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生命心得体会(6篇)

时间:2023-07-07 09:51:40 作者:曹czj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生命心得体会(6篇)篇一

早晨,听着时时鸟语,闻着阵阵花香,顿时一种细微的震动涌上心头——这就是万物的生命啊!

如果问我生命是什么,我会说:“生命就像一盆水”,如果你好好地去利用它,让完成任务后的水流进下水道,那它就是值得的。如果你把这一盆洁净的水直接倒掉,那你就无法让它的价值发挥出来,从而损失了它宝贵的作用。生命就是这样的,它只是唯一的一次机会,如果你去把你的人生装饰地绚丽起来,你的人生就会丰富多彩,也不会感到后悔。如果你无知地糟蹋自己的人生,你就得承担起后果,甚至死后成为一名人人心目中都讨厌的人。当然,想发挥出生命的价值,也是不容易的。

“疾风知劲草”,小草的成长就是对生命的热爱,它抓牢土地,在狂风骤雨的洗礼中,不屈地成长,这难道不是对生命的回答?

蚕儿虽然对桑叶格外地贪婪,但它不畏牺牲而坚持自己的奉献——吐出洁白的蚕丝,它就是这样告诉我们对生命的热爱。

小溪,正常说它是没有生命的,可是它也掩藏了对生命的向往:它汇成江河湖海,推动大坝的发电机,托起轮船远航,默默地表达着自己对生命的憧憬。

从大自然想到人类,我们也应怎样去珍惜和诠释生命呢?

最新生命心得体会(6篇)篇二

这本书是我在8月中旬买的。所以读的时间比较紧凑…况且这本书本身就有点深度。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在网上查过,这本书的推荐率还是很高的!所以决定就买它了!

有人对我说:这样一本小说,不仅难懂,而且读来让人饱受思想上的折磨。如果没有准备好受难,就不要打开它。打开也毫无意义。不如省下时间去读一些流行的通俗小说,或许还可以从中看到一些花花草草。一开始我还不相信,但当我读了之后,真真正正地感受到了思想的折磨…文章的内容并不难懂,难以理解的是作者无处不在的议论!很痛苦…真的好难读懂。

文章涉及到很多历史性的人物、剧作…比如作者从“永劫回归”的话题谈到十四世纪非洲部落之间的战争,谈到法国大革命,谈到人们对的仇恨的消解,谈到断头台。其中最核心的一句话是:“曾经一次性消失了的生活,像影子一样没有分量,也就永远消失不复回归了。无论它是否恐怖,是否美丽,是否崇高,它的恐怖、崇高以及美丽都预先已经死去,没有任何意义。”“轻”这一字无疑是文章的文眼。说到“轻”,让我想到一个故事。就是有位国王要他的手下比赛,看谁是大力士。比赛的内容就是谁能将一根鸡毛扔过墙。很多人都是以失败告终的。然而有一位大臣非常地聪明,他将整只鸡扔过了墙,然后对国王说,我能将整只鸡扔过墙,何况是鸡身上的鸡毛呢?!没错,最后是他赢了。靠的是他的智慧!“轻”之让人不能承受,答案居然如此简单。看来,我们以前的迷惑完全来源于对常识的漠视,以及对“轻”和“重”根深蒂固的偏见。有时,轻,真的让人无法承受。像一只鸡毛,你很难凭借力气将它扔过高墙。

一开始,还没读这本书的是时候,看书名…好深奥…难以理解。

最新生命心得体会(6篇)篇三

昔之寰宇,战乱频仍,生灵涂炭,田园荒芜,途有饿殍;今之中华,太平盛世,百姓安居,富丽繁华,物资充盈。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拜金主义冲击思想的时代,人们对“生命”这个话题显得有些无所适从。生命的意义何在?我们应当如何对待生命?窃以为我们每个人都应对生命抱一颗尊重之心。

对生命的尊重,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不苟死”,二是“不苟活”。

“不苟死”,就是不能随随便便放弃生命,是对生命低层次的尊重。这其中又分三个方面。

一曰“了解”。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也有义务了解自己的生命,认知自己的生命历程。古今中外,“传记文化”一直很受大众追捧。不少智者在晚年总会细细回味自己的一生,追忆来路上的点点滴滴,通个人之变,成一家之言。正如沈复著《浮生六记》、杨绛撰《我们仨》一样,了解梳理,是人们对崇高生命最基本的尊重。

