,而且将增加巨大的工作量,延误工作进度。为此,办公室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实施方案确定了工作进度,坚持一段一研究,一段一部署,特别是针对具体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坚持现场办公、现场研究、现场解决,避免了走弯路,有效地加快了工作进度。

(三)重视农村,抓好农房现状普查及国土工作。

1、4月至6月按照《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开展全市农房现状普查工作的通知》成建委[**]110号文件要求,对村(社区)全部农业人口的住房现状情况进行普查。全面、真实、准确掌握全街办农民的住房情况,为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通过普查,登记落实全街办农村危房现状及农民改造意愿,理清全街办现有农房分布及聚居状态,摸清农村遗存有保护意义的传统民居建筑现状。

2、4月份,邀请省上地质灾害专家给街办及村社区地质监测责任人授课,层层签订责任书,确保辖区内在地质灾害多发时期安全,无大小责任事故。

3、完成20xx0年至**年同安耕保基金的核查补漏工作。

(四)、认真梳理房管工作。

1、认真整理农集区基础资料,积极协调房管部门办理房屋权证,扎实推进房管工作。

2、抓好房产法规宣传、矛盾纠纷协调,做好资料管理,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3、积极协调上级对口部门开展工作,认真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五)加强巡查,做好建筑安全及违法建设查处工作。

1、做好街办辖区内在建工地的安全巡查,协同街办安监办做好各项安全管理巡查,组织安全检查6次,责令施工单位立即整改24处。

2、为确保圆满完成区规划局的年终目标任务,我办在今年加强了规划建设管理力度,安排专人不定期对集镇进行乱搭乱建巡查,发现乱搭建行为,及时下达停工通知书,并限期拆除,减少了后期拆除工作的难度,有效地遏制了违法建设行为。2015上半年共张贴治违宣传标语90处,悬挂宣传横幅18幅。

3、制定《同安违法建设治理工作方案》,实行街办、村、组的三级网格化管理模式,设专项资金对抓好此项工作进行考核奖惩。每月25日前村社区上报治违月报表,定期不定期进行巡查,2015上半年来共巡查30余次,加大巡查宣传力度,有效遏制了违法建设苗头。

二、2015下半年主要工作。

为加快推进我街道**年基础设施建设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多途径推进“同安生态田园城市”项目补偿拆迁后续工作。我办将吸取优秀办公室的先进经验,剔除不足,按时完成明年工作目标任务。

(一)抓好柏树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和3号楼的装修工程收尾工作,严格组织验收,整理资料按程序送审。

(二)多途径做好“同安生态田园城市”项目后续青苗、房屋补偿拆迁工作,提前做好“丽阳实践”项目分房前的基础数据核实和分房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

(三)对大河小区外围路灯进行改造,完善忠诚路、忠北路路灯设施。

(四)做好绿化改造工作。重点配合建设单位对阳光大道、幸福路延伸段进行绿化改造。加强市政绿化管护工作,达到美化场镇,提高人居环境的目的。

(五)做好在建工地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定期巡查,针对扬尘、降尘、施工打围、安全施工等,做到及时监督、整改。

(六)配合成都投资有限公司做好同安城区污水管网接平安污水处理厂相关工作。

(七)继续努力做好地质灾害点监测防治工作及人员转移工作。

(八)认真开展治违巡查,指定专人加大对辖区违法建设的巡查力度,有效遏制违法建设行为。

(九)认真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十)加强房管工作建设,协调办理农集区房屋产权证。

城乡规划工作总结

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在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在区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做好建设、规划、房管、国土管理等工作。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扎实工作,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1、完成新建2座公厕的建设验收工作,于4月底投入使用。

2、配合区建发公司对阳光大道两侧绿化进行移栽恢复,为工程顺利施工做好基础协调工作。

3、加强基础设施检查维护、注重绿化日常管护。

(二)、认真梳理房管工作。

1、积极协调房管部门,启动安置在怡xx区居民的产权证办理事宜,上半年共整理怡合新城产权证资料516户,有效推进辖区居民驻怡合新城房屋产权证办理工作。

2、抓好房产法规宣传、矛盾纠纷协调,做好资料管理,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3、积极协调上级对口部门开展工作,认真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群测群防,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工作。

20xx年5月9日省国土局和气象局专家到街道办进行地质灾害预防专题讲座,各村社区主任及监测人员参加了培训,做到群测群防,确保安全度过汛期。

(四)加强巡查,做好建筑安全及违法建设查处工作。

1、做好街办辖区内在建工地的安全巡查,协同街办安监办做好各项安全管理巡查,组织安全检查十余次,责令施工单位立即整改8处。

2、加强规划建设管理力度,安排专人不定期对集镇进行乱搭乱建巡查,发现乱搭建行为,及时下达停工通知书,并限期拆除,减少了后期拆除工作的难度,有效地遏制了违法建设行为。

3、制定《同安违法建设治理工作方案》,实行街办、村、组的三级网格化管理模式,设专项资金对抓好此项工作进行考核奖惩。每月25日前村社区上报治违月报表,定期不定期进行巡查,上半年共巡查30余次,加大巡查宣传力度,有效遏制了违法建设苗头。

(一)配合丽阳社区做好“同安生态田园城市”项目后续房屋拆除工作,提前做好“丽阳实践”项目分房前的基础数据核实和分房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

(二)对20xx年危房改造工程进行验收,及时将中央危房补助资金发放到危房户。

(三)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巡查力度,做好基础工作,严防地质灾害事故发生。

(四)启动20xx年新建3座公厕的立项、招标、建设等工作。

(五)做好绿化改造工作,重点配合建设单位对阳光大道、幸福路延伸段进行绿化改造。加强市政绿化管护工作,达到美化场镇,提高人居环境的目的`。

(六)配合建发公司做好忠诚路延伸线建设启动的协调服务工作。

(七)做好在建工地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定期巡查,针对扬尘、降尘、施工打围、安全施工等,做到及时监督、整改。

