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学生研究报告的题目 大学生研究报告(通用5篇)

时间:2023-09-23 13:45:20 作者:GZ才子 最新大学生研究报告的题目 大学生研究报告(通用5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大学生研究报告的题目篇一

一、序言

责任是指有胜任能力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应承受的负担以及对自己选择的不良行为所承担的后果。它指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依存)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客观存在的,每一个胜任能力的人都具有责任并且不能回避和摆脱责任。

责任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应承担的责任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它是人才必备的素质,是一个人创造精神的动力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和谐社会的一个道德基础就是每个成员都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正在成为一个有明确的认知和理智的行为注意力的责任主体,他们已经到了全面承担人生责任的阶段,其责任可大致分为自我责任、家庭责任、职业责任、他人责任、集体责任和社会责任等六种责任。只有当作为社会未来栋梁的大学生充满责任感,能够主动承担自身肩负的责任时,我们的社会、国家、甚至人类才有希望。

二、社会现状

大学校园里有很多坚强而美好的心灵,他们积极努力,乐观向上,创办希望小学的李灵,勇救落水儿童的何东旭、陈及时、方招,众多高校志愿者队伍,他们是花儿,开在知识的殿堂里。但这只是一部分,或许还只是不多的部分,活在赞歌里,我们是无法成长的。需要看到,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当代我国重视责任感教育的人“只有30%多一点,处在世界各国垫底的位置”,而责任感缺失的大学生大有人在。

12月10日,上海复旦大学18名大学生组团于11日3时到达黄山风景区游玩,12日下午因深山无路迷失方向,只好报警求救。12日22时许,武警黄山支队23名官兵赶往事发地点,经过11个小时搜救,于13日9时30分成功解救18名大学生。在救援中,一公安民警不幸牺牲。

这几天,这个新闻成为校园内最热的话题之一。事件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各人看法不一,这是一个意外,不能一口咬定学生就是罪魁祸首,但从决定出发开始,他们的确草率了,这样轻率上阵,或多或少体现了他们缺乏对自己、他人的责任感,而有些后果,是我们自己承担不了的。

现实摆在眼前,我们不得不再提大学生责任感这一陈旧却又时新的话题。分析种种社会现象,我们认为,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的现状具体表现如下:自我责任感明显强化。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在逐渐正视并积极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需要,其进取精神和成就欲望及自我责任明显强化。在升学、就业、爱情等重大问题上,他们力争自己作出深思熟虑的选择,并为此负责。这较之传统的偏重依附和顺从而言,无疑是巨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努力学习、不懈追求、珍爱生命、勇于负责等作为对自我负责的主要例证。

2.对家庭责任感日益强烈。

每个人从出生那天起,就在家庭中与父母长辈以及家庭其他成员建立感情,并进而萌发出对家庭的责任感。特别是在升大学的激烈竞争中,家长和家庭其他成员对他们呵护备至,因此,他们在希望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同时,产生出对家庭的强烈责任感。正如有些大学生所说:“父母很辛苦,在高中阶段我学习的动力来自对父母的责任,只有考上大学,才对得起他们的养育之恩,才不会辜负他们的期望。”大多数同学会主动承担或分担家庭责任。对未来家庭责任的承担方面,大学生也有较为充分的心理准备。

3.在价值取向上表现为重自我价值,他人责任感多被忽略。

广泛地承担对他人的责任,这是当代人必须具备的品质之一。大学生由于个人自主性的增强、个人自由度的扩大和个人自我意识的发展,往往倾向于夸大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而对个人和他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密切联系的认识却相对不足。因此,在追求实现个人目标的过程中,他们往往忽略甚至排斥他人的存在。不关心他人,而且对他人的要求还十分苛刻。与此同时,由于竞争加剧,人际关系又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磨损。特别是在复旦这样的名校,拿a、出国、直研,机会增多也使竞争更加激烈。人际关系利益化的倾向势必影响对他人责任的践履。

4.集体责任感淡化。

对大学生而言,集体主要指校、系、班集体以及大学生社团、宿舍等。就目前而言,大学生对集体的认同率较低,对自己所在的班集体非常热爱的风气并不浓。对于校、系、班开展的各种集体活动,能踊跃报名积极参加的并不多,少数学生甚至对此毫无兴趣。虽然他们也承认要兼顾集体、个人利益,但在内心深处更注重个人利益的实现和保障。有些大学生表面上关心集体,但它是建立在一定外力强迫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完全出于内心的自觉自愿。

5.在人生奋斗目标上重个人理想轻社会理想。

不可否认当代大学生是有理想的,但大多仅限于实现个人价值的梦幻里,而没有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联系起来。在人生的奋斗目标上,日益增强的个人意识逐步取代了整体意识和社会意识。大学生学习的很大动力在于将来的高收入、个人荣誉、社会地位或者父母期望,而少有考虑社会需要、国家需要。

