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智能制造发展规划(通用6篇)

时间:2023-10-09 13:14:17 作者:笔砚 最新智能制造发展规划(通用6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篇一

智能制造是当前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为适应这一趋势,我在大学期间选择了智能制造课程作为我的选修课。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对智能制造技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体会。下面,我将从"对智能制造课程期望与选择","课程内容的探索与学习","课程实践活动的收获与体验","对智能制造未来的展望与思考"四个方面,来分享我对智能制造课程的学习心得与体会。

首先,对于智能制造课程,我有着较高的期望。在选择这门课程时,我最初的期望是希望通过学习智能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能够更好地了解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我认为,智能制造是未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而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将为我今后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机会。

在课程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智能制造课程并不只是简单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理论知识,而是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智能制造的基本概念、制造工艺的数字化、智能制造系统的设计与优化等知识。同时,我们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例如,参观实验室、操作智能制造设备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智能制造技术的潜力和优势。在实验室参观中,我见识到了各种智能机械装置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对于制造过程的简化和高效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操作智能制造设备的过程中,我亲身体验了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的便利与高效性。这些实践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智能制造技术对提升制造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作用。

对于智能制造未来的展望,我认为智能制造将会在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制造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广泛的范围推进。例如,在自动驾驶车辆的制造过程中,智能制造技术可以实现零件的自动选择和搬运,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制药行业,智能制造技术可以确保药品生产的安全和纯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综上所述,通过智能制造课程的学习,我对智能制造技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体会。我意识到智能制造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创新,更是一种制造模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智能制造将会在未来推动制造业的进步和创新。作为学习智能制造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和学习智能制造领域的最新知识和技术,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未来的制造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篇二

一、智能制造装备定义及范围

二、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1、产业规模发展迅速

2、重点产品有所突破

3、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4、产业资本体系多元化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外依存度高

2、创新能力不足

3、产业基础薄弱

三、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主要分布区域

四、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面临的新形势

(一)工业发达国家优势明显,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二)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前景广阔

五、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趋势

(一)自动化

(二)集成化

(三)信息化

(四)绿色化

六、智能制造装备未来重点应用领域

(一)电力领域

(二)节能环保领域

(三)农业装备领域

(四)资源开采领域

(五)国防军工领域

(六)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七、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区域统筹,推进资源集中

(二)提升配套服务,推广产业集聚

(三)完善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

智能制造装备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的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中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要体现,大力培育和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对于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生产效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智能制造装备定义及范围

智能制造装备是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执行功能的各类制造装备的统称,它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集成和深度融合。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水平已经成为当今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主要包括:高档数控机床、智能测控装置、关键基础零部件、重大集成智能装备。

二、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1、产业规模发展迅速

近年来,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增长势头迅猛,初步形成一定的规模。2011年,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产值约3600亿元,其中机床工具产业销售收入3922亿元,其中高档数控机床约占30%;仪器仪表产业销售收入3945亿元,其中智能控制系统、精密和智能仪器仪表与试验设备等约18%;机器人产业销售收入150亿元;通用基础件行业销售收入4600亿元,高端部分约占5%;施工机械3100亿元,高端部分占约20%;纺织机械600亿元,高端部分约占20%;印刷机械160亿元,高端部分占约20%;石化装备1896亿元,高端部分占约30%;国防工业专用制造装备超过120亿元。

2、重点产品有所突破

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一批国家急需、长期依赖进口、受制于国外的智能制造装备实现突破,如精密、高速加工中心,重型数控镗铣床,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用于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年产45万吨合成氨、轨道交通等重大工程项目的国产控制系统,高精度压力/差压变送器、原子荧光光谱仪、油井多相流检测设备;直径为6.34米的土压平衡盾构机、直径为11.22米的泥水平衡盾构机;1600吨级加氢裂化反应器、百万吨级乙烯工程三大离心压缩机组、百万吨级乙烯冷箱。