(八)加强房管工作建设,按计划办理辖区驻怡合新城居民的房屋产权证。

(九)认真开展治违巡查,指定专人加大对辖区违法建设的巡查力度,有效遏制违法建设行为。

(十)继续努力做好地质灾害点监测防治工作。

工作调查报告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日益加大,支农专项资金规模逐年增加,这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以往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检查情况看,在具体分配、使用和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本文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作一简单的分析,就如何创新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管理模式和机制进行粗浅的探讨。

1、支农资金管理主体不顺。一是支农资金管理部门多。目前,支农资金管理有财政、发改、交通、民政、扶贫、农发、农业、林业、水利、国土等多个部门。二是同类资金涉及部门多。如:涉及农村公路资金的有发改、交通、扶贫等部门;涉及土地整理的有农业、国土、农发办等部门;涉及农民培训的有扶贫、农业、人社等部门。三是资金下达渠道多。同一个项目,有国债资金、转移支付资金等。

2、立项不科学。这些年,随着国家投入的不断加大,大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但一些地方急于争取资金,对项目的可行性没有经过充分论证,盲目夸大项目效益,立项报告真实性不够,可行性内容空虚,对风险评估不够,缺乏科学性。“办公室项目”多,项目申报随意性大。

3、资金使用效益不高。一是资金使用重复。目前,项目管理普遍不规范,申报随意性大。一些项目经过包装后,同时向多个部门申请资金。多头申报、重复申报严重。更有甚者,以此套取国家资金,谋取个人私利。二是资金使用分散。支农资金虽然在逐年增加,但有些项目资金使用分散,发展重点不突出,效益低下。

4、资金监管难。由于支农资金管理部门多,来源广,同一项目可能得到多个部门的扶持资金,而各主管部门之间又缺乏配合,信息不畅,给监督检查带来难度,难以及时掌握资金使用情况和违规资金的多少,跟踪管理流于形式。

5、个别项目资金有被挤占套取现象。由于一些项目管理费难以到位,或个别项目单位经费紧张,在无其它收入来源的情况下,在项目建设资金上打主意,使项目建设内容大打折扣。

1、部门之间不协调。现行体制下,支农资金条块分割、分头管理,在政策和资金的分配上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协调机制,往往是各自为政,缺乏沟通、配合。客观上,部门利益思想仍广泛存在,许多部门仍掌握着对财政资金的“二次分配权”,严重影响了支农资金的正常运转和及时拨付,甚至滋生腐败的温床。

2、预算分配不健全。现在,国家对“三农”投入力度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多,但是,每类项目建设,地方一年到底有多少资金,年初预算很难准确地反映。另外,支农项目和计划一般都由业务主管部门自行研究决定,并按各自渠道上报、批复,而一些主管部门对项目批复的随意性较大,透明度不高,不便于地方对资金的统筹安排。

3、事权财权不统一。支农资金并未按其性质归类管理,许多业务主管部门职能交叉、重叠,资金管理混乱,出现同一部门管理多类资金,同一项目可在多个部门争取资金的现象。这也造成了支农资金多头申请、重复申报,甚至损失浪费,同时,加大了监督检查工作的难度。

4、县域经济发展落后。目前,我国仍有许多县的经济发展比较滞后,财政增收困难,预算安排捉襟见肘,事业单位经费和绩效工资难以保障,在无其它增收渠道的情况下,许多单位想方设法在支农专项资金上做文章,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同时,财政的困难,也使得许多项目配套资金难以真正落实到位,造成一些项目难以按设计要求完整落实到位,工程量有所折扣,项目实施进度缓慢。

5、县级规划不到位。县级部门没有对全县项目建设进行统一规划,缺乏通盘考虑,项目库建设不到位,难以按照规划统一申请立项,统筹考虑,往往是由项目单位自行申报,而上级部门难以全面掌握下面的详细情况,项目的合理性难以判断。资金到位后,更缺乏统一的.监管协调机制,对资金的使用方向不明,到最后,项目资金来了多少,做了什么,没人清楚。

1、充分赋予县级统筹资金权限。为反映支农资金全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防止资金过于分散,对上级下达的专项,除给农民的直接补贴、救灾资金等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外,在不改变其基本用途的前提下,由县财政把握总量、优化结构、统筹安排、集中使用,真正做到同类项目一个部门批,同类资金一个笼子出。

2、深化预算制度改革。一是完善预算分配制度。在转移支付项目的设立上,按资金性质,如农村公路、水利、林业、土地整理等大类设立;在分配上,按各地农业人口、耕地面积、林地面积、水利工程处(座)数等,并结合当地财政收入及经济状况合理确定转移支付规模。二是完善现行支农项目和资金下达方式,取消部门对财政资金的“二次分配”权,支农资金打包下达到县,增强县级财政在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中的自主权。县级项目报省、市备案,除重大项目外,省、市对县的项目建设和资金安排不过多干预,只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考评,县级政府对资金使用安全负责。

3、充分理顺支农管理部门,合理调整各部门的职能。发。

改委等综合性的部门不具体分配资金、审批涉农项目,主要负责预算执行的监督、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及政策的研究,将预算的具体执行、项目的具体审批和组织实施等职能划归相关主管部门。项目主管部门具体组织项目实施,并对项目建设的真实性、质量、项目效益等负责。财政部门要确保财政资金到位率,同时要加强对项目资金的日常监管。