三、原因分析

对于做得好的部分,我们不用多言,真正值得分析原因的,是我们存在的问题。造成以上体现问题的原因,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

(一)社会原因

1.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金钱万能的错误观念的丑陋风气)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大学生的价值观注入了新的活力,激发了他们的进取意识和创造精神。然而,由于它是一种强调个体利益、凸显个体利益之间相互区别的经济,容易使人们产生一些个体本位、利己、金钱万能等不良观念。这些观念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容易使他们重视物质利益而忽视精神追求,使大学生不知不觉地取向自我价值,追求个人功利,而极少考虑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

同时,当前迅速发展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等多媒体形式总是喜欢以某成功人士作励志材料,他们给年轻人塑造的楷模,很多是成功人士形象,那种能赚钱、发大财的人物形象,而很少用精神标准来衡量人的价值,从而使得当代大学生更注重于个人物质生活的发展而忽略了精神方面的要求,更遑论所谓的与他们丝毫不相干的社会责任感。

与此同时,社会上出现的某些消极腐朽现象如不正当竞争、偷税漏税等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也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面对社会丑恶现象和正气不足的社会现实,大学生的责任感缺失。

2.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深入,西方的各种哲学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

响越来越大。然而,西方个人主义伦理思想家片面夸大了社会和他人对个人制约的“异己”力量,把“单纯利己”奉为评价人的行为是否道德的唯一标准,这种观念正好为道德判断能力较弱的青年大学生所接受。于是,在这部分学生心目中,出现了只要权利,不尽义务,为出人头地而学习的现象。一些大学生不加批判地吸收西方哲学思潮中的某些观点,片面宣扬“自我价值”、“自我选择”、“自我设计”、“自我实现”等等,崇尚自我价值取向成为当代部分大学生的主要特征。同时,外来文化和网络文化十分盛行,其中有不少都是具有浓重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色彩的文学、影视作品,长期接触,难免也会产生严重的利己主义思想,忽略整体利益,这些不良影响都造成了大学生责任感缺失和淡漠。

3.严峻的就业压力和激烈的社会竞争

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在沉重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自顾不暇,过多地关注自我,缺乏归属感、安全感和社会认同感,淡化了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为了将来找份好工作,相当一部分学生从大一就开始参加各种社会团体以及考证和考研辅导班,与考研、找工作无关的课程和活动不闻不问,培养和增强社会责任感也就无从谈起。而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讲求个人努力、个人拼搏,实现自我价值的观念较之以前更加强烈,更加重视个人价值而轻视社会价值。

(二)家庭教育的误区

1.独生子女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考上大学”是父母对孩子的唯一要求。为了考上大学,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百般呵护,包办一切,不肯放手让子女去做必要的事情,使子女缺乏必要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自我服务和服务他人的能力。由于父母的遮风挡雨和保驾护航,他们认为自己得到的是应该得到的,自己做错了事情理所当然由父母承担责任,使得他们从小就缺乏承担责任的勇气,缺少为他人考虑和设想的理念和行为模式,无形中在自己与社会之间形成了一道屏障。

2、成绩的过分重视与强调

父母过分地重视考试成绩,对分数之外的事情都不用负责,这种畸形的家庭教育自然淡化了青少年学生的责任意识。这会使孩子的思想从小就产生了误区,认为成绩是万能的,而忽略了成绩之外精神方面的内涵,从而削弱了社会责任意识。

(三)学校教育存在偏差。

1、应试教育

学校教育片面尊崇“灌输”理论,一味的填鸭式学习使知识成为空洞的说教,而且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重知识学习传授,轻能力训练转化,不少高校把实用价值明显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知识放在教育的首位,而忽视了人文精神教育,导致学生一味追求个人技能的提高,轻视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出现了责任意识文化的断层。

2、思想教育的不足

大学的德育教育存在形式主义的问题。当今的大学德育教育普遍存在着形式主义的问

题。中国高校德育教育常采用单一、空洞的方式,高调地给学生灌输“乌托邦”式的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等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大责任,往往成为一种强迫形势使学生在学分压力下,机械地做出虚假的承诺和行为,演变成双重人格,忽视了本应承担且完全有能力承担的基础性责任。

4、沟通社交能力的有待提高

在社会与大学生沟通的环节上,也存在一定问题。在校学生与社会的直接沟通越来越少。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高校的硬件设施日臻完善,学生的衣食住行问题都可以在学校里得到解决,所以,学生对校外社会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了。同时,在校学生由于自身的阅历不足,他们所能参与的社会活动,无论是从种类上还是参与的时间上,都是十分有限的。只能从事家教之类的施展空间比较狭隘的工作,这些工作不能使同学们完全地认知这个社会,因而,也就不能树立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四)大学生自身原因

