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课课件(模板21篇)

时间:2023-11-18 05:27:04 作者:雨中梧 四年级科学课课件(模板21篇)

范文范本的选取应当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和不同类型的作文进行分类。下面是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写作的兴趣,并为大家提供写作的参考。

四年级科学课件

科学概念:

1、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构成。

2、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植物的花在形成果实的过程中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观察一株油菜上花的变化过程并用画图的方式记录油菜花变成油菜荚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亲近自然的情感体验,产生探究各种各样的花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使用解剖的方法观察油菜花的各部分特征。

教学难点:花到形成果实的变化过程。

一、引入。

单元概述: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非常有趣的《新的生命》单元。

二、探究过程。

1、观察一棵油菜。

(1)请同学们说说油菜长得怎么样?区分油菜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2)油菜和凤仙花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这样的植物叫绿色开花植物(板书),它们都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构成。。

2、观察一朵其他的花。

(2)小结:油菜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个部分组成的。油菜花有四片花瓣。

3、观察一棵开花的植物。

三、小结。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植物的花在形成果实的过程中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四、布置课外活动作业:

采集各种各样的花,下节课带来。

四年级科学第四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课件教学

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装30毫升水的烧杯2、筷子1、小勺2、食盐20克、苏打20克、汽水1、开瓶器1、注射器1。

【教学过程】。

1.学生观察:打开桌上的纸包,说说知道里面是什么吗?

3.引导实验设计:怎样进行这个对比实验比较公平?

4.组织学生实验: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5.汇报交流:

1.教师出示汽水一瓶,摇一摇请学生观察液体中出现的气泡。

3.学生实验:观察溶解在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4.介绍操作步骤: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5.提问: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6.整理本节课的认识记录到科学笔记本上。(参考p10)。

拓展:怎样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板书设计:

四年级科学小吊车课件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图和文字的提示,制作小吊车模型。

2.能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分析动物骨骼、肌肉与其运动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对制作模型、设计仿生产品表现出较大的兴趣。

2.能发挥创造力,大胆设计仿生产品。

科学知识目标:

1.能举例说出人体的运动是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2.能描述某种运动方式有利于锻炼人体的哪部分肌肉。

重点难点:

重点:能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工具制作小吊车。

难点:解释小吊车的工作原理,类比推理手臂的工作原理。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小吊车模型、课件、动画(小吊车工作原理)。

学生准备:硬纸板、纸盒、螺丝、金属丝、线绳、胶水、钳子、剪刀、锥子。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出问题。

出示课件:建筑工地上的吊车。

演示吊车的工作过程。

二、观察结构。

请同学观察吊车,说出吊车的组成结构。

三、设计制作。

分组用工具将小吊车制作完成,教师指导。

1、将支架固定在底座上;。

2、挂臂放在支架间,用螺丝固定好。

3、把两条绳子穿过吊臂小孔底座。

4、挂号吊钩。

四、讨论交流。

将小吊车制作完毕后,开始分组展示,选出做的最好的小吊车。以小组为单位玩小吊车,观察它的吊臂是怎样运动的,请同学回答。

小吊车的臂的运动和牵引它的'两根绳有关。放松上牵引绳,拉紧下牵引绳时,吊臂向下运动。当放松下牵引绳,拉紧上牵引绳时,吊臂向上运动。

板书设计:

小吊车。

小吊车的组成:底座,支架,吊臂,线绳。

制作步骤:1、将支架固定在底座上;。

2、挂臂放在支架间,用螺丝固定好。

3、把两条绳子穿过吊臂小孔底座。

4、挂号吊钩。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知识,形成问题。

复习上节课小吊车的知识,想想与人体构造的关联。

二、比较推理,形成知识。

通过推理得出小吊车和人的上下肢的关系。

观看手臂剖面图,请同学说出他们的相似处。

根据小吊车的工作原理,推想手臂运动的原理。并简单描绘猜测图。播放手臂运动动画。

教师归纳:肱二骨头肌收缩,肱三骨头肌舒张时,牵拉前臂完成曲臂运动。反之则是伸臂运动。

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推想下肢的运动过程。

认识仿生,举例说明。

请同学介绍自己所认知的仿生产品。

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自己设计仿生产品。

板书设计:

吊臂骨骼。

牵引绳(两根)肌肉(两块以上)。

四年级科学肌肉课件

科学概念:

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过程与方法:

1、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2、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实验中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和思想的意义。

2、感受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点】。

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教学难点】。

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教学准备】。

小组实验一:物体7种,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小组实验二:水槽,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实验报告单。

小组实验三:水槽(与实验二共用),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报告单。

【教材处理】。

本课活动内容较多,考虑到探究时间限制,故把制作潜水艇的活动略去,但本活动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是很有意义的,可作为课外科技活动落实。另把“小瓶子实验”中的装液体改为装沙子,更方便操作。

【教学过程】。

一、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说明:两次排列,隐含着如何整理信息的教学意义,在本课教学中主要作为下面活动的契引,故不专门安排记录单,仅用实物演示的方法完成,其中表示沉浮可在排列后把浮的物体位置上移沉的物体位置下移即可。)。

二、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

1、引导:当遇到这种情况时,科学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今天老师就为大家准备了两套特殊的材料,希望各位同学都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小科学家。

3、组织交流:从这两组材料的实验中,我们得出什么结论?(第一层次: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第二层次;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第三层次:体积大、质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质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4、为什么用上节课的物体进行比较看不出物体大小、轻重对沉浮的影响,而用这两组材料进行研究时能够看出物体的轻重、体积大小与沉浮的关系?(提醒学生对研究过程进行反思,认识到变量控制实验的意义和作用,体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三、用小瓶子继续研究:

1、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它是应用了什么原理呢?让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

2、提供实验材料:水槽,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报告单,学生小组合作。

小瓶子沉浮实验报告单。

说明:沙子数量可用无、一点点、较多、装满来表述,也可以用占瓶子体积的大致分数来说明。最后一列给学有余力的小组作其他状态研究,比如教材第6面的中间“浮在水中”(即悬浮)状态。

3、组织讨论:这个活动改变了什么因素,什么因素是没有改变的?(改变了物体的质量,物体的体积没有改变。)。

4、学生尝试用这个实验结论去分析潜水艇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阅读教材第6面的灰色文字:潜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5、建议有兴致的同学课外去制作简易潜水艇。

板书设计: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小球的沉浮物体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立方体的沉浮。

小瓶子的沉浮体积大质量小易浮,体积小质量大易沉。

潜水艇应用沉浮原理。

四年级科学肌肉课件

一、教材分析:

《电路出故障了》一课首先引导学生讨论典型的串联电路。接着课文创设了电路出故障了的情境,让学生学会查明电路出故障的原因,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时,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把猜想的结果记录在科学文件夹上。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想办法对电路进行检测,学习用一种新的方法来检测电路——做一个电路检测器。在电路检测器制作完毕后,要学生思考一下,怎样用它去检测有故障的电路?教师最后应说明,电路检测器是一种检测电路的工具,以后会经常用到,强调它只能在实验室检测简单电路,不能用来检测220v的电路。