二曰“珍惜”。珍惜,即为不挥霍。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必须好好珍惜它。让人心痛的是,当今社会,有人沉迷于种.种诱惑,肆意挥霍美好的年华;有人“厌倦了这个世界”,轻率地结束了自己还没走到终点的人生。这些都是对生命莫大的不敬。还有一些人,虽然罹患绝症,但依然笑对人生,以乐观的态度,坚强地活下去,在这同时,还能尽己所能帮助他人。他们对待生命的态度,赢得了其他人的敬意。尊重生命,就是要珍惜生命,不虚度年华,任何时候不放弃希望。

三曰“升华”。有哲人曾言:“我们无法增加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即便延年益寿也终有一死,但是我们可以在有限的生命长度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让自己的生命有价值,给自己来过的世界留下一点儿什么,这也是对生命的尊重。太史公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有些人,为了区区的小事,随随便便地死了,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人,为了未竟的事业,忍辱负重地活着,在历史的迷雾中成为一座高耸的塔。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他们在穷途末路没有选择死,而选择在历史浪潮中踽踽独行,用背影照亮我们民族的正面。还有太史公,面对死和腐刑,他选择了后者,为了尚未完成的《史记》,在不真、不善、不美的夜晚,他把真、善、美熔炼在油灯下,炼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学巨著。历史中少了一位死谏之臣,而多了一位文史巨匠。无论是太史公,还是他所记述的人,都用自己的选择诠释了生命价值的含义,让自己的生命得到了升华。

“不苟活”,即不苟且偷生。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尖锐冲突,当人格和生命尊严受到践踏的时候,有些人以死抗争。这不是不珍惜生命,而是对生命最崇高的尊重。“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不是戏言,也不是轻佻。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自己崇高的理想舍生忘死;风云变幻,又有多少忠贞之人以死捍卫自己生命的尊严?当李清照写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当谭嗣同吼出“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当秋瑾高喊“身不在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他们的眼中只有尊严与理想,他们愿意为之献出宝贵的生命。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为了理想和尊严而死的人,生命也会为他喝彩。

世间潮起潮落,人生云卷云舒。如若我们都能怀着一颗对生命的尊重之心,方能让生命绽放出最美的光彩。

最新生命心得体会(6篇)篇四

生命教育心得体会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生命教育心得体会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生命教育心得体会优秀5篇】,供你选择借鉴。

《生命与教育》这本书基于对生命与教育本体关系的理性思索,探讨了教育的生命本质和生命化教育的理念、特点,构建了生命化教育的体系,书写了有“人”的生命教育学。它让人们重新深思教育的过去,向着生命的未来行进。 当今社会,进步与浮躁并存,文明与喧嚣共生。缤纷的世界固然精彩,却掩饰不住慌张中透出的无奈。 ‘我’逐渐淡化在人群中,人性的光芒日益暗淡。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生命愈发地彷徨,教育遭遇着迷失。教育与生命的隔离,不仅是教育本身的误区,更是整个社会的不幸。于是,我们祈求回归。”一种对教育现状的忧患跃然纸上,而这种忧患也无时不贯穿着整本书。面对被越来越多的规训约束的孩子,被越来越重的课业折磨的孩子,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今天的儿童越来越多地被封闭在狭小的空间中……这样的生活,儿童是快乐不起来的”。

生命是完整的,是富有个性的;生命是自由的,也是具有创造性的。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正因为它的唯一性,我们才要更加珍惜。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就是童年,我们的教育要关注生命,就要提供生命发展的良好土壤。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成长的考验,有些考验甚至是灾难性的。作为学生成长的守护者,我们教师既要关注学生自身知识及精神发展的规律,又要教给学生各种生存的知识、方法和面对各种生存危机的处理华考本站个个有血有肉的老师,是一处处细得连眼角眉毛都记录的思考细节,或许大师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或许这是大师生命成长的见证给我们的引领。