4、适时调整县财政配套政策。近年来,国家对基层的大量投入,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确起到了巨大作用,但相当一部分项目都要求地方配套,对一些财政困难县来说,压力相当大,配套不到位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严重影响了项目建设,造成工程质量低下或不能按计划完工,影响资金效益发挥。建议在国家财力已经好转的情况下,逐步取消县配套。

5、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一是认真规划、科学建库。地方政府要根据本地实际,分类建立项目库,作为项目申报的依据。二是加强项目资金设计的合理性。对项目资金,在支出计划中,要适当安排设计、监理等管理费用。三是建立项目销号制度。在统一规划,统一申报的基础上,建立项目销号制度,对已完成建设的项目,在一定周期内不再立项安排资金,形成项目建设的良性循环机制,从而有效防止多头申报、重复申报,套取国家资金的现象。

工作调查报告

x市xx镇位于岑溪市郊,辖11个村(街),辖区面积161平方公里,全镇总人口38185人,207国道和324国道贯穿全境。我镇的地理位置比较特别,所辖的11个村(街)中,有5个垌面村和6个山区村,既有高寒山区村,又有位于河谷小平原的垌面村,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发展也很不平衡。

近年来,我镇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几个垌面村地处城郊,交通方便的优势,在思孟和木榔两村发展了1000亩蔬菜基地。思孟村还是岑溪市最大的荔枝种植基地,全村荔枝种植面积达4000多亩。滤布思英和上奇两街座落在市十里长街边,是我镇的主要工业园区,也是3000亩速生丰产林(马占相思)基地。六田、六凡两村位于义昌江畔,有丰富的竹子资源,土纸加工业比较发达。黄沙、大锦、寮田、垌尾、山心这五个山区村则具有山区优势,是松脂、玉桂、八角、药材的主要产区,其中黄沙村的八角种植面积达8000多亩。我镇历届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在今年的镇十二届人大会上就提出了我镇“优势在区位,难点在农业,出路在招商”。为此我镇注意充分利用各村(街)的优势,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经济。如上奇街和思英街的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就采取了个人、集体、外商一起上的办法,营造了速生丰产林3000亩。目前,这些速生丰产林长势旺盛,已初具规模,预计到20xx年可有1200亩投产,产值达万元。

近几年来,压滤机滤布我镇农业招商引资投资规模较小,引来的一些外商基本上都是一些个体老板,资金少,投入不足,主要是投资承包、开发山庄等方面,真正能够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龙头企业没有。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思想观念还没有彻底转变过来,计划经济的痕迹较重。如政府一心想促进农民增收,可是却利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农民种这样种那样。虽然种植的时候市场的价格不错,可市场是千变万化的,一旦市场发生变化,不但农民得不到利益,也大大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政府的信誉也受到了挫伤。

二是宣传力度不够。虽然我镇有丰富的资源和区位优势,但由于乡镇的财力有限,目前的财政仅仅是勉强维持财政供养人员的工资发放,根本没有余力去投入招商引资的宣传。至今我镇的电脑还没有上网,也没有自己的宣传网站,对外宣传自己和信息来源的渠道都比较狭窄。

三是近年来农产品价格一直在低水平徘徊,影响了外商投资农业的信心。

为切实扭转我镇农业招商引资的不利局面,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我们要充分利用当前农村税费改革和今年的机构改革的时机,多渠道分流财政供养人员,把政府职能从“要农民做”变为“为农民、外商做好服务”,把政府办不了也办不好的事情放到市场中去,紧紧根据市场规律办事。

2、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宣传力度。今年我们要从拮据的财政资金中拿出一部分,多走出去、请进来,多学习兄弟乡镇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宣传我镇的优势,以诚招商,以情招商,引进农业龙头企业。

3、多方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

工作调查报告

根据许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工作的相关要求,“校长职级制”和“县管校聘”工作将于20xx年在全市全面铺开。目前,我县已初步拟定“校长职级制”和“县管校聘”工作方案,现正在做进一步的讨论修订,为发现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校长职级制”和“县管校聘”工作方案制定的更加科学,根据县委《关于开展“调研周”活动的通知》的要求,县教育发展领导小组组织人员于2月13、14日在我县湛北乡和颍阳镇开展了关于“校长职级制”和“县管校聘”工作的调研活动。本次调研有关情况如下:

1.湛北乡:该乡现有1所中学、4所中心小学(三个教学点)、5所民办幼儿园。其中,湛北乡初级中学和杨庄中心小学为市级素质教育示范校,其余3所小学为市级办学管理规范化学校,1所幼儿园为市级示范幼儿园。全乡共有中小学教师197名,教学班70个,在校生2806人;幼儿园保教人员75人,幼儿班41个,在园幼儿1441名。

2.颍阳镇:该镇位于襄城县北部,与许昌市建安区毗邻。辖区内共有27个行政村,6万多人口。现有公办中学1所,在职教师116人,26个教学班,在校生20xx人;公办中心小学10所(教学点6个),在职教师194人,87个教学班,在校生2948人。有民办学校12所,其中,民办小学1所,8个教学班,在校生304人,教职工20人;民办幼儿园11所,教学班96个,在园幼儿2518人,教职工151人。颍阳镇在编教师326人,按上级原核编人数,该镇当前缺编教师30人。结合生源增加和教师退休情况,以及新建学校的投入使用,预测到20xx年教师缺口将达120人左右。

(一)校长职级制方面。

校长职级制是当前我国教育管理改革的热点,也是校长专业化发展的方向。根据目前实际情况,其在实施过程可能出现以下问题:

1.评价标准方面。由于学校规模的不同,校长承担的工作任务、工作量不同,使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对大小规模不同、寄宿与非寄宿、城市与农村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引进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使评价更加全面、客观、科学。兼顾学校规模的大小、寄宿与非寄宿、中学与小学等方面的差异。如:中学与小学的校长,大规模学校与小规模学校的校长,寄宿制学校与非寄宿制学校的校长,城市学校与的农村学校的校长,中心地带和边远地方学校的校长。

2.学校领导与一般工作人员人员的待遇问题。一是如何处理校长与一般教师的关系;二是如何处理校长与中层管理人员的关系。例如:中小学副校长的职数如何统一;书记和校长的.职级认定如何区别;中层管理人员待遇等。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势必影响单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校长职级制待遇的问题。由于校长职级制的待遇政策是按照其现行工资的比例享受的,但由于同级别的校长也存在着职称级别及岗位工资的差异,其目前待遇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校长职级制的实施会导致以下情况出现:高职级校长待遇没有低职级校长的职级待遇高、校长职级相同的职级待遇却有差异等。此外,既然校长岗位是相同的,确定职级后同职级的校长是否执行同样的职级待遇也是有待考虑的问题。

(二)“县管校聘”方面。

“县管校聘”,主要目的是加强县域内中小学教师统筹管理,突破推进教师交流轮岗的体制机制障碍,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提供制度保障,但在目前情况下,实施“县管校聘”可能引发以下问题:

1.管用分离与学校自主管理的矛盾。县管校聘的实施会使教师的个人编制和身份管理相分离,将打破了教师和学校之间人事关系的束缚。这种关系变动会导致以下情况出现:一方面,教师的管理权脱离学校之后,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权威下降,部分教师自可能以系统人为理由,不服从学校的管理,不承担教学以外的任何行政工作,不参加教学以外的任何活动;另一方面,学校校长的权力无形变大。哪些教师该流动,哪些教师不该流动,如何聘用,都将取决于校长个人的意见,无形中将学校的关系复杂化。

2.教师交流的受阻问题。现存体制机制并不完善,没有彻底打破教师流动的政策壁垒,因此现行的关于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各种措施时效性不足,不能从根本上满足优质教育发展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对待交流态度消极。尤其是优质学校的教师不愿意交流到薄弱学校,他们认为参加校际交流会给生活、工作带来不便;同时在实现同城同薪的地方,许多农村与薄弱校的教师也不愿意参与交流,他们认为交流到中心校压力较大而放弃参与交流。二是流动投机性较强。因为参与交流后,可以提高晋升职称的概率,缩短职称评审等待时间。所以,也存在薄弱学校部分教师利用身份转换的机会寻找优质学校的现象。三是学校本位思想严重。一些校长为了保留学校优质教师资源,保证学校办学质量,保持学校的办学品质,一般不愿意把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纳入交流行列。

3.县管校聘的“刚性”和教师自身实际的矛盾问题。例如,根据需要进行交流时,有的教师确实有实际困难(如孩子小、赡养老人、交通、住房等问题),应分别实施解决。学校规模的大小,教师工作量的多少,需在聘任时进行合理的安排。

(一)关于实施校长职级制的建议。

1.明确改革定位。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初衷是去行政化和实现专家治校,改革的切入点是围绕校长进行岗位、职级、绩效的一体化管理。这一政策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调动校长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然而,校长职级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实行校长职级制后,副校长、中层管理人员甚至普通教师的激励问题也需作出相应调整。在通过校长职级制改革实现专家治校、教育家办学的同时,更应该将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作为改革目标,通过简政放权、管办评分离、教育行政部门宏观管理与中小学校长行使办学自主权相结合,建立新型校政关系。

2.加大宣传和引导。在启动中小学职级制改革时,应注意动员发动和舆论引导工作,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多举行座谈会、通气会、征询意见会等,多宣传职级制改革的积极意义,引导大家更多地关注该项改革在促进由懂教育的专家办学、推进校长专业化与职业化发展、形成校长能上能下的动态机制、扩大中小学办学自主权、推进政校分开与管办分离、尊重校长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促使好校长到薄弱学校任职促进教育公平、更好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方面的积极意义,而不是把关注点放在职级工资等次要方面,否则有可能引发某些不和谐因素、不利于调动中小学管理团队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3.推进校长职级制配套改革。伴随改革的深入,必然会涉及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如干部体制问题、人事制度问题、资金问题等。建议从高一级层面成立专门督查和调研机构,一方面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学职级制工作的督查力度,另一方面加大调研力度,及时总结、提炼出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在关键领域消除体制性障碍,理顺管理关系,重新设定各方管理权限,建立统筹兼顾、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配套管理机制,明确推行校长职级制的基本原则、程序、方法、权责、保障、监督等政策规定,广泛征询意见,凝聚共识,形成推动改革的强大动力。

4.加强校长专业化建设。要严格校长资质准入制度和校长职业化管理制度,科学确定校长职级条件、职级结构、职级工资,提高校长工资待遇,吸引优秀人才长期担任职校长岗位。健全中小学校长内外交流机制,建议对去行政化后中小学管理人才的流动、岗位设置等问题作出专门规范,明确程序条件,既便于推进人才合理流动、实现“人岗相宜”,又便于引进高层次人才,促进主管部门的专业化。完善校长绩效考评制度,从侧重校长个人修养、专业素养考评向侧重办学成效考评倾斜。