在学这篇课文时,学生已经初步适应了科学课的教学方法,再加上前面教学的铺垫和原有的生活知识,基础较好。此外,教师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二人一组,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因此,教师通过创设情境,重视学生积极合作,引导他们大胆猜想发言。

根据教材分析和学生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材料准备等:

1、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会探究电路故障的原因;会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猜想,乐于合作与交流的意识,注意渗透安全用电知识的教育。

(3)科学知识:认识电路及电路检测器,知道什么叫电路,会做电路检测器。

2、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会探究电路出现故障的.原因。

(2)难点:会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

3、教学课时:1课时4、教学准备:学生用:

(1)每组小灯泡2个、灯座2只、电池1个、电池盒1只、导线3根。(这些材料有“问题”)。

(2)电路检测器:小灯泡1个、灯座1只、电池1个、电池盒1只、导线2根。

(3)科学文件夹(记录表)。教师用:

(1)小灯泡2个、灯座2只、电池1个、电池盒1只、导线3根。

(2)万用表1只、电笔1支等。二、设计理念: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使他们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的为每个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提出各自的想法,然后能够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使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教师创设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在活动中探究问题、在活动中解决问题、在活动中获得知识。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课及引出电路:

同学们,你们认识桌上的这些材料吗?如果把它们组合起来会有什么现象?教师出示组合的电路,指出灯泡亮了,说明电流经过了小灯泡。教师故意断开导线,问:“现在出现了什么情况?这说明了什么?”

(二)组装电路:

1、这些材料你能组合吗?

在组合前,老师有个问题:“你们在组装过程中看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2、比一比,哪组快?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教师创设情境,提供有问题材料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

(三)交流讨论:

1、说一说你们在实验中看到了什么?

小灯泡没有亮是怎么回事?引出课题,板书:电路出故障了。

2、你们知道小灯泡在组装过程中,你还有什么问题?

3、你们知道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吗?小组讨论,并把讨论结果记在科学文件夹上。

4、交流讨论的记录,教师整理小灯泡不亮的原因。

(四)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1、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找到了,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说一说,你的方法是什么?

[设计意图:这一步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电路故障,也为引出电路检测器作铺垫。]。

2、我们还可以做一个简单的电路检测器来进行检查。

3、(分发材料)学生做一个电路检测器。(必要时,教师可以辅导)展示几组好的电路检测器。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做的方法让学生更好的认识电路检测器。]。

4、我们用它怎么来检测呢?教师可以指导使用方法,讲清检测标准,然后让学生检测演示。

5、现在你能准确找到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吗?在刚才的电路上试一试、找一找?

[设计意图:这一步旨在让学生学会使用电路检测器。]。

6、说一说,你们检测出来电路是什么故障吗?

(五)课外延伸。

1、如果家里的日光灯不亮了,能不能用电路检测器去检测?为什么?

2、你能用其他方法检测吗?(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后,分别出示电笔、万用表,而且简要说明电路检测器只是万用表的一个“小弟弟”。)。

(六)小结:说说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自评自己及小组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四年级科学肌肉课件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作出假设。

2、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能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

3、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科学知识:

1、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则快。

2、认识到“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知道可以用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反复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

2、体验到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体验合作、发现摆的规律的乐趣。

【教学重点】: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设计一个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与教师给的次数一样。

【教学准备】:铁架台、量角器、秒表、直尺、线若干、钢球、塑料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认识摆。

1、(课件出示摆钟的图片)教师模仿老钟爷爷谈话:孩子们你们好,你们还认识我吗?

2、学生回答。

3、(课件出示动态摆的装置)教师模仿老钟爷爷讲述:大家说得没错,我就是钟表,因为在我的肚子里有一个来回摆动的装置,叫做摆。所以大家又叫我摆钟。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一玩摆。(板书课题:摆)。

4、摆是由摆线和摆锤组认识摆:(教师拿出一个用线系着钢球的摆,边演示边说)成的,底下挂的钢球叫做“摆锤”,摆锤可重可轻,可用垫圈、螺帽来做。上面挂的线叫做“摆线”,摆线可长可短。若让它摆动起来,提起的这个角度叫做“摆角”,摆角可大可小。

二: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2.提出问题: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3.学生提出假设,教师及时板书呈现学生的观点。

大致有以下几种假设:

(1).摆的快慢可能与摆线的长短有关系。

(2).摆的快慢可能与摆锤的轻重有关系。

(3).摆的快慢可能与摆角的大小有关系。

4、谈话:假设不一定是正确的,那就让我们用实验来证明吧。怎么做实验呢?大家先来设计一下实验。

5、学生设计实验。

6、评价指导设计方案。

师:我们先看第一小组的设计方案,有请一位同学说出你们组的设计意图。

生:学生回答。

师:很好,你们组的同学思维敏捷,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但你们的设计很快就会引起一场战争。

生:学生话剧表演。

师:有智慧的人是不会用武力解决问题的,我说一个方案你们感觉如何?

师:我就用第一个假设举例: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吗?

摆锤、摆角你俩保持不变,先让摆线显示一下自己的本领,摆线你变吧,你一会变长,一会变短,我们记录15秒内摆的次数,用数据来说话。

7、学生分组实验并分组汇报实验结果。

(方案如何,我们开始实验,全班分成六个大组,每个大组又分成两个小组,一个小组的摆线长,另一个小组的摆线短。)。

四年级科学摆课件

教学目的:

1.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进行假设并设计试验进行验证。

2.知道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摆线越长,摆的越慢,反之摆的越快。

3.能够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4.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和摆幅的关系不大,主要与摆线长度有关。

教学难点:

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教学准备:

教师:铁架台、自制摆副实验器材、摆的配套材料、课件。

学生:笔、记录单、秒表。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了一个新朋友,想认识么?

知道它是什么吗?

生:摆。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摆的秘密。

首先我们来认识摆由哪几部分组成,底下的重物叫摆锤,上面的线叫摆线,摆锤可轻可重,摆线可长可短,若让它摆动起来提起的角度叫摆角。

二、探究新知。

(一)让学生动手做摆并动手实践得出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

1、生制作摆并会操作摆。

师:同学们认识了摆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呢?下面咱们就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动手制作一个简易摆。

生动手制作摆。

大家组装好摆以后试着让它摆起来,想一想让它自然的摆起来你会怎么做?

生自由说想法后师小结对学生说不完整的师进行补充。(1)线要轻轻拉直(2)自然松手,要让它停下自由轻轻一抓就行了。

师:大家按照刚才同学们总结的方法再玩一次,会玩了么?摆怎样算摆动一次呢?(摆摆到另一面,再回到开始运动时的地方我们就算摆摆动了一次。)。

2、各组测定自己制作的.摆在规定时间里摆动的次数。

师:同学们想考验一下自己的数数能力么?接下来咱们就来数数自己制作的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在开始前咱们要做好分工,一名同学操作摆,一名同学计时,一名同学数数,一名同学记录,小组同学分好工就开始。

生开始计数。

师:大家的认真劲真让老师佩服,科学实验一次是的不出结论的,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第二次的实验,大家再测定一次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开始。

生动手实验。

师,现在咱们把时间变为30秒由老师统一计时,大家继续观察自己小组制作的摆在30秒内摆动的次数。仍然进行两次,准备好了么?开始!