教师素质的提高莫过于和高尚者、与专家、与有经验的人攀谈,这其中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阅读,只有提升,拓广自己的阅读质量和阅读领域,教师才能担起"带着先进文化走进教室成为知识的代言人"在本书的阅读中,我越来越感到一个教师要变得高尚起来,那就要多读书,多读大师的书,一个教师要变得有智慧,那就要同大师对话,同书本中的,同生活中的智者攀谈。教育中的所见要善于记录剖析,感悟教育生命的真谛。记录学生,记录学校,记录同事,记录自己的生活细微,智慧也会在这细微中得以成全,大师苏霍姆林斯基给了我们榜样,在他的笔下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孩子,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老师,是一处处细得连眼角眉毛都记录的思考细节,或许大师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或许这是大师生命成长的见证给我们的引领。

将生命融于教育,将教育融于生活,让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凸现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并以此渐臻生命的完满与幸福。”这不仅是冯教授一人的期望和夙愿,更是众多有良知的教育者为之实践和奋斗的目标!

最近学习了关于生命教育,让我深切感受到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转变和不同,感悟了教育的智慧之魅,领略了教育的真情之美。

1、进行生命教育,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生命教育强调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呵护生命,用生命去撞击生命,用生命去滋润生命,用生命去灿烂生命。

作为学校教育,我们每天所面对的是一群群鲜活的生命体,是一个个对世界充满新奇感的心灵世界。我们有责任,也有理由把人性最善良、最美好、最纯真的东西植入孩子的心田,让孩子在渐渐成长的过程中凝聚“人情味”,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培植他们的生命情怀。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构成生命教育的目标。

首先,我想应让我们的孩子能够主动地、快乐地生活。让他们在我们教育中,受到尊重,得到关怀。所有的学生,教师都要一视同仁,永不言弃。让他们平等地、自由地生活、学习,没有强制、没有苛严,也没有功利,更没有压抑。崇尚兴趣,热衷读书,关注生活。

其次,应该让学生理智地生活。儿童激情有余,而理智不足,容易冲动,我想通过我们教育,要让孩子能够正确面对生活,面对挫折,学会合理的期待,学会有责任感的生活。

再次,要让学生有创意地生活。我们要为孩子们创设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体验场所,让孩子们不断地去改变、去尝试、去思考。要让他们有一种不满足于现状的感想,总是试图去改变单调重复的生活,在寻求改变中体味生活的乐趣,从而提升自身的生命质量。

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我们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就要让我们的课堂播撒幸福的阳光,释放生命的灿烂,洋溢着生命的温暖。洋溢着生命温暖的课堂,是让快乐主宰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是充满理智挑战的课堂,是飘扬着“人”的旗帜的课堂。生命教育尽管不能解决教育的所有问题,但它能大踏步的提升教育的品质,它带给人们的是阳光般的心态,让整个教育世界充满温情和仁爱,充满信任和希望,生命教育是一门新课程也是一个新课题,我们教师都要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通过生命教育,让学校变得更有吸引力,让教师变得更富魅力,让学生变得更具活力,让幸福从此溢满心房。

2、用思想提升教育品质,成为有思想的教师。

思想是一个人的生命,教育需要思想,需要有思想的学者,需要有思想的校长,更需要成千上万有思想的教师。我们要用高尚、丰富、独到、深刻的思想与学生相互碰撞,提升教育的品质。

有思想的教师,才能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会对学生的心灵丰满和精神充实有一种自觉而又自然的引领。许多的教师对教学的一些实际操作方法很感兴趣,比如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怎样对学生进行课堂评价,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等等,而这些操作方法的背后一定有一套关于“良好教育”和“有效教学”的思想。

让我们努力成为一名有思想的好教师,运用教师的智慧去启发和引导孩子,让他们永远充满希望和自信。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让生活充满人性的光辉,让我们的心灵荡漾在博大、深邃、光明、温暖的思想之中,让我们的思想照亮前行的路。

3、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幸福人生相互促进。

一个生活幸福的教师会更有可能重视专业成长,也会有更充沛的精力和更积极的心态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同样,一个专业素养较高的教师工作起来才会游刃有余,左右逢源,出色的工作更容易获得领导的赏识、同行的尊重、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信任,自己就会感到满足与幸福。

让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养,用良好的师德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营造自己的幸福人生。

