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中秋节教案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优秀6篇)

时间:2023-09-25 16:47:54 作者:BW笔侠 2023年社会中秋节教案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优秀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社会中秋节教案篇一

几年来我一直担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经过几年的执教实践过程,我有很多心得体会,有很多感悟,也多很多教学反思。我觉得《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主要是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下面我就简单谈一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所做、所思、所感。

现在我们使用的《品德与社会》教材是人教版的,大多数课都是图片比较多,文字量较少。如果照本宣科式教学,一课要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上完。如果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学生品德素养的提高。每学期我们学校都开展公开课活动,上完课学校领导和同事都会及时给予点评指导,指出优缺点,在平时的教学中领导有空的时候也会深入班级听课,及时把握我们教学动态,帮助我们尽快成长起来,这几年学校也多次安排我们去其他学校听精品课、参加培训,这一系列的活动,给我们帮助很大,及时给我们指明了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大方向,帮助我们摸索出更好更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使我们能更快的胜任工作。在具体教学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老师,是越来越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我在备课阶段一方面深钻教学目标,充分运用教材上的内容,挖掘和拓展了很多相关知识和内容,另一方面也在课前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合理利用相关的社会资源。例如备课时一定收集网上或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一些资料,丰厚教学内容,从而接近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思想品德教学设计的道理、案例、必须在保持原汁原味的情况下进行丰富、取舍、转换、替代,可以把知识原理用最新流行歌词、最古老动人传说典故、发人深思的名言警句、新鲜的新闻资讯和时事、在身边而常见却视而不见的生活事例、让人在笑声中感悟的诙谐、幽默、恰当的比喻等等作为载体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种教学资源能够在一瞬间打动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思想产生震撼的效果,能够一下子让学生进入我愿学习的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参与课堂,融入课堂,达到教育优化的效果。

作为老师,心中有学生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不仅仅把学生单纯的看作一个受教育者,被管理者,而是一群有思想、有感情、有性格、有欲望,我们成年人有的他们都有,与我们平等的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差距越大,老师想达到的效果就越差。所以老师要想真正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就必须要做到用心去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用心去观察孩子们的言行举止,用心去理解孩子们的喜怒哀乐。在教学中,老师要带着鼓励,带着微笑走向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要善于运用鼓励性评价,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宽容学生,赋予他们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

我清晰的记得工作的第一天,我的校长给我们这些教师提出的一点希望就是“坚持写教学反思”,一年来我一直坚持写教学反思,通过课后反思把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加以总结,变成自己的教学经验,这是十分珍贵的财富。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争取努力上好每一节《品德与社会》课,让孩子们在娱乐中学到知识,在轻松中感到学习的快乐。使我们每位教师都能从“教书匠”变成“教育家”。

新课改的关键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关键是教师,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新课改的实施对教师提出来更加严峻的挑战,为适应新课改的变化,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正视自己的不足,不断地积累经验,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更要加强自身修养,要以人格力量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带动学生。

社会中秋节教案篇二

《品德与社会》的教科书内容的设计不局限于课堂内的教学活动,而是体现课前、课中、课后,校内外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研讨问题的提出,不追求固定的、统一的结论,而是为学生留有更多的选择和创造空间。教学内容的选取,在完整、准确体现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适当拓展,以使学生在某一主题学习中,能多角度地获得更深刻的生活和情感体验,或者在现有生活范围内,能有一个更开阔的视野。所以在“联合国”一课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教材,联系学生已有经验和学习经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问题,广泛整理各方面的资源,合理运用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将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生生活中,学生对联合国这个国际组织产生深刻的印象,对中国的维和部队取得了成就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和平与安全产生强烈的念想。以下几点是教学本课的反思:

在德育课程形态回归生活,促进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发展是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一个具体体现。所以,在教学中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以儿童原有生活经验为生长点,以实践活动为依托,以回归生活为最终目的,让我们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终生发展。在课前我让学生通过搜查有关战争和联合国的资料,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谈谈社会上不安全的现象,也让学生写写今后面对不安全的现象怎么办,这样吧课文与社会生活上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品德与生活》与社会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品德与生活》就是在记载在我们身边的事,把学到的知识也运用到生活当中。

本课教学主题是关于“和平与安全”,为了突显主题,让学生对和平与安全产生强烈的念想,我从战争的话题入手,谈谈战争对人类带来的灾难,无形中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对战争的痛恨,对和平的向往。接着从联合国说起,让学生通过搜索有关联合国的资料,体会联合国组织的规模之大,跨越国家之多,跨越地域之广,影响力之远;了解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让学生了解《联合国宪,章》的内容,明确联合国的权力和义务。再谈谈联合国的维和部队庄严肃穆和发挥的作用,在此之上了解中国参加国际维和部队的杰出成就,让学生对维和部队有了更深的认识,对维和部队的光荣使命和至上荣誉产生敬畏之情。最后,谈谈身边不安全的现象,明确虽然生活在没有战争的社会但也受到不安全的威胁,如食品卫生安全、交通安全、疾病健康的安全等等,从而让学生产生消除安全隐患的意识,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给学生思想行为上得熏陶。整个教学环节潜序渐进,层层递进,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突显教学主题达到教学目的。