师小结:通过以上研究,每个摆在相同时间摆动的次数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每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不变的。板书:每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师:当年大科学家伽利略在教堂的大厅观察吊灯的摆动是就是发现了这一规律,看来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能发现很多问题。

(二)、学生通过探究得出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生:不同。

生:摆锤的轻重,摆线的长短,摆角的大小、

师:到底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呢?需要我们在实验中验证。

我们班有九个组,每三个组选择一个因素进行实验验证我们刚才的猜测。

师生讨论交流。

师归纳总结:1、研究摆锤轻重的可以往摆锤里加硬币或橡皮泥。

2、探究摆角大小的可以取30°和60°或45°和90°。

3、探究摆线长短的可以把摆线绕到原来的一半。

4、把研究记录表能填的要填好。

师:研究时操作的同学要正确,看表的同学要看准了,数的同学不要眼花尽量数准,记录的同学及时记录。最好别忘了根据数据归纳结论。

生实验后汇报。

小结: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和摆角的大小都没关,只与摆线的长短有关。(此时同学们可能得出更细则的答案老师要及时给以肯定和鼓励)。

(三)、按要求制作摆。

1、各小组按规定的次数制作摆。

2、展示各小组的成果。

3、观察这些摆的摆线的长短你发现了什么,它们和摆的次数有什么关系。

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摆线越长摆的越慢,摆线越短摆的越快。

三、巩固练习。

一幅荡秋千的图,哪个荡的最快?

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

师:生活中你还看见哪儿有摆?

板书设计:

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一定。

摆锤的轻重无关。

摆快慢摆角的大小无关。

摆线的长短有关。

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课件

教学目标:。

1、能够提出三个以上自己感兴趣的有关运动的问题。

2、能够从提出的问题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并能说明自己选择的理由。

3、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查阅到一只三角有关物体运动的信息,并且能制成资料卡片。

4、能够感受到自然界中多种运动形式的奇妙。

教学重点难点:能够提出有关运动的问题,学习查阅资料制作卡片。

教具准备:反映各种物体在运动的图片和录像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播放运动录像。

谈话:风在吹、水在流动、人在走路、鱼在游泳,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着的世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给学习《运动着的世界》。(板书课题)。

评:通过录像引起学生探究运动而你的兴趣。

2、学习新课。

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中的物体具有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在生活中你们知道哪些物体在运动?他们是怎样运动的?

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你们还能举出那些有关物体运动的例子?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吗?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关于物体的运动,你们还想知道什么?把它们记录下来,并且在自己最想研究的问题上作出标记。学生思考,并且记录自己的问题。

学生汇报,帮助学生意识到关于运动有许多问题,也许我们今天还不能够很好解决,但是随着自己年龄的增大,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许多问题的答案将会被发现。

评:注意启发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说出更多的物体的运动形式。

指导学生学习搜集有关运动资料的方法。

学生讨论搜集资料的方法,汇报讨论结果。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收集材料资料,教师可以结合自己查阅资料的经验,把自己在报纸上说晚上和网络上查阅资料的经验与同学交流。比如,如何通过标题查阅资料,如何进行快速阅读,教师要特别对学生如何在网上查阅资料、选择信息进行指导,并要提醒学生及时将有用的信息记录下来。

你知道怎样记录搜集来的资料吗?你有什么方法?

评:知道学生在网上查阅资料的技巧。

教师指导:把自己才查阅到的资料记录下来并制成卡片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请你参阅书中的资料卡片和自己设计一个资料卡片,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讨论,看看谁设计的资料卡片最好!

学生讨论并设计资料卡片格式。

请你在下课后收集有关物体运动的`资料,并且把它做成资料卡片,看看谁制作的资料卡片最好!谁的资料最完整、最准确!

评: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资料卡片的设计和制作过程,让学生体验到独立完成资料卡片制作的乐趣。

3、本课小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4、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有了问题之后,还要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已经找到了,那么该如何来实施呢?小朋友被难住了。此时小小的挫折与刚获得的成功体验形成了一个小小的落差,促使学生要找到验证假设的方法。这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习成为他们的一种内在需要,他们渴望教师给予帮助。教师在此时介入指导,对学生无疑是“雪中送炭”,他们会很珍惜这种帮助的,这比老师提前灌输给他们要强得多。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学期认识土壤教案课件教学设计反思

我总体感觉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基本落实到位,学生参与较积极,教学互动较好,基本达成了教学目标,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动手实验,区分哪些物体有弹性,哪些没有弹性?以及知道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我先让学生小组合作实验,然后,让几个学生到讲台展示他们的实验成果,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实验的,说明了什么。然后进行总结。使学生的印象变得非常深刻,掌握程度得到提到。

当然这节课也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可以先演示再让学生去实验,而不是提示他们,尽量再讲得少一点,把课堂留给学生,真正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还有感到时间的短缺,所以这节课上感到有点紧。一是赶时间,怕来不及,二是没上过公开课,心情也紧张,就没有平时上课那样放得开。

四年级科学第四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课件教学

今天,上了四年级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课。课一开始,我提出问题:盐和苏打都能溶解在水里,可是老师不知道它们两个谁在水里的溶解能力强?谁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呀?同学们听到老师碰到难题,一个个都猴急得要帮老师想方法。(必竟是四年级,还天真)我知道他们想说“做实验”。我就接着说,怎么样做实验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同学们都稍顿了一下,不过一会儿,就活跃起来。我说,不急,你们四个人一小组先讨论讨论,把自身的想法在小组里先交流一下,看看他人能不能同意你的想法。同学们热闹起来。我也下去听听他们到底能想出些什么方法。

下面是一些小组的想法:

1、我们小组是先用两个烧杯装相同多的水,然后分别在烧杯里先放相同多的.盐和苏打,搅拌,看看谁先溶解。我问:先溶解就能看出谁的溶解能力强了吗?无语。

2、我们小组是先用两个烧杯装相同多的水,然后分别在烧杯里先放现样多的盐和苏打,搅拌,看看是不是溶解,假如溶解了,再放同样多的盐和苏打,再重复,直到不能溶解为止,比较谁放得多,就能看出溶解能力的大小了。

……。

基本上全班的意见就这两种,于是我叫同学起来交流,当说出第一种想法时,同学初一听,觉得还是挺有道理的,在他们的观念里,先溶解的就是溶解能力强;但当他们听到第二种想法时,就觉得比第一种想法更科学,更完善;纷纷赞同第二种想法,因为在相同多的水里,谁溶解的更多,就更能说明谁的溶解能力强。于是我再让同学说,既然是比谁在相同多的水里溶解得多,那么怎么比更公平呢?同学说了:首先水要一样多,我就告诉同学,你们的桌上有烧杯,上面有刻度,我们都取50ml。然后是每一次放盐和苏打要一样多,我问:怎样才干做到一样多呢?桌上有小勺,同学马上想到每次都取一平勺。最后,在放第二勺前,一定要等到前一勺的盐和苏打完全溶解后再放。在公平的前题下,谁放得多,就是溶解能力强。我褒扬了他们,说:你们真行,帮老师想出了方法。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到底他们谁溶解能力强呢?做做看。于是同学们很快就投入了实验中。当然实验结果很明显,盐比苏打溶解能力强多了。