(二)关于实施“县管校聘”的建议。

1.加强政策宣传,对教师流动进行因势利导。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深入阐释实施县管校聘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教职员工对县管校聘制度的认同感,进一步增强改革的紧迫性和责任感,提高推动县管校聘制度的主动性、积极性。二是城乡教师流动问题,在搞好县域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化发展大局的前提下,重视教师面临的实际困难,消除教师顾虑。三是及时报道临近区县推进县管校聘的新进展、新举措、新经验,促进区域建设经验的交流共享。

2.完善县管校聘政策的保障制度和机制。加强政策的舆论引导,不断完善县管校聘政策的保障制度和机制,特别是利益补偿机制。一是建立对交流教师的相应补助制度。除在评优、职称晋升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外,还要建立实施交通补贴、生活补贴等人性化制度。二是建立教师流动保障体系。为交流教师提供周转房,解决交流教师子女入学等问题,解决交流教师的后顾之忧,使其安心从教。三是建立县管校聘评估制度,对县管校聘工作进行顶层设计,并且将监督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避免出现督导不力情况。四是进一步细化县管校聘人员的相关管理措施,形成教师能上能下的激励机制,制定好编制、职评、评优等方面的配套细则,保障工作开展平稳有序。

工作调查报告

近年来,随着我县山区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不少农民全部或部分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探索解决失地少地农民安置工作的有效方法,促进失地少地农民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我们推进“三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最近,我室与县移民局、国土资源局等单位就此课题联合进行了一番调查。

据统计,截止20xx年6月底,全县失地少地农民共计35575人,其中失地农民4192人,5分以下耕地的少地农民31383人(其中3分以下耕地的少地农民为12050人)。下列因素是导致我县农民失地少地的主要原因:

一是电站水。建设。近几年,我县及周边县(市、区)大力发展小水电产业,。区区域逐渐扩大,土地被全淹或部分被淹的农民也随之增加。据统计,历年来我县因大溪水。、朗江、若水电站及周边洪江横岩、白市电站等电站水。建设而失地少地的农民共16844人,占全县失地少地农民的47。3%。目前,我县及周边县(市、区)高涌洞、托口、河口、渔梁湾等上规模的电站建设项目相继启动,预计将使我县新增失地农民7000人,新增少地农民15000余人。如高涌洞电站建成达正常水位后,将淹没连山村高涌、高团等8个村土地35。8亩,300余户共1000余农民将成为少地农民。

第二为城市建设。近年来,我县县城西区开发及坪村、堡子、团河、广坪等乡镇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部分农民土地被陆续征用。至今年上半年止,全县由城市建设失地少地的农民共9282人,占失地少地农民的26。1%。如县城西区开发征用了林城镇石碑村、棕坪村的全部耕地,两村5个组共871名村民全部失地。大石板开发征用了大石板村4个组的土地,现该村人均耕地下降到3分以下。广坪镇广坪村一、三、六组部分土地因。镇建设被征用,涉及57户200多名村民全部或部分失地。

第三为交通建设。近年来,我县交通建设发展较快,境内先后启动了鲁大、坪蒲、坪宝公路等重点道路工程改扩建项目,征用、拆迁了沿线部分农户的房屋、耕地。如鲁大公路建设贯穿若水、洒溪、林城镇、广坪等四个乡镇,征用、拆迁房屋、耕地共涉及农户400多户,近20xx余名村民全部或部分失地。截止今年6月底,全县因交通建设而失地少地的农民共5682人,占失地少地农民的16%。

第四为自然灾害等其他原因。近年来,我县朗江、蒲稳、广坪、炮团、肖家等乡镇先后遭受洪涝重灾,引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山地松动无法正常使用,耕地变成难以恢复的砂压田。据统计,全县因自然灾害等其它原因失地少地的农民有3767人,占全县失地少地农民总数的10。6%。

我县总人口为34。5万人,失地少地农民群众为3。5万人,虽只占全县总人口的十分之一,但涉及全县所有乡镇60%的村民小组。因此,我们结合县情实际,。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对失地少地农民进行了妥善安置。

一是货币或实物补偿安置。对大部分失地少地的农民,我县。用一次性支付补偿金、实物补偿或二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安置。如县城西区开发征用了林城镇石碑村、棕坪村5个村组共377。873亩土地,县委、县政府依照怀化市征地补偿安置规定的有关规定,对所征土地按标准将征地补偿费一次性发放给村民。广坪镇。镇建设征用了广坪村一、三、六组村民共21。34亩土地,该镇党委、政府均按标准分别发放了土地补偿费和房屋拆迁费。对大溪水。、朗江、若水电站。区内涉及的部分失地少地户,则。取每年发放与其被征稻田当年产量相当稻谷的方式进行补偿安置。在新启动的高涌洞电站建设中,对涉及的连山乡高涌、高团等8个村共35。8亩土地,。取货币与实物补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补偿安置。

二是政策性待遇安置。根据有关政策规定,我县对县城郊区的大石板村、棕坪村等因城市建设征地导致失地的农民,以村为单位成建制地将他们转移为城镇居民,并下发蓝印户口,在各方面与城镇居民一视同仁。转而从事贸易、商业、运输等行业的,享受下岗失业人员减免税费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待遇;对生活困难且符合有关政策法规规定的,享受特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待遇。

三是就业岗位安置。我县在县城西区开发建设中规定,对在征地范围的工程项目附属工程建设,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此范围内的失地少地村民做工。对新建、改建的林城大道、拥军路、李园路等主干道路的环境卫生清扫工作,由原征地范围内的`林城镇棕坪村、棕李村村支两委统筹安排,以解决部分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四是土地或产权调。及异地安置。即。取调。土地、开垦耕地、调。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等方式予以安置。对有开垦条件的地方,。取补充开垦耕地或调。土地的方式予以安置;没有条件且属于偏远乡村的,征求本人自愿,。取异地移民安置的办法予以解决。如在朗江电站。区青朗乡的安置工作中,征求青朗。镇及附近居民的意愿,选择白马溪新址进行了异地安置。若水电站建设涉及若水镇与高椅乡的胡家、高一等7个村30户农户,我们结合若水。区实际,根据搬迁户的意愿选择了三个。中安置点实行了异地安置。广坪镇。镇建设安置中,对涉及的6户征地拆迁户实行了产权调。,即在。镇临街无偿划拨土地,由村民自行修建上宅下店式楼房从事商业经营。