1、“考大学是其唯一的责任”

当代大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直接目标就是考大学,“考上大学是其唯一的责任”,至于考上大学后要干什么并不十分明确。所以上了大学后,对这些没有很好地适应心理转变、没有明确进入社会角色的大学生来说,责任感常常只能是外在的东西。因此,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淡化与自身进入角色缓慢有很大关系。

2、个人自身的内在素质

个人原因是造成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内因。应该肯定,大部分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是好的,但由于自身所处的具体环境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造成个人认识的片面性和观念的偏颇性,使不少大学生往往从感性方面来认识社会现象和理解社会,容易被社会的邪恶和阴暗面所局限、所牵制,往往容易从个别的人和事出发去看待社会。认为真实的社会就是每个人只为自己打算,看不到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依赖、互相承担责任的关系,从而弱化了他们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

3、大学生活----转型期的适应

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时期——“心理断乳期”,他们新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学习、生活目标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心理上会产生一种空虚感,行为目标也就不明确。对那些没有很好适应心理转变、没有明确进入社会角色的大学生来说,社会责任感常常只是外在的东西。基于以上这些原因,使得部分大学生无法正确认识到社会赋予自身的历史使命,无法产生崇高而伟大的社会理想,缺乏履行社会责任感的强大动力。

四、我们的建议

面对当代大学生部分责任感弱化的现象,强化工作已迫在眉睫。使现象得以改善,同样需要从社会、学校、家庭、自身多个方面努力。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创设比较自由的社会环境。

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现实的社会环境塑造了大学生。当整个社会都被功利主义充溢的时候,身为社会成员的大学生想要自己的付出被认可、有回报,也将不得不按着这样的路线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创设比较自由活泼的社会环境,让大学生拥有较多的选择机会,使他们的选择更符合他们的身心需要,更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才能使他们心情舒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主人翁的姿态自觉自愿承担全面责任。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需要一代代人不懈努力。

2.完善评价机制,提高教育质量,实行素质教育。

在我国,原来对大学的评估主要看各校的一系列“硬性”的量化指标,但仅仅靠一系列可见的指标来评价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忽视了对学生品质的全面考察。“大学的本质要求它自身不能只是作为职业训练场所而存在,还应该在培养具有较高道德水平的人方面发挥自己的责无旁贷的责任”。如果大学教给学生的只是单纯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尤其是没有教给学生做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人,那么这种教育就是不成功。所以我们应该对现行的一系列评价标准和方法进行必要的完善和补充“目前的大学评价度,,具有社会参与的热情和努力,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在确定评价内容时都将着重点放在大学构成的要素上,真正的大学评价应该把评价内容的着重点放在大学的产出上,即大学的社会成果上”。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论将来从事何种职业,不论在日后的社会实践、事业实践上积累多少经验与本领,他一定要有相当的人文素质,具有理性的批评态度;具有社会参与的热情与能力,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3.家长转变观念,形成良好家风。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马卡连柯曾说“家里只有一个儿童,他会立刻成为家庭的中心。父亲和母亲的关注完全集中在这个儿童身上,往往超过了有益的范围。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的爱会突出地某种神经质的情形”。因此首先要家长转变观念,帮助孩子树立起责任意识,转变培养方式,形成良好的家风,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意识。家庭中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道德规范和为人处事的原则等,将影响大学生责任意识。

4.加强自身修养,主动学习承担。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智育重在自学,德育重在自治,体育重在自强。由此可见,大学生自觉地进行道德修养,提高道德境界,有利于提升其责任感。明确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明确自己的责任,勤学好读,明理知义,关注时事,积极融入社会、参与社会实践责任心毕竟不是靠外界强迫,而要靠内心的动机增强的,只有当我们学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我们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责任感。

五、结语

现在的大学生在某些方面缺乏责任感,这是我们不得不揭的伤疤,但更重要的不是去责怪,而是在批评中改进。要使大学生充满责任感,需要强调教育。但教育是一种积淀,所以责任感的提高还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各界不断探索并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也许有一天,成熟的我们会发现,其实责任不是负担,而是一种存在的价值感。带着负担上路,人生会痛苦,但是,把责任当作一种理想,为了理想奋斗,人生会很幸福,一代人为理想不断前行,人类则充满希望。

大学生研究报告的题目篇二

责任是指有胜任能力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应承受的负担以及对自己选择的不良行为所承担的后果。它指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依存)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客观存在的,每一个胜任能力的人都具有责任并且不能回避和摆脱责任。