交流结果,同学都能说这样的结果,我追问了,你怎么看出来的呢?找到了什么证据呢?同学说:盐放到8平勺开始溶解不了了,而苏打放到3平勺就溶解不了了。所以我说盐的溶解能力强。其余同学的回答也差不多。

这节课的总体思路是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找出证据得出结论。课的结构思路还是很清晰的。

当然,这节课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溶解能力这样一个概念我在一说出来之后,还是有同学是不理解的,所以在讨论时,会出现先溶解就是溶解能力强的观点。是不是有个变通的说法,让同学好理解。第二个地方是,同学在做实验的过程中,盐和苏打放时,在苏打没有完全溶解前也在加,他们认为同样多就是同时加,看到盐完全溶解加盐了,也就开始加苏打了。以至于他们的小组实验现象模糊。

四年级科学肌肉课件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并制作简易降落伞。

2、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科学知识。

1、知道降落伞缓慢下降的原因(增大空气阻力)。

2、初步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

2、具有合作与参与的意识、主动进行分享与交流的品质。

3、产生对科学问题进行反复尝试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准备:

塑料布、绳子、胶带纸、夹子、小刀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请座!

2、首先我们看一段动画,(点击电脑,放降落伞下降的动画)。

3、思考:降落伞下落过程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回答出受到地球重力和空气对它的阻力)。

4、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降落伞!(点击电脑引出课题)。

(二)制作降落伞,发现问题。

1、首先我们自己来做一个降落伞(师演示做好的降落伞)有兴趣吗?(生说:有)看屏幕学习如何做一个简易降落伞。(点击电脑)。

2、每个小组拿出桌下信封中的材料开始做一个降落伞。注意用刀的安全。(学生分组制作)。

3、(3分钟后)请每个小组的组长拿着你们的降落伞到前面来放飞,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学生带着降落伞到前面来)听老师的口令一起放。

4、预备,1、2、放!(停一下)。

5、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没有?

6、学生有可能回答出:a降落伞下降得有快有慢b……。

7、下面我们统一高度再一起放一次,看看是不是下落得有快有慢?听好老师口令再放一次!预备,1、2、放!

8、这次结果怎么样?(生回答:还是有快有慢)。

9、小组长回到座位,同学们想想为什么降落伞下降得有快有慢呢?(停个1分钟给学生思考讨论)同时点击电脑出示问题。

(三)提出预测。

10、学生回答:

a有的降落伞伞面大,所以它下降得快!老师边板书边说:“也就是说降落伞下降的速度有可能与它的伞面大小有关?”(板书伞面大小)。

b降落伞下面的重物也不同,有的重有的轻?(或者学生会说有的夹子大有的夹子小)老师边板书边说:“就是说也有可能与夹子的大小有关系。”(板书夹子大小)。

c同样的道理引导学生说出绳子长短、材料不同、高度等其他因素。

(说明:本课重点研究伞面大小、夹子大小、绳子长短这三个因素,如果学生正好说出这三种没有其他的我们就接着开始设计实验来研究,如果不止这些我们可以说:“由于时间所限,这么多因素我们不可能多来研究,今天我们先研究伞面大小、夹子大小与绳子长短是否与降落伞下降快慢有关。”)电脑出示所要研究的三个因素。

11、降落伞下降的快慢是否与这三个因素有关呢?怎样证明你们的想法是否正确呢?(生说:做实验。)。

12、那么这三个因素中你最想研究哪个因素呢?(停5到10秒钟)想研究伞面大小的请举手;想研究夹子大小的`请举手,想研究绳子大小的请举手。(这里如果每个因素都有人研究就算,如果有某个因素没有人研究老师可以说:这个因素没有人研究,现在老师想把这光荣的任务交给你们,有谁愿意的请举手)。

这里要完全尊重学生的选择,他们想研究什么就给他们研究什么,不要人为的分为平均的三大组。但是也不能让某个因素没有人研究,这里老师要协调好。

11、分组:请所有同学站起来到自己位置的旁边,研究伞面大小的同学从第一组坐起四个人一小组。然后再是研究夹子大小的,最后是研究绳子长短的。(这里老师要组织好学生的分组,不能让课堂太乱,在四个人坐好之后老师在每个桌子中间放上一个小牌子,标明这个小组研究的什么问题,如——“和伞面大小有关系”这样让学生和听课的老师一目了然,哪些组研究的什么内容。

(四)设计实验,完善方案。

1、小组内讨论一下,你们打算如何来研究。

2、(1分钟后)哪个小组说说你们准备如何来研究。

3、指名一个小组回答。(以研究伞面大小的为例)。

这里学生会说:我们做两个降落伞,一个伞面大,一个伞小,看它们哪个快,哪个慢。

(也有可能学生会说:我们先做一个伞面大的降落伞,看它下降需要多少时间,再做一个伞面小的降落伞看它下降需要多少时间。这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老师可以说:就样做我们就需要计时工具,现在课堂上没有,有没有其他的方法研究呢?当然你的这个想法还是很好的。——老师建议给他这个想法同学们鼓掌鼓励一下。

在学生简要的说出实验方法后,教师要一步步的引导学生完善实验方案。出示实验表格。

4、在实验中我们保持不变的因素应该是什么?学生说:夹子大小,绳子长短。这两个因素学生应该是能说出来的。如果有学生能说出还有高度要统一就更好了,没学生说下面老师要提醒学生。

5、实验时我们改变的因素是什么?(伞面大小)在学生回答完之后老师可以再强调一次:也就是说每次实验我们改变的因素只能是一个,其他所有因素我们都不能改变。

6、实验中我们还要注意点什么?(一个是高度要统一,第二是要分工合作,第三是是边实验边做好记录,第四是实验不能只做一次,要做三次。)学生能说出一点就更好,如果一点也不说,老师应该这样进行指点。(等个5秒钟没有学生回答)。

7、老师说:我们在放降落伞时能不能一个高一个低?(不能)。

8、对,我们在实验时两个降落伞应该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

9、实验做一次行不行?(不行)。

10、对,实验要讲究科学性,老师建议实验要做三次。

11、还有我们实验时要分工合作,边做实验边做好实验记录。

(五)学生实验,汇报交流。

1、下面小组内先分工,一个组长(负责拿材料和观察实验现象),一个记录员(负责写好实验记录),2个操作员(制作降落伞并操作对比实验)。学生的分工要在课前强化训练好。——实验时2个学生同学喊1、2放,从同一高度同时放下降落伞,组长仔细观察哪个降落伞先落地,并告诉记录员做好记录,然后再做下次实验。

2、10秒后,说:请组长上台拿材料,各小组开始实验。

3、学生实验操作,老师要参与到学生的实验当中去,及时掌握学生研究的动态,做对的要问怎么做的,做错的要及时给予指正。

4、汇报交流。

(1)请大家说一说,你们研究的什么问题?有什么发现?

