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鲍卫忠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精选9篇)

时间:2023-09-30 14:36:54 作者:书香墨 最新鲍卫忠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精选9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鲍卫忠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篇一

在淡泊名利中修养崇高精神。古人讲“举世纷纷名利逐”,但无数共产党人的故事告诉我们“荣名利禄云过眼”。面对记者的提问,95岁的老英雄张富清思绪飘到远方,眼睛湿润:“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一个排、一个连的战士,都倒下了。他们对党忠诚,为人民牺牲。和牺牲的战友相比,我有什么资格张扬呢?”即便先进事迹被发觉后他也一直拒绝接受采访,直到有人提醒:把先进事迹讲出来教育更多人,也是对党和国家事业更大的贡献,他才接受。是啊,与党和人民事业的需要相比,与那些为之付出的鲜血和生命相比,个人的名利又算得了什么呢?对于张富清们来说,比追逐名利更高尚的,乃是追求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也正是一个人能够修养精神、有大境界的关键所在。

在无私奉献中不改英雄本色。老英雄张富清先后在粮食局、三胡区公所、卯洞公社、外贸局、建设银行等单位工作,在各个岗位上留下“政声人去后”的清誉,以无私奉献绽放人生、烛照他人。他常跟子女们这样要求:“我没有本事,也没有力量给你们找工作。我是国家干部,要把位置‘站’正。”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张富清老人不以英雄自居,始终以共产党员、革命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家人立规矩,这也是英雄本色之所在。常言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但在平凡岗位上,仍能守住做人的本分、显出英雄的本色,难能可贵,老英雄张富清兼而有之,更启迪我们做人做事做官的本色与本分。

在对党忠诚中坚守为民初心。“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几十年来,张富清老人的岗位、身份一再改变,始终不变的,是他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张富清老人为什么能一辈子坚守为民初心?“在党需要的时候,越是艰险,越要向前”,正是有这样的信念,他在每一次战斗中都要担任“突击队员”;“党的干部,哪里需要就去哪里”,正是有这样的信守,他放弃留在大城市,放弃回到陕西老家,主动选择了湖北最偏远的来凤。张富清老人的故事深刻表明:“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

文档为doc格式

鲍卫忠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篇二

说起崔根良,一个中等个子的退伍军人,他从江苏苏州吴江的乡村起步,历经30年艰辛创业路,打造出了拥有50家全资及控股公司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亨通集团,成功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企100强、全球光纤通信前3强。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决定,授予崔根良同志全国“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并在全国广泛开展向他学习的活动。

敢于担当心系民生

从创办企业起,崔根良就秉持这样一种信念:优秀的企业家必须有大责任、大担当,必须要担负起对企业和对国家的责任。30多年来,他始终践行着这“两个责任”,为员工服务、为企业服务、为家乡服务、为社会服务。在创办企业的30多年间,崔根良始终用优秀共产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他的企业在当地第一个成立党委、纪委、党校,他至今仍担任集团党委书记。崔根良认为,党建就是生产力,黄沙、石子、水泥,没有水,成不了混凝土,党建在企业里就像水,能够增强凝聚力。从亨通创立至今,用于社会慈善公益的捐助累积总额4.8亿余元,崔根良和亨通集团共同捐献5000万元成立了“亨通慈善基金会”,成为江苏省首家民营企业发起的由国家民政部主管的非公募慈善基金会。

正是这种敢于担当、心系民生的精神,让亨通集团成为地方的标杆企业,崔根良担负起企业家应尽的社会责任,被授予“最具爱心慈善捐赠楷模”等称号。

敢于突破攻坚克难

在亨通科技园的展厅里,有一根近6米长、碗口粗的“玻璃棒”,这种“玻璃棒”叫光纤预制棒,简称光棒,是生产光纤的原料,它纯度极高,一根最长可以拉出1.5万芯公里的光纤,相当于北京和上海之间5个多来回。拉出的光纤每根外径只有125微米,8个芯层合起来才有一根头发粗。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开始研制光棒技术,历经20多年都没有成功。21世纪初的亨通集团,初具规模,心存志远,崔根良带领团队一个星期绕地球一圈,考察了5个能自主研制光棒技术的国家,经苦苦交涉,日本一家公司仅同意让他们隔着很远距离看。不久后崔根良便决心研发生产光棒,然而,研发之路充满坎坷,研发团队不断消化改造装备,更换材料、调整参数,平均每天研发成本高达50万元,凭借对技术研发人员充分信任和宽松的研发氛围,1200天后,这个总投资6亿元的科研项目被攻克了,亨通成为中国唯一掌握光棒尖端技术及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企业,将光纤价格拉低了90%以上,为中国百姓光纤到户、宽带中国、“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正是这种敢于突破、攻坚克难的精神,让亨通集团突破国外技术垄断,从一家乡办小厂成长为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走出了一条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做优的发展之路。