责任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应承担的责任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它是人才必备的素质,是一个人创造精神的动力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和谐社会的一个道德基础就是每个成员都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正在成为一个有明确的认知和理智的行为注意力的责任主体,他们已经到了全面承担人生责任的阶段,其责任可大致分为自我责任、家庭责任、职业责任、他人责任、集体责任和社会责任等六种责任。只有当作为社会未来栋梁的大学生充满责任感,能够主动承担自身肩负的责任时,我们的社会、国家、甚至人类才有希望。

二、社会现状

大学校园里有很多坚强而美好的心灵,他们积极努力,乐观向上,创办希望小学的李灵,勇救落水儿童的何东旭、陈及时、方招,众多高校志愿者队伍,他们是花儿,开在知识的殿堂里。但这只是一部分,或许还只是不多的部分,活在赞歌里,我们是无法成长的。需要看到,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当代我国重视责任感教育的人“只有30%多一点,处在世界各国垫底的位置”,而责任感缺失的大学生大有人在。

12月10日,上海复旦大学18名大学生组团于11日3时到达黄山风景区游玩,12日下午因深山无路迷失方向,只好报警求救。12日22时许,武警黄山支队23名官兵赶往事发地点,经过11个小时搜救,于13日9时30分成功解救18名大学生。在救援中,一公安民警不幸牺牲。

这几天,这个新闻成为校园内最热的话题之一。事件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各人看法不一,这是一个意外,不能一口咬定学生就是罪魁祸首,但从决定出发开始,他们的确草率了,这样轻率上阵,或多或少体现了他们缺乏对自己、他人的责任感,而有些后果,是我们自己承担不了的。

现实摆在眼前,我们不得不再提大学生责任感这一陈旧却又时新的话题。分析种种社会现象,我们认为,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的现状具体表现如下:自我责任感明显强化。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在逐渐正视并积极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需要,其进取精神和成就欲望及自我责任明显强化。在升学、就业、爱情等重大问题上,他们力争自己作出深思熟虑的选择,并为此负责。这较之传统的偏重依附和顺从而言,无疑是巨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努力学习、不懈追求、珍爱生命、勇于负责等作为对自我负责的主要例证。

2.对家庭责任感日益强烈。

每个人从出生那天起,就在家庭中与父母长辈以及家庭其他成员建立感情,并进而萌发出对家庭的责任感。特别是在升大学的激烈竞争中,家长和家庭其他成员对他们呵护备至,因此,他们在希望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同时,产生出对家庭的强烈责任感。正如有些大学生所说:“父母很辛苦,在高中阶段我学习的动力来自对父母的责任,只有考上大学,才对得起他们的养育之恩,才不会辜负他们的期望。”大多数同学会主动承担或分担家庭责任。对未来家庭责任的承担方面,大学生也有较为充分的心理准备。

3.在价值取向上表现为重自我价值,他人责任感多被忽略。

广泛地承担对他人的责任,这是当代人必须具备的品质之一。大学生由于个人自主性的增强、个人自由度的扩大和个人自我意识的发展,往往倾向于夸大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而对个人和他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密切联系的认识却相对不足。因此,在追求实现个人目标的过程中,他们往往忽略甚至排斥他人的存在。不关心他人,而且对他人的要求还十分苛刻。与此同时,由于竞争加剧,人际关系又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磨损。特别是在复旦这样的名校,拿a、出国、直研,机会增多也使竞争更加激烈。人际关系利益化的倾向势必影响对他人责任的践履。

4.集体责任感淡化。

对大学生而言,集体主要指校、系、班集体以及大学生社团、宿舍等。就目前而言,大学生对集体的认同率较低,对自己所在的班集体非常热爱的风气并不浓。对于校、系、班开展的各种集体活动,能踊跃报名积极参加的并不多,少数学生甚至对此毫无兴趣。虽然他们也承认要兼顾集体、个人利益,但在内心深处更注重个人利益的实现和保障。有些大学生表面上关心集体,但它是建立在一定外力强迫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完全出于内心的自觉自愿。

5.在人生奋斗目标上重个人理想轻社会理想。

不可否认当代大学生是有理想的,但大多仅限于实现个人价值的梦幻里,而没有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联系起来。在人生的奋斗目标上,日益增强的个人意识逐步取代了整体意识和社会意识。大学生学习的很大动力在于将来的高收入、个人荣誉、社会地位或者父母期望,而少有考虑社会需要、国家需要。

三、原因分析

对于做得好的部分,我们不用多言,真正值得分析原因的,是我们存在的问题。造成以上体现问题的原因,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

(一)社会原因

1.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金钱万能的错误观念的丑陋风气)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大学生的价值观注入了新的活力,激发了他们的进取意识和创造精神。然而,由于它是一种强调个体利益、凸显个体利益之间相互区别的经济,容易使人们产生一些个体本位、利己、金钱万能等不良观念。这些观念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容易使他们重视物质利益而忽视精神追求,使大学生不知不觉地取向自我价值,追求个人功利,而极少考虑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