学生应该按照这样的模式回答问题:(把记录纸放在实物展示台上)我们小组研究的问题是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伞面大小有关,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伞面大的下降得慢,伞面小的下降得快。(同时让学生现场演示)——课前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汇报交流(组长说实验发现,2个操作员进行演示。),还有回答问题尽量表述要完整。

(3)如果有就让学生说,如果没有补充的就问一句:你们的发现也是这样吗?(生说:是。)。

(4)研究其他因素的小组也来说说你们的发现。——同样方法汇报其他两个因素。

学生在回答过程中如果有说得精彩或者很好的老师要抓住其闪光点及时给予评价,说得不对的地方我们也要及时地婉转指出他的错误。

5、小结: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它伞面大小、绳子长短、重物的重量都有关系,因此我们在使用降落伞时就要注意到这些因素。

(六)拓展运用。

2、电脑出示文字介绍神舟六号降落伞的伞面非常大,有1200平方米。同时降落伞本身非常轻,只有几十公斤。它保证神舟六号飞船能缓慢得降落到地面。——电脑配音介绍这段话。

3、机动活动。时间多的话设计这么一个活动,时间不多就直接小结下课。

(下面我们就看看一个大降落伞和一个小降落伞对物体保护情况。拿出2个降落伞,一个是用整张桌布做成的,一个是用很小的桌布做成的,绳子长短差不多,下面分别挂一个“旺旺牛奶瓶”,然后老师从三楼上同时向下放,看两瓶牛奶瓶有什么不同。)。

请学生站在楼下观察,老师请另一位老师协助到三楼完成此活动。同时下面也要关照老师让学生离远一点注意安全。——此活动目的是从直观上给学生以感受。

4、小结。其实除了这三个因素,影响降落伞降落速度的因素还有很多,(如果前面学生在预测时就提过别的因素,老师可以说:比如同学们之前说的……,如果学生只提出三个因素,老师可以说:如降落伞的材料、绳子的多少等)希望同学们课后能用本节课的方法继续对降落伞展开研究,相信你们会有更多的收获的。

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课件

2.在饲养过程中()和()是非常重要的。

3.小鸡生长过程想研究那些项目?

大多数昆虫在生长过程中都要经过(卵)(幼虫)(成虫)(蛹)四个阶段。

4.什么叫变态?

像蝶青蛙这样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在形态构造生活习性上出现的一系列显著的变化。

5.只有昆虫才有变态现象吗?

不是,青蛙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也有变态现象。

6.能找出哪些方法证明自己在长大?

找出并对比自己在不同年级时勾画的轮廓牢固;找出自己在不同年龄的照片并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的照片比较;找出并对比自己不同时期的鞋子。

7.在我们的生长过程中,不仅是(身体的外部形态)在发生变化,(身体的内部器官)同样也在发育。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将学会更多的(技能)。当长到(成年)时,身体将(不再生长)。

8.我们要想学会更多的本领,掌握更多的技能,应该怎样做》?(如何对待自己的身体?)。

人类通过(受孕)(出生)(生长)和(发育)(衰老)(死亡)的过程延续了一代又一代。

9.人的一生要经过(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

10.所有的(动物植物)和(人)都会死亡。

四年级科学肌肉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我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则快。

2.我认识到“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知道可以用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过程与方法:

1.我可以对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提出假设。

2.我根据假设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测量出在单位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

3.我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学会利用数据来做证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我体会反复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

2.我体验到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体验合作、发现摆的规律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探究影响摆摆动次数的因素。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在探究中收集有效的数据。

教学准备:

铁架台、垫圈、线绳、秒表、记录单、等。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摆钟,让学生思考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通过观察,结合已有的经验,学生认为摆钟是由钟面和钟摆等物件构成)。

2.关于摆你们知道些什么知识?(点名回答,并引导学生思考摆是由几部分组成)。

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摆,探究一下摆有什么奥秘。

二、探究新知。

1.让学生学会测定10秒内摆摆动的次数。

(1)教师:要了解摆,首先,让我们来掌握一项本领,学会测定摆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那摆怎样才算摆动一次呢?现在我们来数一数,看10秒的时间,摆能摆动多少次?为了时间统一,就由我来计时,请一位同学上讲台把摆线拉直,老师喊开始就松手,大家就开始用老师讲的方法,在心里默默数次数。老师叫停的时候,大家就记下次数,如果老师喊停了,摆还在回的路上,那最后那就不能算一次。最后我们来交流。(准备开始10秒后停)。

(2)教师与学生合作:测定讲台上的摆10秒内摆动的次数。

(3)师生合作测出摆在10秒内摆动的次数。

探究新知10秒内摆动的次数。

2.发现问题,作出假设。

(1)教师提问:同学们,摆在10秒内摆动的次数不同,为什么摆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快慢会不同,摆摆动的快慢哪些因素有关?请同学们观察这些摆,作出假设。

(2)讨论,并提出假测。

(3)根据学生假设板书:摆的快慢可能与三个因素有关(摆角的大小、摆锤的轻重、摆线的长短)。

3.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4.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1)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验方案,操作实验。

(2)汇报结果:得出结论(摆的快慢只与摆线的.长短有关)。

(3)教师小结:摆的快慢只与摆线的长短有关;而且摆线越长,摆得就越慢;摆线越短,摆得就越快。

《摆》实验记录单。

探究二研究摆摆动快慢与(摆锤重量)的关系。

探究三研究摆摆动快慢与(摆线的长度)的关系。

5、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现在我们是否能够解释为什么大家的摆在一分钟摆动的次数不同了吧。

1、有个钟快了2分钟,现在你能想办法让它走慢些吗?

2、认识伽利略。

三、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的新课就上到这里,看来钟摆还有很多问题有待于我们研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呢?。

四、布置作业。

2、收集有关摆的资料在课余时间与同学交流。

五、板书设计。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不变的条件改变的条件。

1摆重摆长、摆幅摆重2摆长摆幅、摆重摆长3摆幅摆重、摆长摆幅。

六、课后反思。

针对本节课,特进行如下反思“。

1、教材是教学的根本,教材只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思路、依据以及范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适当进行调整,具备“用教材”的意识。

2、注重实验中的细节指导对比实验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轻松,特别是对于几个变量的控制,学生容易理解。因此,在小组汇报实验方案时,我们将更多的重点落实在实验如何具体的做法上。

3、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让学生亲历每一个探究过程,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的加工,尽量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

数学四年级下课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2、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会观察,学会总结。

3、渗透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教学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境:

街心广场长30米宽20米。

花坛长3米宽2米。

地板砖长0.3米宽0.2米。

(1)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汇报。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出3个算式:

街心广场:30×20=600(平方米)。

花坛:3×2=6(平方米)。

地板砖:0.3×0.2=?