一、生命教育的核心实质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曹教授要求我们做到三个充分:充分相信每一个人都具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充分尊重每个人反映出来的客观现状,充分欣赏每一个人身上与众不同的闪光点。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三点无一能够做到,以前,总是抱怨我们学校的学生生源差、学生素质低,学校领导没有为我们创造好的教学条件,学生家长不理解我们教师的苦心,抨击现有的教育体制,斥责应试教育等,为我们所教出来的低素质学生找理由。其实,作为教师,我的教学实践又何尝不是偏离了教育的本质,面对那些后进生,我总抱怨他们不思进取,批评他们总是为自己完不成作业找借口。我又何曾走进他们的心灵,了解他们厌恶学习的真实背景?我从没做过,甚至没有试图去做,我固执地认为,他们天生就是不可救药的,也或者说是他们父母从小就没教育好,把责任一推了之。曹教授的讲课让我了解了真正的教育是尊重生命的教育,尊重人性的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

二、生命教育伴随着自我审视与提高。静默自问是总结反思的良方。静默自问:我在工作中的常态是什么?我工作所围绕的核心是什么?我想要的结果是什么?我所做到和想要的是一致吗?从前,我的工作常态是忙碌、烦躁,总有忙不完的事,却总觉得做的是无用功。我工作围绕的核心是学生,却又总是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这种矛盾让我一直感到疲劳和痛苦。经过曹教授的点拨,我认识到,工作是为了自己,这让我又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为自己而工作,其实是一件挺美好的事。静默自问可以让我们觉知,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只有认清自己的当前状态,才会不断地提高自己。

三、生命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心灵归位。营造归属感的环境是心灵归位的前提。“归属感”是伴随人生很重要的心理活动之一,少年儿童的归属感尤其强烈,在曹教授讲“归属感”的瞬间,我想到了从前所听的“名师”报告,他们都无一例外地抓住了孩子们的“心”,营造的是有归属感的环境,也让我真正地明白“学生不喜欢你,就不喜欢你的课”的实质。是啊,真正的教育是人性的教育,真正的教育要伴随着心灵的碰撞、交流和沟通。在孩子们的心向我的心靠近碰撞的瞬间,我没有及时抓住他们,却让他们离我越来越远,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有的孩子总是怕我,总是用胆怯的眼光看着我的缘由。记得两年前刚接一年级的时候,有些有点资历的老教师曾告诫我说,和学生见面上的第一节课就要给他们个下马威,否则以后就压不住他们了。殊不知,下马威使得有些孩子永远也不敢向我们靠近。建立归属感的环境,要让班级成为孩子们的家,并且要让他们成为这个家的主人,各有其位、各尽其责、互帮互学,才能共同提高。

曹教授的培训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有很大的收获,让我明白改变教育现状,需要我们教师做的不是改变教育的体制,也不是改变教学条件,而是要改变我们自己。让我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改变自己、提高自己,我不期望自己成为名师,但静默自问,我要成为一名让自己满意的教师。

前些天,在学校的校园网上看到一篇关于《走进生命教育》的文章。写的真好!今天,我们又在多媒体教室观看了有关生命教育的视频,视频中提到的关于生命教育的一些案例再一次触动了我的心灵。

生命教育 正受广泛关注

在物质财富充裕的今天,很多学生难受挫折,难堪重负,不能正确对待人生。有些学生在困难面前显得十分脆弱,以至于漠视生命,甚至放弃生命。青少年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思想状况极不稳定。

有专家曾对北京一所学校五年级三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一个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题目是“生命只有一次,你怎样看待?”103名学生,其中69名学生认可这种说法;其中15名学生认为生命并不是一次,现在医学非常发达,医生有本事把死亡的人救回来;还有17名学生认为人的生命不是只有一次,和游戏机里的人是一样的,人的命可以再续的;还有2名学生认为,人死了并不是真的死了,而是升天成为仙人了。看到这样的调查,唯一的感觉是震撼,接着的感觉是害怕,从心底感到的“恐惧”。

灾区孩子 更需情感教育

5.12地震,让大多数中国人对生命有了敬畏。灾区的孩子们在经历这样的大灾难之后,一方面,会更懂得生命的可贵,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也会更加尊重生命、学会感恩。而一方面,失去亲人对他们也造成了心灵上的创伤,地震的恐惧也常常令他们感到不安。