同时,当前迅速发展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等多媒体形式总是喜欢以某成功人士作励志材料,他们给年轻人塑造的楷模,很多是成功人士形象,那种能赚钱、发大财的人物形象,而很少用精神标准来衡量人的价值,从而使得当代大学生更注重于个人物质生活的发展而忽略了精神方面的要求,更遑论所谓的与他们丝毫不相干的社会责任感。

与此同时,社会上出现的某些消极现象如不正当竞争、偷税漏税等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也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面对社会丑恶现象和正气不足的社会现实,大学生的责任感缺失。

2.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深入,西方的各种哲学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

响越来越大。然而,西方个人主义伦理思想家片面夸大了社会和他人对个人制约的“异己”力量,把“单纯利己”奉为评价人的行为是否道德的唯一标准,这种观念正好为道德判断能力较弱的青年大学生所接受。于是,在这部分学生心目中,出现了只要权利,不尽义务,为出人头地而学习的现象。一些大学生不加批判地吸收西方哲学思潮中的某些观点,片面宣扬“自我价值”、“自我选择”、“自我设计”、“自我实现”等等,崇尚自我价值取向成为当代部分大学生的主要特征。同时,外来文化和网络文化十分盛行,其中有不少都是具有浓重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色彩的文学、影视作品,长期接触,难免也会产生严重的利己主义思想,忽略整体利益,这些不良影响都造成了大学生责任感缺失和淡漠。

3.严峻的就业压力和激烈的社会竞争

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在沉重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自顾不暇,过多地关注自我,缺乏归属感、安全感和社会认同感,淡化了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为了将来找份好工作,相当一部分学生从大一就开始参加各种社会团体以及考证和考研辅导班,与考研、找工作无关的课程和活动不闻不问,培养和增强社会责任感也就无从谈起。而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讲求个人努力、个人拼搏,实现自我价值的观念较之以前更加强烈,更加重视个人价值而轻视社会价值。

大学生研究报告的题目篇三

近日,浦发银行发布《大学生金融知识及消费习惯调研报告》。该报告从金融知识素养、金融消费行为、金融安全意识等角度综合分析中国大学生的金融素养情况。报告显示,有近60%的大学生以网购和移动支付为主,近60%的学生有意愿或使用过分期付款的购买方式,有10%的学生在生活费紧缺时会考虑使用信用贷款,且普遍获取的贷款额度在5000元以下。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群体对于互联网科技和金融的接受程度非常高。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蚂蚁花呗、微信和京东占据了学生互联网金融支付和消费的绝对市场份额。移动支付近几年来的迅猛普及,使学生在校园中都习惯使用手机付款,而不是传统的校园卡。

对大学生信贷信用的调研显示,近六成的学生有意愿或使用过分期付款的购买方式,近三成的学生有意愿或使用过信用卡。有10%的学生在生活费有缺口时会考虑使用信用贷款,普遍获取的贷款额度在5000元以下,有一半获得贷款的学生会使用其中40%-70%的额度。使用过信用贷款产品的学生中,有近10%的学生未还清贷款超过10000元,另有33%的学生选择“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从其他平台借钱还款。

《报告》指出,如何让持有信用贷款的学生正确地面对需求,引导其消费正规的金融信贷产品,并且在其整个贷款期限中控制风险,是大学生金融安全行为研究最重要的痛点。

《报告》结果显示,大学生金融知识水平不受专业和学校层级影响,主要依靠个人兴趣和主动获取意愿。例如:北京某重点大学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其金融知识水平可能尚不如普通民办大学的大专学生。大学生获得非专业金融知识的渠道主要来自互联网和自身社交圈,多为被动式获取,主动式获取的比例较低。在非财经类专业的受访者中,有10%表示对于金融领域的知识完全没有兴趣,如何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常规的金融知识普及是目前的一大痛点。

浦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基于本报告的调研结果,针对大学生群体金融知识教育普及面临的痛点,进一步研究形成大学生乐于接受的金融知识普及材料,实现基础金融安全知识的有效普及。

大学生研究报告的题目篇四

经过本次调查,我发现大学生是网上购物市场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发展空间很大。我们大学生虽然受经济条件的约束,在校期间不能开展更多的网上购物活动,但参加工作之后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社会中中高收入的群体。所以,大学生的价值也绝不仅仅局限于我们目前的实际购买量,而在于我们的终身价值,一旦有了固定的收入,我们参与电子商务活动的潜力是巨大的。而且,大学生上网已经普及,且我们对网上购物基本满意,如发生矛盾与纠纷,也会采取主动与卖家联系,协商解决的方法,说明大学生网上购物市场已经形成。