敢于创新竭力攀高

20世纪80年代初,崔根良从部队退伍后投身商海,在浙江承包了一家企业,事业蒸蒸日上,年收入已经达到了几十万元。这时,老家吴江七都乡党委书记“三顾茅庐”,邀请他回乡担任濒临倒闭的吴江七都丝织服装厂厂长。崔根良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和责任,毅然回到家乡,一头扎进丝织服装厂,几个月后,服装厂扭亏为盈。正当崔根良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乡党委决定调他到当地投资最大但亏损严重的乳胶手套厂当厂长,崔根良又只用了不到半年,便扭转乾坤。但后来因为国际市场变化,过度依靠国外市场的乳胶手套厂经营陷入绝境。出路在哪里?崔根良忽然想起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国外光电缆产业方兴未艾,他便突发奇想:自己当过通信兵,对电缆材料略知一些。如果将目标瞄准通信行业,或许能绝处逢生。经过细致调研与分析,崔根良最终下定决心,开始筹办七都通信电缆厂。1991年6月,江苏通信电缆厂吴江分厂挂牌成立,同年,第一根电缆成功下线,年销售额达450万元,创利税87万元。1995年年底,江苏亨通集团公司成功组建,通信线缆产销量全国第一,,光缆产销量国内第二,亨通光电在上海证交所成功上市。

正是这种敢于创新、竭力攀高的精神,让崔根良成为常人心中的传奇,回顾30多年的历程,也有艰辛与挫折,但他智慧与胆识并具,披荆斩棘、永不停歇走在创业创新路上。

敢于发展立志全球

在亨通集团总部大楼展厅的墙上,有一幅巨大的亨通国际化版图,这是崔根良制定了国际化“三部曲”。第一步是市场国际化,先把产品打出去;第二步是资本国际化,在当地建生产研发基地,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充分融入当地市场;第三步是品牌国际化。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很多企业在国际市场打了退堂鼓。崔根良坚定信念,认为国际市场打的是攻坚战,别人退出之时就是我们进入之际。底,亨通解决了全长1100公里、输送能力4000mw的500kv亚马孙河大跨越输电线路技术难题。目前,亨通已在全球建立了七大研发产业基地,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分公司,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商标注册,相继通过美国ul、挪威、英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国际认证,产品及服务覆盖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正是这种敢于发展、立志全球的精神,让亨通的前途更加光明,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为亨通国际化带来了重大发展契机,崔根良将继续带着亨通看着世界地图,坚定地走出去。

从创业到创新、从制造到创造,30年来,崔根良带领亨通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成为了“时代楷模”,他的模范行为和“敢于担当、敢于突破、敢于创新、敢于发展”的精神将时刻鼓舞我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沉得下心,吃得了苦,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为基层央行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鲍卫忠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篇三

7、27日下午3:40分,我认真聆听了《彭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后,热泪盈眶、激动不已。我被他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精神所感动、所震憾,他的事迹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彭云同志是朔州市山阴县下喇叭乡口子粱村人,1960年生,12月5日因高血压、高度脑溢血、高度劳累,抢救无效而逝世。他英年早逝是党的损失,更是人民群众的损失。他的一生是光荣的、是伟大的,他的死比比泰山重,他永远活在人民群众的心中,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最让我感动的是:在一次冰雹中,他急不可耐地挨家挨户查点灾情,脚划破了鲜血直流,他全然不顾,他心中只有父老乡亲,在他的带领下,没有一人受伤,没有一屋倒塌。过后他乐呵呵地说:“只要人不受罪,啥都好说。”真是急老百姓所急,想老百姓所想。还有一次,发生洪灾,他抢先冲在最危险的前线,不怕困难,这一次使百年不遇的灾害无一人流落他乡,他自豪地说:再大的困难,我也要和大家一起扛。他把人民的利益当做自己永恒的使命,他造福百姓、先人后己的的精神,永远是后人学习的楷模。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以英雄为榜样,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默默奉献,心中有大爱,有责任,有担当。用英雄的精神鼓舞自已,激励自己,把自己的`全部的爱奉献出来,回报大家,回报社会,为祖国做出一点自己应做的贡献。