二、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位数之间的关系。

1、讨论:街心广场和花坛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的长与宽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总结:长与宽都扩大到原来10倍,面积扩大——100倍;长与宽都缩小到原来10倍,它的面积就缩小到原来的100倍。缩小到原来的100倍也可以说是缩小到原数的1/100,小数点向左移动2位。

2、小组讨论:我们应用刚才发现的现象,来比较花坛和地板砖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地板砖与屏幕相比,长和宽都缩小到原来的10倍,它的面积也就缩小到原来的100倍。所以它的积也会缩小到原来的100倍。结果是0.06平方米。

3、这种方法得出来的结果是否正确?你能用其它的方法验证吗?(可以引导学生从直观涂一涂的方法来验证刚材的结论是否正确。)。

4、引导学生总结:在小数乘法中,我们可以先把它们看成是整数来算,然后再看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位小数,就在积的末尾数出几位小数点上小数点。

三、尝试练习,再探规律。

1、试一试:根据第一算式求下面2个算式的积。让学生说说怎样算的。

2、填一填:将上一题的计算结果填入表格中。然后观察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

汇报交流:第一个小数的位数与第二个小数位数加起来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根据上面的规律,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第2题。

四、全课小结。

板书设计。

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街心广场:30×20=600(平方米)。

花坛:3×2=6(平方米)。

地板砖:0.3×0.2=0.06(平方米)。

四年级美术的课件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伟大,提高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

2.从小立志为祖国的繁荣强大做贡献。

活动准备。

1.队歌录音带,录音机,小黑板、地图。

2.排练节目。

活动过程。

一、热情导入。

教师:蓝晶晶的天空搂着小鸟,绿茵茵的大地捧着花朵,清澈的小河流淌着孩子的欢乐,高高的山岭上吃不尽的野果。(呈现中国行政地图)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在这祖国山河齐欢唱的时刻,我们心情澎湃。在这万民同乐共创业的时刻,我们豪情满怀,我们怎能不赞美伟大的祖国,怎能不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

二、民族骄傲。

1.教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我们的祖国地灵人杰,英雄辈出。让我们翻开历史的长卷,在历史的长河中去追寻历史的真谛吧!请听小诗朗诵。

2.学生朗诵小诗。

3.学生听歌曲《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或学生自己演唱。

4.教师:我们的传统文化不仅有四大发明,还有哪些?

学生从文学、医学、天文、地理、建筑、军事、书法、音乐、美术等方面逐一进行介绍。

5.小结:赫赫的成绩、累累的硕果,这一切,都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自豪和骄傲。我们对祖国说一声“祖国,我爱你”。

6.小诗朗诵。

我们把真情捧出来,把赤诚捧出来。

我愿化作长城上的一块砖。

愿化作长江的一朵浪花。

愿化作昆仑山上的一朵云霞。

愿化作野花开遍原野。

愿化作小鸟歌唱美好的生活。

三、永记历史。

1.教师:让我们把历史的画卷翻到150多年前,上面写下了多少的耻辱,洒下了多少的鲜血!你能说说,搜集到的历史资料。

2.学生自由交流。(课前已经布置学生查找资料,课堂上进行交流就可)。

1840年英国发动了战争;1884年,法国发动了侵华战争;。

1894年,日本发动了甲午战争;189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3.教师:一次又一次的战败,使中华民族蒙受了空前的灾难,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人民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割地、赔款,我们的国家怎能不贫穷!

四、腾飞的祖国。

1.教师:面对这伟大的祖国,面对这正在腾飞的巨龙,同学们,你们尽情抒发自己的豪情吧!

2.学生朗诵自己最想朗读的诗句。

(1)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蓝天飘着彩霞,大地铺展了金光,我们举起队旗,向国旗敬礼,心中震荡着真挚的声音:祖国啊,我们的太阳。

(2)我们劳苦大众在党的^令页~导下,经历了第二次国内战争,抗日战争,历尽艰难险阻,流血牺牲,终于在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在这古老的土地上,黄河欢唱着奋发向上的歌儿,长城披上了金色的盛装,敦煌闪亮着民族的自豪,昆仑挺立着中华的脊梁,长江的波浪就像中国人民的脚步声,敲打着东方的大地,震撼着古老的苍穹。

(4)太阳啊,太阳,在这金色光芒照耀下,人造卫星一颗又一颗进入了宇宙的轨道;远征的南极航船满载着中国人民的光荣,踏上了南极的冰天雪地;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人民告别了贫困,走进了富裕的大门。

4.学生各抒己见。

5.过渡:神州的巨变是社会主义带来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让我们齐唱歌曲《社会主义好》。

6.教师:党给我们温暖的阳光,党给我们金色的希望,伟大祖国走上了社会主义大道。改革大潮汹涌澎湃,祖国更加繁荣富强,千言万语颂不完祖国建设的成就,千歌万曲唱不完我们对祖国的热爱,让我们向祖国妈妈说一句心里话。

7.学生画像。

8.教师小结。

四年级语文课件

教学目标:

1、能按四项要求预习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理解6个词语的意思,能用“逼真”、“不仅……还……”造句;能修改一段话,并说出为什么要这样修改。

3、了解电视科技发展之迅速,懂得4种新型电视机的名称。

教学重点、难点:

继续落实单元训练点;了解文章的科普知识,体会文章语言的生动、有趣。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指导预习课文,读通课文,给课文分段,读议第一段,理解“日新月异”。

教学过程:

一、读题引疑,思考问题。

1、板书:日新月异。

说说你对这个成语的理解。用它来说一句话。

2、把课题板书完整。

说说自己预习课文的时候都做了些什么事?有哪些收获?

二、预习检查,了解大意。

根据学生所谈的收获开展检查、交流。

1、通读,了解大意。同桌一起读,相互提意见。

(1)交流难读的地方。

(2)请你随便地说说了解了课文的哪些内容?

帮助学生区分“电视机”与“电视”

2、你用了哪些读书符号?

重点落实:

(1)提出疑难问题。

(2)分段。

三、再读课题,深化感受。

1、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初步了解,再读课题,你有话要说吗?

2、课文哪一自然段总的说明了电视机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1)你从哪里体会到?

(2)出示:(课后练习4)。

在这短短几十年时间里,电视机从无声到彩色……真可以说是日新月异!

讨论:这句话毛病在哪里?怎么改?

3、齐读,小结。哪一种电视机令你更感兴趣,下节课来深入讨论。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读议二、三段,解疑,仿写先概括后具体说明的语段。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讲了哪些了有趣的电视机或电视?你对哪种最感兴趣?为什么?

二、写说明书,了解特点。

1、你能给它写一则简单的产品说明吗?

(1)讨论:根据课文所提供的资料,这份产品说明里面你能写清楚什么?

(2)要求:语言要简洁,准确。

2、学生自己读相应段落,试写说明书。

3、交流,评价。教师抓住学生对于特点的概括进行指导。

三、介绍产品,表达练习。

1、仅凭这份产品说明书,这些电视机或电视类型并不能引起人们多大的兴趣。怎么办?

2、根据学生的建议,让学生选择一下进行详细介绍。提示学生:可以选择文章中的语言,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进行介绍。

3、学生准备。

4、全班交流。

四、发挥想像,仿写练习。

2、讨论。

3、写一写。

四年级语文课件

1、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习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文章关键词句感受园子里动植物的灵性与活力,体会作者对园子的喜爱之情及对自由的向往。

4、继续运用批注的方法学习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认写生字,在朗读中感受园子里动植物的灵性与活力。

2、结合生活实际,感受作者对园子的喜爱之情及对自由的向往。

课时划分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实际导入

1、教师:同学们,你们家有花园吗?都种了些什么呀?那园子里会招来哪些小动物呢?

