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专业19篇)

时间:2023-12-08 15:45:30 作者:温柔雨

统计结果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使用图表、表格、文字等方式进行展示。以下是一些新闻报道中的统计数据,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其中的趋势和变化。

人教版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授课内容: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复式统计表的格式,能够正确填写表格,制作表格,并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2、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体会统计表的产生及其优越性,增强统计的意识和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根据单式统计表动手制作出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理解复式统计表,知道使用复式统计表的意义,会对复式统计表进行分析。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学校学生社团活动的小视频。

这是我们学校在组织同学们参加什么活动?(社团活动)。

师:是的,我们每周都会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我们学校有哪些社团?(口答)。

学生猜测,意见不一。

师:看来大家意见不统一,你能用我们以前学习的办法解决吗?

引题:可以用统计的方法。

二、自主探究,建构新知。

1、复习铺垫。

预设1:一同举手表决。

预设2:我们统计的是男、女分别最喜欢的社团,所以应该分开统计。

2、完成单式统计表的数据收集和整理。

师:好的,现在我们就分别对男、女生最喜欢的社团进行统计,女生统计男生的,男生统计女生的(每个学生手中只有一种统计表)(略)。

请几位同学到前面统计各项人数,填写表格。

3、根据你手中的统计表,你们知道了什么信息?

(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口答)。

4、师:由于男、女生的特点不同,看来喜欢的社团差别很大,老师想知道女生喜欢舞蹈的比男生的多多少人?只看手里的这一张表格你能告诉老师吗?(学生困惑)。

5、师:你们有什么办法吗?(我们需要把两张表放在一起,才能比较)。

6、小组合作。

师:看来只有一张表是比较不出结果的,需要把两张表合在一起,下面我们同位两人为一个小组,根据两张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一个“男、女生最喜欢的社团”统计表,并画出来。

教师巡视指导。

7、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作品。请同学说一说是如何设计的?

观察几类表格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引导学生选出最优方案。

8、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运用课件逐步呈现新的统计表。

师根据表格内容引出表头,并加以介绍。

第一行横向为社团,第一列纵向男女为性别,中间部分的内容是统计出的人数。

师:我们的这张统计表是怎样得到的?(把以前的两张合在了一起)。

以前我们学习的是单式统计表,把表格中的数据加以归纳整理,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复式统计表。

9、复式统计表与我们之前的单式统计表有什么不同?(口答)。

板书:信息丰富便于比较。

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下面我们就尝试利用今天学习的复式统计图解答问题。

三、练习巩固,运用拓展。

(1)填空。

2班同学爸爸、妈妈每天工作和做家务的时间统计表。

1、大多数爸爸每天工作和做家务的时间是小时。

2、大多数妈妈每天工作和做家务的时间是()小时。

3、看到这个统计结果,你有什么感受。

(2)选择。

三年一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表。

2、男生喜欢体育运动的人数比女生多()人?

a、10b、8c、6d、2。

3、有女生和男生都比较喜欢的节目吗?()。

a、动画片b、电视剧c、知识竞赛类d、少儿综合类。

(3)判断。

中国、美国、俄罗斯在三届奥运会中所获金牌数量统计表。

关于上面三届奥运会,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1、中国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多。

2、俄罗斯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少。

3、每届都是美国获得的金牌最多。

(4)整理数据回答问题。

育才小学三(1)班学生的体育成绩记录单。

比较一下这个班男生和女生的体育成绩。

这个班的体育成绩怎么样?

四、回顾所学,总结梳理。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是怎样学会的?

小学三年级下数学《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本次数学课堂实录选取的素材都是学生熟悉的、发生在自己身上及身边的事例。例如:教学主题的例题就是选择的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在练习八中安排了统计体育成绩,国家金牌取得的趋向,在后面的课后拓展中,让学通统计班上学生喜欢的电视节目以及让学生统计四年级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这些内容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且都贴近学生的生活,能过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而在新课教学中,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统计数据、分析数据进而一步一步的完成复式统计表,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或分析问题,有效的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学习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统计以及单式统计表的制作、填写,在此基础上去引导学生一步步掌握理解复式统计表。

课程标准。

要求学生能在掌握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逐步认识并掌握复式统计表。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了解复式统计表,并能正确的填写表格。

2、能根据统计表里收集、整理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统计的过过程,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产生。

2、通过小组讨论,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增强统计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对复式统计表结构的认识,数据的填写及分析。

解决措施: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谈论等完成复式统计表。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难点: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解决措施:通过比较,分析,对数据进行简单的预测。

教学设计思路。

学生已经能进行简单的统计,而且能进行制作、填写、分析单式统计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制作复式统计表。在学生对复式统计表中数据的分析上,让学生体会到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

依据的理论。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

一、导入新课。

学习指导。

2分钟。

出示教学课件同学们阳光体育活动照片,并谈谈自己的爱好。

师:我们班的学生都喜欢哪项活动呢?

学生猜测,意见不一。

学生讨论。

通过图片展示、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索,构建新知。

学生自主探究。

10—15分钟。

1、复习与铺垫。

(1)选择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

师:在这六项活动中,现在想又快有清楚的知道我们班的学生最喜欢哪项活动,我们该采取什么方式进行调查呢?每位学生只能选一项活动。

集体讨论后共同决定采用男、女生分开统计的方法,老师协助学生现场组织,并进行统计。

(2)完成数据收集与整理。

(3)分析数据。

师:从两张表统计的数据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学生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2、比较与体验。

(1)师:这两张表有什么共同之处?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两张表格统计的项目相同,但是统计的对象不同,数据也不同。

(2)制造冲突。

师提出一些需要对比数据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师:男生喜欢跳绳的人数比女生多还是少?

学生回答(略)。

师:男生喜欢足球的人数比女生多还是少?

学生回答(略)。

师:解答上面的问题,同学们觉得方便吗?

生:两张统计表,比较起来有些麻烦,要是在一张表上就好了。

师:那怎样把这两张表的内容编成一张表呢?请各学习小组议一议,将手中的两张表折一折、拼一拼。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创造”统计表。

学生介绍经验:将女生的表折去标题和第一行,对准位置放在男生的表格下面;将人数栏分别改为“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将标题改为“男、女生最喜欢的阳光体育活动”。

3、完善认知,揭题。

(1)根据表格内容,引出“表头”

(2)引导比较:这张统计表与我们合并前的统计表有什么不同?

4、解读信息,体验优点。

出示问题,让学生回答。让学生体验复式统计表在分析数据时便于比较和可整体把握的优越性。

(1)男生最喜欢的阳光体育活动是什么?女生呢?

(2)男生喜欢哪项活动的人数最少?女生呢?

(3)参加调查的一共有多少人?

(4)你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师生配合调查班上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情况,并完成单式统计表。

学生通过探讨,对单式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亲自制作复式统计表。

学生介绍经验。

通过对复式统计表中数据的分析,让学生体验其优点。

创设学生熟悉的情景,让学生热情投入到单式统计表的完成中去。

老师提醒学生,在统计过程中,“每人限选一种”,避免干扰因素的产生。

选择男女分开统计的方式,可以很自然的引出复式统计图。因此,在教学中,分别按男、女生进行统计,利用两张但是统计表呈现数据。

首先,提出一个关键问题:“这两张表有什么共同之处?”引发学生对两个独立的统计表进行比较。通过讨论发现可以用更加简洁的方式来表达。

学生通过探讨、操作等,逐步对两个但是统计表进行合并,制作复式统计表。并体会复式统计表的制作过程。

呈现合并好的复式统计表,并提问:“这个表包含那几项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对复式统计表进行解读。尤其对分栏格(表头)进行详细讲解。

在复式统计表下提出这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体现复式统计表的价值所在,使学生更好的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当堂训练。

8—10分钟。

1、第38页第一题。

2、第38页第二题。

进行数据分析,解决问题。

通过本环节的练习,提高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四、回顾所学,积累经验。

本课总结。

3—5分钟。

1、谈谈收获: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3、课后拓展:让学生统计四年级二班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开展情况。

学生各抒己见。

通过回顾本节课所学,想想运用的方法,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

板书设计。

单式        便于比较。

丰富。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实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讨论、观察的教学方法,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会认、会填写复式统计表,而且能对复式统计表里的信息做简单的分析。

不足之处:我在课堂上的语言组织能力还不够,老师的话语较多,较复杂。这方面要加强练习。

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制作复式统计表的全过程,体验收集信息、整理、分析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多媒体、计算器。

1课时。

一、导入。

提问:这是青云小学五年级四个兴趣小组的活动情况,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让学生分别说出是什么兴趣小组,各有几名男生,几名女生。)。

教师提出要求:你能把四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统计表里吗?出示4张统计表。学生在教科书上各自填写,提醒学生注意核对数据。

请同学们比一比:这四张表格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点:结构中都有性别和人数两栏;

不同点:每张统计表都只反映了某一个兴趣小组的男女人数情况。

从这4张表上,我们知道了那么多的信息,现在老师有几个问题你能回答吗?