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征用土地必然会影响农民的生计。据调查,当前失地少地农民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还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生产、生活困难。当前安置工作主要以货币补偿和实物补偿为主,大多数被征地的农户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没有其它的生产经营活动。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征用后,在短期内主要靠补偿金和安置费度日,以缓解暂时的生活之忧。但货币补偿毕竟有限,而实物补偿受物价等因素影响较大,失地少地农民既要保证基本生活需要,又要从补偿金中抽出足够的资金作为再生产或再就业的启动金,在一段时间内生产生活稳定性差,生活质量难免有所下降。

2、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弱,就业困难。大部分失地少地农民除了农业生产技术外,没有其他专业技能或技能单一,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由于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失地少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范围时还有障碍,运用国家有关政策促进失地少地农民就业和再就业在实践中操作起来还存在困难。因此,他们在同等条件下参与市场就业竞争能力较弱,特别是城郊失地农民,则大多只能靠打短工、拉板架车、从事货物装卸等简单的体力劳动来养家糊口,难有能力实现]。。。保障较大、收入较好的再就业。

3、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增大。一些被征地农民缺乏长远生产生活计划,在短期内将所得补偿花光用光后,便面临务农无地(少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境况。由于当前征地过程中还存在征地程序不规范、补偿测算不科学、补偿标准偏低等现象,一旦生产生活保障得不到落实,部分失地少地农民便将上访做为第一选择,久而久之,将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隐患。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尤其是我们山区农业县,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农民失去了最基本的就业岗位和生活保障。因此,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建设失地少地农民生产生活可持续发展的安置体系。

1、树立“以人为本”的安置。念。要高度重视失地少地农民的安置工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念,切实转变“重补偿、轻安置”的陈旧观念。要把促进失地农民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推进工作的基本原则,积极探索保护失地少地农民权益的对策,努力实现]。。。失地少地农民生计的可持续发展。从当前来说,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等有关政策措施,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完善货币化、市场化的征地安置制度,建立合。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要逐步建立“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就业服务”三位一体的新模式,实现]。。。土地征用与劳动力安置、建立社会失业和养老保险制度同步进行。

2、健全规范合。的征地机制。要不断完善征地补偿安置机制,切实摒弃征地前法律法规先天不足、征地中行政色彩浓厚、征地后善后工作不到位的行为。征地前,要明确相关概念,完善法律体系,坚持依法规范征地。要严格在“公共利益”范围内征地,杜绝“经营性用地”与“公益性用地”混杂报批的现象。征地中,要严格规范征地程序,认真履行“两登记一公告”制度,将拟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告知被征地农民。要始终坚持以保持农民现有生活水平不降低为核心原则,区别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土地,针对不同情况的安置对象,细化各项统计标准内容,确定合。的补偿标准,使农民的每一项合法权益都得到保障。征地后,要确保补偿足额全面到位,按照确定的标准及时、足额向被征地农村。体经济组织或个人拨付土地补偿和安置补助,确保失地少地农民生产生活不受影响。

3、建设切合实际的社保体系。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失地少地农民安置的核心和根本。首先,要坚持以土地换保障的原则。要根据会同实际,对农民被征土地按照严格的市场机制制定合。的价格,保证失地少地农民获得不少于原来土地向其提供的保障水平。其次,要加快设立失地少地农民社保基金。按照主要部分由政府和。体分别从土地出让金、土地增值收益部分、财政补贴和其他土地收益出资,个人按一定比例从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偿费出资的方式,尽快设立失地少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同时,建立健全对基金运营的监管机制。第三,要丰富社保体系的构成。以社会保障基金为基础,广泛吸纳企业、慈善机构及个人的捐助,加快建立包括低保、养老和医疗在内的失地少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管。体系。要搞好最低生活保障,对完全失地的农民,按照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方式依法发放低保补助金,保障其当前基本生活不受较大影响,同时鼓励他们及达到一定条件的失地农民加入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要搞好医疗保障,结合当前推行新型农村合格医疗制度,建立政府、。体和个人共同投入、风险共担的机制,积极引导失地农民参与其中,逐渐消除他们因病致贫、返贫的现象,保证他们不因病患而丧失可持续生计发展的基本条件。

4、开辟行之有效的就业通道。为失地少地农民提供一份长期稳定的工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工作调查报告

办税服务厅是基层税务机关对外的窗口,是税务机关展示内在素质的平台,是税收征管工作的前沿阵地,处于税收征管工作“风口浪尖”,对于规范税务执法行为,提升国税形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大多数办税服务厅的工作,获得了纳税人一定程度上的认可,但与服务的总体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如何解决目前税收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成为摆在基层税务机关面前一道亟待解决的题目。

1、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自从征管软件文秘杂烩网上线后,凡是纳税人到国税机关办理的涉税事项,都是在办税服务厅统一受理,统一办结,内部流转。这就对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更严的要求。但是,由于部分人员业务素质比较差、计算机水平不高,在日常工作中为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时不时出错和办理时间过长;特别是办理涉税事项时没有按规定一次性告知纳税人所需资料,造成纳税人来回跑,给纳税人带来诸多不便,也增加了自身和文秘杂烩网其他部门的工作量,增大了征税成本。