2、这节课我们一起到一个园子里去看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读课文,说说“我家的园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要求:(1)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事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来。

(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在不懂的地方打上问号。

(3)把你读后的感受和体会简单地批注在课文旁。

3、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4、集体汇报。

(1)梳理难点,如:谎花——瓜果类等植物开的不结果实的花(鼓励学生通过查工具书解决);句子:“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在进一步的学习中联系上下文理解。)

(2)理清脉络。

文章写了动物、太阳、天空和植物。动物漂亮可爱,太阳大而亮,天空又高又远,植物自由自在。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读中悟情

1、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说一说为什么喜欢它。

例句1: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抓住颜色、声音和形态来朗读。)

例句2:太阳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亮得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前一句是排比句,后一句赋予了大树、土墙以生命,可联系下文的“一切都活了!”来理解作者对园子里的一切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例句3: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抓住“活了”、“自由”来谈自己的体会。)

2、观看影像,教师配图朗读。

3、自由练读,再次感受园子的自由和美好。

4、师生配合朗读。教师引读:“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学生接读:“倭瓜愿意……”

5、再读喜欢的'句子。

四、积累摘抄

选择自己喜欢的词句抄一抄。

板书设计

3 我家的园子

美丽 色彩艳丽

生机勃勃 一切都活了

四年级语文课件

教学目标:

1、通过老师介绍、自学、同桌讨论等学习形式,丰富对《三字经》21—26节内涵的了解,学习古代名人圣贤刻苦学习的精神。

2、朗读、背诵《三字经》21—26节。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其中《三字经》就是中国古代流传最为广泛的读本之一,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背诵。

3、这部分《三字经》讲述了历史朝代的更替演变,你从中了解了哪些历史知识呢?(学生汇报交流)。

二、新课。

1、《三字经》从21节开始讲述历名人圣贤的故事。今天我们学习21—26节,相信同学们的收获会更大。

2、先请大家把书翻到104页,再对照拼音,把这些内容读正确,读流利。

3、自读,指名读,正音。

5、古代的圣贤都如此勤学好问,我们普通人更应该勤奋学习。

6、指名读“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齐读。

7、22节中讲的“赵中令”是指一个名叫“赵普”的人,宋太祖赵匡胤做皇帝时他担任中书令,身居宰相高位。关于“赵中令”赵普勤奋学习的事,我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介绍一下。

8、齐读“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9、下面4节中还讲了很多人勤奋学习的故事,因为内容比较多,所以我们分小组来学习。第一组学习23节,第二组学习24节,第三组学习25节,第四组学习26节。你先读读《三字经》,再读读下面的文字说明,想一想你学习的这一节内容中讲了哪些感人的故事?用笔圈出人物的名字,用横线画出感人的事情。

10、学生对照资料自学。

11、指名交流,同时朗读相关内容。

三、总结深化。

1、看来我们今天的收获真的很多很多,不仅认识了许多古代名人,而且了解了他们勤奋学习的感人故事,谁能带着对这些人的敬意来朗读《三字经》。(指名读,齐读)。

2、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勤奋学习的老师和同学,我们不仅要向古代名人圣贤学习,更要向身边的人学习。

四年级语文课件

(1)了解千里马等词语在生活中的引申义。

2、积累和动物攸关的气象谚语。

重难点:

1、能够通过工具书、查阅资料等办法了解千里马等词语的其他含义。

2、2、能够抓住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特点来写写出动物让人觉得新奇有趣后印象深刻的内容。

3、课时划分: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出示题目中的词语,让学生读读。

2、指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这些词语中都有动物的名称)。

3、教师:能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这些词语的字面意思吗?

4、教师导读,其实这些词语还有其他的比喻义。例如:千里马就是比喻有才能的人。

5、引得学生借助资料和工具,了解其他词语的意思。

6、集体反馈。

7、补充练习:连一连。

孺子牛比喻没有骨气,摇尾巴乞怜的人。

笑面虎比喻在当地称王称霸、胡作非为的人。

地头蛇比喻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人。

丧家犬比喻外表善良,实际是心狠手辣的人。

二、语海拾贝。

1、学生自由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第一读,教师指导学生读好“焦、雷、响”等字。

3、大家一起读一读。

5、指名反馈。

6、拓展:你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气象谚语?引得学生反馈他们手机的资料。

7、再读句子,熟读成诵。

三、点击成语。

1、教师出示成语“熟能生巧”。指导学生读一读。

2、指名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熟读了就能找到窍门)。

4、学生自读短文。

5、指名反馈。

6、教师:同学们,从这个故事中,你们受到了什么启发呢?只要勤学苦练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四、自主阅读园地。

1、教师导读。

2、指名反馈。

4、集体反馈,指导朗读有关的词句。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发兴趣。

二、词语接龙,说含动物的的成语。

活动规则:以小组为单位同时进行竞赛,时间为一分钟。小组成员一个接一个说成语,内说的与动物有关的参与最多的小组获胜。

三、积累歇后语。

1、指名说一说收集到的和动物有关的歇后语。

2、教师出示常见的和动物有关的歇后语,大家一起读一读。

1)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2)牛鼻子穿环------让人牵着走。

3)老虎嘴边的胡须---------谁敢去摸。

4)兔子不吃窝边草---------留情(青)。

5)鲤鱼跳龙门--------高升。

6)蛇头上的苍蝇------自来的食。

7)马槽里伸个驴头------------多了一张嘴。

8)羊群里跑出个骆驼-----抖什么威风。

9)猴子捞月亮-------------空忙一场。

10)鸡毛炒韭菜-----------乱七八糟。

11)狗逮老鼠猫看家------反常。

12)猪嘴里挖泥鳅--------死也挖不出来。

3、再读,积累歇后语。

四、猜谜语。

学生出谜面,同学们互相猜一猜。

五、自由汇报。

六、布置作业。

四年级语文课件

1、自学本课生字,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劫夺”“嗥叫”“急不可耐”“故技重演”“心满意足”“群起而攻之”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马蜂和棕熊的特点。

3、自主勾画课文中描写生动的词句,体会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材简析。

二、解释字词。

撩:挑弄,引逗。

节日:这里指熊在夏秋两季可以大饱口福,犹如过节般高兴。

第1。

段只有一句话,介绍了熊的特点是“爱撩蜂”,吃蜂蜜。在教学时指导学生通过换词法理解“撩”,联系下文理解“节日”。

蜂蛹:蜜蜂雄性幼虫封盖后到羽化出房前这一变态时期的营养体,是含有高蛋白、低脂肪、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理想营养食物。

劫夺:抢劫,掠夺。在学2段时先让学生从字面上理解这个词语。到教学4、5、6段时,再抓住对大棕熊撕蜂巢、抢蜂蜜时传神的动作描写,进一步理解“劫夺”。

三、

了解课文。

第2段主要介绍了马蜂的特点:体态大、毒性大、巢房大、蜂蛹大、攻击性大,而且专门偷吃蜂蜜。

教学这一段时,可以结合课后题1,让学生带着“马蜂有哪些特点”这个问题读书,重点让学生抓住第2句话,感受被马蜂刺到的严重后果。抓住“攻击”和“抗击”,体会马蜂与工蜂战斗的激烈。