震后学生存在很多心理问题,如焦虑、恐慌、不信任、学习时精力分散等,严重的还会出现心理疾病。灾难过后,原本激发抗逆力的危险因素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危险因素,如丧失感、对未来的不确定、内疚感等。

另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得不到家庭的教育和关怀,也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如没有自信、较少感受来自家庭的爱、对社会和群体比较冷漠,而灾区更是留守儿童的集中地。

从种.种社会因素、学生情况看,生命教育应当成为青少年的人生必修课。通过道德教育与生活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体验式学习,引导孩子接纳生活、品味生活,感知生命的复杂性、偶然性和神秘性,培养孩子对于生命的庄严感、神秘感与敬畏感,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去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

生命教育告诉我们的是,生命具有“生活性”,也有“道德性”。所谓“生活性”,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生活总是和生活的感受相关联的”。而“道德性”在于关注自己的同时,也要关注别人。通过生命教育,让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及意志方面得到全方位的体验,培育他们的优秀品格和美好心灵,与他们一起探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经过培训我深切的感受到,通过生命教育课程的学习,让自己收获了更丰富的情感体验知识和方法,将有助于帮助和影响学生打造健全完善的人格,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且以前总认为自身资源匮乏,缺少对孩子心理教育的工具,但是经过培训老师讲解才发现,原来教育的素材真是取之不尽,体验式的教育方式既简单又容易接受,通过引导,让学生去感受生活,热爱生命就是对他们最好育。

‘’

冯建军教授归纳出生命化教育的四个特征:敬畏生命,解放儿童,融入生活,充满人文关怀。但我深刻领会到,教育就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当然,这种存在,并不单单在于活着,而更在于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

作为一名培智学校的教师,我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弱智儿童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通过教育和训练,使他们成为残而不废的、能自食其力的有用之人。而在具体教育和训练的过程中,劳动技能课最具有操作性。通过劳动技能教育,可以培养弱智儿童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还十分有助于矫正补偿他们的身心缺陷;有助于发展弱智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促进弱智学生健康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它在弱智教育中占有特殊而主要的位置。由于它具有操作性与灵活性的特征,决定着它的应用能有效的弥补其它学科中较难渗透的内容。因此,在弱智劳动技能课的课堂教学中,我特别注意了劳动技能课的应用性。

一、把劳动技能课应用于数学教学中

弱智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思维缓慢、想象贫乏、注意力不集中等缺陷。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认为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在课堂上往往采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态度,而劳动技能课课型生动、活泼,是弱智学生非常喜欢的课,教师应抓住有利时机,尽可能在有效时间内,培养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能力。例如:我教“拣豆角”这一课时,在教授拣豆角的过程中,不但教授豆角如何拣,还在进行拣豆角的比赛过程中,依据学生各自的能力,分为几组,并给每个学生分上几只豆角,让他们数数自己分到了几只豆角?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拣完了几只豆角?还剩下几只?这样不但使学生学会拣莱,还巩固了数学中学到的知识。使学生不自觉的学了许多在他们眼里比较抽象的东西。

二、把劳动技能课应用于语文教学中

过程中,又在黑板上出示“我刷鞋子”的句子,让学生读,学生按不同程度读完后,可适当区分句意,让学生理解哪句是教师刷,哪句是自己刷。在深刻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当学生再看到类似的动作时,在头脑中就反映出相应的句子,或是在听到句子时,在头脑中反映相应的表象。通过教师不断的渗透训练,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能力将有所进步,语言水平将有很大提高,从而达到了补偿弱智学生语言缺陷的目的。