提问:4个兴趣小组一共有()人,男生有()人,女生有()人。()组的男生最多,()组的女生最少。

师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应一个兴趣小组的男女生人数,如果要对不同小组的男女生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太方便。

问:那谁能出个好主意,让我们比较起来方便些?如果把这4张统计表合并在一起观察,分析、解决问题也就容易多了。

1.在合并过程中初步感受。

师:那怎么合并呢?(学生可能回答,把四张表竖着接在一起,教师出示表,课件演示,四张单式统计表竖着接拼在一起)。

组织学生讨论:对合并后的统计表你有什么修改建议?(把性别、合计一栏重复的部分删去)。

提问:你觉得这张统计表明确吗?哪里不明确?

学生可能会指出各个兴趣小组的名称不明确,教师组织学生将表格中的第一列分别注明:航模小组;民乐小组;书法小组;美术小组。

那么性别这栏该怎么填写?(制作表头)。

师:再添总计一栏,添在最下面。

师强调:为了醒目给人一眼看出合计数和总计数,一般总计这一栏放在最上方。

2.讲述“表头”的含义。

教师指着第一行第一列这一格讲述:这是统计表的表头。

提问:表头被分成几个部分?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表头中的三部分分别与统计表中的哪部分有关系呢?(“性别”表示横栏内容,“组别”表示纵栏内容,“人数”表示表中的数据)。

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统计表中相应的区域覆盖颜色。

提出要求:现在请同学们把刚才几张单式统计表中数据填写在这张统计表中,会不会?试试看。

汇报交流:填写统计表时,你先填写了哪些数据?哪几格的数据时通过计算后填写的?

4.讲述统计表“合计数”与“总计数”的区别。

你是怎么填写总计这一栏的?(两种方法,培养学生验算的习惯。)。

提问:合计与总计有什么不同?(合计是指各个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之和,而总计是指所有兴趣小组人数之和以及男女生人数之和)。

5、制作标题和日期。

这张统计表完成了吗?还缺少什么?(标题和日期)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在制作表格时,有时还需要加上填表人,这里我们就不写了。

6.分析表格。

(1)启发:从现在的这张统计表中,你又能方便地知道什么?教师再次提出课始的问题:四个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哪个组的男生最多?哪个组的女生最少?学生观察后口答。

如果下个学期青云小学只开设两个兴趣小组,你觉得会开设哪两个兴趣小组吗?说说你的理由(航模、美术比较受喜欢)。

(2)比较:你觉得这张统计表与刚才的四张统计表比较,有哪些特点?对我们分析数据有哪些帮助?同桌讨论。

结合学生发言指出:刚才的每张统计表都只反映了一个兴趣小组的男女生人数,不便于比较,这张统计表能反映出各小组的男女生人数,便于我们总体分析。

教师随机揭示:之前我们填写的四张统计表叫单式统计表,那么今天我们制作的这张统计表叫什么呢?像这样的统计表叫复式统计表。板书课题:复式统计表。

追问:复式统计表一共有哪几个大部分组成?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标题\日期\表格(表头、横栏、纵栏、数据)

三、巩固应用。

1.完成“练一练”

师:20xxx年的北京奥运会,它令世界瞩目。作为一个体育爱好者和一个有心人,小明收集了几届奥运会奖牌的数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几届奥运会我国体育健儿的表现吧。

学生在书上填写数据后,交流核对,提醒学生题中数据是“横着”告诉我们每一届的奖牌数,而统计表中要“竖着”填写每一届的奖牌数,填写数据要注意“对号入座”,最后别忘了填写日期。及时反馈填写正确率。

提问:你是如何计算金、银、铜牌合计数的?又是怎样计算每一届的奖牌总计数的?226枚是怎样算的?(两种方法)。

谈话:从这张统计表中你了解了什么?同桌说说,指名交流(这4届共获得226枚奖牌;这4届金牌数最多,铜牌数最少;第26届获得的奖牌总数最少,第28届奖牌总数最多;等等)。

师:同学们,有谁知道在我们中国北京举行的第29届奥运会奖牌总数是多少?(奖牌总数:83枚,其中金牌46枚,银牌15枚,铜牌22枚)。

你想对奥运健儿说些什么?你不想对自己提点希望吗?让我们一起为奥运健儿加油喝彩,让我们也积极投身到全民健身活动中去。

2.完成练习二十第2题。

在奥运会期间,很多人都非常关注出行问题。现在你们就一起随老师去参观一下我国几个民用机场的情况吧。

先让学生说说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生在书上填表后(提醒学生可用计算器计算),集体交流核对。提醒学生别忘了填写日期,及时反馈正确率。

提问:为什么表中没有“合计”、“总计”?

师指出:统计表需不需要“合计”或“总计”,这要根据实际情况,它是有变化性的。(长、宽与面积无法合计,总计不同机场的长、宽、面积也没有意义。)。

四、总结。

其实今天我们学的只是最为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在生活中,人们要作出分析、比较的时候,总会用上各种复式统计表。如学校各年级男女人数统计表、奥运会各国奖牌统计表、天气情况统计表、校运会各班分数表等等。

五、作业。

随着科技的发达,通讯工具已进入寻常百姓的家中,她让距离不再遥远,她让我们的心贴得更近。

完成练习二十第1题。

揭示“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词语的意思。

小学三年级下数学《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过程与方法。

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目标解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收集数据、记录数据的方法已经有初步的体验,会将数据整理后填入单式统计表,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解决简单的问题,也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借助复式统计表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丰富信息及其应用价值,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统计的方法和意义。复式统计表呈现、处理数据的方法也是学生以后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正确填写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三、教学准备。

ppt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生交流:同学们,课余时间你有什么兴趣爱好?

学生意见不一,引发用统计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创设了一个调查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为复式统计表的学习做好铺垫。

《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这是我上星期上的一节课,《复式统计表》的第一课时。这节课结束后,我就觉得上的特别的不理想。其中有好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会看表、会填表。所以首先应该让学生学会看表,着重就是表头里,它里面分了三栏,这个内容要重点讲一下。我却忽略了,没有把重点突出讲,使得重点不重,详略不当。每一篇文章都有它的高潮部分,而课堂教学也应该是这样的。接着,填表又该如何填。讲结束后应该及时的巩固,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可以指着表中的某个数字,让学生说出它表示的意思;也可以擦去某个数字,让学生在来填,等等。

再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说,首先,整节课都没有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在现在看来,小组合作的环节可以穿插在练习中。根据练习二十的第一题,我可以让学生当场调查小组成员家庭电话拥有的情况,然后根据统计的数据制作一张统计表。一整节课都是在看题——填表,看题——填表,学生就会觉得不耐烦了。加上小组合作的活动,既可以及时的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又缓解了学生解题时的疲劳。

其次,课堂中的互动也比较少。主要表现在教师单向“动”得多,师生群体之间“动”得少。记得曾经有个老师这样说过:现在的年轻教师上课时往往习惯自己讲个不停,没有顾及到学生的主体性。而年长的教师却能够做到放手让学生自主的去学。其实,真正有效的互动应该建立在学生产生互动需求的基础上,是一种思维的碰撞,是情感的沟通和经验的提升。学生在互动中不但能够获得知识、提高技能,而且在互动中还能不断生成智慧、提升人格。

还有就是,我的激励性的评价语句太少了,这节课几乎没有用一句。适当的鼓励、赞扬学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我在课堂上的灵活性还不够,这方面要加强练习。这次课,我觉得上的比较的枯燥,学生们也都失去了兴趣。所以在课堂上同学们就显得骚动不安,如果我能够及时的加个小游戏,或者让他们小组讨论一道习题,也许结果就不一样了。

知道了这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我想下次这节课一定会上的比这次好。

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1.初步了解复式统计表的格式,能正确的填写表格,并对表中数据进行合理分析。

2.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产生及其优越性,增强统计的意识和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自主探索,建构新知,创造复式统计表。

出示单式统计表,引出复式统计表,并分析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

(三)数据分析,比较体验(复式统计表)。

师:喜欢跳绳的男生比女生多还是少?

(四)练习巩固。

出示有数据的复式统计表,(喜欢水果的)提问分析数据。

师:喜欢吃苹果的男生比女生。

(五)填写表格。

出示课件体育成绩单,学生会自己填写优,良,及格,不及格的有几人。

(六)课堂总结,说说本课学到了什么。

(七)课下调查。

师:同学们课下应该多读书,读好书,丰富自己的知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小学三年级下数学《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了解复式统计表的优点,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

1、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能回答简单的问题。

2、对表头的认识以及复式统计表中横栏、纵栏所表示的内容的认识。

教学准备:

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兴趣小组标签、生活中的复式统计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2、学生自由回答统计的方法。(站起来数一数、举手、写票等)。

师: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就用站起来数一数的方法来统计吧!

3、完成统计表。

师:你能根据上面的情况完成统计表吗?(个别学生回答)。

4、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生答师小结:进行体育锻炼及不挑食教育:胖的小朋友平时要多参加体育锻炼,瘦的呢要做到不挑食,不偏食,一日三餐吃饱吃好,这样我们才能有一个好身体。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师:这张是我们一年级时体重情况的统计表,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21—25千克范围内二年级比一年级多几人?(学生比较)。

2、师:你们都找到了答案了吗?但是刚才在比较的时候,我看到我们同学一会看这张,一会看那张,感觉如何?(麻烦、两张表格看起来不方便)。

(1)师:老师也觉得很不方便,那该怎么办呢?