3、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现有沈阳机床、大连机床两个集团的年销售收入均超过百亿,进入世界机床产业前10强。涌现出重庆川仪、京仪集团、浙江中控、和利时、新松机器人、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瓦轴集团、沈鼓集团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以及聚光科技、天瑞仪器、威尔泰等各具特色的智能制造装备企业。

4、产业资本体系多元化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是一个完全开放和竞争的行业,中外资进入最早的行业,近年来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机床工具行业销售收入中,国有、民营、三资所占比例分别为18.3%、67%和14.7%;仪器仪表行业销售收入中,国营、民营、三资所占比例分别为:18.9%、45.2%和35.9%,初步形成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多元化发展,民营企业比例较高的格局。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外依存度高

重大技术装备用仪器仪表基本被国外垄断,对外依存度达到40%,其中高端产品对外依存度更是达到70%。机器人和高端自动控制系统的95%、高档数控机床的90%、高档数控系统的 95% 的市场份额被国外产品占领。

2、创新能力不足

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创新投入不足,仪器仪表行业r&d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2.5%;国内仪器仪表行业创新人才队伍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仅有5%,与工业发达国家的20%相比有较大差距。重大装备核心技术不掌握,自主品牌缺乏。

3、产业基础薄弱

智能制造装备整机和成套设备配套的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大量进口。为高档数控机床配套的高档功能部件70%需要进口;高档传感器市场全部被国外产品垄断;大型工程机械所需30mpa以上液压件全部进口,大型装载机进口部件占整机价值量的50~60%。

三、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主要分布区域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主要分布在工业基础发达的东北和长三角地区。以数控机床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研发和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辽宁、江苏、山东、浙江、上海、云南和陕西等地区。工业机器人将是未来智能制造装备发展的一个新热点,北京、上海、广州、江苏将是国内工业机器人应用的主要市场。(邳州可以依托产业布局的优势,引进和发展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方面的企业,来提升邳州的产业层次)

四、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面临的新形势

(一)工业发达国家优势明显,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智能制造的概念于上世纪90年代首先由美国提出,其后各发达国家紧紧跟随,纷纷将智能制造系统列为国家级计划并着力发展。我国在八十年代后期才开始进入智能制造装备领域。速度明显落后。

(二)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前景广阔

国民经济重点产业的发展、重大工程建设、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及降低碳排放的承诺,对智能制造装备提出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五、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趋势

智能制造装备呈现出自动化、集成化、信息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

(一)自动化

自动化和智能化是智能制造装备的重要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装备能根据用户要求完成制造过程的自动化,并对制造对象和制造环境具有高度适应性,实现制造过程的优化。

(二)集成化

智能制造装备正向技术集、系统集成的方向发展,主要体现在生产工艺技术、硬件、软件与应用技术的集成及设备的成套,同时还体现在生物、纳米、新能源、新材料等跨学科高技术的集成,从而使装备得到不断提高和升级,甚至发生深刻变化。

(三)信息化

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融合,带来巨大的、甚至是革命性的变化。将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嵌入”装备中,实现装备的性能提升和“智能”。设计及制造过程的数字化、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最终目标不仅是要快速开发出产品或装备,而且要努力实现大型复杂产品一次开发成功。

(四)绿色化

资源、能源的压力,使装备必须考虑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全生命周期中,对环境负面影响极小,资源利用率极高,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绿色制造是提高智能制造装备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和降低环境排放的关键途径。

六、智能制造装备未来重点应用领域

(一)电力领域

重点推进在百万千瓦级火电机组中实现燃烧优化、设备预测维护功能,在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实现安全控制和特种测量功能,在重型燃气轮机中实现快速启停和复合控制功能,3mw以上风电机组的主控功能,变桨控制功能,太阳能热电站实现追日控制功能,在智能电网中实现用电管理、用户互动、电能质量改进、设备智能维护功能。

(二)节能环保领域

重点推进在固体废弃物智能化分选装备、智能化除尘装备、污水处理装备上推广应用,实现各种再生原料的高效智能化分选、除尘设 备和污水处理装备的自动调节与高效、稳定,在地热发电装备中实现地热高效发电建模与控制功能。