张秀萍

鲍卫忠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篇四

为了更好地推进“两学一做”活动的深入开展,亭苑社区党委于8月13日组织全体党员观看了崔根良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实况录像。

崔根良是农民的儿子,出生在苏州吴江,当过兵,入伍一年就立过功,入了党。退伍以后从乡村企业发展起步,历经20多年的艰辛创业,打造出了拥有50家全资及控股公司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亨通集团,并跻身于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企100强、全球光纤通信前3强。20多年来,亨通集团用于社会慈善公益事业捐助累计达3亿元。崔根良同志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企业家、中国十大慈善家等。今年4月,崔根良被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的荣誉称号。

报告会上,吴江区和亨通集团的相关人员分别作了《民营企业家的优秀代表》、《创造中国光棒的日日夜夜》、《在亨通每个人都能出彩》、《有一种身份叫共产党员》为题的演讲,用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感情、鲜活的事例,讲述了崔根良同志的先进事迹,真实地还原了崔根良与他的亨通集团的发展历程,报告会生动感人、令人鼓舞、催人奋进。通过观看,让大家看到了一个共产党人爱党、爱国、爱家乡、爱人民的高尚情怀,展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观看活动结束后,亭苑社区党委书记田全林讲话表示,崔根良同志20多年如一日,以爱党爱国为信念,以产业报国为己任,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大力发展民营工业,突破国外技术垄断,先后研发掌握了光纤光棒核心技术,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升级,自主发展的道路。希望社区全体党员要以崔根良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对党坚定忠诚的理想信念和感恩人民,回报社会的品格和风范,学习他“敢为人先、敢创大业、敢攀高峰、敢争一流”的精神,大家团结一心,群策群力,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认真履行共产党员的使命与职责,更好地为社区的发展和建设,谱写好中国梦亭苑社区的新篇章作出新的贡献。

鲍卫忠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篇五

青山矗立,不坠青云之志;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如果英雄有底色,应当是何种颜色?如果英雄有定义,将会选用哪些字句?选择照见人格,坚守彰显品质。回顾老英雄张富清的人生经历,或许可以回答这些问题。

在2020年底的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老兵张富清的过往事迹被揭开面纱,感动了无数人。光辉过往铺就开来,高尚人格屹立不倒。透过事迹,可以触摸到他体内跳动着的拳拳赤子心,可以感受到他心中涵养的深厚家国情怀。张富清的英雄本色,经历时代的洗礼,依然鲜亮如初,依然明媚似火。

年轻时的张富清,用坚定的革命信仰诠释以国为先、报效祖国的英雄本色。革命战争年代,张富清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立下赫赫军功。三次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特等功、两次“战斗英雄”称号、一枚“人民功臣”奖章。

每一个数字、每一次记功,都见证着他冲锋陷阵、勇猛向前的战斗经历,都是对他意志与勇气、胆识与谋略、决心与智慧的肯定。战场上,他不惧枪林弹雨,不顾山高路远,随时准备“光荣”,立志用生命守卫祖国。

好男儿不畏艰险、不惧抗争,在党和国家最需要的时候奋勇当先、投身一线。张富清用他的英勇事迹向世人展现了一代人以国为先、心怀大我,一往无前、顽强不屈的英雄气概。

处于人生后半段的张富清,用扎根基层的奉献诠释以民为本、无私奉献的英雄本色。退役转业后,他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

此后,他一直深藏功与名,将曾经的荣誉尘封起来,以一名普通基层工作者的身份融入到深山的工作和生活中去。张富清一辈子淡泊名利、洁己奉公,搪瓷杯破了补了又补,青菜馒头是用餐的标配,工作所到之处也皆留下“政声人去后”的清誉。

他对待公私原则分明,就算“委屈了家里人”,也“不能给组织添麻烦”。他常讲:“我是国家干部,要把位置‘站’正。”张富清的一生清白、坦荡,他的底色透明、无瑕,从中可以一眼望见他大公无私、清正廉洁的崇高操守,可以看到他与民同心、无私奉献的为民初心。

无论是在前线冲锋陷阵,还是在山区默默耕耘,张富清每走一步都是响应国家的需要和时代的召唤。而纵观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历程,有千千万万个“张富清们”,以促进国家发展为己任,主动担负时代使命,答好发展和稳定的大命题。

解放战争时期,无数战士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和平建设时期,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躬耕实践,用个人力量填补国家发展空白。