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回答后得出:把两张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

(2)先让学生自己同桌之间试一试,然后让生演示各种合并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上下一移,把范围这行重合这种方法最好。(能这样演示最好,不能的话教师帮助学生一起完成。)。

(3)师:这样合并以后你能看出21—25千克范围内二年级比一年级多几人了吗?

这样合并后和刚才比较哪个简单呢?(这样简单)。

(1)师:这样合并以后,还有些问题,就是我们有两条数据了,不知道哪条是一年级,哪条是二年级了,怎么办呢?所以我们要对刚才合并的统计表稍微做些改动,(在两张统计表上改一改),老师已经制作了一张新的统计表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2)师:第一格我们称为表头,里面有些什么呢?它们分别表示什么呢?

(教师对横栏、纵栏及表中的内容作简要的介绍。)。

(3)我们已经认识了复式统计表,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手中的两张单式统计表的数据完成手中的复式统计表吧。

5、观察、分析统计表。

(2)比较起来感觉如何?(生答)。

师:的确如此,复式统计表在分析和比较多个数据时,更加简单和方便。

板书:优点:便于比较和分析。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介绍:学校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有计算机小组、篮球小组、舞蹈小组、田径小组。你想参加哪个小组的活动?让我们一起来做个统计吧。

2、活动要求:

(1)现在老师先选出每个兴趣小组的小组长拿好标签,你想参加哪个兴趣小组就站到哪一组,但是要按顺序排好队伍。

(2)请每个兴趣小组的小组长统计好自己小组有多少位同学。

教师边把兴趣小组标签贴在黑板上的同时边让组长说一说自己组的人数,学生完成手中的统计表。

3、根据完成的复式统计表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班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最多,一班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最少。

(2)我们班参加篮球小组的人比一班参加篮球小组的()人。

(3)一班参加人数最多的兴趣小组比我们班参加人数最少的兴趣小组多()人。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谁来解决他刚才提出的问题呢?

小学三年级下数学《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过程与方法。

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目标解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收集数据、记录数据的方法已经有初步的体验,会将数据整理后填入单式统计表,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解决简单的问题,也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借助复式统计表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丰富信息及其应用价值,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统计的方法和意义。复式统计表呈现、处理数据的方法也是学生以后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正确填写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三、教学准备。

ppt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生交流:同学们,课余时间你有什么兴趣爱好?

学生意见不一,引发用统计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创设了一个调查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为复式统计表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1)收集数据。

统计一下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每人限选一种)。你打算用什么方式进行调查呢?

预设1:全班集体举手表决;

预设2:男生和女生的特点不一样,喜欢的活动也有很大差别,应该分开统计。

集体讨论后,用男女生分开统计的方法进行调查统计。

(2)整理数据。

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填入以下表格。

问题1:观察统计表,能验证你刚才的想法吗?

问题2:从统计表中还知道哪些信息?在使用统计表时有什么发现?

(3)分析数据。

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2.对比分析,引发冲突。

(1)观察讨论:这两张表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

(这两张表统计的项目都是一样的,但调查的对象不同,每项的数据也不同。)。

(2)提出问题:最喜欢看书的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多多少?

最喜欢踢球的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多多少?

……。

(3)引发冲突:两张表不方便比较,有更好的方法使男女生各项对比更方便?

3.合并表格,揭示课题。

(1)合并表格,认识“表头”。

(2)比较表格:这张统计表与合并前的统计表有什么不同?

4.解读信息,体验优势。

这张表包含哪几项内容?根据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男生最喜欢哪种活动的人最多?女生呢?

(2)参加调查的一共有多少人?

(3)你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新课教学的主体,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从复习二年级上册学过的单式统计表入手,把握学生知识的起点,通过对比分析,引发学生内在的认知冲突,从而产生合并创造一个更简洁的表格的欲望,真切地感受到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和必要性,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1.课件出示教材第37页“做一做”。

(1)全班讨论,集体收集数据。

(2)记录数据,小组讨论分析。

(3)解读信息,完成三个问题。

2.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1题。

思考:这个表格与例题相比有什么不同?怎样阅读表格?

引导学生根据表格结构有序地阅读信息,在此基础上完成本题辨析。

3.课件出示教材第39页练习八第2题。

4.设计活动(课件出示对应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巩固运用复式统计表,在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回顾总结,积累经验。

1.回顾课堂,畅谈收获。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2.新旧对比,积累经验。

复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表相比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优势?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总结、畅谈收获让学生重温回顾本课内容的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深化统计思想,享受数学的简洁美。

(五)布置作业。

教材练习八第4~6题。

三年级数学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本节课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选取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例,生活素材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统计活动的全过程,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本节课的教学突出了以下几点:

1、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师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把两个年龄段的体重放在课前进行分段统计,课堂上再交流汇报统计数据的方法,这样既复习了旧知又为新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2、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由于学生已经具有填写单式统计表的基础,当把两年的体重数据填入一张复式统计表中时,首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填写,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最后找代表汇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统计的工作之中。

3、通过观察对比突出复式统计表的优点。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找出它们的不同点,突出复式统计表便于对比,更便于观察分析这一优点。

4、渗透生活基本常识很自然,老师请学生拿自己的体重与标准体重进行比较时,引出我们怎样做才会有好的身体,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教育学生平时不偏食、一日三餐吃饱吃好,平时要多参加体育锻炼,这样我们才能有一个好身体。

复式统计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掌握收集的方法,能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正确地填写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参与意识。

教学重点是:体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两张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

教学难点是:两张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能对数据进行合理具体的分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件、我们班部分小朋友二年级时的体重记录表、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同学们,为了我们的健康,每年我们都要进行一次体检。这不,几个星期前我们刚刚体检过一次是吧?其中一项就是称体重。今天,老师带来了我们班部分小朋友一年级时的体重记录表和统计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出示我们班小朋友一年级时的体记录表和统计表。单位:千克)。

人数(人) 2 10 8 7 3。

3、 你怎么看出来的?(我是从下面这张统计表中看出来的。)。

4、 恩,你真会观察,为什么不在上面这张记录表中找呢?

5、 下面的统计表中的数据就是根据上面的记录表中的数据统计出来的。统计出来后,我们就能更清楚地看出这些小朋友一年级时总体的体重情况。

6、 仔细观察第二张统计表,你能来说说它的组成么?

7、 师小结:引导大家再说一遍:第一横栏是体重的各挡分类,第二横栏是各挡体重的人数。

二、 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师:现在我们都二年级了,我们的体重会有什么变化呢?老师还带来了这些小朋友现在的体重记录表,(出示同学们现在的具体体重记录表)。

对了,让我们利用统计的知识来统计一下吧。(出示单式统计表)。

人数(人)     。

要求:1、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统计。(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统计方法有哪些呀?恩,统计一个划去一个或是做上记号,可以帮助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做到比重复不遗漏。)。

2、统计完后,小组内指派一人记录统计结果。

3、填完后,再仔细地检查一遍。(有什么好的检查方法么?)。

你还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

(学生分组填写统计表,师巡视一遍后参与较弱的一组学生的活动中。)。

汇报交流,反馈自己统计的方法,比较得出既简单又不容易错的方法(渗透符号的思想),校对。

哪一组愿意来汇报一下自己的统计结果?

看着我们完成的统计表,现在你能清楚地说出这些同学们二年级总体的体重情况么?请说说。(学生回答后师小结)。

师:比较一年级时的体重情况和二年级的体重情况有什么变化?(出示两张单式统计表)。

体重。

(千克) 15及15以下 16~20 21~25 26~30 31及31以上。

人数 2 10 11 8 6。

体重。

(千克) 15及15以下 16~20 21~25 26~30 31及31以上。

人数 0 1 14 7 8。

师:这两张统计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么?

(第一横栏都是表示体重,分成的每一档体重也是一样的。第二栏都是表示人数,但是各档体重的人数是不同的。)。

(能,把两张统计表相同的这一栏重合在一起(课件演示),把第二张的剩下的人数这一栏放在第一张人数一栏的下面。)。

师小结:我们把这样的表称为“简单的复式统计表”(板书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能把两个(或多个)统计内容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上,可以更加清晰、明了地反映数据的情况。而之前的两张统计表就是单式统计表,只对统计内容的一组数据进行统计。

师:(1)比起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有什么优点么?