(三)农业装备领域

重点推进在大型拖拉机及联合整地、精密播种、精密施肥、精准植保等配套机具成套机组,谷物、棉花、油菜、甘蔗等联合收获机械,水稻高速插秧机等种植机械装备上的应用,实现故障及作业性能的实时诊断、检测和控制,实现作业过程的智能控制和管理。

(四)资源开采领域

重点推进在煤炭综采设备、矿山机械上应用,实现综采工作面设备信息与环境信息的集成监控、安全环境预警、精确人员定位等功能,在天然气长距离集输设备中实现全线数据采集和监控、运行参数优化、管道泄漏检测定位、站场无人操作或无人值守以及中心远程遥控功能,在油田设备中实现井口关键参数检测、数据处理及集中监测功能。

(五)国防军工领域

重点推进专用机器人、精密仪器仪表、新型传感器、智能工控机在航天、航空、舰船、兵器等国防军工领域的应用。

(六)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重点推进在挖掘机、盾构机、起重机、装载机、叉车、混凝土机械等施工装备上应用,实现远程定位、监测、诊断、管理等智能功能,在机场和码头建设领域推广应用,实现机场行李和货物的自动装卸、输送、分拣、存取全过程的智能控制和管理,集装箱装卸的无人操作与数字化管理。

七、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区域统筹,推进资源集中

开展区域统筹规则。加强区域、省域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由国家或省主管部门牵头,科学地编制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划,设立产业准入标准,协调产业布局与区域分工,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恶性竞争。

(二)提升配套服务,推广产业集聚

注重服务平台建设。加强技术、研发、中试、转化等一系列公共平台的建设,建立完善的产学研合作体系、产业联盟,从专业服务和集群发展角度提高园区的竞争力。围绕龙头企业和技术输出重点机构,组织企业提供配套和转化服务。

(三)完善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

抓好地区产业定位,全面考虑产业和项目的协作关联度,鼓励依托产业链环节开展专业分工。

各地方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还必须要和当地传统的装备制造产业的改造提升相结合,在不脱离现有装备工业基础的前提下,加快新兴科技如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与传统装备制造产业的融合,形成新兴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篇三

(讨论稿)

光电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被国家、省市政府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是区域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需求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过多年发展,我市光电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已具有一定基础,2013年产值达到571亿元、规上企业数量达到93家。但总体看,我市光电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领军企业少、产业规模小,对外依存度高,市场有待培育。为进一步引导我市重点企业向园区集聚,形成拳头力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长春高新区联合市工信局、长春光机所经过两年深入论证、广泛调研,拟在高新北区建设长春光电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制定初步规划如下:

一、产业发展基础及优势

1、总体情况。高新区自实施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以来,以打造全市、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先行区域和核心载体为目标,以调优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立足产业基础,聚焦发展优势,不断完善产业发展平台,加快配套能力建设,促进高端装备制造、光电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园区化、基地化、集群化发展格局,高新区被评为国家级光电子产业基地。截至2013年末,43%。新产业光电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蓝光激光器产业化企业,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台激光电视,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半导体泵浦全固态激光器研发生产商,产品出口率达到95%,占世界同类产品市场的30%以上;禹衡光学是我国第一台光学仪器和第一台光电编码器研制和生产企业,全国同行业生产规模第一,市场占有率达55%。公司拥有11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所生产的光电编码器曾参与运载火箭和洲际导弹发射;希达电子生产的高清晰led全彩色显示器,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led显示器高端产品。“全彩色led模块三合一显示屏”、“全彩色led集成三合一显示屏”等系列的led显示器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大正博凯是专门从事汽车制造生产线设计、系统集成、安装、调试和陪伴生产,产品主要应用机器人滚边压合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机器人模拟仿真技术、模具设计技术和数字化工厂设计技术。其中机器人滚边技术和数字化工厂设计技术打破了国外公司在汽车行业的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