2、征收、管理脱节相互之间信息传递不畅。由于征、管分离,办税服务厅与管理分局之间协作不够,互相推诿扯皮,工作效率低下。同时办税服务厅发现的征管问题无法及时反馈到管理部门,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不利于提高纳税服务质量,不利于文秘杂烩网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

3、纳税服务意识淡薄。部分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对服务理解不够深,甚至有的认为纳税服务可有可无,对优化纳税服务缺乏必要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一是责任心不强,没有大局观念,缺乏使命感,责任感,服务水平不高,态度不好,服务不到位;二是服务认识不清,一谈到服务就觉得态度热情,礼貌待人就行了,没有把优化服务与收好税密切结合起来。

4、纳税服务的信息化程度低。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在税收征管工作中的普及运用,信息化手段对提高纳税服务质量和效率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计算机依托功能没能有效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纳税服务的程度还比较低,税务干部的信息化观念和数据管理理念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影响了纳税服务工作的现代化进程。一是计算机使用水平低,大多数仅限于以电脑代替手工劳动,发挥其数据输入及表证单据的生成功能,而其信息共享、管理监控、决策分析功能却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二是基层税务机关信息采集重复,准确性不高,建设质量、信息资源利用水平仍然较低,税收管理行为仍然较多地依赖于手工信息和人工干预;三是硬件设施尚不健全,计算机网络不畅。一些基层单位受办公条件和资金短缺的制约,办税服务厅尚未达到标准,配置较高的微机数量不足,设备陈旧老化,信息传递缓慢,税务信息化程度相对滞后,不能很好的为优化服务提供现代化的技术支持。

5、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压力大。由于办税服务厅的工作大多是重复、机械操作,长期座姿与计算机、数字打交道,容易产生疲劳、厌倦、消极等情绪,从而导致效率降低、服务质量不高,甚或与纳税人时有不快等不良行为发生。加之是窗口单位检查多、考核多、要求高,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压力很大。

1、提高税务干部的整体素质。纳税服务作为税收征管的基础性工作,对税务干部的素质、税收征管的方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水平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一方面应加强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思想文化教育,增强干部职工文化素养和纳税服务意识;另一方面更要加强办税服务厅人员业务培训、计算机技能培训,提高其税收业务技能和计算机操作水平,使其胜任综合办税工作。

2、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服务理念。树立积极的、从“心”开始的现代税收服务理念,“视纳税人为顾客”,在依法治税的前提下,以纳税人满意为目标,积极拓展对纳税人服务的范围和空间,实现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的转变,始终把尊重纳税人、理解纳税人、关心纳税人贯穿在税收征管全过程中,积极、主动、及时地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经济的纳税服务。充分发挥办税服务厅纳税服务主阵地作用,针对纳税人性质不同,开展个性化、多元化服务,搭建与纳税人沟通平台,为纳税人营造良好的办税环境,拓展服务内容,实行人性化服务,在现有首问责任制的基础上建立导税制度,设立专职导税员,负责引导服务、现场审核纳税人涉税事项、解答纳税人的政策咨询、辅导帮助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有条件、适宜的地方,可办起“纳税人之家”,设立税收宣传栏、资料箱、触摸屏、电脑等设备,为纳税人提供阅、看、问、查的全方位税收咨询条件。公布办税指南,公开岗位职责,公开工作纪律等。

3.建立规范和完善的纳税服务岗责体系。根据税收工作实际和需要出发建立规范、系统的纳税服务岗责体系,明确各级、各职能部门的纳税服务职责,统一规范纳税服务的.部门责任、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业务关系、责任追究、考核监督等内容,()并界定纳税服务的具体工作内容,每一项工作的细化标准,每一项工作的操作规范。

原来的单一型过渡到全能型,全面受理各项业务,切实改善办税厅工作效率,提高纳税服务水平;三是归并办税业务。将相同相近的业务归并,简化办税环节,实行“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办结的服务模式,解决纳税人“多头找、多次跑”的问题。四是规范内部业务流程。

(2)推行“一窗式”服务,做到内部业务流程设计科学流畅。一是压缩审批项目,减少审批环节,改进审批办法;二是下放审批权限,取消审批过程中同一机关层层签字的做法,实行谁审批谁负责,实现窗口功能合理最大化;三是实行权力与责任挂钩,办理每一项业务时,窗口人员在享有处理权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责任。

(3)完善相关机制。搞好“一窗式”服务,人员是关键,制度是保证。一是细化分工,在办税厅实行大厅主任领导下的窗口负责制,各窗口工作人员对所发生的业务进行统计、分发、传递、核对和小结;二是优化考核,在绩效上实行科学分类,在利益上实行最佳分配,在业务上进行量化考核。

4、大力推进纳税服务信息化建设。加快纳税服务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征管效率、提升纳税服务效果的必然途径。通过建立信息服务系统,十分便捷地为广大纳税人进行税法宣传和税务咨询,提供电话自动查询系统,利用因特网进行有针对性的税法辅导,帮助纳税人及时、完整、准确地掌握税法信息,了解如何履行纳税义务。建立程序服务系统,为纳税人提供多种简便、快捷的纳税申报方式和便利的纳税场所,如电话申报、邮寄申报、电子申报、银行网点申报、自助报税机等。积极推进财税银库横向联网,有效解决纳税人“排长队,跑远路”等现象。加强税务站、12366纳税服务热线和手机短信服务系统整合,逐步建立功能完善、运行稳定、维护方便、信息共享的电子综合服务平台。建立纳税人权益保护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税务机关的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文件、执法责任、处罚结果向纳税人和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保护纳税人的权益,使纳税人切实感受到自己的权利和地位,从而增强纳税意识,自觉依法纳税,努力营造一个法治、公平、文明、高效的税收环境.