(2)可是如果把这张复式统计表拿给其他班的小朋友看,他们能看得懂么?怎么修改呢?(把两个人数改成一年级时和二年级时)。

根据学生的回答,再边引导边课件演示边引导学生改成最合理的复式统计表:

人数    体重。

(人)。

年级 。

15及15以下 。

16~20 。

21~25 。

26~30 。

31及31以上。

一年级时 2 10 11 8 6。

二年级时 0 1 14 7 8。

3、认识、填写简单的复式统计表,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1) 进一步认识复式统计表:横栏是统计的内容,如表中的体重。右下方是填写数据,如表中的人数。竖栏是统计的对象,如表中的年级。(边说边课件演示)。

(2) 学生独立填写课本p107页的复式统计表。

(3) 完成表下面的问题。

(4) 你还有什么发现?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三、 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 刚才我们统计的是人数,接下来我们再来统计一下天气情况。

某地区三月份和五月份天气情况统计。(课件出示某市三、五月份的天气记录表,小组合作完成,学生完成后汇报交流)。

看了表格,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用算式来表示一下。

如果我们出去旅游,你认为选择哪个月比较好?说说你的理由。

2、 师:同学们,平时你们都喜欢吃什么蔬菜呢?接下来就由各组组长组织。

统计自己大组小朋友喜欢吃的蔬菜情况,并把统计结果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第(   )组喜欢吃的蔬菜人数统计表。

蔬菜名称 茄子 西红柿 黄瓜 青菜   其它。

人数(人)     。

小组完成后全班汇总。

我们班喜欢吃的蔬菜情况统计。

蔬菜名称。

人数(人)。

组别 茄。

子 西。

柿 黄。

瓜 青。

其  它。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第四组     。

四、 全课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愉快么?都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呢?

五、 课后练习:

课本p108页做一做。

师:为了丰富小朋友的课余生活,学校想在下学期开设几个兴趣小组,不知道小朋友们喜欢什么,课后请小朋友们在班长的带领下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统计一下同学们喜欢的项目,完成课本p108页的做一做。

复式统计表

师:同学们,我们东关小学开设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随机问:你们参加了哪些活动),这些的活动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的乐趣。

师:(在图片下方出示相关数据)。这是五(1)班的社团活动情况。老师需要统计航模小组的情况上报学校,你会统计啊?汇报数据。

继续统计书法小组呢?

生:只要把标题换一下就可以了。

教师出示4张统计表,提出要求:请你把相应的社团小组的人数填在你的统计表里吗?4人小组合作,每人统计一个小组。再汇报。

师:刚才每张统计表只反映了一个组的男女生情况,这样的统计表我们称为“单式统计表”(板书)。

有了统计表,我们可以解决一些问题。想到答案就举手,看谁反应快。

航模小组——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够快)民乐小组——男生多还是女生多?

这4个组,哪个组的总人数最多呢?

追问:为什么反应没有刚才快?

师:再出一题,四个小组,男生总人数多,还是女生总人数多?

为什么反应更慢了。为什么后面两题得出结论没有前面快呢?你们有什么话要说?(学生迟疑了一会儿回答)。

让学生充分说—说:因为要先看第一张统计表,再看第二张统计表,一张表一张表地看。

生:这样来回看几张统计表很不方便,而且容易看错。

不仅4张表格都要看一看,还要算一算。

二、合作探索,突破瓶颈。

师:那有什么好办法让我们能够比较起来既简洁又清楚呢?

生:最好把这些统计表合并成一张。(其他同学点头称是)。

师:这的确是一个好方法。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一个社团小组的男、女生人数,如果要对不同小组的男、女生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方便。如果把这4张统计表合并在一起观察,分析、解决问题也就容易多了。

师:怎样合并?这样合并行吗?(出示靠在一起的图)左顾右盼不方便,能不能解决刚才的问题?谁还有更好的方法?小组同学利用手中的表格进行尝试。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4张统计表(每张统计表正好制作在一张长方形纸上,纸贴在黑板上可移动,便于下面的“拼接”)。

这样合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手势)如果比较哪一组男生最多,哪一组女生最少?是不是比刚才方便多了。

不过这样合并还可以再简洁一点。你觉得哪些地方可以修改呢?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小组的结果:你能看得懂吗?

哪些地方需要修改完善呢?

【新表】。

现在来看合并后的这张表,是不是清楚多了。

我们一起来看第一行第一列,你有什么要说的?

生:我感觉小组名称的上面不应该是“性别”,而应该是“组别”。

生:但如果横向看的话仍然应该是“性别”。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生:还得有统计时间。的确一般在统计表完成填写后都要标上统计时间。时间是指制表的时间而不是数据产生的时间。

师:还有补充吗?(学生摇头)。

现在从表格中我们能看出4个小组的男生总计有多少人和女生有多少人吗?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如果我们想从表格中一眼看出来的话,可以在表格中增加一行把算得的数据填进去。

师:(ppt出:)。

想一想,这里的“总计”与第一行“合计”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生:合计的是每个小组男女生人数的和,总计的是4个小组男生总数,女生总数,还有总人数。

师:“总计”与“合计”交叉的那一格里是什么数?     生:总人数。

你觉得这里的总计人数可以根据哪些数据来填写?

可以用男生总人数加上女生总人数;也可以用4个小组的总人数来算。

(出示空表)师: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填写这张统计表,应该先填哪些数据?

生:先填已经知道的数据。4个小组的男生、女生人数再填合计人数最后填总计人数。

交流出示完整的:东关小学五(1)班社团活动人数统计表。

师:“18”是怎么得来的?表示什么意思?“14”呢?总计“39人”如何得到?

师:你觉得这张统计表与刚才的几张统计表比较,有什么优点?

生:能一眼看出哪一组的人数最多,不用一会儿看这一张,一会儿看那一张了。

生:画起来比较方便,原来要画4张统计表,现在只要画1张了。

生:看到的信息更多了。

师:现在我们能不能很快解答刚才的问题啊?还知道什么呢?(生成的信息重点讲)。

刚才的每张统计表都只反映一个社团小组的男生和女生人数,而现在这张新的统计表,不仅便于比较各组的人数,而且能看出四个小组的整体情况,便于总体分析,像这样的统计表,我们称它为“复”式统计表。(师板书)。

对于同样的统计内容,复式统计表还可以制作成这个样式:你还能看明白吗?有什么变化?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纸张的大小、方向。

4.变化。

如果有10个社团小组,制作成复式统计表,你觉得哪一种样式更合适?为什么呢?

三、变式练习,举一反三。

1、师:介绍奥运会?

师: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选手在近几届奥运会获得奖牌的情况。出示:信息。

第25届:金牌16枚,银牌22枚,铜牌16枚;

第26届:金牌16枚,银牌22枚,铜牌12枚;

第27届:金牌28枚,银牌16枚,铜牌15枚;

第28届:金牌32枚,银牌17枚,铜牌14枚。

你能把上面的数据填写在统计表里吗?

出示:中国体育代表团奥运会获得奖牌情况统计表。

谁来说一说这张统计表填写的顺序?

学生填写并交流:反馈错误情况:

1、原始数据填错——提醒要细心;

2、算错——怎么错的;

3、单位多写了——表头中就有,不需要。

出示正确的:从这张统计表中你能了解什么信息啊?(提问:这几届一共获得多少枚奖牌?金牌?)。

在29届奥运会上我国奥运选手奋勇拼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出示:29届结果:金牌51枚、银牌21枚、铜牌28枚。

我们把29届的内容加进去以后哪些地方需要修改?(要充分说一说,有条理)。

2、2005中日儿童身高比较统计表。

比一比,1937年中日儿童的身高,哪个高?1955年呢?1965年呢?

据资料介绍,日本年轻一代的身高已略高于我国。2005年统计的全球男子(20岁-25岁)平均身高中日本排名第29位(170.7厘米),中国排名第32位(169.7厘米)。发现营养和运动。

你想对我国儿童的现状提什么建议?

师:观察这张统计表,它与前面的复式统计表相比,有什么不同?(没有“合计”和“总计”)猜猜这是为什么?平均身高不可以相加!

小结:统计表的设计要根据实际需要来制作。

中国28、32、51,美国:40、35、36  俄罗斯32、27、23。

四、总结交流,拓展延伸。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我们生活中的复式统计表,让我们来看一看。

师:其实今天我们学的只是最为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在生活中,人们要作出分析、比较的时候,总会用上各种复式统计表。让我们做一个数学的有心人吧!