基于六年级的学生对于社会生活尤其是世界大事的了解很少,尽管在上个学期已经学习了联合国的相关内容,但是经历了一个寒假,很多已经淡忘。如果在课堂仅仅靠口头的语言描述,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所以,在课前我让学生们搜查有关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资料,在课堂上播放有关维和部队的视频,让学生充分了解联合国,了解维和部队的资料,对和平产生新的共鸣,让课堂更富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1。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学生看教材,并用铅笔进行勾画,这样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整理课前收集的资料,为小组交流做准备。

2。小组合作形式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促使学生的思维向更高的层次延伸。因此在教学本课是我多次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首先在课前以小组的形式搜查有关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搜查有关联合国的资料。在课堂上也采用小组合作的精神,让他们小组交流搜集的资料,小组交流学习课文内容后的收获等。如此给每个学生表现的机会,可以让学生们充分的展示自我,做到人人都发言,人人都参与,增强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积极性。

在教学前对文本我进行深入研究和学习,在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做有意义的拓展,善于启发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例如:开课学生首先交流自己已经了解的关于联合国的知识,接着就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联合国的原则是什么?”“联合国是有哪些国家组成的?”“联合国有哪些维护人类和平的行动?”等。学生带着问题看书自学教材和收集到的资料,探讨并解决问题。我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适时引导讲解。

随着教学环节的推动,从了解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到了解维和部队发挥的作用,产生对和平的向往,再谈谈社会的不安全现象,让学生产生对安全的渴望,在此基础上面对不安全的现象,让学生写写希望身边的人怎么做,自己又决定怎么做?无形中在熏陶学生的思想,也规范今后的行为,这也是《品德与生活》课程与其它课程不同的之处。最后,全班起立携手呼喊:携起手来,为了和平与安全!为了和平与安全,携起手来!让学生为和平与安全迈出第一步,给学生行为行动的鼓励,又突显本课教学主题。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教学处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真因为遗憾才让自己一次次进步,因为遗憾才能更完善自我,因为遗憾在教学之路上才能走得更高更远!

社会中秋节教案篇三

本学期,我担任了三年级的《品德与社会》学科。通过这几周的教学,我深刻的体会到,《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及综合性,如何上好品德课,希望每一节课学生都有所收获,是我努力的目标。本节课主要的学习目标是使学生理解和懂得自尊、自爱,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美丑,爱护自己的名誉,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上完课后,感觉自己很多地方做得不够,根据听课^领`导的指导及自己的反思把我的问题归结如下:

对于这门学科的教学方法还不是很熟悉,所以我上课讲的太多,学生说的少,容易上成说教课,导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思维受限,表达能力得不到提高。教师应该在这里只起到提问,引导的作用,让学生明理,然后导行,更多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兴趣。

还有视频进行引导,来让学生去发现,分辨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一堂课上下来,感到图片与视频的内容有些重复,可以选取其中的`一部分作为引导,或者由视频直接导入即可。可以把更多一些的时间放在拓展维护国家名誉这部分,用故事,儿歌等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维护国家名誉。

三年级学生还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自尊,名誉等词,要使学生理解和懂得自尊、自爱,就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最大限度的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深入浅出引导,这样才能达到目标。我这节课结合教材中的事例大做文章,贴近学生的生活不够,应由事例、图片的引导,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延伸到孩子们自己身上,应该主要解决学生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一味讲道理。最主要的要让学生发现自己及周边的事情,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最终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维护自尊,珍惜名誉。

总而言之,通过课后反思把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加以总结,变成自己的教学经验。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争取努力上好每一节《品德与社会》课,让孩子们在娱乐中学到一点知识,懂得一点道理,得到一点感悟,引发一点思考,在轻松中感到学习的快乐。

社会中秋节教案篇四

《向谁学》是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中的一课,本组教材是围绕“我在学习中长大”这个专题编排的,本课主要围绕“向谁学”来开展,教材选编本文的意图是:1.看到自己两年来的进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为自己在学习中所取得的进步感到高兴和自豪;2.探讨学习方法,感受学习方法和途径的多样性,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3.知道学习要不怕困难、善于思考;知道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在交流学习经验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4、初步感受我们的社会是个学习化的社会,学习已成为每个人终身的事情。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上要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三维目标。根据这些要求,我确定了本课的基本设计理念:

1、在教学上要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三维目标。

2、体现新课程“实、新、活、用”的特点;

3、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

根据本课的基本设计理念,我对本课进行了设计:

首先,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明白学习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行为目标:让学生明白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情感目标:让学生愿意通过各种渠道来学习。

在确定了教学目标后,我进行了相关的课前准备:

利用课件进行教学,根据这些要求和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一些符合学生心理规律的教学方法。

因此,通过学习,还让学生明白到了:学到的知识、本领和道理,不仅仅是在课上学到的,还可从书本、媒体、报纸、电视、他人等等进行学习。

社会中秋节教案篇五

血泪国耻包括屈辱的开端和火烧圆明园两个主题活动。在教学屈辱的开端中,引导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认真思考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构成对民族历史、民族精神的认同感,理解落后就会挨打的道理。教学中渗透了历史比较方法、心态史学方法、史料分析法等。

1、历史比较法。英国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是19世纪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处于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统治腐败的封建没落时期。

2、心态史学方法。林则徐痛陈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采取了严厉有效的禁烟措施,将收缴的230多万斤鸦片当众销毁。林则徐的壮举并非当时外国人想象的想发大财。虎门销毁的举措令许多外国人都对林则徐心悦诚服,赞叹不已。明白这段历史,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

3、史料分析法。透过图片和一些文件资料如《南京条约》,让学生在具体感知这些事件的同时,分析这些资料所反映的历史内涵,对这一历史教训有一个深刻、明晰的认识。学生在探究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时,设计了"假如我生活在那个年代,该怎样办?""假如我是一位法官,我将怎样审判鸦片战争罪犯?"这两个问题。其目的,一方面强调学生读图时应注意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学生间学习的合作性;另一方面,构建以学生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为内涵的学习体系,强调课堂教学中的民主气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主动发展的学习潜力,引导学生自主整合学习资源,然后知识迁移,作出决策。整个活动以现代学生观和教学观为指导,力争为富有生机和实效的历史课堂教学找到源头活水。

在教学火烧圆明园中,主要讲述了英法侵略者抢夺圆明园、焚烧圆明园,揭露侵略者残酷的行为,旧社会的中国受尽了屈辱,让学生透过对这些残酷的历史事实的了解,体验和感受,孩子们做为一个中国人是不就应忘记那段历史的,作为一个有正义感的中国人更不能忘记那段屈辱。而且学生还能充分发表自我的看法,整节课显得个性活跃。

问题反思:

透过本课教学我感到不足的是学生们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太少。作为新世纪的小学生,我们就应自强自息!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能不被人所欺侮。

教学重建:

透过本课教学我感到不足的是学生们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太少。从关注学生智能出发,拓展有限的`课程资源,从各个角度发展学生的智能。教学设计中,尽可能透过历史学科教学来改善和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利用学生的智能的多元化特点创造多元的通道来改善学科教学。

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弘扬学生个性发展入手,探索适合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教学过程,设计教师和学生的活动课改的目的是: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掌握终身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教师由单纯的教学者转变成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这两种转变需要"量"的积累过程。教学活动设计思路为:指导学生获取有关鸦片战争的历史知识,《南京条约》签订的原因、资料、影响等,了解中国在近代是任何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有必须的情感体验。

社会中秋节教案篇六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以儿童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法制、历史、地理、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点面结合”、“面上选点”来组织教学内容,对教师专业知识储备的广度和深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浙教版三至六年级下册的品德与社会教材,“社会味浓”,有很多内容选自政治、经济、地理、历史等范畴。这些内容“面”广“点”多,不贴近学生的生活,要提高品德课堂教学实效,实现课程追求的基础性和有效性的目标,必须深入研究学法,精心设计学法,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达成品德课的多维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要保证课堂教学取得实效,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学法,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

1.找准“结合点”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是预设的、静态的,而学生的生活和生命成长是生成的、动态的。因此,需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基础和生活现状,掌握学生身心发展和品德形成的一般规律,找准学生和教材的最佳“结合点”,正确定位恰当的、可操作的工作目标。如《不平静的世界》,其中一个教材目标定为:“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简单经过”。我认为这样的目标定位不符合学生的实际。两次世界大战的内容是初二下册《社会》课的学习内容,让六年级的学生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简单经过”其实并不简单,要求过高过大。我把这个目标调整为:“初步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概况(卷入国、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数据),重点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实践证明,这样的目标定位比较科学、准确。

2.找准“生长点”