三、把劳动技能课应用于思想品德教育中

品德教育是弱智儿童教育的重翻成部分,是弱智教育不可忽视的内容。因为,弱智儿童认识水平低,高级心理的调节功能薄弱。若忽视了对他们的品德教育,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自觉的或不自主的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和活动。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弱智儿童、少年的品德教育。把劳动教育作为品德教育的主课来抓,使他们在实践中使使具备适应社会、独立生活的能力。平时,积极组织弱智学生参加家务劳动、手工劳动、公益劳动等,使他们在劳动的实践上,慢慢体会到劳动不仅是获得劳动技能、技巧和发展智力的训练过程,而且可以学生到适应社会生活的知识和本领,逐步做到自理生活,自我服务。如:通过清洁卫生的劳动,把房屋整理得于净整齐,环境优美舒适,学生的心情就会感到舒畅;带领学生上街为民服务;争做城市的保洁员,为美丽的家乡“梳妆”,让其从活动中知道劳动可以创造美,美可以给人以愉悦。另如:在教学“烧蛋汤”这节时,当学生品尝着自己亲手烧制的蛋汤时,他们喜形于色,显然已从中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教完后,我在黑板上写下“我们爱劳动,旁动最光荣”几个字,让学生知道热爱劳动是一个好的品质,劳动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在弱智教育的各学科教学中,能把劳动技能课的应用把握好,将有助于各科教学,弱智劳动技能课在教育与训练弱智儿童的过程中,有着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补偿作用。

因此,理解生命化教育的意义,我们要从自身的教育实践中去把握。

最新生命心得体会(6篇)篇五

初读该书是在高三,在人人自危,奔赴高考无暇旁顾的高三,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不是因为异国情味,不是因为大量的性描写,而是当时的我,16岁青年,背负着父母的期望,朋友间的承诺,跨过高考这座桥就有无限可能,尽管会迷茫但依旧信心满满的我,无法理解这份“生命之轻”究竟是什么。生命是多么沉重啊,即使只有16岁,我也满心疲惫得感慨。

而我花了整整一个月才意识到这个“轻”是虚无。

生命本身毫无意义,不值得怜悯,可被强权被集体被一切非生命名义以任何形式被碾压,然后消失无迹。而个体,在存在的每个时刻都在竭力摆脱这种加害生命的形式,背负各种以便自己不至于轻的无踪无迹。

时隔三四年后,又重读这本书,远没有当初的震撼,反而能退一步审视它。

弗洛伊德的学说中认为“性”是一切欲望的根源。诚然,你对任何事物的追求都可以说是在体验着高潮的快感。而这种快感只是大脑里的一种化学物质,它形成、消失,留给你的不是退潮后的温柔沙滩,而是你的满心失望。

托马斯和特蕾莎都有其各自失望的东西。

托马斯他惶恐于婚姻,惶恐于那个“不慎之夜”的产物—他的儿子,惶恐于自己必须扮演父亲、丈夫、儿子的角色。于是他一并摆脱,成为一个没有伦理束缚的地位较高的成年男性,他随心所欲的享受着自己的“性友谊”。他热爱自己的工作,享受手术刀划过皮肤的快感,就如同他热衷与各种女人上床。揭示她们最隐秘的地方来满足自己无限探索的好奇心。

但是因为他的六次偶然,偶然的遇到特蕾莎,爱上她。因特蕾莎,他在祖国受外强凌辱时逃离它,又重返它,失去医生这份职业,成为一个擦窗工。所有的这一切是他做出考虑,是他生命中的“es muss sein”非如此不可。但这不是一系列的偶然吗?他最终听从特蕾莎的请求,躲到乡下,没有女人,没有无休无止的偷情。在特蕾莎终于意识到他的衰老时,她表达了歉意。从读者的角度,甚至托马斯自己也认为是特蕾莎改变、甚至可以说是摧毁了他的生活。但他表示他很快乐,很喜欢现在的生活。我可以想象他的满足,当与命运做无数次抵抗极尽智力接受挑战后,他放下了这些,没有什么必须不可的“使命”,他安心于生活,安心于生活本身,老婆、狗、生活、自由。而在他难受、失望、胃疼的时候,他是如何评价自己的一生,他也许不会评价。因为他始终有特蕾莎。

特蕾莎的忠诚是维系他们爱情的不平等支柱,尤其是托马斯是如此的滥交。所以似乎本书中最该同情的角色就是这个可怜的女人。她竭尽全力的想摆脱自己往日的生活,脱离由母亲、小酒吧所代表的肮脏、低下、无耻、不加掩饰的生活。她抓住命运的契机,以为可以摆脱。但她却悲哀得发现,她依旧与别人一样,托马斯的滥交使得她的身体毫无独特之处。于是她埋头工作,她尝试与陌生人做爱,她劝说托马斯到乡下。当她终于独享托马斯的时候,她却意识到自己爱卡列宁(狗)超过托马斯。