猖狂:狂妄而放肆。

这是一个过渡句。

嗥叫:野兽吼叫。

急不可耐:形容非常迫切的样子。

第5段从三个方面写出了熊的特点:在山崖下打转,吃不到蜂蜜时的“心急”,主要通过“急得团团转”“嗥叫”等描写来体现;想出妙招,从山崖往下滚时的“聪明”,主要通过“瞧了又瞧”“稳稳地站定”来体现;撕开蜂巢,吃蜂蜜时的“贪婪”,主要通过“得意”“一下”“撕开”“急不可耐”“大嚼”来体现。

教学时引导学生勾画这些让人印象深刻,最能表现大棕熊特点的词句,在反复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感悟,并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大棕熊的特点表现得如此充分?对动作、神态的细致描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6段可以分作两个部分:第一是马蜂大战棕熊,棕熊劫夺成功。第二是棕熊故技重演,从山崖上滚下来,礼貌告辞。

教学第一部分,学生勾画出对马蜂的描写后,可以紧扣“群起而攻之”这一关键词,从“数以万计”体会“群”的势力的强大,从“叮”“咬”“蜇”体会“攻”的气势的逼人,从“把大棕熊叮成了一团大蜂球”体会“群起而攻之”的疯狂。学习大棕熊吃蜂蜜的情景,可以和第2段中的“劫夺”结合理解。一个“任”字,表现出劫夺时的志在必得,无所顾忌,“护住”又表现出熊的聪明,而“大嚼”“足足”“心满意足”等动作、神态充分表现了大棕熊的贪心。教学时让学生紧抓重点词句品读,既要通过朗读体会到战斗的激烈和棕熊的贪婪,更要在读中悟到写好片段的方法。

教学第二个情景时,要让学生抓住关键词“故技重演”,联系第5段内容理解,棕熊又用了和刚才一样的方法从山崖上滚了下来。也要提示学生,虽是“故技重演”,可是也有不同,思考:不同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读书,体会到棕熊的收放自如:刚才是“稳稳地站定”,现在是快要冲到小屋前时,它“突然刹住了身体”;刚才是“大声嗥叫”,‘连续转了两三圈”,现在是“似乎很礼貌地向我们大吼一声”,然后“摇摇摆摆地走了”。从熊吃饱以后的表现,又可以体会到它可爱、有趣的特点,于是棕熊的形象就变得丰满了。在朗读时,引导学生把我们的“紧张”和棕熊心满意足后的那种闲情逸致表达出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把握大意。

1.默读课文,想想每段的意思。

2.交流、点拨。

3.试着说说全文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课文,品词析句。

1.学习第1、2段,初步感知马蜂和棕熊各自的特点。

(1)自读、勾画能表现马蜂、棕熊特点的句子。

(2)交流、引导:重点抓“劫夺”体会熊的贪,抓“三针刺”体会马蜂的毒性大,攻击性强。

2.学习第3段,着重体会马蜂攻击性强的特点。

(1)默读思考:在马蜂与工蜂的战斗中,哪些地方最能体现出马蜂的“攻击性强”?

(2)交流。

3.学习第4、5、6段,勾画描写生动的词句,着重体会马蜂“群起而攻之”的强劲和棕熊“劫夺”过程中的聪明、贪婪、可爱。

(1)勾出描写生动的词句,自读体会。

(2)交流感受,指导朗读,重点围绕“劫夺”,从上山崖时的聪明、吃蜂蜜时的贪婪、下山崖时的可爱三个方面了解熊的特点;围绕“群起而攻之”,体会马蜂攻击性强的特点。

(3)师引读5、6段。

三、

总结。

全文,悟得方法。

1.读文、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马蜂与熊的特点写得生动、传神?

2.交流、总结:抓住极具特点的神态、动作进行描写。

四、课外作业,加强练习。

1.布置小练笔。

2.反馈修改。

四年级美术的课件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伟大,提高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

2.从小立志为祖国的繁荣强大做贡献。

1.队歌录音带,录音机,小黑板、地图。

2.排练节目。

一、热情导入。

教师:蓝晶晶的天空搂着小鸟,绿茵茵的大地捧着花朵,清澈的小河流淌着孩子的欢乐,高高的山岭上吃不尽的野果。(呈现中国行政地图)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在这祖国山河齐欢唱的时刻,我们心情澎湃。在这万民同乐共创业的时刻,我们豪情满怀,我们怎能不赞美伟大的祖国,怎能不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

二、民族骄傲。

1.教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我们的祖国地灵人杰,英雄辈出。让我们翻开历史的长卷,在历史的长河中去追寻历史的真谛吧!请听小诗朗诵。

2.学生朗诵小诗。

3.学生听歌曲《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或学生自己演唱。

4.教师:我们的传统文化不仅有四大发明,还有哪些?

学生从文学、医学、天文、地理、建筑、军事、书法、音乐、美术等方面逐一进行介绍。

5.小结:赫赫的成绩、累累的硕果,这一切,都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自豪和骄傲。我们对祖国说一声“祖国,我爱你”。

6.小诗朗诵。

我们把真情捧出来,把赤诚捧出来。

我愿化作长城上的一块砖。

愿化作长江的一朵浪花。

愿化作昆仑山上的一朵云霞。

愿化作野花开遍原野。

愿化作小鸟歌唱美好的生活。

三、永记历史。

1.教师:让我们把历史的画卷翻到150多年前,上面写下了多少的耻辱,洒下了多少的鲜血!你能说说,搜集到的历史资料。

2.学生自由交流。(课前已经布置学生查找资料,课堂上进行交流就可)。

1840年英国发动了战争;1884年,法国发动了侵华战争;。

1894年,日本发动了甲午战争;189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3.教师:一次又一次的战败,使中华民族蒙受了空前的灾难,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人民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割地、赔款,我们的国家怎能不贫穷!

四、腾飞的祖国。

1.教师:面对这伟大的祖国,面对这正在腾飞的巨龙,同学们,你们尽情抒发自己的豪情吧!

2.学生朗诵自己最想朗读的诗句。

(1)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蓝天飘着彩霞,大地铺展了金光,我们举起队旗,向国旗敬礼,心中震荡着真挚的声音:祖国啊,我们的太阳。

(2)我们劳苦大众在党的^令页~导下,经历了第二次国内战争,抗日战争,历尽艰难险阻,流血牺牲,终于在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在这古老的土地上,黄河欢唱着奋发向上的歌儿,长城披上了金色的盛装,敦煌闪亮着民族的自豪,昆仑挺立着中华的脊梁,长江的波浪就像中国人民的脚步声,敲打着东方的大地,震撼着古老的苍穹。

(4)太阳啊,太阳,在这金色光芒照耀下,人造卫星一颗又一颗进入了宇宙的轨道;远征的南极航船满载着中国人民的光荣,踏上了南极的冰天雪地;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人民告别了贫困,走进了富裕的大门。

4.学生各抒己见。

5.过渡:神州的巨变是社会主义带来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让我们齐唱歌曲《社会主义好》。

6.教师:党给我们温暖的阳光,党给我们金色的希望,伟大祖国走上了社会主义大道。改革大潮汹涌澎湃,祖国更加繁荣富强,千言万语颂不完祖国建设的成就,千歌万曲唱不完我们对祖国的热爱,让我们向祖国妈妈说一句心里话。

7.学生画像。

8.教师小结。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