品德与社会融合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能力等多维目标,最终目的旨在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学习做人。因此,要深刻领悟品德课程性质,以引领学生做人为核心,找准学生和教材的最佳“生长点”,正确把握教学目标。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唯知识论”,偏离课程目标,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单纯的地理课、历史课、常识课。如《不平静的世界》,有认知方面的目标:“初步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概况,重点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教给学生的知识点应该是科学正确的,因为这是达成情感、价值观、能力等目标的基础,但不是主要的、唯一的目标。还有比这更重要的目标:“体验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激发对战争的憎恨之情;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分析、表达、合作等能力”。热爱和平,学会合作,是学生适应社会、学会做人的重要素质和能力。

品德与社会的教材具有开放性,课程资源也丰富多样,网络、书籍、报刊等为我们快捷地获得大量信息提供了方便。品德课时,时常可以看到学生疙疙瘩瘩地读着搜集的大篇资料,有的内容甚至和教学目标无关。教师欲罢不能,面露尴尬。

1.学生要做巧“剪”的“能工”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品德与社会课的目标之一。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明确资料的主题和内容,有选择地搜集,宜少不宜多,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对资料做适当的分析、处理和归类。如《不平静的世界》,我要求学生搜集有关“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图文资料,经过自己的思考和整理,摘录一点或一方面就行,如果是文字资料,只需一小段即可。

2.教师要做善“贴”的“巧匠”

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从直观、肤浅、不全面,逐步向抽象、深入、全面发展。只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使品德更好地内化,提高育人的实效。因此,教师提供的课程资源,应该是形象的、典型的,具有震撼力,激发学生强烈的心理感受和情感共鸣,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境界。如《不平静的世界》,我从大量的资料中精心选择了南京大屠杀、残害犹太人、原子弹轰炸广岛等录像以及战争受害者——儿童、妇女、老人等图片,呈现的画面不多,但都是触目惊心、悲惨至极,把学生对战争残酷的情感体验推向了高潮。

品德与社会注重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学习,道德学习本质上是一种体验式学习。体验,是主体内在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它具有个体性、亲历性和生成性的特点。“道德,只有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自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1.情感贯穿,强化体验

“没有情感的道德就变成了干枯的、苍白的语句,这语句只能培养伪君子”(苏霍姆林斯基)。道德情感渗透在人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之中,能促进道德认识的深化,是道德行为内在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催化剂”。

品德与社会课的学法指导,要始终以情感作为主线,串连、聚焦相关的“面”和“点”。在促进“面”和“点”学习的同时,深化情感体验。如《不平静的世界》,“体验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激发对战争的憎恨之情”是整堂课的情感主线,引导学生搜集、学习、交流有关两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深重灾难的“点”——触目惊心的数据、血淋淋的事实、凄惨的描述等,就能强化情感体验,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2.给予空间,自主探究

学生是发展中的生命。学生的道德生命,犹如一颗颗种子,需要广阔的田野,肥沃的土壤,才能茁壮成长。空间,是儿童道德生命自由生长的重要条件。没有空间,就没有儿童的自主;没有自主,就没有儿童的可持续发展。

品德与社会课的学法指导,需要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充分发挥主体性,培养研究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否则,“社会味比较浓”的品德与社会课,往往会出现学生无法参与,教师尽情表演的情景,这就违背了课程的追求目标。如《不平静的世界》,我用了大约12分钟的时间,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先从确定研究主题、研究人员、研究方法等方面具体指导,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研究学习。学生全员参与,积极投入,理解体悟,效果很好。

教师是学生道德生命成长的引领者,要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活动,帮助

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1.做共同分享的有心人

学生借助体验生成的意义,是多姿多彩的,每个人都不相同,不能相互取代。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体验,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成资源,这是一笔重要的教育资源财富。教师要充分认识其宝贵之处,保证生生互动的时间与空间,创设机会让学生互相交流,彼此分享,共享共赢,不能“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如《不平静的世界》,我用了半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学习后的全班交流共享。互动中,智慧生成,情感共鸣,有的学生为战争的无情流下了眼泪。

2.做“高于生活”的助推者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就是师生围绕“儿童的社会生活”这一主线进行对话,进行观点的碰撞、思想的交流。教师要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真实的想法,哪怕是幼稚的、错误的想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及时、巧妙地进行引领,助推学生的学习,指点迷津,锤炼生活的意义,帮助学生在更高、更深的层面上获得新的体验、新的发展。如《不平静的世界》第三板块全班交流时,我随机抓住南京大屠杀、残害犹太人、原子弹轰炸广岛长崎等典型史例,进行提炼和深化,通过充满情感的语言描述、极具震撼的音像呈现,以情激情,把学生的情感推向纵深,深刻体会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加强学法指导,是提高品德课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也是新课程“理念回归课堂”的重要策略。作为一线教师,要深入进行学法研究,缩小课程理想设计与实际教学的差距,弥补教材建设中教学法研究的缺陷,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