复式统计表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地位作用与学情。

《复式统计表》这部分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也是在学生在2年级下册初步学习了“数据收集整理”(简单单式统计表),对数据收集、整理记录与简单的数据分析已有初步体验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的。教材结合学生日常生活活动喜爱的调查,引入教学。通过教学,既是对已学知识的拓展深化,又为进一步学习条形、折线统计图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但对于学生来说,经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了解复式统计表的特点,体会复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表的联系与区别,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二)教学目标。

3、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增强数学兴趣与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活动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引导、合作与帮助者。同时教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在教法上,拟选择情景教学、直观演示、谈话启发、质疑,引导观察阅读、思考,合作探究、发现法。在学法上,让学生自主观察思考、自主合作探究,动脑动手动口主动学习。

三、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首先课件呈现教材例1问题情景图,老师通过观察发现我们班同学课余活动情况,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兴趣爱好。启发思考:老师想知道我们班同学们喜欢哪种活动情况,应当怎么办呢?进而引出教学主题。

(二)引导自主探索,构建新知1.收集数据。

(1)讨论交流,明确统计方法。

在老师想清楚快捷的知道我们班的同学课间课余最喜欢其中哪项活动,应当怎样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呢?(每位同学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种最喜欢的活动)。

预设1:通过全班同学举手表决统计数据。

引导学生观察数据统计表,交流汇报:

1)观察思考,比较异同: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男女生喜欢活动情况统计异同。相同点:统计活动项目相同,调查的都是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和玩电子游戏这些活动;不同点:调查对象不同,一个是男生,一个是女生,调查统计得到的数据不同。

2)制造冲突,引发思考讨论。

首先,教师提出一些需要比较男女生喜欢同一活动人数的问题:如喜欢看书的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喜欢踢球的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等让学生回答,体会不是很方便。

其次,教师引导思考:如要方便快捷地比较男、女生喜欢活动情况,有什么办法吗?能将男、女生喜欢活动情况统计编成一张表吗?学生同桌或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交流,引导“建模”,完善认知。

首先,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结合课件,逐步构建复式统计表.其次,引导学生观察建构统计表的结构、内容,想想表格左上角一格右边横排(行)和下面左竖列与剩余部分每格分别表示统计的是什么?认知这个表包括同学们最喜欢的活动项目(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和玩电子游戏)、人数和性别三个内容。进而教师指出:因此,我们就将这个统计表左上角一格用斜线隔成三部分,分别表示出表内横行(排)表示喜欢活动的项目。因此,左上角对应表头处写“性别”;竖列表示调查对象性别,对应表头处写“性别”;其余中间部分表示的是不同性别与不同活动相应的人数,就在对应表头处写“人数”。

再次,引导比较新建表格与合并前的表格有什么不同?使学生认知,之前的简单统计表只是对男生或女生最喜爱活动的统计,而新表是同时对男、女生最喜爱活动的统计。并说明:像这种表示两个(或多个)统计项目数据的表格,称为复式统计表。之前只表示男生或女生最喜欢活动人数的统计表称为单式统计表。

5.数据分析,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复式统计表并分析数据,回答解决问题。

教师小结:这样的复式统计表,就能方便快捷地比较男女生最喜欢读书、踢球„„等活动活动的人数与谁多谁少及参与调查的总人数等数据分析。而之前的简单统计表就不便于比较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整体情况与人数多少等数据分析。

(三)练习巩固,应用拓展。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离不开实践应用。知识来源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因此,让2名学生现场主持数数,自主合作完成教材p37页“做一做”,教师引导数据分析,解答相应问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回顾、梳理、交流学习所得,反馈学生所知识,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复式统计表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的第一课时——简单的数据分析,我将从以下八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统计表的基础上教学的。内容包括制作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复式统计表的结构、表内数据的填写和分析研究。教材在设计中,主要突出了以下三个方面:

(1)合并。单式统计表的人数合并在一张统计表里,变成复式统计表。让学生感受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和其带来的好处。

(2)区别。让学生比较单、复式统计表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从而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结构。

(3)填写、分析数据。让学生在填表时体会,表里的每一格都有相应的组别、性别;每个数据填入表格,都要根据它的组别、性别,找到相应的位置。复式统计表填写完整后再让学生说说从统计表里知道些什么,因为复式统计表容纳的数据信息比单式统计表多得多,全面地反映了小组的活动人数,便于组与组之间的比较。

二、说学情分析:

生很好地解决复式统计表的新知建构过程。但对于学生来说,经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了解复式统计表的特点,体会复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表的联系与区别,我想,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这样的教材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明确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和作用,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

2.能力目标——能在提供的表格中把复式统计表填写完整,会对复式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3.德育目标——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突破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掌握简单的数据分析的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收集信息、数据的能力。

突破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提高学生收集信息、数据的能力。

六、说教法、学法: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课件出示)设疑诱导法、小组合作、讨论分析法、比较发现法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高效的学习氛围。

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是: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观察比较法、讨论交流法,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想象、讨论等一系列过程中动手、动口、动脑,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七、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生交流:同学们,课余时间你有什么兴趣爱好?(指名口答)(课件出示情境图中的六项活动)提出问题:我们班最喜欢哪种活动的人数最多?学生猜测,意见不一,怎样验证你的想法?引发主题——用统计解决问题。2.课件出示课本36页的两张统计表。

要求:学生按顺序依次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活动(每人限选一种)其余学生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并填写相关数据。

(1)问题:你能按性别,分别把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填在统计表里吗?

(2)从上面的表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指名学生口答,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都应予以肯定。(3)请同学们比一比:这两张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这两张表统计的项目都是一样的,但调查的对象不同,每项的数据也不同。)。

师:“两张表不方便比较,要是将这两张表合并成一张表就方便了。那怎样把这两张表的内容编成一张表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合并统计表的必要性,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为复式统计表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1.合并统计表。

要求: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后集体交流,汇报。

将标题改为“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

教师根据学生介绍,出示统计表挂图。

2.完善认知,揭示课题(课件出示教材37页复式统计表)。

引导学生理解表头的含义:教师指着第一行第一列讲述这就是复式统计表的表头。

提问:表头被分成了几个部分?表头的这几个部分分别与统计表中的哪些部分有关?

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得出:表格的横栏表示“活动”,竖栏表示“性别”,中间需要统计填写的内容表示“人数”。

追问:复式统计表包含了哪几项内容?(标题、表格)3.学生填写统计表。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36页的两张统计表中的数据填写到37页的复式统计表上。

4.分析表格,解读信息。

出示教科书第37页统计表下面的问题:(1)男生最喜欢哪种活动的人最多?女生呢?

(2)参加调查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观察统计表后进行回答)。

(3)你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学生结合调查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只要说得合理都予以肯定。)。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板书:信息丰富,便于比较;整体了解,总体分析)。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新课教学的主体,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从复习二年级上册学过的单式统计表入手,把握学生知识的起点,通过对比分析,引发学生内在的认知冲突,从而产生合并创造一个更简洁的表格的欲望,真切地感受到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和必要性,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1.课件出示教材第37页“做一做”。

(1)全班调查最喜欢哪种电视节目。(2)学生填表,并仔细思考,独立完成。

(3)全班反馈。

2.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1题。

(1)结合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学会有序地阅读复式统计表,进一步体验统计表的结构,体会表中数据所传递的信息。

(2)让学生继续观察统计表,说一说自己还有什么想法,再提一些数学问题并解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不同的应用中体会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可以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加深对复式统计表的理解,进一步学会填写与分析数据,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回顾总结,积累经验。

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统计家族中的一个新朋友——复式统计表。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总结:复式统计表比单式统计表更容易比较几个相关联的事物,反应的内容也更丰富。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总结、畅谈收获让学生重温回顾本课内容的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深化统计思想,享受数学的美。

(五)布置作业教材练习八第二题、第6题。

【设计意图】针对性强,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八、说板书设计。

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

复式统计表的特点:信息丰富,便于比较;整体了解,总体分析。【设计意图】重点突出复式统计表的优点,填写步骤,感受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

统计表教学设计

和第44页练习七第1题。

1、使学生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单第式条形统计图,了解相应的结构、特点和表达数据的方法;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和完成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2、使学生经历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简单分析数据等统计活动,了解数据处理、分析的大体过程,掌握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会数据蕴含信息,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感受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

认识并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学生分为4-6组。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喜欢看电视吧,想一想,你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电视节目呢?

谈话:同学们:为了清楚地弄清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数据,就需要对记录单上的数据分段整理。(板书:数据的分段整理)。

2:谈话:我们以前学过的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分段整理数据呢?请发表意见。(学生的意见可能有数数、用不同的符号记录、画“正”字记录等。)。

3: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张丽华同学用画“正”字记录的记录表:

谈话:除了可以用画“正”字的记录表进行记录?你觉得还能用什么方法表示出这里的数据,就能让大家更清楚地看出最喜欢每类电视节目的人数各是多少?(板书:制作统计表)。

引入:要清楚地表示收集的数据和结果,就需要认识统计表和统计图,用统计表或统计图来表示收集的数据。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学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例1中收集完成的数据记录表、

(1)引导:这里第一幅是简单的统计表,表里的“6”和“15”表示的是什么?

观察统计表,你知道一张完整的统计表要有哪些要求?

说明:完整的统计表需要有:(1)反映统计内容的标题和日期,表示统计的什么、注明什么时候统计的,这里标题是“某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表”:

(2)要有和收集数据相对应的统计项目,这里的统计项目有“科普类、综艺类、动画类、体育类”几项,还有“合计”栏;(3)表示的数据,这里表示的是“人数”。

提问:表中的合计起什么作用?(既能反应总人数,又能检验分段整理的数据有无错误。)。

请你们把整理好的数据填入统计表。

交流:你的统计表是怎样填的,最喜欢各类电视节目的人数是多少?(呈现学生的统计表交流、检查,注意统计日期)

追问:表里的合计数是怎样计算的?