二、指导思想、产业定位及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创新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紧紧抓住调结构、促集聚和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统一规划、逐户报建、集中建设、统一管理,分步实施。以集群发展和招商引资为抓手,在我市打造一个重点领域突出、高端要素集聚、龙头企业带动、协作配套紧密、育一批等方式,促进产业要素向园区聚集,重点引进优质产业化项目不少于15个。

产业集聚阶段(2017—2019年)。把握国内外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趋势,瞄准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和国内外领军企业,实施定向招商、精准招商,吸引一批高端项目落户。引进产业化项目不少于25个。

三、产业导向和产业链设计

1、产业导向

(1)以激光技术为核心的激光制造和加工产业。充分发挥我市在激光技术上的优势,加快激光“全产业链”布局。以激光器的研发和生产带动上游激光材料及材料加工设备的发展,拉动下游激光切割设备、激光焊接设备、激光淬火设备、激光精密雕刻设备、激光测距设备、激光打标设备、激光医疗设备等一系列激光器件和设备生产企业的发展,促进激光在工业加工、医疗、军事、显示等方面的应用。

(2)以光传感技术为核心的智能仪器产业。依托光电传感长度、角度测试的核心技术,以及多年来形成的角位移编码器、光栅线位移传感器系列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基础,加快绝对编码光栅尺在数控机床上示范应用,推进数控型光栅测量系统国产化进程。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加快推进cmos芯片及红外传感器的研制和生产,带动智能仪器产业的快速发展。

智能制造过程中的感知、决策、执行三个关键环节,重点发展新型传感器及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与专用机器人、精密传动装置、伺服控制机构、agv等典型的智能测控装置和部件。推进基于机器人的自动化成型与加工生产线、数字化工厂等标志性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的示范和应用。

2、核心产业链及产品。

(1)激光产业链。按照“芯—器—设备”开展研发和全产业链布局,重点放在产业链的上游产品和技术。以半导体激光器核心材料制备为源头,以大功率激光产业化为重点,以先进激光加工装备等为切入点,尽快突破大功率激光器产业化关键技术和工艺,不断向激光医疗、激光照明和激光军事装备等产业化领域拓展。形成激光器芯片、激光材料、激光光源、激光电源、激光表面处理设备、激光标记设备、激光医疗及美容设备和激光加工设备等众多领域、紧密联系、完整齐全的激光产业链条。

造装备、锂动力电池化成套设备、滚压分切设备、恒流源设计制造技术等为主导产品。二是开发仓储物流自动化技术及装备。重点开发agvs、rgvs、堆垛机、码拆垛机器人、物流自动输送和自动作业设备、物流控制与管理系统等产品。应用领域包括自动化立体仓库、仓储中心、配送中心、应用agv的各种输送线和检测线和汽车的总装生产线,agv在汽车的总装生产线上的应用,具备为下游企业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和交钥匙工程的能力。

四、发展空间布局

按照产业链整合延伸、配套分工和价值提升为原则,园区规划占地面积75万平方米,其中一期25万平方米,包括核心产业区、研发拓展区、配套服务区三个部分。

1、核心产业区。规划面积?万平方米,是产业化主导区。主要由光显示产业基地、光通信产业基地、激光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光电智能装备产业基地及招商引资重大产业项目组成。

2、研发拓展区。规划面积?万平方米,是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及企业孵化集聚区。主要以长春光机所建设包括企业研发中心、科技孵化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开放实验室)组成。

3、配套服务区。规划面积?万平方米。结合园区产业特点,构建集行政办公、商业服务、会议中心、金融通讯、市政公用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配套服务区,通过采取集中且适当分散的布局模式,进一步将城市生活、工作、休闲等多元化活动融入园区,激发园区活力,促进园区的繁荣发展。

五、管理及运营模式

组 长:白绪贵 长春市副市长

杨俊良 高新区党工委书记

副 组 长:

成 员: 王晓东 市工信局光电处处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高新区(设在招商局或组建园区建设推进办公室)。负责园区规划建设方案的研究制定及全面统筹实施。建立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产业园规划、建设、招商的具体事宜。