这些筑梦者们,把智慧和力量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用无私的奉献和无悔的选择展现了当代英雄的光辉面貌,为世人提供了时代榜样的先进范本。

当然,英雄的定义从来不是单一、刻板的,英雄的概念可以涵盖不同层次、不同领域。把空气呼吸器交给被困人员而壮烈牺牲的消防战士张建勇是英雄,穿上戎装护航亚丁湾的北大女孩宋玺是英雄,为航天事业发展屡次攻破难题的航天科研团队是英雄,奔赴新疆大荒漠支教的河北保定学院支教群体也是英雄。

无关乎职业、工种和名望,也不在于成就有多高、声势有多浩大,每一位驻扎前线的边防战士、每一位救死扶伤的医生、每一位在田间耕作的农民乃至每一位坚守岗位、努力工作和生活的劳动者,都是这个时代的英雄,都绽放着奋斗和拼搏的光彩。

鲍卫忠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篇六

崔根良是农民的儿子,关于崔根良的实际大家都有听过吗。通过崔根良的事迹可以学到什么呢?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准备的学习崔根良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为了更好地推进“两学一做”活动的深入开展,亭苑社区党委于8月13日组织全体党员观看了崔根良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实况录像。

崔根良是农民的儿子,出生在苏州吴江,当过兵,入伍一年就立过功,入了党。退伍以后从乡村企业发展起步,历经20多年的艰辛创业,打造出了拥有50家全资及控股公司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亨通集团,并跻身于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企100强、全球光纤通信前3强。20多年来,亨通集团用于社会慈善公益事业捐助累计达3亿元。崔根良同志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企业家、中国十大慈善家等。今年4月,崔根良被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的荣誉称号。

报告会上,吴江区和亨通集团的相关人员分别作了《民营企业家的优秀代表》、《创造中国光棒的日日夜夜》、《在亨通每个人都能出彩》、《有一种身份叫共产党员》为题的演讲,用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感情、鲜活的事例,讲述了崔根良同志的先进事迹,真实地还原了崔根良与他的亨通集团的发展历程,报告会生动感人、令人鼓舞、催人奋进。通过观看,让大家看到了一个共产党人爱党、爱国、爱家乡、爱人民的高尚情怀,展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观看活动结束后,亭苑社区党委书记田全林讲话表示,崔根良同志20多年如一日,以爱党爱国为信念,以产业报国为己任,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大力发展民营工业,突破国外技术垄断,先后研发掌握了光纤光棒核心技术,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升级,自主发展的道路。希望社区全体党员要以崔根良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对党坚定忠诚的理想信念和感恩人民,回报社会的品格和风范,学习他“敢为人先、敢创大业、敢攀高峰、敢争一流”的精神,大家团结一心,群策群力,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认真履行共产党员的使命与职责,更好地为社区的发展和建设,谱写好中国梦亭苑社区的新篇章作出新的贡献。

6月27日下午,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工商业联合会、中共苏州市委员会在宁联合举行崔根良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省委、宣传部长王燕文出席报告会并讲话,副省长马秋林主持报告会。

崔根良是亨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省政协第十届委员、省工商联副主席。今年4月29日,中宣部授予崔根良同志全国“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报告会上,崔根良真情讲述了自己创业创新的亲身经历和体会感悟,报告团其他成员多角度、多侧面、立体式展现了一位成功企业家、一位优秀共产党员的事业追求和精神境界。

王燕文说,崔根良同志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楷模,是当前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向崔根良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实业报国、追求卓越的境界和担当,像他那样敢想敢干、矢志追求,用拼搏成就大业,用创新改变未来,勇于担当时代责任、国家责任,在不懈奋斗中不断开拓事业新局面、人生新境界。就要学习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品格和风范,像他那样把忠诚作为立身之本,始终不忘根本、不忘初心,坚持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爱党,时刻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就要学习他回报社会、服务人民的情操和胸怀,像他那样常怀感恩之心、常为善行义举,在关爱他人、奉献社会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播和弘扬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全省各级党组织要把开展向崔根良同志学习活动,作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举措,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行动。要广泛深入地学习宣传崔根良同志先进事迹,进一步营造浓厚社会氛围,引导广大党员、企业家和干部群众努力为谱写好中国梦江苏篇章作出应有贡献。

马秋林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和企业家要认真领会贯彻省委要求,以崔根良同志为榜样,做“四讲四有”的合格党员,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为推进“两个率先”,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贡献智慧和力量!