“网购热”在大学生之间不断增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网购大军。吸引大学生不仅是这种消费方式的新颖,还有网购所具备的”价廉物美”的诱惑。在网上你只要动动手指注册一个账户就可以足不出户的买到你心仪的物品,不用冒着大太阳或者寒风拎着大包小包在大街上乱逛。网购“低成本、高品质和便捷的服务”特点是受到大学生青睐的主要原因。同时大学生在体验电子商务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参与电子商务经营的兴趣,更多的大学生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创业,开网店也成为了很多大学生的就业选择。

大学生研究报告的题目篇五

责任是指有胜任能力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应承受的负担以及对自己选择的不良行为所承担的后果。它指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依存)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客观存在的,每一个胜任能力的人都具有责任并且不能回避和摆脱责任。

责任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应承担的责任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它是人才必备的素质,是一个人创造精神的动力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和谐社会的一个道德基础就是每个成员都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正在成为一个有明确的认知和理智的行为注意力的责任主体,他们已经到了全面承担人生责任的阶段,其责任可大致分为自我责任、家庭责任、职业责任、他人责任、集体责任和社会责任等六种责任。只有当作为社会未来栋梁的大学生充满责任感,能够主动承担自身肩负的责任时,我们的社会、国家、甚至人类才有希望。

二、社会现状

大学校园里有很多坚强而美好的心灵,他们积极努力,乐观向上,创办希望小学的李灵,勇救落水儿童的何东旭、陈及时、方招,众多高校志愿者队伍,他们是花儿,开在知识的殿堂里。但这只是一部分,或许还只是不多的部分,活在赞歌里,我们是无法成长的。需要看到,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当代我国重视责任感教育的人“只有30%多一点,处在世界各国垫底的位置”,而责任感缺失的大学生大有人在。

12月10日,上海复旦大学18名大学生组团于11日3时到达黄山风景区游玩,12日下午因深山无路迷失方向,只好报警求救。12日22时许,武警黄山支队23名官兵赶往事发地点,经过11个小时搜救,于13日9时30分成功解救18名大学生。在救援中,一公安民警不幸牺牲。

这几天,这个新闻成为校园内最热的话题之一。事件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各人看法不一,这是一个意外,不能一口咬定学生就是罪魁祸首,但从决定出发开始,他们的确草率了,这样轻率上阵,或多或少体现了他们缺乏对自己、他人的责任感,而有些后果,是我们自己承担不了的。

现实摆在眼前,我们不得不再提大学生责任感这一陈旧却又时新的话题。分析种种社会现象,我们认为,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的现状具体表现如下:自我责任感明显强化。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在逐渐正视并积极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需要,其进取精神和成就欲望及自我责任明显强化。在升学、就业、爱情等重大问题上,他们力争自己作出深思熟虑的选择,并为此负责。这较之传统的偏重依附和顺从而言,无疑是巨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努力学习、不懈追求、珍爱生命、勇于负责等作为对自我负责的主要例证。

2.对家庭责任感日益强烈。

每个人从出生那天起,就在家庭中与父母长辈以及家庭其他成员建立感情,并进而萌发出对家庭的责任感。特别是在升大学的激烈竞争中,家长和家庭其他成员对他们呵护备至,因此,他们在希望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同时,产生出对家庭的强烈责任感。正如有些大学生所说:“父母很辛苦,在高中阶段我学习的动力来自对父母的责任,只有考上大学,才对得起他们的养育之恩,才不会辜负他们的期望。”大多数同学会主动承担或分担家庭责任。对未来家庭责任的承担方面,大学生也有较为充分的心理准备。

3.在价值取向上表现为重自我价值,他人责任感多被忽略。

广泛地承担对他人的责任,这是当代人必须具备的品质之一。大学生由于个人自主性的增强、个人自由度的扩大和个人自我意识的发展,往往倾向于夸大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而对个人和他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密切联系的认识却相对不足。因此,在追求实现个人目标的过程中,他们往往忽略甚至排斥他人的存在。不关心他人,而且对他人的要求还十分苛刻。与此同时,由于竞争加剧,人际关系又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磨损。特别是在复旦这样的名校,拿a、出国、直研,机会增多也使竞争更加激烈。人际关系利益化的倾向势必影响对他人责任的践履。

4.集体责任感淡化。

对大学生而言,集体主要指校、系、班集体以及大学生社团、宿舍等。就目前而言,大学生对集体的认同率较低,对自己所在的班集体非常热爱的风气并不浓。对于校、系、班开展的各种集体活动,能踊跃报名积极参加的并不多,少数学生甚至对此毫无兴趣。虽然他们也承认要兼顾集体、个人利益,但在内心深处更注重个人利益的实现和保障。有些大学生表面上关心集体,但它是建立在一定外力强迫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完全出于内心的自觉自愿。