说明:统计表除了每个项目要根据整理出的数据正确填写,一般还要计算合计数,它表示各项目的数据相加一共有多少。这里合计数46人,是统计的最喜欢各类电视节目的全班总人数。

过渡:如果更能清楚地看出数据的多少,还可以制成什么?(条形统计图)。

出示:条形统计图。

提问:条形统计图由哪些都分组成,怎样表示数据的?

追问:这幅条形统计图中每一格高度表示几人?

(2)说明:完整的条形统计图需要有:(1)反映统计内容的标题和日期,这里标题是“某班向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2)一般在统计图的横向底线和纵向左边线上分别表示出项目和数量,这里沿横向底线表示项目,沿纵向左边线是表示数量的刻度,这里每格高度表示2人;(3)用直条表示数据是多少,直条长度要根据左面数量的刻度确定。

2、指导学生完成条形统针图。

引导;你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条形统计图吗?那请大家独立完成在课本上。学生描图,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统计图数据。

交流:你是怎样表示最喜欢动画类节目和体育类节目人数数据的?(呈现学生的统计图交流、检查)。

追问:每类数据的条形高度怎样确定?

(3)小结方法。

提问:回顾填写统计表和完成统计图的过程,你觉得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指出:在统计表里表示数据,一要注意正确填写每个项目的数量,二要注意正确计算合计数。在条形统计图上表示数据,一要看清各类项目的位置。在对应的位置上表示相应的数据:二要根据每格表示几确定条形画多高,准确表示数据;三要在直条的上部标出表示的数量、不管是统计表还是统计图,都要注明统计的日期。

3、简单分析数据。-。

提问:从这里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里,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人数最多的和人数最少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说明:从统计表和统计图里,除了可以知道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各有多少人,还能知道最喜欢哪几类电视节目的人数比较多,最喜欢哪类节目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哪类节目的人数最少,喜欢不同类节目的人数相并多少等。所以统计可以知道许多想知道的信息,不同的统计又可以知道不同方面的信息。在学习、生活里可以统计的内容很多,想要了解哪方面的信息,就可以收集数据,用统计表或统计图表示出结果,并进行分析。

复式统计表

赖铭庆。

【教学内容】人教版新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36、37页及练习第1题。

【教材分析】。

《复式统计表》是新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习了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单式统计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同时认识复式统计表。教材中的例题设计了分男女调查学生喜欢的活动的情境,要求把两张单式统计表合成一张统计表,使学生认识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的关系,了解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并在填表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统计表进行分析。复式统计表包括了几个单式统计表的全部内容,更加便于分析和比较各个数据,找出数据之间的关系,所以复式统计表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为后面复式统计图的教学垫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已经对统计表的结构填写方法、对表内数据的分析有了一定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队多张单式统计表进行合并,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学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作简单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对比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复式统计表的产生过程,并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会填写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经历复式统计表的产生过程,并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理解复式统计表,知道使用复式统计表的意义,会对复式统计表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ppt课件、同桌合作表格【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及活动。

师:等于什么呢?很多人有自己的想法了,真不错,带着我们的猜想,一起进入今天的课堂吧!

孩子们可以上课了吗?(上课)。

二、创设情境、了解新知。

(一)出示数据,直入新课。

1、师:孩子们,姜老师请了我班的两个小助手,他们帮我做了一项调查统计,并且分别制成了两张“单式统计表”

2、回答问题,激发矛盾。

师:孩子们,哪个活动是男生、女生喜欢的啊?预设生[猜测]:玩电脑„„或其他„„。

3、逐步合并。

(1)左右放置(2)上下放置(3)调整活动项目顺序放置(4)去掉第二张表格的活动及项目名称推上去。

三(1)班学生喜爱的活动统计表活动看书踢球玩电脑跳绳人数人数。

师:为什么可以这样并?(因为两张表的活动项目是相同的,所以可以去掉一张表里的活动项目,直接推上去)。

(3)交流讨论。

同桌两人一张表格,咱们把它给填完整,把不合理的地方变得更加合理,比比看哪组做得又快又美观。

师:孩子们,来,姜老师已经收到了很多作品,咱们一起来点评一下:(1)预设:老师,可以把上面的那个格子分成两部分,用斜线划开。师:哦,你想说的,是不是这位同学所表达的意思啊?[实物投影]师:来,隆重请出这位同学也来说说自己的意思。

(2)预设:[课件出示]师:孩子们,我这儿还有1张很特殊的表格,这孩子把这格变成了这样,我好想听听他的想法。

请学生介绍想法。师在表格中画箭头。

预设:现在指的是三(1)班喜欢的活动。

标题改为:三(1))班学生喜欢的活动统计表。

(三)课件演示复式统计表合并、及进一步了解复式统计表。

1、[课件演示]师:孩子们,带着刚才的经验,我们一起把这张空表补一补吧。

2、师揭题:孩子们,像这样的统计表我们就叫它复式统计表。

师:咱们最大的创新在哪里?(在第一个格子)[课件演示圈出]师:这个格子啊!咱们要叫它表头。

师:来,自豪的介绍一下,咱们的表头怎么就创新了呢?

(四)比较新旧、感受新表优势。

2、概括优点。

师:孩子们,那你现在说说看,咱们的复式统计表有什么优点啊?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便于比较、简洁。

(五)解读统计表并思想教育。

2、师:你有什么话想跟这两个班的同学说呢?

三、生活应用、巩固新知[课件出示]金牌统计表。

击课件圈出23]b、师:英国第29届得了几枚金牌?(3)快速抢答。

师:孩子们,你们很善于观察数据,接下来老师这里有几种说法,不知道正确与否?

师:当老师出示一种说法,你要自己读题,快速做出判断,请把手举高,用勾和叉表示。

a、师:如果我想比较这几个国家的第30届,数据增加在哪里?(增加一行)。

b、师:咦,这时候,奥巴马坐不住了,他说:“让我们美国也参与进来比一比吧!”

师:孩子们,你认为美国的数据应该增加在哪里呢?(增加一列)师:继续增加国家与届数,表头需要更改吗?(不需要)为什么呢?(学生自由说)。

师:那什么需要更改呢?标题改成:(中英俄美)四届奥运会金牌统计表(5)师:孩子们,观察这张统计表中的数据,请你预计一下,第31届奥运会这几个国家的金牌得数会怎样呢?说说你的理由。(2016年第31届巴西奥运会)。

第31届得金牌最多的国家最有可能会是谁呢?

师:让我们共同期待中国能在第31届奥运会中取得好成绩。

四、课堂总结。

第39页练习八,第4题。

《课堂作业》第21至22页题目。

五、板书设计: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式统计表合在一起就是复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的优点:

便于比较,简洁,一目了然。教学反思:

《统计》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知识,本节课是例1,教学目标为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并会填写、分析简单的复式统计表,教学难点是复式统计表的产生过程。由于面对的是低年级的学生,要达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在课堂设计和教授上,我做到以下几点:

1.贴近学生,激趣导入,活跃课堂气氛2.因势利导,学生为主,课堂还给学生。

很快就能完成男生、女生喜欢的角色统计表。完成统计表后,分析数据,回答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己发现两张表左看看、右看看很麻烦,而且容易出错,这个时候老师适时的提出:你能将两张统计表合为一张统计表吗?这个合并表格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尤为重要。让学生同桌合作一起想办法来拼表,让学生自己在拼表的过程当中学习,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拼表方法,大体呈现了二种拼法,并在实物演示之下,比较的出最优的拼表方法,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数学课堂。

3.循循善诱,激情引导,优化课堂效果。

合表让学生自己完成,而且效果相当显著,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自主课堂的趣味。复式统计表头也是是本节课的难点,通过前面的拼表活动,在老师适当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认识了表头,轻松突破重难点。

4.巧妙的练习设计,让统计走近生活。

前面让学生自主探究花了较多时间,所以在新课教学完成后,我只设计了两道练习,第一道练习的目的是检验学生会看复式统计表很好地将教学内容与评价进行了有机融合。

本堂课学生状态非常的好,能够踊跃回答问题,课堂效率很高。但是回顾一下,这堂课并不完美,总结有以下几点需改进:

1.语言表达需简练化。这堂课显示出自己问问题方面不够有针对性,导致重复,让人感觉语言比较啰嗦,不够简洁明练,过渡语不够自然。

2.对课堂的生成把握还不够,评价语言不够丰富。

复式统计表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教科书第105~106页例1、“练一练”,练习二十第1、2题。

教材分析:

设计思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教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师生谈话: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统计的知识。

(课件出示教科书105页例一的场景图)。

师:这是青云小学五年级四个兴趣小组的活动情况,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

师:你能根据上面的信息填写下面的统计表吗?(见书上105页)。

学生独立填写,师生核对,说说怎样才能不填写错误。

这个合计数你是怎么求的?

提问: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哪个组的男生最多?哪个组的女生最少?

你能从表里面直接看出来吗?

那男生一共有多少人?女生一共有多少人?这你能从表中直接看出来吗?

2、问:就这样行吗?你有什么看法?

3、简化合并的表格。

4、问:对这一表格你有什么看法?

5、课件演示,这四栏都是人数,我们能分的清是哪个小组吗?

6、通常还要加上总计一栏。

7、你现在能一眼看出五年级一共有多少学生了吗?