最终托马斯与特蕾莎一起摔下山崖,不管结局如何,他们始终在一起。即使作者在对这两人的爱情保卫战中始终扮演着冷酷法官的角色,冷酷近于残忍得揭露他们的虚伪,世上男女以爱之名掩饰其懦弱。

而整本书最勇敢的人或许就是萨比娜。如果说托马斯与特蕾莎的结局尚有安慰之处,那么萨比娜则依旧毫无归属可言,她依旧游荡在自己的背叛之路上,而令她想念的男人——弗兰茨,则怀着对她的精神之爱死在了越南。

故事结束,那么“生命之轻”为什么不能承受?

每个女人都渴望一个男人的身体压在自己身上。“最重的负担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接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但于特蕾莎而言,托马斯的肉体毫无重量,因为他同太多然做爱;对萨比娜而言,弗兰茨的身体毫无重量,因为他是一个未断乳的婴儿。

男人使女人幻灭,也最终导致自身的幻灭。托马斯搬到乡下,停止做爱;而弗兰茨在临死之际终于意识到自己应当守护女大学生,尽管他可笑得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再也无法保护任何女人。

男人与女人的共同幻灭,在于当下社会的毫无归属,如想归属必须媚俗。有人自觉地抵抗着媚俗,而有人不自觉地向世界媚俗。前者厌恶后者但自己也有媚俗之处,后者则是单纯得迷恋前者,比如说萨比娜与弗兰茨。

而活在当下,我们如何媚俗;活在当下,自我如何存在。

弗兰茨起初不允许自己伤害妻子,但他后来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幻想(即妻子身上的那个女人)是错误的,于是他抛弃了妻子。而萨比娜无法忍受不背叛,于是她叛离了弗兰茨。托马斯无法承受他失去特蕾莎,于是他一直追随她。而特蕾莎无法忍受什么?她是弱者,也许她无法忍受底层、低下,而实际上“出人头地”后的她却无限渴望落回底层,而且她惊恐的发现整个布拉格都在变得丑陋。

自由就是这种不稳定的状态。这四个人物都在追求自由,所以自身都处在晃荡的危险中,这种危险由作者探究、塑造、展现给读者。

作为读者,我看到了。

看到了人类、看到了爱情里的互相背叛,看到强权入侵、大一统、口号、集权、商业化、嘈杂、秘密监视、无知、懦弱,道德沦丧是非颠倒荒谬可笑。看到了人在生活中的渺小,无能为力可怜可悲。

我所看到的在当下这个社会真实存在,生活毫无意义,荒谬可笑。人类并不能掌控自己的生活,自由是个甚至说是达不到的状态。

但实际上,我又觉得我们将自身的失望、怨怼转移到了别人身上。人们放弃拯救自己,而将希望寄托到别人身上。

渴望通过做爱,性高潮这一绝对快感,与别人建立联系,彼此合二为一,找到归属。但托马斯却是这一渴望的对立面。

现代与性有关的小说非常多,我觉得就是作家也在反应这一事实——即即使陷入深爱,彼此身体纠缠,依旧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马克思曾说过“重要的不是发现问题,而是解决问题。”作家借这些特写鲜明的人物向我们展示呈现。而更重要的是,我们自身应当如何选择该过怎样的生活。

“一次不算数”可生活确确实实只有一次。当下的世界短暂幻灭,毫无意义,可你有不能否认此刻自己强烈的存在感。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困境。自身的虚无导致人们脱离大地轻如鸿毛。

最后的结局是特蕾莎与托马斯一起死去,我相信这是种安慰。而文中提到“卡列宁曾产下两只羊角面包和抑制蜜蜂”而觉得羊角面包是托马斯和特蕾莎,蜜蜂或许是他们终于平静长久的爱情。

16岁初读时震撼。20岁再读,竟有些宽慰。

生命有不能承受的轻,而我们依旧活到下一秒。

最新生命心得体会(6篇)篇六

“在那永劫回归的世界里,无法承认的责任重荷,沉沉压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如果永劫回归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就能以其全部辉煌的轻松,来与之抗衡。”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书的开篇,作者就将我们引入了一个“轻”的世界,一个没有存在感的痛苦的空间。在一次没有任何意义的人生旅行中,我们不断妄图证明自己的存在,不断希望得到肯定,不断追求着身心的释放,故事便在这种徘徊挣扎中拉开序幕。