工作调查报告

近年来,在区老龄委的统筹协调下,区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认真贯彻执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全区老龄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任主任、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老龄委,统一协调部署全区老龄工作。二是健全工作机构,区老龄委下设办公室,各街道参照设立了街道老龄委,各社区也普遍成立了老龄工作协调指导小组和老年协会。三是配备工作队伍,区、街道、社区三级老龄工作机构均配备了工作人员,部分街道还组建了老龄工作志愿者队伍,照料老年人日常生活。四是规范工作制度,一方面将长远规划与短期目标结合起来,围绕《xx区老龄事业“xx”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研究出台各个年度的老龄工作要点,逐年推进目标任务的完成;另一方面将统一规范与自主管理结合起来,区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认真做好老年人社会优待和服务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街道和社区的老龄工作机构也结合地方实际制定了相关工作制度,为老龄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比较全面的制度保障。

以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为基础,出台《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向符合条件的农村老人发放失地生活补助金和养老保险补贴,新农保参保率达95%以上。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根据不同的年龄层次和标准向符合条件的农村老人发放养老生活补贴,向80岁以上老人发放长寿金;所有社区全部建成医疗卫生服务站,部分社区设立老年康复点,农村老人和城镇无保障老人全部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城镇退休职工医疗保障水平也不断提高;五保供养经费与农村低保标准实现联动,低保范围逐步扩大,保障标准稳步提升。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低保老人可以得到慈善救助的优先照顾,区慈善总会还为部分高龄困难独居老人购买了意外住院和意外伤害保险。

首先,全面推进“居家养老”。依托社区,为高龄独居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系列服务,服务设施不断充实、服务队伍日益壮大,有效弥补了传统家庭养老的缺陷和不足。其次,积极发展“机构养老”。一方面,公办养老机构蓬勃发展。全区21所公办养老机构近年来发展迅速,硬件设施不断更新,管理水平逐步提升,服务质量日益提高,为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民办养老机构快速起步。目前已发展的13家民办养老机构中,既有桃园老年公寓那样的“平民化”养老机构,也有荣平老年康乐中心那样的国家一级养老机构,为社会养老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第三,不断丰富养老模式。广泛开展“动态养老”,组织老年人外出参观旅游,积极引入“候鸟式养老”方式,加强与异地养老机构交流合作,根据南北方气候的不同特点组织老年人赴异地避暑、过冬,有效提升了养老服务的质量与水平。

一是围绕尊老、爱老、助老社会氛围的营造,利用重阳节等节日平台,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全社会关心、关注、关爱老年人的生活。二是围绕老年人实现自身发展的需求,成立了10所老年大学和134所老年学校,建设了一批健身活动场所,购置了适合老年人的活动器材,此外还积极支持离退休教师协会等社团的发展,为老年人发挥余热提供载体和平台。三是围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贯彻执行,依托区法院等司法部门,成立了老年人权益保障合议庭等工作机构,为老年人依法解决纠纷、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便利。

近年来,在区委的重视下,在区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的努力下,全区的老龄工作取了良好的成绩,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是,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种各样的老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给老龄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增加了难度。目前来看,我区的老龄工作与新时期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是全社会为老服务的意识仍需强化。社会各界对老龄事业的关注度还不够高,对老龄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认识得还不够深入,为老服务的举措有待进一步夯实。

纲要中确定的标准存在一定差距,居家养老服务经费的投入也比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老龄工作的开展。

三是老龄工作的队伍建设尚待加强。虽然基层都设立了老龄工作机构,但是缺乏专职的老龄干部。从事老龄工作的干部往往身兼数职而且变动频繁,导致基层老龄工作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

做好老龄工作是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江宁的需要。当前,我区正处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时期,老龄事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因此,必须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出发,紧紧抓住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和老龄工作示范点创建活动的契机,将我区的老龄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积极利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平台对老龄工作进行宣传,并在内容上更加突出重点。要围绕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保障,通过开展普法教育等形式,加大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相关政策以及孝亲敬老典型人物、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促使社会各界重视、关心、支持老龄工作,为老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在老年人生活保障方面,要加强对特困老人的救助,做好城乡居民养老金等老年人生活补助的发放工作,尽快出台7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区内公共交通方案;在老年人医疗保障方面,要加强对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和救助,全面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突出解决好农村老年人就医难的问题;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方面,要继续巩固老年人权益保障庭的作用,处理好涉老案件,加大对贫困老人的救助力度,放宽法律援助条件,提高覆盖面。

一方面,要继续完善居家养老服务。探索符合我区实际的托老所、日间照料室建设模式,完善社区养老功能;推广“安康通”紧急呼叫援助系统等服务设施,保障居家养老安全;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以老年人为对象的生活照顾、家政服务等业务,营造良好生活环境。另一方面,要继续优化机构养老服务。加快推进五保敬老设施规模化发展,提高全区五保供养水平;积极支持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实行政策倾斜和重点扶持,提高入住率;切实加强对有关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强化服务技能,提高服务质量。

在工作经费的投入上,要严格落实纲要中确定的标准,建立特困老人救助专项基金,足额安排老龄工作相关经费;健全老年人长寿金发放制度,确保按时足额发放;逐步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经费的配比额度,破解制约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经费难题。在组织机构的完善上,要加强街道老龄工作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工作台帐,组建一支素质高、业务精、人员稳的基层老龄工作队伍,确保老龄工作有人抓、抓得实。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