5.在人生奋斗目标上重个人理想轻社会理想。

不可否认当代大学生是有理想的,但大多仅限于实现个人价值的梦幻里,而没有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联系起来。在人生的奋斗目标上,日益增强的个人意识逐步取代了整体意识和社会意识。大学生学习的很大动力在于将来的高收入、个人荣誉、社会地位或者父母期望,而少有考虑社会需要、国家需要。

三、原因分析

对于做得好的部分,我们不用多言,真正值得分析原因的,是我们存在的问题。造成以上体现问题的原因,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

(一)社会原因

1.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金钱万能的错误观念的丑陋风气)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大学生的价值观注入了新的活力,激发了他们的进取意识和创造精神。然而,由于它是一种强调个体利益、凸显个体利益之间相互区别的经济,容易使人们产生一些个体本位、利己、金钱万能等不良观念。这些观念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容易使他们重视物质利益而忽视精神追求,使大学生不知不觉地取向自我价值,追求个人功利,而极少考虑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

同时,当前迅速发展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等多媒体形式总是喜欢以某成功人士作励志材料,他们给年轻人塑造的楷模,很多是成功人士形象,那种能赚钱、发大财的人物形象,而很少用精神标准来衡量人的价值,从而使得当代大学生更注重于个人物质生活的发展而忽略了精神方面的要求,更遑论所谓的与他们丝毫不相干的社会责任感。

与此同时,社会上出现的某些消极现象如不正当竞争、偷税漏税等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也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面对社会丑恶现象和正气不足的社会现实,大学生的责任感缺失。

2.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深入,西方的各种哲学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

响越来越大。然而,西方个人主义伦理思想家片面夸大了社会和他人对个人制约的“异己”力量,把“单纯利己”奉为评价人的行为是否道德的唯一标准,这种观念正好为道德判断能力较弱的青年大学生所接受。于是,在这部分学生心目中,出现了只要权利,不尽义务,为出人头地而学习的现象。一些大学生不加批判地吸收西方哲学思潮中的某些观点,片面宣扬“自我价值”、“自我选择”、“自我设计”、“自我实现”等等,崇尚自我价值取向成为当代部分大学生的主要特征。同时,外来文化和网络文化十分盛行,其中有不少都是具有浓重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色彩的文学、影视作品,长期接触,难免也会产生严重的利己主义思想,忽略整体利益,这些不良影响都造成了大学生责任感缺失和淡漠。

3.严峻的就业压力和激烈的社会竞争

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在沉重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自顾不暇,过多地关注自我,缺乏归属感、安全感和社会认同感,淡化了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为了将来找份好工作,相当一部分学生从大一就开始参加各种社会团体以及考证和考研辅导班,与考研、找工作无关的课程和活动不闻不问,培养和增强社会责任感也就无从谈起。而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讲求个人努力、个人拼搏,实现自我价值的观念较之以前更加强烈,更加重视个人价值而轻视社会价值。

(二)家庭教育的误区

1.独生子女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考上大学”是父母对孩子的唯一要求。为了考上大学,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百般呵护,包办一切,不肯放手让子女去做必要的事情,使子女缺乏必要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自我服务和服务他人的能力。由于父母的遮风挡雨和保驾护航,他们认为自己得到的是应该得到的,自己做错了事情理所当然由父母承担责任,使得他们从小就缺乏承担责任的勇气,缺少为他人考虑和设想的理念和行为模式,无形中在自己与社会之间形成了一道屏障。

2、成绩的过分重视与强调

父母过分地重视考试成绩,对分数之外的事情都不用负责,这种畸形的家庭教育自然淡化了青少年学生的责任意识。这会使孩子的思想从小就产生了误区,认为成绩是万能的,而忽略了成绩之外精神方面的内涵,从而削弱了社会责任意识。

(三)学校教育存在偏差。

1、应试教育

学校教育片面尊崇“灌输”理论,一味的填鸭式学习使知识成为空洞的说教,而且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重知识学习传授,轻能力训练转化,不少高校把实用价值明显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知识放在教育的首位,而忽视了人文精神教育,导致学生一味追求个人技能的提高,轻视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出现了责任意识文化的断层。

2、思想教育的不足

大学的德育教育存在形式主义的问题。当今的大学德育教育普遍存在着形式主义的问题。中国高校德育教育常采用单一、空洞的方式,高调地给学生灌输“乌托邦”式的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等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大责任,往往成为一种强迫形势使学生在学分压力下,机械地做出虚假的承诺和行为,演变成双重人格,忽视了本应承担且完全有能力承担的基础性责任。