2、强化招商引资,提高项目水平。建立重大项目引进和落位

宣传,提高新技术、新产品的市场认同度。一是在园区内建立光电和智能制造装备产品展示销售中心,全方位展示区内产业最新研究成果及主要产品。二是充分利用东北亚博览会等各种国内外会议、展会活动,广泛推介园区企业产品。

1、关于地块选择。园区总占地面积75万平方米,出于启用时间和费用的考虑,拟选择光机平台旁38万平方米中的25万平方米作为项目一期,该地块属于国有农用地,征收工作不牵扯农民问题,所以启动较快。38万平方米中的其他13万平方米属于集体农用地,征收较慢,暂作为后期考虑。除38万平方米以外的两个地块,目前都已抵押,其中25万平方米解押时间为2015年6月,抵押金额为5亿元,该地块可作为园区二期考虑;另外11万平方米解押时间为2018年8月,抵押金额为2亿8千万元。

3的档次,包括园区内的园区路、绿化、配套生活服务等,涉及的资金也较大,不建议分摊到入区企业,但企业自身建设的风格档次要与园区整体相一致。

4、园区企业可享受扶持政策

3、符合标准的项目享受《长春高新区关于鼓励投融资发展暂行办法(试行)》(长高开字〔2009〕76号)、《长春高新区“长白慧谷”英才计划实施办法》(长高党字〔2011〕34号)等扶持政策。

5、关于评审机构。建议采用高新区目前采用的专家评审制度,评审专家以市工信局、光机所、高新区相关领导、专家和龙头企业代表为主组成。因该项目政府和高新区都投入较大,建议要严把入园关,全面考察项目的产品、技术、市场、资金、管理团队等要素,务求项目质量高,建设资金有保障。

6、关于园区名称。建议采用长春光电和智能装备产业园区。同时加挂吉林省光电子产业孵化基地牌子。一个园区两个牌子。孵化器可作为园区公共服务平台。

能产业办公室)正在积极落实招商项目。四是市工信局统筹整个工作进度。

11、关于园区运营。园区建成后以高新中元设计院为主体组建园区运营机构,提供政府管理服务职能与企业经营服务两项内容,经营部分采取市场化,先期可由政府投入一部分必须的启动资金,后期运营市场化,原则上政府财政不再补贴。

12、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园区公共设施配套费用。建议市财政和高新区财政承担。市里的政策支持建议通过这种方式体现,可由市政府、高新区、中元国际高新设计院共同出资设立平台公司作为投资主体。二是园区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主要包括运作模式、入园标准、优惠政策),建议市政府以会议纪要形式下发。为园区工作提供政策保障。三是一期企业集聚积极推进的同时,趁热打铁,建议尽快启动二期项目,瞄准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和国内外领军企业,实施定向招商、精准招商,吸引一批高端项目落户。保持园区发展后劲。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篇四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汽车工业中,智能制造正逐渐成为主流趋势。随着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制造商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作为一个汽车工程师,我亲身经历了汽车智能制造的过程,并深刻体会到了其中的好处和挑战。

首先,汽车智能制造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传统的汽车制造过程中,许多环节都需要人工干预,这不仅增加了劳动力成本,还容易出现人为错误。然而,在智能制造中,机器学习和自动化技术大大减少了人为干预的需要。机器可以根据大量的数据进行决策和操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例如,在汽车装配线上,工人可以通过智能机器人来辅助工作,极大地加快了装配速度和质量。

其次,智能制造使得汽车制造商能够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在过去,汽车制造中的质量控制主要依靠质检员抽查和手工测量。然而,这种方式容易出现人为错误和遗漏。而在智能制造中,汽车制造商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自动检测设备来实时监控产品质量。这些设备可以比人类更快速地检测出潜在的质量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因此,智能制造大大减少了制造过程中的缺陷率,提高了汽车的整体质量水平。

另外,智能制造还能够为汽车制造商提供更准确的市场预测。通过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汽车制造商可以对市场需求进行更详细的预测和分析。例如,他们可以通过分析用户购车意愿、喜好和消费行为来预测未来某一型号汽车的销售情况。这就使得制造商能够更准确地调整生产计划,避免产能过剩或者供应不足的问题。这不仅能够降低成本,还能提高客户满意度,并增加企业竞争力。