曾经也写过关于生命重量的文章,但从未有过读完此书后如此深刻的感受。灵与肉,媚俗与反媚俗,现实与反抗,这是昆德拉笔下的轻重世界。众多现实的无奈掩盖了华丽的辞藻,行文流淌间流露出生命的抉择。正是这样一种文笔,才在我的心中涌起了波澜,久久不能平静。不同于其他作品,昆德拉笔下的轻重世界直指现代社会人类生存的困境——以怎样的方式存在?通览整本小说,都找不到一个明确地答案来解答这个问题,只能用个人的一生来回答。托马斯,特蕾莎,萨宾娜以及弗兰茨都只是以不同方式存在的个体,在无法重演的过去和无法预定的未来,只能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进,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价值光亮。

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当人们厌恶自己身上的种.种负担、责任,而深感沉重时,总是向往着如果没有这些重负,生活该是多么轻松快乐、逍遥自在。可是当这些真正消失的瞬间,却又往往无所是从,不知如何是好。感觉自己轻如鸿毛,没有约束,但也没有归宿。人生为何如此无奈,想摆脱种.种生活之 “重”的困扰,但又不能承受摆脱困扰后的失重之“轻”,在这个永劫回归的生命中重复,再重复。

回望自身,我们也可以看到自己生命中那轻重交织的印痕。有时候会会被琐碎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就会一味地想要逃脱,什么都不做。但当我真正放下手中的一切得到了“轻”时,却又沉痛不已。满脑子都是忙不完的工作,和做不完的功课。这种感觉就像是一个贪玩的孩子,作业还没有做完就去玩耍了,其实他的内心比坐在那里完成作业还要痛苦,背着背包玩耍,怎么会放轻松呢?所以,当我意识到自己的颓废时,我选择了继续回到繁忙而又紧张的生活中,虽然这种日子过得有些累、略带疲倦,但是也特别充实。这也许就是痛并快乐着的道理吧。我们的“向上精神”本源于愚昧,我们的“进取心”来自无知,而盲目的进取心又至少给了人生一个“重量”的感觉,使人生似乎有了叫做“意义”和“满足”的东西。而人生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两样很难得到的东西而变得有价值与趣味。

故事的最后,意外的结局令人发指。托马斯和特丽莎在一片安逸享乐中死于车祸,弗兰兹死于一次戏剧性的游行,而萨宾娜在远离家乡的美国孤独的居住着,只有她寂寞的活着。这几位年轻人“追求”与反“追求”的矛盾,道出了人生本身的荒谬与悖论:每个人都有生活的目的和理由,但每个目的都有本身的空虚,追求爱情时怨恨多于欢乐,追求名誉像水中月镜中花一样遥不可及,追求钱财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透过种.种幻觉,这些人所有追求的一切最终都化为乌有,这与现实却略显矛盾了。我们每天都在追求着,拼搏着,努力着,最后追求的结果却是一场空。那些为着庸俗的目的而挣扎的平庸的生命,为了功名、金钱、娇妻、儿孙,终生忙碌、义无返顾,到头来一切都是虚无,一切都是空幻!那我们何必还要拼命追求生命之重呢?不过话虽如此,生活还是要面向阳光的,最美的不是追求了什么,追求到了什么,而是追求中得到了什么。故事中的每个人物也正是因为追求而美丽,因为那种不求结果的追求而不惜一切代价。事实上,我们仍然在忙碌,仍然在追求,奋斗的脚步永不停止。就像如果不去耕耘,不去播种,再肥的沃土也长不出庄稼;不去奋斗,不去创造,再美的青春也结不出硕果。

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过程,在追求的过程中有了幸福感和满足感,得到了自身的价值。也许,这已经足够了,何必在乎其终极意义上的得与失呢?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再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

所以,不管怎样还是要勇敢面对生命之“重”,而不是避“重”就“轻”。相信只有沉重的生活才有质量,凡是我们所经历的,都是我们所能承受的。

人生如潮汐,来了,去了;人生如漏斗,得了,失了。路漫漫,极其修远,我愿用毕生经历,在轻重之间求索灿烂的人生。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