8、现在你觉得这个表格完整了吗?(加上标题和制作日期)

9、总计一定要写在最后一栏吗?

10、出示总计数在第一行的表格。

11、互换横栏和纵横内容让学生说说统计表应该怎么填?

1.指导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说说题目提供的是什么数据,在指名介绍一些与这些数据有关的事。然后让学生把上面的数据填写在统计表里。

2.指导完成练习二十第1题。

(1)简单介绍“农村固定电话”“城市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含义。

(2)提出填表的要求,并提醒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合计数”和“总计数”。

(3)讨论教材提出的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分别解答。

(4)指导学生分小组调查小组里同学家中拥有的电话数量。

(5)组织交流,指导学生记录各小组收集的数据,并完成统计表。

3.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十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适当组织交流。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知道复式统计表有哪些特点?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后拓展。

选择你比较感兴趣的一个生活问题进行调查并制成一张统计表,要求让同学看懂,并。

能根据统计的数据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

统计表教学设计

1、让学生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了解复式统计表的优点,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创新精神。

1、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能回答简单的问题。

2、对表头的认识以及复式统计表中横栏、纵栏所表示的内容的认识。

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兴趣小组标签、生活中的复式统计表等。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2、学生自由回答统计的方法。(站起来数一数、举手、写票等)。

师: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就用站起来数一数的方法来统计吧!

师:你能根据上面的情况完成统计表吗?(个别学生回答)。

4、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生答师小结:进行体育锻炼及不挑食教育:胖的小朋友平时要多参加体育锻炼,瘦的呢要做到不挑食,不偏食,一日三餐吃饱吃好,这样我们才能有一个好身体。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一年级时体重情况的统计表。

师:这张是我们一年级时体重情况的统计表,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21—25千克范围内二年级比一年级多几人?(学生比较)。

2、师:你们都找到了答案了吗?但是刚才在比较的时候,我看到我们同学一会看这张,一会看那张,感觉如何?(麻烦、两张表格看起来不方便)。

3、制作复式统计表。

(1)师:老师也觉得很不方便,那该怎么办呢?

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回答后得出:把两张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

(2)先让学生自己同桌之间试一试,然后让生演示各种合并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上下一移,把范围这行重合这种方法最好。(能这样演示最好,不能的话教师帮助学生一起完成。)。

(3)师:这样合并以后你能看出21—25千克范围内二年级比一年级多几人了吗?

这样合并后和刚才比较哪个简单呢?(这样简单)。

(1)师:这样合并以后,还有些问题,就是我们有两条数据了,不知道哪条是一年级,哪条是二年级了,怎么办呢?所以我们要对刚才合并的统计表稍微做些改动,(在两张统计表上改一改),老师已经制作了一张新的统计表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2)师:第一格我们称为表头,里面有些什么呢?它们分别表示什么呢?

(教师对横栏、纵栏及表中的内容作简要的介绍。)。

师:像这样的表格我们叫它复式统计表。(板书课题)。

(3)我们已经认识了复式统计表,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手中的两张单式统计表的数据完成手中的复式统计表吧。

5、观察、分析统计表。

(2)比较起来感觉如何?(生答)。

师:的确如此,复式统计表在分析和比较多个数据时,更加简单和方便。

板书:优点:便于比较和分析。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介绍:学校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有计算机小组、篮球小组、舞蹈小组、田径小组。你想参加哪个小组的活动?让我们一起来做个统计吧。

2、活动要求:

(1)现在老师先选出每个兴趣小组的小组长拿好标签,你想参加哪个兴趣小组就站到哪一组,但是要按顺序排好队伍。

(2)请每个兴趣小组的小组长统计好自己小组有多少位同学。

教师边把兴趣小组标签贴在黑板上的同时边让组长说一说自己组的人数,学生完成手中的统计表。

3、根据完成的复式统计表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班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最多,一班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最少。

(2)我们班参加篮球小组的人比一班参加篮球小组的()人。

(3)一班参加人数最多的兴趣小组比我们班参加人数最少的兴趣小组多()人。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谁来解决他刚才提出的问题呢?

统计表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05~106页例1、“练一练”、练习二十第1、2题。

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初步理解复式统计表的形成过程和意义,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相关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对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展统计观念。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单式统计表;在此之后,学生还将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学好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复式统计表的认识,体会初步的统计思想。教材在安排这部分内容时,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引导学生经历描述数据方式的发展过程;二是引导学生经历不同难度的统计活动,进一步掌握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三是恰当控制教学要求,避免不必要的制表练习。设计教学时,一方面要让学生充分经历描述数据方式的发展过程,即了解复式统计表的形成过成,另一方面应注意通过在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体会到制作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从而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相关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对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形成、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体验统计方法,在统计过程中初步学习统计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提高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引导学生在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逐步合并形成复式统计表,体会制作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会填写复式统计表,能对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并能体会其优越性。

一、预设情境,创造复式统计表。

出示课件:第组最爱色彩统计表。

贴4张表在黑板上,(按组次,横摆)。

请每一组选一个代表到前面来,帮助调查统计自己小组喜欢红绿色情况,填到表里。

师问到前面来的学生:你想怎么调查?

学生调查,填写黑板上的单式统计表。

讨论:这些“人数”要写单位吗?(不需要,只要写出数据就可以了)。

讨论:你们看了4张表才知道的,怎样看更方便?

学生讨论,提出:把统计表排成一竖看,或合起来看(引导:竖着看)。

老师将四张表竖着排成一列。

讨论:怎样修改,可以看起来更方便?

预设:标题有重复,去掉。(师将二、三、四组的标题覆盖)。

讨论:还可以怎样改一改,看起来更方便?

预设:去掉“红绿色”一栏。(师将“色彩”栏覆盖)。

讨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的?(标题反映的是什么?)。

预设:将标题换成反映全班的。(出示:大浦中心小学五班同学最爱色彩统计表年月)。

讨论:这样可以吗?(填上班级)这个制表日期怎样填?(现在的日期,填上)

讨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的?(能看出哪一组喜欢红色的人最多吗?)。

预设:要将人数改为第几组。(师将第一到四组贴上)。

讨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的?(色彩表示?)。

预设:色彩表示红绿,不能表示第几组。

讨论:既要表示色彩,又要表示组别,怎么办呢?这样行不行?(出示表头)。

提问引导:这个是表头,它被分成了几个部分?(三个)色彩表示?(红绿色)这一行叫横栏。组别表示?(第几组)这一竖叫竖栏,也叫纵栏。人数表示哪里?用手在空中摸一摸?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一摸。这里是填人数的,因此叫数据栏。

提问:现在能看出全班一共有多少人喜欢红色吗?(不能)怎样才能一眼看出来?

预设:学生要求加上“总计”

引导:(出示总计)通常总计写在表头的下面。谁来填一填?(生填)。

提问:总计和合计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合计算出的是同一组内部的人数,而总计算出的是四个组喜欢红色、绿色的情况)。

提问:这里的总合计是怎么算的?还有别的算法吗?

提问:如果这两种方法算出的得数不一样,说明了什么?(某个地方出了问题,需要检查)。

引导:所以,我们在填表时,可以先用一种方法算出得数,再用另一种方法?(检验)。

小结:我们用刚才的四张单式统计表合成了这样一个大表,这个表叫做“复式统计表”(板书完整课题:复式统计表)。

讲述:复式统计表一般有标题、制表日期、表格三个部分。

二、比较异同,体验复式统计表。

提出要求:如果这个表格里的数据栏都是空的,你会填吗?请拿出练习纸,上面就有这样的一个统计表。我把黑板上的这个复式统计表还原成原来的四个单式统计表,请你填的时候想一想,先填哪一部分,再填哪一部分,最后填哪一部分。

学生填表后,指名一生上讲台用视频展示作品,说一说先填哪一部分,再填哪一部分,最后填哪一部分。

学生讨论。

启发引导:单独看这一张单式统计表,只能看到哪个组的信息?而看这一张复式统计表,可以看到几个组的信息?从哪个表中可以看到全班一共有多少人喜欢绿色?从那四个单式统计表中可以直接看出来吗?说明了什么?(复式统计表反映的内容丰富)(板书:内容丰富)。

三、练习分析,应用复式统计表。

提问:我国体育代表团在第26届奥运会上分别获得金、银、铜牌各多少枚?填在哪里?互相说一说。其他的都会填吗?可以用计算器帮助计算。

学生填表,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学生作品:你们和他做的一样吗?看到这个表,你有什么想说的?