然而,智能制造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是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快。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制造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迭代。因此,汽车制造商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技术,以保持竞争力。其次,安全性问题也是一个关键的挑战。智能制造中的设备和系统都需要远程操作和连接,这也给黑客攻击者提供了机会。汽车制造商需要投入更多资源来保护智能制造系统的安全性,以防止潜在攻击者的入侵。

总之,汽车智能制造是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它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提供了更准确的市场预测。在面对技术更新和安全性挑战时,汽车制造商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以保持竞争力。作为一个汽车工程师,我深深体会到了智能制造所带来的好处和挑战。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智能制造将会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汽车产品和服务。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篇五

近年来,随着智能科技的迅猛发展,汽车智能制造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作为一名汽车制造工程师,我在实践中亲身体会到了智能制造带来的巨大变革。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五个方面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智能制造提升了生产效率。在过去,汽车制造是一项重体力劳动的工作,人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机械化操作。而现在,智能化生产线的出现使得生产效率显著提高。机器人的运用使得重复性工作变得简单高效,工作效率也得以大大提升。例如,在组装车身的环节中,机器人可以负责焊接、喷涂等操作,减少了人为的错误和浪费。通过智能制造,汽车的生产周期也缩短了,这无疑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其次,智能制造改善了产品质量。在传统的汽车制造中,由于人为的错误等各种原因,产品质量难以保证。而智能制造通过严密的数据监控和精确的计算,大大减少了随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例如,在装配环节中,通过智能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零部件的质量和适配度,减少产品的次品率。在涂装环节中,智能喷涂机器人能够根据汽车的形状和尺寸进行精确喷涂,避免了传统喷涂中的漏喷和重喷等问题。智能制造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使得汽车质量得到了保障。

第三,智能制造降低了生产成本。在过去的汽车制造中,人工成本是很大的一项开支。而智能制造的出现,大大减少了人工操作和人员配备的需求,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例如,在生产线上智能机器人可以进行核心工序的操作,减少了大量的人力投入。通过智能化的生产,企业可以显著减少人员开支,提高利润。同时,智能制造还可以提前检测出潜在的故障和问题,避免了故障造成的停产和维修成本。这些都使得智能制造成为现代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

另外,智能制造改变了汽车制造工人的工作方式。在传统制造过程中,工人需要进行一些繁重且无聊的操作,他们往往需要长时间站立、重复工作,使得工作效率和甚至身体健康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智能制造的出现让工人更多地从事与智能设备的交互、编程和监控等工作。这不仅提高了工人的技能水平,也增强了工人的工作满足感和归属感。在智能制造环境下,工人的工作更加智能化和灵活化,使得他们的工作变得更有意义和价值。

最后,智能制造推动了汽车行业的创新发展。在智能制造的驱动下,汽车行业不断追求技术的突破和创新,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升级和发展。智能化的生产设备和流程不仅改变了汽车制造的传统模式,也推动了汽车的智能化、电动化和新能源化。智能驾驶、车联网等科技的不断应用和发展,为汽车行业带来了更大的市场和商机。

综上所述,智能制造给汽车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改变工人工作方式和推动行业创新,汽车智能制造在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也满足了消费者对于高品质、高效率和智能化产品的需求。我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汽车智能制造将会在未来的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篇六

------2014年智能制造研讨与创美工业4.0现场体验会

2014年10月31日在苏州白金汉爵大酒店举行了智能制造研讨与创美工业4.0现场体验会。来自全国的300余名制造行业客户莅临现场,热情参与了本次大会。此次大会以智能制造,协同合作这一主题进行研讨,就企业间如何实现共同互联、智能互通以及如何迈向工业4.0来展开,创美集团及用友软件专家一道共同探讨了制造企业的信息化之路。

