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年级数学故事演讲稿分钟(优秀5篇)

时间:2023-10-02 16:17:40 作者:GZ才子 2023年四年级数学故事演讲稿分钟(优秀5篇)

演讲,首先要了解听众,注意听众的组成,了解他们的性格、年龄、受教育程度、出生地,分析他们的观点、态度、希望和要求。掌握这些以后,就可以决定采取什么方式来吸引听众,说服听众,取得好的效果。好的演讲稿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演讲稿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演讲稿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四年级数学故事演讲稿分钟篇一

高斯是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高斯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幼年时,他在数学方面就显示出了非凡的才华。3岁能纠正父亲计算中的错误;10岁便独立发现了算术级数的求和公式;11岁发现了二项式定理。少年高斯的聪颖早慧,得到了很有名望的布瑞克公爵的垂青与资助,使他得以不断深造。19岁的高斯在进大学不久,就发明了只用圆规和直尺作出正17边形的方法,解决了两千年来悬而未决的几何难题。1801年,他发表的《算术研究》,阐述了数论和高等代数的某些问题。他对超几何级数、复变函数、统计数学、椭圆函数论都有重大贡献。作为一个物理学家,他与威廉.韦伯合作研究电磁学,并发明了电极。为了进行实验,高斯还发明了双线磁力计,这是他对电磁学问题研究的一个很有实际意义的成果。高斯30岁时担任了德国著名高等学府天文台台长,并一直在天文台工作到逝世。他平生还喜欢文学和语言学,懂得十几门外语。他一生共发表323篇(种)著作,提出了404项科学创见,完成了4项重要发明。

高斯去世后,人们在他出生的城市竖起了他的雕像。为了纪念他发现做出17边形的方法,雕像的底座修成17边形。世人公认他是一位和牛顿、阿基米德、欧拉齐名的数学家。

四年级数学故事演讲稿分钟篇二

时间匆匆流逝,转眼间,进入这个温馨、积极向上的“__”团队已经半年了,半年的工作、学习和实践虽然让人紧张、繁忙。但是我感觉收获多多,感慨多多。

近期来,我时刻名师工作室成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思想上要求上进,业务上刻苦钻研,能认真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注重自己的师德形象,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循循善诱。

在我们工作室的博客,内容有教学案例、学习体会、读书心得、论文等等,可谓百花齐放。这些都是我们成员的学习成果,是我们“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的过程。名师工作室,为我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并为我搭建了展示自我、体现自身价值的舞台。通过学习我深深体会到“学然后知不足”,通过反思,我发现想要成为一名专业化的研究型教师还有很多路要走。

为了提高我们的专业理论水平,从工作室成立的那天起我们就共同开始阅读同一本书《静悄悄的革命》,我们定期交流读书心得,反馈收获,为我的课堂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平时能坚持阅读了《爱的教育》、《给教师的建议》等教育理论书籍,撰写了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这学期还有一篇教学随笔《在探索中成长》发表在cn刊物上。

本学期,工作室开展了丰富的教研活动——听课评课,专题讲座等。每一次活动,我都积极参加,认真聆听工作室成员间的相互交流,虚心学习他人的宝贵经验,及时作出总结和反思,努力提升自身素质。这其中就有我作的一节课《倒数的认识》和专题讲座《有关数量关系的一点思考》。

一直以来,我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找出自己的不足,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制定了以下努力的目标:

1.在提高课堂实效性上下功夫,使学生在每一堂课中有更大的收获。

2.及时总结,加强反思的能力,将自己平时积累的经验、有价值的思考、及时记录下来,以便更快地提升自己的水平。

总之,一学期虽然过去,我也收获了许多,但求索路漫漫,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完善自己,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数学学科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使自己的教学有自己的特色,并带动整个学校的数学教学迈上一个新台阶。

四年级数学故事演讲稿分钟篇三

从前,有个叫二愣的屠夫,有杀猪宰羊的好手艺,又雇佣着十几个杀猪能手,在这方圆几十里,算是有名的大屠户了。

一天,二愣又要杀猪了。按照惯例,总是由二愣先杀第一头猪。哪知,“老虎也有大意的时候”,只见那头猪刚被翻倒在地,就狠狠地咬了二愣一口,急急地跑进猪圈了。

这还了得!二愣气呼呼地追进猪圈里,可是圈里有1000头猪,怎么认得出那头猪呢!

“杀!”随着二愣一声吼,1000头猪全部被强行赶进屠宰场。

“都杀了吗?”伙计们怯生生地问。

“不。”二愣忽然想出个怪主意,“把这1000头猪排成一行,先杀第一头,然后隔一头杀一头;杀完第一遍后,还是原来的队形,再用同样的方法杀第二遍;这样一遍一遍地杀下去——”二愣停了停说,“最后只留下一头猪。”

二愣心想,1000头猪最后只留下一头,看你还能活!

哪里知道,这是一头聪明的`猪,趁着混乱,它很快找到了避难的位置,居然躲过了这一刀。

请问,这头猪到底排在什么位置上呢?

四年级数学故事演讲稿分钟篇四

在学习这一章节时,我设计以下的教学大纲。
第一;让学生学会读数,亿有多少位数?亿后面的数怎么读?怎么写出来?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然后进行引导,指名学生回答数的读法。学生说:“老师,这么多数不是知道怎么读,亿有九位数,于是我就引导学生看小黑板,把一个数为:1983387700的数用竖线分好四位,四位,这样让学生看了一目了然,非常的直观,也空间让学生去理解,然后再叫一个学生来读这个数,学生一看,马上就会读数了,其它的学生也一样慢慢的理解,然后教学生怎么写好这个数,有一部分学生也能够写出来,很不错,于是在小黑板出相关练习让学生进行巩固。提问:三亿怎么写,三千五百亿怎么么写?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来。
第二;学生会读还不行,还要会写,把大写的写成小写的,把小写的写成大写的,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好读写,如:五千零二十六亿八千五百万零九十,写作:()。三千七百五十亿六千三百万六千零九十。写作:()然后用数位线标出来,有亿级、万级、个级。这样让学生一看非常清楚,也非常容易理解。
第三;巩固练习,练习对知识的巩固非常有帮助,所以出一些相关的练习来让学生独立完成,分组完成,上黑板做,集体来纠正,这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非常有用。
最后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先必须讲清楚例题,然后针出现的情况进行说明,通过练习来巩固好基础知识。我在这次教学中发现有些课本上的知识,必须讲清楚、讲透,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好课本上的知识,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拓展,这方面也非常的重要,不要缺少的。这样学生才能学好。

四年级数学故事演讲稿分钟篇五

你听说过“鸡兔同笼”的问题吗?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你想知道《孙子算经》中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吗?解答思路是这样的: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角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

这样,(1)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2)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因此,脚的总只数47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显然,鸡的只数就是35-12=23(只)了。这一思路新颖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化归法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先不对问题采取直接的分析,而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进行变形,使之转化,直到最终把它归成某个已经解决的问题。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