省委宣传部、省工商联、苏州市委负责同志,省级机关干部代表、省和南京市民营企业家代表400多人参加了报告会。

说起崔根良,一个中等个子的退伍军人,他从江苏苏州吴江的乡村起步,历经30年艰辛创业路,打造出了拥有50家全资及控股公司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亨通集团,成功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企100强、全球光纤通信前3强。20xx年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决定,授予崔根良同志全国“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并在全国广泛开展向他学习的活动。

敢于担当 心系民生

从创办企业起,崔根良就秉持这样一种信念:优秀的企业家必须有大责任、大担当,必须要担负起对企业和对国家的责任。30多年来,他始终践行着这“两个责任”,为员工服务、为企业服务、为家乡服务、为社会服务。在创办企业的30多年间,崔根良始终用优秀共产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他的企业在当地第一个成立党委、纪委、党校,他至今仍担任集团党委书记。崔根良认为,党建就是生产力,黄沙、石子、水泥,没有水,成不了混凝土,党建在企业里就像水,能够增强凝聚力。从亨通创立至今,用于社会慈善公益的捐助累积总额4.8亿余元,崔根良和亨通集团共同捐献5000万元成立了“亨通慈善基金会”,成为江苏省首家民营企业发起的由国家民政部主管的非公募慈善基金会。

正是这种敢于担当、心系民生的精神,让亨通集团成为地方的标杆企业,崔根良担负起企业家应尽的社会责任,被授予“最具爱心慈善捐赠楷模”等称号。

敢于突破 攻坚克难

在亨通科技园的展厅里,有一根近6米长、碗口粗的“玻璃棒”,这种“玻璃棒”叫光纤预制棒,简称光棒,是生产光纤的原料,它纯度极高,一根最长可以拉出1.5万芯公里的光纤,相当于北京和上海之间5个多来回。拉出的光纤每根外径只有125微米,8个芯层合起来才有一根头发粗。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开始研制光棒技术,历经20多年都没有成功。21世纪初的亨通集团,初具规模,心存志远,崔根良带领团队一个星期绕地球一圈,考察了5个能自主研制光棒技术的国家,经苦苦交涉,日本一家公司仅同意让他们隔着很远距离看。不久后崔根良便决心研发生产光棒,然而,研发之路充满坎坷,研发团队不断消化改造装备,更换材料、调整参数,平均每天研发成本高达50万元,凭借对技术研发人员充分信任和宽松的研发氛围,1200天后,这个总投资6亿元的科研项目被攻克了,亨通成为中国唯一掌握光棒尖端技术及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企业,将光纤价格拉低了90%以上,为中国百姓光纤到户、宽带中国、“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正是这种敢于突破、攻坚克难的精神,让亨通集团突破国外技术垄断,从一家乡办小厂成长为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走出了一条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做优的发展之路。

敢于创新 竭力攀高

20世纪80年代初,崔根良从部队退伍后投身商海,在浙江承包了一家企业,事业蒸蒸日上,年收入已经达到了几十万元。这时,老家吴江七都乡党委书记“三顾茅庐”,邀请他回乡担任濒临倒闭的吴江七都丝织服装厂厂长。崔根良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和责任,毅然回到家乡,一头扎进丝织服装厂,几个月后,服装厂扭亏为盈。正当崔根良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乡党委决定调他到当地投资最大但亏损严重的乳胶手套厂当厂长,崔根良又只用了不到半年,便扭转乾坤。但后来因为国际市场变化,过度依靠国外市场的乳胶手套厂经营陷入绝境。出路在哪里?崔根良忽然想起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国外光电缆产业方兴未艾,他便突发奇想:自己当过通信兵,对电缆材料略知一些。如果将目标瞄准通信行业,或许能绝处逢生。经过细致调研与分析,崔根良最终下定决心,开始筹办七都通信电缆厂。1991年6月,江苏通信电缆厂吴江分厂挂牌成立,同年,第一根电缆成功下线,年销售额达450万元,创利税87万元。1995年年底,江苏亨通集团公司成功组建,通信线缆产销量全国第一,20xx年,光缆产销量国内第二,亨通光电在上海证交所成功上市。

