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耕地工作总结汇报 耕地保护工作总结(通用5篇)

时间:2023-09-11 09:25:35 作者:紫薇儿 新增耕地工作总结汇报 耕地保护工作总结(通用5篇)

总结,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经验、教训的分析研究,借此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从中提炼出有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提高认识,以正确的认识来把握客观事物,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实际工作。那么,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新增耕地工作总结汇报 耕地保护工作总结篇一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惠及千家万户,是对现有耕地地力保护,提高种粮农民积极性,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工作,镇村社干部必须高度重视,客观、公正、公平地做好耕地面积核查工作,保证补贴资金兑现。

我镇现有耕地16680亩,为有效保护耕地地力,促进种粮农民积极性,召开镇、村、社干部大会,宣讲政策,培训业务,各社召开社员大会,选出社员代表,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块核查面积,确保家喻户晓,面积准确。

20xx年必须按照国家“有种有补”“无种无补”“多种多补”“少种少补”“不种不补”的原则,将补贴资金兑现到种粮农民农户。面积核查必须户申报、组核实、村复核、乡审核、县确定、直发,保证资金足额兑现。

镇成立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领导小组,镇长任组长,纪委书记、分管副镇长任副组长,办公室、财政所、农业站、各村委会主任任成员,办公室设在农业站,邵宇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办公。镇纪委书记牵头,负责面积、工作进度,资金兑现的监管督查工作,不抵扣、不截留、不挤占、不挪用、不拖延,否则依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新增耕地工作总结汇报 耕地保护工作总结篇二

年初,我分局工作人员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认真分析当前形势,制定了二十七团耕地保护工作计划和要点、以及《二十七团耕地保护制度》、《二十七团耕地管理办法》、《二十七团基本农田保护措施》、《第二师二十七团20xx年耕地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第二师二十七团20xx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工作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和措施,以便更加有效地实施耕地(基本农田)保护工作。

20xx年是“十二五”耕地保护的中期年,我分局工作人员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认真核算数据、合理分解指标、规范完善文本,在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的同时,督促并协助团场和连队全面及时地签订《“十二五”(20xx年度)耕地保护考核目标责任书》。团场与连队共签订耕地保护考核目标责任书8份,耕地保有量为5.68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4.83万亩,高标准农田面积5000亩,建设用地(连队居民点)复垦目标120亩。

今年,我分局利用广播、电视、板报、展览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耕地(基本农田)保护,并督促团场及各单位对基本农田保护标志进行更新和刷新整饰。这些举措对增强广大干部职工保护耕地的意识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二十七团耕地(基本农田)得到了切实有效的保护,没有发现单位或个人擅自破坏耕地(基本农田)的现象,基本农田保护标志无人为损坏。

为切实掌握二十七团耕地利用和变化情况,促进耕地保护基础性工作的落实,发现和纠正耕地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依法查处违法占用耕地的行为,进一步强化耕地保护意识,加强耕地建设,推动耕地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二十七团耕地保护领导小组组成检查组,分别于5月下旬和11月初两次对全团各农业单位的耕地保护工作进行检查评比,并形成通报。通过检查评比,对各农业单位的耕地保护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xx年,二十七团土地整理新增耕地19.2亩,没有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基本农田)和城镇村建设占用耕地(基本农田)的情况。年末,耕地在原61430.4亩的基础上净增加19.2亩,达到61449.6亩;基本农田面积不变,为48373.86亩。

二十七团耕地数量少、质量较差,而且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增加耕地面积十分困难,因此,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显得尤为重要。今年,二十七团各有关部门相互配合,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使耕地的整体质量有所提高、有效利用面积有所增加,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也有所改善。同时,我团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注意防止农田污染,特别是及时收回残膜和滴灌带,20xx年二十七团的残膜和滴灌带回收率基本达到100%。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二十七团耕地面积增加较少,耕地整体质量提高缓慢,干部职工自觉保护耕地(基本农田)的意识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耕地保护工作还存在一定困难。

今后,我们将克服困难,不断进取,努力把二十七团的耕地(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做得更好。

新增耕地工作总结汇报 耕地保护工作总结篇三

三星镇地处xx市东北部,距市区31公里,国土面积平方公里,下辖16个村,一个社区,163个居民小组,总人口26498人,其中农业人口23393人,农户6918户,林地面积亩,森林覆盖率。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森林防火、森林资源管护、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后续工作、退耕还林工作及退耕还林后续工作、乡镇林产业发展,都是事关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和农民的切身利益。我镇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各项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作为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我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实行党政领导一把手亲手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大力宣传贯彻《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充分利用广播、标语等媒介宣传森林在自然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提高全社会建设林业,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二是加强林业管理队伍学习培训力度,进一步,进一步提高林业管理队伍的素质,执法水平和办事效率。三是严格执法,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