大会开始大迁总经理回顾了创美集团与用友的合作历史,从与用友王文京董事长缔结战略协议、系统原型客户的确立、nc项目开始到用友集团的大力支持,逐步讲述了创美与用友战略好伙伴的一个个美好瞬间,也为体验会的现场拉开了精彩的序幕。会上由用友集团执行总裁章培林董事长发表致辞,提出在企业互联网化时代制造企业应利用新技术将互联网和工业深度融合,并剖析nc6如何为制造业塑造核心竞争优势。随后金工场长也发表了精彩的演讲。演讲以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作为背景,讲述了创美工艺与用友的协同合作来进行管理信息化项目的实施,逐步实现了设计敏捷化、制造智能化、业务过程实时化,客户协同化、集团管控化的智能工厂这一辉煌过程。并分享了制造业生产力发展方向和总体趋势。会上作为特邀嘉宾进行本次发言的还有用友项目经理岳伟龙、创美生产革新部主任金垠博、uap中心技术支持部总经理彭立东、摩托罗拉制造经验专家等。用友咨询与实施业务部专家岳伟龙先生为大家讲述如何为创美实现信息化价值这一经验分享。生产革新部主任金垠博就创美工业4.0的实践案例进行分享,描述了工厂制造从自动化到智能制造这一改革创新的道路。uap中心技术支持部彭立东总经理就uap平台与客户联合创新作为主题,进行了本次演讲。紧接着大会现场体验阶段展示了由我们创美工艺自主研发的工业4.0的原型机。该系统在2014年用友广州展会上第一次以创新的姿态展现给大家。它打穿了从生产执行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到生产设备控制系统的隔阂,并同手机移动客户端结合起来,用户只需手机上轻轻一按,就能下发订单,控制生产。会上体验的人群更是络绎不绝将大会的气氛推上了高潮。随后金工场长同用友集团执行总裁章培林董事长参加了用友产业链合作伙伴创美授牌仪式。这是即9月用友广州展会后又一大事件。本次授牌是基于用友公司与创美工艺的专业分工和战略契合。利用双方互补优势,为更多制造类企业提供更多专业类服务。会议现场,用友、创美、新华都、畅通天元领导签署了四方协议,通过四方合作将进一步推动产品伙伴招募和深化合作,标志着创美将与伙伴的形式共同实现合作开发,达成产业链共赢目标。

31日下午还进行了创美工厂车间的现场体验,来自用友的200多名制造行业客户参观了创美工厂。参观团分为4组,分别参观了第一事业部、第三事业部、第三事业部、登车平台、生产革新和新品开发车间以及金牌模具工厂等生产车间。创美向用友参观团全面展示了全自动的冲压生产线、精密的3d模具技术和测控设备、直线式机械手臂和机器点焊机、数据采集系统等等半自动甚至全自动的智能设备,让用友的各界朋友们全面感受到创美工艺正在从传统劳动力密集型向自动智能化的转变。随后的三个小时,开展了创美与用友的交流会,会场主分为:制造、财务供应链、uap系统等三个个分会,交流会在轻松又包含成长的环境中度过,各个会场中开展了智者与智者的对话,共同体验了一次行业间的深入研讨。

创美工艺与用友集团共同打造了一整套适应于“工业4.0时代的信息化系统。基于uap平台,创美对28个业务小系统、涉及nc18个核心业务单据的信息进行集成。除了将内部管理数据进行整合之外,通过uap平台,创美又将智能化管理延伸到了机械设备上。即通过uap平台,构建了一套物联网中间件,帮助创美实现了设备之间的数据互操作、设备的全面数据分析以及可视化运营,为创美集团的全球化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创美工艺将率先迈入了工业4.0时代,工业4.0的内涵已经远远超越机器的自动化,甚至数字制造本身。它让设备与设备开启对话,产品和生产设备之间相互沟通,建立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对话窗口。我们让设备开始了愉快的“生产旅行”,即将到来的机械技术与信息化技术高度融合,让机械数据和管理数据全部整合到一个数字化企业平台中,“信息平台”作为企业智能制造的中枢,将成为智能制造体系的核心。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