正是这种敢于创新、竭力攀高的精神,让崔根良成为常人心中的传奇,回顾30多年的历程,也有艰辛与挫折,但他智慧与胆识并具,披荆斩棘、永不停歇走在创业创新路上。

敢于发展 立志全球

在亨通集团总部大楼展厅的墙上,有一幅巨大的亨通国际化版图,这是崔根良制定了国际化“三部曲”。第一步是市场国际化,先把产品打出去;第二步是资本国际化,在当地建生产研发基地,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充分融入当地市场;第三步是品牌国际化。20xx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很多企业在国际市场打了退堂鼓。崔根良坚定信念,认为国际市场打的是攻坚战,别人退出之时就是我们进入之际。20xx年底,亨通解决了全长1100公里、输送能力4000mw的500kv亚马孙河大跨越输电线路技术难题。目前,亨通已在全球建立了七大研发产业基地,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分公司,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商标注册,相继通过美国ul、挪威、英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国际认证,产品及服务覆盖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正是这种敢于发展、立志全球的精神,让亨通的前途更加光明,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为亨通国际化带来了重大发展契机,崔根良将继续带着亨通看着世界地图,坚定地走出去。

从创业到创新、从制造到创造,30年来,崔根良带领亨通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成为了“时代楷模”,他的模范行为和“敢于担当、敢于突破、敢于创新、敢于发展”的精神将时刻鼓舞我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沉得下心,吃得了苦,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为基层央行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鲍卫忠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篇七

当我收看了《彭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实况录像片时感受很深。彭云是朔州市山阴县下喇叭乡口子梁村党支部书记来,致力于改变山村贫穷落后面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党的基层支部书记,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大公无私处处以群众利益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为民,信念坚定、忠于职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把一生献给了党的事业,献给了家乡人民。他是全省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又一重要典型,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

他的事迹非常感人,其中使我感触最深的是:他有一副热心肠。彭云会开拖拉机、会电工、又舍力气,村里人不管大事小事都想找他。起房盖屋时拉石头、电线扯断后的更换维修……彭云干这些事情从来不记报酬,也不嫌琐碎。他上任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决全村人畜吃水问题。上面给的资金不足,他投亲访友自筹资金三万多元,用自家的小四轮拖拉机拉材料,10多米长的引水钢管一人从山下往上拉。他说:“能省的要尽量省,咱是村里的一把手,一点也不能搞特殊。”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全村男女老少大干三个多月,终于把罗庄的泉水引上了口子梁村的蓄水池。他私心少,考虑集体的事多;念的书不多,懂的道理不少,是一位典型的好村干部。我们都应该向他学习。

我今后一定要向像彭云同志那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干事创业作为人生追求。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鲍卫忠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篇八

今天下午,省委宣传部、省工商业联合会、苏州市委在南京联合举行崔根良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省委、宣传部长王燕文出席并讲话。

崔根良是亨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被中宣部授予全国“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报告会上,崔根良真情讲述了自己创业创新的亲身经历和体会感悟,报告团其他成员多角度、多侧面、立体式展现了一位成功企业家、一位优秀共产党员的事业追求和精神境界。

王燕文说,向崔根良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实业报国、追求卓越的境界和担当,就要学习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品格和风范。就要学习他回报社会、服务人民的情操和胸怀,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传播和弘扬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全省各级党组织要把开展向崔根良同志学习活动,作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举措,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行动。进一步营造浓厚社会氛围,引导广大党员、企业家和干部群众努力为谱写好中国梦江苏篇章作出应有贡献。

副省长马秋林主持报告会,他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和企业家要以崔根良同志为榜样,做“四讲四有”的合格党员,为推进“两个率先”,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贡献智慧和力量。

鲍卫忠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篇九

当我收看了《彭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实况录像片时感受很深。彭云是朔州市山阴县下喇叭乡口子梁村党支部书记来,致力于改变山村贫穷落后面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党的基层支部书记,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大公无私处处以群众利益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为民,信念坚定、忠于职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把一生献给了党的事业,献给了家乡人民。他是全省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又一重要典型,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

他的事迹非常感人,其中使我感触最深的是:他有一副热心肠。彭云会开拖拉机、会电工、又舍力气,村里人不管大事小事都想找他。起房盖屋时拉石头、电线扯断后的更换维修……彭云干这些事情从来不记报酬,也不嫌琐碎。他上任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决全村人畜吃水问题。上面给的资金不足,他投亲访友自筹资金三万多元,用自家的小四轮拖拉机拉材料,10多米长的引水钢管一人从山下往上拉。他说:“能省的要尽量省,咱是村里的一把手,一点也不能搞特殊。”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全村男女老少大干三个多月,终于把罗庄的泉水引上了口子梁村的蓄水池。他私心少,考虑集体的事多;念的书不多,懂的道理不少,是一位典型的好村干部。我们都应该向他学习。

我今后一定要向像彭云同志那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干事创业作为人生追求。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彭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