引导:我国体育代表团在第29届奥运会上获得金牌多少枚?这是世界第一名。这一届是在哪里举行的?再来看一看,第26届共获得金银铜奖牌共多少枚?第27届共获得奖牌多少枚?第28届?第29届?我国的体育事业有进步吗?明年的第30届在哪里举行?(英国伦敦),估计一下,那时我国一共能得多少枚奖牌?(生说)。

谈话:我国的体育事业确实有了非常大的进步,至于在明年的奥运会上,成绩如何,还要看我国体育代表团的表现。

四、变式练习,认识变化的复式统计表。

谈话:刚才两个复式统计表的表格中都有表头、合计、总计,是不是所有的复式统计表都必须有表头、合计、总计呢?我们来看看这个题目。(课件出示练习二十第2题)。

练习:请大家看练习纸上的练习2。会填吗?可以用计算器计算。

学生填,教师巡视、指导,选一学生作品展示。

提问:这个“面积”是怎样算出来的?(长乘宽)。

小结:这说明了统计的时候不一定全用加法,还可能用到其它的方法。

提问:这个统计表里有表头、合计、总计吗?(没有)如果加上合计,面积、长、宽可以合计吗?(不能)。

小结:所以统计表的样子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作一些变化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我们学校五年级每周常规检查表(课件出示)就是一个变化了的复式统计表。

五、拓展练习,灵活应用复式统计表。

谈话:回到刚才的话题,我们五(1)班的同学也做了一个最爱色彩统计表,不过被墨水弄脏了一部分,看不清了,你能推算出这些数据吗?我已经将它打印到练习纸上了,请填一填,如果会,就自己填,如果不会,就和同桌商量一下。

学生填,教师巡视、指导。选一学生作品展示。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生一一说出)。

反馈:我们把课件上的墨水移开去,如果和他一样,就给自己鼓鼓掌。(出示课件,移出墨水痕迹)。

六、全课总结,体验收获。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活动,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七、提出假想,课外延伸。

谈话:对于最爱色彩,我有一种假想,就是喜欢红、绿色的情况与男女生的性别有关系吗?有关统计表就在练习纸上,同学们课后可以调查统计一下,说不定你会有惊喜的发现呢!

复式统计表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5~106页例1,以及相应的“练一练”和练习二十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数理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仪、计算器,课前调查好家庭中的电话数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校开设了好几个兴趣小组,我们班有很多同学都参加了自己喜欢的兴趣班,使自己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今天陆老师带你们去参观一下青云小学,看看青云小学五年级同学参加兴趣小组的情况,好不好?(课件显示教科书第105页例1的场景图)。

提问:这是青云小学五年级四个兴趣小组的活动情况,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让学生分别说出是什么兴趣小组,各有几名男生,几名女生。)。

教师边出示4张统计表,边提出要求:你能把四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统计表里吗?学生在教科书上各自填写,提醒学生注意核对数据。

请同学们比一比:这四张表格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点:结构中都有性别和人数两栏;不同点:每张统计表都只反映了某一个兴趣小组的男女人数情况。

从这4张表上,我们知道了那么多的信息,现在老师有几个问题你能回答吗?

小黑板出示:4个兴趣小组一共有人,男生有人,女生有人。组的男生最多,组的女生最少。

师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应一个兴趣小组的男女生人数,如果要对不同小组的男女生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太方便。

问:那谁能出个好主意,让我们比较起来方便些?如果把这4张统计表合并在一起观察,分析、解决问题也就容易多了。

二、展开。

1.在合并过程中初步感受。

师:那怎么合并呢?(学生可能回答,把四张表竖着接在一起,教师出示表,课件演示,四张单式统计表竖着接拼在一起)。

组织学生讨论:对合并后的统计表你有什么修改建议?课件出示表2(把性别、合计一栏重复的部分删去)。

提问:你觉得这张统计表明确吗?哪里不明确?出示表3(把性别、组别、人数放在表头里)。

师:再添总计一栏,添在最下面。出示表5(屏幕显示有总计一栏的统计表)。

师强调:为了醒目给人一眼看出合计数和总计数,一般总计这一栏放在最上方。(同时课件显示)。

2.讲述“表头”的含义。教师指着第一行第一列这一格讲述:这是统计表的表头。

提问:表头被分成几个部分?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表头中的三部分分别与统计表中的哪部分有关系呢?(“性别”表示横栏内容,“组别”表示纵栏内容,“人数”表示表中的数据)。

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统计表中相应的区域覆盖颜色。

提出要求:现在请同学们把刚才几张单式统计表中数据填写在这张统计表中,会不会?试试看。

汇报交流:填写统计表时,你先填写了哪些数据?那几格的数据时通过计算后填写的?

5.分析表格。

(1)启发:从现在的这张统计表中,你又能方便地知道什么?

教师再次提出课始的问题:四个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哪个组的男生最多?哪个组的女生最少?学生观察后口答。

如果下个学期青云小学只开设两个兴趣小组,你觉得会开设哪两个兴趣小组吗?说说你的理由(航模、美术比较受喜欢)。

(2)比较:你觉得这张统计表与刚才的四张统计表比较,有哪些特点?对我们分析数据有哪些帮助?同桌讨论。

结合学生发言指出:刚才的每张统计表都只反映了一个兴趣小组的男女生人数,不便于比较,这张统计表能反映出各小组的男女生人数,便于我们总体分析。

教师随机揭示:像这样的统计表叫复式统计表。板书课题:复式统计表。

追问:复式统计表一共有哪几个大部分组成?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标题\日期\表格(表头、横栏、纵栏、数据)

三、巩固应用。

1.完成“练一练”

师:今年的北京奥运会,它令世界瞩目。作为一个体育爱好者和一个有心人,小明收集了几届奥运会奖牌的数目。(课件出示“练一练”的题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几届奥运会我国体育健儿的表现吧。

学生在书上填写数据后,指一名同学在实物投影上展示,交流核对,提醒学生别忘了填写日期。及时反馈填写正确率。

提问:你是如何计算金、银、铜牌合计数的?又是怎样计算每一届的奖牌总计数的?226枚是怎样算的?(两种方法)。

谈话:从这张统计表中尼了解了什么?同桌说说,指名交流(这4届共获得226枚奖牌;这4届金牌数最多,铜牌数最少;第26届获得的奖牌总数最少,第28届奖牌总数最多;等等)再让我们来看看第29届北京奥运会奥运健儿所取得的辉煌战绩吧!(一起填写第29届奥运会我国的奖牌数,震撼每位同学)。

你想对奥运健儿说些什么?你不想对自己提点希望吗?让我们一起为奥运健儿加油喝彩,让我们也积极投身到全民健身活动中去。

2.完成练习二十第2题。

在奥运会期间,很多人都非常关注出行问题。现在你们就一起随老师去参观一下我国几个民用机场的情况吧。(课件出示题目)。

先让学生说说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生在书上填表(提醒学生可用计算器计算)后,指一名把填写的展示在实物投影上,集体交流核对。提醒学生别忘了填写日期,及时反馈正确率。

提问:为什么表中没有“合计”、“总计”?

师指出:统计表需不需要“合计”或“总计”,这要根据实际情况。

3.完成练习二十第1题。(课前调查学生家中的电话数量。)。

实物投影调查统计表,揭示“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词语的意思。

(1)课前分小组调查同学家中的电话数量情况。

(2)各小组长汇报本组家中的电话数量情况,其余同学各自在书上记录。

(3)各自完成统计表。填完后同桌交流,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表格,核对数据是否正确一致。

四、总结。

其实今天我们学的只是最为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在生活中,人们要作出分析、比较的时候,总会用上各种复式统计表。如学校各年级男女人数统计表、奥运会各国奖牌统计表、天气情况统计表、银行利率调整表、校运会各班分数表等等,做一个数学的有心人吧!

教学反思:

今天我所执教的是国标本苏教版第九册第十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复式统计表》。这个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通过教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展统计观念。这节课主要是教学认识和填写复式统计表,并对复式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学生学习统计主要是为了学会用统计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念。因此,不宜让相对繁琐的制表的操作干扰学习重点。况且,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普及,日常生活中手工绘制统计表的需要越来越少。而且考虑到复式统计表的结构、表内数据的填写和分析,都要比单式统计表复杂,教材给学生提供了结构完整的复式统计表,只要求学生把数据填写在复式统计表里并进行分析,而不要求学生自己制作复式统计表,这就合理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这样,便能使学生更加关注统计的全过程,从而更加全面地理解统计方法。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是教学的难点,虽然不要求学生制作复式统计表,但是我在教学中考虑到知识的传授不仅仅是给予,而应该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和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能让学生深刻感知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我在复式统计表的呈现方式上作了一些改变。不只是出现一个现成的统计表,而是带领学生一起经历了设计复式统计表的过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我首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复式统计表该如何设计。学生已有了单式统计表的基础,所以很快就能想到一些表中的内容。但这时学生的思维是零散的、片面的。我再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引导他们一起设计出复式统计表。在设计的过程中着重让学生感知“表头”的设计。

在认识统计表时,我先让学生认识这张统计表的整体结构,横栏表示什么?竖栏表示什么?表中数据表示什么。接着让学生说出不同格子所表示的意义,同时让学生学会看统计表,先看横栏,再看竖栏。为下面在统计表中填写数据打下基础。

我在整个新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借助单式统计表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掌握填表和分析的方法,有助于学生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体会用复式统计表描述数据也是解决问题的需要。

根据不同的内容统计表的形式也是不同的。所以我收集了一些不同形式的统计表给学生看,让学生明白栏目的设置应该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统计表的具体形式是可以变化的。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