(三)加强森林资源管护

一是扎实开展森林防火工作,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力度,在做好林业法律、法规宣传的同时,结合我镇实际,充分利用会议、广播、标语等形式,对全镇广大干部群众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镇建立了护林防火奖惩责任制,严格管理、严格重罚、严格责任追究,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二是加强责任制的.落实,镇、村两级层层建立责任制,镇、村都成立了护林防火队,同时配备了村级护林人员,大力打击偷拉盗运、乱砍滥伐,加强了各种制度的落实、人员落实,在森林防火期检查无缺岗漏岗现象,在20xx年内未发生森林火灾、无偷拉盗运、乱砍滥伐林木现象发生。三是加大林政管理工作,对全镇胸径大于60cm的树木进行监管,做好古树名木挂牌保护监管工作。今年我镇未发现名木古树及挂牌大树的人为损毁及死亡。四是认真开展林权纠纷调解工作,我镇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林权纠纷调解工作领导小组,未出现一次越级上访事件。

我镇退耕还林面积1000亩,按照上级要求通过一卡通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严格按照“林木权属或经营权属于个人所有,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全部支付给个人,林木权属或经营权属于集体的,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全部支付给集体经济组织”的原则进行兑付。并对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严格执行“一卡通”直发。对重点公益林面积进行公示,我镇有省级重点公益林面积1721亩,并按标准进行补助、兑付。

(五)林产业发展

一是认真抓好林产业发展,认真抓好农村能源是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要辅助工作,我镇派专职人员负责农村能源工作,在辖区内广泛宣传,让广大群众认识和了解能源建设带来的高效率,减少生活环境污染带来的负面影响。二是狠抓退耕还林和城镇周围生态屏障建设,我镇高度重视退耕还林工作,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狠抓落实,我镇今年在原退耕还林的基础上,新增加种植杏子、李子800多亩,苗圃面积1100多亩,巩固2013年退耕还林后续工作种植核桃300多亩,并顺利通过验收。新建排灌渠4800多米。三是抓好林产业基地建设,将种植形成规模化、产业化,以真正实现生态建设和产业化互动、兴林与富民共赢。四是我镇实行科学造林,引进、培育、扶持现代林业,逐步形成片区林业,今年我镇实施植树造林xx00余株,效果显著。

(一)林业生产得到发展

通过林改,林农的经营主体地位更加明确,利益更加直接,责任更加落实,对低产低效的用材林,逐步改植为经济林改的信心增加。

(二)保护森林资源、增强群众维权意识

通过对《森林法》的宣传,调动林农学习林业法律、法规和林业科学知识的积极性,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促进林业生产的发展。广大群众保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盗砍滥伐明显减少,森林防火意识明显增强。

(三)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森林资源通过民主决策,民主决议,提高了群众对政策的理解,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四)林农收益得到增加

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调动林农经营的积极性,增加林地的投入,为增收创造了条件。

(一)群众对林地管护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林地要求农户自行绿化、自我管理,我镇大部分林地条件较差,土质较薄,林地经济效益不高,要实现“山绿起来”的目标,还需要投入较大的财力、物力才能实现,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林农的引导,改善林地条件,鼓励林农增加对林业的投入,推动林业的健康发展。

(二)林木管护有待进一步加强

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将林地划分确切到组、到户,由群众自行管理,20xx年我镇村级护林员9名,对全镇的林木林地进行管护,充分发挥了职能作用,加大了对乱砍滥伐私砍私伐行为的打击,依法治山,依法治林。

新增耕地工作总结汇报 耕地保护工作总结篇四

20xx年,我县按照新的基本农田保护布局,重新设立了基本农田保护碑,层层建立健全了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度,各种保护措施得到了落实,在今年征地过程中,没有耕地占补平衡指标挂账情况,认真执行了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坚持“占多少,垦多少”和“先补后占”的原则,在确保我县建设项目用地的同时,确保了耕地占补平衡,实现了市政府下达我县7.6242万公顷耕地保有量和6.4900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目标。

1、高度重视落实责任

在今年的“金土地工程”实施过程中,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政府常务会和县委常委会都分别召开了会议,研究部署金土地工程工作,解决了实施这项工作的具体问题,使该项工作得以顺利实施。

2、规范工作程序,严格项目管理

在“金土地工程”实施过程中,严把按照《四川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金土地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川国土资【20xx】46号)文件规定,依法按程序落实了项目招标(必选)制、监理制、公示制等各项制度,对项目资金进行了严格的专管和审计。在此基础上,县发改、监察、财政、审计等监督部门全程参与,并组织县级相关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建立了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强化项目监管和服务。在项目实施时,做好了调查研究,充分争取了项目区群众的意愿,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

3、工作成效

20xx年,我县实施了劳动镇省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和中天、佛星、石湍、石佛4个县投资自求平衡土地整理项目,5个土地整理项目总投资8076万元,整理规模6.8万亩,新增耕地0.76万亩,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2.25万亩,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金土地工程”目标任务。目前,5个项目已通过初验,完成了工程审计,整理完善了工程竣工资料,待省国土资源厅的竣工验收。