4、沟通社交能力的有待提高

在社会与大学生沟通的环节上,也存在一定问题。在校学生与社会的直接沟通越来越少。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高校的硬件设施日臻完善,学生的衣食住行问题都可以在学校里得到解决,所以,学生对校外社会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了。同时,在校学生由于自身的阅历不足,他们所能参与的社会活动,无论是从种类上还是参与的时间上,都是十分有限的。只能从事家教之类的施展空间比较狭隘的工作,这些工作不能使同学们完全地认知这个社会,因而,也就不能树立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四)大学生自身原因

1、“考大学是其唯一的责任”

当代大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直接目标就是考大学,“考上大学是其唯一的责任”,至于考上大学后要干什么并不十分明确。所以上了大学后,对这些没有很好地适应心理转变、没有明确进入社会角色的大学生来说,责任感常常只能是外在的东西。因此,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淡化与自身进入角色缓慢有很大关系。

2、个人自身的内在素质

个人原因是造成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内因。应该肯定,大部分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是好的,但由于自身所处的具体环境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造成个人认识的片面性和观念的偏颇性,使不少大学生往往从感性方面来认识社会现象和理解社会,容易被社会的邪恶和阴暗面所局限、所牵制,往往容易从个别的人和事出发去看待社会。认为真实的社会就是每个人只为自己打算,看不到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依赖、互相承担责任的关系,从而弱化了他们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

3、大学生活----转型期的适应

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时期——“心理断乳期”,他们新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学习、生活目标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心理上会产生一种空虚感,行为目标也就不明确。对那些没有很好适应心理转变、没有明确进入社会角色的大学生来说,社会责任感常常只是外在的东西。基于以上这些原因,使得部分大学生无法正确认识到社会赋予自身的历史使命,无法产生崇高而伟大的社会理想,缺乏履行社会责任感的强大动力。

四、我们的建议

面对当代大学生部分责任感弱化的现象,强化工作已迫在眉睫。使现象得以改善,同样需要从社会、学校、家庭、自身多个方面努力。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创设比较自由的社会环境。

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现实的社会环境塑造了大学生。当整个社会都被功利主义充溢的时候,身为社会成员的大学生想要自己的付出被认可、有回报,也将不得不按着这样的路线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创设比较自由活泼的社会环境,让大学生拥有较多的选择机会,使他们的选择更符合他们的身心需要,更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才能使他们心情舒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主人翁的姿态自觉自愿承担全面责任。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需要一代代人不懈努力。

2.完善评价机制,提高教育质量,实行素质教育。

在我国,原来对大学的评估主要看各校的一系列“硬性”的量化指标,但仅仅靠一系列可见的指标来评价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忽视了对学生品质的全面考察。“大学的本质要求它自身不能只是作为职业训练场所而存在,还应该在培养具有较高道德水平的人方面发挥自己的责无旁贷的责任”。如果大学教给学生的只是单纯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尤其是没有教给学生做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人,那么这种教育就是不成功。所以我们应该对现行的一系列评价标准和方法进行必要的完善和补充“目前的大学评价度,,具有社会参与的热情和努力,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在确定评价内容时都将着重点放在大学构成的要素上,真正的大学评价应该把评价内容的着重点放在大学的产出上,即大学的社会成果上”。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论将来从事何种职业,不论在日后的社会实践、事业实践上积累多少经验与本领,他一定要有相当的人文素质,具有理性的批评态度;具有社会参与的热情与能力,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3.家长转变观念,形成良好家风。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马卡连柯曾说“家里只有一个儿童,他会立刻成为家庭的中心。父亲和母亲的关注完全集中在这个儿童身上,往往超过了有益的范围。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的爱会突出地某种神经质的情形”。因此首先要家长转变观念,帮助孩子树立起责任意识,转变培养方式,形成良好的家风,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意识。家庭中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道德规范和为人处事的原则等,将影响大学生责任意识。

4.加强自身修养,主动学习承担。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智育重在自学,德育重在自治,体育重在自强。由此可见,大学生自觉地进行道德修养,提高道德境界,有利于提升其责任感。明确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明确自己的责任,勤学好读,明理知义,关注时事,积极融入社会、参与社会实践责任心毕竟不是靠外界强迫,而要靠内心的动机增强的,只有当我们学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我们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责任感。

五、结语

现在的大学生在某些方面缺乏责任感,这是我们不得不揭的伤疤,但更重要的不是去责怪,而是在批评中改进。要使大学生充满责任感,需要强调教育。但教育是一种积淀,所以责任感的提高还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各界不断探索并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也许有一天,成熟的我们会发现,其实责任不是负担,而是一种存在的价值感。带着负担上路,人生会痛苦,但是,把责任当作一种理想,为了理想奋斗,人生会很幸福,一代人为理想不断前行,人类则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原因及对策试析》董伟,高杰;

《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杜凯;

《缺失与构建:当代大学生责任感问题的思考》阎海潮,柳靓。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