新增耕地工作总结汇报 耕地保护工作总结篇五

一、耕地保护情况

20xx年我县耕地总面积55091.06公顷,均为旱地。20xx年耕地减少45.02公顷,其中非农建设项目占用45.02公顷。20xx年,耕地增加2.44公顷,其中农业结构调整增加2.44公顷。

20xx—20xx年增加耕地面积42.44公顷,其中土地开发40公顷,农业结构调整2.44公顷;20xx—20xx年减少耕地面积65.02公顷,其中建设占用65.02公顷。

为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把耕地保护目标纳入地方党政年度绩效考核,落实土地违法责任追究制度,开展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保护政府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县政府和各乡(镇)签订了《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明确了每个乡(镇)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建立了耕地保护的指标量化制。

加大耕地保护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全民耕地保护意识。结合“4.22地球日”、“6.25土地日”和日常执法巡查等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土地法律法规的宣传,如制作专题宣传单、在电视台播放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专题节目、开展土地管理工作座谈会等。加大对《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学习和宣传,提高全民保护耕地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人民政府领导依法行政、依法用地和保护耕地的意识和自觉性。

二、基本农田保护情况

20xx年我县划定基本农田43467.50公顷,均为旱地,基本农田保护率达到了79%。全县设立保护标志牌,17个,全县成立乡镇基本农田保护领导小组3个,东中西3片各一个,村管护小组261个,确定村组联络人员作为保护监测员。全县基本农田的各乡镇村组均层层签订了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20xx年度,我县基本农田没有减少和增加情况。

加强了基本农田保护的日常管理,开展了基本农田检查工作,针对薄弱环节,进一步健全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以县政府文件制定下发了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方法和工作步骤,部署工作任务,安排落实工作措施。县上成立了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监察局、农业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县财政局、县统计局、县农技推广中心、县水务局等相关部门及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三、耕地占补平衡情况

20xx年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计划20公顷,实际占用耕地20公顷,批准占用耕地20公顷。20xx年我县补充耕地义务60公顷,任务60公顷,实际补充耕地13.5公顷。

加强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计划管理,严格控制各项建设占用耕地。一是严格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约束力,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土地的用途和土地利用计划的安排,合理使用土地。二是严格报批程序,对耕地实行特别保护,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严把农用地转用、土地征用审批关,从严执行耕地保护“五不准”的规定,做到不擅自降低基本农田保护比例和布局,确保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耕地数量的总体稳定。坚决落实耕地“占一补一”制度,对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按“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进行补偿,保护现有耕地面积长期稳定,总量平衡。三是在保护和节约用地的同时,与开发耕地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土地开发整理的作用,积极探索并形成一套从项目立项到规划设计,土地开发整理、耕地储备与建设项目占用耕地挂钩的运作机制,逐步做到耕地先补后占。加强验收跟踪,对每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进行严格验收,并做好跟踪检查,做好农田水利工程配套,搞好水土保持和土壤改良,确保开垦耕地的质量。四是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加大闲置土地的查处力度,完善土地有形市场,稳步推进土地市场建设。

四、耕地质量建设情况

根据我县耕地分等定级工作成果,我县有高等地16720.29公顷,中等地36876.6公顷,低等地1536.21公顷。

根据农业部门的统计数据,我县有高产田22040.87公顷,中产田22040.87公顷,低产田11020.92公顷,建立了耕地质量区域监测站1个,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45个。

五、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

五年来,我县履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大,新增耕地质量参差不齐,补充耕地质量相对于被占耕地质量有差距;农业综合投入仍显不足等。究其原因,主要是耕地计划补充任务历史欠帐多,后备资源匮乏,开发难度大;部分新增耕地由于产出低,肥力培植周期长,影响农民耕种积极性等。

六、今后工作的打算

今年我县项目建设保障用地的任务十分繁重,耕地保护仍然面临严峻的考验。我县将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耕地保护精神,在保障城市建设和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的同时,进一步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优化用地结构,强力推进土地整治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提高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质量,遏制非法占用耕地建房行为,促进耕地保护水平进一步提高。

耕地保护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和考核力度,实行严格的问责和追究制度。

2.继续强化土地执法监察工作。进一步加大土地执法力度,坚决打击违法占用耕地行为。建立耕地保护动态监测系统,完善土地执法监察体系;严格执行动态巡查制度和联合办案制度,对违反耕地保护政策、破坏耕地和违法占用耕地的典型个案,都要排除阻力,敢于碰硬,坚决从严予以查处。

3.多渠道增加耕地面积,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一是大力实施土地整治工程,向土地开发要耕地。积极申报国家和省级土地整理项目的立项,向土地综合整治要耕地。大力推进乡村土地整治工作,做到早踏勘、早规划、早设计、早施工;整合农业、水利、交通等部门的资源,加大投入,向灾毁土地复垦要耕地;以农业技术推广和落实种粮补贴政策为手段,强化地力培肥,提高农田质量,增强农民种粮积极性,杜绝耕地撂荒现象。

4.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以实施《张家川县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为重点,加快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加强新农村建设步伐。完善农民建房审批管理,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工作,促进农村土地市场秩序的根本好转。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